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管理员岗位职责

2024-05-03

体系管理员岗位职责(共11篇)

篇1:体系管理员岗位职责

体系管理员岗位职责 体系管理

1.1 对企业ISO9001及ISO14001两体系的运作、持续改进等工作进行牵头组织。1.2 定期提出、策划体系内部审核流程,参与展开内审工作,协助开展外部审核工作。1.3 参与体系文件的编制,负责体系文件的归口、存档、发放、销毁,并做好备案登记记录。1.4 当企业的职能机构和资源重新分配和调整时,提出修订和改善两体系的合理化建议,报管代批示。

1.5 协助文件制修订部门按标准要求完成相关体系文件的更改(含换版),并做好登记和管理。

1.6 协助责任部门对于体系日常运作、内外审发现的不符合项制定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并跟踪验证其实施效果;

1.7 协助部门负责人做好与相关认证机构的沟通、联络工作。1.8 履行上级分配的其他任务。计量工作

2.1 按照每年编制的《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表对到期计量器具进行分批送检,跟踪。2.2 对到期的已建标并开展检定的计量器具,进行检定,并填写检定记录,对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出具检验证书,对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

2.3 每月定期到计量器具使用部门检查计量器具的使用状况,如发现计量器具有不准确或损坏现象,立即送往相关单位进行校准或维修。

2.4 对车间所申请新购计量器具情况进行核实,情况属实后,再上报部门领导进行批示。2.5 将新购的计量器具送往上级计量部门进行计量。

2.6 对已损坏且由使用部门申请报废的计量器具进行跟踪,送往相关单位进行维修,如已没有修复的价值,再上报上级领导,申请报废。

2.7 使用部门购买计量器具时,协助采购选择适合使用的计量器具。2.8 负责协调计量器具在各使用部门之间的临时调配使用。标准化工作

3.1 标准化工作(在标准化中、高级工程师指导下)

3.1.1 参与指导工程技术人员按标准化要求完成新产品开发中产品图样的绘制及设计与工艺文件的编制。3.1.2 承担认证或鉴定开发的新产品全套产品图样及设计与工艺技术文件标准化审查及标准化签署。

3.1.3 参与指导工程技术人员按标准化要求完成对已鉴定或认证后投产产品图样及设计、工艺文件的更改(含换版)、标审与签署。

3.1.4 承担产品图样及设计与工艺文件、自制设备图样、各种更改单、各种技术通知单、企业标准(含企业产品标准和企业内部标准)等代号或编号的发给、登记和管理。3.1.5 按国家有关标准编写的规定,指导或参与企业产品执行标准的制修订,并对其进行标准化审查,提出标准化的修改意见,办理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登记。3.1.6 参与制修订通用、基础或技术管理类企业内部标准。3.1.7 解答一般性的标准化咨询和有关标准化方面的基本问题。3.1.8 承担标准信息的跟踪与搜集、提出必要的订购标准清单。

3.1.9 承担本公司产品图样、设计与工艺技术文件、各类标准(国标、行标、内部企标与备案企业产品标准)、技术资料的存档、发放或借阅工作。3.2 协会、标委会等信息与情报工作

跟踪搜集标准信息、行业动态等,并对行业通讯中的重要信息,向有关领导、各部门人员进行导读与推介。

3.3 承担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以及各部门间技术与技术管理工作的沟通与协调。部门文员工作

4.1 负责质控中心除总监外其他员工的月度考勤及工资计发工作。

4.2 负责每月公司各部门管理评审结果的统计及下一月管理评审的初步安排工作。4.3 其他部门文书性工作,如资料的传递,文件的打印等。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篇2:体系管理员岗位职责

一、熟悉现行的三个体系标准和公司体系文件的要求,具体负责本单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推动工作。

二、根据三个体系标准和公司体系文件的相关要求,明确本单位相应各职能科室(或各部门各级岗位工作人员)所应负责的体系管理职能,合理建立各科室(或部门各级岗位工作人员)的体系管理职能分配表,报经单位负责人组织讨论并经其审批后下发各科室(或各级岗位人员)执行。

三、负责指导本单位运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相关文件、记录、资料的策划、建立、运行工作,对相关人员进行体系知识培训,并对各职能科室(或各级岗位人员)运行体系的相关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纠正。

四、对有关责任科室(或各级岗位人员)需实施的有关体系改进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评审,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篇3:体系管理员岗位职责

2013年10月医院成立护理员管理站以来,积极探索护理员岗位管理,现将近两年来护理员岗位管理实践经验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为三级综合医院,收治患者多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患者占大部分,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长期住院,多数护工跟随患者几年甚至几十年,护工大多来自江西,四川,湖南,湖北,浙江,重庆,福建等地。全院共有护工160名,大多未经过专业培训,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1.2 实施方法

1.2.1 确立护理员管理机构环节

在院领导重视支持下,我们取得辖区警方的大力支持,通过与辖区警方联动,邀请派出所警长、段警参与管理。护理员管理领导小组组长为院领导,成员有护理部、医务科、总务科、保卫科、人事科和财务科负责人,小组下设护理员管理办公室,办公室主任有护理部副主任兼任,成员有护理员管理专职人员、保卫科和总务科负责人及各临床科室护士长,加强了各部门间的协调。专职人员由一名主管护师担任。医院多次召集护理员工作专题会,派专职人员到各医院学习取经,针对本院护理员的特点,制定开展护理员管理试行方案,医院护理员管理工作主要由护理部牵头,在医院住院部设立护理员管理站开展工作。

1.2.2 护理员岗位准入环节

召集医院160名自由职业的护工开会,将愿意留下的护工收编护理员队伍。制定本院护理员准入制度,将收编护工更名为护理员,护理员必须持有本院体检中心出具或二级以上医院提供近一个月的健康检查合格证明,具备相当初小文化程度,无不良记录等(如打架斗殴、违法乱纪、酗酒、赌博、偷盗、威胁恐吓他人)。在辖区警方的配合下,护理部和护理员管理站对全院护理员进行摸底、登记造册、健康体检,集中护理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理论及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并将培训合格护理员资料上交省劳动保障部门颁发护理员岗位培训《结业证书》。

1.2.3 护理员价格定位环节

经多方调研及全院护理员价格摸底,结合本院患者特点,拟定本院以家属自聘护理员为管理模式,确定自聘护理员价目表并上墙公示,一级护理患者每天130~140元,二级护理患者每天120~130元,严格遵照此价格执行,消灭原先护理员日价格180元,甚至更高的现象。对个别不配合的护理员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拒不接受者由辖区警方配合工作。

1.2.4签订协议环节为保障护理员管理工作有法可依,邀请专业律师指导,制定“患者/家属自聘护理员协议书”,管理站专职人员公平、公正、公开排岗。护理员上岗程序为:护理员接到管理站上岗通知,持管理站派工单到病区交护士长或护士签字确认后与患者、家属接洽,签署“患者/家属自聘护理员协议书”,派工单一联交病区、一联交管理站,患者出院或不请为下岗时间,护理员立即到管理站登记等待上岗。协议书运行以来未发生纠纷,患者和护理员双方利益都有法律保障。

1.2.5 护理员规范培训环节

护理员没有经过相应的规范化培训,服务不规范,常自作主张不配合相应的治疗,不仅存在较高的护理风险也影响住院患者满意度。我院护理员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病区培训两种形式。首先制定了护理员学习资料,组织护理员学习。组织护理员大会,进行思想道德和消防安全等集中培训。组织护士长集中对护理员进行生活护理理论和技能培训考核,人人过关。病区培训则是每季度安排病区护士长对本病区护理员进行一项技能培训及考核。

1.2.6 服务质量监管环节

护理员管理站专职人员每季度对护理员进行职责提问,电话24 h开通,每天下病房巡视,检查护理员有无干私活、拒穿护理员服装、拒戴胸卡和跨病房、跨病区代看患者。严禁擅自接岗现象,解决护理员之间、护理员与患者、护理员与科室等问题,了解前一天护理员签约情况,联合总务科、保卫科不定期下病区突击检查护理员使用违章电器等违规现象。

1.2.7 退出环节

护工行业管理混乱,护工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一些“黑护工”,不仅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有时甚至因缺乏护理知识,延误了患者的病情[2]。护理员帮派之间、地域之间有派别,经常发生摩擦,甚至动用武力,还有小头目统领等,病房安全受影响。某些护理员对患者不负责任,更换护工有时会引起护工间的争执,患者家属也很无奈,有的不服医护人员规劝与指导,还会对医护人员进行人生威胁,严重影响正常医疗秩序。我们邀请华大派出所警长、段警密切配合,组织警长、段警进行护理员警示教育,起到震慑作用,协助对品德、职业操守不良等个别护理员清退工作,并登记在黑名单中,排除在护理员队伍之外。

1.2.8 激励环节

管理站制定护理员具体的奖惩措施,如对表现好的护理员优先安排上岗,以激励表现好、口碑好的护理员。为鼓励先进护理员,年终总结大会上对评选出来的优秀护理员进行表彰等,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护理员,保持队伍的稳定性。

1.2.9 满意度评价环节

护理员管理站每季度进行护理员满意度调查,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对护理员存在的不良行为给予纠正,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每个病区都建立护理员园地,加强与护理员沟通联系,规范了护理员管理,每季度护理员满意度调查均在95%以上。

2 结果

开展护工管理试点工作后,我院与辖区警方联动开展护理员岗位管理,原来普遍存在的护工拉帮结派、搞垄断,漫天要价,节假日哄抬价格、索要红包等现象在本院得到极大的改善,管理站统一安排护理员凭派工单上岗,呈现出医院、患者、护理员之间管理有序的现象。护理员价格控制稳定,患者及家属满意。

3 讨论

3.1 护理员岗位的刚性需求

我国人口老龄化导致对护理需求的迅速增长,数量短缺的护士群体很难承担起全部的护理任务,且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由患者家属长期照料患者也不现实,因此,护理员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会职业[3]。在护士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协助护理人员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有效缓解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护理员岗位已成为医院的刚性需求。

3.2体现自身价值,稳定护理员队伍通过统一管理和统一规范培训,护理员生活护理技能得到提升,如翻身、拍背、擦浴、正确使用轮椅和搬运患者等。经过专业规范培训,护理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得到提高,减少了压疮、误吸等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护理员的劳动得到认可,自身价值得以体现,护理员队伍才能更稳定。

3.3初步形成护理员组织管理体系护理员从原先的自由职业者转变为医院护理员管理站统一管理。由分管领导、护理部主任、护理员管理站专职人员及临床科护士长组成的三级护理员组织管理体系,在各部门协作下群策群力,注重组织管理的持续改进,使得护理员岗位管理能够规范、有效的运转。

4 小结

管理好护理员队伍是现阶段解决好住院患者大量的生活护理,真正为患者和家属解决实际问题,缓解护理工作压力,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工作。我院通过近两年护理员岗位管理的实践,逐步实现了护理员“五统一”管理,初步做到“统一调配、统一着装、统一标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管理”,目前我院护理员岗位管理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运行体系。但是在护理员岗位管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持续培训和班外质量监控。建议护理员规范培训有专门的机构,同时政府建立禁止黑名单上的护理员到其他医院再上岗的制度。

摘要:目的 根据福建省卫生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物价局《关于开展规范医院护工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探索建立护理员岗位管理体系。方法 我院2013年10月通过与辖区警方联动,邀请派出所警长、段警参与管理,确立护理员管理机构,护理员岗位的准入、价格定位、签订协议、规范培训、服务质量监管、退出机制、激励及定期满意度调查等环节的实施,对我院160名护理员开展岗位管理。结果 我院通过近两年护理员岗位管理的实践,逐步实现了护理员“五统一”管理。结论通过护理员岗位管理不仅稳定了护理员队伍,同时也减轻了护理工作压力。

关键词:护理员,岗位管理体系,建立,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宋文娟,涂腊根,黄秋杏.广州市医院护工行业现状调查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4,6(6):2077.

[2]吴娇臻,单霞霞,李洁,等.对养老院护工进行压疮护理培训的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1,10(6):542-543.

篇4:高校构建岗位廉能管理体系的探讨

关键词:高校;岗位;廉能管理

高校反腐倡廉建设是高校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教、规范管理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内容。推行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是对党员干部行使权力进行有效监督的重要手段。

一、构建高校岗位廉能管理体系的意义

反腐败是人类社会的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工程。走向腐败的官员,往往都是在名利、虚荣的欲望驱使下,存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及“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思想观念,对违法行为抱有幻想。解决腐败问题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改革不科学管理模式可能造成的监督缺失弊端,推进民主公开工作,扩大社会监督的范围和参与度。搭建“可视化平台”,编织反腐倡廉建设的“缚权网络”,确保权力执行透明化。为避免行政权力的滥用,必须科学规范行政权力,以明确的程序约束权力,以公开的信息监督权力。

二、构建有效的岗位廉能管理体系的思路

1.完善制度,构建高校岗位廉能管理体系。对学校每一个岗位权力事项及业务流程进行清理,逐项审核确定各权力事项、行使依据、责任主体、服务承诺和工作纪律,编制岗位职权文件。查找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四类风险,评估风险等级,并确定责任人。从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制定相应防控措施,规范并编制岗位业务流程。理清权限,查找风险并评估。完善制度,规范流程,风险防控。形成“管理有目标,过程可监控,执行有记录,绩效重考评”的管理体系架构,充分体现全员性、全程性和全面性的特点。

2.有效监督,构建全方位、大纵深、真实可信的院务公开栏目及监督平台。通过把教职工关心的所有的热点和敏感问题通过办公自动化平台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即时公开,并通过全院所有教职员工的即时监督及纪检、工会等职能部门随时监控,在“监督平台”随机查询监督意见,发布监督信息,协调处理有关情况,督促责任部门(人)落实整改意见,并反馈验证结果。让广大教职工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选择权和评判权,促使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落到实处。

3.权力制衡,构建权力监控体系。打破常规,根据权力制衡的基本原理对权力进行合理地分解,再科学进行授予,使书记与院长之间、正职与副职之间、院领导与中层主管之间以及中层主管之间进行了有效的权力制衡。在自上而下的纪检监督、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的纵向权力制约的基础上,科学地运用权力制衡权力,进行权力的横向制约,构筑“纵向问责+横向问责+透明公开”的权力监控体系,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三、构建有效的岗位廉能管理体系的工作方案

1.构建高校岗位廉能管理体系。以学校管理体系为依托,以权力运行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重点岗位为对象,以促进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廉洁高效为核心,综合运用教育、制度、监督等措施手段,促使风险岗位工作人员廉洁从政、高效履职。

2.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健全“院务公开”和“监督平台”网络监督体系。通过院务公开管理系统实施全方位、大纵深、真实可信的院务公开;并通过监督平台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即时监督,进行反馈、验证及考核与评价。实现监督工作的系统性、全面性、全程性、全员性,把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离,相互钳制。

3.建立健全高校纪检、工会、质量管理办三管齐下的监督体系,严格执行民主决策制度以及岗位权力运行的廉政管理和效能管理制度。完善相关文件,将岗位廉能管理工作实施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校园治安综合治理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及任用干部征求纪委意见的重要依据。

四、效果评价方法

1.实施切实有效的院务公开,以过程正义来实现结果正义,充分利用监督平台进行验证及考核,结果与相关责任部门(人)的绩效挂钩。

2.通过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阅读和实证分析,分析概括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及科学的理论分析。调研高校岗位廉能管理工作的实践模式和优缺点,总结岗位廉能管理经验,不断修正和完善,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3.通过对校园网“院务公开”和“监督平台”模式的运行、反馈及跟踪调查,调研院务公开的状态、网络监督的状况、实施程度与模式、管理层和员工状态,进行相关实证资料的搜集与获取。同时评价师生满意度,进行廉政、勤政、优政的对比研究,并了解社会评价。

总之,构建高校岗位廉能管理体系,对岗位的行政行为、制度机制落实、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对可能发生的不良行为实施有效控制,可促使各岗位工作人员廉洁、高效履行职责。对遏制高校腐败,实现岗位廉政风险最小化、工作效能最大化、发展环境最优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任建明.透析国际反腐倡廉的有益经验[J].理论导报,2008,(7):60-61.

[2]陈建平.科学“运”权: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关键[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1):58-61.

[3]陕西省审计厅课题组.审计机关廉政风险防控研究[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0,(1):4-5.

[4]李斌.加强关键岗位反腐倡廉工作的思考[J].华章,2010,(28):35.

[5]白致铭,常军勤,赵晶等.高校行政岗位廉政风险评估初探[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10):18-19.

篇5:质量管理体系主管岗位职责

2、建立推行并完善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及专案改善计划;

3、开展质量管理的教育训练;

4、温控管理:温度数据的复核、发送、统计,优化温控方案,温控技术规程培训;

5、设备设施验证:年度验证计划制定,车辆、冷库、冷包温湿度验证,量测仪器管理,GSP系统验证及探头校验;

6、审核公司的外审;

篇6:质量管理体系主管岗位职责

2、通过质量功能协调具体产品质量;

3、利用管理手段对工艺进行持续性的改善活动;

4、执行诊断、故障排除、分析和使用质量工具和统计技术;

篇7:质量管理体系主管岗位职责

1.全面负责生产部质量管理(TQM)及质量体系的落实、维护和升级;

2.负责完善提升质量管理和过程检验团队;健全生产过程的统计过程控制(SPC)、质量检验标准和有效鉴别产品质量;

3.定期编写生产过程中运行质量总结报告及分配、指导团队成员工作。

质量管理体系主管岗位职责2

1.负责建立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并组织实施,保障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2.负责公司质量目标在各部门分解、设定的确认,及各部门质量目标达成情况统计、分析和报告工作。

3.负责做好公司内审工作和外部审核前的准备工作;监督检查中及内审与外审中不符合项的追踪与验证工作。

4.负责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相关信息。

___组织推进质量管理培训工作,提高公司员工的质量管理能力。

6.负责合格供应商审核,参与公司各项验证工作。

质量管理体系主管岗位职责31、负责制程质量管理及质量提升方案落实;

2、具有质量管理经验

3、责任心、原则性强;

4、执行力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质量管理体系主管岗位职责41、公司质量管理的规划与实施;

2、建立推行并完善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及专案改善计划;

3、开展质量管理的教育训练;

4、温控管理:温度数据的复核、发送、统计,优化温控方案,温控技术规程培训;

5、设备设施验证:验证计划制定,车辆、冷库、冷包温湿度验证,量测仪器管理,GSP系统验证及探头校验;

6、审核公司的外审;

7、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质量管理体系主管岗位职责5

做好首营企业、首营品种、供货单位和购货单位合法性、购进药品的合法性以及供货单位销售人员、购货单位采购人员合法资格的审核,并建立、更新计算机系统质量管理基础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组织对药品供货单位及购货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和服务质量的审核、考核、评价;

组织被委托运输的承运方运输条件和质量保证的审核、审查;

指导并监督药品采购,质量验收、储存、养护、销售、退货和运输中的质量工作;

接受企业内部及有关质量技术的咨询与解答;

负责质量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建立健全的药品质量档案;

负责规范全企业质量台账、原始记录等;

负责药品质量的查询、药品质量投诉或药品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和报告;

协助质量机构负责人对外联络工作(第三方物流公司,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

10.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宜。

质量管理体系主管岗位职责61、在运营过程中开发和实施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包括程序和作业文件的审核;

2、通过质量功能协调具体产品质量;

3、利用管理手段对工艺进行持续性的改善活动;

4、执行诊断、故障排除、分析和使用质量工具和统计技术;

5、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包括产品、工艺及质量工具;

质量管理体系主管岗位职责7

负责企业日常质量管理工作,贯彻实施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指标;

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维护和完善,在管理者代表领导下完成内审和质量管理体系考核;

监督、检查企业各部门的质量执行情况,协助各部门开展重大质量改善和成本降低项目,组织制定质量改善计划并指导、监督执行;

会同有关部门评估供应商质量体系,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篇8:体系管理员岗位职责

绩效考核通常也称为业绩考评或“考绩”,是针对企业中每个职工所承担的工作,应用各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职工行为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或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它是企业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更是企业管理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业绩考评的目的是通过考核提高每个个体的效率,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

绩效考核是现代组织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它是一种周期性检讨与评估员工工作表现的管理系统,是指主管或相关人员对员工的工作做系统的评价。有效的绩效考核,不仅能确定每位员工对组织的贡献或不足,更可在整体上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提供决定性的评估资料,从而可以改善组织的反馈机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更可激励士气,也可作为公平合理地酬赏员工的依据。

2 台账法———基于岗位职责建立的绩效考核体系

当前,业界对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也主要有两种思路:

一种为基于岗位职责建立的绩效考核体系(过程为导向);

一种为基于企业战略建立的绩效考核体系(管理结果为导向)。

我们企业的管理制度健全,员工分工明确、岗位职级清晰,参照德鲁克提供的绩效理念,我们采取第一种模式进行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基于岗位职责的台账化考核办法力求让员工的”绩效“应能由其能力和努力所决定,努力排除外部环境的影响。

往往绩效考核的尴尬之处在于:“评估的是个人业绩,但所用指标却是团队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这就导致了一个逻辑错误:让员工对自己不能控制的结果负责。”项目绩效考核体系的要求是考核的科学性、可量化性、可考核性。我们尝试将项目岗位绩效量化考核的对象锁定在某个具体岗位的具体管理行为和内容,焦点在员工的工作目标。并将岗位职责进行台账化系统设计。

3 岗位职责“台账化”的设置思路与对应的考核标准

基于岗位职责的系统台账确立,使岗位工作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其实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岗位工作指南(流程设计)和考核的内容体系。

工作台账内容按照管理流程分为,“来料、加工、出口”三个环节:(1)“来料”——要什么:岗位需要的法律、法规、规范、规程、标准、工具书以及公司规章台账,包括岗位制定的各种办法,与岗位工作相关的系统内部资源。(2)“加工”———做什么:具体工作内容的台账。如个人会议台账(注明会议主题、参会人员、时间等要素,并备注传达贯彻落实情况),交办任务完成台账(登记任务的的内容和落实情况),工作计划台账等,这是考核的主要内容,权值较高。(3)出口———提供成果(包括对外共享台账)。如各类报表输出台账、移交内业(照片、资料)台账(接收人签认记录)。及时的输出,为系统贡献资源,对于组织至关重要,也是考核的关键点。

4“台账化”管理和考核的效果

4.1 台账管理可提高绩效管理的可操作性,帮助员工自我管理。

(1)岗位工作台账设置全面对岗位工作思路进行梳理,实际是岗位职责的细化,理清了台账等于理清了工作的思路,找准具体的方向,让员工有更加细化明确的工作内容和努力方向,可提高员工自我管理水平。(2)岗位工作台账是岗位管理工作的“作业指导书”,工作有据可循,缩小员工因悟性、经验、能力的差异所带来的管理绩效的差异。让员工大部分的精力放在认真严格的执行落实。(3)台账清晰,各项管理数据归口明确,收集、整理、统计等工作均可对号入座,提高管理的效率。

4.2 台账的规范设置,利于检查,易于提高检查者的检查督促效率和水平。

台账法考核不仅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流程、帮助员工提升技能、持续提高绩效,还能通过绩效管理,不断地提升各层级管理者的领导技能。

4.3 工作全面台账化,账、目清晰,分工明确,可查可考,避免互相推诿。

并且,台账化管理,可实现工作实时顺利交接,避免岗位调换,工作交接造成重要事项的遗漏、疏漏。

4.4 台账法考核实质上是“逼”着你做正确的事,台账执行情况能体现员工绩效水平。

台账的执行情况(主要考核台账更新的及时性、准确性,并考核内容的完整性等质量水平),全面体现了员工工作效率(每天做好记录归纳的日常工作,有效进行管理工作时间的分配)、工作作风(培养严谨求实的态度)、管理创新能力(管理文件制度、计划和执行台账等,台账设置完善改进、台账内容(体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

4.5 台账执行的考核过程可对员工工作水平、职业素养进行直观、量化评价,使绩效考核公开、公正、公平。

4.6 通过台账管理,还可使“部门成本”归集更加准确。

特别是安全部门安全费(措施费结算、劳保用品费)、办公室(临建费、车辆费用、电费、整修费)等的费用。管理和决策部门更直观、更好地掌握和控制使用各项部门成本。是对以往集中在经营、财务的成本管理的补充细化。实际上推动了全员的成本管理意识。

5 结束语

基于岗位职责的“台账式”绩效考核体系,能够有效地引导员工的行为,在实现员工业绩的情况下,保障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应当成为我们企业日常管理的有效工具。

篇9:体系管理员岗位职责

关键词: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岗位胜任力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绩效管理是针对绩效实现过程中各个要素的管理,是一种建立在企业战略基础上的管理活动,通过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分解、业绩的考核与评价,得到相应的绩效成绩,并将其应用到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可以通过提高员工绩效水平的方式,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基于岗位胜任力,构建相应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是当前企业管理层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岗位胜任力概述

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了岗位胜任能力的相关理论,之后,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也给企业的绩效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谓的岗位胜任能力,是指能够将某一种工作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的能力,是深层次的、潜在的特征,可以是动机、特质、态度或者自我形象,也可以是某一个专业领域的知识、认知又或者价值观乃至技能。换言之,所有可以被测量或者计数的,能够对员工绩效进行明显区分的个体特征,都属于岗位胜任能力的范畴,其强调了工作绩效中的个体差异,也具备了能够导致优异绩效的潜在特征[1]。

对于岗位胜任能力的分析,一般是采用冰山模型,如图1所示:

作为分析岗位胜任能力的基本模型,冰山模型认为,岗位胜任能力是由可见的、外显的水面知识技能部分以及深藏的、内隐的水下价值观、自我形象、个性、品质以及内驱力等情感智力部分构成。该模型认为,在工作中,个体之所以能够取得优异绩效,主要是依赖不可测量的内隐部分。

在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构建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包括行为事件访谈法、心理测量法以及面试等,行为事件访谈法是最为常见的方法,同时也是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的有效工具。

二、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

从目前来看,企业要想帮助员工改善绩效,一般会通过两种途径,一是结合激励机制,引导员工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实现自我提升。这种途径仅仅重视最终的结果,对于员工提升自身能力和绩效的过程并不能准确把握,员工是否会向着良性的方向改进,也无法由组织进行控制;二是通过与员工的交谈和沟通,实现对员工的帮助,实施绩效面谈的人的个人能力、价值观念以及思想情绪将会直接影响员工绩效的改善。

在对企业绩效管理体系进行构建时,需要充分考虑其绩效的影响因素,一是企业所处的发展环境,包括新的经济政策、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动,科学技术的进步等;二是企业自身的内部环境,如企业各种经营管理策略的贯彻落实,相关组织的构建等;三是企业员工自身的发展,如员工对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员工的个人能力等[2]。

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构建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构建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应该以绩效管理为主要目的,一般都是针对具体的工作职位,因为组织结构、职位水平等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从便于推广使用的角度考虑,可以建立起各领域行业通用的岗位胜任力模型。相关学者对关于岗位胜任力研究的各种成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五个通用的岗位胜任力模型,包括销售人员、技术人员、服务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企业家。以绩效管理为目的,构建出的岗位胜任力模型,不仅需要对每个具体的胜任力进行清晰而明确的界定,还需要对员工个体为了胜任某个岗位或者实现特定绩效目标而必须做出的绩效行为进行具体描述。

2.明确绩效目标

在企业中,员工的个人结果与个人行为共同构成了员工的个人绩效指标。绩效目标的制定是企业目标、期望与要求的压力传递的过程,也是促进企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运用合理明确的绩效目标,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牵引力,使得企业的全体员工可以共同向着一个方向努力,形成合力,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绩效目标主要来源于各部门目标的具体分解,以及职位应负的责任,目标的设立是一个需要协调的过程,一般是根据企业的管理目标以及年度经营计划,围绕本部门的业务重点和策略目标等,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计划,确保其能够向着企业所要求的总体目标发展[3]。

3.制定绩效标准

绩效标准是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估的关键,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冰山模型中,标明了岗位胜任能力的相关内容,在对绩效标准进行制定时,应该根据企业不同岗位的实际需求,将岗位胜任能力的绩效标准分为一般标准和特殊标准,前者应该包括从事相关岗位所必须具备的各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这些标准并不固定,会随着个体从事的工作性质的变化而變化,也是完成绩效目标的基本要求,可以通过员工的专业和学历进行确定;后者则主要是指达到优秀绩效目标所必须具备的态度、个性以及价值观念等,属于个体的内在期望,是相对固定的,并不会随着工作性质的变化而改变。

4.做好绩效监督

在绩效管理中,绩效的辅导处于中间环节,也是整个绩效管理循环中,最为关键也是耗时最长的环节,更是体现管理人员与企业员工共同完成绩效目标的环节,这个过程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绩效管理的成果。对于企业管理人员而言,应该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相应的指导和监督,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并做好绩效计划的管理和调整。在绩效管理期间,管理人员还应该关注员工对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解员工的想法,对不良态度和行为进行纠正[4]。

5.重视绩效评价

在绩效周期结束之后,应该结合预先制定的绩效计划,由主管人员对员工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看起是否达到了相应的绩效标准。同时,针对最终的评价结(下转第244页)(上接第242页)果,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绩效反馈,与员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使得员工能够了解到自身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与期望值之间的差距,针对绩效标准进行相应的培训,促进绩效水平的提高。在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反馈时,应该确保其全面性,包括每一项能力的评分、访谈实例、胜任力优劣分布以及组织意见等,对正面和负面的信息进行正确回馈,以倡导岗位胜任力为重,通过和谐的态度,对员工进行引导,确保其能够真正向着个人期望和组织需要的方向发展,使得绩效反馈不仅是管理人员与员工个体的良性沟通,还可以作为寻找问题、反思不足、提出改进策略的过程。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关键和重点,也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组织目标的主要途径。岗位胜任力能够对员工个人的潜在特质进行表现,可以对其在复杂工作环境中的行为表现进行预测,也是沟通企业与员工个人绩效的桥梁,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构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推动企业绩效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鹏耀.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企业KPI绩效管理体系构建[J].生产力研究,2011,(3):170-171.

[2]陈永清.基于胜任力的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构建[J].企业经济,2009,(5):24-26.

[3]徐峰.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构建:胜任力模型视角[J].企业经济,2012,(1):68-71.

[4]李晶晶,张玉清.基于胜任力的绩效管理体系[J].企业导报,2009,(11):82-83.

作者简介:

行万龙,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主任。

篇10:技术管理体系、岗位责任制

一、总则

(一)目的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煤矿技术管理体系,加强技术队伍建设,明确和落实各级技术管理责任,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红泉煤矿各级技术管理责任。

二、技术管理体系组织机构与权限

(一)技术管理体系组织机构

1.技术管理体系,由总工程师和各专业副总,安监科、调度室、技术科等职能部门和各生产部门技术系统组成。

2.各专业副总程师对同级行政主要负责人负责,是本专业技术管理的领导核心。

3.技术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

(二)总工程师职责

1、负责贯彻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行业规章所涉及的煤矿技术规定、规范、标准以及公司有关技术管理的决定和规定。

2、负责煤矿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组织加强技术管理,推进技术进步,提升安全生产技术保障水平。

3、协助矿长组织编制本矿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季度生产计划,提出实现技术经济目标的技术措施。

4、组织制定和批准煤矿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和相关技术管理制度。

5、组织编制矿井地质勘探、新井建设、矿井改扩建、技术改造、开拓延深、采区设计以及相关配套工程等重大技术方案和设计。

6、负责提出并组织研究解决资源合理开发、抽掘采平衡、合理集中生产、提高矿井机械化水平、生产系统综合能力配套、煤炭洗选加工和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信息技术等重大技术问题。

7、充分了解开采活动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消极影响和破坏作用,积极开展环境协调、资源节约开采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

8、组织研究和实施提高矿井抗灾能力的技术措施,组织制定防治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机电、运输等事故的措施,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组织制定和审批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事故灾害应急预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工程保障计划。

9、煤矿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和灾害时,在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组织制定事故和灾害的抢险救援措施,参与组织指挥抢险救援工作。认真分析总结事故原因教训,制定和组织落实防范措施。

10、组织编制本矿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技术攻关和科技交流;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负责科技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工作。主持本矿技术人员的技术业务考核和职称评定工作。

11、积极推进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保证各种技术管理制度的实施。

(二)副总工程师职责

1、协助总工程师健全完善技术管理体系,编制技术标准。

2、协助总工程师健全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控制、强化质量验收、主持竣工验收、解决施工中重大技术质量问题。

3、负责编制贯彻执行与工程技术、质量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规程、标准和文件。

4、负责建立健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技术管理制度;组织审定重大工程和特殊单项工程的技术方案,根据总工程师授权、审批基层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施工方案、专项工程施工方案、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案等。

5、负责新技术推广应用、技术交流等工作。

6、指导各专业人员的技术人员培训工作。

7、审核集团公司技术文件。

8、完成总工程师交班的其他相关工作任务。

9、根据总工程师的授权,代表总工程师签署所管工程的验收文件。对不合格工程有权拒绝验收,并报告总工程师直接处置。

10、为了及时排除安全、质量隐患,避免发生可能发生的事故,紧急情况下有权决定局部停止作业。

11、对主管范围内违反国家技术法规及公司技术管理制度、规定的行为有权制止。

12、行使总工程师授予的其他职权。

(三)安全、技术、调度等职能部门技术负责人职责、职权

1、协助总(副)工程师健全完善技术管理体系。

2、协助总(副)工程师健全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控制、强化质量验收、参与竣工验收、解决施工中重大技术质量问题。

3、参与编制、贯彻、执行与工程技术、质量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规程、标准和文件。

4、参与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技术管理制度;参与审定重大工程和特殊单项工程的技术方案,根据总工程师授权、审批基层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施工方案、专项工程施工方案、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案等。

5、组织制定重点质量问题的就纠正和预防措施;参加重大质量事故分析和处理方案的制定。

6、完成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交办的其他相关工作任务。

7、对本单位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

8、对违反国家技术法规和矿(本单位)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或规定的行为有权制止。

9、行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授予的其他职权。

(四)生产部门技术负责人职责、职权

1、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2、负责制定本单位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负责组织本单位贯彻执行与工程技术、质量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规程、标准和文件。

4、负责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管理工作;参与终点、重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制定;负责组织审核基层单位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组织对施工现场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5、负责本单位新技术推广应用管理。

6、负责制定本单位技术人员技术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7、主持工程验收及组织竣工验收工作。

8、组织制定重点质量问题的就纠正和预防措施;参加重大质量事故分析和处理方案的制定。

9、编制办单位技术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10、完成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交办的其他相关工作任务。

11、对本单位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

12、对违反国家技术法规和矿(本单位)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或规定的行为有权制止。

篇11:体系管理员岗位职责

2008.10.2

4第一节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是医院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我院设立并调整三级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即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及医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医院感染管理日常工作。

第二节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各部门职责

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职责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部、门诊部、护理部、临床相关科室、检验科、药剂科、消毒供应室、手术室、、总务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和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专家等组成,在院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1.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制定全院医院感染控制规划、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根据《医院建筑标准》有关卫生学标准及预防医院感染的要求,对医院建筑布局的改建、扩建和新建,提出建设性意见。

3.对医院感染管理科拟订的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进行审定,对其工作进行考评。

4.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遇有紧急情况随时召开。

二、医院感染管理科职责

1.根据国家和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规、标准及部门规章,拟订全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方案、工作计划,组织制定全院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并具体组织实施、监督和效果评价。

2.协助教育处进行全院各级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

3.负责进行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的监测,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结果,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控制措施,并督导实施。

4.对发生的医院感染流行、暴发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制定控制措施并监督措施的实施。

5.协助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药事管理委员会拟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规章制度,督促相关科室认真落实,并组织检查。及时掌握本院耐药菌的动态。

6.对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购入环节中的相关证件及产品包装进行审核,并对其储存、使用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

7.结合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开展医院感染监控的专题研究。

8.及时向主管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上报医院感染控制的动态,并定期向全院通报。

三、医务部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职责

1.协助感染管理科和教学科组织全院医师和医技部门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2.监督检查医师和医技人员对于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管理等有关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3.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统筹协调医院感染管理科及相关科室、部开展医院感染调查与控制工作;根据需要进行医师人力调配;组织对病人的治疗和善后处理。

四、护理部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职责

1.协助感染管理科和教学科组织全院护理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2.监督检查护理人员对于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及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管理等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3.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根据需要进行护理人员的人力调配。

五、教学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职责

组织全院各级各类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

六、总务处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职责

1.负责管理医院废弃物的收集、运送及无害化处理工作。

2.负责管理污水的处理、排放工作,使其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要求。

3.负责监督医院营养科的卫生管理工作,使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

4.对洗衣房的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

七、药剂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职责

及时为临床提供抗菌药物信息。监督临床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制度和应用原则。

八、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职责

1.负责医院感染常规微生物学检测。

2.开展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特殊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定期总结、分析,向有关部门反馈,并向全院公布。

3.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承担相关检测工作。

九、职工保健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职责

1.负责制定全院职工免疫接种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职工在院期间遭受锐器伤后的治疗及血清学调查。

3.负责医院感染高危科室职工的定期体检工作。

十、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3.监督检查本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4.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5.监督本科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

6.做好对卫生员、配膳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

十一、医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参照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执行。

十二、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职责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掌握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

3.保护自己的病人不被其他感染病人和疑有感染的医院工作人员传染。

4.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5.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报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

6.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7.工作人员自身感染时应接受合适的治疗,采取措施防止将自身感染传播给其他人,特别是病人。

上一篇:公司六五普法工作自查报告下一篇:堆雪人经历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