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下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2024-08-27

2011-2012下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通用9篇)

篇1:2011-2012下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随着我区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因此,加大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和应用能力是推动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保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造性地使用电脑程序,是我校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为此,本学期我们从硬软件建设、网站建设、师资培训、课题研究、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的成果,现将本学期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管理制度,促进学校信息化规范管理。

在学校硬件建设基本到位的情况下,科学管理学校信息技术设施设备,保证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设备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应有效用,优化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资源配置,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整体水平。我们建立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保障学校信息化工作正常有效得以开展,以制度保障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的规范管理与合理使用。

二、抓好信息化常规工作,保证学校信息畅通。

学校加大对ftp间的应用培训,方便老师的工件,ftp中存放了一些常用的教学和办公方面的软件,还创建了一个教学资源共享的文件夹,以便各学科教师将一些比较好的教案和教学方面的资源与其他教师进行共享,让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经过学校信息化工作小组中各成员的一起努力,我校对学校校内网进行了重新的建设,教学资源库等相关功能,为学校教师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平台。

三、组织培训指导,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

教师是学校信息化工程实施的关键,本学期通过专业培训、校本培训和外出学习3种方式,有计划地实施分层培训,为学校信息化应用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保障和人才准备。

专业培训,学校派出信息技术专职教师参加区市信息技术培训班。外出学习,学校经常派出老师参加各类学习,不断向兄弟学校进行讨教。

校本培训,学校通过全校性集中学习时间大力宣传信息技术教育的优越性和必要性,让老师们感受信息技术和网络科技对教学所带来的冲击,引导教师在教育理念上不断的更。组织全体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操作的培训,让每位教师多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保证了使用的经常化。

四、学生信息素养培训有序开展。

学校信息化工作是一个基础工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来带动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未来的路还很长,如何更好的作好这个基础工作,让信息化逐步退到幕后,真正带动起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是下阶段研究的主要目标,我们期待学校信息化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五、学校网站建设和应用

校园网站是一个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体现,是学校的门面。为了更好地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特色,凸显校园网站的实用性,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服务于学校的管理。我校积极根据学校各部门的工作需要调整栏目,对网站的进行改版。

六、强化多媒体应用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以教育信息化为突破口,以改革课堂教学为核心,确立了“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的思想。分管校长在全体教师会上明确要求,多媒体课应不少于教师任课节数的30%,分管领导定期检查多媒体使用记录和推门听课等方式,了解教师多媒体使用情况。

通过多媒体长期的使用,增大了课堂容量,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虽然我们的收获很多,但是我们也感到学校在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学科教学整合的途径、策略、方法等的研究与实践上还须深化。

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不会停止,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的前景是美好的。今后,我们将更加主动探索、大胆实践,坚定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在现有的基础上努力把项目推进做得更有成效。

篇2:2011-2012下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为全面提升我校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水平,让远程教育资源真正走进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做到远程教育服务于教学,切实加强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作到“专人管理,全员使用”,发挥好现代远程教育为我校教学工作、农村党员干部的服务功能。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学期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一、总体目标

加强对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维护、维修力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资源的正常接收;其次是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强化教师培训工作,培养一批思想素质好、业务技术精的骨干教师队伍;充分发挥远教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紧紧抓住“整合”这个核心,努力调动教师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积极性,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切实落实“优质资源共享,远教设备辅助”的应用目标,积极探索“为农服务”途径,认真抓好示范的作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任务

1、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远教资源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进行远教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开展农技培训,使农民朋友真正的学到更先进的生产技术知识,切实提高生产水平和效益。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备、资源为农村党员干部、农民服务。

三、工作措施

1、要认真布置好远程教室,确保远程教室美观大方,随时保证远程教室的卫生清洁和远教设备正常运行。开学初,要认真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对有问题的主机送上级维修。

2、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详尽的《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方案》和《教师培训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每周利用远教设备和资源上课不少于20节,上课节次要与远教课程表、记录表、教学设计、课件相符,相关资源应用记录要齐全。要抓好各项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工作,防止有课表但不上课、有计划但不开展的情况发生。

3、认真做好远程教育资源接收——资源下载——资源整理与公示——资源开发与应用等常规工作。远教管理员要及时接收、整理、保存好各年级各学科的教育资源,并建立远教资源管理库,以便于科任教师的利用。

4、远程管理员要在每月第一周星期三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如:光盘播放教学的培训;利用远教资源教学的培训;远程教育资源下载、整理、存档的培训等)培训时,培训教师要有教案,参加学习的教师要作记录。

5、充分利用远教资源开展远教优质课评比活动。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我校今年4月份将举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优质课评比活动,要以此活动为契机,要把此项活动作为学校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工作的抓手,树立榜样,营造良好的“三

种模式”应用氛围,提高教师利用现代农村远程教育设备辅助教学的能力。

6、做好党员培训和为农服务工作。每月对当地党员或农民培训一次以上有关党员知识或农业生产知识、法律知识等,每次培训要有党员或农民培训的签到名单和教案及相应材料。

7、远教管理员要对远教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与清洁保养,并填写好远程教育设备维护维修记录。同时认真的做好防雷电、防火、防盗、防潮、防尘工作。负责人每周要对远程教育室排查一次,并作好相应记录,便于整改排患。

总之,要认真落实远程教育资源“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规范管理。定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远程教育工作,使我校远程教育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篇3:2011-2012下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一、网络信息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高校在社会中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于社会的角色, 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以及培养国家所需高素质人才的摇篮。而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行使其职能过程中起到了“护航”的关键作用, 大学生能否成为栋梁之才, 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提出了“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的重要理念。这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次深刻剖析。

高校是我国网络起源的重要地方, 促使了网络信息化的迅速发展, 是社会网络化发展的前沿阵地。信息化时代的大学校园里, 我们可以用“无处不网, 无时不网, 无人不网”来形容网络的地位, 它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时刻在改变着大学生思维模式、价值观和人生观。党和政府多次提出要及时抢占网络阵地, 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人力型向科技型转变, 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实效性, 最终达到对大学生的积极教育和激励。网络信息化必将成为高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

二、网络信息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信息化的到来, 深刻地影响着高校这个信息与知识密集的前沿阵地, 大学生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与知识的频率远远超过了电视、广播、报纸等其他传统媒介, 大学生是在网络的陪伴下慢慢成长的。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网络信息化的拓展是一柄“双刃剑”,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它既带来了积极的发展机遇, 同时又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

1.网络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及其工作者的教育模式

网络源于教育领域, 并在教育领域迅速发展, 这是社会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由于书本、广播、电视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信息量较小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方便, 造成了信息不能及时更新、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滞后, 而网络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能够更为迅速地海量传递信息, 具有实效性和直接性。

同时网络信息化使得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主宰者, 不再是有限并被动的知识“接受器”, 他们可以主动在网络上查询自己所需及有兴趣的教育资源。教师只能改变自己的教育模式, 成为网络学习的“服务生”, 且不但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还要学会运用网络来开展各项工作, 随时调整自身知识结构以满足学生的不同知识需求。

2.网络信息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积极影响

(1) 丰富了教育内容, 创新了教育方法。

互联网的信息共享特征, 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博大资源库, 在这个资源库中, 所有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的信息资料和教育经验都可以快速方便地查询出来, 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内容, 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中, “一支粉笔、一本课本、三尺讲台”便构成了教育实施主体;将知识信息通过“填鸭式”的方式灌输给学生, 以求正面引导。此时教育者总是居高临下, 无论观点对与否,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由于这种方式缺乏灵活性, 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非常枯燥, 很难对新时代的大学生产生吸引力和感染力, 甚至可能会产生反感情绪, 而网络信息化以其图文并茂、声情交互等特点改变了这一现象, 这时教育者所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导, 由单一的“填鸭式”逐渐转变为知识遴选的指导和服务与帮助的疏导型教育方法, 同时使得本身严肃的教育内容, 变得生动有趣、具有亲和力, 利于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

(2) 潜移默化加速着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更新。

首先, 网络的快速、共享和简单易用的特点, 造就了一个庞大信息网络, 瞬间就可以将各类信息送到每个拥有电脑的大学生手里, 使得他们马上就可以了解最新的信息动态, 大学生在这个特点的影响下, 效率意识会大大增强;其次通过网络这个平台, 大学生可以对这个瞬息万变世界中的经济、政治、经济、科学等方面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客观的了解, 并能表达其自身的看法, 甚至是直接与中央领导人对话, 这必将带动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再则, 互联网的便利促使大学生自己通过网络寻找问题的答案, 并参与到学校、社会以至国家的建设中来, 增强了主动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3) 促使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成熟。

现在, 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个性差异很大, 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难以融入团队中;再加上当前就业压力巨大, 容易造成大学生的心理障碍, 发生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随着网络的普及, 实现了人际交流渠道的多样性, 譬如, QQ/MSN、BBS等即时通讯工具, 大家可以在其中畅所欲言, 实现了社会交往的“无阻隔”化,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社会交往层次、提高了人际交往的能力。

3.网络信息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互联网是开放的, 信息庞杂多样, 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 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1] 网络的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但是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荞不齐, 一些消极内容严重地冲击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如比尔·盖茨曾说:“当社会过度依赖于信息高速公路时, 可能使它更容易陷入困境。”[2]

(1) 网络信息化下的开放性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更为复杂。

马克思曾说过, “人创造环境, 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 。当前互联网的所有信息中, 90%以上的服务信息由美国等西方国家提供, 我国在整个互联网信息的双向流量中, 不超过1%[4] 。西方国家在网络传播中掌握着霸权, 网络成了他们宣传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思想单纯, 意识观念还未完全成熟, 政治观念模糊, 很容易受其政治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的影响, 泯灭爱国热情, 迷失发展方向。

(2) 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

放眼高校的寝室, 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拥有自己的电脑;85%的大学生都有过沉迷于网络的经历, 有的甚至呈现出一种迷恋的病态。一些学生因为沉迷于网络, 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以至于降级或者退学, 长时间的上网, 也使他们的身体机能严重下降、生物钟紊乱, 瘫痪和猝死事件频发。

网络的开放程度也让一些色情、暴力等违法信息进入到大学生的视野, 大学生自制能力差, 思想防线不牢固, 加之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 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很容易受到这些不健康信息的损害。

(3) 容易诱导大学生淡化法制观念, 走向犯罪道路。

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 尤其是在网络游戏中, 大学生可以得到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虚荣心和满足感, 这些基本上都是建立在不顾伦理道德和隐藏真实身份的基础上。据统计, 市场上的网络游戏95%的内容涉及暴力和打斗场面, 而网络游戏的参与者80%以上是青少年[5] , 这种全新的娱乐方式在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会让人失去理性, 分不清现实和虚拟生活, 成为青少年犯罪的直接或者间接原因。受利益的驱使, 一些缺乏法制观念的大学生们利用专业知识破坏他人网站、盗取他人金融密码、制作病毒, 以致出现大学生“互联网犯罪”的事件, 最终锒铛入狱。

(4) 改变了大学生的行为准则。

在光怪陆离的网络时代, 行为错位成了一种一举成名或者炫耀自己的最有效途径, 网络语言造就的一些怪字、错字已经充斥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甚至在一些正式场合也会出现;网络上“芙蓉姐姐”和“凤姐”这些典型案例为大学生做了错位表率, 100%的在校大学生都知道这些事例, 很多同学对她们出名的方式比较赞同, 有的甚至去模仿, 虽然这是个人的自由, 但是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是对每一个公民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这些在网络信息化下表现出来的失准行为,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亮起了红灯。

三、网络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研究

面对机遇和挑战, 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寻求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加强软硬件建设, 主动占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块新战场。

1.提高认识, 将网络信息化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上升到战略高度

2004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 我们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 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就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也做过重要批示, 指出各高校都应该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战略意识的政治觉悟。将这项工作放在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地位上来。

(1) 更新教育观念, 提高网络载体建设的重视力度。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建设的主力军, 而网络的日益发展, 革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式, 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新鲜事物, 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 逐渐认识网络并接受它,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建设和运行, 并将传统的教育方式开放化。

(2) 加大学校必要经费的投入。

高校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没有必要的软硬件支持, 就不必提思想政治教育。高校除了在观念上重视外, 在实际经费投入上也要有充足的保障, 如网络传输介质、实验室场地、相关软件等的配置, 以保证这个载体的正常运转。

2.结合学校和学生特点积极建设特色专题网络资源

近几年, 随着网络的发展, 各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络, 同时也建立了许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 发挥了一定的育人作用, 但是从总体上来看, 网站的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 我们要进一步去完善。

(1) 加大该类网站建设数量, 丰富网站内容。

与其他类网站相比,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数量极少, 我们应该首先在量上形成规模, 让大学生在宏观上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再有传统的网站形式单一、内容枯燥, 很难吸引新时代青年的眼球。我们必须在网站的设计上和内容上图文并茂丰富起来, 并且声音和视频形式的教育内容要逐渐充实起来, 优化网站界面, 给人以美感, 争取打造一种教育和娱乐为一体的、易被大学生接受的人性化形式, 以此来提高教育客体的学习兴趣。

(2) 增强网站功能, 提高网站点击率。

“事实证明一个网站只有抓住现实中的焦点争论, 真正为人们答疑解惑, 它才能深入人心”[6] 。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仅仅是理论信息资料的收集和发布, 栏目设置简单, 个性化服务太少, 很难让学生产生依赖性。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这个载体虽然强调专业性, 但是我们可以转换思路, 锐意改革, 大胆创新;在网站上适当增设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譬如有关政治金融、招生就业、心理咨询、学生活动等相关栏目, 定期开展网络交流专题, 让专家和学生“零距离”进行探讨和交流, 来满足并服务于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同时我们可以学习其他商业网站成功的经验来提升吸引力, 比如可以提供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相关资源的网络连接, 定期以Flash动画的形式在网站上开设一些小题量的调查问卷等。

3.发挥课堂教学主途径作用, 增设网络道德法律法规课程

由于信息技术的多样化, 以及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的不完善, 使得一些消极因素时刻影响着大学生这个团体, 我们在大力宣传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同时, 更应该将网络伦理学这个体系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到正常的教学秩序中来, 从理论上起到对学生正面的教育作用, 提高他们对不健康信息的分辨能力, 培养他们高尚的网络道德理念和道德责任感, 自觉遵守网络法规, 让他们认识到“网德网风”的重要性, 从而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4.建设高效、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

面对信息科学的迅猛发展, 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带来新问题、新挑战, 我们必须转变教育主体的观念, 合理配置队伍结构, 不断对其进行加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即学生辅导员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校行政和党务管理人员, 古语曰:“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人之有学, 则有力矣”, 作为这支队伍中的成员, 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良好的信息鉴别和处理能力。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坚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努力创新, 同时学校也要像培养学术队伍那样, 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理论和业务的培养力度以及奖励力度。

5.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力度, 完善信息网络法规, 净化环境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法律约束那将混乱不堪, 同理在网络信息的行为准则上, 仅仅依靠自律是不够的, 同样需要严格的制度来约束。在法律层面上国家虽然已经制定了相关政策, 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监督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 但是应对网络这个日益复杂、瞬息万变的环境, 还需要随时更新和细化。在学校这个环境下, 我们应该组建一支技术过硬的“网络监察”队伍, 利用入侵检测、安全认证、网络密码等高科技手段对不良网络信息进行围追堵截, 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将危害降低到最小。让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真正做到“绿色纯天然”。

参考文献

[1]贺才乐.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4.

[2]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姜明, 蒋显璐,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32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43.

[4]李兴峰.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2) .

[5]郑金武.网络游戏遭遇价值形态的追问[N].科学时报, 2005.

篇4:2011-2012下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我校是在2010年10月撤并古城区三所山区中学后建成的一所全寄宿制初级中学。我校的成立不仅让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享受到了城区最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还有效地促进了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发展,也更好地为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办学近五年,随着学校管理进一步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我校从校容校貌到软硬件建设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受到家长、社会的好评,也得到了上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表彰。2011学年、2012学年连续两年古城区委政府评为“教育教学先进集体”,2013学年又被丽江市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此外,我校被古城区教育局评为“普通话成为校园语音的达标学校”和“文明学校”,被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确定为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的“课题实验学校”,在2015年2月又被总课题组评为“课题实验优秀学校”。

我校自办学以来,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方面投入了较大的资金,并且在不断地探索着如何借助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来打造符合我校师生实际的高效的2025课堂教学模式,以追求技术更先进、理念更超前的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之路。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第一,所有教室的信息化设备配置齐全。全校近1500个学生,有30个教学班,有8间数理实验教室,都配置了交互性电子白板,并且实现了班班通网络。

第二,教学信息化设备设施配备到位。全校有115个教师,每个教师都配置了办公电脑,网络带宽提升到100兆,保证了教师能运用网络进行教学,为学校网络化办公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三,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功能得到了提升。学校有2个最新配置的功能齐全的电脑教室,两间共配备了120台电脑;还有1个配置了60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学校图书室也配备了图书数字管理系统。此外,学校还建设了校园安全数字监控系统、校园数字广播系统。

第四,充实完善了各种教学管理软件系统,建立网络化办公系统,逐步实现教育教学、管理自动化。

第五,学校信息化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首先,学校建立健全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制度。此外,学校还专门成立了教育信息技术中心,配备1名专职管理员,有6位信息技术专职教师,负责网络运行和学校电脑的维护。

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校自办学以来,由于重视对信息技术硬件及软件的建设,在我们当地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还算走在了前面,但对照先进地区的学校和与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相比,的确存在了很大的差距和许多的问题,总的说就是“不会用、用不好”。具体表现在:

首先,学生以山村孩子居多,他们小学时所受的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薄弱,信息技术素养仍需较大提高。

其次,年轻教师多,虽能熟练应用PPT课件,但还不能体现出电子白板的交互性优势,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还需得到较大的提高。

最后,网络的建设、设施设备的维护、主控室的改造以及资金的投入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目标

第一,加强信息技术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尽快建成校园绿色网吧。

第二,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进一步推广“202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第三,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考核与监督,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的水平,进一步促进教师的自我学习与提高。

第四,加强信息技术学科建设,提升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

第五,逐步实现办公无纸化、备课电子化、管理信息化。

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驱动的推进策略

首先,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的管理制度。

其次,加强硬件建设,逐步完善各项设施。继续加强电脑、一体机等硬件设备的投入;保证能随时运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加大投入提升网络带宽,提高网络办公质量。

第三,加强软件建设,真正体现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加大力度建设好学校局域网;进一步建立健全网络化办公系统,逐步实现教育教学、管理自动化;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保证教师更高效地教学,保证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第四,加大培训力度,促使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加强学习,让教师了解现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奖励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中做出贡献和取得成果的优秀教师,从而提高教师个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让信息技术能力强的教师,不断地带动身边更多的教师积极钻研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造出一支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与勇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教师团队;对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库的参与及使用做出明确的要求,加强考核与监督,提高资源库的作用,反过来更好地服务于教师;聘请专家或教育先进地区的校长来学校做讲座,或派出教师到教育先进地区参加更高级的培训,提高培训层次,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教育信息化指导下的“2025高效课堂”教学改革

我校30个教学班,共有近1500名学生,招收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山区的孩子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孩子,我们只求对每个学生的成长负责,能让更多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因此,我校的2025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会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学会做能有服务意识、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

所谓“2025高效课堂”是我校自开办以来开始尝试,到现在正在全校推广实施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20”指教师精讲点评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25”指必须保证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时间有25分钟以上,是一种在教师引导和服务下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来学习的“自主互助学习型”模式。

“自主”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学习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概念让学生自己去提炼,文本让学生自己去解读领悟,实验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操作,作业让学生自己去布置选择。“互助”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启发学生,学生鼓励学生,学生监督学生。“学习型”指的是课堂教学由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由个体学习为主变为合作学习为主,使讲堂变为学堂。

总之,我校坚持认为2025课堂再加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就可以成为更高效的课堂。这样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电子白板把那些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导学课件、音频、微课、微视频等优质的教学资源呈现给学生,我们相信学生的学习将会更精彩、更有兴趣、更有效果,只有这样,学生也才能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这也将是我们这些现代教育人必须一辈子都要去追求的课堂教学改革。“路漫漫其修远兮”,课改之路困难重重、荆棘丛生;课改需要勇气,更需要恒心与智慧,但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庆幸的是:我们正走在路上!没有观望,没有停滞!

篇5:2011-2012下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实验小学杨晓宇

本学期我担任了一年级班主任的工作,班级共有55名学生。时光如水,一眨眼的功夫,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在这个学期里,为了搞好本班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素质,本着“今天我能行,明天我更棒”理念,做了下面几点工作:

一.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他今后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质量。因此,从一年级开始,教师必须了解低年级学生的行为特征,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同时,在学校,纪律是教学质量的保证。

1.本学期,我经常利用班会课,教育学生怎样遵守课堂纪律。平时上课发现某些同学或者某个小组做得好的及时表扬,在班中树榜样,发现不良现象及时纠正。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班里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都能做好,还有几个纪律观念薄弱者经常要老师教育才做好一阵儿,以后还要加强教育。

2.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即要求学生做到仪表美、语言美、心灵美。强化要求学生执行学校的学生行为规范,衣着整洁,佩戴好红领巾上学,由班干部督促检查,结合评比制度,促使学生自觉自悟,现在同学们都已经养成了这个良好习惯。在语言行动上,同学们懂得讲文明礼貌,无论在校内、校外,他们见到老师都很有礼貌地叫声“老师好!”,放学回家都会说:“老师,再见!”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拾到东西交公的好人好事不断涌现。从他们的行动已经可以看到:在他们小小的心灵里已经发出美的嫩芽。

3.利用主题班队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跟他们召开了以“献给妈妈的爱”为主题的队会,学生谈了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自己要怎样回报妈妈,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三月份是学雷锋活动月,开展“爱的奉献”捐款活动,事实证明,班队活动是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在向西藏小朋友捐衣物时,孩子们都把自己好的衣服带来捐献给灾区小伙伴。

4.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我纠正同学们错误的读书写字姿势,教给孩子正确的刷牙方式,学生自制“爱牙小报”宣传爱牙知识。检查他们的个人卫生。教育学生保持环境卫生,爱护校园。每天坚持一小扫,扫、擦自己脚下,每人一抹布,让孩子们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5.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每天晨会课抽出几分钟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人身安全,不下河洗澡,不到危险地带玩耍,注意食品安全,不购买小摊小贩出售的不洁食品。学生课间玩耍时也要求他们注意团结,不打架,以免出现事故。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6.配合防疫部门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在流感流行期间,给学生讲有关方面的知识,教给学生一些预防措施。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建议学生去打预防针。运动会前夕,班级一女生梁宇彤患传染病(水痘)来学校上课,为了不使其他学生感染,我总是耐心劝说回

家,从而保证了其他同学的安全。晚上我再到她家里为其补课。这个孩子在有效地治疗期间也保证了课程没有落下。每月都按时上交“晨午检记录”。

7.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共同教育好学生。老师要教好学生,除了做好校内的教育、管理外,还要做好校外的工作,要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协助,才能把学生教好。平时我都注意做好这个工作,班级46人 订购了校讯通。利用家校通(龙江校讯通)这一途径,与家长多联系。

二、本学期,我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提高,努力提高极格率,优秀率,从整体来说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1.理解课改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一年级是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换点,这阶段的儿童感性多于理性,对于外界事物,侧重于主观认识。为此,一学年来,我一直用童化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直观事物来指导教学,让学生能迅速接受知识。当学生把老师当成一位良师益友对待时,他的思维就像草野上的野马天马行空,于是,交流的火花拼出了个性的思想;当学生的交流成了断线的风筝时,教师也要及时遏制,这时教师的权威也是不容置疑的。

学生有着自己的个性思想,如何让他们有个表现的机会呢?在实验教学中,适当的小组合作学习、“我当小老师”、“你能我也能,你行我更行”等教学手段让我的教学如鱼得水。

每个人都渴望着别人用赞赏的眼光来对待自己,当老师一句“嗯,~~同学读得极为流利,如果他读得慢一些,加上些动作,那就更棒了!”或同学们的一片热烈的掌声,会让他觉得上课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评价机制的建立和灵活运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活化课堂,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认可,在评价中促进成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想学爱学主动学了,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学习拼音、认识汉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活动中,巩固汉字,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植识字的信心。教学中,我们从教材实际出发,依据儿童年龄特征,精心设计教法,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

3.利用新旧知识联系法进行随机识字

我们知道,新知识的获取往往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同样,学生认识新字的过程,也往往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上。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利用儿童已经学过的笔画、部首、熟字,采取加加、减减、换换、编字谜的方法来引导学生随机识字。

4.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多阶段反复识字

本册共编排34篇课文,每课安排识字量还挺大的。针对识字量过大的问题,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我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激发识字兴趣,让生字多次复现,在复现中巩固识字。

(1)指导学生在预习中读准字音

预习是专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的。为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我们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时,“看看生字条中的生字宝宝,你已经认识了谁?跟它打声招呼吧(读出字音),还有谁你不认识?快把它从课文中找出来,圈一圈,借助拼音读一读吧。”学生们立刻行动起来,很乐意到课文中认生字,获得了学习生字的主动权。

(2)指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生字

合作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能力。课堂上,我们把学生分成四个人一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在初读课文后,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四人围坐,每个人都用右手食指指着生字字条中的生字,从小组长开始,轮流教读,每个字连读三遍,其他三人跟读三遍,教读者一时不会了或者教错了,其他三人中任何一个可马上提醒或纠正,强化了对字音、字形记忆。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各自的识字方法,并通过评价,让学生逐步领悟、进而掌握最佳识字方法。通过这种简单的合作学习,所有的学生都主动参与,积极表现,实现学习互补,增强了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5.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6.教会学生在阅读中巩固识字

儿童识字,认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断复现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识的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效果比较好。阅读心理学认为,阅读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阅读主体积极参与的过程。教学中我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随课文识字,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便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有助于建立字词在音、形、义上的统一联系。注重课内外结合,调动家长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课外识字。

7.注重自身形象,提高自身素质

一年级小学生年龄小,对周围事物极为敏感,有着太阳般金灿灿的心,他们对外界是好奇的,有着极强的模仿能力。

我注重学生的心灵感受,用爱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注意自身形象,提高自身素质,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种良好的形象,让他们感受到你是位有魅力的老师。

8. 认真备课

今年我担任的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教学内容较简单,但我不因教材内容简单就轻视备课,而是每节课前在备学生的同时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准备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想办

法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进行分析总结,吸取经验教训。有疑问时向同年组请教。比如:我经常向阴老师请教新课文如何理解;向李辉老师讨教写字功底;学习孙德艳老师如何教给孩子写作方法等。她们都不厌其烦的指导我,让我受益匪浅。有时还向张晓宇老师请教诗词理解;向刘晓军老师请教随笔化作文的开展。感谢王书记指导我上过的随笔化作文和吴佳主任的多次亲临课堂指导阅读课。

9. 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

一年级作为学生走进学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筑高楼大厦一样,必须要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我主要在注重学生的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写字、读书、课外阅读等方面作了努力。

10.要搞好一个班的工作,就得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本学期我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下学期我要着重于班干部的培养,使班干部真正成为老师的小帮手,学生的好榜样。取得的成绩:本学年度开展的“讲雷锋小时候的故事”一人获优胜奖;“注提”教改30周年阅读大赛中一人荣获二等奖;春季环城赛上获“精神文明奖”;“黑河杯”写作大赛上一人荣获一等奖,三人一等奖,一人二等奖。

当班主任很累,事情很多,有的时候还会很心烦,我每天都披星戴月的进出学校,回家还要带上一些差生的作业,这都是免不了的。但是,当你走上讲台,看到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当你看到你的学生在你教育下有了很大的改变,当你被学生围着快乐的谈笑,(甚至今天下课孩子还给我捶背)当学生把你当成最好的朋友,当家长打电话来告诉你,孩子变了,变的懂事听话了…… 那快乐是从心里往外涌的,这一切也是值得的。班主任要用个人的魅力征服学生,要用自己的热情和朝气去感染学生,无论是服装还是 言谈,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班主任工作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要想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朋友,要想得到每一个学生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 的心血。但是,这一切都很值得,因为,你得到的将是一个美丽的世界!工作着是美丽的!

通过一个学年的班集体建设,我们一年一班已经成为一个健康、活泼、乐学、奋发的班集体,当然也存在着不足,如在差生的转化上还不够细致;班级常规管理上还不够健全;学生的安全意识还很薄弱。以后我将全力以赴继续努力,让每一位学生生活在团结的集体中,在集体中健康全面的发展,把各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篇6:2011-2012下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2011――2012第二学期

回顾这一学期,我们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落实既定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5、建立学生相关档案。

二、具体工作成效: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开学初即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采取多种教育方式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受教育的全面性和选择性。

(1)心理课辅导。班主任教师利用班会课根据本班具体

情况开展心理活动课。

(2)心理咨询室。开设了“心灵驿站”,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心理咨询室有专任教师负责,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

(3)办好“心灵信箱”,以便个别学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和学校的心理老师进行沟通、预约咨询,一般的问题由心理老师转交班主任回复,特殊的由心理辅导老师进行个别咨询。

(4)以“点”带“面”,利用学校宣传阵地

“各班板报、红领巾广播站”是我校学生熟悉的宣传阵地,本学期充分利用现有的阵地宣传心理知识,在电台进行讲座,对个别案例进行解析,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的心态。

(5)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主支与家长合力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电话联系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地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6)指导小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指导小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A、学会放松。使小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B、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

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C、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这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篇7:2011-2012下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2011—2012学上学期)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上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县局教育教学工作要点,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规定》,提高师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在教学质量上能更进一步,努力办好全村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具体措施

为了使我校教育教学能够按照上级的要求部署尽心,结合我校校情,特制订目标如下:

(一)、加强教育理论,努力提高认识水平,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以及育人为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

1、通过对新义务教育法的学习,提高教师的认识,全面较强教育教学管理,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2、本学期的理论学习,要做到领导组织、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四落实,不搞形式,不走过场,要求教师认真记写笔记,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特别要把减负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师生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加强德育共作,构建“和谐校园”。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内容,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充分利用重

大节日开展各项教育活动。

4、落实《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规定》,实施素质教育,加强体、音、美教学和卫生工作。

(二)、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广泛提高教师素质,开展科研兴教。

1、大力开展电化教学、充分发挥各种电教设施的应用,努力提高仪器使用率,实验率要求达到95﹪以上,人人都要做到电教实验进行备课,走进课堂。

2、各教师都要以师德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高教研教改能力,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

3、10月中旬,通过赛教,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4、各教研组开展学习新课标活动,以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

5、开展英语知识竞赛,作文竞赛,以巩固学生的学习内容。

6、开展数学智力竞赛,发现和培养数学标兵。

7、开展教改专题研讨活动。以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8、坚持教育教学工作考评制度,做到日考评、周公布、月

小结、期汇总。

(三)、其它号召。

1、校园文明工程,爱护花草树木,卫生不留死角,师生文明和谐,校园充满生气。

2、在师生中开展“三讲”:即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活动。树立“四观”:即人生观、人才观、价值观、质量观、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忠诚事业,无私奉献,努力工作。

(四)、加强班级管理,严抓教育教学。

1、由李芬校长主要担任英语科教学。

2、开设科学、思品早读。考虑这二门课程之中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为使学生全面掌握,巩固。为此,每周开设一个常技早读,加强记忆。

3、家访、召开家长会。对于一些后进生,要求教师要进行特别关怀,了解他们学习成绩差的原因,转化他们。由于家中原因的,我们建议教师进行家访和家长进行沟通,基础比较差的,建议老师要抽出一定时间给这些同学不可。对于学生因病、因事不能到校、不能上课的学生,我们教师要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帮助他们。中测以后,我们计划召开家长会,与家长们共同商量每个学生的学习,使家长了解他们的学习,了解每个家长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达到学校、家庭两手抓。

东里小学2011.9

东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8:2011-2012下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一、教育信息化带给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挑战

教育信息化带给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挑战好比一把双刃剑, 有好有坏。积极地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化具有强大的资源库和搜索功能, 学生可以不断的积累知识, 开阔自己的视野, 很好地满足了学生强大的求知欲, 另外, 还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养成自我探究和不断创新的能力。二是信息化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三是信息化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活动的合作化, 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合作学习等, 这对于学生的合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大的作用。但是,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信息化也带给学生很多消极的东西, 对高校学生的思想不断的侵蚀和毒害。因此,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力军, 面临严重的挑战和考验。

1. 西方文化带来的巨大影响

目前,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达, 我们可以通过西方的书籍、电视等对西方文化有着直观的了解。西方国家是资产阶级国家, 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都与我国严重不符, 再加上部分国家有意的文化渗透, 我国正面临着文化渗透的严峻考验。高校学生的思想和三观还未完全形成, 再加上他们缺乏相应的经验, 容易被不良思想所诱惑, 所以, 高校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

2. 不健康信息的泛滥

信息化主要依托网络, 而开放性和隐匿性是网络的显著特点, 任何信息都可以不受限制的在网络上散布。这就给那些居心叵测的不法分子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他们会建立各种黄色黄站或者贴出一些不健康图片, 对那些自控能力弱的高校学生的心灵或者思想带来一定的侵蚀。

3. 黑色信息带来的巨大冲击

所谓的黑色信息, 就是指那些造成社会经济混乱的虚假消息, 这些信息如同鬼魂一般四处游荡, 严重威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比如一些恐怖主义、反宗教组织、暴力组织。就拿我国前几年的法轮功来说, 它所宣扬的那些邪门左道, 对于青少年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黑色信息的传播也是高校辅导员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4. 网络游戏的极大危害

网络游戏以其独特的模式和逼真的场景画面设计, 对学生具有致命的吸引力。很多学生在接触到网络游戏后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他们有的废寝忘食的玩游戏, 有的通宵达旦的聊天, 变成毫无生机和活力可言的“游戏发烧友”或者“网络发烧友”。这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同时由于长期沉迷于网络, 不和现实中的人交往, 一旦他们踏入工作, 就会无法适应工作和生活, 不能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二、对教育信息化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建议

面对信息化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普及, 高校辅导员应该敢于面对挑战, 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难题, 充分的发挥信息化的优势, 让信息化为学生所服务, 而非让学生为信息化服务。

1. 正确认识信息化化环境下进行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阶段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首先, 这对学生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直接而关键的影响。另外, 高校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的重任。因此, 高校辅导员要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 肩负起引导高校思想教育的伟大使命。

2. 提升自我素质, 迎接新的挑战

教育信息化的推广及普及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 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素质, 以更好的面貌和能力去迎接信息化带来的新的挑战。首先, 高校辅导员必须具有强烈的使命感, 努力学习先进思想, 并自觉地运用马列主义的观点解决问题, 成为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其次, 高校辅导员还应该学习并掌握更多和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相关的知识, 以便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最后, 高校辅导员还要定期给自己“充电”, 培养自身的信息化素质, 并学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促进高校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3. 将信息化与教育相结合, 进行新型的思想教育

高校辅导员要积极的运用信息化这个平台, 更好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首先, 辅导员可以利用网络的及时性, 和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 可以建立班级群或者论坛, 经常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 可以以匿名的身份和学生进行交流, 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将思想教育渗透其中;其次, 可以借助网络平台,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行为, 对于学生的网络越轨行为及违法行为及时的予以劝导, 帮助学生客观的认识自我, 学会正确的处理网络和学习、网络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 学会抵制不良诱惑, 积极的发挥信息化的优势作用;最后, 将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相结合, 对于沉迷游戏的学生, 辅导员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建立信任, 进而再从网络走向现实, 帮助学生正视学习和生活。

结语

总之, 在目前教育信息化环境下, 要想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是极其艰巨的, 因此, 辅导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 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精英人才。

摘要:高校是国家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平台, 作为高校的辅导员, 他们不仅要肩负起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管理, 同时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我国的教育逐渐的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面对这一背景,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力军的高校辅导员, 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利用信息化的优势更好的完成教育工作、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是高校辅导员目前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高校,辅导员

参考文献

[1]汪强.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修养[J].江苏高教, 2007, (4) .

[2]张辉.新时期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方法探索与创新[J].沧桑, 2009 (1) :200-201.

[3]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 2011 (1) .

篇9:2011-2012下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高校;思政教育;挑战;给予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大众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认识到信息化环境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对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提升策略做出探索,从而构建起能够与信息化环境相适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1 信息化环境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1.1 信息化环境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传播领域爆发了一场颠覆性的革命,但是,在承认信息化环境下的信息传播优势的同时,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者也应当认识到信息化环境同时也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带来的冲击。具体而言,在信息传播环境中,多元化的文化与价值观共存,许多不和谐的声音也掺杂在海量的信息化环境当中。大学生群体作为善于接受新生思想、新生文化的群体,对这些内容持有着十分敏感的嗅觉和态度,而与主流文化、价值观相偏离的互联网信息内容,也必然会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带来负面的影响,从而导致大学生群体对社会现状产生偏激的看法,如大学生群体对社会贫富差距的认知如果产生偏差,就会产生自卑感甚至丧失努力奋斗的信念,诸如此类的现象容易使大学生难以理解思政工作对自身成长的价值。

1.2 信息化环境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信息化环境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方面,而互联网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也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带来不容忽视的机遇。首先,信息化环境下具有便捷的信息传播速度与丰富的信息内容,这些特征的存在能够为网络思政工作的开展构建良好的资源支撑与传播效率支撑。同时,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者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对主流价值观进行传播,并且可以通过互联网媒体中的交互功能及时收集大学生群体的反馈信息,这对于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具有着重要意义;其次,信息化环境有利于拓展高校思政工作范围,突破传统思政工作中的时空局限性。如在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使用微博等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微博用户可以利用移动设备登录微博账号,而移动设备在当前的高校教职工与大学生群体中已经具有了极高的普及率,因此,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思政工作者可以随时随地的开展工作,从而使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不在受到时空局限,这对于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从校园内向校园外的拓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2 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策略

2.1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思政理论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

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在高校思政工作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高校思政工作中,大部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只负责授课而并不参与课程之外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不足,并制约着思政理论课程教学成效的提升。而信息化环境的发展,为理论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提供了许多良好的平台,这也决定了,理论课教师能够直接参与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所以,在思政工作中,应当重视引导思政理论课教师使用各类新媒体工具参与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从而推动思政理论教学从课堂向课外延伸,并充实高校课堂之外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此基础上,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中的关注功能、评论功能、发布功能、转发功能等来了解与引导学生思想动态,丰富思政理论课程教育内容,从而实现思政理论课程教学与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协同发展。

2.2 完善舆论监督机制,推动高校舆论环境的优化

相对于传统的高校思政而言,基于信息技术的思政教育具有着先进性与时代性特征,但是信息技术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作用的发挥,同样离不开教育机制的支撑,因此只有构建起有效的舆论监督思政教育机制,才能够确保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舆论环境的优化,并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成效的提升。

信息化环境中舆论监督机制的构建,对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者专业素养、信息素养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是因为信息化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具有着更快的传播速度与更广的传播范围,因此,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者需要对高校舆论做出全面的了解与准确的鉴别,并对高校舆论做出及时的监督与引导。首先,高校应当设置专业的信息化思政教育舆论引导工作部门,并在提升技术手段、强化工作人员培训的基础上,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舆论传播规律等作出总结,确保信息化思政教育工作部门能够及时消除高校舆论中存在的负面言论,并为教育对象提供正面的舆论信息;其次,在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的处理过程中,高校有必要通过利用信息化环境中的新媒体对事件真相、原因以及性质等做出公示,从而避免不和谐的声音对高校声誉、学生思想以及网络思政工作成效的提升产生负面影响。

3 结语

在信息化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认识到信息化环境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同时有必要通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带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发展并通过创新思政教育机制为新媒体平台思政工作的开展构建保障,只有如此,高校思政工作才能够构建起具有时效性、互动性、有效性与广覆盖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何红升.信息化环境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9:197-198.

[2]王伯平.网络环境下的思政教育方法创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0:29-30.

作者简介

王丹玮(1984-),女,河北省石家庄市人。研究生学历。现为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作者单位

上一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外商投资高尔夫球场项目审批工作的通知下一篇:地理校本教材的开发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