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周晓琴先进事迹

2024-06-02

4、周晓琴先进事迹(精选3篇)

篇1:4、周晓琴先进事迹

为红盾添彩 展巾帼风采 ——记大渡口区工商分局微企科周晓琴

周晓琴是大渡口区工商分局微企科的一名普通干部,共产党员。1981年参加工商工作后,带着对工商工作执著的追求与梦想,积极投身于工作中,这一干就是30个春秋。在党的培养下,组织的关心下,她从一名普通的工作者成长为一名党员、党务工作者、工商所长,为自己心爱的事业献出了青春和热血。在平凡的岗位上时刻践行着自己的诺言:“让自己短暂而平凡的一生活得有意义,活得更精彩,让生命之光绽放,为红盾添彩”。

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党员形象,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岗位形象。一个党员在本职岗位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就为群众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为党员,她深知党员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身边同志。她总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事,用挑剔的眼光看待自己,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力求率先垂范,迎难而上,冲锋在前,乐于奉献。在处“非法加工摩托车配件”案件中,她和同志们一道蹲守、调查,取证,一干就是好几天。饿了就啃几口干方便面,渴了就喝几口矿泉水,困了就在车上打个顿。当事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到处疏通关系说情,见说情不成,当事人又用重金贿赂,被她严厉制止。贿赂不

成,又威胁恐吓她,软硬兼施,招数用尽,最终依法对违法当事人罚款20万元,维护了红盾的威严。在情与法的角逐中,她毫不犹豫的选择公正执法。

由于工作需要,她调入刚刚组建不久最偏远,条件艰苦的跳蹬镇工作,她忘记了自己已经是做过了三次手术的病人,带着全所的同志走遍了每一个村,了解经营户情况,帮助困难户走出困境。与特困户结为帮互对子,坚持每年为特困户送去慰问物品及慰问金。2004年她所在的单位被评为“全国群众放心站所”

党的利益高于一切

组织考虑她身体原因调回分局从事党务务和宣教工作,她离家近了,却回家时间少了。她经常深入基层,收集信息,在市级、区级媒体上发表文章弘扬红盾精神,提升工商形象,晚上完整每一个党员的档案信息,书写12315的博客,传递工商工作信息,经常一干就是通宵。天有不测风雨,“5.12”大地震到来,在大灾面前她彰显一个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在第一时间组织区个协运送2车救灾食品到达绵阳,成为全国第一家到达灾区的个协组织,而后组织全局党员和私营企业捐款达27万元通过民政局送达灾区。就在这时,她的哥哥突发脑溢血,倒在家里三天三夜无人发现,身体有些部位都已经腐烂了,生命危在旦夕,一边是国家的灾难,一边是家庭的变故,她难忍着巨大伤痛,安顿好亲人又回到了

工作岗位,这是她短短几年里家庭经历的第三次不幸。三年前父亲突患肺癌离她而去,还没有来得及报答他的养育之恩,他悄然的走了,走得那样匆忙,走得那样得安详,因为他有一个为之骄傲的女儿,他不忍心拖累她。母亲接受不了这个现实跌倒在地多处骨折瘫倒在床,这么沉典典的担子,压在她的身上,是铁人也会压垮的,她终于病倒了住进了医院,她没有告诉任何人默默地承受着,一边是母亲,哥哥要人照顾,一边是心爱的的工作。由于年龄原因,她从所领导刚位退下,她并没因此而背上思想包袱,毅然走上了新的岗位----指导个私协工作,她很快理顺协会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确保协会健康、稳定的发展,2010年荣获“市指导个私协会优秀工商干部”称号。

微企工作最幸福

新的岗位,沉醉又痴迷。当微型企业的工作全面展开的时候,监管科人手少,任务重,她主动请缨,投入到发展微型企业工作中去。她刻苦学习,吃透政策,编写宣传资料,通过大渡口区报社、电台、重钢报社、电台大力宣传微型企业扶持的政策,让更多的符合条件,需要政府帮助的人群,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她还被作为资深的老工商干部,派往微型企业培训基地担任班主任,一干就是几个月,没有节假日,与学员同吃同住。由于微型企业工作是重庆首创,我们的培训工作才刚起步,没有经验,晚上学员们休息了她和她

同事还在寝室探索新的工作方式,认真阅读学员的“每日意见反馈表”,针对学员反映的问题一一梳理,一一解答。她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利用自己的法律专业知识和工商知识,结合微型企业政策,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她和她的同事寓教于乐,情境结合,分析精彩、生动、形象引导学员少走弯路,愉快地完成学业,用学员的一句感言“一次培训,终身受益”,她们以真情感化着第一位学员,让她们的渴望终成现实,完成自己的创业梦想,共计带学员12批,525人,她们分别来自巴南区、江北区、沙坪坝区、北碚区等。

病痛中的坚守

就在3月2日这天上午8:30她象往日一样正准备给微企培训班学员做课前解答的时候,“好强”的她突然心脏病发作了,不能弹动,脸色苍白,大滴大滴汗珠挂满了她的脸庞,学员们急得不知所措,有的偷偷地留下眼泪。班委立即组织学员把她送进区党校卫生院,由于病情严重马上转院到重医附一医院抢救室,医生建议马上手术。可她放心不下班里的40名学员,待病情稍有稳定,在爱人的护送下又回到了学校。医生几次电话通知她不要错过动手术的最佳时间,她总是说等忙完以后,再去吧,但至今她一边吃药一边拖着病痛的身子,仍在忘我地工作着,白天她把阳光带给同事,晚上忍受着疾病(胃病和反流性食管炎)的折磨。她常说的一句话:“短暂而平凡的生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从未

闪过光”。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党员”的光荣称号。

二0一一年四月十一日

篇2:4、周晓琴先进事迹

—周晓秋老师先进事迹材料

周晓秋,文昌中学高中历史教师,毕业至今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平平淡淡,恪守信念,获得其所任教的所有学生的尊敬和信赖,赢得同事和校领导的一致好评,其担任高中历史教学、班主任、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的工作中,方法独到,勤勤恳恳,为教育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挥洒着青春与热血。

一、扎根农村,无怨无悔

回想十几年前学海苦寻四年,踌躇满志离乡南下,怀揣一份期待,心抱一份喜悦来到汕尾,当一辆三轮车颠簸着到达海滨小镇-捷胜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高低起伏的泥泞路,前面孤伶伶地站了二幢楼房,下得车来便被告知这就是学校了,他的脚当时是有些抖动的。现在回想起来那份青涩是挺好回味的。他没有却步,而是诚然地接下学校所给予的教学任务,高中部一二年级的历史教学。

环境的艰苦,经济待遇的相对低下,当同行们先后离开这里前往大城市,并劝他快离开这里时;他抱着一份信念:这里也需要优秀的老师,在这里他也能教出好的学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这里就是他的家。

十几年后的文昌中学在上级重视下,学校领导励精图治,不断地改造着校园,希图着发展,如今已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俨然捷胜的后花园,鸽子在操场上散步,燕子在天空飞翔,校道上学生和老师徐步走着,这一群恪守信念,清寒中奋而思进的乡村教师和一群勤学

上进充满理想的学生应当能慰藉当初他那份坚持和信念吧。文昌在腾飞。

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心系文昌,关爱学生,应是对他的正确评价。

初入校门,他勤学好问,向众同事取长补短;埋头桌前,备课阅卷,孜孜不倦;走近学生,辅导劝勉。教书育人,很快便获得了学生和同行的肯定与喜爱。

由于他还喜欢文学,进入文昌第二年他还和另一位语文教师一起帮助学生组建了学校的第一个文学社团—海潮文学社,此后一直指导和帮助学生,共同推动文学社的发展。

教学第三年,他便被学校任命为政史地组教研组长,并长期担任文科综合的备课组长,为文昌高中教学教研和文昌高考作出了成绩。

由于工作需要,自2010年下半期起,他还兼任学校高一年级的级长,从此他的身影就更加繁忙了,朝七晚六,兢兢业业,当有人问他那么累干吗呢,他笑笑回答:能多做点事就多做点事。就这样的平淡无奇,赢得了众多同行和学生的尊敬。

三、勤敏教研,教书育人

文昌中学虽属农村中学,却依托于捷胜这座五百年文化积淀的古镇,三代校长的努力与众多师生的勤奋催生了一批批优秀的老师和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而周晓秋老师更是由一个懵懂的青涩的校园学生快速转变成了一个优秀的青年教师。他微笑着走到学生中间,传道

授业解惑,成为了学生最为知心的大朋友,在和其他老师团结协作下,我校从2001年高考开始,每年上一个高阶,而他所带的2001、2002、2003、2004综合科历史成绩优异,2005年、2006年、2008年,我校高考上线名额不断上新台阶,其中他所带的历史选修班成绩大幅提高,2005、2006和2008年高考中历史班更是达到了65%的上线率。

特别一书的是他所带的2010届高三美术班,由于美术学生文化科基础大多较差,在术科联考后面对大多陌生的文化科知识,易生畏难情绪,周老师硬是坚持每天必得和二名以上的学生聊学习聊生活,为学生最大限度地排忧解难,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坚定决心,早上总是提前出现在教室门口,下午学校放学后,他还要求学生们留下来再一起奋读一节课的时间,用他的话说就是得追着时间跑去弥补落下的功课,晚自习时不管当不当他值勤,他都会再去看看他的学生们,督促加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当年的高考中更是获得了文化科成绩90%的上线率,35人上三A批次、20人上2B批次的佳绩,创造了文昌前所未有的辉煌,本人也因此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和城区教育德育标兵。后来好多学生都感动的说“我们硬是让老师给赶出来了”。

周老师还总是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大哥哥,当学生们在世界观,在一些原则性问题犯错误时他总是严厉劝戒,当学生们犯小错时他又总宽容劝勉,所以背下里学生们给他起了一大堆的外号:老大、秋哥、女生们更因他是历史老师而亲切的叫他为历历。2010年的高考一个考生因家贫而想要放弃上大学的消息传来,他更是和学校领导老师们一起东拼西凑为学生凑学费,还不断鼓励那学生一定要克服困难,完

成自己的学业,现在那考生还总是回母校感谢学校和老师,说;“母校里有我的亲人”。

记得有学生是这样评价他的,周老师是一个好老师,当他讲授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他是噙着泪告诉我们的,一个民族弱小时只有挨打,历史的悲剧我们中华民族绝不能重演,时代的棒子交接到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同学们为中华之富强而学习吧。

篇3:周晓枫简介

作者:周晓枫

如果梦想与生活毫无衔接之处,那么,它就不值得被普遍向往。总有美好的事物,总有一些面孔和风景,来自梦想与现实的接壤地带,仿若,象征着被神所应许的幸福。比如此刻,我站在曾经无数次幻想抵达过的云南。远处的田,高处流散的云,姑娘身上的银饰随着走动发出轻悦之声……极边之城,这里有一种你想把自己彻底遗忘其间的生活。

天空还透着隐隐的黛蓝色,踏过寂静的石板桥,荷塘里的莲花呈现着剪影样的轮廓。当我进入清晨的和顺,游客还未到来,它还沉浸在独自的梦境,没有打开那道连接世界的门。女人已经煮浆,溜出户门的狗开始了一天的交际,我碰到唯一早起的男人是个赶鹅者——斜戴着一顶帽子,眼睛里还不甚清明,他的鹅走起来倒是步履从容,比他更有主人气派。穿巷而过,水气清润,飞掠的燕子闪过喉间一抹杏黄,连网丝上的蜘蛛都是可爱的,精密的细腿像古董表上的指针。百年木榫构架下的老屋,藏着时光的秘宝,门窗上出自剑川木匠的饰金彩雕,透进一缕正在明亮起来的光线……

整个上午,我在和顺的缓坡路上闲散地消磨,看游鱼,看三三两两的洗衣亭,看垂花点缀的院墙,看元龙阁里还未着颜彩的神像,看用缅甸柚木打造的光泽柔润的家具,更重要的,是看那些路过的也许今生都不会再次相逢的脸。聊天的,肩扛担子的,卖松花糕的,开店铺的,边发呆边想心事的……他们的日子是我永远无法真正了解的,我的感慨,不过是一个浮光掠影的过客流于表面的羡慕和向往。何其芳曾在《画梦录》里谈到,人可能生来就有某种地域性的错误,但我想,无论降生在怎样适宜与不适宜的土壤,没有谁,内心不需要如此一座桃花源。

光亮之下,这个古老的村落有若恍惚仙境。我设想那些不为外人所知的时刻,月光的长桨将如何摇动,把夜色中的和顺送往彼岸……我的心就被什么轻轻漾动,如同被微风吹拂,如同枕靠在最微小的涟漪上。

当年,远走夷方的男人们,踏山渡水,百舍重茧,无论怎样都要回到这里,除了孝敬和感恩的美德,一定还有什么原因珍藏着,我们这些好奇的观光客无缘得知。如同在和顺听到的由四个傈僳族男孩组成的合唱,他们歌颂母亲,当然还有爱情,因为是用母语演唱的,我们并不清楚具体词句,但那重重叠叠的合声,散发出奇异的感召力,让人迷醉、信赖和听从。拥有诚挚感情和安静美德的人,才能像这样地歌唱吧。

由此想起这里天下闻名的宝石。玉碎瓦全,从成语里就可以判断,玉有一种不苟且的品质。云南许多女子都戴着玉首饰,戴着戴着,玉的色彩和光泽都会发生微妙变化——玉是能戴活的,因为,它是最特别的石头,懂得响应和感恩。我从来迷恋难以度量的物质,玉,理想,爱和承诺,都是如此。而太值得珍重的东西,又是不敢轻易碰触的,总觉得自己配不上。在同行人中,我是唯一没有买玉的。离开玉石之乡,我并无什么纪念物,看似了无痕迹,其实,记忆里有了一道优美的擦痕。

上一篇:班主任必须知道的这些事儿-班主任工作艺术下一篇:Windows XP下安装Oracle9i问题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