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t分析企业发展战略

2024-05-20

swot分析企业发展战略(共9篇)

篇1:swot分析企业发展战略

运用SWOT 分析和确定煤炭企业发展战略

摘 要: 煤炭企业是我国基础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运用SWOT(企业环境分析)分析方法,从战略研究角度对煤炭企业进行调查,分析煤炭企业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存在的比较优势和劣势,依据战略管理理论确定河南煤炭重点企业的中心多元化发展战略。

关键词: 煤炭企业; 战略; SWOT分析

一、煤炭战略研究的重要性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的国家,全国煤炭资源生产量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80 %以上。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主要地位近50~60 年间难以改变。据专家预测,为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2020 年、2050 年的原煤产量将分别为21 亿吨和27亿吨,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分别为68 %和50 %以上。

战略研究有利于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适应时代要求,构建企业的发展战略。虽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在不断加深和完善,但是今天的煤炭企业仍然运行不稳定,长期亏损。表面上看是市场供大于求、历史遗留问题多等原因,实际上最重要的是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落后,没有把自己完全融入到市场经济的运行体系中; 高层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短视行为,为了在任期内不出乱子,稳定就是成绩,只顾眼前,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变数,如产品的开发,资源的供应,市场的扩大等缺乏考虑。在这种情况下,战略研究可促使企业从长远打算主动适应环境,扬长避短,以保持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后,竞争将在国际中进行,而不是那种在政府保护下的国内企业竞争,战略研究有利于煤炭企业放宽眼界,树立经济全球化,竞争全球化的观念。

煤炭开采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不高,战略研究有利于煤炭企业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提高保护资源意识,综合开发意识,在取得企业,社会,环境综合效果的同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煤炭工业企业SWOT 分析

S 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 代表oppatunity(机会),T 代表threat(威胁)。所谓SWOT 分析,即企业环境分析,是综合考虑企业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各种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找出组织运作外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及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以便制定最佳的战略。

1、一般环境分析

我国政府重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 为了控制煤炭生产总量,解决煤炭供求失衡的局面,国家出台了控制总量,关井压产的重大决策。针对煤炭企业经营秩序混乱的状况,国家出台了《煤炭经营管理办法》,河南省据此制定了《煤炭经营资格审查的通知》。对资源枯竭扭亏无望的国有矿井,国家出台了关闭破产政策。为了减轻企业债务负担,国家

出台了债转股政策,全省已被推荐实施债转股的国有重点煤矿,实施债转股后煤矿的平均资产负债大大下降。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实施,为河南省重点煤炭企业脱贫解困及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宏观经济的影响: 1998 年以来,国家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消费,扩大国内需求,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为具有承东启西独特位置的河南省重点煤炭企业提供了极其有利的发展机遇。国际上,世界经济和贸易进一步回升,亚洲经济继续复苏,由此带动煤炭出口不断增长。加入WTO 后,对我国煤炭工业应该说是有正面的积极影响,由于WTO 成员国市场的开放,煤炭贸易量将会增加。但也应看到,加入WTO 我国关税也要降低,关税壁垒作用逐步削弱,我省低热量、高成本的煤炭产品将会受到来自澳大利亚等国的竞争,将会面临着失去沿海传统煤炭市场的危险。

环境保护的影响: 煤炭的开发利用即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其严重后果不仅伴随整个开采过程,而且在矿区开发结束后仍继续存在,如地面塌陷,水资源破坏,矿石中有害元素等,有可能持续几十年或上百年,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国家和省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限制使用煤炭,提倡使用洁净能源。如郑州市取消了10 吨以下燃煤锅炉,限制居民、饭店使用燃煤灶等。煤炭开发利用带来的环境污染是影响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家税收政策的影响: 过去的计划经济中,国家通过对煤炭垄断经营和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实行资源无价,矿产品低价,深加工产品高价的政策。煤炭企业被过多“抽血”。即使现在实行的增值税制度,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因为煤炭企业不同于制造业,它与农业一样没有现代经营管理意义上的“上游产品”,即生产没有“原料”,“进项几乎为零”,所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不对矿业实行增值税制度。我国有必要把煤炭企业的增值税改成与农业一样的低税。

2、产业环境分析

煤炭行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竞争结构,具体分析如下:

煤炭行业存在一定的进入壁垒。从理论上讲,一个新企业进入煤炭行业的障碍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规模经济的要求,二是资本成本较高,三是政府的政策限制。但实际上,由于煤炭属于同质化产品,生产技术和工艺要求不高,同一煤田范围内开采出来的煤炭,其内在的质量没有太大的差异。特别是在煤层赋存条件较好的地区,开采浅层煤炭,使得煤炭行业的规模经济和必要资本量投入的壁垒作用大大降低。同时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局部利益、即期利益,在资源性地区,开办小煤矿就成了主要的投资项目。

煤炭的买方市场使得用户处于有利的讨价还价地位。主要原因有三个: 煤炭产品供过于求; 煤炭用户过于集中,用户具有较大的主动性; 煤炭产品属于同质化、无差别的产品,用户转换成本低选择的余地大。由于用户的讨价还价能力强,他们就在煤质,煤价等方面越来越挑剔,还采用压低价格,拖延付款或欠款的方式,迫使煤炭企业开展相互的竞争。

行业内部竞争环境恶劣。由于进入壁垒容易被克服,小煤矿在地方政府的保护下数量越来越多,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6 处,地方国有矿63 处,乡镇煤矿2000 多处。煤炭行业呈现“大中小企业并存”的局面,中小企业数量多,而且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日益上升,重点煤炭企业由于包袱重,资源埋藏深,开采成本高,投入不足等原因,煤矿开工规模锐

减,在总产量中所占比例也日趋下降。另外,过高的行业退出壁垒使得规模大、人员多的重点煤炭企业只能停留在原有的经营领域保持不变。

从与替代品的比较来看,煤炭的主体地位难以改变。煤炭的主要替代品是石油、天燃气、电力等能源性产品,这些替代品在质量、性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如发热量高、污染小等。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一次能源均以石油、天燃气为主。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的国家,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主体地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

从供应商来看,对煤炭企业的竞争压力不大。煤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钢材、水泥、采煤机械等生产资料,这些生产资料大多处于买方市场,煤炭企业处于有利的讨价还价地位。从资金的供应来看,由于煤矿投资大,回收期长,煤矿建设对众多社会资金没有吸引力,企业直接融资难度大,只能采取间接融资的方式。国有专业银行转为商业银行后,“嫌贫爱富”不愿给亏损的煤炭企业贷款,企业筹资难度大。

3、运营环境分析

产业运营环境分析主要对河南煤炭重点企业市场占有率进行综合分析,目前河南六大重点煤矿主要占有本省和华东、华南大部分市场,缺乏国际市场和国内的西北、西南、华北、东北市场竞争力,总体上是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市场占有率低。最大的平顶山煤业集团2001 年为2166 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仅为1198 %,全省每年出口煤炭仅百万吨,国际市场占有率几乎为零。

4、内部能力分析

河南煤炭重点企业与本省中小煤炭企业的比较优势有五个方面: 一是具有现代企业的组织形态。一个大型的重点煤炭企业具有煤炭生产的一整套组织机构,从地质勘探、基本建设、煤炭生产、洗选加工到为其服务的机械制造和维修等,现在又发展了多种经营、综合开发,如发电、煤炭深加工、伴生矿的利用等。这与现代工业和现代化的大生产体系客观上要求联合化和一体化是相吻合的。二是综和经济实力优势,重点煤炭企业在技术,人才,装备,资金等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这是中小型企业无法可比的。三是企业内部结构优势,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省重点煤炭企业是大而全的,企业办社会的内部结构是低效率的。然而在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重点煤炭企业完全可以利用这种内部结构,通过化小核算单位,成立分公司、子公司等,子公司在向集团提供有偿服务的同时,又面向社会开拓业务,这个集团公司发展起来,就改变了原先大而全的企业性质而成为现代企业的产业组织结构,这种转型要比那些小企业依靠自身积累逐步发展成现代化企业组织快得多,代价小得多。四是具有规模经济的优势,全省重点煤炭企业矿井平均生产规模为80 万吨/ 年,而小煤矿只有0171 万吨/ 年,虽然重点煤炭企业比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德国的煤炭平均生产规模为288 万吨/ 年,英国为180 万吨/ 年,但显然比中小煤矿具有较大的规模经济优势。五是具有资源丰富优势,目前全省保守储量238 亿吨,这些资源国有煤炭企业占有90 %,乡镇煤矿只开采一些边角地带,显然存在资源不足问题,同时国有煤矿占有的煤碳伴生资源品种多,储量丰富。

河南煤炭重点企业与国内其他重点煤炭企业的比较优势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得天独厚的交通和经济优势,我国煤炭资源的89 %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以西,这一分布特点决定了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调的格局,河南省地处中原,紧邻华东、中南缺煤但经济发达地区,也是国家经济建设重点由沿海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过渡区域,同时京广、陇海、焦枝和京九等主干铁路和107、310 国道通过或邻近主要矿区,交通十分

发达,煤炭产品和非煤产品可直接运抵华东和中南11 个省市及沿海各大港口。二是具有较为稳定的煤炭销售市场。长期以来,河南省一直担负着华东、中南缺煤地区煤炭供应的重要任务,每年净调出量2000 万吨左右,形成了较为牢固的用户及市场。三是煤炭资源较为丰富,品种齐全、煤质好。目前河南省仍有煤炭储量238 亿吨,另有可靠级预测资源量56亿吨,煤炭品种有焦煤、气煤、肥煤、瘦煤、无烟煤、贫煤和长焰煤,具有发展洁净煤和煤炭相关产业的资源优势。

煤炭重点企业自身的劣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严重。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自力更生求发展、竞争中求生存的观念,重生产,轻开发,轻营销。经营粗放,企业发展主要靠铺新摊子。二是政企不分,政府干预过多,由于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国家历来重视煤炭工业的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直接干预煤炭企业,一般说来,煤炭行业的政府行为较其他行业要严重得多。三是条块分割,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受地区、部门、所有制的制约,煤炭企业间缺乏相互参与、相互协__作和配合,产品综合开发程度低、附加值小,非煤产业项目的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四是企业资金短缺,债务负担重,2000 年底,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货款拖欠率为4217 %,高达30 亿元之多,企业在资金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发行股票、债券等难度太大,只好增加贷款,企业大量的利润被利息冲掉,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五是企业负担重,难以与其他类型企业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煤炭企业的矿井因远离城市,所在地区经济不发达,无现成的社区服务机构可供利用,因此所有的社会服务职能均由企业自己负担,企业不得不办医院、学校、幼儿园等社会机构;同时由于煤炭生产的特殊性,煤矿工人劳动年限短,企业富余人员和退休人员高于其他行业。六是煤炭企业技术水平、装备水平与国外煤炭企业相比落后。煤矿生产的特点之一就是随时间推移,开采条件由浅变深、由近及远,资源条件恶化,因此客观上要求煤矿的技术进步保持一定的速度,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基本需要。2000 年河南省重点煤炭企业全员效率平均为21818 吨/ 工,相当于美国94 年的10 %,技术贡献率仅为20 %左右。

三、河南煤炭重点企业的战略选择

根据上述SWOT分析,建立战略选择SWOT分析模型(如图)

对煤炭重点企业来说,退出煤炭生产的防卫型战略不可取,单一发展煤炭产量的积极发展型战略不可取,单纯依靠提高管理来降低企业弱势的战略也不可取。依据战略指导思想和原则借鉴国内外煤炭企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河南煤炭重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应为中心多元化发展战略,具体概括为: 稳步发展煤业,积极发展煤炭相关产业,拓展信息等高科技产业。

稳步发展煤业,能够保持并发展主业优势,充分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达到企业整体稳步发展的目的。

积极发展煤炭相关产业,能够利用企业综合实力强、资源丰富的优势,克服煤炭市场供大于求、恶性竞争、环保政策等不利的影响,避免和减少煤炭市场的冲击和风险,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如煤化工、热电、煤气化,可以直接消化煤炭,把一次能源转化为市场需要的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

拓展信息等高科技产业,能够改变和提升传统煤炭产业跟上时代步伐,实现现代化生产与管理,解决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达到快速、持续发展的目的。

篇2:swot分析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可以说是企业家最胸有成竹的,可也往往是最让企业家最迷茫的。既然从事了某个行业,那么企业的战略方向就是行业的领导者,如果成为了行业领导者,那么就采取多元化战略,看起来战略方向清晰而又明确。但是更多的企业成为行业领导者的机会是微乎其微,那么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秉持战略方向或如何调整战略方向?这往往对一个企业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通过对企业的SWOT矩阵分析,我们大体可以帮企业找到基本的战略方向,而不至于出现南辕北辙的偏差。

在SWOT矩阵中,有4个象限,每个象限就会有一种相应的战略方向。

先看第一象限:

在第一象限中,企业的主业具有明显的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的优势,在行业中具有明显的竞争力。同时,经营行业或产品有明显的市场需求,并且市场容量有进一步扩大或宏观政策经济形式有鼓励或支持相关行业和产品的机会。在这种环境条件下,企业需要采用的发展战略是增长型战略,

企业需要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优势继续增加产量和提高市场占有率,无须杞人忧天担心企业的前途,也不要舍弃自己的优势而盲目向不熟悉的领域多元化,除非主业的生产研发和经营管理能力已经成熟,企业已经进入一种健康稳定的发展状态,并且处于良性循环。

有一家地方企业,拥有自主的花生生产基地,产品也具有自己的特色优势,产品很适合应用于各类食品和食用油等深加工产品,在国内外都拥有良好的客户资源。对于这个企业,在生产和初级加工领域已经有了自己的优势,市场需求又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如果采用增长型战略是最合适的。但企业因有了一定的规模和资金基础,总想在多元化和食品零售领域发展,结果选择了自己并不熟悉的休闲食品市场化渠道拓展和其他行业,结果多元化多年,除了花钱买教训,并没有取得实质的效益。幸亏企业主并非冒进型,仍然保持了主业的稳定发展,才不至于使企业陷入困境。

再看第二象限:

篇3:基于SWOT的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首先, 我们来分析下, 如何应用SWOT分析方法, 做到与时俱进的第一步, 知己知彼。SWOT是由Strength, Weaknees, Opportunity, Threat这四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缩写构成的。它分别是指:优势 (Strength) 、劣势 (Weaknees) 、机遇 (Opportunity) 、威胁 (Threat) 。它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制定发展目标、方向时的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这一理论能非常有效地分析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界定自身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使用SWOT分析法能帮助你集中优势资源和精力, 把它们投入到你占有优势的领域及对你充满机遇的地方, 使自身取得更具优势的竞争力。

如何应用这种分析工具:要应用好SWOT分析法, 首先要详细分解出优势 (Strength) 、劣势 (Weaknees) 、机遇 (Opportunity) 、威胁 (Threat) 。我们要了解这四个字母中每一个字母所带表的意义。“S”, 是指Strength, 优势、强势的意思。也就是指一个企业自身的优势点, 自身的基础。与别的同行业企业相比具有的优势和强项。

首先, 了解企业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和优势点, 只有用自身的优势去发展, 去竞争才能收到好的成效。比如一个企业, 本身不具有生产某项产品的能力和基础, 仅凭着一股充满干劲的精神是不可能赢利的, 因为拿其自身不擅长的弱项去试, 去和有着生产经验的其他企业相竞争, 必然会导致一败涂地的后果。

何为优势呢?比如, 一个百年企业的老字号, 这样的“头衔”本身就是一种优势, 是新兴的企业所不具备的。再比如, 一个企业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或者有着良好的客户关系等, 或者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具有交通方便的特点等, 这些都是自身的优势点, 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强项这才是企业发展、制定战略的第一步。而当企业扩大发展, 制定进一步的发展目标和战略的时候, 同样, “S”这一项是必须首先要进行的自我审视。

“W”是Weakness 的缩写, 是指弱项、缺点、不擅长的地方。一个企业自身的发展不但要了解自身的优势, 同样自身的不足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何弥补自身的不足, 如何扬长避短, 这是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的前提。不了解自身的弱点和不足, 去和别的企业竞争, 如拿起鸡蛋去和石头发生碰撞, 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何为弱项呢?主要是指企业自身的不足之处, 比如, 企业的生产能力弱, 企业的资金不够雄厚, 企业的市场不够广阔, 企业的产品落后, 企业缺乏人才等。这些都是自身的不足之处, 分析出自身的不足, 在制定战略和目标的时候, 就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思考改善自身的不足方法, 稳步发展。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 一胜一负;不知彼, 不知己, 每战必殆。”出自《孙子·谋攻篇》, 意思是说, 在军事纷争中, 既了解敌人, 又了解自己, 百战都不会失败;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 胜败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敌人, 又不了解自己, 那只有每战必败的份儿了。“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这一规律不仅为古今中外许多军事家所推崇, 作为一种智慧, 一种决策制胜方略, 它同样适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特别适用于当前的经济领域。正所谓商场如战场, 企业发展和竞争就如同战场作战一样。不了解企业自身如何去谈企业的发展呢?

“O”是 Opportunity的缩写, 是指机遇, 机会的意思。就是指诸葛亮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中的天时这一概念。企业的发展是需要机遇的, 要看准时机, 把握住市场的脉搏, 如果不能恰当的把握时机, 那么企业做到赢利的概率也是很小的。比如,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社会需求的变化, 国家政策的变化, 市场供需的变化, 包括金融环境的变化等, 这些都是企业制定发展和战略目标的所需要寻求的机遇。企业的生产在符合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企业在顺应时代的情况下, 才能有所突破;企业的生产是符合政府的各类政策的, 企业才能稳定。

“T”是Threat的缩写, 是指威胁、挑战、外部的不利因素等。

企业只有准确的把握市场, 把握机遇, 才能更好地发展, 才能更好地规避风险。比如, 整个金融大环境对企业的影响, 前段时间的美元贬值, 人民币升值, 还有前段时间的金融危机和美国的通货膨胀等对我国的企业也造成了很大影响, 人民的消费水平有所下降, 企业的赢利下降, 如果在这时, 企业不能很好地周转资金, 反而加大生产, 扩大规模, 必将导致企业的亏损和产品的滞压, 导致资金的流通不畅。

SWOT 分析方法, 正是通过“S”和“W”, 对企业自身内部进行的一番审视, 相对于“S”和“W””来说而“O”和“T” 属于企业的外部环境, 是企业外部外境的一个分析。企业若想获得快速、稳定的长期发展, 必须内外结合, 不仅仅做到知己知彼, 而且要了解“天时、地利、人和”这些内外部的所有因素, 只有这样企业的战略才不会出现失误, 企业的发展才能稳定。

其次, 与时俱进更需要战略化的目标, 实现竞争优势的转化和发展。“在市场竞争条件下, 战略是激发企业潜力, 应对日益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实现企业目标的核心性概念, 以实现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一致性为目的, 主要涉及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由于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包括资产、组织、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因此企业制订战略发展计划时也必须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 即必须进行战略分析”。当企业对自身能力和外部环境的价值链进行分析的时候, 可以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定位, 每一个战略目标就是企业的一个战略空间点, 无数个战略目标的集合就构成了战略空间。因此, 企业的战略空间分析是竞争优势分析的转化和发展。

篇4:swot分析企业发展战略

关键词:SWOT;物流企业;发展策略

1 概述

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已经与城市现代化程度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可以说,物流行业的发展,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标志。虽然物流业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就物流企业而言,在经营管理上扔存在极大的不足,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以提高物流管理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提升整个物流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2 物流企业发展分析

物流企业要实现经营管理的改革和升级,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应对企业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企业所处的环境进行客观分析,这就需要用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即SWOT)理念对以上内容进行科学分析,并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寻求有效途径。

2.1 物流企业发展优势分析 ①新管理理念容易推广。根据我国企业划分类型标志统计,我国当前的物流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企业的组织规模不大,管理层次简单,因此在企业内部的管理方式或管理策略处于相对灵活的水平。若在这类中小型企业中推行供应链管理理念、绿色物流理念、服务物流理念以及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改造都比较容易,这是大型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②业务流程改造简单。物流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相对单一,还没有完全形成现代化的物流框架,在运输、存储、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方面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只能实现个别功能的组合。业务流程的单一化,使得通过外力改变企业的流程就显得相对简单,并且很容易取得改革效果。③管理模式便于优化。就当前的发展现状而言,我国各地的物流产业多为私营或个人经营,没有受到政府部门的统一管辖,物流企业所处的多头管理的状态,使得各部门对该行业的管理效率极低,若制定统一的管理规范,对物流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将极大提升物流企业的管理效率,并且能收获巨大的成果。

2.2 物流企业发展劣势分析 ①物流企业管理体制缺失。物流企业管理制度缺失严重,管理较为混乱。当前各地的物流企业的前身多为配货企业,多为家庭管理模式,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企业中所使用的运输车辆多为个体户挂靠经营,这就造成了物流行业管理混乱、管理水平较低的现象。②缺乏服务意识。物流企业多为传统的运输业或仓储业演变而来,经营物流企业的单位或个人对物流工作的复杂性及难度没有准确的认识,一般根据原有的管理经验进行业务管理。企业经营者缺乏必要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意识,造成企业业务主要集中在仓储、运输、配送等低层次服务上,而在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投入,给现代物流一体化管理造成了极大的障碍。③专业人才的缺乏。物流企业的发展规模较小,且主要以家庭式分散经营为主,工作环境较差,这就难以吸引具备先进管理理念和信息操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竞争,而这两点是通过人体现的,因此人才的竞争才是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环节,不解决物流企业人才匮乏的问题,难以突破企业的发展瓶颈。

2.3 物流企业发展机遇分析 第一,物流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也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推行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支持物流行业的发展,物流企业得到了来自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技术支持以及其他服务上的支持。第二,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的形成,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管理制度方面的包装,使企业由小、散、乱的管理模式向规模化、科学化、现代化的转化成为了可能。第三,物流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交通事业和信息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陆、海、空等各种交通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信息技术所需的各种软、硬件设施不断健全,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4 物流企业面对的挑战 物流企业面对的挑战是严峻的,具体表现在,首先,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愈演愈烈。经济全球化速度越来越快,渗透的行业越来越广,国外先进物流企业的入驻,给我国的物流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力度。其次,行业内的不正当竞争。行业之间良性竞争,可促进企业的发展;而恶性竞争,只能造成企业之间的两败俱伤。部分企业不顾自身形象和服务质量,只一味靠打价格战抢占市场,严重破坏了市场的竞争秩序,给行业发展带来极大的损失。最后,客户对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物流行业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客户不仅对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提高了要求,更对服务范围和服务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的货物运输或仓储,已经无法满足客戶的需求。

3 物流企业发展策略建议

3.1 进一步争取政府的支持力度 物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物流企业向现代化企业改革,需要从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管理人才方面进行改进,这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还需要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支持。争取国家财政上的支持,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技术支持以及人才支持。

3.2 建立健全物流行业的规章制度 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应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以供应链管理思想指导企业的业务活动。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物流市场混乱的管理局面,加快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速度,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扩大管理内容,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3.3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物流企业应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为招聘人才、培养人才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加强与科研单位、中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不断营造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管理氛围,为企业向现代化企业过渡准备必要的技术支持。

4 总结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给物流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客观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了解经济环境和国家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是每个物流企业经营者或管理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在SWOT理论的基础上,对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和客观的分析,并由此得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宋之苓.金融危机下中国物流企业的SWOT分析[J].中国商贸,2009(19):113-114.

[2]龚耀斌,吴晓.基于SWOT分析的传统物流企业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5(5):169-169,170.

篇5:swot分析企业发展战略

SWOT分析方法应用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对各战略因素的强度及其重要性的评估.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代替一般性专家评估,使评估工作更接近客观实际,从而减少了评估中的.主观因素.

作 者:黄昕 周世植  作者单位:黄昕(武建集团总承包公司武汉,430014)

周世植(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430072)

刊 名:价值工程  ISTIC英文刊名:VALUE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0 “”(3) 分类号:F2 关键词:经营战略   权重   SWOT   模糊综合评判  

★ 货代工作总结

★ 货代年终总结

★ 空运货代实习报告

★ 货代业务员年度工作总结

★ 货代操作员个人简历

★ 货代转正申请书

★ 民营企业经营战略的缺失

★ 货代业务员终总结

★ 货代公司转正申请书

篇6:swot分析企业发展战略

重庆孵化器协会

2009-07-30

"

■ 梁力军 宋 清 李志祥

[摘要] 自1987年6月我国第一家企业孵化器诞生以来,经过20年的发展,在规模、数量、服务、孵化效果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客观分析企业孵化器自身内部优、劣势和发展所面临的外部机会与威胁,提出今后发展的措施,对孵化器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结合我国孵化器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对SWOT矩阵中四象限各因素的矩阵分析,进而提出孵化器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一、引言

企业孵化器(Business Incubator)是向在孵中小型创业企业提供技术、人力、资本、信息等孵化资源,并进行合理资源配置的社会经济组织。企业孵化器根据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需要,通过提供一系列服务和资源支持,以降低创业成本与创业风险,帮助创业企业成长和发展。在我国企业孵育体系建设中,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居于核心地位。它的健康快速发展对促进创业企业成长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企业孵化器在诸多方面取得了令世俗瞩目的成就(见表1),为社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培育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管理人才。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各年企业孵化器发展报告

二、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和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等因素以矩阵形式排列出来,运

用系统分析方法,得出一系列关于行业发展的状况分析,进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本文将通过SWOT法对影响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构造孵化器SWOT矩阵图做分析基础。

1.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内部因素分析

(1)优势(Strength)分析

①政府支持力度大, 启动和发展资金有保障

在国家层面,孵化器的建立和发展是由国家专门的机构——科技部火炬计划办公室的指导与协调下进行的;在地方层面,是作为各级地方政府科技部门的职能部门来发挥作用。各级政府为其发展提供了各方面的支持(包括硬件、必要场地、发展政策及税收政策等)。孵化器发展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科技部的火炬计划资金及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划拨资金构成,另外相辅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金融机构贷款。

②分布地域广,发展初具规模,区域集群效应初步形成随着孵化器作用的日益凸现和日益受重视,全国已建立起华北、西北、西南、华东、中南、东北6个大区的孵化器协作网络,在20多个省市成立了孵化器协会,并依照孵化器和创业者、科技企业及相关中介机构的需求开展活动。我国的部分孵化器区域已开始采用分类集群模式,形成了“一器多区”、“分类发展”的发展布局,区域集群效应初步形成。截止2006年底,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已达548家(其中国家级168家),孵化场地总面积达2008万平方米(见图1)。

③具备一定发展经验,孵育成活率和质量逐年提高

经过20年的发展,孵化器在运营、服务等等方面已具有一定的经验,在孵育企业成活率和质量方面较成立之初,有了极大的进步,促进了高新科技的发展和社会效益的增长。截止2006年底,经过孵化器孵化毕业的企业中有2789家进入国家高新区发展,年收入过亿元的科技企业有569家,上市公司有53家。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毕业企业创造的营业总收入达1745亿元,工业总产值1513.3亿元,孵化器累计已毕业企业为19896家,企业毕业时的累计收入比初创时提高了近5倍。

④促进就业和增加就业率,吸引科技和高素质人才

截止2006年,孵化器共提供就业岗位79.3万个。从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5.7万人,本科学历人员29.1万人,大专学历人员20.5万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9.7%。孵化器在孵企业共吸引留学人员1.3万人,其中留学美国的5098人、日本的2112人、欧洲的2342人、俄罗斯的287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1006人、东南亚的1852人。在留学人员中获得本科以上学历的有9591人。

⑤具备一定的专业化水平,总体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在生物、芯片、机电、环保、信息、创意等产业方面建立了专业性孵化器,吻合产业导向、符合市场要求,孵化器具备一定的专业化水平,其发展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和持久活力。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孵化器积极与国际先进孵化器交流,借鉴吸收国际上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具备了一定的特色服务功能,并在实际运作中改变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拓展服务内容,总体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2)劣势(Weakness)分析

①经营和投资主体单一,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由于管理体制原因,孵化器中有90%以上是由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所创办,其发展带有明显的政府色彩,基本上以事业单位形态存在;其工作人员一般为政府机关部门人员。由于孵化器管理团队在专业知识和领域方面层次不够,专业素质不高,同时不具有经营、财务及人事方面自主权,导致了孵化器工作积极性不高,服务效率较低。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孵化器的健康发展。

②各地域发展不平衡,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基本上均建立了企业孵化器(2007年初西藏也建立了孵化器)。由于我国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一,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科技园区的建设层次和侧重不同,加之在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重视程度和政策支持力度的不同,各地域孵化器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也不一。大部分企业孵化器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各省中心城市,没有形成辐射网络。

③服务水平层次较低,资源配置能力较弱,综合竞争力弱

目前,我国孵化器与国外先进孵化器相比,服务层次还较低,停留在服务层次的初级形态(见表二),综合竞争力较弱。孵化器功能还较为单一,主要是提供硬件设施(如场地、设备、厂房等)方便和政府提供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上;收入来源主要依靠房租,服务职能还主要是实现对创业企业的扶助。同时,孵化器由于管理体制、运作市场化、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等各方面的限制,人力、硬软件、资金等资源配置方面能力还十分欠缺,还远未达到现代企业孵化器发展的要求。

资料来源:林强,姜彦福,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及新趋势.科学研究,2002(2)

④管理与运作市场化程度低,专业化程度较低,孵育领域较窄

孵化器的经营和投资主体一般为政府部门,由政府投资建设,或采取资产划拨、委托管理等方式由孵化器管理团队经营使用,属于国有资产;其他类型(如民营资本、私营资本和多元投资主体)的经营和投资主体很少。孵化器缺乏经营和投资灵活性,行政管理色彩浓重,影响了孵化器在运作过程中的市场导向功能。同时,企业孵化器专业化程度还较低,现有的孵化器领域仅限于科技型,发展方向限定于特定的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向,孵育领域较窄。

⑤风险投资体系不够完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篇7:swot分析企业发展战略

摘要:第三方物流是经济和贸易全球化的产物。随着经济和贸易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环境日趋严峻。为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本文对第三方物流行业进行了SWOT分析:通过行业内部资源的优势、劣势及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分析,提出了差异化竞争战略,即通过服务的差异化、市场的差异化及渠道的差异化以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通过技术的创新和人才的引进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增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

篇8:swot分析企业发展战略

SWOT技术, 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确定企业当前内部的优势和劣势, 认识外部环境所能提供的机遇和可能遇到的威胁, 从而能够做出战略决策的方法。

1 SWOT技术

SWOT技术, 即优势 (Strengths) 、劣势 (Weakness) 、机会 (Opportunities) 、威胁 (Threats) 分析, 最早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韦里克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 被应用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策略中[1]。它是基于企业自身的实力, 对比竞争对手, 并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对企业带来的机会与企业面临的挑战, 进而制定企业最佳战略的方法。

1.1 优势与劣势分析 (SW)

竞争优势是指一个企业超越竞争对手、实现企业目标的能力, 它可以是产品质量、可靠性、实用性、风格和形象以及服务的及时、态度的热情等。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可以通过企业内部因素来进行评价。

1.2 机会与威胁分析 (OT)

机会与威胁分析, 主要着眼于企业外部环境带来的机会和威胁。环境机会是指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中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因素, 如政策支持、技术进步、供应商良好关系、银行信贷支持等。环境威胁指的是环境中不利的发展趋势所形成的挑战, 如果不采取果断的战略行为, 这种不利趋势将导致公司的竞争地位受到削弱, 如新产品替代、销售商拖延结款、竞争对手联盟等。

1.3 企业战略选择

根据企业优劣势分析和机会威胁分析, 据此制定企业所应采取的策略。

2 依托铁路发展物流企业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2.1 优势分析

1) 业务继承优势。

运输和仓储是现代物流系统的两大支柱, 铁路运输业以运输和仓储为主要业务, 这两项业务也正是现代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业实际上是传统运输业的继承和发展, 是在传统运输业基础上的功能扩展, 是对传统运输业的系统化的整合。作为传统的运输支柱企业, 要发展现代物流业, 铁路运输企业具备得天独厚的业务继承优势。铁路发展物流业, 是对传统业务的一种继承和拓展, 这种业务继承和拓展可以充分利用过去的经验和资源, 有明显的经验效应, 发展风险小, 容易形成价格优势。

2) 市场相关优势。

市场相关, 是指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能满足同一目标市场的需求。现代物流业与传统的运输业务必然存在市场上的相关, 因为现代物流服务与传统运输服务, 服务对象都是外购物流服务的企业, 区别只在于服务功能的多少而已, 而且这些功能都是相互联系的。铁路的传统服务, 只是向用户提供简单的运输和仓储服务, 并不是现代的物流业务或业务需求, 而这些业务由用户自己承担或者委托给其它物流主体。

3) 服务品牌优势。

铁路作为传统的运输企业, 长期以来被称作国民经济的大动脉, 其能力和效率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在交通运输中占有主导地位。由于长期以来在国民经济发展及物资流通方面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加之强大的运输能力以及与需求部门的长期合作关系, 使得铁路长期以来得到了众多客户的认可, 用能力和信誉在工商企业中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力, 具有良好的品牌优势。当前很多业绩突出的物流公司, 其运输服务都是由铁路提供, 这一现象也恰恰反映了铁路的服务品牌优势。

4) 经营网络优势。

现代物流系统是一个网络系统, 它必须具备广泛的经营网络方能正常运行, 而铁路运输系统恰恰具备这方面的优势。目前的中国铁路, 拥有10万多km的铁路网, 数千个货运营业站, 构成了一个庞大密集、覆盖全国的经营网络。这些庞大的经营网络, 对于铁路物流业的发展, 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资源优势。目前铁路正在修建客运专线, 客运专线开通运营后, 货运运营线的运输能力将得到充分的释放, 旅客列车运行速度将大幅度提高, 其经营网络优势将更加凸显。

5) 设备条件优势。

铁路作为传统的运输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 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 设备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铁路拥有10万km的运营线, 10万辆运用车保有量, 几千个车站, 具备强大的基础设施优势。历经了6次大提速, 列车运行速度有了很大提高, 目前繁忙干线列车运行速度基本达到时速160km以上。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 大大提高了运输指挥效率和车站作业效率。如此规模的设备设施条件, 形成了其它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

2.2 劣势分析

1) 经营管理被动。

依托铁路运输的物流企业, 主要依靠铁路运输设备完成货物的流动, 经营受制于铁路部门。当前, 铁路部门经营具有封闭性, 使得此类物流企业对市场的反映比较被动。例如, 在物流市场旺季, 调用空车需要铁路运输部门事先制订计划, 如果铁路部门运力不足, 此类物流企业便陷于有货物车的经营困境;另外依托铁路运输的物流企业难以对运输过程实施监控, 运输时间延长与货物被盗事件时有发生。

2) 人才管理存在问题。

在依托铁路运输的物流企业中, 营销人员占据企业的主导地位, 因为物流企业的生命线就是货源, 缺乏有效货源的支撑, 公司的经营就无法开展, 而货源主要依靠营销人员争取。因此, 当前依托铁路运输的物流企业大多重用营销人才, 而忽视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作用。在这样的人才管理模式下, 货源常伴随着营销人员的流动, 让企业管理混乱不堪, 恶性循环。

3) 货源构成复杂。

依托铁路运输的物流企业的货源构成:一是本企业直接获取, 二是其他物流公司转包, 三是独立于本企业外的营销人员接入。其他物流公司和独立于本企业外的营销人员掌握了物流企业的大部分货源。这一复杂的客户结构不利于物流市场健康发展。

3 依托铁路发展物流企业的机会与威胁分析

3.1 机会分析

1) 市场前景广阔。

我国拥有广大的物流需求市场潜力, 2004年我国铁路营运里程达7. 4万km, 年发送旅客11亿人次, 发送货物25 亿t, 铁路货物总周转量占全国货物周转量 (不含远洋) 的52% , 旅客周转量占全国旅客周转量的35%。目前我国铁路即将进入新一轮发展期, 按照国家“十五”以及铁道部规划, 到2010年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将达到8. 5 万km, 到2020年达到10 万km。目前我国铁道部正在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也将不断提高铁路行业的运行效率。营运里程的增加以及铁路运行效率的提高, 都将为铁路物流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2) 第三方物流需求旺盛。

我国境内的“ 三资企业”、跨国公司、国内新型大中型企业、国有大型企业迫切地要求将原有的物流活动剥离出来, 把物流活动交给专门的物流提供商, 通过合同、物流、设施租赁多种形式获得及时性、准确性较高的物流服务。

3) 西部大开发机遇。

“十五”计划, 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 ( 青藏铁路等部分骨干线路建设) , 给铁路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将带动内陆地区外贸货运量的增长和货源结构的优化, 可为铁路企业提供大量的货源。

4) 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刚刚起步, 进入门槛低。

我国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受条块分割管理的影响, 整个市场较为分散, 产业集中度不高, 规模效益并未形成, 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铁路货运是我国内陆运输的主要形式, 从传统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变具备较大的优势。因此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拓展的门槛较低。

5) 国家政策支持。

物流产业发展正处在有利的环境, 各项政策相继出台, 鼓励发展物流。2004 年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下发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 鼓励已具备一定物流服务业务专长、组织基础和管理水平的大型企业加速向物流领域转变, 尽快形成竞争优势, 成为中国物流发展的领先者。

3.2 威胁分析

1) 其他运输方式, 特别是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

我国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的营业里程增长速度非常快, 根据交通部最新公布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 从2005 年起到2030 年, 国家还将斥资20 000 亿元, 新建5.1 万km高速公路。另外水运、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也有较快的发展。

2) 国内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正逐步兴起。

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整合全国的网络资源, 逐步形成网络优势, 努力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市场化的物流竞争将使客户趋向于选择具有专业物流服务的物流公司, 市场竞争将演变为客户服务的竞争, 赢得客户就能赢得市场。

3) 国外物流企业进入我国物流市场带来的威胁。

经济全球化后, 一些大型的跨国物流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 如UPS (全美联合包裹) 的速递业务已遍及中国120 个城市;马士基已在我国建立了9 家分公司, 6 家办事处, 不仅在上海开设了独资的配送中心, 还准备近两年内在我国再建10个配送中心;APL (美国总统轮船公司) 在中国已拥有30 家分支机构等等。这些大型的跨国企业凭借强大的资金、技术优势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遍布全球的网络优势, 全面进军国内市场, 这使得国内某些势单力薄的物流企业必将淘汰出局。

4) 市场份额的减少不利其发展。

由于我国目前物流专业化程度不高, 很难满足现代企业物流服务的要求。在WTO 协议中, 对方要求中国放开制造业的分销权和物流服务行业, 其主要目的是让外商能够进入这些领域, 以便为在中国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外资企业提供高水平的综合物流服务, 保证外资商品在中国市场流通的效率, 从而确保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这样就减少了本土市场份额。

4 依托铁路发展物流企业的策略

在物流进入供应链管理的今天, 铁路物流企业必须加强市场意识和市场战略, 置身于全球物流的高速发展进程中, 来审视其发展策略, 所以对目前我国铁路物流企业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认真分析自己竞争的优势和劣势, 所处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在市场中确立自己的位置与优势, 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为此, 必须制订一个长期发展规划。加快现代化进程, 与国际物流企业接轨, 全方位整合各种资源, 扩大企业自身的规模, 形成一个铁路物流辐射网, 迅速形成规模经济, 由传统的货场、仓库向现代物流中心升级, 使其成为整个社会大物流体系的重要物流中心, 从而实现我国铁路物流企业的快速成长。

作为运输的重要方式, 我国铁路在发展现代物流时, 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结合自身特点, 走出一条适合中国铁路物流发展的特色之路, 在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同时, 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积极的贡献。运用SWOT技术, 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决策, 提供了一套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4.

[2]蒋永等.对我国物流企业未来发展的建议[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4) .

[3]李春江.浅谈铁路发展现代物流业所具备的优势及发展途经[J].科技咨询导报, 2007, (5) .

[4]高巍.浅谈依托铁路运输的物流企业发展对策[J].中小企业科技, 2007, (3) .

篇9:swot分析企业发展战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传统铁路运输能否顺利转型为现代铁路物流,无论对于其自身还是整个经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铁路物流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这四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论证了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可行性,为铁路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铁路;现代物流;SWOT分析法

一、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是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旧金山大学的海因茨·韦里克教授在《sWOT矩阵》一书中提出的。这种方法是综合考虑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其实质是通过分析自身具有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判断所处的环境,外部存在的机会(Opportunities)与威胁(Threats),最终提出相应的战略方案。其中S(Strengths)是指组织内部的优势,W(weakness)是指组织内部的劣势,O(Opportunities)是指组织外部环境的机会,T(Threats)是指组织外部环境的威胁。

二、优势分析

(一)转向铁路物流业是可行的

铁路物流业是传统铁路运输的良好继承。货物运输是现代物流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传统铁路运输的支柱。现代物流是对传统铁路运输在业务上的拓展和延伸。在传统铁路运输向现代铁路物流转型中,货物运输起到了巨大的承接作用,由于主要业务上的相似性,传统铁路运输已经培育了一批优秀的、熟练的操作员工,积累了一定的业务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铁路物流的业务体系,因而传统铁路运输向现代铁路物流的转型是可行的,比其它行业向物流业转型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二)铁路运输有良好的转型基础

1健全的运输体系

运输体系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有没有一个完善的运输体系,决定着物流业的成败,铁路运输具备一个覆盖全国的、通往各大港口和经济区的道路体系。2007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到7.8万千米,根据“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g万千米以上;同时,全国办理货运业务的铁路站点达6000个,各站点基础设施完善,包括货场、仓库、集装箱、堆场等必要设施设备,其中全国仓库总面积已超过1100多万平方米,铁路运输已具备集包装、仓储、装卸、中转、配送等服务于一体的能力。

2完善的通信体系

目前,铁路已形成了以光纤为主要载体,覆盖全国60%的有线传输网,覆盖18个铁路局1800个站点的数据网,以及覆盖18个铁路局的卫星通讯网、电视电话会议网和机关计算机局域网。拥有适应铁路现代化运输指挥的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XS),正在实现对全国近50万辆货车、1万多台机车、2万多列列车、几十万个集装箱及对所运货物实施追踪管理。货运服务信息系统,可为客户提供运价政策说明、订单提报、装车时间、到达通知、途中查询等多项服务。

3稳固的经营体系

由于铁路物流存在与传统铁路运输业务上的一致性,因此,铁路运输企业与广大货物经营公司建立了广泛的、深厚的合作关系。客户就是资源,就是利润,只要抢先占有客户资源,就能占有巨大的市场份额。铁路运输代理企业与国内近千家厂矿和用户保持长期稳定的物资经营协作关系,是国家首批批准的钢材、机电和非金属产品一级代理商,因此在客户源上铁路物流就会比其它物流企业具有更大的优势。

(三)转型后铁路物流的发展是值得肯定的

1铁路物流的市场潜力大

首先,国内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都要降低物流成本,要将本企业内的物流业分离出去,托付给第三方进行代理,而铁路是一个很理想的接收方;其次,我国的物流业刚刚起步,其国内市场占有率仅为18%,与日本的80%,美国的57%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发展空间也很大;最后,中国国土面积广阔,重要的矿物、原料、工业用品分布不均。因此,重要的矿物原料的长距离运输成为必然,而铁路物流正好满足这种远程重载运输的要求,这就给铁路物流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铁路物流的环保优势

现代社会倡导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其对于物流业的要求也是如此。综合各种形式的物流业,铁路物流业的发展最能满足环境友好型发展经济的要求。首先,在环境污染方面,铁路所产生的废气、噪声干扰程度比其他运输方式都要低;其次,在能源消耗方面,等量运输下,铁路、公路和民航油耗量之比为1:9.3:18.6,而且铁路的电力牵引还可减少对燃油的依赖,缓解能源危机:最后,在土地资源消耗方面,铁路占地少、利用率高,在相同流量情况下,铁路占地仅为公路的1/8。

三、劣势分析

(一)铁路运输企业的劣势

1运输效率低,延展性不足

现代物流要求物流企业能够提供“门对门的一条龙”服务方式,这样可以方便用户及时有效的收到货物。公路现在已经延伸到了城市、农村的每一个角落,而且运输效率高,这样就能满足现代物流高效、直接的要求,但是铁路物流的基础——铁路是一个以点为中心的辐射线路,而且其平均技术速度只有47.1km/h,远远低于公路的相关速度,因此铁路运输就不能很好的保证直接的门对门服务。

2物流企业的管理体制

铁路管理体制僵化,不能形成有效的、统一的物流调度体系。因为铁路货运管理机构复杂、管理层次多,路局、站段各部门实体都有铁路生产物资储备。这种分散的储备: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增加了过多管理人员的管理成本;而且各路段各自为战,难以形成统一的利益和规模效益;更严重的是,铁路内部货场之间争夺货源和货主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铁路物流体系的不足

1物流设施布局不合理

物流设施的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物流成本和货源的多少。合理的物流设施布局(如分布均匀、经济区分布合理等)就能够促进更多的货物经营企业选择这种物流方式,同时也能降低物流企业的成本。但是现在的铁路物流设施分布却不合理。

2物流过程的分离、体系的分散

受传统体制的影响,铁路主要交通干线都被分为若干路段,完善的物流过程和体系被划分成若干部分,完整的物流活动:运输、储存、保管、搬运、装卸、信息处理等被人为分割。据统计,全路各单位共有300余家储运基地、2000多座仓库,各种基础设施被不同部门分别管理,这种缺乏整体运行的机制严重阻碍铁路效益的提高,与物流的社会化、多样化、一体化不相适应。

(三)员工自身的不足

1物流人员的思想观念未完全转变

铁路作为垄断型企业的典型代表,其市场观念不强。其一直以来只注重把送上门来的业务做好,把上级安排的任务做好。从来没有考虑走到市场上和其它运输企业主动竞争,争夺客户、客源,同时其服务方式也不健全,铁路物流企业只注重从货物始发站起到货物目的站止的服务,而从来没有想过将服务

延伸到装货前和卸货后,因此一直以来没有能够从坐商转变为行商,服务理念中客户至上的观念未形成,还有明显的铁老大思想观念残存现象。

2铁路物流业缺乏专业人才

铁路物流是一个集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为一体的行业。因此,铁路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一批知晓物流的专业人才。但是铁路物流的现状却是整个行业紧缺物流专业人才,无论是干部还是员工都缺少这方面的专业知识。铁路物流是从铁路物资和货运代理业务转变而来的,其干部的文化水平在本科以上的寥寥无几,而作为一种新兴的物流业,真正懂得铁路和物流两种技术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这直接导致了我国铁路物流业的整体效益不高,管理水平有限,专业人才缺乏等现象,而上述这些现象己成为制约铁路物流业发展的重大障碍。

3铁路物流的服务及效率不高

由于铁路各路段分散经营,导致物流配送效率不高;同时由于铁路的多元化经营,物流业尚未形成物流一体化,且没有运能的支配能力。这样在与货主达成运输合约后,不能及时的选派合适的车型,造成运量不足,运时延长,给货主带来不满和损失。同时铁路运输人员服务态度不佳,服务水平低,时而出现刁难货主的现象,造成铁路物流服务及效率的提升困难。

四、机遇分析

(一)我国物流业刚刚起步,进入门槛低

物流业在我国的发展层次还较低,一切都不完善,尤其是在铁路物流领域。由于铁路的分段管理,铁路物流出现经营分散性、规模效应差和集中度低等问题。因此,企业进入铁路物流的门槛较低,有利于企业在物流的大环境中发挥自身的实力。

(二)我国政府政策对铁路物流业的支持

早在1999年铁道部在《关于推进铁路运输企业多元经营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规定,要“形成规范化全路性的运输代理网络”。近几年来,发展货运代理业更是已成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很多铁路局、铁路分局都组建了各具特色的铁路货运代理公司,并从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2004年国家发改委等9部委下发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政策的出台为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家鼓励已具备一定物流服务业务专长、组织基础和管理水平的大型企业加速向物流领域转变,尽快形成竞争优势,成为中国物流发展的领先者。而铁路就是具有此优势的大型企业,属于国家鼓励的对象。另外,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5~2020年,国家将投入两万亿元资金进行铁路建设,平均每年投资在1000亿元以上,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大规模的铁路投资建设,为铁路物流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三)我国铁路物流业的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三资企业、国内大中型企业为了降低物流成本,选择将本企业的货物运输分离本企业,而托付给专门的物流企业去代理,铁路物流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运输网络、通信网络等优势条件,因此成为众多的货物企业的首要选择目标,而且随着我国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中国境内跨国企业的物流本土化需求将日益强劲。2001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为400亿元,2003年已经超过600亿元,2004年更是突破800亿元,国际货运代理协会联合会预测,未来12年中国物流业市场将每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我国物流实物的年均增长高于我国GDP的增长速度。据测算,1991年,单位GDP对物流需求系数为1:1.4,到2005年已经上升到1:2.64,说明目前我国单位GDP产出需要2.64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比1991年提高了一倍多。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进一步扩大,物流需求规模也随着扩大,据统计模型预计,如果“十一五”时期GDP年均增长8.5%,那么物流总额年均增长16.7%左右。

五、威胁分析

(一)国际物流企业带来的威胁

随着中国加入WTO,其规则要求中国在七年内逐步放开中国的市场。在铁路上主要是放开货运市场,包括仓储、货运代理业务、集装箱运输等,这将动摇铁路货运在国内的垄断地位,企业将面临一个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增加,一些大型的跨国物流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如UPS的速递业务己遍及中国120个城市;马士基已在我国建立了几家分公司和6家办事处;APL(美国总统轮船公司)在中国已拥有30家分支机构等。他们的技术处于领先地位、资金实力强,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运行方式。国外物流产品凭借其质量、价格、服务等优势,使我国铁路企业在全方位的国际竞争中面临直接甚至是致命的冲击。

(二)国内物流企业带来的威胁

铁路以外的各种运输企业正在异军突起,通过组建物流公司,纷纷介入物流服务行业。

1国内知名企业的威胁。国内行业如石化、烟草等行业都在围绕物流大做文章,纷纷成立物流公司,规划物流中心,而且他们拥有货源、仓储及运输设备,对铁路物流企业不能不说是巨大的挑战。

2国内民营企业带来的威胁。同时国内的民营企业、多元化股权结构的新兴物流企业发展迅速,这类企业的优势在于经营观念、机制、管理方式能够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这将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进程中最为活跃的部分。

3国内其他运输方式带来的威胁。随着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公路、航空、水路等运输方式发展迅猛,铁路在运输市场中的地位受到冲击,市场份额有所下降。铁路货物周转量占全社会货物周转量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由1985年的44.4%下降到2002年的30.07%,而公路从10.4%上升到13.4%,水路从42.1%上升到54.4%。

(三)客户需求结构的调整及市场份额的下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的科技含量的提高,我国企业的产品逐渐由初级产品、工业原料、矿物,转变为一些较为高精尖产品的生产,这些物品重量较轻、产品附加值高。因此铁路这种主要应用于长距离重载型的运输方式已经不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WTO规则要求:我国将逐渐开放制造业的分销权和物流服务行业。其目的在于使得外国高效、低成本的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满足中国国内的外资企业对高效物流的需求,以降低外资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外国物流企业的进入就相对减少了我国铁路物流的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刘寅斌,物流战略规划与实施[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张皓若,现代流通企业运作全书[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3]张诚,中国铁路现代物流发展战略[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上一篇:学校食堂精细化管理下一篇:折线统计图说课稿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