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 心得体会

2024-05-11

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 心得体会(共11篇)

篇1: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 心得体会

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心得体会

德性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做人的品格,而教师德性,就是一种能够担当起教师角色职责的专业品质和专业品格,它是教育伦理学的一个范畴,也是与教育情景相关的教育行为准则。在当今社会信息多元化,知识激增,学习化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凭什么能够执掌人类的教鞭?凭教师德性!我总想问:教师啊,你拿什么去吸引学生?答案或许是:教师的德性。教师德性总是与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与方式,对待教育工作的态度与方式,对待同事的态度与方式直接相关,教师德性的好与坏总是反映在他对待上述问题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教师的专业角色决定了教师的德性需要善良、爱心、公正、责任等成分。

一个有良好教师德性的教师,应该是充满爱心的人,是一位敢爱敢恨的人,是一个怀大爱之心的人。教师德性中的爱,表现为教师关爱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一个缺少爱心的教师不可能有好的教师德性。当然,教师的德性还需要公正与责任的加盟,需要自尊与自爱的参与,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灵。教师良好德性的养成,需要教师对行为的自我反思,对品性的自我修炼,对角色的自我觉醒。教师的职业是伟大的,受人尊敬的,那是因为良好的教师德性,如果丧失了最基本的教师德性,那么,教师这个职业肯定会成为遭世人唾弃的职业!

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心得体会 教师德性是一种能使教师个人担负起其教师角色的品质,即实现教师之特殊性的品质,是教师能充分实现其教育潜能的品质,这种品质是教师追求自我认识、自我提高的精神支柱。拥有良好的德性就可以使教师获得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在利益 ——一种完完全全的东西。在原初的意义上,教师是学生趋益避害的引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健康发展的促进者。作为教师,他的生命是一场灵魂与思想健康成长之伟大意义的奋斗,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个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考虑其学生可能采取与自己不同的观察角度,敏于感受并欣赏这种差异,这样教师与其交往时就会心平气和,悦纳他人。

教师的道德意志在履行教育教学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道德力量。教师德性正是靠这种道德力量来克服教师因偏见或倾向而产生的教育障碍。说某个教师有德性,是指教师的内在的天性合理的得到改造,发展而养成一种符合教师本质的品质;教师真正形成赋有深刻的职业印迹的教师德性的时候,那一定是达到习惯成自然,德性与天性融为一体的程度。教师德性真正要成为个人的德性,就要与本人的天性相容或化为第二天性。否则,它就是外加的东西,就不是德性了。

篇2: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 心得体会

今天上午,培训主题是鹿城区教师培训和科研中心朱力老师主讲的《微课程理性思考与实践应用》。

原来以为又是一套我听得懂却没法做的理论和技术,原来以为所谓“微课程”就是指用较少时间完成一个主题学习。朱老师的讲座给我带来震撼,让我觉得自己是那只“井底之蛙”,让我感觉到信息时代学习方式的不断转变,教师真的还要知道多一点前沿的教育技术。

首先,微课的概念。朱老师给我们几个似是而非的选择,然后给我们看了几个微课视频,由此得出微课的几个特点:时间短(不超过10分钟,一般6分钟),内容聚焦在一个知识点,用视频方式(流媒体),对象是一个学生。通过具体例子告诉我们为什么。当然,也有些内容不适合用来做成微课:过程重要的知识点,需要合作互动生成的教学内容。

朱老师给我们欣赏了好几个微课,包括语文、数学、教师教育的,这些短短的视频符合了我们注意力集中的`规律,用生动的语言、图片带给我们愉悦的学习过程,试想孩子怎么能不喜欢呢?特别是学习能力较差的孩子,他可以一次一次地看,直到学会为止。

以前我觉得制作微课很难,对我来说太不现实。可是,朱老师告诉我们,制作微课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可以把ppt直接转化成视频,可以用手机和摄像机来拍摄,可以用录屏软件来制作等。最好的是我们用手机就能拍摄制作简单的微课。内容也不是我以前以为的那么难,可以是一道作业中的难题、一个关键的知识点、一个易错的地方、一种操作的方法……家长接收也很方便,可以直接用手机微信平台查看,或者发到视频网站上看。

篇3: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 心得体会

一、理性

马可·奥勒留屡次提到“理性”,似乎将其奉为人生的根本原则:“在每一活动中都好好地使你的生活井然有序是你的义务。”(《沉思录》(下同)卷八32篇)反观自身,似乎总是在浑浑噩噩中疲于应付着各种琐事,提起“生活”这个词,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一团乱麻的纵横纠葛,从未曾想过竟然还可以用“井然有序”来形容。或许,要想达到“理性”的境界,就要先从“使生活井然有序”开始。

就生活经验而言,我们时常要面临在有限的时间里应该做什么事情的权衡取舍。是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行动呢?还是理性地去做“应该做”的事呢?马可·奥勒留给了我们这样的指导:“如

果你愿意宁静,那就请从事很少的事情。但是想一想是否这样说更好:做必要的事情,以及本性合群的动物的理性所要求的一切事情,并且像所要求的那样做。……一个人每做一件事都应当问问自己:这是不是一件必要的事情?一个人不仅应该取消不必要的行为,而且应该丢弃不必要的思想,这样,无聊的行为就不会跟着来了。”(卷四24篇)

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理性”的人呢?马可·奥勒留强调要“退回自身”,关注自己的行为而不受外界所干扰:“你碰到的外部事物使你分心吗?给出时间来学习新的和好的东西而停止兜圈子吧。”(卷二7篇)我想,如果我们能专注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自身”上,就能用“理性”的观点面对世界和人生,就能按照“理性”原则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享受“井然有序”的愉悦。

二、本性

对于社会中差异巨大的不同个体来说,要想做到如上述这般“理性”地面对人生可能会存在着许多困难。因此,马可·奥勒留在反复强调“理性”原则的同时,又鲜明地指出“本性”的重要性:“热爱那仅仅发生于你的事情,仅仅为你纺的命运之线,因为,有什么比这更适合于你呢?”(卷七57篇)

“张扬个性”,是我们这一代人常挂在嘴边的口号,一直被我们看作时尚的标志。但生活在近2000年前的马可·奥勒留却早已将“遵从本性”的原则视为重要的人生准则,并认为“本性”对人的行动有着内在的巨大的驱动力:“通过常常这样对自己说而清除你的幻觉:不让任何恶、任何欲望或纷扰进入我的灵魂,现在这是在我的力量范围之内,而通过观察所有事情我看见了它们的本性是什么,我运用每一事物都是根据其价值。——牢记这一来自你的本性的力量。”(卷八29篇)

可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本性是否“正确”,怎么敢贸然地放任自己的行动完全由“本性”来支配呢?对于这个问题,《沉思录》中隐藏着这样的答案:“对于理性的动物来说,依据本性和依据理智是一回事。”(卷七11篇)所以,如果一个人既坚持“理性”的人生观,又在“理性”原则的基础上“遵从本性”地生活,他就拥有了某种独立的力量:“没有任何人能阻止你按照你自己的理智本性生活;没有任何违反宇宙理智本性的事情对你发生。”(卷六58篇)而这种“力量”,或许就是能引领我们正确地在人生之路上前行的钥匙。

三、德性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理性”是基础,“本性”是对“理性”的发展,而“德性”是二者的根本前提。有“德”在先,“理性”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本性”若无“德”,那么在“伪理性”上肆意发展的“恶本性”就没有任何价值。

在我国的民族性格中,自古就有“尚德”的传统,而马可·奥勒留同样也将“德性”作为人生的根本原则:“要每时每刻地塑造你自己,达到与满足、朴素和谦虚结为一体的自由。”(卷八51篇)

马可·奥勒留所言的“德性”是玄妙的:“上上下下、前后左右都是元素的运动。而德性的运动却不如此:它是一种更神圣的东西,被一种几乎不可见的东西推动,在它自己的道路上愉快地行进。”(卷六17篇)但同时又是由具体的品质所体现的:“展示那些完全在你力量范围内的品质吧:真诚,严肃,忍受劳作,厌恶快乐,满足于你的份额和很少的事物,仁慈,坦白,不爱多余之物,免除轻率的慷慨。”(卷五5篇)

由于“德性”仅存在于意识,空谈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作者强调“德性”的关键是将它融入自己的“本性”之中,让意识作用于物质,发挥其指导人生的功用:“全然不要再谈论一个高尚的人应当具有的品质,而是要成为这样的人。”(卷十16篇)

篇4:关于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理性思考

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具有很大的优势。首先教师教育研究课题来源丰富。教育研究必须要研究课题,而教师置身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之中,能发掘教育教学的困难、问题与需求;能从教育教学现场中、从学生的文件(如考卷、作文、周记等)中获得第一手资料,从而选择有意义的教育教学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其次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当事人,置身于真实、鲜活的教育教学情境之中,并自始至终亲历现场,能够自然地以参与者身份在教育之中研究教育。而理论工作者虽然也研究教育的实际问题,但受条件制约,只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在教育之外研究教育。最后教师教育研究具有实践性。实践性是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品质,教师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主体,针对具体的、真实的问题所采取的变革尝试,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进而产生自己的知识,建构适合情境的教学理论。

教师的教育研究主要是一种直接指向实践、重在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其所研究的问题一定是自己学校中的、自己课堂中的、自己学生中的、自己教学中的;而理论工作者的教育研究主要是一种以理论探讨为取向,重在描述和解释教育的研究,从而达到理论上的突破、创新和建树。总之,教师的教育研究是改进教育的研究,应该注重研究对教育的实际作用,而不能效仿理论工作者的教育研究。因为理论工作者的教育研究重在描述和解释教育的研究,教师的教育研究和理论工作者的教育研究是有关教育研究的不同方面,应该区别对待,不能等同,不能用评价和衡量理论工作者的价值的一套来衡量教师的教育研究。所以教师的教育研究结果不能用专家学者旨在建构理论的严格的学科规训来审视。教师教育研究的成果应该是整个研究过程和收获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主要是促进自身教学与发展成长的,其次才是对他人的借鉴意义。因为教师的研究是基于自我,为了自我和促进自我的研究,所以教师的研究结果不应该是完全规范意义上的论文、报告,也不是抽象出来的某种理论。应该是感性和理性的融合,抽象和本质的整合。既有理论上的概括,更要有鲜活的、真实的、富有感情、感悟和灵性火花的描述。这样的研究结果才是教师自己的成果。如果以理论工作者的标准来衡量的话,将限制了教师教育研究的效果。当然,如果研究成果能在刊物上发表的话当然好了,因为这样可以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作者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并借鉴其中的处理方法。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张滩高级中学)

篇5: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 心得体会

性和德性的基石

春秋政治家管仲曾言“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只有广大人民都富足了,国家才能繁荣昌盛,无数历史事实都证明了这个道理;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贺赦表》有言“网开三面,危疑者许以自新;耳聪四达,瑕累者期于录用”,好的政策更能够引导民众有过改之,从善而谋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

好政策可以满足公民的意愿。两千多年前,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主张“富民”,他认为欲实现天下有道,关键在于赢得民心。而民心之所得,首先考虑的是民众物质利益的需要,“政之所急,莫大乎使民众富且寿也”,孔子的富民主张,满足了公民意愿,同时也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苏东坡因地制宜治理西湖,不仅为民众增加收入,而且还让为西湖增添美景,留下“苏堤”美谈。所以,好政策能够真正为民众谋福利,从而满足公民的意愿。

好政策还能够滋养公民理性。理性是一种理智思考问题、尊重客观规律、科学谨慎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态度。理性意味着不意气用事,不狭隘任性,不盲目冲动。只有大多数公民具有了普遍的理性思考方式,我们的社会才能建立起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限塑令”的出台,引发了一片热议,商家和消费者都有诸多担心,但随着政策的不断推行落实,民众通过理性的思考,逐渐理解了政策出台的意义,也逐渐接受了这个好政策;一些干部热衷于搞形式主义,骄奢之风盛行,党和国家及时出台了反“四风”的政策规定,纠正这些不正之风,倡导了实事求是的理性作风。所以,好政策可以约束公民的行为,改变思想观念,引导公民理性思考。

好政策更是能够滋养公民德性。德性体现着公民的道德品性,德性的提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对公民的德性修养产生深远的影响。网络实名制、快递实名制,许多领域推出“实名制”政策,使人习惯于对于自己的言论、行为负责,培养了人们的责任意识与规范意识。好政策鼓励真善美,多地出台“好人法”,旨在解决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正如小品中的一句台词“人跌倒了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这些政策的出台,都是为了“扶人心”,让崇德向善成为公民的自觉追求。所以好政策可以教化人心,滋养德性,树社会向善之风。

篇6:塑造教师良好的德性

塑造教师良好的德性

—— 周颖老师在夏郢中心校举办的师德培训会作专题演讲

2012年3月20日,夏郢中心校在夏郢一中举行了两场师德培训会,蝶山区教研室副主任周颖老师作了题为《教师的德性》的演讲,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教师德性的内涵、范畴、核心内容、细节表现和如何养成的要点,对于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及个人修养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很有指导意义。培训会由夏郢中心校校长黎林主持,蝶山区教育局党委书记何凤坤等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全镇教师分上下午两场参加了培训会。培训会上,全镇教师认真聆听、做好笔记,周老师旁征博引、严谨科学、形象具体、娓娓动听的演讲触动了教师们的心灵,引起了广大教师的共鸣和认同。

篇7: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 心得体会

2.-翼是非师范院校同基础教育的合作与双赢

基础教育能够为非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提供实践基地,是非师范院校开展实践性教学的依托。非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要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就应该热悉、了解基础教育的现状,延长学生教育见习与实习的时间,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基础教育。非师范院校要重视对基础教育以及当前出现的有关教育实践新课题的研究,通过基础教育领域的教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事实上,非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通过平等合作,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弥补各自的不足,使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各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互惠性‘63。因此,应将非师范院校和中小学校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非师范院校和中小学是教师教育的两个重要基地,双方若能密切合作,共同参与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则有利于教师职前和职后教育的一体化,进而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07}。因此,非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教师教育的必然要求,它应贯穿于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整个过程。正如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所占:“坚持教师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昀方向,促进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这是国际趋势。”

然而,目前非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之间缺乏经常性的沟通和深入的交流,这既不利于非师范院校培养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型师资,也不利于非师范院校对基础教育的专业引领作用的发挥。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非师范院校应主动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积极探索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新途径,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为中小学培养更多合格的师资。中小学也应积极承担教育实习任务,加强与非师范院校的双向互动,实现双赢的目标。非师范院校需要打造优质的教育实习基地,通过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研究,发挥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作用。引领的实质,就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也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91。引领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师资的再培训、开展行动研究、共同研究教育课题、教学现场指导以及教学专业咨询等。

篇8: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 心得体会

关键词:德性教育,国民教育,危机,反思,理性审视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 人们变得日益浮躁, 浮躁到失去理性、智慧, 乃至于德性。对德性教育的研究是对国民教育的深层次关注, 目前我国对德性教育的研究处于炽热化阶段, 不论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没有意识德性教育, 德性教育的缺失严重影响国民教育的发展, 国民性也因此坠落到低谷。因此, 改造国民性、理性地审视国民教育, 反思德性教育的危机, 剖析其成因并找出症结, 寻其出路就显得尤为紧迫。

一、危机:国民教育中德性教育的缺失

(一) 德性教育的内涵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就是美德, 是一种能够使人向善的品性, 它的存在使人能够成为人, 并且成为其精神支柱。德性教育是一种大教育观, 它区别于德育 (德育即道德教育, 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德性教育, 是德育的可靠保证, 德育以道德品质培养为目的, 而这只是德性教育的一个小环节, 一个组成部分) 。这意味着德性教育涵盖着德育教育的内容, 德性教育要比德育的教育更为迫切, 德性教育引领并促使着德育的发展与提升。

德性教育可以概括为是德行的一种理想精神状态的追求, 是人们从外部对个人的德性进行完善的过程, 是国民教育所要学习的基础以及对获得知识以外的坚持与追求。

(二) 德性教育的缺失

1. 德性教育目标的不明确

德性教育的目标不可与知识教育目标而语, 其目标的制定要以人为本, 表现出其应有的时代性, 要能够触碰到人性灵魂的最深处, 同时也可以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在现实社会生活中, 我们总是能够看见一些并不愿意看见的具有悲剧式的场景: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南航学生被刺死等等校园意外事件, 在这些血腥事件的背后, 我们又能看到什么?无疑这些惨案的发生无不折射出人性的丑陋, 德性的缺失。

2. 德性教育层次的不衔接

似乎德性教育从不像其他教育一样有系统的过程, 过去我们强调精英教育, 培养拥有道德的完人、圣人, 而现在似乎有权有势才是王道。我们推崇大款、追求成功。我们在大学里竟然还会犯最低级的道德认知错误, 比如在寝室, 当别人睡觉的时候我们还在大声讲话, 这是在幼儿园里老师就应该教给学生的, 这不得不让我们怀疑, 德性教育的层次存在不衔接现象。

二、症结:德性教育缺失原因剖析

(一) 社会文化的驱使:多媒体及网络的普及

现在大部分人, 尤其是年轻人的人际需求都是通过网络解决的, 大部分的学生都有微博、Facebook、QQ等在线沟通工具。学校里喜欢独来独往的学生日益增多, 他们对于集体活动似乎没有兴趣, 更享受独居的惬意生活。现在的年轻人都是以个人为中心成长起来的, 这与独生子女、时代的变迁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试图利用知识的增加取代德性的缺失, 德性是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很可能会导致负面情绪的爆发, 到那时德性这一概念也就不复存在了。

(二) 落后体制的使然:功利化教育理念的盛行

社会道德的缺失或间接或直接地导致了接二连三的校园惨案发生。德性的缺失让我们失去了中国的“老本”, 那些“以和为贵”、那些“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等品质的消逝也削弱了我们国家的灵魂。部分人把传统道德看做是束缚自我的精神枷锁, 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去道德化, 力图摆脱传统社会中“善”与“恶”的道德评价标准。现在的考试辅导班一切利益为本, 你来学就好, 无所谓后期影响。幼儿园小学化、小学初中化、初中高中化、高中大学化、大学幼儿园化, 这是我们教育的现状, 也是我们教育的悲哀。

(三) 不良环境的必然:社会、学校及家庭的忽视

造就德性教育危机的不良环境首先表现在社会这一大环境的影响下。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老太太倒地没人扶, 原因何在?这根源于社会的不良风气潜移默化的影响, 人们崇拜金钱与权力, 鄙视人情与责任, 最终失去底线, 偏离道德, 成为动物世界中的一份子, 学校的环境也会影响德性教育的缺失。学校是改造国民教育中德性教育的主战场。父母在平时灌输给孩子这样的思想:孩子要保全自身, 别惹事。

三、进路:国民教育中德性教育的回归

(一) 德性教育回归的核心:信仰的选择与提升

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须有信仰, 没有信仰就不能称其为教育, 而只是教育的技术而已。”信仰的缺失使我们迷失了正确的方向、偏离了正确的道路。没有信仰就意味着失去精神依靠, 失去生活的动力与方向。一个人如果选择了一种明确的信仰, 有着清晰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对于德性的养成有着巨大的作用。德性价值的重要性要求我们选择一种信仰, 并且努力去提升之。我们要改善我们的环境, 这要求我们有理想、有信仰。

(二) 德性教育回归的基础:政策的支持与保障

国家体制的制定与政策的颁布是造成德性教育危机存在的外在因素, 也是走出德性教育危机的必要保障。国家要切实提德性教育的核心地位, 并建立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 以增强社会对德性的认识, 提高德性教育、伦理教育。建立有效的教师德性培训机制。教师专业是一个不断发展, 自我完善的过程, 建立合理的培训机制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使教师队伍得到良性的发展, 从而能够真正的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三) 德性教育回归的根本:多方的关怀与改善

德性教育的回归, 可以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的关怀与改善合力完成。社会这一大环境, 是德性教育的方向所在;学校是提高德性教育最易见成效的地方;家庭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 是对社会与学校教育的补充。学校应为教师和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使教师、学生在愉悦的校园环境中工作、生活。学生与教师相互尊重, 从而增强教师的责任感, 家庭中父母要为孩子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要让孩子懂得爱与被爱。

参考文献

[1]张济洲, 黄书光.美德是否可教—论苏格拉底的德性教化[J].教育研究, 2013 (4) :76-81.

篇9: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 心得体会

一、从农村中小学学校组织的发展看,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存在合理性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世间万物的活力皆蕴藏于运动之中。农村中小学作为教学科研组织,并不是孤立静止封闭的,而是具有明显的开放性。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领导人普里高津(俄籍比利时人,1977年获诺贝尔化学奖)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系统必须对外开放,并与周围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进行交换,使系统内部组织更有活力。农村中小学作为教学科研组织系统,同样具有耗散结构体的特征——高度的组织性、开放性和不稳定性,无疑也是动态的复杂的开放系统。教师流动就是学校组织与外界发生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的具体表现。

美国学者卡兹(Katz)对科研组织的寿命进行的研究,也证明了教师流动对保持学校组织活力的必要性。他通过研究发现科研组织是有寿命的,科研组织寿命的长短与组织内信息沟通情况有关,与获得的成果的情况有关。他通过大量的调查统计出了一条组织寿命曲线,即卡兹曲线。该曲线表明:一个科研组织的寿命也与一个人一样,有成长、成熟、衰退的过程。在一起工作的科研人员,在一年半到五年这个时期里,信息沟通水平最高,获得的成果也最多。而在不到一年半或超过五年的时间段,成员信息沟通水平不高,获得的成果也不多。

这是因为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彼此相互之间并不熟悉,难以进行较多的信息沟通。而相处五年后,由于彼此过于熟悉,而不愿沟通。这时组织便进入了衰退期,唯一解决的办法便是进行人员流动对组织进行改组。农村中小学校作为教学科研组织,要想不断充满生机与活力,教师流动必不可少。

二、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看,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存在合理性

在我国,由于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与之相适应的人事管理模式也是高度集中的行政计划调配。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制定和执行政府劳动人事计划来实现的。各类人才一经分配,便变成单位和部门所有,人才想按个人意愿流动十分困难。据统计,在1978年以前我国的人才流动率只有0.87%。农村中小学教师管理中,单纯强调“稳定”多,而讲“平等竞争”、“合理流动”少。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教师的行政计划调配,对我国的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曾一度起了积极作用,保证了特定时期我国农村中小学师资需求。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行政配置的弊端日益显现。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经济体制的转变要求人才配置方式的转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开放性,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在教师资源的配置中应起基础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农村中小学教师资源的配置受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的影响和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基本规律要求人力资源与生产资料有效的结合。如果人才与生产资料不能有效的结合,就不能提高各行各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只有通过人才市场给人才以择业的权利,才有利于人才充分发挥其特长,调动积极性、创造性,才有利于实现人才与生产资料的最佳结合。

三、从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的结构的优化看,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存在合理性

师资队伍结构是指教师在年龄、学历、职务、专业、来源等方面的的构成状态。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队伍的性能。从系统论的角度,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是一个系统。系统原理认为:系统虽然由要素组成,但它却具有构成要素没有的新功能。要素性能好,系统性能未必好,系统的功能不仅取决于要素的性能,还取决于系统的结构。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符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教师被分配到学校里来,学校无权拒绝,想引进的教师由于受进人指标的限制却进不来。尽管近几年这种现象有所好转,但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现象依然严重。以学缘结构为例,合理的学缘结构应是“远缘杂交”,也就是说,一所学校的教师应该来自五湖四海,而不应该出自同一“源头”。因为教师来源的杂交,有利于不同学术风格和思想的相互渗透和竞争,活跃学术空气。但是我国农村中小学,一所学校的教师全部毕业于同一所师范大学(师范专科学校或中师)的现象比比皆是,“近亲繁殖”现象严重。而改善这种状况的唯一途径就是教师流动。在流动中吸引学校必需的高素质的教师,同时淘汰不利于学校发展的低素质教师,一步步促使教师队伍结构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专业结构、职务结构等方面的优化。

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便较为深刻地揭示了教师流动在优化教师结构中的作用。任何的投入都存在着边际效益递减的问题,教师的投入也如此,当一个学校需要应定量的教师时,某类教师的投入量达到一定量时,边际效益达到最大;之后随着教师的增加,边际效益反而逐渐减少。用数学表示为:d2d2<0,或dydx是x的减函数,式中x为教师投入量,y为x的效益。从教师配置的角度说,就是教师结构的最优化的问题。我们经常看到学校某个教研室中的教师关系十分和谐,可增加一个教师,相反出现了裂痕、有了隔阂,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出现了扯皮。这种现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想使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达到最优化必须使教师处于流动的状态,从而不断保持这种优化的同态平衡。

四、从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角度看,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存在合理性

农村中小学教师是人才的一部分,既然人才是资源,那就和其他自然资源一样,只有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即每一位教师找到最适合自己发挥最大才能的位置,才能创造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有利于教师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把自己的优势和潜力都充分发挥出来。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当前的工作岗位并不一定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时就需要通过流动,重新找到用武之地。“树挪死,人挪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美国的心理学家勒温(Lewin)的场论便证明了这一点。勒温认为,个人的能力和个人的条件与其所处的环境直接影响个人的工作绩效。他提出了如下的个人与环境关系的公式:

B=f(p,e)

式中,B:个人效绩;

p:个人的能力和条件;

e:所处的环境;

该函数式表示,一个人所能创造的效绩不仅与他的个人能力与素质有关,而且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如果一个人处于一个不利的环境之中(如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恶劣、工资待遇不公平、领导作风专断、不尊重知识人才),则很难发挥其聪明才智,也很难取得应有的成绩。一般而言,个人对环境无能为力,唯一的办法就是离开这个环境,转到一个更适宜的环境工作,这就是人才流动。

日本学者中松义郎在《人际关系方程式》一书中提出的目标一致理论也证明了教师流动是实现教师自身价值的途径。他认为,处于群体中的个人,只有个人方向与群体方向一致的时候,个体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群体的整体性功能也才能达到最大化。当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不一致时个人的潜能会受到压抑,个体的发展途径得不到群体的认可和激励。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个人目标向群体目标靠拢,该方法难度较大,可取性不强;二是通过人才流动寻找与群体目标一致的环境,实践证明该方法可行性较强。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合理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农村中小学教师就享有了完全自由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流动自由。教师流动应该考虑学校的利益、社会的利益,受国家《劳动法》、《合同法》、《教师法》等法律的约束和限制。

篇10: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 心得体会

高校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人才的重任,其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为学生服务。高校教师有必要而且也应该逐渐树立起“为学生服务、对学生负责”的理念,并将其付诸教育教学实践之中。但事实上,就像教育专家朱永新教授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教育相对于学生来说普遍缺少服务意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高校教师服务大学生行为的缺失。笔者试图从高校教师服务大学生的内涵及特点人手,来揭示高校教师服务大学生行为缺失的原因。

一、高校教师服务大学生的内涵

教育服务理念是基于高等教育的基本产出是教育服务、学生是高校的主要顾客等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和形成的。教育服务理念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必须根据社会和学生的需要来谋求自身的发展,必须为社会和学生服务,而高校教师服务大学生是高等教育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教育契约”的角度来看,高校教师服务大学生是指高校教师作为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履行“教育契约”,通过专业培养与人生指导等劳动,促使教育服务的消费者一大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与合格社会成员的实践活动。

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来看,高校教师在享受一定权利的同时,还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这种义务的规定就是高校教师服务大学生的主要内容和范围。高校教师服务大学生是指高校教师负有责任意识,从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尽职尽责做好教育工作。高校教师的服务是自觉、自愿的,体现高校教师内在的善心,是高校教师价值追求、自我实现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

二、高校教师服务学生行为缺失的原因

1“崇尚物质生活”、“金钱至上”的观念,导致教师责任意识淡薄。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如“崇尚物质生活”、“金钱至上”等观念蔓延到了大学校园,日益侵蚀着某些高校教师的头脑,使得一些高校教师只是为了完成工作量而失去了曾经崇高的教育理想,这样就导致教师内在责任意识淡薄,也就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师外在的服务行为。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部分高校教师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在他们看来,教育工作不是一种事业,不是一种追求,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是一种纯粹的谋生工具,是赚钱的手段。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高校教师将学生视为经济工具,简单地传授知识和技术,消极地应付,被动地服从教育教学工作,违背了服务的原则。事实上,作为高校教师应该有其特殊的责任,他要对自己的行为给学生、社会带来的影响负责。如果高校教师缺乏教育思想、工作热情、失去一种善心,那么他也必将缺乏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与行为。

2教师与学生地位不平等,导致教师服务理念的缺失。在传统教育生活中,学生是受教育者。这种地位制度性地决定了学生与教师不可能真正形成“平起平坐”的关系,教师往往强调师道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常常轻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利及学习生活中的正当要求。因此,学校教育过程对学生来说不可能是学生与教师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磋商过程、民主决策过程及自由选择过程。另外,学校和学生之间往往也不能处于平等的地位。教育是一种服务的理念没有完全被学校、广大教师所接受。很多高校虽然也提倡或者是确立了服务的理念,但实际上也是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贯彻落实。

3权利与义务的失衡,公平感的缺失导致教师服务态度的消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主观上的偏差,导致只享受权利而轻视或忽略承担义务。一些教师往往过分强调自己劳动的付出,注重他人获得的报酬而忽略他人工作中的付出、贡献,即过高评价自己的付出与贡献而认为自我报酬过低,引起心理上的不公平感,从而会减少自己的劳动付出或者只履行消极义务行为,服务质量随之下滑。另外,在某些教育者看来,与社会其他工作相比,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非常繁杂、艰苦的工作,认为能够完成基本的工作任务即显性任务就已经不错了。由于夸大了自己的付出,因此会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总之,过高评价自己的付出,引起主观上权利与义务的心理失衡,也会影响教育者的服务态度与质量。二是客观上存在侵犯教师权益的现象,致使教师过分承担了义务,而没有享受相应的权利。由于我国现在还存在着学校发展不均衡尤其是弱势学校生存艰难、学校之间竞争加剧、不同部门分割教育利益等复杂情况,因此很多教育者过多地承担了义务而没有享受相应的权利。如:一些教师不能依法获取相应的待遇报酬;教师没有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侵犯教师权益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一些教师继续教育权利也被剥夺或者扭曲。

4教育的功利性,导致教师服务的畸形化。教育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对功利的追逐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教育的功利性使得人们往往只强调教育能否提高人的技能,是否有了赚钱的资本,而从根本上忽视了对人的智慧的启迪,对精神世界的充实,对人性的完善,导致了教师服务的畸形化。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教师的服务要一切以学习成绩为主,学生最终只能成为“机器人”式的人,虽然有高深的技术水平,但缺乏人应有的感情、心理素质、人文素质以及思想道德境界和精神内涵,就会丢失了道德真诚,消失了仁爱精神,丧失了人之为人的根本。

5师生比过高限制了高校教师服务大学生的行为。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招生人数在逐年扩大,2000年的招生人数为220万,2001年招生人数为260万,2002年招生人数为290万,2003年招生人数为382万,2004年招生人数为410万,2005年招生人数达到457万。高校扩招以后,有的学校师生比高达1:40,超过合理比例两三倍,出现了几百个学生同时上课、几十个人一起做实验、学生上自习课找不到座位等情况。这样,大量提高师生比,就必然导致教师花在每个学生身上的绝对时间减少,也使得教师难以采用符合学生需要、培养学生个性、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很难接触个别学生,更不要说“身教”与“灵交”的实践了。有的教师大班上课,一个学期下来,除了几个学生干部及学习上主动找老师的学生外,很难再认识几个学生,其比例不超出百分之三十,有的甚至不足百分之十。另外,由于学生大量增加而带来的教师大量不足,使得许多年轻新教师加入其中,有的甚至占到了将近一半的比例,而这些青年教师的整体水平尤其是教学服务意识还有待提高。

6职称晋升制度误导大学教师服务学生的行为。教师的职称晋升政策是和教师的科研量相挂钩的,即便教学效果好,但是科研成果少,也会在晋升高级职称的竞争中遭遇淘汰。这类事例在不少高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教师一直到退休甚至到死都是讲师。晏才宏老师就是这样的典型个案。一个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17年、学识渊博、教学水平和师风

师德广受赞扬,以罕见满分排全校之首的学生眼里“最好的老师”,却由于没有论文,去世时还仅仅是个讲师。不难看出,职称评定政策上存在的“重科研”偏向,导致了高校教师将精力投身于争课题、写文章,而不是为学生服务。在偏重科研的指挥棒作用下,为晋升职称,许多高校教师不得不将大量精力花在论文和课题上,无暇顾及课堂教学,其直接后果是教学质量下降。而他们职称越高,离讲台就越远。讲台上难觅名教授身影,这在大学里已不是个别现象了。

三、增强高校教师服务意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1转变角色,树立服务学生的理念。在过去的学校教育和管理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导致了教师的权威地位根深蒂固。而在我们当前的教育界中,这种陈腐的师生关系遭到了抵抗。当前,个性化、独立性、民主与自由、对人性尊重等文明进步的理念已使得教师的话语霸权地位逐渐丧失。这就迫使大学教师从“独奏者”的角色转变为“伴奏者”的角色。基于此,高校教师应当塑造自己的民主典范形象,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处理教育教学问题,从而促成师生之间的真诚交流和对话,把教育教学的权力用于满足学生对知识与能力发展的需求,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服务。

2坚持教学原则,深刻理解师生关系内涵。教学相长是教师应该始终坚持的一项教学原则,其原意是指教学双方的反馈关系,强调的是具体教学过程中学之于学生、教之于教师的意义。同时,教学相长也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内涵。传统的师生关系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只是强调了教师在知识传授上的职责,师生关系是授受关系,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教师与学生无法相长。而教学相长所强调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都有进步和成长。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和自主学习,才能牢固掌握知识。这也正是学校教育所应遵循的教育规律,也是教师增强服务意识的切入点。

篇11: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 心得体会

一、专家型教师及人格魅力的涵义

1.专家型教师的涵义

指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尚的职业道德、娴熟的教学技能、典型的优势特征、对教育问题进行科学探索的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最高目标,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具有典范作用。目前,国内职业学校认为专家型教师的培养与发展主要指以下五方面:一是行为层面,即教师基本的动作行为技能、实践教学行为和师生互动行为等。二是知识层面,即教师基本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知识和实践经验知识等。三是能力层面,即教师基本的智力与能力、职业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等。四是观念层面,教师基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观、教学效能感等。五是人格层面,即教师基本的健康人格、职业人格、为人师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等,这是专家型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也是教师心理健康的关键。

2.人格魅力的涵义

教师人格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是教师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有了它,学生的心灵就拥有了一片“最灿烂的阳光”。凡是成功的教师,无不以人格之光烛照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人格又称为个性,是个体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即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它包括:个性倾向、理想、信念、气质、性格。“魅力”的释义为:很能吸引人的力量。魅力是自身非权利影响力,是一个人的人品、学识、才能、情感、意志等素质的综合。人格魅力就是一个人在能力、气质、性格等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

二、专家型教师人格魅力的特征

健全的人格是合格教师必备的重要的心理素质,教师的人格特征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书,即传授知识,而首先是“育人”。教师应是学生做人的典范。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当建立在教师的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的教育工作,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教师的人格特征会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对象的心理产生影响,这已成为共识。一个成功的教师应具备如下的人格特征:坚定自信、意志顽强、冷静沉着、兴趣广泛、幽默风趣、聪慧豁达、机智严谨、助人为乐等。甚至可以说教师的人格已构成一种技能。俄国教育家马卡连柯就认为,教师的威信、机智和判断能力、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对学生的爱以及他们的观察力和坚强的意志力等,都是取得教育技巧的决定因素。

三、专家型教师对学生成长影响的理性思考

1.教师的爱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作用

中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师爱是平凡而伟大的,是教师发自内心的由衷的热情,是一种自我牺牲,依恋不舍的道德情感。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缘于爱的”。作为爱,它具有高度的责任性、高尚的无私性。师爱又是对学生的成长全方位、全过程殷切的关爱和呵护。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师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成才,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

2.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道德升华的示范价值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代表着社会由成年一代向未成年一代传播先进思想、道德规范和科学文化知识;教师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才的培养,要依靠广大的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训练、陶冶学生的品德和情操,又要组织控制、评价学生的学习。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教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示范性,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力。

3.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

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学生,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久而久之,使他们对师长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深厚的归属感,转化为热爱学习、探求真理的优美情愫。而且,更进一步将教师的这种情感立场上升为自己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从而确立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情感态度。亚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灵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是人本教育,抓住学生的心灵,教育就成功了一半。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也是能吸引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亲其师,信其言”。

4.教书育人是师德的重点

教师的基本职责和道德义务就是教书尽责、育人尽心。明代思想家黄宗羲云:“道之示闻,业之示精,有惑不能解,则非师也。”教师不仅授业解惑,更注意教学生做人做事,教之以事而喻德。我们在教师中提倡以“四种精神”来激励、鞭策自己:一是“奉献精神”,即不断追求理想、追求真理、立志献身;二是“乐业精神”,以教师为荣,以教为乐,以桃李满天下而感到欣慰,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是“科学精神”,科學精神是一种求知精神、真理精神,实事求是精神,也是一种寻求智慧的精神;四是“敬业精神”,专心致力教学工作的精神,它是道德信念、道德理想的具体体现。

5.教师的人格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美国的鲍德温研究了73位教师与100名学生的相互关系后得出结论: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容易扰动其学生的情绪,而一个情绪稳定的教师也会使其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教师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多方面,优秀的外表、良好的气质是外在魅力,而人格魅力是真正内涵的体现。

6.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学业发展的激励价值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源泉中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跟学生交往最密切,因此对学生的影响也最大。可以说,教师人格修养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学识越渊博,身心越健康,教师人格魅力就越大,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也越强,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越好。有人在研究中发现,喜欢某位教师的小学生有80%、中学生有75%想成为像这位教师一样的人。在大学的调查中,喜欢某位教师的大学生有60%喜欢这位教师所任的学科,认为这一学科更有价值,在平时的学习中花费的时间更多。所以,教师应成为学生喜欢的人,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激励学生学业的发展。

四、总结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 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师德性05-21

教师德性研究论文04-17

青年教师德性分析论文04-21

从《论语》学习如何养成并提升教师德性09-11

好政策滋养德性的例子04-22

教育德性05-10

德性即知识04-14

道德性06-22

道德性诚信范文05-19

好政策滋养公民德性04-10

上一篇:支部党建工作经费计划下一篇:2016履职保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