延安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2024-05-17

延安暑期社会实践心得(共6篇)

篇1:延安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暑 期 社 会 实 践 总 结

院系:班级:

姓名:*** *** ***

心·征途

心征途,一次信仰的升华; 心征途,一场心灵的征程; 心征途,一段友谊的开始。

带着对伟人的无限崇拜与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国热血青年“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执着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的震撼,终于如愿的跟随我们的团长杨丹伟、副团长王宜娜以及各院系的精英(共二十人)踏上了这场“心·征途”——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服务团的延安之行。

此次“征程”总历时六天,我们以延安大学为中心先后参观了枣园革命旧址、延安大学校史馆、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等遗址,并且其中穿插了两次革命教学演讲、一个六校联谊的晚会、一次与洛阳师范学院的相互学习交流会等。

一、“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报告会

七月十四日的晚上,到达延安的第一个夜晚。我们与到延安参加暑期实践的其他各所高校在延安大学学生活动室参加由延安大学校团委组织举办的“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报告会,主讲人为谭虎娃博士。此次报告会上,谭虎娃博士以一个专业的历史研究者的身份,向我们展示了党中央领导在延安的十三年。

这十三年,是我党由弱变强、转败为胜的十三年;是我党突围重重困难,取得辉煌胜利的十三年;是形成孕育伟大的延安精神的十三年。谭虎娃博士通过PPT展示与实事求是的历史观,让我对延安精神、对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前因后果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让我对接下来的参观充满了期待。延安我来了、伟人我来了。

二、枣园革命旧址、现场感动教学演讲

七月十五日早,我们一行人开始了枣园行。没有马匹、没有公交、没有任何代步工具,一路上我们伴着初升的朝阳、唱着红色歌曲“浩浩荡荡”的前往六公里外的枣园。在枣园通过讲解员的带领我们参观了五大书记的住所、了解了幸福渠的来由、瞻仰了五大书记的铜像……接着我们前往张思德纪念广场,在这里我们学习了毛主席写给张思德同志的——《为人民服务》,并在团长杨丹伟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下午我们在枣园旧址听取了陕西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组织的现场教学,由延安大学毛泽东干部学院院长冯老师讲解。

今天的出行绝对是最震撼我的、最感动我的一天。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当我举着党旗站在张思德纪念广场,注视着党员们宣誓时坚定的表情,聆听着他们斩钉截铁的誓词,回首山腰上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真的是热血澎湃,当时真希望自己是一名党员也可以站在那里庄严的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如果说上午的张思德纪念广场带给我的是震撼,那么下午的现场教学绝对是感动,满满的感动。你难以想象白求恩是一个怎么伟大的共产党员,或许只有毛主席的那句话才最能表现他的伟大,“高尚的、纯粹的、有道德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有益于人民的人”。其实作为当代的青年,真的无法理解当年的白求恩是怀着怎样的信仰,一个共产主义者的信仰,放弃富足安逸的生活、他深爱的妻子、舒适的工作环境,来到这个远离家园、贫穷的、落后的、处处是危险的国度,并将自己年轻的生命奉献在这片土地上。一个国家人人都知道的外国名字、一个很多中国人都不了解的外国人。或许现在的我们永远都不会再感受到当年的革命者为了信仰不顾一切、热血奋斗、为了民族独立国家解放牺牲一切的伟大的革命精神,我们能做的只有去瞻仰先烈们的伟大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将他们的革命精神继承发扬与当下的时代背景结合,让他们的精神在当代也能绽放光芒、鼓舞人心、激励我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延大校史馆、杨家岭旧址、六校联谊

七月十六日,忙忙的一天、紧张的一天、开心的一天。早上我们偶遇洛阳师范学院的实践团,和他们一同参观了延大校史馆,并一起开展了学习交流会,相互学习交流对延安精神的感悟。接着我们又去了杨家岭革命旧址,在这里参观了党中央的办公地点、伟人们的故居、聆听杨家岭的革命故事等。晚上我们参加了由延安大学主办的六校联谊晚会。

通过对延大校史馆的参观以及与洛阳师范学院的交流,让我对延安精神、对老一辈革命者有了更深的认识。教育是强国之本,穷国穷人民不能穷教育,只有努力搞好教育才能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培育更多有用的人。老一辈的革命伟人们就是认清了这点,所以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建起了一所所学校,正是这些学校的创办,为我党我国近代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年延大毕业的很多人最后都成了共和国的栋梁之才。

杨家岭,党中央在延安是三年里居住最久的地方。在这里我党曾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并且我党在这里召开了影响深远的中共七大。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参观了中央大礼堂以及各位领导人的住宿办公场所。想象当年的清晨毛主席忙碌了一夜,早上站在山头上望着初升的朝阳……一个崭新的中国一定是胸有成竹了。

晚上的晚会在六所高校的配合下成功举办。展现当代大学生青春与活力的劲舞、一首震撼人心的黄河大合唱、一段荡气回肠的少年中国说、一曲秦人的毕塬放歌徘徊在革命圣地的上空……虽然准备时间仓促、虽然中间出现了一些纰漏,但是整个晚会从筹划、排练到最后的演出,所有的人都积极发扬老一辈革命者的乐观主义和吃苦耐劳精神,饭前饭后抓紧时间排练准备、睡觉前都不忘背歌词熟悉舞蹈动作。

四、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南泥湾

宝塔山,延安的象征、党中央的象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指路灯塔。当年日本侵略者以宝塔山为军事坐标对延安进行了多次狂轰乱炸,致使整个延安城成了一片废墟,虽然这个古城遭到了毁灭性的的打击,但是人民的心没有被打倒,延安人民牺牲自己却换来了全国的解放、换来了繁荣与昌盛、换来了一个新中国。伟大的延安人你们是全国人民的英雄!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再次系统全面的学习了从抗战开始到全国解新中国建立的革命历史。每一段故事、每一个纪念物都让人触动,正是那一批批怀揣着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为了全民族全中国的解放事业而泼洒热血的革命先烈前仆后继、努力奋斗才为我们换来了如今繁华昌盛的新中国。虽然作为一名和平年代的中国人已经很难体会到当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但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流血牺牲的战斗精神却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中。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来到了南泥湾……”伴着熟悉的歌声我们来到了陕北的好江南——南泥湾。1939年针对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的严密封锁,毛主席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动员延安军民开展的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南泥湾就是当时的产物。三五九旅充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将一个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开发成了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南泥湾。注视着绿油油的水稻,仿佛回到了那个大生产的年代,军民一支枪一把锄、散落在田头山腰,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脸上都洋溢这幸福的笑容……或许这就是征服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最生动表现吧。五、一起走过的革命圣地

为期六天的咸阳师范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让一群来自不同年纪、不同班级、不同院系的我们聚到一起,让我们走

到一起。从陌生到熟悉,从矜持到奔放。在短暂的时间里我们一起编排节目参加六校联谊;一起聆听共产党员白求恩的伟大人生;一起参观伟人们曾经休息办公的窑洞;一起领略红色革命精神的风采;一起感悟共产党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起……当然还有我们的带队老师,他们不仅完美的扮演着带队团长、副团长的角色合理安排我们的吃住行,更能像哥哥姐姐一样,和我们一起学习参观、和我们一起玩闹。

虽然这次社会实践结束了,但我们的友谊才刚刚开始。记住我们一起走过的“长征’、记住我们一起度过的美好岁月、记住我们一起吃过的洋芋块块……

六、结束语

作为一名共青团员,通过此次活动让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对共产主义精神有了更全面的体会,让我对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神圣的组织充满的无尽的向往。今后的生活中,我一定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号召,积极向党靠拢。用一个共产党员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为人处世,积极发扬老一辈革命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争取尽早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感谢学校、院系老师给了我这次宝贵的机会,不仅让我在思想上得到了提高升华,更让我在认识上对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员以及延安精神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还让我收获的一段友谊。我想这场征途注定终身难忘。

篇2:延安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学习心得

流年似水,岁月纷呈,漂流几载阴晴雨暖;蓦然回首,栀子花开,汇集几度稚嫩春秋。为开展“三下乡”和“四进四信”活动,弘扬艰苦奋斗革命精神,渭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组织十名优秀学生进行了暑期实践教育活动,此次活动选择延安红色景区革命圣地,学习革命精神,重温党的历史。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大学生、作为一名追求上进的青年,选择延安,选择延安精神,是对艰苦条件下革命先烈的追慕和敬仰,是对个人的灵魂的涤荡和精神的洗礼,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肩负起祖国和时代赋予的使命!

转眼几天的延安学习就结束了,时间虽短,但让我们受益匪浅,收获颇多。虽然路途奔波劳累,但并没有削减我们对红色革命景点的兴趣。早上八点我们坐火车奔赴延安,一路上大家都讨论着此次延安学习的意义。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宝塔山等,参观于这些革命胜迹之中,众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处处浮现出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的身影,重温这段历史,让我们切身感受到这片红色土地所承载的历史厚重。而听到、看到最多的却是“延安精神”这几个字,让人感触最深的依然是延安精神,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就是目的地——延安。我们在下午四点时分到达的延安并在宾馆住下,第三天早上早饭后我们就前往延安的杨家岭、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我对这几处进行了比较深一点的了解,尤其是枣园。以下分别是我对延安革命圣地以学习革命先烈精神、维护红色革命圣地文化遗产及对现今大学生信仰的教育问题进行了诠释。虽然不精,但通过考察学习和查找资料让我对历史、对党有了更多的了解。一、杨家岭

来到杨家岭,里面的标志性建筑就是中央大礼堂——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地。党的“七大”会址。这座礼堂确实有些陈旧了,白杨木的条凳已经发黑,红色的旗帜颜色变暗。灰色的砖房,饱经历史的沧桑,它见证了60 年前那段辉煌壮丽的篇章;金色的红五星镶嵌在高高的屋脊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主席台中央悬挂着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巨幅头像,讲台正中央悬挂着“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大旗。两旁的白墙上挂着鲜艳的党旗,置身其中,仿佛还能感受到那次大会的热烈氛围。接着,我们一行参观了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等老一非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过的窑洞。窑洞里面的摆设极为简单,一张床、一把椅、一张办公桌等简陋的几件家具,便是毛主席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时工作和生活的真实环境。在毛主席居住的窑洞外有一个小石桌,毛主席就是在这里接见美国进步记者斯特朗,并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杨家岭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解放区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领导全党开展了伟大的整风运动;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并召开了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枣园 来到枣园革命旧址,我首先想到这里肯定有不少红枣,但是进去没看到红枣看到不少绿色的枣树,长得葱葱笼笼。忘了这不是枣熟的季节,只能在特产专卖店看到大枣干,和用大枣做成的其他的美味的食品。这里有一大片长得高大的银杏树,还有几颗非常粗壮的老槐树,枣园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春、夏、秋、冬景色秀丽,环境清幽。

三、延安革命纪念馆

我们坐车至延安革命纪念馆,一路上充满期待,到了果然不错,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距城约1公里处。建于 1950 年 1 月,整个纪念馆外观朴素大方,结构紧凑,高大宏伟,具有传统的民族风格。一到那里,我们集体就兴高采烈地拍起了照,在那里我们留下了足迹。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出的大量珍贵革命文物、文献和照片,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的光辉业绩。展览主要介绍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同时介绍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介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对研究中国革命史和陕西地区陕甘宁边区革命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延安革命纪念馆前是一个大型广场,广场正中间巍然耸立的是毛泽东铜像(铜像名为“高瞻远瞩”),毛泽东身着中山装,双手叉腰目视远方,浩气凌霄。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最为生动的历史教材,是中国 20 世纪一个辉煌的聚光点。在陈列大厅里,展出“延安革命史”和“西北革命斗简史”运陈列手片及千塑、油原等展现了党阶级革用声光电等现代化法,以 800 余幅照件革命文物及雕画、图表、场景复品形象、生动地再中央及老一辈无产命家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苦岁月。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延安新市场”,真实的再现了当年的景象,有当铺,有理发店,有祖孙同乐,还有打铁的场面等等,使我仿佛看到了当时的人们自力更生的场面,感觉自己也回到了那个年代,令人感触颇深。

篇3:抗日战争时期延安体育实践论述

一、延安的学校体育实践活动

学校体育是延安体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共中央在1938年公布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宣布“要改变旧的教育制度、旧课程, 实行以抗战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1938年12月, 陕甘宁边区政府制定的国防教育方针中指出:“为适应战时环境的需要, 中等以上学校实行军事训练, 小学应实行半军事化的组织, 使学生在必要时直接参加抗战。”

为了贯彻这一方针, 延安地区各中小学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了较大变化, 课程设置上突出体育课的重要性, 增加体育课的数量。教学内容上普遍开展军事体育训练, 通过这些训练, 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军事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

体育是边区中等学校的常设课程, 《陕甘宁边区暂行中学规程草案》规定:初级中学体育课每周2学时, 高级中学体育课每周1学时。早操、课间活动、课外活动都被当作学生日常体育活动。中等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有柔软体操、队列对形、整步、跑步、投掷等, 课外体育活动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 此外, 边区的中等学校还开设了军事训练课, 将课外进行的以自我活动和有实际意义的军事教育相结合, 使学生获得一定的体育知识与军事知识。

二、延安的群众体育实践活动

延安体育活动开展得最为活跃的是群众体育, 在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组织领导下, 除了继续保持苏区俱乐部体制之外, 还建立了民众教育馆来加强对群众体育活动的领导。1939年8月边区教育厅颁布了《民众教育馆简则》, 1940年11月又颁布了《民众教育观组织规程》, 规定民众教育馆在体育方面职责为“办理公共体育卫生事宜, 如开辟并管理体育运动场, 组织各种球队、国术馆、其他体育团体, 动员群众举行清洁卫生运动等”。抗日延安的群体活动一年四季不断。

延安的群众体育运动, 是新型的新民主主义体育, 它进一步明确了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的思想。群众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 使得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愈加的丰富多彩。无论是政府机关, 还是工厂乡村, 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从来没有间断始过。他们一方面结合军事训练开展射击、刺杀、劈刀、投掷、越障碍、跑步、跳跃等活动, 另一方面开展各种球类、体操等体育项目。

三、延安的体育竞赛实践活动

在广泛的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基础上, 延安的运动竞赛活动也十分频繁。“当时的延安, 几乎每个星期天体育会都安排体育比赛, 这其中又以球类运动居多。而每逢‘三八’、‘五一’、‘五四’、‘八一’等节日, 都安排大型运动会”。比赛的项目既有球类、田径、游泳等现代竞技类, 又有赛马、跳绳、打花棍及拔河等传统类, 还包括有刺抢、防空演习、射击、劈刀、骑术等军事类。

最为著名的运动会, 莫过于“九一”扩大运动会。1942年9月1日至6日, 在延安青年运动场举行了抗战时期延安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运动会—“九一”扩大运动会。除延安各地区的代表队外, 还有三边、绥德、米脂和晋西北等地的代表队参加, 运动员达1300多人。大会竞赛项目有:100米、1500米、10000米、跳高、跳远、铅球、篮球、排球、游泳、射击、投弹、爬山和超越障碍等。“九一”扩大运动会的召开, 在一定程度上检阅了解放区反法西斯斗争的信心和力量, 大大推动了新民主主义体育运动的发展。

延安的体育竞赛活动围绕“锻炼体魄、好打日本”开展, 除常规性的体育赛事外, 每逢重要节日, 均举行大型运动会, 且比赛项目繁多。运动会的召开, 一方面以体育竞赛活动为平台向军民宣传动员抗日, 鼓舞斗志, 增强军民体质, 提高战斗力, 使体育为战争服务;同时又通过推广普及体育运动, 来提高运动水平, 丰富军民的文化生活, 推动体育竞赛逐步向着规范化方面发展。

四、小结

综上所述,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的体育事业紧密地同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战争相结合;延安的广大干部、战士、学生因陋就简的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体育运动的开展, 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魄、为抗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体育人才, 为新中国发展体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李浩波:《抗战时期中国三大区域的体育发展探析》,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年。

[2]黄莉:《中华体育精神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年。

[3]郑健荣:《苏区军事化体育运动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7 (2) 。

[4]马海德:《忆延安时期的体育生活》, 《新体育》, 1980 (8) 。

篇4:我的暑期延安行

我完全没想到,这次我竟然能跟南京电视台《周涛讲故事》的主持人周涛叔叔一起主持夏令营活动的录制节目,这让我既紧张又惊喜。出发当天,在我们坐着大巴车前往南京火车站的途中,周涛叔叔突然说:“你们谁愿意跟我做搭档主持节目啊?”顿时车上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坐在我旁边的带队老师朱老师让我去。当时我心里很胆怯,轻声地说:“我害怕。”朱老师听了后对我点着头说:“你一定可以的。”其他的老师也纷纷说:“你能行的。”听了老师们的话,我当时心里想:试一试吧,豁出去了!就这样,我举起了手成为了周涛叔叔的搭档。我们的第一个镜头是在火车站拍的,当同学们放下行李感受坐火车的感觉时,我却在紧张地背着台词准备去拍摄。在临拍摄的前一刻,我总提醒着自己不要忘台词,不要卡壳,但第一次拍摄时还是紧张地卡壳了——忘了台词。第二次录制时,我嘴里一直念着,结果成功了。周涛叔叔说:“很好。”听了这话,我信心大增。

来到延安的第一晚,编导姐姐给我一个接受考验的机会,让我独自主持。当时我有点懵了,火车站的录制事先还有现成的台词给我背呢!独自主持?我该说什么呀?我呆站在房间前,不知何去何从,身后的摄像机一直盯着我,这让我更加紧张了。突然我灵机一动,敲门进入了房间,用陕北话采访房间的主人:“你咋还没睡呢?”此话一出口,房间里的人还有我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气氛一下变得轻松了许多。我接着很自然地对他提了几个问题,没想到,他回答得也很机灵,一点也没有愣住,好像我们事先经过排练似的。这让我又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要自然。回来后,在电视中我看了这次录制节目的播放,感觉自己更加有信心、有勇气了。

终于等到了我们与延安柳林中学举行“心连心”联谊活动了。在这次活动中,发生了一件让我遗憾的事。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轮到我们向老区同学汇报表演时,我带领着伙伴们上场了,刚向观众们鞠了一个躬,突然感觉到我的鼻子里好像有东西在向外流淌,伸手一摸,居然流鼻血了。天哪,这鼻血怎么早不流晚不流,偏偏在这个时候流呀!天不助我呀!没办法,总不能一边流着鼻血还一边唱着歌吧,我只好在同学们的歌声中遗憾击下了舞台,可惜了那么多天的排练呀!不过,这次意外却让我多了一次感受老区人民深情厚谊的机会:到了后台之后,柳林中学的领导和老师们连忙帮我端来椅子,让我仰躺着休息,又很快拿来了纸和水,用水把纸弄潮湿后送入鼻孔。鼻血止住了,老区人命的热情和关爱也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间。

上午的联谊活动我们很开心,下午,我们又来到了当地的苹果园,体验了一把老区人民的劳动生活——给苹果穿“衣服”。这个“衣服”指的就是一种特制的纸套,这种纸套有两层,里面的一层是红色的薄纸,外面是灰色的。给苹果穿上这样的“衣服”是为了让它们能更好地生长。在这个纸套的反面有一道裂口。这样便于把苹果套进去。套苹果不容易,先把苹果套进去,再左边一叠,右边一叠,最后中间一扣。但我们套了几个下来,发现套得都不合格,不是坏了,就是散了。真不容易啊!想想一棵苹果树上有多少苹果,一个果园又有多少棵果树……都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种苹果又何尝不是一样呢?

从果园体验后的归途中,看到旁边一户人家的烟囱冒出了袅袅的炊烟,想必在做晚饭吧!当我们得知晚餐的地点时,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为我们准备的。那个晚餐美的呀,不多说啦!在晚餐的过程中,我们还欣赏了陕北的民歌,原汁原味哦!

篇5:赴延安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也是新中国的摇篮。党中央和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曾在这里度过了最为艰苦的13个春秋。七月骄阳似火,我们在学校的领导和组织下来到延安,开展为期四天以《青春九十年,报国勇争先》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踏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追忆往昔峥嵘岁月,传承延安精神,感受改革开放给延安带来的全新气息。

一、延安大学校史馆

校史馆是一个微缩的学校历史的展览,7月14日我们来到延安的第一站便是参观延安大学校史馆。延大校史馆浓缩了学校七十多年的风雨历程,是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孕育、发展、壮大与成熟的历史长廊。从那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把我们的思绪又拉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再次感受了延安时期那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深刻领略了延安精神和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采,体会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延安大学是我党民主革命时期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在中国革命史、党史、现代高等教育史上都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是多所学校的前身,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从此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成为光明的所在和抗日胜利的希望。1941年至1942年,敌后人民抗日战争处于最艰难的相持阶段,延安大学便应运而生,成为时代的杰作,无数革命能人志士从这里走出去。

在参观延大校史馆后,我感受到延安大学自创建以来一路分分合合的艰难,也为老一辈革命家在艰苦卓绝的时代依然努力为培养人才做出的贡献而感动。同时,我们也真切地了解到延安大学可谓是战争年代的“龙潭虎穴”,这里走出了千千万万威震敌胆的革命战士和文韬武略的将军!在和平年代,这里是风巢龙渊,莘莘学子来自五湖四海走向四面八方各条建设路线。如今,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已形成延安大学独特的精神资源和文化特色。

二、杨家岭革命旧址

随后,我们步行至延大附近的杨家岭革命旧址。一直以来都是听说过这样一

个地方,而不知道它的来源,这次有幸得以一见。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

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当年这里曾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此地也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延安居住时间最长的驻地。首先参

观的是中央大礼堂——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地方,走进礼堂从那一排排摇

摇欲坠的椅子和颜色不复存在的摆设可以看出会址到现在还保持着当年的现状;

同时,从那些发黄的图片中也让我们感受到当时会议的盛况,大部分人员从四面

八方赶来汇聚在这小小的礼堂内只为新中国的美好的未来。

在会址后面的小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窑洞,这就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同志们当年的住所。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也走进了毛泽东等领导

人的旧居,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几乎都保持着原来的风貌,看着这些老一

辈革命领导人生活工作过的地方----是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然而他们就是

在这里他们创造了中国奇迹的十三年,让我们不仅为之感慨和自豪也受到深刻的教育与影响。你能想象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完成了《新民主主义论》

等一系列光辉的著作,这是多么的令人佩服与感动。

走进杨家岭革命旧址,我深入地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他们的艰苦奋斗精神让我们钦佩不已,如今我们拥有更好的环境怎么还能不珍惜

呢,也有责任与义务将这种精神用心铭记代代传承。因为他们的艰苦奋斗,才会

换来我们今天能够在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

三、枣园

15日早上,我们一行人来到枣园参观学习。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的枣园村,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1943年至1947年,这里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毛泽东

旧居位于枣园东北的半山坡上,与周恩来和朱德的旧居左右为邻,窑洞面向西南,共分5孔,由右边起分别为会客室、办公室、寝室,其余两孔是工作人员住室。

周恩来旧居位于任弼时旧居后的山坡上,为两孔石窑洞,左边是办公室,右边是

寝室。随着导游走进这里的一间间屋室,看到那一幅幅画卷与图片,还有那一件

件安静的摆放的遗物,它们无疑都真实地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艰苦

奋斗的生活,再现了我党我军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真实场面。在这里毛泽东以

极大的精力去研究中国的军事学、战争学,他用哲学思维,深刻分析总结了中国

革命战争的特点、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中国革命根据地、中日双方进行战争的国情、国共两党军事史等重大问题,撰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一系列著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我们在参观中认真地聆听着每一段历史的详细讲解不愿落下一丝细节,思绪好似也被拉到了那战火硝烟的峥嵘岁月中,真切的感受到当时的场景。枣园,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枣园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老一辈革命家铜像,这些铜像启示我们应该时刻不忘老一辈革命家们艰苦奋斗的作风,时代在变也赋予延安精神新的意义,而在新的时代里我们仍应不忘革命艰苦奋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张思德广场

枣园参观之后,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张思德广场。广场上树立着张思德的雕像及一块巨大的刻着毛泽东所作《为人民服务》的石碑。“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一直记在张思德心中,他一生也都在为此奋斗。即使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在发生崩裂的炭窑中,他也毫不犹豫地舍己为人,将生还的机会让给队员,自己英勇牺牲,年仅29岁。毛泽东说,人总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要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迪人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要重的。毫无疑问,张思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可以感受到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那份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胆热心,更感动于那为人民的利益甘愿付出一切得高尚节操。

在广场上,我们进行了发言和宣誓活动,研究生院梁瑞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而梅永刚老师则带领党员重温誓词,我们实践团全体成员举行了志愿者宣誓,也不忘此次延安之行的意义和我们的使命。

五、王家坪

随后,我们参观的是王家坪革命旧址。据说,王家坪曾经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牡丹坪,后因一位王姓人家将多数地方买去,遂改名王家坪。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王家坪是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是中共中央领导各抗日根据地武装斗争和军事建设的军事领导机构,也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稼祥等领导同志和中央军委及八路军总部所属机关负责同志住过的地方。走进王家坪旧址大门迎面就是期间高大宽敞、四角翘起的大瓦房,这就是曾举办过抗日战争胜利大会的军委大礼堂。礼堂里的摆设与当时的摆设并无变化,走进去依稀可以看到当时会议的状况,纵多的决议事项在这里产生。

在这里我们还有幸听到了地道的陕北民歌信天游,也看到了精彩的安塞腰鼓表演,这让兴奋的我甚至可以想象战争年代人们欢庆的场景。在心里真诚希望这些精彩优秀的带有特色民族的文化能一直保存并一代又一代流传。

在王家坪,我们看到的是老一辈革命家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人格魅力和革命情怀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相信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闪耀出其独特的光芒,将照耀着每一代中华儿女。

六、延安移动

15日下午,我们一行人参观了延安市移动公司,与延安移动的领导和校友们交流学习。在这里我们看到机房有很多的电脑而只有少数几个人实施监控,另外还看到了许多未见过的嗡嗡作响的大型交换机。当大部分同学为之疑惑时,相关负责人向我们详细的讲解与通信相关的知识,以及工作的原理。此时,我才真切的觉得我们所学自以为很重要的东西只是皮毛,当某一天真正踏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才会知道所学的知识不够用。作为学习会计专业的我们对于这些理工类的知识并不了解,只是随意的看看和听听而已,但是很大的程度上我也意识到,现在的我们真的很局限于自己所学的专业,从未想过认真去学习些其他的知识。

七、报告会

15日晚上,我们参加了陕西省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专题报告会,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教授冯建政为大家作了题为《圣地延安的魅力》的专题讲座。讲座首先回顾了延安在中华民族抗争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强调说,“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鼓励当代大学生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冯教授清晰的条理、精辟的语句和深

刻的思想内涵令我受益匪浅,通过报告会我进一步了解到延安精神的实质,我更加明白了,作为新时期大学生,要将延安精神与勇于创新、勇攀高峰的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激励自己勤奋学习,为今后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八、延安革命纪念馆

16日,我们怀着无比崇高与激动的心情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建于1950年1月,整个纪念馆外观朴素大方,结构紧凑,高大宏伟,具有传统的民族风格。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出的大量珍贵革命文物、文献和照片,这些都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的光辉业绩。展览主要介绍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同时介绍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介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对研究中国革命史和陕西地区陕甘宁边区革命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延安革命纪念馆前是一个大型广场,广场正中间巍然耸立的是毛泽东铜像,铜像名为“高瞻远瞩”,毛泽东身着中山装,双手叉腰目视远方,浩气凌霄。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最为生动的历史教材,在陈列大厅里,展出“延安革命史”和“西北革命斗争简史”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陈列手法,以多照片及千件革命文物及雕塑、油画、图表、场景复原等展品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党中央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苦岁月。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延安新市场”,真实的再现了当年的景象,有当铺,有理发店,有祖孙同乐,还有打铁的场面使我仿佛看到了当时的人们自力更生的场面,令人感触颇深。

九、结语

延安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我们在生活学习中也是应该如此,正确的认知,理智的实施,不能为庆幸追求更高的境界而陷入空虚的错误之中。我们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华儿女无论何时都要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

从前,我们总是在口里念着说着延安精神却不明白他真正的意义,延安之行

篇6:延安暑期实践调研报告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延安精神

——关于延安红色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

摘要:延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应该永远继承和发扬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引导中国共产党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民族的解放;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

正是这种精神支持着中国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人民逐步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我们对延安这个革命圣地有了一次更加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丰富而又伟大的延安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通过这次实践过程,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延安的历史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也对红色旅游对民众的教育意义做了调查分析,探讨红色旅游业的现实意义以及未来发展。

关键词:延安精神 红色的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团队介绍

院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

团队名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红色的梦暑期社会实践队 口号:追寻红色记忆,传承延安精神,担当时代使命 活动时间:2014年7月12号~7月19号 实践地点:陕西省延安市延安革命纪念馆 指导老师:吴兴林

团队负责人:吴凌云(***)团队成员:吴凌云 杨锐博 王策 孙绍宗 孟浩

二、调查内容概况 1.调查背景

革命总是伴随着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然则时光之流逝总如白驹过隙,革命先辈在老去,革命历史在被淡忘。在如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加快,留给回味反思过去事迹的时间日益减少,如此而来,能够在满足人们减压休闲的需求的同时给予人们以回顾革命历史的机会的方式,无疑就是进行红色旅游。红色旅游业作为传播红色文化、助人铭记历史的载体,我们这些拥有时间的大学生无疑应主动参加并给予支持,同时也当有自己的忧思:红色旅游到底对于游人铭记历史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人们对于红色旅游业的态度究竟如何?红色旅游业过去的发展怎么样,未来又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的调研活动找到相应问题的答案。

2.调查目的

通过对红色革命遗迹处的工作人员和游客的调查和对老革命先辈的拜访,并对采访记录和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细致分析,我们至少将达到以下几个调查目的:

1、走进革命圣地,深入了解革命时期的历史;

2、聆听红色记忆,感受延安精神;

3、探讨延安精神对当今大众教育意义的影响以及其现代化意义;

4、总结出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探索出一条更适宜延安精神发扬和红色旅游业发展的道路。

3.调查方法

1、参观红色革命圣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

通过深入延安,采访延安市旅游局人员,实地参观延安市革命纪念馆等红色圣地,追寻红色足迹,切身的去感受红色延安精神,观察红色旅游业的现状,思考红色旅游业的发展道路。

2、采访工作人员和游客

在获得红色景点管理人员的许可后,安排采访红色遗迹处工作人员和当地游客。通过这一形式,我们将会了解他们对红色旅游业发展的态度以及建议。

3、拜访老革命先辈

在延安当地,不打扰老革命先辈的前提下,去拜访老党员老干部,通过这一形式,去聆听他们的红色记忆,感受光辉事迹,增强爱国精神,并思考红色延安精神的现代化意义。

4、展开问卷调查

我们将在延安当地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研活动,分析汇总调查问卷与采访的结果,针对部分不明晰结果进行补充调研与再调研。希望对红色旅游对于游人铭记历史起到的作用,人们对于红色旅游业的态度,红色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思考。

三、实践活动记录

1、前期准备工作

本次实践活动之前,小组成员将做大量的工作。我们将查阅有关延安的情况,包括交通、天气等,做出具有高度可执行性的实践方案以及应急预案。做好有关预算,包括来回车费,住宿旅费,以及保险等费用。对于实践的单位,小组会事先发出介绍信,对于红色寻访中实地采访老党员老干部等活动,小组会事先联系受采访者,确保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小组会在空间微博上报导有关活动的进行情况,并向团委及时发送新闻稿。

2、参观学习感悟 延安市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最为生动的历史教材,是中国20世纪一个辉煌的聚光点。在陈列大厅里,展出“延安革命史”和“西北革命斗争简史”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陈列手法,以800余幅照片及千件革命文物及雕塑、油画、图表、场景复原等展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

延安市革命纪念馆中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党中央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苦岁月。延安革命纪念馆前是一个大型广场,广场正中间巍然耸立的是毛泽东铜像,铜像名为“高瞻远瞩”,毛泽东身着中山装,双手叉腰目视远方,浩气凌霄。这里是我们寻访红色圣地的第一站,参观完这里,让我们对延安精神有了从书本上无法得到的认识与感知。

延安市枣园革命旧址

当我们暑期社会实践小组成员跟着讲解员走进枣园,走过领导人与干部群众共同铺设的石子路,参观了朱德,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旧居。参观旧居是为让我们体会当时中国共产党革命的艰苦环境,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坚持革命的精神却熠熠生辉。随后我们参观了图片展,这几件窑洞里展出了非常珍贵的照片,将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3年的点滴记录下来,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瞬间。接着我们参观了小礼堂,这里是中共中央接待重要来宾或者召开重大会议时的场所,中间是个舞池,虽然红色的漆木地板已经褪色,舞池的布置也很简陋,但在当时已经是非常的好了。

在枣园里,还建有五位领导人的铜像,这里游客也非常多,纷纷与铜像合影留念,我们的调查问卷也在这里展开了……队员们分头行动,拿着调查问认真询问,大家从全国各地而来,重走红色之路,缅怀革命先烈。

延安市宝塔山

从小便听爷爷奶奶讲,只有登上宝塔山,才算真正到了延安。

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此外山上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齐,岸石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

巍巍宝塔山,经常出现在诗人、画家的笔下,人们歌颂宝塔,怀念宝塔,实际是在怀念延安岁月,歌颂延安精神,缅怀党中央在延安的革命业迹,宝塔山成了人们追寻当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这里的讲解员,也为我们讲解了延安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做调查问卷的游客都非常热心也很认真的帮我们完成了此次调查,大家也认真详细的做了笔记,对红色旅游业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思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

杨家岭

2014年7月16日,我们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杨家岭,首先我们参观了中央大礼堂,简陋的桌椅、悬挂着的五星红旗,“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几个大字格外醒目。此时此刻,我们仿佛被带回了那段历史,正经历着一切,怀念之情突涌心头。1938至1947年,党的领导人曾在这里居住,在这里,开展过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等。我们分别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旧居,每座窑洞都那么“朴素”,似乎除了简单的书桌、床,别无他物,但正是在这艰苦的地方,他们做出了一件又一件不平凡的事迹,这种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随后两天,我们小组成员还走进延安市凤凰山革命旧址,参观延安大学。是革命选择了延安,延安也无愧红色圣地之称。

至此,暑期社会实践圆满完成了任务,久远的枪声已歇,而那份历史的沧桑却仍在心中回荡,我们依然会在逝去的岁月里追寻着那无私的延安精神,追寻那红旗飘扬,所向无敌精神的源泉„„

不论用歌声还是画笔,都表达不出我们对延安的感慨和眷念。我们坚信,延安红色精神永存!

四、调查报告分析

通过这次实地寻访,并对游客和当地工作人员进行调查问卷等形式,以及对问卷调查表的整理分析,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也对红色旅游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建议。下面,我们将针对这些情况做一些系统的汇报及整理。

1、调查问卷

在延安当地,暑期实践队调研组对革命圣地处工作人员及游客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展开调查。调查问卷部分结果分析如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家对红色革命精神与生活的关系的认识有很大分歧,有接近三分之一人认为有较大关系,剩下三分之二则没有认识到红色革命精神与生活的关系。这提醒我们,在进行红色革命精神的教育与宣传中,应该更加突出红色革命精神对现今人们生活的提高的深远影响,民以食为天,只有让人民群众了解了没有当年的红色革命精神,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飞速发展与幸福生活,大家对红色革命精神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刻,也才会有去践行红色革命精神的积极性。

16.您最喜欢的旅游体验是()A、休闲娱乐体验 B、红色精神教育 C、地方特色美食 D特色纪念品购物 E、其他

从图表中不难看出,游客在红色旅游中的重点仍然放在一些休闲娱乐和饮食方面,而这在一般的旅游中也都是有的,大部分人把重点没有放在红色精神教育方面,休闲娱乐显得有些喧宾夺主。这也提醒政府工作者们,应该想更多的办法,将红色精神教育办得更加生动活泼,做到寓教于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红色旅游的吸引力,也能够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

2.发现问题

(1)红色旅游仍停留在旧居游览上,缺乏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游览形式以静态参观为主。其次红色景区过于强化旅游的革命教育功能,带有明显政治色彩,受革命纪念日和政治活动影响。旅游主题单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

主题活动过后游客骤减,时效性较强;旅游产品比较单一,综合功能不强。忽视陕北自身具有的民俗文化和黄土高原的生态资源。

(2)参与红色旅游的人群集中在中老年,在青年人群中数量有所减少。青年人野很少和家人及朋友谈论有关红色旅游的问题,对于红色方面的活动也相对冷淡。

(3)由于对延安红色旅游景点处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餐饮、住宿等卫生条件太差,景点外也有很多乱摆摊现象。在与当地游客交谈中,大家对此也持有很大意见,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延安红色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影响延安城市形象。

(3)虽然延安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景区景点开发与利用有限;大部分景区景点无法体现和承接革命精神;另外景点参与型和学习体验型的旅游项目少,“走马观花”现象严重。其次红色旅游资源尚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开发,红色资源的开发简单化、程式化,景点形式雷同。

(4)人们对宣传红色旅游的意识总体上欠缺,认为这更多是政府部门的责任,与个人无关。

3.解决措施及建议

(1)突出地域特色,实现旅游多元化。抓住延安市红色旅游资源,同时推出具有延安特色的风土民情、民间艺术、风味小吃以适应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和总体上不断提高的旅游需求。

(2)加大红色旅游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是开展红色旅游的基本条件,加大并吸引投资,才能完善旅游区的服务功能,提高旅游区的档次和水平,推动延安红色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重视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各个红色景区也应更加注意提高讲解员素质,加强景点的陈展水平。

(4)学校和社会也应该加大红色旅游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学生活职工参与红色实践,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

(5)各家庭应该加强对子女的革命传统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如果有机会用身先士卒带领子女重走红色之路,加深对革命史实的了解。

4.延安红色旅游业前景思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

红色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为广阔的“朝阳产业”之一。延安红色旅游资源品位高、存量大、种类多、文化蕴味深厚,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优势。只要延安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紧跟时代潮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同时在我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延安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使延安渐渐成为融革命圣地、古今历史人文景观和黄土风情文化为一体的旅游大市,将会吸引无数中外游客,形成黄土高原上独具魅力的旅游经济风景线。五.结束语

上一篇:调查问卷人才环境下一篇:电影《圆明园》观后感 Word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