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整合phonics资源_提高PEP教学效率

2024-05-09

巧妙整合phonics资源_提高PEP教学效率(通用4篇)

篇1:巧妙整合phonics资源_提高PEP教学效率

巧妙整合Phonics,提高PEP教学效率

怀集县马宁镇中心小学 林明娴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语音基础知识的二级目标是学生能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而现阶段我们所使用的PEP教材巧妙地将这一目标逐渐深入地分布在各册教材的语音教学内容中,尤其在新版PEP的教材中,更明显地体现了语音教学的重要性。本文主要讲述了在PEP教学中,如何整合运用Phonics资源,提高学生拼读能力,帮助学生在掌握单词、认读句子、掌握拼读规律从而提高PEP教学效率的一些实践所得。

关键词:整合Phonics 课堂教学 PEP教材

英文是拼音文字,美国斯坦福大学曾经以计算机分析字母与音位的对应关系结果发现17,008个常用字中,84%的单词字母与读音是完全对应的。在PEP的教材中,大部分的单词也是有拼读规律的。Phonics是针对儿童学习特点,适合儿童学习英语语音的注音系统。它的核心是建立字母(letter)和语音(sound)之间的对应关系,不用借助音标,看着字母可以直接读出该词的发音。拼读法教学侧重训练与培养学生“音形对应关系”。因此,学生掌握了拼读规律就可以增强对单词的记忆,增加对单词拼读的准确性。从而,明显地提高了PEP的教学效率。

因此,语音教学不仅是英语入门阶段的重点,也是学生能否学好英语的关键。PEP小学英语教材也越来越重视在语音方面的教学。这意味着教师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应该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设计研究,落实与教材相配套的语音教学目标。那么,如何有效地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呢?

一、把握好教材,创造语音教学的机会 1.在教学中,适当渗透语音教学

根据小学生在学习接受能力以及精神集中程度等特点,如果把语音教学单独放在一个课时里学习的话,学生可能很觉得枯燥,不愿意主动学习,甚至还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在教学单词时,教师要采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单词的发音和拼写,归纳读音规则,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字母与音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如,在教授Let’s learn部分,当学生掌握一组字母音后(即看到一个字母就能自然地拼读出来)可根据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拼读出来。拼读由两个音的拼读开始,如:it,is,at等,再进行三个音的拼读操练,如sit,big,pig,cat,hat,fat,rat等,再慢慢过渡到多音节的拼读。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拼读机会,教师可用已学过的字母组成单词,不管该单词有没有意义,制成海报贴在教室的墙壁上,也可将单词印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拼读。经过大量的拼读练习,学生的拼读能力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

此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PEP教材每单元的C部分的Pronunciation或新版PEP的letters and sound(Let’s spell)部分。但教师不能单纯地靠每单元安排一节课来完成部分的语音教学内容。语音教学应贯穿于每一堂英语课中,特别是渗透于单词、词汇教学之中。这样,学生不仅不会产生厌烦情绪,并且可以保持语音教学的持久性。

2.在教学中,合理安排语音教学的进度

很多家长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学习Phonics是否等于音标的学习?而很多老师也一直在争议着这样一个问题,小学阶段该不该教授音标?从教学的实践中,个人觉得,学习Phonics并不意味着排斥“音标”。而是主张先学好Phonics再学习音标,这样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应该操之过急,过早地让学生进行学习。因为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孩子们才刚学习汉语拼音,接着又学习字母,如果再加上音标,孩子们很容易将这3种读音混淆,不利于教学效果。因此,合理安排好语音教学的进度,也是老师们应该探讨的问题。

因此,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分层渗透,词句结合。根据phonics教学的规律,我们在pep教材中,首先结合26个字母的基本读音教学,渗透21个辅音的发音,在学生熟练辅音发音的前提下,可以分元音的长短音分别进行学习,然后学习元音组合的发音,从易到难,逐步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

二、优化教学设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音标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和理想效果,关键在于教学方法。单纯的音素认读、记忆,和反复拼读练习确实比较乏味。教师应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巧妙设计教法,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来教学音标,这样就会达到事半而功倍。

1.借助汉语拼音教学的正迁移

由于英语与汉语拼音使用的是字形完全一样的字母,它们有许多共同的因素,如:英语中辅音[b] [p] [m] [f] [d] [t] [n] [l] [g] [k] [h] [s] [z]等读音与汉语拼音中的b p m f d t n I g k h s z很相似,只要立足于区别,在教学中借助汉语拼音教学的正迁移,学生很快就学会。

2.运用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游戏既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字母o 的发音时,我就让学生来模仿公鸡的叫声,学生在“喔喔”叫声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字母o的常见发音。教s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动作,作出蛇在爬行的动作并边发出s~~~的声音。在这样的环境中所学会的东西记忆时间更长,不容易忘记。而且生动有趣,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

3.利用口诀字母操,加深对语音的记忆

为了学生更好地记忆和巩固字母的常见发音,我就把它编成朗朗上口的口诀A a [æ] [æ], B b[b] [b] ,Cc[k] [k],Dd[d] [d], E e[e] [e], Ff[f] [f], G g[g][g]...学生在吟唱的同时,配上与字母相似的动作,这样,使得枯燥的字母读音生动起来,不仅让学生轻松地了解到每个字母的常见发音,又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4.自编chant,强化语音意识,掌握语音规律

通过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chant,再配上相对应的图片,让学生加以理解。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启示,轻而易举地把音律相同的单词记住了。学生在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心理就会产生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对学习单词充满信心。

三、采用行之有效的评价,增进学生的信心

英语是以沟通和交流为目的的语言类学科,Phonics的教学更需要学生大胆去说,去尝试拼读。所以在教授Phonics的课堂上,不难会出现发音不准,语调不对等错误,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自信心不足、怕开口、怕出错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因而大大地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而激励性评价是采用以激励为主要手段的评价来鼓励学生的学习行为,借以创造其成就感,培养其信心,让其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活内心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1.语言激励

当孩子发音清晰,大胆自信时,我会用“You spoke clearly.You pronounced clearly.”等。让孩子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有时,个别孩子会因为对发音不太确定而不敢表达时,我通常都会用“Come on, kids.Have a try, please.”等。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并及时作出肯定的评价。

2.体态语评价

在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感受英语、理解英语、欣赏英语”往往通过教师体态语言的激励而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除了用一些激励性的英语词汇以外,我常常会用一些表情、手势或是肢体语言让学生领会。例如,对表现好的孩子点点头表示肯定或者不吝竖起大拇指等。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鼓励和赞许。

3.竞争激励

针对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我设计了以小组之间的竞争、个人之间的竞争等形式多样的比赛。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设计的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激励性评价的正确运用,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尤其是Phonics的课堂中。只要我们的教师能够带着热情、真诚、机智去评价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不断丰富自己的评价语言,我想我们的课堂将更加完善。孩子对Phonics的学习更加充满兴趣和信心。

PEP的教学中,合理地整合Phonics教学资源,培养孩子拼读的的能力,确实非常适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也是记忆、拼读单词、认句子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从真正意义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兴趣。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也需要广大老师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2015.6

篇2:巧妙整合phonics资源_提高PEP教学效率

关键词:错误资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资源

错误的产生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真理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人们在不断尝试, 不断出错的过程中转变认知, 自我修正, 最终实现对真理的把握。纵观我国许多小学数学课堂, 有许多教师过于严谨地进行课堂内容的设计, 一味地追求课堂教学的完美性, 在学生出现一些错误的回答或者状况时, 教师就会闪烁其词, 将错误问题避开, 或者是对学生直接进行批评。实际上, 这都是对“错误资源”的浪费, 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错误资源”进行利用, 帮助学生不断改正错误, 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一、找到学生的错误

有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自己讲课的内容上, 对学生的反馈却接收得不是十分充足和完整, 即使有些学生出现错误了, 教师也不能及时发现并指出。所以, 要想从根本上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 并利用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 教师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认真倾听, 仔细接收学生在课堂上给教师的实时反馈。在找到学生的问题之后, 将问题及时地指出, 并让学生自己反思自己错误的地方以及出现错误的原因。这样一来, 学生不仅再次复习了一遍数学知识, 更在整个反思的过程中有了纠正错误的意识, 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利用学生的错误

当错误产生时, 教师不应该排斥、回避, 而是应该接纳、宽容。因为错误一旦被有效利用, 将会成为具有巨大利用价值的教学资源, 有力地推进课堂教学。学生在面对自己出现的很多错误的时候, 无法及时通过自我反思找到问题的根源, 解决问题就显得十分费力, 这个时候教师应当善于使用学生的“错误资源”, 在“错误资源”的基础之上, 不断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思考没有完全领悟的知识, 加深印象, 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比如说, 在进行对圆的学习时, 许多学生都对半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和半圆的面积计算方法产生了混淆, 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这个错误入手, 在黑板上向学生展示两个半圆, 并分别为学生演示半圆的周长以及半圆的面积的整个计算过程, 让学生直面自己的错误, 将正确的算法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

三、评论学生的错误

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 教师一定要切记避免出现盲目指责学生的情况。一旦学生出现了错误, 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不要一味地指责学生, 用言语伤害学生。不然的话会让学生感觉十分挫败, 失去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师通过耐心的态度, 带领学生一起分析错误发生的原因, 并且诱导学生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在学生改正成功或者是产生进步之后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 让学生感受到改正错误为自己带来的好处, 感受到成功“击败”错误为自己带来的喜悦。可以说, 教师科学正面的评价,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原本低沉压抑的心情变得轻快美丽起来, 学生不仅不会因为发生错误丧失信心, 反而会因为错误而对数学产生更大的兴趣和征服欲。

比如, 在对学生进行统计的教学时,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条形统计图。教师告诉学生篮子里五种水果的数量, 引导学生利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这个信息。在学生自由地进行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时, 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情况。有的学生画得歪歪扭扭, 每一格代表的数量都不一样, 还有的学生将五种水果的数量混淆了, 画得十分混乱, 信息表述非常模糊。针对这些错误, 教师可以拿出这些出现错误的条形统计图作品进行展示, 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错误, 找寻答案。通过教师的展示, 学生们你一言, 我一语, 热热闹闹地讨论起了图上的错误, 许多正确的概念也就在学生的讨论中被得出来了。在学生讨论结束后, 教师加以及时的补充, 并组织学生再次进行水果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学生的错误就会明显减少。

利用课堂错误资源, 需要教师首先具备正确的错误观, 认识到错误所蕴含的价值。在建构主义的理论中, 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 不可以一味通过示范和带领学生一次又一次的练习来纠正他们的错误, 而必须让学生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 通过自己的思考以及对相关教学活动的参与, 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及出现错误的原因, 从而从根本上对错误进行改正, 避免相同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所以, 在未来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当及时发现错误、利用错误, 不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认识错误、理解错误、打败错误, 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始终保持高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建桃.因错误而美丽--充分利用“错误”资源激活中职数学课堂[J].教师, 2015, (8) .

[2]高海美.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要尽量做到“五要”[J].新课程 (小学) , 2008, (10) .

篇3:巧妙整合phonics资源_提高PEP教学效率

一、运用远程教育资源,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习的动力。而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是对学习过程和外部活动感兴趣, 对学习内容却兴趣不浓。因此,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综合发挥整体优势, 呈现动静交错、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教学环境, 激活了师生教与学的兴趣,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主动从网络资源中查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内容, 打破教材是课程唯一资源的传统观念, 拓宽了视野, 提高了鉴赏能力, 新的学习理念得到建立, 创新意识得到增强。例如:上《三峡》一课时, 学生根本没去过三峡, 我就用多媒体出示三峡风光纪录片, 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 从而乐意学习课文, 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如:教学《社戏》一文时, 对作者鲁迅的情况需要详细介绍, 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鲁迅生平介绍, 学生一目了然。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 又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 真是一举两得。

二、运用远程教育资源, 有利于帮助学生释疑解难

由于多媒体的介入,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抽象的概念、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课堂教学省时、高效, 突破了重、难点。如我设计的《藤野先生》多媒体一课, 在分析“看电影事件”时, 就播放出课文插图“鲁迅愤然退出教室”的场面, 这样图文对照, 让同学们去想象鲁迅在这一刻的内心世界, 感受人物内心强烈的感情, 获取“象外之象”, 从而更好地理解鲁迅的“弃医从文”的根源。教学《爱莲说》时, 将莲、菊、牡丹的形象都相对应地在画面上出现, 让学生自然地理解作者的用意是将这三种花分别象征三种人, 象征着三种不同的对人生的态度, 从而理解了这篇文章的主题。

三、运用远程教育资源,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有效整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 为语文课堂节约了时间, 真正做到了向45分钟要效益。例如:在出示课堂练习时, 不再是一题一题地抄在黑板上, 鼠标一点, 题目就出来了, 节约了课堂时间, 增加了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我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 事先制作了一系列的思考题, 由简到难, 这样, 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会有事可做, 真正做到了分层教学, 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 同学们边阅读, 边思考, 边讨论, 学生能够很好地吃透课文内容, 在45分钟内完成了指定的任务。

篇4:巧妙整合phonics资源_提高PEP教学效率

一、科学利用教材资源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使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特点与旧教材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突出表现在由国家生活一条线索变为国家和学生个人生活两条线索, 由单纯的教师教学工具转变成学生探究学习的资源和工具。新教材的这些变化和特点, 要求我们自觉更新教材观和教学观, 不能再将教材当成教条, 切实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尊重教材但不僵化教材, 科学利用教材资源,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 要加强对教材的系统研究, 整体了解教材内容, 明确本学科最基本的理论知识。

我们要坚持系统论观点, 自觉树立大教材观, 在进入学段教学前, 应首先了解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四本必修教材和六本选修教材的内容:了解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各包含哪些知识, 把握知识处理到什么程度;每个模块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是通过哪些具体的基本理论观点和主要概念作载体来支撑的;相关知识之间是怎样的内在理论逻辑结构等。从而, 在此基础上, 才能准确把握和定位每个具体教学内容。

其次, 要加强对新旧教材的对比研究, 科学把握知识深度和广度, 合理控制学习总量和难度。

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研究, 来分析必修教材删减了哪些过于艰深的内容, 有哪些内容仅供学生自由选学。在开展必修课教学时, 要严格按照“课标”要求, 明确每个知识点应该把握的程度, 其中, 对于新教材中超越“课标”要求的辅助部分, 可分层对待, 即在保证全体学生学好“课标”规定的最基本的、共同的、统一要求的内容的基础上, 根据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学情, 适度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不要强硬超越学生的承受能力, 以免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

再次, 要明确掌握基础理论的学习要求, 彰显政治学科的课程性质和功能。

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知识, 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教育, 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理念, 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首要课程目标。不能因为新课程的学科知识以生活为基础, 不再以学科理论体系为主构建课程内容, 就误以为新课程完全降低了或淡化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恰恰相反, 新课程的理论知识突出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这一特点, 恰恰体现了新课程的选择性、时代性, 强调了基础性, 强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要求。在新课程教学中, 我们不能重蹈传统教学的老路, 一味强调知识的理论体系:就概念讲概念, 就理论说理论, 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有关原理观点, 大搞题海战术, 盲目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而要注重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共同探究、科学建构、深刻理解、准确运用基本理论知识。

最后, 优化整合相关知识, 使教学内容更符合生活、理论逻辑和学生实际。

新课程下的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 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设计、优化整合, 使整合后的内容更符合社会生活逻辑、理论知识逻辑和学生的思维实际,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二、充分挖掘学生资源

充分挖掘学生资源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 即“一切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发展为本”,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价值, 丰富教学过程, 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共享共进, 最终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挖掘学生资源, 除了挖掘课前“预设的学生活动资源”, 还要挖掘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课堂问题资源”。挖掘课前“预设的学生活动资源”, 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 由学生独立准备参与教学的活动, 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使教学突破课堂的时空, 得到有效的延伸。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学生之间的讨论、推理、争辩, 以及学生对于课堂设问的解释、证明、回答等都蕴含着十分丰富可靠的教学信息, 这就是“生成的课堂问题资源”。对于生成性资源, 我们要善于捕捉, 及时甄别, 灵活对待:对学生对于文本生成的独特见解, 可顺应学生思维走向加以提升;对学生即兴闪现的智慧火花, 应敏锐捕捉并予以适当鼓励;对学生出现的部分错误认识, 应及时抓住契机, 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促使其形成完善的知识构成……

要想充分挖掘学生资源,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我们必须切实转变教学方式, 自觉克服政治课教学说教式、成人化的倾向, 不断提高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来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要真正将教学作为双边活动来看待, 要围绕着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这一课改的大方向, 调整自身的角色定位, 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发展的促进者, 这是充分挖掘学生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充分挖掘学生资源, 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首先要了解整体学情, 面向全体学生, 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努力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其次, 要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问题, 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再次, 要进行充分的、开放的教学预设, 多设置一些学生活动的空间, 多设想几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多设计几条解决问题的路径, 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演绎出课堂的精彩。

三、合理利用信息化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我们开发和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更加丰富和便捷, 信息化资源进入课堂也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生动活泼、贴近生活。我们教师通过网络收集信息、利用计算机制作教学课件, 都是开发并整合教学资源的活动。

科学利用信息化资源, 应该注意坚持六个原则。

1. 积极开发原则。

“课程标准”对教师开发教学资源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应适应新要求,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注意从网络中发现、收集、整理教学资源, 利用计算机分门别类地建立教学资源库, 为高质量地开展教学做好准备。

2. 手段为内容服务原则。

开发利用信息化资源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深刻理解教学内容, 提高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 高效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应抓住根本, 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对教学对象进行多维思考, 对教学要素进行全面分析, 在此基础上开发利用信息化资源, 以较好地实现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统一, 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3. 科学性原则。

信息化资源很丰富, 其开发利用要认真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使所选资源能科学地反映和印证理论, 帮助学生感悟和建构知识。

4. 简洁适度原则。

开发信息化资源不在多而在精;数量繁多、蜻蜓点水, 到头来浮光掠影, 不仅不能帮助学生理解把握知识, 反而会给学生造成视觉和思维疲劳。

5. 艺术性原则。

要注意课件的背景颜色与布局, 文字的字体、位置和色彩以及图像、动画和录像的质量, 使多媒体课件具有更高的欣赏价值。

6.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要注意将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 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同时不断创新教学手段, 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长处, 更好地为教学活动提供服务。

上一篇:高校教师师德师风自查报告&银行理财业务自查报告下一篇:aieiui课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