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日广播稿

2024-05-26

世界气象日广播稿(共8篇)

篇1:世界气象日广播稿

甲:亲爱的同学们、敬爱的老师们:大家中午好!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如期相约,我是主持人xx。

乙:我是支持人xx。

甲:大家听说过WMO吗?这是世界气象组织的简称。每年的3月23日是国际气象日,是专门纪念国际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

乙:气象是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如冷、热、干、湿、风、云、雨、雪等。为了加强国际间的气象研究与合作,更好地把气象观测结果应用于人类的各项实践活动,1878年国际气象组织在维也纳成立,1950年3月23日,国际气象组织改名为世界气象组织,并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甲: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通过决议,从1961年起将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要求各成员国在这一天以多种方式举行庆祝活动,宣传气象学在国民经济和建设中的作用,并且每年气象日都选定一个主题,号召各成员国以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活动。

乙:20xx年世界气象日主题为:“xxxxx”。开展世界气象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各国人民了解和支持世界气象组织的活动,唤起人们对气象工作的重视和热爱,推广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

甲:世界气象组织是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开展气象业务和气象科学合作活动的国际机构,总部设在瑞士瓦。世界气象组织拥有成员161个,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最早的创始国和签字国之一。

乙:春雨飘过,润物无声。大家都知道,气象与人类生活联系广泛,密不可分,每时每刻都影响着我们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生存在地球大气的底部,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与气象休戚与共,须臾难离。从最简单的衣食住行,到各行各业的发展壮大,再到国家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气象都一直发挥着,并将继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说,生机勃勃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离不开适宜的天气和气候,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生活健康离不开清洁的大气。

甲:但是,近二百多年来,世界工业化的推进,在给人类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和福祉的同时,也带来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导致地球的气候环境逐渐恶化:南极的冰川开始融化,沙尘暴更加猛烈,极端气候频繁出现——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大气孕育生命,我们应当如同保护生命一样保护地球大气。

乙:保护地球大气,改善生存环境,需要全社会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该怎样做呢?我们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宣传绿色生活方式,宣传低碳生活,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去节约资源能源。

甲:在我们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开动脑筋,尽自己所能降低地球能量的耗费,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我们要做到节电、节油、节气、节水,植树造林,废物利用。我们要少吃反季节食品,代之以当季食品;少用一次性产品,代之以重复性用品;少坐车、少坐电梯,代之骑自行车、爬楼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乙: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我想通过我们地球上每个人的点滴努力,一定能保护好地球大气,让气象为我们人类更好服务,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合:同学们,关注气象吧,这也是关注我们的美好生活!

篇2:世界气象日广播稿

乙:大家一定记得这首《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今天是第67个世界气象日,我们以来了解一下有关气象的知识。

甲:“世界气象日”又称“国际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时间在每年的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为了纪念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和《国际气象组织公约》生效日(1950年3月23日)而设立的。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确定一个主题,要求各成员国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

乙:国际气象组织原为非官方性国际气象合作机构,在其各成员国代表签订的世界气象组织公约生效一周年之日,即1951年3月23日,改组为世界气象组织,成为政府间的国际气象合作机构,并与联合国建立关系。

甲: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执行委员会决定把每年3月23日定为世界性纪念日,要求各成员国每年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每年世界气象日都有一个中心活动内容,各成员国在这一天可根据当年的中心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纪念活动,如组织群众到气象台站参观访问,举行有政府领导人参加的群众庆祝仪式,举办气象仪表装备、照片、图表和资料的展览,举行记者招待会,由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报道特写文章和讲话,放映气象科学电影,发行纪念邮票等。

乙:我国是世界气象组织的创始国之一,1972年恢复在该组织的合法席位。20xx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旨在探讨全球变暖对极地气象的影响。极地地区是全球气候系统的冷源,对全球的气候变化至关重要。通过对两极地区冰盖上大气沉积物的详细观测,可以了解两极地区乃至全球的气候环境变化。

甲:世界气象组织发表的《20xx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20xx年全球大部地区气候持续偏暖,极地冰层正在迅速溶化。20xx年2月1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专家预测,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升高1.8至4摄氏度,海平面可能升高18至59厘米。

乙:科学界已记录到了南极洲和格陵兰岛冰原正在不断消失,并发现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的结冰时间越来越短,过去基本在海冰上度过一生的北极熊开始逐渐向陆地转移。专家预测,如果北极附近的格陵兰地区冰层消失,那么全世界的海平面将上升7米,这对于一些国家和地区来说意味着“灭顶之灾”。因此,保护极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甲:为提高全球对北极海冰、南极冰盖变化的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国际社会对极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世界气象组织确定了20xx年气象日的主题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这一主题的确立还与20xx年3月1日启动的20xx-2008年“第四次国际极地年”活动密切相关。

乙:国际社会对极地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1882年至1883年,世界气象组织的前身国际气象组织就发起组织了“第一次国际极地年”活动,有12个国家的科学家联合对南北极进行了考察,标志着极地考察从探险时代进入到科学考察时代,也宣告了极地科学考察国际合作的开始。

甲:20xx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重点展现天气、气候和水信息对社会经济部门的直接效益。wmo继续强调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其他脆弱的发展中国家应更多地提高应用早期预警系统的能力,为当代和未来维护好当前十分脆弱的可持续发展及环境和全球气候。

乙:我国60年气象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把党和国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政方针与气象工作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结合起来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出气象事业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60年来,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大体划分为艰苦奋斗、创业发展,经受干扰、曲折发展,改革开放、快速发展三个时期。

甲: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现在,是新中国气象事业改革开放、快速发展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气象部门认真贯彻党的战略转移的部署,实施了工作重点的转移,把主要精力用到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提高气象服务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上来。30年来,气象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突破、气象现代化快速发展、气象服务贡献突出、气象事业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气象队伍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乙: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气象部门全面实施了《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千方百计地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扩大对外开放,学习世界气象科技先进技术;大力开展专业气象有偿服务和综合经营,重点推进事业结构调整和业务技术体制改革。

甲:中国气象局把气象灾害的防御作为重中之重予以加强。为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工作,20xx年中国气象局启动了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和气象灾害调查评估工作,同年10月颁布实施《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20xx年9月,经中编办批准,中国气象局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20xx年6月,印发《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同时启动了《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已先后报国务院审批。

乙:20xx年10月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气象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20xx年5月印发《气象部门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行)》,全面安排部署气象部门应急体系建设工作。中国气象局先后与国务院应急办、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家防总等建立了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和灾害防御规划管理协调保障机制,与国家核应急办公室、国土资源部、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环保总局、安监总局、林业局等部门建立了地质气象灾害、交通安全、高温中暑、一氧化碳中毒、农业林业病虫害、森林草原火险等联合预警制度,以及海上搜救等公共突发事件气象保障机制。

甲:全国气象部门每天为60多万名各级应急和决策指挥人员发送气象预警手机短信。20xx年7月,中国气象局与教育部、国务院应急办公室联合向全国42万所中小学校免费发放了防雷减灾宣传画册和光盘。与中国科协联合开展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和常识“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与教育部联合发文,加强全国中小学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篇3:世界气象日广播稿

关键词:广播电台,气象信息,时效性

从“天气简报”到“立体解读”、从播音员播报到气象专家解说、从报纸广播到电视、从“121”电话到手机短信, 气象信息在媒体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公众对气象信息内容的需求也越来越精细, 如天气预报、天气实况、气象科学知识、突发气象预警信息等多种信息需求。目前, 我国气象部门已初步建成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短信、网络、警报系统、海洋预警电台等多种传播手段的气象信息发布平台, 其中, 广播是目前覆盖率最大、接收最方便、最具时效性的媒介之一。对公众来说, 广播虽然并不是日常采用最多的接收方式, 但稳定的传播特质、简便灵活的接收条件使其成为公众在遇到灾害性天气和地震等自然灾害时的首选媒介。目前, 郑州上空有20余个中短波频率的广播, 仅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与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就有十几个频率, 拥有丰富的传播资源, 为气象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载体支撑, 在防御气象灾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郑州地区广播气象信息传播现状

1.1 广播气象信息的传播途径

时效性是气象信息的基本特性, 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才具有使用价值。河南省气象台是全省最具权威的气象信息发布机构, 拥有强大的预报员队伍, 每天为民众提供了丰富的气象信息资源。省气象台在与省、市电台多年的合作中, 通过传真、信息平台等方式协助各广播电台实现了气象信息的实时播报, 为防止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危害以及应急指挥提供了便利的平台, 切实体现了气象信息发布的权威性、服务性、时效性。

1.1.1 传真

河南省气象台于每天5时、12时、17时分别向各广播电台传真发布最新天气预报, 遇有预警信号、重要天气预报时则随时予以传真发布, 保证电台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各类气象信息。

1.1.2 河南气象信息广播发布平台

河南气象信息广播发布平台是河南省气象台与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共同搭建的信息平台, 省气象台在该平台上发布权威的气象资讯信息, 主要有短时预报、短期预报、一周预报、中期预报、预警信号、重要气象信息、重要天气预报、昨日降水实况、昨日最高气温、昨日最低气温等, 其中短时预报每六小时更新1次、短期预报一天更新3次、中期预报一周更新1次、一周滚动预报及各类天气实况每天进行内容更新, 遇有预警信号发布、重要天气信息时随时上传, 基本满足了广播电台对气象信息的需求, 平台还设有信息提醒功能, 确保了信息的及时有效。

1.1.3 气象直播室

气象直播室是河南省气象台与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共同开设的专题气象节目, 郑州电台在河南省气象台设立直播间, 节目主持人通过省气象台的业务平台随时获取、更新气象信息, 在气象信息的掌握、使用上更直接、主动。同时, 直播室还建立了联络人制度, 在能预见的极端 (突发) 天气事件发生前, 省气象台及时通知电台联络人, 尽快制定出节目播出预案, 在电台启动极端 (突发) 天气事件直播节目之后, 省气象台的预报专家根据节目需要随时参与节目进行专家点评。

1.2 广播气象信息的播出方式

天气预报早已成为各广播电台的必播节目, 河南广播电台平均每个频率每天播报天气信息13次, 郑州广播电台平均每个频率每天播报天气信息11次。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拥有新闻、经济、交通、戏曲、音乐、农村、旅游、信息8套专业广播, 广播覆盖率占全省总面积的96%, 可以通过卫星、光缆、微波、因特网向全世界传送。郑州人民广播电台是中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广播电台之一, 拥有7套广播频率, 具有传播迅速、覆盖面广的优势。央视索福瑞、国际尼尔森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 郑州新闻广播在郑州上空20多套广播节目中的收听率、市场占有率长期名列前茅。

1.2.1 播报时间分布

广播的高覆盖率带来的是气象信息传播的高覆盖率, 借助广播的优势, 气象信息得以迅速传播。对河南省人民广播电台与郑州人民广播电台的12个频率进行的调查结果 (表1) 显示:每天的气象信息播出总时次近150次, 平均每次1分钟左右, 播出时间自早5点至晚22点。其中逢整点播报天气预报的频率有9家, 逢半点播报天气预报的频率有5家, 逢整点1刻播报天气预报的频率有1家, 非整点播报的有2家。

1.2.2 广播气象信息播报的内容及形式

各频率的播报形式除河南新闻频率为录播外, 其余均为直播。除郑州新闻频率的“气象直播室”有专门的气象节目主持人外, 其他频率的气象信息均由电台各栏目主持人不定时插播, 相当一部分的播出时间是主持人根据节目播出情况灵活安排的, 播出的时间和次数都不固定, 播出内容涵盖了短时预报、短期预报、一周预报、中期预报、预警信号、重要气象信息、重要天气预报等。

“气象直播室”是郑州地区最具知名度的广播气象栏目, 从7时25分至20时在郑州新闻广播频率逢整点播出, 全天共播出14次, 每次2分钟左右。每天的7:25、12:00、18:00, 省气象台领班预报员与电台主持人通过电话连线进行直播, 预报专家用生活化的语言概括天气实况、天气特点、天气发展趋势、人体感觉、生活提醒, 对有典型特征的天气状况则从专业角度进行播报和分析。每周六下午17:00是中期天气预报专题节目, 时间长达10分钟, 由省台中期预报专家现场进行过去一周天气回顾和未来一周天气展望分析。该档节目除播报天气预报外, 还结合时令进行气象科普知识介绍和生活、健康提示等。

遇有特殊天气时, “气象直播室”主持人随时与预报员连线播报, 有效运用广播快速、直接的特点, 把天气预报、灾害预警、气象信息、气象知识等于第一时间传递给听众。对极端天气和突发天气的长时间连续、大规模跟踪报道是该节目的一大特色, 在郑州市2008年1月27日的暴雪和6月3日的强对流天气过程中, 该节目分别进行了连续2个多小时的天气报道, 主持人与记者、预报专家在室外和室内分别进行连线, 实时播报天气实况, 收到听众发来的互动短信100余条;预报专家还对天气实况、暴雪、强对流天气的演变、影响程度及持续时间等大家特别关心的问题予以详细解说;与此同时, 新闻中心的记者分赴铁路、民航、高速公路、交警等部门采访, 了解应对措施, 滚动播出最新、最权威的相关信息。

2、广播气象信息传播特点分析

广播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听觉优先、简短性等特点, 信息快、易接收、覆盖面宽、受众广、便捷性是其优势。广播的特点、优势与气象信息传播必须快、准、广的要求完全相符, 是气象信息最好的传播载体。公众定制手机短信一般是一天接收2次或1次气象信息, 遇重大天气过程接收的预警信息在及时接收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电视、网络的移动性较差;报纸的时效性太差;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的布设率过低, 而这些媒介存在的不足正好是广播都能弥补的。

2.1 广播是最具时效的气象信息传播媒介

信息的时效性是指从大众媒介发出到受众接收、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随着大众传播科技的飞速发展, 人们对信息时效性有增无减的需求将会得到进一步满足, 信息传播与接收将会越来越快。媒介影响力是评价媒介传播效果的“指示器”和“晴雨表”, 媒介的影响力是媒介 (或媒体) 为了达到某种传播效果, 而借助某种传播手段向受众传递某种信息而对社会所发生作用的力度, 由规模、时间、内容、方向和效果五个要素组成。“规模”决定着“影响力”的范围和边际, “时间”决定着“影响”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所经历的过程, “内容”是“影响”的载体, 是影响产生的最基本的因素, “方向”是确保影响力正确与否的基本条件;效果是衡量“影响”水平的尺度和传播的客观结果 (1) 。因此, 气象信息的影响力如何, 关键是看其搭载的媒体的影响力, 没有一定规模和数量的受众, 就谈不到影响力问题。媒体受众的规模越大, 对媒介市场的影响力就越大, 相应的气象信息的传播影响就越大。广播在拥有丰富的时间资源的同时, 又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在气象信息的传播方面既可以“快速反应”, 在第一时间将气象信息传播至最大范围, 又可以在第一时间深入第一线, 以点带面, 展开深入的报道, 对提高气象信息的影响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广播是目前覆盖率最高的气象信息传播媒介之一

广播是通过有声语言传播信息的, 使它具有最为广泛的受众。与电视、手机短信、网络等媒介相比, 在使用率、影响力等方面或许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但其高覆盖率却与电视不相上下, 令其他几种媒介望尘莫及:2006年底, 全国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5.03%, 中国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6.24% (2) ;河南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6.36%, 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6.16% (3) ;2007年全国移动电话普及率为41.6%, 其中河南的普及率为31% (4) ;2007年全国网民数达到2.1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16%, 河南互联网普及率达到10.2% (5) 。近年来, 河南的广播事业发展非常迅速, 各地市志显示, 郑州、安阳、漯河、商丘、周口、驻马店的广播人口覆盖率早已达100%, 开封、鹤壁超过99%, 新乡、焦作超过97%, 濮阳96%、洛阳95%、济源92.3%、三门峡92%、南阳91%、信阳84%。

2.3 广播是最稳定的气象信息传播媒介

一方面, 广播的接收工具最为普及, 收音机功能已成汽车及手机的基本配置, 而电波本身又具有极强的穿透性, 这就使得收听广播不受空间的限制, 而且信号的稳定性也非其他媒介所能比。在地震等灾害发生时, 电视、手机、网络等设施容易被破坏, 听广播是获取正确信息最有效的渠道。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收音机成了重要的装备和救援物资, 国家广电总局首先采取的赈灾措施就是往地震灾区运送5万台便携式收音机。在日本等地震频发国家, 收音机与药品、食品、手电筒等同为必备自救物资。因此, 充分发挥广播对气象信息的传播作用, 是面向防灾减灾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不能忽视的。

2.4 广播是最强的流动气象信息传播平台

从听众的角度来看, 广播“无处不在”, 听众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不受工作和休闲的限制, 不受地点和收听工具的限制, 随时可以收听广播。流动收听是广播的一大特点, 也是广播的优势, 广播媒体因此被称为“移动”媒体 (6) 。而私家车车主和出租车司机又构成了广播听众的流动听众群, 他们收听广播的频率更密、时间更长。相比电视媒体短短的几个小时“黄金时间”来说, 广播听众的收听时间更为分散, 从早上6点到晚上12点都有一定的收听率。所以, 有效利用广播的时间资源, 可充分提高气象信息的时效性。

3、如何借助电台优势扩大气象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和时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 公共气象服务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公共气象服务预警覆盖面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众发布气象预警信息是防范各类突发气象灾害的首要环节是有效减轻气象灾害造成损失的关键措施, 因而进一步增强公共气象服务手段、提高预警信息发布覆盖面、加快信息传播速度便成为当前气象服务工作的重点目标。

3.1 借助电台载体, 创办特色气象信息节目, 保证节目播出时间的稳定、持续

郑州尚未有专业的气象广播频率, 虽然气象信息已成为各电台频率的必备节目内容, 但在播出时间安排上有很大的随意性, 除了郑州新闻广播的“气象直播室”、河南农村广播的“气象之声”等专门的气象栏目外, 大多频率的气象信息是由各栏目主持人现场掌握是否播报、在什么时间播报的, 没有固定的播报安排。因此, 气象部门可借助各广播频率尽可能多地交叉播报气象信息, 分散播报时间、缩短各频率气象信息的间隔, 如在1个小时里, 分整点、半点、1刻等多时段分别播报, 从而增加气象信息的播出时段, 提高气象信息的时效。正常情况下, 听众不会整天长时间地收听广播, 但不能就此低估电台气象信息的播报时效, 在任意时间都能收听到气象信息可能不够现实, 但尽可能地增加气象节目的播出时段却未尝不可行。这需要气象部门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也需要广播电台大力配合。

3.2 丰富气象信息内容, 为电台提供精细化的气象信息产品, 以提高气象信息对听众的吸引力

目前气象台的常规天气预报每天3次, 汛期达到每天6次, 重大天气过程时达到每3小时1次, 预报的发布比较密集、实用。但电台广播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对气象信息时效性要求更高, 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与广大听众的需求一致:内容越新越快越具体越好、准确率越高越好、预报时间越短越好、预报用词越通俗易懂越好、提醒的内容越实用越好, 这对气象部门整合预报资源、提高预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气象信息对听众的吸引力, 才能进一步扩大气象信息的影响力。

4、结语

以最有效的方式在第一时间向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气象信息, 协助政府、指导公众做出正确的决定, 一直是河南省气象台积极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与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和郑州人民广播电台的强强联合, 在提高广播气象信息的传播时效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①华文:《媒介影响力经济探析》, [J].《国际新闻界》2003-01

②胡正荣、李继东、黄炜:《2007年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回顾》, [Z].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03-01:166

③卢大伟、许还平、王中华等:《市县概况, 河南年鉴》, 河南:河南年鉴社, 2006:426

④信息产业部:《2007年全国通信业发展统计公报》, [EB/OL].信息产业部, http://www.gov.cn/gzdt/2008-02/05/content_883563.htm, 2008-6-10:表5

⑤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 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08/01/17/4966.htm2754276745=675483500, 2008-1-17:13

篇4:世界气象日广播稿

雅罗在致辞中指出,今年这一国际日的主题是“气候知识支持气候行动”,而随着国际社会不断采取气候变化的宏伟决策与行动,这一主题的提出恰逢其时。“气候变化与我们所有人都息息相关。从农业到旅游业,从基础设施到卫生服务,气候变化几乎影响到所有的社会经济部门。它对水、食品、能源等战略资源造成冲击;减慢可持续发展的速度并对其构成威胁,这当然不仅限于发展中国家。”

雅罗指出,由于包括卫星在内的遥感技术的发展、重大科学进步和计算机能力的大幅提升,目前的季节性气候预报已经日益娴熟。过去五十年,气象和气候科学的进步在所有科学学科中可谓首屈一指。为开展强有力的气候行动,他呼吁世界气象组织成员国、各国政府和公民社会分享并应用气候知识,以尽可能减少气候风险、促进可持续发展。

潘基文秘书长也发表致辞指出,过去30年来,洪水、风暴潮、干旱、野火造成了巨大的生命损失,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气候变化使此类极端天气事件强度日增,在世界许多地区危及水和粮食的保障。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时代面临的重大考验。2015年是国际社会就未来福祉作出决策的一年,增强气候抗御能力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值此世界气象日之际,他敦促社会所有行为体“以知识为武器”共同应对这一核心任务,以战胜气候变化的挑战,为所有人创建一个更安全、更繁荣的社会。

March 23rd is "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and on that day Jarraud, Secretary-General of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and UN Secretary-General Ban Ki-moon each delivered a speech.

Jarraud said in the speech that, the topic of this year is "Climate Knowledge Supports Climate Action", which is of perfect timing when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is making great decisions and actions towards climate change. "From agriculture to tourism and from infrastructure to healthy service, climate change almost affects every social and economic department. It shocks strategic resources like water, food and energy; slows down and puts threat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ch is not just limited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e said that,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cluding satellite, major scientific progress and computer ability, the current seasonal climatic prediction is mature increasingly. In past 50 years, the progress of atmosphere and climate science tops that of other subjects. In order to carry out powerful climatic actions, he calls on members of WMO, governments and civic society to share and apply climate knowledge to reduce climate risk and boo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ecretary-General Ban Ki-moon also delivered speech and said, in past 30 years, flood, storm, draught and wild fire lead to huge loss of life and serious loss of economy and climate change makes such extreme weather tougher and more frequent that puts threats on water and food in many areas in the world. It is a major test for our time to slow down and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The year of 2015 sees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to make decision for the future wellbeing and enhancing climate defensing ability is a main course of it. On that day, he urges all behaviorists of the society to face this core task "with knowledge as the weapon" to win the challenge of climate change and build a safer and more prosperous society for everyone.

http://www.un.org/chinese/News/story.asp?NewsID=23671

篇5:世界气象日广播稿

站好队后,我们就“噔噔噔”跑到了演播室,在拍摄的镜头上我们惊奇地发现——镜头里的天气背景竟然是虚拟的。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气象局时建起了虚拟演播室,引进了较为先进的影视节目制作设备和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制作图文并茂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他们介绍完后,小记者们都竖起了大拇指。随后,我们又去了大会议室。

在大会议室里,老师让我们每人提一个问题,这是我们的采访任务。轮到我时,我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人工消雹增雨有什么作用?”

篇6:世界气象日

1951年3月23日,在世界气象组织第一届大会上,原国际气象组织就改组为世界气象组织,成为政府间的国际气象合作机构,并与联合国建立了关系。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决定把每年的3月23日定为世界性的纪念日。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确定一个主题,要求各成员国每年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所以世界气象日实际上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

世界气象组织是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开展气象业务和气象科学合作活动的国际机构,总部设在瑞士瓦。世界气象组织拥有成员151个,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最早的创始国和签字国之一。世界气象组织的主要任务包括:促进世界范围气象观测网的建立和推行气象观测业务标准化。促进国际间的气象资料交换和提出观测、统计资料的统一规格;促进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资源、农业以及其它方面的应用;促进水文业务的开展和加强气象部门与水文部门间的合作;鼓励气象学及有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员培训。

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气象组织主要活动集中在以下几项国际合作计划;世界天气监视网计划;全球大气研究计划;人类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计划;技术合作计划;教育和训练计划以及世界气候计划等。

篇7:世界气象日主题

世界气象日

世界气象组织世界气象组织是根据1947年9-10月在华盛顿市召开的国际气象组织(IMO)45国气象局长会议通过的世界气象组织公约规定,本公约由第三十份批准书式加入书交存后第30起生效。第三十份加入书由伊拉克于1950年2月21日提交,三十天后于1950年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公约

正式生效。目前,世界气象组织已从1950年3月23日公约生效时的30个会员发展到目前185个会员(其中国家会员179;地区会员6个,包括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

世界气象日的由来

为纪念世界气象组织成立(1950年3月23日)这一特殊日子,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将公约生效日,即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并从1961年开始,每年气象日围绕一个主题,在全球进行庆祝活动,向各会员政府和公众进行气象宣传教育。今年作为世界气象组织50周年,其主题是:世界气象组织-50年服务。

世界气象组织史料

世界气象组织(WMO):世界气象组织(WorldMeteorologicalOrganization,WMO)成立于1950年3月23日,1951年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是联合国关于地球大气状况和特征、与海洋相互作用、产生和导致水源分布气候方面的最高权威的喉舌,其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世界气象组织成立至今已整整50年,组织的会员由成立初期的30个发展到今天的185个,包括了非洲,中、西欧和西南太平洋国家,其中国家会员179个,地区会员6个(含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成为最具广泛代表性和合作精神的国际组织。50年来,世界气象组织为国际社会的经济发展,协助各会员气象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天气预报、警报提供了服务,也为区域乃至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世界气象组织的宗旨

1、促进设置站网方面的国际合作,以进行气象、水文以及与气象有关的地球物理观测,促进设置

和维持各种中心以提供气象和与气象有关的服务;

2、促进建立和维持气象及有关情报快速交换系统;

3、促进气象及有关观测的标准化,确保以统一的规格出版观测和统计资料;

4、推进气象学应用于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

5、促进业务水文活动,增进气象与水文部门间和密切合作;

6、鼓励气象及有关领域内的研究和培训,帮助协调研究和培训中的国际性问题。

世界气象组织的组织机构

世界气象组织的组织机构包括:世界气象大会、执行理事会、区域协会、技术委员会和秘书处。

(1)世界气象大会

大会是该组织的最高权利机构,由各会员派代表团与会。一般每4年召开一次大会,审议过去4年工作,研究批准今后4年的业务、科研、技术合作等各项计划,通过下一财务期的预算,选举产生新的主席、副主席,选举产生除本组织主席和副主席以及区域协会主席以外的执行理事会成员和任命秘书长等。1999年5月在日内瓦召开了第13次世界气象大会,澳大利亚气象局局长齐而曼(H.W.Zillman)博士当选为主席,尼日利亚奥巴西(G.O.P.Obasi)教授连任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

(2)执行理事会

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前称执行委员会)是大会闭幕期间的执行机构,相当于人大的常务委员会。其组成人数根据本组织会员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加。目前招待理事会有36人组成,包括本组织主席、3位副主席(第5次大会前为2位副主席)、6位区域协会主席和由气象大会选举产生的26名成员(均为局长)组成。1995年5月中国气象局局长温克刚在第13次气象大会上以鼓掌形式一致通过当选为执行理事会成员。

(3)区域协会

按地理区域,世界气象组织分为六个区域协会。即一区协(非洲)、二区协(亚洲)、三区协(南美)、四区协(北中美洲)、五区协(西南太平洋)和六区协(欧洲)。区域协会主要负责区域内各项气象、水文活动,实施大会、执行理事会的有关决议。一般4年举行一次届会。中国属第二区协(亚洲)协会。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作为地区会员也属于第二(亚洲)区协。1996年,世界气象组织第二(亚洲)区协第11届会议在蒙古召开,蒙古气象局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局长当选为区协主席。2000年9月将在韩国汉城召开第12届会议。

(4)技术委员会

世界气象组织根据气象、水文业务性质,将技术委员会发分为两组8个委员会,它们是:A基本委员会,包括基本系统委员会(C)、大气科学委员会(CAS)、仪器和观测方法委员会(CIMO)和水文学委员会(CHY);B应用委员会,包括气候学委员会(CCL)、农业气象学委员会(CAGM)、航空气象学委员会(CAEM)、世界气象组织/政府间海洋委员会海洋和海洋气象联合委员会(JCOMM)。委员

会由本组织各会员提名指派专家参加,委员会工作主要是在其中职责范围贯彻大会、执行理事会及区域协会的决议并协调本委员会的工作。一般每4年召开一次届会。

(5)秘书处

秘书处为世界气象组织常设办事机构。该秘书处由1951年12月10日从瑞士洛桑迁到日内瓦。秘书处由气象大会任命的秘书长主持工作,现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任

秘书长是尼日利亚的奥巴西(Obasi)教授。为处理日常国际气象事务,秘书处下设若干职能司负责有关工作。他们是:秘书长办公室、世界天气监测网司、技术合作司、区域办公室、资源管理司、支持服务司和语言、出版与会议司。

篇8:精微世界雕出气象万千

日前,笔者走访了浙江省精微雕刻艺术研究会会长、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李浩先生,一方面感受精微艺术世界“细入毫发,巨纳乾坤”的无穷魅力,另一方面体悟李先生“博采众长,从善如流”的执着追求。

李先生已过不逾矩之年,但言行之中处处有英武之气流溢。他祖籍江西庐山,年轻时参军,在部队待了十数二十年,转业落户到浙江杭州。因为从小受家庭书香熏陶之故,他一入伍就被选拔做宣传员,诗、书、画得到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为日后从事精微艺术雕刻奠定了扎实的基本功。回到地方后,受底蕴深厚广博的浙江金石篆刻传统的影响,李先生一心爱好微雕,他在浙江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叶建民先生指导下,用心钻研雕刻通行技艺;之后,又向海子、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黄厥明学习微书,向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潘启慧学习微画,成就日显。

据李先生介绍,材料是所有雕刻的必备条件,包括金属质地类、矿石质地类、陶瓷质地类、动物质地类、植物质地类等,但必须软硬适中,质地细腻,纯洁无瑕,不涩不腻。他说,他的微雕总以石材为主。为了取材,他每年多次进山采购石材,踏遍了浙江的青田山口、临安昌化和福建的寿山、樟林的山山水水。他与农民交朋友,与同道讲感情,至今与石农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从当初的微雕爱好者,到后来的工艺美术大师,再成为如今的中国精微艺术雕刻领域的翘楚和领军人物之一,李先生用他的勤奋和执著书写了自己的艺术人生。他的微雕作品多次代表浙江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大赛并屡获大奖,继2006年《奥林匹克宪章》微刻配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组章获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百花杯”金奖后,又连年获得诸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国艺术博览会、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工艺美术界的前辈和同道对李先生的作品多有赞誉,并称他为“金奖专业户”。对此,李先生总是付以淡淡的一笑。

精微艺术常人难以肉眼看见,但同样可以吞吐万象,并有独到技艺,李先生将之当作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艺术活动而喜爱、痴迷。他说,不论微书还是微画,不论欣赏还是创作,都能够使人在放大镜、显微镜下感受到中国传统书画、中国传统文化的点线之美、结构之美、章法之美、气韵之美和意境之美。李先生在精微雕刻作品中,把中国传统国学融入不同的创作材料,从孙子兵法、前后出师表,边塞诗到论语、周易甚或诸佛经,他都能娴熟并巧妙地表现。

李先生告诉笔者,精微雕刻,技在微,艺在精。他曾微雕西湖十景组章,把西湖四季美景刻绘于寿山石、青田石、巴林石上,一景一枚,一景一色,一景一形,同时,每枚印章的景略图都配上清代乾隆帝的吟诗,将诗、画、印三者结合展现。

李先生的微雕作品《富春山居图》创作于2011年,时值台北故宫博物院与浙江省博物馆合璧展出元代黄公望的同题巨作。李先生从立题到定稿,从选材到定制工具,从创作到完成,费尽千辛万苦。作品甫一面世,让人叹为观止、赞不绝口:借助显微镜,只见黄公望的山水,董其昌、康熙的书法、印章,均原景、原样呈现,纤毫无损。

李先生的另一件作品《贯休绘十六罗汉图》取清代以前的摹刻版本,用和田墨玉刻绘,面目惟妙惟肖,人物栩栩如生。作品辅以传统的木材作衬托。

李先生自有不俗的艺术眼力和非凡的雕刻定力,但他认为艺海无涯,更无止境,艺术需要不断地探索、丰富和发展。作为精微雕刻艺术的传承人,李先生深知自己的责任,他说,他现在更多的思考是如何把这门精微雕刻艺术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2015年4月,在他的倡导和努力下,浙江省精微雕刻艺术研究会成立。2016年2月,浙江精微雕刻艺术被杭州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先生兴奋地说:“精微雕刻艺术得以薪火相传,要靠一代又一代人去传承、去推动。浙江精微雕刻艺术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The art of micro-carving refers generally to the engraving of infinitesimal characters on ivory or human hair. It takes an all-rounder artist to excel in the field, as can be seen in the artistry of Li Hao, chair of Zhejiang Microscopic Carving Academy.

In his 70s, the man looks much younger than his age. His ancestral roots in Mount Lushan of Jiangxi Province (famous for its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and two decades of army life forged the man’s soldierly bearing. The artistic talents of Li Hao, who was born in a scholarly family, were fully demonstrated in his army years. After retiring from military service, Li Hao settled down in Hangzhou, where he immersed himself in the rich seal cutting tradition of Zhejiang and learned a lot from masters such as Ye Jianming and Huang Jueming.

上一篇:生活随笔:雨后海边烧烤下一篇:融资对比我国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