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2024-05-29

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精选8篇)

篇1: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研发为核心--中山市联动科技有限公司

中山市联动科技有限公司是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城镇建设总公司的子公司.作为一家专事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和服务的省级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集软件开发、咨询、服务及系统集成于一身,为广东省信息产业厅认定的软件企业.

作 者:仁可 作者单位:刊 名:广东科技英文刊名:GUANGDONG SCIENCE & TECHNOLOGY年,卷(期):2004“”(11)分类号:关键词:

篇2: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俗话说得好: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就是生活的浓缩与提炼,它有时会把一些生活中的东西做的更纯粹,更极致。它是美的,纯粹的,带着创作者的个人倾向,必定是展现,提取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2014年10月15日,总书记在中央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学习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可以体会到蕴含在其中新的时代内涵。

我觉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其内涵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文艺创作源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脱离人民,文艺创作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文艺工作者要走到生活深处,走进人民中间,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哺育自己,从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挖掘素材。

2、文艺创作反映人民。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

3、文艺创作服务人民。关注人民命运,赞颂人民奋斗,激励人民前进,是我国进步文艺的优秀传统。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和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关心群众疾苦,体察人民愿望,把握群众需求,通过形式多样的艺术创造,为人民放歌,为人民抒情,为人民呼吁。

4、文艺创作反哺人民。人民滋养文艺,文艺反哺人民,表达人民的喜怒哀乐和甜酸苦辣,反映人民的精神面貌和生存状态,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和文化权益,文艺义不容辞。

篇3: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一、深刻认识健全医保监管机制完善监管体系的重要性

俗话说, “重视不重视, 关键在认识”。面对医保监管这项重大、复杂、艰巨的工作, 首先就要解决好认识问题。

1.它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明确要求。《决定》关于加强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 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健全完善的监管体系的要求, 是对社会保险法中关于加强对“两定机构”监督管理的深化和发展, 标志着包括全民医保在内的社会保障将由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 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2.它是以问题为导向, 扭转医保被动局面, 提升保障绩效的现实需要。近年来, 我国“医改”中怪事多多、乱象丛生, 经常遭人诟病。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新医改”以来, 国家投入的钱大幅增长, 三年财政共投入了1.2万亿元, 比原定的8500亿元增加了44.7%;全国卫生总费用由2008年的1.45万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3万多亿元, 五年翻了一番还多;国家对城乡居民医保的补贴由年人均40元, 增加到目前的年人均320元, 仅此一项全年财政支出就达3500多亿元。医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报销水平不断提高, 国家管理的药品价格数次下调, 等等, 然而老百姓却“没有感觉”, 个人医疗费用负担仍然很重, “看病难、看病贵”的旧患未除又添新病 (医保的普及与报销水平的不断提高, 所支付的基金一般占到医疗机构营业收入的70-80%, 一些地方甚至高达90%以上, 刺激社会医疗需求大量释放, 全国就诊人次去年已达到73亿多人次, 比上年增长了4.2亿人次, 全国年人均就诊近6次, 有的城市年人均就诊达到13次 (超过美国, 接近台湾地区) 。有人形容医疗需求释放是“井喷”状态, 医疗费用年增长都在20%以上, 一些地方甚至高达40-50%) , 真成了躲不开又走不出的“迷魂阵”, 于是发出了“这么多的钱都到哪儿去了”的严厉诘问与无奈的叹息。只有加强监管才能发现“漏洞”、堵住“窟窿”。

3.它是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全民医保制度的内在逻辑。公平可持续是社会保障的核心要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则是社会保障的首要功能。可持续是社会保障可靠性的主要标志。只有可持续, 才能让参保者获得长期的、稳定的、可靠的保障。而可持续, 在一定意义上说, 取决于基金的可持续支付, 即中长期都不会出现财务危机。如果没有健全的监管机制和完善的监管体系, 守不住基金“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这条底线, 听任“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等不正之风、道德风险蔓延, 听任各种医保蛀虫的欺诈骗局恣肆横行, 再多的投入也经不住糟践吞蚀。有限的医保基金能做到可持续支付吗?显然不行。俗话说,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事实上现在已有一些统筹地区出现当期入不敷出了, 还有一些地方则已出现累积赤字了。如不引起我们的警醒与重视, 还继续沉浸在所谓“基金结余过多”、“钱花不出去”、“需要消化过多的结余”的虚幻梦境中, 那么, 医保基金的安全和可持续支付, 全民医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则令人堪忧。

4.它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和社会保障现代治理的发展趋势。医疗保险之所以被称作“世界性难题”, 就是因为无论在复杂性、不确定性方面, 还是在道德风险方面, 都大大高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医保的道德风险和欺诈现象, 在医患保三方均有可能发生, “两方”或在一定条件下“三方”都可能结成“利益共同体”联手作案。因此, 监管应该是多元的、全方位的, 监管是“电子眼”而不是“手电筒”。医保领域的欺诈与反欺诈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即使在反欺诈立法相对完善的英、美等发达国家也不例外。据测算, 近年来因为欺诈行为造成的损失, 英国每年达3000亿英镑, 美国则为6000亿美元。所以, 医保监管与反欺诈, 乃是全世界实施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和严峻挑战。

二、正确估量当前监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 各级医保经办机构对监管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艰巨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越来越重视, 动了很多脑筋, 想了很多办法, 采取了很多手段 (包括抽查处方、罚没违规所得、拒付不合理费用、取消“定点”资格、媒体曝光, 直至依靠司法机关进行严厉惩治等等) , 收到了一定成效, 查处了一批医保欺诈案件, 惩治了一些医保蛀虫, 挽回了部分经济损失, 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广大参保者的利益, 使医保得以正常运行。也涌现出了上海、天津、宁夏、江西、浙江、湖北等一批理念比较先进、手段比较现代、监管比较严密、效果比较显著的地区和单位。对各级医保机构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对各有关单位给予的配合和支持, 对这些年医保监管取得的成绩, 有目共睹, 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没有他们的努力, 情况就会更糟, 也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基本稳定有序的运行局面。

但是, 毋庸讳言, 所取得的监管成效与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之间似乎不成比例, 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收效甚微。以各种名目 (或明或暗、直接间接、或“巧取”或“豪夺”等) 侵蚀、侵吞医保基金、浪费医疗资源的问题所在多有, 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形势不容乐观。最直观的表象有三:一是过度治疗 (包括过度检查、过度诊断、过度用药, 尤其是“三素一汤”的滥用已成全球之最, 是欧美国家的10倍以上;高端耗材与高端设备的竞赛 (有人戏称为医界的“军备竞赛”) 令世界瞠目) , 像巨大无比的黑洞, 吞噬着医保基金, 浪费着医疗资源;二是医保基金支出高企不下, 甚至节节攀升, 增幅连年在20%以上, 有的地方甚至高达40-50%;三是国家投入、卫生总费用成倍增长, 而老百姓却“没有感觉”, 诘问“钱都到哪儿去了?”

出现这种不堪局面的原因何在?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很多问题是长期积累所致, 现在似乎有些“法不责众、积重难返”的味道。概括起来有八大原因:一是医卫旧体制的痼疾未除, 是总根源、总病灶;二是医卫改革, 特别是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未破题, 更没到位, 存在“灰色地带”, 有机可乘、有漏洞可钻;三是法制不健全, 法剑难“亮”;四是医疗流程、规范、标准等不完备 (即使有, 也缺乏硬约束, 形同虚设) ;五是独立客观专业权威的医疗服务评价机制不健全;六是科技信息网络建设滞后, 支撑不力;七是监督管理的重点不突出;八是监管队伍和监管能力不适应, 等等。

三、坚持以风险防范为导向, 切实加快绩效评价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的步伐

加强医保监管, 是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全民医保制度的客观需要, 是实现医保良好治理的重要环节, 也是当前整饬医保环境、规范“三医”秩序, 确保全民医保得以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 因此, 必须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为统领, 以风险防范为导向, 切实加快绩效评价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建设步伐, 增强医保监管的整体性、系统性、权威性和实效性, 为实现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全民医保制度的宏伟目标保驾护航。

1.深化改革, 从体制上根除痼疾病灶。医疗行业与医疗保险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引发的道德风险、欺诈行为, 以及由此带来的监管难度, 可以说各国皆然。但像中国这些年出现这样严重的局面 (理直气壮地侵蚀医保基金, 变着法地催生“看病难、看病贵”, 医疗程序如此混乱, 医患关系如此紧张, 且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趋同性, 尽管老百姓怨声载道, 但谁都奈何不得) , 可以说古今中外都极为罕见。这就是一种“体制病”, 也就是“四不分”加“垄断”体制的必然结局。根本在制度, 出路在改革。只有坚持“四分开”的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方向, 只有引入市场机制、打破垄断, 改变布局, 形成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体制环境, 才能改变“以患养医”的局面, 才能激发医疗机构主动改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内生动力, 才能匡正医疗行为等, 一句话, 才有可能根除痼疾病灶。否则, 即使费了九牛二虎的劲, 也只能收效于一时, 治标难治本, 很可能是按下葫芦起来瓢。

2.切实转变监管理念和方式。要从抽样检查转向全程监管;从事后查处转向事前防范;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向依靠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和现代科技。就是要用先进的理念、方式和手段, 构建起科学完备的医保监管体系, 切实做到“四个结合”: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宏观监管与微观监管相结合、对医疗服务提供方监管与医保机构内控监管相结合、网络监管 (云计算、大数据等) 与社会监管 (群众、舆论等) 相结合, 才能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3.坚持以风险防范为导向, 突出监管的重点。医保监管是全方位、全过程的, 既要防范各种违规行为, 又要查处骗取医保基金的欺诈案件, 既要对医疗服务提供方、医疗服务受惠方实施监管, 又要对医保经办方实施监管。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凡事都要抓住重点, 即主要矛盾。“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重点不突出, 四面出击、“打散锤”, 收效是不会显著的。就现实情势而言, 对全民医保、对国家和人民利益构成最大威胁, 造成最大浪费、最大损失的则是颇具中国特征的过度医疗。坊间有言, “过医 (即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用药) 猛于虎也”。“风险所在, 监管所向”。当前医保的最大风险就是过度医疗, 医保监管的重点就是要把造成这个风险的具有处方权的那支笔, “关进”医保三大目录、诊疗规范与标准、临床路径等制度性规定构建的监管网络的“笼子”里。

4.加快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医疗服务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合理有效的医疗服务应该是一种有统一标准的科学规范的行为。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失范必然失控, 失控必然乱套。当下“过度医疗”如此泛滥, 恣意横行, 令世界瞠目、国人无奈, 其中一个重要根源就是没有规矩, 没有一个大家认可的科学可行的规矩和标准 (诸如诊疗规范、临床路径等) , 也没有科学合理可行的医疗服务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 很多情况下都是“一个道士一套法”, 似乎都很有道理。总是有扯不完的皮, 打不完的“口水战”, 结果只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可喜的是, 像杭州、苏州等一些地区已经先行一步, 把相关的规范、标准、数据等建成信息系统 (即信息库) , 这样也就把那支“法力无边”的笔“关进了监管网络的笼子里”, 所开的处方是否“合规”, 一按键就一清二楚, 情形就大不一样了。

5.建设一张现代科技的全民医保监管的“恢恢天网”。我国目前参加医保的总人数超过13亿人, 堪称“世界之最”。而基金流量超万亿元, 每年就诊人次以数十亿计, 如此庞大的系统、海量的信息, 没有“云服务系统”而靠“手工式”监管是很难奏效的。有关方面和部门务必要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在信息网络建设的投入上要“大方”一点, 以高科技应对高风险。在这方面, 天津、宁夏等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6.加快法制建设, 推进法治医保。法律法规是全民医保有序运行、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也是实施有效监管的根本保障。我国的医保制度改革与发展, 走的是一条先实践探索再立法规范的路子。经过十几年的努力, 在2010年出台了社会保险法, 在法制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 但至今还没有与之相配套的法规。由于“三分”格局未改变, 很难出台医疗保险条例等法规、规章, 这就使得许多工作, 包括医保监管, 特别是处罚执行, 因缺少法律法规依据与支撑, 其强制性、权威性便大打折扣, 有时甚至处于尴尬无奈的地步。从传统管理到现代治理, 本质上就是要实现依法治理。因此要根据监管实践, 认真梳理分析医保运行中的各种欺诈风险的种类、动机、机会、方式、手段, 等等, 相机出台医保监管的法律法规、反欺诈的专门法规, 而且要明确执法主体, 严申惩罚条款。“重典治乱, 猛药去疴”。确保全民医保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 真正实现法治医保。

篇4: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依托县情,工作思路要实

“三严三实”的“实”就是求真务实、认真踏实、厚道朴实的行为取向。当前,衡山正处于爬坡过坎的攻坚期,最大的县情还是发展不足、不快、不优,从经济增长速度看,部分指标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从全面小康步伐看,城镇化率等差距还较大。要爬上全市、全省平均水平这个坡,迈过经济下行这道坎,工作思路必须实。对衡山而言,衡阳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落户是契机,湘南地区开发开放政策是动力,环南岳风景名胜区是优势,结合全面小康目标,衡山提出的加速新型工业化和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有力地契合了发展实际。一方面,围绕园区做实工业。加快衡山经济开发区14.68平方公里总体规划的布局谋篇,突出弘山科技工业园和“135”创新创业园两个“园中园”建设,拓展恒岳重钢风电设备、佳诚汽配、嘉力机械等先进制造业链条,巩固衡山汽车、怡宝瓶装水等优势品牌地位,引领和带动重点产业集聚发展。另一方面,围绕特色做实旅游。衡山旅游最大的特色就是生态,空气负氧离子达26000个/cm3,堪称“天然氧吧”。要整合衡山八景、衡山皮影、岳北山歌等70处重点文化旅游资源,利用财政投入带动民间投资,组团抱团打捆开发旅游资源,打造华夏湘江、白果生态景区等一批生态旅游的特色景点,既与南岳观光旅游对接,又与南岳佛文化旅游错位,切实增强衡山旅游在大南岳衡山旅游圈中的分量。

突破难点,工作措施要实

“三严三实”的“实”,从执行落实层面对工作措施做了精辟概括,为难点突破指明了方向。一直以来,衡山发展的定位是后发赶超,赶超的措施就是实干、快干。一要稳住增长。不以GDP论英雄并不是不要GDP,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稳住增长的首要任务是扩大投资,要通过向上争资、对外引资、向内聚资、搞活融资,拉动投资不断增长。要加快新金龙环保科技、春昌钨业、天一金岳等一批规模企业的投产和复产,支持先进制造、矿产品精深加工、造纸等优势产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回升,以实打实的工业产值增幅弥补经济下行的缺口,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的动力支撑。二要调优结构。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虚高是衡山产业结构的现实,调整结构就必须依托产业精准发力。要发挥衡山区位、交通、环境优势,以“十三五”规划编制为契机,抓紧招商引资,抓好产业分区,制定完善全县产业和空间布局规划,大力发展先进制造、食品医药等支柱产业,着力培育新型建材、健康养生等新兴产业,重点打造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以产业优化带动结构调整。三要深化改革。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抓实“两张清单”建设,减少行政权力和审批事项,努力实现权力清单“瘦身”、责任清单“强身”。坚持能放则放,一放到底,有序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实行审批全程阳光操作,对重大项目做到审批全程代办和动态跟踪服务,着力促进行政审批提速提效,为发展创造良好政务环境。

深入一线,工作作风要实

作风问题实质上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只有保持“实”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才能凝聚起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一要察实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企业、深入项目一线,把身子沉下去,把问题找出来,把政策送下去,把发展抓上来。对群众关注的农田水利、交通道路、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热点问题,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分条块、分步骤、分阶段逐步解决;对企业关注的征地拆迁、信贷融资、证照办理等难点问题,创新方法,畅通渠道,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想办法解决,低调务实、少说多干,全力推动工作落实和事业发展。二要鼓实劲。看准了的事,不观望,快干;决策了的事,不折腾,实干。绝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绝不能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管好政府该管的事,把该交给市场的全部交给市场,不搞大包大揽。尤其是在城镇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创业等衡山发展的短板上,鼓足干劲,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打基础、谋长远、添后劲。三要抓实事。对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工业提质等重点难点工作,领导带头、靠前指挥、率先垂范,力争在重点项目分板块推进、征地拆迁乡镇包干、产业升级转型等方面有新作为,在抓发展、促改革、保稳定等具体工作上有新突破。当前,既要加快推进武广衡山西站至黄花坪公路、垃圾压缩中转站、旧城改造等打基础的重点工程建设,又要抓好电力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农村公路、乡镇卫生院建设等惠民生的实事项目落实,通过一批实事的完成助推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惠及百姓,工作成效要实

为民造福、为民追梦,必须从严从实,让发展成果直抵民心。“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最终目的,要体现在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上,只有领导干部“实”起来,才能筑牢为民服务的根基。一方面,服务要到位。根据衡山农业人口占比87.7%的现实,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壮大逢缘草艺、金昌生物、顾帝家私等27家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店门席草、衡山黄鸡、粮食加工等七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提高农业效益,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推动自来水、环卫等市政设施向农村延伸,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契机,加强县城环境整治和旧城改造升级,增强县城承载力和辐射力,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另一方面,保障要到位。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规范城乡低保发放,加大困难群体医疗救助力度,加快保障房建设,扩大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覆盖面,实现广大人民群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困有所助,让改革发展成果最大程度惠及百姓。

篇5: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优化纳税服务,关键是要真正了解纳税人需求,为纳税人提供全面、规范、便捷、经济的服务措施。为此,我们选择了辖区内部分世界500强企业、笔记本电脑配套企业和装备制造大中型企业,采用座谈调查的方式,听取了纳税人的意见和建议,对坚持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优化纳税服务工作有了新的思考。

一、纳税人需求的热点和难点

一是纳税人对税收政策法规规章信息获取的需求强烈。最新税收政策及法规规章、税收优惠政策、分行业税收政策是纳税人最关注的问题。从纳税人获取税收政策法规规章的渠道分析,主要是通过定点向税务中介机构咨询、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查询,以及向税收管理员不定期的咨询等方式,而某些地方规章性文件通过上述渠道不能完全保证获取,即使获取到,在具体执行中,也存在多种形式的“不一致”。这些“不一致”可能会给纳税人在涉税问题的处理上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因此,对具体的税收政策法规规章的及时获取和准确掌握执行成为纳税人最迫切的需求。

二是希望税务机关能加强与纳税人的沟通,提高部门间信息共享、协作能力。一般情况下,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的沟通主要是在“管”与“被管”中进行,但纳税人更希望通过角色转换、税企座谈、公共媒介等形式建立一条比较通畅的 沟通渠道,增强税收政策的透明度,避免税企矛盾。从反馈的信息看,纳税人提出将封闭型服务提升为开放型服务的需求尤为突出,希望各职能部门间建立信息共享和无缝对接的服务机制,实现财税库银联网、加强国、地税、工商等部门的协作与衔接。

三是纳税服务事项公开程度不够,存在纳税人“被需求”的局面。由于惯性思维的影响,税务机关在制定服务制度、设立服务标准时,考虑征税机关要求多、纳税服务需求少;考虑本部门个性服务多、同类部门通行做法少;考虑自定标准多、社会公共标准少,在一定层面上存在纳税人纳税服务的“被需求”。同时,在服务平台上公开的内容只是限于收费标准以及日常办税流程图等基本的办事程序,重管理、轻服务,关注要求纳税人做什么,忽视能为纳税人做什么;强调纳税人服从的必要性,忽视为纳税人遵从提供可行性,公开的出发点也只是便于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另外,在服务平台上对部门性税收法规和地方性税收规章公开较少,对服务事项中具体的办税制度、管理流程、服务标准等纳税人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的公开程度也不够,远未达到为纳税人提供直接、快捷、便利服务的要求。

四是希望优化税收征管流程,办税程序简单、快捷、透明。纳税人前来办税,需要的不单是微笑、茶水和礼貌用语,更希望的是能尽快尽好办完相关涉税事宜。调查中,部分纳 税人提出存在涉税资料重复上报和办理注销登记中重复跑路现象,希望简并资料,简化程序,优化流程,切实减负。对于税务行政手续多、审批时间较长的问题,迫切希望解决的是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纳税人“多头跑、多次跑”。在申报纳税以及办理其他涉税业务时,纳税人最关注的是办税程序是否便捷、服务人员的业务技能是否熟练,最希望的是所有涉税事项能在办税服务厅(室)的任何一个窗口办理。这说明,在全面推行“一站式”、“一窗式”服务的前提下,大力推行“一口对外”的“全能式”办税服务,符合纳税人的办税需求。

二、纳税人需求不能有效满足的原因分析

(一)纳税服务理念亟待创新

由于过去征纳双方地位不对等,税务机关处于强势地位,纳税人最大的需求就是希望得到税务部门“笑脸相迎”、“以礼相待”。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深入推进,原来由税收专管员统管包办纳税事项的做法逐步为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所取代,很多涉税事项要纳税人自行办理,办税时间成本明显增多,因此纳税人将办事效率摆在了第一位。据调查,纳税人对纳税服务的需求,首先是效率,其次是规范,再次是公开,最后才是尊重,很多纳税人甚至表示“宁要高效率的黑脸,也不要低效率的笑脸”。纳税人对需求的变化需要我们重新审定优化纳税服务理念,必须坚持以纳税人需求为 导向,赋予纳税服务新的内涵,更好地满足纳税人期望和合理性需求。

(二)信息不对称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信息不对称现象突出的表现在各执法部门之间、税务机关各部门之间、国税机关与地税机关之间、纳税人与征税人之间。对于各执法部门、各层级税务机关、纳税人,在理解和掌握某一政策时,大多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执法部门追求自身执法风险最小、税务机关追求自身更多税收收入和更少的执法风险、纳税人追求最小的税收成本以取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最终得到的都不是一致的认识和理解,反而增大了纳税遵从成本。

(三)“重管理轻服务”现象亟待根本改变

2009年11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纳税人权利与义务公告》,以公告的形式告知纳税人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但实际工作中,税务机关更注重纳税人纳税义务的履行,而忽视其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从而造成纳税服务供求的不对称,背离了纳税人期许的目标。在调研中,纳税人要求税务机关转变服务观念,正确定位征纳关系的反映尤其强烈。追溯其源,是由于部分税务干部职工在思想上更加认同征纳双方的博弈关系和“经济人”实现个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理论,认为税务机关是绝对的主导,而纳税人处于绝对的服从与被支配地位。因而,在实际工作中更偏重于管理执法,而忽视 纳税服务,没有实现从“管理者”到“服务者”角色的真正转变。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导致某些纳税服务流于形式,“微笑服务”只是表象,拖延推诿时有发生,接受服务的纳税人由于心存顾忌,只能吃“哑巴亏”。

三、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优化纳税服务的建议

纳税人的需求既是税务机关的工作方向,也是税务机关满足纳税人合理需求的着力点。找准纳税人需求,就抓住了优化纳税服务工作的主动权。

(一)坚持以纳税人为本,牢固树立优化服务的意识

纳税人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公共财富的创造者,希望得到全社会的尊重。作为征税人,税务机关应充分了解纳税人的合理需求,为其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首先,从根本上解决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方式粗放等问题与不足,从构建纳税服务体系角度来固化服务理念,把握职能转变,突出服务职能,真正寓“服务”于执法和管理之中。其次,作为纳税服务供给方,税务机关必须牢固树立“以纳税人为本”理念,强化征税双方拥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在认真落实税收政策的基础上体现优质服务,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服务纳税人,支持经济发展。其三,对纳税人的人性假设由“人性恶”转向尊重纳税人,视纳税人为提供公共物品的顾客,消除纳税人提出真实需求的顾虑,以此为基础构建和谐平等的税收征纳关系。

(二)进行换位思考,最大限度满足纳税人合理性需求

税务机关在税收执法和征管过程中,需要对纳税人提出一些规范性要求,纳税人应当提升税法遵从度。但税务机关也要科学引导纳税人提高税法遵从度,站在构建和谐税收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在不违反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情况下,税务机关在制定办税流程或处理常规事务性涉税事项时,应尽量合理简化日常事务性涉税流程和零星业务手续,优化办税环节,为纳税人提供办税方便,减轻纳税人负担,降低纳税成本。同时,加强与纳税人的沟通,将税收信息服务、纳税程序服务、纳税环境服务、纳税救济服务等内容贯穿于税收征管的各环节,通过办税服务厅(室)、出版物、电话、上门、通信、互联网等服务形式,最大限度满足纳税人合理性需求。

(三)通畅信息传导通道,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

在税务、工商、海关、银行等各职能部门之间,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将信息共享形成机制,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目前,税务机关与工商就工商登记相关信息形成联网共享,为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同时,为缓解税务机关同纳税人之间对政策理解的偏差,税收新政策出台时,税务机关应及时向纳税人进行传达,不仅传达文 6 件本身,更要通过建立税企网络沟通平台,将新政策与旧政策变动之处解释到位,谋求税企双方在政策执行上的一致。

(四)加强纳税“提醒”,帮助纳税人防范涉税风险

开展纳税“提醒”服务,将日常的管理、审核、评估与税收政策宣传以及纳税辅导相结合,帮助纳税人防范无知性税法不遵从。在日常征管工作中,税务机关及工作人员要为纳税人着想,纳税人需办事项到期前,向纳税人提出告知;对纳税人到期的事项、应做而未做的进行及时提示、提醒,使纳税人减少和防止行政违法行为。在开展纳税“提醒”服务时,税务机关不应局限于提供单向的“保姆式”服务,使纳税人客观上形成对税务机关的依赖心理,而是把“提醒”服务的重点放在事前引导、规范和告诫上,通过“提醒”这一方式,帮助纳税人提高税法知识水平,增强依法纳税观念,提高纳税人的自主纳税意识与规范意识,“终于纳税人遵从”,真正建立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良性服务互动机制。

(五)积极探索个性化服务,满足纳税人多元化需求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纳税人的需求千差万别,呈现多元化、层次化特点,在纳税人经营发展的不同时期,纳税服务需求重点也不同。因此,探索个性化服务方式,满足纳税人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是目前优化纳税服务最迫切需要做的工作。比如,对纳税人实行户籍管理、分类管理、评定纳税信誉等级、预约服务、办税绿色通道等,及时解决纳税人的 合理需求。同时,广泛收集纳税人的纳税服务信息,了解纳税人的实际需求,建立纳税服务信息分析体系,整合纳税人信息库和纳税人档案,以纳税人的特点和需求分析为主导,针对不同行业特点、不同税种税目、不同征纳环节,按照“集约、简便、效率”的原则,研究和推行各种具体的征管办法,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互动式、有效、及时的纳税服务,提升纳税服务质量,以此来提高纳税人税收遵从度。

(六)推行纳税人“参政”机制,建立内外结合的优化纳税服务考核评价体系

篇6: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之基,更是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遵循。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务必要把学习贯彻“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看待,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推动组织人事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展示新面貌和取得新成绩。

“三严三实” 以做人做事为切入点,点明了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既为领导干部明确了行动指南和价值坐标,也为干部选拔任用确定了基本标准,给出了重要遵循。组织人事部门践行“三严三实”,必须把严和实的作风贯穿于干部工作全过程,坚持严字当头、实处着力,大力选拔修身严、用权严、律己严、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的干部,让“三严三实”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鲜明遵循。

使用好干部是导向,用好干部是旗帜。以什么样的导向用人,关系民心向背和事业成败。导向正确,必然激励一群、造福一方,就能够引导广大干部把心思用在勤奋学习、扎实工作、多作贡献上,充分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活力。用人导向有问题,必然造成“不善者竞进,惟私者当道”局面,就会挫伤广大干部的积极性、进取心,也会把干部引入“要官跑官甚至买官”的歧途,党的事业必受严重损害。显而易见,选用干部的背后,体现的是一项政策,反映的是一种价值观念,影响的是人心,其重要意义更是不言而喻。故此,实现科学选人用人是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有效途经,是党执政兴国的生命线。只有必须不断研究和发现问题,总结新成果、树立新观念、建立新机制,才能形成人才辈出、活力迸发的生动局面。

“选什么样的人”是组织人事工作的首要课题,也是组织人事工作的“基本功”。如何把有“修身之德、谋事之才”的“正派人”选拔配置到关键要害岗位是组织人事工作的“本分”所在。可以说,“三严三实”进一步丰富了干部选拔标准的时代内涵,深刻回答了“选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把“三严三实”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就是要大力倡导从实绩看德才、凭德才选干部,把符合“三严三实”要求的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一是要树立以德为先的标准,发挥好德的“第一道门槛”作用,坚决把那些党性不强、纪律不严、品德低劣、言行不一的人“挡在门外”;二是要强调勤廉标准,遴选“用权以廉、创业唯勤”的“本分人”;三是要把选拔使用的重点瞄准基层,“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对那些长期扎根基层、埋头苦干、不走路子的“老黄牛”多看一眼、厚爱三分。同时,组工干部应始终秉持履职公心,始终坚守 “公道” “正派”之“本”。正确的用人导向要通过每一个批次、每一名干部的选拔任用来体现,即使只有一名干部用得不好,执行程序不严,都会破坏一个单位或部门乃至一个地方的用人风气、政治生态。组工干部要视公道正派为组织人事工作的生命线,敢于担当,出以公心,严格程序,规范操作,不断提升组织人事工作的公信度。

用人导向是方向、是标杆、是旗帜。“三严三实”要让干部群众切身感受到党清晰明确的用人标准,更加信党爱党,一心跟党走。新形势下,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当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净化领导干部队伍,凝聚改革发展正能量,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健康发展。

篇7: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不同的企业经营思路,决定不同的产品开发导向,从而导致不同的经营结果。目前,产品开发存在着两种导向: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再者是以技术为导向。从企业经营结果来看,市场导向的公司往往在市场的浪潮中获得商业成功可能性增大。

一、产品开发两种导向的特点和结果

企业产品开发是以市场为导向,还是以技术为导向?这个问题经常萦绕在一些企业管理者头脑中。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分析一下以技术为导向和以市场为导向二者不同的特点,以及两种不同思路给企业带来的后果。

在以技术为导向的企业中,往往在行业中以占据技术至高点为目的,试图作为行业的技术领先者,通过技术领先来引导客户的需求,吸引客户购买产品来获得企业的收益。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技术领先的目的往往会达到,但往往达不到预定的商业目标,甚至公司出现亏损或者破产;另外在试图通过技术领先的企业中,时常表现出和市场经济不相融洽的特性,如企业的研发人员往往是把技术研发出来后,以申报专利、向上级行业管理部门报奖作为不自觉的最终目的,最终所研发的技术在实验室中睡大觉,没有转化成商品,没有走向市场。这方面最典型例子是我们所熟知的美国朗讯公司,其拥有世界最知名的贝尔实验室,贝尔实验室自1925年成立以来共推出30000多项专利,如发明了半导体技术、激光技术、蜂窝无线通讯技术、异步通讯技术等,现在平均每个工作日推出4项专利。然而朗讯公司这几年运作并不尽人意,由于其贝尔实验室研发的技术走向市场迟缓,公司收益节节下滑,在2000年末,连续4年股票下跌,从80多美元下降到20多美元,一家技术型的企业股票连续下跌,这几乎等于投资失败,在2006年初宣布,2006财政年度第一季度净亏损1.04亿美元。

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司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客户需

求,在帮助客户实现其价值时获得企业自己的价值,其最明显的特点是市场需求什么,企业开发什么,以市场来牵引产品开发。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只有让客户满意,才能使企业生存和发展,这在一些成功企业的价值观或者文化中可以体现出来,如深圳华为技术公司1988年创立,2005年销售收入为600亿元,预计2006年的销售收入为100亿美元,公司的使命是“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许多实力雄厚的跨国烟草公司如英美烟草、菲莫烟草、帝国烟草、日本烟草等也是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与市场需求保持密切联系。又如在我国卷烟行业中近年冲出的黑马、连续4年单牌号销量第一的白沙集团也提出“以消费者为关注焦点”作为公司使命之一。

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明显的区别是:技术导向的企业往往以自我为主,自己研发出什么技术或者产品就向市场销售什么;而市场导向的公司往往以客户为主,客户需要什么,企业就研发什么,那怕是产品所使用的技术在行业中不一定领先。从推理上来看,两种经营方式都能站得住脚,但实践证明,不同的企业经营思路,从而导致不同的经营结果,市场导向的公司往往在市场浪潮中获得商业成功的可能性增大。这也无怪乎为什么众多的企业提出产品开发要以市场为导向,要满足客户需求从而获得企业的价值。

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那就是:是不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司就不需要开发技术了?答案当然是“否”,以市场为导向并不否定企业要开发技术,并不否定技术要在行业中领先,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技术开发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客户需求驱动技术开发。

二、产品开发如何实现“以市场为导向”

作为一个卷烟工业企业,要把关注烟民和商业公司的需求,作为卷烟产品开发的起点。开发一个卷烟产品,要充分收集需求然后再进行开发活动。但遗憾的是,我们在卷烟企业经常听到产品开发人员这样的声

音:“让我们开发一款烟,领导经常给我们说要突出特色,突出风格,但是什么风格,什么特色,没有人给我们说得清楚,所以我们就在实验室里想烟民的需求,想商业公司的需求,最后开发出来的烟,往往并不能真正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最后在市场上出了问题,再去收集问题进行改进。”也有这样的声音:“领导评价我们研发人员的绩效,往往会按照谁的技术水平高,谁的绩效就好,所以我们就拚命地钻研技术,拚命地报奖,至于那些技术是否用到了卷烟产品上,那不是我们管的事,谁来管?我们也不知道。”上述企业是没有意识到以市场驱动方式进行产品开发,而是在不自觉中以企业自我为中心,自认为产品中用到了高技术,客户就会喜欢购买他们的产品。

IPD提倡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品开发,在开发产品前就要充分收集客户的需求,以客户需求为基础进行开发。那么IPD提供了哪些方式或者方法来保证产品开发要以市场为导向呢?

(一)、建立跨部门的市场信息收集团队

有的企业中,规定收集需求是市场部门或者销售部门的事情,但是由于市场部门或者销售部门不懂技术,往往描述不清楚客户真正要什么;有的公司规定由技术部门收集需求,但技术人员缺少和客户打交道的经验,所以通过以上方式来收集需求,往往是达不到预期效果。IPD所提倡市场需求收集的团队是跨部门组建的,一般是由市场部门、销售部门以及技术部门人员等共同组成,这样,这个团队的技能是互补的,技术人员发挥技术专长,和客户谈技术需求内行,市场和销售人员有较好的客户关系,一方面为技术人员和客户访谈建立了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收集到业务方面的需求,如非技术方面的需求。所以在企业中成立跨部门团队往往是收集需求的重要组织方式。

(二)、明确市场信息收集需求要素

要开发一个产品,收集哪些需求,往往企业没有系统性的规定。可以说,没有需求就没有产品开发的动力,缺乏好的、及时的市场需求是产品开发方向偏离和产品失败的最主要原因。IPD使用一种用于了解客户需求、确定产品市场定位的工具——$APPEALS进行需求分析。$APPEALS规定从8个方面进行客户需求分析,确定客户的购买准则,并评价公司自身产品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

$APPEALS所包括的8大要素如下:

1、$ Price价格

2、A vailability可获得性

3、P ackaging包装

4、P erformance 性能

5、E ase of use 易用性

6、A ssurances保用性

7、L ife cycle cost生命周期成本

8、S ocial influences社会影响

(三)、$APPEALS工具的运用

针对客户需求分析工具$APPEALS每个要素,可以识别出二级要素,甚至三级子要素,而针对卷烟产品$APPEALS工具,由于商业公司关注点和烟民关注点是不同的,所以产生了商业公司$APPEALS工具和有烟民$APPEALS工具。

针对卷烟产品,商业公司$APPEALS具体如下:

烟民$APPEALS工具如下:

而且针对每个要素的权重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从客户角度来看,他们认为有些要素是重要的,有些要素就显得不那么重要,所以各要素的重要度的权重也是由客户来确定的,而不是研发人员在实验室中想出来的。

客户$APPEALS工具使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针对烟民来说,可以使用$APPEALS工具模型编写调查问卷进行个体调查;另一种方法是针对商业公司来说,可以用来编写挂图,进行客户群组访谈。调查问卷的内容一般包括甄别问卷和主题问卷两部分。甄别问卷主要包括被访谈者的年龄、职业、收入、性别、爱好、文化程度等。主题问卷包括内容是客户$APPEALS模型中的有关内容,必要时可以增加此模型没有包括的内容。

使用客户$APPEALS进行客户群组访谈时,对已经识别出的要访谈的客户群进行分组分析,并识别出其决策部门和核心人员,编写群组访谈计划(包括客户列表、沟通时间、沟通方式、责任人等)。根据访谈计划对外部客户进行访谈,对访谈的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并对数据进行筛选、分类、优先级排序等分析活动,编写初步的《产品包需求说明书》。对较模糊的需求进行分析后和客户进行确认,确认的方式为电话、邮件、传真等方式,必要时可以和重点客户对《产品包需求说明书》进行评审。

三、结束语

国家烟草局姜成康局长在2005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指出:“工业和商业谁是主导?商业是主导?工业是主导?谁也不是主导,市场是主导!”从实际意义上讲,这句话,并非仅指烟草工商两家的行业地

位,而是界定了烟草行业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在未来发展中,市场决定一切,市场是战略筹谋的先决条件。

“卷烟生产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使产品能适应和满足消费者需要,商业企业要根据市场需要组织货源,在货源组织上要认真克服市场因素和片面追求毛利倾向,努力做到品牌能让客户自由选择,货源安排做到公开透明。要选择一些城市进行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使卷烟生产和经营能真正贴近市场,提高市场化水平,为今后应对更加激烈的竞争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这是对如何进行以市场为主导最直接的诠释。换言之,“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就是以市场为主导的突破口。

篇8:我国玉米育种亟须以市场为导向

过去20余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增加近1 000万hm2,总产量以每年2.9%的速率增加,而产量增益却在逐年下降。其中,1996—2005年几乎停滞。20多年来,扩大面积对玉米增产的贡献率超过70%,而提高单产的贡献率不足30%。玉米产量增益率已由20世纪60年代的6.9%下降到2010年的0.9%,平均每年只有35 kg/hm2,与美国154 kg/hm2和阿根廷244 kg/hm2差距甚远。

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张世煌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选育的玉米品种抗逆性差,不耐密植和不适应机械化作业,无法满足增产需求。

“矮秆、早熟和耐密植,是美国玉米增产的成功经验。”美国高产杂交种植株高度一般为2.5 m左右。在过去50年里,美国玉米带的生产种植密度平均每年增加1 000株/hm2,现在已经达到5 000株/667 m2以上,产量超过600 kg/667 m2。我国北方的一些玉米品种植株高度超过3 m,许多品种的种植密度只有3 000株/667 m2。

而造成品种不适应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我国玉米育种没有以市场为导向,过分强调杂种优势,偏向于选育超高产品种,忽视了品种的抗逆性。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学术界把延长生育期作为育种目标与方向。其带来的后果是品种在试验田里表现增产,种到农民地里,既不增产,也不增加效益,难以被农民接受,制约了育种的创新努力。

张世煌认为,延长玉米品种生育期,容易导致产量虚高且品质很差。这是我国自选玉米品种难以与洋种子抗衡、不被农民接受的主要原因。近十几年来,我国选育的玉米品种有四五千个,生产种植的只有三四百个,而在推广中站得住脚的只有二三十个。他认为,推进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通过科技创新,在提高单产和增加效益上挖掘潜力。通过“一机两改一保障”,即推广全程机械化作业,带动品种改良和土壤改良,加强病虫害防控,把产量增益恢复到100 kg/hm2以上。

增产的关键技术是,“一增四改”,即合理密植,改套种为直播、改早收为适当晚收、改粗放施肥为合理配方施肥、改手工作业为全程机械化作业。以此为方向,推进玉米生产技术进步。

上一篇:上好一节消防课课件下一篇:武夷山传统节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