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史

2024-05-13

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史(精选6篇)

篇1: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史

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催产剂是17英国的南海公司事件.当时“南海公司”以虚假的财务信息诱骗投资人上当,其股票价格一时扶摇直上,但好景不长,“ 南海公司最终未能逃脱破产倒闭的厄运,使股东和债权人损失惨重英国议会聘请会计师查尔斯斯耐尔(charles snell)对南海公司进行审计. 斯耐尔以”会计师“名义提出了”查帐报告书“,从而宣告了独立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的诞生.

1853年,苏格兰爱丁堡创立了第一个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团体----爱丁堡会计师协会.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诞生.

19美国改组1887年成立的美国会计师公会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注册会计师专业团体.

19,美国开始在全国举行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

199月,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注册会计师法规----<<会计师暂行章程>>,并于同年批准著名会计学家谢霖先生为中国的第一位注册会计师,谢霖先生创办的中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也获批准成立.

1981年1月1日在上海成立了恢复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后的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上海会计师事务所.

1993年10月颁布新中国第一部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1月1日和191月1日,第一,第二批中国独立审计准则分别开始实施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由1988年11月15日成立并接受财政部监督,指导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1992年9月8日成立并接受审计署监督,指导的中国审计师协会,于1995年6月19日联合组成的注册会计师全国组织.联合后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依法对全国社会审计行业实行管理,依法接受财政部,审计署监督,指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法>>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章程>>行使职责.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宗旨是: 服务 监督 管理 协调.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主要职责:

1.负责办理注册会计师注册,事务所成立有关事宜,监督管理其执行情况.

2.审批和管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

3.拟定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规则拟定和解释有关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行政法规,并对执行情况 进行监督和检查.

4.组织和推动全国注册会计师培训工作.

5.组织实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6.依法办理市场监督,管理批准及监督,管理境外会计师事务所人员在中国境内开展业务的有关事项.

7.组织业务交流,开展理论研究,协调行业内,外部关系,维护注册会计师的合法权益.

8 .代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开展国际交流活动.

9.指导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工作.

10.办理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家机关委托或授权的其他工作.

篇2: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史

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思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省注册会计师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近几年,通过清理整顿、脱钩改制、行业结构调整等重大改革,行业建设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整体队伍素质、内部管理、执业水平等都有了新的进步,为全省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 者:王正平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财政厅注册会计师协会 刊 名:林业财务与会计 英文刊名:FORESTRY FINANCE & ACCOUNTING 年,卷(期): ”“(9) 分类号: 关键词: 

篇3: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史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改革与发展进程中新的里程碑,必将对促进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又好又快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是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第四期联合集中培训班作专题报告时作出的评价。这一评价是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

首先,《若干意见》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状况进行了科学总结。《若干意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经过恢复重建和不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会计师事务所超过7400家,执业注册会计师超过8.5万人,从业人员近30万人,注册会计师执业范围和服务对象日益拓展,执业能力和行业监管水平稳步提高,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基本健全,社会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逐步增强,注册会计师行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同时指出,“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等多种原因,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整体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全球会计行业发展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位。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逐步深入和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注册会计师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加快发展,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其次,《若干意见》将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若干意见》指出,“注册会计师行业是运用专业特长,对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进行鉴证,并提供会计、税务、管理咨询等商务服务的中介行业”;“加快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贯彻中央‘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新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只有30年的发展历史。30年来,行业发展经历了风风雨雨、酸甜苦辣,起起伏伏、步履艰难,也曾有过不被理解和认可。广大注册会计师们从恢复重建开始,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埋头苦干,锲而不舍地忘我工作,默默无闻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认可度和公信力大幅提升,认为注册会计师做假账、“高智商的个体户”等种种偏见已不复存在。注册会计师行业应当受到尊重,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贡献应当得到肯定,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作用应当充分发挥。

第三,《若干意见》描绘了加快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宏伟蓝图。《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强调要加快形成大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协调发展的合理布局,切实加大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全面实施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战略,严格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和自律约束,不断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建设和内部治理,进一步强化注册会计师行业加快发展的组织领导,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绘制了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宏伟蓝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改革与发展进程中新的里程碑,必将对促进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又好又快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用5年左右时间重点扶持10家左右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

用5年左右时间重点扶持10家左右具有核心竞争力、能够跨国经营并提供综合服务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这是《若干意见》 的核心内容,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心,怀疑这一目标是否能够实现?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只要按照《若干意见》的要求努力工作,这一目标一定要实现,而且一定能够实现。

一是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满足市场需求是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根本。如前所述,我国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这是世界瞩目的。就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而言,从国内市场看,《若干意见》要求在继续做好财务审计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大力开拓内部控制审计与咨询、IT审计与咨询等新兴、高附加值业务,其中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和咨询将成为行业发展新的增长点。除企业领域外,《若干意见》还将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大中专院校以及基金会等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表纳入注册会计师审计范围,并积极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等相关业务领域延伸。从境外市场看,要树立与企业同步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周边市场为起点,稳步拓展欧美发达国家审计、咨询等服务。《若干意见》要求,境外上市企业,金融、能源、通信企业以及其他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骨干国有企业,应当优先选择有利于保障国家经济信息安全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相关服务。《若干意见》从构建市场合理布局出发,对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加快发展推出了系列“组合拳”。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服务的客户未必多但一定要大,服务大客户、从事大业务将会有力地促进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是不断优化重组联合。走重组联合之路,是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也是发达国家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成功经验。近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优化重组联合取得显著成效。以证券期货资格会计师事务所为例,2002年注册会计师行政职能划转时,此类会计师事务所为105家,经过近几年的优化重组和强强联合,目前减少到58家。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来整合力度进一步加大,而且整合是自愿的、成功的,没有“拉郎配”。很多规模较大的事务所负责人敏锐认识到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大局出发,求大同存小异,甘愿变成分所。《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在遵循法制要求和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大力支持会计师事务所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加快行业发展的多种模式、途径和方法,鼓励优化组合、兼并重组、强强联合,促进行业走跨越式发展道路”。根据《若干意见》,会计师事务所应当继续探索发展模式,除总分所外,设立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公司,以及总部一分部管理模式都是可行的。要通过总分所、设立管理公司等多种模式进行合并、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人才的集中调度和管理的高效统一。可以预计,在未来2-3年,现有具备证券期货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还会继续减少,促进行业优质资源向大型会计师事务所集聚。

三是不断深化内部治理和提升执业质量。要通过优质服务和品牌效应赢得客户信赖,实现做强做大。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越是做大,越要做强,优化重组联合的会计师事务所尤其如此。要树立打造“百年老店”的长远理念和良好的合伙文化,切忌短期行为,搞一锤子买卖,否则必然要被客户、市场和公众淘汰。要尽快完善“权责清晰、决策科学、管理严格、和谐发展”的治理机制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以决策程序、风险控制、人才培养、收益分配、执业网络协调为重点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信息化是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重要标志。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不仅要实现全过程管理的信息化,更要加快审计等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只有全面实现信息化,才能真正做到现代化、国际化。

三积极促进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健康发展,科学引导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规范发展

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中数量众多的庞大群体。积极促进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健康发展,科学引导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规范发展,是《若干意见》提出的重要命题。需要说明的是,《若干意见》对大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划分是从全国而言的相对概念,主要是引导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分类分级管理制度。《若干意见》指出,财政部要重点加强对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的监管,各省级财政部门要重点加强对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根据这一制度安排,财政部在负责管理全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前提下,本着有所侧重、抓大放小的原则,财政部(含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将着重抓好10家左右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和200家左右中型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各省级财政部门将着重抓好其他7000余家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任务非常艰巨。各省级财政部门应当吸收借鉴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对本地会计师事务所也采取分类分级管理,对相对较大的事务所,要重点扶持、着力培育;对相对较小的事务所,要加强指导、规范管理。

《若干意见》对中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定位是:在人才、品牌、规模、技术标准、执业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准,能够为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上市公司提供专业或综合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根据这一定位,中型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重点是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上市公司,提供的主要服务品种是综合或专业服务。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实际上又包含两大类,一类是具备证券期货资格的事务所,另一类是不具备证券期货资格但具有为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或综合服务能力的会计师事务所。随着经济社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相应数量(《若干意见》提出5年左右达到200家的目标)的中型会计师事务所为上市公司、非上市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提供会计审计和相关服务,为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公众进行投资决策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若干意见》对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定位是:规模较小,主要提供相关专项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根据这一定位,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重点是小规模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农村组织,提供的主要服务品种是专项服务。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关键是突出服务特色,真正做精做专。要充分发挥自己服务对象广阔、经营机制灵活的优势,在认真做好财务审计、代理记账、税务代理、外包业务、IT支持、个人理财、社区事业等鉴证和咨询服务工作的同时,积极承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账乡管”、“乡财县管”相关会计审计服务,努力成为面向小规模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农村提供优质服务的主体力量。

科学界定、合理划分中型、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重点,有利于发挥不同规模会计师事务所的特长和优势,集中精力发展各自的“拳头产品”,形成各自的核心竞争力,避免无序竞争,避免“小马拉大车”、“高射炮打蚊子”等不良现象,促进形成各类会计师事务所各得其所、协调发展的良性发展格局。

四积极推进内地会计师事务所从事H股审计业务,实现内地与香港会计行业互利共赢

H股审计属于“双重审计”,有其历史原因,主要理由是当时内地会计师事务所水平不高,中国会计标准滞后,与国际会计准则不接轨。2005年,我们已建成了中国企业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并实现了国际趋同,2007年起在上市公司有效实施,境内注册会计师审计水平也已经有了大幅度提高。在内地取消B股和金融类企业双重审计后,应当尽快取消H股双重审计,但取消H股双重审计的重要前提是中国内地会计审计准则与香港准则等效,经过两地一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于2007年底解决了两地准则等效问题。在两地准则等效的联合声明中明确,“尽快研究解决两地在对方上市的企业,以其当地的会计准则编制、并由当地具备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当地审计准则审计的财务报表,可获对方上市地监管机构接纳”。

推动内地会计师事务所从事H股审计,是落实CEPA框架和两地会计审计准则等效联合声明的具体措施,是促进两地会计师行业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制度安排,也是落实《若干意见》,重点扶持10家左右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经过内地和香港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内地会计师事务所从事H股审计取得了积极进展,双方确立了力争从2010年起由内地会计师事务所从事H股审计的工作目标。由于接纳内地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需要修改香港上市规则,香港方面正在征询市场意见(10月23日结束)。与此同时,根据我们与香港方面约定,财政部会计司、证监会会计部就《内地会计师事务所从事H股审计业务试点工作方案》征求了证券期货资格会计师事务所意见(已于9月25日结束),拟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正式印发。总体看来,进展顺利,但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加紧落实。

内地与香港达成的共识是互利互惠的。在今后香港企业来内地上市时,内地资本市场将按对等原则接纳为这些企业出具审计报告的香港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强调的是,经审核推荐的内地会计师事务所如从事H股审计业务,应当发挥其在香港的成员所或分所的积极作用,实现两地会计行业的双赢。《若干意见》指出,“鼓励大型会计师事务所通过收购、合并等方式在境外设立成员所或分所,重视发挥其窗口和平台作用,为增强境外业务竞争力创造必要条件”。我们鼓励内地与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在日后的H股审计中加强业务合作,促进两地会计行业协调发展、共同发展。

取消H股“双重审计”,不仅有助于两地会计行业发展,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能够降低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成本,使更多更好的企业赴港上市,促进两地资本市场更加繁荣。因此,H股审计关系香港资本市场稳定和投资者利益,也关系内地会计行业形象和声誉,财政部、证监会领导高度重视,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时十分慎重。根据与香港方面达成的共识,财政部、证监会对从事H股审计的内地会计师事务所提出了系列严格要求,并将履行严格的审核推荐程序,待试点工作方案正式印发后启动申报等工作。哪些事务所将首先获得H股审计机会目前还是未知数。我们鼓励具备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积极申报,但必须按照正式印发的试点方案如实提供申报材料,并接受有关方面联合组织的实地考察。在申报和考察中如发现弄虚作假的会计师事务所将不予推荐,并根据情节严厉处罚。

五支持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加盟国际会计公司,促进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加快本土化进程

根据《若干意见》,支持我国计师事务所在平等利的础上加盟国际会计公司,成为与国际会计公司合作共事、互利双赢的平等主体,并在合作中吸收借鉴、取长补短,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加快提高技术标准、执业水准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国际会计公司在中国发展成员所,实现其自身的发展,应当制定培训规划,毫无保留地将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传授给中国成员所,才能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加盟国际会计公司, 应当扎实认真地学习借鉴其国际先进经验,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实践证明,只要合作是平等、互惠、坦诚的,合作关系就稳固,就能够实现双赢并取得更大的合作效益。

加快现有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本土化进程,在我国法律框架和统一市场规则下公平竞争,这是《若干意见》对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的未来发展定位。现有中外合作所简称“四大”,实际上是“四大”与中国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合作成立的事务所。中国“四大”是在特定历史阶段成立的,并对中国经济、资本市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并非由具有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的自然人发起设立的事务所,这种模式和体制在世界范围内较为少见,需要妥善加以解决,实现中国境内各类会计师事务所公平竞争。随着中外合作所合作期满日渐临近,应当尽早研究解决。据统计,4家中外合作所中有3家的合作期限将于2012年届满,我们欢迎和鼓励中国“四大”提前转制,并已组成专门课题小组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政策基点是按照《若干意见》提出的要求,引导中外合作所平稳、顺利完成本土化转制,继续扶持其健康发展。

六积极争取各有关方面的政策扶持,共同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在国办发[2009]56号文件中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密切配合、落实责任,根据若干意见提出的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加强行业监管,提高自律水平,引导和促进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根据《若干意见》,加快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需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要在优秀人才引进与合理流动、从业人员培养培训、外事外汇、税收政策、规范执业收费、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比如,优秀人才引进与合理流动、从业人员培养培训,需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的支持;外事外汇,需要人民银行、外汇局的支持;税收政策,需要税务总局的支持;规范执业收费,需要发展改革委的支持;优化发展环境,需要相关多个部门的支持;将医院高校等非营利组织纳入注册会计师审计范围,需要教育部、卫生部、民政部的支持;推动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走出去”开拓业务,需要商务部等的支持;鼓励境外上市企业和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骨干国有企业优先选择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服务,需要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的支持,等等。上述诸多扶持政策要落实到位,任务十分艰巨,但行业十分期盼。财政部门将尽最大努力取得这些部门的支持,逐一落实扶持政策。

(二)根据《若干意见》,加快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需要广大客户的大力支持。接受客户委托执行业务,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显著特点。会计师事务所有大中小之分,客户也有大中小之分。按照《若干意见》合理布局,大客户通常应当选聘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中客户通常应当选聘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小客户通常应当选聘小型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强调的是,境外上市企业,金融、能源、通信企业以及其他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骨干国有企业,应当优先选择有利于保障国家经济信息安全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相关服务。这一政策导向能否落实,是加快发展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关键。财政部关注、扶持和监管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中的佼佼者,希望有关企业客户能够为加快发展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作出贡献。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要在恪守独立、客观、公正执业精神的前提下,努力为大型客户尤其是境外上市企业、金融、能源、通信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骨干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增值服务,为促进大型企业健康发展、保障国家经济信息安全作出贡献。

(三)根据《若干意见》,加快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需要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要抓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若干意见》的良好契机,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国务院和我部领导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要求,使全社会各个方面更加了解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性质、职能作用、发展状况和先进事迹等,促进全社会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认知度和认同感,营造理解、支持、尊重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良好氛围。财政系统、行业组织、专家学者、业内同仁,尤其是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管人员都要积极行动并参与进来,共同做好宣传工作,营造有利于行业加快发展的外部环境。

七强化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确保行业规范有序加快发展《若干意见》指出,要强化政府行政管理和监督,确保行业健康发展。越是加快行业发展,越要重视行政监管,这是国内外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历程的必然规律,在我国现阶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国办发[2009]56号文件后,财政部立即印发贯彻56号文件的“通知”,对各地财政部门学习贯彻《若干意见》提出具体要求,积极推动各省级财政部门研究制定落实《若干意见》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力争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转发当地财政厅(局)加快发展本地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合力重点扶持10家左右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加快发展,积极促进200家左右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健康发展,科学引导全国7000多家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规范发展。财政部门作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主管部门,在今后的行政监管工作中,要全面贯彻《若干意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抓好建章立制,健全完善行业制度。要继续推动《注册会计师法》的修正工作,强化行业加快发展的法制保证;在此基础上,相应修改完善《会计师事务所审批和监督暂行办法》,加快制定完善会计师事务所收费管理办法、会计师事务所会计核算办法、会计师事务所分所管理办法、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境外业务管理办法、特殊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办法、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保险办法等行业基本管理制度,认真做好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二期建设工作,不断提高行业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各省级财政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制定加快本地区行业发展、规范本地区行业秩序的配套措施。《若干意见》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重要意义,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研究制定支持注册会计师行业加快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共同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加快发展”。要依法履行各项管理职责,切实做到“不缺位”、有作为。要发挥处于行业行政管理第一线的优势,建立高效畅通的信息收集、处理、应对机制,及时准确掌握行业动态;要健全上下联动的监管体制,要强化全国“一盘棋”的理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行政监管效能,齐心协力促进行业发展。

(三)依法严格审批会计师事务所。根据《若干意见》,要加强行政许可,严格市场准入。要按照《行政许可法》、《注册会计师法》、《会计师事务所审批和监督暂行办法》(财政部2005年第24号令)、《财政部、证监会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会[2007]6号)等法规制度的规定,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严格审批会计师事务所,努力把公开、便民、高效的理念和精神体现在行政审批各环节工作之中。证券期货资格会计师事务所,由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批和监管。在严格市场准入的同时,更要强化退出机制。2008年,全国共撤销会计师事务所179家。2009年1月至9月,全国已撤销、注销注册会计师资格1540人。

(四)加大对行业的监管处罚力度。要加快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二期工程建设,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和其他行之有效的形式及时跟踪了解会计师事务所有关信息和动态,监督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活动,防止出现重审批、轻监管等现象。要通过召开片会、研讨会,组织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交流监管经验,完善定期检查制度。要会同有关部门健全跨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加快研究解决多头、重复检查问题,切实减轻会计师事务所的负担。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者的处罚力度,建立实施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退出机制,严厉惩治通同舞弊、挂名签字、兼职执业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把极少数“害群之马”清除出注册会计师行业。

八加强会计师事务所自身建设,全面提升注册会

计师行业整体素质

会计师事务所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主体和“细胞”,一定要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认真组织学习、宣传、落实好《若干意见》,按照《若干意见》提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具体措施,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和实际情况,研究提出与《若干意见》要求和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思路和措施,将加快发展的良好愿望转化为扎实有效的具体行动,避免反应迟缓、贻误机遇。

要抓好人才建设。会计师事务所是人和型、智合型组织,事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要研究制定有利于员工成长成才的激励措施,抓好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培养一支品德上靠得住、业务上顶得上、作风上过得硬的人才队伍。要有意识、有重点地培养一批领军、骨干人才,发挥他们的生力军作用。要抓住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吸纳优秀人才的时机,有计划地引进一些高素质、急需型、复合型人才,通过引进一个人开拓一片业务、带好一个团队、闯出一片天地。

要抓好制度建设。制度是管理的基础,一套好的制度是会计师事务所长盛不衰的秘诀。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要积极探索特殊普通合伙制。这种组织形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应用比较普遍,摸索形成了很多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在最近一轮会计师事务所重组合并、强强联合的过程中,明显暴露出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形式的局限性,会计师事务所期待将特殊普通合伙制载入法律。在《注册会计师法》修正案颁布前,鼓励具备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依据《合伙企业法》开展特殊普通合伙模拟试点,为平稳过渡积累经验。要按照《若干意见》要求,采用多种发展模式进行优化组合。无论采取何种组织形式和发展模式,都要重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中管理,关键是实行一体化管理。所谓一体化管理,就是要做到总所与分所之间在人事、财务、业务、技术标准和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实质性统一,要下大力气解决法律形式一体化而实质上各自为政、为各自利益争夺市场的现象。下一阶段考查申报H股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关注这方面的情况。

要抓好文化建设。有人讲:“一个企业、一个单位,有文化是团队,没文化是团伙。”要积极培育人合、事合、心合、志合的合伙文化,形成齐心协力、众志成城谋发展、促发展,全体员工合理共享发展成果的内部环境,避免扯皮和内耗。行业中有过这方面的教训,既影响事务所形象,又浪费事务所资源,应当引以为戒。主任会计师、合伙人(股东)和高级管理团队要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引导和规范从业人员行为,形成整体团队的向心力,促进会计师事务所长远发展。

九广大注册会计师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为加快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注册会计师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有生力量,是行业发展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关键的第一要素。行业的健康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是否有一支职业道德优良、专业技术精湛的人才队伍。广大行业从业人员要把《若干意见》作为案头手册,激励自己全方位提升综合素质。

一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根据《若干意见》的定位,注册会计师从事的职业是十分光荣的事业,要以投身行业为荣,树立为国家经济建设尽职尽责的理念,把自身的成长成才与行业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

有机统一起来,不辜负国家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殷切希望。有了《若干意见》的定位和鼓舞,注册会计师再没有理由妄自菲薄,要从内心深处甘愿为行业发展全身心投入。要加强道德修养,弘扬诚信精神,坚守道德底线,像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执业声誉,有力推动独立、客观、公正的执业精神深入人心,不断提升行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

二要加强学习、提高水平。我们所处的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的行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近50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新兴加转型时期,对知识的学习和更新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注册会计师不仅熟悉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还要掌握内部控制和信息化知识,不仅熟悉一般业务流程,还要了解危机之后的金融创新。不学习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或被时代淘汰,这是每个注册会计师应当面对的客观现实。只有持续“充电”,才能做到动力强劲,更好地履行职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三要合作共事、团结协作。团队作战而不是单兵作战,是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特点。要讲求合作、善于合作,不仅要学会注册会计师之间的团结协作,还要加强事务所内部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更要正确处理与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客户等有关方面的关系,形成一种合作共事、团结和谐的机制、文化和氛围,为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开创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更加美好的未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4: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史

关键词:资本市场;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

一、 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

20多年来,随着经济和金融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资本市场规模迅速扩张,中国的股市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到2012年底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由2001年的1154家上升到2012年12月的2494家。其中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107家,境外上市公司数(H股)179家,股票市价总值(A、B股)23035762亿元,其中股票流通市值18165826亿元。证券投资基金只数达到1173家,交易所上市证券投资基金成交金额为866736亿元。这些数据表明资本市场到目前为止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但是,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资本市场现有的规模还远远无法达到未来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资本市场必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将上海——深圳资本市场为轴心的中国资本市场,建设成为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金融市场增长极,并把上海建设成为21世纪全球新的国际金融中心,以此为基础全面推进中国金融体系的现代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为实现这一目标,资本市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在强有力的国家政策支持下,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

1.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与通过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之比大约为1∶1,而我国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比重还很低,通过资本市场融通资金的渠道还有待进一步拓宽。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8%。许多中小企业因无法满足现有资本市场上的约束条件而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在资本市场上,不同的投资者与融资者都有不同的规模大小与主体特征,存在着对资本市场金融服务的不同需求,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投资者与融资者对投融资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决定了资本市场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市场体系。资本市场多样化是指以主板为基础,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板块和创业板块,培育中小型企业快速发展,推动企业创新,同时要建立场外交易市场,为无法满足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与其风险相适应的融资工具,拓宽融资渠道,为更多小型企业提供融资平台。

2.资本市场国际化

一个成熟发达的资本市场必定是国际化的市场,资本市场国际化是现代世界各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的必然选择。著名金融学家、中国资本市场研究会会长刘鸿儒 ,曾在中美合办的“21世纪前10年的中国资本市场——亚洲资本论坛第二届大会”上指出,新世纪的前 10 年将是我国资本市场加速发展和走向成熟的关键10年,必须加快市场化、国际化的步伐。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中,资本市场必须走规范化的道路,在证券市场制度建设等各方面逐步完善,完成与国际资本市场规则的接轨。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中,资本市场的规模将有较大的扩张,国外的优秀企业进入国内资本市场、中资机构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这样使中国的市场能够更快地跟国际接轨,按照国际惯例指导运做,为我国注册会计师扩展业务带来机会。

二、资本市场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关系

1918年,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正式诞生。建国初期,注册会计师的业务比较单一,主要是会计制度设计、代理申报纳税、培训会计人才等咨询类服务。建国以后,政府对注册会计师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外资的需求也進一步加大。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外资本,注册会计师为三资企业提供清算、验资、查账等服务,进一步扩大了业务范围。1990年11月和1991年7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初步形成。资本市场的形成也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所谓经济越发展,会计就越重要;市场经济越发展资本市场就越重要,资本市场越重要注册会计师行业也就越重要。注册会计师行业与资本市场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资本市场为国际资本流动提供了平台,各国进行资源配置、商业投资、金融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对象的经济状况,而经济状况的好坏大部分可以从财务信息中体现出来, 因此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注册会计师的职责是确保上市公司提供信息的质量,同时也对资本市场的证券公司,信托机构以及交易所提供其他服务,比如:税收筹划、资产评估、验资、管理优化、制度设计、战略分析。可见注册会计师行业对资本市场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资本市场有效性的保障。

三、资本市场发展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影响

资本市场与注册会计师行业是息息相关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带动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资本市场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势在必行,注册会计师行业必须跟上资本市场发展的脚步,大胆改革创新,成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助推器,而不要成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通过对资本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新的挑战,针对新的挑战笔者提出如下发展对策。

(一) 调整行业布局

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融资渠道多样化将带来企业资本的快速扩张,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同时也会吸引更多国外企业来中国投资。这些大型跨国企业为了更好的实现产业跨国经营,资本跨境流动,必须依靠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专业支持。为了跟上市场的需求,注册会计师行业应对事务所的发展进行合理布局。

(二) 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资本市场要实现多层次的发展,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注册会计师行业对此要开拓新业务,把握社会需求动向,积极优化业务结构。从发达国家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审计业务与非审计业务收入的比较中可以发现,非审计业务超过审计业务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审计业务增速放缓,非审计业务势头强劲。而我国却恰恰相反,审计业务占事务所总收入的比重超过80%。况且我国法律强制规定的审计业务已经基本饱和,未来上升空间不大。事务所要适应未来市场多层次的需求,就要开发新的业务。比如,扩大内部控制审计、逐步建立事业单位年度财务报表和部门财政决算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以及扩大政府购买审计服务范围等。

(三) 加强国际合作

我国资本市场未来要走向国际舞台,注册会计师行业就必须拓宽领域,寻求更高层次、更加多元和紧密的国际合作。我国目前是在发展中的新兴市场, 资本市场先天不足且发展尚不健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比较有其自己的特点,也因此形成我国特有的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因此绝不能盲目的参与国际合作,要有长远的计划,加强行业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战略研究。重点把握注册会计师行业国际化的路线,时间,规模,以及市场需求等问题。我国资本市场和注册会计师行业要想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决不能急于加入国际,而是要审时度势,把握好时机,稳健理性的深化国际合作。(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毓圭:《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国注册会计师[J]2008年第11期。

[2]林东川,佘晓燕,肖川林, 白庆波《中美注册会计师行业业务拓展比较及启示》,财会通讯[J],2013年第4期

篇5: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史

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摘 要)

编者按: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注册会计师行业把握新机遇、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时期。注册会计师行业是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制度安排。经过30年的较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已经成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提高经济信息质量、深化对外开放、规范资本市场发展、引导资源合理配置、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探索新社会组织党建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保障行业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实现行业的转型发展和新跨越,更好地服务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中注协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确立的行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制定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并于2011年9月4日正式发布,现予摘编刊发。

行业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期间,注册会计师行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行业提出的新要求,认真总结自身发展经验,深入研究世界会计职业发展规律,始终坚持以诚信建设为主线,实施了行业人才培养战略、准则国际趋同战略和做强做大战略,行业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五年来,行业规模迅速壮大,行业监管体系初步建立,执业质量和职业道德稳步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国内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显著,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快速成长。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行业拥有注册会计师96498人,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7785家(含分所799家),从业人员近30万人,2010年实现业务收入375亿元,行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同时也应当看到,行业建设的任务仍然很重:高端人才缺口较大,做强做大战略需要进一步深化,国际化发展刚刚起步,新业务领域拓展正在探索,行业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业务结构单

一、专业服务能力与市场服务需求尚有差距,协会服务与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分立专营等制约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问题尚待改善。必须认真研究、科学谋划、合力攻坚,着力解决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的诸多矛盾,推动行业实现转型发展和新跨越。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三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方针。扩大内需战略、走出去和请进来并行的开放型经济转型、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实施,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企业转型升级、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以及收入分配调整、行政体制改革、社会管理创新,等等,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创造了巨大的服务需求,营造了更高的创新平台,释放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既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同时对于服务、支持和促进“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以行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服务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推动行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统筹,做强做大与做精做专相协调,诚信道德建设与专业素质提升相结合,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相配套,党的建设与业务发展相促进,进一步深入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准则国际趋同战略和事务所做强做大战略,启动实施行业信息化战略和新业务领域拓展战略,大力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国际化水平,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实现行业的转型发展与新跨越。

基本原则

坚持实现行业跨越发展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相结合;坚持巩固国内市场与开拓国际市场相结合;坚持总量增长与优化服务结构相结合;坚持扶持大型事务所与带动中小型事务所相结合;坚持服务创新、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坚持自主创业、市场机制调整与行业政策引导相结合;坚持业务发展、诚信建设与党建工作相结合。

发展目标

为实现全行业业务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两番的远景目标,到2015年,力争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1.行业诚信度和公信力明显提升。通过改革体制、健全机制、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和强化职业道德,全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明显提高,行业的诚信水平、社会声誉和专业品牌明显提高,并赢得社会的普遍信赖和尊重。

2.行业总收入翻一番。在巩固传统领域审计业务、大幅提升非审计业务比重的基础上,行业总收入年均增长水平保持在15%左右,其中审计业务收入增长保持在10%以上,非审计业务收入大幅增长,实现全行业业务收入翻一番。

3.行业发展结构明显优化。推动行业发展结构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结构相适应,着力实现行业发展的区域布局结构、业务品种结构、大中小事务所结构、人才结构、国内国际业务结构不断优化。

4.人才培养满足行业转型发展和新跨越需要。深化人才培养战略,按照结构优化、专业精湛、道德良好的要求,在行业人才建设上取得质和量的突破。注册会计师达到12万人,与此同时,在进一步提高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水平和效果的基础上,着力培养350名领军人才、600名具有国际认可度的注册会计师、5000名新业务领域复合型业务骨干。

5.执业准则与国际标准持续全面趋同。深化实施国际趋同战略,拓展国际趋同领域;巩固准则国际趋同成果,在国际准则制定中提升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话语权;积极保障新业务拓展所需要的执业规范供给,提高事务所理解和执行准则的能力。

6.行业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事务所全面运用业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使用功能完善的审计软件执行审计业务;行业信息基础设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信息化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7.大型事务所做强做大取得重大进展。深化事务所做强做大战略,着力培育10家左右执业网络、服务能力、收入规模和市场影响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事务所,除国际合作所之外,至少有3家以上事务所迈入世界前20强之列。

8.中小事务所做精做专效果显著。培育发展200家左右中型事务所,重点服务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财务审计鉴证咨询;规范发展一批小型事务所,重点支持小型企事业单位和农村财务公开鉴证咨询服务。

9.走出去取得实质性突破。扶持大型事务所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布局执业网络,建立业务机构,并做到品牌标识统一、资源信息共享、质量监控一体、管理运作高效。

10.事务所组织形式、治理机制和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引导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和普通合伙转制,形成和合文化基础上的内部治理机制,建立健全以决策程序、风险控制、人才培养、收益分配、执业网络协调为重点的内部管理制度。探索建立以事务所为主体、跨专业产业化发展的管理模式。

行业发展的措施

《规划》提出的“发展措施”,共有12个方面。包括:深入推进事务所科学协调发展、加快事务所国际化发展步伐、全方位拓展行业新业务领域、大力推动行业产业化升级、着力优化行业区域发展布局、深入推进行业人才建设、全面实施行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完善事务所体制机制、大力创建自主知名品牌、进一步改善行业执业环境、切实加强协会建设、加强行业党的建设。

关于做强做大战略实施,《规划》从深入推进事务所科学协调发展、加快事务所国际化发展步伐、加快完善事务所体制机制、大力创建自主知名品牌等方面提出了13条措施。包括:统筹推进事务所做强做大和做精做专、推动事务所强强联合和多元化发展、建立行业资源优化组合的综合评价和风险保障机制;全力提升事务所走出去能力、鼓励发展国际网络、完善服务出口政策扶持措施、提高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国际认可度;指导事务所完成合伙制改革、指导事务所建立一体化运行机制、建立行业风险控制预警评估制度;支持自主品牌创建和保护、推动国际知名品牌的本土化进程、指导海外发展事务所加强品牌管理。其中提出“要重视发挥大型事务所的窗口和平台作用,使10家左右大型事务所跟随企业走出去,创新体制机制,探索通过新设、收购、合并、合作、协议等方式,在境外设立业务部、代表处、成员所或联系所等100个左右执业机构”。

关于新业务领域拓展战略,《规划》从全方位拓展行业新业务领域、大力推动行业产业化升级、着力优化行业区域发展布局等方面提出了十条措施。包括:推动服务结构调整优化、拓展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支持服务、提高新业务信息技术价值含量、推动业务多元化发展;推动专业集群产业化发展、创新产业化组织架构、配套行业产业化发展政策;优化行业区域发展总体布局、着力支持重点区域领域加快发展。建立国家级会计服务创新示范基地和试点项目。其中提出“丰富审计鉴证服务供给、大力开发非审计业务领域、提升对服务业发展的高端服务、挖掘对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服务、开展对农业农村建设的支持服务;大力支持国家重点区域产业发展布局、发挥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建设边境地区‘桥头堡’;建设30个左右国家级会计服务示范基地和一批试点项目,推介1000家左右事务所进入示范基地和试点项目”。

关于人才培养战略,《规划》从深入推进行业人才建设方面提出了四条措施。包括:深化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建立执业准入胜任能力评价制度、创新人才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支持专业方向院校应用型管理学科建设。其中提出“建立行业执业准入胜任评价制度、指导事务所开展专业队伍胜任能力评价工作、吸引各类专业人才加入行业;改革完善人才继续教育体制、建立分类分级继续教育认证体系、培养吸纳行业高级人才、开拓高端人才培养途径、开通和培育市场化高端培训渠道”。

关于准则国际趋同战略,《规划》提出“持续推动执业准则的国际趋同,保障新业务拓展执业规范供给。推动审计鉴证等相关专业业务流程信息化,开展核心业务信息技术标准研发、软件开发及应用支持服务。采取多双边互惠谈判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审计准则在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等效认可,提升中国在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等组织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关于行业信息化战略,《规划》从全面实施行业信息化建设方面提出两条措施。包括:全面启动行业信息化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提出“全面启动行业信息化战略,制定《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开展行业信息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完善数据标准体系和大型数据库;推进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集中力量开发

和推广应用系列软件工程。构建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行业管理和服务、支持事务所和会员发展的三大平台”。

关于《规划》的落实,涉及四个层面的工作,有四个责任主体。其中提出“大力推动行业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积极协调支持行业发展政策措施的出台;充分激发事务所、广大注册会计师和从业人员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发挥其在行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切实履行行业管理和服务职能,发挥各级注协推动行业发展的作用”。

《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制定过程大事记

1.2010年9月,根据财政部党组对中注协“五代会”筹备工作的指示精神,启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起草工作。

2.2010年10月15日,形成《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初稿),于10月16日提交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委会审议。

3.2010年11月26日,《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提交中注协“五代会”第一届理事会审议。

4.2011年1-4月,就行业规划的制定与国家发改委“现代服务业十二五规划纲要”、商务部“服务贸易十二五规划纲要”、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进行沟通、协调、衔接。

5.2011年4月12日,形成《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6.2011年6月15日,形成《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审议稿),提交中注协会长会审议。

7.2011年7月28日,《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经中注协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于9月4日正式印发。

“十二五”开局之年,中注协推动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领域取得明显成效

注册会计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业务领域得到重要拓展。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领域拓展工作,很大程度上扭转了过去行业服务品种过度单一和服务层次低端化的不利局面,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全行业服务结构和服务能力的转型升级,很大程度上顺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对行业专业服务功能拓展的实际需要。从2010年全行业收入的总量、结构和新业务种类看:

一是全行业业务收入规模及增幅又回到“既定”轨道。2010年全行业业务收入达到375亿元,增幅由2000-2007年的平均增长20%以上、2008年的12%、2009年的2.5%,回升到18%。形象地说,行业在进入金融危机后的三年走出了“V”字形的发展曲线。

二是全行业收入结构得到优化。审计业务收入与非审计业务收入结构由2009年的84∶16,发展为72.19∶27.81,其中非审计业务收入达到100.62亿元。

三是传统年报审计验资以外的新业务种类空前拓展。在鉴证业务方面: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鉴证、政府投资绩效评价、农村“三农”投资审计监督、海关稽查鉴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文化和医疗体制改革审计鉴证、大中院校等事业单位年报审计、企业劳动社会保障审计、大拆迁审计、能源减排第三方鉴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等得到拓展;非审计业务领域方面,注册会计师服务政府战略咨询、安全生产咨询、绿色金融服务、村级会计代理、产业转型服务、低碳城区建设咨询、外向型经济区(园区)会计服务外包、公司秘书服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咨询等一大批新型非审计服务得到开发。

四是与新业务项目拓展相联系,行业服务的对象迅速扩大。由主要服务企业扩大到各级

政府、行业组织、社会组织以及个人,拓展了注册会计师的范围、领域、功能与作用;搭建了协会系统与服务购买方、委托方、审计鉴证咨询对象的沟通平台、对接平台、服务平台,彰显了协会作为行业组织“枢纽型”的桥梁纽带作用。

根据行业“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中注协携同地方注协与地方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合作创建了一批会计服务示范基地和试点项目。到2011年8月,中注协携同七家地方注协,与十个地方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签署合作协议或开展项目合作,分别创建了7个会计服务示范基地和3个试点项目。

其中,七个示范基地包括:一是2010年8月,携同北京注协,与西城区政府合作创建“北京金融街会计服务示范基地”;二是2010年8月,携同江苏注协,与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合作创建“苏州工业园区会计服务外包示范基地”;三是2010年8月,携同广西注协,与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合作创建“中国-东盟自贸区会计服务出口示范基地”;四是2010年11月,携同天津注协,与天津滨海新区政府合作创建“滨海新区会计服务示范基地”;五是2011年4月,携同云南注协,与云南省国资委合作创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会计服务示范基地”;六是2011年4月,携同上海注协,与浦东新区政府合作创建“上海浦东新区综合改革会计服务示范基地”;七是携同深圳注协,与深圳海关创建“海关稽查会计服务示范基地”。

三个试点项目包括:一是2010年12月,认定河北注协与河北省农发办合作开展“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试点项目”。二是2011年1月,认定河北注协与河北南和县政府合作开展“农村财务公开会计服务试点项目”。三是2011年4月,携同云南注协,与瑞丽市政府合作开展“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会计服务试点项目”。目前上述示范基地和试点项目运行良好,起到了新业务拓展的示范带头作用,密切了行业与政府(部门)的联系,提高了行业新业务拓展战略的影响力,彰显了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与作用。

中注协计划,2012年将选择重点区域领域创建新一批示范基地。目前,中注协已与湖北、福建、海南、辽宁等地注协,就湖北东西湖保税经济区、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南国际旅游岛、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等区域领域的新业务拓展进行沟通,筹划创建新一批会计服务示范基地和试点项目。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注册会计师行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领域

五项重点任务

一、持续拓展审计鉴证服务

持续拓展和做强做精核心业务,巩固和深化传统领域的审计业务、资本验证、涉税鉴证等服务。推动落实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依法审计。将医疗卫生机构、大中专院校以及基金会等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表纳入审计范围。积极开展农村财务公开鉴证服务。

开发承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内部控制评价、节能减排、破产管理、司法会计、投资绩效评价、市场监督、体制改革、社会管理等新兴领域鉴证业务。

开展“走出去企业”和“企业走出去”延伸审计服务。为在香港等资本市场上市的内地企业、国际资本市场中心创建后境外企业来华上市实施审计服务。

二、大力开发非审计服务

发挥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资本运营全程鉴证的优势,拓展 “一特三高”非审计业务领域,积极拓展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企业资源规划(ERP)管理系统流程设计、企业整体税负评价、战略管理、并购重组、资信调查、业绩评价、投资决策、政府购买服务、工程咨询等咨询服务。

引导中小事务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中小企业公司秘书、财务总监外包、信贷资信证明、代理公司注册、代理记账、代理报关、市场调查、尽职调查、社会责任调查、职工社会保障调查、共性技术转移、人力资源咨询、农村财务公开等咨询业务领域。

三、拓展产业结构调整专业服务

提升对服务业发展的高端服务的供给能力。开发高端服务产品,特别对服务业关键领域提供专业支持服务。重点拓展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物流仓储、文化、影视、设计、旅游、教育、医疗卫生、信息咨询和社会福利事业的体制改革、管理创新和调整升级的业务项目。挖掘对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服务业务项目。积极开发对传统工业新型化、战略性和新兴工业产业发展的专业支持服务。深度挖掘以降低制造成本为目的,研发、制造、营销和服务环节的工业产业链的专业服务品种;拓展以提升工业产品的附加值为目的,对研发、设计、营销、品牌培育、技术服务、供应链管理、专门化分工等关键环节与生产性服务环节的专业咨询业务项目。

开发和承接对农业农村建设的支持服务业务项目。探索针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村务公开化的专业支持业务品种,提供投资引导、发展规划、代理记账、财会制度设计等服务业务。积极参与“三农”投资与绩效的审计鉴证服务。

四、保障国家行业区域发展重点布局支持服务

围绕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方向重点,开发和承接高端业务项目。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边疆民族地区扶持发展等战略,着力推动行业区域协调发展。为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布局、区域协调发展及其重点产业布局,提供战略咨询、产业规划、专业鉴证等支持服务。

围绕支持国家重点区域产业发展布局,开发和承接特殊领域业务项目。围绕重点经济圈(带、区)、国家级和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区、金融核心区、高新技术园区、现代制造业基地、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地区等,配合国家发展重点领域,有重点地配置行业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和改进服务能力,实施行业发展重点布局。

围绕发挥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开发和承接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业务项目。继续引导支持行业在中心城市的加快发展,使之成为行业新业务项目创新拓展服务资源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原动力。

围绕积极拓展边境地区“桥头堡”业务项目,发展中国-东盟“两廊一圈”、东北、内蒙古、新疆等地区与周边国家的投资与贸易会计服务,建设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及边境地区会计服务“桥头堡”。

五、创建一批会计服务示范基地和试点项目

篇6: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史

内容摘要:在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大的经济危机使公众产生了对独立第三方来审计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的需求。在此之下,1933年《公司法》的施行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必须聘请一家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他进行年度审计。而在中国证券市场的产生更多的是国家的一种政策行为而非市场自身产生,自然而然的相配套的也是在国家强制要求下中国的上市公司、国有企业等才聘请作为鉴证中介机构的CPA对报表进行审计。中西方证券市场的起源的不同带来了CPA的起源的不同,导致了它们在业务、服务对象、服务质量及收费等等均存在明显的不同。对此,笔者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证券市场CPA需求

中国证券市场是在我国经济改革初次高潮到来之际诞生的,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减轻国家的负担,而将企业推向市场,让企业自行解决其融资问题而产生的。可以说,它是在计划体制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而在西方,则是在纯市场经济的发展下,融资渠道的拓宽而产生的。证券市场产生后就有了向广大投资者公布公司信息的需求,于是产生了对公司信息进行鉴证的注册会计师。由于证券市场的起源不同也就导致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是非市场选择的结果,而只是国家的强制性规定而已。它与国外同行相比存在很多不同。

一、证券市场的起源所导致CPA行业起源的不同

企业最早起源于英国的探险活动。当时企业是非持续经营的,它的资金来源一般是一些贵族投入,在探险活动开始时,就约定好其收益和风险。在探险结束后,就会将所获得的盈利按当初约定的比例瓜分。17,“南海公司”事件产生了第一位民间审计职业者。在此之后,英国政府颁布法令抑制了股份公司的发展。在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从手工业向大工业发展,产业的规模扩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这促使了股份公司的重新兴起①。在初期,主要通过银行这种中介机构。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仅有银行就难以承担这种中介任务。于是,产生了可以直接融资的证券市场。在证券市场里,筹资者在市场上直接发行股票或债券等有价证券,许以较高的回报,获取自己需要的资金;出资者购买这种有价证券来获得更高的报酬。证券市场的产生,提高了资金的流通速度,相应的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效率,更利于社会财富的创造。它是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自然演进而来的。股份公司导致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股东和债权人不可能接触经营的各个方面,因此产生对外部力量来了解经营情况的需求,于是针对上市公司信息鉴证的外部审计应运而生。当时,尽管股东拥有获取准确的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权利,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著名公司并没有全部发行年度报告书,只说明了企业的概况,而没有揭示财务信息,只公布了资产负债表,而没有发行利润表。1929年纽约证券市场的价格暴跌,揭开了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的序幕。在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下,美国政府意识到了正确可靠的财务报表的重要性。于是产生了一系列法律来要求任何一家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必须正常、准确和及时地向公众披露融资信息,其中有两个尤其重要的法律。其一为1933年颁布的《证券法》,它控制所有新证券的发行,另一为1934年颁布的《证券交易法》,由这一法律产生了联邦证券与交易委员会SEC,SEC得到授权修改1933年的条例,并将之延伸到规范那些已经发行并已交易的证券。法律要求发行公司必须由一家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他们进行年度审计等方面。法律使会计职业成为了独立的裁判员。

而在中国为了配合改革开放,财政部1979年10月在上海进行建立会计师事务所的试点,并于1980年12月颁布《关于设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以此,我国正式恢复了注册会计师行业。在这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注册会计师行业服务的范围仅限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以及少量的内资企业。90年代初,为了解决国有企业融资的问题,成立了上交所和深交所,证券市场蓬勃发展,国家也规定了申请上市的公司和已经上市的公司要提供由注册会计师审核过的会计报表。到了底,财政部又明文规定国有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必须由注册会计师审计之后,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恢复以及20多年的发展,可以看出,推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恢复以及初期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市场中各类会计报表的使用者,而是政府;不是出于因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而是出自政府部门监督管理的需要。

二、中外CPA行业所表现出的一些不同

证券市场的不完善导致了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恢复、发展表现出一些与西方发达国家(在这里,我们主要指美国)很大的不同:

(一)政府部门是注册会计师职业服务的最大需求者,而在美国则为广大的股民、机构投资者以及管理当局

1、业务与服务对象的不同

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主要从事的还是法定业务,如验资、年检等,其中验资、年检服务于工商部门,外汇年检服务于外汇管理部门,而开始实行的国有企业会计报表的审计等服务则直接服务于企业的主管部门,我国最大的服务对象是政府部门。尽管目前作为大股东的政府也需要信息,但是国有股和法人股都是不流通的,因此他们就不会向普通股民一样关注会计信息。

同时,在中国,一方面,国有企业的管理层的任命更多的是一种政府行为而非市场行为,管理者只需要花精力应付好上级领导,而无需接受市场评价和对企业经营好坏负责;另一方面,大部分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持股比例非常低。据统计,我国底在上海和深圳上市并发布了报告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其高层管理人员平均持股比例仅为0.0448%,其中14家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平均持股为0,706家公司中持股为0的高层管理人员占所有高层管理人员总数的34.27%。持股比例过低不能形成对管理者的有效激励,也无法显示出与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②。因此,他们也不会关注公司的会计信息,信息对他们的工薪不产生影响。

在美国等私有制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事务所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非法定业务,如管理咨询等。会计师主要是为各个利益相关者服务,如债权人,股民,机构投资者,银行等等。

对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司里,对经理人员的报酬激励也是多种多样的,除薪金、奖金之外,还有股权、股票期权等形式。工资与薪金是经理人员的基本报酬,与企业经营绩效无关,是一种稳定、有保障的收入。奖金则一般与企业经营绩效直接挂钩,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股权是对公司制企业经营者的一种报酬激励,与奖金一样,将经理人员的报酬与经营绩效挂钩。那么,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就会比较关注公司的会计信息。他们对准则制订机构的游说就反映了会计信息对他们是有影响的。

2、服务质量的不同

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作为一种产品,究竟谁是用户,与市场需求有很大的关系,若市场需要高档次优质产品,生产者就会向优秀方向发展;若用户需要处理品,生产者就会向假冒伪劣方向发展。由于市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需求者是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者,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可能需要事务所的服务就是欺骗股东,即他们需要假

冒伪劣产品。

对于国有企业的股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而言,它们不可能向私人企业的股东那样关心每一特定企业的会计报表及其鉴证质量。评价国有企业的标准,除了其经营业绩外,还有其他非经营因素,如社会责任的完成甚至人际关系等。对于国有企业最大的债权人的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改制之前,由于承接了过多的政策性业务,对企业的会计报表不甚关注,它的贷款业务不是主要考虑到经营情况和偿还能力而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经济政治目标和官员的主观意愿。商业化之后的四大银行可能会因此而关注会计信息的质量,但是在我国大部分的贷款都属于抵押、担保借款,对于信用贷款开展的较少的情况下,银行对会计报表以及报表质量的关注程度是否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还值得怀疑③。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在其上市之初,由于上市资格的有限,各地政府部门、主管机关都会想尽办法对公司进行“包装”使其达到上市要求。既然是包装,他们肯定不愿意事务所出具真实的报表而是经过一些修饰的报表。在上市后,由于我国的上市公司大部分股票为非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他们都不希望股价的下跌,而企业真实的经营业绩一旦公布,就会出现他们不想看到的结果,故他们也不想要真实的报表。上市几年后,为了继续从股市上获得资金,又为了达到国家的要求,在自身经营业绩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对会计信息进行造假。这样的话,他们不希望因为真实的会计信息而导致公司股价下跌,故他们会对事务所施加一定压力(如更换事务所、压低审计费用等)以此获得他们所想要的会计信息。

综上所述,我们会发现,在国内,对不真实会计信息的需求更强烈。既然如此,事务所肯定会按此需求而提供相应的服务。而在国外,则不一样。

在国外,证券市场相对而言更完善一些,而且各种法规也规定了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出具经过认真审计过的报表。在美国,20世纪50年代左右在金融市场上出现了投资机构。基金会、保险公司、抚恤基金会、投资公司和类似机构都成了拥有巨额投资基金的大型企业。这些投机机构都拥有精明能干的管理者和巨额投资资金。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获利。这些机构投资者都需要会计信息来了解、分析他们所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他们有要得到真实信息的要求,同时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资金供应者,公司也必须对他们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另一方面,同时存在的财务分析师会对报表进行分析,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会计师起到了一个制衡的作用。

3、收费的不同

在我国,审计收费还是采取政府指导价,由国家物价管理部门授权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指定行业的审计收费标准,以指导事务所的收费行为。在1912月22号发布的2255号文件《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中第六条(三)规定:对检验、鉴定、公证、仲裁收费等少数具有行业和技术垄断的中介服务收费实行政府定价。而美国采取的则是市场调节价,发挥了市场在会计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二)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会计信息不影响他们的投资决策,而在美国,会计信息直接影响着股票价格的升跌

在我国,由于股市发展时间较短,很不完善,如今的股票市场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政府的干预。从证券市场作为重要的资源配置场所对国民经济运行有直接影响的意义上讲,政府的干预有一定道理,有时甚至是必须的。但敢于应该是有限度的,不能违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扭曲证券市场的内在机制。中国的股票市场现今基本上还属于“政策市”和“消息市”。同时,市场主体,即市场双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行为不规范。上市公司只把股票市场当作筹集长期资金的场所,股票市场并未达到其制约上市公司,实现“两权分离”、优化资本和人才配置的功能。对于投资者而言,一方面中小投资者并不关心公司的真实价值,而更热衷于去相信庄家的举动、更相信小道消息,以此进行跟风炒作,获取股票买卖差价(如ST股票的一个又一个涨停版)。另一方面,某些机构投资大户在炒作股票的同时,还利用自己的信息有时和资金实力操纵股票市场,进行内幕交易,破坏股票市场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基本原则,严重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同时,在中国还不存在真正的机构投资者,有的只是和上市公司勾结起来炒作股票的庄家。

而在美国,大众投资者一般都是在机构投资者行动后开始买卖,以此影响股价的高低。机构投资者则非常重视会计信息的质量,Zeff论证讲“会计信息是有经济后果”的,原因就在于此。会计信息在股市上能起到一种信号作用,人们根据公司的情况来作出相应的买入或卖出的决策,以此带动股票价格的变动。

从以上可以看出对于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而言,既然需求者不要求高质量的报表,事务所何必费老大力气去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还得不到大家的.满意呢?

因此,我认为我国要从源头上改变这种情况,如果大家都要求真实的会计报表,我相信中国的注册会计师有能力来提供真实的报表。高质量的需求必定会带来高质量的服务。

三、几点思考

(一)推进企业的改革,形成真正的委托代理关系

如果企业的主管部门真正将会计报表中反映的信息作为评价、任免企业管理者的重要依据之一,就不会轻易选择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来审计,而不考虑其服务质量。同时,对于监管机构而言,一旦发现有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数据的情况,要追究公司主要经营管理者的责任,其次要追究公司监事会和董事会的责任,加大处罚力度,使中国证监会颁布的有关规定落到实处。

(二)银行真正以报表的信息来作为是否贷款的依据

随着四大国有银行商业化进程的加速,我们认为银行为了减少呆帐、坏帐,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对会计信息的依赖。在今年的2月5-7日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及其后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工作会议上作出了一些重大的决策。在几天的会议中,最重要的是,首次明确承认了银行是企业。这就意味着国有银行为“国有企业脱困”服务、为“拉动内需”服务的政策性贷款将会大大减少,也意味着银行今后产生政策性不良贷款的可能性会大大减少④。作为真正的现代金融企业,银行将会认真对待它的贷款业务,提高对要求贷款公司的会计报表信息的需求。一旦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需求建立起来,会计师事务所就必然要提高自己的执业质量,否则就有可能失去市场最后导致停业。

(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要改革

国有与法人股票不上市所造成的股市功能性缺陷,产生多重负面效应。从股民来说,只关心自己的“权利”(分红配股等等)或者投机收益,而不关心甚至干脆放弃自己作为股东的监督权力;从国家来说,代表国家行使监督权的政府部门,只关注国有资产是否流失,而不太重视和关注上市公司的资产的增值。因此,减少国有非流通股的数量,让在市场中流通的股票来决定其价格是很重要的。同时,对于国有股的减持,确定减持的适当的价格以及适当的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培养真正的机构投资者,形成对高质量信息的需求。

在我国的投资主体中,个人投资者一直占绝对多数,机构投资者比重很小,致使流通股的持有显得非常分散。而在股份制度成熟的证券市场上,都是机构投资者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如美国机构投资者已经持有50%以上的上市股票,日本的机构投资者也占据主导的地位。机构投资者由于其在股

市的控股比例的提高,他们不可能用传统的抛售股票的办法来保护起资本的价值,因为他们所持有的大量股份不可能在不引起股价大跌的情况下顺利抛出。这样,机构投资者就转而采取一种积极干预的方法,向董事会施加压力,迫使董事会对经营不善公司的经营战略和关键人事做出新的安排,以确保公司的健康发展⑤。这些说明,机构投资者能比中小投资者更关心公司的经营绩效,也更关注公司的信息质量。

在国际证券市场上,社保基金、保险公司和互助投资基金是最重要的三大机构投资者。对于中国而言,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社保基金的规模将越来越大,允许进入证券市场的比例也将越来越高。目前,太平洋保险公司已经获准将入市资金比例由5%提升至15%,扩大投资证券市场比例,加快保险基金入市步伐⑥。这无疑是保险基金寻求投资出路、实现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促进股市的发育和成熟,促进其有效运行。

(五)国家加大对证券市场的监管,提倡真实的会计报表

对于中国的投资者而言,投资渠道相对于国外而言窄很多。既然提供不了更多的渠道,国家有义务保护在证券市场上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参考资料:

1、文硕,《审计发展史》,企业管理出版社,

2、“国有股减持”课题组,《国有股减持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改革》第4期

3、陈武朝郑军,《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服务需求的特点及其影响的探讨》,《审计研究》20第1期

4、李利明,《当银行成为企业》,《经济观察报》202月25日

5、同2

上一篇:高中英语学习的新动力下一篇:湖南6日游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