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习作课教学反思

2024-05-19

六年级习作课教学反思(共9篇)

篇1:六年级习作课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习作六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习作内容是以“未来的------”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这次习作训练的目的是激励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大胆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调动他们的创作兴趣。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取得新成果,未来的社会将变得更加文明,更加美好,那么,未来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果园机器人》就是一篇想象作文,作者是怎样介绍清楚机器人的特点、功能,又是怎样发明的出来的呢?果园机器人的发明动力又是什么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就是一个个不便,一个个问题,成了人们发明的动力,才使果园机器人的功能不断完善。我们生活中很多物品也都有其不方便之处,关键是你得学会发现问题。如果给你机会,让你来当一位发明家,你会发明什么呢?你会让它具备哪些功能呢?

二、认真读题,明确习作目的和要求

1、请一位学生读习作提示,让学生明确本次习作的目的。

2、师生共同总结出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1)题目:“未来的………”

(2)选材方面:可以写未来的鞋子、未来的学校、未来的汽车、未来的房屋、未来的.衣服……

(3)要求:要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使习作内容富有创造性,新奇而有趣,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句子写通顺。

三、拓宽思维,让学生“有话会说”

要让本次习作都能针对自己所写的事物,做到内容具体,重点突出,流露出真情实感。使学生在习作中能描绘出未来之物的外形、结构、功能、优点、使用方法等特征,用事物的形象说话,让未来之物独具风采,让习作言之有物,让读者如见其物,而且在对未来之物的描绘之中,能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和喜爱之意。这样的作文既能以奇特的想象吸引读者,又能以真情打动读者。我让学生分组交流,生活中哪些事物需要改进和发展,分别存在哪些不足,对此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然后集体交流改进的办法,最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总结习作的几种思路:

思路1──写一写未来的食物。如今常常听到食物遭污染,真让人失望。若是能吃上口感好又“绿色”、营养全面又健康的食物该多好呢!让我们展开想象,穿越时空隧道去看看22世纪的人们都在吃些什么食物?动笔把你看到的都记下来!

思路2──写一写未来的服装。未来的服装会不会在保暖性、透气性、舒适性等方面有大大的改观呢?一定是价廉物又美啊!

思路3────写一写未来的交通工具。如今的交通状况可真拥挤,咱们中国人口多,随着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多,马路可是越来越不够用啦!未来的交通工具会不会向空间发展呢?若是人类像红孩儿那样穿上“风火轮”就可以飞上天,去到想去的地方该多好!或是像机器猫那样插上“螺旋桨”就直升上天……那多棒!

思路4写一写未来的住房。随着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你对未来的房子又有哪些期待呢?

这样一来,孩子们想象的大门被打开了,他们畅想着未来的自己发明了未来最先进、最科学、最便利的生活用品、交通工具……沉醉在那样惬意的生活中,思索着未来会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篇2:六年级习作课教学反思

伍洁

进入三年级,最令语文老师头痛的莫过于习作教学及作文批改反馈了,本学期我进行了第一次习作教学,题目为《我的课余生活》。

进行本次习作教学时,课前我先让学生制作一张表格,记录下自己的课余生活都有哪些活动,在正式教学时,我先让生自己交流自己的课余生活,告诉生哪些是属于自己的课余生活,如:课间活动、放学后的时间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周末寒暑假等自己学会的技能(游泳、骑自行车、打球等),其次,告诉生基本的写作结构,先简单的介绍下自己的课余生活有哪些,再挑其中最喜欢的一二件来写,注意要写事例、写具体,最后再总结自己在课余生活中的发现、收获或感受等。此外,我特意选取了两篇范文给学生做参考,最后便是由孩子们自己下笔写了。二节作文课的时间,只有小部分小朋友按时写完了,且写作的结果不甚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

篇3:六年级习作课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出一个基于电子书包平台的巢穴学习实验班,核心是以平板电脑为载体,在特定的电子书包平台上进行作文教学。教法的改进表现为抛弃传统作文教学模式,转而运用技术支持,进行作文创作过程中互评互改的一种新的教学尝试。

一、教学目标

本次写作的主题是“我喜欢的一种美味”,它的教学目标有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

通过互评互改活动,学生对同伴的文章进行阅读,发现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掌握作文修改和评价的方法,以达到以改促写以及提高写作能力和评价能力的目的;在多次的互评互改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利用平板电脑和电子书包的组合使学生熟练利用新技术和网络进行自主学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身体验、搜集资料、讨论交流、教师辅导、互评互改等方法绘制出作文框架的思维导图,并最终完成作文终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互评互改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共处,学会尊重他人、欣赏他人;通过互评互改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之间相互阅读和评价作文,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学生自主写作兴趣。

二、教学平台

本课题基于台湾澔奇公司研发的i Wonder(澔奇)电子书包平台,它提供了新一代、全方位的数字及移动学习软件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该平台有多个教学应用系统,但本次课程主要运用教学互动系统、电子书编辑与管理系统和平板电脑终端应用系统。教学互动系统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实时互动,教师可以进行派题或布置作业,学生作答或上交作业后可以观看答题记录,如已答人数、未答人数等;教师和学生也能对上交的答案或作业进行浏览、点评、给分等。电子书编辑与管理系统是教师编制和分发电子书的平台。平板电脑终端系统是学生运用进行个性化学习的环境,学生可以进行答题、观看电子书、上网等。

三、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南京市白云园小学六年级(2)班的全体学生,共28人。本班从四年级开始利用平板电脑、基于澔奇平台进行某些主题的作文教学,每个学期都会有一次类似的教学活动。因此,在基本技能方面,学生熟悉平板电脑和澔奇平台的基本功能;在基本知识方面,教师在平时的作文练习时也要求同桌相互点评,所以对于本次作文的互评互改,学生能基于自己的作文基础与水平对其他同学的作文提出点评和建议;在态度方面,学生不排斥作文课,每次写作都能认真对待。

四、教学过程

本课题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共六周,分别是准备阶段(1周)、实施阶段(共4周)和成果展示阶段(1周)。

1.准备阶段

准备工作为期1周,主要在课堂上。本周开展了两次教学活动,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两者的准备活动,如表1所示。

2.实施阶段

教师和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后开始实施教学,其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周:引入主题、激发兴趣

(1)根据学生的住址(尽量在同一小区),把全班分成7个小组,4人一组,并按分组就坐。

(2)教师将制作好的电子书分发到学生平板电脑上,学生进行观看。

(3)教师告知学生本次作文的主题是“我喜欢的一种美味”,并要求学生一边观看电子书上的各种美食视频、图片,一边与组员讨论自己想写的一种美食。

(4)教师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寻找身边的美食,并亲自品尝,再确定自己写作内容。

分析:根据学生住址分组,并按分组就坐,有利于小组内部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观看集视频、图片、文字的电子书,不给定写作题目,而是学生通过亲自寻找、品尝美食后确定,让学生写自己所想,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周:确定主题、搜集资料

(1)学生根据上周教师的引导或者自己实地品尝后确定写作的题目。

(2)老师指导学生本次写作的几个角度,如食物的色、香、味、形,或者制作过程、传说轶事等。

(3)学生通过上网、实地考察、采访等方式搜集自己所写美食的资料,并通过做笔记、拍照、拍视频等方式记录。

分析: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了解描写美食的角度,这极大地帮助了写作能力差的学生。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了解到更多关于美食的资料,以便给其他人提供建议。通过实地考察,并用手机等拍下制作美食和品尝美食的真实情景,使学生对美食的感受更加深刻具体,便于丰富作文内容。

第三周:互评互改,形成作文框架

(1)教师在教学互动系统中派出题目——“请上传《我喜欢的一种美味》思维导图的初稿”,并设置截止时间。

(2)学生根据搜集到的资料,运用软件绘制写作思路或大致框架的思维导图,并上传至教学互动系统中。

(3)根据上传的思维导图,小组成员之间先进行互评,然后全班范围内互相点评,最后教师总结建议。

(4)根据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学生进行修改,然后,将改好的内容再次上传到教学互动系统中,形成最终作文框架。

分析:利用澔奇平台的教学互动系统上传作业,学生和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点评,学生反复地修改,这样及时的反馈使学生的作文框架逐步完善,通过互评,不断加强责任感与提升鉴赏能力,学生也会反思自己的作品。

第四周:互评互改,形成作文终稿

(1)学生根据作文框架完成作文初稿并上传至教学互动平台。

(2)教师讲解如何把文章内容写具体,提出6种方法;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提出了作文修改的步骤、修改的方法。教师将讲解的PPT发给学生,让学生可以随时观看。

(3)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各小组内部间进行互评或提出建议,学生根据不同的评价、建议或者反思修改作文初稿。

(4)学生上传作文二稿,首先是小组间进行互评,然后全班同学互相点评(要求每个同学至少点评不同组的3-5篇作文),最后教师总结建议。学生根据不同的评价再次修改作文,并最终形成终稿,可以配上图片、视频等,上传至平台。

(5)教师在平台上对学生终稿进行评分(作文互改过程如图1)。

分析:学生在作文互评互改的活动中,参与性强,热情极高。很多学生评改别人的作文比自己写作文还要认真、仔细,就像拿着“显微镜”去寻找他人作文中的闪光点和不足。通过小组内部、全班同学和老师多元化互改,使学生得到更多客观的、多方面的建议,取长补短,写作和评价能力在这过程中逐步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当地提供指导与帮助,使学生对文章的修改和点评有更明确的方向。

3.成果展示阶段

成果展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将作文终稿上传至教学互动平台后,教师随机选取一名学生进行作文展示,其小组成员讲解当时对其作文的哪几个方面做了点评和建议,文章作者自己又做了哪些修改,并解释其原因。教师对学生的整个写作过程再次进行简短总结;另一方面是教师将学生上传的作品,包括思维导图终稿、作文终稿、图片、视频等做成图文并茂的作文集电子书,分发给每位学生,供学生和家长随时观看。

分析:通过随机展示某一小组中作文互改的过程和教师再次总结,更加明晰了作文互改的角度、步骤、方法。最后做成电子书形式,可以让学生进行永久保存,向其家人、朋友展示,增加了学生的自我成就感。

五、教学总括与评价

本次基于平板电脑和澔奇平台的作文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三分文章七分改”的理念,具体有以下特色。

1.评价主体多元性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只有教师评改,有时加上同桌点评,这样的评价往往不够全面。而利用澔奇平台,学生作文不仅仅教师评改,还有小组和全班评改,使评价更加客观和多样,学生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修改自己的文章。在学生互评互改中,以学生点评为主,教师点评为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学生的建议被采纳后会感到愉快和自豪,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与责任感。

2.随时随地地上传、互评

在这种教学方式中,上传作业和互评不再仅限于课堂中,只要有计算机都可以完成。学生在家里创作或修改自己的文章后可以上传至教学互动平台,学生也可以随时点评其他人的文章或者查看自己文章的评价,使学生得到及时的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作品的愿望。

3.多次修改、不断反思

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作文经过小组评、全班评、教师评后多次修改,学生得以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通过阅读其他作品和其他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学生不断反思自己,发现别人作品的优点和自己作品的不足,总结评改文章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使学生养成反思的好习惯。

篇4:六年级上册《习作3》教学品评

师:(出示一名学生的周记《炒土豆丝》片段:开始切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可怎么也学不来。妈妈切的土豆厚度不到半厘米,而我呢,切的最薄的也有2厘米。真是看着简单做着难呀!经过十分钟的努力,终于将土豆切好了。)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什么?

生:开始能学着妈妈的样子切,很聪明,只是妈妈怎样切的我们没看到,可以补写出来。

生:他能用数字——“半厘米”“2厘米”来写,只是他是炒土豆丝,两厘米多厚呀!一个完整的土豆,一般只是十厘米大小,几刀下去不就完了?用得着十分钟吗?

生:读到现在也不知他切的是土豆丝,还是土豆片。

生:“真是看着简单做着难呀!”他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师:大家帮帮他,把切土豆的动作写具体。

生:我觉得要将动作写具体,要一步一步慢慢地回忆。

生:实在想不起来回家再做一次,边做边记录,不一定全记下来,做完了再回忆、写完整。(板书:回忆体验记录)

【点评】能从生活实际出发,寻找写作契机。看似一个简单的评价,为下面写好动作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亲自观察,体验动作

师:现在,咱们一起亲自感受如何写好动作。拿出你们带来的大蒜头,揉揉,捏捏,闻闻,它像什么呢?

生:它像个白色的小南瓜,上面还有个长长的小辫儿。

师:真会观察,注意到颜色,还看到了小辫儿。教师手里的这颗蒜头的小辫儿像什么?

生:直直的,像小姑娘的冲天辫,大约有两厘米长。

师:看得真仔细,比喻用得也恰当!怎样剥,猜猜看,能用到哪些动作?(板书:捏、掐、撕、拍、拽、捶、咬、掰、抠)

师:下面大家一起剥大蒜,注意动作和感受。(学生剥蒜)能说说你是如何剥大蒜的吗?

生:我用力掰没掰开,用牙齿咬,太辣了。我又用力拽中间的小辫儿,居然把它拽开了一个口子,再一掰就掰开了。

生:我是这样剥大蒜瓣儿的:先用食指挠几下,没把外皮挠掉,我用牙轻轻咬开一个小口,再用手剥,就撕开了它的外皮,露出白嫩嫩的皮肤,滑滑的,嫩嫩的,白白的,就像个小宝宝。

师:你不仅会剥大蒜,还边剥边观察,边想象,真了不起!能把自己刚才剥大蒜的过程写下来吗?

三、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1.生写剥蒜头,交流

师:谁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乐,读你认为最漂亮的几句或一段?

生:看看它的头顶,不知什么时候长出了绿绿的芽,弯弯的,像舞动的小草,美极了。底部是一条条的蒜须子,黄黄的,硬硬的,摸起来一点也不舒服。我用指甲顺着蒜瓣的缝隙使劲地向外拉,想揪出一个来,可它们死活不愿分开,不知是兄弟情深,还是故意和我作对。

生:我拿起一个蒜瓣,它仿佛热了,早就想让我帮它脱外衣似的,我只是轻轻地一掀,它就脱去了外衣,露出白白的皮肤,滑滑的,嫩嫩的,可爱极了,像个可爱的小宝宝裹着一层纱衣。忍不住闻一闻,好香呀,真舍不得放进嘴里……

【点评】让孩子自己剥大蒜,亲自体验剥大蒜的过程,自然水到渠成,写起来便会得心用手。其实,每做完一件事,学生们都是在积累一种经验,习作也是一样。

2.写后修改

师:现在拿出你们的周记,用刚才学习写动作的方法,把你做菜的动作放电影,修改自己的习作。看谁的菜肴味道美,谁的菜肴我们一读就会做,就想吃!(生改习作)

师:谁愿意让我们分享你修改的快乐?

生:我先把锅烧热后倒油,谁知刚倒下去的油“啪啪”地叫起来,那些小油滴们到处乱蹦,好像一大群顽皮的孩子在玩蹦蹦床,一会儿蹦到东,一会儿跳到西,好不热闹。我赶紧把切好的千张倒进去,响声立刻小了许多,只有几个还在顽皮地小声偷笑。

生: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一只鸡蛋小心地在碗边敲起来,可鸡蛋好像和我作对似的,就是不开口。我稍微用力敲几下,好不容易才出现一个小洞,我用手一掰,蛋清和蛋黄就滑人碗中。淮知不小心,鸡蛋壳竟然掉了进去,它就像一只小船在河里划行。

师: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是抓住动作这个细节来修改文章的,炒菜会了,打球、洗衣、骑车……是不是都会了?放慢速度,好好体验,成就一篇精彩的习作!

【点评】这节课教师对学生“点化”了习作方法,并“引导”实践运用,这才是学生最需要的,印象深刻,影响也深远。

篇5:六年级习作课教学反思

学习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班六年级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选材、组织材料、完成习作,大部分同学也养成了看课外书并做摘抄积累语言的习惯。但从学生习作内容看,仍存在立意不新,刻画不生动,细节描写不具体等不足之处。

教学目标:

1.学会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将事情叙述清楚,并将事情的体会写出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在学生合作写文及相互评议修改的过程中,掌握写作文和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写具体,并写出自己的体会。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每个人的成长总会经历许多的第一次,寻找我们成长的足迹,有我们第一次背着书包走进学校,有我们第一次得到的奖状,有我们第一次被人误会„„这难忘第一次,你想说给大家听听吗?

师:这节作文课就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重温那些难忘的第一次。(教师板题:第一次)

二、畅所欲言,打开思维 师:你想写第一次什么? 生:我想写第一次被爸爸打了。师:爸爸为什么打你呀?

生:因为老师告诉爸爸我没有完成作业。师:爸爸做什么工作? 生:爸爸在杨梅基地修剪枝条。

师:爸爸为什么要你按时完成作业?你挨打的时候恨爸爸吗? 生:不恨。师:为什么?

生:因为爸爸也希望我成绩好。师:爸爸打得不痛吗,你不恨他? 生:很痛,但是爸爸为我好。

师:哦,爸爸还把你打得更懂事了。爸爸用什么打的? 生:用小树枝条。师:是杨梅枝条吗?

生:嗯,家里一直有一根枝条。师:你挨打后哭了吗? 生:哭了。

师:哭的时候你想些什么?哭完以后你有想些什么?把这些都活灵活现地写出来,就是一篇优秀的作文。2.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像郭文涛同学第一次被爸爸打这件事,我们在写的时候要写清楚哪些部分,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3.学生思考交流。

4.教师小结:应该把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叙述清楚,将父亲打我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以及我的心理活动详细叙述。

师:同学们,还有哪些事情是你难忘的? 生:我想写第一次被妈妈冤枉。

师:我想你第一次被冤枉内心很难受,我期待你的故事。生:我想写第一次学游泳。生:„„

三、实践习作,落笔成文

1.师:同学们,作文其实很简单,怎么想就怎么,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将我们难忘的第一次记录下来吧!

2.学生习作练习。

四、习作交流,互相评改

1.同桌交流评改习作。2.全班评比交流。

五、板书设计

起因(略)

第一次

经过(详):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

结果(略)

篇6:六年级习作课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习作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作文是写人物的作文教学,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是本次作文教学的重难点。

写人的习作,有点难。因为多方面去描写,刻画人物的特点。要从语言,神态,外貌,动作,心理活动,环境描写等去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尤其写外貌,要避免千人一面,不能鼻子眼睛嘴巴耳朵脸什么都写。要抓住有特点的部位来写。写眼睛不是人人都是炯炯有神。都是樱桃小嘴,都有小酒窝。还要用事例说话,表现人的特点。把人物形象写丰满,写饱满。

在我的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如下环节展开教学:

一、投其所好,猜谜语

猜谜语孩子们都喜欢,兴趣也比较浓厚。我把猜谜语引进了我的课堂教学。猜花生、猜人物等。学生轻松进了课堂,抓实事物和人物的特点进行分析整理,最后得出结果。通过模糊的对比进行猜测,学生初步知道了事物和人物的特点,有利于展开课堂的教学。

二、名人效应,识姚明

篮球是孩子门喜欢的一向体育运动,明星则是他们的偶像。我出示了篮球明星——姚明。通过各方面的描写提醒,让孩子知道如何去描写一个人的动作,外貌以及衣着和人们对他的评价。这样孩子门知道了描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孩子人物的描写方法有个初步的了解。

三、整体感知,讲方法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整体感知如何写?从哪些方面写?写什么内容。不过这个环节用的时间唱了一些导致后面的学生动手写的时间少了。

四、明确要求,说积累

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出示一些了的词语便于学生的使用,现在看来这个环节可以完全省略,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进行写作。

五、分门别类,讲技法

这个环节我从写作技法上进行教学的。“形神兼备先是特点;语言描写体现特点;精选事例突出特点。”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写法,不同的范文。讲解过细,导致时间前松后紧。

六、习作练习,话题刚

这个环节是孩子动手作文的时间,在前面的讲解,孩子在心里有个初步的打算,写什么怎么写,让孩子们动手作文。由于时间的问题,知恩那个让孩子完成本次作文的提纲。

篇7:六年级习作课教学反思

广东省东莞松山湖实验小学 张新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例、现象,通过写建议书,写漫画(环保)故事,表达自己的感受,加强学生对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认识。

2.通过互相修改习作,增强学生自我修改习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沟通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照讨论意见和建议,说说习作中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提高学生习作修改能力。

难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愿意同其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课前准备

教师:名人名言、教学课件 学生:第四单元习作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名言引入,明确修改细作的意义:

1.名言:

(1)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鲁迅

(2)我把《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几遍,然后才满意。我把《老人与海》的手稿读过将近两百遍才最后复印。──海明威

2.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两句名言的感悟。

二、回顾习作四的要求:

1.默读习作四的提示语,再次明确习作要求。2.归纳、概括习作四要求:(1)建议书: ①格式规范、正确; ②条理清楚,建议合理; ③语句通顺、准确、精炼; ④内容具体、清楚、实在; ⑤说话得体,注意分寸; ⑥书写端正、整洁;

(2)看懂漫画,写出理解与感受: ①漫画内容具体、清楚; ②理解正确,感受深刻; ③语句通顺,条理清晰; ④能联系实际生活写感受; ⑤书写端正、整洁;

三、“点播屋,赏一赏”:

1.教师课件出示学生习作的题目。

2.让学生自主点播喜欢的备选“节目”(习作题目)。3.说说自己喜欢备选“节目”(习作题目)的理由。

四、“诊疗室,帮一帮”:

1.教师在大屏幕出示一篇问题习作。

2.(课件出示)正确、规范使用自作修改符号。

3.引导学生对病文“诊疗”,以解决本次习作出现的共性问题。

五、“自助餐,读一读,赏一赏,改一改,”——指导学生修改习作,交流评议:

1.自己修改作文时的步骤:强调大声读,不读就不能发现问题: 第一遍:找出错别字,并修改;

第二遍:修改不通顺的句子,试着把句子改具体、生动。2.小组合作评改 同桌交换作文,小声读。第一遍:勾出写得优美的词句;

第二遍:与同桌讨论文章的问题,并作修改。3.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引导学生进行赏析。(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合理的建议”“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六、“展示台,露一手”:

篇8:六年级习作课教学反思

请你在三分钟时间内完成如下的小测试:

1.请你写出五种水果的名称:____________

2.请你写出五种小动物的名称:____________

3.请你写出五位科学家的名字:____________

注:只要在测试纸的右上角写上年级和姓名, 其他题目不用做。

这道题是赵老师为他的学生出的, 他刻意将“注”的内容放在边角而且字体那么小。很显然, 这道题决不是简简单单让学生写出那些名称、名字, 其意图, 一是训练学生审题的能力, 二是要创设习作的情境, 让学生乐写、愿写, 有话可写。

对此话题同样感兴趣的还有来自江苏的毛家英老师, 在QQ交流群里, 我们和赵老师进行了预设。赵老师认为在这个话题下全部学生都会得零分, 毛老师则提出异议:“不排除有细心的学生就是按照要求只写了年级和姓名呀?”赵老师说:“那当然很好啊, 这是‘正面’的例子, 学生习作时也会有话可写。比如学生拿到这张测试纸看到‘注’里边的内容后, 自己是怎么想的, 看到别人都在认真、忙碌地做题, 他肯定也会有想法的。听到老师揭晓成绩时, 他又会有心理活动, 也是会有话可说的。”我们听了都感觉很有道理, 学生如果不先看完纸条上所有的字就马上答题的话, 他在做完测试题后再看到这一行小字, 肯定是追悔莫及, 此时他的心里肯定会有很多的想法, 在进行习作的时候就有话可说了。即使有的学生看到了那些小字, 按要求不做题, 但他看到别人都在认真做题, 自己却坐在座位上, 是不是心里也会产生矛盾呢?是不是会怀疑自己的判断呢?毛老师决定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去。

第二天, 毛老师雷厉风行地在班里进行了测试, 并将过程记录了下来。

测试三分钟

毛家英

为了营造神秘的氛围, 我特意把前门、后门都关了, 还用夸张的语调说:“今天, 我要利用放学前的时间来做一个小测试。”教室内有点小骚动, 我知道孩子们都怕测试, 况且现在已经是放学时间了。不过我不动声色, 继续说:“这次小测试只需要三分钟, 注意, 只能做三分钟!”

听到我说三分钟完成测试, 刚才的骚动不见了。我请四位学生分发这些小测试纸, 不过我反复强调:“发纸的同学只能反着拿, 然后把有字的一面合在课桌上。拿到纸的同学不许偷看。”我还要求所有学生拿出钢笔, 不能拿铅笔, 待会儿做测试题用。

四个学生在发测试纸, 我呢, 自然是盯着全班学生, 防止他们偷看。看看所有学生都拿到了测试纸, 我继续说:“待会儿我宣布‘开始’的时候, 大家赶紧把纸翻过来做, 注意, 只有三分钟时间。三分钟一到, 必须马上停笔, 并且把纸翻过来, 等我宣布‘上传’的时候再从后往前传。”我怕有些学生听不明白, 又重新强调了一遍。看看学生都明白了, 而且都满怀信心地准备接受测试, 我随即宣布开始。

孩子们认认真真地做着题目, 我在暗自好笑, 果然如我们预料的一样。不过每过一分钟, 我都一本正经地宣布时间, 我就是想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我一边计时一边巡视, 还真发现了一位与众不同的女学生———章越凡。一分钟过去了, 她没动笔。一分半钟过去了, 她还是没有动笔。但是可以看出, 她坐在座位上有些不安。两分钟到了, 她仍旧坐着没动笔, 但是似乎有点犹豫。我觉得能有一个“正面”的例子是很不错的, 就怕她在最后的一分钟内动摇, 所以走到她身边, 经她同意后我先收了她的测试纸。

三分钟一到, 我立即宣布停止。当学生们把测试纸从后往前传的时候, 很多学生问:“老师, 要不要写名字?”我一反以前有问必答的态度, 避而不答, 只是要求他们快点往前传。有的学生还不死心, 继续发问, 我还是不答。最后测试纸全部传到讲台上, 我又故作神秘地说:“我马上就能揭晓分数, 想不想立刻知道?”在他们大声回答“想”的同时, 眼里、脸上却是大大的问号。我要的就是这效果。

我在讲台上快速地翻看他们的测试纸, 一会儿工夫结果揭晓:“全班45位学生, 44位0分, 1位100分, 这位100分的同学就是章越凡。”这次的骚动可是显而易见的, 大声叫的, 不服气的, 甚至还有敲桌子的……我依旧不动声色, 只是笑着请章越凡说说她得一百分的原因。当章越凡讲明原因后, 没看到“注”的学生低下了头, 看到了但是没当回事的跺起了脚, 看到了也明白该怎样做, 但是没办法改的学生撅起了嘴……我让他们说说从这个测试明白了什么, 有的说做题要认真细心, 有的说做题前一定要先看看题目, 也有的说一定要按照题目要求做, 自己千万不能随便猜测……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学会审题”四个大字。

随后, 我要求学生把刚才的这个过程写下来, 有三点要求:一是把过程写清楚;二是要加入自己的内心活动;三是结尾稍微点一下, 此次测试让你明白了什么。

当我问学生们会不会写的时候, 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会!”那声音响亮得让人感觉都快要冲破教室屋顶了。

我微笑着读完了毛老师的文章, 毛老师将整个过程设计得滴水不漏, 不给学生任何喘息、揣摩、反悔的机会。整个过程, 时间控制得很严格, 要求很明确, 监督很到位, 环节也很紧凑, 而且毛老师对整个过程的观察特别细致。读了毛老师的文章, 我似乎看到了一群活泼可爱、有灵气的孩子, 一位执著、细腻、爱学生的老师, 感受到了这是一个融洽的集体, 学生拥有着轻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就在这愉悦的氛围中锻炼了能力, 习得了方法, 写出了有真情实感的文字。

第三天, 毛老师将学生的文章发到了自己的博客里, 学生们写得真好!下面是一位看到“注”但没当一回事的学生写出的自己当时的心理———

今天快放学的时候, 老师拿着一沓不算太大的长方形纸走进了教室, 她说要进行个小测试, 并且让四位同学把纸发下去, 不过要反放在桌上, 还不许我们偷看。测试纸发到我桌子上了, 我开始紧张了, 心想, 这不会又是通知打针的吧, 我可是最怕打针了!随着好奇心的增加, 我越来越想翻开它看看。我的手几次不由自主地伸了过去, 但一想到老师说的话, 又缩了回来。

测试开始了, 我看到了四道小题, 第一题是写出五种水果的名称, 第二题是写出五种动物的名称, 第三题是写出五个科学家的名字。我继续往下看, 最下面是“注”:在右上角写上班级和姓名, 其他都不用管。其他都不用管?这是什么意思啊?老师说要做测试的, 可这上面却写着“不用管”, 到底听谁的啊?哎呀, 管它三七二十一, 老师让做就做。

(闫娜)

这段文字将过程写得很详细, 而且, 她居然还想到了“打针”。那“几次不由自主地伸出手”, 和“到底听谁的啊”足以表明学生当时矛盾的心理。

再来看看唯一一个得到满分的章越凡的文章———

今天放学时, 毛老师手上拿着一叠纸走进教室说要做一个小测试, 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内容。老师叫四个同学把那叠纸反过来发在我们的课桌上, 我们都很好奇, 真想翻过来看一看到底是什么内容。

开始答题了, 只有三分钟的时间。我翻过来一看, 原来就是让写水果名和科学家名而已, 简直太简单了。可是当看到最后写着“在测试纸的右上角写上自己的班级和姓名, 其他的题目不用做”时我想:到底要不要做呢?这句话是蒙人的还是真的?我左思右想, 最后还是果断地把自己的班级和姓名写在了右上角。但是, 看到别人都在认认真真答题时我又犹豫了。我只写班级和姓名, 会不会是错的呀?我开始紧张起来, 几次想提笔做题, 可是班级和姓名已经写上了, 怎么改啊?怎么办?怎么办?我甚至有点冒汗了。正在这时, 老师走过来把我的测试纸收掉了, 我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三分钟时间到, 所有测试纸上交, 大家还在热烈讨论写哪些科学家是对的, 可我什么话也不敢说, 生怕别人笑话我。

老师要揭晓成绩了, 我的心怦怦直跳。我想:我完了, 我肯定全错了, 这下死定了!当老师说到“这位100分的同学就是章越凡”时, 我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啊?真的是我吗?直到老师叫我说说只写班级姓名的原因时, 我才回过神来。原来我的理解是正确的。天哪, 真是虚惊一场啊!

最后, 老师告诉我们, 做题目时一定要认真审题, 否则会吃大亏的。

这个章越凡多有意思, 她审题正确了却还有如此多的心理活动, 还真如我们预设的一样, 经历了一番很艰难的思想斗争呢。她把自己当时的所有想法都真实地展现给了“读者”, 从“开始紧张”到最后的“虚惊一场”, 过程写得完整, 也很具体。这些想法是真实的, 写出来的文章也是生动有趣的。

毛老师这次的习作指导无疑是成功的, 我们从中能得到点什么启发呢?我认为, 首先, 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习作的环境, 兴趣是第一位的。再者, 就是要让学生亲身体验习作的过程, 做到有话可说。这样, 激发生活的情趣, 有了亲身的实践, 有了自己的感受, 诱发学生的语言, 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他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他们就能写出生动有趣的文章来。

篇9:六年级习作课教学反思

师:我说几句话,请大家仔细听,听听哪句是真的,哪句是假的。

“我叫孙建锋。”“我是一位女老师。”“上课之前我们见过面。”“今天上课的内容大家已经知道。”

生:你叫孙建锋是真的,因为主持人介绍了你的姓名。

师:谢谢主持人的介绍,也谢谢你记住了我的名字。

生:你说你是女老师是假话,你分明是个男老师嘛。

师:能看出我的性别来,说明你能分清男女,也说明我很男人。(生笑)

生:我们课前没有见过面,也不知道今天上课的内容。

师:是的,我们刚刚见面。见面礼物我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想不想要?

生:(异口同声)想要!

师:这是一份非常养眼的礼物——想不想一睹为快?

生:(急不可耐)想!

B.打开思路

师: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播放视频,约为6分钟)

(学生目不转睛地观赏视频——沙画表演《人生》。乌克兰艺术家西蒙诺娃的沙画表演,仿佛一块巨大的磁石,吸附着每个学生的目光)

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回忆一下,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闭目回忆,梳理思绪。约2分钟)

C.自由习作

师:慢慢睁开你的双眼,请看屏幕——

(学生拿出本子,开始习作)

师:(回头对在座的听课老师说)亲爱的老师们,学生们干他们的活,我们做我们的事情。请欣赏一段平板画艺术的PPT。

屏幕出示——

(播放配乐平板画PPT,听课的老师们观看,学生在PPT似有若无的背景音乐中轻松愉快地练习写作。师逐一巡视指导学生习作,并开展个性化的辅导。二十五分钟过后,配乐平板画PPT终了)

D.欣赏写作

师:同学们,文字落下,就是你美丽的容颜。我们要怀着一种什么样的眼光来欣赏“你美丽的容颜”?(出示课件:自读自赏——自己是自己的读者)

第一个环节:自读自赏

师:你怎样理解自读自赏?

生:自己做自己的读者,自己欣赏自己的文章。

师:说得好!在爸爸妈妈的眼里,孩子是自己的好;文章就是你精神的孩子,你一定喜欢自己的精神之子。喜欢它,就放开声音地读,美美地读。

(学生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

师:朗读自己的习作,声音成为你习作的外化。通过朗读,别人一听,就能听出你对自己文章的喜爱程度。谁愿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学生自告奋勇)

师:报一下自己的姓名。

生:我叫李光俊。我文章的题目是《沙画》。今天看到了一幅感人的“沙画”。沙画中,父母看到自己的婴儿感到很高兴,脸上洋溢着幸福。

师:他刚才读到“脸上洋溢着——”(师把话筒对着同座的一个女生,女生接答:洋溢着幸福)

师:你听出了哪个词用得比较好?

生:洋溢。

师:(回到读作文的男生身旁)少女读懂了少男的“洋溢”。(同学们一听哄堂大笑)

师:请继续往下读!

生:父母亲都为孩子降临到这个世界而高兴、开心。

师:这个句子听上去……

生:高兴、开心,意思重复了。去掉“开心”。

师: 再读读修改后的句子。

生:父母亲都为孩子降临到这个世界而高兴。

师:嗯。接着读下去。

生:岁月流逝,昔日的孩子一转眼就来到了他人生的中年。他的父亲也去世了,只剩下老母亲一个人。老母亲在电视上看到了自己远在他乡工作的儿子,就想去找他。但不幸在半路上去世了。儿子知道母亲去世了,就来到母亲的墓地忏悔。悔当初不该把年迈的父母放在家里,那是永久的悔恨啊!

师:子欲养而亲不待!

生:可以肯定的是:天下的父母都为了孩子好,把一切都给了孩子,可是最后他们又都得到了什么?

师:得到了什么呢?

生:他们什么也没得到。但是他们是心甘情愿地付出。

师: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生:那是不求任何回报的父母心!

(全班同学自发地鼓掌)

师:请再报一下你的姓名!

生:李光俊。

师:孙老师送给李光俊同学一份礼物。人家送红包,我送信封。红包有红包的用意,信封有信封的含义。这里面可是精神食粮啊!请课后再打开吧。你们想不想要?

生:想要!

师:机会不是等来的,机会是靠争取的!让我们一起走进——

第二个环节:互读互赏

(屏幕出示:互读互赏——同桌之间,彼此是读者)

师:同桌彼此是读者,彼此交换习作欣赏。拿出你的笔,默读一遍你手中的习作。如果你认为有一个字写得好,请在下面加一个点;一个词用得好,在下面加一个三角符号;一句话写得不错,在下面画一条波浪线……你还可以在旁边写上一两句赞美的话。当然了,如果你发现手中的习作中有一个错字,有的句子还需要疏通,标点符号用得不恰当等等,请你做个语言医生,帮它改一改,好不好?

(生边默读边批注同桌的习作)

师(边巡视边提示):文章的美无处不在,关键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三分钟之后)

师(请一生把同桌的文章放到投影仪上):告诉同学们,你都欣赏到了什么?

生:我同桌的习作,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用词恰当,比如潸然泪下、目不转睛、年过花甲、悲痛欲绝……

师:(走到男生的同桌边)你的同桌在欣赏你的用词得当。你叫什么名字?

生:秦诺雅。

师:雅雅,你习作中的潸然泪下、目不转睛、年过花甲、悲痛欲绝这些词语是哪来的呀?

生:平时读书积累的。

师:雅雅的习作还有什么可赏之处呢?

生:她还有一句话写得很好,写出了她自己的所感。“父母是天底下最爱你的人,无论你做错了什么事都依然会原谅你。尽管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父母还是想着你……”

师:这句话好在哪里?

生:她写出了天底下做父母的共同的情感。

师:这是为人父母的通感。你对她的文章还有什么建议吗?

生:她的文章中有一个错别字。把“已”写成了“己”。

师:对此,你怎么处理?

师:建议秦诺雅同学到黑板上写一写“已经”和“自己”。(该生改正了错字)

师:你表扬了雅雅用词恰当,同时也指正了她的错字。雅雅还不赶快谢谢你的一字之师。(该生给同桌鞠了一躬)

生(同桌):不用客气,谁都会犯错,改了就好!

(师拿出信封奖给这两位同学,全班同学鼓掌)

师:同学们,如果说第二个环节比第一个环节有意思,那么第三个环节将比前两个环节更精彩。

第三个环节:众读众赏

(屏幕出示——众读众赏:同学是同学的读者)

师:这个“众”字怎么写的?

生:三个人。

师:是的,那么你们选三个人吧。有没有自告奋勇到台前来的?(两个女生自愿上去,一个男生在教师的鼓励下也上去了)

师:好,站好了,我现在来考你们三人一个问题。如果说,我手里有一个苹果,你手里也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过来,每个人手里有几个苹果?

生:一个。

师:你有一篇文章,我也有一篇文章,我们交换读过,你读到了几篇文章?

生:一篇。(其他同学都笑了,说读到了两篇)

师:他很诚实,他用苹果来套用他的文章。有几篇?

生:两篇。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读了自己的一篇,而且还欣赏了别人的一篇。

师:刚才你们都读了自己的文章,又都读了同桌的文章。现在再一起来读他们三位同学的文章,这就叫作“众读众赏”。你们三位,谁先开始读?

生1:我的题目是《沙画艺术表演》。今天我看到了一场感人的沙画艺术表演。表演者是一位金发碧眼的女艺术家,她用自己灵巧的双手为大家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沙画艺术表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用沙子铺成的平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接着女艺术家就用她的手在上面画来画去,不一会儿,一个宇宙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大大小小的星球。紧接着她又在海边上画了一个抱着婴儿的妇女。渐渐的,这个画面变成了一幅画。坐在旁边的是一个小男孩,他手里拿着调色板,正准备往画上画东西。忽然,只见一些沙子从天而降,落在了小男孩嘴的上方,这小男孩倏地变成了长着胡子的中年男子,他的脸上依然流露着笑容。接着女艺术家又把沙子平推,只见她的手龙飞凤舞,两个笑眯眯的老人就诞生了……

师:他的文章哪里最值得你欣赏?

生:“渐渐的、忽然、倏地”场景描写,瞬息万变,人生变化无常。

生:“接着女艺术家又把沙子平推,只见她的手龙飞凤舞,两个笑眯眯的老人就诞生了……”一般情况下,诞生通常用来说婴儿的,这里说老人诞生。让人觉得有新意。

师:请第二位同学闪亮登场——

生2:《一沙一世界》。沙子能做什么?有人说,沙子可以做一个沙包;有人说,沙子可以建高楼大厦;还有人说,沙子可以灭火。但在今天,我亲眼看到了沙子的魅力,沙子可以带给我们人生感悟。孙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个沙画视频,让我们感受了沙子的一种独特魅力。随着一曲优美的音乐,一堆看似稀松平常的黄沙却被一双不同寻常的双手改变了。我们看到了沙画里所描绘的人一生,从出生到求学到工作到结婚。日子带走了爸爸,带走了妈妈,人走了,家空了。有家的时候常回家看看,家是生命的港湾,家是一个灵魂永久的归宿。

(台上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师:这是发自内心的掌声!这是大家对你的习作赏识的掌声!

师(躬身面对身边第三位待读自己习作的同学):你有信心赢得大家更热烈的掌声吗?

生3:有!

生3(一字一顿):0-1-3

师:这是你家的房号?

生3:(摇了摇头)不是!

师:这是你和我对的暗号?

生3:也不是!

师:它是……

生3:我作文的题目。

师:好一个“0-1-3”!美目传神!好题诱人!

生3:0是妈妈怀孕时的大肚子!1是单身贵族时的爸爸、妈妈。1加1等于3,爸爸加妈妈再加我等于三口之家。3减1等于0,我长大了,我从家里面飞跑了,家里就没有我了。3减1等于0,岁月如刀,刀刀伤人,岁月带走了爸爸,爸爸永远回不了家了。3减1等于0,岁月不留人,岁月抢走了妈妈,妈妈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0-1-3,家从无到有;3-2-0,家从有到无,此事古难全。

(掌声热烈响起)

师:你姓什么?

生3:我姓周。

师:名字叫什么?

生3:佳慧。

师:佳慧,佳慧!最佳智慧。这哪里是文章,这简直是童话版的哲学教科书!今天,我有幸欣赏到你的哲理美文!你愿意让我抱一下吗?

生3:愿意。(师高高抱起周佳慧,全班鼓掌)

师:孩子,我愿意再次聆听一遍你的习作。

(生3自信满怀地高声诵读自己的习作《0-1-3》)

师:我女儿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如果她写出了一篇与众不同的文章,你知道我送给她什么礼物吗?

生3:我想知道!

(师躬下身子,在周佳慧的前额上轻轻吻了一下。台上台下热烈鼓掌)

师:下课。

(学生看着教师,伫立良久,依依不舍地离开座位)

上一篇:屠宰行业环保竣工验收资料工作总结下一篇:2011庆祝建党90周年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