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报表统计管理规定

2024-05-17

人事报表统计管理规定(通用10篇)

篇1:人事报表统计管理规定

2012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

2010人事统计报表操作方法

(2011.1.7)

一,登录甘肃省人事厅“甘肃省人事编制信息网”网站()下载GPTS软件及资料。

1、)点击主页导航栏“下载专区”。

2、)在“下载分类”栏中点选“信息中心”。

3、)在信息中心下载专区中点击“”、“”以及其他修改表样(如果有的话),下载软件及样表。(省厅如果对软件或样表有改动的地方都会公布在这里,请大家注意。)

二、软件的安装:

解压缩下载的数据包→打开“软件及资料”下的“2010统计软件、样表” →将文件夹“2010年甘肃人事统计报表汇总管理系统”复制粘贴到硬盘根目录下(如D盘下)→双击粘贴后文件夹下的“SETUP.EXE”安装软件(也装在根目录下)。

说明:如果软件安装或运行出现问题,请尝试以下方法:先卸载已经安装的软件,然后重新启动电脑,重启时不断按“F8”键选择“安全模式”进入,然后按上面的安装步骤安装,然后再重新启动电脑尝试软件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三、报表的统计(详细方法请参照在省厅网站上下载的压缩包中的“2010年软件使用说明”):

 第一步:接收样表。打开软件页面后,点击“发送接收”,再点击工具栏

中“接表”按钮,在弹出的“数据接收”对话框中点“刷新”,选择下载压缩包内“2010年统计软件接收样表v2.3”文件夹,点击确定,然后点击下载。(如果省人社厅在网上挂了修改表样,则先接收“2010年接收样表”,再接收其他修改表样,重复项覆盖)

 第二步:单位的添加和设置。软件初始页面点“数据录入”,“新建”按

钮可建立单位,“设置”按钮选择当前的显示的单位。

 第三步:报表数据填写

 第四步:报表校核(软件初始页面点“数据校核”,先表内校核—全部通

过—再进行表间校核)

 第五步:各单位数据校核全部通过后,打印报表(“数据录入”中)。进

行数据汇总(单位不需此步骤,县区人社局)

 第六步:各单位发送数据(“发送接收”中),将数据备份数据库。各单

位将发送得到的“ReportSend.mdb”、“disk.txt”两个文件、打印的报表,以及单位干部花名册报给市级或县级人社局。(单位干部花名册电子版在陇南公众信息网“下载中心”提供下载。)

 第七步:县区人社局将所有数据汇总、校核。全部校核通过后,发送数

据,将数据备份数据库。写好年报说明材料。

 第八步:县区人社局将发送的汇总数据,以及说明材料在要求的期限内

上报市人社局(报表报盘)。

四、数据上报的期限:

《公务员统计表》、《政府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表》:于1月31日前上报

其他报表:于2月25日前上报

上报地点:市人社局事业单位管理科(211室)

联系人:高一峰

联系电话:0939-8219651***

联系人QQ:460522175

五、年报会安排

开会时间:2011年1月10日下午3:00

开会地点:富宝饭店六楼会议室

参会人员:市直各政府机关单位、政府党委群团序列参照及非参照事业单位的干部、工资年报工作人员

六、注意事项

1,调入调出、整建制转入转出(重点检查部分)。

(1)县区在汇总时,要确保表间数字严格对应。例如公务员表中“从国有企事业单位调任(入)”有10人,那么这10人必须在事业表、企业表的“调出”中反映。

(2)如果因为存在涉及县外的调入调出,造成调入调出数字不对应。则县区需如实汇总县外调入调出的花名册(花名册至少应说明姓名、调入单位、调出单位、职务名称和级别)。各县区在上报前需与其他县区核对此花名册,做到县区之间调入调出人员完全对应。

(3)各县区在汇总数据时,应特别注意与党委序列、群团序列的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调入调出名单,并与组织部单位年报工作人员加强联系,将数字和名单核对一致,并在说明材料中说明。

(4)对说明材料的要求。参见说明范本。

2,人数,单位数,编制数相关问题

(1)各单位和县区应特别注意核对,杜绝把“单位数”错填为“人数”等类似错填现象。

(2)各县区应联系编办年报工作人员,务必确保编制数与编办年报最终数字完全一致。

3,报表统计范围对象。

(1)把握几个大原则:一,以职务为准,不考虑工资。例如,一位市直机关单位副局长,职务为副县级,但为正县级待遇,则应以职务为准按副县级统计;二,新录用人员中正处在试用期的,如果不能确定试用期结束一定能转正的,如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应等试用期结束转正以后再统计;三,临时聘用、临时借调人员、未被上级部门批准的超编人员,不纳入统计;四,如果实在无法确定某个填报口径,则按去年的填法为准。

(2)《公务员统计表》:政府序列机关单位报,填报所有已登记的公务员。(对应09年同名报表);

(3)《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统计报表》:所有事业单位上报,即政府、党委、群团等序列的所有参照、非参照事业单位。(对应09年同名报表);

(4)《政府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表》:政府序列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报,填报所有已登记的参照公务员。(对应09年同名报表);

(5)《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基本情况统计报表》:今年新增报表,已参加事业单位改革的非参照事业单位报。

(6)《公有经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统计报表》:国有企业报。(对应09年同名报表)。

4,特别注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09年由省上垂直管理下放到地方的,成为卫生局下属单位,按当年不统下年开始统计的原则,今年应该统计在年报中,并对相应增加的数字作说明。

5,所有考核情况的表均填写2010年)。

6,《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基本情况统计报表》中第六表,注意上面填单位数,下面填人数。第5列“推行人员公开招聘制度”,填2010年有公开招聘的单位数量和该单位的总人数(注意不是填招聘的人数)。

7绿色的方框为禁止填写的部分。

8,兼岗人员的填法:

(1)《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统计报表》:兼岗人员按职务分别填在管理或专技人员的表中(一般来说都应该填在管理中,因为兼岗人员的主岗统一为管理岗位),并在表七中填写。即在表二中人数关系为:事业单位总人数=管理+专技+工勤。

(2)《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兼岗人员在管理、专技表内都统计,即在表一中:正式职工总数=管理+专技+工勤-兼岗。

9,请多注意省人事厅网站“下载中心”的“信息中心”分类,以及陇南公众信息网、陇南人事编制信息网,在年报工作中如果有通知事项或其他需变动的地方会在网站发布。

篇2:人事报表统计管理规定

各镇区街道、市直有关部门,有关企事业单位:

根据烟台市人事局对2007年人事统计工作的部署,我市人事统计工作会议定于2008年1月3日(星期四)上午8:30在教体局四楼会议室召开,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统计内容

1、事(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统计

2、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统计

3、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干部统计

二、软件安装使用

1、软件下载

上述三项统计内容全部采用【人事统计报表数据处理系统-综合版】软件填报,该系统软件及样表请在“烟台人事编制信息网”首页“2007人事编制统计专栏”中下载。

2、软件安装使用

【人事统计报表数据处理系统-综合版】软件下载并解压后,在文件夹中查找《人事统计报表数据处理系统安装使用说明》,按照《说明》步骤双击“报表系统安装.exe”安装程序,完成软件安装并使用。

3、注意问题:(1)报表系统安装路径由系统默认指定,用户不可以修改,但可以自主选择驱动器,如C、D、E、F、G等驱动器(不要安装在C盘)。

(2)如果电脑上安装了杀毒防火墙软件(如瑞星),程序安装过程中,会出现拦截的窗口,这时一定要选择“允许”,否则软件无法正常运行。(3)原来装过2006年统计报表数据处理系统的计算机可以安装在同一盘符下,不会覆盖原有程序。(4)软件尽量不要与其他数据处理软件(工资统发等)安装在同一台计算机上,否则容易出现冲突。(5)软件安装完毕后,如不能正常显示

电子表格,请先到软件下载文件夹/测试用插件,点击安装Cellweb插件后,再尝试启动软件。(6)软件安装完毕,如不能正常显示登陆界面,请先到“开始”菜单栏/程序/ 2007年人事统计报表数据处理——综合版,点击 “启动web服务”后,再尝试启动软件。(7)软件不能安装或不能正常运行,可能电脑数据库冲突,请换电脑安装。

三、报表要求

1、各基层填报单位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填报说明和指标解释要求,如实填报,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填报表格经主要负责人审核把关,签字上报。

2、上报时间: 2008年1月7日-10日。

3、上报材料:汇总数据和加盖公章的正式报表各一份。所有材料用A4纸打印。(注意:(1)“汇总数据”文件属特殊格式文件,只有系统可以接收,平时打不开,而不是EXCEL电子表格文件。(2)正式报表必须系统生成,不可以用EXCEL电子表格填报。)

4、报送地点:

《2007年事业单位人才统计报表》和《2007年国有(集体)经济企业人才统计报表》报录用流动科纪永杰,电话3222019;(无事业单位的机关不报此表)

《2007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统计年报表》和《2007年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干部统计表》报工资福利与退休科邵伟,电话3222627。

三、会议准备:各单位请在与会时带本通知和相关统计表表样。

接到通知后,在会议召开前,各单位必须按照《人事统计报表数据处理系统安装使用说明》熟悉软件,并根据《2007年人事统计报表填报说明》填报数据,遇到问题,请仔细阅读本通知和《说明》。

海阳市人事局

篇3:人事报表统计管理规定

关键词:excel报表系统,计划统计,管理系统

1 概述

1.1 在未使用计划统计管理系统前的状况

在未使用计划统计管理系统前, 计划统计数据采集汇总方式基本属于“手工”操作, 即设计表格通过电子邮件下发, 各单位填写完成后通过电子邮件上传, 项目经理部安排人员对邮件下载, 然后汇总分析。但由于各单位人员采用的软件版本、填入数据的格式、输入公式等的差异, 都不能实现即时汇总, 很多数据需要重新采用手工输入后才能汇总。

1.2 计划统计管理系统

计划统计管理系统是基于Excel服务器报表系统开发的一个系统。Excel服务器报表系统是一个面向最终用户的信息系统设计工具与运行平台。

通过EXC EL的输入界面进行数据输入, 存储在数据库中进行数据的提取、调用、汇总、分析, 消除信息孤岛, 实现企业应用集成。

通过这个系统, 各工程局的调度人员、计划人员在施工现场通过固定格式的表格输入计划和每日完成量, 通过计算机的汇总、分析, 各工程局、项目经理部等各级管理人员就可以通过此系统的反馈信息进行进度的管理。

通过计划管理系统, 可以实现网络协同作业, 信息共享, 通过表间公式进行数据的提取、汇总、分析, 实现对工程进展实时了解、掌握。

简而言之, 计划统计管理系统提供了一种电子表格Excel的网络化应用模式。在这种模式下, 用户依然用熟悉的Excel做着自己熟悉的工作, 但是背后的事情发生了变化:数据集中统一管理了, 操作简单了, 权限严格了, 信息传递规范了, 大量耗时耗力汇总统计工作自动化了——原来分散孤立的一个个Excel工作簿不见了, 拥有了一个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

计划统计系统根据目前高速铁路进度管理需要精细化、实时了解工程进展的特殊要求, 把进度管理所需要涉及到的主要信息、通过“模板”化的电子表格, 进行规范化、流程化。通过分级授权, 实现信息的共存、共取, 资源共享。此系统消除了信息孤岛及信息的不对称, 使各个层级的管理者能够通过共有的平台, 及时反馈、了解、汇总、分析工程的进展情况。也为整个工程人员配置、资源配置、施工方案的调整, 工程的进度预警及时提供第一手信息, 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2 Excel服务器报表管理系统系统优点

Excel服务器报表管理系统有以下十个优点:

2.1 提高数据准确性

手工制作报表, 非常容易出错。采用计划统计管理系统, 通过表间公式保证数据是由计算机进行处理的, 基本上可以排除人为错误的可能性。

2.2 提高工作效率

单机使用Excel, 许多情况下对于其他部门、单位等的外来数据需要手工输入、计算以及调整格式。非常麻烦, 效率很低。运用计划统计管理系统, 通过网络进行协同作业, 可以通过表间公式, 自动从其他部门的报表取数、计算, 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工作效率后, 从项目部到工区的计划统计工作人员可以有时间了解现场, 一方面能及时掌握现场情况, 另一方面能提高全体计划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只要增加并发用户, 项目部其它部门也可以用此系统进行数据的分发汇总, 大范围地提高工作效率。

2.3 报表、数据集中管理, 数据安全

传统情况下, 一份报表分别存放在不同地方、人手中, 特别是, 企业中习惯保存纸张, 对Excel文件不保留, 造成数据分散、乱, 不安全。而计划统计管理系统所有文件均存放在服务器上, 文件集中存放、集中管理, 能确保数据的完整、存取查阅方便。

2.4 充分利用数据, 提供决策充分依据

传统情况下, 报表、数据分别保存在个人或部门手中, 决策者需要准确信息时, 面临着:决策信息不全, 第二获取速度慢。采用计划统计管理系统, 企业中的数据可以集中管理, 通过帐号登录服务器, 查询非常方便, 对于管理者来说, 决策信息获得迅速而准确。

2.5 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标准化

随着企业管理的进步, 许多企业都进行了ISO 9000ISO 14000O SA 18000等国际标准认证, 这些保准都需要用记录来证实确实执行了获得的认证。如果选用计划统计管理系统来管理这些表格, 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

对于一般的管理, 通过计划统计管理系统也可以增进企业的管理标准化工作。

2.6 相对其它的管理系统成功率高

为什么全球的互联网能够形成, 而一个企业的ERP却难以成功?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互联网的成功在于:

2.6.1 统一标准

所有的国家、企业要想联上互联网, 必须遵守TC P/IP等一系列标准。

2.6.2 自主管理

每个国家、公司都是自己来管理自己的网络。

计划统计管理系统采用了类似于互联网的结构:

1) 系统管理只管企业公共的部分。

2) 每个使用者都可以在遵守企业标准的情况下自主建立自己的报表和授权。

3) 会用Excel, 就能做大型的管理信息系统。

会Excel的人很多, 做管理和做信息系统能够统一, 降低成本, 降低风险, 快速变化, 成功率高。

2.7 信息化成本低

目前网络已经健全, 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系统, 不需过多增加网络和终端设备投入。

其它项目管理平台, 动则几十万, 而计划统计管理系统只要几万元。其它项目管理平台往往华而不实, 建立以后无法真正使用;而计划统计管理系统建立以后, 可以通过大家熟悉的EXC EL平台建立一套项目管理系统, 操作简单、方便。一学就会。以下是其它项目管理平台与计划管理系统的一个简单对比:

2.8 维护容易

随着市场的变化、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持续改进, 都需要管理变革, 管理变革的形式都会反映到信息系统上。由于计划统计管理系统中, 不需要编程就能改变报表, 因此, 改变报表管理人员就能做, 变化就会非常容易的得到反映。

2.9 学习容易

会用Excel, 就会计划统计管理系统, 不用编程。计划统计系统的人员都会使用EXC EL表格工作, 表格转换也容易, 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2.1 0 即集中管理, 又非常灵活

实现了信息系统, 通常会带来了不灵活, 而企业又是常常变化的。计划统计管理系统使用起来非常灵活, 不受固定格式的限制, 可以随时增加需要的信息, 可以附注信息等等。

篇4:试论统计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统计 高校 人事管理 现状 具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177-01

人事统计是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重要内容,高校管理中的薪酬制度设计、师资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发展规范等工作都需要统计,人事统计工作中可通过科学、有效的统计方法总结高校发展及变化规律和特点,同时人事统计工作可全面、及时、真实的反映教职员工的变化、组成结构、数量以及分布和发展情况,可以为高校内部各职能部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实现高校内部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人事制度以及员工薪酬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统计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高校人事管理对统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该文将主要针对统计在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及具体应用职能进行分析。

1 统计在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

1.1 各主管部门各自为政,常出现重复、交叉作业

高校内部人事管理职能部门有很多,但目前很多部门为了尽可能提高部门整体工作效率,都积极引进了一些现代先进软件进行辅助工作。比如人事主管部门应用的是统一的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社会保障部门则采用的是社保系统金保工程软件;编制管理部门采用的是编制管理软件;教育主管部门采用的是人事劳资年度报表软件以及教师资格证管理软件;财政主管部门采用的是预算管理软件,还有一些新兴的数据平台。这些系统软件的内容其实很多是重复填报的,但是由于高校并没有设计一个统一的信息数据管理系统,一些相同的信息数据并没有实现资源共享,很多基层工作人员由于重复性工作而苦不堪言,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针对每一个管理软件的数据质量也难以确保,因为极易出现人工失误。

1.2 尚未建立完善的统计机构,缺乏高素质人员

目前,很多高校并没有充分重视人事统计工作,在人事统计工作实践中,很少配备有专职的统计工作岗位人员,很多统计在职人员都身兼数职,对于他们而言,人事统计工作仅仅是一部分职责,导致人事统计人员专业素质不强,在人事管理工作中人事统计工作仍属于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大多数高校人事统计人员都是以一种被动、应付的态度来完成来自上级各管理部门下发的劳动工资季度报表、劳动工资统计报表、每年一度的人事统计报表等统计任务。但是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报表。

1.3 基础投入缺乏,极易受到其他因素干扰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应用,各大高校管理工作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提高,但是由于人事统计工作并没有引起各大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信息基础建设投入相对不足,人事统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低下。而近年来高校人事统计需要处理的数据逐渐增多,但是人事统计工作却并无明显变化,且部分高校领导者为了一己私欲常常会出现虚报、瞒报、漏报等现象,严重影响人事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 统计在人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2.1 人事统计服务职能

2.1.1 综合建设服务

各大高校需要评估学生管理、高校办学水平等,都必须依靠详细、系统的指标体系,而每一个评价指标也有相应的要求和标准。为了能够客观、公正的进行筛查、评选,都需要利用人事统计的相关数据作为主要参考依据,能够直观、客观的分析这些评价指标之间的差距,并且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同时,人事统计可准确反映高校津贴发放情况,可为绩效工资考核制度、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2.1.2 可为高校人事管理决策提供优质服务

人事统计可量化人事管理工作中的现象,比如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储备、人员规模和变动、机构结构调整、职称构成等诸多内容,通过人事统计的量化准确、全面、及时反映出来,有利于提高人事决策正确性。比如目前各大高校正在执行“岗位聘用制度”,制定了明确的工勤、专技、管理控制目标,要求各大高校应结合当前各岗位人员现状研究出一种最为合理的岗位聘用方案。如果想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必须由人事统计来提供关于人员的准确情况,才可以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2 人事统计的监督职能

及时统计监督人员构成情况,便于高校领导者更好地了解高校各岗位人员需求情况,有利于长远规划人才引进计划,提高人才引进决策的正确性。同时实时监督进行绩效前后,相关工作人员的变化情况,可更好的掌握实施绩效后高校组织管理及结构变化以及人员流动特点,有利于及时发现绩效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实现人员的优化配置,减少管理成本。同时人事统计可动态监督高校建设中的相关指标,有利于及时发现高校管理问题,进一步改进、完善高校建设规划,促进高校长久、健康发展。

统计在高校人事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服务职能以及监督职能,是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必要需求,然而目前高校各管理部位各自为政,统计人员素质低下,统计工作信息化程度较低,未来各大高校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充分发挥统计职能。

参考文献

[1]冯蕾.人事统计数据利用工作的探索与思考——以新疆农业科学院为例[J].经济师,2010(5).

篇5:公司统计报表报送管理规定

一、目的为规范公司生产经营中的数据信息统计管理工作,保证各类统计、核算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避免信息过时或统计失真给决策造成误导,特建立本制度。

二、范围

各类统计报表、跟踪单等以2011年8月本厂实施的《各类上交报表清单》为准,各部门临时要求的报表以正式书面形式提供统计内容、格式等信息资料,经统计、生产部门确认后以确定格式填报。

三、报表填制及报送要求

1、各报表项目填写齐全,不遗漏统计内容。

2、数据真实,不故意瞒报或虚报数据。

3、数据符合部门间的进出平衡关系。

4、对分管的物资严格按实物状态和统计要求填报。

5、报表报送及时。生产日报表每天上午9点前报统计科,月度报表每月1日上午下班前报送统计科,以接受签注时间为准。统计日报表每天上午下班前以电子版形式发送财务科,月度统计报表每月2日下班前报财务科。财务科每月4日下班前完成月度结账、报表编制及生产经营情况分析。

6、报表签批、审核手续齐全。

四、考核规定

1、报表及时性:每延迟1小时考核责任人10元,延迟1天考核

责任人100元。

2、数据错、漏报一次考核责任人10元。

3、故意瞒报或虚报致使数据不真实:一次考核责任人100元。

4、报表签批、审核手续不全的,接受部门可拒收,按报表延迟考核至收到合格报表为止;接受部门也可签收,但按报表数据错、漏报一次考核。

5、各车间、科室每出现3次错误并经考核的,考核车间、科室负责人50元。

5、考核结果由统计科每月5日定时提供。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东营恒诚机械有限公司

篇6:统计报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公司统计工作,强化统计职能,充分发挥统计在公司管理中工作中的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立足现有条件,切实加强统计工作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统计

工作规范化,统计调查科学化,统计计算和输出处理现代化,统计服务优质化。

二、加强统计基础工作,不断建立健全统计记录,统计台账和统计资料管理及归档制度,确保统计数据准确可靠。

三、按照公司统计要求,明确分管领导,统计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并保持相对的稳定。其统计工作基本职责是:

(一)认真贯彻《统计法》,执行和落实统计调查任务。

(二)组织协调本单位承担的统计工作,负责统计报表的催报、送审和报送工作。

(三)在工作范围内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权,统计报告权和统计监督权。

(四)熟悉统计分类、指标含意、计算方法、统计编码,负责承担统计工作的咨询、指导。

(五)开展统计分析,为上级提供有决策依据的统计资料。

四、要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制定的报表制度和统计标准。准确、及时地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统计报表上报和统计分析任务,不得虚报、漏报、瞒报、迟报、拒报。

五、凡属上级下达的临时性统计任务,由统计员按照上级要求和统一标准,按时、按质搜集和整理提供公司基础数据。

六、统计报表必须经过单位负责人核实,主管领导核准、签字后方能上报。

七、对经主管领导核准的统计数据,任何人不得私自修改。如果发现有错报、误报应当责成有关人员和统计人员进行核实订正。

八、提供和公布统计资料,必须经主管领导核定和同意。

九、统计工作受到上级表扬的,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受到批评的,在考核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篇7:人事报表统计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___银行总行内部统计报表和统计资料的管理,根据中国______银行统计制度、报表管理规定以及统计报表制度,结合总行内部各类报表管理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对统计报表、统计资料管理作如下规定。

一、根据我行业务发展状况和管理需要,___银行统计分为综合统计和专业统

计两大类。综合统计主要反映___银行业务的综合情况及主要业务工作成果。专业统计主要反映各业务部门日常管理所需要的一些主要资料。

二、各种综合性统计报表(包括临时报表),由计划部统一制定,统一管理,统一编号,报行领导批准后统一下达,并送国家统计局备案。

三、全行性专业定期统计报表和临时性调查表(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的报表除外),由各职能部门提出表式和编制说明,经计划部门会签、编号,报行领导批准后下达,同时抄送计划部。职能部门制发的专业统计报表要与综合性统计报表内容、口径、指标解释、计算方法等相衔

接避免出现矛盾,职能部门设置统计报表和统计指标时应本着互为补充、数据共享、精简报表、避免重复、减轻基层行负担的原则,同时要考虑凡各行原始记录卡能反映的内容,原则上不另加指标,如确需增加,可通过增加原始记录卡的有关指标解决。

四、为保证全行统计数据的完整准确,总行有关职能部门直接经办的各类存、拨、贷款业务应按《统计报表制度》要求,定期向计划部提供有关数据。各部门应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五、总行计划部是归口管理统计报表和统计资料的职能部门,有权对会签的各类统计报表提出修改意见。各职能部门的统计报表数字,汇总后要抄送计划部一份,以便整理全行性统计资料,及时向行领导定期反映全行业务概况。汇总后报表抄送计划部的日期:计划、筹资、信贷、投资、建经、房地产、国际业务、调查部等8个部门的业务专业统计月报、季报,在报告期后20日内;其他部门的专业统计报表可按本部门规定的报出日期汇总后抄送。

六、对外提供综合类统计数字,由计划部归口协调,报行领导审定后提供。各职能部门的统计资料经各部主任审查、报主管行长审定后方可向外提供或公布,同时抄送计划部。

七、本办法自1993年元月1日起实行。1990年2月制定的《___银行总行统计报表和统计资料管理暂行办法》即行废止。

篇8:人事报表统计管理规定

劳资统计在高校人事管理中占有重要作用,对提升高校人事管理效率、促进高校的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动作用。第一,劳资统计可以为高校人事管理提供重要的管理依据,在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以劳资统计中所呈现的数据,积极有效地探求管理过程中的相应规律,并不断提升人事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以便更好地为高校管理提供服务。第二,劳资统计作为高校人事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以其数据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为相关管理人员作出正确地指导,在高校人事管理过程中,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劳资统计可以准确、及时、有效地反映高校各工作人员的人事变动情况,并为高校管理人员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奠定重要的现实基础。第三,劳资统计能够准确地反映高校人员的构成情况,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可以满足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并为高校各职能部门加强联动、改革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有效地实现了高校内部管理人员的优化配置,极大程度上调动高校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2 高校人事管理中劳资统计工作效率不高的原因

2.1 高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人事管理中劳资统计工作效率不高,与高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因素有关。在高校劳资统计工作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一身多职,在进行劳资统计工作的同时,也兼具其他工作,而劳资统计只是其工作的一部分。同时部分高校劳资统计工作人员尚未接受过系统化和完善化的理论学习,且实践能力有待提高,难以高效胜任劳资统计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劳资统计的效率和质量。此外,岗位设置不合理,部分劳资统计工作人员岗位职级较低,难以积极有效地提高工作主动性。

2.2 人事管理中劳资统计系统不完善

高校人事管理中劳资统计工作效率不高,与人事管理中劳资统计系统不完善有关,进一步影响劳资统计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现阶段,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之下,高校教师以“双师型”为主要发展方向,高校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存在身份交叉的现象,劳资统计中关于教师的职责定位也存在定位不清晰的情况。同时,劳资统计中对高校教师的薪酬规定指标也不尽相同,数据在统计过程中会存有一定程度的偏差,再加上劳资统计机制的不完善,难以为人事管理人员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影响高校管理效率。

2.3 劳资统计的信息化建设进程滞后

高校人事管理中劳资统计工作效率不高,与人事管理中劳资统计的信息化建设进程滞后有关。现阶段,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绝大多数高校实现办公自动化,并不断朝着大数据时代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有部分高校信息化进程建设滞后,资料数据的处理、搜集和整合以人工化的方式完成,无法有效保证数据的精确、客观。同时,在数据统计过程中,需要专业化的运算,而以人工的方式则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工作的质量。

3 强化劳资统计在高校人事管理作用的策略

3.1 全面提高高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要全面提高高校劳资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高校人事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劳资统计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作用,以便更好地为高校教育管理提供服务。高校要建立健全劳资统计工作人员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对劳资统计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以劳资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加深工作人员的理论学习,并在实践环节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统计能力。同时,高校要鼓励本校劳资统计人员参与校外实践活动,加强与其他高校劳资统计的业务交流,不断提升劳资统计人员的业务素养。

3.2 完善人事管理中的劳资统计系统

要完善人事管理中的劳资统计系统,加强劳资统计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作用。首先,高校要针对当前自身教师职位的现实情况,开展专项调研活动,对高校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存在身份交叉的现象,要进行明确规定,清晰定位教师的职责。建立权责统一的高校劳资统计系统,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原则,对劳资统计的各项数据指标进行科学化和合理化的设置,保证各项数据的精准、客观。此外,高校管理者要将劳资统计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际人事管理工作之中,不断提高劳资统计工作的实效性,为高校人事管理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3.3 加快劳资统计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要加快劳资统计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引导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朝着信息化、即时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升高校管理效率。高校管理者要牢牢把握当前信息化发展的前进方向,积极迎合时代发展潮流,依托现代网络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校劳资统计数据管理平台,逐步完善人事管理信息数据库,保证各项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劳资统计要与财务、科研等管理部门加强联系,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为高校人事管理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摘要:劳资统计是高校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资料统计、数据查询等多种功能,对提高我国高校人事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为我国高校人才教育培养、发展规划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人事管理中劳资统计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劳资统计效率不高。基于此,本文以劳资统计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作用为主要出发点,分析当前高校人事管理中劳资统计工作效率不高的原因,并提出加强劳资统计在高校人事管理中作用的策略。

关键词:劳资统计,高校,人事管理

参考文献

[1]刘晓俏,赵坤.浅谈如何发挥综合统计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篇9:人事报表统计管理规定

关键词:人事统计 人力资源管理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a)-0193-01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关键内容之一,加强人力资源合理化管理也是促进人事统计管理的重要措施。也只有如此才能实现现代化的人事统计管理目标的实现,在这一背景下就需要进行构建一个完善详实,以及时效的统计信息为支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此来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1 人事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及现状问题分析

1.1 人事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处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发展力量,也是经济发展最为主要的因素。从现阶段的人力资源发展来看,主要是将人作为重要的资源,强调人和事的统一。人才的数量以及质量是当前企业竞争的实质,所以在这一环境下,人力资源的发展就对人事统计工作的发展有着迫切需求。人事统计工作作为是企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实际的任务上也相对较大,将其发展和时代的发展相结合是促进其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1]。只有在人事统计工作上有了进步才能进一步推动人力资源的进步,最终促进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提升。

1.2 人事统计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现状问题分析

从现阶段的人事统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发展情况来看,还有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其中主要体现在人事统计的口径和指标解释没有严格的统一标准,在相关的数据信息的质量上也有待加强。人事统计体制还没有得到有效完善,而统计人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也较为缺乏,这些方面的问题使得在实际的统计工作过程中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对相关数据信息的分析和挖掘等实际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在质量体系上也得不到有效落实。

另外,相关领导对人事统计工作的全面认识还不够,人事统计工作是对人事的政策及计划制定的主要依据。实际中,由于没有对人事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就造成了在实际管理中不科学,监督力度不够等问题的出现。同时在专业的人事统计人员方面也相对比较缺乏,这对实际工作的完成效率就有着直接的影响,有的没有达到专业的要求就上岗工作,对工作业务很难胜任,无法准确及时提供辅助决策统计报告。还有就是一个在信息化方面也需要加强[2]。

2 人事统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及强化地位的策略

2.1 人事统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人事统计在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发挥的作用已经愈来愈重要,在企事业单位当中,人事统计的准确及时和全面的统计数据,能够有效的促进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将管理体系得到了规范化和高效的实施。当前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管理人才的竞争,市场经济下的人事统计在人力资源管理当中能发挥特殊的作用,并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加强人事统计的管理能够为研究管理队伍的结构合理性提供详细的理论依据,从而促进实际的人才管理水平提升。

2.2 人事统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地位强化的策略探究

加强人事统计在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的地位,要能从多个方面进行采取措施,首先要能构建人事统计的信息化平台,这样就能有效的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对人事统计的效率提升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当前的科学技术有了迅猛发展,所以要想提升人事统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就必须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其中,充分的利用这些技术,在现有信息化系统基础上进一步的构建和优化信息技术平台[3]。将人事档案的数据库得到完善,从而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其他的管理系统,并将这些管理系统在信息化平台作用下实现资源共享,如此便能有效提升统计数据信息的质量。

另外,要在人事统计管理人员的培训上进行加强,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进行提升。在掌握先进的技术知识基础上才能将人事统计工作的效率最大化的体现出来。同时也要进行构建完备稳定的人事统计指标体系,这就需要进行定期对你统计工作加以总结,并能够纵横向的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将以往滞后的统计指标进行删除,从而重新建立全新的和实际发展相适合的指标体系,要能够树立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以人为本意识,将其在人事统计实际当中得到充分体现。人事管理要能够向现代化方向进行转变,由于当前的知识和技术发展比较迅速,所以要树立学习的意识,将新的知识技术及时的学习应用,并对其进行创新。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人事统计工作的创新能够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深化人事统计管理的体制及手段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就显得比较重要。还有就是要将以人为本的意识理念在人事统计工作当中充分体现,提高人才的自身素质并将其特长在工作中展现。

最后就是要能将人事统计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从而加强提升决策能力,在具体的措施上主要就是要将人事统计工作中的资料收集和深入分析等工作妥善完成,从而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可靠地基础信息[4]。这就需要相关的人员在统计分析以及数据的挖掘能力上得到加强,对人员的结构和资源配置等科学性分析并形成细化的报告,对决策的改进提供建设性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的加强人事统计在人才资源管理当中的地位提升。

3 结语

人事统计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并在作用的发挥上也有着重要价值,所以针对人事统计的实际需求要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加强应用能力。只有全面的考虑这一层面的问题才能最大化的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水平提升。由于该文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化探究,还望后来者居上,对人事统计实践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海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理实一体化”的运用[J].管理工程师,2014(6):73-75.

[2]黄海珍.基于行业需求的“双核”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77-80.

[3]张瑞超.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分析[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3):109-111.

篇10:人事报表统计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明确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重点,强化统计业务管理,提高统计工作水平,促使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计生工作科学决策提供客观、真实数据,根据《统计法》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2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统计原则

(一)人口数字档案唯一性原则

确保建立的全员人口数据库人口个案数字档案具有唯一性。全员人口数据库的入库对象为本省户籍人口和外省籍流动人口。本省户籍人口全员人口个案数字档案由户籍地人口计生部门(以下简称户籍地)负责建立,现居住地人口计生部门(以下简称现居住地)负责对本省户籍人口个案数字档案进行补充完善和更新。外省籍流动人口个案数字档案由现居住地负责建立。确保入库对象的人口数字档案资料不重、不漏。

(二)统计属地唯一性原则

确保各类统计对象的统计属地具有唯一性。本省户籍人口的计划生育情况由户籍地统计上报;外省籍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情况由现居住地统计上报。现居住地还应统计上报省内流动人口在当地的生育、节育及其它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情况。

(三)统计责任与服务管理责任适当分开的原则 坚持统计责任与服务管理责任适当分开的原则。本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以现居住地为主,统计则以户籍地为主。现居住地也要按规定将当地流动人口统计上报。流入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现居住地还要作为常住人口统计上报。

二、统计区域

(一)以县(市、区,以下简称县)级行政区域为界作为统计区域。省内户籍人口在县内流动,视为县内户籍人口的人户分离对象,不作为流动人口。

(二)同一地级以上市的市辖区之间视为同一行政区域。省内户籍人口在同一地级市辖区跨区居住的仍视为当地户籍人口,不作为流动人口。

(三)东莞市和中山市视同为县级统计区域。本文所称“本地”均指上述统计区域。

三、统计对象

按对象户籍地与居住地的相互对应关系及居住时间将全省统计工作对象区分为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三种类型,具体如下:

(一)户籍人口

1、指本省公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在本地公安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包括: 户口在本地,常住在本地的人。‚户口在本地,离开户口所在地的人。

ƒ户口待定人员,包括手持户口迁移证、退伍证、转业证、劳改劳教释放证及在任何地方都未办理户籍登记手续而常住本地的人口。

2、全员人口个案数字档案(简称个人卡)由本省户籍地建立;全员人口夫妻数字档案(简称夫妻卡)按下列要求建立: 夫妻中女方为本省户籍,由女方户籍地建立; ‚夫妻中女方为外省户籍,由本省男方户籍地建立。

(二)流动人口

1、根据国务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的规定,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县、县级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人员。但是,下列人员除外:

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预期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人员;

‚在直辖市、设区的市行政区域内区与区之间异地居住的人员。

2、按流动空间划分的统计类型如下:

“省外流动人口”,是指户籍登记地在省外,因工作或生活等原因离开其户籍登记地到本省内居住的人员。

‚“省内跨县(市)流动人口”,是指本省户籍人口因工作或生活等原因跨县(市)居住的人员。

3、按流动时间划分的统计类型如下: 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在本地居住一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

4、外省籍流动人口的个人卡由其现居住地建立;外省籍流动人口的夫妻卡由女方现居住地建立。

(三)常住人口

1、在本地有长期居住趋势(半年以上)的人口。包括: 常住在本地,户口在本地的人。‚常住在本地,户口待定的人。

ƒ户口不在本地,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

④本省户籍人口在同一地级市辖区跨区居住的,视同为现居住地常住人口。

⑤本省婚嫁人口户口未随迁的,女方在男方(或男方在女方)户籍地长期居住,不作为流动人口,视同为现居住地常住人口。

2、常住人口的统计规则如下:

户籍地与居住地在同一村(居)委会的,由户籍地统计。

‚本省户籍人口在同一县内跨村(居)委会居住的,由现居住地统计。ƒ本省户籍人口在同一市辖内跨区居住的,由现居住地统计。

④本省婚嫁人口户口未随迁的,女方在男方(或男方在女方)户籍地长期居住,由现居住地统计。

⑤常住在本地,户籍待定的人,由现居住地统计。

⑥户籍不在本地,在现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由现居住地统计。⑦离开户籍地所在县半年以上的户籍人口,户籍地不作常住人口统计。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军人以及其它保密单位内的有关人员不作为以上三类人员统计。

四、统计和统计要求

(一)统计

1、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报表按自然统计,即每年1月1日0时至本年12月31日24时为一个统计。其中半年报表统计时限为每年1月1日0时至本年6月30日24时;月报表统计时限为统计内每一个自然月。

2、国家人口计生委统计一报表为跨统计,具体为上年10月1日0时至本年9月30日24时为一个统计。其中半年报表统计时限为上年10月1日0时至本年3月31日24时。

(二)统计要求

1、村委会(社区、居委会),每月初采集汇总本辖区内育龄妇女的婚嫁、怀孕、生育、节育等和人口及户籍变动情况,及时填写月信息变更报告单,有条件的同时录入全员人口信息系统,没有条件的须在每月3日前上报乡镇(街道)人口计生办录入,本级不出报表。

2、乡镇(街道),负责审核下级上报的个案信息。信息系统生成的统计报表于次年1月5日前上报县级人口计生局。

3、县级,每年的5月15日和11月15日前将当国统表上报国家人口计生委Padis系统;于每年的1月7日将系统生成的统计报表上报市级人口计生局。

4、地级以上市,统计报表于次年1月10日前上报省人口计生委。

五、统计报表

(一)报表类型

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报表分为ABC三大类,A类按户籍人口口径统计,B类按流动人口口径统计,C类按常住人口口径统计,并在表名处标注A、B、C类型。每类报表只须上报全年报表,月报表及半年报表各地自行保管。国统表1、2按常住人口统计,须上报半年报及全年报表。

1、A类报表细分为A1表和A2表,A1表统计全部户籍人口,A2表统计户籍在本地,但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

2、B类报表细分为B1表和B2表,B1表统计流入居住一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B2统计流入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

(二)报表格式

1、月报表

201×年1月至201×年×月人口和计划生育情况统计表(省计育统1表)。

2、(半)全年报表

201×年1月至201×年(6)12月人口自然变动及女性初婚情况统计表(省计育统2表)。

‚201×年1月至201×年(6)12月已婚育龄夫妇节育情况统计表(省计育统3表)。

ƒ201×年1月至201×年(6)12月分孩次落实节育措施情况统计表(省计育统4表)。

3、国统表

国统表分半年报及全年报,由县级直报国家Padis平台,具体如下: 201×人口与出生情况(国人口统1表)。‚201×节育情况(国人口统2表)。

六、填报单位及数据来源

(一)起始填报单位为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办公室,县级及以上人口计生局逐级汇总、上报,直至国家人口计生委。

(二)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办公室填报的数据来源于其所管辖的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和有关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日常服务管理工作中获取的人口相关信息;或相关部门共享信息。

(三)县级以上人口计生局所填报表的数据,来源于下一级人口计生局(办)上报的报表数据。

(四)上报国家人口计生委报表数据包括省级汇总数据、分市数据、分县数据。

七、统计指标

(一)出生人数,统计期内所有统计对象所生育的活产婴儿的总数。出生胎儿只要脱离母体时有过呼吸、心脏跳动、脐带搏动或随意肌收缩等任何一种生命现象的均列入出生人数统计。

1、户籍人口统计如下: 已入户的由户籍地统计。‚未入户的由女方(随母)统计。

ƒ对于原未入户而之后入户的以及户籍发生迁移的,由入户或迁入地在下月改由现户籍地统计上报。其中:

(1)国统表的统计:跨统计发生变动(即9月份才发生变动)的不再改报。

(2)省报表的统计:跨统计发生变动(即12月份才发生变动)的不再改报。④本发现的确属往年出生漏报(含收养、抱养、送养及前配偶子女),由户籍地计入当年出生并统计上报。

2、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出生统计上报后本内将不再改由其它地方统计上报。其往年出生漏报直接录入全员人口信息系统,不作为当年出生统计。

(二)出生孩次,指婴儿出生时在其家庭所有现存孩子(含收养、抱养、送养及前配偶的子女)中依年龄大小的排列顺序。具体如下:

1、第一胎为双胞胎的,统计一孩、二孩各一人,其它胎次依次类推。

2、对户籍人口往年出生漏报、错报且在本统计发现的,录入信息系统时按实际的孩次录入,但统计时按已报孩子数累加孩次补报。

3、再婚夫妇生育子女的孩次,与男方和女方再婚前所生育子女数合并计算。

4、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生育、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生育的子女,与男方和女方家庭现存子女数合计计算,若男方无法查证的,按女方家庭现存子女数统计。

5、收养子女的孩次与收养人家庭现存子女数合计计算。

6、已经上报的子女死亡的,其孩次随之取消,后面的孩次依次前移。

(三)政策内外出生

1、办理合法结婚登记手续的夫妻,生育的第一胎子女统计为政策内出生。未办理合法结婚登记手续生育第一胎子女,在六十日内仍未补办结婚登记的,统计为政策外出生。

2、符合《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有关可再生育一胎子女的政策规定,并经当地人口计生部门批准而生育的子女,统计为政策内出生。不符合再生育条件,或者虽然符合再生育条件,但未经批准怀孕,生育时仍未补办审批手续的,其子女统计为政策外出生。

3、按规定办理了合法收养手续收养的小孩,作政策内统计,否则作政策外统计。

4、外省籍流动人口生育子女的政策属性按其户籍所在地省(市、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的生育政策确定。

(四)死亡人数,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各种原因而失去生命的人数之和。

(五)女性初婚人数,指女性初次登记结婚的人数,由女方户籍地统计。女性初婚人数包括早婚(指早于20周岁)及晚婚(指晚于23周岁)。

(六)已婚育龄妇女人数,指已婚且年龄在15至49周岁的妇女人数之和,含离婚、丧偶、未办理结婚登记但已生育(含收养等)的妇女。

(七)本期计划生育手术,指统计期内所有统计对象施行各种计划生育手术的例数(往年手术漏报录入系统但不再统计)。

1、男结扎,指输精管结扎及粘(栓)堵手术。

2、女结扎,指输卵管结扎及粘(栓)堵手术,其中全宫切除和双侧卵巢切除统计为女结扎。

3、放环,指放置宫内节育器。

4、皮下埋植,指将“皮下埋植剂”植于皮下,通过缓慢释放孕激素而达到避孕。

5、补救措施,指已婚育龄妇女政策外怀孕的人流引产。其它情况的人流引产信息必须录入信息系统,但不统计上报。

6、取环,与放环相对的概念,是指在不需要宫内节育环的情况下将其取出的手术。

(八)现有已婚育龄夫妇落实节育措施,指统计时点已经采取各种有效避孕节育措施的有配偶的育龄夫妇对数。节育措施包括男结扎、女结扎、放环、皮下埋植、口服(注射)避孕药、避孕套和外用药。对落实避孕措施夫妇只计算一方,同时采取几种避孕措施的,只统计一种,并以近期(长效措施)为准。

(九)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本期人数,指统计期内新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人数;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期末人数,指统计时点已婚育龄妇女子女未超过14周岁的持有效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人数。该两类指标由女方户籍地统计。

(十)分孩次已婚育龄夫妇人数,指统计时点现有已婚育龄夫妇按家庭现存子女数确定的对数(不含离婚、丧偶等)。其中“无孩夫妇人数”指统计时点该家庭没有子女的已婚育龄妇女对数;“一孩夫妇人数”指统计时点现存一个子女的已婚育龄夫妇对数;“二孩夫妇人数”是指统计时点现存二个子女的已婚育龄夫妇对数;以此类推。

八、特殊统计

1、跨省婚嫁

①男方为本省户籍而女方为外省户籍的,将女方视为本省户籍人口,并由男方户籍地统计。②女方为本省户籍人口而男方为外省户籍的,由女方户籍地统计上报。

2、涉外统计

①夫妻双方均为本省户籍,按政策规定不能再生育的,在境外生育并带回内地入户的,按政策外出生统计,其孩次按现家庭现存子女累计统计。②夫妻一方为本省户籍,另一方为境外的,按政策规定不能再生育但生育后在本省入户的,按政策外出生统计,其孩次按现家庭现存子女累计统计。

③男方为本省户籍,女方为境外人员(含非法入境留居),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生育子女的,女方视为我省户籍人口,由男方户籍地视为合法婚姻并统计。

④涉外夫妻生育的子女不在内地入户的,暂不作统计。

九、统计责任

1、户籍在本县,在户籍地居住的,由户籍地统计上报。

2、户籍在本县,在本县内跨村(居)委居住的,由户籍地统计上报;现居住地按常住人口统计上报,但不统计为流动人口。

3、户籍不在本县,居住在本县的,由户籍地和现居住地分别统计上报。

4、计划生育手术的统计与出生统计采取同一原则,且一地统计后本内将不再改由其它地统计上报。

十、本统计口径于发文之日正式实施。附件1:报表格式

附件2:统计报表有关指标说明 附件1:

报表格式

(一)月报表

(二)半年报表和全年报表 附件2:

统计报表有关指标说明

1、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1)时点指标也叫静态指标,是反映某一时点的某种状况,它所标示的是人口发展连续不断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瞬间静止情况。例如:总人口(地域范畴,时间范围,人口范畴),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人口性别构成(出生人口性别比)等。报表中“现有”即为时点指标。

2)时期指标也叫动态指标,是反映在某一时期里所发生的某种变化情况,例如:平均人口,出生人数,出生率,死亡人数,死亡率,自增人数,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人数,政策生育率,节育率等。报表中“本期”即为时期指标。

2、人口计划和计生工作常用指标

1)人口计划指标有总人口数、平均人口数、出生人数、出生率、死亡人数、死亡率、自然增长人数、自然增长率等。2)计划生育工作指标有:

★反映婚姻状况:女性初婚人数,女性晚婚人数,晚婚率。

★反映育龄妇女育龄情况:一孩率,二孩率,多孩率,政策生育率,一孩妇女比,多孩妇女比。★反映落实节育措施情况:本期四种手术数、一孩上环率、二孩结扎率、现有已婚育龄妇女落实节育措施(指有配偶的育龄夫妇对数,不包括离婚、丧偶,夫妇(或一方)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节育措施的,只统计一种)、综合节育率(男扎、女扎、放环、药具、皮下埋植)等。

★反映提倡一孩工作进展情况的指标:本期领证人数,期末领证人数,独生子女领证率。

3、常用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总人口数:又称人口总数,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具体时间、具体条件下有生命人数的总和。它由不同性别、不同年代出生的所有现存人口组成,反映人口发展的规模和水平。通常分为期初、期中、期末总人口数。如果已知年初总人口数,可利用人口平衡方程推算年末总人口数。年末总人数=年初总人数+(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内迁入数-年内迁出数)

式中:(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为自然增长人数;(年内迁入数-年内迁出数)为机械(迁移)增长人数 上一年年末总人口数即为下一年年初总人口数。

平均人口:指某一时期内各时点人口的平均数。用以综合反映该时期的人口规模,是计算通常以一年为时间长度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等基本人口统计指标的必需数据。期初人口数+期末人口数

平均人口数=───────────── 理论上讲,平均人口数准确的计算方法应该是每一瞬间的人口数相加,再除以相应的时间长度,所取时间间隔越小,平均人口数越准确,但实际难以取得相应的原始数据,故一般只能计算平均人口数的近似值。出生人数:出生人数,是指出生时有生命现象(即有心跳或呼吸)的全部活产婴儿数,包括活产后随即死亡的婴儿。年报统计出生人数包括当年实际出生和确属往年出生漏报(包括抱养、收养的婴儿)。

出生率:指某地一年内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反映人口的出生水平。期内出生人数

出生率=───────────×1000‰

同一时期平均人口数

由于出生率表现的是一年的平均出生水平,因此分母采用年平均人口。出生率是生育率度量中最基本的综合指标之一。具有计算简单,所需资料少等优点。能较准确地反映生育对人口总数增长的影响。是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出生率也受到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的强烈影响。由于不同的人口或同一人口在不同时期性别年龄结构有较大差异,因此难以准确比较人口生育水平,且容易导出错误结论,最好与其它生育率指标综合使用。

死亡人数:指填报单位行政区域内统计时间内由于各种原因失去生命的人数之和。

死亡有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正常死亡主要指自然死亡和疾病死亡;非自然死亡则指意外事故、自杀、他杀等。最易造成漏统的是出生后随即死亡的新生儿。事实上,凡有过呼吸、心跳等生命现象的活婴,不论其生存时间长短,那怕仅只一瞬间,只要是在活产后死去的均应既统计出生又统计死亡。注意,死亡统计不能把死产统计在内。因为死产是指胎儿生下时根本就不存在有生命现象,既不统出生也不统死亡。

死亡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部死亡人数与同期内平均总人口之比,说明该时期人口的死亡强度。计算公式为: 某时期内全部死亡人数

死亡率=────────────×1000‰

同期的平均总人口数

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的自然增长数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用于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的水平和速度的综合性指标。期内人口出生数-期内人口死亡数

自然增长率=───────────────×1000‰

该时期平均人口数 =出生率-死亡率

政策生育率:指某地区某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符合政策生育政策要求出生的所有活产婴儿数与该地同期出生活产婴儿总数的比率,即在一定时期内的每出生100个婴儿中,符合政策要求的婴儿比重。计算公式为: 某年政策内出生人数

政策生育率=────────────×100%

同时期出生总人数 符合政策要求的活产婴儿数,是指政策内一孩出生数和按政策规定经过批准再生育的小孩。不符合政策要求(其中符合再生育的还需要计生部门批准)出生的婴儿数是政策外出生数。政策外出生数与同期出生总数之比称为政策外生育率。

政策外二孩占二孩百分比:指某地区某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内,在出生的二孩中政策外二孩所占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属于政策外二孩人数

政策外二孩占二孩百分比=───────────×100% 同期二孩出生人数

出生人口性别比:指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出生婴儿中,男婴与女婴的人数之比。一般表示为每100个活产新生女婴对应多少个活产男婴。活产的男婴人数

出生人口性别比=──────────×100

活产的女婴人数

出生婴儿性别比值一般都在103~107的范围内波动。出生人口性别比还分孩次、分政策内外进行统计。

领取独生子女证“本期领证人数”:为填报单位行政区域内填报期内新领取独生子女证的人数,“期末领证人数”,为统计时点母亲系已婚育龄妇女并且子女年龄未超过14周岁的持有效独生子女证总人数。领取独生子女证数

独生子女领证率=──────────×100%

已婚育龄妇女人数 在计算领证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领证后夫妇又有了新的子女(生育、收养等),已领取的独生子女证即失效,计算时应从分子中扣除。

(2)独生子女年龄达到15周岁后,计算时应从分子中扣除。

(3)分母取已婚育龄妇女总数,不用现有一孩家庭,主要是已婚育龄妇女数相对稳定,便于进行各地区不同时期的比较。

(4)由于分母明确规定是已婚育龄妇女总数,因此,即使有丧妻或离婚男子领证,分母中也不计算在内。

现有已婚育龄夫妇落实节育措施:指统计时点已经采取了各种有效避孕节育措施的有配偶的育龄夫妇对数,对于夫妇(或一方)同时使用两种及以上节育措施的,只能填报其中一种(选近期的、最长效的)有效措施。

现有已婚育龄夫妇落实避孕节育措施

节育率=──────────────────×100%

已婚育龄妇女人数

长效措施落实率:某一地区、某一时点(通常为调查时点),已婚育龄妇女采取长效措施(结扎、上环、皮下埋植)的人数占应采取长效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的比率(已经签定知情选择书的不计入分母,以下同)。

已采取长效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

长效措施落实率=────────────────×100% 应采取长效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 长效措施及时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某地区按时间要求(三个月内)及时采取长效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与当年应及时采取长效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的比率。

当年按时间要求及时采取长效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 长效措施及时率=──────────────────────×100% 当年应及时采取长效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

意外怀孕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某地区政策外怀孕(政策外怀孕人流引产、政策外生育)的已婚育龄妇女占该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的比例。

当年政策外怀孕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

意外怀孕率=─────────────────×100% 已婚育龄妇女人数

已婚育龄妇女查环查孕率:一定时期内某地区按规定应查环查孕(凡使用药具或上环、结扎不满一年和应采取而未采取任何避孕节育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中,实际接受查环查孕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期内接受查环查孕已婚育龄妇女人数

已婚育龄妇女查环查孕率=────────────×100% 同期该地区应该接受查环查孕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

已婚育龄妇女登记(建卡)率:某一时点(通常为调查时点)、某一地区在居住满一定时间(一个月)的已婚育龄妇女中,实际做好管理与服务工作并登记造册的人数。已婚育龄妇女登记造册人数

上一篇:幼儿园园外活动申请书下一篇:2023年度个人校本研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