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认识教案

2024-09-05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认识教案(共15篇)

篇1: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认识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3~24页。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初步会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能根据现实情境和信息,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观察思考等方法,探究长发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长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根据表面积的计算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学具

教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可展开)、投影机、多媒体课件。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

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答填空(1)长方体有()个面,一般都是(),相对的面的()相等;

(2)正方体有()个面,它们都是(),正方体各面的()相等;

(3)这是一个(),它的长()厘米,宽(),高()厘米,它的棱长之合是()厘米;(4)这是一个(),它的棱长之和是()厘米。

2.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它们的表面都有6个面,今天就来研究它们表面的大小。二.新课教学

1.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教师出示长方体教具,用手摸一下前面(面对学生的面),说明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它的大小是它的面积。

师:长方体有几个面?

生:6个面 教师用手按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摸一遍,说明这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请学生拿着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盒子也摸一摸,同时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再请学生拿着正方体盒子,两人一组边摸边说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师:(拿着长方体盒子)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能一眼全看到吗?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一眼全看到?

学生讨论。(把六个面展开放在一个平面上)

教师演示: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盒子展开,剪去接头粘接处,贴在黑板上。请每位同学把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盒子的表面展开铺在课桌上。

师:请再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口答)教师板书: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1)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请同学拿着自己的长方体(用展开图折上),量出它的长、宽和高,说一说哪些面大小相等,指出相邻的三个面各用哪两条棱作为长和宽。

学生四人一组边操作边讨论后归纳:

上下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宽的;前后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高作为长和宽的;左右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高和宽作为长和宽的。

师:对长方体实物,我们已经会找它每个面和对应的长和宽了,在平面图上会不会找呢?

请同学用自己的展开图练习找各面的长和宽,然后再请一两位同学上讲台,指出黑板上展开图中相等的面和对应的长和宽。

师:我们再从立体图形上看一看。(用多媒体课件或抽拉投影片演示,图像要验证相对的面相等,展示每个面对应的长和宽)

师:想一想,长方体表面积该如何计算? 学生讨论归纳后板书:上、下面:长×宽×2

前、后面:长×高×2

左、右面:高×宽×2(2)请同学们用新学的知识解决下面问题:出示例1 问:做这个微波炉的包装箱需要多少硬纸板实际就是求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3)找出用不同方法解答的两个同学板演,之后讨论哪一种方法更简单。

3、练一练

练习教材24页“做一做”(利用投影订正)

4、正方体面积的计算方法

(1)师:看看自己正方体表面积展开图,能说出如何求正方体的表面积吗?

生:一个面的面积乘以6。

师:如何用棱长来表示它的面积? 生:棱长×棱长×6(2)试解下面的问题:一个正方体墨水盒,棱长为6.5cm,制作这个墨水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请同学们填在书上。

5、讨论:如果这个盒子没有盖子,做这个纸盒需要多少硬纸板?该如何计算?

师:在一些实际问题中,不是求长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审题时要注意分清是求那几个面的面积和。

三、巩固反馈

1、口答教材25页第3题。

2、计算教材25页第4题。

3、口答。判断正误

(1)长方体的三条棱分别叫长、宽、高。()(2)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求它的表面积列示是4×2×6()(3)用四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四个小正方体表面积小。()

四、课堂总结及课后作业

1、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如何计算?

2、作业:教材26页8题

五、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3、表面积公式的应用

例1(0.7×0.5+0.7×0.4+0.5×0.4)×2 =(0.35+0.28+0.2)×2 =0.83×2 =1.66(平方米)答:至少要用1.66平方米的纸板。例2 6.5×6.5×6253.5

=42.25×6 =0.83×2(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墨水盒至少要用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篇2: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认识教案

园南小学

方莺

教学内容:课本第41、42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求长方体的表面积。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切一切或剪一剪,引导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展开图的探究得出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情感与态度: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增强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推导过程。教学难点: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推导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阶段:

1.请学生利用受中的长方体纸盒,请将这个长方体纸盒沿着棱剪开。

(学生操作)

我们将长方体沿着棱剪开,就得到了一个长方体表面的展开图。(出示学生得到的长方体表面的展开图。)

[学生通过操作得到长方体表面的展开图,由于沿着不同的棱剪开,就得到的长方体表面的展开图也不同,因此会有多种展开图。]

二. 中心阶段:

1. 引导学生观察得到的长方体的展开图,思考:长方体表面的展开图有什么特征?

长方体表面的展开图有三组相同的长方形面组成,共有6个面。

2. 想一想可以怎么求这6个面的面积总和。方法(1):先分别求出前面的面积,再求出上面的面积,再求出左面的面积,然后将这3个面的面积相加再乘以2,就是这6个面的面积总和。

方法(2):先分别求出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和,再求出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和,再求出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和,最后将它们相加,就是这6个面的面积总和。

3. 请你试着求一求你手中的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总和。注意:先测量棱长的尺寸,再计算,取整厘米数。(学生计算)

4. 刚才我们计算的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可以怎么求呢?书上有具体的介绍,请打开书,翻到P41,看书回答:(1)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2)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1)长方体有三组相同的长方形面,共六个面,六个面的面积总和称为长方体的表面积。

(2)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S=2(ah+ab+bh)

[学生通过对自己手中的长方体表面的展开图的观察,自主探究,得出了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可以怎么求的结论。最后通过看书规范自己的结论。]

三. 练习阶段:

1. P42/1 可以请学生利用附页2中的图形折一折,加深理解,怎样的图形可以折成长方体,可以让学生适当地进行记忆。

2. P40/2 让学生独立完成,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

解:S=2(ah+ab+bh)

=2×(6×8+6×4+4×8)=2×(48+24+32)=2×104 =208(平方分米)

答: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08平方分米。

3.计算下面正方体的表面积。

解:S=2(ah+ab+bh)

=2×(7×3+7×2+2×3)=2×(21+14+6)=2×41 =82(平方米)

答:长方体的表面积是82平方米。

解:S=2(ah+ab+bh)

=2×(2×10+2×1+1×10)=2×(20+2+10)=2×32 =64(平方分米)

答:长方体的表面积是64平方分米。

4.P40/3 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利用多媒体讲解,使学生形象生动地解决问题。

[练习时让学生适当地借助直观、现象的学具,帮助解决问题。]

四. 总结:

长方体有三组相同的长方形面,共六个面,六个面的面积总和称为长方体的表面积。

篇3: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认识教案

例题:教材P17练习四的第1题 (如图) 。

对于此题, 教师在教学时通常会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在教学完例题后再来完成, 二是开门见山地先解决再教学例题。两种方式各有其可取性, 前者倾向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后者考虑到能求每个面面积是正确计算表面积的前提, 为新知学习作了能力的铺垫。但两种方式又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对于前者, 学生都能求表面积了, 再单独练习此题, 练习的层次性很难体现, 因此教师即使安排此练习, 理由往往都是“因为是教材安排所以要练习”。对于后者, 课堂起始就让学生计算各面面积, 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 而且铺垫痕迹明显。此题应该怎么处理?

本课的知识目标有两个:一是理解什么是长正方体的表面积, 二是能正确计算表面积。对于表面积意义的理解, 学生不存在认知困难, 因此, 此课的大部分时间应安排计算表面积。练什么, 怎么练?在听课的过程中, 发现老师同样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追求深度, 二是追求变化。追求深度者往往在计算方法上下工夫, 采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用“底面周长×高+2底面面积”方法计算。追求变化者安排了根据实际情况求表面积, 也就是把教材安排的第二课时放在此课一起学习。此课练习应该练什么?

在与老师的交流中, 总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这节课上不出什么新意。此课如何上出新意?

要解决如上困惑, 应该从“学习起点”“学习要点”“学习定位”三方面分析。

1.学习起点。表面积的意义 (长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 学生完全有能力理解, 理解了表面积也就能独立计算表面积。因此, 此课应该定位于“问题驱动下自主学习”。

2.学习要点。能正确计算各个面的面积是此课的关键。尽管学生能独立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 但在立体图形中找到平面图形及相应的长和宽还属首次, 对于空间想象力弱的学生而言, 很难准确找到每个面的长和宽是他们学习此课的最大障碍。

3.学习定位。从单一知识角度而言, 本课只是表面积的意义与计算, 但如果把学习视觉放眼于整个图形领域, 它从属于“图形的测量”。从认识图形角度看, 认识一个图形一般是先认识这个图形的特征, 再对图形进行测量。因此, 教师视觉应定位于认识图形的一般过程, 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让学生经历图形认识的过程。

基于上述认识, 我们可以这样教学《长正方体的表面积》。

一、新授:立足整体, 把握关键

课始,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忆学习平面图形的过程:我们是先认识长正方形的特征, 再学习长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其实, 认识同类事物往往会经历同样的过程, 认识平面图形我们经历了“认识特征”—“计算周长面积”的过程, 立体图形同样如此。你看, 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正方体的特征, 想一想, 长正方体有怎样的特征 (为学习表面积作知识准备) 。接着, 出示一个长方体 (并注明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 。你能计算这个长方体的什么? (把学生的思维视角引向测量) 受长正方形的影响, 学生基本能想到求棱长总和、各面面积以及表面积。这里要关注两点:第一, 长方体是立体图形, 不再是“四周”, “周长”一词不能准确表述各棱长度, 因此用“棱长总和”比较合适。第二, 要充分交流怎样求各面面积。可以通过交流的方式展开, 你能计算哪面面积?怎样计算?给了你三个数据, 你为什么偏用这两个数据相乘而不乘第三个数据?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学会排除干扰条件, 明晰“体”中的“面”, 从而培养空间感。最后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二、练习:立足基本, 关注能力

作为长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起始课, 巩固一般方法, 能正确熟练计算是根本。“底面周长×高+2底面面积”的方法可遇而不可求。根据实际情况求表面积显然应在熟练此课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作为本课练习, 教师应该关注的是计算的“灵活性”。另外培养学生根据数据特点, 灵活计算也是练习的要点之一。

篇4: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认识教案

1.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

2.通过小组讨论实验的方法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运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生活美、数学的美。小组共同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宽是多少。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剪刀、长方体盒子、尺、硬纸板、火柴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孩子们,大家好!今天侍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件礼物,想把它送给这节课最爱动脑筋,最爱发言的同学,老师觉得这件礼物的盒子不够精美,你们能不能给老师出出主意?让这个盒子更加美丽?(学生说到给礼物盒子包上包装纸。对,侍老师的想法和你们一样。)

想知道这张包装纸的大小吗?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会自然明白。

二、新课展示

1.请同学们按照黑板上的要求,带着问题去学习。(自学P6—P7)

(1)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2)通过小组讨论实验的方法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运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分组讨论动手操作,探索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并建立它们的联系。

孩子们,现在请大家利用桌面上的长方体、剪刀,看看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展开是什么形状的呢?请在展开图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观察长方体展开图,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学生分小组合作操作。)

3.各小组学生交流汇报结果。

学生到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并汇报探索思维过程,可能有以下几种 :

学生1:把长方体纸盒6个面剪开, 通过我们组的实验发现,长方体相对的面面积相等(即上下面积相等,左右面积相等、前后面积相等),并把相对的面摆放在一起组成三大部分。要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只要把这三部分面积相加 ,第一部分面积为“长×宽×2”,第二部分面积分为“宽×高×2”,第三部分面积为“长×高×2”,得出 :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宽×高×2+长×高×2。学生汇报后 ,要求让多个学生演示、表述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一推导思维的全过程 。

板书:长方体表面积=长×宽×2+宽×高×2+长×高×2

学生2:把长方体纸盒剪成面积相等的两大部分。只要把这两大部分的面积相加,就可以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第一大部分面积为:“长×宽+长×高+宽×高”,而第二大部分面积与第一大部分面积相等,只要把第一大部分面积乘 2, 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板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如果长方体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高用c表示。那么

用字母表示:S长方体表面积=(a×b+a×c+b×c)×2

同学们通过你们刚才的实验,你们是否能总结出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学生3:通过刚才的实验操作,我们小组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因为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所以只要求出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乘以六就可以了。

板书: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如果棱长用a表示,那么S正方体的表面积=a×a×6

孩子们,通过刚才的实验操作,我发现你们的思考问题的方法真不错,请大家看屏幕演示。(演示这一种方法推导思维的全过程 )

[设计意图]本次活动的设计,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每个同学都参与活动的过程,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长方体有六个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况且面积相等。从而得出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更有利于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合作与探究

1.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

2.给出课前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的数据,让学生计算包装这个盒子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

3.一个正方体礼品盒,棱长1.2分米,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

四、课堂小结、目标达成

长方体是一种很常见的物体, 在我们的周围随时都可以看到长方体,同学们在教室内找一个长方体并求出它的表面积。学生交流测量和计算的情况。

五、拓展创新

每个小组的桌面上都有3个相同的小长方体盒,现在要将这3个小长方体包装起来,请大家给它设计一个包装方案,并在小组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包装?(学生通过操作、合作、讨论设计出许多包装方案,并说出自己设计包装方案的想法。)有的小组同学把面积最大的3个面重叠起来,有的认为这样包装纸装用得最少,而有的则认为有时不单要考虑包装纸的大小,也要考虑包装是否美观、大方,也有的……

篇5:《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1.理解什么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2.掌握正方体与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正确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篇6: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分组操作: (1)每个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沿着棱剪开,再展开,看一看,展开后的形状。 (2)在展开后的图形中,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六个面。 (3)你有什么发现? (4)师生共同小结: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探索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出示长方体展开图。 ①思考讨论: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联系? ②填一填        上、下每个面,长=长方体的vw,宽=长方体的vw;        前、后每个面,长=长方体的vw,宽=长方体的vw;        左、右每个面,长=长方体的vw,宽=长方体的vw。 (2)观察思考:怎样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3)教学例题。 做一个长 0.5m,宽0.3m,高0.4m的长方体募捐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硬纸板? ①学生分析题意,试着解答.教师巡视,相机辅导。 ②学生汇报: 启发学生明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要求“做这样一个长方体纸盒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就是要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首先要找出每个面的长和宽,根据长方体的长、宽、计算每个面的面积,每个面的面积之和就是表面积。 让有不同解法学生说出解法及解题思路。 0.5*0.3*2+0.5*0.4*2+0.3*0.4*2 (0.5*0.3+0.5*0.4+0.4*0.3)*2 ③分组讨论: 比较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联系?哪种解法简便? 不同:第一种方法是先分别算出上、下面的面积和,前后面的面积和,以及左、右面的面积和,然后加起来。第二种方法是先算上面、前面、左面三个面的面积和,再乘以2。 联系: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把第一个算式改变成第二个算式。第二个算式更简便些。 计算长方体表面积时,最关键的是找出什么? 思考:如果按我们算好的硬纸板的面积去领正合适的纸板,能做出我们需要的募捐箱吗?为什么? (4)总结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结合实际,灵活应用 1.募捐箱做好后,想找一些漂亮的红纸装饰一下箱子的外面,观察一下哪些面需要装饰漂亮又省纸?那需要多少红纸?(小组讨论解决) 2.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长10cm,宽6cm,高12cm。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  如果把一个长方体切分成两个长方体时,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比原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为什么? (四)总结评价,知识升华 1. 今天你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 2. 学习上有什么收获? 3. 你感受最深是什么?

篇7: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分组操作: (1)每个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沿着棱剪开,再展开,看一看,展开后的形状。 (2)在展开后的图形中,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六个面。 (3)你有什么发现? (4)师生共同小结: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探索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出示长方体展开图。 ①思考讨论: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联系? ②填一填 上、下每个面,长=长方体的vw,宽=长方体的vw; 前、后每个面,长=长方体的vw,宽=长方体的vw; 左、右每个面,长=长方体的vw,宽=长方体的vw。 (2)观察思考:怎样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3)教学例题。 做一个长 0.5m,宽0.3m,高0.4m的长方体募捐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硬纸板? ①学生分析题意,试着解答.教师巡视,相机辅导。 ②学生汇报: 启发学生明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要求“做这样一个长方体纸盒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就是要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首先要找出每个面的长和宽,根据长方体的长、宽、计算每个面的面积,每个面的面积之和就是表面积。 让有不同解法学生说出解法及解题思路。 0.5*0.3*2+0.5*0.4*2+0.3*0.4*2 (0.5*0.3+0.5*0.4+0.4*0.3)*2 ③分组讨论: 比较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联系?哪种解法简便? 不同:第一种方法是先分别算出上、下面的面积和,前后面的面积和,以及左、右面的面积和,然后加起来。第二种方法是先算上面、前面、左面三个面的面积和,再乘以2。 联系: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把第一个算式改变成第二个算式。第二个算式更简便些。 计算长方体表面积时,最关键的是找出什么? 思考:如果按我们算好的硬纸板的面积去领正合适的纸板,能做出我们需要的募捐箱吗?为什么? (4)总结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结合实际,灵活应用 1.募捐箱做好后,想找一些漂亮的红纸装饰一下箱子的外面,观察一下哪些面需要装饰漂亮又省纸?那需要多少红纸?(小组讨论解决) 2.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长10cm,宽6cm,高12cm。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 如果把一个长方体切分成两个长方体时,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比原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为什么? (四)总结评价,知识升华 1. 今天你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 2. 学习上有什么收获? 3. 你感受最深是什么?

篇8: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认识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 实物引入、提示课题、明确目标

师: ( 用课件出示实物图, 谈话导入新课, 揭示学习目标) 同学们,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长方体、正方体纸盒 ( 如牙膏盒、药盒等) , 工人师傅在制作这些纸盒时至少要用多少纸板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当你看了课题以后, 你想知道什么?

生1: 什么叫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生2: 怎样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评析: 从生活实际引入, 还数学的原始本来面目, 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根据题目设问, 既能达到以问促学的目的, 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既提出了研究问题, 又使学生学有方向, 学有目标

2 演示操作、形成表象、建立概念

2. 1 初步认识长方体的表面积。

师: 我们先来研究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长方体牙膏盒)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沿着棱剪开 ( 纸盒粘接处多余的部分要剪掉) , 再展开, 你发现了什么?

生1: 我发现原来的立体图形变成了平面图形。

生2: 我发现长方体的外表展开后是由6 个长方形组成的。

2. 2 初步认识正方体的表面积。

师: 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 ( 再出示正方体药盒课件) 按同样的方法剪开, 再展开, 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1: 我发现正方体展开后也变成了平面图形。

生2: 我发现正方体的外表展开后是由6 个正方形组成的。

2. 3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

师: 说得对! 请你拿出学具袋中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学具, 也用同样的方法剪开, 再展开, 看看展开后的形状, 然后在展开后的图形中, 分别用 “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 个面。

师: 从学生手中选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展开图贴在黑板上。问: 通过观察课件和动手操作实物模型, 谁知道什么叫做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生1: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就是指长方体或正方体物体表面的面积。

生2: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就是指长方体或正方体外表的面积, 也就是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的面积和。

生3: 简单地说就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 叫做它的表面积。

评析: 电脑课件使原来用实物不好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展示, 降低了观察上的难度, 同时动静结合的画面使观察的重点更突出,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注能力,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看剪开、展开的实物课件及动手操作剪一剪、标一标、贴一贴的实物模型, 让学生真正动眼、动手、动脑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3 迁移类推、自己发现、总结方法

师: 长方体的表面积我们会计算了, 那么正方体的表面积应该怎样计算?

生1: 正方体同长方体一样都是六个面, 而这六个面的面积是相等的, 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所以我认为正方体的表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乘以6。

生2: 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面积相等, 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等于棱长 × 棱长 × 6。

师: 利用正方体学具快速计算它的表面积。

生1: 4 × 4 × 6, 我用4 × 4 求出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 再乘以6就求出6 个面的总面积。

生2: 还可以列式为:

评析: 由于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在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所以教师设问: 长方体的表面积我们会计算了, 那么正方体的表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教师没有讲, 而是把迁移类推的机会留给了学生,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类推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可见教师用心良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再创造能力

4 质疑问难、巧设练习、灵活应用

师: 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大家还有问题吗?请仔细阅读教材, 有问题提出来。

师:出示长方体牙膏盒, 能计算出它的表面积吗?

生:齐声回答“能!”过了一会说:不能。

师: 为什么?

生; 因为不知道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师: 对! 要想求出牙膏盒的表面积需要量出几个数据? 分别是长方体的什么?

生: 需要量出3 个数据, 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 请拿出学具袋中的牙膏盒, 帮助工人师傅计算一下制作一个这样的牙膏盒至少需要多少纸板?

生: 列式 ( 略) 。

师: 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药盒, 计算出制作一个这样的药盒至少需要多少纸板? 测量后你发现了什么? ( 特殊长方体)

生: 我发现长方体药盒的宽和高是相等的, 所以是一个特殊的长方体。

生: 列式 ( 略) 。

师: 请你从学具袋里拿出正方体药盒, 求出它的表面积。制作100 个这样的药盒至少需要多少纸板?

生: 列式 ( 略) 。

师: 请拿出学具袋里的火柴盒, 分别求出内匣和外壳的表面积。

这道题有点难, 同学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解决的办法。

生:汇报计算方法 (略) 。

篇9: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认识教案

关键词:《学生学业评价标准》;研学后教;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169-02

《学生学业评价标准》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献,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只有时刻心中有标,按照标准的要求,才能把握好学科教学的方向、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要求。

“学标”以后,一线教师面对的一件大事就是“用标”。近期,我把《评价标准》用在了我区“研学后教”的课改课堂上,收到一定的成效。以下就结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谈谈我的做法。

《评价标准》中指出,本节内容的评价要求是: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我考虑到本课里学生的研学背景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理解,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基于以上两点,我把本课的研学目标定为如下几点:

(1)我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我能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问题。

(3)我能在小组学习中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方法和想法。

并把本课教学重点定为:建立表面积的概念以及理解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定为: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研学过程如下:

一、导趣乐学

1、长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相对的棱的长度( ),相对的面( )。

2、正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它的棱( ),每个面( )。它是特殊的( )。

3、看图,指出右图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二、导思善学

1、动手实验,探索含义

活动1:拿出沿着棱剪开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展平,摸一摸,初步感受它的表面积。

猜一猜:什么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我知道了叫它的表面积。

活动2:观察、探讨。

(1)哪些面的面积相等?

(2)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2、寻找规律,探究方法

活动1、自学书本P34例1,寻找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完成在书本上)。

活动2、与同伴说一说:我是这样想的……

活动3、分组讨论,比较各种解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联系?哪种解法简便?

长方体的表面积=

活动4、思考:正方体的表面积应该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自学完成书本P35例2

3、延伸思考,实际应用

活动1、独立完成书本P34“做一做”(只列式不计算),小组交流。

活动2、独立完成书本P35“做一做”(只列式不计算),小组交流。

思考:这是求表面积吗?

三、导练活学

1、老师放漂

温馨提示:老师放漂三组题,小组学生可自由接漂其中任意两题,如果时间允许,鼓励多接漂题。班内展示介绍小组的方法。

我会填

(1)右图的长方体中朝着我们的面(前面2cm)的面积是——。

(2)它的右侧面的面积是( )。

(3)它向上的面的面积是( )。

我会判:把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桶里外面喷上油漆,需要喷10个面。( )

我会选

一个长方体的长和宽都是2cm,高是2.5 cm,计算这个图形的表面积正确的算式是( )。

(A)(2×2+2×2. 5+2×2.5 )×2

(B) (2+2. 5+2)×2

(C) 2×2 ×2 +2×2. 5×4

2、学生放漂

[温馨提示;学生小组内或两个小组相互放漂书本P36、37的一个问题,小组合作打分评价,然后班内展示介绍问题及解法]

四、研学拓展(可作为课外活动)

如何把这个长方体木块分成两个棱长为4cm的正方体?

(思考:两个棱长为4cm的正方体的总面积与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相等吗?)

我设计了以下的研学评价让学生在课堂结束前完成:

自我评价:

通过学习,你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及计算方法了吗?

A、完全掌握 B、已经学会,但还有错

C、通过努力,自己可以解决 D、还有不过关的,需要老师或同学的帮助

小组评价(可多选):

A、团结合作 B、细心思考 C、团结合作

篇10: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认识教案

求一些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教材25页第5题、教材第26页第9、10题)。

学习目标:

1、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结合实际生活,求一些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2、通过练习、操作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

能根据生活实际,对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进行正确的判断。

教学难点:

求一些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具运用: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且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请大家试着解决下面的两个问题。(出示课件)

1、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的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纸板?

2、一个棱长和为180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师: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就是计算出它们6个面的面积之和,但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只需要计算其中一部分面的面积之和,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思考了。

二、新课讲授

1、教材25页第5题

(1)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长10 cm、宽6 cm、高12 cm。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

(2)学生读题,看图,理解题意。

(3) 上下面不贴说明什么?(说明只需要计算4个面的.面积,上下两个面不计算)

(4)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5)集体交流反馈。

方法一:10122+6122=240+144=384 (cm2)

方法二:(1012+612)2=(120+72)2=384 (cm2)

答: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需要384平方厘米。

2、教材26页第8题

(1)课件出示教材26页第8题图片及文字:一个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3 dm,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鱼缸的上面没有盖)

(2)学生读题,看图,理解题意。

(3)提问鱼缸的上面没有盖说明什么?(说明只需计算正方体5个面的面积之和)

(4)请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

335=95=45 (dm2)

答: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45平方分米。

三、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9、10题。

四、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求一些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

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长10cm、宽6cm、高12cm。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

方法一:10122+6122

=240+144

=384 (cm2)

方法二:(1012+612)2

=(120+72)2

=384 (cm2) 答: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需要384平方厘米。

一个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3 dm,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335

=95

篇11: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并能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熟练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学难点: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具:长方体、正方体教学模型,课件。教学过程:

一、回忆引入教学内容:

1、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让学生来说说这些是什么形体?它们各有几个面?每个面怎样求面积?(学生回答)

2、谈话引入教学内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练习课”(板书课题)。

二、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

1、表面积:(1)说说什么叫做表面积?长、正方体的表面积指什么?怎样计算长、正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棱长×棱长表示什么?为什么乘6?)(2)练习:求表面积①长方体长8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②正方体棱长9分米。(3)提问:长、正方体的表面积是不是总是算六个面的总面积,生活中有没有不算六个面的情况,举例说明。

根据学生举例进一步提问:算五个面的时候,少算的面一般是哪一个面,应该用什么条件去算?(游泳池贴瓷砖,粉刷教室,无盖的手提袋)

算四个面时一般算哪几个面,应该用什么条件去算?(通风管、烟囱)

2、体积:

(1)说说什么叫做体积?怎样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长方体的体积= 长 × 宽 ×高

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底面积

(2)练习:求体积①长方体长8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②正方体棱长9分米。(3)问:如果把这两个形体看做一个容器,那么这个容器的容积又指的是什么?计算体积和容积时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计算方法相同,都用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只是测量方法不一样,体积是从物体的外面测量数据,容积从容器的里面测量数据,所以一个物体的体积要大于它的容积)

三、师:刚才我们回顾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及其计算方法,要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要知道哪些条件?所谓“学以致用”,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试试自己能否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呢?

四、巩固练习:

(一)基础练习

1、填空:

(1)一个长方体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3厘米,体积------,表面积------。(2)一个正方体棱长扩大2倍,表面积扩大(),体积扩大()。

(3)用一根棱长48厘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框架,其表面积------,体积------。

2、选择:

(1)棱长5厘米的2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平方厘米。

A.10 B.25 C.50 D.125(2)一个菜窖最多能容纳6立方米的白菜,这个菜窖的()是6立方米。

A.体积 B.容积 C.表面积

3、判断:

(1)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2)表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3)冰箱的容积就是冰箱的体积。()

(4)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相等。()

(5)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的水箱,求水箱最多可装多少水是求水箱的表面积。()

(二)变式练习

1、一个无盖长方体铁皮水箱,长5分米,宽4分米,高6分米,水箱放在地上,占地面积是多少?做这样一个水箱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这个水箱可以装水多少升?

2、一间卧室长8米,宽6米,高5米,如果在卧室四周墙壁贴上墙纸,除去门窗10平方米,共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墙纸?墙纸每平方米要3.5元,那么需要多少钱买这些墙纸?

3、把一块棱长0.6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横截面面积是0.08平方米的长方体钢材,锻成的钢材有多少米长?

4、一个长方体水箱,长1米,宽8分米,高6分米,里面水的深4.5分米,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5、有一间学校要挖一个长50m,宽40m,平均深2m的游泳池。(1)这个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2)在池的底面和四壁抹上一层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3)如果每12m用水泥5kg,每1kg水泥需要0.8元,买水泥一共需要花多少钱?(4)如果池中平均水深1.2米,水管平均每分钟流量800立方分米,那么需要注水多长时间?

议一议:刚才同学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一些和表面积、体积有联系的生活问题,你们认为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小结: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的问题是与表面积还是与体积有关,如果是表面积的话要注意是求几个面、哪几个面,用什么数据去求,还要题目中有多余信息时要能正确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同时注意单位的统一和对应。

(三)拓展练习

一个无水的鱼缸,长4.6分米,宽2.5分米,高3.5分米,放进一块高2.8分米、体积是4.2立方分米的假石山,如果想要放水把假石山完全淹没,水管第分钟的流量是8立方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分钟才行?

六、总结

篇12: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认识教案

求一些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1.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结合实际生活,求一些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2.通过练习、操作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

能根据生活实际,对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进行正确的判断。

教学难点:

求一些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具运用: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且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请大家试着解决下面的两个问题。(出示课件)

1.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的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纸板?

2. 一个棱长和为180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师: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就是计算出它们6个面的面积之和,但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只需要计算其中一部分面的面积之和,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思考了。

二、新课讲授

1.教材25页第5题

(1)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长10 cm、宽6 cm、高12 cm。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

(2)学生读题,看图,理解题意。

(3) “上下面不贴”说明什么?(说明只需要计算4个面的面积,上下两个面不计算)

(4)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5)集体交流反馈。

方法一:10×12×2+6×12×2=240+144=384 (cm2)

方法二:(10×12+6×12)×2=(120+72)×2=384 (cm2)

答: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需要384平方厘米。

2.教材26页第8题

(1)课件出示教材26页第8题图片及文字:一个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3 dm,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鱼缸的上面没有盖)

(2)学生读题,看图,理解题意。

(3)提问“鱼缸的上面没有盖”说明什么?(说明只需计算正方体5个面的面积之和)

(4)请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

3×3×5=9×5=45 (dm2)

答: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45平方分米。

三、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9、10题。

四、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求一些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

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长10cm、宽6cm、高12cm。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

方法一:10×12×2+6×12×2

=240+144

=384 (cm2)

方法二:(10×12+6×12)×2

=(120+72)×2

=384 (cm2) 答: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需要384平方厘米。

一个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3 dm,制作这个鱼缸时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3×3×5

=9×5

篇13: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认识教案

一、提高问题情境创设趣味性

《小学数学课程新标准 (修改稿) 》指出:从数学学习的认知本质看, 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 知识与学习总是具有情境性的。注重情境化设计, 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就成为数学课程及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信息技术为趣味性的数学情境创设提供了技术手段与可能。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图形与几何知识相对比较抽象, 无法让学生产生直接兴趣, 可以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创性、需要性来满足学生好奇的探索心理。信息技术为实现图形与几何的情境性学习创造了条件, 寓图形与几何知识信息于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的情境之中, 学生通过观看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 自然引起对其中数学问题的本能思考, 学生本着对情境画面的直接兴趣转化为对数学知识的间接兴趣, 从而产生探究欲望, 激发求知的热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为学生学习抽象的图形与几何数学知识构筑了一个探究平台。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 为了引起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探究兴趣, 创设了一个这

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之电教媒体优势

许婧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小学, 江西南昌330000)

摘要: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语文课程和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的形势下, 我本着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语文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时代性的目的, 依托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内部基础和外部环境, 对电教媒体与语文课进行适当整合, 是改进语文学习方式, 帮助学生理解语文基本知识和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就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几点优越性, 作一些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电教媒体;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志码:B

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有国防现代化, 科技现代化, 工

文章编号:1674-9324 (2013) 19-0260-02

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其中尤以科技现代化为重中之重,

----------------------------------------------

样的问题情境:六一儿童节快到了, 我们学校想给每个小朋友送一个礼物, 这个礼物用精美的包装盒包装, 这两种不同规格的盒子都可以, 用哪种盒子节省材料, 学校就决定选用哪种盒子, 请同学们帮忙做出选择。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 设计出拟人化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两种不同规格的箱子以动漫形式在争论, 都认为自己的表面积最节省, 请学生当法官做出判断。为此, 学生必须要学会如何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 从而激起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求知欲望, 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探究新知的主动性。

鲁迅曾说过:“没有情趣的学习, 无异于一种苦役。”多媒体以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 融数学知识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中, 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他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二、展现思维活动过程直观性

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 (思维活动) 的教学, 而不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也就是说在数学教学中, 除了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内在理性活动。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就是要揭示或展现蕴含在学习数学知识中的丰富多彩的思维活动过程。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修订稿) 》中指出, 直观与推理是“图形与几何”学习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几何直观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几何或者其他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在许多情况下, 借助几何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几何的直观性不仅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并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中。在图形与几何教学过程中, 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 以形象直观的图片或动漫形式, 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将学生的抽象空间思维过程, 予以直观形象的图片展示。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设计了长方体立体图展开六个面形成展开图的动感过程, 学生通过观察展开过程并比较原立体图和展开图之间的联系, 清晰获得长方体表面积概念, 并为长方体各面面积与原长方体长、宽、高之间的联系建模。

再如, 当学生在自主探究长方体表面积求法时,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以三组不同的图片演示了三种不同的空间思维活动过程, 变抽象思维为形象直观的图片呈现, 有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来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生1:先求六个面的面积, 然后再相加。

生1:先求前后、左右、上下相对两个面面积, 再相加。

生3:先求前后、左右、上下相对面中的一个面相加, 再乘以2.

课程改革专家朱乐平教授认为:实施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就是要使学生明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问题产生的实际背景与过程, 涉及的旧知识, 得到的新成果 (问题的解答) ;使用的语言 (符号或术语) 与方法, 得到的新方法;成果 (知识与方法) 的应用等。数学思维活动教学的目的是要变知识储备型教学为智力开发型教学, 变知识型人才的培养为素质型人才的培养。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提高了数学思维活动教学的有效性。

三、呈现问题解决策略多样性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可促进学生发展思维灵活性和广阔性, 包括提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制订解决问题的计划、实施解决方案等。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过程中, 对于求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个问题, 通过长方体表面展开图与原来立体图的联系, 建立长方体表面积与它六个面的面积数学模型, 在此基础上, 学生探究出了求长方体表面积的多种方法策略, 尝试了在求解过程中,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效呈现了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如下表:

学生说到哪种方法策略时, 便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逐步呈现哪种方法策略, 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的逐一展示和思维的不断深入,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文字或图形的“变色”或“闪烁”等方式, 突出重难点, 引起学生的注意, 循序渐进地呈现了更加细化的内容知识, 从而有效展示了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

篇14: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认识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33~35页)的新授教学,我是按以下三段式进行设计的。

第一段: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让学生建立表面积概念。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后,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段的教学。

1.动手操作。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每组选用两个课前准备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长方体纸盒,量出它们的长、宽、高,并将数据注明在盒上。然后,把其中一个纸盒沿着棱剪开,并在展开图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本图略)6个面,以便对照,如下图所示。

2.对照观察,独立思考。

(1)哪些面的面积相等?

(2)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3.建立表面积概念。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说出: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然后,又启发学生想一想: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从而让学生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评析:这一段的教学,主要抓住两点:①优化课堂教学,使问题在师生或学生之间多向的传输、反馈中得以解决,避免教师泛泛而谈的做法;②把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他们抓住关键问题进行观察、分析、思考,使其学得顺利,记得深刻。]

第二段: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推导长方体表面积公式。

1.探索。教师在黑板上(或投影)出示例1:“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图略)。要求学生先观察,理解“问题所求”怎样转化为数学问题,即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并思考下列问题:

(1)上、下两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2)前、后两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3)左、右两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2.尝试。要求学生试求这个包装箱的表面积。(归纳学生的解法估计有以下几种。)

(1)(0.7×0.4+0.7×0.4)+(0.4×0.5+0.4×0.5)+(0.7×0.5+0.7×0.5);

(2)0.7×0.4×2+0.4×0.5×2+0.7×0.5×2;

(3)(0.7×0.4+0.4×0.5+0.7×0.5)×2。

然后让学生讨论以上算式的意义,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归纳概括。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他们比较这几个式子的优劣,得出第(3)种解法最为简便,并由此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长方体表面积一般的计算公式: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随后,让学生想一想:正方体表面积怎么求?(引导学生从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这一角度理解。)

归纳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评析:通过学生的试算、讨论、归纳等活动,师生从多方面获取了反馈信息,找到长(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既优化了教学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逐步完善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4.深化。想想: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什么办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又可拓宽求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引导由模型直观地推出)。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作合情推理、分析,使他们的思维出现新的飞跃。这样,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就会变得更深刻和更牢固。]

第三段:多层次练习。

1.尝试性练习。

(1)第34页“做一做“(略)。

(2)一个正方体礼品盒,棱长1.2dm,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包装纸?(本题即课本第35页例2。)

教师指定四名学生上台分别板演上两题,其余学生自练,有疑问可以相互讨论。练习后,师生共同核对,评议算法和得数。第(2)题还要对照书上例2的解答,进行评议。

2.根据尝试性练习反馈的信息,安排学生独立作业。题目如下:

(1)全体学生必做的基本习题。

①自己量一个长方体计算表面积。

②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单位:厘米)

③第35页“做一做”(略)。

(2)综合性习题。(视学生的程度作不同要求。)

一间教室,长8米,宽6米,高4米。要粉刷教室的屋顶和四面墙壁,除去门窗和黑板面积25.4平方米。①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②若平均每平方米需涂料200克,一共需涂料多少千克?

(3)创意性习题(不要求全体学生都解答)。

①下图是一个长方体木块(如图示),表面都涂上了红色。如果按图把它锯成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那么,这些小正方体木块中,三面涂红色的有()块,两面涂红色的有()块,一面涂红色的有()块。

②求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并比一比,谁的计算方法最好。(单位:厘米)

[评析:学生获取知识后,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进行教学调控,使学生的错误及时得到纠正,知识、技能得到强化。这种多层次的练习安排,还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练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作者单位

江苏省金湖县金南中心小学

江苏省金湖县教师进修学校

篇15: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认识教案

主备人:亢北小学

张艳领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页,第八页第一题~第五题 教学目标:

1、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问题源于生活和生产实际。

2、掌握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3、养成良好的观察分析的习惯。

4、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表面积。

教具: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学具: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你知道正方体的那些知识的呢?

2、长方体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3、看图说说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4、6个面可以分成三组:上下、左右、前后,分别怎样求其中一个面的面积。(上下面的面积=长×宽,左右面的面积=宽×高。前后面的面积=长×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谈话:我们经常说资源再利用,今天老师手上有些硬纸板,想要同学们帮我制作一个长方体的纸盒。

例4: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

(1)题问:求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实际就是求什么?(通过交流获得实际就是这个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板书: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

(2)一起回忆:这6个面我们分成3组的(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上、下面面积=长×宽 左、右面面积=宽×高 前、后面面积=长×高

(3)提问:想办法列式计算出这样的一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请生回答,师板书在黑板)(4)列式计算:

解法一: 解法二:

6×4×2+6×5×2+5×4×2(6×4+6×5+5×4)×2 =48+60+40 =(24+30+20)×2 =148(平方厘米)=74×2

=148(平方厘米)答:做这个纸盒至少要用148平方厘米硬纸板。长方体表面积公式归纳:长×宽×2+长×高×2+宽×高×2 或(长×宽+长×高+宽×高)×2(5)比较总结:这两种方法公式都很长,且在计算时长×宽与宽×长的意义是一样的,那变式就非常多,同学们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能快速地记住这个公式呢?(6)做一做

2、探究正方体的面积计算

谈话:方才同学们帮老师算了算做一个长方体的硬纸盒需要多少硬纸板,现在还想要同学帮我算算做一个正方体的硬纸盒需要多少硬纸板? 试一试:做一个棱长3分米的正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硬纸板?

(1)提问:求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硬纸板?实际就是求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

(2)谈话: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有什么特点?(3)提问:独立试一试并列式计算。生:3×3×6=54(平方厘米)

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归纳:棱长×棱长×6(4)师要提醒学生养成认真计算、完整单位和答的好习惯。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有什么相同点 师生总: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或(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谈话: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并探讨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三 基础练习

1、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练习二第1题。

3、作业 练习二第2—4题。

4、填表格练习二第5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作业

上一篇:幼儿园葡萄采摘活动方案下一篇:党员发展对象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