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环境卫生工作总结

2024-05-31

城区环境卫生工作总结(共6篇)

篇1:城区环境卫生工作总结

城区环境卫生工作总结

20**年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推进“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年。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我区环境卫生工作始终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新要求,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和建设宜居乐业现代化新松江为目标,凝心聚力谋发展,不断强化行业建设和管理力度,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围绕“一条主线”,克难攻坚解瓶颈。

“一条主线”,即生活垃圾“大分流、小分类”物流管理全过程,坚持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应对垃圾收集、运输、处置三大环节的不同挑战,全力以赴破解难题。

(一)应对垃圾处置出路难题。一方面由于美圣公司不能通过环保验收,使环卫面临固废综合处理厂随时停运、垃圾处置难的危机。为确保全区生活垃圾处置有序进行,环卫署调研起草《生活垃圾应急处置预案》,在取得了区领导和市局同意后,积极展开外运协调及设施配套等工作,落实各街镇作业单位应急响应及全区垃圾物流安排。12月16日,固废厂正式停止运营,我区正式启动垃圾应急处置预案,650吨/日生活垃圾经米市渡码头外运至老港填埋场,西部、浦南两座生活垃圾中转站增能至400吨/日外运至金山永久焚烧厂处置。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筑垃圾、绿化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处置方式,净达公司、佘山环卫所推行绿化垃圾粉碎再利用,城区建筑垃圾采取社会化运转模式委托处置。至12月20日,全区日均处置绿化垃圾29.49吨,城区日均处置建筑装潢垃圾387吨,各镇自行处置日均116吨。

(二)修复填埋场生态环境。20**年11月,使用了**年的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关闭后,进入生态修复阶段。20**年9月完成了填埋场1、3号作业单元的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投资2900多万元,通过平整垃圾、覆盖防渗膜、种植绿化、沼气收集燃烧、雨污水分流等,消除臭气,并使垃圾山变成7万平方米的大草坪,吸引了市民、学生的参观,得到了人大代表考察团等一致好评。填埋场2、4号坑终场覆盖项目前期工作也近尾声,即将正式启动,计划于2014年上半年完成。

(三)实现工业垃圾有效剥离。完成全区一般工业垃圾从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系统的有效剥离,在绿化局领导的支持协调下、各街镇环卫作业单位的积极配合下,使往年由环卫清运处置的工业垃圾纳入环保管理处置范畴,由环保部门重新核定处置价格,交有资质的企业进行单独收运,使工业垃圾从管理和运作机制上得到了理顺。

(四)落实垃圾分类分区域清运。配合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实事项目,建立各街镇相对独立的分类运输体系。全年新增11辆厨余垃圾收运车,作业单位认真按照“不分类、不装运”原则,落实各分类场所干湿垃圾分类清运对接和协调工作,做到区域内生活垃圾单独收运和单独计量。

(五)启动低价值废品回收。在净达公司净茸分公司(原吉貌公司)建立低价值废品回收队伍,配置打包机、收运车等,通过在檀香、开元两个小区成功试点,拓展到城区95个居住区,上门收集塑料包装纸、玻璃、废旧衣物等,日均回收近6吨。城区四个街道、叶榭、车墩、佘山等镇相继推开低价值废品细分拣,促进资源利用。为做好垃圾分类资源回收活动,环卫署还进社区、废品回收站调研废品回收情况,编制岳阳街道垃圾回收试点方案,拟采取加盟形式整合整编现有回收队伍,通过市场准入、协同管理、自助抱团经营,规范我区废品回收队伍。

二、推进“两大创建”,强化管理提效能。

“两大创建”即:环卫作业单位标准化建设和环卫文明行业创建,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提高环卫行业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提升行业形象。

(一)推进作业单位标准化建设。按照《XX区环卫作业单位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在巩固20**年9家单位创建成果同时,推开其余6家环卫所创建。创建工作中,各单位创新思路,完善管理制度,加大基础设施配套,改善职工休息环境,提高工人工资福利,通过一系列举措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作业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如:佘山环卫所落实分管领导、质检科、保洁路段长三级联动检查制度,专门设立管理科,配备4名质量督查员,通过电子考勤、跟班作业、质量回访跟踪、百分考核每月上墙贴旗公示,奖优罚劣。创建活动两年来,各街镇共新(改)建职工道班房65座,环卫一线职工收入水平较去年有12%的提升(其中城区作业公司提升20.69%,集镇平均提升11%),形成各类管理制度和有效机制20多个,目前全区有15家作业单位被成功命名“环卫作业单位标准化建设达标单位”。

(二)环卫文明行业创建不断深入。年初将“公厕文明行业创建”列入重点工作,获得区财政资金补贴支持,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各街镇公厕新建、改建目标,在硬件建设和软件服务上深化创建。中心城区公厕新建2座、大修5座;各镇新(翻)建公共厕所20座、改造18座。在细节管理上拓展人性化服务措施,如:安装电子屏幕向市民公示服务时间、天气预报、文明公厕标语;安装应急报警器,方便老年人;设置绿色植物、书报架、休息椅、提供免费热水等服务于民。在全市创建中,我区197座公厕被评为“XX市文明公厕”,公厕满意度测评荣获郊区第一。7月份,又启动了道路保洁和垃圾清运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先后开展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清运机械化作业劳动技能竞赛,首批16个文明班组在环卫工人日庆祝大会获表彰。

三、尝试三项创新,完善机制促发展。

在推进环卫行业管理长效管理机制上,不断拓展思路,尝试新的管理手段和工作机制,助推行业发展。

(一)设立镇级收费服务窗口。经各镇积极配合,设立镇级环境卫生服务收费受理点,在11个镇环卫所办公场所设置受理服务窗口,统一规范,制度公开上墙,落实人员、设施到位,于10月起正式运行。加强街镇收费规范化建设行业管理力度,结合作业单位标准化建设,组织全区18名新收费管理员、106名在岗收费员分别进行上岗和再教育培训,使各受理点管理人员熟练掌握受理工作整个流程业务技能。全年服务质量回访满意率达97.6%。洞泾环卫所推开“微笑服务”和“优秀窗口”活动,推行“五个一点、七个一”的细微服务,提升服务形象。截止11月25日收费中心共累计签约3848家单位,合同年收费金额3669万元。其中:城区2797家,收费3334万元,比20**年增5.1%;镇区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新签1051家,年收费335万元。各镇累计签约2101家,合同年收费1668万元。

(二)质监考评引入第三方社会参与。20**年8月,环卫质监引入社会第三方,对全区各街镇(开发区)环境卫生综合管理实效及城区作业单位实施测评,体现考评多元性、科学性和公平性。进一步完善区、镇、作业单位三级质监机制,对全区1573个样本进行全方位、全天侯、全覆盖的有效监控,落实检查、反馈、整改、还分、评估一系列工作,确保市容环境质量监测综合考评保持全市郊区第一名。

(三)率先启动废弃油脂收运信息化监管。在全市率先试点对餐厨废弃油脂收运实施全程电子化监管,通过poss卫星定位与产油点对接、有效监控源头产生单位的缴油行为。目前全区2400多家产油单位全部纳入电子化监管系统。加强餐厨垃圾废弃油脂收运管理,抓源头申报、中间收运从业行为规范、严格执法巡查。截止11月,餐厨废弃油脂共申报签约3932家,餐厨垃圾申报签约2644家;日均收运毛油11.41吨,老油0.98吨。查处餐厨废弃油脂擅自处置案件2起,缴获餐厨废弃油脂15吨,餐厨垃圾3吨。应急处理突发处置事件5起。

四、关注“两大核心”,传递环卫正能量。

“两大核心”,一是在行业管理上以服务改善民生、倾听呼声解民忧为重点,践行“环卫让松江更美丽”的承诺;二是在行业内以关爱环卫职工、构建和谐文化为重点,注重人本关怀,激励队伍,鼓舞士气,汇聚正能量。

(一)民呼我应保障环境卫生。积极应对3月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应急打捞死猪7447具。为加强我区水域市容环境的长效管理,建立黄浦江上游水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调研黄浦江支流及市级河道保洁现状,向区政府申请落实黄浦江主要支流水域管理主体,增加作业经费投入(已获得区政府同意)。年内,做好佘山大居开工、泖港水污染、雨雪台风等恶劣天气、辰山兰花节、青岛啤酒节及国家领导来松等各类环境卫生保障,加大巡查力度,圆满完成移动公厕设置、环境卫生保障任务,受到领导和市民的好评。认真做好投诉处理,至12月20日,共处理投诉489件,其中市级413件,区级76件,夏令热线68件。在处理中注重处理投诉后与投诉人的沟通,处理反馈率、及时率、回复率、市民满意率均达到100%。落实办理人大提案2件。

(二)关爱行动凝聚队伍。抓住庆祝第二个“松江环卫工人日”契机,以“汇聚环卫正能量,清洁松江每一天”为主题开展“六大行动”、“四项关爱”、“美丽环卫人”评选、环卫志愿者在行动等一系列活动。落实全区“政府关爱环卫五年保障计划”,向城区562名环卫一线女职工赠送妇科体检,在社区及企事业单位设立87个环卫工人供水点,向全区5000多名一线职工免费发放夏季遮阳清凉帽,为23名90岁以上环卫老人发放环卫爱老津贴,授予8名一线职工“奉献环卫荣誉奖”传递身边的正能量,21名职工获“美丽环卫人”荣誉称号,通过一系活动,激励着全行业职工积极发扬“以我心灵美,创造环境美”的精神,积极投入建设美丽松江的环境事业。

五、存在问题:

在全行业干群的团结和努力下,一年来,我区环境卫生各项工作任务基本完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照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环节:

一方面,在源头上,垃圾偷乱倒现象屡见不鲜,始终在增加着环卫管理压力。市民环境卫生意识薄弱,车内垃圾乱扔增加了清扫工人拾捡垃圾不安全因素;工业垃圾从生活垃圾中剥离后,环保部门对产生单位的管理、执法,以及与街镇收运等环节衔接等较多问题尚未完善,导致部分企业为逃避高价处置费而偷乱倒;一些企业或个体拒付环卫服务费自行违规处置垃圾;建筑渣土随意偷乱倒现象严重等。目前源头管理缺乏措施与手段,违法成本低,往往因不能第一时间取证追究,导致环卫疲于整治应对,环境质量仍然“冒泡”。

另一方面,垃圾末端处置仍压力重重:垃圾处置应急方案实施后,各街镇垃圾物流方向发生的改变,大多街镇的运输线路延长,米市渡中转环节因设备、技术、转运能力等问题经常卡壳,导致环卫车辆排“长龙”,职工工作时间大幅度延长。垃圾全部外运处置(两座中转站高速至金山,米市渡码头水运至老港)、处置成本高,安全隐患多。同时,湿垃圾末端处置设施尚未完善,在推进过程中因建设项目立项、规划选址落地、环保审批等诸多瓶颈问题而难以落实,遭遇湿垃圾“处置难”问题。

六、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冲刺年,我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要紧扣全面深化改革主题,立足松江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转变职能,创新管理,全力打造整洁有序安全的市容环境,为建设宜居乐业现代化美丽新松江作出新贡献。

(一)工作目标

始终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建设生态文明体系,坚持以解决末端处置问题为导向,实现垃圾物流平稳过渡;坚持以行业改革发展为导向,推进管理服务创新;坚持以推进文明创建为导向,促进行业形象新提升;坚持改善和服务民生为导向,汇聚全行业正能量,开创环卫事业新局面。

(二)重点工作

围绕环卫行业“五个化”,创新思路,转变观念,强化管理,不断提升全区环境卫生水平,为松江城市整洁安全有序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1、注重科学化,实现垃圾安全处置。

重点保障我区生活垃圾应急过渡期间安全、有序处置,加强生活垃圾处置风险防控,增强突发情况下应急处置能力。加快解决固废厂关停后过渡期间湿垃圾处置问题,科学布局和选择各类“大分流”垃圾处置场所和处置方式,开展街镇绿化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等末端处置设施标准化建设创建工作,加强日常监管,并纳入环卫日常考评体系。完成填埋场2、4号作业单元生态修复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强后续管理。加强废弃油脂专项收运管理,继续通过电子化监管系统强化源头监督,推进市场化改革,开展收运企业招投标工作,提高企业规范化作业和服务质量。

2、促进减量化,提高垃圾分类实效。

围绕垃圾分类减量市、区政府实事项目工作任务,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运处置相关工作,切实提高分类实效和减量水平。一要开展各街镇垃圾分类末端处置设施规范化建设,出台相关导则,规范餐厨垃圾、绿化垃圾、装修垃圾、大件垃圾等“大分流”垃圾处置堆放点,及湿垃圾(厨余垃圾)处置设施管理,统一硬件设施配建及管理规范要求,加大投入,加强污染控制,防止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二要完善以社区回收为基础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在20**年调研的基础上,指导试点街镇建立社区废品回收准入、监督、淘汰等机制,统一标识、车辆、标准、队伍等,厘清资源回收、中转、处置相关产业链,完善废品回收体系。三要建成并启用区生活垃圾分类物流仓储中心,发挥城区垃圾分拣、中转、宣教等作用。

3、推进属地化,创新环卫管理模式。

根据《XX区绿化市容和城管执法属地化管理实施方案》要求,深入推进环境卫生属地化管理,主要以开发区、街镇为责任主体,对所管辖区内的环卫保洁养护、公共设施配建、固废管理等环境卫生相关工作全面负责、全面管理。进一步转化行业管理职能,深化街镇属地管理效能,使环卫管理重心不断下移,努力构建“权责明确、上下联动、综合管理、科学高效”的新格局,推动我区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科学化、规范化、长效化发展。环卫署要重点落实好城区四个街道作业任务量的核准,按上级要求做养护类管理项目的移交。统筹协调好各街镇环境卫生管理,进一步加大指导服务,各街镇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责,确保区域市容环境面貌干净整洁,城市管理运转高效。

4、深化市场化,推动行业改革步伐。

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本市城市养护作业领域市场化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沪府2013]84号)精神,按照“完善机制、促进发展、提升水平”的目标要求,在确保行业稳定的前提下,继续深化改革,培育市场主体,健全市场环境,强化市场监管,完善行业公益性和作业市场化相结合的运作机制,增强服务能力,提升养护水平,营造整洁有序美观的市容环境。

2014年,道路保洁、公厕保洁与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行业全面厘清作业服务企业与管理部门关系,适度引入竞争;生活垃圾处置行业完善特许经营制度,推进市场化竞争;废弃油脂收运处置行业规范市场环境,推进市场化竞争。通过3年努力(20**年试点启动、2014年全面推进、2015年基本完成),基本建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体现公益性特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监管有力、水平一流的养护作业体系,形成“企业运作自主化,市场竞争有序化,资金使用高效化,监督管理科学化”的养护作业新模式。

5、突出精细化,打造一流市容环境。

完善环境卫生长效常态化管理,强化队伍建设,汇聚行业正能量,以精细化服务打造一流环境,展示良好形象。一是全面推进文明行业创建。深化公厕文明行业创建,开展星级创建评比等活动,提高市民满意度;推进道路保洁和垃圾清运行业文明创建,确保文明班组创建率达标。二是完善环境卫生综合质量评价体系。根据全市2014年考评标准,结合属地化管理要求,制定符合实际的考评办法,借助社会第三方力量,完善多元化、全方位考核,保持全市领先地位。三是巩固作业单位标准化建设成果,丰富和拓展“标准化”管理内涵和标准,建立每两年一次复评制度,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四是创新管理手段,加大信息化应用力度。公厕服务探索微信“二维码”导向指引,收费管理推进各镇网上申报管理系统应用,黄浦江干流支流水域管理实施综合预警监控,行业信息化管理实现网站集群管理。五是快速反应,提高应急保障服务水平。健全各类突发事件、节假日、重大活动、灾害天气等应急处置预案,完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确保城市安全运行。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全行业要立足环卫发展新起点,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齐心协力,奋发有力,再创环卫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美丽松江再添新动力!

篇2:城区环境卫生工作总结

6为了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创建清洁、优美的城市工作、生活环境,不断提升环境卫生整体质量和水平,巩固城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果,建立常态长效管控机制,现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实行定人、定责、定标准、定考核、定奖惩的“五定”执法责任制度,按照《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要求,综合治理城区的“脏、乱、差”,规范整治城区卫生秩序,依照《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的规定,做好城区环境卫生作业,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运营维护及城市环境卫生监督工作。

二、工作措施

(一)整合力量,落实责任,实行 “三定”管理。

1、定人定岗,合理分布力量。

城区卫生分为清扫(包括洒水降尘)、清运(包括环卫执法、设施管理)两大块,由两位副所长直接分管。阚洪负责清扫,程月平负责清运。

清扫分为东、西、南、北四个片区,由四个队长对管辖片区的工作进行检查、考核。东片区由刘先东负责,下 分12个清扫段。西片区由郝平负责,下分 11 清扫段,南片区由罗翠容负责,下分8个清扫段,北片区由周淑琴负责,下 1 分 清扫段。每个段由四个清扫工轮流进行巡回清扫保洁并管理好段内果皮箱。

洒水降尘工作由谢伯胜负责。制定冲洗街道制度,每天洒水、降尘不低于三次,早上8点前对全城街道洒水降尘一次,中午2点前对全城街道洒水降尘一次,下午4点30对全城街道洒水降尘一次;主街主道每周全面冲洗一次,次街道半个月全面冲洗一次,做到街面基本无尘带。

清运分为东、西两个片区,由两个队长对管辖片区的工作进行检查、考核。东片区由杨永生负责,下分 个清运段。西片区由孙丽萍负责,下分 个清扫段。每个段由一个清运工和一个驾驶员负责清运,并管理好段内垃圾桶。

环卫执法人员对违反《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列》的行为进行处理,同时对清扫清运工作进行监督。试行错时上班、分班轮值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可随时集中,对重点、难点问题实施突击整治。执法人员人员要加强城市管理法规、规章的学习,掌握工作标准,明确工作职责,尽职履责。在治理工作中,每个工作人员要掌握好工作的方式方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要以批评、教育、纠正等劝导工作与取缔、收缴、罚款等处罚手段相结合,确保完成工作任务,确保不出现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2、定责,落实工作责任。(1)、队长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

2)、在分管领导的指挥下,负责全队全面工作,带领全队职工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深入班组调查研究,随时掌握工作情况,做好全队的人事调配工作。

4)、严格各队的管理、检查、考核,对无理不服从分配或违反“环境卫生管理法”和“岗位责任制”以及所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职工有权处理。

5)、随时主动向分管领导汇报商量工作,积极主动配合其他部分共同搞好全所工作,确保政令畅通。

(2)、街道清扫保洁工职责

1)、严格执行所内各项规章制度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办法》以及所制定的劳动竞赛考核标准,创卫生城市检查标准。

2)、实行“早上一大扫、全天候保洁”的互助式清扫模式,做到不花扫、不漏扫、不密堆、不丢地段,并在早上七点前结束大扫。白天分段巡回保洁,见脏就扫,做到责任区内无烟头、无果皮、无纸屑、无砖、石等杂物,无积水,地段交接处、公路两旁及交叉口不见尘带,压边石不见积泥,果皮箱内及周围清洁卫生,果皮箱做到及时翻倒垃圾、擦洗,保持经常性清洁卫生,水窗板不阻塞。

3)、坚持铲积泥制度,注意雨后积泥的及时清除。4)、坚持文明工作,早上不高声喧哗,白天举止文雅,不穿拖鞋上班。

5)、遵守交通安全法规,注意来往车辆及行人,必须穿戴安全标志服、帽,防止发生事故。6)、工作中不把垃圾扫入下水道,更不能扫入河内或堡坎下,垃圾集中倒入库内,上班时应配戴证章,从严执法,发挥“清洁员、宣传员、执法员”的工作。

互助式清扫保洁时间为:早上4:00—7:00时,上午7:30—12:00,下午12:00—21:00。

(3)、定标准,明确工作要求。1)清洁化标准清扫

①城市主干道、商业繁华地区、各类广场、各级党政机关驻地、主要旅游线路和旅游景点等重要地段,地面不得有宠物粪便和浮土、垃圾、渣土或积水;雨水口不得有卫生死角;痰迹、烟机、纸屑、及瓜皮果果核每类每1000平方米不得超过2处,砖头石块类杂物每1000平方米不得超过1块。

②城市次干道和支路,地面不得有宠物粪便,未清理的浮土、垃圾、渣土或积水每1000平方米不得超过1处,每处渣土不得超过0.04平方米(20cm×20cm)、积水不得超过0.09平方米(约30cm×30cm);雨水口不得有卫生死角;痰迹、烟头、纸屑、及瓜皮果核每类每1000平方米不得超过3处,砖头石块类杂物每1000平方米不得超过2块。

2)清洁化标准清运

①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应逐步实施分类收集、日产日清,转运应尽量避开人口密集区和交通拥堵地段,并保持运输过程无泼洒、无滴漏;收运工作完成后,垃圾转运站应立即进行冲洗消毒,重点地区的垃圾收集点和收集容器应不低于2天冲洗消毒1次、其他地段3天冲洗消毒1次。②垃圾收集容器外壁不得有积灰、污物;设置点及周围2-3m内应无垃圾、污水、积泥、灰带等污垢,无恶臭。

③垃圾收集点、转运站和垃圾(粪便)码头周边无乱堆乱放,无垃圾撒漏和外溢现象;垃圾转运站应当采用封闭式,其建筑外墙及门窗清洁,无积灰、污渍,内墙有污迹处距离地面高度不超过1米,并确保除臭、消杀到位。

④各类环境卫生作业车辆应实施密闭化作业,作业结束后车辆表明保持清洁,无积尘、污迹和外吊垃圾现象。

⑤公厕内外地面应无烟蒂、粪便、尿垢、积水和废纸垃圾;墙面与墙角无污垢和积尘蛛网;门窗、隔板、蹲位、便池、洗手池应无污垢、积尘。公厕应定时消毒,确保无蚊蝇蛆虫、无恶臭,卫生纸兜及时清运打扫,不得有外溢现象。

(二)综合治理,有疏有堵,抓好“二个结合”

1、加强与社区居委会的联系,结合“门前四包”责任制的落实,加强宣传,落实监督管理措施,切实做到店内垃圾不外倒,并保证店外卫生。

2、加强与各部门各小区的协调,结合实际,合理设置垃圾倾倒点,规范定时定点倾倒收运垃圾。

(三)健全制度,强化管理,坚持“三个依靠”

1、依靠制度。以《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颁布实施为契机,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有序推进制度化管理。

2、依靠投入。加大对城市环卫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整治工作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快环卫设施改造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推进标准化管理。

3、依靠群众。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营造工作氛围,依托社区组织,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积极参与,促进不良行为习惯的改变,扎实推进规范化管理。

三、工作奖惩考核

(一)清扫保洁

大清扫必须在早上7点前完成,若没完成一次扣4元,保洁以每次保洁必须来回保上3遍,少一遍一次扣2元,工作中迟到或早退一次扣4元,迟到、早退半小时以上扣半天工资3,旷工半天扣1天工资,旷工1一扣两天工资。街面花扫一次扣2元,丢扫地段一次扣3元,不按规定时间或雨后不清除积泥的一次扣2元,故意把垃圾扫入河内堡坎下或下水道的一次扣2元,密堆垃圾的一堆扣1元。

洒水车不按规定时间上班,主街未做到二天冲洗一次扣5分,有漏冲地段一次扣2分,雨后未及时冲洗一次扣4分,每天未做到普洒少一次按旷工1天处理(夏季),有漏洒一次扣3分,街面见尘带和积泥一次扣5分。

(二)清运

要求日产日清,8点前没完成的一次扣4元,不回收的一次扣2元,提前收工、迟到一次扣2元,旷工参照清扫保洁的规定,8点前,5点后的垃圾属于清运地段的,漏一堆扣1元,装车后不清扫现场的一堆扣1元,在运输中装盛过满而沿街撒落的一次扣3元,漏翻垃圾桶,果皮箱一个扣2 6 元,本段内一包兜以内的建筑废土或石头等必须拖走,发现不运走一次扣2元,不把垃圾倒入库内的一次扣3元,私自用单位架车在休息时间去找外水者,发现一次扣5元。

水厕地面、蹲台有烟头、果皮、纸屑、灰烬迹、砖石等杂物,按每三点扣1分,大小便槽及排水系统阻塞或有尿垢、墙裙、隔板有乱画、有污迹,地面未露出本色扣2分;顶棚、窗台、墙壁有蜘蛛网,有积尘扣2分,厕所四周有垃圾等污物在五点以上,粪池口不清洁卫生扣1分;未做到挂牌收费扣1分,乱收费、乱售票扣款10-25元,情节严重者立即解除合同,从严处理。

(三)设施管理及垃圾转运

篇3:朝阳镇城区学校食堂卫生现状分析

1 基本情况

共检查48所中小学校的集体用餐卫生 (其中高中2所、初中16所、小学22所、幼儿园8所) , 有卫生许可证45所, 占95.8%, 有食品从业人员192人, 持有效健康证和卫生培训合格证的有184人, 占95.8%;制定有卫生管理制度的39所, 占77.6%;就餐人数为9500人。

卫生管理情况见表1。

2 检查结果

辉南六中、县幼儿园等9所学校能做到工艺流程合理布局。主食品加工到配售一条线;副食品加工到配售一条线;餐具清洗、消毒、保洁一条线;原料入口、垃圾废弃物出口、食堂工作人员出入口及就餐学生出入口各分通道。并配有初加工间、切配间、面食间等, 能做到生熟分开、荤素分开, 标志明显。生、熟食品不在同一库房, 同一冰箱存放。专人定点进货, 货物进出有台帐。其他39所学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基本设施情况见表2。

3 存在问题

部分学校的厨房建筑陈旧简陋地方狭小。配菜、烹调、面案加工、原料加工等同在一室;食物采购渠道杂乱, 贮存保管不当, 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 食堂进货没有固定渠道, 管理员随意采购, 存在食物中毒隐患;食堂缺乏冷藏设施或冷藏设施少, 剩余食物常暴露与室内常温下, 使微生物大量繁殖, 食用前如不彻底加热, 易发生食物中毒;经营操作不规范, 部分学校食堂经营过程中室内环境不够清洁, 厨房地面有食物残渣、食物废料, 地面有积水;食品存放未归类, 未隔墙离地, 并堆有洗衣粉、洗洁精、鞋等生活杂物;个别食堂防蝇、防尘、防鼠设施缺乏;食堂管理不完善, 从业人员素质低下, 工作衣帽不整洁, 缺乏相应的卫生知识。

4 讨论

篇4:城区环境卫生工作总结

委员们先后来到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楼项目建设部、市二院远程诊疗会诊中心、瓦店镇来庄村卫生室、瓦店镇卫生院等地,通过现场查看、听取汇报、座谈等方式,详细了解全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运行情况。

座谈会上,各与会政协委员立足实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今年以来全区医疗卫生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特别对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网络医院试点工作开展等重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如何加快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出了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李炳武代表区政府作了表态发言,全区医疗卫生工作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是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非常感谢政协委员对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区卫计委和各医疗机构要积极采纳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扎扎实实地做好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圆满完成,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李晓明希望卫生计生战线的同志们要再接再厉,努力工作,争取圆满完成各项目任务。政协委员要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为推动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科学发展做出新贡献。

篇5:康平县城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县委十五届全会和县经济工作暨环境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抓环境促提升”工作,结合康平县硬环境建设工作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以迎接第十二届全运会为契机,紧紧围绕“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环境更美好、服务创一流”主题,全力推进老城改造,改善城乡环境,提升基础建设、综合整治和管理水平,全方位实施城区环境卫生治理工作,进一步优化城乡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为全面加快滨湖生态明珠城建设,初步建成辽吉蒙结合部区域中心县奠定坚实基础,积极构建“生态康平、实力康平、和谐康平”。

二、总体目标

经过三年的努力(2011年是整体推进年,2012年是决战攻坚年,2013年是巩固提升年),使康平城区的卫生环境显著改善,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并形成长效机制,达到路面整洁、小街、小巷无垃圾杂物,市民卫生意识增强,实现“治理标准化,机制长效化,管理常态化”。

三、主要任务

(一)整治县城区街道、居民区巷道环境卫生

1.清理县城道路及居民巷道卫生死角垃圾。对果园巷、老立新街、苇厂后、广场南侧、幼儿中心道西、五趟房、八趟房、公安局西侧、烈士陵园北侧平房区的卫生进行彻底的打扫,清运越冬垃圾,消灭卫生死角。

2.对重点街路实行24小时保洁。加大卫生清扫力度,对中心街、中心路实行24小时保洁,一般街路实行日产日清。

3.增加水冲厕所。城区只有1座水冲公厕,计划增加2处水冲厕所,东北大药房东北角、吴斌街北侧各1座。

4.对现有的部分旱厕进行自动排污改造。城区现有旱厕62座,有条件接入排污管网的有12座,具体位置是东环路1座、西环路6座、建工路1座、中心街1座、中心路1座、向阳街2座,计划对这12座公厕接入排污管网,提高公厕的卫生标准。

5.小街小巷摆放垃圾箱。为美化城区的卫生环境,方便群众对生活垃圾的处理,计划在下列街巷摆放垃圾箱:五趟房6个、八趟房7个、果园巷5个、县委家属区2个、向阳街道办事处附近5个、老俱乐部至酒厂一线10个,共35个。

(二)整治居民小区环境卫生

6.集中整治小区楼宇、屋顶、挑檐等部位的空中垃圾

以及公共绿地、楼道内的乱堆乱放、乱挂乱吊等现象。对有物业及单位自管的小区,由住建局物业办协调,主要清除空中垃圾、公共绿地的白色垃圾,整治楼道内的乱堆、乱放、住户室外乱挂、乱吊现象,通过治理达到院区无垃圾杂物,外观整洁,楼道干净有序;对无物业管理的小区,由住建局物业办协调,社区配合,实施小区环境卫生整治。

7.对弃管小区进行分步改造。康平城区内有13个弃管小区(55栋),普遍存在公共卫生无人打扫、生活垃圾清运不及时、吃水比较困难、公共部位无亮化、排污、排水差等问题。物业办要采取政府投资为主,业主出资为辅的方式积极筹措资金,对弃管小区进行分步改造,三年全部完成。

8.实施农村改厕工程。2011年我县改厕任务为1200户,由爱卫办牵头,协调相关部门、乡镇,全面完成今年的改厕任务。

(三)其他

9.整治县城出入口环境。对县城的四个出入口卫生进行彻底的清理,尤其是东环路与政府路交叉口的三角地带,由环卫处牵头,市政管理处、交通局、新城区、东关镇、开发区配合,彻底解决出入口道路两侧垃圾、树挂物等杂物。对三角地带进行绿化,使其变为一个景观带。

10.整治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以治脏、治乱、治破、治死角为重点,清除城乡结合部的垃圾堆、残土堆、杂物堆,治理散倒垃圾、建筑物残土等行为,粉饰有碍观瞻的建筑物和构造物立面。

11.整治旅游景区周边环境卫生。加强卧龙湖码头、万亩松等旅游景点的环境卫生整治,强化管理,完善制度,落实保洁人员和措施。

12.整治施工现场环境卫生。加强对建筑工地的日常管理,建筑工地必须实行围栏施工,施工环境整洁美观,施工现场出入口硬化,杜绝带泥上路。

四、保障措施

(一)科学统筹,加强领导。成立康平县卫生环境整治领导小组,组长由住建局局长张庆辉担任,副组长由住建局副局长李伟担任,成员由住建局、两办督查室、行政执法局、交通局、康平镇、开发区、新城区、工商局、旅游局主要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住建局爱卫办。领导小组要统筹项目,推进计划实施,协调解决问题。每周调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每旬上报工作进展情况。每项工作要落实具体负责人,确保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在管理提升方面要建立机制,落实工作运行保障制度,确保管理常态化、长效化。

(二)强化责任,各司其职。根据工作内容,逐一落实责任主体,形成牵头部门主抓,配合部门参与,环境整治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的工作局面。每项任务都有专人负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制定工作标准和技术要求,合理安排项目推进时序,抓好各个节点任务,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环境整治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按时、有序、顺畅推进。

(三)抓好资金,监督检查。抓好预算资金落实工作,积极开展融资工作,扩大资金来源,充分发挥现有城建资金作用,实现放大效应,要建章立制,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

(四)反映动态,营造氛围。卫生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与组成部门做好衔接工作,及时反映工作动态、存在问题、整治成果和经验做法。要注重选树先进典型,抓好示范带动,以点带面促进新一轮环境整治不断升温。与宣传部门合作,通过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提升群众素质,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

附:康平县城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分解表

篇6:城区卫生局工作总结和思路

一、扎实细致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目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一)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不断完善,全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有效处理。

在全年多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中,卫生系统反应迅速、措施有力,与全区各部门配合协调,有效控制了局面。以“一个机制、四个体系”为核心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成果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在20*年年初发生的禽流感疫情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中,全区迅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治、信息系统等各个系统紧密配合,公共卫生专网和群网相互协作,在区政府的领导指挥下,迅速控制了我区的疫情,保证了居民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在“2.5”密云重大踩踏伤亡事故和北医幼儿园精神病患者伤人事件中,卫生局启动*区医疗救治网络,紧急调动驻区医疗机构专家参加伤员抢救,转运危重病人,启动血源保障系统,动用全区各方力量有力支援了抢救行动。及时处理了区内突发急性肠道感染事件,在患病人数多、情况复杂的情况下,卫生局带领专业机构,进行现场采样、环境消毒、开展流调,由于措施得力,使全区无续发感染病例,很快使有关单位恢复了正常秩序。

(二)全年卫生防病指标得到落实,预防保健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继续保持计划免疫工作高质量高接种率水平,多次开展外来人口中儿童未进行免疫接种的查漏、补种工作。学龄前儿童“脊灰”、三联、麻疹疫苗接种率99.98%,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99.9%,未发生脊髓灰质炎病例,未发生饮水污染事故及急性中毒事故。为预防和控制夏季传染病爆发流行,提早培训人员,检查设备,保证了肠道门诊按时开诊。对全区性病、艾滋病重点高危人群开展监测。继续督察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对全区大中小学新入校学生中呈阳性反应的人员采取自愿原则下的预防化疗,最大限度的控制结核病传染源。加强传染病防控和疫情报告,落实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全区传染病漏报率低于1%。1-10月全区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发病率380.*/十万。全年*区卫生防病工作指标控制在指定范围内。

继续完善预防保健工作机制,推进各项工作任务。今年,我区的精神卫生工作在市区领导的关怀下有了新进展。健全工作网络,区卫生、财政、公安、民政、残联、教委及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就进一步加强精神病患者管理统一了认识。制定了20*至20*年精神卫生的工作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为预防精神病患者肇事事件发生,对全区精神病患者进行摸底排查,强化管理。落实*市政府为市民办实事之一的精神康复工程,派出专科医师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为贫困精神残疾患者提供免费服务,截至10月,为无职业、无报销渠道、无收入的贫困精神病人免费门诊1353人次,共投入47872元。加强建筑工地、集贸市场等流动人口集中地区的防病管理。依托全区社区卫生服务平台,与辖区大医院加强合作,积极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工作。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的基础作用,在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创新妇幼保健工作模式,加强对辖区妇幼工作机构的指导管理,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开展儿童出生缺陷监测。规范围产保健管理,提高了产后访视质量。维护女职工健康权益,为全区三万余女职工开展妇科体检。与区残联共同完成了对月坛地区1333名0-6岁儿童健康筛查工作。全区的妇幼保健工作指标完成继续保持在全市领先水平。

(三)充实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公共卫生网底力量进一步加强。

我局以“创建有中医药特色的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为契机,深入挖掘辖区中医药卫生资源,规范了22家有中医特色的社区站标识,添置了中医治疗设备。加强全区社区医务人员中医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并开展师承工作试点,为社区培养中医人才。

社区卫生服务软硬件设施逐步完善,所有中心和站点配置了电脑,安装了社区健康档案软件,卫生局、中心、站点之间三级网络管理平台基本形成。建成了*区社区卫生服务网站,为居民提供就医指南和健康指导,公示医护人员情况,增加服务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在区政府的支持和街道的配合下,长期困扰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用房和房屋租金问题得到了解决。

9月和11月,我区分别接受了市、国家两级关于对“创建有中医药特色的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评估验收,并得到了高度评价。通过创建活动,*区的社区卫生服务在管理上不断创新,内涵上不断丰富,公共卫生网底的力量进一步加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社区居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二、落实城市综合治理目标任务,全力确保医疗市场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和系统安全生产。

(一)卫生监督执法加强,有力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

在食品卫生、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传染病与消毒等方面加大日常监督执法力度,对全区各类单位的卫生监督检查覆盖面扩大,监督频率增加。自2003年11月至20*年10月,监督食品卫生单位达28564户次,合格率达89.3%。卫生行政处罚307起,查封食品50公斤,没收药品器械77件,取缔非法行医12人,并及时处理群众举报。在全区餐饮机构开展量化分级管理指导与验收,截止11月底有135家达到A级标准。针对阜阳不合格奶粉事件、水产品霍乱弧菌污染的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五一”“十一”节日期间,对动物园、北海、景山等旅游景区食品卫生进行监督,确保*市民度过安全、祥和的节日。严格的执法工作,维护了*区食品市场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并顺利完成了“两会”、“*国际金融论坛”、*届四中全会等重要活动的保障工作。

(二)医疗机构监管工作更加深入,保障了全区医疗服务的安全。

规范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以医疗质量和安全为核心,对一级及一级以下医疗机构进行评审,全区参评医疗机构391家,通过评审294家,需整改的97家。将医疗机构校验与评审工作结合,强化依法行医观念,督促不合格医疗机构及时整改,清理了一批不符合法规标准的医疗机构,并对违法行为予以处罚。通过评审和校验,大大提高了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以及医疗服务安全。根据卫生部、市卫生局的部署,对全区医疗市场进行专项整治,打击非法行医,和工商、药监部门清理打击违法医疗广告,整顿秩序、净化医疗市场,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医疗质量监管工作不断深入,医疗事故的预防措施更加完善,事故处理更加严谨规范高效。

(三)狠抓系统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卫生系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安全系列活动,进行消防安全大检查、安全知识培训和消防演习。对疏散、救灾、医疗抢险等进行实战演练。落实岗位责任制,与辖区内中央、市属、区属、部队、民社办共40余家医疗机构的法人代表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在“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检查各单位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和各类安全设施,确保安全生产工作万无一失。

三、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为进一步深入工作打好基础。

(一)系统单位医疗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卫生局就事业单位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离退休人员管理和经费等问题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为改革做好铺垫。召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讨会,与改制经验丰富的医疗管理公司接触,就系统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组织系统单位学习考察体制改革先行医院的经验,营造改革氛围。为加快发展,配合新的区划调整,卫生局积极研究在成本最低、时间最短、效果最优的前提下进行区域卫生资源调整,通过整合,盘活资源,理顺机制,加快区属医疗机构发展。

(二)实行政府职能转变,行政审批能力不断提高。

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清理行政审批事项,调整工作程序。实行公共卫生审批全程代理及网上审批,医政审批服务厅正式对外办公,完善、规范了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以及母婴保健等行政许可项目的办理。制定了*区卫生局落实行政许可法的有关工作制度十一项,在经济服务大厅公示所有行政许可材料标准样本,设立公民法规文件自由索取专栏。政府行政审批效率不断提高,以方便办事企业和群众,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四、纠建并举,系统精神文明和行风建设深入开展。

全年落实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的意见》和市、区廉政纠风工作部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文明优质的服务。开展了纠正医疗服务领域中收受红包、药品回扣、开单提成、乱收费等不正之风的专项治理工作,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在辖区内召开纠风工作会议,向社会公开承诺规范医疗行为,聘请社会监督员,加大对医疗队伍及卫生执法队伍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推动全系统精神文明和行业作风建设长期有效地开展。

五、主要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1-10月共组织无偿献血19572人次。街头无偿献血连续多年保持全市第一。在动物园门前增设了我区的第六个街头采血点。科教工作实现新的突破,复兴医院“宫腔镜的临床应用于基础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系*市第一个区县级单位获此殊荣。自觉接受了区人大对卫生局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工作的评议和指导。

20*年全年,卫生局的工作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区人大政协的关注和各委办局、街道系统的配合,在全社会关注公共卫生建设的良好氛围中,建设和改革工作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很多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下一步还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区属医院离退休人员负担重,需解决其人员管理经费问题,以便在卫生资源调整中为医院减负,推动改革;区属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未得到解决,成为阻碍医疗体制改革的瓶颈;城市建设和改造涉及到区属基层医院的搬迁,重新选址问题亟待解决。

2005年工作思路

2005年我们将继续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集中力量抓建设、促发展,聚焦于加快卫生系统在“一个机制、四个体系”建设的工作重点,提升*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促进*区卫生事业的新的发展。

一、工作思路:

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贯彻“三个整合、二个提高、一个转变”的卫生资源调整改革设想,对区属医疗机构资源进行整合,争取成本最低、时间最短、效果最优的改革方案,使“一个机制、四个体系”的建设不断得到完善。

二、主要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

(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整合卫生资源,组建区预防保健中心。完成新机构组建的编制、功能、运行机制等筹备工作。建立*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完善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建成全区信息收集分析、应急状态指挥的常设机构。

(二)完成公共卫生大厦的装修、改造,上半年争取进入新的地址办公。

(三)积极推进区属医疗机构的整合调整。

将区属医疗机构定位于发展专科和社区卫生服务上,结合*区城市改造,合理调整区域卫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继续进行第二医院的基建工作,开展二龙路医院、丰盛医院、德外医院的改造改建。2005年卫生系统改造改建的任务相当繁重,但也是医疗机构进行优势互补的良好契机。我们将做好前期调研和论证,使资源调整科学合理,配合新的区划调整,满足不同街区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四)完成适应新区划的卫生监督机构设置调整,并投入运行。

在我区新的行政区域划分基础上,实现卫生监督执法区域化管理,拟在辖区7个街道各派驻一个卫生监督执法站,借鉴工商、公安部门派出模式,新的体制将形成一个分类分级管理及综合执法的管理模式,形成覆盖全区的卫生监督执法网络体系,节约卫生监督资源,强化卫生监督管理力度。

(五)调整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院逐渐分离,根据新的街区重新划分,将现有中心调整为7个。加强中医特色社区建设,扩大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站点覆盖面。

(六)深化区属医疗机构体制改革。

实现区属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的转变。成立区卫生改革领导小组,由主管区长任组长,发改委、国资局、财政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卫生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共同研究、协调有关公共卫生建设和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问题。

上一篇:反恐反恐应急预案总结下一篇:最新八大员材料员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