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探索

2024-08-21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探索(共9篇)

篇1: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探索

目前,国家从宏观财务管理的角度已经或正在进行着各种探索,择其要者可包括:对行政和事业单位的会计委派制、对国有大型企业派驻财务总监或监事会、实施政府采购等等。这些做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均收到了一定的效果。那么对于为数不鲜的非公有制企业集团而言,能否从集众人智慧结晶的国家宏观财务管理模式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并借此来提高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水平呢?

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派驻财务总监制度

对由集团投资控股的各子公司实行派驻财务总监的制度,该制度的要点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派驻的财务总监由集团董事长和总会计师双重认可方能生效。其中,前者负责考核被派驻人员对集团事业的忠诚度,后者负责考核被派驻人员的业务胜任能力。按此方式产生的财务总监,一方面避免了受被投资企业行政管理当局左右,另一方面保证了以较强的责任心和业务能力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有效的财务监督,借此维护集团作为出资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派驻财务总监的工资及相关福利待遇由集团总部解决。此举从利益机制上切断了派驻的财务总监与被投资企业之间的联系,确保派驻的财务总监从内在的动力上全力维护集团的利益。

第三、派驻的财务总监作为被投资企业的员工,应全力配合该企业管理当局做好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被投资企业管理层发出的指令。此举,一方面保证了被投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使得财务总监能真正参与到被投资企业的日常活动中去,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将不良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

对被投资企业实施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制度

实施这项制度,一方面节省了集团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人员费用;另一方面提高了审计结论的科学性,避免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所可能产生的人际关系紧张或审计结论失真。

在实施这一制度的过程中,由集团总会计师组织必要的人力资源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结论进行适当的复核,进而通过相应的委托条款,从机制上督促会计师事务所认真履行审计程序、确保审计结论的科学合理。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中所发现的问题采取区别对待、按责论处的原则。

其中,对于收、支不合理的事项,由被投资企业的管理层负主要责任、财务总监负相应责任;对会计凭证和帐务处理程序不合法的事项,由财务总监负全责。终了时,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结论作为财务总监全年政绩考核的主要依据,并据此由集团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实施由集团行政部进行办公用品统一采购制度

采用这项制度时,由各被投资公司提出办公用品采购计划,按期上报集团行政部,由集团行政部统一安排采购。这样,一方面由于批量采购可以相应的降低采购成本;另一方面可由集团行政部进行各公司之间的横向比较,杜绝不必要的浪费现象,同时有利于制定出各公司办公性费用的合理限额。

实施被投资公司管理层的激励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被投资企业管理层的积极性,集团对被投资企业的管理层实施了有效的激励机制。该激励机制规定,集团投资的各控股企业年终实现的净利润到达年初确立的目标时,按所实现的净利润的10%奖励各该管理层,并实行上不封顶的原则。如果集团投资控股的企业没有达到年初确立的目标,各该公司的管理层成员只能得到正常的月份工资,如果年终所实现的净利润与年初确立的目标过大,各该管理层则面临全员“下岗”的危险。由于集团在平时实施了严格的内部牵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各被投资公司所实现利润的准确性,从而真正促使各被投资公司的管理层全心全意炼就“内功”,弄虚作假者根本没有存在的土壤。当然在实施该机制时,关键问题是年初净利润目标的制定,对此集团公司以董事或股东的身份,通过董事会或股东会的方式与管理层以讨价还价的方式经过双向选择来确立,并通过承包责任状的方式予以签定。责任状签定后必须予以坚决执行。

在保证各被投资公司资金需要的前提下,由集团财务部统一调度资金,确保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资金如同企业的血液,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对于大型的企业集团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保证各公司正常资金需要的前提下,由集团财务部统一调度资金不失为明智之举。为了发挥创造资金和使用资金两方面积极性,集团财务部采取了内部模拟记息的方式,对创造剩余资金的公司予以激励,对使用资金的公司予以相应的约束,以确保资金真正能发挥效益。与此相配合集团公司将各被投资公司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也作为考核管理层业绩的依据之一。

据笔者所知,由于某集团采用了上述科学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体制,并通过合理的具有内部牵制性质的制衡机制做保证,该集团各条战线全年实现的利润可达到3亿元人民币。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该公司所采取的财务管理方式与国家目前所试行的各项宏观财务管理措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愿非公有制企业集团的老板们能从中领会出“道道”来!

篇2: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探索

在此背景下,催生了大量的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就业问题提供了较大的支持。

因此,笔者针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也获得了较多的发展机会。

在此现状下,企业的发展对于经济的增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因此关于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也引起了研究人员以及政府部门的注意。

笔者分析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情况,以盼能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企业财务管理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明确其账务关系,核算企业的经营现状,企业设立了财务制度。

企业财务管理一般情况下,涉及到企业税款缴纳、企业利润分配、企业营运费用支付,以及企业相关的经济活动。

由于涉及到资金的转移以及流动,企业财务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应遵循财经法规方面的制度。

二、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整体的发展现状较为良好。

但在细节方面,还存在了较多的问题,此类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

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中小企业财务人员流动性较大。

(一)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中小企业区别与大型企业最为突出的特点为:中小企业管理人员较少,一般情况下其管理人员也为投资人员。

在此现状下大量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均存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现状。

甚至在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其财务管理完全由投资人进行管理。

此类现状下,造成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混乱,并且极易造成挪用资金,公私混乱等现象。

对中小企业的后期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少一定的管理经验。

其在初期发展的过程中,关于财务管理人员的招收,存在较大的问题。

具体体现为: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较差,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此类现状下,造成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整体的财务管理现状较差。

财务管理人员在应对突发事件处理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专业素养,最终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三)中小企业财务人员流动性较大

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其企业制度以及财务管理制度相对较弱。

此类现状下,直接造成的现象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

此类现状下,导致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

中小企业一般情况下资金链较弱,此类现象的长期存在对于企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

并且最直观的现状,对于企业的资金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

三、针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改善对策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整体的发展态势较为良好。

但在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因此,笔者分析案例提出了以下的改善对策。

例如:借鉴大型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素质、建立企业文化提升员工职业道德、上级税务管理部门定期召开财务人员培训会议。

(一)借鉴大型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应制定良好的管理制度。

以此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后期的发展,但由于中小企业缺乏此类制度设立的专业能力,部分企业无法设置有效的管理制度。

因此,中小企业可以借鉴大型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且针对自身的运营特点加一修改。

以此设立符合自身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的未来发展。

(二)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素质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发展中,其财务人员为财务管理发展的核心问题。

针对当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发展中存在的人员综合素质问题,中小企业可以从以下两种办法进行实施。

其一:中小企业在招聘初期,确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尽可能的招收有工作经验的财务人员;其二:中小企业针对自身财务人员加强培训。

以此提升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建立企业文化提升员工职业道德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除去制度方面的约束外。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从业者的影响也较大,针对当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的问题。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企业文化的方式进行改善。

定期组织企业人员进行企业文化的学习,以此提升财务人员对企业的归属感。

并降低企业人员的离职率,增强企业的核心凝聚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上级税务管理部门定期召开财务人员培训会议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现状,整体上应分为两个部分。

企业对外财务管理以及企业对内财务管理。

一般情况下,企业对内财务管理主要涉及到:日常企业运营资金、人员薪资、业务开展费用等其他费用。

企业对外财务管理主要为:税款缴纳、对公企业财务处理等。

一般情况下,企业对内财务管理的问题较少,主要存在的问题为对外管理。

因此,上级税务管理部门,应定期召开财务人员的培训会议。

针对税法、财经法规等经济法律规定进行普及,以此提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整体发展较好,但部分企业在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了一些问题。

为了改善此类状况,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例如:借鉴大型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素质、建立企业文化提升员工职业道德、上级税务管理部门定期召开财务人员培训会议。

参考文献

[1]张韶书.民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19):210-210.

[2]曹继学.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企业导报,,(23):100-100,101.

篇3: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探索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这为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我国很多企业开始向着集团化的方向发展, 并实现了行业中多元化生产经营的模式。但是, 在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集团进行竞争时, 我国企业集团不论在管理, 还是在内部控制等方面都存在问题。财务管理是企业集团内部管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拓展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增强企业的利润率, 企业集团必须在现有的条件下探索出一套真正适合企业集团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国外先进的企业集团在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总结后, 不断改进管理方式, 准确把控市场定位, 制定出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规划, 并将高效的、科学的、完善的财务管理模式运用到实践中。我国企业集团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前提下, 结合中国企业集团的特色构建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模式。

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 集团企业财务管理规划执行缺乏力度

目前, 我国一些企业集团的财务规划职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更未能完全按照企业集团的战略发展规划进行规划与执行。例如:财务工作还是以会计核算为主, 严重忽视了对财务战略规划的具体性指导。企业集团中的下属部门提供给企业集团管理者的经营决策支持信息缺乏必要的有效性、及时性。另外, 有的企业集团在制定了发展战略后, 下属企业并未能根据集团企业的总体定位来制定企业的发展计划, 也未根据企业集团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对本企业的财务管理流程进行及时的调整。

2. 财务组织变革步伐迟缓

目前, 有的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中专业化程度并不高, 下面的子公司也并未充分发挥出集团规模效益的局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集团规模的不断扩大, 各分公司的业务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这一特征越来越明显。但是, 很多企业集团内部的财务组织的设置根本无法满足企业集团发展的需要, 这就造成企业财务组织管理职能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3. 企业集团预算管理还存在困难

财务预算对于企业集团而言是一种越来越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手段。随着企业集团多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 实现合理的、科学的财务预算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集团的健康、稳定发展。但是, 目前我国有的企业集团的财务预算仍是以财务部门为主, 各职能部门、分公司之间缺乏信息沟通与协调。

4. 资金管理存在分散的问题

随着企业集团规模的不断扩大, 企业的组织层次也越来越复杂化, 有的企业集团横跨不同的地域, 造成管理链条较长的现象。虽然有的企业集团为了加强资金管理, 防止资金分散问题的发生而建立了资金结算中心, 并在企业集团的发展与经营中起到一定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有的企业集团由此获益匪浅。但是, 其中暴露出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例如:有的企业集团的投融资渠道比较单一, 使得企业的资金形成沉淀而不能及时找到投资的渠道, 资金使用效益明显下降。企业集团获得外部资金的渠道比较单一, 对商业银行依赖性较强, 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发生。再例如:有的企业集团对下面的分公司进行的行政干预较多, 使得下面的分公司在很多方面受制于集团领导, 从而严重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率。

5. 企业集团内部财务审计缺乏力度

虽然很多企业集团已经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 但是在执行中由于缺乏力度使得内部审计流于形式, 监管力度严重不足, 企业集团总部不能及时了解全集团的经营成果状况、现金流量状况, 不能及时对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科学的决策。例如:有的企业集团单靠企业内部的监事会、部门监督等进行自我审计, 由于缺乏对财务风险的有效评估, 最终使得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漏洞百出。

6. 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迅猛普及, 企业集团的下属单位基本实现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方式。但是, 这些现有的财务管理系统根本无法满足复杂的财务管理工作, 也无法适应不断做大做强的企业集团对财务管理的需要。例如:有的企业集团并未形成财务系统的集团化网络系统, 财务信息不能及时、顺畅地进行传递, 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企业集团的财务决策。再例如:还有的企业集团的业务数据不能直接在财务管理系统中进行核算与整理, 而是需要财务人员手工进行处理, 这不仅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更使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受到质疑。

三、优化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效率

1. 构建以战略发展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体系

这就要求现代企业集团必须构建以战略发展为导向的、有针对性的财务管理体系。为了使企业集团内部的资源得到有效配置, 并尽快转化为资本, 就必须加强企业集团内部财务战略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例如:加强组织与领导, 将战略逐层分解到不同的业务中, 并进一步严格、规范战略管理的流程。再例如:在企业集团的日常业务管理中, 充分利用战略为导向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将有效降低企业集团在发展中不同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

2. 梳理并调整企业集团财务组织体系

这就要求现代企业集团必须及时理清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明确母公司管理体制的产权, 实现企业集团经营的专业化、管理的规范化发展。例如:企业集团可以构建完善的、科学的财务管理控制体系、财务人员考核激励机制等, 在完善的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制度与组织体系的创新。再例如:对于企业集团中一些子公司具有关联性的经营业务可以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构建新的专业化的公司, 这更有利于企业集团向着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3. 在企业集团内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集团部门应对核心部门、下属公司的预算进行实时、全方位、动态化的监控。例如:在预算的编制方面, 企业集团应更加注重预算编制的完整性, 应更加关注企业的投融资业务、收入与成本费用等方面的控制与预算。再例如:在预算的执行方面, 企业集团应更加关注全面预算的刚性, 并加强对预算内支出的监管和控制。

4. 加强对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

这就要求企业集团在不断实现结构优化的同时, 加强对集团和下属公司资金的集中管理。集中在一起的资金将便于企业集团的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发展, 这不仅大大降低了子公司资金链断裂风险的发生, 更实现了资金在企业集团内部的优化与配置。

总之, 企业集团管理的多层次性使得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因此,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各企业集团必须着手构建适合企业集团长远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 突破企业集团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为企业集团的健康、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红, 朱华建, 徐敏.美国企业集团财务管控对企业管理的借鉴[J].中国商贸, 2013, (33) :41-42.

[2]刘美兰.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及其选择[J].审计与理财, 2013, (12) :37-38.

篇4:企业财务管理内部咨询的探索

关键词:财务;咨询;管理

近年来,一种新的开发管理资源的应用学科,即管理咨询的方法,逐渐从国外传到我国,这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其主要内容是借助外部有丰富经营管理知识的专业人员,亲临企业现场,调查研究、收集资料、采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对经营和经营活动管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找出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劝告意见并指导实施等全过程。大量事实证明,管理咨询实用性强,经济效益显著、正引起各方面的广泛注意和重视。

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经营息息相关,开展企业财务咨询不仅有利于发现和找出财务管理工作本身存在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发现和找出企业其它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显然也有利于挖掘企业内部潜力、降低产品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改善资金管理、改革经济措施,提高经济效益。

这是因为企业管理中的种种问题大多是若明若暗、若隐若现,不能一目了然,经营者一般为了应付日常事务性工作,不可能很具体地深入探讨,而设置专门的咨询机构则可以深入探讨、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供领导决策参考,从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开展企业财务管理内部咨询,其有利条件和所具有的优越性,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专职咨询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又是本企业的成员,对本企业的情况和种种问题有全面、深入、具体的认识,对问题的解决建议能够做到较为合理、迅速、及时服务,也较容易进行。例如在同企业干部、职工的日常谈话中就可以了解到大量内部管理环节等各种情况的比例数据,百分比,掌握生产环节的不合理状况,从而可以对生产环节管理问题进行可靠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建议。这样做,比外部咨询,发调查表,开座谈会,统计数据,更真实、准确、及时。

第二,由于咨询人员熟悉情况,面对“往往是20%以下的因素引起的80%以上的问题”这样的实际状况,他们更能把握“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准确抓住主要矛盾,有利于将种种复杂的现实问题查深、查透、水落石出。

第三,企业管理中,定量性质的问题较定性的问题易于分析、判断和解决。对社会属性方面的问题,如劳动纪律差、基础管理工作差、劳动生产率低、原材料消耗大、生产费用高等等问题,表现形式大同小异,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却不完全相同,由熟悉企业情况的本企业咨询人员研究这类问题,可以较为容易地分析、判断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否管理权限分配不当?责任不明确?是否制度不全,不严?是否考核方式方法有问题?是否奖、惩不当?等等,能够较为实事求是地提出处理意见、解决办法和实施的具体方案,有利于产生较好的结果。

但是需要注意,参加开展企业财务管理内部咨询的人员应该有较好的素质,有较全面的财务专业知识,有丰富的财务工作经验,善长咨询工作,善于综合分析等,否则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工业企业管理所触及的面非常广泛,与此相适应,企业财务管理内部咨询的工作内容所涉及的面亦很宽,其工作内容和范围,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综合性分析咨询: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从总体上综合分析,主要分析财务决算报表(即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了解和掌握企业资金是否正当,使用是否合理、分布是否符合计划要求等,概括了解企业经济状况的全貌;分析损益表和利润分析表,了解和掌握企业利润实现情况和财务成果分配情况。

第二,对企业进行“五性”分析咨询:分析“收益性”,即分析有关效益方面的成果和问题;分析“生产性”即分析生产成果方面的问题;分析“流动性”,即观察、分析企业在资金运用方面的效果和问题;分析“分配性”和“安全性”,即观察和分析企业对国家、集体、个人实行的分配是否合理,观察和分析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

第三,对产品成本和盈利的管理咨询:用指标对比分析法分析全部商品总成本,比较可比与不可比产品成本指标完成情况;用指标构成法分析单位成本、产品结构以及产量变化对总成本的影响程度;按成本项目进行结构分析,找出每一项目对产品总成本增减变化影响的程度;按单位成本的每个成本项目分析,对问题的认识与处理更加具体化;分析产品在各车间流转所发生的成本额,找出生产环节中出现的问题。

第四,对流动资金管理的咨询:分析各种流动资金的占用是否合理:“资金时间价值”概念审查流动资金的利用效果,例如,有500万元资金,一年决算盈利40万元,如果银行利率10%,那么就可认定这一年的经营结果不是盈利而是亏损10万元。

第五,对固定资金管理咨询,固定资金在企业全部经营资金中所占比例大,要重点分析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投资回收期;对固定资产方案进行评估选定等。

第六,除了定量分析外,还要从财务管理组织机构、财务会计规章制度,以及执行情况进行咨询,了解各环节配置的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是否称职;机构设置是否合理,考查管理制度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发挥作用的程度,达到既要加强管理、又要有利于生产经营、提高效益的目的。

第七,制定改善和实施方案:财务管理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企业财务管理内部咨询必须从实际出发,用数据说明问题,要注意把分析研究的数据尽可能“图表化”,提出的方案要具体避免空谈理论,使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和一般成员都能理解、看懂,从而加强管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把行政命令,被动执行的旧习惯变为全体成员的自觉行动,主动参加管理。

篇5:企业集团财务集中控制的探索

企业集团财务集中控制的核心,是企业集团总部?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集中控制。它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间的产权、资本关系为基础,以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活动的约束、检查或纠偏为手段,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财务控制体系。

一、企业集团实施财务集中控制的条件

企业集团本身并不具备法人资格,它是多个法人组成的联合体。单纯从民法角度来说,企业集团子公司及其他各阶层成员企业与母公司一样,都拥有同样平等的法人地位和权力,都拥有独立的社会化人格。而企业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实施有效控制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母公司对子公司具有控股权(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母公司利用自身的资本优势,通过资本杠杆确保了对子公司的有效控制,顺理成章地将子公司及其他各阶层成员企业的权力地位纳入企业集团统一的目标、战略与政策的规范或“秩序”约束之下,在一个特定的法人联合体的系统框架下进行了权力与地位的整合重组,为企业集团实施财务集中控制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企业集团实施财务集中控制的意义

在现实管理中,企业集团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系列问题。首先,集团成员单位各自为政,追求各自的财务目标,导致决策的次优化;其次,资源在集团成员单位之间的调动困难,资源不能优化配置;最后,集团内部资源配置上的重复浪费,影响规模经济效益的发挥。组建企业集团的宗旨也就是?实现资源集聚整合优势和管理协同优势。倘若不能贯彻这一宗旨,只是多个企业简单地捆绑在一起的话,企业集团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企业集团实施财务集中控制正是贯彻这一宗旨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实现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有利于实现企业集团的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实现企业集团“1+1+1>3”的整合协同效益。

三、企业集团实施财务集中控制的方法

(一)明确企业集团各层面财务决策的权力和责任

实行企业集团财务的集中控制,首先要把握好“集权”和“分权”的程度。母子公司财务的集中控制并不排斥子公司的独立核算,而是在统一的有机体内充分体现子公司的法人地位。子公司在母公司审定的决策范围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自己的生产、销售、投资、分配等享有法定的经营权。“集中控制”并非意味着一定要实行“集权”,而是要做到“集权有道,分权有序”,在可控的情况下尽量实行“分权”。企业集团财务决策管理过程通常涉及四个不同层面上的决策主体或财务机构?母公司董事会――集团财务总部――财务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子公司财务部。应明确规定各层面的财务权限和责任,包括他们各自在筹资决策、投资决策、收益分配决策等各项财务活动中的权限和责任,以实现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化和程序化。

(二)实行财务总监制度

对子公司财务人员的控制是企业集团总部?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的重要手段,通常母公司向子公司委派财务负责人,我们称之为财务总监制度。财务总监享有对子公司财务计划制订的参与权,财务计划执行的监督权;对重大财务事项,财务总监与总经理或董事长共享签字权,并承担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等责任。

(三)统一企业集团财务会计制度

为了分析各子公司的经营情况,比较其经营成果,从而保证企业集团整体的有序运行,母公司还应根据子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制定统一的、操作性强的财务会计制度,规范子公司重要财务决策的审批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提高各子公司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与可比性。有条件的企业集团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

篇6:企业文化管理应用与探索

为什么有一些企业长盛不衰,而有些企业昙花一现?通过比较发现长盛不衰的企业与昙花一现的企业区别不在于所谓的竞争战略上,也不在业务安排上,而在核心竞争力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文化。纵观企业管理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大致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三个阶段,其总体趋势是企业管理向人性化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文化管理的核心,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已占有重要地位。今年,集团公司提出了“真诚同心感恩你我他”的企业精神,大力倡导感恩文化,是一个企业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一个企业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实现跨越发展的需要,是一个企业担当社会责任、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管理层次的提升,更加充满人人文特色,体现了企业家的高屋建瓴和管理智慧。

一、文化管理要以人为本

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以期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对象包括人、财、物、信息、时间五个方面。其中,人在管理中具有双重地位: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管理过程各个环节的主体都是人,人与人的行为是管理过程的核心。

“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企业文化管理正是顺应这~趋势而诞生的一种崭新的管理理论,其中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因而,它就自然地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企

业,其物力、财力、信息资源是有限的,而人力资源的开发则永元止境,人的潜力发挥出来了,物力、财力、信息资源可以得到更好地利用。

在现今的企业管理中,大多数企业引进外国企业的现代管理制度,以刚性的制度和详尽的条规约束制约员工的行为,体现管理的流程规范和标准及强制执行力。在一些管理者的眼中,无规不成方圆的思想根深蒂固,认为只有每个员工认真按照规程操作,按制度执行,按流程办事才是好员工,而那些不守规矩,纪律性差得员工就是差员工,罚款教训,教育谈心,始终不见成效,一些员工屡改屡犯,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被视为不可救药的人,被企业管理者视为不和谐音符。鲁迅先生说的拿来主义,应用到这些管理者身上并不为过,一味照搬,一味模仿,并不结合中国社会的情势,看不到中国人的特性以及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底蕴。所幸的是,中国很多企业家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在进行制度管理的同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大力培育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更加注重人性的感化和素养得提升,是人性管理和制度管理有机结合,从而实现文化管理。一个企业要想长久发展,科学健康发展,必须培育适合自身的特色文化,以文化来凝聚力量,提升执行力,提高向心力。

二、感恩文化是传统美德的延续和传承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两千年前,儒家大儒就提出了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的思想体系,从多方面教育人们要有仁爱之心、待人处事要诚实无欺、对人要有宽恕容忍之意、与人交往要

忠诚老实、对待父母要有孝敬之心,从现代意义上讲,感恩是对儒家思想延伸和拓展。孔子提倡的仁政思想对当今企业管理和治国方略都有借鉴及学习的现实意义。感恩体现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就是要团结互助、真诚相对;体现在个人与企业的关系中就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要时刻以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职工 充分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并产生无比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同时,每名职工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立足岗位尽心尽责,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参与企业的发展和建设;体现在个人与自然社会和国家的关系中就是个人在愉悦满足的心态下通过自身素养的提升,做到与自然的身心交融,爱护环境,奉献爱心,忠诚国家,遇到歪风邪气和违法行为会自觉捍卫。感恩是一条纽带,把人与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使企业的各项规定和章程成为自觉行动和工作标准,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向心力。

三、感恩文化需要精心培育

感恩首先要从理念上引导和教育,要通过多种载体和形式启发激励熏陶职工,营造文明和谐的发展氛围。要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要深层次挖掘企业长期积累的文化底蕴,提炼锻造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和理念。其次感恩文化建设要同企业的思想教育、公德教育、安全生产管理紧密结合,通过激发职工的内在精神动力,自觉发挥自身潜能,以昂扬向上、精神饱满的状态争创一流,以对企业的高度负责态度自觉遵守制定的劳动纪律、规程办法,自觉维护企业安全生产良好氛围,抵制不良风气,形成企业的工作思路和战略决策

同职工的行为高度统一。第三是感恩文化建设要有完善合理统一的制度作保障,要建立企业的长效机制,各项载体和形式要做到有序、规范和具有可操作性。企业要大力选树爱岗敬业、敬老爱亲、文明素养感恩之星,营造氛围,从物质和精神层面表扬奖励,定期举行模范人物表彰会和万人上讲台活动,让人人都有发现自身优点、总结自身优点的动力,通过对比和查找 不足,并不断克服缺点,达到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良好风气。

四、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企业在具体的历史环境及条件下,将人性化的理念与商业的操作成功地融为一体转化成具体的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形成企业员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为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建设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建立企业内部的动力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使广大员工自觉地把个人目标融入到企业目标中来。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如果没有一个自上而下的统一目标,就不能形成强大的竞争力,也很难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传统的管理方法都是靠各种各样的政策来引导员工去实现企业的预定目标,而合适的企业文化会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由此形成的竞争力也更持久。良好的企业文化能使员工从内心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效应,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这足以胜过任何规章制度和行政命令。员工在人人受重视、受尊重的文化氛围中,获得极大的心理和精神满足,会自觉树立对企业的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有了这种责任感,员工就会进发出元穷的创造力,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不断创

新。企业文化的作用正是通过激励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使人产生自尊感、成就感,从而调动人的精神力量。

知识经济时代已向我们走来,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大趋势,企业文化是把企业各类人员凝聚在一起的精神支柱,是企业把各种资源有效整合、形成强大竞争力的无形之手,是企业之魂,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源泉。

篇7: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探索

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探索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入世后的中国企业更是如此.当今世界是信息的时代,企业管理的理论发展迅速,新的理论层出不穷,选择或建立一套适合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作 者:张锴  作者单位:广西电力有限公司 刊 名:广西电业 英文刊名:GUANGXI ELECTRIC POWER 年,卷(期):2003 “”(8) 分类号:F27 关键词: 

篇8:铁路企业财务管理探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铁路企业应以国家计划为指导, 独立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既要在较短的工期内为社会提供优质铁路产品, 又要加强对生产经营过程的经济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尽可能多的盈余, 为国家和铁路企业增加积累, 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再生产。经济管理离不开财务管理。在现代化建设中, 铁路企业正向着集团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粗放经营正转化为集约经营, 财务管理在铁路企业经济管理中, 将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铁路企业财务管理, 就是应用于铁路企业的专业财务管理。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运用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专门方法, 对铁路企业的资金 (包括借入资金, 下同) 及其运动, 进行全面、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 并为铁路企业的经济管理和外界人士提供系统的财务管理信息。

二、铁路企业财务管理原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铁路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 为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 完成财务管理的任务。在铁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 资本保全原则

资本保全原则是指铁路企业要确保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保全、完整、不受侵犯。投资者对其投人铁路企业的财产享有所有权, 投资者在铁路企业生产经营期间, 除依法转让外, 不得以任何方式抽走资本金。这些资本金投入铁路企业后, 形成铁路企业的法人财产权, 铁路企业及其经营者可以自主使用这些资本金, 让他们在生产经营中充分发挥作用以保值和增值, 但不能以任何形式侵犯投资者的所有权。贯彻资本保全原则, 就要建立铁路企业资本金制度, 明确产权关系, 使所有者权益从制度上得到保障。

(二) 等价交换与价值补偿原则

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 在铁路企业财务管理中必须贯彻等价交换和价值补偿原则。铁路企业不仅在市场上与其他企事业单位按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交易, 而且铁路企业内部各核算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 也按等价交换的原则, 合理制定内部结算价格进行结算。铁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各种消耗和各种费用, 都必须在数量上和价值上得到足额补偿, 也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资本的保值与增值。

(三) 讲求经济效益原则

经济效益好坏是关系铁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所谓经济效益一般可理解为在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条件下, 用尽可能少的资源 (人力、物力) 消耗和占用, 创造尽可能多的社会适用的物质财富。简单地说, 是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铁路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 要贯彻讲求经济效益原则, 在参与铁路企业经营决策时, 应以经济效益为标准, 选择最佳方案。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通过资金与成本费用控制, 节约资金占用, 降低成本费用, 增加盈利。

(四) 权衡收益与风险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环境总在变化, 铁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不确定性, 铁路企业的任何一项决策, 有收益的机会, 也同时存在着风险, 收益与风险同时存在是客观现实。铁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 特别在重大的决策分析时, 应对方案的收益与风险全面权衡, 尽量选择经济效益高、风险较小的方案。有的方案风险较大, 但如能成功, 会带来更大收益。如果经过努力, 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变措施并有实现的可能, 也可以考虑这种方案, 以取得更大的效益。

三、如何健全铁路企业财务管理

(一)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

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既包括国家和铁路企业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的管理制度, 又包括铁路企业为加强财务管理自己制定的管理制度。但后者可以是前者的具体化或必要的补充, 但不能与前者发生抵触。铁路企业一般应建立健全有关资金、收入、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和内部经济核算制度, 并认真贯彻执行。执行制度既要坚持原则, 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对生产经营中一些特殊情况, 应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实事求是地合理解决。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的同时, 还必须加强铁路企业财产物资的管理, 对铁路企业固定资产和各种物资的收发、领退、报废、清查等工作, 也要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

(二) 建立健全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对铁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最初的直接记录, 是管理信息系统最初的数据来源。原始记录是否齐全、正确, 将直接影响铁路企业的预测、计划、核算、控制、分析与考核, 影响财务管理的质量。

铁路企业原始记录主要有: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等收发领用的记录, 职工考勤、工时利用记录, 固定资产收发、移动、修理和报废的记录, 产品产量和质量的记录, 物资供应、储存、产品销售记录, 货币资金收付的记录等。

建立与健全原始记录, 要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全面系统地设置原始记录。记录的数字要真实确实, 传递要及时, 整理、保管要有统一的制度。

(三) 加强信息化系统软件在铁路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

信息化系统软件在铁路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 可以降低了铁路企业全年的库存资金占用率。更加完善了铁路企业财务基础资料的统一管理的同时, 提升了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样既规范了铁路企业员工的工作流程, 又提高了铁路企业的经营和工作效率。另外一方面, 财务信息化系统统一了铁路企业底层会计核算的信息化, 并规范了业务操作, 构建了集团高效的报告体系, 真正做到了数据真实性、数据及时性和统一。报表数据的集中存放, 更减少了传递与交互, 简化了报表数据的采集过程。财务信息化系统满足了公司信息披露及时性、准确性的需求、适应了各方业务交流、信息共享平台的需求、增强了铁路企业管控能力, 提高铁路企业内部管理效率、提升了铁路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水平、为铁路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做了有效的探索。通过信息系统的实施, 能够在核心业务层搭建铁路企业的核心应用框架, 建立铁路企业统一的资金流运作管理框架, 实现铁路企业财务的集中管理, 加强铁路企业物流运作效率, 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 实现数据、应用、流程、协同的集成, 提高管理效率、管理时效、管理效益和降低管理成本, 从而最终达到提高铁路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

(四) 强化铁路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行为准则。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任何一个好的制度和方法最终还是要由人去执行, 否则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 成为一种摆设。对铁路企业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的控制, 是强化会计内部控制的核心。当前一些铁路企业出现的内控问题, 甚至发生案件的关键不是没有制度而是制度没有落实到位, 而是“凭习惯, 凭良心”办事酿成的。因此, 强化铁路企业的内部控制, 首先要以《财务从业人员职业操守》的标准作为会计人员的行为准则, 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教育, 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 形成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机制;其次要根据激励与约束的原则, 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能动性, 在工作中, 自觉遵守会计制度, 并敢于制止和揭露违规行为, 从而强化对会计人员的业务操作的过程控制。

摘要:财务管理在铁路企业经济管理中, 将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在铁路企业经济管理中, 将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可以对铁路企业的资金及其运动, 进行全面、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 并为铁路企业的经济管理和外界人士提供系统的财务管理信息。本文首先阐述了铁路企业财务管理原则, 其次, 从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加强信息化系统软件在铁路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强化铁路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行为准则这四方面对如何健全铁路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铁路企业,财务管理,健全

参考文献

[1]Mark Washington, A review of cash management issue, Office of student financial assistance program development division, 2000

[2]John Willice, Budgeting and cash management, Diocese of Winona, 2003

[3]李荣华.浅析高速公路的财务管理[J].交通财会, 2004, (01) :101-105.

篇9: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索

摘要:文章首先从外部、内部两方面因素分析了电力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接着提出财务风险预测,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电力企业处理财务风险的几点措施,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全文从风险的识别、预测、处理三个阶段来探讨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风险;风险管理

电力企业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企业,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它不仅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大问题,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密切相关。2008年初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和2007年、2008年电煤供应紧张带来的电煤价格暴涨。使得众多电力企业举步维艰,盈利状况急剧恶化。华能、华电、大唐、国电和中电投五大发电公司先后发出2008年将全面亏损的信息。据统计数据,国电集团2008年前5个月的亏损达13.9亿元。在国电集团下属77个火电厂中已有71.4%亏损,13%左右微利,剩余13%左右略有盈利,而且亏损面正在不断扩大。据了解,其他四大发电企业的亏损面也基本与国电类似或超过国电。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今年前八个月,电力行业净利润下降78.53%,其中,火电行业由去年同期净盈利455亿元转为净亏损216亿元;供电行业利润下降53.5%。”因此,关注电力行业,分析和评价其财务状况,通过财务风险管理把环境对经营造成的财务风险进行量化,将财务风险反映出来,有效地避免财务危机的产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上游产业和瓶颈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电力企业一旦出现财务危机,将给整个经济体系带来灾难,破坏经济的运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

风险管理是指对组织运营中要面临的内部的、外部的可能危害组织利益的风险。采用各种方法进行预测、分析与衡量,制订并执行相应的控制措施,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企业风险管理主要由3部分构成,即风险的识别、风险的预测和风险的处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导、管制,合理地运用各种科学方法来实现减少风险的目标。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财务收益与目标财务收益发生背离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也遵循一般风险管理的过程,包括财务风险的识别(存在哪些风险,产生的根源)、财务风险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损失大小)和财务风险处理(采用何种方法应付风险,风险控制措施)。

二、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其财务风险的来源也同样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环境因素两类。

1由外部环境因素造成的电力企业财务风险。

(1)金融风险。金融风险主要是来自资本市场的利率、汇率、股票和债券价格波动风险。这一风险对电力企业影响较大,因为近年来,由于自身发展规模的扩大,电力企业银行贷款的比例较高,目前不少省级电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过了70%,所以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会影响到资金成本,进而对电力企业经营产生很大影响。

(2)自然灾害风险。台风、覆冰、冰雹、强降雨、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往往造成大范围内电力设施严重破坏,给电力企业带来惨重损失。国家电网最新的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08年“5·12”地震给国家电网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20亿元,其中四川公司超过106亿元。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给国家电网带来了直接经济损失达104.5亿元。两场自然灾害已经给国家电网带来经济损失总计达224.6亿元。

2由内部环境因素造成的电力企业财务风险。

(1)资产风险。资产风险包括资产质量风险和资产结构风险。资产质量风险主要指企业存在的大量不良资产,如三年以上应收帐款、长期亏损的对外投资、长期闲置的存货和固定资产等:资产结构风险主要表现在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例失调、速动资产比率失调等。

资产风险是电力企业面临的非常普遍、危害性也非常大的风险。电力企业的资产数量多,但资产质量问题值得关注。如一些资产产权主体不明晰。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的不良资产长期挂账,账面资产与实际发挥效能的资产存在很大的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差异等:一些供电企业由于外欠电费巨大,加上电价较低等原因,使资产收益率很低,速动资产占固定资产比例很小,存在较高的资产结构风险。

(2)投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指企业进行投资活动,导致投资损失所遇到风险。近年来,随着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逐步深入。电力企业的投资活动不断增多。电力企业的投资活动一般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由于期限较长,会产生许多无法预料的因素,例如资金能否及时到位、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和工程建设速度快慢等因素,都能影响到预期的投资回报率,达不到预期目标。而短期投资则往往由于流动资金结构不合理、市场的供求或价格发生变化,影响到预期目标的实现。而且,电力企业普遍存在向上级争投资、要项目的现象。不考虑投资收益和风险,形成的固定资产投资模较大,投资回报较低,利息负担较重,严重地影响整个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

(3)支付风险。支付风险,即出现现金短缺,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电力企业销售的产品是电力。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电费收入。电价低、电费回收难是形成电力企业支付风险的主要原因。电费回收,尤其是陈欠电费的回收,向来是电力企业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这一老大难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因素。数额巨大的电费形成坏帐,减少了现金流量,影响了资金周转,加大了电力企业运营成本,进而降低了企业经营效益。

(4)内部控制风险。内部控制风险,指因内部控制不到位,制衡机制不能有效产生作用导致的风险。内部控制是单位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充分有效地获得和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管理目标而在单位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程序和方法。内部控制风险主要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不够以及监督力度弱化有关。在失效的内控制度下,企业管理人员就很容易发生诸如挪用公款、假公济私等不道德活动,这些活动一般不易被轻易察觉,但对企业的危害是巨大的、突然性的。

三、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

财务风险预测的主要方法是,利用财务比率,根据各个风险因素的权重设置数学模型,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及时向决策者提交风险分析报告,形成财务风险防范(预警)系统。预测财务风险。首先要设定财务安全系数(或财务风险系数)。这可以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函数公式。运用多种财

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总判别分。首先需要设定一些对电力企业财务风险有影响的重要指标及其标准值,并确定权重分布。可由统计软件得到财务安全系数的多元判别式。如:

Z=aX1+bX2+cX3+dX4+eX5+fX6+gX7+hX8+iX9

可以设定,X1表示流动比率(标准值2);x2表示速动比率(标准值1);X3表示债务资本比率(标准值1);X4表示最近三年平均债务保障率(标准值0.25);X5表示利息保障倍数(标准值2);X6表示正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负债比(标准值0.2);X7表示资产收益率(标准值0.1);X8表示投资收益率(标准值0.2),X9表示担保与权益比率(标准值0.5)。

财务安全系数Z一般应大于某个标准值,低于标准值时,表明企业财务风险较大。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来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都需要借助概率和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电力企业的内外部的经济信息来进行分析。

四、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处理

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处理,主要就是通过建立财务风险控制系统达到由被动的风险管理为主动的风险管理,由静态的风险管理变为动态的风险管理,由风险结果的管理变为风险过程控制管理,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的风险控制,达到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的统一。

在实际工作中,电力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措施来处理具体的财务风险:

1确定全面预防目标。防范自然灾害风险。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将风险降至最低水平,重点在于超前预防,即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就对工作环境和场所中可能产生的事故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检查预测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电业企业可以定期举行反事故演习;出台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加强日常设备巡视;加快电力设备改造:增加市政府的有关部门以及社会企业的沟通合作等。

同时,积极寻求转移自然风险损失的办法。例如,为电力资产投保,合理规划资产投保范围和条款,尽可能以最小的成本,转移部分风险损失。特别是在电力资产的防灾防损过程中,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人可以凭借其掌握的历史经验数据和与社会其他机构建立起来的良好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大灾预警、防灾防损建议和企业投保方案建议,从而促使企业的风险管理措施更加完善和有效。

2建立科学高效的投资决策制度,控制投资风险。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建立起一套比较科学高效的投资决策制度,如企业重大投资、重大资金的使用和安排,需要经过预算管理委员会论证通过,严格投资的立项、执行、监控程序。在投资效益分析和电力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确立企业的投资规划。同时重视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评价,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增加投资回收内容,同时也要考虑投入货币的时间价值,即要增加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等指标并进行评价。

3积极探索电费回收新方法,控制因电费回收难带来的支付风险。一方面,电力企业应该着力纠正用户的电能消费观念,让用户明白用电成本是累计递增收费方法,尽量节约能源使用;另一方面,具有电力销售业务的企业(尤其是电网公司)可以充分利用风险转移方法,将困扰电力企业的外部欠收电费问题通过一定的方式,利用相关业务进行风险转移。例如可以通过折扣或其他方式将外欠电费转移给保理商,由保理商为其提供贸易融资、商业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信用风险担保等综合性服务。借此企业可以收回帐款,减少电费回收风险,加快现金流动,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电力企业财务公司的存在,就给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开展提供了金融业的支持可能。

4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树立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意识。一般说来,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应着重从人、事、钱、物4方面考量,作为执行人员其个人职业道德和素养最为重要,企业必须强化对人的管理和监督。合法的财务收支活动必须纳入企业的计划管理,不合理的开支将会对给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带来一定的风险;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尤其是电网公司)具有一定的垄断经营性质,且国有企业作为电力企业的主力军,也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电力企业员工普遍财务风险意识薄弱,因此必须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在企业员工中树立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意识显得越来越重要。

上一篇:小班秋天社会教案下一篇:重生_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