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民事判决书格式

2024-08-23

一审民事判决书格式(共8篇)

篇1:一审民事判决书格式

×××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民初字第××号

原告……(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法定代表人(或代表人)……(写明姓名和职务)。法定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写明姓名等基本情况)。委托代理人……(写明姓名等基本情况)。被告……(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法定代表人(或代表人)……(写明姓名和职务)。法定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写明姓名等基本情况)。委托代理人……(写明姓名等基本情况)。第三人……(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法定代表人(或代表人)……(写明姓名和职务)。法定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写明姓名等基本情况)。委托代理人……(写明姓名等基本情况)。

……(写明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和案由)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或依法由审判员×××独任审判),公开(或不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写明本案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等)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概述原告提出的具体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被告×××辩称,……(概述被告答辩的主要内容)。

第三人×××述称,……(概述第三人的主要意见)。

经审理查明,……(写明法院认定的事实和证据)。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经本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写明协议的内容)。

……(写明诉讼费用的负担)。

上述协议,符合有关法律规定,本院予以确认。本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审判长 ×××

审判员 ×××

审判员 ×××

××××年××月××日

(院印)

书记员 ×××

篇2:一审民事判决书格式

民事判决书

(NSDAQ)七民初字第23号

原告吴X,男,1973年4月1日生,汉族,宁波市浴室职工,住武汉市南京路473号。委托代理人曾小贤,阿拉希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杨X,男,1976年9月13日生,汉族,农民,住宁波市胡子巷9号。委托代理人胡一菲,奥山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吴X诉被告杨X将未经自己允许私自将自家的窗户堵死一案,本院于1998年8月2日立案受理,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吴X及其委托代理人曾小贤,被告杨X及其代理人胡一菲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吴X诉称:被告杨X强行将自己向有关部门报批的用来加强室内通风采光的新开的窗户和原有窗户用砖头堵死,严重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令杨X停止侵害其权益,恢复原状。

被告杨X辩称:原告开窗虽然经有关部门批准,但并未事先与其协商,因原告开窗影响其生活,才将原告窗口堵死。

经审理查明:1998年3月,吴某在宁波市广灵路购买坐北朝南平屋私房一间,与邻居杨某两家的墙壁相隔3.3米。吴某为改善室内通风采光,在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新开一0.9米×0.57米的窗户,并向本院出具了有关部门同意开窗的审批意见。杨某以吴某未事先协商,并且影响其正常生活为由,强行将新开窗户和原有窗户堵死。

本院认为:原告吴X开窗行为,经有关部门批准,系属合法;被告杨X将吴X家两扇窗户用砖头堵死一事,严重侵害了吴X的合法利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判决如下:

判令被告杨X在判决生效之日起3日内,将堵塞在原告吴X私房西山墙上两个窗户中的砖头拆除。

案件受理费40元,由被告杨X承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宁波市人民法院。

审判长 王X

审判员 郭X

审判员 李X 1998年7月5日

(院印)

本件与原件核对无异

篇3:一审民事判决书格式

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 法院调解制度特别是一审程序中的调解占有重要的位置。是指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 各方当事人就彼此之间的民事权益自愿、平等地进行协商, 相互谅解达成协议, 解决纠纷的试试活动。这个制度在化解矛盾纠纷, 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有效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原有的法院调解制度因为存在立法和司法中的不足而面临严峻的考验, 改革完善这项制度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一、制度设计上的不足

(一) 诉讼调解适用的案件范围过于笼统、宽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91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 经审查认为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 在征得当事人双方同意后, 可以径行调解”。对于法律关系是否明确、事实是否清楚, 在具体的实务操作中难以具体界定, 这导致调解的适用具有极大的模糊性。其次, 从逻辑上讲, 这有可能在造成诉讼迟延, 加大诉讼成本, 降低诉讼效率, 造成诉讼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 部分调解违反了自愿原则

与判决相比, 调解可以使法官减少审案时间、增加办案数量, 因此, 有部分法官以所谓“默示”或“隐性”的自愿排除, 甚至牵强地适用调解制度。基于办案效率和风险较低的考虑, 法官更多地愿意适用调解甚至于不惜以职权来威逼、强制当事人不得不接受法官组织的调解, 侵犯了当事人正当自愿的诉讼权利。

(三) 诉讼调解无审级限制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诉讼调解贯穿整个诉讼程序的始终, 无论在一审、二审还是再审程序中, 法院都可以依法进行调解。这有悖于司法过程终局性的特征, 在给了当事人一个重新协商的同时损害了法律的权威, 而且由于诉讼调解无审级限制, 也使当事人倾向于不断地指望调解能给他们优于一审判决的结果, 从而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轻视一审判决的情况。此外, 由于规定无论在哪个诉讼阶段都可以进行调解, 不可避免地使一些二审法院或者再审法院为了维护做出错误裁判的一审法院或者生效裁判法院的形象而强制或者变相强制调解。

二、现行诉讼调解制度的改革

(一) 重新界定调解的适用范围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调解制度适用于诉讼的全过程, 包括一审、二审和再审, 同时规定除一些非诉案件外, 其他一切涉及民事权益的案件和经济纠纷案件都可适用, 此均系范围过宽。从国外的立法经验和我国司法实践出发, 在适用阶段上应将调解规定为仅适用于一审程序, 而且在开庭审理前进行, 即审前调解制度。而对于诉讼的其他阶段, 如果满足当事人合意申请的条件, 即适用和解程序。在适用案件的范围上, 以下几种案件应排除在外:适用特别程序的案件;适用督促程序的案件;适用公示催告程序的案件;严重违法的以及涉及社会公益的案件;其他法院认为不适用于调解的案件。此外, 对于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确认等涉及公民人身权的案件, 人民法院应不予调解。

(二) 始终贯彻自愿原则

贯彻自愿原则要求法官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涉当事人对调解程序的自由选择权, 虽然有时候法官的强制调解有利于纠纷的解决, 但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 落实私权自治才能增强法院调解的可接受性, 从而避免日后“战端再起”。无论是对调解制度的选择, 还是最终调解协议的形成, 都要建立在真实自愿的基础之上, 使当事人成为真正的决策者。贯彻自由原则, 必须赋予当事人充分的程序选择权, 允许其根据自身具体的实体利益和诉讼利益来选择是否进行还是放弃调解, 从而促成各方合意, 彻底解决矛盾纠纷。进一步来说, 诉讼调解制度应充分体现程序公正的原则, 程序对司法活动具有特别突出的意义, 不仅司法活动的前提必须有事先存在的一般法律规范和原则, 而且司法活动的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 任何程序上的法都可能导致司法活动的无效程序的严密而合理的设计保证了司法活动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三) 完善调解和审判制度的关系

调解和审判作为我国法院处理案件的方式, 二者均是我国民事审判制度的组成部分, 在整个民事审判制度改革的框架中完善法院的调解制度是很有必要的。民事诉讼制度整体应是一个有着合理的制度构成, 以及相辅相成的制度体系。因此。在民事审判改革的同时, 应加强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 使二者达到相得益彰的司法效果。

综上所述,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作为有效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之一, 虽然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需要完善之处, 但该制度本身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 调解等诉讼外纠纷解决途径, 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有效体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因此,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 应当不断完善这一符合民众普遍的价值观念和诉讼意识的制度, 使之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刚.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新发展[J].法学论坛, 2005 (6) .

[2]谭兵.民事诉讼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9.

[3]江伟.民事诉讼法 (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宋朝武.调解立法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

篇4:一审民事判决书格式

许云鹤案由:2009年10月21日上午,许云鹤驾车沿天津市红桥区红旗路由南向北行驶,在行驶到红星美凯龙家具装饰广场附近时,恰巧看见王老太由西向东跨越路中心的隔离栏,后王老太倒地受伤。王秀芝随即打电话给家人,声称其被车撞倒;而许云鹤则坚称自己并未撞到王秀芝。2010年12月15日,王秀芝将许云鹤告上法庭。2011年6月16日,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法院就此案作出一审判决,王秀芝跨越道路中心的隔离栏属于违法行为,对事故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许云鹤被判决承担40%的民事责任,赔偿王老太108606.34元,其中包括残疾赔偿金87454.8元。法院判决许云鹤须为王秀芝的伤残负责的主要理由是“假设被告在交通队的自诉和在法庭的陈述成立,即双方并未发生碰撞被告,系自己摔倒受伤,但被告在并道后发现原告时只有4、5米,在此短距离内作为行人的原告突然发现被告车辆向其驶来必然会发生惊慌错乱,其倒地定然会受到驶来车辆的影响”。

该判决引起全国舆论一片哗然,纷纷认为该份判决书再次宣告“好人不能做”,是南京彭宇案的翻版。在“许云鹤案”的判决书中,法官依据日常生活经验推理,认定原告是因发现向其驶来的被告车辆引起的惊慌错乱而倒地。此种“惊吓论”是引发舆论哗然的主要原因。本文依据法理精神,认真分析许云鹤案的判决书中的法律逻辑错误,以明辨是非。

一、不符合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原则

在本案中,由于原告主张被告撞了原告,那么按照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原则,应该由原告提供证据支持其主张。如果原告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按照证明责任规则,就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结果。

一审判决说:“根据原告提交的相关证据以及本院自人民医院的调查笔录,天通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情况说明,本院无法确认被告车辆与原告发生接触,也无法排除被告车辆与原告发生接触。”

从逻辑上看,由于无法确认被告车辆与原告发生接触,也无法排除被告车辆与原告发生接触,那么就不能推定是“撞了”或是“没撞”;否则,就会犯“诉诸武断”的逻辑错误。正确的逻辑结论只能是“撞了”或“没撞”的案件事实真伪不明。也就是说现有证据就不能证明被告撞了原告,也不能证明被告没有撞原告。那么,按照证明责任规则,原告就应当承担对其不利的结果,即应当就此认定被告撞了原告这一原告主张不成立,因而其进一步主张的被车辆碰撞造成损害的事实也不能成立。所以,在此法律事实基础上,法院应当直接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二、本案的交通事故定性不当

一审判决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依法规定,车辆与行人是否发生物理接触并不影响交通事故的成立,假设被告在交通队的自诉及法庭的陈述成立,即双方并未发生碰撞,原告系自己摔倒受伤,但被告在并道后发现原告时距离原告只有4、5米,在此短距离内作为行人的原告突然发现被告车辆向其驶来必然会发生惊慌错乱,其倒地定然会受到驶来车辆的影响。综上、原、被告之间是否发生物理接触,本案纠纷都属于交通事故争议,受《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调整。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五)款之规定,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包括“过错”和“意外”两种情况。过错,即主观过错,是主观故意和主观过失的合称,是指人对某事物的发生所持的心理状态。而意外,是出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客观情况。

在本案中,被告的车辆是在道路上正常行驶,并道也是正常驾驶行为,因此,被告的车辆在道路上是没有过错的。那么,从被告方面看,本案被认定为交通事故就只能是因被告的车辆在道路上发生意外了。那么,没有发生车辆失控,没有被其它车辆等外力突然撞击和自然灾害等意外,也就是说没有被告和第三者均未发生意外事件。发生的事件是原告违法翻越道路隔离栏,在翻越过程中发现了向其驶来的被告之车辆而“受到惊吓”,发生了“倒地”的结果。显然,原告违法翻越道路隔离栏是其自主行为,是其故意,而不是意外;作为心智健全的成年人,原告应该能够预见翻越隔离栏时有可能摔倒,即使是年轻人都有可能自己摔倒,作为年老体弱的原告就更可能自己摔倒了,因此,翻越道路隔离栏时因自己摔倒而倒地是可以原告可以预见的,而且,由于原告可以不翻越也不应该翻越,同时也没有外力强迫其翻越,所以原告的翻越行为是可以抗拒的,因此,不是意外;在翻越过程中发现了向其驶来的被告之车辆也不是意外,而是正常情况,不是这辆车驶来,就可能是另一辆车驶来,原告应该能够预见到在翻越过程中会发现向其驶来车辆。至于恰好发现被告的车辆则属于偶然,由于被告的车辆是普通车辆,其本身并无特别的令人惊骇之处。因此,如果说原告受到惊吓,也不能说发现被告的车辆就受惊吓,而发现别的车辆就不受惊吓。

至于说受到惊吓而倒地,则因惊吓而倒地是法官推测的原告的个人主观感觉,并无证据支持,而且下一节将指出其推理过程存在“遗漏选项”的逻辑错误。

综上所述,在本案中,被告车辆既没有发生过错也没有发生意外。因此,尽管发生了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事件,本案也不属于交通事故。所以,一审判决的交通事故定性不当。

三、原告倒地与被告的因果关系论证存在逻辑错误

一审判决说:被告在并道后发现原告时距离原告只有4、5米,在此短距离内作为行人的原告突然发现被告车辆向其驶来必然会发生惊慌错乱,其倒地定然会受到驶来车辆的影响。这就是说向原告驶来的车辆对原告造成的惊吓与原告倒地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我们知道,法律中的因果关系应是直接因果关系。这是因为一旦将因果关系扩大到间接因果关系,那就存在很大问题,从而导致不当判决。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有普遍联系的。于是,如果你不小心打了一个喷嚏,那么,法官就可以用蝴蝶效应来推定你打的喷嚏与汶川大地震存在间接因果关系,因而判决你对汶川大地震负责。这岂不是太荒唐吗?!所以,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必须是直接的,而不能是间接的。

那么,惊吓与原告倒地之间是否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呢?该案一审判决断定惊吓定然能吓倒原告,也就是说原告是因受到被告惊吓而倒地的。

但是,法官的这个直接因果关系推理在法律逻辑上是不周延的,原因如下:

(1)受到惊吓没有证据

在一审判决中,法官认定“惊吓”是原告倒地的原因,但是,没有证据支持这一认定,仅仅是法官的推测。所谓的“受到惊吓”有太强的主观性。我们很难有客观的标准来认定路上有行人摔倒时,什么范围内的对象应该对他的“受到惊吓”承担责任,因而,应该接受法院有关责任的判决。

(2)在某种特定环境中,是否“受倒惊吓”取决于个体心理素质的差异,一位心智正常的人应该能够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到什么环境中去,如果不做这样的判断或判断错误,那么,即使“受到惊吓”,只要那个使自己“受到惊吓”的对方存在状态和方式合法合理也合情,就只能自己吸取教训,而不能要求对方赔偿自己这“受到惊吓”的损失。具体到本案中的原告,既然自主地违章横穿多车道的机动车道,翻越马路中间的隔离栏,我们就应该理解为她对行驶中的汽车并不像法官所认为的那样容易“受到惊吓”,而且原告也确实没有主张自己“受到惊吓”。

四、法官对原告倒地原因的推定不合逻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四条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因此,法官可以依据日常生活经验进行逻辑推理,但是,必须受逻辑规律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约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原告倒地的原因既可能是“受到惊吓”,也可能是“绊倒”、“滑倒”等。

因此,认定“受到惊吓”是原告倒地的原因不能成立,从而原告倒地与被告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这样,因为缺乏直接因果关系将原告与被告受伤联系起来,所以就不能认定本案是一起交通事故。

五、认定原告承担交通事故次要责任不正确

前文已经充分论证本案不属于交通事故。在本节中,我们暂且假定本案属于交通事故,即使如此,本案一审判决柏高承担承担交通事故次要责任,从而承担40%的赔偿责任是不正确的。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第3节已经论证“受到惊吓”是原告倒地的原因不能成立,原告倒地与被告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从法理上的权利义务分配的角度,原告在实施违法翻越隔离杆的行为时,为了公共交通安全和自身的安全,应该负有谨慎行动以防止造成交通事故之义务。

因此,本案即使作为交通事故处理,应当在原告负全部责任的基础上,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二)款之规定,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注意,一审判决是引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时遗漏了“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这在逻辑上犯下了“遗漏选项”的错误。

六、结论

综上所述,尽管原、被告之间是否发生物理接触不是交通事故的构成要件,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的交通事故构成要件的车辆在道路上的“过错”与“意外”均不存在,而且,法官在推定“原告倒地与被告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的论证过程犯下“遗漏选项”的逻辑错误,其推定的“原告倒地与被告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的事实不能成立。因此,本案不属于交通事故。

即使本案属于交通事故,由于在本次事故中,原告存在过错而被告没有过错,所以,不能以认定被告有责而承担次要责任,应该基于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而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所以,该一审判决结论无论如何都是错误的,不具有可接受性。

实际上,根据庭审掌握的基础事实是无法合乎逻辑地得出“原告与被告相撞”的推定事实;与此同时,也无法令人信服地推知“原告没有与被告相撞”。现代民事诉讼制度在分配证明责任方面的基本标准是“谁主张、谁举证”,由负责举证的那一方承担无法查清真相的不利后果。因此,在本案中,原告有义务证明被告存在侵权的客观过失。既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原告与被告相撞”,法官又不能根据庭审掌握的基础事实是无法合乎逻辑地推定出“原告与被告相撞”,那么被告就不是案发事故的当事人,原告在违章横穿多车道的机动车道、翻越马路中间的隔离栏时至少存在“未尽谨慎注意义务”,原告就不得不承担对其不利的后果。

[1]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M].法律出版社出版,2011.

篇5:《一审民事判决书》实例

民事判决书

(19××)×民初字第××号

原告:伍××,男,生于19××年×月×日,×族,务农,家住××县××乡××村四组。

委托代理人:陈××,××县花桥司法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李××,女,生于19××年×月×日。×族,务农,家住××县××乡××村四组。系原告之弟媳。

原告伍××诉被告李××房屋确权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黄××独任审判,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伍××,委托代理人陈××到庭参加了诉讼。被告李××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父母生前于19××年将全部房屋、家俱指定分给原告和被告家居住使用至今,因未书写分家合同,后辈无据可证,要求明确产权,落实界限。

被告未作书面答辩。

案经审理查明,原告之父伍××夫妇,于19××年将房屋、家俱指定分给原告伍××、被告李××居住使用,其正堂屋左半间,左耳间房一通,大转角房后半间(三小间)归被告李××家居住使用,横堂屋一通,大转角房前半间(三小间)归原告伍××居住使用。指定分家后,原告的父母跟随被告家生活。19××年原告之父伍××病逝,其母仍跟随被告家生活至19××年×月,随后在原告家生活至19××年×月××日病逝为止。原、被告按父母指定分配的房屋居住使用至今一直无异议。19××年×月在规划宅基地时,双方按原使用的房屋填写进了各自的宅基地使用证。现原、被告均已进入高龄,原告担心子孙日后无据为凭为房产发生纠纷,尤其对排搧及其界限未明确,原告曾要求基层干部按指定分家的各自房屋重新补写一个分家合同或协议,以明确排搧及界限,被告拒绝原告的要求,为此,原告起诉来院,要求明确产权及互相之间的界限。本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

本院认为,原、被告父母将自己的房产指定分给原被告,是他们的真实意识的表示,其行为合法有效,应受法律保护,原、被告按父母指定分配的房屋居住,使用36年,双方无争议,现原告怕日后子孙无据管业而发生纠纷,要求明确互相的房屋的产权及界限是合理的,本院予认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71条、72条、75条、78条之规定,特判决如下:

原、被告之父母原指定分配的正堂屋左半间、左耳间屋二排一通,大转角屋后半间(三小间),归被告李××所有;横堂屋两排一通,大转角屋前半间(三小间),归原告伍××所有;其大转角屋内原、被告之间的干壁归伍××、李××共同所有。

本案受理费150元,其他诉讼费450元,共计600元,由原告伍××、被告李××各承担300元,并分别向××县人民法院交纳。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及副本一式三份,同时预交上诉案件诉讼费600元,上诉于四川省地区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员:×××

一九××年×月×日

(院章)

本件经核对与原本无异书记员:×××

《二审民事判决书》实例

××省××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19××)×民终字第439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万××,男,19××年××月×日出生,汉族,××丝绸联合印染厂朝阳丝织分厂工人,住本市夕照新村××幢×号门××室。被上诉人(原审原告):胡××,女,19××年×月×日出生,汉族,××××化工厂工人,住××县城关镇穿城南路××号。

上诉人万××因离婚一案,不服××市××区人民法院(1992)×民初字第252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判决认定:万××与胡××于19××年×月相识恋爱,19××年1月在××县城关镇登记结婚(双方均系再婚)。婚后不久,双方即为经济等生活细节问题发生矛盾。同年4月,万××向××县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与胡××离婚,因万××在开庭时借故缺席,××县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此后双方开始分居生活达两年之久,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据此,原审法院判决:

一、准予胡××与万××离婚;

二、财产维持现状,即在谁处的归谁所有。判决宣告后,万××不服,以胡××借婚姻索取财物,要其返还金戒指1只及其他物品等为由上诉来院,并提供证人刘××的书面证据一份。胡××辩称,万××没给过我金戒指,我戴的是自己购买的药用戒指。没有索取过万××的财物。

经审理查明:一审判决对万××与胡××婚姻关系,纠纷发生的原因,婚后夫妻感情破裂的认定,事实清楚。万××提供的证人刘××向本院提供证言时称,他没有亲眼看到万××的金戒指被胡××拿走。万××也不能提供胡××索取财物的其他证据。

本院认为:万××与胡××系自主婚姻,但婚后不久即产生矛盾,双方共同生活不到3个月即曾向法院起诉离婚,此后一直分居生活,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原审法院依法判决准予双方离婚是正确的,同时对财产的处理并无不当。关于上诉人万××所提胡××借婚姻索取财物和要求胡返还金戒指等物品之诉,经查不能成立,上诉人万××的上诉理由本院不予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53条第1款第(1)项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50元,由上诉人万××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

代理审判员:×××

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代理审判员:×××

19××年××月××日

篇6:相邻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民事判决书

(2010)涪法民初字第2598号

原告李红,女,45岁。

委托代理人蒋能友,重庆市涪陵区中心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被告张笛,女,43岁。

委托代理人李绍明,重庆市涪陵区大顺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李红与被告张笛相邻权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陈雅伶独任审判,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李红及其委托代理人蒋能友,被告张笛及其委托代理人李绍明均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李红诉称,我于2009年10月搬入世纪滨江B栋6-4号房屋居住,楼下5-2号、5-3号、5-4号房为被告张笛经营的“天鹤宾馆”。被告为了扩大经营空间把户外利用起来,在5楼的公共部分私自搭建了一个户外棚,并在棚顶上方安装了空调外臵部分。由于户外棚是依走廊搭建而成,棚顶又高,离我的卧室窗门只有1米左右,通过走廊的窗户,再经过棚顶,可以很轻易的走到我的卧室窗户处,而走廊的窗户和我的窗户都没有安装防盗网或者采取其他安全措施,致使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同时,楼上扔的垃圾堆积在棚顶,棚顶就成了一个臭气熏天的垃圾场。另外,由于空调外臵部分安装在我的卧室窗门正下方,不管是空调运行时产生的噪音还是排出的冷热气流,均影响到了我的正常休息和日常生活。我曾多次找被告希望协商解决此事,但被告态度恶劣,拒不纠正,我又找到物业管理公司经理和业主委员会主任,他们都表示被告私自搭建户外棚,强占公共部分并加以利用是没有道理的,应该拆除,但被告对他们的劝说仍无动于衷。为此,特诉至贵院,请求判决被告张笛拆除在我的卧室窗户下安装的空调外臵部分和搭建的户外棚,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被告张笛辩称,我处于为公共安全着想在三年前搭建了户外棚,本栋楼房的业主对此予以了默许,属合理存在的既成事实,我安装空调外臵部分也属合理利用外墙,均不会构成对原告的侵权。原告以我搭建的户外棚影响其防盗和环境卫生的理由不能成立,原告无权将预防其家被盗的义务转嫁到我和广大业主身上,即使楼上住户乱扔垃圾到户外棚上,我也是经常主动打扫了的,并未影响到原告,所以,原告的请求不能成立,请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经审理查明,原告李红系涪陵区滨江路二段52号世纪滨江财富城B幢6-4号业主,被告张笛系涪陵区滨江路二段52号世纪滨江财富城B幢5楼“天鹤宾馆”的业主。被告张笛未经审批在该栋房屋5楼露天平台上方搭建了户外棚,并在棚顶上方距原告卧室窗户约1米处安装了空调外臵部分。户外棚搭建后,路人可从楼道经过户外棚进入原告卧室,户外棚经常堆积有楼上住户扔下的垃圾。原告安装空调室外部分的位臵距原告卧室的窗户较近,在运行时所产生的噪音和热气流对原告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大。原告要求被告拆除无果,遂于2010年5月6日诉至本院。

以上事实,有庭审调查中原、被告的陈述笔录、原告提交的照片、房产证,被告提交的房产证等证据材料在卷为证,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不动产相邻各方合法行使民事权利时,应当尽量避免给他方造成妨碍,若妨碍超过了必要的限度,便应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若一方行使的民事权利不合法,只要其构成了相邻妨碍,不论其影响程度轻重,一律予以排除。

本案中,被告张笛未经审批在楼房平台的公共部分处搭建户外棚,其私自搭建行为违法,所搭建的户外棚不应受到法律保护。由于该户外棚与原告的卧室窗户相邻,已对原告居室安全构成了威胁,加之该棚顶堆积的垃圾不能得到及时清扫,致使原告居住环境的卫生质量下降,对原告的日常生活构成了妨碍,所以,被告擅自搭建的户外棚应予拆除。尽管被告在外墙安装空调外臵部分属其合法行使权利,但由于所安装的位臵距原告卧室的窗户过近,在运行时所产生的噪音和热气流对原告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大,已超出了常人所能容忍的限度,因此,该空调外臵部分应搬离。

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六条、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二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张笛在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拆除其搭建的户外棚,并将户外棚顶上方的空调外臵部分搬离。

案件受理费80元,减半收取40元,由被告张笛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提出副本一份,上诉于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且应在递交上诉状后七日内,到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缴纳上诉费用,逾期不交或未按规定办理缓交手续的,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

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判决的全部义务。一方不履行的,权利人可以向本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二年,该期限从判决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的次日起计算

陈 雅 伶

二○一○ 年 七 月 六 日

篇7:人民法院第一审民事判决书及

一、概念及作用

民事裁判文书,是人民法院在处理民事和经济纠纷案件中,就案件的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作出处理而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

第一审民事判决书,是第一审人民法院对审结的民事案件和经济纠纷案件,就解决当事人实体权利义务争议而依法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第一审民事判决书是最重要的民事裁判文书之一,它是按第一审普通程序或简易程序制作的民事判决书。

制作好一审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民事判决书制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准确运用法律,合理地解决好当事人的诉讼纠纷,关系到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的质量。因此必须依照法律,按照法院诉讼文书格式样本的规定,认真负责地制作。力求叙事清楚,说理透彻,结论明确,格式规范,文字简洁,通俗易懂。

二、格式、内容及写作方法

按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文书格式的要求,此判决书由首部、正文和尾部组成。

(一)首部

1.标题

分两行书写,第一行写法院名称(基层法院应冠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名称),第二行写文书种类,即“民事判决书”。

2.编号

在标题右下方写编号,表述为“[]×民初字第××号”。如系经济纠纷案件,案件性质代字为“经”字。

3.诉讼参加人及其基本情况

①原告:如系公民提起诉讼的,应写明其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业和住址等。如系法人提起诉讼的,应写明单位的全称和所在地址;然后另起一行写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和职务。在诉讼过程中,被告提起反诉的,在判决书中还应表明各自当事人在反诉中的称谓,如“原告(反诉被告)”、“被告(反诉原告)”。当事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应写明是何种诉讼代理人,应具体写明其称谓:系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或是委托代理人,然后写明其姓名等基本情况。②被告:除称谓为被告以外,其他基本情况写法同原告相同。③第三人:写明其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填写这个项目在写作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原告起诉后被告反诉的,应在本诉称谓后用括号注明其反诉称谓。如“原告(反诉被告)”“被告(反诉原告)”。

第二,对当事人的认定要准确。有的判决书中将未成年的人不列为诉讼当事人,而将其法定代理人列为当事人,这是不对的,我国民事诉讼法第44条规定:“有诉讼权力能力的人可以作为民事诉讼当事人。”未成年的人没有诉讼行为能力或行为能力受到限制,但它是具有民事诉讼权力能力的,当他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是他给别人造成损失时,受侵害或者损害了他人的未成年人就是当然的权力义务主体,因而他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当然,由于其缺乏行为能力,他们的民事活动应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诉讼,但这并不是说代理人就成了当事人,他的责任仅仅是代替未成年人的诉讼当事人进行诉讼而已。

第三,书写项目要完整。

填写该项内容必须按照原告、原告代理人、被告、被告代理人、第三人、第三人代理人的顺序逐一写述,不要遗漏。有的民事案件,有第三人参与诉讼,但判决书中却未将其写入,这就使第三人的诉讼地位得不到正确体现,影响了其诉讼权利的行使。此外,法人参加诉讼的,该栏目填写时也必须完整。有些判决书中在原告或被告栏目中只写单位的名称、代理人的名称,却不写其法定代表人的情况,也有的案件由于其法定代表人不直接出庭参与诉讼,因而判决书中就只列单位名称,不列其法定代表人情况,这都违背了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49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从这项规定中不难看出,法人具有与一般当事人相区别的特殊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亦具有诉讼权力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但是,法人的诉讼行为能力,是通过其代表人的活动来体现的,没有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就没有法人的诉讼行为。因此,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法定代表人的个人人格已完全消失,而表现为法人的人格,与法人组织结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所以在判决书中,原被告人组织与其法定代表人应当作为一个统一体共同出现在当事人栏目中,不能只出现法人组织而不出现法定代表人,这样写,不仅在理论上讲不通,而且也违反了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四,要具体、准确地写明诉讼代理人的种类。诉讼代理人,是指代理他人实施诉讼行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诉讼代理人有三种:a.法定代理人;b.指定代理人;c.委托代理人。因而在判决书就不能笼统地使用“诉讼代理人”的称谓,而应具体写明其种类才易于知道其代理的地位及权限,便于诉讼。

4.案件由来和审理经过

应表述为:“„„(写明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和案由)一案,本院于×年×月×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或依法由审判员×××独任审判),公开(或不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写明本案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等)到庭参加诉讼。本案已审理终结。”

(二)正文

1.事实

事实部分首先写明当事人的请求和争议的事实与理由,然后另起一行写明法院认定的事实和证据。

(1)当事人双方争议的事实、理由及各自诉讼请求。即原告具体要求解决什么争议的问题,如何解决及其事实和理由;被告对原告诉讼请求所持的态度,陈述的主要事实和理由,以表明双方起诉或答辩各自所持的态度或依据。如果本案有第三人参与诉讼,还应写明第三人对本纠纷所持的态度及主张,属于有独立诉讼请求权第三人的还应表明对本案所主张的诉讼请求。根据法院诉讼文书样式的规定,该项内容应用如下固定的写作模式表述:

原告×××诉称:(概述原告提出的具体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被告×××辩称:(概述被告答辩的主要内容)。第三人述称:(概述第三人的主要意见)。

民事诉讼当事人争议的事实是当事人双方自行提供的,诉讼中尽管原被告第三人各自提供的事实和意见不一定完全真实和正确,甚至可能含有虚假成份,但也应将其内容概括地写入判决书,这样不仅能体现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尊重,增强民事判决的透明度,同时也有助于分辨双方发生纠纷的真实原因,以便使下文叙述查明认定的事实和判决理由更富有针对性。

(2)人民法院经查证认定的事实。由于双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不一定都真实,其中可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甚至含有虚假成份,因而一审民事判决书在写完原、被告陈述的事实之后,必须郑重写明法院查证的事实。因为这是经过法院审理、查证属实的事实,是判决定案的依据。所以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写入事实中的内容要有根有据,确凿无误。如何写好这一部分,没有统一规定,应视其具体不同案件的性质来决定,但有几点却是需要共同遵守的,即写好这一部分必须做到:事实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根据案件的不同性质,确定写作要点。

2.理由

理由,是判决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事实叙述的基础上,对纠纷事实进行的分析认定,体现了人民法院判决的主要观点。民事判决书的理由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即判决的理由和判决适用的法律。

所谓判决的理由就是人民法院根据认定的事实和证据,阐明自己的观点,辩明是非,对当事人正当的请求理由,给予支持,错误的给予批评、教育,讲明道理,从而为判决提供理论依据。所谓判决适用的法律,即判决所依据的民事实体法律条文。

理由部分在民事判决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充分的说理,不仅可以起到化解纠纷,排忧解难,息事宁人的作用,而且还是教育感化当事人的重要工具。民事案件判决是否恰当,双方当事人是否折服,完全取决于理由说服力的强弱,说服力强的理由往往能令败诉者息诉。因而一份民事判决书质量的高低,理由部分至关紧要。

根据《样式》,这部分应表述为:“本院认为,„„(写明判决的理由)依照„„(写明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条款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3.判决结果

判决结果,是人民法院根据事实和法律,对案件实体问题作出的处理决定。判决结果要明确、具体、完整。根据确认之诉、变更之诉或给付之诉的不同情况,正确地加以表述。例如是给付之诉的,要写明标的物的名称、数量或数额,给付的时间及给付方式。给付的财物,品种较多的,在判决书中可以概括地写,详情另附清单;判决义务人履行一定民事行为的,应当写明应履行行为的内容及要求、履行期限等。需要驳回当事人其他之诉的,可列为最后一项进行书写。

(三)尾部

一审民事判决书的尾部按顺序写明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诉讼费用的负担;二是向当事人交待上诉权、上诉期限和上诉审法院名称;三是审判人员署名,写明判决日期,加盖院印,书记员署名,正本及副本加盖校对戳记。

诉讼费用的承担不属于判决结果的内容,应在判决结果后另起一行写明。诉讼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当事人应负担的具体数额都要写明。

当事人的上诉事项,表述为:“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人民法院。”

审判人员署名在上诉事项的右下方,按审判长、审判员或陪审员顺序分项列署。审判人员为助理审判员的,署代理审判员。判决日期在署名下方隔一行写明年月日,在其下方隔行由书记员署名。

此外,应在判决日期上加盖人民法院印章,在判决日期和书记员的署名的空行左方,加盖:“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印戳。

【 范 文 】

××市××区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199×)建初字第256号

原告××市××××开发公司(以下称开发公司),地址在本市铁花里10号。

法定代表人刘××,开发公司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冯××,××市 ××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张×,男,1950年3月4日生,汉族,××市××研究所工人,住本市胜棋路20号。

原告开发公司与被告张×房屋迁让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开发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冯××和被告张×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开发公司诉称,1991年对被告原住本市西街10号拆迁时,因被告无房过渡,遂将本市小园第1、2号过渡房安排给被告过渡,现被告早已搬入新居,故诉请被告立即腾让过渡房并赔偿损失费15万元。

被告张×辩称,现虽住进了安置房,但因安置房的产权证书和拆迁遗留问题未解决,故未腾让过渡房,原告将上述问题解决并赔偿损失3万元后,立即腾让过渡房。

经审理查明,1991年原告下属×××指挥部对被原住本市西街20号住房进行了拆迁并于1992年5月4日与被告订立拆迁补偿协议。嗣后,因被告无房过渡,该指挥部于1992年5月10日将本市小园第1、2号过渡房提供给被告过渡。1994年被告的安置房交付使用后,因安置房的产权问题及被告的尚留有少量未拆迁住房的补偿未能解决等被告未能腾让过渡房。原告经催要未果遂诉请被告立即迁让过渡房并赔偿损失15万元。被告应诉后,要求原告先解决安置房的产权证及拆迁遗留问题并赔偿损失3万元。原、被告各执己见,不能达成一致意见。

上述事实,有双方当事人陈述及补偿安置协议书等书证证实。

本院认为,被告住进安置房后理应腾让过渡房,故原告要求被告腾让过渡房的请求应予支持。被告以未办理安置房的产权证等为由,不腾让过渡房的主张,不予支持。被告未腾让过渡房引起纠纷,应负主要责任,故其要求原告赔偿损失的请求不予支持;原告未及时解决与拆迁相关的问题,亦有一定的责任,故对其要求被告赔偿损失的请求亦不予支持。为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张×应于本判决生效后5日内腾让本市小园第1、2号过渡房,交原告开发公司。本案受理费50元,其他诉讼费用100元,由张×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省××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长:刘××

审判员:李××

审判员:管××

199×年×月×日

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篇8:一审民事判决书格式

(2009)荣民一初字第1282号

原告曹XX(反诉被告),男,197X年XX月XX日出生,汉族,四川省荣县人,个体户,住荣县古文镇XX村X组XX号。身份证号:XXXXXXXXXXXXXX。

委托代理人吴昌剑,四川双溪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谭XX(智),男,198X年X月XX日出生,汉族,四川省会理县人,住四川省会理县黎溪镇XX村X组。

被告XXX(反诉原告),女,197X年X月X日出生,汉族,四川省荣县人,荣县人民医院职工,住荣县旭阳镇西街XXX-X-XXX号。身份证号:XXXXXXXXXXXXXXX。

委托代理人王定刚,荣县荣州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曹XX诉被告XXX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09年9月27日立案受理后,被告XXX于同年10月20日提起反诉,本院依法适用简易程序,由审判员曾永福独任审判,于同年11月18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委托代理人吴昌剑,被告XXX及其委托代理人王定刚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曹XX诉称:原告系成都市新津金阳饲料有限公司在荣县地区的经销商,2009年2月至4月期间,被告分四次向原告购买了养兔饲料160件,货款计12799元,至今未付款。经原告多次催收未果,故诉致法院请求判令被告给付欠款12799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原告曹XX为支持自己的主张,向本院提交证据如下:

1.原告身份证复印件;

2.《饲料专销合同》复印件一份;

3.《金阳饲料有限公司定料单》一份;

4.《兔、奶牛用精料补充料》成都市新津金阳饲料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以上证据经庭审质证,被告对证据1.2无异议;对证据3,认为不能证明被告欠原告货款;对证据4,认为该标准在2009年9月27日经过了修改,且还将黄曲霉素指标调高为25微克,与同行业的标准严重不符。

被告XXX反诉称:2009年2月27日,被告向原告购得2009年2月17日生产的“康威仔兔王”饲料,价值9174元。同年3月1日开始喂养兔和商品仔兔,随后出现拉稀、胀气现象,接着持续20多天发生兔子大量非正常死亡。被告向原告及原告成都市新津经销金阳饲料公司业务员谭明志(智)反映兔子死亡,谭明志(智)代表成都市新津金阳饲料公司多次到被告的养殖场察看了死兔情况,称其生产的仔兔饲料没有质量问题,叫被告继续喂养。但被告喂养原告的饲料后,造成商品仔兔死亡1900只,按成品兔每只2.5斤*8元计算,价值38000元,兔300对*21元,计6300元,共计损失为44300元。同年3月20日,被告在确知其他养殖户也出现了相同的死兔情况后,更换成其他饲料,死兔现象才得以有效控制。同年3月25日,被告与成都市新津金阳饲料有限公司将兔料共同送检,其黄曲霉素B1含量严重超过国家标准(每公斤饲料含量不超过15微克,同类产品国家标准如仔鸡、仔鸭等前期仔饲料每公斤含量不超过10微克,后期仔饲料每公斤含量不超过15微克),每公斤仔兔饲料达到了19.4微克,是造成被告经济损失的直接原因。同年6月19日,被告将兔子非正常死亡情况的报告,交成都市新津金阳饲料有限公司销售科沈XX上交公司,交承诺公司会尽快处理,但至今未有结果。原告提供饲料不符合国家及同类产品的国家标准,被告喂养后造成较大的损失,故原告应承担因产品质量损害的民事责任,请求法院判决被告赔偿直接经济损失44300元,并承担诉讼费用。

被告XXX为支持自己的主张,向本院提交证据如下:

1.GB13078-2001饲料生产国家标准;

2.四川省饲料监察所检验报告;

3.兔子非正常死亡情况的报告;

4.成都市新津金阳饲料有限公司销售科沈XX证明;

5.定料单、康威仔兔王标签;

6.荣县高山镇牛王庙村委证明;

7.荣县高山镇畜牧兽医站动物疫情调查及兽医临床诊断书5份;

8.成都市新津金阳饲料有限公司区域主任谭明志(智)名片;

9.合作协议;

10.证人李XX、张XX、叶XX、杨XX、刘XX出庭作证,李XX、张XX证实XXX养殖场喂养的兔出现非正常死亡;叶XX、杨XX、刘XX证实使用成都市新津金阳饲料有限公司的兔饲料也发生兔非正常死亡的情况。

以上证据经庭审质证,原告对证据1,认为系被告从网上下载的行业标准,但应适用企业标准;对证据2,认为检验报告只是被告为挽回损失,强加给原告公司的;对证据4,认为系原告销售人员收到被告报告,不能证明其他问题;对证据6,认为村委的证明不真实;对证据7,认为诊断书是事后补的,不能证明死兔是因吃饲料而死,不能排除因其他原因造成兔死亡;对证据10,认为有的证人系被告养殖场人员,有的系亲戚,请求法庭不予采纳;对其余证据无异议。

经审理查明:原告曹XX系成都市新津金阳饲料有限公司在荣县地区的经销商,被告XXX投资在荣县高山镇兴办肉兔养殖场。2009年2月13日至4月20日期间,被告XXX分四次向原告购买了兔饲料160件,后被告退回原告兔饲料30件,价值2100元,被告尚欠原告货款为12799元。2009年3月4日至21日期间,被告养殖场饲料的仔兔和商品兔不同程度的发生死亡,经荣县高山镇畜牧兽医站在此期间分5次对死兔进行了临床解剖,发现症状为肝肿大、腹腔积液、肠道出血充血,诊断为可疑肠炎、中毒,并建议停用该饲料。2009年3月25日,被告XXX与成都市新津金阳饲料有限公司区域主任谭明志(智),共同将被告XXX购买兔料样品送四川省饲料监察所检验,检验项目为:粗蛋白质、铜、黄曲霉素B1等。同年4月10日,四川省饲料监察所检验黄曲霉素B1检测值19.4微克/每公斤。同年6月19日,成都市新津金阳饲料有限公司销售科沈XX出具证明:“在荣县销售点收到XXX、叶XX、杨泽容三份关于饲料造成兔子死亡事件的报告,业务员保证及时向公司上级主管部门上交,公司尽快作出处理。”事后,成都市新津金阳饲料有限公司对兔子死亡事件未作出处理,遂引发诉讼。

另查明:成都市新津金阳饲料有限公司于2006年9月27日发布、于同年10月28日实施的《兔、奶牛用精料补充料》企业标准,兔用精料补充料黄曲霉素B1为20微克/每公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1年7月20日批准、于同年10月1日实施的GB13078-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饲料卫生标准》奶牛精料补充料黄曲霉素B1允许量10微克/每公斤。另黄曲霉素主要中毒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黄疸、肝区疼痛、胃肠大出血而死亡。

本院认为:原告销售的成都市新津金阳饲料有限公司兔饲料,适用成都市新津金阳饲料有限公司制定的兔、奶牛同一的《兔、奶牛用精料补充料》企业标准,经四川省饲料监察所检验黄曲霉素B1检测值19.4微克/每公斤,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1年10月1日实施的GB13078-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饲料卫生标准》奶牛精料补充料黄曲霉素B1允许量10微克/每公斤,且被告兔子死亡的症状符合摄入过量黄曲霉素主要中毒症状,并经畜牧兽医站诊断为可疑肠炎、中毒,建议停用该饲料。被告对剩余可疑兔饲料退回原告,也向成都市新津金阳饲料有限公司反映了兔死亡的情况,以上事实证明原告销售给被告的兔饲料与被告兔子死亡之间有因果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二条第一款规定:“……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请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原、被告发生饲料质量争议后,已通过问题反映与协商,对部分饲料作退货处理,其余饲料已由被告消耗,被告应支付相应的货款,对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本院予以支持。鉴于原告销售给被告的兔饲料与被告兔子死亡之间有因果关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的规定,被告反诉原告赔偿损失,本院予以支持。但是,被告不能举证证明确切损失金额,也不能完全排除多因素结合引起兔子死亡的可能性,故原告承担的赔偿责任应当酌情裁量,考虑双方过失与损失大小、公平合理与利益平衡等因素,原告的赔偿责任宜与被告应支付的货款相当,据此,本院判决如下:

一、被告XXX支付原告曹XX货款12799元;

二、原告曹XX赔偿被告XXX损失12799元。

本案受理费120元,减半收取60元;反诉费454元,减半收取227元;由原告曹XX承担60元,被告XXX承担227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一式三份,并预交上诉费,上诉于四川省自贡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员 曾 永 福

二00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书 记 员 代 孟 超

说明:

买卖合同与产品纠纷案一审判决:被告支付货款,同时判决原告(反诉被告)承担产品质量损害赔偿责任,原告对此判决不服,提出上诉,自贡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四川省荣县人民法院(2009)荣民一初字第1282号民事判决书

(原告委托代理人吴昌剑,四川双溪律师事务所律师)

四川省自贡市中级人民法院(2010)自民三终字第39号民事判决书

(上诉人委托代理人龚仕清,四川泽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百度百科人物”推荐王定刚律师

上一篇: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下一篇:公园志愿服务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