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的感人故事

2024-05-19

二战期间的感人故事(共14篇)

篇1:二战期间的感人故事

一名7岁的犹太小女孩在父母被纳粹带走后,开始了历时4年的漫长的寻亲之路。她几乎走遍了被纳粹占领的欧洲国家,历尽千辛万苦。为逃过纳粹魔掌,女孩躲进丛林与狼为伴,母狼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这个人类的孤儿。那个黑色年代,在女孩童真的眼里,狼比某些人类更具温情……

1941年的一个晴朗的早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7岁的犹太小女孩米莎·迪冯西卡和往常一样,背起书包准备上学。在小米莎的印象中,这个早晨看上去和往常没有任何区别,一家人谁都没有想到,巨大的灾难正在逼近。 当时,布鲁塞尔已处于德国纳粹占领之下,虽然纳粹占领军暂时还没有对犹太社区采取任何行动,但弥漫在大街小巷间的紧张气氛,已经令许多犹太人心惊胆颤。父亲鲁万送米莎去学校时,母亲格鲁莎不敢出门,只将女儿送到门口。那个早晨的每一幕场景,如今已71岁的米莎仍历历在目。她回忆道:“来到学校后,我和爸爸告别时吻了他一下。如果我知道今生再也见不到他,我一定会紧紧抱住他不松手。”

那是米莎最后一次见到父亲。几分钟后,米莎的父母被纳粹带走,成了纳粹集中营大屠杀的受害者。当天下午,一名陌生人来到学校,将米莎带走。陌生人将米莎带到了一个乡村小屋,将一个装满钱的信封交给了户主,简短地说了几句话。

小米莎这才知道,自己被这家人收养了。米莎长大后认为,那是她的父母在危险来临前对女儿做出的紧急安排。 然而,这户人家对米莎并不好。住进来没几天,米莎就偷听到养父母的一席谈话,他们正在讨论是否将这个犹太孩子交给德国人,米莎当下决定逃走。与此同时,年仅7岁的小米莎暗自定下了一个非凡的行动计划———独自出发寻找父母。

小米莎模模糊糊听到养父母提起过,她的亲生父母都被德国人“带到东面”去了。于是,小女孩决定往东走,总有一天能找到父母。 漫漫寻亲路 4年走遍欧洲行程数千里 当天晚上,小米莎悄悄地收拾好了背包。她带了一些苹果、面包、糖果,准备在路上吃,还带上一把小刀和一个小指南针,然后偷偷上路了,此时她身上只穿着很薄的衣衫,头上戴着一顶羊毛帽。出走的第一夜,米莎在一个被炸毁的桥下度过,虽然周围老鼠不断地跑来跑去,女孩仍枕着小背包,很快就睡着了。

此后漫长的流浪生涯中,7岁的米莎迅速掌握了种种生存技巧,她知道何时潜进别人的房屋偷食物而不会被发觉,知道在哪些谷仓中入睡会比较安全。由于长期过着野外生活,米莎浑身都是各种各样的伤痕。 米莎的寻亲之旅长达4年,她走过了德国、波兰、乌克兰,然后向南穿过罗马尼亚和巴尔干地区,最后又步行经法国回到了比利时,总行程长达3000英里,几乎走遍了被纳粹占领的所有欧洲国家。米莎在书中回忆道:“在流浪生涯的每时每刻,我都在想念着我的父母,除此之外我什么都不想。我只知道不停地走下去,如果停止寻找他们,那就意味着对他们的背叛。”丛林中“安家”与母狼同吃同住同患难 在漫长的寻亲之旅中,最令米莎难忘的经历,是在丛林里与一只狼在一起的日子。那是1942年,饥寒交迫的米莎刚刚从一户人家偷了点食物,匆匆忙忙地逃进附近的一片森林。饥饿和恐惧之下,米莎刚跑进森林,就筋疲力尽地倒在了地上,不省人事。当她醒来时,还没睁开眼,她就感到有双眼睛在注视着自己。 米莎后来回忆道:“当时虽然我浑身疼痛,脑袋疼得似乎都要裂开,但我仍然感到有东西在观察我,当我睁开眼睛时,我发现那是一只体形庞大的长着黄毛的狼。它的眼神清亮得透明,当时我一点儿都不害怕,只是看着它想,它也许像我一样既饥饿又孤独,于是我从包里拿出一小片肉递给了它……”

从那以后,小米莎就和这只母狼成了朋友,她还给母狼起了个名字叫“里塔”。“里塔”像照顾自己的狼崽一样照顾着小米莎,它经常给米莎带回一只野兔,而小姑娘就像小狼崽一样生吃兔肉。许多次,当它嗅到危险临近时,就会叼住小姑娘的衣服,带着她一起逃离险境。 在小米莎看来,母狼“里塔”对待她这个孤儿比人类还要温柔,也更富“同情心”。“里塔”对她的呵护,让长期远离人群、无限孤独的小女孩体味到了久已遗忘的被关爱的感觉。 “狼妈妈”被杀 纳粹占领区见证人间地狱 然而,小女孩与“狼妈妈”的快乐时光没有维持多久。一天,米莎在林子里听到了一声枪响,接着,一名猎人走了出来,当米莎看到他手中提着的东西时,她的心都凉了——那正是已被她视为世上唯一“亲人”的“里塔”。 米莎在书中写道:“我非常愤怒,我跟踪那个猎人来到他的家,看着他将里塔吊在一个钩子上,当他坐在椅子上吸着烟管时,我悄悄来到他身后,一铁棒将他敲昏了过去,我拿起他的枪,扔到了一口井里。接着我带着里塔回到了森林,它非常重,汗水流进我的眼睛,但我仍然蹒跚前进。我试图用手给它挖一个坟墓……当时我是那么绝望,我的父母给人带走了,而现在他们又夺走了我唯一的亲人里塔。”

离开森林,米莎又开始了流浪,这次她看到一队被德国士兵驱赶的犹太人,她马上想到,自己的父母可能就在里面,于是跟了上去。结果,这一跟就跟到了波兰首都华沙的犹太人社区。米莎回忆道:“那里是个地狱,怀孕的女人被开枪射死,地上到处都是尸体,我发现我的母亲并不在那里后,我又开始流浪。” 这一次,她悄悄跟着一辆运尸车来到一座墓地,其间没让任何人发现。米莎后来在书中写道:“小孩的力量比人们想象的其实要强大得多,在战争中,我不得不变得勇敢机智,当时我成长得太快了,我像大自然中的小动物那样,凭着一种本能生存下去。” 再遇“狼亲人” 目击德军丛林施暴全过程 后来,米莎来到了乌克兰,在一座山上,她又发现了一群小狼。当时,她像见到了亲人一般,高兴地加入到狼群中去,和4只狼崽子玩了起来,小狼也对她很友好。小姑娘和狼崽子们玩得正开心,一只成年公狼出现了。最初,它显得有些警觉,过来嗅了嗅米莎,小姑娘既没叫也没跑,只顾着玩自己的,结果,公狼离开了一会儿,不久又带着一只母狼回来了,它们对这个人类的小姑娘非常友好。 在这座山上,米莎靠浆果和兽肉为生。有一次,她实在饿极了,于是像小狼一样磨蹭着母狼的嘴,直到母狼反刍、将胃中的食物吐给她吃。米莎后来在书中写道:“狼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凶恶。当时我是个孩子,它们可以感觉到我是善良无辜的,当我有过在犹太人社区的恐怖经历后,和狼在一起真让我感到安宁和放松。” 一天,米莎听到林子里传来尖叫,她藏在灌木丛后,目睹了一名德军士兵强奸一名少女、又将她杀害的全过程。

接着,这名德国兵发现了米莎,向她走了过来。米莎被他抓住后,勇猛地和他展开了搏斗。她回忆道:“我当时想,我一定要将小刀刺向他的腹部,不然我就完了。我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杀死他的。之后,我浑身是血,像疯子一样冲进林子里,跪在地上开始哭泣。接着那些狼出现了,它们舔净我身上的血迹,激动地吼叫了起来,尽管那是白天,但我却感到自己生活在无边的黑暗中。” 一生爱动物 长年致力于建野狼避难所 此后,米莎继续流浪,直到有一天被波兰游击队发现。1945年战争结束时,米莎意识到自己永远也不会找到自己的父母了,因为在几年的逃亡和流浪生涯中,她看到了太多的犹太人被纳粹屠杀的场景。

战后,11岁的米莎回到布鲁塞尔,被两名老太太收养,长大后当了一名教师。如今,米莎和丈夫毛里斯一起居住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附近,两人有一个已经成年的儿子。 米莎一直钟爱着各种动物,她家里养了许多宠物,她还不断资助动物收容所尤其是野狼的避难所。她说:“在我的流浪岁月中,我感到一些人类并不友好,而狼群却救了我,它们哺育我、替我找水、给我温暖,正是因为有了它们,我才没有在极度的孤独中彻底变疯。”

篇2:二战期间的感人故事

小女孩不哭了,她天天在监狱窗口,向外张望着,希望妈妈快回来。

但是,她没有等到她妈妈回来,一天,纳粹士兵将关押在集中营的犹太人一个个残忍的推下深坑,当一个桧子手准备把小女孩推入深坑时,她睁大漂亮的大眼睛,说道,叔叔,请你把我埋的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了。

纳粹士兵僵在那里,刑场上顿时一片抽泣,接着是一阵愤怒的呼喊。人们最终没有逃过纳粹的手掌,但小女孩纯真无邪的话语却撞疼了人们的心,让人们在死亡面前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暴力真的能摧毁一切吗?

篇3:二战期间的感人故事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七十周年, 已经看到一些回顾和纪念的作品, 作为一个物流人, 更关心的是二战期间的物流。在投入一些关注之后了解了一些情况。物流这个领域发生的事情, 尤其是运输, 当然有一些记录, 虽然不如战争的记录多, 初步的搜索有:驼峰航线、滇缅公路、中印公路、怒江大峡谷、碧罗雪山、独龙族、C-47新型飞机……, 都和物流相关。

这方面的了解, 取得了两个大的收获:

第一个收获是对“物流”概念形成的认知。“物流”是我国对美国词汇的翻译, 原词汇是Logistics, 这个词汇概念最初的起源和二战期间美国军队的军事后勤Logistics有关, “驼峰航线”便是军事后勤Logistics一个可圈可点的成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之后欧美等国家采用的词汇便是Logistics;

第二个收获是了解认知了“驼峰航线”。本文关注的“驼峰航线”是二战期间美国军事后勤的一个亮点。二战时期那么多的战场, 那么长的战线, 前线快速消耗的枪炮弹药必须及时保证供应和补充, 军需物资的空前消耗, 这都需要强有力的物流支持, 所以, 那个期间物流空前繁忙, 可以说, 二战期间物流功不可没!“驼峰航线”就这样进入了我的视野并对之议论一番。

可以说, “驼峰航线”不仅仅是物流, 也是整个二战期间的一个大亮点。二战期间, 中国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向东、向南海上的物流通道;向北的方向本来就是荒漠连片, 再加上日本侵略者的占领, 已经没有物流通道可言;西南方向高山峡谷、荒山野岭, 虽然尚有路, 但是通过量很小;向西, 陆上的物流可以依托的路当然也还有, 然而, 向西、向西北不但路途遥远, 而且水平太低, 难以作为战争支持的依托, 再则, 苏联、西亚也在战火之中, 很难通过这些方向取得以美国为首的国际支援。于是“驼峰航线”就这样应运而生。

此处对于“驼峰航线”做一个简单的描述。

这是一条依靠大型运输机进行物资和人员运输, 从印度到中国西南部的一条空中航线, 一端位于印度, 另一端是中国的云南高原和四川省。这条航线翻越知名的喜马拉雅山, 还翻越高黎贡山、横断山等多条山脉, 跨越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多条江河。在此之前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空中航路, “驼峰航线”开辟的是一条新的航路。“驼峰航线”航线长达800多公里, 下面的地势海拔在4500~5500米上下, 最高海拔达7000米, 山峰起伏连绵, 犹如骆驼的峰背, 故而得名“驼峰航线”。

1942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处于白热化, 我国的抗日战争处于非常艰难的一个时间段, 那个时候, 中印公路尚未开通, 有的通往境外的公路运量很小, 中国的环境状态虽然仍然是地域无边, 但是, 和国际同盟国的物流和人员、军事交往却难以沟通,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处于与国际力量难以牵手的“孤岛状态”。既然陆上、海上都处于这样一种状态, 可以作为主要选择的只有天空, 用飞机解决这种物流的需求, 就几乎成了唯一有效, 当然这也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现在, 空中交通已经非常发达, 今天看来, 解决这个问题, 除了成本高一些, 已经没有太大的难度。然而, 那是在七十多年以前, 而且是战争导至的极端困难时期, 那时飞机这种工具实用的时间不太长, 能够进行大量输送的大型飞机也才诞生不久, 要飞越绵绵不尽、无法给飞机实行补给支援的高山地区, 而且是长距离的多架次的重载、大量、不断地飞行, 这是必将付出巨大牺牲的冒险性的探索。这种冒险, 如果不是探险家的有意为之, 那就是为需求所迫, 什么需求?如果在和平时期, 那是发展的需求、科学研究的需求, 但是那是在战争时期, 而且战争进入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战争的需求迫不及待。“驼峰航线”就是战争需求导致的“不得已而为之”的产物。难怪有人把航线上飞行称之为“自杀式的航程”。

“驼峰航线”最主要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支持中国的抗日, 已经载入历史史册。谈到它的作用, 那是双向的:向外运送中国远征军士兵和与国外交往的人员, 在境外打击侵略者, 为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将我们抗日战争需要的物资从境外运回到中国, 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篇4:二战期间的缅甸战场

尽管缅甸一些民族独立领袖幻想通过日本人来赶走英国殖民者,但日本人对缅甸的统治却非常残酷,他们在缅甸实行以战养战,把从缅甸掠夺到的大米、石油、矿石等资源运回本土或其他作战地区。从1941年底日本人开始进入缅甸到1945年8月战争结束,缅甸战时的全部损失累计高达230.7亿缅币,而缅甸1938/39年度的总产值才49.45亿缅币。尤其是英国人1942年初撤退时把几乎所有可能破坏的铁路、桥梁、船舶、码头、油田等毁坏殆尽,同时日军在从南向北的进攻过程中,与英军、中国远征军在缅进行了极为残酷的作战,因此,缅甸成为二战期间东南亚国家当中损失最为惨重的国家,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缅甸战后的重建和发展。

缅甸独立之后,日本人借着战争赔偿的机会,很快重返缅甸,并且一直和缅甸历届政府保持着较好的关系。即便是在军人再次直接执政的1988~2011年期间,日本的对缅政策也与美国有较大的差别,没有长期对缅实施制裁。在21世纪之前,日本是缅甸最大的援助国。而战后日本人在缅甸举行的纪念阵亡将士的招魂、慰灵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建立了大量的慰灵塔和纪念碑。此外,缅甸政府和民众还积极帮助日方寻找日军的战争遗骸。笔者2014年4月曾到缅北克钦邦首府密支那考察,刚要进入密支那市的时候,就发现入城的十字路口有一个巨大的纪念碑,碑上写着“慰灵塔”三个大黑字,碑的四周还有四面大钟,很清晰地记录着日军入城的时间。笔者在密支那还看到了缅甸的第二大卧佛,该佛像长达30多米,富丽堂皇,是二战期间在密支那战斗中阵亡的日本人后裔捐资修建的,他们把从缅北各处搜集到的日本阵亡将士的骨骸埋在了卧佛底座处,并在卧佛的旁边修建了一个“招魂之碑”。非常令人痛心的是,虽然密支那有一万多华人,但惟一的一个远征军纪念碑也只能竖立在华人的私人墓地里。

日本人是打着建立“大东亚共荣圈”、解放东南亚和帮助缅甸独立的旗号来到缅甸的,最初得到了以昂山为首的缅甸民族主义精英的支持和配合,而且一般的缅甸人也欢迎日本人来帮他们打英国人。即便昂山后来率领军队举行了抗日起义,但由于日本人在1943年8月给予了缅甸形式上的独立,使得二战结束后英国人也难以在缅甸继续实行殖民统治。而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首次入缅作战的目的是抗击日本人,因此并没有得到缅甸当地人的全心拥护,远征军甚至和当地的缅甸人发生过冲突。远征军第二次入缅时也主要是和美英盟军以及克钦族的101突击队合作,并没有与昂山领导的缅甸国民军并肩作战,所以,缅甸民众对远征军第二次入缅作战同样没有太多记忆。

近年来,针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强硬立场,也为了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中国官方和民间都极力推动在缅甸建立远征军纪念碑,并举办了多场迎接远征军魂归故里的活动,还为流落在缅甸的远征军老兵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帮助,包括资助他们回国探亲等。但是在缅甸寻找远征军遗骸和建立远征军纪念碑的活动并不是很顺利,尤其是远征军的纪念碑,只能放在华人的墓地内,在其他公共区域却无法建立。

通过缅甸的个案,我们要看到东南亚国家对日本的认知与我们有较大的差异。从日本人在缅甸的招魂活动也可以看出,我们要在缅甸纪念远征军,有必要在开展官方活动的同时,把相关活动与佛教发展和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5:疫情期间的感人故事

一辆武汉物资运输车经过收费站。工作人员把卡给了司机师傅,起身敬礼:您辛苦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车行几米,交警递过去一大包水:“师傅,拿点水,路上喝。”

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可是这一幕,让人泪目。因为这一刻,我看到我们在一齐。感激你们!

篇6:疫情期间的感人故事

陈军是武汉肺科医院检验科医生,与战斗在病房里的医生不一样,检验科医生藏身实验室内,每一天与病毒打交道,是外人“看不见的医生”。

陈军和同事负责患者核酸检测工作,一次检测过程要用约6个小时,实验室一天进行两批次检测。这意味着他们每个人需要不间断工作12个小时,因为手部长期捂在橡胶手套里,汗水无法排除,陈军的手长满红斑。

这只手看着令人心疼,患有小儿麻痹症的陈军却说:“每个人都有这种情景,我可能因为体质的原因严重些。很累,但我不能退缩,外面还有那么多人在等着这个结果。”

篇7:疫情期间的感人故事

高铁列车上,一位阿姨没戴口罩,她一向用衣服捂着脸,眼神充满不安与忐忑。

她根本不明白如何才能买到口罩,应对乘警的询问,阿姨就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一样急哭了,乘警掏出了自我的口罩递给她、教她戴好。

乘警说:“保护好自我的安全最重要,您别着急,有我们在!”

篇8:二战期间的感人故事

一、不断增加的品种、数量与逐年增长的“出荷率”

据统计, 1940年日本侵略者在东北掠夺农作物的种类有大豆、高粱、玉米、谷子、稗子、荞麦等, 而1941年又增加了小豆、绿豆、花生、芝麻、苏子、大麻子、亚麻籽、豆油等农作物。掠夺的种类增多而且主要体现为以油料为主[2]584-585。在掠夺数量上, 不断增加。1941年向日本输出大豆油增加了4275吨, 而玉米、谷子、高粱比1940年明显增加, 在总量上输出都明显高于1940年[2]584-585, 并且体现出了明显的战争需要特点。主要体现为:1941年从东北向朝鲜粮食输出的总量为2480313吨中, 仅玉米就是2335465吨, 这是一个新特点, 把朝鲜作为日本侵略需要大米的主要生产基地, 随着战争的需求增加, 向朝鲜输入的玉米必然增加。随着中日战争进程的深入, 其1941年在中国战场的粮食需求量在不断增加, 这些粮食主要来自于中国东北的供给。在军需上, 1941年、1942年、1943年这三年的需求明显增加, 主要体现在大豆与油料籽实两大作物上, 这与战争发展阶段有很大关联[2]586。在这个时期内, 由于华北战场的需要, 不论是粮谷类, 还是大豆粕都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 说明其因扩大侵华战争而从东北农民手中掠夺农产品的数量在急剧递增, 东北人民遭受的奴役与痛苦在进一步加深。

从东北各省出荷状况统计看, 在20个省份中, 有13个省份超过了90%的“对割当比率” (“收买累计”与“出荷割当量”之比) , 其中的吉林、北安、滨江、通化4个省份超过100%的“对割当比率”。这20个省份的“出荷割当量 (摊派量) ”合计为7320000吨, 收买累计为7258329吨, 平均“对割当比率”为88.07%[2]589。从伪满四平省长曲秉善的《口供》与《证词》中, 可以了解人民被掠夺所遭受的压榨与痛苦。从各省的1940—1943年四年的出荷量统计中, 不论各省每年农业生产量是高还是低, 伪满政府给摊派的出荷量均在逐年递增, 出荷率逐年递增[2]590-593。

二、强制推行粮食配给制:最大限度地掠夺

1. 米谷配给。

主要是大米与杂粮。配给日本人和朝鲜人以及在当时伪满洲国政府担任较高职位的官职及其家属, 退官者及其家属, 现役较高职位以上的军人及其家属, 特殊团体及身份的人及其家属;特殊配给也主要是给日系及鲜系 (帮助日本人掠夺中国东北的朝鲜人) ;劳需配给, 只对特殊职业的劳动者配给, 对以上不同身份、地位者实行差别米谷配给制[2]595-596。至于生产这些米谷的中国人、东北的一般贫民百姓, 则没有资格享用这些粮食。

2. 粮谷配给。

主要是除了大米与杂粮之外粮食, 如高粱、玉米等。配给劳需、满洲国军、勤奉队和学校四类。但从现实的配给情况看, 实际配给量仍低于规定的标准。就连新京也只能满足劳动需要。其他的如一般人的实际配给量, “鞍山的成年人为6公斤左右, 奉天只有4至5公斤 (每月) 。城市的实际配给量与需要数量相距甚远。不足的部分到黑市上购买, 或忍饥受饿, 或到有粮食配给的地方购买食物, 或迁到农村去。”[2]599粮食配给坚持增强日满战力的原则, 确保军需和对日援助的绝对优先地位[2]598。伪满时期实行的有限配给以结余更多粮食的本质, 就是要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至于国内的需求, 也是从满足战争生产力的需求出发, 配给那些重点行业、工种的人口。

三、掠夺的结果:耕地面积与农产品出荷量显著增加, 农业人口缓慢增长

1. 农业人口的缓慢增长与总人口对比的下降。

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农产品掠夺的根本目的并不是给中国人民带来丝毫的福祉, 而是满足其日益扩大的侵略战争需要。本文仅罗列伪满时期的1933—1942年十年的“农业户数及农业人口统计”即可得到证明。日伪对东北农产品的十年掠夺过程中, 1942年比1933年的农家户数净增1144759户, 十年净增20%, 但是, 每户人口数却增长极为缓慢, 只从1934年的每户6.02人增长为1942年的每户6.35人, 每户净增0.33人;农家户数对总户数的比例为, 从1933年的75.06%下降到1942年的73.40%, 下降了1.66%;农业人口对总人口的比例从1934年的78.56%下降到1942年的73.37%, 下降了5.19%[2]617。说明, 虽然农家户数、农业人口数在缓慢增加, 但是与总户数的增加比却下降了, 农业人口与总人口增加比中, 下降的最为明显。说明农业人口的生存环境与生存质量在显著下降。

2. 农作物耕种面积的显著增加。

一方面, 日伪统治下的东北农业人口对总人口之比在下降, 另一方面, 农作物耕种面积却在显著增加, 在这种反差中, 透视的是农民在遭受极端压榨的下的对日伪的劳作与极限奉献。满铁调查局1943年8月《满洲经济统计季报》第3号[2]618-619列举了从1928年至1942年15年的“主要农作物耕种面积积累”情况。从普通作物的耕种面积上, 1942年比1928年净增6383424公顷, 指数从1928年的93.3增加到1942年的139.0。高粱、粟、玉米、其他杂谷四类在东北主要农作物的增长最为显著:高粱1942年的耕种面积比1928年净增1147376公顷, 指数从1928年的98.4上升为1942年的136.7;粟1942年的耕种面积比1928年净增1438058公顷, 指数为1928年的86.4上升为1942年的142.7;玉米的耕种面积1942年比1928年净增1558012公顷, 指数从1928年的76.1上升为1942年的194.8。主要农作物耕种面积增长最为显著, 其他杂谷增长也很显著[2]618-619。

3. 主要农作物收获量与不断增加的出荷量没有关系。

在日伪统治下的东北人民饱受逐年增加出荷的苦难, 因为在当时的自然经济条件下, 增加耕种面积只是增加产量的可能性。所以, 在高粱、粟、玉米和其他杂谷等主要农作物收获的过程中, 虽然耕种面积逐年扩大, 收获量并不一定也随之增长, 如, 1928年粮食的收获总量为20483495吨, 1942年的收获总量为17553994吨, 指数由1928年的121.7下降为1942年的104.3, 在各种作物的收获量中, 只有玉米的收获量有较稳定的增加, 1928年1963247吨, 上升为1942年的3189189吨, 净增1225262吨, 指数由1928年的94.8上升为1942年的153.9, 净增59.1。但是, 那时的主要农作物收获量与主要农作物的出荷量没有任何关系, 而是随着耕种面积的扩大, 出荷量在不断递增, 在1940-1943年四年的出荷总量中, 出荷量为4926597吨、5445644吨、6408359吨、7671820吨;出荷率分别为26.4、29.3、36.5、39.5[2]590-591。

四、给东北人民造成的痛苦与悲怆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殖民东北14年, 给东北人民带来的经世难忘的痛苦与悲怆, 使我们民族永远无法遗忘。

1. 铁蹄下的人民因粮食奇缺大量饿死、自杀。

在各地向伪满政权送的各种报告中, 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当地农民因食粮异常缺乏而自杀的情况。如“依兰县中国籍居民, 因为缺乏食粮而厌世自杀者, 一月份以来已达9人”[2]602-603。“鹤立县因为缺粮, 自杀者已有300人。”“在通河地区陆续发生饿死者。”[2]602-603“北安、滨江、锦州各省下层农民粮食严重不足, 村民为获得粮食到处奔走, 曾发生多起自杀未遂事件。”[2]606在日伪统治时期的东北人民, 因食粮缺乏而导致的饿死、自杀事件非常普遍。

2. 营养不良。

缺乏粮食的结果与营养不良有直接关系。“五月特配的粮食已经用尽, 村民以野草之花”、“黄花”充饥, 因而村民中营养不良、全身浮肿、呈现中毒状态者很多[2]608-609。因缺粮而导致营养不良致病已是东北各地的普遍状态。“沈阳县农村, 由于民食极缺, 县内95%的农民缺乏食粮, 大部分人脸色苍白, 呈现半病状态, 屡次发生偷粮事件, 某部落一个月已达40多件。”[2]613农民粮食不足, 便由政府配给豆饼、米糠和橡子面等。有的农民无粮只得吃树叶草根。

3. 对不按规定出荷的农民以各种方法折磨、对私卖粮者给予法律上严惩。

日伪统治日期对于怠慢出荷的农民采用各种方法给予惩罚。“在这种苛刻的政策下, 满洲将永远不可能从农业国解脱出来。农民在剥削政策下挣扎, 尽管是不完全的, 封建的农业体制已经遭到破坏。”[2]91-92

4. 为加强农业产出, 在榨干东北男劳力血汗的同时, 也不放过广大妇女。

规定:“设妇女劳动周等, 奖励农村妇女参加劳动, 并加以充分利用。”[2]439-440为充分使用妇女的劳动力, 成立所谓的“增产勤劳奉仕队”。“为供出劳工和增产队员的留守家庭服务为目的, 将日、满、鲜系营农者以外的妇女组成增产勤劳奉仕队”[2]462-463, 并带鲜明的民族歧视特色。“从五到十月共六个月的时间, 每个月由街公所设立旬间 (即每月选定10天) 。”[2]462-463

5. 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农产的掠夺是东北贫穷的主要原因之一。

把东北富产的农作物列为其出口换取外汇的主要内容。这些农作物有大豆、荞麦、花生、小麦、洋麻等。把一些比较上等的农作物如水稻、大麦、亚麻、蓖麻、苏子作为军需品, 以满足日本人的民需。明确拟定了米谷只能配给那些日系、鲜系、满系高官或有身份者;而粮谷则只能配给中国人的食粮的规定[2]594-597。而比较高产却不是“上等”作物的高粱、玉米、柞蚕、萝卜、土豆等作为“安定国民生活”的主要产品, 是中国人主要食粮, 甚至连这些都满足不了, 代之以橡子面、豆饼、树叶、草根等充饥。由于日伪的农产品与土地的掠夺, 使东北广大农民失去土地而被定为“游民”后被驱赶做矿工, 或做雇工或杂工为生。一些原来拥有家园与土地的农民, 反而成了日本移民的佃户, 饱受日本移民剥削与凌辱。更有甚者, 一些被定为“游民”的农民, 被强制编入日本开拓团, 去开荒拓土, 扩大耕种面积, 被劳累、疾病而死不计其数, 他们是现代版奴隶。对农产品的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对东北经济掠夺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正是由于其在东北14年的殖民、掠夺、奴役, 残酷疯狂地掠夺, 使中国东北三千万同胞饱受亡国奴之苦, 是导致东北贫穷的真正原因。

参考文献

[1]姜念东, 等.伪满洲国史[M].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0.

篇9:论二战期间日本的结盟外交

关键词:二战时期;军事同盟;日本政府

以1936年的二二六兵变为标志,日本法西斯全面上

台,军部势力膨胀,在左右对外政策上举足轻重。1940年7月22日,近卫文磨在军部势力的支持下第二次上台组阁

并任命亲德、意的松冈洋右担任外相,与德、意的结盟也就随即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英国得到了美国的有力援助,希特勒狂轰滥炸的“闪电战”未能立刻迫使英国屈服,也希望日本能在东亚牵制美国。牵制美国,也正中谋求南进,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日本的下怀。双方互有所求,于是便各取所需,迅速达成了一致意见,近卫内阁成立仅两个月,日德意三国同盟便建立了。

日本迅速地与德、意建立起军事同盟,是与其当时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密切相关的。国内因素主要是军部势力极力推动与德、意结盟。军部法西斯在日本得势后,深深地介入到日本的对外政策中。北守南进是海军的传统政策,“陆军期望模仿纳粹,建立一国一党制,在国内加强法西斯体制。同时与德、意合作,策动侵略南方,建设东亚新秩序,这正是以军部为核心的革新派的设想。”

国际环境的影响,其一是日本陷入了侵华战争的泥沼。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曾狂妄地叫嚣三个月内结束战斗。但三年过去了,日本被死死拖在中国战场上。迅速同德、意结盟,不仅可以利用德国的斡旋,改善日苏关系,使苏联放弃援华抗日,并稳定北方的安全,而且德国也能对迫使中国同日本媾和施加影响,以便从中国战场上抽调兵

力,加速向东南亚扩张。

其二是德国在欧洲战场上的辉煌战绩令日本眼花缭乱、心醉神迷。德国的连战连捷,已像烈酒一样,使他们陶醉如狂。日本一向有攀附强国的传统,过去的英日同盟对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取得胜利功不可没。值此向南扩张之际,一旦与美国的战争不可避免,如能借力德国这架战车,那么打败美国也不是不可能的。再加上德国人的煽风点火,怂恿起日本的机会主义心理,与德意结盟如此制快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三是美国对日本扩张野心的阻遏引起日本的极大不满。美国是日本称霸东亚的最大竞争对手,美国通过援助中国抗日,拖住日本,延缓其南进步伐,避免过早与日本摊牌,卷入战争。美国为避免过早卷入东亚的战争,对日本实行绥靖政策,但如果日本过于肆无忌惮,美国就利用自己控制着大部分日本进口战略物资的优势,时不时地对日本施以颜色。用罗斯福的话说就是:“美国要在日本的脖子上系上绳套,时不时勒它一下。”有了德意盟国的支持,日本估计美国便不敢与日本纠缠。

日本与德、意结成同盟,很大程度上是军部受德国战争初期的眩目战果的刺激,希望借德军不可战胜之东风,一举称霸东亚。这种野心,很快便被浇了一盆冷水。英国在不列颠之战中顽强地挺了下来,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没能得逞。1941年6月22日,德国战车转向,发动了侵苏战争,从此陷在了苏德战场,自顾不暇,根本无力援助日本,两国在同盟条约中约定的军事合作难以实现,而且苏联很快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日本北方的安全形势重又渐渐严峻起来,日本终于尝到了目光短浅的苦果。

美国也因日本签订三国同盟条约而坚定了与之进行敌对的态度,罗斯福在1940年底的演说中仍然强硬地指出:三国同盟是“要联合起来对美国采取最后的行动”。

面对军部的压力,日本政府为保住统治地位,采取了迎合乃至纵容的态度,致使日本在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已再难回

头了。

篇10:疫情期间的感人故事

可是这次病毒并没有让我们退缩:在得知武汉疫情极为恶劣的时候,许多白衣天使立刻放弃假期,请命前往武汉,选择做一个逆行者。钟南山就是其中一个,他临危受命抗击非典,时隔,他再一次来到前线抗击新型肺炎。他已经84岁了,本应欢乐的在家享受生活,却仍坚守抗疫一线。其他医护人也像他一样,放弃了与亲人团聚的时间,与病魔作斗争,吃的是最简单的泡面,累了随便一个地方就能睡着,他们都是最美的逆行者,正如那句话所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可是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当然除了他们,志愿者们也做出了巨大贡献。许多有本事的人向武汉捐款,捐口罩,防护服等。大批救援队前往武汉,投入到抗击新型肺炎的战役中。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1月24号,某镇的一家无纺布企业内灯火通明,企业正开足马力投入口罩生产。为了疫情需要,本该休假的工人们放弃了春节假期,毅然回到工作岗位。厂长表示,工人3倍工资复工复产,确保日产24万只口罩,为医护人员供给物资。

20非典,中国七天七夜建成小汤山医院,此刻,中国将在七天内建成火神山医院,增加1300张病床,为医院供给服务。

篇11:疫情期间的感人故事

急诊科护士李婷被感染的第七天,也是她和丈夫海棠结婚的四周年纪念日。可是因为被感染在家隔离的她,吃药吃到想吐、浑身乏力总喊累。

丈夫海棠为了给她增添一点生活的小惊喜,想尽办法为她准备了纪念日礼物。一束鲜花、一个蛋糕、一张陪你去世界任何地方的欠条……背后是丈夫海棠最坚定的爱与守护。

篇12:疫情期间的感人故事

25岁的外卖小哥小孟,今年是他到北京送外卖的第5年,车胎前几天突然开始漏气,可是修车的地方到此刻也不营业,只好跟朋友借了个打气筒,每送完一单,都要给车胎打气。

他说:“我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大家少听那些谣言,注意消毒,记得戴口罩,不管怎样样,我依然会一向为大家送货!”

篇13:二战期间的感人故事

据介绍, 此次解密的档案包括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救护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飞行指挥员兼教官科尔的过程记略和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委托科尔带给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指挥官陈纳德的亲笔信 (中文稿) 。这两份档案详细记录着东江纵队发现并救护科尔中尉的过程以及曾生司令员向陈纳德将军介绍中国政治形势、中共政策、对国民党态度及东江纵队情况、作战情形、对日军和内战顽固军队斗争等情况。曾生司令员的这封亲笔信不但记录了东江纵队的战斗情况, 使东江纵队的档案资料更加完备, 而且还让美国盟军更加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以及中国军民的抗战决心, 并相信中国的抗日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

抗日战争期间, 美国陆军航空队退役军官陈纳德组建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来到中国, 支持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1944年2月11日, 中美联合空军飞行指挥员兼教官科尔中尉在护送轰炸机袭击日军机场时, 与敌机发生战斗, 不幸中弹。科尔弃机跳伞, 日军动用1000多人对科尔进行搜捕。科尔在东江纵队队员的治疗和护送下, 穿过一条条日军封锁线, 被安全送达空军特遣队基地。分别前, 科尔将画在香烟盒背面的逃生经过的漫画和一封感谢信交给东江纵队, 而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同时将一封向特遣队表达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伟大贡献和英勇战绩致敬的感谢信委托科尔转交给陈纳德将军。这段故事后来被广为流传。2006年, 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上将访美期间, 将科尔的漫画以及他写给中国人民的感谢信和东江纵队的救护记录仿真件赠送给美国国防大学的威尔逊中将, 并讲述了中美两国并肩战斗的历程。在场的数百名美军将校军官、专家、学者深为感动, 集体用最热烈的掌声向中国政府、军队和人民表达真诚的敬意。此后不久, 中美两国国防部签署关于查找朝鲜战争前后美军失踪人员下落的备忘录, 中美军事档案合作正式启动。

篇14:二战期间德国手榴弹

STG39式木柄手榴弹

STG39式木柄手榴弹是1930年代末开始装备纳粹军队的制式手榴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队装备和使用的标准手榴弹之一。STG39式手榴弹是在德国 1920年代研制成功的STG24式手榴弹基础上研制的一种手榴弹,全弹由弹体、拉发火件、木柄、瓷球和弹性盖等零部件组成。弹体由圆柱形铸铁壳体(内装炸药)、雷管、雷管套和木柄连接座组成。弹体中心是雷管套,雷管放在雷管套内之后,再在上面装木柄连接座,连接座与壳体之间用螺钉连接,涂沥青油防潮。拉发火件装在中空木柄内,是一个独立的部件,由拉火绳、小铜套、摩擦拉毛铜丝、拉毛铜丝底盘、铅管、延期药、钢管、黄铜套管和底盖等零件组成。拉发火件的结构是:将拉毛铜丝卷成摩擦线圈,装在小铜套内,拉毛铜线的下端穿过小铜套,拉火绳拴在摩擦线圈的上端,拉毛铜丝底盘装在摩擦线圈的下端,然后将小铜套装入铅管,铅管套装在有延期药的钢管上端,将拉线从瓷球中心的孔穿过后,在上面打一个结,再将底盖盖在黄铜套管下端,便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拉发火件,黄铜套管实际上只是一个传火通道。摩擦线圈放置在有玻璃渣混合物的小铜套内,与延期管内的延期火药相连,使用时向外拉拉线,摩擦线圈的拉毛铜丝与玻璃渣摩擦发火,点燃延期药,进而引爆雷管和主装药,使手榴弹正常作用。木柄和弹体是两个独立的部件,装配时将黄铜套管上的底盖取下后,才能插入弹体上的木柄连接座。

该手榴弹比较安全,使用时瓷球从木柄内掉出来时不会将拉毛铜丝拉出来引起发火,通常可以用拉线将手榴弹挂在树上或其他地方,作为挂雷使用。除用作杀伤手榴弹之外,在战场上还可以将几个手榴弹弹体绑在一起,用一个拉发火件发火,作反坦克雷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的士兵最多时将6个手榴弹弹体绑在一起来炸坦克,主要是依靠炸药爆炸时产生的爆轰波将坦克炸毁。

STG39式木柄手榴弹有诺贝尔39式手榴弹、STG43式手榴弹、黑尔兹(Holz)手榴弹和贝顿(Beton)手榴弹4种改进型号。诺贝尔39式手榴弹将STG39式手榴弹的炸药换成混合发烟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队使用的制式发烟手榴弹;STG43式手榴弹将STG39式手榴弹的弹体、木柄分离式改成整体式,成为一种新型手榴弹,这种手榴弹于1943年开始装备使用。它将装在弹体中心雷管套内的雷管换成螺纹连接式雷管,直接固定在黄铜套管上。改进后的拉发火件后来被许多手榴弹所采用。日本1930~1940年代、中国1930~1960年代生产的木柄手榴弹,采用的发火装置大都与这种拉发火件相似。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生产了一种全木质弹体的手榴弹,弹体和木柄完全是硬木的,中间装炸药和拉发火件,主要是靠炸药爆炸时的爆轰波起作用,该手榴弹称为黑尔兹手榴弹;另外在南非出现过一种木柄长度增加12.7mm,装药量为100g 的STG39式手榴弹,这种手榴弹的外形及结构与德国的STG39式手榴弹基本一样。

STG39式手榴弹全长356mm,全质量624g,装药量200g,发火件延期时间4.5秒。

39式卵形手榴弹

39式卵形手榴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队使用非常普遍的一种手榴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便停止生产和使用。

该手榴弹有标准型、改进型和防御型3个型号。标准型是一种进攻型手榴弹,由弹体和引信组成。弹体是由上下两截半卵形薄铁皮焊接的卵形壳体组成;引信是拉发火件,其结构与STG39式手榴弹的发火件基本相同,只是将拴拉线的磁球改为卵形拉发火柄,这个拉发火柄直接由螺纹连接在引信体上,其使用方法与STG39式手榴弹也基本相同。发火件的延期时间有很多种,标准的延期时间是4~5秒,最短的延期时间只有1秒,这种短延期引信主要用在需要投掷后立即发火的场合,为了便于使用者识别,在这种引信的拉发火柄上涂有红色标记。改进型手榴弹的引信采用针刺发火延期时间引信。这一手榴弹是整体式手榴弹,弹体上方有螺纹连接口,引信固定在弹体上。

为了适应防御作战的需要,在战争后期工厂还研制和生产了一种弹体外形尺寸不变,在弹体内装一个铸铁破片套的39式卵形防御手榴弹,这个破片套在手榴弹爆炸时可形成96片尺寸约为12.7mm×10.8mm的杀伤破片。

在苏联,还生产过一种用木柄取代卵形拉发火柄的卵形手榴弹,除了拉发火柄不同之外,其余结构与德国的39式卵形手榴弹完全相同。

标准的39式卵形手榴弹高75mm,质量435g,装260gTNT炸药。

尼泊利特手榴弹

尼泊利特(Nipolit)手榴弹是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手榴弹,共有4个型号,有的在战争中装备范围比较广,使用量比较大,有的则只是在战争末期装备德国纳粹军队,使用量不大,使用时间也比较短。战争结束后,所有型号的尼泊利特手榴弹都停止了生产和使用,也很少有人再提起它。它是一种默默无闻的手榴弹,也是人们很陌生的一种手榴弹。

该手榴弹的诞生,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瓦萨哥兵工厂发明了一种名为“尼泊利特”的新型炸药,这是一种解决战时火炸药匮乏的重要炸药。当时的德国,由于长期穷兵黩武,国内原材料非常匮乏,尤其是合成TNT炸药的硝酸材料已严重不足,急需研制一种新型火炸药来替代TNT炸药。瓦萨哥兵工厂研制的尼泊利特炸药,每生产1000吨炸药仅需硝酸430吨,可以节约大量的硝酸,因此它研制成功后便得到德国军方和纳粹政府的高度重视。

尼泊利特炸药的主要特性是机械强度很高、防水性能很好,可以进行切割、注塑成型、碾磨和钻孔等各种机械加工,其综合机械性能几乎能与塑料媲美。这一发明为研制预制成型装药的手榴弹和地雷创造了条件。尤其是生产进攻手榴弹和地雷时,可以将炸药加工成所需的结构和形状,将引信和传爆管等部件直接装在炸药上,省去防潮、保护炸药的金属壳体和连接零件,节省了许多材料,免去了许多加工和装配的环节。

尼泊利特手榴弹的第一个型号是一个直径85mm、高13mm的圆饼形手榴弹,在圆饼的中心加工有螺纹,直接将手榴弹拉发火件拧入孔内,就成为一个完整的手榴弹。随后又研制成功两种卵形手榴弹,大弹直径85mm,长95mm,小弹长65mm。两弹都是在中心加工有螺纹孔,用于连接发火件,结构非常简单。这3种尼泊利特手榴弹都进行过大批量生产并装备使用,不仅德国军队使用过,盟军也有使用。最后研制成功的是一种圆柱形手榴弹,形状与德国早期的木柄手榴弹相似,手柄和弹体是一个整体,在弹体外套有一个金属破片套,在弹底钻一个孔,拉发火件从弹底拧入弹体。这一型号是1944年底研制成功的,很难说生产了多少及是否在战场上使用过。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德国发现过这种手榴弹和使用尼泊利特炸药的地雷。

上一篇:建立高校舆情汇集机制探析下一篇:拥抱大地梦想太阳的怀抱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