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

2024-08-22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共8篇)

篇1: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构知识”———“拓展运用”———“反思归纳”。

1、创设情境。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课堂教学开始,教师创设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的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可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从而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问题情境要放在学生跳起来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跳起来主动“摘果”。

2、自主探究。围绕问题情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在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智能,展示主体的个性、创造性、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我创新的重要环节,是主体参与教学的重要基础。我们认为没有主体的自由自主探究,就谈不上主体参与教学。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做课堂教学的主人,让学生围绕问题看书自学,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进行巡视,作个别指导,不要事事包办代替。

3、合作交流。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适时引导学生同桌合作、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可以取得相互启迪、相互弥补、相互质疑、相互竞争的效果,这是实现课堂教学多维互动的重要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助于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暴露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主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断能动地进行知识建构,有助于思维的碰撞、灵感的激发,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三角形的中位线”一课的合作交流中,我让学生上台展示剪拼的成果,并说明剪法、拼法及其道理。学生争相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不时地评价别人。这样,同学们相互质疑,相互激发,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建构知识。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发现、概括,完成新知识的建构。要鼓励学生个体进行能动的思维、富有特色的理解与加工,并把新知识纳入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找出新知识与新方法的难点、疑点、关键点,能动地建构完整、清晰、正确的新知识。如在“三角形的中位线”一课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剪拼、展示交流的基础上得出:我们剪纸所沿的重要线段就是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师通过引导,继而提出:谁能说出三角形的中位线是什么样的一条线段?由刚才的剪拼,你认为三角形的中位线会有什么样的性质?你是如何想的?怎样证明?你认为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与先前所学定理结论的表述有什么不同?它有哪方面的作用?

5、拓展运用。新知识的运用与拓展,需要教师设计合理的问题层次与序列,让学生在知识运用与创新中体悟、总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规律,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其中体验成功,感受创新的快乐。要不断引导学生:你是如何想出来的?你的根据是什么?还有别的方法吗?哪个方法更好?

6、反思归纳。新知识的建构、拓展、运用,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否则,我们就会错失一个提高的良机。此时,要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与方法,反思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关键所在,比较和概括不同方法的共性、个性,反思他人或自己思路受阻的原因、错误的原因,反思各自的认知转化与心得体会。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监控能力和进一步参与的能力。此环节是培养创新人才很关键的一步,也是学生适应未来学习社会发展的需要。如在“三角形的中位线”一课中,老师可引导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知识、方法、思路等你认为你的学习有效吗?你有哪些优势和不足你准备怎么办?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反思能力。

灵活调节、变式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归纳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传动整体。自主合作反思教学模式整合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反思性学习三种先进的学习理论,它以精心设计的学生活动为主轴,以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为核心,较好地适应了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篇2: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

一、导入新课。(2-3分钟)

1、课堂教学开始,教师创设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的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可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从而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2、温故知新,即教师提出复习问题的同时,巧妙与新知衔接,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以展示自己的才能。

注意问题:

1、导课的方法(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温故知新导课;(3)、设计小测题导课等。

2、情境导课要符合:⑴有的放矢,适合合学生的经验(生活的、数学学习的)(2)先声夺人,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3)发人深思,激发学生思维,并能迅速引入主题,(4)能反映数学本质;

目的: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让学生始终带着问题去学习。

3、激励学生上进,培养学生自信心。

二、展标设疑。(1—2分钟)

说明:

1、定准目标,:即把一堂课的学习目标定科学、定准确、定具体。这既是对学生说 的,也是对教师说的。师生都应重视这一环节。

2、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注意问题:

1、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

2、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

目的:

1、培养概括知识的能力。

2、理解运用各种学习方法。

三、引导自学(3—6分钟)

说明:

1、在学生对学习目标清楚、明白的情况下,完全让学生独立自主地、主动地学习知

识或提升能力。

2、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认真、细致地洞察、了解学情,教师要让学生做课堂教学的主人,让学生围绕问题看书自学,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进行巡视,作个别指导,不要事事包办代替。

注意问题:

1、教师要设计好导学提纲

2、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少说话,少讲解,学生之间少讨论,少研究,尽量发挥学生 个体的自学潜能,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3、教师巡视,督促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动手,认真自学。

4、关注学困生,给以适当的启发指导。

目的:

1、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运用各种学习方法。

四、交流反馈,(6-10分钟)

说明: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适时引导学生同桌合作、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可以取得相互启迪、相互弥补、相互质疑、相互竞争的效果,这是实现课堂教学多维互动的重要环节。

注意问题:

1、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的学情反馈。

2、对于错误的信息,在“尊重”的前提下,启发学生用“兵教兵”的方法予以帮助 纠正。

3、学生订正不了的疑难问题,教师应帮助订正。

4、据学情适时提出拓展性新问题,例题、习题的变式训练,点燃探究新激情。

目的:

1、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学习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会探究、辩论。

五、训练提升。(15—18分钟)说明:

1、教师根据自己对学情的调查了解,抓住几个带有普遍性的关键问题,多种练习纷呈,精心设计,巧妙点拨。

2、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引导学生动脑思考。注意问题:

1、教师要选准点播的问题,设计梯度适宜的训练题组;

2、设计好质疑和讨论的问题,3、选好有探究空间的例题、习题

4、恰当选用课堂教学手段、策略。目的:

1、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创新。

2、培养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创新能力

3、体现目标达成的巩固性,知识方法的规律性。

六、达标测评,(5-6分钟)

说明: 通过学生独立完成,来测定他们是否完成了学习目标,并以口头方式,简短的总结本堂课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感受。

注意问题:

1、教师设计好测试题,(1)该测试题要围绕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体现层次性。)(2)达标测试题的设计应紧扣学习目标,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完成知识和能力迁移。(3)试题要主客观相结合,注意课内外材料的兼顾,包括课内外材料的巧妙联系,恰当组合。

2、限定学生完成测试题的时间。

3、对于测试中的失误,应及时给予矫正补救。

4、测试要达到“短、平、快”的效果。

目的:

1、做好当堂评价,对后进生的作业,要给予肯定,让全班同学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2、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获得成功体验

3、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模式,不要机械地按部就班地套用模式,应该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变式”处理。只有“变”才会显示出灵活性,只有“变”才会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只有“变”才会充分展示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艺术风格。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才会更具有创造的活力。正如魏书生所说:“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确立课堂教学类型,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不应该非把自己框定在某一种模式里不可,可根据自己与学生的实际确立一种基本模式。基本情况如此,情况有变则变。如果自己眼界比去年开阔了,学生基础比去年坚实了,学习积极性比去年高了,那么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必须随之改变。”这应该是我们面对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面对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所持的科学态度。

篇3: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模式探讨

一、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

1. 活化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内容和体系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 教师只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 将教材中的内容系统规范地教授给学生。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材的内容和体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教师和学生需要不断地调整教与学的方法。相比其他课程, 数学教学内容中的“再发现”比较难, 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因材施教, 对数学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研究, 活化教学内容。

2.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正确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 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师生互动、密切配合的过程, 实现学生由低素质到高素质的矛盾转化。[1]学生的“学”为矛盾的内因, 教师的“教”为矛盾的外因。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者缺一不可。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效率, 同时也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启发, 有利于打造出高效的课堂教学。

3. 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 教学的过程被简单地看作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单向地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 教学计划和课堂进度都掌握在教师的手中,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生思考和探索的过程, 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使学生能够获得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 提升综合素质。

4. 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智能

数学的教学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生知识的积累、知识结构复杂化的阶段。学生能力的发展不仅是指知识的简单积累, 而且需要学生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新的知识体系;第二阶段是学生数学素质提高的过程, 这里的数学素质指学生对数学的认知结构和数学观念;第三阶段是指学生的应用能力、创造能力和发现能力的发展。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科学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问的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能够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 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过程同样具有德育培养的功能, 在广义上可以理解为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等, 在狭义上可以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实事求是的作风等。教师要善于联系课程知识和实践生活的内容, 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提升相关素养,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的措施

1. 创建问题情境,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初中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是引发学生思考, 进行思维能力训练和进行创新的源泉, 教师应该在实践课堂教学过程中,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情境, 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自身特点, 联系实际生活和经验, 激发学习兴趣, 提供给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巨大驱动力, 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 将这种学习热情延续到各科的学习过程中。

2. 展示学习成果, 调整课堂节奏

课堂是否高效, 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是其中的一个指标。因此, 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 及时调整教学节奏,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展示学生的课堂成果是能让教师及时和把握教学节奏的前提。学习成果展示可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计划分为大展示和小展示, 大展示是以集体为单位, 小展示是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练习、提问、小组或个人汇报等方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充分的暴露和解读, 进而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如果小展示中没有暴露相关问题, 就没有必要进行大展示环节。展示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情调查的直接途径, 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提供决策上的依据。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如果没有“展示”, 就失去了课堂的活力。[2]

3. 重视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精华, 学生只有在数学思想方法的正确指导下, 才能对生活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深刻探索, 探索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知识构建和继续学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思维能力的锻炼, 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数学活动的广阔空间中锻炼数学能力。

4.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评价功能

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评定, 对学生的下一步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活动表现进行综合评定, 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体验成功。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可以在评价的过程中运用肢体语言, 紧抓学生的每一个动作作为切入点,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为学生提供鼓励性的话语, 激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5. 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

教师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中具有主导意义, 这个主导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四要”。

(1) 教学目的要明确。教师应该在充分钻研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 理解和掌握教学计划, 明确每个教学单元中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2) 教学内容要正确。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 对教材中的每一个概念进行分析研究, 联系教材中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了解教材中每个部分在整个教材中的作用。[3]掌握知识的前后衔接, 对教学过程中的数学概念和规律进行充分认识, 突出重点内容,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

(3) 教学方法要灵活。为了让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消化和吸收,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当发现学生在课堂中表现不积极时, 教师可以提出有趣的问题供学生进行讨论和研究,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教师讲到关键的知识点时, 教师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思考, 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讲授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 教师应该采用通俗的教学方法, 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 便于学生较快地掌握相关知识。当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时, 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提问的方式, 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互相讨论, 充分锻炼他们独立自学的能力, 促进智力的发展。

(4) 课堂组织要严密。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对时间、空间、人员和设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只有这样才能在利用最少资源的基础上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仅仅传授相关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对课堂活动进行很好地组织。高效的课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处理好课堂中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发挥各方面的作用;第二是将教学活动中各个环节进行充分组织, 对课堂的每一分钟进行有效利用。

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对于学生的成绩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数学教学改革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 构建高效课堂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需要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中, 综合利用教学资源, 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状况,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性的学习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

摘要:高效的课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还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为了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 教师要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 努力寻找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模式。文章从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入手, 提出了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旗生.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3) .

[2]冯国玉.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2 (3) .

篇4: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复习;模式

高效复习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复习目标。评价一堂复习课是否高效,不仅要看复习内容是否全面,复习难易程度是否得当,还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回顾、反思、总结、提升,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分析复习课的现状和弊端

一个教学阶段的前、中、后或各种考试之前常需要进行复习,比如:课前、课中的随机性复习,章、节的终结性复习,期中、期末的考前复习,中考总复习等。针对不同的学生复习的重点也要各有侧重,重在出新,否则的话,程度好的学生会觉得是在一遍遍“热剩饭”;中等程度的学生只学到一些表层的东西,进步不大;程度差的学生依然是听不懂,该不会的还是不会。但以往的复习课中,教师很容易把每个知识点都汇集在一起,然后采用一例一练的方法,将复习课与练习课混淆,这样的授课体系存在种种弊端:

1.教学目标不清

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基本价值和根本目的。有些教师认为,新课教学结束后,学生基本掌握了知识,复习课是一个“炒冷饭”的过程,只需要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记忆,所以只是单纯地依据以前对复习课的认识进行授课,既没有对该课型进行深入思考与研究,更没有明确、合理、具体、可操作的设计,所以存在一定的应付性和盲从性。

2.教学模式单一

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激发兴趣,兴趣是创新的原动力。当学生对一个事物充满兴趣时,他的感觉会变得敏锐,想象会变得自由,思维会变得活跃,构成了自由创新的心境,学习就有了自觉性、主动性、创造力。在复习课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彻底摒弃旧的数学思想,也没能打破传统的复习课教学模式,而是一味单纯地将“一例一练,讲练结合”的复习模式套用在所有的复习课堂中,使学生感受不到新奇的氛围和多样化的体验,更不能促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对原有知识进行积极的探讨和总结。这样的复习课只能“温故”而不能“知新”,没有做到对症下药。

3.侧重对象偏移

大多数老师在进行复习前做了大量准备,尤其对教材的钻研和挖掘很深,这是值得学习和称赞的。但欠缺的是没有在学生身上下足功夫,缺少对学生学习水平和习惯的了解。如果老师不能准确把握大部分学生处在什么程度,好学生处在什么程度,学困生真正在什么地方“困”,那么讲起来就没有针对性,就不能达到有的放矢的效果。

4.不能深入浅出

复习时多以本章基础知识概况为主,虽然看似注重基础知识的回顾与总结,并且通过例题对原有知识进行了归纳和应用,但是很少有能够深入探究的典型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得不到提高,更使他们在整堂课的学习中不能获得自我探究的体验和能力的提升。

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收获

万事开头难,起初的实践和探索都是艰难的。从几何课到代数课,从初一年级到初三年级,从毕业年级的专题复习到非毕业年级的章节复习,从粗犷开放的汇报式复习到细致全面的引导式复习,从整堂课学生独自讲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互助讲……其中所经历的各种想法、尝试、质疑、否定、思考、交流、改变、实践、小结,最后得出了更为高效的复习课堂模式。

1.明确复习目标,制定复习计划

新授课与复习课进行比较,前者重点是理解这一知识产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这一知识,而后者则是梳理这一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即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因此,在复习课目标的制定上,教师需要有十分清晰的教学目标指向。至于具体如何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如何帮助他们构建认知的网络,这也需要根据复习的阶段与复习的内容来确定。但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哪种复习课型,教师都要对前期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深刻的回顾与反思,只有先找准学生在本章中已经遗忘、容易出错、思考不全、混淆不清的方方面面,在此基础上才能设计出难易程度、思维强度、思维容量适中的高质量问题,才能科学合理地制定准确、具体、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有了清晰的教学目标,教师才能更为顺畅地指导带领学生进行复习。

2.完善知识系统,细化知识结构

在基础知识的回顾方面,教师可以引导或帮助学生通过表格、树状图、结构框图等形式对章节要点进行梳理,但切忌对概念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堆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或规律、方法或角度对所学的零散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和整合,更要注意加强知识之间的横纵向联系,促进知识条理化。同时,每一节复习课也是对学生归纳能力的一种培养和训练。

3.注重解题策略,学会反思总结。

复习过程中最好将题目与知识结构联系,引导学生从转化、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寻找解题思路,帮助学生选取解题策略。单一的概念回顾并不能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配以精选的例题才能完整地展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想更高效地进行复习,选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课本中的例题掌握较好,但只要形式上稍加变化,即使思维方式和所运用的知识完全相同,他们也束手无策,所以教师在选题时应注意寻找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灵活变换,例如: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使之触类旁通,这样不仅能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体会。老师在讲题时,对解题方法的点评是精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

4.选题灵活多变,关注所有学生

新课程下,教师应把学生看成发展的、独特的、完整的个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有时教师为了追求复习时的全面性和概括性,往往会忽略了复习时的针对性和拓展性,这样在降低课堂深度的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而问题是思维的核心,只有提出了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思考需要时间,带有思考性的问题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先让他们独立思考,再进行师生、生生交流才能有效培养各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也再次说明了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对习题进行精选,更要注意题型的广度和深度,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而调动课堂气氛。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5.调动学生参与,搞活课堂氛围

复习课也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展示和表达。从知识框架的构建到经典例题的讲解,都可以由个人或小组汇报展示完成。学生讲解是参与课堂教学的集中体现,学生讲解所用语言符合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征,学生会倍感亲切,容易理解,乐于接受,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而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必然尽其所能,尽自己最大努力讲好,这对学生学习潜能的挖掘、创造意识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随着学生发言的结束,对于章节的复习和总结也已完成,学生大脑中关于本章节的基本知识框架和典型例题的归纳已基本构建完成。

6.总结方法类型,拓展思维发展

数学被称为“思维的体操”,数学复习课除了注重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外,我们更应该关注知识的拓展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这才是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教学的根本目标。数学的学习是从厚到薄,又从薄到厚的过程,复习的目的不仅是要使知识系统化,还要对所学的知识有新的认识,对解题的思想方法进行归纳或提炼,使方法系统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复习的内容也不应局限于本章节知识点的互相联系,还应关注章节之间的拓展,代数与几何的关联,学科之间的互通,数学与生活的交融。也只有在每节课中都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揭示数学思维活动的全过程,拓宽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努力培养学生合理的数学思维方式,最终使学生掌握那些在变化过程中始终不变的因素,从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真正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出现的困惑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教无定法,再多的探索都会遇到新的问题和阻碍。在不断尝试和总结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首先,若要真正地对原有复习型课堂进行突破,时间就是最大的问题。对于章节的复习,一课时是远远不能达到我们所设想的种种美好要求的;其次,若要分成两到三个课时来完成,那么每一个课时又该如何安排呢?第三,复习时对知识的拓展过程中,广度该如何把握?第四,虽然要求课堂要有一定难度的经典习题供学生交流和探讨,但选题时的深度应挖掘到哪儿更合适?虽然我们知道“数学是枯燥的,但也是鲜活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只是听数学、看数学、练数学,而是更多地做数学、玩数学”,但这样的要求我们怎样做才能达到呢?

最后的最后,只能长叹一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陆卫民.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三大维度规划与策略原则[J].吉林教育,2011(5).

[2]付虎,吕瑞鸿.初中数学复习法浅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

[3]洪明水.初中数学总复习课教学浅探[J].新课程(教师版),2005(12).

[4]刘开良.对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认识[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5).

篇5: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反思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构知识”―――“拓展运用”―――“反思归纳”。

1、创设情境。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课堂教学开始,教师创设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的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可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从而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2、自主探究。围绕问题情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在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智能,展示主体的个性、创造性、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我创新的重要环节,是主体参与教学的重要基础。

3、合作交流。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适时引导学生同桌合作、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可以取得相互启迪、相互弥补、相互质疑、相互竞争的效果,这是实现课堂教学多维互动的重要环节。

4、建构知识。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发现、概括,完成新知识的建构。要鼓励学生个体进行能动的思维、富有特色的理解与加工,并把新知识纳入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找出新知识与新方法的难点、疑点、关键点,能动地建构完整、清晰、正确的新知识。

5、拓展运用。新知识的运用与拓展,需要教师设计合理的问题层次与序列,让学生在知识运用与创新中体悟、总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规律,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其中体验成功,感受创新的快乐。要不断引导学生:你是如何想出来的?你的根据是什么?还有别的方法吗?哪个方法更好?

篇6: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

一、研究目标

自2008年开展高效课堂以来,我们先后到了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理念,并组织骨干教师到山东进行参观学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及有关理论。面对新课程教学,目前我校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待提高,通过教学中的调查问卷,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决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利用数学高效课堂模式进行教学的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引领教师从简单、机械、低效的教学走向优质高效的教学。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数学教学的新路子,继而向其它学科推广,如果研究成功,对我县初中数学教学具有借鉴意义和辐射作用,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这是我们确定这个科研课题的前提和基础,是我们展开该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所谓“高效课堂”主要体现在“三高”:一从时空上看应是高效率,即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效果;二从成果看应是高效益,即教学结果能使学生有较多的得益;三从关系看应是高效应,即通过教学在师生之间的心理、人格、思维、情感等方面能产生高效应。换句话说,“高效课堂”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标。

1、通过开展数学高效课堂的自主合作学习的研究,让学生掌握以下四个层次的数学学习能力:第一层次:较高程度的模仿;第二层次:较好掌握数学学习基本技能;第三层次:学生逐步学会分析、综合的方法;第四层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读书,会学习,能够自我完善与提高

2、检测学生掌握数学运算能力、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空间想象能力的熟练程度。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课堂教学具体时段分配

教师引导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20分钟+测试练习10分钟。

本课题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1.建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利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进行教学的方法。

4.利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及途径。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探索小学、初中的衔接,从最基本的概念、运算入手,使升入初中的七年级的孩子很快熟悉初中的教学模式和学习的方法。

2、探索初中数学课堂上如何处理练习、记笔记、思考、讨论之间的矛盾,教师从学习习惯上给以引导,强化,反馈,调整。以达到课堂上每个同学都有事做,每件事都能有层次地落实。

3、探索课堂评价中小组的相同标准,组内不同标准,倡导小组内的合作,小组间竞争以达到在竞争和合作中共同提高。

4、依托教育网站,农远工程,白板技术的使用,使学生和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提高信息素养,提高课堂效率。

三、研究思路

1、研究视角

通过第一阶段的研究工作,初步形成了课堂教学的操作模式,以下是我校数学组正在尝试实践的符合我校校情的几种课堂教学模式。

一、预习课的课堂学习模式

模式:学习教材——自主练习——查阅资料——尝试提高

预习课既可以安排在前日晚自习,也可以安排在当天的自习课上,无论哪种形式,我们都安排了“学习教材、自主练习、查阅资料、尝试提高”四个基本环节。预习课上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派,帮助组内学生解决自学中的一般疑点,并充分了解全班同学在自学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以备新授时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教师只有精心地组织好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环节——预习,学生在第二天的新课展示上才会更加从容、自信,这样的课堂才会是活跃的、高效的,也是我们师生共同期盼的预习生成。

二、新授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模式:教师精导——合作探究——展示点评——有效质疑——当堂检测。

教学形式: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三、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模式:知识网络——典例教学——方法提升。

四、试卷讲评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模式:成绩分析——重点讲评——难点剖析——考后反思。

以上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还在进一步摸索和改进之中,对于高效课堂模式我们不求同、不求异,但我们求活、求新。在新课改中追求科学发展、高效发展一直是我们全体师生共同的目标。

1、定期举行高效课堂达标课和示范课、研讨课:我校刚开始开展高效课堂初,每个老师要上达标课,有专门的评委组给打分,集体备课研讨。

2、请教研室领导和各校备课组长到我校听课,专家进行讲评。

3、学校组织全校老师去参加高效课堂的培训,学习先进的高效课堂模式和理念。通过这些培训,每个人都大有收获,将不断学习和实践中提高我们的高效教学的模式。

4.撰写论文和课堂随笔反思。结合课高效课堂的模式研究,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实践,并及时总结经验。查阅各个资料,学习了杨思中学,等十几个高效共同体先进教学模式。平时积极思考,及时记下一些典型的教学叙事和教学反思。通过撰写论文和教学叙事,我更深入的理解了有效课堂的意义和细节。

5.调查问卷1份,部分学生访谈。

6、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及解决思路

2、、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针对某一个学生、某一类学生、某一节课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

2、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来建构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以及具有校本、地方特色的教学经验。

3、调查问卷法:调查法:问卷、访谈法、测试统计法、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法等了解当前我校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4、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和参与观察法

5、文献研究法:参考适当文献资料,提升理论水平。

6、行动研究法: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反馈)与调整

3、形成成果:结题报告

1、课题研究周期:从2013年5月--2014年10月。

2、课题研究步骤

A、准备阶段:2013年5月——2013年7月,本阶段主要完成有关理论学习,查阅资料,制定研究方案。通过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完成课题立项申请书,讨论制定开题报告,召开课题开题会,制定实施方案。

B、课题实施阶段:2013年8月——2014年1月

研读高效课堂已形成的各种专著及理论,初步建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年3月——2014年6月,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方式进行实践,在活动中调查了解,观察、问卷,按照研究方案具体实施研究,切实加强过程管理。写出阶段性报告及专题论文,为后面的研究积累经验。

每学期定期开展专题性的研讨。互相交流实施经验,记录实验课次数和实验课记录情况。保障专题研究落到实处;

通过对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及时发现问题,对教学模式进行补充完善。专题组织积累资料。进行阶段小结,完成中期报告。

C、总结阶段: 2014年6月——2014年12月形成成果:结题报告

总结分析几年来的课题实施情况,总结实验成果。写出实验报告和论文,以及形成可供推广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方式。

八、预期研究成果

1、“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研究报告。

2、“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典型教学案例、图片、光盘等。

篇7: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主体性

郭庙中心校 刘加飞

2015年3月3日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

郭庙中心校 刘加飞

摘要:新课程标准为数学教学提供了素材更加丰富、探索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也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新的课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下我从注重小组建设,构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学案----“导学案”,探索“幸福课堂”高效教学模式,多元评价,健全评价体系四个方面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小组合作 教学模式 学案 多元评价 新课程标准为数学教学提供了素材更加丰富、探索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也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新的课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这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必须深思的课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现结合本人自接触高效课堂教学以来,对农村初中数学主体性高效课堂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注重小组建设,构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模式

建设高效的合作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职能,体现合作学习的精髓,使得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成为我们每位老师必须关注的重点。可以说,高效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培训好了每个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生独学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子间的对学的运用,注重小组合作机制的建设,激发学生课堂教学的展示欲。例如:在教学“全等

三角形的判定”中,学生已明确目标:“满足什么样的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就可以判定其全等?”这样的疑问后,每位学生根据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的动手尝试,画一个三角形与已知的三角形全等。对子之间交流哪种方法画出的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为什么?学生积极动手操作、比较、合作、探究,在探索中很顺利地发现:三条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小组总结展示,得到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以及“角角边”。

由此可见,衡量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说,是看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么样。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兴趣点及思维发展点,加强自主学习和动手操作,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在观察和操作中进行分析、比较、合作交流、综合。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在这种动态的认知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精心设计学案----“导学案”

高效课堂要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前备课,认真研讨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围绕目标去研读学生,换位于学生,确定适合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充分发展的教学方式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每节课都用“幸福课堂导学六环节导学案”,每个导学案上都向学生呈

现学习目标,学生在课堂上带着目标去学习,有的放矢。导学案主要分为五个环节:快乐独学,愉悦合作,幸福展示,开心提升,达标测评。

三、探索“幸福课堂”高效教学模式

所谓“幸福课堂”高效教学模式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体现舒畅导学明确目标、快乐独学、愉悦合作、幸福展示、开心提升、达标测评六个环节的学习过程,具体如下:

1、舒畅导学明确目标:是指教师在课前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时间为不超过3分钟为宜.2、快乐独学:是指学生以学习目标为核心的自主独学,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及课程内容的多少给出自学策略。在自学策略的引领下,学生能够进行独立自学,自学时间一般5到7分钟为宜.3、愉悦合作: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几个的问题,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在独学的基础上展开相互学习、合作探究,在这一环节重点体现合作、探究上。时间大约需要7分钟.4、幸福展示:这一环节是学生在独学、对学、群学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把学习成果、学习体会汇报展示给全班同学,而教师要在重难点内容上要做适当的诠释点拨,这一环节大约需要15分钟.5、开心提升:师生共同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梳理和归纳,特别是一些知识知识点,学习方法,解题技巧,个人的学习体验和收获等学生可能说不具体或理解得不透彻,这里要靠教师点拨,帮扶,本环节大约需要3分钟.6、达标测评:这一环节至关重要,要对这节课的知识点及主要学习内容编成练习,分层次进行练习,做到一题多解,一点多练,目的是为了夯实本节课所学内容,也可以进行提升练习,进行知识的拓展训练,这一环节大约需要10分钟。

四、多元评价,健全评价体系

“评价是一盏灯,为学生指明学习前进的方向”。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多采用多元评价,正面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和教师个人的教学成功与不足进行客观、恰当的评价,并形成评价体系:一是评价内容全面。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看知识和技能是否达到要求,或者是否有所提高,而且也要注重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不是所有学生学习成绩都很好,虽然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他的思想道德,为人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可能会有很好的表现,在评价中也要给予认可,这样,也许对他其它表现不好的方面也会有所改进。二是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即对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表现等进行恰当评价,并组织小组内的互评和学生的自评,以此肯定成绩、发现不足、指明方向;也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结果的合理部分,不苛求完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合作水平。针对学生好胜心,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从强化两种理念入手,及时引进竞争机制,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实效、高效。三是评价方式多元化。以前,我们只是通过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这是不全面、不科学的,也是对学生及其不负责任的。除了考试以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技能大赛、兴趣活动、演讲比赛、书法大赛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实现评价的多元化。

篇8: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

一、探索高效教学设计, 确保教学质量提高

1. 教学目标要高效

教学目标的高效应包括: (1) 教学目标要正确, 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学理念, 整体把握教材, 深刻理解教材中每章每节的教学意图和目的.

(2) 目标的设置要恰当.不仅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把握, 还要对学生的现状也有准确的把握, 设置的目标不仅要难易适中, 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

2. 教学内容要高效

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教学三维目标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确立重点, 优化选择, 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3. 教学策略要高效

(1) 教学环节要有效.课堂上环节很多, 但每一个环节没有一个明确的训练点, 也没有一个要达到的具体的目标, 不知道这个环节为何而设.但凡这种没有明确目的性的环节, 一定不能让它占取我们的课堂时间.所以, 每一节课, 我们一定要结合目标抓住一个切入点, 由这个切入点展开具体的学习, 这样, 既能使课堂简洁, 也能使课堂更有效.

(2) 问题的设置要高效.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是问题的设置要有挑战性, 要能够起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的目的, 但也要难易适中.其次是问题的设置要灵活.有些问题, 换一种问法, 达到的目的是一样, 但学生的接受度就不一样了.

(3) 教学活动的高效性.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 从学生的发展出发, 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实验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 周密布置, 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生活化、过程活动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高效化, 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4) 教学方法的高效性.教师必须致力于“导”, 服务于“学”, 要依据特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 更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 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

(5) 教学交流的高效性.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创设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 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 寻求建立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 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 让学生掌握知识, 发展能力.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 而应追求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果.

(6) 教学手段的高效性.多媒体和教具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用在该用之处, 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讲求使用效益.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最有效每节课是不一样的,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能千篇一律.有的课利用多媒体教学效果显著, 有的课在黑板上板书更实惠, 所以教学中要选好教学手段, 就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7) 问题设计的高效性.要围绕教学重点, 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课堂提问, 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4. 巩固训练检测的高效性

强化课内当堂训练、提高反馈矫正实效, 控制课后作业的质和量, 科学安排学生的作业时间、品种, 做到适时、适量、适度, 做到四精:精选、精编、精练、精讲;四必:有发必做、有收必改、有做必评、有评必补.讲评之前必须先做统计归纳, 切实提高讲评的针对性.

5. 课后辅导的高效性

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 实现培优补差落实到位.尤其要注意学生的心理辅导, 消除心理障碍, 矫正不良习惯, 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6. 提高教学评价的高效性

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适度、多元地评价学生, 鼓励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

7. 注重课堂反馈和课后反思的高效性

课堂上及时反馈是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教学中要用心设计合理的课堂反馈题目, 及时检测课堂教学效果, 课下要不断总结, 多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通过学习, 反思自己, 让每一堂课更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

二、构建高效课堂模式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1. 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模式

指导学生“一读题、二回忆、三模仿、四创造”的学习步骤首先是反复阅读素材, 提炼出精干简洁的关键词;接下来回忆已经学过的相似的背景问题;然后模仿同类问题从背景材料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是创造性的改编试题或提出新的问题.对解决应用问题总结出一般步骤可概括为七个字:“审、设、找、列、解、验、答”.

2. 概念课教学的基本模式

情景引入———观察、实践、猜想———推理、交流———理解、应用———思辨、深化.使抽象的数学概念走出了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 使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走进学生的心灵.努力使课堂达到:课未始, 兴已浓;课正进, 兴愈浓;课已毕, 兴犹浓.

3. 几何课的教学模式

每个几何图形都要从定义、性质、判定三方面学习, 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推理能力, 所以我们采用的基本模式是:回忆与再现 (明确基础) ———操作与实践 (研究从这里开始) ———观察与猜想 (问题源于猜想) ———探索与证明 (寻找理论支撑) ———延伸与拓展 (展开联想) ———回顾与反思 (让认识上升) .

4. 单元小结课 (复习课) 的教学模式

归纳双基———基础训练———知识整合———综合训练———拓展拔高.初三复习课形成了“三阶段、四分层、五步骤”.三阶段是第一阶段:全面复习双基;第二阶段:专题拔高;第三阶段:中考模拟.四分层是:学生、目标、作业、评价分层.五步骤是:问题引导、回忆整理、典型题解、课堂练习、总结反馈.

注重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课堂教学落实到“练、炼”上, 即:训练、精炼、提炼.

5. 导学案教学模式 (教师与学生的活动流程)

(1) 教师精编导学案.

(2) 学案导引, 课前学生自学.

(3) 教师收阅学案, 汇编共性疑问.

(4) 课堂呈现师生预设或生成的疑问.

(5) 学习小组合作探讨.

(6) 学生代表与教师共同释疑.

(7) 教师精评、总结.

(8) 当堂反馈、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上一篇:三甲煤矿放炮员安全生产责任书下一篇:大学生实践心得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