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夏天小学作文

2024-09-02

发现夏天小学作文(精选8篇)

篇1:发现夏天小学作文

在炎热的夏天,有许多让人有许多发现。

我在暑假的时候就经常看见这样的情况。

八咏公园早上,有的人在跑步,有的人在打羽毛球,还有的.人在甩太极。路上人非常多。

八咏公园中午,人一个个的躲藏在家里不肯出来。街上,只有车子在奔驰中。

八咏公园下午,有的人一个出来乘凉,有的人出来散步,还有的人在喝冷饮。路上人非常多。

我发现:人们总喜欢在早上或下午的时候出来。

篇2:发现夏天小学作文

进入了炎热的夏天后,自然界的变化可大了。你瞧!池塘里的荷花正开得欢呢!

那荷花有白的,也有粉红的。有些已经展开了两三片花瓣儿,有些还是小花骨朵儿。它们各自尽情地舒展着自己美丽的身体,像是在比美似的。冒着酷暑,跳着优美的舞姿,吸引着无数路过的人们。加上蝴蝶和蜜蜂的伴奏,荷花更是显得娇艳动人。相比之下,荷叶就有点逊色了。可荷花没有看不起难看的荷叶,它们知道没有荷叶的帮助,就没有艳丽无比的它们。荷花深情地对着荷叶微笑,用自己娇嫩的身体挡住阳光,不让荷叶被阳光晒到。荷花那颗感恩的心,不正值得我们学习吗?不仅如此,最让我着迷的还是它那股淡淡的清香。每次一闻到这股清香,我就会情不自禁的走过去,陶醉在那股淡淡的清香里。正是:“花不醉人,人自醉。”

篇3:发现夏天小学作文

听着这首旋律优美、节奏欢快的歌曲, 似乎看到了多年前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天地之间》的画面, 孩子们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唱歌、画画、做游戏, 让多少孩子羡慕不已。当年的梦想如今已成现实, 看, 他们正在色彩鲜艳、质地柔软的塑胶地面上开心地打滚、翻跟头, 无忧无虑地唱歌, 在采蜜园里随意看书, 在涂鸦墙上任意留言……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实验小学以“发现教育”为教育指导思想, 以“我发现”学校文化为思想载体, 统领学校的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我发现”学校文化如根深叶茂的大树, 根植于我校长期自主教育实践的沃土, 萌发于教育的“传承和创新”本质功能论, 受主体多元教育思想和自主发展教育理念的滋养浸染, 形成了以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素养为目标的思想体系和方法体系。这种独特的文化, 是在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 没有移植, 更没有复制。

镜头一:独特醒目的———“我发现”文化

还未走进殷都实验小学, 相信你就会感受到校园文化无声的力量、无痕的浸染。校园围墙外由每个班级“我发现”卡汇集的各具特色的展板, 静静地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学校鲜明的文化特色。

走进校门, 赫然醒目的校园文化主题词“我发现……”便映入眼帘。“我发现”三个大字的色彩是富有生命气息的绿色, 字型是儿童手写体。仔细看“我发现”中的“我”字笔画, 由学生的签名构成, 表示每个学生都是主体的“我”, “我”包括每一个学生;后边的省略号, 由六个字母组成, 是“我发现”的英文缩写;左上角的图案, 是“我发现”文化的标识。学校希望每一位孩子能够用眼睛去观察、用大脑去思考、用双手去操作、用智慧去创造, 在生活中发现、在校园中发现、在课堂上发现……在时时处处的发现中, 最终形成科学创新素养。

“发现”两个字是启迪智慧的开端, 这里既指具备发现素养的一种行为, 形成发现习惯后即形成的一种行为模式;还指发现就是学习、发现就是研究、发现就是发明、发现就是进步。LED电子屏上, 滚动播放着“科学并不遥远, 其实就在身边, 万事万物神奇, 奥秘我能发现”的发现文化理念;学校涂鸦墙上学生自由展示的“我发现”涂鸦, 虽然稚嫩, 但却散发着发自孩子内心的馨香, 让人感到扑面而来的生机与活力;独特的校园敞开式书吧, 随时欢迎爱好读书的孩子们勤学不辍的身影;每个班级都有一个以科学为主题的班名和富有特色的班级名称、班级文化, 教室走廊也成了学生展示“我发现”成果的自由天地。

为了给孩子创设更好的“玩耍”环境, 经过大量的前期准备, 精心筹划和设计, 我们把东、西两个校区所有的水泥地面改成了色彩鲜艳、质地柔软的塑胶地面, 使学生在校园里“处处能运动, 人人会运动”, 让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允许学生放开手脚, 在塑胶操场上或自由自在地打滚, 或无拘无束地爬来爬去, 或三五成群地席地而坐……这样的校园里多了一份童真, 多了许多欢笑, 给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多了一些自由成长的空间, 不但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

在校园的一隅, 一片棉花田、一块红薯地、一处小兔之家、一个火鸡养殖角……这些城市孩子鲜见的植物、动物已成为孩子们的小伙伴, 就连校园的花草树木都会引导学生去触摸自然, 学会发现……学校的一墙一瓦, 一树一花, 使每一个走进校园的人都会感到校园文化每地、每处别具匠心的设计。“文化育人、环境育人”, 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 鼓励启发学生想发现、善发现、常发现、有发现的科学素养。

镜头二:自我做主的———发现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学校依托高效课堂改革, 构建殷都实验小学“发现课堂”体系, 追求学生自主、学习高效、人人有发现, 为学生的发现素养和科学创新素养奠定思维品质基础。“发现课堂”六环节为:目标引领、自主发现、合作探究 (发现) 、展示发现、评价点拨、当堂检测。课堂上, 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 发现同伴的进步, 发现合作的乐趣, 发现学科知识的奥秘;对于老师, 可以发现学生的独特, 发现学生的长处, 发现自身的成长, 发现教育的奥妙……发现伴随师生一起成长。

场景一:“老师, 让我再说几句吧!

“孩子, 戴上这顶斗笠吧,

斗笠里有我编进的鸟鸣。

走到哪里, 你都能听到来自故乡的声音,

静静的夜晚, 鸟鸣会滑进你的梦境……”

这是我校五 (1) 班的李凤茹老师正在上高效课堂试水课, 课文是儿童诗《斗笠》。全班同学分成8个小组, 各自围拢在一起共同学习。当课程进行到背诵环节时, 李老师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小节进行背诵。第一个拿到话筒的同学站起来高声朗诵了一节, 同学们的情绪腾地一下被点燃了……

徐林溪同学说:“你的背诵似乎让我看到了家乡的小鸟飞翔在空中, 有的落在了小溪边。你读得太棒了!不过我们组也绝不次于你, 请看我们的精彩展示。”该小组同学背诵的时候, 各自都配上了不同的动作。

接着, 靳晴、石腾、谷丹等同学代表不同小组进行了精彩展示。不知不觉, 原计划40分钟的课时已经进行了60分钟, 李老师准备收回话筒。

这时, 高一凡同学急了, 攥着话筒舍不得放开, 央求道:“老师, 让我再说几句吧!我们小组其他同学都没有展示, 我当代表延长一分钟好吗?求求您了……”说着说着, 泪花开始在他的眼眶里打转儿。

李老师见状, 心里一热, 情不自禁地上前把高一凡紧紧抱在怀里……

场景二:“你的计算有问题!”

这是一节内容为体积与容积的数学课, 课程进行到集中展示环节, 各小组学生围拢到黑板前, 展示小组用绘图的方式直观地对鱼缸内水的体积进行求解。展示人赵晓钰同学说:“我们知道鱼缸的长为50厘米, 宽是30厘米, 水面高40厘米。根据体积公式, 长、宽、高相乘就可以算出水的体积。”

这时, 梁超同学大声质疑:“你的计算有问题!”

和老师说:“请大家认真听这位同学的意见。”

梁超指出了问题所在:“图中的鱼缸里有两条鱼, 那样的话, 你求出来的体积就有鱼的体积了。”

赵晓钰解释道:“我画的鱼是鱼缸外面的装饰画。”

和老师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 说:“赵晓钰的回答很巧妙。但是, 如果鱼在鱼缸里, 那要求鱼的体积该怎样求呢?”

梁超抢答:“我来讲。要想求出鱼的体积, 就必须知道没有放进鱼时的水面高度, 求出两个水面高度的差, 乘以底面的面积就行了。”

和老师赞赏道:“梁超同学讲得太棒了!他为我们解决了一个新问题, 大家为他鼓掌!”

——这两幕真实的场景, 是我们学校课堂的缩影。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时间还给学生, 把能力还给学生。“让孩子做学校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和“尊重差异, 让孩子全面、个性地发展”, 这是老师共同想的、共同说的、共同做的事情。简而言之, 就是“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把课堂变成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学生的乐园。

课堂上的追问, 质疑、补充等, 使孩子的思维得到了发散, 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得到了锻炼, 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孩子们喜欢这样的课堂, 在谈中学, 在玩中学, 学得快乐, 学得开心, 自信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发现课堂这块肥沃的土壤让科学之花遍地开放, 一直延伸到课外, 让社会进入学生的视野。

“发现课堂”———社会大课堂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要让学生走出学校, 在社会大课堂中观察、思考、发现。学校创造性地开展社会大课堂活动, 拓宽科技教育渠道:在生态园赏桃花、摘苹果, 在蔬菜基地了解农业科技, 在气象局学习气象预报知识, 在考古现场和历史对话, 在水厂关注饮用水的来源和处理方式, 在垃圾处理厂了解环保节约的重要性……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知识, 了解了社会, 锻炼了自己, 更对周围缤纷的世界产生了探索的兴趣。

请看我校制定的参观安阳市塘沟垃圾处理厂实施方案:

1.联系资源单位:由学校出具公函, 提出申请;资源单位批准;建设资源单位教育基地;聘请资源单位专家为学校校外辅导员;商定学习时间安排。

2.学校大队辅导员了解情况:由学校三、四、五、六年级大队辅导员先期到资源单位察看, 掌握第一手资料, 确定学生参观学习路线, 选择重点项目和确定教育目标;了解参观学习时注意事项;构思学习参观详细计划和对学生进行辅导、教育方案。

3.制定学习计划:包括资源价值, 参观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设计 (参观内容要求, 参观活动步骤方法, 礼仪安全教育事项等) , 作业设计, 先期教育方案, 资料收集方式等。

4.先期教育:以中队会或单独教育形式进行礼仪习惯、安全教育、背景知识教育等。

5.组织参观活动:学校统一安排, 有秩序地安排学生到联系地点进行活动。

6.效果检测:由作业反映。每次活动采用统一的活动方案, 采用统一的作业。活动结束的当周, 学生完成作业 (作业形式不准是作文) 。资料要存档。

7.活动总结: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反思, 提高认识, 相互促进活动的效果。

社会大课堂———运动会

我们的学校, 人多地方小, 课间做操尚且困难, 开全体运动会, 就更加困难。于是, 将部分社会大课堂与全校运动会合二为一, 运动会成了我校另一种社会大课堂。

运动会是社会大课堂一种形式, 每一次运动会, 我们都会认真挑选地址, 安阳市五中、安阳师范学院……意在让孩子们对每所学校都多少有所了解。每一次运动会的召开, 都在锻炼着我们的学生、老师和组织者。就拿2013年在五中的春季运动会来说, 我校的学生3188人, 这些孩子的午餐组织, 就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我们提前由学生付费, 订购了快餐。三个大型箱式货车满载才能将我们的快餐送到。每个班一个就餐区域, 班主任带领部分家长给学生分发餐盒, 班干部现场组织学生就餐的工具使用、卫生用具使用等, 不能给人家的塑胶地面留下饭粒菜汤。餐后就是回收餐盒, 还要不留垃圾地送回餐车, 由餐车拉走。那场景, 谁说不是锻炼老师、学生的一次大课堂呢?

每次运动会开完, 如同一场战斗结束, 我们的老师都累得精疲力竭。要说苦, 那是真苦。但是看到孩子们对运动会的热切盼望, 运动会上那种兴奋和激动, 学生回家时那张张如同煤矿工人刚出煤井时的脸上洋溢着满意笑容, 我们的老师心里就乐了。

镜头三:与众不同的———特长发展

我们学校对学生“特长”有独特的理解。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 有意识学习获得、无意识先天遗传获得或者由于生活环境影响耳闻目睹实践习得的一技之长都称为是特长, 包括琴、棋、书、画、跳、吹、拉、弹、唱、体等世俗认为的技能特长, 更包括除暴力破坏性技能之外的任何一种一技之长, 其类似于吉尼斯世界纪录囊括的项目, 如玩悠悠球、削苹果皮、玩转笔等任何一种长于他人的生活特长, 只是不要求吉尼斯纪录那么高的水平。对于个别特殊学生, 特长也可以仅仅是一项特长的确立, 或者具有某项特长意识。“特长”还指学生有意识地积极主动获取的某方面的进步和发展。为了培养、发展、锻炼孩子, 做到人人有特长, 我们还专门成立了社团和校园星光露一手大舞台

1.社团学习

丰富社团多彩的社团活动, 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而且可以成为学生特长学习和练习以及展示的平台。为此, 学校发动学生自主组建了很多社团, 包括鼓号社、科学社、跳绳社、朗诵社、美术社、舞蹈团、合唱队、书法社、排球社、五子棋等社团。给社团安排了专门的活动时间, 每个社团安排了专门的组织教师。孩子们在社团活动中, 既能学习自己喜爱的特长, 也能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特长, 获得荣耀感, 增强学习特长的自信心。

2.校园星光露一手大舞台

特长的认定, 我们学校是学年初申报, 学年末考核认定。这对于特长不突出和注意力不持久的孩子来说, 很有可能就会忘记。对于一些学习意志力不强的孩子, 还需要专门对其予以鞭策, 否则就不会主动参与到特长学习中去。如果你渴求一滴水, 我愿意倾其一片海;如果你要摘一片红叶, 我给你整个枫林和云彩……我们每个学期举办16次至20次“校园星光露一手大舞台”活动, 作为鼓励展示特长孩子和鞭策尚未形成特长孩子的平台, 让特长之花在殷都实验小学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学年末, 我们要对学生的特长项目发展状况予以考核认定。考核采取面试形式, 成绩采取5分制。得3、4、5分者, 我们认定该同学具有该年段该特长, 颁发认定证书。低于3分者, 不予认定。我们的考核, 由家长委员会负责完成。第二学期的学科内能力类考核时, 由家长委员会增设若干考核组, 一并对学生的特长发展进行考核。认定证书一般要在期末考试之前颁发到学生手中。

镜头四:独一无二的———科学特色

学校专门成立了“少年科学院”“小牛顿班”, 让学生在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小养殖、小课题“五小”实践中走近科学。

全体学生每周都要撰写“我发现”卡, 每学期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课题, 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每学期初举行的“自主小课题”开题会已经成为一项常规工作, 一方面展示学生优秀课题成果, 一方面提供新的课题研究题目, 指导学生走出校门, 进行调查访问, 观察记录, 利用网络、图书馆搜集整理资料, 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最后写出研究报告、科学小论文等。在学期末“我发现……成果节”上进行“五小”成果展示, 对表现突出的学生授予少年科学院“小科学家”“小院士”“小硕士”的称号。

学校里还有安阳市独一无二的校园科技馆, 60多套科普器材, 形象地展示了声音、光学、风力、电磁力、压力等多方面的科学常识, 讲解员也由学生来担任。科技馆成为激发学生科学兴趣、探索科学知识、体验科学实践的乐园。

附件:学生的“我发现”卡

我发现:大卡车后面都贴着红白条条

三 (1) 班陈佳琪

有一次, 爸爸带我去公园玩, 在路上, 我发现每辆大卡车后面一圈和车身都贴着红白连着的条条。我问爸爸, 那是什么?爸爸说:“那是反光条。”“那有什么用呢?”我接着问。爸爸说:“如果大卡车在晚上出去的时候, 后边的汽车的大灯照在这些反光条上, 就知道前面有车, 比较安全。”

噢, 反光条有这么大的作用啊!

我发现:饮料瓶都不满

二 (4) 班王治平

一天, 妈妈给我买了几瓶饮料, 发现饮料瓶都不满, 这是为什么呢?妈妈说:“因为物体的压强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温度上升, 饮料瓶里的饮料体积会膨胀变大, 压强也会随之增大。如果饮料被装得满满的, 一旦遇到高温, 瓶内的压强增大, 就有可能冲破瓶盖或涨破瓶子。所以饮料瓶都不装满。

我发现:为什么香蕉为什么没有种子?

四 (4) 班梁雪滢

香蕉不像苹果以及桔子, 果实里没有一粒钟子, 人们就认为香蕉根本没用种子。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香蕉也会开花结籽, 现在的香蕉都是经过人工培育改良而来的, 改变了坚硬的种子的本性。香蕉果肉里那一排排褐色的小点子, 就是香蕉退化了的种子。

镜头五:人人参与的———发现·管理

课改, 改到深处是管理, 学校公共设施、学生校园安全、课堂教学秩序、教师日常工作都离不开管理。我们强化引导学生的自主管理, 就是将需要管理的事务确权为个人所有权。自己管理自己的“私产”, 是任何一个人哪怕一年级的孩子都会尽心尽责的, 因此无论是学校的日常管理, 还是班级事务, 每名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责任田”, 形成了“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的良好氛围。

1.确定岗位。首先是将需要管理的事务, 尽量分割细化具体为最小单位, 每个最小管理单位对应唯一一个管理者, 最小的管理单位连同其管理者构成一个个岗位。我们的理想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岗位。

2.岗位强化。还要注意, 岗位分好以后, 职责目标、考核指标建立以后, 就是琐碎的日常工作和考核评价, 不但矛盾很多, 而且学生容易发生倦怠, 所以教师要不断进行正强化, 不断刺激学生的工作热情。

岗位明确, 岗位目标职责明确, 组队考核明确, 则自主化的管理体制就已形成。教师不断关注, 经常予以正强化, 班级自主管理的良好状态就会实现。总之, 理念一变天地宽, 当我们相信学生时, 学生的正能量可能得到最大限度释放。相信他们, 他们就能行!

镜头六:立体多元的———发现·评价

改到深处是管理, 管到深处是评价。评价是管理的最好保障, 评价也是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我校开展的“多元发展性评价”项目, 是其他各项工作的总推进器, 目的是建立科学的、客观向上的评价机制, 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多元发展性评价”主要有学科内考核评价, 学科外考核评价两大部分。在学科内考核评价中, 区别学科内知识类考核评价和学科内能力类考核评价。学科内能力类考核评价, 采取面试评价的方式进行, 由家长委员会完成。学科外评价包括三种评价, 分别是班级自主管理考核评价、殷都实验少儿科学院学位评价、荣誉特长类评价。其中班级自主管理考核评价获得表彰者, 获得各种各级“小管家”称号;殷都实验少儿科学院学位评价获得表彰者, 被授予各级学位称号;特长、荣誉类评价获得荣誉者, 被授予“优秀学生”称号或“特长发展之星”称号。

学校对学生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 通过“学科系列”“特长系列”“自主管理系列”“我发现系列”设置了20多个奖项, 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校园里找到自信, 找到发展的方向, 获得成长的动力。

篇4:发现童心让小学生轻松写作文

童心,还原生活的真实

童心是什么?明代哲学家李贽的《童心说》中说:“夫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童心”会被认为与他们所带的水壶一样普通、方便。任何时候渴了,都能打开用力吮吸里面的水。其实不然,童心是最难能可贵的,所以小学生作文中,应该把童心的“最优”用途展示出来。

一次作文课,我指导学生写《我xx的一天》。其中一个学生写了“我倒霉的一天”,写了主人公从早到晚发生的倒霉的事,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小作者的烦恼、在最后,小作者写道:“不管今天我多么倒霉,但是现在我不倒霉了,因为我的倒霉,我写完了今天的作文”。这是一个孩子最真实的心声,看完后,我走到孩子身边,告诉他,他的作文写的很棒,并且安慰着他说:“今天你真够倒霉的,但是倒霉的一天已经过去了”。孩子看着我也高兴的笑了。我和学生曾一起写一篇《我想成为xx》的作文,上课的时候我让每个学生手持一份我的的习作——我想成为一只小鸟,并且进行批改。我写道:我想成为一只小鸟,那我就可以无忧无虑了,整天在天上飞,要是看见什么好玩的,我就停下来,站在树上或者是房檐上慢慢看,更高兴的事就是我不用上学,不用写作业了。......有个小女孩站起起来说:这样写不好,因为小鸟也不是整天无忧无虑的在天上飞,有时候它们要筑巢、觅食,要是冬天来临的时候,它们还要养足体力准备飞往南方过冬。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也不能说看见好玩的,就停下来,倘若有时候你是被派往哪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你就不能随时停下来。并没有学生对“不用上学,不用写作业”进行“点评”。或许这就是孩子们最真实的一面,羡慕小鸟是他们最真实感受。

当然,唤醒“童心”,发挥“童心”的最优用途,就要求教师调整心态,重拾童心,蹲下身来做孩子。教师不应该用自我的思维方式束缚学生的自然童真。并且《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由写作和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并且还指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也就是说,学生的写作应是真情的流露和心声的表达,用“童心”写作,还原最真实的生活。

童心,回归写作的原点

作文,可以说是用文字把生活定格,将口语转化成书面语或者是更为委婉的书面语。所以小学生的习作,就可以理解为是把生活的片片断断用文字记录。著名诗人纪伯伦说过:“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我们是该重新回到起点,想想作文“为什么而出发”这个最初始的问题了。特别是小学作文的教学,我们应该回归写作的原点,让“童心”掌舵,小学生作文才会朝着更加宽广的海面驶去。

首届“冰心作文奖”小学组一等奖的作文《妈妈回来了》写道: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这篇只有107个字的习作,获奖理由是:小作者以不加任何修饰的文字真切的表达“妈妈回来”这一生活片段所带来的温暖和喜悦。展示了一个充溢着爱与美的文学世界。这也将“童心”的真谛诠释的尽善尽美。小学生的文字储备和文学积累均处在萌芽状态,作为他们想要习作,就应该将内心的情感——童心真挚的表达出,要求学生做到“我手写我心”。把生活的原貌还原,学生们才会顺其自然,有什么话就写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写。

小学作文教学,我采用“字——词——句——段”的指导方法。起步阶段的教学,用扩句的要求让学生从“字到词”和“词到句”的转变,。从简单的造句到看图说话,当学生有话要说,有话想说,而不是你要他说的时候,习作就会言之有物。作为刚刚步入写作殿堂的孩子,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性。小学作文发展阶段的教学,用给语句排序的要求让学生做到“段——篇”的转变。这个阶段,我们要使学生不怕写作、善于写作、乐于写作,把习作变成“喜作”,从而使学生习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篇5:夏天的发现作文

夏天是悠闲的,可以去海边游泳、拣美丽的贝壳、堆沙子城堡,也可以在海岸上玩游戏。

夏天是美味的,可以做水果沙拉、做美味佳肴、吃西瓜,也可以自己制作冰淇淋。

夏天是快乐,可以在炎热的晚上去田边捉蝈蝈、蛐蛐或一些小昆虫,也可以在白天去找西瓜虫,西瓜虫有的大有的小脚很多,爬得速度很快,用小木棍一碰就所成圆形的了,像西瓜一样所以叫它们西瓜虫。

夏天是迷人的,晚上看着星星、月亮和蔚蓝的天空,还可以望着美丽的星空畅想未来美好的世界。一切都在夏天里走向成熟。

篇6:夏天的发现作文

夏天是美丽的。嫩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花朵,大树披上了绿油油的衣裳,大地仿佛变成了五颜六色的地毯。

夏天是有趣的。白天,可以和好朋友在树荫下欢快的玩耍。晚上,可以看萤火虫提着灯笼在草丛中游行。

夏天是悠闲的。我可以自制冰淇淋,吃到冰凉清爽的冰淇淋。还可以捉蛐蛐。或者白天躺在椅子上读书,让自己获得许多的知识。夜晚望着星空畅想。

篇7:夏天的发现作文

在夏天里,我最爱去游泳,每天都有很多人去,有一次,我在跳水时还跳到了一个人身上呢!

春天桃花开,夏天结桃子。现在桃花谢了,树上却有许多毛茸茸的小桃子,有的像手表一样大,有的才刚刚结出来,还有几个熟了的。去年暑假,有一件令我觉得奇怪的事:我发现所有的桃子都是青的,便都熟了,吃起来比红的还甜。

夏天有时还会有台风,有一次我不信夏天还有台风,所以上午穿着短裙子出门,但到了下午,台风突然来了,回到家我就感冒了。

夏天,我喜欢,因为令我发现的太多了,可以摘小区里桃树上的桃子,可以去游泳,还可以穿裙子和短袖,真是太棒了。我发现了许多东西呢。

篇8:小学教学“发现式”教学策略初探

一、设“导”是为了“得”

小学数学“发现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和帮助,将课堂和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知识的发现、探究过程中去,教师只要负责给学生指引一个正确的学习方向,以及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学术性、经验性问题。

1.情境,有效引导

情境是知识产生、应用的具体环境,是联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纽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作用。

案例1:在三年级下学习“平均数”这一内容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部队接到任务,马大哈班长带队前往,途经某小河。河边警示牌上注明:本河段平均水深1.40米。马大哈赶紧量最矮战士的身高,有1.68米。就放心让战士们蹚水过河。你们准备过河吗?

看到问题后,学生纷纷展开讨论,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可以,意见不一、群情激荡,情境创设的功效得以见证!这样的“乱”况之中,蕴藏着发现的契机,提供着发现的平台,为新知识的接纳提供了铺垫。

师: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水深1.40米?

生:河底不一定平坦,有的地方可能会超过1.40米。

师追问引导:为什么不可以过河?

……

生动的故事情境加上教师适时的追问,学生学习的欲望被有效点燃,主动性得到唤醒,新知的接纳、顺化也就变得有迹可循了。

2.问题,层层诱导

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思维过程最初的时刻通常是问题的情境。”对学生而言,适合的问题,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对知识的需要与渴求。因此,教师要找准认知盲点,以问题诱导,催生学生的思维触点。

案例2:在学习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个场景:去玻璃店配茶几面,分别有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两款玻璃面板可以选择。

(1)能计算长方形玻璃面积吗?

(2)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3)能计算平行四边形玻璃面积吗?

前面两个问题学生在思考后都能一一作答,到了第3个问题时,学生说不知道公式,不知道如何求解。这时是学生最迷茫与困顿的时候,同样也是最有生发力的时机。此时,教师顺势抛出了第4和第5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4)什么图形你会算?

(5)能否将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你会算的图形?

沿着学生的困惑处,精心编制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由此产生探知的兴趣,搭建起思维生长的阶梯。思维始于发问,在“发现式”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精心设问、层层诱导,将学生推上发现者、研究者的位置,让他们在发现中自主学习。

3.内容,精心编导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素材及信息。合适的教学内容较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在“发现式”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编导一些教学内容,力争接近学生的知识“最近发展区”。

案例3:影剧院正在放映《举起手来》,李老师夫妇都很想去看。但李老师只有一张电影票,怎么办呢?请大家帮李老师出出主意。

这是在学习“可能性”时,教师编导的一个内容。谁来帮帮老师,让学生争当“智多星”出谋划策,并在自主交流中验证自己所提方法的合理性,教师则退居幕后。

生:可以扳手腕,赢的人去看电影。

生:不可以,李老师是女生,力气小,一定会输的,这对她不公平。

生:要不让他们划拳来决定?

……

这样的教学内容的安排远比硬塞一个结论给学生要高明得多。学生在不断思考、反驳、修改中,既能发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必要性,又能感受、理解“可能性”的内涵与应用。

二、有“舍”才有“得”

小学数学“发现式”教学在“舍”“得”之间不断寻求平衡点。舍得抛开沿袭多年的教案;舍得放弃教材范例;舍主角为配角;舍主讲为“候补”。让教师成为学情的解读者,成为课堂生成的掌控者,让学生真正自主的去发现问题所在。

1.“舍”范例,得可控

在“发现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迷信权威、迷信书本,而应当立足于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取舍。

案例4:“百以内数的认识”一课的教材图:小朋友围坐在课桌边点花生计数,最后引出百的概念。

编者的愿望是好的,实际操作的局面却存在着一定的不可控性。首先花生这一材料虽然并不难找,但是课前准备仍需一定的时间,并且只在这一次课上使用,有浪费之嫌。另外,花生因为是圆的,低年级的学生控制不好容易掉落,会给课堂带来不必要的意外。基于此,教师准备了数学学具中经常用到的小棒来代替花生。

在数小棒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一不小心就得重新数,既烦琐又累人。怎样才能更加的一目了然呢?操作与要求的冲突,为10根一扎方法的诞生做了有力的铺垫。渐渐地学生在操作中又发现,每次都10根一扎速度太慢,是否还有更快更简洁的方法?有需求就有进步,学生在烦琐的操作中逐步掌握了只要10根小棒圈1个小圈,10个小圈成1个大圈就是百,从而自觉地懂得了用图示的方法原来更高明。

从可控制的操作中获得经验的积累,这种经验既构成了学生“发现”的基础,也使数学课堂充满变数,让方法在冲突中孕育。

2.“舍”主体,得唤醒

有许多数学的知识,学生基于平时的生活经验已经懂得了,这时不妨将课堂的主体留给学生,教师只需要通过引导、扶放,唤醒学生的旧知,为新知的形成、内化服务。endprint

案例5:在“圆柱侧面积”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学生对于侧面积的计算往往难以理解。这时教师设计了“剪一剪、贴一贴”的活动,让学生试着将薯片罐侧面(包装纸)剪开、展开。率先完成的学生对自己的“成果”很是得意,却在左顾右盼中发现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图形,他们立马去询问、去反思、去研究、去探讨。学习主体意识在教师有意的放任中得到唤醒。

同样在“圆的面积”中,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了然于心,对公式的推导方法亦有所感悟。这些正是新知的起点——“你能用类似方法将圆转变成熟悉的图形吗?”“化成后的图形各部分相对于圆哪部分?”——有形的“扶”,为操作的“放”做足功课。学生剪开圆,或拼长方形,或拼梯形,或拼三角形……直到下课了仍然意犹未尽。

这样的放手,教师看似舍弃了课堂的主体地位,却唤醒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唤醒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助长了知识生长的强度,凸显了知识不断丰盈的进程。

三、有“等”就有“得”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是学生知识生长的平台。“发现式”的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则需要将脚步稍稍放慢一些,在适时的等待中收获学生的成长。教育中的等待并不是一种不负责的放任,而是一种遵循教育规律的理性选择,是宽容、耐心、信任与尊重的化合物,是学生成长与进步的催化剂。

1.“等”在冲突处

冲突是学生思维的纠结点,也是知识内化的关键点,教师只需要在学生的认知冲突处等待“造势”,就能有效推动学生思维的动态发展。

案例6:简便计算方法的教学最常用的形式是教师介绍,学生接受,可以说是“绑架”了学生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考。为此在“发现式”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学生的自我需求中,传递简便计算方法的应用。

出示A、B两组计算题,男女生分组比赛。

刚开始学生会老老实实计算,很快抽到A组题的学生就抗议了:“为什么B组的题目比我们的简单,老师你不公平!”此时,正是学生思维的冲突点,教师等待在此,适时地抓住机会让学生回顾题组,发现异同,从而明确简便计算方法的价值。

于练习中发现不公平,质疑不公平,化解不公平,这样的等待,让矛盾与冲突激发,让学生学会用“发现”的眼光看问题,萌生敏锐数感。

2.“等”在反馈处

课堂上如果教师占用的时间过多,必然会压缩学生的时间,无形中抑制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学生亲自探索的积极性。因此,尤其在学生反馈交流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示弱隐退,等待学生去“逞强”,打造思维灵活度。

案例7:在五年级上册的小数除法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出示例题:18÷0.6=?

面对题目有的学生苦思冥想,有的立马就有了答案。此刻教师不妨做做学生眼里的“笨老师”:“你们听明白了吗?老师好像没懂,谁来教教我?”恰如其分的弱势让学生乐于去积极思考,想方设法给予教师帮助。

生:“可以看作18元,每块橡皮0.6元,求买几块?把0.6化作6角,18元化作180角,算出30。”

生:“将0.6看成6个十分之一,18就看成180个十分之一,相当于在求180里面有几个6。”

马上又有学生跟进:“老师,我连1.2÷0.3=?都会算了。你们看,0.3是3个十分之一,1.2是12个十分之一,不就在求12里面有几个3嘛。”

……

因为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马上发现问题的关键点。于反馈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已经理解题意的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使还没有理解的学生千方百计想赶在教师之前理解,探究的热情势必会因此而被激发,这样的“发现”课堂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课堂。

3.“等”在迁移处

数学的学习是建立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等的基础上的,这种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学习的影响就形成了知识的迁移。教师应有效利用学生的这种迁移,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点,这样所获得的知识才能更牢固。

案例8: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相关教学中,学生在经历了动手操作探究后,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依据有了一些思路及想法,但还不一定能说清道理、说出结论。此时的知识迁移是十分重要的。借助想一想、议一议的活动——“你是怎样想的?”“分享一下你的方法。”——巧妙地将学生推到课堂的前台。

生:“我们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成两部分,将左边部分平移到右边,发现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师:“我们想求平行四边形面积,你给出了长方形,它们有什么关联呢?”

生:“我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底转化成为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转化成长方形的宽。”

师:“那可以推出什么内容?”

生:“哦,我发现了!因为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可以推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应该是底乘高。”

师:“难道只有这种方法吗?”

生:“我发现了!可以将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2刀,剪出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有人表示不理解,这位学生索性用实物投影展示出他的“作品”。原来他将平行四边形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长方形,余下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这样的两部分面积就很容易得出了。

……

通过剪贴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地将长方形面积的求解方式迁移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解中。教师在学生知识迁移时的耐心等待,真正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最高境界。而这种境界的诞生需要教师精准把握迁移时机,提供观点碰撞的契机,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强度和韧性。

好学基于愿学,愿学基于会学,会学才有乐学,赢在课堂才能赢在未来!小学数学“发现式”教学秉承着这样的理念,构建着高效课堂的底线,无论是“导”,还是“舍”,亦或是“等”,最终都是为了知识更有效的“得”,也是为了将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的发现中收获知识的硕果。

(浙江省嘉善县洪溪小学 314100)endprint

案例5:在“圆柱侧面积”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学生对于侧面积的计算往往难以理解。这时教师设计了“剪一剪、贴一贴”的活动,让学生试着将薯片罐侧面(包装纸)剪开、展开。率先完成的学生对自己的“成果”很是得意,却在左顾右盼中发现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图形,他们立马去询问、去反思、去研究、去探讨。学习主体意识在教师有意的放任中得到唤醒。

同样在“圆的面积”中,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了然于心,对公式的推导方法亦有所感悟。这些正是新知的起点——“你能用类似方法将圆转变成熟悉的图形吗?”“化成后的图形各部分相对于圆哪部分?”——有形的“扶”,为操作的“放”做足功课。学生剪开圆,或拼长方形,或拼梯形,或拼三角形……直到下课了仍然意犹未尽。

这样的放手,教师看似舍弃了课堂的主体地位,却唤醒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唤醒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助长了知识生长的强度,凸显了知识不断丰盈的进程。

三、有“等”就有“得”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是学生知识生长的平台。“发现式”的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则需要将脚步稍稍放慢一些,在适时的等待中收获学生的成长。教育中的等待并不是一种不负责的放任,而是一种遵循教育规律的理性选择,是宽容、耐心、信任与尊重的化合物,是学生成长与进步的催化剂。

1.“等”在冲突处

冲突是学生思维的纠结点,也是知识内化的关键点,教师只需要在学生的认知冲突处等待“造势”,就能有效推动学生思维的动态发展。

案例6:简便计算方法的教学最常用的形式是教师介绍,学生接受,可以说是“绑架”了学生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考。为此在“发现式”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学生的自我需求中,传递简便计算方法的应用。

出示A、B两组计算题,男女生分组比赛。

刚开始学生会老老实实计算,很快抽到A组题的学生就抗议了:“为什么B组的题目比我们的简单,老师你不公平!”此时,正是学生思维的冲突点,教师等待在此,适时地抓住机会让学生回顾题组,发现异同,从而明确简便计算方法的价值。

于练习中发现不公平,质疑不公平,化解不公平,这样的等待,让矛盾与冲突激发,让学生学会用“发现”的眼光看问题,萌生敏锐数感。

2.“等”在反馈处

课堂上如果教师占用的时间过多,必然会压缩学生的时间,无形中抑制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学生亲自探索的积极性。因此,尤其在学生反馈交流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示弱隐退,等待学生去“逞强”,打造思维灵活度。

案例7:在五年级上册的小数除法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出示例题:18÷0.6=?

面对题目有的学生苦思冥想,有的立马就有了答案。此刻教师不妨做做学生眼里的“笨老师”:“你们听明白了吗?老师好像没懂,谁来教教我?”恰如其分的弱势让学生乐于去积极思考,想方设法给予教师帮助。

生:“可以看作18元,每块橡皮0.6元,求买几块?把0.6化作6角,18元化作180角,算出30。”

生:“将0.6看成6个十分之一,18就看成180个十分之一,相当于在求180里面有几个6。”

马上又有学生跟进:“老师,我连1.2÷0.3=?都会算了。你们看,0.3是3个十分之一,1.2是12个十分之一,不就在求12里面有几个3嘛。”

……

因为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马上发现问题的关键点。于反馈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已经理解题意的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使还没有理解的学生千方百计想赶在教师之前理解,探究的热情势必会因此而被激发,这样的“发现”课堂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课堂。

3.“等”在迁移处

数学的学习是建立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等的基础上的,这种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学习的影响就形成了知识的迁移。教师应有效利用学生的这种迁移,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点,这样所获得的知识才能更牢固。

案例8: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相关教学中,学生在经历了动手操作探究后,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依据有了一些思路及想法,但还不一定能说清道理、说出结论。此时的知识迁移是十分重要的。借助想一想、议一议的活动——“你是怎样想的?”“分享一下你的方法。”——巧妙地将学生推到课堂的前台。

生:“我们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成两部分,将左边部分平移到右边,发现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师:“我们想求平行四边形面积,你给出了长方形,它们有什么关联呢?”

生:“我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底转化成为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转化成长方形的宽。”

师:“那可以推出什么内容?”

生:“哦,我发现了!因为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可以推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应该是底乘高。”

师:“难道只有这种方法吗?”

生:“我发现了!可以将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2刀,剪出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有人表示不理解,这位学生索性用实物投影展示出他的“作品”。原来他将平行四边形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长方形,余下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这样的两部分面积就很容易得出了。

……

通过剪贴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地将长方形面积的求解方式迁移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解中。教师在学生知识迁移时的耐心等待,真正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最高境界。而这种境界的诞生需要教师精准把握迁移时机,提供观点碰撞的契机,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强度和韧性。

好学基于愿学,愿学基于会学,会学才有乐学,赢在课堂才能赢在未来!小学数学“发现式”教学秉承着这样的理念,构建着高效课堂的底线,无论是“导”,还是“舍”,亦或是“等”,最终都是为了知识更有效的“得”,也是为了将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的发现中收获知识的硕果。

(浙江省嘉善县洪溪小学 314100)endprint

案例5:在“圆柱侧面积”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学生对于侧面积的计算往往难以理解。这时教师设计了“剪一剪、贴一贴”的活动,让学生试着将薯片罐侧面(包装纸)剪开、展开。率先完成的学生对自己的“成果”很是得意,却在左顾右盼中发现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图形,他们立马去询问、去反思、去研究、去探讨。学习主体意识在教师有意的放任中得到唤醒。

同样在“圆的面积”中,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了然于心,对公式的推导方法亦有所感悟。这些正是新知的起点——“你能用类似方法将圆转变成熟悉的图形吗?”“化成后的图形各部分相对于圆哪部分?”——有形的“扶”,为操作的“放”做足功课。学生剪开圆,或拼长方形,或拼梯形,或拼三角形……直到下课了仍然意犹未尽。

这样的放手,教师看似舍弃了课堂的主体地位,却唤醒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唤醒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助长了知识生长的强度,凸显了知识不断丰盈的进程。

三、有“等”就有“得”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是学生知识生长的平台。“发现式”的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则需要将脚步稍稍放慢一些,在适时的等待中收获学生的成长。教育中的等待并不是一种不负责的放任,而是一种遵循教育规律的理性选择,是宽容、耐心、信任与尊重的化合物,是学生成长与进步的催化剂。

1.“等”在冲突处

冲突是学生思维的纠结点,也是知识内化的关键点,教师只需要在学生的认知冲突处等待“造势”,就能有效推动学生思维的动态发展。

案例6:简便计算方法的教学最常用的形式是教师介绍,学生接受,可以说是“绑架”了学生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考。为此在“发现式”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学生的自我需求中,传递简便计算方法的应用。

出示A、B两组计算题,男女生分组比赛。

刚开始学生会老老实实计算,很快抽到A组题的学生就抗议了:“为什么B组的题目比我们的简单,老师你不公平!”此时,正是学生思维的冲突点,教师等待在此,适时地抓住机会让学生回顾题组,发现异同,从而明确简便计算方法的价值。

于练习中发现不公平,质疑不公平,化解不公平,这样的等待,让矛盾与冲突激发,让学生学会用“发现”的眼光看问题,萌生敏锐数感。

2.“等”在反馈处

课堂上如果教师占用的时间过多,必然会压缩学生的时间,无形中抑制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学生亲自探索的积极性。因此,尤其在学生反馈交流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示弱隐退,等待学生去“逞强”,打造思维灵活度。

案例7:在五年级上册的小数除法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出示例题:18÷0.6=?

面对题目有的学生苦思冥想,有的立马就有了答案。此刻教师不妨做做学生眼里的“笨老师”:“你们听明白了吗?老师好像没懂,谁来教教我?”恰如其分的弱势让学生乐于去积极思考,想方设法给予教师帮助。

生:“可以看作18元,每块橡皮0.6元,求买几块?把0.6化作6角,18元化作180角,算出30。”

生:“将0.6看成6个十分之一,18就看成180个十分之一,相当于在求180里面有几个6。”

马上又有学生跟进:“老师,我连1.2÷0.3=?都会算了。你们看,0.3是3个十分之一,1.2是12个十分之一,不就在求12里面有几个3嘛。”

……

因为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马上发现问题的关键点。于反馈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已经理解题意的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使还没有理解的学生千方百计想赶在教师之前理解,探究的热情势必会因此而被激发,这样的“发现”课堂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课堂。

3.“等”在迁移处

数学的学习是建立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等的基础上的,这种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学习的影响就形成了知识的迁移。教师应有效利用学生的这种迁移,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点,这样所获得的知识才能更牢固。

案例8: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相关教学中,学生在经历了动手操作探究后,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依据有了一些思路及想法,但还不一定能说清道理、说出结论。此时的知识迁移是十分重要的。借助想一想、议一议的活动——“你是怎样想的?”“分享一下你的方法。”——巧妙地将学生推到课堂的前台。

生:“我们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成两部分,将左边部分平移到右边,发现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师:“我们想求平行四边形面积,你给出了长方形,它们有什么关联呢?”

生:“我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底转化成为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转化成长方形的宽。”

师:“那可以推出什么内容?”

生:“哦,我发现了!因为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可以推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应该是底乘高。”

师:“难道只有这种方法吗?”

生:“我发现了!可以将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2刀,剪出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有人表示不理解,这位学生索性用实物投影展示出他的“作品”。原来他将平行四边形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长方形,余下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这样的两部分面积就很容易得出了。

……

通过剪贴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地将长方形面积的求解方式迁移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解中。教师在学生知识迁移时的耐心等待,真正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最高境界。而这种境界的诞生需要教师精准把握迁移时机,提供观点碰撞的契机,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强度和韧性。

好学基于愿学,愿学基于会学,会学才有乐学,赢在课堂才能赢在未来!小学数学“发现式”教学秉承着这样的理念,构建着高效课堂的底线,无论是“导”,还是“舍”,亦或是“等”,最终都是为了知识更有效的“得”,也是为了将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的发现中收获知识的硕果。

上一篇:新婚庆典主持词下一篇:2024江苏省《安全员B证》考点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