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小结

2024-08-26

12.《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小结(精选10篇)

篇1:12.《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小结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小结

《餐饮服务与管理》是酒店服务与旅游专业的专业主干核心课程,根据服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国家餐饮中级工标准和职业资格证要求,我们进行了 三个方面的改革:

一、教学理念和教学上,打破传统的理论和实训分离的模式,采用“教、学、做”结合以及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题地位,采用了“讲授+演示”教学法、练习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活力,提高教学质量。

1.讲授+演示教学法

教师讲授项目内容的基础上,将演示技能分成几个组成部分,逐一分解并详细讲解演示,完成演示的整个程序。这种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教师进行讲解、操作演示、操作指导,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参与热情高,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教学效果好。

2.练习法

练习法是指教师演示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练习,从而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练习时一定要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提高练习的效果,教师认真巡回指导,加强监督,发现错误动作立即纠正,保证练习的准确性。对每名学生的操作次数、质量作好一定的记录。以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促进练习效果。对不操作的学生要求在旁边认真观摩,指出操作中的错误,教师及时提问,并作为平时的考核分。

3.项目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明确项目任务、制定计划、成果展示,完整完成项目操作的所有环节,再此基础上,教师进行讲解,指导和总结,如设计一个中式婚宴摆台。学生自己确定主题,设计风格、菜单、餐巾折花等发挥团队每个人的特长,分工协作,完成项目。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共同提升。

4.情景模拟教学法

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描述,借助实训操作场所,有目的建设职业氛围,创建岗位工作场景或者问题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出对策,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职业情感。

5.案例教学法

在讲解过程中结合案例,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将案例分析作为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检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检索和问题分析,并提出小组意见,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也能起到相互启发的效果。

二、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资源和校内网络平台拓宽学生学习渠道;利用校内外技能大赛促进和激励学生学习;全面开展职业资格证考试,教学内容和职业资格的对接;将理论教学、实训操作、实训基地实际操作全部贯穿于教学之中,构成一个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代教学链,形成培养学生创新性和应用性的课程教学体系。

1.开展职业资格考试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餐饮服务中级工职业资格考证。通过职业资格鉴定的推行,加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压力,使学习有了目标和针对性。(通过率)

2.组织开展校内大赛和自治区级大赛促进教学 课程教学技能标准参照职业技能大赛和自治区人社厅、教育厅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标准,通过参赛提高教师和学生技能操作精度、准度、速度,通过“比中学、学中做”的方式,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应用能力,提高职业技能。

3.建立校内实训室,强化职业氛围建设

通过建立校内实训室,通过专业介绍、职业道德、荣誉墙、图片库和模拟餐厅布置,通过职业氛围建设,给学生良好的职业环境,有助于提高职业水平。

4.多媒体教学

本课程教学资源已经全部上网,学生可以在网上直接下载本课程的所有教学资源,包括教学标准、课程介绍、授课教案、电子教案、思考题、案例库、考题、教学视频、参考资料等,校内网络课程平台学生可以随时在线自主学习。

5.顶岗实习

在实训基地顶岗实习,是检验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工作责任心的重要环节。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灵活应用,使“理论实训结合、工学交替互融、教学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得到实施。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和职业教育特点,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缩小了人才培养规格与人才需求的差距。

三、开放多样的考核方式

1、考试形式“多样化”

考试形式参照了餐饮服务中级工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和标准,实践教学环节以实操、口述、模拟等形式进行考核,以综合能力来评定学生的成绩,实现了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2、过程考核和成果考核结合,突出过程考核

“过程考核和成果考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 即:分项训练的每个阶段对学生的训练进行分项考评,实训项目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在教学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学生实践教学的总成绩结合课程考核成绩和职业技能鉴定成绩。

3、顶岗实习环节由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表现,评定等次:优、良、中、差。将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成绩纳入成绩考核的范畴,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篇2:12.《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小结

【摘要】培训性课程《餐厅服务与管理》的教学时间短,教学对象多样,教学内容针对性强,因此“学科式”教学模式与培养与“上岗人才”之间的矛盾更显突出。为解决这个矛盾而改革教学的实施办法,主要包括:围绕职业发展、优化教学内容、适当增加行业前沿知识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突出能力本位、优化教学效果、恢复与增强《餐厅服务与管理》课程的吸引力等。《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教学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强化服务的理念,改革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学生为本位,用教学,用情服务,培养出知识型、智能型、服务型人才。

【关键词】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

【中图分类号】F719-4;G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33-01

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综合服务业的全面振兴,服务人才短缺等问题的日益突显,《餐饮服务与管理》是一门与企业实践工作紧密契合的学科,它更需紧跟时代脉搏,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近年来,职业院校不断挖掘教育资源,大力培养专业人才,旅游饭店对餐饮人才的需求仍难以得到满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餐饮与服务专业教育跟不上形势发展与变化,教学与实际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快适应餐饮企业服务管理工作的需要。现将本人在十几年在实际教学中的感悟浅谈如下:

一、探讨实际教学中具体存在的问题

《餐饮服务与管理》属于旅游酒店类专业基础课,学生在学完《酒店管理概论》、《旅游饭店接待服务礼仪》等有关基础课程后,又学习的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主干专业课程,该课程由课堂理论教学和模拟酒店实操两方面构成。教师按章、节层层推进,具体教学中按先讲解概念,再介绍要点,最终以模拟实际酒店服务操作结束教学过程。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严格的按照以上教学规则执行,但学生的学习结果并不理想,归结原因一方面为课堂效果不佳,纯理论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专业知识认知等方面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难以成为社会需要的实用技能型、操作型、管理型人才。分析具体教学中的弊端主要表现为:

(一)、教材陈旧,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背离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材一般都选用知名度高的出版社出版的优秀教材,教材内容编排合理,知识点难易得当,较好的将理论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知识内容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不能做到同步更新。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教材的使用长达5―10年以上,知识已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教法理论与实训实操脱节

大多数的教师摆脱不了“一个人讲,学生在听”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怕学、厌学情绪明显;考试突击复习,被动敷衍,即使是动手实操,也是以完成任务的态度去做,不讲精准,不求熟练,缺乏创新;知识、技能老套、陈旧,与当前行业需求严重脱节。

(三)、教具有限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应配有专业的实操场地,该场地应模拟五星级大饭店的布局和标准,但职业院校现有的实训场地和有限的教学资源只能将基础的理论知识讲授给学生,学生所学知识与今后实际工作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遇到相关知识环节又得从头再学。

二、新时期、新需求下《餐饮服务与管理》教育教学改革

综上所述,我们培养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能力方面以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餐饮业快速发展的新要求。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实用型餐饮从业人员,以就业为导向,根据餐饮专业课程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效果,已成为中职旅游专业教学当前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课程内容应贴近工作实际

贴近工作实际的课程内容应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任课教师应对酒店或餐饮企业服务与管理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围绕一线工作岗位的职业技能进行教学。我校与北京及宁夏本地多家星级酒店建立了合作关系,参考其高星级酒店的岗位设置,并通过与往届毕业生的交流,深入分析餐饮基本作业程序,以实践经验和技能为基础,突出职业能力,将课程内容分为:《餐饮服务操作技能》、《餐饮服务与基层管理》和《餐饮企业经营与管理》三部分。在分析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将学生所学技能知识再细化为旅游酒店行业一线服务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和中、高层管理者岗位职业技能。

(二)、教材选用应与行业要求同步

选用优秀的理论教材,注重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及时更新和补充行业正在运作的方式方法,完善其教学资料。适当推荐课程参考书目来对课堂知识点进行扩充;注重实训,突出实用,做到理论知识明确、技能训练操作规范、条理清晰,强调理论知识为技能训练服务,同时保证专业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加大多媒体课件设计应用,情境、图片、视频有效运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专业兴趣。

(三)、教学方法鲜活

案例教学可以增加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能够正确面对餐饮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与消费者之间发生的各种问题,培养其学生正确的管理观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和就业有着重要作用。实训实操,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习积极性方面有着较大作用,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情景模拟服务,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对职业技能的领悟,培养其团队的动手、沟通和协作能力,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养成。合理利用“项目教学法”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让学生掌握全面的餐饮服务技能以及规范化的餐饮服务程序。

(四)、教学手段多样

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可有效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信息量和趣味性,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作为职业院校旅游酒店专业课程,应积极开拓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和完善模拟中、西餐厅课程实训室,逐步满足和确保学生餐饮服务与管理在校内实践性的教学,加强产学合作,并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服务性与基层管理性实习提供全真实践环境。

(五)、优化教学资源

学院可不定期的聘请旅游专业专家到校指导学习,多项目的学习和实训实操让不同的专家与教师担任多项目课程教学过程中,分配其教学任务,充分发挥业内精英和专业教师个人之长,突出行业实践,贴近工作实际,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更充分发挥原有教学资源优势,放大教学效果。现实的教学环节中,因各种因素影响我们的实训环境还远远达不到理想中的要求,而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分学期的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的星级饭店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在最大程度上优化了学校的教育资源,同时也弥补了没有真实服务环境的不足,使学生在真实的服务环境中积累丰富服务与管理经验,奠定扎实的基础。

(六)、加大投入,建立生产销售真实环境。

建立真实体验服务与管理,校内设立经济型商务中心,方便学生自助使用,以成本价或接近于成本价结算,借鉴澳大利亚威廉?安格里斯学院的经验,创造生产、服务、销售的真实环境,教师是餐厅经理,学生上操作课轮流下厨、轮流扮演服务员,为顾客(学生)提供物有所值的规范化服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餐厅设计、餐台布置、点菜上菜、洗碗翻台,全程实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客观直接感受,动手能力迅速提高,学生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更能得心应手。

总之,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课程建设本身也是一个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充实,促使学生开阔眼界,更新职业观念、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逐步获得职业技能、就业本领和创造能力,成为既有专业理论又有职业能力的技术人才,因此,餐饮服务与管理的课程建设还需要教学实践推动其前进。

参考文献:

[1]尚生锐“餐饮服务”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中国科教创新新导刊 2012(8)

[2]褚治宏、钱小琴关于《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的思考现代教育管理 2012(10)

[3]余菲菲、左仲明应用型高校《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建设研究池州学院学报 2011(6)134―136

篇3:12.《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小结

一、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和教学上, 打破传统的理论和实训分离的模式, 采用“教、学、做”以及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采用了“讲授+演示”教学法、练习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增强教学活力, 提高教学质量。

(一) 讲授+演示教学法。

教师在讲授项目内容的基础上, 将演示技能分成几个组成部分, 逐一分解并详细讲解演示, 完成演示的整个程序。这种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教师进行讲解、操作演示、操作指导, 学生参与热情高, 有利于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 教学效果好。

(二) 练习法。

教师演示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练习, 从而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 练习时一定要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 提高练习的效果, 教师认真巡回指导, 加强监督, 发现错误动作立即纠正, 保证练习的准确性。对每名学生的操作次数、质量做好一定的记录。以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 促进练习效果。对不操作的学生要求在旁边认真观摩, 指出操作中的错误, 教师及时提问, 并作为平时的考核分。

(三) 项目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明确项目任务、制定计划、成果展示, 完整完成项目操作的所有环节, 在此基础上, 教师进行讲解, 指导和总结, 如设计一个中式婚宴摆台。学生自己确定主题, 设计风格、菜单、餐巾折花等等发挥团队每个人的特长, 分工协作, 完成项目。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共同提升。

(四) 案例教学法。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结合案例, 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将案例分析作为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检验,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资料检索和问题分析, 并提出小组意见, 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同时也能起到相互启发的效果。

(五) 情景模拟教学法。

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描述, 借助实训操作场所, 有目的地营造职业氛围, 创建岗位工作场景或者问题情境,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出对策, 解决问题, 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职业情感。

二、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上,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资源和校内网络平台拓宽学生学习渠道;利用校内外技能大赛促进和激励学生学习;全面开展职业资格证考试, 教学内容和职业资格的对接;将理论教学、实训操作、实训基地实际操作全部贯穿于教学之中, 构成一个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代教学链, 形成培养学生创新性和应用性的课程教学体系。

(一) 开展职业资格考试。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餐厅服务员中级工职业资格考证。通过职业资格鉴定的推行, 加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压力, 使其学习有了目标和针对性。

(二) 组织开展校内大赛和自治区级大赛促进教学。

课程教学技能标准参照职业技能大赛和自治区人社厅、教育厅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标准, 通过参赛提高教师和学生技能操作精度、准度、速度, 通过“比中学、学中做”的方式, 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 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应用能力, 提高职业技能。

(三) 建立校内多媒体教学实训室, 强化职业氛围建设。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已经全部上网, 通过校内多媒体教学实训室, 学生可以在网上直接下载本课程的所有教学资源, 包括教学标准、课程介绍、授课教案、电子教案、思考题、案例库、考题、教学视频、参考资料等, 通过校内网络课程平台学生可以随时在线自主学习。另外, 通过实训室专业介绍、职业道德、荣誉墙、图片库和模拟餐厅布置, 加强了职业氛围建设, 给学生创建良好的职业环境, 有助于提高职业水平。

(四) 顶岗实习。

在实训基地顶岗实习, 是检验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 是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 也是培养学生工作责任心的重要环节。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灵活应用, 使“理论实训结合、工学交替互融、教学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得到实施。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和职业教育特点, 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缩小了人才培养规格与人才需求的差距。

三、开放多样的考核方式

(一) 考试形式“多样化”。

考试形式参照了餐厅服务员中级工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和标准, 实践教学环节以实操、口述、模拟等形式进行考核, 以综合能力来评定学生的成绩, 实现了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二) 过程考核和成果考核结合, 突出过程考核。

“过程考核和成果考核结合”, “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即:分项训练的每个阶段对学生的训练进行分项考评, 实训项目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在教学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学生实践教学的总成绩结合课程考核成绩和职业技能鉴定成绩。

(三) 顶岗实习环节考核。

由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表现, 评定等次:优、良、中、差。将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成绩纳入成绩考核的范畴, 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结语

篇4:12.《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小结

【关键词】餐饮服务与管理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材

【中图分类号】F719-4;G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33-01

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综合服务业的全面振兴,服务人才短缺等问题的日益突显,《餐饮服务与管理》是一门与企业实践工作紧密契合的学科,它更需紧跟时代脉搏,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近年来,职业院校不断挖掘教育资源,大力培养专业人才,旅游饭店对餐饮人才的需求仍难以得到满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餐饮与服务专业教育跟不上形势发展与变化,教学与实际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快适应餐饮企业服务管理工作的需要。现将本人在十几年在实际教学中的感悟浅谈如下:

一、探讨实际教学中具体存在的问题

《餐饮服务与管理》属于旅游酒店类专业基础课,学生在学完《酒店管理概论》、《旅游饭店接待服务礼仪》等有关基础课程后,又学习的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主干专业课程,该课程由课堂理论教学和模拟酒店实操两方面构成。教师按章、节层层推进,具体教学中按先讲解概念,再介绍要点,最终以模拟实际酒店服务操作结束教学过程。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严格的按照以上教学规则执行,但学生的学习结果并不理想,归结原因一方面为课堂效果不佳,纯理论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专业知识认知等方面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难以成为社会需要的实用技能型、操作型、管理型人才。分析具体教学中的弊端主要表现为:

(一)、教材陈旧,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背离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材一般都选用知名度高的出版社出版的优秀教材,教材内容编排合理,知识点难易得当,较好的将理论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知识内容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不能做到同步更新。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教材的使用长达5—10年以上,知识已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教法理论与实训实操脱节

大多数的教师摆脱不了“一个人讲,学生在听”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怕学、厌学情绪明显;考试突击复习,被动敷衍,即使是动手实操,也是以完成任务的态度去做,不讲精准,不求熟练,缺乏创新;知识、技能老套、陈旧,与当前行业需求严重脱节。

(三)、教具有限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应配有专业的实操场地,该场地应模拟五星级大饭店的布局和标准,但职业院校现有的实训场地和有限的教学资源只能将基础的理论知识讲授给学生,学生所学知识与今后实际工作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遇到相关知识环节又得从头再学。

二、新时期、新需求下《餐饮服务与管理》教育教学改革

综上所述,我们培养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能力方面以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餐饮业快速发展的新要求。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实用型餐饮从业人员,以就业为导向,根据餐饮专业课程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效果,已成为中职旅游专业教学当前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课程内容应贴近工作实际

贴近工作实际的课程内容应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任课教师应对酒店或餐饮企业服务与管理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围绕一线工作岗位的职业技能进行教学。我校与北京及宁夏本地多家星级酒店建立了合作关系,参考其高星级酒店的岗位设置,并通过与往届毕业生的交流,深入分析餐饮基本作业程序,以实践经验和技能为基础,突出职业能力,将课程内容分为:《餐饮服务操作技能》、《餐饮服务与基层管理》和《餐饮企业经营与管理》三部分。在分析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将学生所学技能知识再细化为旅游酒店行业一线服务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和中、高层管理者岗位职业技能。

(二)、教材选用应与行业要求同步

选用优秀的理论教材,注重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及时更新和补充行业正在运作的方式方法,完善其教学资料。适当推荐课程参考书目来对课堂知识点进行扩充;注重实训,突出实用,做到理论知识明确、技能训练操作规范、条理清晰,强调理论知识为技能训练服务,同时保证专业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加大多媒体课件设计应用,情境、图片、视频有效运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专业兴趣。

(三)、教学方法鲜活

案例教学可以增加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能够正确面对餐饮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与消费者之间发生的各种问题,培养其学生正确的管理观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和就业有着重要作用。实训实操,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习积极性方面有着较大作用,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情景模拟服务,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对职业技能的领悟,培养其团队的动手、沟通和协作能力,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养成。合理利用“项目教学法”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让学生掌握全面的餐饮服务技能以及规范化的餐饮服务程序。

(四)、教学手段多样

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可有效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信息量和趣味性,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作为职业院校旅游酒店专业课程,应积极开拓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和完善模拟中、西餐厅课程实训室,逐步满足和确保学生餐饮服务与管理在校内实践性的教学,加强产学合作,并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服务性与基层管理性实习提供全真实践环境。

(五)、优化教学资源

学院可不定期的聘请旅游专业专家到校指导学习,多项目的学习和实训实操让不同的专家与教师担任多项目课程教学过程中,分配其教学任务,充分发挥业内精英和专业教师个人之长,突出行业实践,贴近工作实际,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更充分发挥原有教学资源优势,放大教学效果。 现实的教学环节中,因各种因素影响我们的实训环境还远远达不到理想中的要求,而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分学期的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的星级饭店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在最大程度上优化了学校的教育资源,同时也弥补了没有真实服务环境的不足,使学生在真实的服务环境中积累丰富服务与管理经验,奠定扎实的基础。

(六)、加大投入,建立生产销售真实环境。

建立真实体验服务与管理,校内设立经济型商务中心,方便学生自助使用,以成本价或接近于成本价结算,借鉴澳大利亚威廉·安格里斯学院的经验,创造生产、服务、销售的真实环境,教师是餐厅经理,学生上操作课轮流下厨、轮流扮演服务员,为顾客(学生)提供物有所值的规范化服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餐厅设计、餐台布置、点菜上菜、洗碗翻台,全程实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客观直接感受,动手能力迅速提高,学生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更能得心应手。

总之,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课程建设本身也是一个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充实,促使学生开阔眼界,更新职业观念、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逐步获得职业技能、就业本领和创造能力,成为既有专业理论又有职业能力的技术人才,因此,餐饮服务与管理的课程建设还需要教学实践推动其前进。

参考文献:

[1]尚生锐“餐饮服务”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中国科教创新新导刊 2012 (8)

[2]褚治宏、钱小琴 关于《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的思考 现代教育管理 2012 (10)

[3]余菲菲、左仲明 应用型高校《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建设研究 池州学院学报 2011(6) 134—136

[4]黄兰兰、刘怀 项目教学法在“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 学理论 2010(2):199—200.

篇5:12.《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小结

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情况

(1)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导作用,教师将各班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教室将理论部分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后,布置一些实例进行练习,小组成员相互帮助的讨论学习,教师作为裁判对其进行点评和考核,抽取小组内任一成员进行知识点练习描述,回答正确小组内成员均加分,回答错误小组内成员均扣分。在这样一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及各同学都有各自的作用,教师不再是以往的课堂授课,而是评判组员所述知识的正确性与准确性,对表述流畅,知识准确 的小组进行平时加分鼓励;小组同学由于是全组关注的主体,又有加分奖励措施,所以事先必然认真准备,全组讨论,提高讲授知识准确性和流畅性,这样既培养了90后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他小组为了能够得到加分奖励,也会主动学习相关课程知识,使枯燥的知识变得容易掌握。

以钢筋模型制作分组为例:

1)每班同学将分成6个小组参加,选定小组长,由组长来协调和组织模型制作,班级统一买建筑材料制作实物模型。

2)识读给定的框架结构平法施工图,读懂结构施工说明、结构平面布置图、梁板柱配筋图及结构详图表达的内容,熟练掌握各构件、节点等的构造措施,对各构件的配筋情况进行的翻样计算和利用建筑材料模型制作。

3)为防止小组间的抄袭,每小组制作模型的图纸均不相同,布置任务前由组长抽签决定该小组制作的图纸,然后小组长安排小组内成员对该图纸识图好钢筋翻样计算,依据题目中给出的构件配筋图,分别计算出构件中所有钢筋的下料长度,并完成下料、弯曲成形、钢筋绑扎,最终完成该结构构件的钢筋绑扎加工。

《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课程

(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项目导向

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按照不同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建组织设计教学项目,教学项目由不同的学习任务组合而成,每个教学项目的实施都以学生能独立完成某一具体构件施工图的识读及钢筋翻样为目的。工程实例引入到课堂教学,可以丰富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探讨,通过具体实际的工程项目贯穿不同实践教学过程,增强各种知识的沟通,突出职业特点。2)任务驱动

老师给出任务→学生收集资料→学生实施方案→学生实施→教师引导、评价。

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就是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选择典型的工作任务,使学生获得与工作任务相一致的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在课程专周实训阶段,以老师下达的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要求学生在5天的实训期内,通过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3)工程案例分析

在项目课程里,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引向新概念、新知识,而是为了引向任务和问题。通过具体的工程案例分析教学,能使学生从微观到宏观、全过程全方位准确把握项目的脉络。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把课堂设在实训室,让实训室的技术指导老师在现场讲解,如框架结构梁、柱、板的配筋,通过现场教学法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钢筋的实体,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加深了学生对钢筋的认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把静态的二维图像演化成三维动态模型,使枯燥、抽象的传统教学变得直观生动,弥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教师形象语言的不足。

《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课程

4)启发式、交互式教学

教学方法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先进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平法施工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从身边的工程测量项目入手,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这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思维;另一方面,要鼓励同学想老师发问,通过老师的解答,强化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5)现场教学

随着课程的深入学习,需要学生到真实的工作情景中去体验平法施工图的识读过程。在工程现场,老师针对具体工程展开教学,甚至是边讲边练,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3)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把课堂设在实训室,让实训室的技术指导老师在现场讲解,如框架结构梁、柱、板的配筋,通过现场教学法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钢筋的实体,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加深了学生对钢筋的认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把静态的二维图像演化成三维动态模型,使枯燥、抽象的传统教学变得直观生动,弥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教师形象语言的不足。1)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教学手段在讲授各个构件的构造要求、钢筋连接等方面存在很大缺陷,集中表现在讲解的内容不直观,图形表达占用太多的时间且不够清晰,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理解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教学录像和利用动画制作的课件,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2)网络教学

篇6:12.《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小结

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论文【1】

摘 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教学的形式因素,过去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教育教学思想的改革,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

对于工商管理专业这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其教学方法的采用更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实现。

文章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旨在促进工商管理专业整体的发展。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灌输式教学与启发式、研究性教学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形式差异;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区别,同样也不能归结为物质形式的不同。

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特点。

也都有适合本门课程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教师之间在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时也都有所差异。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检查,既要考察各专业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的共通性和学科特色,又要考察每门课程、每位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的个性,同时还要考虑作为一个集体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上的研究、交流与整体发展情况。

一、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

(一)理论教学法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群内中的课程中有很多都是以基本概念和管理原理为基础的,也就是要求学生首先掌握相关的理论,其次再进行进一步的实践。

尤其对于大学本科学生而言,一定的理论基础还是必须的。

但往往这些内容是枯燥乏味的。

对此可以采取参与式教学方法和启发式教学方法。

1.参与式教学方法。

根据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上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就要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

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不一样,它更偏重于用专业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对学生来说,学习的方式就显得特别重要。

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单纯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灌输式的讲授,很难提高学生的管理水平与创新能力。

因此,因循守旧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应工商管理专业的要求,难以培养学生今后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为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可以采用的方式之一就是参与式教学法。

(1)培养创造性思维、强化创新意识。

思维方式的形成与教学过程是分不开的。

从当前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来看,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严谨的结论、科学的体系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专业课与基础课不同。

尤其是工商管理的专业课。

最重要的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有些实际问题,案例分析,不同类型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结论,因为经营者就可分为几种类型:如风险型、保守型等。

不同类型的人解决问题的方式肯定是不同的,所以,对于有些问题,可以使思维发散一些,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更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要想创新,必须给教师和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愉快的心情、合理的工作标准,一个广阔的空间才是创造的源泉。

如果教师没有创新意识,学生谈何创新能力。

(2)教学互动,提倡参与式教学。

工商管理很多专业课程都经历了兴起、热潮、回落、重振这样一个过程。

其中包括很多理论、很多学派。

许多定义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

所以如果学生上第一堂课,老师介绍课程内容时,只讲课程体系和内容如何经过千锤百炼,如何系统和严密,一是不符合实际、不科学;更重要的是学生不会去想在这门课程中有所作为。

但是,如果老师能告诉同学,这门学科并不是“天衣无缝”的,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

在教学内容中介绍多种学术观点,包括一些有争议的论点,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这样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

年轻人是最富有探索精神的,当他们被领入未知世界时,他们的求知和参与的欲望就大大增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参与意识,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工商管理专业的很多专业课都是与企业紧密相连的。

虽然我们课上学了很多的相关理论,但由于企业的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又瞬息万变,企业的内部条件也各不相同,所以它没有一个统一的定式。

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理论部分由教师讲授,案例部分由教师统一出案例题,学生课下自己设计思路,回到课堂上,教师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让学生自己阐明观点。

这样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案例的讨论,借助学生间的知识互补、信息刺激和情绪鼓励,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自然科学,大部分习题是有标准答案的。

但就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来讲,则不同。

不同的经营者对同一个企业也会得出不同的设想。

学生对企业案例的理解不会是相同的,所以工商管理的很多案例不应该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而只能是哪些好些,哪些更好些。

这样学生就不会被条条框框束缚住,通过畅谈,探索更好的答案。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觉得不仅仅是在学习,而且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参与科研工作。

而且同学们逐步能认识到无论是学习或是研究工作,“错误”决不是可怕的事。

相反,只有不断地探索,不怕犯错误,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而创新的成果,没有多少次的失败是不可能取得的。

2.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最早是孔子所创。

启发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各种灵活而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或方式的总称。

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自终处于主动地位。

对于工商管理课程群内的课程来讲,可以安排学生先行进行自学,使其对课程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教师再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帮助学生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且要让学生表达出他们的认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

不难看出,启发式教学方法带有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更有利于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例如,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在讲到“不同行业的成功关键因素”这一部分时,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在应用中挖掘知识点,进而达到掌握该部分知识的目的。

首先给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制造业的成功关键因素是什么?起初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发言中的积极因素(哪怕只是萌芽),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随着学生思考的深入,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暴露出来的对于某个概念(或认识) 的模糊或不准确之处,并及时采用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予以指出。

当学生初步了解了各种成功关键因素之后,会产生初步的想法,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弄清问题的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当学生开始偏离教学内容或纠缠于枝节问题时,要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

进一步帮助学生搭起系统性的概念框架。

这包括启发学生应当从哪些方面深入思考,如制造业的特点,环境特点等方面,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

如果学生在自己设定的情境中遇到困惑,教师可以随时加以点拨,引导学生向着“可行性、社会效果好、变现效率高”的方向推进。

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充分讨论,选出相对合理的最佳方案。

这个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首创精神,独立分析、主动建构知识框架的过程。

(二)实践教学法

1.课堂案例讲授。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

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多数课程应用性、业务性很强,十分适合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收集和制作相关的案例,把有关素材完整地提供给学生,而后运用基本原理进行启发、引导,要求学生在查阅资料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或点评,或进行补充性、提高性的讲解,以学生提交的案例分析报告作为考核方式,通过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打分相结合的方法决定考核成绩。

这种方式有利于保持专业课程的鲜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实现教与学的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帮助学生掌握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方法和途径,形成主动收集相关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想成功进行案例教学,首先要明确案例教学的地位。

认识到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其次,为了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要精选案例内容。

选择合适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

案例选择要突出教学目的,要结合学生的层次和能力,选择那些具有经典性、启发性、针对性、现实性且信息适中又适合案例教学不同阶段的案例。

动态组织成熟案例的收集和案例内容的更新,加强课程案例库建设,推进优秀课程案例的汇集、编目及电子化,建立课程网站,将相关资料及案例进行汇总,以方便教师、学生的查阅和使用,实现案例资源的校内共享。

比如笔者所在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管理学院目前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的《管理学》案例库,接下来其他的专业课程也将逐步完善这一工作。

同时,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专业要求,选择和设计难易适度的案例;应选择那些既能完美地体现管理理论价值又具有实践意义,发挥空间较大的典型案例;应选择或设计符合我国国情和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案例。

最后,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另一关键因素是教学方法的改变,以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参与意识。

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体,扮演主要角色,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低直接决定了管理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首先,针对大多数学生对案例课重视程度不够的现状,我们可以以专题的形式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培训,进行充分的教育与动员,改变部分学生落后的观念和错误的认识,使其明白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所在;其次,以新鲜、有趣的案例吸引学生的积极性,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到压力使其产生动力和紧迫感;另外,还可以采取小组对抗、辩论赛等竞争激励的方式,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此外,还可以有选择地采用一些目标激励的方式等。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工商管理教学,从微观角度看,不仅使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更加丰富化、专业化,而且使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性更为系统化;从宏观角度看,是借鉴国外大学的成功教学经验,与世界先进教育模式接轨,使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走入现代化,为我国企事业单位发展培养更加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

2.适当运用情景式教学。

情景教学法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借助模拟教学软件,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演练。

比如现在有很多的教学软件,涉及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我们可以借助这些软件让学生实际体验。

二是建立相应方向的有形实验室,为学生创造一个模拟训练的场所。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对经济、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模拟的教学实验中心越来越显示出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比如,现在各高校纷纷建立了ERP沙盘模拟实验室。

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系统以制造企业为背景,将学员被分成若干个团队,每个团队数人,各代表着CEO、财务总监、市场经理、生产经理和采购经理等管理角色。

每个团队经营一个拥有销售良好、资金充裕的虚拟公司,连续从事数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

通过直观的企业沙盘,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状况。

内容涉及企业整体战略、产品研发、生产、市场、销售、财务管理、团队协作、绩效考核等多个方面,让学员在游戏般的训练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感悟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

在经营决策中,学员们将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学员们必须一同发现机遇,分析问题,制定决策,公司才能保持成功及不断成长。

3.校外培训。

课堂讲授案例是把工商管理类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很好的教学方法,也是我们常常采用的方法。

但是,我们无论是从网上还是从案例书籍中找到的案例,尤其是一些国外公司或国内大型公司的案例,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还是很远。

要想分析好这些案例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如果学生不具备这些背景知识或材料,分析起来就比较困难,也会一定程度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所以,我们在课堂讲授案例的同时,也可以采用与企业合作这一方式。

让学生真正深入到企业中,把自己看成企业的一份子,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由于这个企业是学生真正接触过的,这样在分析过程中主动性和积极性会更高。

同时,在深入企业实习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总之,工商管理的教学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工商管理专业内的各个课程也各有各的特点,所以要求我们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必须实事求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目的,因人而异,因课而异,要根据不同性质的课程、不同层次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来选用相对适当的教学方法。

篇7:12.《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小结

一、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 《餐饮服务与管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只是看重的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 而学生们对书本上面的知识只是了解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践机会, 因此, 学生们学到的东西没有地方发挥出来。学生们只是一味的去学习了课本上的知识, 为了考试还不得不去死背课本上的知识, 一旦毕业了, 学生们学到的其实并不是很多, 导致毕业之后的学生对工作的了解很少。

(二) 《餐饮服务与管理》顾名思义分为两部分, 一是餐饮的服务, 二是餐饮的管理, 餐饮的服务相对来说比餐饮的管理需要了解的知识浅一些, 餐饮服务的内容可以进行理实一体的教学, 而作为餐饮的管理, 还是采用着对学生的讲解的方法进行传授, 这样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老师只是一味的在讲台上讲自己的东西, 作为学生在下面只能被迫的接受知识, 结果就是学生们只是对知识有了浅层次上的了解, 真正在实践的东西缺少的还很多。

(三) 《餐饮服务与管理》最终的目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一起的, 只有理论没有实践谈不上管理, 只有实践没有理论更谈不上服务, 学校里面的老师他们只是作为授课的老师, 没有更好的实践机会提供给学生, 在学校方面提供的平台也很有限, 所以说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实践机会, 在目前情况来看, 我国没有特别重视中职学校的建设, 这些都是受到教育制度的问题, 中职学校里面应该是更注重实践的, 学校培养的应该是企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 需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 在做中学, 学中做, 这会使得学生更加的爱学习, 更加的记住所学的知识。

二、改革的内容

(一) 新的教育理念。时代在进步, 学生在变, 教育也要适应时代, 当前的教育模式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 酒店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在教学中, 我们要以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来进行这方面人才的培养, 既然要改革就要推出来新的教育理念, 摒弃传统的教育, 但是也不是全盘否定, 针对餐饮行业这方面的特点来制定教育计划, 可以把教室变成酒店, 老师变成主管, 还可以让学生在饭店去学习, 一是有了学生实践的机会, 二是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餐饮行业。

(二) 理论和实践相融合。老师要明确到学生们目前状况本身缺少的是什么, 而学生们本身获得又是什么, 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对教学的方式进行转变, 调查表明:接受图片的时间和能力要比接受文字更容易的多, 老师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关的ppt来进行对学生们的讲解, 在ppt中可以多种形式出现, 目的为了不让学生们学一些枯燥的理论而反感;也可以在课堂上看一些案例, 这样的目的就是能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的记忆, 在老师进行授课的时候也可以对学生们进行创新式的教育, 这样也能缓解学生们上课时带来的压力;老师们可以进行实际性的操作演练, 这样既学习到了理论知识, 又在理论知识上面进行了实践:根据不同的同学分组, 在学生们进行操作的时候老师帮助学生一一解答问题, 在解答的过程中老师要就当前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 学生们不仅得到了锻炼, 还为以后的工作打好了良好的基础。

(三) 培养学生们的积极性。在中等教育中, 需要注重的是同学与同学之间, 同学与老师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 这也是将来工作岗位需要的能力, 在新的教育理念当中, 培养学生们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 老师们要对学生要一视同仁, 平等的去对待每一位学生, 培养学生们的积极性就是培训学生们合作的能力, 只要学生们的积极性起来了, 自己本身愿意的去学习了, 而不是一味的是老师在督促你学习, 自己把学习当成一种爱好。既然老师和同学们非常的团结, 关系得到很好的融洽, 就可以进行一种新的学习环境, 让老师在下面听学生讲课, 这样的例子虽然有, 但是还没有在教育行业中得到很好的普及, 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去当老师, 让学生自己备课自己准备资料, 这样一来学生们会更加注重这门课程, 二来对自己所讲的东西印象更加的深刻, 这不仅仅是让学生们学到了知识, 还让学生们增加了自己的勇气, 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更自如顺畅的与人进行沟通。

三、改革后的前景

(一) 《餐饮服务与管理》改革前和改革后肯定是两码事, 不改革就落后, 这是因为时代的变迁, 潮流的改变, 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社会, 但是我们有能力去适应社会, 我们想要在社会上生存下去, 我们必须要做出改变, 不然就注定会淘汰, 会被别人进而取代。

(二) 《餐饮服务与管理》的改革注定也推动着酒店行业的发展, 因为行业的发展, 就会更加的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这都是教学改革引起的多米诺骨牌连锁的反应, 旅游业的发展适应了时代的改变, 必然会蓬勃发展, 因为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 人们越来越会懂得享受, 在享受的过程中当然少不了前景非常乐观的酒店业。

(三) 虽然餐饮服务与管理之前不是很景气, 但是在改革之后我觉得这一行业会出现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带领着这一行业进行发展。毕竟当代的社会是年轻人的, 年轻人更如何懂得去很快很好的去适应社会。

结语

综上所述, 《餐饮服务与管理》这个教学注定是要改革的, 因为它必须要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 适应当今社会的主流, 只有改革才能成功, 想要得到高素质, 高职业素养的管理人才只有去改革, 只有去进行教学上的改革才能解决现当代餐饮服务与管理上面的不足和问题, 只有对教学上的改革, 才能更快速的推动餐饮服务与管理这一行业的前景, 更好的去实现自身有利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小玉.基于提高学生创业素质的《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 2011 (24) .

篇8:12.《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小结

【关键词】高职 外贸单证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改革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有更多的企业甚至个人涉足国际商务领域,从事进出口贸易。在货物交接过程中,从某种程度上讲,进出口贸易就是单据买卖,单据代表着货物,掌握了单据就等于掌握了货物。国际贸易中货物的“单据化”不仅方便了货物的交接、物权的让渡转移,用于结汇的单据更是在货款结算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但外贸单证引起的贸易纠纷在进出口业务中时有发生,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外贸单证课程着重讲述单证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进出口业务中的信用证审核、单据的缮制及审单技巧。高职院校培养外贸单证操作人才时,应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时间分布、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加强研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求掌握进出口贸易知识,更要掌握相应的制单技能,成为一毕业即能上岗的专门人才。

一、外贸单证课的作用和地位

外贸单证课是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的基础上,围绕着货物交接过程中的单据要求发展而来的。课程以进出口业务中的合同、信用证、结汇单据为中心,主要介绍如何根据合同开立信用证、审核信用证及制作各种单证,是一门专业性、综合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该课程是必不可少的一门主干课。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物流、涉外财会、电子商务等专业也把外贸单证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要求学生掌握。熟练掌握单证制作、看懂与货物相关的全套单据对从事外贸业务的工作人员来讲尤其重要。

二、原有外贸单证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足

最早外贸单证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出口结汇单证的制作。教学中,相关单证教辅资料很少,教学方法也简单,只是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单证流转流程、单证内容,学生制单练习只能采用纸张进行。教学内容只强调出口制单,教师在黑板上演示教学内容,黑板篇幅有限,讲完又擦,一节课下来,老师讲不了多少内容,学生也觉得教学内容抽象不好理解。学生的制单练习采用纸张进行,学生先画出单据表格,再填制。这一来,学生的制单时间被大大延长,无法完成一定量的练习,制单效果不理想。这种简单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远远不能满足该课程的教学要求,无法实现该课程教学目标。

近几年,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外贸单证课都采用“理论在教室,制单在机房”的形式上课。这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直观的理解和认识,还能让学生通过机房电子制单练习掌握所学内容。但机房电子制单练习用的教学软件一般仅局限在机房使用。学生只能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所学内容在机子上演示一遍,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太大,学习兴趣不高。

三、外贸单证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合理

外贸单证教学内容要结合整个外贸流程来全盘考虑,但又不能重复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商务谈判等课程的内容。因此,外贸单证的教学内容主要放在解读外贸合同;履行外贸合同过程中的开证、审证及各种外贸单据的制作。其中,又以审核信用证、制作结汇单据为教学重点。

2.教学时间的分布要重实训环节

以合同、信用证、结汇单据为中心,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训操作环节。针对出口商备货、托运、报检、报关、制单结汇等履行合同的全过程,教学过程中引进具体出口商品交易案例为教学背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在实际工作中,不同业务对单证的要求不同。让学生分组扮演进口商、出口商角色,模拟合同谈判、申请开立信用证、审核信用证、制单、审单。例如,讲到信用证这一章节,老师先引进一个贸易合同案例,强调合同中Terms of Payment:By sight L/C(即期信用证支付)。这时让学生分别从进口商、出口商和银行的角度,把整个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单证工作了解一遍。进口商申请开立信用证填开证申请书;开证行开立信用证;出口商审核信用证;出口商按信用证要求制单、交单结汇。这一支付流程的演示,学生对信用证下“单单相符、单证相符”这一支付前提的理解加深,学生也认识到熟悉信用证的内容是做好单证工作的前提。通过角色的扮演,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了贸易环节中的单据制作。从前两届毕业生的反馈可知,实训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奠定了良好的业务知识基础,提高了他们上岗适应性。

3.教学方法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外贸基础较好的专业班,如国际商务专业班,可采用“轻理论、重实践” 的教学方法。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外贸理论基础知识,教学中,外贸单证理论知识的学习可让学生通过讨论课、课外习题、知识点总结等方式进行。外贸单证制单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模拟业务、角色扮演与配合、制单练习、制单作业展示、制单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有条件的学院,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外贸企业参观、实习,或是请有经验的企业单证员给学生做讲座、指导,为学生从事实际业务工作打好基础。在非专业班教学,采用“2+2”教学模式,即每周2节理论在教室,2节制单在机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每一个知识点融进案例中进行讲解,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使学生逐渐掌握外贸制单理论知识。制单操作教学提倡“团队合作学习”和“个体竞争性学习”,老师反复演示制单过程,让学生参与模拟,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4.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外贸单证模拟软件,并利用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内容可以节省学生课堂记笔记的时间。学生把课件拷回去,还有助于学生自学、复习。通过外贸单证软件模拟外贸业务环境,在计算机上模拟仿真训练,使学生对进出口制单业务流程有了更好的感性认识。同时,外贸制单模拟操作不仅训练制单操作能力,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经常登陆相关网站了解经贸热点资讯,让学生了解最新外贸单证信息和行业动态。老师还可以通过博客、公共邮箱等方式和学生交流,给学生答疑解惑。

实践证明,合理安排外贸单证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培养外贸单证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金玲.国际商务单证实务[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2]潘韧.国际商务单证业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篇9:12.《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小结

1.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 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例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 以求营造活跃、和谐的教学气氛,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1.1讲练结合型教学:这种将“教、学、练”融一体的教学模式特别适合于工程制图课程, 课堂上教师在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画图方法之后就布置学生进行实践训练, 学生在做画图训练时, 教师在旁边做指导, 对没有掌握画图方法的同学随时集中辅导, 课堂气氛活跃, 目的明确,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1.2采用“问题解决”及错误提示型教学, 使学生逐步学会探索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讲解零件图时, 提出以下问题:

1.2.1零件的主体结构是什么, 功用是什么?

1.2.2据以前的经验应选择哪些表达方案, 投射方向是什么?

1.2.3还需要哪些视图才能够表达清楚, 还需要添加哪些图形进行表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思维, 在无形中给学生灌输了正确的绘图步骤, 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在讲到同学经常犯的错误时, 把以往学生作业中的同类错误展示给学生, 作出提示。教师之间经常进行学生作业交流, 把学生常犯的典型错误整理出来, 放在机械制图教学网站上, 把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料共享。

1.3讨论式及案例式教学, 例如在讲机件表达方法、零部件测绘等内容时, 经常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首先分成几个小组, 一个小组一个模型, 经讨论每个小组提出自己的表达方法, 讲出理由, 最后教师进行评议, 选出最好的表达方法。讲典型零件的测绘时, 课前教师搜集一些生产上用过的典型零件的图纸, 让同学研究, 理解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尺寸标注和表达方法, 然后将这些原理应用到测绘的模型中。

1.4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如讲解直线部分, 以立交桥为例, 构思空间线路, 让学生画出行车的路线, 学生们对此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这样把书本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启迪了学生的空间思维。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尽快培养学生的立体感, 充分利用学院的制图模型室, 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模型室观察模型, 并亲自动手拆装组合体、机器零件模型, 以增强学生对物体的真实认识, 便于他们把物体与其投影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识读机械图样时建立空间想象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1.5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 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互动式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双边教学方法。在教学中,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启发、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积极主动的思考、分析问题, 最终解决问题,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导生制和学习小组的实施, 加强了团队精神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针对制图教学特点及学生的个别差异, 教师们探索将“导生制”应用于制图教学的各个环节。导生作为该班制图学科的骨干, 起着“火车头”的作用, 教师从开始就要通过各种途径, 观察分析学生, 通过摸底每班选拔5-6名学习好、乐于助人、责任心强的学生为导生。随着教学的进展, 还可以逐步了解和发现学习上有潜力的优秀学生, 不断充实导生的力量。导生确定后, 教师及时对导生提出要求, 使其明确目的和任务, 并且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个别指导这两条主要途径, 进行重点培养。教师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活动发挥导生在课堂教学、实践练习、课外辅导中的带头和帮教作用。导生制的探索应用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功能,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效地挖掘了学生的潜在能力, 同时丰富和活跃了课堂教学及课外辅导, 更融洽了师生关系, 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友爱, 对提高制图教学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成立临时作业组, 分组协作,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综合能力。由于课时的限制, 课上做的练习有限, 对于课下的大作业, 成立临时作业组, 组内人员既有分工又有协作, 通过此种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综合协调能力。

3.改革考核方式, 进行综合能力评价

考核内容的改革:在考试中增加一些考察学生的创造能力的题目, 如根据二视图, 构思多种形体, 画出多个第三视图。这种题目, 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相符的。也有教师尝试让学生自己出考卷, 改变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 变换思维的方式, 对培养综合能力也是有益的。具体做法:对基础平台内容部分, 设计两评价模块:

3.1结果性学习评价:针对画法几何部分, 采用闭卷考试方式, 尽量让每题包含综合、分析、比较、理解的过程, 侧重于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让学生明白知识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内化为能力。

3.2结果性实践评价:针对轴测图和表达方法部分, 采用开卷考试方式, 侧重于图学技能、三维和二维表达能力培养。该部分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

对应用提高部分内容, 设计四评价模块:

3.2.1过程性实践评价:针对专业图部分的机械工程图样绘图, 采用开卷方式, 随学习过程进行, 侧重于对零件、机器或部件工作图的全面认识、对国家标准的贯彻执行及二维表达能力和绘图技能的提高。

3.2.2结果性学习评价:针对专业图部分的国家标准、绘图和看图基本方法, 采用开卷考试方式, 侧重于对专业图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3.2.3综合性实践评价1:针对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采用开卷考试方式, 侧重于包含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意识与能力在内的工程图学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

3.2.4综合性实践评价2:设计开放式的、灵活的实践评价软试题, 如一面视图构型设计、变位设计、仿型构型设计、形体设想归谬、模型创新设计、三维建模与实体造型设计等等, 以竞赛形式组织, 侧重于图学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评价。成绩优秀者可给予加分。

4.教学效果

通过改善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效果明显加强:首先, 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 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唤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通过大胆地想、勇敢地做, 使其获得深切的体会, 受到足够的锻炼。其次, 改善了师生的关系。通过师生共同的参与式学习, 师生之间相辅相承, 亦师亦友, 教学相长;再次, 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更深入, 更熟练。在历届河北省制图与构型能力大赛中, 与重点院校同台竞技, 我院学生都取得了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摘要: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改善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工程制图课程中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能够更好地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 强化参与意识, 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实践证明, 综合运用提示性教学、互动教学、启发式、讨论式、项目式教学等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工程制图,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1]萧时诚, 秦淑娟, 朱仕勇.工程制图多媒体教学改革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 2011, (4) 227-229.

[2]杨安, 陈绚, 陈锦昌.工程制图课程中的互动教学模式探讨[J].工程图学学报, 2007, (5) :122-125.

[3]李晓玲.工程制图教学技巧研究[J].价值工程, 2013, (35) :241-242.

篇10:12.《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小结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语文动态课程;教学手段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课堂教学。在当代,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很长一段时间,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比如说,更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氛围也变得更加愉悦、和谐,师生关系也更加融合、民主;教学更为开放,能够走出课堂和书本,开始追求更多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师也应该对语文这门课程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以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去武装学生的头脑,为学生营造一种实践活动的真实空间。依据当前我国的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已经成为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了。与此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还提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而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另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课程基本理念。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动态课程要求

1.以学生为主体,用新课程理念来武装学生的头脑

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有了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语文教学开始具有一个极为明确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尤其是中学的语文教学法课程更应该把理解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学理论内容的重点研究,用新课程理念的思想去武装学生的头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一名教师,应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之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这一思想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职业技能,重视学生的人文发展,因而树立一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观念。以学生的充分发展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线,而强化教学职业技能的培训模式,也是当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动态课程的一个主要方面。教师采用新课程的理念去武装学生的头脑,与此同时也应该紧紧抓住关键的实践性环节来培养学生的教学职业技能。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教学职业技能,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用新课程理念改革教学课程。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有了很大的转变,从以往的“传授式”转化成为“研究式”“引导式”。但要使学生能够在日后走出校园适应社会的需求成为“研究型”的人才,则还要求语文教师能够运用科研式的教学来培养学生教师即是研究者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教学职业技能。这是属于动态课程的一个主要方面,而科研式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还能够指导高校师生今后在教学中引导自己的学生进行研究和创新。

2.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树立服务意识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逐渐意识到在课堂中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以学生为主体。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逐渐转变成自主探索知识的地位,成为学习中真正的主人翁,把更多“玩”“做”“说”“创”的任务留给学生,在课堂当中创设问题情境去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了:“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且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求知欲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从而激发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进而获得学习的乐趣,增强他们的信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最为有效的策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合理地整合各种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从以往抽象枯燥的讲解式教学过渡为形象生动的情境式教学。

3.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前文我们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语文课程教学必须要根据学生的身体差异、年龄特征、心理差异等各个方面的特点,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与此同时,关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是促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课堂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这一背景下,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语文文本中所涵盖的信息;尊重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独特感受和独创性见解。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手段运用

1.走向学生提问的课堂

在课堂上,学生提问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可以改变课堂的结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整个课堂氛围。同时,学生的提问还能够使自己走向自主,使课堂的对白变成对话。教师在教授新课之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有范围地对所要学的知识进行预习,能够在重点和难点中提出许多问题,这样经过思考提出来的问题必定不是低水平的问题,也调动了学生认真思考、独立阅读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勤用工具书。这样在课堂当中鼓励学生随时提出问题,教学内容结束后,留出时间给学生进行思考、提问,就能够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环节,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和积极探究的精神。

2.实践感情——活动性学习

积极地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活动探究,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用很明显的动作来驱动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动,以此感悟到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语文的过程和方法。活动性学习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能以更为科学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尤其强调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思维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活动性的学习方式应该要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并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教师可以变示范性教材为探究性材料、变终结性结论为过程性探究,努力为学生创设活跃的氛围。

3.自主探索——探究性学习

在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下,我们开始大力倡导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这种探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甚至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强调教师有效地指导,要求教师首先要能够倾听学生内心真正的理解,再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适当地参与学生的讨论。由于教师是具备专业素养和丰富教学经验的特殊群体,教师的参与往往能够使整个研讨过程发生戏剧性的变化。作为教师,就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优势。在共同学习的活动中,学生能够用自己的优势弥补劣势,取别人所长,补自己之短,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探究式学习[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03.

[2]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6.

[3]陈旭远.新课程 新理念[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3.

[4]胡金凤.粗放化、个性化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的一点思考[J].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2005.

[5]曾阳.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M].河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7.

上一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学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下一篇:遵守规章制度的保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