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评语文课

2024-05-09

新课标下如何评语文课(精选8篇)

篇1:新课标下如何评语文课

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要树立语文教学观,就要注意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语文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语文实践生活实际语文教学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捏斯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生活中处处洋溢着语文的气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和课堂,没有融合鲜活丰富的社会,使原本的语文教学失去了生活实践的情境和乐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同时有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为此,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超越语文教材,超越语文课堂,让生活进入语文课堂,使学生的生命里充满浓浓的语文情。

一、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的融通

“课堂是小天地,天地是大课堂”,语文教学决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优化教育过程,而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现在的语文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与学生有一定的时空距离,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例如:教学《南泥湾开荒》这篇课文,由于那时侯的背景学生不了解,所以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南泥湾开荒时的资料,也可以让学生课外学唱《南泥湾》这首歌,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深刻感受了三五九旅战士们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使他们兴趣盎然。又如老舍先生的《猫》一文,猫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可在课前向学生提

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先让学生自己写写关于猫的特点,然后与课文进行对比,这样老师就可以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猫,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通过生活中所见来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一举两得。

二、立足文本,积极开展阅读实践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注重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立足课内,注目课外,积极开展阅读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教师立足课内知识,让学生学完课文后,延伸性地阅读有关资料,参与语言实践。比如学习了《密林怪客》后,激起了学生爱护野生动物的热情,教师就抓住时机布置学生阅读《珍珠鸟》等文章,唤醒学生的爱心。读完文章,再让学生发挥想象:当被送回竹林的猴子们又来了,它们会对战士们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从学生心理特点入手,将语言文字,内化为自己的言语表达需求,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产生强烈的表达欲,从而实现语言与精神共生的目的。又如《老师领进门》一文,是一篇感谢师恩的文章,在教学中,上到学生情感喷发时,课外补充刘绍棠写给老师的诗,让他们有感情地吟诵,这样不仅深化了课文的内容,还调动了学生原有的情感积累,使他们写出的感谢师恩的文章至情至切,这种创造性地拓展延伸,给课文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

三、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很大程度来源于生活积累,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来源于开放的课堂教学建构。美国当代教育家卡尔·罗杰斯指明学与做的关系时,提出这样的学习原则:大量有重要意义的学习是从干中获得的;学生负责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才会促进,使学习者全身心投入的自我启动的学习是最持久的、最深入的。由此可以看出,知识和兴趣是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产生并发展的。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是课程改革实验中的难点。学校、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地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服务于语文教学。

教师应当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真实的生活情境作业和语文实践作

业。如:自己搜集、整理成语、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等积累型的作业;在校园内、班级教室、自己家及房间的适当位置书写、粘贴警示语或标牌;常给远方的父母、朋友写信,编发短信息,在虚拟的环境中与人交流等语言运用作业;开展调查、访问、研究,鼓励学生写调查报告、写访谈录等,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体验到学语文的快乐,感到语文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如在教学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到课外去寻找类似的送别诗,有能力的还可以仿照着诗的内容课外写成小短文,更甚者模仿着写写送别诗,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在教学《赵州桥》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找找自己家乡的古桥,对古桥的文化进行调查研究,整理成文,这样类似的实践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调查访问的能力,而且还锻炼各自的胆识,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使语文真正回归到生活中去。

语文教学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的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的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生活处处皆学问,不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习语文,不为生活而学习语文,语文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技巧,让生活进入课堂,使课堂回归生活。

参考文献:

1、《教学月刊》2005.122、《小学教学设计》2006.123、《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1.64、中国语文网《浅谈小学实施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篇2:新课标下如何评语文课

广水市实验高中 孙建华

摘 要:新课改已经广泛推行,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前提下,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多融入社会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标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提高“语文素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语文素养 生活情趣 学习兴趣 学习习惯

当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广泛实验。湖北省新课程改革也启动一年多了,面对目前的语文教材模块化的内容设置,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以及学生对新课型的反应,我想谈谈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

第一,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较过去有新的突破:一是更加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带来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二是系统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三个维度的目标。更加重视隐性目标、人文精神、情感的体验等。三是强调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学习,打破学科中心论,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关注课程的现代意识,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突破无疑成为课程改革最引人注目的亮点。

第二,新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学习方式的多元性、课程内容的开放性要求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要积极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至今为止最为恰当的表述。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新课程标准的这些改革中可以看出,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前提下,又兼顾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已经刻不容缓。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说明: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可见语文素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是何等的重要。那么,就目前的教育改革来看,应该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首先、以课文和现实生活的反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实践表明:学生除了对新奇的、没见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外,还对和他们的生活体验有反差的东西也特别感兴趣,在日常教学中,我通过钻研教材,首先抓住教材中的内容冲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包身工》时,我就问学生“课文中包身工的生活,你们有体会吗?,他们为什么会过那样的生活呢?”学生在预习完了过后,都觉得不可思议,讨论纷纷。并且大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到:包身工命运的悲剧在于社会制度的黑暗,同时,也跟他们知识浅,文化低有关,思想上还没有觉醒。通过这种讨论课型,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很多学生表示要好好学习,创造美好的生活。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明确目的,全身心地投入,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那么这种自己当家作主的学习态度,才是获得语文能力的真正动力。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生活中的花草树木,自然风光,人情冷暖,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等都应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只要带着对生活的浓浓的关爱,那么,你所阅读的一切书籍读物的内容就都会打上你对生活理解的烙印,语文知识就会在你的头脑中内化为自己的独特感悟,你的理解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也要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情趣。读书,是增加语文底蕴,丰富头脑“内存”的重要途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的同学看小说会废寝忘食,阅读有趣的书时兴趣盎然,都是因为“乐此”,才“不疲”。心理学研究证明,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它能极大地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增加快乐的情绪。对阅读而言,兴趣可以激励读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阅读的效率。在兴趣浓厚的情况下,注意力最集中,接受新知识最容易,记忆东西最牢固,思维最活跃、最敏捷。培养阅读能力未必一定要从读名著开始,只要是内容健康的、积极的,富有知识性与启发性,那么完全可以从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书籍入手,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热爱生活,热爱求知,热爱读书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以生活为源点,对生活的热爱会激发我们无穷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另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是一个意志磨练的过程,当我们“乐其学”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就变成了习惯。如何养成好习惯呢?习惯在没有养成的 时候,你多少要下一些自我强制的工夫,即要靠自己刻苦训练,不靠别人教导。学习语文不再只是听讲、作笔记和写作文那样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而应是自觉的、有兴趣,能动的惯性运动。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熟读精思的习惯,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习惯,多背诵、多积累的习惯,看书做笔记的习惯,读书、写作相结合的习惯等等。

熟读精思可以让学生自己参透很多深刻的疑难问题。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许多著名的作家能写出不朽的文学作品,闪耀着思想的光辉,焕发出独具一格的魅力,无不是读书深入思考的结果。鲁迅的文章睿智、深刻的底蕴,绝不是某个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得益于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层次的思索,从而迸发出无数不朽的篇章。

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更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有所获的成就感。如《致橡树》中的“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我们对“土地”一般的理解就是“立场”、“信仰”“人格”等,但有学生就提出来新观点了,认为“土地”还可以理解为“家人”、“工作”等,获得了大家一致的赞同和掌声。多背诵、多积累的习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诵能使我们更熟悉文言诗句,增强语感,增强感悟能力,积累文学素养。这些背诵的知识,犹如储存在头脑仓库中的丰富物质,一但应用时便犹如源头活水般涓涓涌来,就不会产生“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

看书做笔记的习惯也是一个好习惯,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课堂上,学生要学会跟随老师的讲解,对重点语句及文章结构内容作点评,把教师讲解中的关键言简意赅的记在相应的位置上,可记难认字的音,难解词的义,关键句的作用,还要做一些简单的评点,这对培养自己良好的读书习惯、训练深刻的思维方法很有好处。例如学习《捕蛇者说》揭示主旨的句子:“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可在旁边批注“对苛捐杂税的强烈不满和愤怒”等语,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不仅在课内,在课堂以外读书也应保持这样的好习惯。若把看书做笔记的良好习惯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定会获益匪浅。

读书、写作相结合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法宝。许多同学常常是把学习语文课文和学习写作当作两回事,导致课文、作文“两张皮”,哪个都不得要领。殊不知许多课文都是古今中外名家的上乘精品之作,是写作中难得的极好范文。若能养成常写读书心得、随笔等习惯,那就是真正做到了读书与写作的珠联璧合,、融会贯通了。著名作家三毛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她常常是如饥似渴地读书,又常常是文思不可遏制地泉涌笔端,直到深夜。一篇篇闪烁着深邃的思想和洋溢着文学才华的文章,经常是在读书与写作相伴中诞生的。可见,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做到既广泛地阅读名篇佳作,又勤于练笔,那么写出好文章自然不是难事了。

篇3:新课标下, 如何才能上好语文课

一、以广博的知识感染人

新课改条件下, 一个老师光有学科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这就要求老师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天文、地理、社会、政治、军事等书籍都要涉猎, 以此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拓宽自己的视野。

在教学《阿Q正传》 (节选) 一文时, 我曾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本文的主人公是阿Q, 在小说中明确写着是‘阿桂’或‘阿贵’, 按照汉语拼音应为‘阿G’, 为什么在文中却叫他阿Q呢?”针对这一问题, 我要求学生思考、分析, 相互讨论, 但没有眉目, 我又问学生:“大家看, 阿Q的‘Q’字从字形上看像什么?”经我这么一问, 学生立即七嘴八舌, 各抒己见, 其中就有一个学生看出一点名堂, 突然说:“老师, 我看它像一个人头”, 于是, 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是的, 它的确像一个人头, 然而, 它后面的那一笔又代表什么呢?”接着, 我就将中国自清代以来, 男人脑后都留有辫子的情况对学生作了介绍, 使学生明白, 鲁迅写这一篇文章, 塑造这一人物形象, 实际上是在挖掘中国国民的劣根性, 作者的目的在于通过阿Q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来揭示中国封建社会的弊端, 斗争的锋芒直接指向腐朽的封建制度。

可以说, 在对《阿Q正传》 (节选) 一文的讲解中, 由于穿插了中国历史知识的介绍, 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就比较透彻, 讲解就水到渠成。

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 作为一个新时期的语文老师, 一定要博览群书, 知识广博, “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因为那种循规蹈矩、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已不再适应新时期的教学需要了。

二、以高超的技巧吸引人

教学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 仅仅靠读了不少书也未必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 运用高超的教学技巧,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营造积极的思维氛围, 吸引学生,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多年前, 我在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 我曾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

1951年4月1日,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一篇文章, 毛泽东主席阅后批示:“印发全军!”朱德同志读后, 连声称赞:“写得好!很好!”周恩来总理在1953年全国第二次文代会上讲话时, 竟推开讲稿, 对着话筒大声说“:我要认识一下这位朋友, 我感谢你为我们子弟兵取了一个‘最可爱的人’这样一个称号。”那么, 这个人是谁, 这篇文章是什么?今天, 我们就将通过《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的学习, 来了解文章, 了解魏巍。

短短的几句开场白, 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理, 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望, 使得他们始终都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中完成这一文章的学习, 教学目标很快达成。可以想象, 这样的教学肯定比那种打开教材就分析, 拿起课文就讲解要生动得多、容易得多。

当然, 上面这一例子体现的是备课中的技巧, 它是预设的, 在教学中, 也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 这同样要求教者要运用一定的技巧, 及时处理。

有一次, 在课堂上讲课, 我发现有一个学生好长时间没有抬头听讲, 在桌上写着什么, 我悄悄地走到他身边, 发现他在写日记, 而他竟然没有发觉, 我停止讲课, 目光紧紧地盯着他, 不知是谁的提醒, 他猛地发现了我, 我们的目光对接了, 他的目光里充满了恐惧, 这个眼神震撼了我, 使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责, 我怕把他吓着了, 就关切地对他说:“老师不知道你写的是什么, 但老师知道你一定有值得你写的东西, 课后好好写, 写好了, 也给老师看看, 行吗?”他望着我, 使劲地点了点头。后来了解得知, 前一天晚上, 他的父母亲因生活琐事而吵架, 影响了他的学习, 他写日记就是想向父母要一个宁静的环境、温馨的家。

课堂教学需要技巧, 一个知识广博、充满智慧的老师定能营造一个生动的、让学生终生难忘的课堂。

三、以奔放的激情打动人

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 教师的工作就是要用激情去点燃激情, 用希望去点燃希望。那么, 激情从何而来, 它来自于对学生的爱, 来自于对工作的爱, 更来自于对事业的爱。一个语文老师若缺乏工作激情, 整个课堂就会没有生气, 一个学生若缺乏学习激情, 整个课堂就如一潭死水。

曾经有一位语文老师讲授《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 可以说, 文本反映的是一个非常悲壮的场面, 然而, 能受到触动的学生却很少, 一个原因是课文反映的时代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较远, 学生没有那样的生活体验, 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己未走进文本, 语言平白, 情感淡漠, 对于学生来说, 就像在了解一个故事。这样的教学怎能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呢?学生的感情不是简单的文字就能触发的, 还要靠教师的感情去激发。

所以, 语文老师走进课堂, 他就是一个鲜活的人, 就是一个情感的化身, 站立讲台, 要温情如慈母, 真挚似朋友;手捧文本, 要柔情似水, 激情似火。他是雪山上巍然屹立的军魂, 是惠山下如泣如诉的阿炳, 是清风明月, 是狂风暴雨。在激情的迸发中, 悲伤时泪流满面, 动情处手舞足蹈。同样, 作为一个学生, 在课堂上是一个活泼可爱、充满感情的人, 他们不应只是端端正正地坐着, 木木然然地听着, 小心翼翼地说着, 装腔作势地读着, 匆匆忙忙地写着, 而应在教师的感情中去感受感情, 在文本的感情中去领悟感情, 让自己的情感自然的流淌, 激动时甚至可以放纵自己的情感, 使他们可以摇头晃脑地朗读着, 面红耳赤地争论着, 旁若无人地表达着, 这样, 在老师情感的正确引导下, 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情感的栖息地、放牧场。

篇4:新课标下,如何才能上好语文课

一、以广博的知识感染人

新课改条件下,一个老师光有学科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这就要求老师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天文、地理、社会、政治、军事等书籍都要涉猎,以此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

在教学《阿Q正传》(节选)一文时,我曾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本文的主人公是阿Q,在小说中明确写着是‘阿桂’或‘阿贵’,按照汉语拼音应为‘阿G’,为什么在文中却叫他阿Q呢?”针对这一问题,我要求学生思考、分析,相互讨论,但没有眉目,我又问学生:“大家看,阿Q的‘Q’字从字形上看像什么?”经我这么一问,学生立即七嘴八舌,各抒己见,其中就有一个学生看出一点名堂,突然说:“老师,我看它像一个人头”,于是,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是的,它的确像一个人头,然而,它后面的那一笔又代表什么呢?”接着,我就将中国自清代以来,男人脑后都留有辫子的情况对学生作了介绍,使学生明白,鲁迅写这一篇文章,塑造这一人物形象,实际上是在挖掘中国国民的劣根性,作者的目的在于通过阿Q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来揭示中国封建社会的弊端,斗争的锋芒直接指向腐朽的封建制度。

可以说,在对《阿Q正传》(节选)一文的讲解中,由于穿插了中国历史知识的介绍,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就比较透彻,讲解就水到渠成。

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作为一个新时期的语文老师,一定要博览群书,知识广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因为那种循规蹈矩、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已不再适应新时期的教学需要了。

二、以高超的技巧吸引人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仅仅靠读了不少书也未必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高超的教学技巧,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积极的思维氛围,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多年前,我在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我曾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

1951年4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一篇文章,毛泽东主席阅后批示:“印发全军!”朱德同志读后,连声称赞:“写得好!很好!”周恩来总理在1953年全国第二次文代会上讲话时,竟推开讲稿,对着话筒大声说“:我要认识一下这位朋友,我感谢你为我们子弟兵取了一个‘最可爱的人’这样一个称号。”那么,这个人是谁,这篇文章是什么?今天,我们就将通过《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的学习,来了解文章,了解魏巍。

短短的几句开场白,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理,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得他们始终都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中完成这一文章的学习,教学目标很快达成。可以想象,这样的教学肯定比那种打开教材就分析,拿起课文就讲解要生动得多、容易得多。

当然,上面这一例子体现的是备课中的技巧,它是预设的,在教学中,也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这同样要求教者要运用一定的技巧,及时处理。

有一次,在课堂上讲课,我发现有一个学生好长时间没有抬头听讲,在桌上写着什么,我悄悄地走到他身边,发现他在写日记,而他竟然没有发觉,我停止讲课,目光紧紧地盯着他,不知是谁的提醒,他猛地发现了我,我们的目光对接了,他的目光里充满了恐惧,这个眼神震撼了我,使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责,我怕把他吓着了,就关切地对他说:“老师不知道你写的是什么,但老师知道你一定有值得你写的东西,课后好好写,写好了,也给老师看看,行吗?”他望着我,使劲地点了点头。后来了解得知,前一天晚上,他的父母亲因生活琐事而吵架,影响了他的学习,他写日记就是想向父母要一个宁静的环境、温馨的家。

课堂教学需要技巧,一个知识广博、充满智慧的老师定能营造一个生动的、让学生终生难忘的课堂。

三、以奔放的激情打动人

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的工作就是要用激情去点燃激情,用希望去点燃希望。那么,激情从何而来,它来自于对学生的爱,来自于对工作的爱,更来自于对事业的爱。一个语文老师若缺乏工作激情,整个课堂就会没有生气,一个学生若缺乏学习激情,整个课堂就如一潭死水。

曾经有一位语文老师讲授《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可以说,文本反映的是一个非常悲壮的场面,然而,能受到触动的学生却很少,一个原因是课文反映的时代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较远,学生没有那样的生活体验,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己未走进文本,语言平白,情感淡漠,对于学生来说,就像在了解一个故事。这样的教学怎能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呢?学生的感情不是简单的文字就能触发的,还要靠教师的感情去激发。

所以,语文老师走进课堂,他就是一个鲜活的人,就是一个情感的化身,站立讲台,要温情如慈母,真挚似朋友;手捧文本,要柔情似水,激情似火。他是雪山上巍然屹立的军魂,是惠山下如泣如诉的阿炳,是清风明月,是狂风暴雨。在激情的迸发中,悲伤时泪流满面,动情处手舞足蹈。同样,作为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是一个活泼可爱、充满感情的人,他们不应只是端端正正地坐着,木木然然地听着,小心翼翼地说着,装腔作势地读着,匆匆忙忙地写着,而应在教师的感情中去感受感情,在文本的感情中去领悟感情,让自己的情感自然的流淌,激动时甚至可以放纵自己的情感,使他们可以摇头晃脑地朗读着,面红耳赤地争论着,旁若无人地表达着,这样,在老师情感的正确引导下,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情感的栖息地、放牧场。

新课标呼唤着教学改革,作为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一定要把教学当作一项崇高的事业来做,而不应只是当作聊以谋生的手段,我想,只要你胸中装着学生,胸中装有事业,语文课堂定会成为你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舞台。

篇5:新课标下如何评语文课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性学习活动,正是语文教学创造性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园地。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而这种目标与能力的培养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能更好发挥,是因为作为一种实践取向和经验取向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比其他任何形式都注重过程的教育价值。在这种实践过程中,儿童获得情感、态度、人格等方面的培养,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课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1、担心“非语文”内容过多地介入担心语文综合性学习“不象语文课”。

2、一些语文综合学习课实效性不强。

3、有一些课为活动而活动,单纯追求活跃气氛,做表面文章。

4、在综合活动课上,一些比较开朗活泼的学生得到了充分展示的机会,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得不到什么锻炼机会。

因此我认为在设计和实施语文综合实践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活动主题,分层推进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在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等方面。它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依托,写作和口语交际贯穿始终,密切联系实际进行设计,使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全面发展。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不仅要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收集、运用、创造信息能力的训练,还要关注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竞争意识、情感熏陶、品德教育、心理素质训练等。另外,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课程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安排,在一个主题统率下,开展一系列活动,这样才能使活动课精彩纷呈。也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学习了古诗《小儿垂钓》之后,我组织学生举办了以下一系列的活动。活动分为四步:

1、学生分头查找作者胡令能的生平、创作经历、作品,阅读他的其它作品、以及和本诗内容(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相关的古诗,并开展“古诗报告会”。

2、开展“古诗改编大赛”,优秀作品选入黑板报中展示。

3、以古诗内容作画,并举行绘画展。

4、表彰大会,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个人。这样的主题活动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而且在活动中,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也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二、课程生活化,生活课程化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在语文教学中,把语文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让语文走向生活,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语文学习回归生活,这也是对语文学科本质的回归。

如在练习的“读读背背”中,有这样一些论语中的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为了检验同学们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些名言,我出了以下两道题来检测:

1、一次有一个陌生的远道朋友,来你们家做客,你们热情的款待了他,此时你由衷地发表感慨说:_______

______。

2、一次你们几个同学围坐在一起写家庭作业,遇到了一疑难问题,起初都无法解决,忽然平时学习较差的一位说出了令大家吃惊的好办法,于是,你感慨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面向全体,形式多样

综合性学习的操作形式,一定要多种多样,让学生有新鲜感、好奇感,而且在活动中,教师应不断地进行指导、点拨、咨询、协调和帮助,让学生有兴趣地做下去,从而得到体验,促进发展。学生是主体,要全程、全员、全面地参与活动。同时,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张扬生命个性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复合体。它能最大限度地尊重和利用这种独特性,学生可根据自己认知水平,实际生活,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尽可能完整地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实现学习过程从他律到自律,从消极到积极的根本转变。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1、竞赛型。有计划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对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极大的作用。竞赛可在不同范围、不同场合随时举行,不必拘泥形式的大小。如:查字典比赛、成语接龙、朗诵会、辩论赛、课本剧表演赛、演讲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可以使师生沟通,达到共同进步。这也是教学相长的真谛。活动时也可以模仿电视综艺节目的布局,全体学生分红、黄、绿、蓝几队或甲、乙两队,或是几大方阵,进行对抗赛,活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话题来确定,这些活动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们怎能不喜爱语文呢?

2、表演型。小学生很愿意模仿故事中的角色。通过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课本剧、童话剧,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记忆,还能在某些课文的情节空白、浓缩处,拓展想象,在富有创造性的表演过程中培养想象力,促进语言发展,增强自信和勇气。如学习《公仪休拒收礼物》、《云雀的心愿》等课文后,我组织学生自己创作、设计、表演课本剧,他们惟妙惟肖的表演获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这些表演的成功,激发起了学生的表演欲望,于是我又设计了一次成语典故表演大赛。另外学生们自编自演的小品也能让人明辨是非,身临其境。

3、辩论型。小学生好胜心强,不服输,常常为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根据这一特点,我常在课上开展一些小小的辩论会。学生为了在辩论中立于不败之地,辩论前积极准备资料,编写提纲,辩论中唇枪舌箭,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如:学习了《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之后,同学们对“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展开辩论;学习了《特殊的葬礼》后,又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哪一个优先级高”而辩论,通过这些争论,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另外,在同学们推荐下,我们还进行了“小学生要不要看电视?”、“ 课外辅导班有无必要?”等辩论赛。学生们的观点之鲜明,用词之精彩,辩护技巧之高超,令我佩服不已。我想:学生是有无穷潜力的,做为老师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们的潜能。

4、游戏型。爱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如:在学习第八册练习七中的口语交际《小烦恼热线》这一课时,我把课堂变化成“烦恼热线现场”,让每位学生都做热心听众,老师或个别同学则变成主持人,“角色体验”不仅解决了学生的烦恼,还锻炼了他们的口才。至于成语接力、联词作文,这更是我们的保留曲目,常玩不衰。

5、赏析型。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我开设了一些赏析型活动课,每个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选择一篇你认为最好的文章,然后先在小组中朗读,再选代表全班集体赏析。在活动中,既提高了同学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又提高了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6、旅游型。生活水平提高了,趁着“五一”、“十一”、寒暑假,很多学生都随家人出去观光旅游,回来后,总有说不完的新鲜事、希奇事。在学了《走,我们去植树》、《秋天》、等课文后,让曾旅游的同学当小导游,带着大家一起走进大自然,再现美景。不少同学还带来了数码相机拍摄的精彩画面,让“在家”的同学一起分享。这些活动课体现了他们一定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他们丰富的创造力。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面,而且对于语文阅读也是一种很好的引导。

语文活动无论采用什么形式,必须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服务课堂,开放课堂,引入竞争,想办法刺激学生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应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课内课外都营造一种语文学习的氛围。语文综合实践课的学习应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合谐发展。这正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理想!当然,在具体的操作上,还有许多方法需要摸索,还有许多困惑有待解决。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已开设的综合性实践课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语文综合性学习乘课改之风,自由翱翔在更广阔的天空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7月版

2、马振海主编:《素质教育读本》,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篇6:新课标下如何评语文课

论文关键词:新课标 培养 探究能力 主动权

论文摘要: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高中语文探究能力是我们教师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分别从如何培养学生真正的问题意识、如何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学习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着手阐述其方法。

在新课改中,高中语文应“注重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应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同时。要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这样,探究的学习方式自然进入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探究式学习就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具体说来,探究式学习就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参与多种解难释疑的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形式。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发掘其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动机。即把作为人的本质创造精神引发出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定需要。”就此,笔者觉得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从以下几点来做:

1、培养学生真正的问题意识

问题与疑问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是探究的对象和中心,也是探究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探究式的问题应该具有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作用。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等特征。一方面,高中语文探究学习,必须努力创设语文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语文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又进一步指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他的意蕴?依据是什么?通过提供一系列语文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探究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提问中的难点,随机地将教学内容进行归类、深化。或从中发现新的值得师生共同探究的新问题。例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通过自读发现了许多问题。学生提出,诗的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应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真正的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其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学习的能力

探究式学习提倡以人为本,它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时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围绕教学目标,学生学习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方式,哪些人在一起学习,大可以全由学生自己做主,老师只是以平等的身份,做一个导演,或作为参与者提出个人的看法。课外活动也是如此,学生想探究《水浒传》中的人物,有这一爱好的同学可以组成一组,开展研究:对本地风俗有兴趣的同学,又可组成一组,到各地收集素材,积累资料。老师要进行各种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发,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思考、分析、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在语文课堂上的合作与交流,能使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进入更新、更高的层次,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这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学生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和进行沟通,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收获更为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探究式学习应把课堂讨论作为教学常态。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达到合作解疑的目的。教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探究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探究者的共同体中,这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语文教学引入探究式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加强语言的感受力,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向社会各界人士请教,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交流与合作,使交流与合作从一种学习方式扩展成为学生的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在探究式语文学习中既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又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新课程改革目标。

4、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

将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进行整合,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理想环境。有力促进探究式学习的实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主动地获取由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以及其他网络资料。在获得基本知识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着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语文教学真正从“以知识为核心”转变为“以创新能力为核心”。

综上所述,探究式学习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高中语文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努力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探究式学习是着眼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方式,将极大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为培养其创新能力打开了一扇窗口。语文教学,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放在怎样的高度都是不为过的,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核心来组织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王治闲,王翔.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及对策.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9)

篇7:新课标下老师如何备课

一、导语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行家:大家好!首先,感谢教育局的领导给了我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机会。说实话,坐在这里,我感觉自己的底气不足,因为平时理论学习得还相当不够,能够真正带给大家有用的东西还很少。在这里谈“备、上、说、听、评”课,在各位行家面前纯粹是班门弄斧,不过,我还是想和在座的各位老师通过这次机会好好地学习,如果我讲的话题能够给大家带来些启发、思考,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今天我想先和大家一起聊聊“备课”的话题。

备课,是我们老师每天的必修课,那么,看看我们平时的备课情况,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二、备课的现状

我们许多学校每月都要进行教学常规检查,而备课笔记的检查无疑是其中重要一环,可当我们翻开许多语文教师的备课笔记,却发现只不过是《教师参考用书》、《名师教案》、《特级教师教案》之类的剪辑本,有的教师将往年的教案拿来进行复制、电子备课也是从网络上下载的成品教案。“写备课笔记简直是浪费笔墨!”“备课笔记全靠抄!”“写教案不就是为了应付检查、考评嘛,谁会按备课笔记上课呀!”„„老师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难道写教案的意义仅仅在于练练字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新课程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实施新程的今天,要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日的课堂上来,首先要从备课开始进行全面转换。

三、为什么要备课?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仓促上阵,哪能不败呢?所以,在上课之前,必须要认真备课,心中有底,上课才会从容,才会忙而不乱,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备课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和优选教学方案,以保证学生顺利而有效地学习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它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衡量教师责任心的尺度,同时,认真搞好备课,又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发展教学能力、提高精品意识的重要保证,也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标志。

四、谁来备

提出这个问题,有些人会觉得好笑,备课当然是教师来备。我说这个答案只说对了一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应明确:备课应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当然,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备课中占主导地位。但学生在备课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课前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并进行联想和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为课堂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师生互相协商制定教学活动的组织原则,活动方式、方法,评价机制等,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和谐的制度基础;同时,通过备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 “我不会教书,是学生教会我教书。”又说:“„„我就研究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发挥他们的作用,大家分头承包一些事情,我更多的是观察和指导。„„我自己分析,还是在于我和学生是一家人,他们帮着出主意,我也帮学生出主意,合力大于分力之和。”从魏书生这些平常的话语可以看出:学生参与备课是多么的重要。

五、备什么

〔一〕、备教材

尽管新课程理念主张,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教材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首先,教材的系统性、典型性、普及性,是其他资料所不可比拟的。其次,教材是联系教师、学生、生活的桥梁,是学习的引入、扩大、深化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全面正确深刻地把握好教材。我认为教师应从三个层次把握教材。

首先是基础层次,即全面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作者、写作背景,字词、句段、内容、结构,体裁,作者的感情倾向,写作特点等文本意思。

其次是发展层次,即教师要充分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多角度多方位地分析教材,深挖教材特有的本质,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是创新层次,即跳出课文看课文,从更大的范围来阅读理解运用课文,审视课文,以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这三个层次,一个层次比一个层次高,前一个层次是后一个层次的基础,后一个层次是前一个层次的深化,也是前一个层次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但在人的思维活动中,这三个层次往往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不能截然分开。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须要有一桶水。”教师必须要达到这三个层次,才能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

例如:《这儿真好》一课。

1、教材简析:《这儿真好》一课第二册课文上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发人深思、情境性很强的童话故事,描写了居住荒岛的小熊感到孤单,寻找朋友,在天上云朵的启示下营造树林,终于迎来许多朋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必须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思想感情。告诉我们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备学生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只有全面地掌握学生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

备学生,既要长期对学生进行观察,分析,综合,更要结合具体的课堂进行分析和预测。

1、学生与教材的关系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蓝本,是学生积累、感悟、运用的基本的材料,也是激起学生创新灵感的起点。另外,我们也要高度重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运用的能动作用。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课堂的顺利进行。

首先要考虑的是教材的内容,学生是否熟悉,在学生的阅读经历和生活经历中是否曾经遇到过,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第十册语文教材《爱如茉莉》一课,学生对父母关爱自己的事情已经习以为常了,觉得这些都是应该的,体验不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教学时就是要抓住“吃饺子、病房探望、手脚麻木也不惊动对方”这些细节,让学生通过读、品、悟,理解父母亲之间的爱是在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的,尽管平淡如水,却包含一片真情,就如平淡无奇的茉莉。

其次要考虑的是教材的写作手法,谋篇布局等特点学生是否已掌握或熟悉。

第三考虑的是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掌握程度。参照教师对教材把握的三个层次,学生对教材的掌握也有三个层次:优秀学生可能达到创新层次,而后进生可能只达到基础层次,甚至有些学生基础层次都达不到,只理解个别的片断.当然这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优秀生可能对某些基础知识不理解,有些后进生在某些方面也有创新思维,但不管哪个层次我们都必须分析其达到这个层次的原因和发展的可能性以及解决的方法途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就基本上能掌握学生与教材的关系,为课堂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师”和“学生”两个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已不再是单纯的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评判者,是“学生”中平等的一员;而“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接受器,而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是否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2)师生间是否能充分交流思想感情,是否有“霸权”现象出现;

(3)教师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是否都有表现的机会;

(4)教师是否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差异性等;

(5)教学中的问题是否与学生协商解决。

当然还有很多方面,但关键的一条就是教师与学生应“平等对话”,不应“唯我独尊”,这是新课程实验能否成功的重要一环。

3、学生间的关系

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而且要加强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在学生间的交流碰撞中理解、感悟、激发灵感,进行创造。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也应重视调查研究学生间的交流互动情况。例如:

(1)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如何;

(2)学生间是否每个学生能充分发表意见,并敢于和善于发表意见;

(3)优秀学生和后进生所占比例如何;

(4)学生间的正式或非正式组织的情况如何。

4、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

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包括学习的动机、目的、情感、意志、自制力以及学生的性格气质等,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影响学生对学习任务完成的方式方法,进展快慢,完成程度以及与师生的配合程度等,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尽量发挥学生的优点而克服其弱点。

(三)备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方法

语文教学目标应着眼于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既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理解、运用,语文素养的培养,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可分为长期教学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长期教学目标是通过一节节的短期教学目标实现的,而短期教学目标必须体现长期教学目标。

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的根据应该是长期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坚持四个“统一”:社会发展与学生发展相统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统一,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相统一。

教学目标的确定可由教师和学生协商确定,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应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促进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组织学生学习,学习任务适应学习者,教师为学生服务,因此教学方法也应改变很多。有些教学方式方法,组织形式,媒体的使用,教师可与学生协商解决。当然教师应起主导作用,特别在以下几个方面是无法替代的:

1、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规律、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帮助学生查找和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必要时提供资料;

5、精心组织和调控课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6、引导学生向纵深发展,架设“梯子”,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帮助学生总结提高;

7、善于使用多媒体,使教学活动更高效进行。

当然教学方式方法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我们去研究实践,但教师应着重研究如何在教学这个系统中,充分调动各种因素,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例如:《这儿真好》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教学分两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记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从学生的发展考虑,根据课程阶段目标及教材特点,通过这一课的教学,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真好”究竟好在哪里? 情感目标:体验文中小熊的情感变化,知道创造美好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重要性。

3、教学重、难点:

教学和难点是:通过读书感悟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教学思路:语言能力的高低影响着一个人生活的视界,也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存状态。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学语言,因此,这节课主要以读为主,借助简笔画和多媒体创设一个有声有色的情境,利用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不断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读出语言的形象,体会语言的情韵,还语言以生命。

教学过程:分四步进行。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读悟结合,品味语言

活动一:联系生活——伤心着小熊的伤心。活动二:朗读感受——急切着小熊的急切。活动三:观察想像——小岛边了模样。

活动四:表演体会——“这儿真好”“小熊真棒!”

4、课堂延伸,活动内化

给小岛起名字;对小熊说几句话;补充阅读儿歌《绿》。

六、怎样备

传统的备课是写教案,写教案本无可厚非,但写教案太注重形式化,比如一定要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程序、反思等内容。这样造成了教师很多不必要的负担,比如很多内容在书上或参考资料上有,但为了应付检查不得不写下来;教师很多有创意性的设想,在教科书上批注就可以了,但为了应付检查,不得不一字不漏地写下来,并且这样的“写教案”,其实是“抄教案”,由于教师要上课又要批改作业,又要找学生沟通交流,这样的“写教案”不堪重负,于是只有一抄再抄,更糟糕的是,这种纯粹抄的教案,除了能应付检查外,只能成为一张废纸,几乎没有人按这样的教案上课。

备课是上课前的一种准备和设想,确实需要周密的思考、精心的设计。但备课不能太注重形式,应该“不拘一格”,备课可以写成完整的教案,但也可以在教科书上批注,在资料上添加,甚至什么都可不写,做到“心中有数”就行了。我认为这也是教育战线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要求。

打破形式上的枷锁,是为了提高备课的质量,备课时一定要做到“教材在我心中”、“学生在我心中”、“教学目标和思路在我心中”、“教学方法在我心中”,我们既要遵循规律,又要张扬个性;既要全面考虑,又要突出重点;既要依托教材,又要突破教材,深挖教学资源;既要充分考虑教学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又要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并且,教师要走到学生中去,了解情况,沟通思想,一起协商备课。

篇8:新课标下如何评语文课

第一, 感知阶段就是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直观的感受。这种感知也就是对文章的第一印象, 是学生从文章中获得的初步的信息。这种信息可能是文章的最主要特征, 是学生在无意注意的条件下被深深打动的一个方面, 往往也是文章最动人、最精彩的一个方面。在这一阶段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首先要培养学生怎样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怎样把握文章的主体形象。要告诉学生, 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主体形象, 有的是人, 有的是物, 要根据具体的文章作具体的分析, 这是文章最主要的信息。其次, 要教会学生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基调。因为基调是统摄文章的灵魂, 是蕴藏在文章中的情感倾向, 是贯通文章整体的主旋律。把握了文章的基调有助于从整体上认识文章, 把握文章的主旨。例如, 在教学鲁迅的散文《风筝》一课时, 学生通过阅读把握了文章中鲁迅一直感情沉重的基调, 从而, 也就很容易地把握了文章中的兄弟之情, 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和鲁迅自省精神的文章主旨。

第二, 理解阶段就是培养学生在获取信息之后如何分析、处理信息的过程, 是学生认识深化、思维拓展、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理解是感知后对文章的理性化思考, 它要求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出发, 深入到文章的内部去揣摩, 品味, 分析, 思考。理解既不是单纯的感性认识, 也不是抽象的理性认识, 而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心理活动, 是感知后的深化和升华。理解是多层次的。阅读各类文章, 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接受文章的语言信息包括理解文章的词句、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这种对语言的理解虽然是浅层次的, 但它是深层次理解的基础和前提。深层次理解就是对文章的深层意蕴和文体的结构艺术的理解。教师要告诉学生, 优秀的作品所迸发出来的美的浪花, 是个人、社会、历史等多种审美因素的综合体现。作品所蕴含着的鲜明的个性意识, 是作家个人的生活体验, 是作家个性化的情感流露, 同时又折射出时代精神, 与作品的特定的社会情绪和群体意识密切相关, 体现了人们共同的审美意识, 因而能引发人们感情的共鸣和心灵的共振。因此要教会学生阅读这些作品要通过作品的表象深入文章的深层世界之中, 去倾听作者的心声, 感受作家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对自然独特的审美发现和认识, 以自己整个身心的投入去获得多维的审美体验。如果我们的学生达到了这种程度的理解, 就可以从文章中发现自我, 发现一个新的世界。例如, 学生阅读《孔乙己》一文, 首先通过阅读感知孔乙己的外貌, 了解他长什么样, 了解他的遭遇, 分析体会他的语言, 把握他的性格, 这是浅层次的理解;再进一步的阅读, 结合孔乙己所处的时代, 以及当时人们的精神意识, 社会状况, 来深层次的理解孔乙己为什么会成为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从而理解了作品的批判性。

第三, 鉴赏阶段是阅读审美的最高境界。在这个过程中, 要求学生把感知、理解阶段的阅读结果重新联系、统一起来, 对文章进行宏观的理性的审视和鉴别, 从而“悟”文章深藏的人生精义和表达这种意蕴的艺术方式, 并对文章或文章的某一局部做出评判或进行鉴赏。例如学习阅读小说《范进中举》一课, 首先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审视文章的整体, 把握范进这一人物的形象性格, 然后在足够的时间里鉴赏范进喜极而疯的情节, 让学生对这一片段进行欣赏、揣摩、玩味, 从而把握作品的主旨, 体会作品辛辣的讽刺意味和表现艺术。

上一篇:内墙涂料粉刷合同下一篇:开学工作督导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