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启示

2024-09-03

太极启示(通用6篇)

篇1:太极启示

太极拳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摘要: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太极文化的具体体现,对企业管理来说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针对太极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问题,通过对太极拳文化因素的深入研究,结合当代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得出了太极拳思想对企业管理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太极拳文化;企业管理;启示

1太极拳简介

1.1太极拳的起源

太极最早始于《易经经·系词》一书,并在中国的儒家、道家、佛教中得到广泛发展。太极汲取了各家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太极拳集中了太极文化的精华,经过萌生、发展、壮大、成熟逐渐演变而来。太极拳发展至今主要有陈发科、杨露禅、武禹襄、孙禄堂、吴鉴泉等五大流派,另外还有创编的二十四式、四十八式、八十八式太极拳。

1.2太极拳的根本法则及人格特征

太极拳的根本法则是阴阳之道,即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拳讲求阴阳的对立与统一,一方面阴阳作为两个对立面是不可融合的;另一方面阴阳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相互统一的,正因为太极拳阴阳的对立与统一,太极拳的刚柔、动静、虚实等,才能得到游刃有余的变化。

大道者,其天地之行也,其德生养万物,其真慈悲众生,其觉节制自我,其招随变应变,其动刚柔并济,其行虚实变化,其果对立求和,其发共生共赢,这是太极拳的八大人格特征。太极拳的八大人格特征是太极文化的灵魂,是支撑太极文化的重要因素,缺少了太极人格因素,太极文化也将不复存在,只剩下僵硬的太极拳招式与毫无意义的肢体动作。

1.3太极拳的运用

太极拳能够流传下来不仅是因为它具有防身的作用,而且还因为太极拳具有多种用途。第一防御功能,太极拳通过阴阳之道来制敌取胜,具有防御功能;第二强身健体,当代和平时期太极拳更多的被用来锻炼身体,通过内外修炼使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第三陶冶情操,太极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丰富的人格特征,使学习者能够在练习过程中,心神宁静、抑制浮躁,从而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随着太极拳的发展延续及太极文化的广泛传播,太极拳不再只是被用于防御敌人、陶冶情操等方面,太极拳的思想也逐步被应用于企业管理当中。

2太极拳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2.1太极拳的基本要领——加强企业成员思想认知

太极拳文化讲求天人合一、身心双休、养练结合、形神兼备、上下相随、慢而不滞、快而不乱、松而不散、柔而不软、活而不浮、沉而不呆、曲中有直、直中有曲,这些不仅是打好太极拳的基本要领,也是做人做事的一些基本道理,因此学好这些不仅有助于太极拳的练习,而且也能够学会如何做人。

企业文化是被组织成员普遍认可的,广泛接受的基本信念和认知,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的载体是企业全体成员,因此为了培育一套高效的企业文化,首先要注重文化载体思想的培养,加强企业全体成员的思想认知,提高成员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培养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因此,企业可以借鉴太极拳的基本要领,加强企业成员的思想认知。

2.2太极拳刚柔结合的动作招式——企业实施刚柔并济的管理方法

太极拳的要领首先是化僵为柔,然后以柔克刚,最后达到刚柔并济的效果,才能防御敌人、出奇制胜。整体看上去太极拳是心静体松、轻柔缓慢,缺乏武术应有的快、狠、猛等特点,但实际不然太极拳是通过以柔克刚,达到柔而不软,刚而不硬,富于韧性的状态,然后集中全身力气发挥力量。

由于受中国工业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实行的还是刚性化管理,缺乏人文关怀,导致员工满意度低,离职率高;而另外有一些企业则实行完全的柔性化管理,缺乏刚性化的制度约束,导致企业懒散、缺乏凝聚力。因此,无论企业实施的是刚性化管理还是柔性化管理,对企业来说都不是最佳的管理方法,最合理的是把刚性化管理与柔性化管理结合起来,实施刚柔并济的管理方法。通过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相互作用,从而规范和约束员工行为,指导员工按正确的方法行事,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

2.3腰在太极拳中的运用——发挥企业中层管理者的作用

腰位于身体的中间,连接着上下两体,是调节身体活动的关键部位。腰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一腰要保持直挺,因为腰直才能保证转动时中轴不屈,身体不摇动;二腰要处于放松状态,因为腰松则使中心降低,根基稳定。

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的“腰”,连接着基层员工与高层领导,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作为基层员工的领导者,中层管理者应对基层员工实施监督与管理,并维护好与基层员工的关系,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另一方面,作为高层领导的直接下属,中层管理者应该积极配合上层领导的工作,为领导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保持企业高层领导的高效性。因此,企业应加强对中层管理者的培养,充分发挥中层管理者的轴心作用。

2.4太极拳的节节贯通思想——加强企业内部的融合 太极拳运用全身的力量,使身体各个部位充分发挥作用,使整个身体处于一种节节贯通的状态。这里的节节贯通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身体中所有的关节,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要处处联通,从而保持整个身体的灵活性;第二是指能量与气机要处处贯通,使能量与气机贯穿于整个身体,赋予身体各个部位充分的能量。

运用太极拳的节节贯通思想,企业应该把各个职能部门有机的联系起来,如:通过职能委员会把研发部、生产部、财务部、销售部等部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促进各部门的相互合作。另一方面,企业在分配资源时,要按照各部门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资源配置,使企业资源在各个部门中得到合理分配,促进各个部门的协调发展。

3结语

太极拳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对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有很好的功效,而且对企业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组织应该积极学习太极拳文化,充分利用太极拳思想来管理企业。首先运用太极拳文化,提高企业成员思想认知,加强企业文化培养;其次运用刚柔并济,双管齐下对企业进行有效管理;最后借鉴太极拳腰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中间管理层的轴心作用,加强各部门的相互合作,从而使企业得到有效、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齐善鸿.太极文化:如何打通企业死穴?[J].中外管理,2013(7):9697.[2]郑丽梅.太极拳的文化因素对企业管理的启示[J].青海体育科技,2010,45(1):2426.

篇2:太极启示

太极图的立象尽意及其对认识论的启示

圣人不但对古圣哲不能尽意的哲思“立象以尽意”,而且还将自己的见解也附会到已立之象中去,以至出现种类繁多的太极图.照此模式,我们将一些认识论问题的探讨亦附会到太极图中去.首先,太极图象征了人在认识过程中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即此两者的.阴阳变合交感,既矛盾对立,又相辅相承,如此交错变换、循环不已的特征.其次,它还象征了个体人的“理”与“思”的思维特征,客体的“能”与主体的“可能”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的“日新”与“境界”的关系等.

作 者:李智敏 马丽伟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咸阳,71 刊 名: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AN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19(2) 分类号:B22 关键词:太极图   立象以尽意   思与存   能与可能   日新  

篇3:运动、太极、太极拳即变化

哲学中,马列主义认为运动是标志物质存在状态的哲学范畴,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哲学上讲“事物是永恒运动的”。无论是马哲的“事物永恒运动发展”,还是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佛家讲的“世事无常,万法皆空”,都在告诉我们任何事物乃至整个宇宙都无“恒理”可言,这是人类从最深处对世界最终极规律的认识。辩证法对此的极限解释便是“否定之否定”。任何现世的所谓“科学的”结论、定论、真理都不是绝对的或纯粹的,是有其适用范围和时限的,因此在未来时间一定会被推翻。这也就是为什么科学界定义科学的两大条件约束便是:可证明;终究可证伪的。因为,任何“科学”都是基于人类的阶段认识,而人类认识的深度、广度必定还会不断加深扩展,“永恒运动发展”。并且所谓的客观无非是在现有的科学认识基础上的,且人类的任何认识不可能存在纯粹的客观。其实任何理性和唯物主义在意的是“解读”,“承认客观的存在,认识上无限接近地去反映客观”。而且客观的事物也在随时空变化着,因此人类在认识上的“客观把握”只能不断紧随。因此只有“运动”、“变”和“无常”才是“终极不变的唯一真理”。

2 太极即变化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传·系辞上》。《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的生,不是产生,而是演变的意思。亦即八卦由四象演变而来,四象由两仪演变而来。太极的变化流通,包含或阴或阳,呈现出柔与刚两种不同的属性。《易经》系辞还曰:“穷则变,变则通,是谓变化也。”此语道出了太极的阴阳变化之道。

太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术语。“太”字由“大”和“、”组成,“大”代表至大,点“、”代表至小,“太”同时有至大和至小的意思,可大可小;极有极限之义;太极就是至于极限、最原始、最根本的意思,即派生万物的本源。它既包括了至极之理,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放之则弥六合,卷之退藏于心。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圆周和空间,也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等于零或无,这是“太极”二字的含义。

太极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重要哲学思想太极思维,太极思维是把思维建立在太极原理即宇宙生成和物质运动变化的真实模式上而形成的思维,是“道法自然”的思维方式。它是带有中国古典哲学意味的科学思维方法,它既非逻辑思维,亦非形象思维,而是“脱离了正常思维轨道”的阴阳全息辨证思维之法。

太极图就是对太极之理的最概括的诠释。就是太极思维的成果,它诠释天、地、人,诠释自然与生命,亦大亦小,亦阴亦阳,亦内亦外,亦有亦无……万事万物尽在其中。太极图呈圆形,内含阴和阳两个半弧形的类似鱼形的图案,形象的、概括的阐释了宇宙中万事万物的结构、规则、旋机、均衡、圆融、变易和方向等,揭示了宇宙、生命、物质的起源和阴阳转换,相反相成是万物生成变化根源的哲理。

太极图是研究周易学原理的一张重要的图象,它包含了天地万物的共通规律在内,所以有人说它是宇宙的模式,是科学的灯塔。但太极图由于阴阳两面方位的移动和变换,而又出现了不同的图象。先天八卦图讲对峙,即把八卦代表的天、地、风、雷、山、泽、水、火八类物象分为四组,以说明它的阴阳对峙关系。后天八卦图讲流行,形容周期循环,如水流行,用以表示阴阳的依存与互根,五行的母子相生。后天图是从四时的推移,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后天八卦图体现了顺的过程,体现了流动的过程,后天八卦图的循环过程体现了变化的过程。本后天八卦图而绘制的太极图则恰与先天八卦图的太极图方向相反。由突出事物的对峙到突出事物向相反面的转化,即“物极必反”、“反者道之动也”和“太极元气,含三为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太极图这个圆圈,就是代表的一,代表的宇宙,代表的无极,太极是有限之天,无极是无限之天,太极是有,无极是无,太极是三,无极是一。图象的黑白二色,代表阴阳两方,天地两部。黑白两方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界的人部。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黑中白点表示阴中有阳。道生一,就是无极生太极。一生二,就是太极生阴阳两仪。二生三,就是阴阳交感化合。三生万物,就是太极含三为一。万物按此规律生生不已,故变化无穷。

3 太极拳即变化之拳

太极拳作为拳术之一,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至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年),山西武术家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拳,一名长拳,一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董英杰先生说:“道经云,一阴一阳谓之道,太极即阴阳也。”“太极拳本系武当内功。”“太极十三势,本为导引功夫。导引者,导引气血也。”“十三势架永无已,所以因之名长拳,任君开展与收敛,千万不要离太极。”练时如行云流水,粘连不断。所以古时候称它为长拳。

拳既以太极名之,须知其含义。先哲云:太极拳内含天地造化之机,法演先天,化生为一。太极之先,天地根源。太极即天地也。

太极拳乃无为之理,呈象之学,有为之法,道法自然,是融入攻防含义的悟道修道的专门法术,是入道之基而非修道之本。“拳”者,决非一拳一脚之谓也。拳者,圈也;全也;权也;理也;道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心中有所权衡,一举一动,理法俱现。至于太极拳修炼中的搏斗之法,乃是太极拳体认悟道的独特途径。通过技击的实践,在体认舍己从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的过程中。领悟到无为而有为,后发而先至,被动而主动,所谓反者道之动的奥妙之理。

以太极命名的太极拳象征着太极拳是圆转的、弧形的,而且说明它的拳法、拳理包罗天地的变化,博大精深,是一阴一阳,刚柔相济的高深拳术。

太极是变化之本。太极拳的核心是阴阳之道,阴阳之道的核心是变化。天地之间,世界之上,万物与机缘,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树木花草,山岳楼台,看似静止,无不在渐渐老化。俗语说,只有“变”是不变的。太极拳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里演练出来。动静开合,刚柔快慢,上下左右,顺逆缠绕,忽隐忽现,虚虚实实,绵绵不断,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显时气势充沛,隐时烟消云散,以意带力,到点融化于全身,做到劲断意不断,然后再轻轻启动,挥洒自如。一意一念,一举一动,随心所欲,都在自我控制之中,这就是太极拳。

4 太极拳运动以拳为形式,其目的在于要达到“太极”状态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品种繁多,色彩纷呈。太极拳则是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构思特异,独树一帜。它以人为本,其核心是强调自我的有序与和谐,强调平衡的状态。要求自我调节,处于协调、均衡、无过与不及,处于自然、圆转、连贯。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的“状态”之中。而要达到这种自然、自如的太极状态,则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去改变已形成的“不自如”。“自如”是相对的,“不自如”是绝对的。“自如”以人体自身的一定生理结构为基础而不是无止境的,唯心的。“不自如”则是指先天和后天所形成的身体和精神方面的僵硬、不顺、受约束、拘紧、不自然等。它的绝对性在于适合人体自身结构的动作、意识的状态有最佳性。“太极”即是这种最佳的“状态”。“太极拳”是达到这种“状态”的形式。太极拳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经历”,是一种“形式”,其目的在于要达到一种“自如”、“随心”、“不受束缚”的“太极”状态。

太极拳被称为哲拳,它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思想,因此不对中国的传统哲学有所了解,没有智慧是练不了太极拳的。太极拳决非一般意义上的缓慢的肢体运动。练太极拳即是一种拳术修炼,又是一种身心修炼,而重要的是身心修炼。身心修到“太极”之境,拳术自然就会收到“太极”之功。拳是小“道”,“太极”是大“道”,习拳明理,以小“道”通大“道”,是太极拳最重要的意义。变化即是太极、太极拳最根本的意义。误解了太极、太极拳“变化”的真意,一味的去追求招式、技法、技击,只能将太极拳引入歧途。

参考文献

[1]孙兆生.论太极思维在太极拳中的运用[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康戈武.理根太极拳传八方(下)——论太极运动观[J].中华武术,2001(6).

[3]区雪儿.太极与一切有关[J].中华武术,2003(4).

[4]李绍成,姜娟.太极拳运动发展之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3).

[5]杨澄甫著.太极拳体用全书[M].上海:上海书店,1986.

[6]太极拳全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7]杨成寅著.太极哲学[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3.

篇4:王大春的太极拳实践及启示

谈起王大春,还得从我的一次石狮之行说起。

石狮印象背后的王大春现象

2008年5月11日,我和陈家沟的太极拳大师陈正雷、陈照森先生等一行几人,应王大春之邀,到福建省石狮市参加陈式太极拳研究会的成立活动。

认识王大春已经十几年了。过去,在我眼里,王大春和数百个从温县和陈家沟走出的拳师一样,除了不断在国内各地一些大型太极拳交流活动中看到他和他的队员外,没有给我留下更深的印象。但是这次石狮之行,引起了我对他的特别关注。

那几天,正是奥运圣火先后在福州、泉州、厦门三市传递的日子。美丽的海滨城市石狮,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这里聚集了全国各地几百名应邀来参加“陈式太极拳研究会”成立庆典活动的朋友。

出乎我的想象,一个民间团体的成立在当地竟会如此受人关注,除外地和本地共180多个武术团体和单位向研究会的成立发来贺信、贺电外,石狮市四大班子的领导,几乎全都参加了这个活动,整个活动显得格外热烈、隆重。

13日上午,石狮市科技文体旅游局局长吴泽荣主持了研究会挂牌仪式,石狮市市委副书记张贻山和太极拳大师陈正雷先生为研究会揭牌;下午,石狮市人大主任黄水源、市委副书记张贻山等领导以一个普通太极拳爱好者的身份,参加了庆祝太极拳研究会成立的系列活动——太极拳讲演会。晚上的庆典更是热闹异常,除了个别因公不能到会的领导,石狮市市委书记、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和其他在家的常委、副市长以及石狮市各委办局的主要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来自周边市县的来宾,有近400人参加,欢声笑语伴随着阵阵掌声,在闪光灯的闪烁下,使研究会成立的庆典活动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场。

我参加过许多地方太极拳组织的成立活动,但这次活动的规模和规格给我的触动最大。在海风吹拂下成长起来的石狮人,脑海里经常奔涌着大海般的波涛,他们不甘平庸,善于思考,敢于拼搏,不屑盲从,善于涛头弄潮。当地的领导这么关注并参加一个民间太极拳组织的成立仪式,其中除了他们对太极拳为代表的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视外,更多地缘于石狮市陈式太极拳研究会的发起人——王大春个人的魅力。

前些年,王大春在宜昌教太极拳,短短几年时间,学员达4000多人,使宜昌市的太极拳活动大大地火了一把,至今他仍担任宜昌市武术协会的副会长兼总教练一职。五年前王大春到福建石狮发展,在这个武术流派汇集、名手林立的武术之乡,几年间,王大春又由举目无亲到聚集了包括当地许多党政领导在内的4000多名太极拳爱好者。

王大春的聚合力从何而来?这引起了我很大的考察兴趣,我决心对王大春现象进行认真的探究。

艰辛的习武经历,使王大春对太极拳的精髓有了深刻认识

王大春,1969年出生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袁寨乡单楼村。谈起他的从武经历,他说完全是20世纪80年代初那部电视剧《霍元甲》“惹的祸”。那时,人们的文化生活相对贫乏,《霍元甲》的热映,使他和许多青少年一样迷恋了上武术,而且比起其他伙伴,他显得更为痴迷。那时,他在临乡上初中,任班长,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看了《霍元甲》后,那种中国男子汉的侠胆豪气令他倾倒,从此他便经常跟本地的一位拳师学拳,为了早日练就一身功夫,他天天用两掌砍树、砍砖,手常常被砍肿。经过一段时间的习练,一块红砖放在地下,王大春一掌下去便碎成几块。街坊亲邻看到他那傻乎乎的蛮劲,都纷纷劝他家里的人:“别让孩子发神经了,赶紧让他上学吧。”但任凭家人怎样劝说,生性倔犟的他,犹如一头犟牛最终也没被拉回来,以致在初三时终止了学业。从此以后,他武海寻贝,只身一人先后到少林寺、邯郸、广府、沧州、郓城、石家庄等地,遍访名家,拜访了多种门派的武术高手,这使他越发感到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他像久旱的沙漠遇到雨水,贪婪地吸收着新奇的、有用的武术知识。

他开始接触太极拳,是受到了一部电影的启迪。

1993年,王大春练拳时受了伤。就在此时,王大春看到了反映杨露禅到陈家沟学习太极拳的电影——《偷拳》,太极拳那柔和中突发刚猛、制胜于人而不露招式的奇妙的技击方式,使他对太极拳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伤未全愈,他便再次告别家人,来到了太极拳的发源地陈家沟。不入太平洋,不知水之深。温县陈家沟,这里太极拳高手云集,使已具备一定功夫功底的王大春再次感到了太极拳文化的博大精深。初来乍到,他和温县武术馆的教练张保中交手,没想到面对这位年纪轻轻的太极拳教练,自己只要一用劲便会莫名其妙地跌倒。他不服输,每天找张保中拼打,心里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在挨打中学习对方的技击方法,以至于在两周的时间内,王大春的脚踝被崴了六次。看到王大春对太极拳的执著追求和刻苦、虚心的求学精神,加上他具备的一定的武术功底,大家从他身上看到了太极拳文化发扬光大的火种,温县那些当今陈式太极拳界的名家们都乐于和他打交道,向他传授技击技法。

在温县,他除了经常和张东武、张保中、陈有华等一些太极拳名家学习交流外,先后受到了太极拳大师陈正雷、王西安、陈照森等人的悉心指导,掌握了许多陈式太极拳的技击方法。1994年8月,温县举行第三届国际太极拳年会,在群雄拼争的比赛中,王大春获得了80公斤级太极拳推手第三名,令人刮目相看。那个当初摔得他脚踝崴了六次的太极拳名将张保中,也和他成了金兰之交。

但这些并没有使他满足。因为在温县,王大春不止一次地听人讲,“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他请教了许多人,也翻阅了大量的太极拳书籍,对太极拳的武术理论、易学理论以及以中医经络学为指导的养生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王大春感到,在冷兵器时代虽然太极拳凸显的是技击功能,但是只有强身才能精武,太极拳是一个以“功”为“底”,很讲究循经通络的功法修炼,强调在养气、养身、健壮体魄的基础上进行技击锻炼的独特拳种。他继续投师,在陈正雷、陈照森等几位大师的指导下,一边学习技击功夫,一边了解中医的经络理论,按照要领刻苦地进行站桩锻炼。经过十几年时间的锻炼、体悟,王大春终于窥见了太极拳的又一奥妙之处——精气神功法锻炼的神奇效果,为自己的教拳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面向大众,充分发挥太极拳的社会主导功能,是王大春聚合力的根本所在

从1996年开始,王大春先后应邀在河南、湖北、广东、浙江、福建等地教拳。

长期的教拳经历,使王大春认识到,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往往被繁忙的工作和为生计的奔波压得喘不过气来,加上工作和生意之外相对封闭的生活圈子,许多人精神压抑,健康状况不佳;他们希望找到一个和谐、轻松的生活环境,调整自己、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实现由“拿命(健康)换钱”到“拿钱买命(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教授太极拳,教员就必须注意到人们对太极拳价值主流取向的变化,在全面研究掌握和继承太极拳本源性和原生态的内容以防其逐渐淡失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太极拳祛病健身这一服务于当前社会的主导功能,把握和研究时代的规律和特点,针对太极拳社会价值的主流取向,在传承太极拳精髓的同时,研究太极拳教学的方法和主要内容,使太极拳更加贴近人民大众,在更大范围内渗入社会的土壤。只有与时俱进,才是太极拳始终充满活力的不竭源泉,才能使太极拳获得赖以生存和传承的社会基础。

王大春说:“要想使大家相信,你就必须掌握更多的太极拳知识;要想使大家爱上太极拳,你就必须让大家从中受益。”

为了当好太极拳老师,使大家在学拳中领略到太极拳的奥妙,以受益之身心投入到太极拳的习练之中,王大春一方面继续广交武术界的朋友,虚心地从每个人身上发现和获取新的知识来补充和武装自己,另一方面结识拜访了很多中医界的朋友,继续对中医经络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他根据自己所悟,一改常规的太极拳教学方法,把站桩作为一项先入的重要内容。

有人对看似单调的站桩不理解,王大春就从太极拳的原理讲起,使大家深入了解太极理论的基本知识。他说,老子把天地宇宙比作“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橐:古代冶炼时的风箱;籥:吹奏的管子),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人是一个太极体,其内脏、经络、血脉、骨肉与毛孔周身相通,“一吸百脉皆闭,一呼百脉皆开”,呼吸的过程就是开合的过程,拳诀讲“练拳先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求”。太极拳讲阴阳、虚实、开合,开合的过程就是气行经络的过程,这个过程主宰人体这个小宇宙的平衡和谐。王大春强调,站桩不仅是让初学者锻炼腿部肌肉,适应练习太极拳时沉肩、坠肘、含胸、敛臀的形体要求,更重要的是通过入静后的呼吸、开合以及脏腑的自我按摩和导气运动,体会到太极拳的导气和经络运行,从而强身健体,为日后熟练地将这些太极拳的精髓贯穿于整个习练之中打下基础。他以通俗的语言解释经络学说,将站桩时如何五趾抓地、分清虚实、气降涌泉和怎样做到虚灵顶劲与气走梢间等理念讲解给大家,使大家增添了对站桩的兴趣,也让大家体味到了站桩的养生健身效果。

刚从石狮市政协主席岗位上退下来的吴清晗同志,有20多年的痛风、失眠以及严重的肠胃病和肾病史,在王大春的指导下,他练习站桩3个月,以上症状基本消失。以后,吴清晗成了太极拳执著的追求者,动员和带动了包括市四大班子成员在内的很多人参加了太极拳的锻炼,并担任了石狮市陈式太极拳研究会的特邀会长。吴清晗讲:许多民间组织让我担任会长我都推辞了,唯独这个陈式太极拳研究会的会长,我很愉快地答应了,因为太极拳让我受益太深了。在石狮市陈式太极拳研究会成立的庆典仪式上,吴清晗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号召大家加入到太极拳的健身行列,发出了让“男人更男人,女人更女人”的呼吁。

谈到吴清晗健康状况的变化,王大春说,他的康复,主要是通过站桩时的气沉丹田和丹田内转,使脏腑通过自我按摩,加强了肠胃的蠕动,促进了消化系统的康健,同时这个自我按摩的过程也使他小腹内的性腺系统的功能得到了改善,增加了性激素分泌,增强了生理机能。

卢云杰,河南人,原来每昼夜只能睡两个小时,还经常做噩梦。由于睡眠不好,他白天没有精神,还弄得弓背弯腰,大脑涨痛眩晕,头发由黑变白,不到60岁的他看上去却像75岁;他曾悲观地讲,我能再活两年就是老天的恩赐了。2006年7月,他从站桩练起开始习练太极拳,3个月后上述症状全部消失,头发也转黑了。他喜出望外,动员亲戚朋友、家人都练起了太极拳。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受益者组成了一个无形的宣传网络,掀起了太极拳习练的热潮。大家由受益到迷恋,把演练太极拳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王大春现象的启示

时下,王大春主要在泉州、石狮、宜昌、枝江几个地方来回奔波着,那里有他的近万名拳友。他以重点培训骨干、分片指导的方式,不断地到各地进行辅导,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矫正学员的训练方法,使学员在锻炼中不断提高,从中更多地受益。在石狮,太极拳研究会2000多平方米的室内训练场里,每天聚集着包括市领导在内的一批批来自各个行业的太极拳爱好者,他们在那里站桩、练太极拳套路,进行太极拳的技击训练,为充满活力的石狮又平添了几分生机。

王大春的太极拳教学实践,让我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传播太极拳时把握其精髓?

目前,随着社会的需求,在世界各地散布着成百上千个像王大春这样的太极拳传授者,他们以自己的劳动传播着太极拳文化,用自己的付出使学员得到了身心健康,他们也受到了大家的拥戴。但我也常听到有些人对一些“拳师”颇有微词,这些人感觉到除了从老师那里学到了几招不知内涵的肢体动作外,他们对太极拳文化的精髓仍感到茫然。眼下,太极拳已被列入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些问题:太极拳需要保护的内容有哪些?除了它的武术技击功能外,它的原生态的精髓还有哪些?这是每个太极拳文化的传播者都应该思考的。只有对太极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使太极拳的精髓在传承中得到延续和发展。只有这样,才不致使太极拳这个承载着中国多种优秀文化元素的拳种,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叶茂干(gàn)枯”的现象。

当今社会,虽然大多数人有对拼打搏斗内容欣赏的要求,但那只是追求视觉的满足而已,更多的人学练太极拳目的主要是为了健身,再者是想通过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了解和掌握其中充满哲理的文化,以拳悟道,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健身与文化,是当前人们对太极拳的主流取向。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社会需要更多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太极拳老师。但是由于各种的原因,一些有着相当技击水平的太极拳教练,其本身的文化素质相对不高。这就要求我们的太极拳传授者在不断的“充电”中提高自己,这是时代的需要。即使是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太极拳教练的教拳技术水平的锤炼也不可忽视。一个世界级的太极拳冠军,不一定是一个好的地区级的教员——毕竟,打拳和教拳有着性质上的差别。

篇5:《太极文化与太极健身》理论教案

陈式太极拳

一、太极拳发展史

研究历史的学者,把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发展,按时代特征划分为近代、现代和当代三个时期。查太极拳在清季乾(隆)嘉(庆)时,还只在河南温县赵堡、陈沟等村落中流传,鲜为人知。自杨禄禅,武禹襄于道(光)咸(丰)年间将太极拳广为传播后,太极拳始得风糜大众,闻名中外。这段历史算起来已有一百六七十年,其发展演变情况,实亦有近代、现代、当代之分,即创业、发展和普及三个历史时期,这种划分不仅符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情况的演变,也符合太极拳自身发展情况。了解这三个历史时期——太极拳百余年来的发展情况,有助于全面继承和健康地发展传统武术武术。

(一)近代太极拳家创业

从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到1911年(宣统三年),是近代太极拳家创业时期。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政教散失,患乱丛生,爱国人士亟思图强救国,呼吁“尚武自强,以求强国种”,清廷军旅多延请民间武师教官兵,提高战斗技术;富商显宦家居外出,恒聘镖师护卫;劳动人民亦多习武,健身御侮;文人雅士雅好武技者日众,用以养性自娱;加以宣扬武侠英烈事迹评话说部的鼓吹,时风所尚,促进了武术运动的极大发展。太极拳苑的拓荒者杨禄禅、武禹襄顺应时代要求步入武坛,成为一代大家。

杨禄禅名福魁(1799~1872),河北永年县南关人。自幼生活在河南温县陈沟,曾随镖师陈长兴(字云亭1771~1853)学拳。壮年返回故里以教拳为业,得以结纳本县儒生武澄清、武汝清、武河清昆仲三人。武汝清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得中进士,官刑部四川司员外郎。京西富豪张某烦他代聘护院武师,汝清遂荐禄禅来京应聘,后来又保荐禄禅到旗营充任武术教员。杨氏从此定居北京教拳。杨禄禅的次子杨班侯(1837~1892)20岁后亦进京助父教拳,后在旗营任职、是戴蓝翎的“武德骑尉”。因他武技出众,对弘扬太极拳贡献较大。

杨氏父子高于同时代其他武术家之处,不光是武技出众,而是能掌握时代脉搏,适应客观需要,将技击和健身融为一体。根据清末贵胄富室体质和生活习惯的特点,把拳技击拳势改为不猛不硬,顺遂圆活,老幼强弱以及不同身份的人都可以练习,扩大了教学对象,太极拳遂风糜于京师。杨禄禅的弟子中著名的有富英、王兰亭、夏国勋、刘太监、李东瑞(王兰亭代收)等,杨班侯的弟子中著名的有万春、凌山、全佑、王侨宇等。他后来因故返里隐居,又收有弟子张信义、陈秀峰等人。

杨禄禅的同乡拳友武禹襄(1812~1880)。名河清,清贡生,出自武术世家。自幼跟随父亲武烈(武秀才)练习红拳和骑射击刺之术。永年西大街太和堂药店(现在尚有)为温县陈沟陈德瑚之祖产,但房屋是武家的,陈德瑚和禹襄的二哥武汝清是同科进士,因此,两家关系甚好,禹襄到太和堂药店,得以粗知太极拳术。咸丰二年(1852年)禹襄长兄武澄清得中进士,授职河南舞阳县知县,时太平军已抵长江,禹襄奉母命去舞阳省兄,经太和堂店东介绍,禹襄绕道温县赵堡镇拜访了当地名师陈清平(1795~1868)。陈清平授以拳技奥秘。禹襄到舞阳后又从长兄澄清处获得山西王宗岳的《太极拳谱》(澄清得于舞阳盐店-王宗岳“太 极拳谱”之出处今另有新说)。从此,无意仕进,放弃科考,终身致力于太极拳术的研究。他承王宗岳拳论之余绪,以儒家学说为指导,参以兵家奇正虚实之理,医家经络气血之说,养生家吐纳导引之功,陈清平所授蓄发提放之技,结合实践心得,写出了《十三势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十三势略说》、《四字密诀》、《打手撒放》、《身法八要》等著名拳论,把太极拳升华为练意,练体,养气(蓄神)三者相结合的高级拳术。他的传人李亦畲(1832~1892)继禹襄之学而光大之,写有《五字诀》、《走架打手行功要言》、《撒放密诀》、《敷字诀解》、《太极拳小序》及《跋》等。禹襄的长兄澄清晚年亦写有《释原论》、《打手歌》。武、李两家所写拳论本诸实践,并非向壁虚构,为太极拳的发展提供了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膏馥了众多的太极拳家,迄今仍被太极拳研究者奉为圭臬。

武禹襄还根据拳理拳法创编了一套融技击健身为一体的新型拳势和刀、杆锻炼套路,并把原来只有一进一退的推手,改为进退各为两步半(暗合五行,后人又发展为进退各三步半),进步先进前足,后退先退后足的活步推手。因武禹襄、李亦畲都是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儒生,当时社会习俗士大夫阶级的人也不能当拳师,所以禹襄所创拳式到第三世郝和(字为真,1849~1920,李亦畲的传人)才广为传业,盛行于世。

在杨禄禅、武禹襄和他们的传人的辛勤努力下,太极拳始成为既有理论指导,又有教学内容和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才得以把太极拳传播到通都大邑,并为日后的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这是太极拳在众多拳种中独能脱颖而出,如虹贯长空,成为举世瞩目的体育运动项目的根本原因。饮水思源应归功于太极拳苑的拓荒者杨禄禅、武禹襄这两位武术大家。当代武术家顾留馨说:“近代太极拳的传布,以杨氏祖孙三代对教材教法不断创新之力最多。而于拳理的钻研总结,首推武、李,较之王宗岳(太极拳论)之抽象性的概括,远为具体切实。有继承、有发展,乃能自成一家。”可为符合历史真象之言。

(二)太极拳步入现代发展时期

从1912年到1948年,是太极拳步入现代发展时期。

辛亥革命后,由于政权更迭,加上交通工具的改进,军队战争手段的更新,影响了武术的发展。清末掀起的武术高峰,至此跌入低谷。但是太极拳由于他本身的优势,继续为各界人士特别是政客和知识分子所钟爱。民初,北京人许禹生(杨健侯的弟子),武清人李东瑞(杨禄禅私淑弟子)鉴于不少武术家从大宅门和旧军队中退职,流落民间,遂将他们中的优秀者组织出来,许禹生在北平成立了“北京体育研究社”,聘杨少侯(师承伯杨班侯之拳技)、杨澄甫(杨健侯之子)、吴鉴泉(全佑之子)、纪子修(师承凌山)等来社教授太极拳。李瑞东在天津创办了广武学会(又名“中华武法会”)也积极传授太极拳。后来爱国将领张之江在教育家蔡元培的支持下大力宣传“强种救国”、“御侮图强”。发扬尚武精神,于1927年12月创办了武术研究所。当时的南京政府和地方军队也将武术列为训练军队的主要术科,于是社会上再度掀起武术热,各省、市县的“国术馆”,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

由于当时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由北京移到了南京,于是太极拳名家杨少侯、杨澄甫、吴鉴泉、孙禄堂(学太极拳于郝为真)、郝目如(郝为真之次子)、李畲远(郝为真的弟子)、陈微明(杨澄甫的弟子)、陈照丕(陈长兴之玄孙)等相继应聘南下宁、沪、杭、穗等地教拳,将太极拳教学扩大到长江、珠江流域。

温县陈沟的陈发科(陈长兴之曾孙、陈照丕之堂叔)也北上授艺。温县赵堡镇的和庆喜鉴于赵堡太极频于失传,以七十余岁高龄在本地积极课徒。郝为真的 入室弟子邢台李圣端(回族)创办邢台国术馆,率先将太极拳传于回民子弟。这些名家适应客观需要,发展了拳式套路(如李景林、陈微明创编了太极拳长拳)、推手内容(如许禹生引进了单推手。杨澄甫发展了大捋推手,武云所长倬初创了江路太极散手对练等),创编(或改编了)刀、剑、枪的练习套路(如李景林创编武当太极剑,吴图南创编了太极刀等)。积累了教学方法。

有识之士还竟相著书立说,阐扬太极哲理,以期发扬民族精神,使国之瑰宝,传之久远。其中著名的有陈鑫(字品三。1849~1929)的《太极拳图说》,(1933年开封出版时更名为《陈氏太极拳图论》)为陈沟太极拳最早的理论著作;沁阳杜育石(陈清平的再传弟子)的《太极拳正宗》(1935年开封版),为赵堡太极拳最早的拳理著作;许禹生的《太极拳势图解》(1921年京城出版)是杨式太极拳的最早著作);徐致一(吴鉴泉的弟子)的《太极拳浅说》(1929年文华图书印刷公司版)是吴鉴泉拳势的最早著作。李亦畲的长孙李槐荫(1903~1956)应邀出版了《廉让堂太极拳谱》,是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畲三家拳论的正式出版。

由于这一时期的太极拳突出了健身技击和表演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等优点,获得了知识界及上层人士的喜爱,他们不仅练拳习武,研究拳理拳法,还对太极拳史、流行拳式、诸家变迁、拳谱真伪等进行了系统考究。其中最著名的研究家要属徐震(字哲东,1898~1967,中央大学文学教授;郝月如的弟子),唐豪(字范生,1897~1959,律师,“中央国术馆”政审处处长)和张士一(南京高等师范学院和中央大学英文教授。徐震的《太极拳考信录》、《太极拳谱(理董辨伪)合编》是考据太极拳史实的权威著作。唐豪将他在三十年代所见到的太极拳式划分为十一个类型,开太极拳陈、杨、武、吴、孙“五大流派”说之滥解。直到现在我国官方仍持此说,可见其影响之巨。

总之,这个时期,太极拳苑出现了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周鼎夏彝竞放异彩的壮丽局面,是太极拳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具体体现。“七七事变”后,太极拳在沦陷区的发展虽然受到了一定阻碍,但避地异乡的太极拳家还是做出了可贵的成绩。如赵堡镇的郑悟清(1895~1984),郑伯英(1906~1961)二人都是和庆喜的高足,抗战后移居西安。打破“拳不出门”的戒律,将太极拳(当时称‘和式太极拳’)传到西北教学,时人誉为“西安二郑”(或‘和式二郑’)。杨门弟子李雅轩避地成都,成为太极拳四川的主要传授者,被誉为”四川太极拳宗师”,河北清河人顾荣科、霍昌奎(二人都是菖显斋的入室弟子)率先将武式太极拳传入沈阳,后来又邀请郝为真的门徒闺志高(1882~1961)出关教拳,武式太极拳遂遍传辽宁大地。孙禄堂的学生李玉琳于1936年执教哈尔滨,白山黑水间习太极拳者也日益增多。

(三)太极拳在当代得到广泛普及

从1949年迄今,是太极拳在当代得到广泛普及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被当做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予以继承下来,寓健身、表演技术为一体的太极拳被列为重点研究和推广项目;并赋以时代意义,把练拳健身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为了增强人民体质普及太极拳,国家体委编制了易于学习的简化太极拳,出版了陈、杨、武、孙、吴、五式太极拳专著。体育学院和其他高等学校开设了教练太极拳的课程;太极拳运动员参加了自1953年以来的历届全国性的武术运动会;有关医疗部门还把太极拳锻炼用以临床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太极拳创自于明末清初,由陈王廷把中国的传统武术,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 经络学说和导引术、吐纳术综合性的创造了具有阴阳性质、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的符合人体生理规律和大自然运转规律的拳术。在党和政府大力宣传和积极提倡下,各地太极拳社,辅导站相继兴起,学校、机关、部队、工厂、农村,越来越多的人士参加了太极拳锻炼,太极拳成为广大人民用来锻炼身心,陶冶情操的最好手段,参加人数之多,流传地区之广,是任何体育项目都难望其项背的。散居在各地的太极拳家如北京的崔毅士、杨禹廷、陈发科,吴图南、孙剑云;上海的郝少如、傅钟文、马岳梁;天津的郝振铎、张万福;南京的褚桂亭;杭州的黄元秀、赵斌等是这一时期弘扬太极拳的中坚力量,陈、杨、武、李(瑞东)、吴、孙、和(赵堡和式)七大流派的传统太极拳都得到了较大的普及。在香港的杨守中、董英杰、吴公仪、吴公藻,在台湾的郑曼青等太极拳家为向海外推广太极拳也做出了可喜的成绩。

遗憾的是,这一时期过多的强调了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和表演的形式美,虽在普及太极拳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对太极拳技击特点的继承和研究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致使不少特技濒于失传。在十年**期间,太极拳也和其他优秀文化一样备受摧残,造成太极拳苑一片萧条景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发展武术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太极拳也得到了复苏,迎来了第二个春天。1978年11月16日应日本访华代表团团长、日本众议院院长三宅正一之请,邓小平同志为日本太极拳爱好者题写了“太极拳好”四个辉煌大字,揭开了太极拳运动的新篇章,不少城市成立了太极拳研究会,众多太极拳家为弘扬太极拳艺而辛勤耕耘;《武术健身》(1981年6月创刊),《武林》(1981年7月创刊)、<少林与太极》(初名‘卞梁武术’1982年创刊)、《中华武术》(1982年11月创刊)、《精武》(1982年创刊)、《武魂》(1984年创刊)、《武当》(1985年创刊)、《中国太极拳》(1993年创刊)等武术杂志相继问世,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提供了学术研究,交流心得的阵地;

1990年在北京举办的亚运会把太极拳列为开幕式上的表演项目;河北省于1991年秋和1994年春在太极拳发祥地--太极拳从此处走向世界的广府镇(属邯郸地区永年县)举办了第一、第二届国际太极拳联宜会,太极拳苑再一次出现了云蒸霞蔚、焕发丽彩的新气象。这一切无异会加强太极拳队伍的凝聚力,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把太极拳的活动推向新的高潮。

太极拳做为“太极文化”的代表,它的内涵和作用早已超越了武术藩篱。它产生于中华大地,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应进一步发挥其重大作用,使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二、太极拳的功理功法源考

关于太极拳之源,说法不一,其中一种说法是,太极拳是武当道人创造的拳术,因此又称“道拳”,“武当拳”。太极拳的功理功法自然源自武当道教,其可以追溯到道教的理论基础老子的《道德经》,诸如太极拳的“拳法自然”、“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后发制人”,无不是《道德经》的“道法自然”、“柔弱胜刚强”、“不敢为天下先”的引申。具体说来,太极拳的功理功法,可以用武当道教的“三说四论”进行概括。

(一)“养生健身”的起源说

佛教修来世,道教修今世。道人修炼的目的就是为了“长生不老”,“飞升登仙”。因此,他们对养生健身十分重视。为此他们除了借外物(外丹),更主要的是导引行气炼内丹。道教认为“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要养生必须“宝精爱气”,气是“人”与“仙”之间的桥梁。这种“气”就是“内丹”。炼内丹就 是“炼气”。炼气的方法,大致有:食气,即不食五谷,专门食气,最后达到“辟谷”而“胎息”的境界;养气,吐故纳新,补充内气,护养真气,延年益寿;行气,运用意念,调动内气,周身运行,通达筋骨,驱逐百病,行气的最高境界,是用身体内的阴阳二气,在自身中“烧炼”,所谓“自家精血自交媾,身里夫妻真妙哉”。人体就是“丹鼎”,炼出来的“丹”称为“圣胎”。道教胜地楼观台刻有一幅标明“太上老君作”的对联:

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

就是讲的炼内丹。有人说,内丹练成,可以通过内视看到,为一颗发光的“金珠”。体内有了这种“内丹”(即“圣胎”,或叫“真元”),精、气、形、神就可以凝聚不散,人就可以长生不老了。

炼气需要导引行气,这就产生了练拳。在练气的时候,引入武术动作,而练拳的过程中,又渗入了练气的目的。因此拳术的技击价值观念在道拳中受到气功养生观念的冲击,形成了“养生第一,技击第二”的道教武术观。这种道教气功与武术运动的结合,便产生了最初的武当太极拳。太极拳讲究“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讲究“阴阳变换,圆弧扭丝,动中求静,柔中寓刚,细长深匀,气沉丹田”,建立“以丹田运化修炼为核心,以经络气血畅通为先导,以通过性腺系统功能为重点”的有序化程序,达到增强生命活力,延年益寿的目的,就是这个道理。

武当山著名道人张三丰,是练内丹的大家,被称为“武当丹士”。他就是依据道教“长生久视”的需要,创造了太极拳的。这是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一个造福千古,泽被万代的贡献。太极拳起源于道人养生健身,而练太极拳的目的主要也是养生健身,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拳法自然”的本体说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人法地,地法天,他法道,道法自然。”以老子“道”的本体说为理论基础的道教,特别强调“效法自然”,“天人合一”。而且把效法自然,作为筑建武当内家拳(含太极拳)理论和技术体系的根基。远取诸生,近取诸物,象其形,取其意,学其长,利其用,对生物、非生物进行仿效,达到反朴归真,人与自然和谐。太极拳中就有不少“仿生”的名称,诸如“白鹤亮翅”、“野马分鬃”、“金鸡独立”等。宋代周敦颐《太极图说》讲:“自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太极的一动一静而产生天地万物,描绘了一个以太极为中心观念的宇宙发生图,确定了太极为宇宙本根,万物根源的观念。万物之灵的人,即为一个“小宇宙”,小宇宙与大宇宙的融合,即是常说的“天人合一”。太极拳,“拳为小道,而太极大道存焉”,“拳名为太极,实太极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而合也。”这这里,拳融道中,道存拳中,太极拳就是体现人与自然的合一,练太极拳的过程,也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

(三)“圆弧运动”的轨迹说

太极拳以圆弧运动作为动作运行轨迹,这是对“道”运行规律的哲学思想的扩展和延伸。“道”是万物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万物的发展变化越是延伸,就离“道”越远,而最后又返回于“道”。就是说,万物的起点是道,最终还要回到它的起点。古人说谓的“曰道”、“曰大”、“曰逝”、“曰远”、“曰返”,这个过程表明,道的运行规律是一个圆圈。“道”的运行轨迹的圆圈运动,是万物“生生不息,永无穷殆”的最佳图式。这个图式,就是“太极图”。武当内家拳(含太极拳),要达到养生健身的效果,自然也要 选择这一具有生命力的优化模式,将太极图应运于拳技,这就是太极拳重视圆弧运动的根本原因。太极图自然也成了太极拳的图徽,在这个图徽模型指导下,太极拳的运动方式和路线,也成为曲线、弧线和圆线。

由张三丰太极拳而产生的形意拳和八卦掌,运动轨迹也是圆圈。形意拳有三圆歌诀:“胸脯要圆气下沉,脊背要圆是猴形,虎口要圆如三角,三圆齐出是真形。”至于形意拳的“三扣”、“三抱”、“三月”的弧形,更是枚不胜举。八卦掌的运行轨迹则是大圆套小圆,小圆练成无圆,即使是无圆,也是外无圆而内有圆(即意念中的圆),无论走转运掌,还是意念练气,都离不开圆或弧线,因此人称八卦掌为“圆圈连环掌”。

太极、形意、八卦以圆弧为运行轨迹,不仅表现在外观形体运动的路线和定势姿态上,也反映在身体运动的特点上。练拳者以腰为轴心,无一不贯穿着圆弧运动,随着动作的变化形成“大弧带小弧”,“大圈套小圈”,或者平圈、立圈、八字圈等各种圆弧运动。人称太极、形意、八卦的身法都是“圈儿”,是有道理的。

(四)“拳法阴阳”的技击论

道教把世界看成阴阳对立统一的整体,这种对立统一,《易经》用“阴阳”二字概括,《八卦图》用“—”(乾卦)、“--”(坤卦),代表阴阳。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结合,产生了生生不已,无穷无尽的变化。武当内家拳(含太极拳)的一招一式,都是以阴阳为根本的。太极拳论讲“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形意拳论讲“阴阳暗合,形意三源”,八卦掌论讲“内讲气功分三节,外有手法分阴阳”,都是此理。太极、形意、八卦行拳时的进退,上下,前后,左右,虚实,开合,动静,刚柔,隐显,缓急,就是遵循这种阴阳变化规律的。不懂阴阳,就无法练习太极拳。

太极拳在交手中,强调把敌我双方当作阴阳对立的整体来看,根据攻守,顺逆等阴阳变化规律和对手动作特点,采取相应对策,以便克敌制胜。太极拳技击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避实就虚”,“随曲就伸”“后发先至”,“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都是根据阴阳变化规律的具体运用。

(五)“后发制人”的战术论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据此进而提出:“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即是爱民,像父母爱护子女一样爱护老百姓;“俭”即是无奢侈,清心寡欲,淡泊自守;“不敢为天下先”即是谦虚详和,不敢进寸而得尺。以老庄思想为理论基础的道教创造的太极拳,深受老子思想的影响,在太极拳的技击战术上,强调“后发制人”。“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太极拳以不发先动为主,遇敌来击,先以化劲化之,待其不稳,从而击之,则用发劲”。“打手之时,彼不动,则我亦不动,以静待之;彼若微动,且动必有一方向,我意在彼之先,随其方向而先动,则彼必跌出矣。”所有这些论述,都是讲“后发先至”。后发所以能先至,前提就是避实就虚,引进落空,以此战而胜之。

(六)“守柔处雌”的战略论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不仅是对立的统一的,而且是运动的发展的变化的。这个变化是双向的,即可以向正方向变化,也可以向反方向变化。带有朴素唯物辩证法的《道德经》中讲:“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就是说,正阵可以转化为奇阵,善良可以转化为妖孽,祸中伴随着福的征兆,福里潜伏着祸的根苗。老子根据这一转化的规律,提出了“反者道之动,弱 者道之用”的观点。就是说,道的运动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的。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最好经常处于柔弱的地位,这样就可以避免走向死亡。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由于水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又说:“知其雄,守其雌”。这种贵柔崇雌,崇弱尚下的思想,对太极拳的拳理拳法的影响是极大的,构成了太极拳的“尚意不尚力,贵化不贵抗”的守柔处雌特点。在练拳时讲究“崇尚柔化”,最忌用力,务使全身放松,气血贯注,日久自然练成内劲。这种柔化,可以柔化筋骨,常葆青春,延年益寿。可以柔化内劲,富含弹性,随劲伸缩,柔中寓刚。在技击时则能“以柔克刚”。《武当拳法秘诀》中讲,守柔处雌不是目的,其目的是以柔克刚。“撺不与斗,贴跌更奇,彼来凶勇,圈插敌之。以柔克刚,以疾克迟,以静制动,以曲取直”。

以柔克刚的技艺境界,对练太极拳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身法上,要灵活,似游龙,如飞凤,轻快若风;在手法上,要随心而动,击出似闪电,出手不见手;在步法上,要随心投足,步走奇正八方,使对方迎之不见首,随之不见其后;在心理上,要不怕近,不怕刚,不怕猛,顺乎自然,因势利导,彼不动,我不动,彼动我先动;在练功上,要内练精、气、神,三华聚顶,外练力、速、变,意动形起。发劲时,似乎柔软如绵,实则坚硬如铁。迎战时,以变应变,随境而化,随意而变,随心所欲,似攻似守,似发似收,犹如水之无所不至,气之无所不入,战敌则无所不适,克敌则无坚不摧。诚如此,就达到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目的了。

(七)“化恶扬善”的道德论

太极拳祖师张三丰历来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因此太极拳理论吸收了儒家的“仁学”和“礼仪”,十分重视武德,讲究化恶扬善。武当拳派看重武德,自张三丰起不是弟子选师父,而是师父选弟子,授拳时首在变化弟子的气质道德,而且规定收徒传拳时的“五不传”:心险者不传;好斗者不传;狂酒者不传;轻露者不传;骨柔质钝者不传。

武当道教强调“为善”始能“保真”。认为,人为万物之灵,由于后天习染,才坠入恶渊,必须耐心化度使其复本。用之于拳术,被迫出手,应礼让三招,即使出手使对方不伤为上乘,化而使对方无所施其力为主要。

三、太极拳门派

太极拳经过六百余年的薪火相传,早已门派林立,弟子亿万。太极拳已经走出国门,风靡欧美,一个“太极拳热”,在全球方兴未艾。太极拳的传承,在历史上主要有南派和北派之分。即:

张三丰——王宗——陈州同——张松溪,张松溪开创太极拳南派;

张三丰——云游道人——王宗岳——蒋发,蒋发开创太极拳北派。

南派保存张三丰的拳经较少,而张三丰的原式拳法也得到加工,形成松溪派的体系。

北派保存张三丰的拳经和早期传人王宗岳的拳经较多,拳法形式基本与张三丰原式相去不远。

张三丰作为太极拳祖师,创拳后云游天下多年,踪迹遍及大江南北,为其传拳提供了便利。但是,由于道教择徒十分慎重,传拳十分秘密,俗称“道不传六耳”,就是说道人授徒时不允许有第三人在场,因此一般为单传。所以,在明朝太极拳的发展比较缓慢。一直传到张松溪和蒋发,太极拳才发展较快,出现了太极拳南派和太极拳北派。

(一)太极拳南派 按照南派太极拳的承传关系,张三丰首先传拳于陕西王宗。据胡转运、黄玮著《太极拳与气功》载:王宗为陕西西安坝桥官厅村人,祖居浙江余姚。官厅村位于唐代宦官“夏侯墓”附近,原名“夏侯村”。明成化年间,村内武将王通领兵打台湾,后受诬陷被屈杀,皇帝给雪冤后赐以金头,葬于村西南(有墓遗址)。夏侯村,当时又称“金头村”。由于皇帝雪冤后追封王通,其子王宗遂祭文设厅,将村名改为“官厅村”。王宗师从张三丰习拳后,回到了浙江余姚老家,其家族世代习武。王宗之子王守仁,号阳明,习武有成,后来官至兵部尚书。他倡导“知行合一”,反对“程朱理学”,对后世影响很大。

王宗的弟子陈州同,与王宗同乡同事,曾在西安府衙任文案多年。据台湾宋志坚著《内家太极流传师承考》载:“永嘉倪和清撰《内家拳技击篇》第一篇为《陈州同述内家意旨心传》,署名为‘大明大德十五年(1520年)庚辰,瓯江钓叟陈州同沐手敬跋’。”此处陈州同自称钓叟,应是年老还乡垂钓自娱之年,年龄当在六十岁上下。

南派太极拳第三代传人张松溪,正德元年(1506年)前后生于温州,泰昌元年(1620年)左右卒于贵州玉屏。他师从陈州同,传徒数人,创立太极拳南派,亦称武当内家拳松溪派。据明朝人沈一贯《搏者张松溪》、《宁波府志·张松溪》和百玉丰《浙东四明剡山少林寺——十庵十庙》等文章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江浙沿海发生倭乱,抗倭名将戚继光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奉调浙江,为消除军队中的兵痞现象,他亲自招募了一支三千人的新兵,参军传倭的还有少林寺武僧,当时新科武状元杨斌也推荐自己的师弟张松溪参军抗击倭寇。少林武僧虽“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而乘之”,而张松溪的内家拳却“御敌无隙可击”,“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因此,戚继光训练戚家军多用此法,从而冷落了少林武僧。引起不满,派出武僧70人找张松溪挑战,“松溪袖手坐,一僧跳跃来蹴,松溪稍侧身,举手送之,其僧如飞丸陨空,堕重楼下,几毙,众僧始骇服。”从此武当内家拳法,名声大震,无人不服。张松溪之后,武当派人才济济,形成了太极拳南派。张松溪传弟子四人,以四明叶继美(近泉)为魁;近泉传弟子吴昆山、周云泉、单思南、陈贞石、孙继槎;吴昆山传李天目、徐岱;李天目传余波仲、吴七郎、陈茂宏;周云泉传卢绍歧;陈贞石传董扶舆、夏枝溪;孙继槎传柴玄明、姚石门、僧耳、僧尾;单思南传王征南。

王征南(1617—1669),名来咸,字征南。早年从军,以“七矢破的,补临山把总”,由于“屡立战功”,官至于“都督佥事副总兵”。由于参与反清复明,事败后隐居乡野,“终身菜食以明其志”。征南虽然罢事家居,但慕其才艺者来访不绝。由此还引发了王征南与松江武艺教师的一场精彩比武,据《王征南墓志铭》载:“征南谢不敏。教师轩衣张目曰:亦可小试之乎?征南固谢不敏。教师以其畏己也,强之愈力,征南不得已而应。教师被跌。请复之,再跌。”王征南晚年秘密收徒传武多人,明末清初的大文学家、思想家黄宗羲之子黄百家,就拜王征南为师,学练武当内家拳。王征南下世的当年,一代文宗黄宗羲就给他写了墓志铭,在中国武术史上,首次提出:“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内家。盖起于宋之张三峰。”王征南死后七年(1675年),他的弟子黄百家其著《内家拳法》和《王征南先生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王征南的内家拳法。其功理功法和“五不传”的择徒原则,大都与太极拳相同。王征南之后南派太极拳还传到南京、四川等地,出现了一大批武林高手。

(二)太极拳北派 从南北两派太极拳的承传时间看,北派太极拳的承传比南派略晚。张三丰之后,太极拳传于山西(古称山西为“山右”)王宗岳。王宗岳学来道门中的太极拳,受传拳人告诫,对后人不明示师父姓名,只说是“云游道人”所传。只在其《太极拳势》的最后写:“此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遗论,欲天下英雄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耳。”

王宗岳生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左右,山西阳城县七里岗小王庄人,经常往来于阳城与河南郑州之间经商做生意。由于他对太极拳有极高修养,人称“华北大侠”。他在太极拳的发展史上贡献十分突出。首先,他对张三丰的六首太极拳经进行解释,写出了太极拳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太极拳论》,概括了太极拳理论与实践的真谛,指导着太极拳的健康发展,被后来的太极拳各流派尊为经典之首。再者他独具慧眼,按照武当内家拳的择徒原则,选择河南蒋发作为衣钵传人,使太极拳北派能够开创形成,功莫大焉。

王宗岳收蒋发为徒,有三种说法。一为李派太极拳传人公布的陈派太极拳宗师陈长兴,关于太极拳源流的《序》中讲:蒋发幼年练少林外加拳,在一次庙会上同众人操练拳术,见场外有二客牵马立观。其中一位年长者,对练拳诸人似有菲薄之意,又似有怜惜之情。蒋发正在凝想之际,他的一位好友把他拉到无人处说:“适才牵马二客甚为赞美你,年轻者还说可昔此子未得真传,若在吾兄门下,不出十年,必能成名于天下。”蒋发知二客为练艺高人,遂尾随至无人出,长跪二客面前,恳求拜师。年长者见蒋发心诚,便说尔若决心学艺,请于下月某日午时,在此垂杨柳下等候。届时蒋发正在垂杨柳下恭候,果然二客乘马而来。年长者即是王宗岳,遂收蒋发为徒,带回山西传授。一为赵堡太极拳宗师郑悟清述、郑瑞整理的《武当赵堡和式太极拳阐秘》载:明万历年间,山西阳城王宗岳一行二人,到郑州检查生意,住宿赵堡,见数人练拳,议论说穿紫花布衫的蒋发,说他天质好可教。蒋发知道后多方恳求拜师学艺,王宗岳才允许,约定日期,等他从郑州回来,同上山西学拳,如同父子。因王宗岳年事已高,就由其女带父授拳于蒋发。蒋发回来传拳于赵堡,人们因此称赵堡太极拳为“大姑娘拳”。一为杨派太极拳传人王矫宇,在1934年应《北平实报》记者王柱宇采访时说,听宗师杨禄禅讲,蒋发幼年出天花形成疤头,王宗岳先生因呼蒋发为秃小子,激起蒋发大怒,与王宗岳较,三次被王宗岳击出数丈,始知遇到非常人,急奔王宗岳前,跪地呼师父叩首至出血,请收为弟子。王宗岳察其诚收为门人。两说虽有出入,且有夸张润色之词,但在王宗岳慧眼识珠,收蒋发为徒上是一致的。

蒋发生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河南怀庆府温县赵堡小留村人。据赵堡太极拳第九代传人杜元化所著《太极拳正宗》(1935年石印版)载:蒋发先师生于大明万历二年,二十二岁时,从山西王宗岳(又名王林祯)学拳七年。又据陈长兴的一篇太极拳源流的《序》中讲:蒋发为王宗岳门下之高弟子,得内家武当派悟修之真传。幼时因出天花,为闷痘而毙被弃郊野。忽被狼将头皮咬破,一痛而苏,一声大哭,将狼惊走。适有邻人经过,闻其哭声甚雄,视之为蒋氏之子也。遂抱之送归其家。后来痘痊愈,惟头皮半边车一大疤,故后人皆称先生‘疤头’焉。名满海内,凡拳勇者,无不拜服。

蒋发开创太极拳北派,根据祖师张三丰的《太极炼丹秘诀》中的“太极十要诀”、“太极行功法”,口传一篇《太极拳功》,由弟子们记述得以流传。蒋发回河南温县传太极拳,有记载的为二人,一为赵堡的邢喜怀,一为陈家沟的陈王廷。

陈王廷,亦名陈奏庭,河南温县陈家沟人,曾做过一般武官,学过五套“炮 捶”少林外家拳,为当时一位少林拳师。蒋发传授他太极拳时,由于陈王廷珍惜自己所学的炮捶,并没全身心投入到太极拳中,加之陈王廷已经练成刚硬的少林外家拳,再练守柔处雌的太极拳,自然大打折扣。因此陈王廷始终不满意自己的造诣。但是陈王廷毕竟是一代外家拳师,他将炮捶的一些理念和招式揉进太极拳中,把其头套炮捶改造成“太极拳”,因此陈王廷的太极拳,遗留了外家拳的不少痕迹。由于陈王廷没有得到太极拳的真传,改造的头套炮捶很粗糙,因此无法流传,以至于陈王廷后,太极拳承传断了两代。

邢喜怀,河南温县赵堡镇人,开布行经商,蒋发太极拳衣钵传人。蒋发由山西回小留村后,家贫地少,从事制布袋的手工行当,所制布袋要到集镇赵堡镇销售,再从集镇上购买制布袋的布料,这就与布行老板邢喜怀结下机缘。邢喜怀慕名想学蒋发的太极拳,就殷勤接待多方照顾,蒋发经过两年对邢喜怀的考察,才正式收徒传拳。邢喜怀为赵堡太极拳第二代传人,练拳刻苦,拳技高超。他遵从师训选贤传授的教诲,将太极拳传给了自己的同盟兄弟张楚臣,是为赵堡太极拳第三代传人。张楚臣又传给陈敬柏,是为赵堡太极拳第四代传人。

陈敬柏,河南温县赵堡人,太极拳的技艺达到很高境界,人称“神拳手”。他传拳给张宗禹,是为赵堡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张宗禹传其孙张彦,是为赵堡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张彦传陈清平,是为赵堡太极拳第七代传人。陈清平是赵堡镇人,不仅拳艺高超,而且善于总结教拳经验,并上升为理论。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禄禅1896年曾在其《杨氏太极拳》一书中写道:我“学太极拳于陈家沟陈长兴,得拳理于赵堡的陈清平。”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则不仅从陈清平那里学到了太极拳精妙的技艺和拳理,还从他那里得到了王宗岳的《太极拳谱》,并据此创造了武式太极拳。陈清平传与其子陈景阳和张应昌、和兆元等人,是为赵堡太极拳第八代传人。和兆元在继承赵堡太极拳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和创新,创立了“和式太极拳”。杜元化为赵堡太极拳第九代传人,1935年撰写《太极拳正宗》,全面介绍了赵堡太极拳的源流、内容和练法。

四、关于陈式太极拳

(一)陈式太极拳的特点

陈式太极拳在太极拳发展中占有显赫的地位,其动作外形缠丝旋转、顿足跳跃,动作劲力刚柔外显、松活弹抖,动作气势静如山脉、动似雷霆,动作过程丹田内转、丝丝入扣,动作速度快慢相间、势断意连;在练法上由柔渐刚、刚柔并重。陈式太极拳鲜明的运动特点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在传统陈式太极拳一路和二路的基础上创编而成的,更加适合大众练习和养生、健身的需要,也更加符合太极拳竞赛的规范化要求。

《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由中国武术研究院审定公布的,习拳者可以把它看作是标准的、规范的国家规定套路,在此基础上讨论陈式太极拳的动作细节,不同师承的人们,容易达成广泛的共识。

(二)对周身部位

1、基本动作

拳,拳的要求是,五指自然卷曲,拳面齐平;

掌,掌的要求是,五指自然分开,虎口深圆,掌心内含;陈式太极拳的掌型要求,四指指跟相错,四指向手背方向后仰;

勾,勾的要求是,五指自然捏拢,掌心含空;吴式太极拳的勾型要求,食指、中指、拇指三指自然捏拢;陈式太极拳的勾型要求,五指自然捏拢,掌心含空; 拳法 冲拳,冲拳要求,拳自腰间,旋臂转腰,节节贯穿冲出,要求拳面齐平;陈式太极拳的冲拳要求,松活弹抖,发力弹出;

反冲拳,反冲拳要求,臂内旋,拳眼向下,经耳旁向斜前方打出;

栽拳,栽拳要求,拳面朝下,拳心向内,高与膝平,臂自然伸直,力达拳面; 搬拳,搬拳要求,以肘关节为轴,前臂翻至体前或体侧,手臂成弧形打出,力达拳背;孙式的搬拳要求,前臂搬得直,握拳平屈于体前,拳心向下,拳眼朝内打出;搬拳要求注意拳面与小臂平行。

撇拳,撇拳是要求,拳心朝下,自异侧向前上方翻臂撇打而出,拳心向上,臂成弧形;

贯拳,贯拳要求,臂内旋,向前圈贯与耳同高,拳眼朝下,两臂成弧形,力达拳眼,拳略高于头;

砸拳,砸拳要求,拳自上而下,拳心向上,力达拳背砸出;

侧崩拳,侧崩拳要求,拳自内向内斜下方弧形弹抖打出,拳心向内,力打拳棱; 双拳横抖,双拳横抖要求,拳自一侧向令一侧弹抖打出,力达小臂内侧; 双分横抖,双分横抖两拳自胸前向两侧转腰发力弹抖打出,力达拳背; 撞拳,撞拳要求,两拳拳心朝下或向上,自腰部向前撞出,力达拳面; 掌法

单推掌,杨式,苏式,42式单推掌要求,掌经耳旁,臂内旋,向前立掌推出,指高不过眼,力达掌跟;陈式的推掌要求,发力明显,力达掌跟,转腰弹抖打出;吴式的单推掌要求,虎口向上,臂内旋,指尖领先,立掌推出;

双推掌,双推掌要求,两掌自胸前向前推出,两指向上,宽不过肩,高不过眼,力达掌跟;

搂掌,搂掌要求,掌自异侧,经体前弧形下落至膝内侧,掌心向下,指尖向前; 拦掌,拦掌要求,掌经体侧向上,立掌向前拦出,掌心朝异侧,掌指向上;平分掌,平分掌要求,屈臂两掌交叉于胸前,两臂内旋,经面前弧形向左右分开,两掌高与耳平,两掌心朝内,掌指向上;苏式太极拳的双分掌要求,掌心相对,两手向左右内旋分开,掌心向内,指尖向上;吴式太极拳的双分掌要求,两腕在头前交叉,左右分开;

斜分掌,斜分掌要求,两手交叉环抱,斜向上下或前后分开; 立云掌,立云掌要求,两掌在体前交叉画弧;

平云掌,平云掌要求,一掌掌心向上,屈臂弧形推出;

穿掌,穿掌要求,一掌成立掌从大腿内侧向前穿出,力达指尖; 架掌,架掌要求,一臂内旋,自下而上,翻臂上架; 抱掌,抱掌要求,两掌掌心向对,环抱于体侧;

插掌,插掌要求,一掌自上而下,弧形下插,臂自然伸直,力达指尖;

开合手,开手,开手要求,两掌掌心向对,开自与肩同宽,合手,合手要求,两掌合与脸宽,掌心向对。

2、“力道”

太极拳是个古老的拳种,由于它集健身和技击为一体,且又具有动作缓慢、柔软美观的特点,深受群众喜爱。

传统正宗太极拳的“力道”,与人们的“习惯用力”是两码事,完全不同。“习惯用力”,系直来直去,用手伸手,用脚出脚。而太极拳则认为,力源在“腰脊”,主张四肢要由腰脊来带动。上行:腰带肩,肩带肘、肘带腕、腕带手掌达于指尖;下行:腰带胯、胯带膝、膝带踝、踝带脚掌达于脚趾尖。即四肢脚手要 完全纳入被带动的状态,不可直接出动,不可自行其是,不可局部比划,不可零星乱动,并且,腰脊的带动必须本着太极拳腰脊的规范来,而不是人们习惯上理解的那种腰的带动。如此再融合其余规则在内走出来的劲势,才是地道的轻柔绵缠,两臂又软又重,用于技击,入里透内,绝非手脚的比比划划。

传统正宗太极拳的“规则”,基本上是内在的,不可以单纯用形体外在形象来解释。譬如,“含胸拔背”,在外在形体上讲,是指胸和背都要平正,不凸不凹;在内里说的是一种主要的感觉——气感。“含胸”,是指胸部内气向胸腔周围弥散,形成圈状,好像把胸腔包围住一样,含者包含也,是谓含胸;“拔背”,是指气贴于背,即“牵动往来气贴背”那种情况,就像热得出汗,内衣贴在脊背上一样,实际上没有出汗,内衣也没有贴在脊背上,而是一种内气运行中的感觉。在牵动往来气贴背较充分当中,与“顶劲”“沉气”上下对拔对拉相配合,在背部就出现了一种上拔的劲势,是谓拔背。笔者习惯把“含胸拔背”称之谓“开胸歼背”,因为这样既形象,又好理解。胸开了,气就通了;背开了,气就顺了。胸开背开了,相应的感觉也就都有了。胸和背,都是腰脊的一部分。“开胸开背”(含胸拔背),实际上是腰脊带动四肢运动的一种劲道。“沉肩坠肘”看来好像是外在的,但有其内在的意思。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是“肘”离“中盘”(腰圈)最近,是内里与外面,手臂与周身相合的关键之处,因此,要求“肘”要曲坠,意向“中盘”。再就是“沉肩坠肘”与“开胸开背”相辅相成,二者到位了,气就下沉丹田,做得充分了,可加强丹田气感;“气沉丹田”了,自然就“顺项贯顶”,“虚灵顶劲”形成。“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开胸开背”“沉肩坠肘”这四个要领都做得到位了,充分了,胯气圈,腰气圈、肩气圈就相应形成了。这里气感充盈,就达到了“气遍身躯不少滞”了。这四个要领,是最基本的,能够做得到位了,充分了,其他规则也相应容易做到。这是因为太极拳的各个规则之间是相通的一个整体,这恰恰反映了人体各个机能之间是相通的整体一样。太极拳,能够把人体部分和整体机能的潜力充分激发和调动起来,使之达到不可思议的美妙境界,让人体超常受益。

打太极拳“用意不用力”。即用意识(思想或心)作用于腰脊,腰脊作用于四肢手脚,如此由内及外,所以说太极拳是内家拳。“意”在这里,不是抽象的虚无缥缈、游移不定的念头,而是高度集中在拳式的运作上,这样习练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出物质力量——一种劲道。

传统正宗的太极拳,传至今日为什么会走偏,异化呢?其实走偏、异化是顺逆理而成章,习惯而自然的,若长此下去,很可能失传。

原来,人们在后天本能地自发地演变出一种拙力,这种拙力背离了力源——腰脊,四肢自动直动,已成积习。四肢自动直动的结果,给人体带来了种种弊端。譬如:腰躯相对停滞,内脏得不到应有的活动,疾病丛生;身形前弯后弓,凹胸凸背,形成病态;下肢负重,无上力转移,易引发腿疾等等。《武林》杂志2004年10期彭国相先生的文中说练太极拳的人甚至名运动员出现膝痛,原因就是后一条,说具体点儿是由于习练不得法,背离了太极拳的规则。太极拳极汫究力的对称,《太极拳论》云:“有上即有下”,反之亦然,人们只知道向下“放松”,却不晓得向上“提顶”(以“神”提顶),因此,形成松塌,下陂负重过量,导致膝关节受损。彭文还说:“广大习练太极拳的群众,正在受到伤害,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因此急需尽快解决。”怎么解决呢?原则地讲,得回到一个哲学概念上,即“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事物也都由一定的内容构成,没有内容,形式就不能存在;没有形式,内容也不能存在。太 极拳的拳式,是由太极拳的理法决定的。当前有些人练的太极拳,保留了传统太极拳的拳式——形式,而背离了其理法——内容,当然要出毛病。出路有两条:要么走传统正宗的太极拳路子;要么就完全改成体操式的高姿式、快动作。

可见,拙力背离了力源,已是积习难改;加之,拙力引发的弊端,更加大了难改的程度。一言以蔽之,人们已经完全习惯“拙力”了,完全习非成是了,对于太极拳这种独特的与“拙力”相背反的拳术,仍然以“拙力”来解释,这就必然南辕北辙、牛头不对马嘴了,因而,进不到太极“力道”里去,掌握不了其要则理法,是自然的事,出现走偏,异化,也不足为怪。

太极拳的“力道”,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应该说,这是一门学术,是太极前辈先师的精心研究和伟大发现,是一项了不起的功绩。太极“力道”及其规则,或者说太极拳功夫,既符合生理学、力学和哲理,又吸取了祖国传统的关于人体筋络穴位的相关东西,而且还融合了道家、佛家的修心养性功夫,相当缜密完善:它是健身和技击的最佳拳种,是对上述人体“拙力”及弊端的校正,对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也有独特功效。它是祖国,也是全人类的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鉴于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学习传统正宗的太极拳。

传统正宗的太极拳功夫,“是内功、是气功、是柔功、是静功,是应本着太极拳的规则,细细地去练,去悟,日子久了,就一定会奥妙发现,在健身方面、应用方面都有了。”——这是吾师李雅轩的一段话,引在此处,用以说明,这就是学习的方向,也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3、“对开之势”

“对开之势”是陈式太极拳的基本技法之一,比如左腿向左前方铲出,右臂同时向右后方展开,手足上下呼应左右对开,动作舒展而不散漫,保持着整体上的对称协调,称之为“对开之势”。这类动作的细微之处,在于欲相对而开的肢体双方,要各自蓄势同时相开,不能做成只是一方单独的“开”。

譬如竞赛套路第二式右金刚捣碓的第二动,两臂“向右平摆分别至身体侧前方”,此时双臂的屈曲,要留有展开(平推)的余地,即拳论所说的“曲蓄有余”,要为下一动“两手向右后方平推”做好铺垫。否则,若前一动“平摆”时手臂展到动作的尽头,虽保持着曲蓄的样子,但后一动“平推”却无法做出,即使左脚铲出,也无法形成“对开”之势。

相同的例子如竞赛套路第二十二式云手,该式第二动是“右脚向右开步,同时两掌向左前稍推”。此前该式的第一动,双臂的技术细节仍在于曲蓄而有余。这个“余”的程度,要保证后面的“稍推”能够明显地做出来。对开,是陈式太极拳常见的技术要求。这里有手与足的对开,如上面所说的例子;也有手与手的对开,譬如竞赛套路第三十四式右野马分鬃之第三动“右手向右前上方穿出,同时左手微外展”,这里也形成了“对开”之势,对开之理是一样的。“对开”的技术细节,是关注其曲蓄的程度,前面的动作要留有余地,不要把动作做过头,这样后面的动作才能对开。

4、“一动无有不动”

习练太极拳,要求“一动无有不动”。前面讲到的“对开之势”之拳式,也是“一动无有不动”的实例。对于那些不具有明显对开性质的拳术动作,若不注意,也会出现“不动”的现象,且不易察觉。

譬如竞赛套路第十四式背折靠,左拳向下置于左腰侧时“拳心向上”;在做折靠动作时,先是“左拳内旋,拳面贴于左腰侧”,以配合“身重心左移,上体左转”;然后,“左拳以拳面紧贴腰左侧”即左臂微前倾内合以左拳紧顶腰部,配合“重心右移,上体向右拧转”,以增加背部的靠劲。这是左拳动作时的“三部曲”。若是将左拳一步到位,缺少内旋缠丝、微合紧顶这两个细节动作,那么在身体的局部位置上就会产生“势”的缺陷和“劲”的中断,影响整体上的对称协调,无法体现出“一动全动”。

再如竞赛套路第三十七式金鸡独立,其第三动有“左掌稍抬起”与右掌“同时下落按于左胯前”的细节要求,此时身体的整体状态是“左腿屈膝下蹲”、“右脚下落踏地”、“右掌下按于右胯前”,假如左掌仍停留在上一动作时的“左胯旁”不动,就会导致整体协调动作出现缺陷。两手双足本是身体的四大块,左手这边不动,岂不成“三缺一”了? 就拳术动作的细节而言,习拳时最容易出现身体某一局部位置的不动,这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关于“合中再合”欲合先开、欲开先合是陈式太极拳的技法原则,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对于“欲开先合”,行拳时仍有细微之处可言,这就是在“欲开先合”的“合”势中,在未开之前有一个细微的、继续“合”的动作,称之为“加紧一合”,或称之为“合中再合”。

譬如竞赛套路的第三式懒扎衣之第二动,“两臂在胸前相合交叉”,这是全身整体性大开大合中的“合”,第三动中“上体微左转,右手内旋,手心向外”,是一个右手向左推展的动作。这个“右手稍左展”的细节,就是一个继续“合”的动作,也是在即将向右展开之前的加紧一合,是“合中再合”。

篇6:太极启示

一、前期准备:学生太极协会所有成员每星期

二、星期

四、下午17:20分在塑胶跑道集中,依次进行学习三十二式太极拳、三十二式太极扇、二十四式太极剑、四十二太极拳、三十二式太极刀 等太极项目的训练。训练各项工作安排: 学生太极协会训练安排表 项目 星期二 星期四 教练 张静、肖苏娜、陈娜 郑浩然、王苗、王黎金 签到 黄晓聪 阮家辉 音乐播放 何大华 何大华 道具 组织部、教学部、秘书处 外联部、宣传部、会员部 活动后清理 外联部、宣传部、会员部 组织部、教学部、秘书处

二、活动时间:二○一○年广东白云学院校运会期间

三、活动地点:广东白云学院西区足球场

四、活动背景:为了显示白云师生对广州亚运会的鼎力支持,太极协会各个成员都决心配合校运会表演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投身于无名的亚运志愿者服务中,为亚运会宣传造势。广东白云学院通过每星期系统而又科学的训练,已经达到表演的要求,完全可以出任本次校运会开幕式的表演方阵中,主要表演者为全院各太极爱好者,工会、团委、学生处、各系、中心、教务处、后勤公司等机构的老师、工作人员,最是其中的优秀学员;所有成员都准备充足,决心要搞好此次的表演活动。

五、活动目的:为了配合学院大型活动的表演,增强学院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的精彩性,同时,提高文化氛围的浓度,加大太极协会的积极影响力,从而对以后我们协会的工作开展有促进作用,也是为了更好的响应全民健身。

六、活动目标:通过这次表演活动,让全院师生对亚运会有更好的认识,对亚运起到再次宣传作用,真正参加全民健身活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让全院师生对太极有更清晰的了解,激发广大白云师生对太极的热情和兴趣,对太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加大本协会的积极影响,让本协会有更大、更快、更好的发展空间,带动学院文化氛围,实现白云学院的全国知名化。

七、资源需要: 学生太极协会 太极,无极限 活动资源需要 已有资源 活动地方 塑胶跑道 体育器材室 使用道具 太极扇 太极服 音乐 《中国功夫》 古筝曲 需要资源 使用道具 彩色锦旗X8(面)旗杆X9(杆)饮用水 矿泉水 555ml怡宝矿泉水X5(箱)化妆用品 化妆包 美奈儿化妆包X3(套)

八、活动负责人:总负责人:何大华 后勤组:组织部、部 通讯组:会员部 道具组:教学部 方阵组:秘书处 机动组:宣传部

九、参加活动表演人物:学生太极协会和师生太极俱乐部优秀学员

十、活动流程:学生太极协会 太极,无极限 活动时间流程表 表演者就位 7:30 表演者整理服装 7:45 表演者化妆 7:55 热身 8:30--8:50 休息 8:50--9:00 准备进场 9:10--9:25 彩旗组进场 9:30 老师组进场 9:32 学生组进场 9:35 音乐播放 9:36 表演开始 9:36 表演结束 9:48 表演者退场 9:48--9:50 表演结束清理 9:50--10:00 合影留念 10:15 各环节负责人: 学生太极协会 太极,无极限 表演负责人 项目 负责人 表演者就位 陈娜 表演者整理服装 王苗 表演者化妆 翁翠娜 热身 郑浩然、王黎金 休息 陈晓莉 准备进场 肖苏娜 彩旗组进场 何大华 老师组进场 何大华 学生组进场 何大华 音乐播放 何大华 表演开始 表演者 表演结束 表演者 表演者退场 何大华 表演结束清理 黄晓聪、张静 合影留念 邱文瑜

十一、活动总结:在校运会结束后,由会长组织,召开本次表演活动总结工作,由各部长推选在活动过程中的优秀个人,并予以奖励、表扬。强调此次活动出现的一些好的地方和不足处,重点突出改进的地方,吸取经验教训,以此促进今后的工作的不断进步。广东白云学院学生太极协会 二○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上一篇:坚持以德立校 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下一篇:中职班主任工作的困境及对策(定)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