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2024-05-16

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精选6篇)

篇1: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发送稿)

目录

总述 1.指导思想 2.基本原则 3.教学建议 上篇

必修课程 1.基本构成

2.学习任务群的教与学 下篇

选修课程 1.基本构成

2.学习任务群的教与学

附: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暂定)

总述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版)》(以下简称“修订课标”)和《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北京市、海南省、山东省、天津市)普通高中课程教学和考试招生制度等综合改革的深化,指导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充分体现语文学科教育对学生成长和终身发展的独特价值,特制定“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语文学科指导意见”坚持以发展核心素养为纲,落实修订课标和高考改革的要求,根据教学中暂时使用现行教材(以下简称“旧教材”)的实际情况,对语文教学提出具体建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改革方向。落实修订课标的要求,体现修订课标的精神,认真探索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转变,将多方面语文学习任务组合成“群”,注重语文学习活动的综合效应,促进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教师应把注意力从“讲解课文”转移到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点拨上来。

2.体现衔接性。适应新的高考方案,使旧教材的内容与修订课标对接,落实各个任务群的学习要求。

3.保持稳定性。保持现行旧教材(不限版本)的相对完整,对部分内容作出适应对接的重组和调整。4.注意可操作性。调整后的课程内容清楚明白,简便易行,不增加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负担。在修订版教材问世前,教师要发挥创造性,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尝试设计学习专题,组合相应的材料,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设计、实施学习专题任务提出好用、管用、可行的策略。

三、教学建议

1.高中语文课程设计了15个学习任务群,每个任务群都有各自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彼此之间又渗透融合、衔接延伸。教学时应根据每个任务群的特点,利用旧教材的学习资源,设计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逐渐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2.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而深入参与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可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加以创设,融合听说读写,打通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整,整体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3.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加强必修、选修Ⅰ、选修Ⅱ三类课程之间的衔接和统 整。既要整体把握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关系,更要注意不同课程的专属任务群和贯串三类课程的共同任务群之间的衔接。

必修课程的教学要立足于基础性,重视日常语文积累,为学生学习选修课程奠定坚实根基。选修课程的教学要突出差异性和层次性,鼓励开展个性探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选修Ⅰ应注重学习“面”的广度,选修Ⅱ应注重学习“点”的深度。

4.鼓励教师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实施任务群的教学,鼓励教师发展特长,有选择地开发课程资源,积极利用新技术、新媒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在社会进步新形势下的发展与提升,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

教师要具有专业发展意识,努力建构教学共同体。教师应努力适应语文课程改革,持续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教学素养;要善于与同行、学生合作,在集体备课、案例研讨等对话交流中学会自我反思,实现教学相长。

5.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由必修、选修Ⅰ、选修Ⅱ三类课程构成。必修课程,开设2个学期,8学分;选修Ⅰ课程,开设2个学期,设计6学分课程;选修Ⅱ课程,开设2个学期,设计9学分课程。

必修课程,每一个高中学生必须修习;选修Ⅰ课程,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要求选择修习;选修Ⅱ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学习。

上篇

必修课程

一、基本构成必修课程 8 学分,用连续的两个学期完成。必修课程为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是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必修课程有7项学习任务群:“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文学阅读与写作”。各任务群的学分安排、教学要求等如下:

二、学习任务群的教与学

(一)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

本任务群旨在通过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系列活动,帮助学生自主建构语文知识,巩固梳理已有的积累,进一步认识语言结构和运用规律,观察、探索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现象,发现和解决问题。该任务群在必修阶段和选修Ⅰ阶段均有贯穿,选修Ⅱ阶段,建议集中使用。

【教学建议】

1.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对所积累的字词句语言素材进行归纳、分类、比较,使所掌握的材料条理化、系统化。积累内容,包括“附录”所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指导探究语言文字的结构规律和运用规律,逐步建构起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知识。继续加强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的积累。3.引导学生在阅读和表达交流中,比较不同类型文章的表达方式及其特点,通过对所学的作品进行归纳、分类等梳理,形成文章的体裁意识并在表达实践中运用。

【学习材料】

根据本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适当从旧教材(包括必修、选修)中,选择3个学分的内容学习,各阶段均安排1学分,18学时。

例举:“汉字”“对联”“修辞”“交际中的语言运用”“逻辑和语文学习”等,这些专题可以直接作为学习材料,也可将其他课文作为学习材料,将该任务群的教学与其他任务群的学习融合起来。

【评价建议】

1.在观察和探索语言文字现象、发现语言文字运用问题的过程中,能自主建构语文知识,探究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增强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提高探究、发现的思维能力。

2.能联系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现象和问题,阅读有关著作,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作出解释;学会辨析和纠正错误,增强规范意识,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二)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本任务群建构读整本书的经验,体验读书乐趣,养成读书习惯,发展思维品质,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为一生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奠定基础,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本任务群贯串必修、选修Ⅰ和选修Ⅱ三个阶段。在必修课中安排学分,在选修Ⅰ、选修Ⅱ中不安排学分。

【教学建议】

1.整本书阅读的篇目,应该结合旧教材要求,师生共同推荐、讨论决定,也可包括学生个性化选择。

2.指导学生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等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教师可根据需要,从三个阅读层面引导学生阅读:初步阅读,对整本书内容有大致了解。进一步阅读,对整本书中人物形象、思想内涵、艺术手法等有理解、分析。深层次阅读,对整本书阅读后,有自己的理解、感悟、评价、质疑。

3.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学习、提出专题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与交流。学习方式应以学生利用课内、课外时间自主阅读、撰写笔记、交流讨论为主,不能以教师的讲解代替或约束学生的阅读与思考,教师应以自己的阅读经验,平等地参与交流、讨论。

【学习材料】

根据本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高中阶段选择2至3部著作精读,其他著作可以布臵泛读。

例举:《论语》《史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呐喊》《平凡的世界》《边城》《茶馆》《巴黎圣母院》《高老头》《莎士比亚戏剧》《堂吉诃德》等。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阅读篇目,鼓励学生在精读篇目的基础上更广泛地阅读。

【评价建议】 1.通过阅读,把握书中重要观点和价值取向。在阅读过程中,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初步建构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逐步深化读书经验,总结、完善读书方法,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2.通过阅读,发展思辨能力和想象联想能力,掌握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撰写、发表读书报告,在交流研讨中提高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当代文化参与

本任务群聚焦于学生对当代文化生活的关注与参与,增强文化意识,学会对文化现象进行剖析、评价,进而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理解与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践行先进文化。

本任务群贯串必修、选修Ⅰ和选修Ⅱ三个阶段。在必修课中安排学分,在选修Ⅰ、选修Ⅱ中不安排学分。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关注当代文化生活热点现象,聚焦并提炼问题,分析和解释文化现象,积极传播先进文化,提高参与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2.设计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当代文化参与活动中认识传统与现代、继承和发展、理解和包容的关系。

3.以参与性、体验性、探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为主,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通过开放式的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

【学习材料】 根据本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从旧教材中,选择0.5个学分的内容学习。

例举:“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网络语言”“影视文化现象”等。【评价建议】

1.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参与到当代文化实践活动中,开展专题研讨,分析和解释文化现象、提高参与文化研讨的自觉性。

3.基于特定的文化现象,通过社会调查与实践、社区走访、观看演出展览等各种方式,丰富语文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

(四)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本任务群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梳理、探究其特点和规律,提高对媒介传播内容的理解、辨析、评判能力,提高利用多种媒介进行分享与交流的能力。

本任务群贯串必修、选修Ⅰ和选修Ⅱ三个阶段。在必修课中安排学分,在选修Ⅰ、选修Ⅱ中不安排学分。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独立选择跨媒介的普及性著作进行研习。通过纸质文本或网络文本的阅读,或通过参观展览等途径,了解跨媒介的特点。2.组织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媒介应用领域,创设一个应用场景,在实践中了解其对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并归纳分析,形成研习成果。

3.通过实例分析,师生一起研讨各类媒介信息存储、呈现与传递的特点,分析合理选择、恰当运用不同类型的媒介对表现主题、传递信息、促进交往所产生的影响,总结形成结论。

【学习材料】

跨媒介学习应该重视选择与旧教材相关的内容,鼓励老师们参与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实践。

例举:“影视作品”“微信”“博客”等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发现、建构互联网背景下与纸质品阅读方式不同的其他阅读方式。

【评价建议】

1.了解不同媒介信息存储、呈现与传递的特点,灵活使用互联网,检索所需信息和资料的能力,认识某种媒介在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2.能选择媒介,合宜地运用不同类型媒介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

(五)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本任务群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以及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通过本任务群的学习,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教学建议】

1.本任务群包括三类学习内容,建议在三类学习内容中至少选择两类学习。

① 社会交往类:主题明确的会谈、谈判、讨论及其纪要;活动策划书、计划、制度等常见文书;招聘启事、面试陈辞;面向社会大众的演讲、陈述。

② 新闻传媒类,包括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常见言语形式,如:新闻、通讯、传记、调查、访谈、述评;主持、电视演讲与讨论;网络新文体,包括比较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

③ 知识性读物类:复杂的说明文、知识小品文;科普读物、社会科学类通俗读物。

2.指导学生学习实用的阅读与交流方式,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社会生活,掌握各类当代社会实用文本的基本格式,善于学习并运用新的表达方式,提高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3.指导学生总体把握实用性社会交流语体的特点,以负责的态度,书面或口头陈述自己的看法,做到真实准确、真诚得体、观点鲜明、思路清晰、简洁明了,力求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学习材料】

根据本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从旧教材(必修)中,选择1个学分的内容学习。例举:“新闻、通讯、报告文学”“演讲辞”“科普文章”“应用文”等。

【评价建议】

1.阅读实用类文本,能准确、迅速地把握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对文本所涉及的材料有自己的思考和评判。

2.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介绍科技文化产品,说明比较复杂的事理。3.能够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

(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本任务群学习思辨性的阅读和表达,包括论述类文本的阅读、理解与评价,论述类文本的写作,围绕主题的讨论和辩论等。通过本任务群的学习,发展合乎逻辑的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提高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水平。

【教学建议】

1.以专题性学习为主要方式,选择历史、社会、时事、学习生活中共同关心的话题组织教学,能准确把握和评价作者的观点与态度,辨析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之间的联系。

2.围绕社会生活中的话题,学习经典论说名篇的论说方法,开展专题讨论与辩论。理性、顺畅、有依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3.书面表达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能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学会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交流。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

【学习材料】

根据本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从旧教材(必修)中,选择1.5个学分的内容学习。

例举:“随笔杂文”“艺术评论”“古代论述性散文”等。【评价建议】

1.阅读活动中能以古今不同时期的思辨性文本为载体,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下,以专题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要方式,通过阅读探究、发现总结、鉴别评论等具体活动,提升阅读中的思辨能力。

2.写作活动中能结合学习需要、当前社会生活实际、古今经典议论文的阅读发现具体情境,提出立论或驳论的写作任务,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证明,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

(七)文学阅读与写作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优秀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激活想象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创作文学作品,学习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建议】

1.设计专题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注意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描述自己独特感受,帮助学生建立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世界及生活图景与现实社会的关联。

2.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如问题设计、作业导向、阅读策略等,提高文学阅读鉴赏的效率。灵活运用自读与讲读、单篇学习与比较学习、赏析与批评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有深度的学习。

3.创新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形式,如举办朗诵会、课本剧表演、读书报告会、家庭读书日等活动,使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活动融入学生的生活。创造更多交流展示学生作品的机会或平台,强化学生文学创作的成就感。如在教室设臵“创作园地”、创建班级网页、举办文学创作征文活动等。成立编辑小组,将班级同学的作品编辑成册。

【学习材料】

根据本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从旧教材中,选择2.5个学分的内容学习。

例举:“中外现代诗歌”“中外小说”“中外戏剧”“古代诗词、戏曲”“古代记叙散文”“写人记事散文”“写景状物散文”等。

【评价建议】

1.阅读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2.能根据文学作品的体裁特点理解文学作品。如通过作品中的意象、意境、细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戏剧冲突等,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适当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获得对文学作品独特的阅读感受,并联系当前的社会生活,阐发对作品的理解。能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所属文学流派,以及作者自身经历、文学艺术主张等角度理解作品。

下篇

选修课程

一、基本构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选修课程由选修Ⅰ、选修Ⅱ两类课程构成。选修Ⅰ课程,开设2个学期,设计6学分课程;选修Ⅱ课程,开设2个学期,设计9学分课程。选修Ⅰ课程,学生根据个人发展需求或升学要求进行选修;选修Ⅱ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学习。

选修Ⅰ课程安排8项任务群的学习,包括:“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文化论著研习”。选修Ⅰ课程是学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

选修Ⅰ各任务群的学分、教学安排等建议如下:

二、学习任务群的教与学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四个学习任务群,在必修课程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其他任务群的学习来落实。选修Ⅱ的教学要凸显地方、学校、教师、学生等特点,教师着力于设计、实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丰富学生的言语实践经验,提升学生的言语品质。

(一)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

本任务群包括中国现当代经典作家作品阅读及读书报告、创作交流,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旨在整体了解与把握现当代作家作品,培养阅读现当代作家作品的浓厚兴趣,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建议】

1.建议从体裁特征、题材内容、文学发展阶段等不同角度,组织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的专题内容。

2.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意图。

3.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能针对具体作品自主选择角度撰写作品评论,表达自己的见解。

【学习材料】 根据本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从旧教材(选修)中,选择1个学分的内容学习。

例举:“中国现代诗歌”“中国现代散文”“红色经典”“乡土文学”等。

【评价建议】

1.能理解文本的要义,能对文本或社会现象等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质疑,具有实证意识,能阐释文本阅读中的体验。

2.能个性化地理解作家、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价值,能对文化有一定的认知、反思和创造。

(二)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本任务群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强化文言阅读经验的积累与梳理,培养汉语语感,养成民族审美趣味,形成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

【教学建议】

1.指导学生阅读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代表性作品,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阐释古代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思想内涵和创作技巧与特色。

2.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独立研读文本,联系以前学习的古代作品,梳理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用法;重视诵读在培养语感、增进理解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积累古代作品的阅读经验,提高古代作品的阅读能力。3.多角度、多层面地组织主题学习单元,合理运用精读、略读的方式,由点到面地引导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经典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和家国意识,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材料示例】

根据本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从旧教材(选修)中,选择2个学分的内容学习。

例举:“中国古代诗歌”“先秦散文”“诸子散文”“唐宋散文”“元杂剧”“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等。

【评价建议】

1.独立研习古今中外经典作品,理解古代经典作家作品及其思想内涵、艺术价值。主动进行语言积累、梳理建构,独立对语言运用现象和规律进行探究。

2.注重展示自我发展的过程,注重文化批判、反思和创造。

(三)科学文化论著研习

本任务群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论文、著作(节选)的阅读与研讨。体会科学文化论著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语言精炼、表述准确等特点,学习体验逻辑、实证等科学思维方式,感受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研习科学文化论著,增强阅读科学文化论著的兴趣,学习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提高概括、归纳、推理、实证等思维能力,提升认识自然、社会,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研讨文本内容,分析主要观点,交流阅读感受,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

3.引导学生关注并学习调查自己身边的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等现象,研讨交流科技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可根据本地区科技、社会等特色资源,因地制宜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或科研小论文。

【学习材料】

根据本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从旧教材(选修)中,选择1个学分的内容学习。

例举:“中外当代科学论著”“中外文化论著”等。【评价建议】

1.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阅读方法,梳理论著的主要内容;选读重要章节,通过阅读、讨论、探究,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了解科学文化论著的语言特点,学习运用精炼准确的语言和严密的逻辑阐释观点,表达思想。

2.能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阅读过程中注重反思,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外国作家作品研习

本任务群是通过外国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的研读,广泛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培养阅读外国经典作品的习惯以及开放宽容的文化心态,进一步提升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博学高雅的文化品位。

【教学建议】

1.设计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学作品。

2.调动学生关于世界历史、地理以及不同民族文化的知识,促进对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社会生活及心灵世界的理解。

3.组织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家作品或专题,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拓展阅读、研讨交流。

【学习材料】

根据本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从旧教材(选修)中,选择1个学分的内容学习。

例举:“外国小说”“外国诗歌”“莎士比亚戏剧”等。【评价建议】

1.根据小说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尝试探讨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共同话题和文化差异。

2.注重言语活动中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能个性化地理解外国经典作家作品及其思想内涵、艺术价值,对跨文化现象、作品等能够理解、批判与反思。

选修Ⅱ课程安排8项任务群的学习,包括:“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传统文化专题研讨”“跨文化专题研讨”“学术论著专题研讨”。选修Ⅱ特有的课程都以“专题研讨”的名称显示,修订课标中设计了4个任务群供学生选择。

选修Ⅱ各任务群的学分、教学安排等建议如下:

(五)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

本任务群在选修Ⅰ“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的基础上,就我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若干专题深入研讨,提高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培养批判精神与探究能力。

本任务群为2学分,36课时。建议设臵3—4个专题,每个专题9—12课时。

【教学建议】

1.设立探究专题所涉及的作家不宜过多,角度可以多样。

2.教师可以依据学习内容、学习兴趣、学习资源等,推荐相关专题,供学生选择学习。学生也可自主设计,确定学习专题。

【学习材料】 例举:“鲁迅小说专题研究”“从《边城》看沈从文的乡土情结”“当代微小说特点研究”等。

【评价建议】

1.围绕中心论题进行有准备的研讨,围绕专题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达探究的成果。

2.每读一篇必做读书笔记,尝试参与文学评论。

(六)传统文化专题研讨

本任务群在选修Ⅰ“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基础上,选择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专题进行深入研讨。旨在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责任感。

本任务群为2学分,36课时。建议设臵3—4个专题,每个专题9—12课时。

【教学建议】

1.教师依据传统文化学习内容、学生兴趣、学习资源等,设计多种专题研讨与交流活动。

2.在学生独立完成相关专题研习的基础上,可从研究的资料、过程、方法、收获等多个角度展示研究成果,并且围绕学习中的若干问题,组织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

【学习材料】 例举:“史记研究”“儒道互补”“李白专题”“豪放派与婉约派”等。

【评价建议】

1.选择阅读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要义的代表作品,确定专题,进行研讨。

2.阅读古代典籍,进一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写读书笔记,围绕中心论题进行有准备的研讨。

(七)跨文化专题研讨

在选修Ⅰ“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的基础上,深入研讨外国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若干专题,思考丰富多元的人类文化,汲取人类思想精华,培养开放的文化心态,增进文化理解力。

本任务群为2学分,36课时。建议设臵4—6个专题,每个专题6—9课时。

【教学建议】

1.选读一位外国作家的作品或外国文学理论名著,研讨代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外国文学,设计专题进行深度学习。

2.借助已有的阅读经验,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跨文化专题研究。【学习材料】

例举:“契诃夫短篇小说研究”“叶芝诗歌研究”“希腊神话研讨”“理想国”“西方电影专题”等。

【评价建议】 1.利用社会实践参与跨文化的交流,利用网络参与文化课题讨论。2.选择跨文化研究的文章或专业杂志阅读学习,促进学习活动的深化。

(八)学术论著专题研讨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有这方面兴趣和追求的学生阅读学术论著,体验学者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陈述学术见解的思维过程和表述方式。

本任务群为2学分,36课时。建议学术著作选读为22课时,学术专题研讨为8课时,学术性小论文写作为6课时。

【教学建议】

1.在“科学文化论著研习”任务群的基础上,结合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进行,以学生自主研读为主。

2.学术专题研讨在著作研读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可依据自身阅读兴趣、发展方向,自主选择专题。

【学习材料】

例举:“中西方诗歌比较”“中国孝文化专题”等。【评价建议】

1.将研读学术著作过程中生成的关注点、问题点、质疑点等,梳理概括后形成专题。

2.围绕与所读学术著作相关或相近的话题组织研讨,完成学术性小论文。

附: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暂定)*

文言文(30篇)

一、必修(8篇)

1.劝学(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荀子》

2.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 3.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 4.师说 韩愈 5.阿房宫赋 杜牧 6.六国论 苏洵 7.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8.赤壁赋 苏轼

二、选修I(10篇)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2.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难为俗人言也)司马迁 3.过秦论(上)贾谊

4.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后汉书》 5.陈情表 李密 6.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潜 7.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8.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9.石钟山记 苏轼 10.登泰山记 姚鼐

三、选修II(12篇)

1.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

2.《老子》选段(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持而盈之;五色令人目盲;宠辱若惊;知人者智;天下莫柔弱于水;信言不美)《老子》

3.《孟子〃公孙丑上》(敢问夫子恶乎长……则不能也)孟子 4.逍遥游(惠子谓庄子曰……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庄子 5.谏逐客书 李斯 6.兰亭集序 王羲之

7.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王勃 8.黄冈竹楼记 王禹偁 9.沧浪亭记 苏舜钦 10.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11.项脊轩志 归有光 12.卖柑者言 刘基

诗词曲(40首)

1.静女 《诗经》 2.无衣 《诗经》 3.氓 《诗经》

4.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导夫先路)5.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6.短歌行 曹操

7.归园田居(其一)陶潜 8.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9.山居秋暝 王维 10.蜀道难 李白

11.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12.越中览古 李白 13.将进酒 李白 14.蜀相 杜甫 15.客至 杜甫 16.登高 杜甫 17.登岳阳楼 杜甫 18.石头城 刘禹锡

19.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20.李凭箜篌引 李贺

屈原 21.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 22.锦瑟 李商隐

23.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李煜 2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25.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26.桂枝香(登临送目)王安石 27.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 28.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 29.登快阁 黄庭坚

30.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31.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32.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 33.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34.书愤 陆游

35.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36.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37.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 38.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39.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40.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王实甫

*以上篇目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送审稿)》拟定,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依据本省市具体情况,酌情安排。

篇2: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 版)》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方案、新课标)精神,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第二批试点省市(北京市、海南省、山东省、天津市)普通高中课程、教学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等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特制定“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针对新课程方案、新课标、新高考方案等诸方面要求,结合试点省市现行教材及教学等实际情况,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具体建议。

上篇:必修课程

一、概述

必修课程包括地理 1 和地理 2 两个模块。每个模块 2 学分,36 课时。共计 4 学分,72 课时。

必修课程为全体高中学生必学内容,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的内容。

二、具体内容

(一)地理 1

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新课标地理 1 的“内容标准”确定,并与现行教材必修一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地球科学基础,自然地理实践,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理解一些自然地理现象的过程与原理;增强对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现象进行观察、识别、描述、解释、欣赏的意识与能力。

1.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表 1 地理 1 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2.教学方式建议

(1)以认识自然环境要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线索组织教学。教学中应贯穿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如在地貌、大气、水循环、自然灾害等内容的学习中,应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2)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加观察、观测、实验、野外考察等地理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例如:在“地球的圈层结构”“常见自然灾害”等内容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地质博物馆、地震体验馆等,开展针对某种自然灾害的避灾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增强对生命的热爱;在“地貌”的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野外考察,识别家乡的常见地貌等。

(3)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教具。利用地理视频、虚拟现实技术和相关模型,帮助学生在无法实地接触的条件下去认识真实的地理事物。例如:在“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相关的视频资料或太阳系构成模型,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观察模型形成对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的直观认识。

(4)将生活中的现象作为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如用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垂直分层的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霜冻、飞机高空飞行的一般高度等现象。

3.考试、评价建议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观察、识别、描述与地貌、大气、水循环等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实验、考察、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地球科学的基础知识,合理描述和解释某些自然现象,说明某些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说明某些常见自然灾害成灾的原因及安全防范措施(人地协调观)。

提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例如:在野外考察中,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测量等,采用自评、同伴互评等方式,对学生在观察、测量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对学生制定的野外考察方案、实地考察过程及撰写的考察报告等,从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和操作过程的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地理 2

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新课标地理 2 的“内容标准”确定,并与现行教材必修二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人口分布,城镇和乡村,产业区位选择,环境与发展。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树立人地协调观,以及人类共同发展的理念。

1.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表 2 地理 2 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2.教学方式建议

(1)以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把所学的相关原理和规律与具体的地域相结合,发现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解释形成这些特点的特殊原因,进而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区域认知水平和辩证思维品质。

(2)提倡案例学习的方法。通过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典型实例,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发展和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概括相关原理和规律,掌握分析人文地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升。

(3)注重社会调查等方法,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形成探究性问题,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提高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并尝试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4)为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提供必要的、充分的资料,在分析社会经济活动特点的形成原因和提出合理措施的过程中,提升其综合思维能力。

3.考试、评价建议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具备收集和处理人口、城镇、产业活动等人文地理数据及图表的能力(地理实践力)。能够描述人文地理事物的空间特征及其变化,说明影响社会经济活动的区位因素,解释不同区域产业活动区位选择的依据(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初步形成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发展相关的意识(人地协调观)。

提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鼓励采用自评、同伴互评等方式进行评价。还可以使用学习档案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并结合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变化进行过程性评价。

下篇:选修课程

一、概述

选修课程包括选修Ⅰ和选修Ⅱ。

选修Ⅰ包括 3 个模块,选修Ⅰ-1 自然地理基础、选修Ⅰ-2 区域发展、选修Ⅰ-3 旅游地理或环境保护(注:新课标中的选修Ⅰ-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是全新的模块,在目前的高中地理课程体系中,没有与之对应的内容,因此试点省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用旅游地理或环境保护中的一个模块代替)。选修Ⅰ的 3 个模块每个模块 2 学分,36 课时。共计 6 学分,108 课时。

选修Ⅰ是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的内容。计划将地理等级性考试成绩用于报考高等学校的学生,需要修齐选修Ⅰ的 3 个模块。其他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学习,获得相应的学分。

选修Ⅱ包括 6 个模块,即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或环境保护、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每个模块 2 学分,36 课时。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进行选择。学习成绩有可能作为高校自主招生参考用。选修Ⅱ中的旅游地理或环境保护,各试点省市根据实际情况,将两者中未在选修Ⅰ-3 学习的模块,作为此选修内容。

二、具体内容

(一)选修Ⅰ-1 自然地理基础

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新课标选修 I-1 自然地理基础的“内容标准”确定,并与现行教材必修一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地球运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过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提升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能力与意识水平。

1.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表 3 自然地理基础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2.教学方式建议

(1)以自然地理环境系统及其要素发展、演变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线索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特征、演变过程及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差异性。注重从具体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出发,分析现实问题,初步形成系统、全面、动态地分析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提倡采用“任务驱动”等方法教学。在任务驱动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基于学生的体验,设计任务。如在“地球运动”的任务学习中,首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反映地球运动的现象,然后引导学生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发现观察中的问题和困惑,再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任务设计。第二,在任务驱动的教学中,所设置的具体任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在“天气系统”的任务学习中,学生首先在天气图中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再学习不同天气系统的特点,最后结合所学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预报。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天气图作为工具,结合天气系统的知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体现了由学习基本知识到迁移应用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三,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关注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积极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提出问题,强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实地考察等方法,提高学生解释地理现象和认识地理环境的能力。

3.考试、评价建议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结合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以及地球运动等知识,解释某些自然现象,说明地理环境演变的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能够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说明尊重自然规律的意义(人地协调观)。能够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解释区域环境的整体性或差异性,培养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成因地制宜基本地理思想(区域认知)。

提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连续观测并记录竹竿、旗杆等正午的影长,通过数据分析,归纳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可采用自评、同伴互评等方式对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进行评价。

(二)选修Ⅰ-2 区域发展

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新课标选修 I-2 区域发展的“内容标准”确定,并与现行教材必修三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区域的概念和类型,区域发展,区域协调。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区域特点及发展路径,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的区域发展观。1.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表 4 区域发展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2.教学方式建议

(1)以认识区域地理条件、区域特点和发展方向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通过典型的或身边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区域及其发展的多样性。提供不同类型的区域发展条件、问题和若干途径的素材,引导学生分类思考区域发展问题。给学生提供基本的区域数据及来源,让学生了解这些数据对分析社会经济和人地协调问题的支撑作用。利用区域调查资料,引导学生确立从区域部分与整体,以及区域动态变化的角度分析和研究区域的思维方式。

(2)采用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图表、数据及文字资料,指导学生利用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探究区域地理条件、地理特点和发展方向,分析不同区域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方面的异同等。

(3)建议采用案例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案例选取的典型性。选择的案例需要包括典型的地理事件、典型的地理问题解决方法,能够体现特定的地理原理,便于学生学习时理解地理原理,归纳方法,迁移应用。

第二,案例内容的呈现方式力求多样。强调图表、数据、文字与音视频等结合的形式,形成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突出获取图文信息的过程与方法,强调有条理、有规范的文字和语言的表达,培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第三,突出案例教学的本质。注意探究活动的设计,体现案例教学的本质,即利用案例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小组探究活动→课堂展示成果、交流→归纳总结一般规律和方法→迁移应用。

3.考试、评价建议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观察、比较不同区域的特点,掌握归纳区域特点的方法;能够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等角度,说明区域地理条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出现资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从人地协调的角度提出对策(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提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例如:在“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在调查、讨论和探究中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采用自评、同伴互评等方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可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对学生查阅资料,制定方案,交流展示,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等过程进行评价。

(三)选修Ⅰ-3 环境保护

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旧课标选修六环境保护的“内容标准”确定,与现行教材选修六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环境与环境问题,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管理。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危害等方面,认识环境与环境问题;从资源、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进一步在更宽的视野下认识环境问题及保护环境的措施;从环境管理的角度,认识实施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是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表 6 环境保护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2.教学方式建议

(1)以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积极吸收当代环境教育的新成果、新知识和新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体现环境教育的时代性和前瞻性。尤其在观念上,应将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上升到维护国家资源、生态安全的层面来认识,提高学生保护资源与环境、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2)鼓励、引导学生关注当地资源、环境问题,积极参加户外考察、实验、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促使其在真实情境中观察、理解、感悟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发展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3)充分利用相关资料和实例,注重图表教学、案例教学及研究性学习等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收集和运用信息、分析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考试、评价建议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调查开展课题研究,并结合图表数据等资料,了解当地的资源、环境现状,分析主要资源环境问题形成原因,针对性提出可行性对策(地理实践力)。阐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综合分析各种区域性或全球性的资源、环境问题,明确国际合作与公民参与的重要性。(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树立和谐的人地关系及环境伦理观(人地协调观)。

提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测量、记录学校附近农田农药、地膜、化肥的使用情况;采集河流水样,测试水污染情况;测量、记录学校附近每日 pm2.5 浓度的变化,调查灰霾增多的危害等等。可以从测量、记录、分析和提出的措施等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附录 1:选修Ⅱ各模块主要教学建议 “宇宙与地球”这一模块,从远及近,由大至小讲述了“宇宙”“太阳系和地月系”“地球的演化”和“地表形态的变化”四部分内容。

第一是“宇宙”,主要是简介“宇宙大爆炸”假说的主要观点、恒星演化的主要阶段、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并讲述天体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星空季节变化的基本规律。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让学生对宇宙有一个概要的认识。

第二是“太阳系和地月系”,主要讲述太阳和太阳系、月球和地月系的概貌。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天体,其引力作用对地球环境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部分学习,让学生对影响地球自然状况的太阳和月球有一个概要的认识。

第三是“地球的演化”,主要讲述地质史和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现今地表的形态、生物群落,都是地球自身长期演化的结果。而板块构造学说是目前能较好解释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及火山、地震和高大山脉等分布的一种学说。通过这一部分学习,使学生对地球自身演化的历史有初步的了解,并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表的一些现象。

第四是“地表形态的变化”,主要讲述一些常见地貌类型的特征及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通过这一部分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地表形态在外力作用下,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人类在改造地表形态时,不可忽视自然界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选修Ⅱ-2:海洋地理

“海洋地理”分为“海洋和海岸带”“海洋开发”“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海洋权益”四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相对独立的内容,但彼此之间又密切联系。

第一是“海洋和海岸带”,以探究海洋地理基础知识为主,强调海洋自然地理时空分布规律和主要形成原因。

第二是“海洋开发”,结合海洋资源开发实例,强调开发特点、现状及前景。第三是“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侧重理性分析、探究海洋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以及减灾防灾的对策措施,培养科学方法、科学决策能力,并将地理知识技能升华为现代公民必备的环境价值观和珍爱环境的伦理观念。

第四是“海洋权益”,试图从各国普遍关心的海洋维权问题入手,通过关心和了解错综复杂的国际海洋斗争,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

选修Ⅱ-3:旅游地理

本模块供没有将旅游地理作为选修Ⅰ-3 的地区选择。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发现区域旅游资源的意识,学会欣赏区域环境差异带来的美感,成为热爱自然、尊重文化的人。

本模块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诸要素为基础,旅游活动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诸要素有反作用,因此,旅游地理与必修和选修课程的许多内容有联系。

本模块主要分为四个主题:“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旅游与区域发展”,这四个主题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第一是从旅游资源的内涵、类型、分布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对旅游区的景点特点、开发条件进行评价。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区分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学生可以了解“世界遗产”及其价值、旅游景观观赏方法、景观特点及其地理成因、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内容等。通过学习,有利于学生对人地关系中“地”的认识从自然环境扩大到社会环境,形成爱国情感、环境意识和审美情趣,养成综合分析能力。关注景观特点的地理成因与欣赏方法。

第二是从旅游规划入手,了解旅游景区的要素及其规划,旅游活动的设计以及安全等内容。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旅游规划基本知识和方法,学会制定自己的出游计划,了解旅游安全的潜在问题及防范措施。理解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了解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等。关注旅游活动的设计以及安全。

第三是从旅游与区域发展切入,阐述了旅游对经济、社会的作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环境保护措施等内容。这些内容促进了学生综合分析、发散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形成。利于学生养成环境保护习惯。关注旅游环境保护。

选修Ⅱ-4:城乡规划

本模块主要阐述城乡规划的基本原理、城市与乡村的地理分布、人类活动与城乡建设的协调关系。当前,我国城市与乡村都面临着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城乡经济建设投入多,涉及范围广,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该选修模块分四部分,它们之间具有循序渐进的有机联系。

第一是“城乡发展与城市化”,作为基础和学科背景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城市、城镇、乡村的基本概念,知道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及我国的城市化过程和特点,对城市化形成初步的印象。同时,还要求学生了解主要的城市问题、乡村聚落和集市贸易分布的情况。

第二是“城乡分布”和“城乡规划”,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城乡分布的一般规律、城乡规划的基本方法。“城乡分布”包括城市与乡镇的地理分布、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等。在学习城乡地理分布的过程中,加深对城市功能分区和中心地理论的理解。城镇体系涵盖城镇等级体系、城镇职能体系和城镇空间体系三个方面。

第三是“城乡规划”,“城乡规划的意义”“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只作一般性的了解即可,但要结合身边的实际。要求了解农业、工业和城市道路的基本布局原理。“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是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要让学生养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树立科学的环境生态保护观念。

第四是“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认识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城乡建设和规划问题。在此,应让学生了解怎样协调城市与人的关系,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的关系;在城乡建设过程中,又怎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选修Ⅱ-5:自然灾害与防治

本模块是高中地理课程中具有较强实践性、应用性的模块。自然灾害是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过程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危害,其是地理 1 内容的拓展与延伸。本模块包括“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与环境”“防灾与减灾”四个主题。

第一是通过对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有关基础知识,并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通过资料,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由于人口的剧增,增加了地球的承载量,使得人为诱发的自然灾害不断增加,从而加深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义,寻求化害为利、趋利避害的途径。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关注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第二是从空间和时间分布角度,阐述了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以及几种主要自然灾害类型的成因、发生、发展和主要危害等内容。本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概况,理解自然灾害与环境的关系,逐步形成防灾减灾意识,培养防灾减灾能力。关注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以及几种主要自然灾害类型的成因、发生、发展和主要危害。

第三是通过专题比较、综合比较、中心问题比较、纵向或横向比较等方法,突出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并通过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以及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防灾减灾技术手段会不断更新,可以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关注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与其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及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此内容有利于学生开展地理专项研究与实践活动,形成地理考察与自我救助的能力,以及运用地图、图表、图像、数据和文字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的能力,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选修Ⅱ-7: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科学新的分支学科,是地理科学研究的关键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科学体系主要由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三方面的核心技术组成。另一方面,GIS、RS、GPS 技术又以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遥测与卫星定位,以及系统论等信息技术和理论为支撑,属于地理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

本模块主要从“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地图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3S 技术综合应用”五个专题叙述了地理信息技术发展过程。

篇3: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在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程中,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主要原则

——因校制宜,自主实施。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本校教育教学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确定改革重点和领域,按规定自主安排资源和经费。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整体设计改革方案,注重改革的系统性、集成度,明确目标任务,聚焦重点难点,力争在关键领域尽快取得标志性成果。

——注重绩效,示范引领。激发改革活力,建立自我评价机制,注重改革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中央高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更加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协同育人机制更加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形成制度化成果,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师培训体系实现制度化、专业化、网络化,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取得新进展,高等教育发展更加协调,涌现出一批社会公认、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科教育高校。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坚持把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牢固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包括通识课、专业课在内的各类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完善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允许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学生参加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

(二)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

教授、副教授(高级职称教师)要更多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不断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完善管理办法,落实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任的基本条件,让优秀的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普遍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服务、教学改革研究、教学质量评估,建设优质教学资源,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发挥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

(三)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制订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加强内涵建设,合理布局学科专业。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积极设置“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领域亟需相关专业,调减与学校办学定位不相符的专业,推动教育资源向服务国家、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专业集群汇聚。对传统学科专业进行更新升级,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专业综合改革,提高高校优势特色专业集中度。

(四)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协同,与实务部门、科研院所、相关行业部门共同推进全流程协同育人,建立培养目标协同、教师队伍协同、资源共享协同、管理协同机制,加强高校教师与实务部门专家双向交流。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建共享的协同育人实践基地,共同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共同制定教学、学生管理、安全保障制度,共同推进开放共享,吸纳其他高校到基地进行实践教学。继续推进国家试点学院改革,运用协同育人等方式,不断创新试点学院人才培养机制,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加强综合实训中心建设,兼顾基础与前沿,统筹各类实验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的实验教学平台。

(五)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具有学科专业优势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的高校,要以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致力于以学为本的课程体系重塑、课程内容改革,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创新在线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推动优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不同类型高校小规模定制在线课程应用、校内校际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方式方法变革。高校要完善管理制度,将教师建设和应用在线课程合理计入教学工作量,将学生有组织学习在线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对课程建设质量、课程运行效果进行监测评价。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全面推进信息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

(六)建立完善拔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

加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优势基础学科青年英才培养,继续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五个学科深入探索,完善拔尖学生选拔机制,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吸引优秀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发挥“拔尖计划”的示范辐射作用,推动各高校转变教学理念,改革学生选拔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管理办法等,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七)服务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

继续实施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以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心,促进受援高校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教师队伍水平和学校管理水平等四个方面显著提升。重点加强受援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为受援高校定向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加强支援高校教师支教、管理干部挂职和受援高校教师进修、管理干部锻炼的双向交流。

三、组织实施

(一)落实责任主体。各中央高校是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责任主体,要根据本意见精神和本校教育教学改革实际,专题研究、编制本校教育教学改革方案,明确改革举措、资源配置和资金筹集方式,确定责任人、时间表、路线图,把各项改革任务落细、落小、落实。

(二)经费统筹使用。中央财政设立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支持各中央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各中央高校要按规定统筹安排使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本校教育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

(三)实施信息公开。各中央高校要通过校园网等网络平台公布改革方案和实施计划、进展情况及标志性成果,推动改革经验与成果的共享,接受社会监督。

篇4: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浙江省从2014年秋入学的高中学生开始,分年逐步实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为适应我省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需要,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强对学科教学的专业引领和指导,省教育厅组织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有关专家在研究相关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基础上,制定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指出,《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三个模块为必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两个模块为选修模块。必修模块的教学要求分“基本要求”“发展要求”及“说明”三部分,其中“基本要求”是指全体学生模块学习应达到的要求,为学业水平考试必考题的范围;“发展要求”则是部分学生模块学习能达到的较高要求,列入学业水平考试加试题的考试范围。选修模块按专题及单元提出化学学科两个选修课程模块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并提出指导性建议,其内容和要求列入学业水平考试加试题的考试范围。

2015年10月、2016年4月两次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与《意见》具有很高的吻合度。我们可以利用韦伯的一致性分析模式,从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广度和知识分布平衡性四个维度对其一致性进行分析。

一、知识种类一致性

知识种类一致性是指评价与《意见》呈现的内容相同或一致,这一维度考查的是试题内容范围与《意见》对应的程度。例如2015年10月考试卷中30题第(3)小题与2016年4月考试卷中30题第(2)小题的第二空,考查的都是焓变△H的相关知识,即《意见》中的发展要求“知道盖斯定律,初步掌握应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焓变的简单计算”。

所考查的内容是完全一致的。连续两年的试题均考到了相同的知识点,即《意见》中的发展要求“认识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了解卤代烃的化学性质”、“醇的催化氧化”,充分体现了知识种类的一致性。

二、知识深度一致性

知识深度一致性是要检测评价内容的认知水平与《意见》中期望学生达到的认知要求是否相一致。例如2015年10月考试卷中32题第(4)小题与2016年4月考试卷中32题第(1)小题,都考查《意见》中的发展要求“了解有机物存在同分异构体的原因,理解有机物碳链异构、官能团类别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等现象,知道存在立体异构现象”,且题干都极其相似(如下图所示),体现《意见》“能根据1H核磁共振谱及化学实验方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这些在平时的教学和练习中都是高频出现点。总体来说,有机题范围和难度都没有太大变动,注重化学基础及做题规范性,预计2016年10月份仍然会从课本的基础出发,适当拓展与创新。

三、知识广度一致性

知识广度一致性指的是评价与《意见》覆盖相同的知识范围,检验知识广度一致性即是测定评价覆盖的具体目标数目有多少。

例如2015年10月选考卷中31题第(1)(2)小题与2016年4月选考卷中31题第(1)(2)(5)(6)小题,对大多数较重要或常用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进行了检测,蒸馏、抽滤、分液、滴定,这些是高中化学必须掌握并且能够灵活操作的基础实验,《实验化学》部分明确指出“理解萃取的原理及萃取方法的适用范围”、“掌握溶解、过滤、萃取、分液等基本操作的要点”、“学习减压过滤的实验方法”、“学会使用滴定管进行滴定操作,初步学会用滴定法测定液体样本中总酸(或总碱)的方法,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数据记录及处理在化学学习、科学研究和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化学反应原理》发展要求中提到“知道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掌握使用酸式、碱式滴定管进行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包括《化学1》基本要求“了解过滤、萃取、分液、结晶等实验方法”。

由此可见,浙江省化学选考出题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试题所涉及的内容、类型及命题思路基本保持一致,问题设计角度多样、层次鲜明,既符合化学逻辑思维,又符合学生的应试心理。要想具有良好的分层选拔和教学导向功能,知识广度一致性既是前提又是保证。

四、知识分布平衡性的一致性

纵观浙江省这两次选考加试题部分的命题特点和知识点分布,总体趋势是比较稳定、比较一致的,三个大题分工明确:30题大致考查范围为《化学1》《化学2》和《化学反应原理》相关内容,31题考查的是《实验化学》相关内容,31题考查的是《有机化学》相关内容。各个模块的“发展要求”都有涉及,分值都为10分/题,达到知识分布平衡性的一致性可接受水平。

在考查化学知识、原理和应用方法的同时,以能力立意,考查了学生提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以及文字表述和计算能力,如2016年4月30题、31题中的文字、化学用语、图标和数据,较好地考查了学生“接受、吸收和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2015年10月31题第(3)(4)小题考查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和整体性。虽然考查形式具有多样性,但这不影响知识分布平衡性的一致性。

篇5: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介绍的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人的智慧与创造,构成了人类文明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一大批著名的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历史人物,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以他们鲜明的个性和富有创造性的行动,有力地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正确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模块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要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理解他们的历史贡献,并将他们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要积极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为依据,开展评说重要历史人物的教学活动,从而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用心体会这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奋斗历程和探索精神,感受他们的独特个性和魅力,确立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人生态度,增强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使命感、责任感。

以上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整体,它是通过六个单元的教学来呈现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按《历史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把握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深度与广度,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以保证高中历史课程总体目标的实现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一、课标内容

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3.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二、教学要求

第一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基本要求

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简述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发展要求

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感受秦始皇在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雄才伟略。说明

教学本课应与必修I中“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的内容相联系,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列表归纳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巩固统一的措施,运用疆域图理解这些措施的作用,注重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观点和方法。

第二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基本要求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感受唐太宗善于纳谏、用贤的优秀品质。

发展要求

理解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说明

教学时可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去归纳“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并从史实人手分析“贞观之治”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玄武门之变”、“晚年的反省”二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三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基本要求

了解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统一台湾、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抗击沙俄侵略等。增强维护和促进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发展要求

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说明

教学时要史论结合,从具体的措施入手分析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少年皇帝”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三、教学建议

本单元可分5课时教学。

1.教学过程中可联系必修I专题一中的有关内容,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上述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教学中可对上述三位重要帝王作比较分析,寻找其共性和个性,让学生感受这些历史人物的非凡才智。教学中还可结合现实引导学生谈谈历史的借鉴意义。

3.教学中可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的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感受三位帝王所处的不同历史时代,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4.维护、促进国家的统一是炎黄子孙的共同责任,这一单元的教学要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其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作贡献的使命感。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一、课标内容

1.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二、教学要求

第一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基本要求

从政治、思想、教育文化等方面了解孔子的生平,知道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仁、礼、中庸。

发展要求

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说明

教学时应与必修Ⅲ中“百家争鸣”和“儒学的兴起”的有关内容相联系。

第二课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说明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一课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三课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基本要求

知道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事迹:师从柏拉图、从事科学研究、教育亚历山大、在雅典讲学。感受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

发展要求

认识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说明

三、教学建议

本单元可分3课时教学。

1.本单元内容理论性强,教学过程中可提供相关的图片、音像等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其历史背景,理解先哲们的思想观点。教学过程中还可联系必修Ⅰ专题六和必修Ⅲ专题一中的相关内容。

2.引导学生查阅《史记》、《论语》等文献资料,了解孔子的主要活动,并可组织学习小组探讨孔子的地位和影响,指导学生联系社会现实和个人生活谈谈自己的认识。

3.可指导学生依据教科书制作孔子、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事迹简表,同时辅之以有人文教育意义的故事和名言名句,引导学生感受和尊崇他们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4.最后可总结概括本单元中两位东西方代表性先哲的思想,使学生感知和认识人类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的多元性,并可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归纳相同点,寻找各自的特点,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异同和不同思想家所具有的独特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第三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一、课标内容

1.讲述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分析其功过。2.概述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评价其历史贡献。3.简述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讨论其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二、教学要求

第一课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说明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一课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二课

美国国父华盛顿

基本要求

概述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领导独立战争、主持制宪、首任美国总统等。感受华盛顿的优秀品质:英勇顽强的斗争毅力,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的崇高品质,民主与法制精神。

发展要求

评价华盛顿的历史贡献。说明

教学时可联系必修Ⅰ专题七“美国1787年宪法”一课中的相关内容。对华盛顿的评价应突出其对美国的建国和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贡献。

“维农山庄的主人”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三课

一代雄狮拿破仑

基本要求

知道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平定王党**、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拿破仑法典》和发动对外战争等。

发展要求 认识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说明

教学时可通过分析拿破仑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分清拿破仑政治活动的主流与支流。

三、教学建议

本单元可分3课时教学。

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华盛顿、拿破仑生活的时代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华盛顿、拿破仑应运而生,成了这个时代叱咤风云的人物。由此对学生进行时势造英雄的唯物史观教育。引导学生分析华盛顿、拿破仑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将历史人物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

2.教学中引导学生读一些杰出历史人物的传记,如《华盛顿传》、《拿破仑传》等,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感受伟人的丰采。引导学生探寻这些巨人之所以成为巨人的原因,更深层地理解他们的人生选择和伟大贡献。

3.可引导学生列出华盛顿、拿破仑的生平事迹年表,师生共同利用一些生动的故事和史料,努力把“事迹”的文章做足、做好。

4.可以搜集相关的历史图片、文字或影视资料再现历史情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也可以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搜集与本单元相关的自己感兴趣的历史资料;还可以将相关资料做成小课件,在上新课前向全体学生介绍。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体会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乐趣。

5.可以“时势·英雄”或“偶然·必然”为主题,就拿破仑或华盛顿的有关史实,组织探究活动课。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

一、课标内容

1.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2.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3.了解凯末尔在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主要活动,评价其在土耳其民族独立和复兴中的贡献。

二、教学要求

第一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基本要求

概述孙中山为中国的民主共和而斗争的主要史实: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辛亥革命、颁布《临时约法》、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促成国共合作。

感受孙中山百折不挠寻求救国之路的探索精神、开天辟地的革命勇气和坚持民主共和的坚定立场。

发展要求

评价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说明

教学本课时可联系必修I专题三“辛亥革命”和必修Ⅲ专题四“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课的相关内容,通过对孙中山主要史实的学习,加深对孙中山革命精神的了解,更好地评价孙中山的伟大历史贡献。

“弃医从政

图谋救国”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二课

圣雄甘地

基本要求

简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感受甘地为印度民族独立事业而贡献一生的坚定信念和斗争精神。

发展要求

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说明

教学本课时可以“非暴力抵抗基地”、“‘文明不服从’运动”、“阿姆利则惨案”、“‘食盐进军”等史实来把握和理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

“凤凰新村与‘坚持真理”’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三课

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

说明

“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一课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三、教学建议

本单元可分3课时教学。

1.可以必修I、Ⅲ中的相关知识导入,帮助学生回忆孙中山的重大活动和重要思想,为本单元第一课内容的学习作铺垫。

2.可引导学生提炼“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捍卫民主共和—促成国共合作”的线索,归纳孙中山的主要历史活动。

3.运用相关文献史料和历史图片等,结合教科书中的评价,帮助学生理解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4.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如通过对孙中山百折不挠寻求救国之路等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和人文精神的良好素质等。

5.可用列大事年表的方法,引导学生归纳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以形成历史脉络,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感受甘地为印度民族独立事业而贡献一生的精神品质。

6.结合甘地的主张和实践等内容,运用生动的历史图片资料等,帮助学生初步理解“非暴力不合作”的含义并作简要的评价。

7.援引相关文献史料,结合教科书的表述,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评价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8.引导学生认识到亚洲各国对争取独立和富强道路的选择是由本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一、课标内容

1.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

2.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3.了解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要求

第一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基本要求

了解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改组正义者同盟、发表《共产党宣言》、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等。知道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体会马克思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和创新精神,坚定为人类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发展要求 说明

教学本课时可联系必修I专题八“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的有关内容,把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内容与理论贡献内容结合起来认识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贡献,还可以把本课内容与第二课内容整合起来进行学习。

“流亡中的贫困生活”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二课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基本要求

知道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共同革命活动,知道恩格斯领导创建第二国际等。了解恩格斯的主要理论贡献。

感受恩格斯甘当“第二提琴手”的崇高品格及理论创新精神,坚定为人类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发展要求

说明

可把第一、二课内容整合起来进行教学。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三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基本要求

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体会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伟大壮举和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创新精神

发展要求

认识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说明

教学时可以联系必修I专题八“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课和必修Ⅱ专题七“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课中的有关内容归纳列宁的主要活动:创建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十月革命、巩固新生政权、制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等。认识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贡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年轻的反叛者”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四课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基本要求

了解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贡献: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革命的新路、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等。

体会毛泽东的革命探索精神和求实品质

发展要求

认识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说明

通过了解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贡献,认识毛泽东的创新精神是本课的教字重点。

第五课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基本要求

简述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贡献: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发表南方谈话、提出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等。

感受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伟大气魄;体会邓小平不懈追求真理和求实的品质。

发展要求

认识邓小平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巨大理沦贡献和实践创新精神。

说明

本课重点是了解邓小平领导开创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历程及其理论贡献。教学时可对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贡献进行概括梳理。

“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三、教学建议

本单元可分7课时教学。

1.教学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贡献的内容不应割裂开,因此可把本单元第一、二课内容整合起来,同时要突出主干,要注意史实的叙事描述,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2.本单元第四、五课有关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内容知识点多、时间跨度大,教学中可适度联系必修I、Ⅱ、Ⅲ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抓住主干知识,凸显伟人的主要贡献。

3.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用列表的形式归纳伟人的主要活动及贡献。4.可援引相关图片、文字史料及经典语录、影视资料等,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5可让学生搜集有关伟人们的图片、材料等,举办一个伟人生平及成就展,引导学生感受伟人的风范。6.本单元教学可抓住两条主线:一条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一条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演进、深化。从两条主线中让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要与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启示。

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一、课标内容

1.了解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等科学家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2.了解牛顿、爱因斯坦等人的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认识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要求

第一课

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说明

“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一课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二课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说明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一课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三课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基本要求

了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迹:留学归来报效祖国、创建地质力学、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

感受李四光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操,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发展要求

认识李四光的科学成就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说明

第四课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基本要求

了解牛顿的成长历程,简述他的主要科学成就:建立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发明反射望远镜等。感受牛顿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勤奋的探索精神。

发展要求

认识牛顿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感悟其成长的人生启迪。

说明

教学时可联系必修Ⅲ专题七“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一课的有关内容。

第五课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基本要求

了解爱因斯坦的成长历程,简述他的主要科学成就:提出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光量子假说等。感受爱因斯坦脚踏实地进行科学研究和勇于科学创新的精神。

发展要求

认识爱因斯坦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感悟其成长的人生启迪。

说明

教学时可联系必修Ⅲ专题七“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一课的有关内容。

三、教学建议

本单元可分6课时教学。

1.依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的特点,应侧重历史人物教学,可结合时代背景、选择经典故事、提供情境材料等介绍这些科学家的成长历程及科学成就。

2.可引导学生从科学探究方法和实际贡献等方面来评说这些科学家,凸显他们在科技史上的代表性,引导学生感受这些伟大科学家的优秀品质。

3.可联系必修Ⅲ中有关中国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容,把评说科学家的教学置于一个比较宽广的历史视野之下,使学生更懂得科技就是生产力,科技推动着人类从古代走向了现代。4.在探讨科学家取得科学成就的原因时,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要让学生明白历史人物所进行的各项活动既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又与其个人的主观因素密切相关。

篇6: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全面推进我区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结合我区普通高中实际情况,特制定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指导意见。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本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二、课程理念和目标

(一)课程基本理念

关于课程基本理念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1.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

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要充分考虑到高中学生在兴趣、生活经历、地域特征、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使全体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富有个性的发展。课程实施中应当避免机械的、单一的技能训练,要强调学习中学生技能的形成、思想方法的掌握和文化的领悟三者之间的统一,注重在拓展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共通能力的发展。

2.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活动中,要鼓励学生想象、怀疑和批判,要营造民主、活跃、进取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通用技术课程的内容载体、技术设计、技术试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

在教学中应当通过具体的技术实践使学生理解技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两者对社会发展、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注意将技术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因素融入教学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

4.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

课程内容要注重基础性、通用性和先进性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应注意从学生现实生活所接触的技术内容向现代技术和高新技术延伸,使学生有机会了解现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和未来走向,增强对当代先进技术及其文化的理解。

5.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应是主动建构知识、充满探究、生动活泼、不断拓展能力的过程,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技术学习特点,指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学习通用技术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拓展技术学习的视 野,学会或掌握一些通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技术及其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探究、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具有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发展初步的技术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在落实总目标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以下五方面能力的培养: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意念的表达与理念转化为操作方案的能力;知识的整合、应用及物化能力;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的能力;技术文化的理解、评价及选择能力。

通用技术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构建了通用技术课程的具体目标,在这三个纬度的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贯穿过程始终的目标,过程与方法是组织教学内容的主导目标,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在课程实施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应注意融合与协调,努力实现三者的统一。

三、课程实施建议

(一)课程安排建议

通用技术课程由9个模块构成,其中必修模块2个,选修模块7个。1.必修模块

必修模块的基本内容是技术设计。技术设计是技术的基础内容,是技术发展的关键,是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良好载体。它对学生理解技术、使用技术、应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技术素养的提高具有奠基作用。必修内容集中反映了提高学生技术素养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是学生未来生活必备、终身发展有用的基础内容,也是学习选修模块的基础。

2.选修模块

选修模块着眼于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要求,其内容是必修模块在不同具体技术领域的延伸和深化,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更为多样的技术实践的机会,拓展学生的技术经历,提高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3.修习要求

所有高中学生必须修习“技术与设计1”与“技术与设计2”两个必修模块,修完必修的2个模块可获得4个学分,达到高中毕业在通用技术学科方面的最低要求。

学生在修学必修模块之后可根据兴趣和条件自由选择选修模块学习,选修模块有7个,模块之间为并列关系。

① 对于理工科、农科发展倾向的学生,应至少修习2个选修模块,再获得4个学分,即共获得8个学分。

② 学生可以结合“绿色证书”教育或其他技术培训选择修习相应选修模快,获得“双证”.③ 学校要创造条件设置齐全选修模快,选修1 “电子控制技术”与选修5“家政与生活技术”2个模块可以优先设置;农村中学应设置选修模块4“现代农业技术”。

4.课程安排方案

通用技术课程安排指导方案,见表一。通用技术课程安排表,见表二。

通用技术课程安排指导方案 表一

学习科目领域技术通用技术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技术与设计1/2-2第二学期技术与设计2/2-2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一学期第二学期选修/2-2选修/2-2选修总复习说明:表中“技术与设计1/2-2”表示“通用技术必修模块1/每周2课时,获得2学分”。

通用技术课程安排表 表二

模块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类别学分必修必修选修选修222222222教学时数***636开设学年(建议)高一上学期高一下学期高二高二或高三高二或高三高二或高三高二高二或高三高二或高三简要说明通用技术学习的导入模块,旨在使学生理解技术及其性质,经历一般的技术设计过程,形成结构较为完整的技术素养。技术与设计1基础上的必修模块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选修模块以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的建筑技术为内容的选修模块。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学习的平台,将机械传动与单片机的应用有机组合的选修模块。以较为先进的、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现代农业技术的理念和方法,以及农业技术实验为主要内容的选修模块以家政与技术的联系为基点,旨在提高学生未来生活质量的选修模块旨在通过学生对服装的认识、欣赏、设计及简单制作增添生活情趣、提高生活品位、增强审美和造美能力的选修模块。侧重于技术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选修模块。简易机器人制作选修现代农业技术选修家政与生活技术选修服装及其设计选修汽车驾驶与保养选修

(二)课程教学建议

1.课程标准、教材与教学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在新课程中,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本盟市选定的教材为主,参考其它版本的教材并有效地整合多种课程资源实施教学。教师应深刻地理解本课程的理念和课程标准,理解教材设计和呈现方式的涵义和优点,要依据自身的实践与研究,以课程内容的自主创造为前提,把教材作为教学资源之一加以利用,并在开发更具适合性、针对性的课程资源上有所开拓和创新。

2.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并加以实施,进而进行评价和修改,直到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法的过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重视教学目标的表述,教学目标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要注意“目标”与“目的”的区别,目标的表述应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应是全面、完整;明确、具体;学生知道本堂课的目标。教学设计要重视学习方式的设计,明确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注重探究实践教学。3.引导学生亲历设计过程

设计是技术活动中的核心过程。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亲历由一系列环节组成的设计活动。首先,要重视学生的全员性参与,应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对技术问题的兴趣和研究愿望,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创新,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促使其主动、有效地参与设计过程,获得直接经验。其次,要强调学生的全程性参与,即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设计方案的形成过程、方案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交流和评价的过程。为此,教师要重视改进教学方法,注意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运用各种技术交流和评价手段丰富设计过程,以促使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体验。

4.重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学习指导

技术思想和方法是从宏观的理论层面上提供了解决技术问题的思路和处理技术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学习指导,并把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精心挑选一些体现技术思想和方法的技术设计实例,引导学生应用技术思想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去体验、领悟技术思想和方法的真谛。

5.重视技术试验的教学

试验是属于技术设计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方法,是把科学知识和技术原理物化为技术成果的一条基本途径。技术试验有多种作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选择和使用不同的试验方法,如对比试验法、析因试验法、性能试验法等;要加强对试验过程中目的的确定、任务的安排、方法的使用、仪器的选配和校准、数据的观察和处理等方面进行具体而有效的指导;同时,在实际操作中要密切注意个中细节和意外情况的发生,引导学生做好观测记录,抓住有价值的资料,力求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从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和负责的科学态度;鼓励和培养学生在试验中进行合作性学习,积极培养团队精神和分工协作的意识。技术试验往往会有失败,要积极指导学生分析失败原因,总结经验,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不怕挫折的意志。

在教学中进行某些规定的技术试验时,若因仪器设备等不足原因而在实施上造成困难时,应依据学校的实际条件,结合教学内容和要求,因地制宜的自行设计类似的试验项目来替代,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试验。

6.倡导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差异,选择模仿、合作和研究等不同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模仿方式适用于学习工具的操作技能等技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小组全体成员的作用,注重分工的合理性和均衡性,培养学生协作、沟通的能力及共同奋进的团队精神;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技术探究能力。

7.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在教学中,特别是在技能操作方法教学和学生动手实践过程中,要加强巡视,注意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小组辅导、个别辅导和学生之间互帮互学等多种方式,及时给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在辅导过程中,要对所出现的技术问题给予分析和方法上的指导,防止出现教师代替学生操作的现象。

8.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

信息技术是一种重要而又普遍使用的现代技术,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交和学的方式,降低学习技术的难度,提高学习技术的效率。要积极创设条 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仿真试验等现代技术在构思方案、绘图、模拟试验等方面的应用,培养学生使用现代工具解决技术问题的意识和基本能力;要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技术合作与交互式技术学习,以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9.注重校本研究

实施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研人员的作用,重视学校和校际技术教研组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教师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研究、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技术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学校要为技术教师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倡导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

10.重视技术文化的教学

技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技术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课程中蕴含的鲜活的技术文化,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悟,获得对技术的完整和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技术文化教育应有的功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技术素养。

11.重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在进行观察、调查、设计、制作、实习、试验等活动中,一定要加强安全教育,尤其在操作时,注意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伤害等。

(三)课程评价建议 1.评价的原则和内容

评价应遵循“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等评价原则。评价的内容要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可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

① 知识与技能

对学生学习技术知识的评价,应根据技术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等类别进行评价。对于陈述性知识通常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对于程序性知识则要求学生在技术的实践过程中融会贯通,在问题的解决和实践操作中正确运用。

对技能学习的评价主要从学生使用工具和设备的技能、试验技能、交流技能、评价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价应从某一技能本身的操作要点和规范出发,依据课程目标进行,倡导和鼓励有新意的技能、方法。

② 过程与方法

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重在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的决策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于不同的技术学习内容,学生经历技术学习过程的感受也不同,要根据内容特点确定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评价重点。

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应着重从学生参与技术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认真;在技术学习中,是否具有精益求精、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否具有不屈不挠、克服困难、解决难题的信心和意志,是否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技术作品能否体现关爱自然、珍视生命等积极向上的情感等方面进行。技术学习过程中,对于技术文化的理解是体现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方面。评价者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并记录学生在技术学习过程和作品中所表现的丰富的精神内涵、独特的美学视角和富 有魅力的个性展示,以及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并及时给出描述性的评价意见。

需要强调的是,在对学生的技术学习进行评价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不是孤立的、机械分割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将三个方面有机融合起来,灵活运用各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2.评价的方法

评价方法应是开放、灵活、多种多样的,如书面测试、方案及作品评析、过程记录卡、访谈、活动报告等。评价者要根据具体的评价目标、内容,客观分析并灵活运用这些评价方法。

① 书面测试

选取来自生活和社会实际的问题分析、案例分析、产品设计和产品分析等题型,考察学生对技术原理的理解、技术方法的综合应用以及将技能方法迁移到新问题情境中的能力。

② 方案及作品分析

对学生制作的产品、产品模型、设计方案和技术图样、说明书、设计制作报告等进行评价。

在对方案及作品等进行评价时,要特别注意不要以成败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对于成功(达到设计要求)的方案作品,要从其创意是否新颖,各种指标是否合理,制作是否精益求精,以及设计、制作报告是否找出了成功的原因与不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于不成功的方案和作品,要着重评价设计中的合理之处和有价值的地方,看其是否有自主的新思路,设计、制作是否认真,特别要看其是否找出了不成功的原因及教训,要允许学生重新设计或制作,并重新进行评价。

③ 技术活动报告

技术活动报告由教师和学生分别纪录。教师记录全体学生在技术学习过程中有价值或有意义的信息;学生记录技术学习的内容、学习过程中的感受、技术试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设计与制作中的独到或有创意之处、对作品或方案的评价等过程性资料,从而形成学生的技术活动档案袋。家长和校外技术指导也可以记录学生在技术学习过程中的有关信息。

3.评价的管理

通用技术课程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等级可以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参与技术课程中某一模块的学习和实践的全过程,技术活动档案袋记录基本完整,方案、作品和书面测试达标,并能完成或基本完成所规定的任务,应视为合格。参加某一模块学习的全过程,取得合格或合格以上成绩者,获2学分。对有特别优秀的设计、制作成果,或有所创新、发明的学生,应给予特别鼓励。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1.充分利用文本资源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是通用技术课程最重要、最基本的文本资源。在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始终把《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及其解读,作为重要的和必须充分利用的通用技术课程文本资源。文本资源还包括教材和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等。学校应为教师和学生有计划地配置技术课程文本资源,并使它们得到合理管理和充分利用。

2.积极建设和有效利用物质资源 为保证课程的全面实施,学校应配备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设备。在规划和配置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基本设备工具与教学材料时,应遵循“合理投入、充分利用、避免浪费、量力而行”的原则,提倡自己动手、因地制宜、利用本地资源和生活 中常见的用品或废弃物等,制作可替代的简易仪器、教学设备、教具、学具等,要注意所用材料要对环境无污染,对学生身体无毒无害并安全可靠。

学校要充分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及信息技术等学科实验室的场地、设施、工具、仪器等,为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服务,还应充分利用校内外可使用的土地或劳动实践基地,开辟通用技术课程实践园地,如种植园、饲养基地、农艺园地或新技术试验基地等。

3.广泛开发人力资源 实施通用技术课程,师资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应依据有关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师资配备的文件精神,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并注意开发与利用其它人力资源。

4.努力做到资源共享

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为通用技术课程服务,引导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学校和教师要注意开发和利用高等院校、中职学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的设备、器材、基地等的课程资源,努力提高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水平,形成资源共享的局面。

四、保障措施

(一)师资队伍建设

合格的师资队伍是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学校应依据文件精神,统筹规划,落实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师,同时还要积极利用当地社会的资源,聘请兼职教师。学校要为通用技术教师创造各种学习、进修的机会,使教师不断充实专业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成为一专多能的教师,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

(二)教学资源

各市(地)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要为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创造条件,适当增加经费投入,加强通用技术基地的建设。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各具特长的教职员工、实验室、计算机房等场地和设备等;要建立通用技术试验室;要努力发挥各种教育基地及大学、学术团体、专业技术部门等资源的作用。

(三)教学管理

各市(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指导、检查,要把学校开课情况和教学质量作为评估学校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盟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努力解决好通用技术师资队伍的建设、职称的评定、教师工作量计算等问题。

(四)教学研究

各盟市教研部门具有指导本地学校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职能,要配备通用技术专职教研员。教研员要通过讨论、听课、公开教学、课题研究、教学评比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要及时发现和总结学校、教师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不断探索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规律,加强通用技术课程的理论研究和科学实验并及时推广,要根据学校、教师的实际问题和困难,采取针对性的指导措施。

内蒙古自治区教学研究室

上一篇:学校少年宫棋类兴趣小组学期总结下一篇:规模化猪场薪酬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