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大练兵心得体会

2024-04-10

中职教师大练兵心得体会(通用10篇)

篇1:中职教师大练兵心得体会

中职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随着新教材的多年使用,使我强烈地体验到由知识经济的加速拓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的匮乏和教育理念的更样报,迫切需要走出去参加岗位培训,八月份学校为我提供了一个培训的机会,让我再一次和专家会悟,和一线名师进行心灵相约。,培训的目的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其实施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改革既提升教师课堂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此次培训侧重地采取以参与式的教学法为主,融专题讲座、专题教学示范,专题教学示范与研讨、教学员互动等相结合。通过培训使我能更好地把握新课程的课堂教育教学理念,更好地运用到课堂教育教学中。

本次培训内容主要有:探究性学习与生物教学的有机结合、课程教学中怎样进行有效探究、初中生物实验探究、初中生物教学中校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初中生物教学案例评析、生物学资料的网络检索。

在培训中让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对新课程理念、新教育思想、新教育方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施行。我还认识到:教师是课堂的主人——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如何运用全在教师本人;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使我更加确信了“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最差的老师”这条格言的正确性。因此,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牢记:“无论教师在做什么,学生都在注视着你”这条格言,它既反映着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以及榜样作用,同时也反映着学生的尊重、责任、义务和权利是从观察中学会的。

对于我们来说,通过此次培训就意味着带着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方法同时也意味着带着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方法影响周围的其他教师。智慧不是靠灌输获得的,成功是建立在有准备的基础之上的。本次培训通过教授们的“点化”和“引领”,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的转变教学方式,让我们“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总之,通过本次培训学习,让我们抓住这个新的契机,迎接这次新的挑战,努力拼搏,开拓创新,我们的事业,我们的课堂将会呈现出一派新的天地。

篇2:中职教师大练兵心得体会

芷溪中小 张惠华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师的专业技能,上级开展了“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第二阶段的活动,包含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说课、评课等。为提高个人教育教学的能力与水平,努力为新课程改革服务,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因此,我结合学校对教师提出的希望和要求,针对自身的情况,制定如下个人岗位练兵计划:

一、学课标,研教材,提高专业知识:

《课标》对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最好的理论学习依据。因此,首先我应该认真学习、研读课标,领悟课标精神和意图。不断思考探索如何结合新教材来更好地贯彻新课标,并改进和促进课堂教学。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使新课标能更加落实,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

能够自如的驾驭教材,了解教材特点,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并能恰当地制定教学计划;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把我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研究能力方面更要力求逐渐做到:掌握一定的教学理论,认识教育规律,然后联系教学中的亲身经历。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勇于探索教材改革、课堂结构、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比较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勇于挑战前人未能研究成功的课题。这样才能不断创新,推动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聚焦课堂、求实高效:

作为教师,更应该借本次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专业能力。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努力在教学中,体现“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思想,使教学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采用多种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设计学生实践探索的过程和机会,让学生去体验、尝试、调查、研究,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讨论、质疑中,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三、养成教学反思的好习惯,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

“成长=经验+反思”,这是波斯纳关于教师成长的经典公式。作为教师,如果只是读书、教书、不写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就不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要使自己尽快地成长起来,只有不断反思。对当天发生的教学突发事件及时进行教学感悟反思。还要积极向周围的同事学习,多听、多看优秀教师的课堂,虚心请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四、学习课堂教学评价技能。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教师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和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篇3:中职教师大练兵心得体会

3.分层设置活动,保证活动质量。

安排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如同对教材的处理一样,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安排活动时应考虑教材难易和学生程度,以保证活动质量。首先,学生活动的起点要适当,因为活动目标定得低了,就会影响优生水平的发挥,使他们觉得有劲无处使;高了,就会影响中下水平学生的情绪,使他们望而生畏。活动要定在全体学生都敢于、乐于参与的形式上,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各个活动层面上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二、突出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说到教学的终极目的时,叶圣陶老先生有一句非常中肯的话:“教是为了不教。”特级教师陶伯英先生说:“语文课应以实践为主,认真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他们说的都是素质教育的真谛,值得我们深思。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却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为考而教,单纯进行知识的传授,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是高分低能,或只是“留声机”。语文课堂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注重因材施教,就要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就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培养学生能力,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与书写的能力。

听、说、读、写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会说、会写是学生最起码的素质,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不说深层次的说、写,单就浅层次的口头表达及写字来说,问题已够大的了。以农村中学的学生为例,能讲普通话的不足一半,能讲比较纯正普通话的更是凤毛鳞角。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交往,影响了信息的传递。再说写的方面,不少学生写字潦草,模糊难辨。在河北省历年的语文高考试卷中,错别字、不规范的简化字随处可见。由此表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及书写能力并非小题大作,而是当务之急。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严格要求他们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并辅之以方法技巧的传授。如练习用普通话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好语调及节奏,读出情感韵味,等等;指导学生熟悉汉字的基本笔画,掌握体自立而不是否定主体作用”这样一个基本观念。具体说来,我们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学生能够自己发现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发现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题,不能发现就谈不上解决。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人的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曾经认为,问题只有老师才能发现,学生顶多能够找出哪个字不会读,哪个词不会讲,至于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问题,他们是不能发现的。因此,在课堂上,只能是老师提问题,学生答问题,学生答不上来老师自己答。实质上,这是“注入字形意义;课堂上给予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并长期坚持下去。说一口清晰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规范漂亮的字,不仅是学习的需要,而且是交际的需要。

2. 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课堂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掌握课文内容,而理解、掌握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训练,只有通过训练,学生才能有效地巩固知识,提高运用技能。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解题方法的指导。如对议论文语段的阅读理解,其操作过程是先给每个句子编上序号,抓住关键词语,尤其要抓住复杂单句进行剖析,然后通过语句的照应,上下文的连贯,把握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语义关系,进而对其语言风格、语体风格进行品味,最后在认识个性的基础上把握规律。否则,不掌握要领,不会运用方法,只能是书读万遍,其义难见。

3.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有人说,21世纪所需要的是开拓型人才、创造性人才。语文课是基础课、工具课,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拓创造能力。现在的中学生,可以说是集思想感情和主观能动性于一身的人,他们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勇于探索。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加以指点、引导,让他们学会多元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逆向思维等,用丰富多彩的思维去创造丰富多彩的思想。教师还可以利用教材优势,从课文中设置思考点。比如设问,蚂蚁爬墙,爬了一段路程掉了下来,接着再爬,多次反复,仍爬墙不辍,这种精神值得称赞吗?这些问题,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其中有对社会的思索,有对人生价值取向的探讨,有对传统观念的反思,具有思维的深刻性和辩证性。

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教材中也不乏优美典范之作。如《长江三峡》、《绿》等文章,呈现出大自然的奇境,其钟灵神秀,可陶冶学生的心灵,激励他们更加热爱大自然,从而投身于保护大自然。《人民的勤务员》、《火刑》等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人间的美情、美意,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能够给学生以思想的洗礼,并能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当前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体会到美是社会的主旋律,美必将会战胜丑。教材里有美的矿藏,蕴含着各种各样的美,关键在于我们要善于挖掘,善于分析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美景、美行、美情中去挖掘美,感悟美,接受美,并通过审美的过程来培养、提高学生审美的能力。

式”的变种,要改革教学方法,先要改革教学指导思想。学生到底能否发现有意义的问题?实践给了我们答案。

例如,在教《天山景物记》一课时,学生不但提出了一些难懂的词语,而且提出了一些有深度的问题。如:第一,课文预习提示中谈到文章是以空间位置的顺序来组织材料,那么,第三节写到的野马、蘑菇圈等都是牧场上的景物,为什么不放在“迷人的夏季牧场”这一节写?第二,第一节写了雪峰、溪流,而第四节写到的果子沟就是位于溪流边的,为什么不在第一节与溪流同时写出,却要与天然湖合在一起,写在文章的末尾?第一个问题是教学的难点,第二个问题是教学的重点,这两个问题学生不提出来,教师也应提出来,而由学生提出来比由教师提出来好。他们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也就是有了探求问题的积极性,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乃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对于第一个教学中的难点,我们可以启发学生,课文第三节主要写什么,学生回答:“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学生找出是景物描写并不难,这是从景物的类别上去分析组织材料的方法,学生找到了便解决了一大半问题。第二个重点问题,我们提示学生:文章的材料和文章的主题是统一的,材料的组织不是单纯的形式问题,材料为主题服务,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之一是天山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产的光辉前景。这样,把果子沟写在最末尾也就容易理解和明白了。

二、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结合教学经验,我们认为,过低地估计学生的能力,是使学生对语文感到寡然无味的原因之一。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是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的秘诀之一。教师教学艺术的最高表现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探求知识,即使学生一时做不到,也绝不能动摇这一原则。事实上,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不难提高。

我对所教的班级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有些问题不讲,先让学生自己看书研究,等学生得出答案以后,而且我普遍浏览一遍以后,再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订正和评讲,事实证明,效果是比较理想的。例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后面有思考题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的含义:“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奋勇而前行。”回答这类问题,没有一字一句照搬不误的标准答案,但要将作者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我让学生自学并参考预习提示笔答,不但基础好的学生能答上来,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答得较令人满意。我把好的作业推荐给全班,有问题的作业,找出带有共性的,如思想表述不全面或语言表述不准确之类的问题在全班评讲。这也是讲,但这是针对性很强的讲,这种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的。它使学生从老师的讲评当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下次更好地独立完成作业,因而这种讲实际是为了不需要讲。

三、活用知识,让学生善于运用知识规律

所谓活,是就师生两方面说的,教师要把知识讲活,学生要把知识学活。引导学生把知识学活,关系到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这是改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題。

要使学生把知识学活,首先必须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所谓启发式教学,实质是把握教材的特点,按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引导学生主动地遵循一定的逻辑线索进行思维,掌握文章的思路,一步步触及问题的核心。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法,关键在于激起学生的“愤悱”之情,要使他们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并且懂得遵循怎样的路径去探索。

其次,必须注意帮助学生总结和运用知识规律。学生学到的基础知识,如果只是一些零散错杂的东西,就不能归纳岀共同的规律,或者只知道一个笼统的概念而不懂得具体运用,都是不能培养其语文能力的。因此,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加以比较分析和整理概括。如《天山景物记》和《故乡的榕树》二篇,或是通过写景状物来赞颂祖国美丽富饶的大自然,或是对故乡和往事的回忆,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情由景所生,景为情所注,一切景物都是通过作者的感受再现于作品,它们所描绘的自然美饱含着作者所抒发的感情的美。从表现方法看,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方面,它们是有共同特点的,但是在具体运用上,又各不相同。《天山景物记》从景物描绘中随时展示作者心灵的感受。而《故乡的榕树》一文中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是通过对榕树的回忆来体现的。教师如能指导学生注意新课与旧课的联系,归纳出基础知识方面的共同规律,通晓变通的方法,就会掌握系统的知识,运用起来也会灵活。这些教同样也是为了“不需要教”。

四、学生不能发现和解决的问题,老师要引导和帮助他们解决

如果学生什么问题都能自己发现和解决,那就用不着老师了。学生之所以需要老师,正是因为他们在新知识面前有些问题不能发现和解决,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然而,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仅仅是为了学生日后能自行发现和解决问题。教师必须牢牢记住这一点,必须严格守住这个界限,越过这个界限,就会压抑或妨碍学生积极性的发挥,此乃教育之大忌。

篇4:中职教师大练兵心得体会

关键词:中职数学;新教材;主题;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互相促进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特殊的活生生的个体,是课堂上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在这个变化过程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培育学生的创造萌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是为学生服务的。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宽松、和谐的创造环境,千方百计地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我的体会是--精心的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使教师的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学生适应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安排上,在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安排教学进程的同时,进行“活动——体验——表现”这一新进程。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2]。

1 “身边的数学”与“身边的生活”的互相渗透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时,才会对相关的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立足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数学的生活原型及其与专业相联系的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化简”书本知识,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再把数学知识引入“身边的生活”,用好用活每一篇教材。

1.1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引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作为一堂课的开幕式,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例如,在上《数列》这章节中的等比数列求和时,我可以这样引入:“同学们,我愿意一个月内每天给你100元,而在些期间,你只需要这样做就可以了,第一天给我1角钱,第二天给我2角钱,第三天给我4角钱,即以后每天的钱数都是前一天的2倍,哪个愿意?”当然有好多同学说愿意,有的在怀疑,“你们是赚到了还是亏了?”有的同学就开始算起来了,但是只列了式子就卡住了,这时告诉他们一共要给我一亿零七百三十七万四千一百八十二元三角,学生惊呆了,“要知道怎么算出来的?学了本章节的知识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在情境中渗透数学思想,从而引入新课,让生活“数学化”。

1.2让数学回归生活

数学科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并在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专业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现代社会里,“数学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经营中获利,而且,它能给予我们能力,包括直观思维、逻辑推理、精确计算,以及结论的明确无误”。例如函数这章节学完后,尝试让学生完成:现在请你做一家拥有300间客房的旅行社的老板,已知每间房租是每天60元,每天都客满,现在如果想提高租金,经市场调查如果每提高5元,客房出租数量就会减少10间,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个旅行社将房间租金提高到多少时,每天客房的租金收入最高?看哪个老板当得最好。例如学完统计这章节后,让学生完成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灯泡厂的老板要员工为他检测该厂的100万只灯泡的使用寿命,你该怎么做?”这些足以说明数学并不是远离生活的抽象理论,而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知识——让数学回归生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课堂教学应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我认为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从学生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出发,提出思考的途径,随着学生的思路层层递进,把数学条理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活泼多变,向学生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可服务于生活实践。当然,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改是一项复杂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背景下进行的数学课程改革,必须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能力培养以专业知识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使数学教学内容更加切合于培养目标的要求,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并进而唤醒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与喜爱,逐步扭转难学、怕学、厌学的现状,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发挥数学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2 创建师生平等的课堂学习环境,形成“学习共同体”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任何一个成功的教师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上的。教师要培养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对学生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绝不讽刺挖苦学生,学会“蹲下”与学生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自己对学生的潜移默化和激励的作用,多表扬少批评,多找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创造愉快轻松的课堂,从而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教师首先要努力创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开放、健康的心理,鼓励学生向教师挑战,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与见解,敢说、敢做、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让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语言及数学符号作为知识学习的切入点,课堂节拍随学生的活动起伏,与学生同步。教师要恰当引导,而且要“换位”思考,师生真正在教学互长中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其次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用自身的良好情绪和爱心感染学生,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感情上接受教师,课堂上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乐学提供了基础,从而在情感交流上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nlc202309021512

3 把数学文化渗入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这门学问是完美而井然有序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并非一开始就是那么完美无缺的,为了创建这个体系很多先哲进行了大量的努力,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历经了千辛万苦,另一方面,在这个进程中也感受到在很多发现和发明中的无穷乐趣,所以在学习数学中,也追踪一下相同的过程,学习数学文化,使我们一开始就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数学是一门趣味性很深的学问。在数学课堂上无目标地装知识,不会产生学习的激情,而适当地渗透一些数学文化,将使数学课堂不再像嚼沙子一样枯燥无味[3]。

例如学习“集合”这单元时,可以先介绍《集合论》产生的背景和建立过程以及它的意义:康托尔的成长历史以及在数学界为了真理而抗争的艰难历程,坚持发表自己的研究论文,以至于因为过度的思维劳累以及强烈的外界刺激使他患了精神分裂症,但是他的《集合论基础》成为整个数学大厦的基础,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创造,不仅影响了现代数学,而且也深深影响了现代哲学和逻辑[4]。康托尔始终不能放弃集合论,能不顾众多的数学家,哲学家甚至神学家的反对,坚定地捍卫超穷集合论,与他的科学家的气质和性格是分不开的,也就促使他义无反顾地走向数学家之路并真正取得了成功。既激发了学生数学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树立勇于探索,不畏难的科学精神。

再如在数列学习中,把斐波那契数列与奇异的自然景观视频引入课堂,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许多尖端的科技都是从自然界中得到启发,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平衡,渗透从自然生活中提练数学知识的思想。

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4设计多样课堂评价方式,体验学习的成功快乐

传统的评价方法闭卷成绩考试为主,简单地以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类,过分注重卷面的分数,而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忽略了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考查。在新大纲的指导下,立足于全面启迪学生的隐性智力潜力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与思考,应该采用一种开放动态的数学学习评价新模式。

相对于传统评价方法的单一性与组织形式的封闭性,在探索新的评价模式过程中,尝试采用平时表现及学习态度成绩、课堂回答问题情况成绩、作业完成情况成绩、闭卷考试成绩等灵活多样评价手段与方法,来体现、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状况,具体直观地描述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突显其学习和发展的过程,突显评价的激励作用,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评价,力争全面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5]。

4.1平时表现及学习态度评价

态度决定一切,由于大部分的职校生的平时表现不尽人意,上课睡觉、玩手机、迷恋网吧、迟到、旷课等不良的习惯都已经形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的进步、独特和与众不同,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观察,发现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与评价,给予适当加分成为总成绩的20%,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快乐。

4.2课堂回答问题情况评价

学习成功并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因此,课堂教学中尽量创造多一点的机会让学生回答或者板演,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设置不同的问题,对于积极配合或者任务完成好的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并记录在案作为总成绩的15%。

4.3作业完成情况评价

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很多不愿意做作业,因为他们体会不到做作业的成功快乐,教学中应该照顾不同的层次的学生,不能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否则就会出现优生吃不包饱,困难生吃不消,长时间以后就给学生造成没有成功体验,失去学习兴趣,所以作业的设置有梯度性,学困生只做基本题,中等层次的学生完成基本题的前提下完成一定的综合题,基础好的学生或者说学有余力的同学要求去思考灵活性大的综合性强的较难题,然后根据他们完成的情况给予评价并作为期末总成绩15%。

4.4闭卷考试评价

长期以来,数学考试都是采用限时闭卷笔试的形式,而且一次考试差不多决定了学期成绩,这使得原本基础欠佳的职业学校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往往失分较多,出现了大面积“红灯”现象,学生对数学学习更消极,更缺乏信心。既然职业学校数学的教学目的不是选拔数学人才,而是让学生把握数学中包含的思想方法及在各专业中的应用,那么完全可以采取多方位全面评价的方法来考核学生的数学成绩,所以闭卷考试成绩也只占总成绩的50%。

数学课不仅仅是一门简单的基础课,而是一门综合了专业领域的课程。因此,在评价时,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独立完成作业的程度再结合闭卷考试成绩等,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综合性和过程性,评价标准的合理性以及评价方法、手段的多样性。将数学课设计成一个以任务为导向的课程,通过成果展示法将学生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成果公布于展台,不仅可使师生得到共同的学习和交流,而且可使学生懂得发现自我、欣赏别人。

在新教材大纲指导下,数学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交流互相促进的教学活动。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习应用数学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6]。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让学生体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使每一个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艳辉《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教育研修网,2009

[2]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数学教育改革与研究》新蕾出版社,2004

[3] [日]藤村幸三郎 田村三郎《趣味数学入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 1.邹庭荣 《数学文化欣赏》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5]马复 綦春霞等《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福建省屏南县职业中专学校 职称:讲师 屏南 352300)

篇5:教师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

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有针对性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据《通渭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练兵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经校务会议研究决定从今年起,在校教师中开展教学技能大练兵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南,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开展教师教学技能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以此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二、活动目标

在全体教师中,开展“诵”—普通话诵读、“写”—规范汉字书写、“作”—教学课件制作和实验操作、“说”—说课、“教”—课堂教学、“评”—课堂观察与评课等六个系列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树立教师群体中专业发展的典型,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三、基本原则

本次活动要以教研组为单位、教师为主体、以过程为重点、以提高为目的、以校本培训为抓手,遵循以下工作原则:

(一)全员性原则。要求所有教师全员参与、共同提高。凡因身体特殊原因不能参与者,经由本人提出申请,学校同意后,再上报县教育体育局批准、备案。

(二)校本性原则。大练兵活动是校本研修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要载体,要注重全程参与、过程管理。练兵活动第一责任人为姚锦坤校长。学校高度重视,把大练兵活动和校本研训、教研活动紧密结合。

(三)常态性原则。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建立长效机制,把大练兵当作常规工作,力求活动常态化,使教师养成自我勤学苦练的良好习惯,积极主动地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段提升教学技能。

(四)实效性原则。技能大练兵活动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以“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基本出发点,通过有效组织和任务驱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将训练的内容、要求、形式与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教师自身需求有机结合,做到练有所得、练以致用。

四、活动内容

(一)“诵”:普通话诵读活动

说好普通话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推普工作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对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直接影响,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势在必行。一是教师普通话水平要达到规定的水平;二是提高教师普通话的应用水平,使普通话成为学校的校园语言、课堂语言;三是开展全体教师参与美文诵读活动,美文诵读选题可以是国学经典,可以是教育故事,形式内容要密切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语文教研组负责)

(二)“写”:规范汉字书写和教学作图(画)活动 规范汉字书写和教学作图(画)是教师目前特别需要提倡的基本功,教师精心设计的板书、精美的规范字书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和榜样。在全校教师中开展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书写活动,针对不同学科特点教师开展教学作图(画)训练、练习和比赛活动。教师上课粉笔字书写要规范,对钢笔字、毛笔字和教学作图(画)的练习学校要提出数量、质量的要求,检查落实要到位。(教导处负责)

(三)“作”:教学课件制作和实验操作活动

教学课件制作活动要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关知识,选取一个课时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设计一堂课,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教学课件要结合教学设计进行评比;理化生教师能够按照规范要求,顺利进行实验操作和演示,要组织各学科分项目的演示实验训练和评比。每个年级各册教材均匀分布,原则上各册教材应均有人员参加,并且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要带头参加。教学课件制作和实验操作演示活动分学科、分学段确定获奖比例,评出获奖者及获奖等级。(教导处和理化生教研组负责)

(四)“说”:说课活动

说课活动应按照统一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备课、说课等内容,重在考察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说课活动分学科、分学段确定获奖比例,评出获奖者及获奖等级并进行奖励。说课活动的优胜者,优先推荐参加县级优质课评选。(各教研组负责)

(五)“教”:课堂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益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活动要以“高效课堂、有效学习”为主题,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为目标。教师所制作的课例应能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落实“三维”目标,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科教学特点,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其它资源(教具、学具等),鼓励教学设计上的创新。课堂教学活动分学科、分学段确定获奖比例,评出获奖者及获奖等级并进行奖励。(各教研组负责)

(六)“评”:课堂观察与评课活动

课堂观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反思课堂教学行为的专业研究活动,包括课前准备、课堂观察记录和课后评议三个环节。充分发挥校本研修的优势,通过有效教研,加强教师间的交流研讨,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将课堂观察与评课作为教研组合作研究活动的良好载体,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总结推广各教研组教师课堂观察与评课的优秀案例。(各教研组负责)

五、实施步骤

本次活动从2014年3月开始,到2015年12月结束,之后全员大练兵转入工作常态。学校按此次活动的要求和流程组织开展,每年以“三字一话”、“课堂教学能手选评”、“实验教学与课件制作”三项竞赛为抓手组织教师比武活动。此次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3月)

召开全校技能大练兵活动动员大会,成立大练兵活动领导小组,并制定活动的具体方案和实施细则,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明确各项活动的组织形式、时间安排、责任到人。

第二阶段:教师练兵阶段(2014年4月—2014年7月)学校是教师技能大练兵的主要阵地,立足校本,合理安排活动时间,精心选取活动内容,恰当安排活动形式,合理部署活动作业。充分发挥校内外教师资源及其他教育资源的作用,分阶段、分层次、分对象、分项目地开展训练,举办具有学校特色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倡导结对帮扶,集体学习,个人竞技等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制定活动奖惩办法。督促教师练兵,提升活动质量和水平,保证全员参与、全员提高,确保练兵活动落到实处。

具体活动安排:

“诵”:要求每位教师平时注重普通话练习,必须使用普通话授课,用普通话与学生交流,形成全校园讲普通话的风气。

“写”:要求教师平日注重三笔字的练习。每位教师每周上交钢笔字和毛笔字习帖练习稿各一张,由教导处登记存档,年终纳入教师工作量化考核。教师上课要注重板书,加强粉笔字练习。

第十五周学校开展“三字一话”预赛,要求全体教师参赛。“做”、“说”、“教”“、“评”:结合学校教研活动开展。学校确定单周为高效课堂推进周,确定某个教研组所有教师上一节“高效课堂“汇报课,授课教师自己制作课件,准备说课稿。该周星期四晚自习上进行说课、评课活动。本教研组内教师为评委,全部参加听课、评课,并对授课教师的教课、说课评比打分。教研组长负责通知组内教师听课、评课,并做好记录,负责该组的校务会成员负责登分统分,公布成绩。

授课教师课件、导学案、说课稿(电子版)上传教导处存档。教导处对课件再进行审评,确定课件等级,优秀课件上送教育体育局参赛。

第三阶段:展示阶段(2014年9月—2015年9月)

这个阶段包括比赛和展示两项内容。一是比赛,比赛教研组为单位,全员参与,全员比赛。要求每个教师至少申报三个项目进行比赛学校于12月底前,严格按照本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在活动领导组的领导下,组织专门人员做好全校教师的竞赛和考核工作。按照1:2:1的比例,通过竞赛对本校教师各个项目评选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次,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和培训档案。优秀者参加学区比赛并进行表彰奖励。二是展示,学校都要做好活动成果的展示活动,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通过橱窗宣传、图文展牌、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有效方式,推进大练兵展示活动。

第四阶段:总结表彰阶段(2015年10月—12月)。

一是学校召开大练兵活动总结表彰会议。总结学校活动开展情况,巩固大练兵活动成果。认真分析当前教师队伍中教学技能的现状,提出后续工作建议,为今后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奠定基础。二是表彰先进集体。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实施方案的落实情况,制定考核办法,严格评选。评出优秀组织单位,表彰先进集体。三是奖励先进个人。结合平时教师练兵情况,依据练兵比武结果,对教师表彰奖励。

六、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搞好管理。学校成立“通渭县什川初级中学教师技能大练兵活动领导小组”(附件),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导处。在学校领导的统一组织下,各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层层发动,人人参与,搞好过程管理,确保活动有影响、有声势地开展。

(二)明确分工,各尽其责。由教导处牵头,具体负责大练兵活动的统筹组织工作,制定活动总体方案,督查推进活动开展,相关教研组做好配合。教导处负责具体落实和考核管理,并负责及时向县大练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工作进展、特色做法、典型事迹和优秀作品等。

(三)健全机制,加强考核。学校建立健全教师技能大练兵活动工作的长效机制,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修订完善,力求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教导处要加强活动效能考核和评估,保证全员参与,长期坚持,稳定提高。各教研组要每周组织大练兵,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大比武。教导处要将教师参加活动情况,准确记录在《练兵记录手册》内,列入考核内容,纳入教师绩效考核。

(四)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学校要充分认识大练兵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大宣传力度,动员教师积极参加,主动参与。利用好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教师例会和学生集会等,及时宣传学校工作特色创新,教师典型事迹,及时通报活动进展情况,展示各项活动成果,引导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教育教学,集中于课堂学生。

通渭县什川初级中学

篇6:教师大比武心得体会

一、教导科研处认真组织,周密部署,确保了活动有条不紊

本次竞教活动,以“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技能,促进专业发展”为总体目标,积极营造“理念引导方向,竞争促进高效,创优打造名师,科研铸就名校”的氛围,提高各科教师的教学技能,引导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教导处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制定了详细的竞教方案。本次竞教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动员阶段(20xx年9月上旬),召开了各教研组组长会议,在各教研组教师会上进行了广泛宣传动员;第二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9月下旬),各教研组组织教师积极进行赛前准备;第三阶段:竞教阶段(20xx年10月8日—20xx年12月31日),教导处组织参赛教师分组进行竞赛。

二、评委老师严谨参评,公正量分,促进了活动可信高效

每组评委老师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在教研组长的组织协调下,克服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繁重的困难,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了听评课任务。有许多评委老师,当竞教听评课任务与自己所担任的教学工作有冲突时,他们总是想方设法调好课,按时到班听评课。各位评委老师在整个评分过程中,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评分,做到了严谨工作、不徇私情、不讲面子、公平公正。每堂课后及时评课,指出竞教老师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竞赛教师积极参与,精心准备,彰显了活动亮点特色

本次共有33位教师参评,涉及初中所有任教学科。各位教师重视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教法,积极调研学生实际,精心准备课堂教案。绝大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做到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语言精炼,教学方法得当。既夯实了基础,又突出了重点,讲清了难点,凸显了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师生双边配合默契,教学效果良好,涌现出了一批优质课教师。经过评选和统计,本次共有25名教师获奖,其中一等奖6人,二等奖7人,三等奖12人。

四、教学研究任重道远,重视不足,体现了活动科学发展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一,极个别老师准备不充分,对教材、考纲、考点钻研不够,在讲课过程中抓不住重点,讲不清难点。建议每堂课应作好充分的准备,认真研读教材、考纲,理清考点,对每一个考点应心里有数。

篇7:教师大走访心得体会

——万名教师访万家家访随笔

三月二十八日是一个阳光灿烂,春风习习的日子,这天下午二点半钟,我和七

(五)班三名主科教师一起家访,市教育局倡导的“万名教师访万家”这一活动意义非常深远。一个学生的成长,学校教育依然重要,但离不开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是让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访万家”活动,就是要让我们教师近距离接触家长,走近孩子的心灵世界,因此,我们参加这次家访活动常有一种神圣的使命,而不是为了应乎形势,走走过程。

我们三名教师,骑着自行车,穿行在乡间的水泥路上,路旁满是油菜花,放眼望去,是一片花海,我们心里舒畅极了,这是长久生活在校园里难以找到的感觉,此次家访的第一个目的地是陈家村,入该村四组,我们就到了班级个子最小的李章鹏家。一位皮肤如泥土般的,背略佝偻的白发老人从一处低矮的平房里走出来,这是李章鹏的爷爷,听说我们是来家访的,来了解孩子的表现和学习状况时,这位淳朴的老人立即热情地把我们迎了进去,大约半小时的家访,我们了解到了李章鹏父亲在外打工,母亲是弱智,靠爷爷抚育长大,学习基础很差,小升初考试三门学科中,有三门全不及格,有一门学科还弃考,该生曾产生弃学念头,面对家里生活的艰辛情景,他自暴自弃。但了解这些实际情况后,我们三位随访的教师对他给予了及时的安慰,要相信学校,我们会把这一情况向学校汇报,如果有资助的名额,我们一定会让给李章鹏。此时,李章鹏的爷爷感动的热泪盈眶,缓了一会儿说:“只要他好好读书,积极上进,哪怕咂锅卖铁也要让读”语气中选择出几许无奈,几许坚定。

告别了李章鹏爷爷家,我们又来到邻村石垸村四组郭晶悦的家,该生的母亲正在家看电视,听说老师来家访,赶忙笑脸相迎,何许是好长时间没有老师家访过?何许是有好多话要向老师倾诉?她的父母显得格外高兴,郭晶悦是一位很有灵气的孩子,在校学习很刻苦,很认真,但她的父母是文盲,斗大的字也识不得几筐,家里还没有完全摆脱贫困,但他们自己的孩子能脱胎换骨,出人头地。在家访中,我重始至终感觉到郭晶悦同学的父母望子龙,望女成凤的心很强,使我们教师深受感动。临别时,郭晶悦的母亲拉着我们的手说:“苦苦自己没关系,不能苦了孩子的教育”。是啊,多么淳朴的语言,多么真挚的情感,是啊,教育乃天下大事,必须当先,她的话,也让我们陷入了一种沉思。

告别了郭晶悦的家庭,我们踏上了归途,回程中,阳光更加灿烂,但我们焦燥不安,此时,我们都没有云时的兴高采烈,相反,脚步迈得愈发沉重,仿佛我们沉甸甸的心。

篇8:中职教师大练兵心得体会

然而实践证明:再先进的教学理论, 如果不被教师所理解、接受和内化, 无疑都会成为“泡沫”。同时, 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教材观是制约课改深入实施的首要问题。由于大部分教师的教材观没有彻底转变, 把教材当作了在课堂舞台上表演的剧本, 变成了师生贯彻执行的法定文件。教材中体现了什么, 课堂上就发生什么, 教材上漏掉了什么, 课堂上也就忽略了什么, 致使出现了形式多于实质, 外在多于内在的情况。课上得热热闹闹、轰轰烈烈, 但实际的教学过程与传统的相比并无实质性的区别。在这种背景下, 我校首先以转变一线教师的教材观作为课改初期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的中心工作, 要求一线教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武装自己;在充分理解新课标的基础上, 利用好新教材, 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实践智慧, 整体设计好课堂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下面, 结合我校的实际, 谈一下对用好教材, 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实践智慧, 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学习课程标准, 准确解读教材内容, 确定教学目标

我们每周利用业务研究时间, 集体学习研究课程标准, 逐字逐句去分析思考标准对每章及每节的具体要求, 熟读教材内容, 钻研教学用书, 对照课程标准确定出本节重点、难点、学习目标及授课目标, 最后每位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运用系统方法, 对各种资源材料进行有机整合, 备出个人教案。例如, 在讲授三角函数中的《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一节时, 首先要明确课标要求:能从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通过集体研究, 从课标中领会出具体的三项指标要求: (1) 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明白二倍角公式的推导过程, 掌握并熟记二倍角公式。 (2) 过程与方法的要求:能熟练应用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交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通过学习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发展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其次, 通过对基本教材 (课本及教学参考书) 的研读, 明确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我感知、自我体会, 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也解决了多年来“教师教得辛苦, 学生学得累”这一难题。

二、发挥实践智慧去整合教材,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指在遵循现代教学规律和贯彻教学原则的基础上, 教师有意识地、科学地对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学设计的一种最佳选择, 以期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如在《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中, 我们通过集体备课后, 我个人设计出如下操作程序:首先从学生默写和差角公式开始, 结合和角公式因势利导“若α=β则得到什么?”从而得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接着提出几个问题:

(1) 公式的推导思路是什么?体现了什么关系? (若α=β即可得到, 说明倍角公式是和角公式的特例)

(2) 类比和角公式找出二倍角公式的适用范围。

(3) 套用二倍角公式, 请你把它展开好吗? (通过学生回答, 使学生理解“二倍角”有广义上的含义)

(4) 请你思考二倍角公式倒过来有什么作用。

(5) 请你写出二倍角公式各种变形公式。并体会如何应用它们。

学生通过积极思考, 探讨出很多种变形公式, 教师适时抓住时机, 由二倍角的余弦展示出升降幂公式, 强化公式的特点及应用, 从而强化本节的重点。然后通过典型例题的剖析、讲解, 突破本节的难点, 最后再通过课堂练习的处理, 达到巩固本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效果。

通过校本研究活动的开展, 我们逐步认识到, 整合教材、发挥出教师的实践智慧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关键所在, 同时也是需要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研究不断提升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 要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作指导

任何教学过程及其活动, 历来都受到传统的或现代的教学论的影响, 从事教学的人们不能视而不见, 无动于衷。因此, 我们每周利用业务研究时间, 学习一篇教育教学文章, 及时更新观念, 保障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2. 内容精讲, 突出数学思想和方法

从教学的实践过程来看, 要解决“精讲”这一过程, 首先要吃透教材, 进而开发利用好教材, 达到教师能驾驭好教材的程度, 能够准确地把握住知识点、知识的来龙云脉及知识中蕴含着的数学思想方法。其次, 在课堂上要注意各方面知识的联系方式, 既要注重新授知识与所学知识的承前联系, 又要注重联系相关学科知识, 增加情景的变换, 达到互相渗透、增强迁移能力的同步联系;更要注重联系将要学到的知识, 建立能起知识蕴伏作用的超前联系。最后要加强课堂反思, 及时归纳、总结、提炼, 达到知识升华的过程。

三、开发利用好教材资源, 发挥教师的实践智慧

教材中的例题具有典型性、基础性、目的性, 习题的难度相对适当, 编排较为合理, 层次比较分明, 能面向大多数学生, 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也是检查本堂所学知识掌握好坏的良好尺子。在实施过程中, 教师若能按照新课程理念, 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 去开发利用教材资源, 对例、习题加以改造及拓宽, 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而且还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之前进行教学设计时应以学生为重, 以教促学, 应学生动而动, 应情境变而变, 对课堂教学各种变化进行综合把握, 充分发挥好自己的实践智慧, 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 采取有效的措施。

篇9:幼儿小科技制作 教师大智慧启蒙

关键词:幼儿;小科技制作;教学

一、幼儿小科技制作概述

幼儿小科技制作强调的是小,因为幼儿心智不完善,且动手能力有限,设置过于复杂的科技制作会带给他们过于困难的挑战,导致他们自信心遭到破坏。幼儿一般都有爱玩的天性,且创造性思维并不低于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只要我们适当加以引导,就会让他们在感受到制作快乐的同时学习一些技能。

小科技制作强调的是“小”,首先,结构要简单,最好只有几个简单的拼装动作,且零件少;其二,材料简单,需要运用一些在生活中极易找到的材料,类似于矿泉水瓶子、塑料泡沫等;其三,工艺简单,需要选择工艺要求低的制作,从而保证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并在教师引导下能完成制作。

二、科技活动课堂中开展小科技制作的启蒙方法

在科技活动课堂中开展小科技制作教学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思考、创造能力等。那么,如何在科技活动课堂中开展小科技制作教学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特总结以下几点:

1.以适宜的教学内容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制作的积极性

幼儿不同于高龄学生,他们一般对事物的理解力有限,同时注意力很难集中,因此幼儿科技制作不能选择太复杂的内容,而应当以引导性制作为主;另外,还需要给他们足够的发挥空间,特别是探索性发挥,同时也要注重小制作的延伸性,这也正是幼儿教学独特之处。

当然,幼儿园大、中、小班学生年龄不同,理解力不同,因此小制作的设定层次也会有所不同。以“声音”为例,我们知道,不同材质的罐子敲击声音不同,即使相同的罐子内装物不同,声音也不同。在小班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他们通过敲击不同的罐子采集不同声音;中班的教学,可以让他们通过罐子中装入不同的东西去采集不同声音;而大班的的教学中,我们就需要引导他们在不同材质的罐子中装入不同的东西,从而采集更多不同的声音。可见小班制作以基础为主,中班制作以拓展为辅,大班制作以拓展为主。

2.以合适的教学材料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制作的习惯性

幼儿的专注力有限,因此材料的选择要力求准确,不可多、更不可杂,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尽量做到有用则入,无用不入。另外,教学材料还应当简单实用,不可选择过于花哨和过于单调的材料,在我们需要的材料的基础上力图给幼儿更多的选择空间,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幼儿的制作能力,给他们自行研究提供充足的资源。最后,材料的选取要注重学生制作习惯的培养,尽量选择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这样即使在课堂结束后,幼儿在家里也可以根据课堂的记忆进行适当的再创造。

教学材料的选择上也要注重大、中、小班的区别。我们以“鼓”课堂制作为例,小班的同学主要是理解声音的发出,因此选择一些能够发声的“鼓”的造型成品为主,比如家中的拨浪鼓等;中班的教学要注重鼓的构造研究,因此材料的选择要注重拆装性;大班的教学要注重鼓的制作,因此我们需要选择一些做鼓的材料。在此基础注重增加一些生活中的材料,比如废弃的喜糖盒子、玩具包装盒子等。

3.以准确的教学方法为发展点,塑造学生制作的能力

教学方法得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科技小制作课程来说,选择有效合理的教学方法会让教学活动更加水到渠成。笔者总结了以下三种适当的教学方法:

(1)直接示范法。这是最为常见、最为直接,也最能给幼儿最清楚指导的教学方法,教师优秀的示范可以令幼儿快速、有效地掌握制作方法。

(2)流程图法。此种方法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自主观察力与模仿力,因为教师给幼儿展示的是拍摄的实物步骤图,也可能是教师绘制的制作示意图,幼儿需要根据流程图自主完成操作步骤,这对于开发幼儿主动学习与思考能力非常有利。

(3)探索尝试法。这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其颠覆传统的“教师在前,幼儿在后”的教学观念,将幼儿放在主动地位,先进行尝试再指导,先进行预练再教授,让幼儿成为科技制作活动的先行者,成为创造性的学习主体,让教学变得“灵动”起来。幼儿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去体验、尝试,激发好奇心,在探索尝试过程中发现事物的奥妙之处与可能存在的各种联系,解决未知的、充满神秘的问题。这种方法让幼儿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提问,学会了讨论与沟通。如当组装汽车时,幼儿就会想轮子和轴子该怎么连接,橡皮筋怎么能绕好在轴子上等问题,思维会变得活跃,当终于完成制作时,兴奋与愉快之情油然而生。

总之,教师要运用自己的大智慧,以好的内容、对的材料、合适的教学方法为基点启蒙幼儿小科技制作,这可以在增强教学效果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在科技制作的海洋中翱翔,让他们从中体会到快乐、成就,从而最终爱上科学、爱上制作、爱上生活,形成具有良好探索精神的时代品质。

参考文献:

[1]沈洁.幼儿园科技课堂中教师有效回应的策略[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5).

篇10:教师大比武活动心得体会

一、高度重视,保障研究活动正常开展。

1、召开行政会议,成立机构,明确职责。

成立 “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领导小组,由王庆东校长任组长,潘文建负责领导和组织工作。

2、召开教师大会,宣传动员。

三次召开教师大会,宣讲本次活动的必要性、重要性,全体教师取得一致共识。对于学校的教学活动来说,本次大比武不以比赛结果为目的,结合学校开展的个性化教学研究,展示教师的特色、优势或风格,因此教学研究的过程尤为重要。

二、收获与成绩

首先,教师们的心态都很好。在这次比赛活动中,我们能感受到,每一位老师的心态都很好,他们是怀着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心态上课,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值得一提的是,年近退休的李广民老师也主动上了一堂研究课,让一些年轻教师很受感动。这也反映我们老师在内心深处有一种需要,需要通过这种比赛活动的平台来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在这样的活动历练自己,需要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认可。通过同事的互相听课,通过专家的点评,来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继而扬长避短,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日趋完美。

其次,集体备课,先研后教。分年级进行组内定课,根据老师自身的教学特点确立课题,有的组进行了同课异构、同课异上。自身研究加组内切磋,集体打磨、修改教学方案。从教材分析入手,深入剖析,学文析例,挖掘教材资源。分析学情,让学生轻松、有效地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备课中,不求完美,只求课中的亮点一、二,充分显示务实、创新的教学特色。

第三,研究的氛围很浓。本次活动比以前的教学研讨活动,氛围特别浓厚。一是参赛老师热情高涨,办公室里,经常看到老师们围在一起,在研究教材,讨论教学方法,评课找亮点,出主意,七嘴八舌,研究的氛围很浓。他们精心准备,巧妙构思,在赛课中各展风采;二是其他老师的积极参与,在赛课期间,几乎每一位老师都利用时间来听课,很怕错过学习的机会。

第四、这次活动我们看到了参赛老师们在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一是新课标的落实。新的理念决定教学思路,教学中三维目标落实比较到位,情感与态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都有较好的体现,突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二是教学手段的改进。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使用,显得课堂容量大,训练落实。三是教师个人独自教学研究与集体研究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问题与思考

尽管成绩突出,但仍有一些值得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进一步的研讨的问题。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做得还不够。课堂上,特别是像这样的比赛课,老师常常忽视那些弱势群体,尽管这次整班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课堂,但老师照顾得还是并不周到。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特别是平时的常规课上,一定要多加关注学困生,要让他们有表达的机会,要通过正面的引导、施以积极的影响,缩小他们在知识、能力、情感上的差距,最大限度地降低“学困生”的产生率。二是教学的创新还有空间。要在落实新课标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建立平等、和谐、快乐的课堂,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内容形式等方面都可以创新,旧的内容还可以上出新意来,只有推陈出新,教学才会有生命力。三是没有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很少有教师主动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提出问题,都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老师准备的问题,课堂主体性没有真正体现。四是有的课堂上并没有多少真实的生成,一些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地位迷失,整堂课看不到老师的点拨、提升、引导等。当然,课堂如何改变单元的教学方式,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学,也是老师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上一篇:丝路之秋名师大讲堂小学英语心得体会下一篇:华南农业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户口迁移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