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2024-08-23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精选6篇)

篇1: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发挥微观主体的作用。在形成统一的市场竞争规则的基础上,大力倡导长三角区域内企业的联合、整营。在一些战略性产业领域,提倡企业之间的重组与兼并活动。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当市场交易成本过高时,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能使外部交易成本内部化,使交易成本降低,从而有效地提升经济活动的效率。通过企业之间多种形式的广泛合作,改善企业间过度、无序竞争的关系,能够有效地整合区域内各城市间的产业关系,增强分工与协作,最终形成区域内合理的产业结构。

制度取向

(1)改革GDP体制与政绩考核制度。第一,GDP指标只衡量行政辖区本地经济发展的状况,已不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将经济增长的统计框架由单一的GDP体制变为GDP与GNP双轨制,将属地原则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为更加灵活的属地和异地并存的税制。第二,中央政府应制定更为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除了考核地方官员发展经济的能力之外,还应注重对其在社会管理、发展教育、社会保障、环境治理等工作中成绩的考核,以引导其注重社会的协调发展。

(2)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加快制定各类法律法规,一方面使区域内经济活动微观主体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应制定相关法律以规范和约束地方政府的行为和职能。政府制定各种条例、命令、规定要合法,同时要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真正做到依法办事,杜绝行政超越法律的现象。地方政府在依法行使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时,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杜绝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任意处置权,克服主观随意性。

篇2: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珠三角港口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珠三角地区港口业发展现状:

广东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为腹地,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汕头港为枢纽港,专业港与综合港相配合,大、中、小港口配套,海陆空交通相连接的珠三角港口群体格局,为珠三角发展航运产业构成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和发展优势。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港口业发展迅速。2012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15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220.7万标箱,同比增长6.5%和5.8%。2013年1-5月,广州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89亿吨,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92.38万标箱。2012年,虎门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02万标箱。截至2013年一季度,虎门港已开通了22条内贸集装箱班轮航线和1条台湾航线,一季度,虎门港集团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6.80万Teu(标箱),同比增长74.49%。

目前,珠三角港口码头对于内贸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外贸重镇东莞虎门港定下的目标却是打造华南内贸枢纽港。在珠三角地区,瞄准内贸市场的港口也不止虎门港一个。2011年12月,珠海至大连集装箱班轮航线正式开通,这是珠三角西部地区第一条通往东北地区的海上运输通道,标志着珠海港南北内贸集装箱航线网络全面贯通。另外,作为珠三角地区最大港口的深圳盐田港也加入到这场内贸航线市场的争夺中。近年来陆续开通了东莞常平、韶关的海铁联运等航线。

珠三角地区港口业前景趋势分析:

当前珠三角港口建设方兴未艾,广东将加快制定珠三角港口发展规划,还将明确各个港口的定位、功能、投资主体和经营模式等,推动珠三角港口一体化发展。珠三角港口将迎来再次大发展的黄金时期。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珠三角港口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共九章。首先介绍了港口的定义、功能、分类、管理机构及行业规划等,接着分析了中国港口业和珠三角地区港口业的现状,然后具体介绍了珠三角港口集装箱运输、珠三角港口物流的发展。随后,报告对珠三角地区港口业做了区域发展分析、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和投资分析。最后对珠三角港口业的发展前景与未来趋势进行了科学的预测。

篇3: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 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已成为世界所承认的全球第六大都市圈。它以全国1/50的土地、1/10的人口, 创造了全国1/5的国内生产总值, 近1/4的财政收入和进出口额, 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的都市圈相比, 长三角都市圈的经济实力还有较大的差距, 经济一体化程度低, 区域城市间经济联系不紧密, 还没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合理布局。

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产业和制度的一体化, 区域市场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产业一体化是核心, 制度一体化是保障。三个一体化必须同时推进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有序、高效地发展。没有区域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没有区域城市间合理的产业链条, 没有区域经济一体化运行的制度保障, 区域城市就只能是群而散布, 无法发挥集聚性的经济能量。

二、现阶段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挑战

1、地方本位主义和不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

经济体制转轨以来, 对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 经历了一个由“政治挂帅”到“经济增长”为中心的转变过程, 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成了政府绩效、官员政绩评价和奖惩的直接依据, 这导致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只顾辖区利益, 对经济的运行进行不正当的行政干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设置区域贸易壁垒, 不允许其他区域的同类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或提高其进入成本, 并限制本地企业把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向外转移, 造成区域市场的行政分割。二是在经济管理和执法方面, 地方政府在发生跨区域纠纷时偏袒本区域的企业。三是为招商引资而恶性竞争, 最突出地表现在对土地进行甩卖式“杀价竞争”, “以土地换GDP、以优惠换外资”, 各地区不仅用足国家允许的政策, 还不断创新各种优惠政策, 大打“政策倾销”战。

2、基础设施重复低效建设

机场、港口、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正由于此, 在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 各城市往往只着眼于本地行政区域, 重大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现象严重。区域内高等级基础设施尚未形成网络;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 港群内部竞争十分激烈;航空运输市场空间不平衡, 缺乏高质量的国际空港和机场群;各级物流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不明确, 这些中心大多自成体系, 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方封锁。例如, 嘉湖高速公路全长102公里, 宽阔的6车道横贯湖州、嘉兴两市, 是浙北地区连接上海的主要高速通道, 然而, 由于交通发展布局等方面的客观原因, 申嘉湖高速在沪浙交界的上海市枫泾镇停止延伸, “断头”处距离上海高速公路网仅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

3、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

许多地方政府在规划地方产业发展时不顾自身的客观条件, 争相发展高科技产业。产业同构是长三角一直都走不出的误区, 无论是过去的16城市中12个城市上电信、11个城市造汽车、8个城市搞石化, 还是现在各个城市都在发展的高新技术园区、创意产业园、物流园区、中央商务区, 在食品饮料、纺织、印刷、塑料、办公机械设备等产业方面, “长三角”江、浙、沪三地的同构率竟高达80%以上。据测算, 上海与江苏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是0.82, 上海与浙江的相似系数为0.76, 而江苏与浙江的相似系数则高达0.97。

4、区域公共问题凸显

多年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造成了长三角区域内生态环境被破坏, 人地资源紧张, 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问题凸显。长三角地区拼土地、拼资金、拼环境的投资拉动的外延式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协调, 高能耗、高污染的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偏高, 造成资源供应紧张, 环境污染严重, 影响到投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主要水体污染严重、土壤污染突出、酸雨发生频繁、“三废”排放激增和食品安全危机等。长江三角洲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酸雨多发区和水环境严重污染区域。

5、持续发展能力问题

长三角地区历来地少人多, 资源尤其是工业发展的能源、主要原材料都需要依赖国际国内市场供应。因此, 这里不仅人口密集 (还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 , 而且工业项目星罗棋布 (从开始遍布乡村的乡镇企业到今天日益增多的外资项目) 。在高投入、高速度、高消耗、低附加值的粗放增长方式作用下, 长三角地区工业近年来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压力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持续发展的能力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长三角地区许多以高度专业化和价格竞争为利器的产业集群已经进入低谷和调整期, 有的产业集群甚至难以为继。其中浙江省有制造业集群近千个, 但这些集群中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45%, 远低于发达国家3%的高比例。

三、创新一体化机制

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必须同步推进区域市场、产业与制度的一体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至今, 地方政府仍然拥有大量的经济资源, 并且拥有强大的行政力量与管制手段, 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政府授让资源于市场、还权于企业的过程,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 政府起着主导作用, 而市场则是一体化的根本动力, 制度是一体化的保障。创新一体化机制, 必须要从政府、市场与制度三方面着手。

1、政府取向

(1) 组建权威与谈判式组织。借鉴国外都市圈治理经验, 可建立权威性组织, 赋予其相应的资金支配权和审批权, 以协调区域内重大问题。例如在流域水资源管理方面, 可成立由水利部、有关部委 (局) 、流域各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用水单位代表组成的流域管理委员会, 负责对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保护等事务进行协商决策, 形成各方参与、民主协商、共同决策、分工负责的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可参照WTO的模式成立谈判式组织, 就区域内重大问题进行投票仲裁。若区域内某一城市对其他成员城市的商品设置高行政壁垒, 或是采取倾销式优惠政策以吸引外资等, 其他成员可提出诉讼, 申请仲裁。

(2) 多元化治理模式。培养各种以企业为代表的经济组织与以民众为代表的民间组织, 充分发挥这些非政府组织参与决策咨询、舆论监督、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管理等作用, 逐步向政府、企业、民间组织等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区域公共管理模式发展。

(3)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坚持政府的改革方向, 还资源于市场, 还权于企业, 最终转型为服务型政府。切实解决政府对市场直接干预过多、过深, 而公共产品和服务又严重不足的状况, 把政府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转到创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政策和法律环境上来, 转移到完善市场秩序, 促进公平竞争上来, 真正让市场起到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2、市场取向

(1) 建立区域性专业市场。区域市场的整合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从具体门类的专业市场着手, 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 运用国际统一标准规范市场行为, 重构统一的商业信誉体系, 逐步整合区域内的各类商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广泛利用来自社会各界的多元化主体, 引导各类资本共同投资培育、建设并竞相开放面向本区、全国和全球的大型商品、生产要素市场。

(2) 发挥微观主体的作用。在形成统一的市场竞争规则的基础上, 大力倡导长三角区域内企业的联合、整营。在一些战略性产业领域, 提倡企业之间的重组与兼并活动。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当市场交易成本过高时, 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能使外部交易成本内部化, 使交易成本降低, 从而有效地提升经济活动的效率。通过企业之间多种形式的广泛合作, 改善企业间过度、无序竞争的关系, 能够有效地整合区域内各城市间的产业关系, 增强分工与协作, 最终形成区域内合理的产业结构。

3、制度取向

(1) 改革GDP体制与政绩考核制度。第一, GDP指标只衡量行政辖区本地经济发展的状况, 已不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将经济增长的统计框架由单一的GDP体制变为GDP与GNP双轨制, 将属地原则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为更加灵活的属地和异地并存的税制。第二, 中央政府应制定更为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除了考核地方官员发展经济的能力之外, 还应注重对其在社会管理、发展教育、社会保障、环境治理等工作中成绩的考核, 以引导其注重社会的协调发展。

(2)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加快制定各类法律法规, 一方面使区域内经济活动微观主体有法可依, 另一方面应制定相关法律以规范和约束地方政府的行为和职能。政府制定各种条例、命令、规定要合法, 同时要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 真正做到依法办事, 杜绝行政超越法律的现象。地方政府在依法行使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时, 要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坚决杜绝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任意处置权, 克服主观随意性。

参考文献

[1]张永庆:上海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6 (2) .

[2]李庆华: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制度建设——基于政府间磋商机制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07 (4) .

[3]刘志彪:长三角区域合作建设国际制造中心的制度设计[J].南京大学学报, 2005 (1) .

[4]郝继明:都市圈经济的繁荣与政府公共管理体制的创新[J].学习与实践, 2007 (11) .

[5]付永、曾菊新: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J].经济体制改革, 2005 (2) .

[6]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J].中山大学学报, 2005 (5) .

[7]金太军、沈承诚: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困境的内在机理探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考量[J].学术论坛, 2007 (3) .

[8]陈建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的构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 (5) .

篇4:软件工程经济的研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软件工程经济;评估模型;研究发展趋势

软件工程经济对软件成本单元、单元组合模式和约束关系、单元之间的转移关系和指导其形成的原理和变化规律做了定义。软件工程经济重点考虑软件和劳动力、造成软件产品多样化的那些因素、资本和产品的关系、软件工程行为。

一九六五年SDC研究了169个软件项目的104个属性,这是最早的关于软件工程经济学的有价值的应用研究,尽管模型描述并不是很准确,但关于软件成本的研究从此被开创了,之后一些有价值的可行的经典模型逐渐产生了。

我们可以把软件工程经济看做是经济的子领域和信息经济的分支。软件工程最初的研究是软件开发中的全部知识工业经济和投资经济、有关广告和寻价。

一、对软件工程经济的描述

软件工程经济的研究想要凭借发现更优的经济模型去描述因素与指导开发,软件的开发从多个方面显示了经济的驱动因素。目前软件工程的研究偏重于成本、进度的评估与控制,整体价值的描述却依然缺乏。并且,很好的解释怎样设计软件产品、软件开发项目、软件系统也是经济模型、方法、工作的使命,这种经济模型能使信息发展的相当多重要指标加速,具备完善软件开发各部分的潜力。

有必要补充的是,在Brynjolfson与Hin研究的过程中提供了证据,证实软件技术回报并不是永远都会凭借接受者与使用者生产能力和收益率有关的指标去实现,另外的部分转移到软件技术受用者的身上,对软件系统进行评估这对受用者的价值有着同等关键的意义,这是目前软件工程经济易忽略的部分。综上,软件工程经济在软件产品中的模型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生产者成品评估分析、接受者投资收益和多目标策略分析、使用者软件产品效益分析、受用者软件价值分析。

传统微观经济学中有两个假设,软件工程行为新的研究法对二者提出了挑战:①一九八一年Wilham认为软件产品的一些特征肯定是反竞争行为的结果,该假设被称为“冷淡”假设;②内部组织和生产决策、软件工程行为无关。技术市场统治力量或效率很可能决定一个软件产品的特征,也可能有二者共同决定。软件工程经济的观点提到了不少传统方法涉猎的问题,是对其的一种补充,但该观点并不足以取代经济与软件工程的古典理论。传统概念与分析工具和新概念的综合不但是可行的,并且成效显著。其使经济学很好的运用到理解软件的运作模式,使软件工程研究范围被扩展了。

二、应用现状和代表模型

目前软件工程经济的研究重点集中在软件成本的估算上,可以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使成本算法模型对工作进度和工作量进行直接估算。这两种方法是:采用数字模型形成估算过程和采用知识为目标的研究。

软件工程经济评估从应用技术上可分类为:

(1)Delphi等基于经验的技术;

(2)Robust,OLS等基于退化的技术;

(3)COCOMO,SLIM,SEER,Sheckpoint等基于模型的技术;

(4)GrowthModels,Reliability,COCOMOII等给予综合贝叶斯规则技术;

(5)AbdelHamid-Madnick等基于动力系统的技术;

(6)其它:基于规则技术、基于实例的技术、基于面向学习的神经网络技术等。

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模型有下面十一种:1981年Boehm提出的可以帮助评估者更彻底的了解软件本身复杂性的结构化成本模型(即:COCOMO 81模型)、COCOMOII ProJect Afiliate Organizations~联合推出的COCOMOII模型、静态单变量IBM模型、1978年Putnam提出的动态多变量模型--- Putnam 模型(SLIM)、与Putnam的sI IM模型相似,但其中相关产品、个人、计算机因素对不同软件产品的调整因素有差异的Jensen模型、可用来预测新项目的Bailey-Basili模型、由Capers Jenes工作组开发的基于知识软件项目评估模型---Cheekpoint模型、最初作为 RCA内部评估模型的PRICE-S模型、重点针对软件生命周期开发阶段的ESTIMACS模型、由Galnrath公司开发的SEER-SEM模型、1981年Dr.Robert为NASA开发的数学模型---SOFTCOST模型。

三、研究发展趋势

软件工程积极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涉猎下面五个方面:软件开发和设计方法中财务因素和融合经济、软件开发和设计中剖析多属性决策模型、软件开发中解决不完整和不确定知识以及涵盖竞争与变化地市场驱动力、有关成本风险和软件开发的机会和收益地推理模型、软件开发的动态管理推理。

四、结语

软件工程经济使经济和软件工程结为一体,是相当重要的新的交叉领域,它会对未来软件行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从经济角度去处理和分析宏观或围观软件行业或软件企业和产品,这对软件市场分析和软件产品决策具有相当重要地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Machlup E.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M].Prineeton University Press,1962.

[2]Boehm B W,Reifer D J,Sullivan K J.Software Engineering Eeonomies:Background.Current Practices.and Future Directions[C].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e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2002:683-684.

[3]Boehm B W.Software Engineering Economies[M].Prentice Hall,1981

篇5: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个区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1%,占全国人口10.39%,但是,它的GDP和税收却约占全国的22%,进出口额占全国的35%,利用外资占全国的40%,在全国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也位列全国前茅,在2006年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评价中,上海市1个、江苏省21个,浙江省25个进入了前100名。

一、“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实力现状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在显著增强。据中国县域经济网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初全国县域人口平均规模为45.53万人,而江苏、浙江分别为94.06万人、54.16万人,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2.07倍、1.19倍,在全国排第1、11位;同期全国县域平均生产总值(GDP)为32.04亿元,而江苏、浙江为123.20亿元和93.92亿元,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85倍、2.93倍,在全国排第1、2位;截至2004年初全国县域人均生产总值平均为7037元,而江苏、浙江为14538元、16227元,分别是全国平均值的2.07倍和2.40倍,在全国排第4、2位;在对全国县域内地方财政收入比较中发现,全国县域内地方财政收入平均为1.21亿元,而江苏、浙江为7.13亿元、4.43亿元,分别是全国的5.89倍、3.66倍,在全国排第2、4位。到2006年初,浙江省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县域平均值的2.38倍,为全国各省区之最;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49.2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8.5亿,均为全国各省区之冠。由此看出江苏、浙江县域经济实力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从第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选开始到第六届,在连续六届的全国百强县评比中,江苏和浙江进入百强县的数量都远远超过其他省份,在第六届评选中,江苏占21席,其中7个县进入前十名;浙江占25席,其中3个进入前十名。2005年“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等级都是I级,在全国的排位是:上海第1、江苏省第4、浙江省第5。从以上分析看出,江苏省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浙江省县域经济人均水平高,百强县比例大。

二、“长三角”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率先实行市场化改革,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制和体制上的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江浙人凭借敏锐的眼光,率先实行市场化改革,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制和体制上的优势。各级党政领导对县域经济高度重视,在财政体制、经济管理权限设置、发展搞活乡镇企业、发展市场等多方面采取切合实际的节节推进的改革措施,使县域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在财政体制方面,浙江省实行“省管县”体制,除计划单列市宁波外,浙江其他县的财政直接由省管理,预算内的县财政直接与省财政结算,只有预算外的各种“费”与市结算。

避免了市对县财政的截留,实现了增强省级财力与壮大市县财政的目标,使县域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例大大增加,尤其是有效改善了欠发达地区的财政状况,逐步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了全省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经济管理权限设置方面,浙江给县(市)扩权。浙江省在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基础上,按照“能放都放”的原则,除人事权外,把省、市两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的所有权都下放给县,内容有12大类313项,权限下放,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很多经济权限按行政层次划分的束缚,有利于政策、制度执行的规范化,有利于优化投资软环境,促进了政府转变职能。同时,江、浙在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等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江、浙县域经济率先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县域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远远高于大中城市,从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制和体制上的优势。再加上江浙人敢闯敢拼、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精神,极大地促进了江、浙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私营企业为主的乡镇企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江、浙两省县域经济率先打破“惟成分论”,放手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培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使个体私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资本和创业者从最小的、最不起眼的小商品生产开始起步,继而发展到各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各地积极探索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等组织形式,进一步激发了乡镇企业的发展活力。地处长三角的江苏乡镇企业起步早,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一直在全国处于前列,2004年江苏66个县(市、区)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达到601.4万人,占全省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总数的72.8%,在苏南经济强县民营经济甚至占全县经济总量的98%以上。目前,在浙江全省的县域经济总量中,民营经济占80%,以上,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170万人,乡镇企业增加值、税金、利润等项指标都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三)积极发展专业市场,通过专业化市场与企业的联动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浙江是全国闻名的“市场大省”,“建一个市场、活一方经济、富一方农民”的做法,成为浙江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经验。20世纪90年代后期,浙江县域经济无论市场数量还是市场规模都呈迅猛发展态势,继而发展成各种各类的大型综合及专业市场,形成了以消费品市场为中心、专业市场为特色、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柯桥轻纺城、永康市科技五金城、余姚市中国塑料城等都已是全国闻名的大市场。专业市场的发展不仅搞活了产品的流通,反过来又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围绕市场,浙江一些地方的企业如雨后春笋,发展势头之快出人意料。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饮食业、旅店宾馆业、运输业、电信业、娱乐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四)产业发展从多样化转向特色化,产业集群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柱

20世纪90年代以后,浙江把小城镇建设与专业市场、乡镇工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企业群和特色产业集聚区,有效地促进了县域产业从多样化转为特色化。在浙江,由产业集群构成的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已成为该省工业化水平的一个品牌,同时也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2006年6月底,浙江有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601个,其中10亿元以上的285个、100亿元以上的37个,这些产业集群共涉及28个工业部门。资料表明:诸暨大唐袜业是中国“袜业之乡”,现有上万家企业,分布在11个相邻乡镇、120个村、1万多户农村家庭,这一产业集群,年产袜子48亿双,产值达80亿元,占全国产量的50%。此外,还有闻名全国的嵊州领带群、永嘉桥头镇纽扣产业群、海宁皮革、永康五金、柳市低压电器群等。产业群不仅成为浙江经济发展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且被人誉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而受到推崇。

(五)以发展城市化为重点,提升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1998年浙江省提出加快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县域经济发展由此进入了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的发展新阶段。县域城市化建设突破了以建制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的局限性,以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为重点,提高县域城市化的水平。为此,各地实施了一系列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改革新举措,确立经营城市的新理念,运用市场机制的新手段,培育多元化的投资新主体,县域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提升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如浙江的苍南县龙港镇,当初为5个小渔村,发展到今天已成了集聚了23万人口的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农民第一城”。在经济实力强县,城镇化的发展步子迈得更快。如地处浙江中部的义乌市,依托商贸业的持续繁荣,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85年的3.5平方公里扩大到2005年的5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高达55%。地处长三角地区的江苏省在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同步提升的同时,其城市化率由2000年的32.1%上升到2005年的50%,其苏南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65%。

(六)实施外向发展战略,通过利用外资使县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的快速发展和县域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得益于坚持“两头在外”,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外部市场,实施外部带动的外向发展战略。例如江苏省昆山市近年来走出了一条以发展开放型经济为主要特色的县域经济之路,也被外界称为“昆山之路”。昆山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就是利用外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昆山就确立了引进国际资本和技术、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充分利用外资、积极发展经济这个中心,大胆尝试,勇于探索,迅速实现了经济总量的扩张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形成了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以现代加工制造业为主导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昆山通过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的大量进入,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等支柱产业,几大支柱产业在工业总量中占比达45%。仅2004年,全市实际到账外资就达9.55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额的1.5%,成为全国引进资金、技术最多的县(市、区)。正是在外资拉动模式的带动下,2004年昆山人均GDP实现90714元,位居江苏省首位,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在2006年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评价中,昆山与江阴市并列第一,成为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优秀范例。

三、“长三角”成功经验带来的启示

(一)以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动力,提供县域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

各地应积极学习借鉴浙江省“强县扩权”的经验,扩大部分县(市)的经济决策权、事务统筹权和社会管理权,增强县域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

建议各县(市)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县域经济上,理清发展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切实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努力营造有利于发展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二)以培育特色产业为目标,加快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各地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对特色产业不太明显、但具有发展潜力的县(市),要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区位等比较优势,制定适合的发展思路,找准重点,树立“不求其多、但求其特”的新理念,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游,使特色经济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通过做优结构、做大产业,带动整体县域经济实现大发展。

(三)培植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

江浙县域经济之所以快速发展,离不开600多个产业集群区的发展。各地应借鉴长三角的经验,按照集聚产业、整合产业、提升产业的路径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具体应有以下政策组合:(1)建设和完善产业集聚硬件环境。通过完善的服务设施,把产业集聚区培育成为生产加工中心、市场贸易中心、信息中心、价格中心等,充分发挥其“集聚效应”;(2)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作好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在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时,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找准本地区产业相对优势,选择几个可能造成产业聚集的特色主导产业;(3)加快产业园区和专业市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4)培养骨干企业,发挥核心主导作用;(5)建立中介服务组织,保证产业集群健康成长;(6)培育一批知名品牌,以品牌集聚产业。

(四)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国家发改委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民营工业总产值,广东为13095亿元、江苏为9253亿元、浙江为8342亿元、上海为4190亿元、山东为5288亿元。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本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浙江为86.8%、广东为82.6%、江苏为79.4%、福建为79%、天津为72.5%、山东为65.7%。由此可见,要想全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必须把民营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1)彻底转变和根除对民营经济的一切偏见,牢固确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新上的项目,无论是大项目还是小项目,都要鼓励和动员民营经济参与,吸收民间资本并创造条件支持他们控股,对民营经济参与国企改革、结构谓整、对外开放的,应给予重点支持和保护。(2)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包括优化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和市场环境,贯彻落实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3)重点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各县(市)政府应出台政策和措施切实保证民营经济发展用地需求;进一步拓宽民带经济的筹资渠道,积极组织银企联谊活动,引导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开办中小企业小额贷款业务,成立县一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4)加快重点民营企业发展,把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各县(市)要选择重点民营企业给予挟持,不仅要给荣誉、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而且要制定有力的扶持措施,在政策方面给予倾斜。

(五)实施外向发展战略,优化县域经济结构

各地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应借鉴昆山的经验,大力实施外向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外部资本、技术、人才、管理、市场等要素,发展壮大本地企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篇6: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一)前景预测

由于区位优势和功能定位的差异,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未来发展仍遵循不同的发展模式。

1.珠三角未来发展展望

珠三角未来发展应突破旧的“前店后厂”式发展模式。立足本区域经济优势,形成珠三角与内地、港澳新的经济联系,逐渐发展为南中国经济增长中心。

第一、加强与内地合作。珠三角经过10多年发展,在资金、信息、外贸、技术、市场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因此,珠三角应强化优势、弱化劣势,充分利用京广、京九铁路扩大与内陆腹地资源和产品贸易。并通过湛江港加强与大西南的联系,充分利用桂、黔、滇三省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实现区域辐射和横向协作。

第二、形成珠港澳新的合作关系。新的珠港澳合作应立足于三地产业合作和优势互补。

(1)产业互补。三地未来合作,首先需突破目前制造业中旧的“前店后厂”合作方式,加强全面经济要素互补和产业合作。香港作为亚太地区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世界第八大贸易实体和第十五大服务输出地区,在外贸、金融、信息、运输、仓储、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而珠三角土地、劳动力资源(即使内地获得也容易)和国内市场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港澳应注重市场的开拓和服务,如香港对欧美市场有较强拓展能力,澳门应侧重于欧共体市场、南美和非洲市场的开拓,珠三角可利用广大国内市场和资源优势建立原材料基础工业和高技术出口加工区,从而实现珠港澳的梯度分工和产业协作。

(2)区内产业完善。珠三角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逐渐形成以电子、电气机械、纺织、机械、食品、化工、缝纫、塑料、金属制品、建材、医药为主的轻型工业体系,但是由于各市县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产业同构化严重。产业结构过分轻型化和地区同构化,使得珠三角基础产业和机械制造业发展滞后,未来整体产业发展缺乏后劲。因此,需要实行适度重化工业化和组建石化、电子家电、机械、汽车、医药、新型材料、钢铁、通讯等产业群,实现区内产业适度高度化。

2.长三角未来发展展望

1990年前长三角是在缺乏上海作用下发展的,浦东开放开发赋予上海带动未来长三角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实现这一增长极目标将是未来长三角发展的重点。

香港和珠三角的发展总体说来是区域性的,上海则将是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发展的增长极,未来上海的产业和城市发展将是构造增长极的主要方向。并且产业发展一开始就应高起点、高投入,瞄准高新技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与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相比,长三角在产业实力、区位条件和科技水平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十分适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首先,长三角本身具有较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长江流域丰富的矿产资源增强了长三角资源供给能力,解放后40年的投资也使长三角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尤以钢铁、机械制造、电子工业和汽车制造为强,产品产量几近全国生产总量的40%。这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其次,长三角具有强大的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能力。上海、南京、杭州拥有众多高校,有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95万人,同时该区还设有20多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几百家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和开发具有相当潜力。

长三角产业发展重点关键在于上海产业发展战略的确定,目前上海经过长期发展,传统工业已有相当基础,并且形成了以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电站成套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工业、钢铁工业、家用电器制造业等六大现代支柱产业,其工业产值达1010.0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44%还多。在现有产业基础上,上海应加紧发展机电一体化、造船工业和生物工程等产业,争取本世纪末形成上海九大支柱产业。同时更需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扩大微电子、计算机、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尽快形成规模经济。并应加紧培育生物工程、新型材料、光纤通讯、激光技术等高新技术作为21世纪战略性产业和后续支柱产业,从而使上海成为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二)双三角发展建议

近年来,为了加强区域合作,两大经济圈采取了一些积极的举措。如长三角个城市主动接轨上海、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并投入使用;珠三角实施的与香港24小时通关、深港两地

联网信用卡计划、佛山周边撤市变区等。但总体上,合作的程度还是不够深入、彻底。笔者认为,有效推进经济圈的发展,必须从一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制定一体化发展规划。中国的大城市经济圈都是由不同的城市等级、不同的行政主体以及不同的地域功能构成的经济复合体。推进经济一体化必须规划先行,研究制定超越先行行政区划,能够涵盖经济圈内个城市等级、各行政主体以及各地域功能的大区域规划,如“大珠三角规划”、“大上海规划”。

第二,构筑一体化共同市场。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产品和服务的相互开放,除了要弱化地方行政参与经济的力量外,关键在于培育和构建统一、开放、规范的共同市场。第三,订立有约束力的统一公约和法规。目前可以选择影响一体化最突出的一些问题,如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技术开发、工程招标、信息共享等方面,通过共同协商,形成经济圈内无特别差异政策的公约、规则或法规。

第四,组建半官方的协调仲裁委员会。过去各经济圈为了加强区域协作都设立了类似城市市民联席会议的机制或组织,但其作用十分有限。考虑到目前设立超越行政区的政府组织有难度,可以由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共同组建一个半官方的经济圈协调仲裁委员会。主要职能包括研究制定经济圈统一发展规划和统一政策、组织协商协调以及纠纷仲裁。其中,仲裁职能可以借鉴世界贸易组织的做法,主要是考虑到在由于地方保护难以合理解决经济纠纷情形下,需要有这样的组织来公正地裁判。

结论

本文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在发展历程、经济发展规模、经济发展模式、经济一体化进程等多个角度来解析双三角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经验。综合全文,得出一下几个结论:(1)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在我国经济中存在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向;(2)长江三角洲在进入21世纪后,逐步全方面的超越珠三角;

(3)珠三角经济圈要比长三角经济圈更加成熟,但产业结构更新速度不如长三角;(4)珠三角经济对外资依赖程度过高,经济风险高于长三角。(5)改革开放的春风、人力资源的优势、城市协调合作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双三角发展的重要条件。

参 考 文 献

[1]王益澄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特征比较[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3;106-110

[2]杨晓琼.珠三角与长三角未来发展趋势比较[J].现代商贸工业,2008.6:84-8

5[3]郑畅.“长三角”与“珠三角”21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9):77-79

[4]钮德明.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模式[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9):22-2

5[5]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J].中国工业经济,2004,(2):19-26.[6]杨京英,郑泽香,任晓燕.2006年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比较研究[J].中国统计信息网,2006,(10).[7]刘华,蒋伏心.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发展比较研究述评[J].上海经济研究,2007,(8).[8]杨晓琼.珠三角与长三角文莱发展趋势比较[J].现代商贸工业,2008.6

[9]陈立杰.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经济圈发展比较[J].河北经济,2004.8

1[10]景体华.2005-2006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1

[11]万哨凯 夏斌.珠三角经济区的形成因素及一体化发展方向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

(12)

[12]安树伟 季任钧.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5)

致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李雪平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李老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李老师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和深深的谢意。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同组同学的宝贵建议,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

上一篇:庆六一儿童节致辞下一篇:怎样才能做好一份广告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