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答辩发言稿

2024-06-01

开题答辩发言稿(通用7篇)

篇1:开题答辩发言稿

学生姓名 所学专业

所在系部 指导教师

毕业论文题目(中文) 从《变形金刚》看美国和日本动画的特点。

毕业论文题目(外文)

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から米日アニメの特徴を见る

题目来源 自选 开题时间 3月31日

选题的原因,基本内容:

变形金刚的名字,被大多数人所知。这部动画曾经使不少人度过了疯狂痴迷的学生时代。变形金刚由美国到日本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反应了美国和日本不同的动画文化。在变形金刚这一同一的主题下,动画人物的不同的变化,特别是前后的台词的变化、人物性格的变化、和变形金刚装备的变化、从各个方面都反应了日美动画的各自的特色。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は、人気あるアニメとして多くの人に知られ、大势な人、特に子供、学生たちに狂うように好まれる。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はアメリカから日本に输入される过程に、いくつかの変化が起こった。これは日本とアメリカ二种のアニメ文化の违いを表している。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という主题の下で、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の配役の変化、特に前と后のセリフの変化と配役性格の変化、装备の変化など、日本とアメリカのアニメの违いがある。本稿はこれについて検讨したいと思う。

相关资料收集情况

威尔金斯《变形金刚》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7月

《变形金刚二十年纪念钜制(完结)》-21世纪-漫画卡通出版社出版

《变形金刚》台湾出版社出版

《变形金刚大百科》<<玩具新时代>>杂志社

论文提纲:

始めに

本论文の课题を提出し、その目的と研究方法などを述べる。

本论

一、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の创造

当部分が详しく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を创造する过程を绍介して、创造の时代の背景、及び初期で、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の配役の特徴を分析する。

二、日本版のトランスフォーマ

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は日本人に改造され、日本人の好みに合わせることを考察し、日本版の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の特色を探求する。

三、アメリカと日本のアニメ精神

日本版とアメリカ版の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を比较し、両国のアニメの类似と相违を検讨する。

终わりに

以上の分析の要点をまとめて、今后の课题を提出する。

篇2:开题答辩发言稿

尊敬的答辩组的各位老师和同学:

大家好!我是xxx级xxx班的学生xx,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是xxx老师。我的论文题目是《临涣水泥粉磨站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首先,我想谈谈我写这篇毕业论文的目的及意义。其实关于风险管理已经有很多人做了研究,其中特别是关于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这一块是研究的热点,但是我依然选择了这个作为自己的论文题目是基于自己工作实践和认识,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平时喜欢读一些项目管理方面的书籍和文章,对项目的风险管理比较感兴趣,这为我论文写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二,我公司在淮北临涣水泥粉磨站建设项目上的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为我在实践方面也打下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背景:建设项目投资一直被认为是“高风险投资”,建设项目的一次性使其不确定性要比其他一些社会经济活动大得多,对于任何一个项目,尤其是在大中型项目的开发与建设过程中,由于投资量大、工期时间长、技术环节复杂、工程参与方众多、不可预见因素较多、涉及的面较广,其成败往往会成为社会关注的中心,关系到企业发展战略的成败,甚至是一个企业存亡。因此,对于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已经受到了企业高层乃至社会的高度关注。

意义:在建设项目中风险是无形的、抽象的,因此对于其进行管理是颇具挑战性的,而正是这种挑战性,使得人们在与风险斗争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风险的认识,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风险系统管理思想和理论,对项目风险的管理更为全面、更加科学。这对不断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在项目管理实践中的运用,促进项目顺利完成,优化项目经营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得成果和经验的同时促进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2分钟)

下面介绍一下风险管理研究在国内与国外的研究与发展情况。(看PPT略读1分钟)

本文主要有五个组成部分:首先,第一章:对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进行阐述,并叙述了论文主要研究方法与思路,最后对临涣水泥粉磨站建设项目进行了简要介绍 ;第二章:对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阐述;第三章:结合临涣水泥粉磨站项目对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的风险进行分析:第四章系统介绍了对风险的评估方法并在第五章提出了应对风险的几种对策。最后对研究问题进行结论性总结。全文通结合淮北矿业集团公司临涣水泥粉磨站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分析,使得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具体化、系统化,以更好的说明风险管理在建设项目中的重要性,为未来企业的管理发展提供保障。

这篇论文的写作以及分析的过程,也使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与分析能力不足,所以请各位老师多批评指正。相信在导师的指导和自我的不断学习,会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做到更好。(2分钟)

篇3:开题答辩发言稿

关键词:开题,答辩,教育学硕士,学术能力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是国家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素质与人文情怀的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对于丰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也会对改革与发展国家教育的创新体制、培养大批高精尖的学术人才起到奠基作用。教育学研究性人才主要任务在于带着深刻的人文情怀发现现实中各级各类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与创新性人才上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揭示现行教育制度以及培养体制上的弊端, 反思影响人们教育与受教育行为深层次的哲学基础, 探讨解决现实教育问题的对策。顺利掌握这种学术能力是教育学研究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和价值追求, 同时也是教育学学科对于其共同体的研究者研究旨趣的基本要求。然而在现实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上, 存在着诸如问题意识的缺失与模糊等一系列的问题, 反映了我们目前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以及制度保障上存在有弊端。

一、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开题答辩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规定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之一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而授予硕士学位的条件之一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因此,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应该比教育学本科生具有更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同时, 教育学硕士学位属于学术性学位, 因此它区别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是有所区别的, 前者主要培养科学接班人, 后者以培养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员为主, 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1]。所以, 教育学硕士学位相对而言更加强调对研究生学术能力的要求, 这种学术能力不仅要求逻辑思维水平的提高, 也要求对教育问题的意识水平以及阐述、解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目前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学术能力养成上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到了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以及答辩报告上。

1. 问题意识不清楚。

问题意识是指“主体在进行认识活动时, 通过主体对认识对象的深刻洞察、怀疑、批判等多种方式, 产生了认知冲突, 经过深入思考后仍困惑不解时, 出现了一种具有强烈的探索情境的真实问题或想做出发现式创新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不断地积极地思维, 直至问题解决。”[2]教育学的问题意识就是教育研究者对于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的由来以及进化非常清晰, 在意识中相信自己能够设计出问题解决的策略。这里的“问题”是“problems”而不是“questions”。教育学硕士毕业论文开题答辩过程反映了研究生问题意识的缺失与模糊, 具体体现如下:

第一, 假问题。所谓假问题就是学生选择的课题在逻辑上不成立, 或者与事实不相符合。如利用社会分层理论研究教师群体内部分层对于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就是一个假问题。因为这个假设暗示着教师工作绩效是由教师群体内部的分工, 以及所谓的“分层”所决定的。实际上, 处在所谓“底层”的教师与处在“上层”的学校领导者在工作绩效上具有某种程度的不可比较性。之所以硕士论文选题会出现“假问题”, 一方面源自我们的研究生缺乏实际的教育教学经验, 不了解一线教育的细节;另一方面主要源自我们的研究生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致使在选择合适的理论解释现实教育问题上茫然无措。

第二, 有问题域, 没有问题。换句话说, 就是“问题太大”, 或者“大题小做”。“大题小做”实际上就是问题意识不清晰, 没有把握住自己所要研究的那个“确切的”问题。“大题小做”的弊端主要在于研究者在论述问题时逻辑混乱, “一旦问题不明确不具体, 涉及的面漫无边际, 肯定不容易论述清楚。现在有些论文动不动就是“论我国……”, “论我国……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 但实际上往往文不对题。[3]问题与问题域的关系是主要矛盾与矛盾的关系。事物之间的矛盾是多样化的, 但是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却决定着矛盾运动。认识了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 相当于找到了问题域;抓住了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 则相当于找对了问题。这种认识的逻辑也是我们做任何研究的一般的逻辑。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应该“小题大做”, 也就是找对了问题, 然后针对问题阐发出深刻的、普遍的道理, 这就是“一滴水见太阳” (吴康宁语) 。之所以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会出现“大题小做”, 主要因为我们缺乏对问题追根求源的愿望、毅力、能力及其锻炼。

第三, 言说空洞, 缺乏证据。上面两点情况必然反映出论文陈述上的空洞, 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撑与实证材料的证明。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一般可以采取两条路径:其一走理论逻辑路线, 这条路径对于研究者的理论功底以及逻辑思维水平要求很高, 同时还要占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其二走实证调查路线, 这条路线要求研究者必须参与问题的实地调查, 获得大量的第一手的实证资料。不管走哪一条路线, 论文观点的提出必须获得丰富完整的理论的支持或者实证的材料的支持。缺乏了这些证据, 教育研究就落入了“假、大、空”的窠臼。文章也就失去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与严肃性。

2. 研究方法的误用。

教育学硕士论文开题答辩过程中暴露出了我们的研究生在掌握与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问题上存在着不能回避的欠缺。

首先, 没有分清楚教育学研究的两类基本的方法范式。教育学研究具有两大基本的研究范式, 它们分别是教育中的定量研究与教育中的质性研究。两种范式下分别包括了数种不同的下位的研究方法, 例如教育中的质性研究包括了个案研究、民族志研究、批判理论研究以及历史研究等[4]。再往下细分, 更下位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比较法以及文献法等。由于没有分清楚教育研究方法的层次性, 我们的研究生在陈述论文的研究方法时就出现了诸如把观察法与田野调查法 (民族志方法) 并列, 或者把个案研究方法与质性研究相并列的逻辑混乱问题。

其次, 研究方法选择得不当。正是由于上面那种逻辑上的混乱, 必然影响到了研究者对于研究问题的把握, 适合质性研究的题目却使用了定量研究, 适合定量研究的题目却被质性研究所取代。例如研究课堂学生话语权的相关问题, 有研究生竟然使用了定量研究的方法来统计课堂中学生发表言论的次数, 并认为这个次数是衡量学生话语权强弱的主要指标。这就没有把握住研究此问题最佳的方法。实际上, 话语权的大小并不主要在于言说者发表观点的次数, 而主要在于言说者的地位以及权利, 甚至言说者的话语影响力。显然该研究更适合采用质性研究方法。

再次, 具体研究方法掌握不牢。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论文选题以及论文创作的过程之中。从目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以及答辩的情况来看, 研究生缺乏对具体的研究方法的掌控能力, 是影响他们研究水平的重要因素。由于平时缺乏相关具体研究方法的训练, 很少参与具体的教育科研项目, 我们的研究生仅仅通过学习相关研究方法的课程或阅读相关的研究方法方面的书籍, 远远不能有效提升自身教育科学研究的素质与能力。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缺乏具体教育研究方法的掌控能力与整个教育类研究生的培养机制有关, 当然也与研究者自身对教育研究方法重要性的意识程度有关。

3. 研究缺乏创新性。

学术研究的创新性是学术研究的价值所在, 失去了创新性, 学术研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性与自然科学研究的创新性有所不同。自然科学研究的创新主要是研究结果的创新, 而人文社科研究的创新包括研究证据、角度以及结论的创新。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这种理论与世界的同构度的高低水平”, 如果这个角度或者理论能比较贴切地解释社会现实, 并能比较有效地预期社会发展趋势, 那么其合理性的程度就高[5]。

第一, 研究证据上缺乏创新。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与答辩的现实情况发映出了一部分研究生在研究证据上缺乏创新性, 用于支撑自己主要观点的证据主要来自多年前的或者已经被研究“烂”了的二手资料。例如有些比较教育学的研究生在参考文献中仅仅列举了少数几篇外文文献, 大量的文献来自于国内已有的相关研究, 并且这些研究已经相当深入。有人认为相对于教育学博士研究生论文的“言之有理”, 硕士研究生论文的“底线”则是“言之有据”, 颇有道理。

第二, 研究角度缺乏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某一问题,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 研究角度的变换可以拓展人们对于此问题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因此, 研究角度的创新也是教育学研究的价值所在。当前的一些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某一教育问题的研究缺乏发散性思维, 在选择不同研究角度切入研究问题上相当迟钝。以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为例, 研究者可以从调查研究入手, 按照问题———原因———对策的理路进行研究, 也可以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探讨教师职业态度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 还可以从非连续性理论的角度探讨教师职业倦怠这种非连续性事件对于师生发展的影响, 当然还可以做相关的叙事研究等。但是, 根据笔者的文献搜索, 相当一部分硕士学位论文仅仅选择上面第一种研究角度, 只不过在教师前面加上了无谓的“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幼儿园”等限定词, 研究结论以及对策上则没有丝毫的新意。

第三, 研究结论缺乏创新。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开展教育学研究, 特别是教育法学以及教育政策学的相关研究时, 其研究结论往往会落脚于教育对策的提出, 这些对策极容易变得口号化。很多口号化的研究结论实际上并不能反映出文章的创新性。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论文结论的得出完全依赖于研究资料的堆积, 答辩委员这时候最经常的、也是最尖锐的话语就是:“你认为论文中哪些结论是自己的?”或者“你认为自己的创新点在哪里?”研究结论缺乏创新性在参考文献的列举中也能反映出来。例如有人研究教师职业倦怠, 参考文献中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论文占了绝大多数, 这样的参考文献势必造成作者研究结论的雷同。研究结论缺乏创新与上面证据缺乏创新以及研究角度缺乏创新密切相关, 都体现了硕士研究生“看书多、思考少”的毛病。

4. 写作能力水平不高。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论文的准备与写作过程中, 也暴露出了写作能力不高的缺点。教育学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 它对研究者研究素质的要求具有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特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在写作的风格、遣词造句上, 在写作的规范化程度上都必须严格要求, 这样才能提升本学科研究的规范化以及科学化水平。

第一, 写作规范问题。任何科学研究在陈述本研究的文本时都要讲究文本的规范化。对于教育学研究生而言, 写作的规范化程度反映了研究者研究问题的态度以及对学术的信仰程度, 而这种态度与信仰水平必然会体现在研究者研究问题的思路与研究的行为过程当中。从以往研究生开题与答辩的情况来看, 写作规范问题主要体现在:错别字问题、标点符号问题、参考文献与脚注的区别问题、文献的著录格式问题以及排版问题等。这些问题是小问题, 同时也是大问题。“小问题”意味着这些问题经过研究者的认真细致的审查之后完全可以避免;“大问题”则意味着这些问题实际上在几乎所有的研究生论文中都普遍地存在着。因此, 加强研究生规范化写作必须从日常的学术训练中进行。

第二, 语言风格问题。1898年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了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他认为:“译事三难, 信、达、雅……。”[6]仔细想来, “信达雅”三字其实也完全适合于文科研究生的论文写作。“信”就是要求论文在遣词造句、证据收集上可信, 能够让其他研究者顺着自己的思路与证据也能得出相同的结论;“达”就是要求文章的字里行间能够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原意, 而不能出现“文不达意”, “所说非所思”;“雅”就是要求论文文辞优美, 诗意盎然。当前很多的硕士生毕业论文显然并没有达到“信达雅”的要求与水平。官方话语不绝于耳, 冗余罗嗦的句子充斥着整篇文章。

二、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养成建议

针对上面所述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在开题与答辩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自身学术能力某些方面欠缺的弊端, 笔者试图提出以下几方面较为针对性的建议。

1. 加强学术课程的学习与管理。

培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 特别是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 在平时就要加强研究生学术课程的学习。其基本的学术课程有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发展专题、教育心理学进展等。这些基础课程的学习对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把握学术前沿, 训练学术思维, 养成良好的学术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改革这些学术课程, 必须增强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深度, 传统的大班化教学方式应该被小班化的讨论、合作学习所取代, 学生要在课堂下面充分准备, 收集相关专题性知识信息, 做好发言提纲, 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硕士研究生应该自我组织“学术席明纳”, 每期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学术讨论, 每期都要有几个学生做主题发言, 然后同学们就这些发言从研究者的问题意识、研究方法、写作风格以及创新性进行学术批判与学术争鸣, 其形式类似于开题答辩报告会议。这种形式的课程应该形成制度坚持下去。实际上, 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就是一个发现探究、相互促进的研究过程。通过学术课程的学习,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要达到以下目标:问题意识清晰, 能够简洁概括出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逻辑思维较为严密, 总结概括能力得到提升;表达阐述能力得以增强, 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观点;最重要的是形成对于学术研究价值的信仰, 能够忠诚于学术的“真”、“善”、“美”。

2. 导师严格负责。

导师是研究生学习研究阶段的领路人与合作者, 他们的言行以及对待学术、对待学生的态度必然会影响到研究生对于学术的自我感觉及其学术行为。研究生导师好坏的标准不在于导师职称、学历的高低, 也不在于其职位的大小, 而在于导师能否在学术上起到领路人的作用, 在于其能否树立起研究生对于学术研究的信仰与忠诚。研究生导师为人处世的方式, 人格上的魅力对于学生学术行为也有重要影响。因此, 研究生导师必须在多方面对学生严格要求。导师的严格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导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自己为人处世的方式, 对待学术研究的态度与研究行为都要起到表率作用;其次, 导师应该腾出足够的时间指导学生的研究与学习, 甚至应该让学生参与到导师本人的课题研究中来, 在共同研究中促进学生学术能力的提升;再次, 应该形成导师组, 对学生论文的指导放在平时, 在经常性的学术锻炼与批评中发展学术能力。

3. 制订研究生科研激励计划。

鼓励硕士研究生参与教育科学研究计划, 对于发展学生的学术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上文分析了, 阅读相关书籍、学习相关课程并不是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充要条件。在日常学习中参与教育科学研究计划, 完成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才是促进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进步的重要条件。研究生科研激励计划制订的主体可以是学校科研管理部门, 也可以是学院、研究所的科研管理机构, 甚至也可以是导师组。研究生科研激励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申报课题名称、申报材料与课题论证、共同体成员、研究计划、预期完成时间、经费申报等。科研激励计划需要学生提交充分的课题证明材料, 需要开展课题的论证会议, 当然也需要竞争。科研激励计划对于调动学生参与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对于养成学生规范化的科学研究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4. 以学习开题答辩为契机开展学术批评与自我总结。

每学期两度的教育学硕士生与博士生毕业论文开题与答辩论证会是硕士研究生学习的重要机会。开题答辩会议需要研究生提交论文选题与答辩的论证材料, 这些材料的主要内容包括:选题缘由、文献综述、关键概念界定、创新点与拟创新点、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基础、论文框架以及参考文献等信息。研究生在这些材料的陈述过程中会体现出自己问题意识水平、对于基础知识与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逻辑思维水平、创新水平、以及写作与语言表达能力水平。专家组对于论文选题与答辩的会诊过程就是指出研究者学术能力中相关要素欠缺的过程, 是指导研究者本人正视问题、加以改进的过程, 也是其他研究生引以为戒以及吸收借鉴的过程。这样的会议可以说是硕士研究生阶段最为重要的学习机会, 因此,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应该积极参与到会议的旁听中来, 总结他人的经验教训, 提出改进自身学术水平的方案与计划。

(邱关军,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研究生, 重庆北碚400715;么加利,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 重庆北碚400715)

参考文献

[1]胡玲琳, 潘武玲.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调查及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10) .

[2]房寿高, 吴星.到底什么是问题意识[J].上海教育科研, 2006 (01) .

[3]陆有铨.从学位论文看基础教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教育学报, 2008 (04) .

[4]乔伊斯.P.高尔, M.D.高尔, 沃尔特.R.博格.教育研究方法实用指南[M].屈书杰, 等,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03-06.

[5]胡守钧.社会共生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6.

篇4:开题答辩发言稿

环节一:表格的发放及开题准备

给学生三周左右的时间,作开题准备。详细准确地传达具体任务及陈述的基本内容。

基本的陈述内容:①标题;②背景;③目的意义;④小组成员及分工;⑤指导老师;⑥主导课程及相关课程;⑦研究方法;⑧活动步骤及阶段目标;⑨研究所需的条件;⑩预期成果及表达形式。

教学理念:开结题环节陈述的内容给学生提最低要求,不划定上限,但是陈述时间为15分钟内,激励学生自我发挥。

环节二:开、结题活动相关人员的选拔及思考

主持人:在主持人选拔的过程中,我经历一男一女、两男生、两女生、主持人团等多种组合形式。经过两年多的观察,我最终推荐主持人团这种形式。

在主持人选拔时,我采取了激励机制——参与主持活动为自己小组挣分。所以,每个小组只要有这方面能力的同学大部分都会参与进来。

主持人由教师首轮筛选,初步控制主持人的质量,然后召集选中的所有主持人布置任务,提出最低要求。在主持过程中,能力欠佳的注意沟通、及时淘汰,避免过多地影响开题和结题的质量。优胜者在这个过程中能力不断地得到肯定和锻炼,他们会更努力、更认真地投入这项活动中。

教育理念:我认为高中教育不是培养精英,而是让更多的学生获得锻炼的机会,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体会到其中的快乐。

评委分为两部分:一是教师,一是学生。教师评委对于班内开结题活动就一个科任教师或班主任。学生评委,我是这么设计的:一个班有几个小组,就有“几个评委”,这里的几个评委不是数字上的几个,也不是传统的从学生中选出评委,而是每个小组发了一份评委评价表,由小组内部协商:“怎么干?由谁干?”我看到:“有的小组是商量着打分;有的小组是轮流打分;有的是一个人打分。”不管怎样,我看到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项教学活动中,而我同样收到合理的评分结果。而更多的权力、合作、协调与锻炼交予学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统分员:统分员也是班内公开、各组推荐上来的,统分员由于能力要求不高,所以人数较多,人数多时,每组限定一人,并将之分为几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连任两期,并负责培训下一个工作组。并在工作过程中引入竞争,最终把那些愿意干、认真干、干得好、干得快的留下。少了就再培养,多了就编组轮流工作。

统分员的职责和任务:在各组汇报完毕后,迅速地将分到的小组的评分登记在表格中,并回到原位,与别的统分员交换、补足信息。然后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计算平均分,并与别的统分员核对,取众数,最后将结果传递给主持人。

统分员的位置设在第一排中央,方便与教师、主持及全班范围内互动。

黑板背景设计员:全班范围内推荐,把那些字写得好、画画得好的登记在册。任由他们自由组合,或一人一期、或一组一期、或两人搭档、或三人配合。总之,不拘一格由学生自主,而我要求的就是上课之前把这节课的主题以大字形式或写或绘在黑板上。

思考:班内开题报告、结题答辩一般由老师布置教学场景,有的老师不擅长书法,大多数老师也不愿意花费太多心思在这上面,

所以我看到的一般都是几个大字在黑板上,谈不上艺术与美感。

但当我将这个舞台和机会交予学生并引入组间竞争时,学生给了我许多惊喜。虽然都是粉笔,但漂亮的艺术字、书画、平面字体设计等都出现了。

环节三:开结题活动相关人员实习

虽然教师交代,但对学生而言,真正实施起来,各类人员之间的配合,以及自己该干什么,该怎么干,并不是很清楚。所以,我非常重视开题的第一次课的各个环节,该提醒的提醒,该干涉的干涉,该交代的交代,该纠正的纠正。这样第一节课只安排一个组做开题,便于所有人员都能清楚熟悉自己的任务和流程,第二节课开始,就可以有条不紊地正常进行了。

班内纪律的调控:纪律控制,我采取了以组为单位的组牌管理制度,将组牌放于小组中间,只要有违纪行为,就扣小组分,全组成员存在连带关系,迫使成员间相互提醒督促。个别屡教不改

的,可开除组籍——遭受小组甚至全班的排挤,因为没有人愿意被拖累,被一个小组开除的学生一般没有第二个小组收留。这样一来,对于爱违纪的学生会承受一定的压力,便于提高他们的自控力。这种管理方法,从小组建好后就可以开始使用。

我推荐“以组为单位的组牌管理制度”,使用起来感觉效果不错,这也是多年教学所悟。被开除的组员,形成“特别小组”,教师重点教育帮扶,一个学期后,又获得新生的机会。

篇5:论文开题报告答辩

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答辩主要注意什么?看看下面吧!

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主要有哪几个方面?[1]

论文名称

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

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⑵ 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

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论文写作的目标

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 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确定论文写作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论文的基本内容

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

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论文名称的界说。

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

⑵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

论文写作的方法

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论文写作的步骤

论文写作的步骤,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

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

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

毕业论文答辩注意要点[2]

1、答辩注意事项

(一)答辩老师一般的提问类型:

1、对选题意义提问

2、对重要观点及概念提问

3、对论文新意提问

4、对论文细节提问

5、对论文数据来源提问

6、对论文薄弱环节提问

7、对建议可行性提问

8、对自己所做工作的提问

9、对超出论文范围的提问

10、没有标准答案的提问

11、对格式是否规范化的提问

(二)答辩提问时须知:

1、应用能力与知识宽度的准备

2、作好常规性问题的准备

3、细节问题不可忽视

4、对自身能力的考查

5、对论文可行性把握

2、如何准备答辩

(一)掌握总体

以下五点是同学们答辩时必须做到:1、脱稿汇报 2、突出重点 3、抓住兴趣 4、掌握时间 5、留下伏笔

(二)开场白的准备

答辩开始时要向专家问好,开场白是整个论文答辩的正式开始,它可以吸引注意力、建立可信性、预告答辩的意图和主要内容。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切合主题、符合答辩基调、运用适当的语言。

应避免负面开头,如自我辩解等(如“我最近找工作压力太大,准备不充分……”“我工作太忙,准备不太好……),既不能 体现对答辩委员会专家的尊重,也是个人自信不足的表现,答辩者在各位专家的第一印象中大打折扣。

牢记谦虚谨慎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是谦虚并非不自信。

同时 也要避免自我表现,洋洋得意,寻求赞赏。

过度的表现,会引起答辩委员会专家的反感。

(如“经过这么多年的思考,我认为我的这种制度设计已经达到最科学,最 完美的……,”)

(三)报告论文

报告时应注意:掌握时间、扼要介绍、.沉着冷静,语音优美,用普通话,抑扬顿挫,表 情丰富,表达淋漓尽致,语气上要用肯定的语言,是即是,非即非,不能模棱两可。

内容上紧扣主题,表达上口齿清楚、流利,声音要响亮,富于感染力,可使用适当的手势,以取得答辩的最佳效果。

声音大有三个好处:一是增强胆量,减少怯场,二是更加引起老师的注意力,三是会使自己更富激情,从而感染老师。

当然,语言的流畅性、信服力等,非一日之功,看临场发挥了。

(四)如何回答答辩委员会专家提出的问题

研究生报告结束后,答辩委员会专家将会每人提出二到四个问题,记录问题时注意进行确认是否理解正确,有些专家的声音比较低沉,你听不清时,一定要追问一下“如老师您的意思是...?”。

理解错问题就麻烦了,导致回答问题时非常被动。

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当回答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时,不要流露出骄傲情绪。

如果确实不知如何回答 时,应直接向专家说明,不要答非所问。

对没有把握的问题,不要强词夺理,实事求是表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搞清楚,今后一定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总之,答辩 中应实事求是,不卑不亢,有礼有节,时刻表现出对专家的尊重和感谢。

注意答辩不纯粹是学术答辩,非学术成分大约占一半,要显示出自己各方面的成熟,要证明 自己有了学术研究的能力。

有时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答辩人所作的回答不太满意,还会进一步提出问题,以求了解论文作者是否切实搞清和掌握了这个问题。

遇到这种情况,答辩人如果有把握讲清,就可以申明理由进行答辩;如果不太有把握,可以审慎地试着回答,能回答多少就回答多少,即使讲得不很确切也不要紧,只要是同问题有所关联,老师会引导和启发你切入正题;如果确是自己没有搞清的问题,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讲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表示今后一定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切不可强词夺理,进行狡辩。

因为,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这个问题有可能有过专门研究,再高明的也不可能蒙骗他。

答辩中,有时主答辩老师会提出与你的论文中基本观点不同的观点,然后请你谈谈看法,此时就应全力为自己观点 辩护,反驳与自己观点相对立的思想。

主答辩老师在提问的问题中,有的是基础知识性的问题,有的是学术探讨性的问题,对于前一类问题,是要你作出正确、全面 地回答,不具有商讨性。

而后一类问题,是非正误并未定论,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可以互相切磋商讨。

如果你所写的论文的基本观点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又是言之有 理、持之有据,能自圆其说的,就不要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不同的见解,就随声附和,放弃自己的观点。

否则,就等于是你自己否定了自己辛辛苦苦写成的论文。

要知道,有的答辩老师提出的与你论文相左的观点,并不是他本人的观点,他提出来无非是想听听你对这种观点的评价和看法,或者是考考你的.答辩能力或你对 自己观点的坚定程度。

退一步说,即使是提问老师自己的观点,你也应该抱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据理力争,与之展开辩论。

不过,与答辩老师展开辩论要注意分寸,运用适当的辩术。

一般说,应以维护自己的观点为主,反驳对方的论点要尽可能采用委婉的语言,请教的口气,用旁说、暗说、绕着说的办法,不 露痕迹地把自己的观点输入对方,让他们明理而诚服或暗服。

让提问老师感受到虽接受你的意见,但自己的自尊并没受到伤害。

(五)结束语和致谢

报告结束前一定要进行致谢。

论文答辩之后,作者应该认真听取答辩委员会的评判,进一步分析、思考答辩老师提出的意见,总结论文写作的经验教训。

一方面, 要搞清楚通过这次毕业论文写作,自己学习和掌握了哪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科研能力上得到了提高。

还存在哪些不足,作为今 后研究其他课题时的借鉴。

另一方面,要认真思索论文答辩会上,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修改自己的论文,加深研究,精心修改自己的论文,求得纵深发展, 取得更大的战果。

使自己在知识上、能力上有所提高。

3、毕业论文答辩过程

(一)毕业论文答辩的一般程序

在论文答辩会举行之前1周内,将经过指导老师审定并签署过意见的毕业论文一式三份连同提纲,草稿等交给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的主答辩老师在仔细研读毕业论文的基础上,拟出要提问的问题,然后举行答辩会。

在答辩会上,先让学生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概述论文的标题以及选择该论题的原因,较详细地介绍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写作体会。

主答辩老师提问。

主答辩老师一般提三个问题。

主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当场立即作出回答(没有准备时间),随问随答。

可以是对话式的,也可以是主答辩老师一次性提出三个问题,学生在听清楚记下来后,按顺序逐一作出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主答辩老师和其他答辩老师随时可以有适当的插问。

学生逐一回答完所有问题后退场,答辩委员会集体根据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商定通过还是不通过,并拟定成绩和评语。

召回答辩学生,由主答辩老师当面向学员就论文和答辩过程中的情况加以小结,肯定其优点和长处,指出其错误或不足之处,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指点,同时当面向学生宣布通过或不通过。

至于论文的成绩,一般不当场宣布。

对答辩不能通过的学员,提出修改意见,允许学员另行答辩。

(二)主答辩老师的提问方式

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主答辩老师的提问方式会影响到组织答辩会目的的实现以及学员答辩水平的发挥。

主答辩老师有必要讲究自己的提问方式。

提问要贯彻先易后难原则。

主答辩老师给每位答辩者一般要提三个问题,这些要提的问题以按先易后难的次序提问为好。

篇6:开题答辩陈述词

我是来自2011级财务管理二班的学生赵丹,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是吴力佳老师。我的论文题目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首先,我想谈谈我写这篇毕业论文的背景、目的及意义。从2012年1月1日起国务院在上海试点对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下面简称营改增,截止2013年8月1日,“营改增”范围已推广到全国试行,从2014年1月1日起,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也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至此交通运输业已全部纳入营改增范。选题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和分析营业税改增值税这一政策的实行对交通运输业发展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以及找出解决不利影响的方法。这一选题理论意义是营业税和增值税作为税收体系中两个最重要的税钟,有关它们之间的政策变动和相互转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宏观经济,微观企业都有着巨大的理论影响,而且较为灵活的增值税代替了比较死板的营业税更有利于我国最优税制目标的实现。实际意义是交通运输业作为我国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业“营改增”推广至全国之后,势必会出现一些的问题,所以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其次,我想谈一下我的写作思路,文章打算从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营改增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实证分析、解决对策等几个方面来写。主要写作点有两点,第一在于找出营改增对不同研究对象的影响,如:对交通运输业纳税人的影响、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影响以及对会计处理和会计核算的影响;第二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我认为可能在创新性和实证性分析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最后我想说一下本文的问题

篇7:开题报告答辩

开题报告答辩1

各位教师:

午时好,我是来自07届本科物流管理2班的黄xx,我的论文题目是“论现代物流的增值服务”。论文是在刘堂宏教师和于艳红教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那里我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向3位教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激,并对四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教师表示由衷的敬意。

下面,我将对本论文的设计目的和主要资料向各位教师做一汇报,恳请各位教师批评指正。

开题报告答辩2

三位老师,上午好:

很感谢三位老师能在今天对我的论文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我的论文题目是旅游合同免责条款及其问题调查研究。之所以确定这个题目,是因为我在中国旅游研究院的网页上。看到了20xx年第一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研究报告成果,在这篇调研报告成果中,游客尤其是散客,不满意以及投诉的重点,在于对旅游合同的履行和旅游合同免责条款的不认同。

开题报告答辩3

各位教师:

午时好,我是来自07届本科物流管理2班的黄xx,我的论文题目是“论现代物流的增值服务”。论文是在刘堂宏教师和于艳红教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那里我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向三位教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激,并对四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教师,表示由衷的敬意。

接下来,我将对本论文的设计目的和主要资料向各位教师做一汇报,恳请各位教师批评指正。

开题报告答辩4

各位教师:

午时好,我是来自07届本科物流管理2班的黄xx,我的论文题目是“论现代物流的增值服务”。论文是在刘堂宏教师和于艳红教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那里我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向3位教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激,并对四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教师表示由衷的敬意。

下头,我将对本论文的设计目的和主要资料向各位教师做一汇报,恳请各位教师批评指正。

开题报告答辩5

一、课题的提出

自全国“九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国中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在各级科研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各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广大小学生热爱祖国,积极上进,刻苦学习,朝气蓬勃,乐于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但是,也应该看到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德育工作还不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新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思想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没有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学生年龄特点及品德形成规律的具体、连贯、层次化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在教育方法上,多单项、直接、正面灌输或简单的照本宣科,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在一些学生仍然存在“是非观念模糊、法制观念淡薄、缺乏理想追求、自我中心严重、自控能力差、知行脱节”等问题。因此,加强“学校德育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这一课题是刻不容缓的。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开展德育实效性研究就是要探索提高德育效果的途径,本课题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研究找到如何使学校的德育有效,如何让学生信服学校的德育。通过研究从理论上弄清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了解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生德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找出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阐述学校、家庭、社会如何相互配合已取 得德育的最大效果,探讨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科任教师之间如何相互配合以提高学校德育效果,摸索学校有效开展德育的最佳方法。 在实践上,一是通过研究探索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的互相促进的学生德育工作网络机制,使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与学校的教育相互协调、良性互动、形成合力,防止5+2=0现象的发生,建立起第一道防线。

二是探索建立学校内部有效的德育网络机制,学校的各部门之间、班主任与各科教师之间要共同承担起育人的责任,要形成有机整体,协同作战,共同开展德育工作,建立起第二道防线。

三是通过研究探索提高德育的途径和方法,要灌输与渗透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相结合,面上的普遍教育和点上的个别辅导相结合,德育内容与学生心理接受性相结合,建立起第三道防线。

总之,通过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找到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使学生形成主体性道德素质或自律素质,充分保证学生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三、研究的目标

1、根据新时期少年儿童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探讨德育教育时效性的新途径,通过教育者组织的和学生自发的实践、参与、合作、交往活动,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自律道德素质的形成。

2、以全体学生为德育对象,以班级为单位,以育人为核心,广泛开展学校、家庭和社区相结合的德育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学校真正做到“为学生的成才奠基,为社区的发展服务。”

四、研究的内容

为了确保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验前期着重抓了对德育现状的调研工作,按学段分年级采取走访、座谈、对话、问卷等形式,摸清学生的思想状况,切实加强新时期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品行形成规律的研究,对“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德育环境、德育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具体内容如下:

1、从规划德育内容入手,建立教育系列。

(1)规划教育内容。坚持以“五爱”内容为中心,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将德育内容具体规划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理想前途教育。

(2)建立教育序列。按照教育内容,通过“集中学习、学科渗透、社会实践、班队活动、课外阅读、兴趣活动、环境熏陶、榜样激励”等渠道,将内容分解到学年、月份、周次和学科,使教育内容具体化。

(3)开展主题教育。本着立足实际,突出重点的原则,开展“月份主题、周次主题、主题班队会、主题板报”四个主题活动。

2、从提高认识入手,建立完善的德育管理机制。

从领导到教师,从学校到社会,只有人人重视,齐抓共管,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取得整体效应。

(1)统一领导的原则。在校长的领导下,党、政、团、队、班主任共同组建一支德育工作队伍,实行分级包干责任制,做到目标、计划、方法、评价四落实。

(2)目标合一的原则。把德育纳入教育、教学目标管理体系,把德育和教学工作一起列为校长重大决策的主要内容,使德育和教学工作真正融为一体。

(3)全方位的原则。坚持“大德育”的教育观,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管理网络。一是由政教处——班主任组成一个教育管理网络;二是由教导处——任课教师组成一个教学育人网络;三是由总务处——职员组成一个服务育人网络;四是由少先队——中队组成一个活动育人网络;五是由大队委干部——中队干部组成一个自主教育网络。

3、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拓宽德育途径。

(1)更新教育观念,实现方法转变。

(2)抓课堂渗透,促进德育与各学科有机结合。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找准结合点,把德育内容贯穿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把课堂上的思想教育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动之中。

(3)坚持德育人格化,实现教育活动化。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计划的开展集中性教育活动、传统性教育活动、阵地性教育活动、实践性教育活动、开放式教育活动,把德育内容贯穿于各项活动之中。

(4)建立三结合教育网络,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主要建立三种制度——家校信息通报制度、家校联系卡制度、学校开放日制度,做到要求统一、目标明确、步调一致、相互配合。

4、从抓常规管理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具体化,便于学习,便于操作。一是开展学习“规范、守则”知识竞赛,坚持明理到位;二是执行“规范、守则”,坚持行为训练到位;三是指导“规范、守则”,坚持矫正到位;四是教师率先垂范,坚持示范到位,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行为定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从爱生入手,构建情感性德育新模式。

坚持从情感入手,着眼于建立一种合乎道德教育本性的学校教育新模式,充分运用情绪、情感的感染性功能、激励性功能和动力性功能,促进学生对学校道德教育的认同。

(1)广泛开展爱心教育活动。坚持用爱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 用情去感化一切学生,唤醒其自觉力量,使每个学生真正感到成长是幸福,不断超越自我是幸福。

(2)开展师表形象设计活动。重塑新型师生关系,用理智的爱、健康的爱、严格的爱去产生精神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在关爱中帮助学生形成自尊、自爱的健康心理品质,用自尊、自爱约束自己的行为。

五、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对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课题研究,寻求解决的办法。

(2)观察法: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注意仔细观察学生的个性与发展,以对学生的关爱去打动学生的心,以情动人,教师还要在观察的基础上,经常与学生沟通,与家长沟通,与社区沟通。学生只有通过沟通达到相互理解,才会接受老师、家长或别人的思想教育。

(3)行动研究法:综合运用电影、电视、网络、广播、书籍、刊物、报纸、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传播媒体,充分依靠学生督委会、班委会、队组织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德育熏陶,施展才智,发展能力。

(4)个案研究法:选择个别学生或个别学生群体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分析,收集数据,寻求德育教育的最佳方法和途径,进一步了解研究取得的成效,总结经验,以便推广。

(5)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分阶段及时总结经验或教训,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六、研究时间安排

本课题研究共分三个阶段。

(一)起始阶段:这一阶段完成四方面工作: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

2、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

3、进行课题研究方面的师资队伍培训,开展家庭、社区和学校德育教育现状的调查活动。成立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社区德育工作委员会、聘请校外德育辅导员,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组织机构。

4、确定小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德育教育的目标和制定有关管理制度。

(二)实践研究阶段:要完成六方面工作:

1、对学校的德育情况进行调研,摸清目前学校德育的基本情况,找到制约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各种因素,并确定其中的关键性因素。

2、加强课题研究的意义的宣传,争取得到社区和广大家长、全体师生的大力支持,让德育教育的意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3、对影响学校德育的各种因素进行调控,并建立起三道防线,使学校德育成为有效德育。这三道防线:一是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机制,形成第一道防线;二是学校内的各部门、班主任、科任教师要形成整体,有机配合,形成第二道防线;三是开拓新载体、寻找新途径、创造新方法,提高针对性和可接受性,形成第三道防线。

4、建立家庭、社区与学校的学生联系卡,定期相互反馈学生的德育表现情况。

5、组织社会调查,“开展美德伴我行”活动,参与法制宣传、交通安全宣传、讲科学破迷信宣传、学知识反赌博宣传等活动。

6、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学生成为“自律、自理、自立、自学、自强”的一代新人。

(三)总结评比阶段:要完成四方面工作: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各种资料,并汇编成册。

2、撰写课题的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3、教师的研究论文和案例评选。

4、举办课题研究的成果展览。

七、成果形式

1、撰写高质量的研究报告。

2、《加强德育实效性研究》论文集锦。

3、编写德育校本课程。

八、保障措施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实验小组

课题负责人:卢秀真

课题主持人:樊庆海

课题主研人员:温晓博 徐翠燕 段焕英 陈慧等

(2)领导小组,把握实验的进程、方向和效果。重点抓好五落实:实验师资、实验研究活动、实验经费、实验工作管理、实验工作总结。

(3)实验小组集中精力实行抓点实验,跟踪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方案,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4)开展好实验教师工作考核、专题研讨活动,为实验研究营造氛围,排除后顾之忧

开题报告答辩6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叫xx,是06级金融2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金融危机与有效的金融监管,论文是在吉玉荣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四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开题报告答辩7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我来自艺术学院平面设计系06级6班,我叫赵洋,我的论文题目是《浅谈标志设计的`品牌意识》,本篇论文是在邓丽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

之开题报告:我的论文答辩开场白。在此,我十分感谢她长期以来对我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同时也感谢各位评审老师从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来参与对我这篇论文的审阅并出席本次答辩。

开题报告答辩8

各位老师:

下午好,我叫某某,是06级金融2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金融危机与有效的金融监管,论文是在吉玉荣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四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开题报告答辩9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我来自艺术学院平面设计系06级6班,我叫赵洋,我的论文题目是《浅谈标志设计的品牌意识》,本篇论文是在邓丽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

之开题报告:我的论文答辩开场白。在此,我十分感谢她长期以来对我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同时也感谢各位评审老师从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来参与对我这篇论文的审阅并出席本次答辩。

开题报告答辩10

各位教师:

上午好!我是土木工程XX班的,我的毕业设计题目是温州宇钢钢构公司轻钢结构厂房设计。本次毕业设计是在XXX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此我首先要向认真严谨的a教师表示真挚的敬意和谢意,也向在坐的X教师、X教师、X教师等所有教师四年来孜孜不倦的教诲、以及今日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激。下头我将本论文设计的主要资料向各位教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教师给予批评与指导。

开题报告答辩11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我来自艺术学院平面设计系06级6班,我叫赵洋,我的论文题目是《浅谈标志设计的品牌意识》,本篇论文是在邓丽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范文之开题报告:我的论文答辩开场白.在此,我十分感谢她长期以来对我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同时也感谢各位评审老师从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来参与对我这篇论文的审阅并出席本次答辩.

开题报告答辩12

三位老师:

上午好:

很感谢三位老师能在今天对我的论文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我的论文题目是旅游合同免责条款及其问题调查研究。之所以确定这个题目,是因为我在中国旅游研究院的网页上,看到了20xx年第一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研究报告成果,在这调研报告成果中,游客尤其是散客,不满意以及投诉的重点,在于对旅游合同的履行和旅游合同免责条款的不认同。

开题报告答辩13

各位老师:

下午好,我叫xx,是xx级金融2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金融危机与有效的金融监管,论文是在吉玉荣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四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开题报告答辩14

1、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2、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4、全文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如何?

5、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那些不同见解?对这些不同的意见,自己是怎样逐步认识的?又是如何处理的?

6、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哪些?

7、还有哪些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在论文中论述得不够透彻?

8、写作论文时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对以上问题应仔细想一想,必要时要用笔记整理出来,写成发言提纲,在答辩时用。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临阵不慌。

一、答辩技巧

学生首先要介绍一下论文的概要,这就是所谓“自述报告”,须强调一点的是“自述”而不是“自读”。这里重要的技巧是必须注意不能照本宣读,把报告变成了“读书”。“照本宣读”是第一大忌。这一部分的内容可包括写作动机、缘由、研究方向、选题比较、研究范围、围绕这一论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自己在论文中的新见解、新的理解或新的突破。做到概括简要,言简意赅。不能占用过多时间,一般以十分钟为限。所谓“削繁去冗留清被,画到无时是熟时”,就是说,尽量做到词约旨丰,一语中的。要突出重点,把自己的最大收获、最深体会、最精华与最富特色的部分表述出来。这里要注意一忌主题不明;二忌内容空泛,东拉西扯;三忌平平淡淡,没有重点。

在答辩时,学生要注意仪态与风度,这是进入人们感受渠道的第一信号。如果答辩者能在最初的两分种内以良好的仪态和风度体现出良好的形象,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有人将人的体态分解为最小单位来研究(如头、肩、胸、脊、腰等)认为凹胸显现怯懦、自卑,挺胸显示情绪高昂―但过分则为傲慢自负;肩手颈正显示正直、刚强,脊背挺拔体现严肃而充满自信。但过于如此,就会被人看作拘泥刻板保守,略为弯腰有度,稍稍欠身可表示谦虚礼貌。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其所具风度姿态,即使全场有肃然起敬之心,举动格式又须使听者有安静详和之气”他的这番金玉良言,对我们确实有很大的启发。

在听取教师提问时所要掌握的技巧要领是:

沉着冷静,边听边记

精神集中,认真思考

既要自信,又要虚心

实事求是,绝不勉强

听准听清,听懂听明

在回答问题时所要掌握的技巧是构思时要求每个问题所要答的“中心”“症结”“关健”在哪里?从哪一个角度去回答问题最好?应举什么例子来证明?回答问题的内容实质上是一段有组织的“口头作文”。

二、论文答辩――图表穿插

任何毕业论文,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用图表表达论文观点的可能,故我认为应该有此准备。图表不仅是一种直观的表达观点的方法,更是一种调节论文答辩会气氛的手段,特别是对私人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讲,长时间地听述,听觉难免会有排斥性,不再对你论述的内容接纳吸收,这样,必然对你的毕业论文答辩成绩有所影响。所以,应该在论文答辩过程中适当穿插图表或类似图表的其它媒介以提高你的论文答辩成绩。

三、论文答辩――语流适中

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一般都是首次。无数事实证明,他们论文答辩时,说话速度往往越来越快,以致毕业答辩委员会成员听不清楚,影响了毕业答辩成绩。故毕业答辩学生一定要注意在论文答辩过程中的语流速度,要有急有缓,有轻有重,不能像连珠炮似地轰向听众。

四、论文答辩――目光移动

毕业生在论文答辩时,一般可脱稿,也可半脱稿,也可完全不脱稿。但不管哪种方式,都应注意自己的目光,使目光时常地瞟向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及会场上的同学们。这是你用目光与听众进行心灵的交流,使听众对你的论题产生兴趣的一种手段。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由于听的时间过长,委员们难免会有分神现象,这时,你用目光的投射会很礼貌地将他们的神“拉”回来,使委员们的思路跟着你的思路走。

五、论文答辩――体态语辅助

虽然毕业论文答辩同其它论文答辩一样以口语为主,但适当的体态语运用会辅助你的论文答辩,使你的论文答辩效果更好。特别是手势语言的恰当运用会显得自信、有力、不容辩驳。相反,如果你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始终直挺挺地站着,或者始终如一地低头俯视,即使你的论文结构再合理、主题再新颖,结论再正确,论文答辩效果也会大受影响。所以在毕业论文答辩时,一定要注意使用体态语。

六、论文答辩――时间控制

一般在比较正规的论文答辩会上,都对辩手有答辩时间要求,因此,毕业 论文答辩学生在进行论文答辩时应重视论文答辩时间的掌握。对论文答辩时间的控制要有力度,到该截止的时间立即结束,这样,显得有准备,对内容的掌握和控制也轻车熟路,容易给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一个良好的印象。故在毕业论文答辩前应该对将要答辩的内容有时间上的估计。当然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灵活地减少或增加也是对论文答辩时间控制的一种表现,应该重视。

七、论文答辩――紧扣主题

在校园中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往往辩手较多,因此,对于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说,他们不可能对每一位的毕业论文内容有全面的了解,有的甚至连毕业论文题目也不一定熟悉。因此,在整个论文答辩过程中能否围绕主题进行,能否最后扣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另外,委员们一般也容易就论文题目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提问,如界能自始至终地以论文题目为中心展开论述就会使评委思维明朗,对你的毕业论文给予肯定。

八、论文答辩――人称使用

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人称使用问题,我建议尽量多地使用第一人称,如“我”“我们”即使论文中的材料是引用他人的,用 “我们引用”了哪儿哪儿的数据或材料,特别是毕业论文大多是称自己作的,所以要更多使用而且是果断地、大胆地使用第一人称“我”和“我们”。如果是这样,会使人有这样的印象:东西是你的,工作做了不少!

开题报告答辩15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叫某某,是 06 级金融 2 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金融危机与有效的金融监管,论文是在吉玉荣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四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上一篇:出纳工作中的错误下一篇:作文感谢我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