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苏锡常镇一模优秀作文选

2024-05-27

2024届苏锡常镇一模优秀作文选(精选3篇)

篇1:2024届苏锡常镇一模优秀作文选

2014届苏锡常镇一模优秀作文选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非洲谚语)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席慕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二.作文审题

非洲谚语强调“但”后面的内容,即:一个人不可能走得很远,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它告诉人们:做事要有合作、团队意识;众人智慧胜于个体力量;成功来自集体的团结、协作努力。席慕容的话强调个体走自己的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生之路有些地方可以依靠别人,但有些路必须自己单独去走、体验,即使路上有坎坷、挫折,也要坚持走下去,因为,这是人生必走之路,不可缺少、无法替代的成长之路。

两则材料说法各有侧重,可以把两则材料综合起来思考,也可以立足一则,兼顾另一则思考,但不能完全把两则材料对立起来看待、理解。

独行者的舞蹈

高三(10)班胡雪

西南联大时,在校园的某个角落里总能见到一个身影停留在路灯杆前,指手画脚的站上半天或一天,他不是别人,更不是疯子,而是西南联大学子眼中的“圣人”——曾昭伦。他在干嘛?在与灯杆滔滔不绝的畅谈这化学上的新研究。

他是被雨淋坏了还是走火入魔了,都不是。一位置身于科学的大师当无处觅知音时,选择与灯杆来长酣畅淋漓的灵魂的“舞蹈”,足矣足矣。这就是聪明人独处的智慧。

正如龙应台所说:“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我们或许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网中挣扎太久,在“人人网”中被束缚的太紧了,以至于忘记了生活里还有一种存在方式——独自呆在自己的角落。“人是群居动物”,“鲁宾逊的生活不可能再存在”,正是在这样思想的裹挟下,人们越来越不远选择“独自”。面对失恋,工作压力大等问题,更多的人会叫上一群好朋友点上一桌大餐,来场不醉不归的气势。然而,轰轰烈烈的宣泄后真能度过这个坎吗?即使当时看明白了,畅快了,一觉醒来,你依旧是原来的你,因为灵魂深处的自己没有改变。

想要真正地寻求自我本真或是完成生命的蜕变,就必须敢于独自面对。还记得蝴蝶化茧成蝶的过程吗?自然选择在达尔文眼中就是“独自进化”的意义。生活中的背包客中有许多就已明白其中的道理,他们放弃旅行社量身定制的舒适的旅程,放弃众人相伴的热闹与扶持,毅然只带上一个轻便的行囊,匆匆独自向前赶路,因为这样,他们看到了更多的景色,有许多是在被“牵绊”中忽略的美景。在独自旅行的过程中,有寂寞相伴,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与灵魂直接而纯粹的相遇,天地之间,心与我之外没有其他的。于是李娟从阿勒泰中体会到了人性的淳朴,沙漠中闪光的生命。旅行是这样的,学术亦然,赵元任,金岳霖„„这些大师不都是在演绎着独舞时,迸发思想的火花。

“我将在孤独中老去。”《瑞典女王》中的女王靠女性的执着去独自诠释爱情的意义,这样的境界常人难以触及,这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每个人的天资不同,怎能要求每个人都像小贤一郎一样,独坐空禅中顿悟人生,顿悟世俗。但我们需懂得欣赏那些独行者的舞蹈,并也努力去尝试。《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中就提倡人们:“多单独行走吧!”

孤身破茧,方能成蝶

高三(14)班张家赫

在人生的重要关口,在你的身心因外界的重压而濒临崩溃时,没有人能帮得了你,你只能独自一人,冲破生命的茧,最终成蝶。

孤独,是一种生命境界。

当你孑然一身,你方有余力静下心来考量自己的对错得失,才会在孤独中悟出人生的真谛。一如哀叹“寂寞沙洲冷”的苏轼在黄州寻到了人生的淡定与从容,懂得了收敛锋芒又收获了旷达乐观的心境,是以方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千古佳音。又如褚时健在狱中自省,重拾对生活的希望与梦想,开山种植“励志橙”,独自一人走出失败的阴影、丧女的悲痛,终是活出了另一份精彩。

反观当今社会,我们似乎是失去了承受孤独的能力,也寻不着身处孤独的机会。这世界太过喧嚣与嘈杂,别说孤独,连静下心来都很难做到,又何谈体悟人生,破茧成蝶呢。再者,现在的人大多惧怕孤独,防之如防洪水猛兽,他们将自己埋进人群,趋炎附势,哗众取宠,以求有人在自己身边,给其力量和支持。更有甚者,妄想着有人能帮自己打点好一切,免去亲自跋涉、挣扎的痛苦,以求安逸与毫无波澜的混完一生。在此等繁华喧嚣的年代,人们终因从未经历过独自一人的奋斗与挣扎而未被雕琢,都有着相似的精神形状——无形态,无棱角,没有先圣先贤的傲骨雄心,也没有有志之士、化蝶之人的熠熠光芒。

没有孤独的打磨,没有依靠自己的信心与胆量,被人用剪刀破开的茧里面只有双翅皱缩的可怜生物。没有经历过挣扎,就不会有足够的力量展翅飞翔。正是因为如此,而今我们的世界才贡献不出像尼采、梵高那样清洁而神性的人物,因为人们耐不住孤独,冲不出生命的围城,钻不出生命的茧。

只有在孤独中奋斗,直面孤独,才能有所悟、有所成。孤独能磨练你的意志,刚强你的灵魂。当你的双翅拥有了冲破屏障的力量,你才可以飞翔,向着高远,向着澄明与纯净的太阳。把茧中的黑暗抛在身后,成蝶。

我愿化蝶,冲破生命的茧,单独一个人去跋涉,无论路有多长,路有多远,无论夜是多么黑暗,只有靠自己撑出一片光亮,才有气力飞翔于芳草鲜花丛中。

独自前行

高三(15)班刘湛柯

我们必须独自去面对生活,抵御世俗的功利化对我们心灵的冲击。

席慕蓉说:“在这人世间有些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没错,为了维护我们的精神高贵与圣洁,我们必须独自前行。

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然而社会的进步并非仅仅由物质的繁荣与富足决定,精神的圣洁也应是必不可少的一维。许多人没能独自前行,被时代的潮流裹挟,内心逐渐被功利与物质占据:房子、车子、票子、帽子等不正是这些人心中唯一的追求吗?如果所有人都盲目从众,跟着别人走,不仅自己难有所成,社会的发展也将举步维艰。

即使是有杰出才华的人,不能独自前行,也将难有所成。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自己31岁时就出版了杰作《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这正是他独自研究的结果。然而,在受到吹捧之后,他没有能独自前行,开始追随众人,为名利奔波,逐渐沉沦。因而,从那以后他再没有一本值得称道的哲学著作。

反之,面对物欲,选择独自在自己追求的道路上前行的人,即便没有什么成就,他的精神也会受到人们的敬仰。陶渊明,生活在乱世,有一种内在的坚定与持守,没有被迷失,没有走向沉沦。因此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称赞他:“虽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正如《维摩诘经》中所说:“心净则佛土净。”独自面对生活,保持心灵的宁静,我们就能精神高贵。

对我我们每个人来说,即使是享受生活,也必须独自前行。台湾的美学家蒋勋说:“美,就是回归做自己”对于美得感受,我们不可能追随众人,只有独自去发现,才能享受生活中的乐趣。孔子也说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生活在的乐趣,孔子一定是独自感受到的。如果我们一边念着“子曰”,一边却又跟随众人追逐名利,让心灵被物质占领,我们既难有所成,生活中的乐趣也将无从领会。

生活中不是理想化的。在这个功利成风盛行不已的今天,我们只有独自面对,独自在追求心灵高贵的自救之路上前行,不管路再长、再远,再黑,才能真正真正领略生活的真谛。

(免费提供给大家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篇2:2024届苏锡常镇一模优秀作文选

一、题目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6届苏州一模卷)

人世纷繁复杂,当你以“信”的态度面对时,它就简单;以“思”的态度面对时,它就丰富„„ 要求:1.立意自定;2.角度自选;3.题目自拟;4.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二、写作导航:

命题意图为考察同学们的思辨能力,需要有较大的思维空间。

材料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关键词:信、思。

根据语境,“信”可理解为信仰、信任、相信、持守信念等。以“信”的态度,纷繁的社会、复杂的世界可以变得简单而纯净。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信”是对人类社会变得更好的信心,世界因此而变得单纯美好;当然,“信”也可能会使人的认识停留于事物表层,从而作出简单判断。

“思”可以理解为思考、思量、思辨、思虑、审思等,是一种理性的思维状态。“思”可以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思索,可以与生活保持审思的距离,可以与过往产生思念的空间„„世界因人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生活而变得丰富无穷。

“信”与“思”的关系复杂多样:可以并列共存,既“信”且“思”;可以相互转化,从“信”到“思”或从“思”到“信”;也可关涉两方而重点围绕一方进行立意和构思„„能围绕核心概念自圆其说即可。

材料中还有另外两个重要的词语:“简单”、“丰富”。这两个词语对“信”和“思”的内涵起一定的限制和暗示作用,是“信”和“思”的结果呈现。“信”、“思”、“简单”与“丰富”,这四个词语应联系起来理解:“信”则简,“思”则丰。

材料中的省略号提示我们,以“我”观世,除了“信”则简、“思”则丰以外,还有其他情形,如“疑”则乱、爱则暖„„外部镜像其实来自于人心的投射。当然,就内心与外物的关系来写,也应该以材料为起点或落点。

三、同学例文:

信与思

2016届高三(1)班 丛恒笑

因为相信,世界变得美好;因为思考,世界变得美妙。以我观世,信则简,思则丰。其实这些镜像都是来自人心的投射。信则有,不信则无,想要做到由信到思的转变,还得经受社会的磨砺。

都说傻人有傻福,其实不然。傻人的心思没有我们复杂,面对出现在他面前的东西,第一反应就是相信。因为相信所以简单。当机会来到我们面前时,常人的第一反应是“有陷阱!”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也许只是那一秒的犹豫,我们便与之错过。傻人却是一把抓住了机遇,而且紧紧不放。再者,即使你抓住了就会,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还有数不清的诱惑以及“捷径”。傻人相信努力就有回报的定律,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的老话,不偷奸耍滑,不偷懒说谎,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而我们却虚报业绩,打浑度日,一味迷信所谓的“捷径”,结果落得个“白了少年头”,轻者一事无成,重者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因为相信所以简单,因为相信所以美好,因为相信所以成功。

然而社会并不是动漫,你我也不是头顶着不死光环的主角。在社会中摸爬滚打,终于学会了思考。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圣人所说的并不是经历社会后不再相信,而是懂得在相信之前先观察思考。只有青春期的孩子才成天叫嚣放大着社会的阴暗,人性的丑恶,而一个成熟的人却更懂得思考与相信。当然,我们也无法否认社会的阴暗面。一个社会总有其两面性,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有光的地方总有影子,有光的地方便会有木叶的飞舞,阴影里是深埋于地下的根。傻人容易成功但傻人更容易失败,因为他们不懂得思考,注定会在陷阱里跌得头破血流。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工则存矣。”人之所以区别于万物,正是因为人懂得思考,思想使人深邃,思想使世界丰富。与有思想的人对视,你可以看见万丈星空。

人世纷繁复杂,信则简,思则丰。愿我们在社会中学会思考,更愿天下人都不彼此相信。(全文实有字数782)

因信而简 2016届高三(1)班 吴雅洁

“信”可以指诚信,可以指信誉,但我觉得更多的,它可以指一份信念。万事由信始,因为信,我们挥舞手中的镰戈,劈碎未知的铁门,于一番新世界中艰难探索。

是一份信念,铸就了无数浮生。水会营子中耿直近似顽固的民风只因一份坚守消防水桶的信念,简单而令人敬畏,回荡在水会营子上空的铜锣声久久不息,警醒着一代又一代的边地人民。那份尽职守责的佳话也因而经久停驻在后人心中。荣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屠呦呦,当初也只因一份“尽快研制出治疗疟疾药物”的坚定信念,让她简单心境,心无旁骛,遍阅古经,终于发现了能够百分之百抗击疟疾的青蒿素。还有无数为创造我们美好今天而浴血沙场的革命勇士,他们心中也只拥有一份“推翻反动派,建设新中国,解放全人类”的坚定信念,才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这些信念,简单却又使人无所畏惧地向目标奋进。在人世的纷繁复杂中,因为“信”,我们的世界才简单而澄澈。

但是,“信”并非是不假思索地相信事物的表象,如果真是这样,这也显得太“弱智”了。当代有许多“萌妹子”,她们喜欢睁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嘟着嘴巴,一副让人“爱怜”的模样,在微博上晒出自己的照片。粉嘟嘟的脸蛋,俏皮的服装,总会引来无数的夸奖。荧屏下面的她们总是乐得合不拢嘴。在她们看来,世界是那样的可爱和迷人。久而久之,她们变得懵懵懂懂,似乎不谙世故。因为她们相信这样简单地对待世界是那样的舒心,世界也会如她们一样简单而美好。可这世界真的是这样美好吗?并非如此啊!真正简单的世界并不存在于幻想中,而是在你真正地认识世界、思考世界后,才能在心中确立一份有意义的信念,并为之拼搏,为之奋斗,进而摒弃俗尘杂念,达到无我之境,像莫言老师一样,在世界如一粒尘埃,又如一颗珍珠。故作的懵懂相信,是无知无信的表现。只有当我们以智慧之心思考世界,才能坚持心中信念,才得信中之简。

信念,是沧海之舟的舵把,是茫茫夜空中的北斗星宿,是裂缝中透射的阳光。它或许只是一个词,一句话,但它的内涵却无穷无尽,它能代表我心。它既是人生方向的指引者,又是向前方迈进的驱动力。

在复杂的世界中,我们的心因信而简。(全文实有字数859)

2016届泰州期末作文“知与不知”评讲材料

一、题目回放:

根据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需要弄清了一切的生活奥秘,生活才有意义;也有人说,对于生活的真相,不知,不尽知,生活才有滋味。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立意:

关键是要厘清概念。材料意旨前后相对,从哲学角度讲,“知”是相对,“不知”是绝对。想要“全知”只能是完美主义者,实际生活中不可能存在。“不知”或“不全知”才是常态。对这一组概念进行思辨,正是命题者意图。

切记:应试作文动笔前,一定要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周密的思考,文中也要把这一思维过程体现出来。

三、同学作文:

秘密

2016届高三(1)班

周胜路

小红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自从父亲因病逝世后,她就与母亲相依为命。懂事的她总是能体谅母亲的难处,从来不乱用妈妈给的零用钱,把钱都存了下来。

小红上高中时,年级里有个家境特别贫困的学生,跟小红的境况差不多。也许是出于同龄人的同感吧,小红决定帮助他。她把以前攒的零花钱全部捐给了那位贫困生。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渺小的,身为学生会主席的她想动用年级的关系,一起帮助那位学生。于是小红在老师的帮助下召开了年级会,在会上,她以她爸爸是总经理的名义带头捐了一百元钱,其他同学深受感染,纷纷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钱。小红把钱清点好,送到那位同学家中。家长不肯接受,小红说:“没事儿,我爸爸是总经理,每次都给我好多钱呢,您就收下吧。”那位家长觉得小红说得有理,就收下了。

小红送完钱,觉得心里很轻松,但一番心事又涌上心头。她该怎样问妈妈要零花钱呢?回到家,尽管心里有多纠结,小红依旧笑盈盈地与妈妈说话。饭后,小红小心翼翼地说:“妈妈,以后你可不可以多给我点钱,我不够用了!”妈妈想孩子长大了,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就点点头同意了。从这以后,小红每次都准时问妈妈要钱。这不免让妈妈产生了疑问。因为以前小红不是这样用钱很大方的啊。但是妈妈没有问小红,心里一直留着这个疑问。

后来学校要开家长会,可小红并没有告诉妈妈。妈妈还是听见隔壁家的家长说起才知道的。妈妈瞬间觉得好伤心啊,心中的疑问一个接一个。小红怎么变成这样了,她到底瞒着我干了些什么啊?妈妈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从主动提出要零用钱到不告诉我开家长会,这里面肯定有问题,我一定要弄清楚。妈妈带着疑问匆匆忙忙地来到学校,径直朝班主任办公室走去。班主任看见小红妈妈来了,笑着对小红妈妈说:“小红妈妈,你女儿真是个好孩子。”妈妈本来就满肚子疑问,听到老师这么说更是一头雾水了。“老师,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你得给我讲清楚啊。”“是这样的,小红妈妈,我们年级有个贫困生,小红想要帮助她,就谎称自己是总经理的女儿,人家才肯接受她的帮助。开家长这件事,小红来找过我,希望不要让你来参加,怕露了馅。这孩子真是用心良苦啊,您可千万别责怪她。我们做长辈的,就顺着她的意思做吧,不要挑破了那层窗户纸。”妈妈听得一愣一愣的,半天才缓过神来。心里真地感到骄傲。

从这以后,妈妈没有问小红那样做的原因,小红也没有给妈妈说自己做了什么。母女俩心中都有一个秘密,但是依旧相处得很好,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全文实有字数991)

于无知处听惊雷 2016届高三(1)班

吴雅洁 “人非生而知之者”,故我们跋涉于探寻生活奥秘的沙漠中,若我们弄清了一切生活奥秘,那就如手中多出一台导航仪,上面早已标明绿洲的方位,此时,我们便失去了与绿洲“蓦然回首”之欣喜。所以,对生活,不知、不尽知,方才活出滋味!

国粹大师有云:“演戏要带‘三分生’”何为其然也?演戏的过熟会使唱戏之人失却作品本身的一份思考与细琢,如熟透的柿子容易被捏烂一样,表演过熟的戏不仅使戏生出懈怠之意,台下观众也会因此而兴味索然。这里的“生”就是“不尽知”,演员对角色怀着“不尽知”之心,当然会对角色产生更多的好奇,因而入戏更深,所唱的戏当然就不落俗套了。(活学活用试卷文本,甚好!)

然而,当下之人总希望弄清楚生活中的一切奥秘。他们是遨游于科技与学术的海洋,崇尚理性的思考者。当诗人用包含挚意的目光凝望明月时,他们却在思索着月亮的物质能源;当作家品茗于竹林间寻找灵感时,他们却手持勘探仪发掘着土地中的“金矿”;当人们在沙滩嬉戏、海上荡桨时,他们却思索着如何开发海底隧道,开辟新的经济增长极„„诚然,因为他们的不懈探索,我们走进了如今神奇的信息社会,他们的人生或许因知识的填积而绽放光芒。不过,我认为,在这钢筋水泥森林的包围中,他们的生活似乎失却了一份自然的清新与诗意。他们无所不知,可他们的生活却近乎枯燥乏味,他们或许会以在科技生活中活得有滋有味来予以反驳,但我以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活得还是缺少了一种诗意朦胧的情趣。

不尽知,会带给生活以神秘感,让我们对明天饱含憧憬。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我们现代人或许还无法完全理会其中真意,但正因为这份不尽知,我们才能在诗意朦胧的意境中享受到古今温柔舒心的抚摸。

静谧的夜晚,躺在惬意的竹榻上,月色笼罩全身,微闭双眼,于无知中,我们静听竹枝拔节。惊雷一轰,我们寻出生活的滋味。(全文实有字数744)

知与不知,都很美 2016届高三(1)班 张俊霞

有一本书,叫《十万个为什么》,小时候我认为拥有了这本书,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当我长大后,我才发现不是知道的越多了,而是不知道的更多了。在我看来,知与不知,都很美,都让我的生活变得精彩。

正如一个恰当的比喻,人们所懂得的知识就如一个圆,你懂得的越多,这个圆也就越大,所接触的未知也就越多。对于科学家们而言,生活奥秘便是如此,只有弄清了,生活才有意义。屠呦呦,一位从医学研究的科学家,对于她而言,研制出抗疟疾药物便是她生活的全部意义;袁隆平,一位植物学家,对于他而言,研制出高产量杂交水稻便是他人生的追求;爱因斯坦,一位科学家,对于他而言,了解一切未知背后的真相,便是他人生辉煌的一刻„„科学家们的生活,也许没有浪漫的烛光晚餐,没有温馨的全家欢坐,没有随性的对酒当歌,也许只有枯燥无味的数据,只有反复的实验,只有无数种科研材料,但是他们却视之为一生的珍宝,这就是他们的追求,这便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意义。

在美学界,有一种美叫“朦胧美”,不必去探索其中的真相,不知或不知,这便足以称为一种美。面对一片开得正旺的五彩缤纷的野花,画家看到了便会拿出画笔将这片美景描绘下来,一阵微风吹过,花儿摇曳着舞姿。画家便随心而动,一幅随风舞动,有些零乱美,模糊的画作便诞生了。画家不必了解鲜花为何开,何时又会落,风儿又因何而刮来等等类似的问题。对于画家而言,他发现了这片迷人的野花,并画出了得意之作,这便是他这一天的收获,这样的生活便是精彩的,有滋有味的。

而在我看来,解决一道难题,弄清其中的奥秘,这样的生活也是精彩的。傍晚时分,看到天边那轮落日,金灿灿的,染红了半边天。此时的我无需用物理化学知识去弄懂为何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只需用心去感受其中的美,这样的生活亦是有滋有味的。

何必执着于生活的真相,又何需尽不知,知或不知都是一种美,美得让人心醉。(全文实有字数758)

苏锡常镇2016届高三一模作文“心田、梦、种子、桃李春风”评讲材料

一、题目回放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每个人心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梦∕一颗种子∕在我心里的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李春风

二、审题和阅卷手记:

所供材料出自三毛作词的歌曲《梦田》:“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一颗呀一颗种子/是我心里的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一颗呀一颗种子/是我心里的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开尽梨花春又来/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开尽梨花春又来。”

材料为一则譬喻性材料,别有寄托,意蕴丰富。“田”比喻为心灵空间、心理世界。材料中指每个人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心灵空间,孕育着一颗“梦想的种子”。“种”体现为主体播种、培育等实践性努力。“桃李春风”可以理解为“春风桃李花开日”,“百般红紫斗芳菲”,是桃李芬芳、春风骀荡的美好景致,喻指希望、温暖、爱心等美好的东西。审题立意可以扣住关键词“心田”“梦”“种子”“桃李春风”展开。“梦”可理解为理想、愿景、志向、希望等。从“桃李春风”看,“梦”必须具有美好的特质,只要在心中确立(或“种下”)理想、愿景、志向、希望等一切美好的东西,就能收获美好的结果。佛法云:心存善念,终得善果。

另:同学们不仅要熟背并熟练运用古代名句名篇,也要适当熟背现代经典名言警句。本次作文有两位同学都引用了冰心的名句,但都引用不完整或错误。“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泰戈尔的哲理诗也很好。“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

三、它山之石:

心田(一类上)苏州一考生

春日阳光柔柔地抚过初生的柳梢嫰芽,吐露微香的异色芍药,笼上窗台,照进屋子。最后,定格在书本的纸页上。温暖沁入我的心田,在那里,一个梦想正欲破土而出,发芽开花„„

这颗梦想的种子是何时埋于心田的呢?这似乎已模糊而不可知。是课本上一首美丽的诗词,还是博尔赫斯让人怦然心动的一行诗句,抑或席慕容一则清新隽永的散文?无论如何,我心中的种子早已不知于何时深埋心田,我想成为与文字、书籍相依相存、不离不弃的人。

不知道多少次被文字震撼心灵。犹记得读《李尔王》时,看到不谙世事的李尔王被赶入雷雨交加的荒野,内心是何等苍凉悲苦。第三幕里,一个老人在风雨中呼唤正义的场面无疑使非常动人的。每每读及此处,我都不得不合上书页,几欲恸哭。

李尔王由于不谙世事而度过了十分曲折的后半生,而凡人如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文字让愚钝的我稍稍明白些事理,而我却也迫不及待地也想执起笔来,书写我自己的,有过懊丧,也有满足,回忆起甘醇如酒的悠悠岁月。

也不知多少次,被作者们构筑的精妙世界所深深吸引。王小波写小说,把语言锤炼得像诗一样凝练,读他的文字就像嘬一颗糖,吟哦品尝,芳甜盈齿。而他构筑的长安城、洛阳城,都如同空中的巴别塔,属于他语言的巴别塔,在空中熠熠生辉,永远给我们以智慧和趣味。还有卡夫卡,在深夜提着一盏灯引你在城堡内拾级而上,向你开出一扇光怪陆离却又真实异常的大门,于是,你又陷入了他的诡奇世界。

文字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如此不同。它点亮我的灵魂,让我心中的梦想茁壮成长。它让我想欢笑,想歌唱,又想落泪,想苦吟。并且想切实地用自己手中的笔,描摹出自身对于世界的真实想法,构建只属于我的天地。

这梦想或许是有些太过虚妄,然“少年心事当凌云”啊!没有人甘愿自己的青春在沉默中荒废。与书相伴,通过文字表情达意的这十几年中,我或许是从大人先生们那里枉得了一些狂气与执着,然而,这些我是不愿抛弃的啊!(在心田里种下了“桃李春风”)

日头更大了,春风裹着桃花李飞,柔柔地拂动我心田中的小苗。它将长成什么?嘘,且看罢。(全文字数830)

播种梦想 2016届高三(1)班 吴雅洁

一粒种子,一亩田地,一束阳光,一缕春风,一股清泉,梦的种子在心中萌芽,抽枝。每个人心中一亩田,在这里,我们播种梦想,收获绿阴与甘甜。

播种梦想,纵使青涩又何妨?播种了梦想的生命总是熠熠闪光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代伟人毛泽东“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少年即立志复兴中华,终于带领着华夏子弟,浴血沙场,浪遏飞舟。中国这一沉睡的雄狮亦听到他的呼唤而苏醒。同样的书生意气,12岁的西方女孩立志当总统,稚气满面的男孩意欲保护大海,他们的梦想在常人看来或许可笑,可事实证明,正是因为他们的勇气和自信才驱动着他们拼搏奋进,让他们的实力得到认可,梦想不再可笑,生命也因梦想而光彩照人。

播种梦想,需要勇气和对自身清醒的认识,我们不必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世,众 必非之”而困扰,梦想决定心灵的高度,决定于个人价值观的取向。观念不同每个人的追求亦不同,常人的不理解并不能使之成为心灵的阴霾,更不可使之遮蔽心灵的阳光。播种的梦想有大有小:有人心怀天下,意欲匤世救正;有人志在一方,意欲在某一个领域闯出一片天空;有人偏好安静,安心享受生活的诗意与幽谧;有人„„鸿鹄与燕雀之志本就无贵贱之分,任何人都可追求生命的高度,起决定作用的则是追求的深度。即如文学泰斗老舍,他心田里的梦想是北平,这一令他魂牵梦萦的蝴蝶乡。他沉醉其中,即使身处异乡,也时刻用软毫抒发他心中对北平这个温柔乡的挚爱。所以,播种梦想,不在乎种子的科属,而在乎这种子是否符合真我。唯有寻着真我,我们才可收获春风常萦,桃李满园的心田之景。(紧扣材料意旨,深谙应试作文的要诀)

播种梦想,我们需有为梦想坚持的毅力。古人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使梦想之种萌芽结果的道路是艰辛的,因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梦想之果的甘甜也须经过磨难的历练,面对前路的荆棘,我们要做的并非“退一步”,而是向前勇迈一大步!

篇3:2024届苏锡常镇一模优秀作文选

一模考试的作文命题形式为材料作文,较之以往的命题作文有所变化,由此也暴露出一些新问题。虽然与零模相比,均分有所提升,但从阅卷情况来看,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阅卷中,我们发现学生作文存在以下问题:

一、审题立意不够精准

虽然这则材料在审题上难度不大,但仍有部分作文与题意若即若离或严重偏题。常见的一种跑题现象,是将“换一种心态”写成“换一种灵活的思维方式”,侧重写思维的转变,而忽视了心态的转变。这暴露部分考生审题粗心、思维粗率、语感粗糙的弊病。当然,如果“换一个角度/视角/眼光”能够落在心态的转变上,仍算切题。

还有一些同学意欲“反弹琵琶”,谈真诚与欺骗的话题,可惜明显脱离材料内涵。挑战不成,反受其害,此中教训,应当谨记!

二、构思行文无视材料

一些学生对材料作文的认识不到位,误将材料作文当作命题作文来写。具体表现为,从材料中拎出一个话题之后,便抛开材料,而只就所提炼出的话题构思行文。比如有同学拎出“语言的艺术”这个话题后,便抛开材料,大谈语言艺术的重要性,而全然不顾语言艺术在这则材料中的具体表征。

记叙文由于文体特征限制,不便在行文中引述材料,但不少考生在写议论文时也很少引用或全然无视材料,这就增加了偏题的风险。

三、分析说理严重阙如

本次考试写议论文的比例很高,但由于一些同学写惯了记叙文,此次换写议论文,明显力不从心。“理不够,例来凑”的现象较为普遍。很多议论文,只满足于事例的堆砌,而分析说理明显不足,以致“讲理”的议论文少之又少。

大部分议论文人云亦云,充斥着陈词滥调,任“正确的废话”满天飞,而鲜有独到的见解、深刻的剖析和精辟的说理。不少议论文,结构松散,缺少逻辑谨严的脉络句。

针对暴露的这些问题,建议在后期的作文教学中抓好以下方面:

一、加强审题立意训练

鉴于江苏省高考阅卷的“省情”,我们需强化“立意决定高下”的意识,训练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最佳立意的能力。

可以通过列提纲,加强拟题训练,要求在题目中尽量体现出主旨倾向,并结合脉络句的写作练习,对学生进行章法结构的指导。

二、加强片段写作训练

重点训练首尾语段和中间语段,力求形成冲击力。比如《我言秋日胜春朝》一文的前三节就颇有冲击力: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人刘禹锡的诗句,忽地从大片悲秋伤时的句子中撞入视线,旷达昂扬,挺拔俊爽,让人耳目一新。

是呀,换一种眼光和心态,世界便会全然不同。为诗作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秋容秋气,惨淡肃杀,“万里悲秋常作客”的沉郁,自是老杜胸腑。然而,当我们遇见杜牧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其秋意竟化为清新蓬勃的朝气,别有风致——夕阳欲下,层林流丹,红叶灼灼,遍山遍野„„真令人神清目爽,感叹秋色不减春景。

三、加强材料活用训练

强化“材料品质决定分数”的意识,指导学生积累有品位的素材并且指导灵活运用。最好的积累方式就是运用,指导学生做好精品素材的深度开发。不提倡写苏东坡等人物,但如果能像下文这样“旧料新用”且用得如此贴切,也未尝不可:

伊豆崎岖坎坷的大道,让我想起了千年以前那条布满大石的坡头路。走在凹凸不平的坡路上,苏东坡却快乐地唱起“莫嫌荦确坡头路”。他甚至对那铿然曳杖之声,都那般喜爱。本是难行之路,却自然生发了清新超脱的诗意。苏东坡乐观旷达的境界,令我向往之。

四、加强深度思维训练

作文应试更在于学生临场写作的机智。要培养学生的写作智慧,老师更要注重自身的提高,与学生共同读写,共同成长,加强思维训练,扩大学生视野,使写作课堂“活水”不断。要训练学生从人生、人性、社会、文化、哲理、审美等多层面去思考,力求有独到而深刻的发现。

徐州二检苏锡常镇一模作文评讲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两个台湾观光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请大家快乐地体验它的与众不同吧。”

要求选好角度,自主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关于材料解读

1、要点分析

游客目的:观光欣赏旅游

客观现状: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第一位导游的看法与态度:像麻子一样

做法:连声抱歉

预期的结果:让大家受累了

第二位导游的看法与态度:迷人酒窝大道

做法:诗意盎然地说

预期的结果:快乐地体验它的与众不同

原因分析:同样的境遇,以不同的心态去看待,感受就截然不同。

2、对接引申

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对接引申:人生路上的坑坑洼洼,如坎坷

二、关于审题立意

角度一:整体把握材料。

同样的情况,在不同人的心里,由于意念的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态度。同样的路,同样的旅客,不同的导游给出不同的诠释:令人厌恶的“麻子”,充满诗情画意的“迷人酒窝大道”。当然,带给旅客的也是不一样的心境。

——同样的境遇,以不同的心态去看待,感受就截然不同。——相同的问题不同的处理方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换一种角度欣赏风景、换一种心情体验人生。角度二:导游一的角度切入。

当导游连声抱歉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旅客们的心情肯定受到影响,也就无法正常欣赏日本伊豆半岛的美景风光。

——人生路上的“误导”,会让心灵受累。面对到处都是坑洞很坏的路况,“让大家受累了”,导游连声的抱歉不能改变现状,并不会让旅客快乐起来。

——面对不如意的现状,一味的抱歉于事无济。其中一位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这是道出了客观实情。——工作应尊重客观事实,不能欺骗。角度三:导游二的角度切入。——要做人生路上的“好导游”,面对人生路上的“坑洞”、坎坷,引导启发用乐观的心态、诗意的心灵去面对、悦纳。

———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人生路上处处是风景。角度四:游客的角度。

整个伊豆半岛的迤逦风光看到不看到,取决于游客是否走过伊豆到处都是坑洞的路,还有走时的心情。

——人生路上的迷人风景,不要因为其中短短一段路程坑坑洼洼而拖累整个旅程的欣赏。

——既然无法改变现状,就改变自己的心态。总之,考生可从“乐观的人生”“积极的心态” “审美的意识”“独到的眼光”“工作的艺术”等诸多角度立意,但不能“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如写“应尊重客观事实”、“不欺骗顾客”等,不算偏题,视文章质量判分,但“反弹琵琶”不宜提倡。

三、特别说明

对于有着独到观点、深刻见解的议论文,有着生动故事、丰满形象的记叙文,要特别关注。要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见解,写出个性化的生活。要鼓励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对所引的材料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在写记叙文时对所写人、事展开细节描写。

四、佳作欣赏

蜗牛与繁星 新区一中

周佳妮

如果上帝分派给你一个任务:牵着蜗牛去散步。你会怎么想?我想我一定十分沮丧。小姨寄住在我们家已经有一段日子了。我依旧清晰地记得十年前是怎样高兴地去吃喜酒,记得那年小姨是个怎样动人的姑娘。然而她现在只是孤身一人带着她的孩子,水灵的双眼也早已不见当日的神采。

小姨带着孩子常常四处跑动,求医看病,医生都说自闭症是治不好的,可她从来不肯听,始终执着地奔波。小姨住在我们家的日子并不是特别多,只是在她带着孩子看病的间隔期住上两天。小姨常说她脸皮厚,这么大人了还赖在我们家不走,父母忙忙地摆手留她长久地住。是啊,谁不心疼这样的姑娘,她多么不幸与可怜。

大概所有人都爱怜小姨,柔弱的单身妈妈带着自闭症孩子。许多人向小姨表示同情与哀叹,小姨从来只是笑笑,没有半句话诉说人生的不如意,没有半滴眼泪一吐心中的万千愁怨。她眼中总含笑意与神情,里面住着她孤独的孩子。

自闭症孩子学东西特别慢,小姨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教他花钱买东西。那个夏天热的过分狂燥,地板上黏腻腻的浸着汗水。孩子与小姨穿着裤衩坐在地上,“一元,五角,五元,十元,”小姨将嘴贴在孩子的脸上,不断地呼气,发声,一遍,再一遍,又一遍。孩子脸上滴下一颗颗汗珠,还有水气凝结的水珠积在汗毛尖上,沉甸甸的。孩子一眨眼,一齐滚落。小姨手里捏着的纸巾已经软得变了形,一句话,一个动作,一整天,一身汗。小姨顺着擦汗的手,偷偷抹了一把眼角,我看见她睫毛上晶莹的点点滴滴。小姨叹了一小声,抱起孩子,满脸笑意,“宝宝真棒!”

大约是夏天已经结束了,门外的老香樟开始“哗哗”地掉叶子。小姨上个厕所的空,看见孩子举着一支雪糕站在门口。“妈妈,吃。”雪糕是楼下小店一元一支的,小姨在这个夏天给孩子买了无数支。现在小姨终于自己尝到了,已经压得有些变形的雪糕,此刻一定是人间仙品,美味到无以比拟。我看见小姨眼里又一次的星星点点,这次却如繁星般耀眼美丽。

小姨自己写了一首诗:上帝分派给我一个任务,牵着蜗牛去散步。它走得太慢了,我责骂、惩罚,它却抱歉地望着我,似乎在说人家已经尽力在跑了呀。于是我停下脚步等等它,四周环顾,看到野花芬芳,春风袭袭,抬头仰望,看到繁星一片,美丽夜空。(得分:68)

待踏马蹄清夜月 苏州十中某考生

一直很喜欢李煜的这一句:待踏马蹄清夜月。无聊枯燥甚至有些崎岖不平的路途,因为这一句的存在被赋予了月光般柔和清亮的朦胧诗意。就如同材料中的那另一个导游,用诗意地眼光去面对旅途中的苦难挫折,生活也便随之充盈了美与灵性。

约翰列侬说:“当我们为生活疲于奔命时,生活已经离我们远去。”或许正是由于我们如第一位导游一般视挫折如死敌的态度,让我们失去了本可以用诗意来解读的许多记忆。倾盆而下的大雨,为什么不能是一次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妙机?可以于朦胧烟雨中触摸自然久违的面容,呼吸新鲜的空气。破碎的花瓶,亦具有一种因残破不全而带来的美丽,让人陶醉之余又无限惋惜„„诗意地解读生活中的困难,应是一件轻而易举、又充满想象力的妙不可言的事。

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用毕生的爱意塑造了木兰这个古今女子完美的艺术形象,充满诗意又不被时代所拘束。富贵时,木兰诗意地享受生活的惬意舒适;战火纷飞,烽火连天时,木兰淡然平静地面对富贵散尽、人去楼空。迁居乡村,诗意地扮演心中的村姑。她流连于乡村美景,看尽春意盎然;她潜心钻研美食,用朴素的食材变出一桌盛宴。她总能从生活中寻出不同的美丽,总能诗意来适应自己生活与角色变换。林语堂用道家精华与时代印迹所锤炼出的木兰,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富有哲思的,简单而又深刻的生活态度。

诗意生活如刘梦得,在陋室馨香里,焚香弹琴,流连于古籍;诗意生活如林徽因,避开车马喧嚣,只在内心修篱种菊;诗意生活如三毛,在大沙漠的孤寂小屋里,用才华与智慧构筑心中的罗马王国。

周国平说:“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么外界的一切诱惑与喧嚣于他而言便成了无关之物,关键是要有一个灵魂的核心。”或许,这个核心就可以是诗意吧,拥有充满诗意的灵魂,便定可成为奔波身体与起伏心灵的主人,无畏任何苦难与挫折,失意与不顺。

材料中的那另一个导游,一定是个看透生活本质的智者,才能教会游人拥有一颗诗意生活的心。

让我们一同待踏马蹄清夜月,用诗意的双眼,看透生活原本具有的色彩!(得分:68)

乐观下的生活是释然 高三(3)班

史佳欣

每当绝望,都会想起几米的那句话:“我绝望,掉入深渊,却看见水里闪耀着满天的星光。”换一个角度欣赏世界,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伊豆的路况差,到处都是坑洞。你可以把它想像成麻子让我们受累,那么不如诗意地把它看成是迷人的酒窝大道,竟也如此充满意趣。

当我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想寻求更广阔的视野时,我不禁想到了这位坚强到让人心疼的女人——朴槿惠。对,她没有父母、没有丈夫、没有子女,所以她更加笑对人生。她用她的“铁肩”担起了韩国的发展,她是嫁给了国家的孤儿总统。但她有的就是将自己的心交给人民,她也曾风趣地说她是幸福的三无妇女。

这些将生活诗意化、幸福化、乐观化的人们,就像是时常被我调侃的水壶一样,即使烧红了屁股,也能欢快地唱着歌。就像杨丽萍说:“我只是想来这个世上走一走、看一看。”何必严肃地看待世界,倒不如像那位导游一样诗意盎然地欣赏生活呢!

诚然,又有多少人看见了半杯水还能欣慰地说道“真好,还有半杯”呢?写下了《夜莺》的作家王尔德,本是贵族,享受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当他不幸入狱时,却完全消沉了。不但他的身体被囚禁,桎梏的心也让他从此颓废,再无佳作问世,就像笼中的夜莺,已困于心,衡于虑了。

若他能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必能从千千万万的束缚中,感受到生命的拥抱。行走于地坛的史铁生,他是乐观、坚强的。起初,坐上轮椅,他怀念可以奔跑的日子;得了褥疮,怀念坐轮椅的安逸;后来有了尿毒症,他又怀念得褥疮的日子。于是他看清了生活,与其后知后觉,不如现在就看轻一切,享受生活的惊喜。

平静释然,淡定从容,或许才是最美的姿态,最好的风格。对于生活,不要看得太轻,也不要看得太重,不轻不重的背后是一种释然,是一种对人生的诗意化。因为生活是不会嘲笑你的,生活是不会嘲笑任何真诚而乐观的面孔的。

上一篇:学校禁烟检查工作总结下一篇:文明科室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