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缆头制作总结

2024-09-03

高压电缆头制作总结(精选6篇)

篇1:高压电缆头制作总结

电缆头制作实训总结

实习是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性的学习环节,是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对强化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检测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很好的帮助。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通过进入实习,了解和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步入社会实习工作这几个月中,我对自己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工作中也学到一些知识,现就将我这三个月的实习工作作如下总结:

思想上,提升了自己的集体荣誉感,学习本企业发展的历史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加深了自己对实习的认知。通过学习我树立了自己荣的理念,树立了踏实肯学不懂就问的学习态度,树立了适合自身的实习目标。平时思想出现波动时我也能与时俱进的调整自己的状态,与同学们团结友爱,相互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努力学习使我们之间相处的更加和谐。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学习知识不仅仅靠从书本上获取,而重要的是在于体验。理论知识往往过于标准化,仅仅靠掌握理论,一点实际操作经验都没有的话,事实上是没有实际效应的,现实中的事情往往是千变万化的,运用起来解决具体情况多半是教条的。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将知识运用到最高境界,为了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为了将知识转化为自己所真正拥有的能力,面对充满竞争与压力的社会环境,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学校为我们同学们提供了很多的实习单位来锻炼我们,而我有幸参加这次实习。进行实习的总要点就是:了解社会,接触实际,以增强群众观点和事业心、责任感,提高思想觉悟,巩固所学理论,获得本专业初步的实际知识,以利于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

在几周实习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难以学到的东西,对原先在课本上许多不很明白的东西在实践观察中有了新的领悟和认识。当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生产过程时,不禁感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我们好奇的看过各种各样的电力设备,听过技术人员多年来的经验总结,才明白了什么叫“实践出真知”,这次难得的实习机会,使我对电气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对电缆应用的方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篇2:高压电缆头制作总结

一、高压电缆头的基本要求

电缆终端头是将电缆与其他电气设备连接的部件;电缆中间头是将两根电缆连接起来的部件;电缆终端头与中间头统称为电缆附件。电缆附件应与电缆本体一样能长期安全运行,并具有与电缆相同的使用寿命。良好的电缆附件应具有以下性能: 1.线芯联接好

主要是联接电阻小而且联接稳定,能经受起故障电流的冲击;长期运行后其接触电阻不应大于电缆线芯本体同长度电阻的1.2倍; 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耐振动、耐腐蚀性能;此外还应体积小、成本低、便于现场安装。2.绝缘性能好

电缆附件的绝缘性能应不低于电缆本体,所用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要低,在结构上应对电缆附件中电场的突变能完善处理,有改变电场分布的措施。

二、电场分布原理

高压电缆每一相线芯外均有一接地的(铜)屏蔽层,导电线芯与屏蔽层之间形成径向分布的电场。也就是说,正常电缆的电场只有在做电缆头时,剥去了屏蔽层,改变了电缆原有的电场分布,将产生对绝缘极为不利的切向电场(沿导线轴向的电力线)。在剥去屏蔽层芯线的电力线向屏蔽层断口处集中。那么在屏蔽层断口处就是电缆最容易击穿的部位。电缆最容易击穿的屏蔽层断口处,我们采取分散这集中的电力线(电应力),用介电常数为20~30,体积电阻率为108~1012Ω〃cm 材料制作的电应力控制管(简称应力管),套在屏蔽层断口处,以分散断口处的电场应力(电力线),保证电缆能可靠运行。下图中左边是没装应力管,右边是装应力管的电场分布情况。要使电缆可靠运行,电缆头制作中应力管非常重要,而应力管是在不破坏主绝缘层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分散电应力的效果的。在电缆本体中,芯线外表面不可能是标准圆,芯线对屏蔽层的距离会不相等,根据电场原理,电场强度也会有大小,这对电缆绝缘也是不利的。为尽量使电缆内部电场均匀,芯线外有一外表面圆形的半导体层,使主绝缘层的厚度基本相等,达到电场均匀分布的目的。为尽量使电缆在屏蔽层断口处电场应力分散,应力管与铜屏蔽层的接触长度要求不小于20mm,短了会使应力管的接触面不足,应力管上的电力线会传导不足,(因为应力管长度是一定的)长了会使电场分散区(段)减小,电场分散不足。一般在20~25mm左右。在做中间接头时,必须把主绝缘层也剥去一部分,芯线用铜接管压接后,用填料包平(圆)。这以后有二种制作方法:

1.热缩套管:用热缩材料制作的主绝缘套管缩住,主绝缘套管外缩半导体管,再包金属屏蔽层,最后外护套管。

2.预制式附件:所用材料一般为硅橡胶或乙丙橡胶。为中空的圆柱体,内孔壁是半导体层,半导体层外是主绝缘材料。

中间接头预制管要两头都套在电缆的主绝缘层外,各与主绝缘层连接长度不小于10mm。电缆主绝缘头上不必削铅笔头(在电缆芯线上尽量留半导体层)。

铜接管表面要处理光滑,包适量填料,关键技术问题: 附件的尺寸与待安装的电缆的尺寸配合要符合规定的要求。

另外也需采用硅脂润滑界面,以便于安装,同时填充界面的气隙,消除电晕。

预制附件一般靠自身橡胶弹力可以具有一定密封作用,有时可采用密封胶及弹性夹具增强密封。

预制管外面同热缩的一样,半导体层和铜屏蔽层,最外面是外护层。目前35KV以上电压的基本上都用预制式电缆附件。

三、电缆附件适用标准

电缆附件的标准主要有三个层次。

1、第一层次:IEC标准

IEC62067《额定电压150kV(Um=170kV)以上至500kV(Um=550kV)挤出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的电力电缆系统----试验方法和要求》

IEC60840《额定电压30kV(Um=36kV)以上至150kV(Um=170kV)挤出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试验方法和要求》

IEC60859《额定电压72.5kV及以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的电缆联接装臵》

IEC60502《额定电压1kV(Um=1.2kV)以上至30kV(Um=36kV)挤出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IEC60055《额定电压18/30kV及以下纸绝缘金属护套(带有铜或铝导体,但不包括压气和充油电缆)》第1部分“电缆及附件试验”中第七章:附件的型式试验

IEC61442《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0kV(Um=36kV)电力电缆附件试验方法》。

2、第二层次:国家标准(GB标准)GB/Z 18890《额定电压220kV(Um=25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GB/T 11017《额定电压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GB5589《电缆附件试验方法》 GB9327《电缆导体压缩和机械连接接头试验方法》

GB14315《电线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

注:GB11033《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技术要求》已下放为JB/T8144

3、第三层次:行业标准

JB标准(机械行业协会标准)JB/T8144《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技术要求》原GB11033 JB6464《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直通型绕包式接头》

JB6465《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户内型、户外型瓷套式终端》

JB6466《额定电压8.7/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户内型、户外型瓷套式终端》

JB6468《额定电压8.7/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户内型、户外型绕包式终端》

JB7829《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户内型、户外型热收缩式终端》

JB7830《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直通型热收缩式接头》

JB7831《额定电压8.7/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户内型、户外型浇注式终端》

JB7832《额定电压8.7/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直通型浇注式接头》

JB/T8501.1《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塑料绝缘电力电缆户内型、户外型预制装配式终端》

JB/T8503.2《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塑料绝缘电力电缆户内型、户外型预制装配式接头》

★ 电缆终端电应力控制方法: 电应力控制是中高压电缆附件设计中的极为重要的部分。电应力控制是对电缆附件内部的电场分布和电场强度实行控制,也就是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得电场分布和电场强度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电缆附件运行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对于电缆终端而言,电场畸变最为严重,影响终端运行可靠性最大的是电缆外屏蔽切断处,而电缆中间接头电场畸变的影响,除了电缆外屏蔽切断处,还有电缆末端绝缘切断处。为了改善电缆绝缘屏蔽层切断处的电应力分布,一般采用 以下几种方法:

1、几何形状法

采用应力锥缓解电场应力集中: 应力锥设计是常见的方法,从电气的角度上来看也是最可靠的最有效的方法。应力锥通过将绝缘屏蔽层的切断处进行延伸,使零电位形成喇叭状,改善了绝缘屏蔽层的电场分布,降低了电晕产生的可能性,减少了绝缘的破坏,保证了电缆的运行寿命。

采用应力锥设计的电缆附件有绕包式终端、预制式终端、冷缩式终端。

2、参数控制法

采用高介电常数材料缓解电场应力集中

高介电常数材料:

采用应力控制层---上世纪末国外开发了适用于中压电缆附件的所谓应力控制层。其原理是采用合适的电气参数的材料复合在电缆末端屏蔽切断处的绝缘表面上,以改变绝缘表面的电位分布,从而达到改善电场的目的。另一方法是增大屏蔽末端绝缘表面电容(Cs),从而降低这部分的容抗,也能使电位降下来,容抗减小会使表面电容电流增加,但不会导致发热,由于电容正比于材料的介电常数,也就是说要想增大表面电容,可以在电缆屏蔽末端绝缘表面附加一层高介电常数的材料。

目前应力控制材料的产品已有热缩应力管、冷缩应力管、应力控制带等等,一般这些应力控制材料的介电常数都大于20,体积电阻率为108-1012Ω.cm。应力控制材料的应用,要兼顾应力控制和体积电阻两项技术要求。虽然在理论上介电常数是越高越好,但是介电常数过大引起的电容电流也会产生热量,促使应力控制材料老化。同时应力控制材料作为一种高分子多相结构复合材料,在材料本身配合上,介电常数与体积电阻率是一对矛盾,介电常数做得越高,体积电阻率相应就会降低,并且材料电气参数的稳定性也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长时间电场中运行,温度、外部环境变化都将使应力控制材料老化,老化后的应力控制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体积电阻率变大,应力控制材料成了绝缘材料,起不到改善电场的作用,体积电阻率变小,应力控制材料成了导电材料,使电缆出现故障。这就是应用应力控制材料改善电场的热缩式电缆附件为什么只能用于中压电力电缆线路和热缩式电缆附件经常出现故障的原因所在,同样采用冷缩应力管和应力控制带的电缆附件也有类似问题。

采用非线性电阻材料---非线性电阻材料(FSD)也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它利用材料本身电阻率与外施电场成非线性关系变化的特性,来解决电缆绝缘屏蔽切断处电场集中分布的问题。非线性电阻材料具有对不同的电压有变化电阻值的特性。当电压很低的时候,呈现出较大的电阻性能;当电压很高的时候,呈现出较小的电阻性能。采用非线性电阻材料能够生产出较短的应力控制管,从而解决电缆采用高介电常数应力控制管终端无法适用于小型开关柜的问题。

非线性电阻材料亦可制成非线性电阻片(应力控制片),直接绕包在电缆绝缘屏蔽切断处上,缓解这一点的应力集中的问题。

采用应力控制层和采用非线性电阻材料缓解电场应力集中分布(也叫综合控制法)

★中低压电缆附件主要种类:

中低压电缆附件目前使用得比较多的产品种类主要有热收缩附件、预制式附件、冷缩式附件。它们分别有以下特点:

热收缩附件:

所用材料一般为以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EVA)及乙丙橡胶等多种材料组分的共混物组成。该类产品主要采用应力管处理电应力集中问题。亦即采用参数控制法缓解电场应力集中。

主要优点是轻便、安装容易、性能尚好。价格便宜。

应力管是一种体积电阻率适中(1010-1012Ω•cm),介电常数较大(20--25)的特殊电性参数的热收缩管,利用电气参数强迫电缆绝缘屏蔽断口处的应力疏散成沿应力管较均匀的分布。这一技术一般用于35kV及以下电缆附件中。因为电压等级高时应力管将发热而不能可靠工作。

其使用中关键技术问题是: 要保证应力管的电性参数必须达到上述标准规定值方能可靠工作。另外要注意用硅脂填充电缆绝缘半导电层断口出的气隙以排除气体,达到减小局部放电的目的。交联电缆因内应力处理不良时在运行中会发生较大收缩,因而在安装附件时 注意应力管与绝缘屏蔽搭盖不少于20mm,以防收缩时应力管与绝缘屏蔽脱离。热收缩附件因弹性较小,运行中热胀冷缩时可能使界面产生气隙,因此密封技术很重要,以防止潮气浸入。

预制式附件:所用材料一般为硅橡胶或乙丙橡胶。主要采用几何结构法即应力锥来处理应力集中问题。其主要优点是材料性能优良,安装更简便快捷,无需加热即可安装,弹性好,使得界面性能得到较大改善。是近年来中低压以及高压电缆采用的主要形式。

存在的不足在于对电缆的绝缘层外径尺寸要求高,通常的过盈量在2-5mm(即电缆绝缘外径要大于电缆附件的内孔直径2-5mm),过盈量过小,电缆附件将出现故障;过盈量过大,电缆附件安装非常困难(工艺要求高)。特别在中间接头上问题突出,安装既不方便,又常常成为故障点。此外价格较贵。

其使用中关键技术问题是:附件的尺寸与待安装的电缆的尺寸配合要符合规定的要求。另外也需采用硅脂润滑界面,以便于安装,同时填充界面的气隙。预制附件一般靠自身橡胶弹力可以具有一定密封作用,有时可采用密封胶及弹性夹具增强密封。

冷缩式附件:所用材料一般为硅橡胶或乙丙橡胶。冷缩式附件一般采用几何结构法与参数控制法来处理电应力集中问题。几何结构法即采用应力锥缓解电场集中分布的方式要优于参数控制法的产品。

与预制式附件一样,材料性能优良、无需加热即可安装、弹性好,使得界面性能得到较大改善,与预制式附件相比,它的优势在如安装更为方便,只需在正确位臵上抽出电缆附件内衬芯管即可安装完工。所使用的材料从机械强度上说比预制式附件更好,对电缆的绝缘层外径尺寸要求也不是很高,只要电缆附件的内径小于电缆绝缘外径2mm(资料上这样的,这与预制式附件要求2-5mm有偏差—编者)就完全能够满足要求。因此冷缩式附件施工安装比较方便。其最大特点是安装工艺更方便快捷,安装到位后,其工作性能与预制式附件一样。

价格与预制式附件相当,比热收缩附件略高,是性价比最合理的产品。

其使用中关键技术问题与预制式附件相同。

另外,冷缩式附件产品从扩张状况还可分为工厂扩张式和现场扩张式两种,一般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冷缩式附件多采用工厂扩张式,其有效安装期在6个月内,最长安装期限不得超过两年,否则电缆附件的使用寿命将受到影响。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冷缩式附件则多为现场扩张式,安装期限不受限制,但需采用专用工具进行安装,专用工具一般附件制造厂均能提供,安装十分方便,安装质量可靠。

★铅笔头问题:

制作电缆头(端头和接头)时,为什么在电缆端部将主绝缘层削“铅笔头”形状?不削会有什么害处?

在制作终端头时,可以不削铅笔头。但是,如电缆绝缘端部与接线金具之间需包绕密封带时,为保证密封效果,通常将绝缘端部削成锥体,以保证包绕的密封带与绝缘能很好的粘合。

在制作中间接头时,如果所装接头为预制型结构(含预制接头、冷缩接头),绝缘端部不要削成锥体,因为这种类型的接头,在接头内部中间部分都有一根屏蔽管,该屏蔽管的长度只比铜或铝连接管稍长,如电缆绝缘削成锥体,锥体的根部将离开屏蔽管,连接管部分的空隙将不会被屏蔽,从而影响到接头的性能,造成接头在中部击穿。如果所装接头为热缩型或绕包型结构时,绝缘端部必须削成锥体,即制成反应力锥,同时必须将锥面用砂带抛光,因为锥面的长度远大于绝缘端部直角边的长度,故而沿着锥面的切向场强远小于绝缘直角边的切向场强,沿锥面击穿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接头的性能。

★应力管和应力疏散胶:

电缆附件中应力管和应力疏散胶主要用于缓和分散电应力的作用,能否介绍一下应力管和应力疏散胶的材质构成,应力管和应力疏散胶中是否含有半导体成分?

应力管和应力疏散胶的材质构成都是由多种高分子材料共混或共聚而成,一般基材是极性高分子,再加入高介电常数的填料等等。应力管和应力疏散胶中是否含有半导体成分这就要看生产厂家的材料配方了,有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电缆接地问题:

高压电力电缆的铜屏蔽和钢铠一般都需要接地,两端接地和一端接地有什么区别?制作电缆终端头时,钢铠和铜屏蔽层能否焊接在一块?制作电缆中间头时,钢铠和铜屏蔽层能否焊接在一块?

35KV高压电缆多为单芯电缆,单芯电缆在通电运行时,在屏蔽层会形成感应电压,如果两端的屏蔽同时接地,在屏蔽层与大地之间形成回路,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样电缆屏蔽层会发热,损耗大量的电能,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通常采用一端接地的方式,当线路很长时还可以采用中点接地和交叉互联等方式。在制作电缆头时,将钢铠和铜屏蔽层分开焊接接地,是为了便于检测电缆内护层的好坏,在检测电缆护层时,钢铠与铜屏蔽间通上电压,如果能承受一定的电压就证明内护层是完好无损。如果贵单位没有这方面的要求,用不着检测电缆内护层,也可以将钢铠与铜屏蔽层连在一起接地(我们提倡分开引出后接地)。

为什么高压单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要采用特殊的接地方式?

电力安全规程规定:电气设备非带电的金属外壳都要接地,因此电缆的铝包或金属屏蔽层都要接地。通常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缆都采用两端接地方式,这是因为这些电缆大多数是三芯电缆,在正常运行中,流过三个线芯的电流总和为零,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外基本上没有磁链,这样,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就基本上没有感应电压,所以两端接地后不会有感应电流流过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但是当电压超过35kV时,大多数采用单芯电缆,单芯电缆的线芯与金属屏蔽的关系,可看作一个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当单芯电缆线芯通过电流时就会有磁力线交链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使它的两端出现感应电压。

感应电压的大小与电缆线路的长度和流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电缆很长时,护套上的感应电压叠加起来可达到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在线路发生短路故障、遭受操作过电压或雷电冲击时,屏蔽上会形成很高的感应电压,甚至可能击穿护套绝缘。此时,如果仍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三相互联接地,则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将会出现很大的环流,其值可达线芯电流的50%--95%,形成损耗,使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发热,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电能,而且降低了电缆的载流量,并加速了电缆绝缘老化,因此单芯电缆不应两端接地。[个别情况(如短电缆或轻载运行时)方可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三相互联接地。]然而,当铝包或金属屏蔽层有一端不接地后,接着带来了下列问题:当雷电流或过电压波沿线芯流动时,电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不接地端会出现很高的冲击电压;在系统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流经线芯时,电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不接地端也会出现较高的工频感应电压,在电缆外护层绝缘不能承受这种过电压的作用而损坏时,将导致出现多点接地,形成环流。因此,在采用一端互联接地时,必须采取措施限制护层上的过电压,安装时应根据线路的不同情况,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的一定位臵采用特殊的连接和接地方式,并同时装设护层保护器,以防止电缆护层绝缘被击穿。

据此,高压电缆线路安装时,应该按照GB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程》的要求,单芯电缆线路的金属护套只有一点接地时,金属护套任一点的感应电压不应超过50-100V(未采取不能任意接触金属护套的安全措施时不大于50V;如采取了有效措施时,不得大于100V),并应对地绝缘。如果大于此规定电压时,应采取金属护套分段绝缘或绝缘后连接成交叉互联的接线。为了减小单芯电缆线路对邻近辅助电缆及通信电缆的感应电压,应尽量采用交叉互联接线。对于电缆长度不长的情况下,可采用单点接地的方式。为保护电缆护层绝缘,在不接地的一端应加装护层保护器。

由此可见,高压电缆线路的接地方式(主要是单芯电缆)有下列几种:

1.护层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通过护层保护接 地----可采用方式;

2.护层中点直接接地,两端屏蔽通过护层保护接地---常用方式;

3.护层交叉互联----常用方式; 4.电缆换位,金属护套交叉互联---效果最好的接地方式;

5.护套两端接地---不常用,仅适用于极短电缆和小负载电缆线路。

★有关绝缘的三个问题:

从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结构中可以看出,在电缆主绝缘层外面有一层外半导体和铜屏蔽,如果电缆中这层外半导体层和铜屏蔽不存在,那么三芯电缆中芯与芯之间会不会发生绝缘击穿?

在三芯电缆终端头中必然有一小段电缆的外半导体和铜屏蔽层被剥除,那么该小段电缆是不是薄弱环节? 能否通过少剥除外半导体和铜屏蔽层(尽量保留较长的外半导体和铜屏蔽层)的办法来克服这个问题? 保留较长外半导体和铜屏蔽层有什么坏处?

在电缆结构上的所谓“屏蔽”,实质上是一种改善电场分布的措施。电缆导体由多根导线绞合而成,它与绝缘层之间易形成气隙,导体表面不光滑,会造成电场集中。在导体表面加一层半导电材料的屏蔽层,它与被屏蔽的导体等电位并与绝缘层良好接触,从而避免在导体与绝缘层之间发生局部放电,这一层屏蔽为内屏蔽层;同样在绝缘表面和护套接触处也可能存在间隙,是引起局部放电的因素,故在绝缘层表面加一层半导电材料的屏蔽层,它与被屏蔽的绝缘层有良好接触,与金属护套等电位,从而避免在绝缘层与护套之间发生局部放电,这一层屏蔽为外屏蔽层;没有金属护套的挤包绝缘电缆,除半导电屏蔽层外,还要增加用铜带或铜丝绕包的金属屏蔽层,这个金属屏蔽层的作用,在正常运行时通过电容电流;当系统发生短路时,作为短路电流的通道,同时也起到屏蔽电场的作用。可见,如果电缆中这层外半导体层和铜屏蔽不存在,三芯电缆中芯与芯之间发生绝缘击穿的可能性非常大。

制作电缆终端或接头时剥除一小段屏蔽层主要目的是用来保证高压对地的爬电距离的,这个屏蔽断口处应力十分集中,是薄弱环节!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应力处理。(用应力锥或应力管等)

剥除屏蔽层的长度以保证爬电距离;增强绝缘表面抗爬电能力为依据。屏蔽层剥切过长将增加施工的难度,增加电缆附件的成本完全没有必要。★电缆头安装的基本操作工艺:

(1)基本要求:电缆头是电缆线路中最薄弱的部分,其安装质量的好坏是电缆线路难否安全运行的关键,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1)电缆头在安装时要防潮,不应在雨天、雾天、大风天做电缆头,平均气温低于0℃时,电缆应预先加热。

2)施工中要保证手和工具、材料的清洁。操作时不应做其他无关的事(特别不能抽烟!)。

3)所用电缆附件应预先试装,检查规格是否同电缆一致,各部件是否齐全,检查出厂日期,检查包装(密封性),防止剥切尺寸发生错误。★电缆头安装的前期工作:

1.电缆敷设前要检查电缆本体的绝缘,在电缆头上找出色相排列情况,避免三芯电缆中间头上(为对齐相序)芯线交叉。

2.电缆敷设后要做电缆的直流耐压试验,试验后对电缆头做好密封,防止受潮。

3.中间头电缆要留余量及放电缆的位臵。

★基本操作工艺:

1)剥外护套:为防止钢甲松散,应先在钢甲切断处内侧把外护层剥去一圈(外侧留下),做好卡子*,用铜丝绑紧钢甲并焊妥钢甲接地线。最后剥外护套

2)锯钢甲:上一步完成后,在卡子边缘(无卡子时为铜丝边缘)顺钢甲包紧方向锯一环形深痕,(不能锯断第二层钢甲,否则会伤到电缆),用一字螺丝刀撬起(钢甲边断开),再用钳子拉下并转松钢甲,脱出钢甲带,处理好锯断处的毛刺。整个过程都要顺钢甲包紧方向,不能把电缆上的钢甲搞松。3)剥内护绝缘层:注意保护好色相标识线,保证铜屏蔽层与钢甲之间的绝缘。

4)焊接屏蔽层接地线:把内护层外侧的铜屏蔽层铜带上的氧化物去掉,涂上焊锡。把附件的接地扁铜线(分成三股),在涂上焊锡的铜屏蔽层上绑紧,处理好绑线的头,再用焊锡与铜屏蔽层焊住,焊住线头。

下图是终端头的接地线安装方法(中间头也一样,只是接地线不用向后),外护套防潮段表面一圈要用砂皮打毛,涂密封胶,以防止水渗进电缆头。屏蔽层与钢甲两接地线要求分开时,屏蔽层接地线要做好绝缘处理。

5)铜屏蔽层处理:在电缆芯线分叉处做好色相标记,按电缆附件说明书,正确测量好铜屏蔽层切断处位臵,用焊锡焊牢(防止铜屏蔽层松开),在切断处内侧用铜丝扎紧,顺铜带扎紧方向沿铜丝用刀划一浅痕(注意不能划破半导体层!),慢慢将铜屏蔽带撕下,最后顺铜带扎紧方向解掉铜丝。

6)剥半导电层:在离铜带断口10mm处为半导电层断口,断口内侧包一圈胶带作标记。

①可剥离型:在预定的半导电层剥切处(胶带外侧),用刀划一环痕,从环痕向未端划两条竖痕,间距约10mm。然后将些条形半导电层从未端向环形痕方向撕下(注意,不能拉起环痕内侧的半导电层!),用刀划痕时不应损伤绝缘层,半导电层断口应整齐。检查主绝缘层表面有无刀痕和残留的半导电材料,如有应清理干净。

②不可剥离型:从芯线未端开始用玻璃刮掉半导电层(也可用专用刀具),在断口处刮一斜坡,断口要整齐,主绝缘层表面不应留半导电材料,且表面应光滑。

7)清洁主绝缘层表面:用不掉毛的浸有清洁剂的细布或纸擦净主绝缘表面的污物,清洁时只允许从绝缘端向半导体层,不允许反复擦,以免将半导电物质带到主绝缘层表面。8)安装半导电管(终端头):半导电管在三根芯线离分叉处的距离应尽量相等,一般要求离分支手套50mm,半导电管要套住铜带不小于20mm,外半导电层已留出20mm,在半导电层断口两侧要涂应力疏散胶(外侧主绝缘层上15mm长),主绝缘表面涂硅脂。半导电管热缩时注意:铜带不松动表面要干净(原焊锡要焊牢),半导电管内不一点空气。

9)安装分支手套:在内绝缘层和钢甲这段用填料包平,在手指口和外护层防潮处涂上密封胶,分支手套小心套入,(做好色相标记)热缩分支手套,电缆分支中间尽量少缩(此处最容易使分支手套破裂),涂密封胶的4个端口要缩紧。

10)安装绝缘套管和接线端子:测量好电缆固定位臵和各相引线所需长度,锯掉多余的引线。测量接线端子压接芯线的长度,按尺寸剥去主绝缘层(稍有锥度),芯线上涂点导电膏或硅脂,压接线端子(千万要对好接线螺丝穿孔的方向!)。处理掉压接处的毛刺,接线端子与主绝缘层之间用填料包平(压接痕也要包平),套绝缘热缩管(套住分支手套的手指),在接线端子上涂密封胶,最后一根绝缘热缩套管要套住接线端子(除接触面以外部分),绝缘套管都要上面一根压住下面一根。最后套色相管(户外式套雨裙)。★中间头安装方法:

中间头制作方法在准备工作上同终端头是一样的,做钢甲接地线和屏蔽层接地线的(扁铜线)引线方向可不一样(向后也可以,软线可以反过来的),只是电缆芯线尺寸有严格要求(包括铜屏蔽层)。中间头的电缆引线有长(895mm)短(565mm)之分,这长度包括30mm一头的钢铠接地线位臵。

1.钢铠接地线

按照尺寸(895mm和565mm)处用刀割断外护层,往电缆头30mm处再割断外护层,去掉这30mm外护层,用砂皮打光(去掉油漆),上好焊锡(要放助焊剂),用铜丝把接地扁铜线绑紧,再用焊锡把扁铜线和铜丝同钢铠焊结实(特别是扁铜线头和铜丝头要焊住),然后擦掉助焊剂(助焊剂有腐蚀性,一定要擦干净),最好在铜丝外层用铁皮打一卡子,最后剥掉外护层和钢带,在钢带断口往外20mm割断内护(绝缘)层。把内护层去掉,保护好色相细条,一般用有色胶带绑在引线上。

2.安装应力管

把引线分开弯曲好,在引线离头(长675mm,短345mm)处用记号笔划一圈,圈外包2层胶带(边沿在线上),擦干净铜带表面,用焊锡固定铜带,再在线上绑2圈铜丝,用刀在铜丝与胶带之间把铜带划出痕迹(不能划太深,不能划破半导电层),去掉胶带,顺铜带绑紧方向撕下铜带,铜屏蔽层断口不留毛刺。离铜带断口50mm处扎2圈胶带(胶带外沿在50mm处),在胶带外沿用刀把半导电层割一圈,同终端头一样把引线头部半导电层剥去,并处理干将主绝缘层表面,在半导电层断口涂上应力疏散胶。把半导电应力控制管套住铜带20mm,用喷灯热缩(注意把空气排出)。

3.压铜接管

离引线头60mm至85mm处削锥形(铅笔头),以后留出5mm内半导电层,剥出芯线,涂导电膏,把铜接管孔内处理干净,芯线穿进半个(半个不到1mm)铜接管,压紧铜接管。把2支外护套管分别套到两电缆上(过分叉),把2支半导电管和2支绝缘管穿在一起套进电缆长引线上,检查6支应力控制管全部热缩到位后,14支套管全部套好后,把芯线对好相位,穿入铜接管(到底),压紧铜接管。(注意:在压铜接管之前,必须把所有套管都套进电缆。)

4.缩护套管

处理掉铜接管上的毛刺,在锥形(铅笔头)用半导电带包平,外层包填充胶。按下图第1缩内绝缘管,第2缩外绝缘管,第3缩外半导电管(2支,保证在铜屏蔽层上长度不小于20mm),中间交叉。热缩时要从中间开始,防止套管内留空气。热缩时热量要尽可能均匀,注意火焰喷到另外两相引线上,铜带上要涂硅脂。

5.接好屏蔽层

套管缩好后,把三根引线并在一起,在半导电管外包紧钢丝网。把两根铜屏蔽层的接地扁铜线绑紧铜丝网后对接,用焊锡焊住接头。

6.钢铠接地和外护套

当钢铠接地与屏蔽层接地有分开要求时,要把钢铠接地的扁铜线做绝缘处理,然后对接,接头处绝缘要求更高些。外护套(2个)对接处不小于100mm,电缆外护层与外护套连接处要打毛,涂上密封胶,最后把外护套缩紧。复习题

一. 填空 1.良好的电缆附件应具有以下性能(线芯连接)好(绝缘性能)好。2.电缆(终端头)和(中间头)统称为电缆附件。3.电缆附件的(绝缘性能)应不低于(电缆)本体。4.电缆附件应与电缆本体一样能(长期安全运行),并具有与电缆相同的(使用寿命)。

5.应力管与铜屏蔽层的接触长度要求不小于(20)mm 6.应力管的作用是(分散)断口处的{电力线(电应力)} 7.硅脂用来(润滑)界面,以便于(安装),同时填充界面(气隙),消除(电晕)

8.预制式附件所用材料一般为(硅橡胶)和(乙丙橡胶)9.交联聚乙烯电缆主绝缘层外有一层(外半导体)和(铜屏蔽)层 10.电缆头在制安时要防潮,不应在(雨天)(雾天)(大风天)制作。

11.内半导体也叫(内屏蔽层)作用是避免(导体)与(绝缘层)之间发生局部放电。

12.外半导体也叫(外屏蔽层)其作用是避免(绝缘层)和(内护套)之间发生局部放电。

判断题 1.电缆终端头是电缆与其他电气设备连接的部件。√ 2.电缆中间头是将两根电缆连接起来的部件。√ 3.电缆附件的绝缘性能应不低于电缆本体。√ 4.电缆最容易被击穿的部位是屏蔽层断口处。√ 5.电缆终端电应力控制法无非就是几何形状法和参数控制法。√ 6.热收缩附件是采用参数控制法来缓解电场应力应力集中。√ 7.制作终端头时,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削铅笔头。× 8.剥除屏蔽层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局部放电。× 9.几何形状法就是应力锥法。√

10.参数控制法一般见于热缩附件。√ 论述题

1.试论电缆终端电应力控制方法:

电应力控制是中高压电缆附件设计中的极为重要的部分。电应力控制是对电缆附件内部的电场分布和电场强度实行控制,也就是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得电场分布和电场强度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电缆附件运行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2.试论预制式附件是如何处理电应力的,有何优点。

预制式附件所用材料一般为硅橡胶或乙丙橡胶,主要采用几何结构法即应力锥来处理应力集中问题。

主要优点是材料性能优良安装更简便快捷,无需加热即可安装,弹性好,使得界面性能得到较大改善。四.简答题

1.中高压电缆附件有哪些主要种类 答:热缩式,预制式,冷缩式

2.几何结构法即应力锥与参数控制法相比,哪种方式在处理电应力集中问题上更优越

答:几何结构法

3.电缆终端头的定义是什么?

答:电缆终端头是将电缆与其他电气设备连接的部件 4.电缆中间头的定义是什么?

答:电缆中间头是将两根电缆连接起来的部件

5.做电缆头时,剥取屏蔽层,将产生对绝缘极为不利的什么电场?

答:切向电场(沿导线轴向的电力线)6.电缆附件预先试装的目的是什么?

答:检查规格是否同电缆一致;各部件是否齐全,检查出厂日期,检查包装(密封性),防止剥切尺寸发生错误。五.选择题

1.做电缆头时,剥去屏蔽层将产生对绝缘极其不利的(C)A径向电场 B轴向电场 C切向电场

2.热缩附件是如何处理电应力集中问题的(C)A几何结构法 B绕包法 C参数控制法 3.电缆最容易被击穿的部位是(C)

A三叉口 B端部 C屏蔽层断口处 D剥去屏蔽的部位 4.电缆线芯与主绝缘之间有一层(C)A铜屏蔽层 B外半导体 C内半导体 5.冷缩附件的材料一般采用(C)

A高分子材料 B高介电常数材料 C硅橡胶或乙丙橡胶 6.硅脂在制作电缆头时的作用主要是(B,D)A密封 B润滑 C增加绝缘 D填充气隙

7.制作电缆头时,剥除一小段屏蔽层的主要目的是(A)A保证爬电距离 B改善电场分布 C消除局部放电

篇3:高压电缆头制作总结

电力电缆在制造、敷设施工、运行维护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产品质量、过负荷运行、外力破坏以及终端头与中间接头制作不规范等问题, 这些都是导致电缆线路发生运行故障的直接原因。尤其电缆终端头与中间接头是电缆线路中绝缘结构相对薄弱、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位。运行管理经验说明, 很多事故都暴露了我们在电缆线路的工程管理和质量管理上存在众多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去认真研究电缆的敷设、电缆终端头与中间接头的制作事项等问题, 从而确保电缆长周期安全运行。

1 不同电缆附件的比较

1.1 热缩电缆附件

热缩电缆附件主要靠应力管来处理电应力集中问题, 亦即采用参数控制法缓解电场应力集中。应力管是一种体积电阻率适中, 介电常数较大的特殊电性参数的热收缩管, 利用电气参数强迫电缆绝缘屏蔽断口处的应力疏散成沿应力管较均匀地分布。其使用中关键技术问题是要注意用硅脂填充电缆绝缘半导电层断口处的气隙以排除气体, 达到减小局部放电的目的。交联电缆因内应力处理不良时在运行中会发生较大收缩, 因而在安装附件时注意应力管与绝缘屏蔽搭盖不少于2 0 m m, 以防收缩时应力管与绝缘屏蔽脱离。热收缩附件因弹性较小, 运行中热胀冷缩时可能使界面产生气隙, 因此密封技术很重要, 以防止潮气浸入。

1.2 预制式附件

预制式附件主要采用几何结构法即应力锥来处理应力集中问题。其主要优点是材料性能优良, 安装简便快捷, 无需加热即可安装, 弹性好, 使得界面性能得到较大改善, 是近年来中低压以及高压电缆采用的主要形式。存在的不足在于对电缆的绝缘层外径尺寸要求高, 通常的过盈量在2~5 m m (即电缆绝缘外径要大于电缆附件的内孔直径2~5mm) , 过盈量过小, 电缆附件将出现故障;过盈量过大, 电缆附件安装非常困难, 此外价格较贵。安装时要注意采用硅脂润滑界面, 以便于安装, 同时填充界面的气隙。预制式附件一般靠自身橡胶弹力可以具有一定密封作用, 有时亦可采用密封胶及弹性夹具增强密封。

1.3 冷缩式附件

冷缩式附件一般采用几何结构法与参数控制法来处理电应力集中问题。与预制式附件一样, 材料性能优良、无需加热即可安装、弹性好, 使得界面性能得到较大改善。不同点在于它的安装更为方便快捷, 只需在正确位置上抽出电缆附件内衬芯管即可安装完工;所使用的材料从机械强度上说比预制式附件更好, 对电缆的绝缘层外径尺寸要求也不是很高, 只要电缆附件的内径要略小于电缆绝缘外径, 就完全能够满足要求;价格与预制式附件相当, 比热收缩附件略高, 是性价比最合理的产品。另外, 冷缩式附件产品从扩张状况可分为工厂扩张式和现场扩张式两种, 一般3 5 k 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冷缩式附件多采用工厂扩张式, 其有效安装期在6个月内, 最长安装期限不得超过两年, 否则电缆附件的使用寿命将受到影响。66k 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冷缩式附件则多为现场扩张式, 安装期限不受限制, 但需采用专用工具进行安装, 专用工具一般附件制造厂均能提供, 安装十分方便, 安装质量可靠。

2 施工制作注意事项

2.1 从事作业的人员。

很多单位施工时没有确保工程质量的监督措施, 敷设安装质量和运行维护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启用不懂或一知半解电缆线路施工工艺人员从事电缆头的制作工作。他们的技能全都是从师傅“穿帮带”学来的技术, 对电缆从敷设到终端头、中间头制作的施工工艺重视性认识不足。因此, 很有必要对从事电缆作业的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 制定电缆施工工艺标准, 加强电缆头制作工艺管理。

2.2 电缆附件的选用。

施工时尽量选用冷缩电缆头, 因为冷缩硅橡胶电缆附件, 制作简单方便, 不用喷灯, 不用焊锡。且硅橡胶电缆附件有弹性, 紧紧地贴在电缆上, 克服了热缩材料的缺点。热缩材料没有弹性, 在电缆热胀冷缩的过程中, 会与电缆本体间出现间隙, 这就为水树的发展提供了便利。通常情况下, 35k V中间接头就有两种不同的配置, 一种是常规型, 一种是附加防水外壳及聚氨酯密封胶型。一般场所可选用常规型冷缩中间接头, 在长年浸水的环境及有接地引出连接接地箱的情况下建议选用附加防水外壳及聚氨酯密封胶的产品。110k V中间接头的配置品种较多。有普通型、有带防水铜壳型、有带复合绝缘防水铜壳型、还有带防水铜壳加玻璃钢防水外壳型等。一般情况下可选用带复合绝缘防水铜壳型, 既密封防水又可抗外力破坏。

2.3 铅笔头制作问题。

在制作终端头时, 有的可以不削铅笔头, 但是如电缆绝缘端部与接线工具之间需包绕密封带时, 为确保密封效果, 通常将绝缘端部削成锥体, 以确保包绕的密封带与绝缘能很好地。在制作中间接头时, 如果所装接头为预制型结构 (含预制接头、冷缩接头) , 一般绝缘端部不需削成锥体, 因为这种类型的接头, 在接头内部中间部分都有一根屏蔽管, 该屏蔽管的长度只比铜或铝连接管稍长, 如电缆绝缘削成锥体, 锥体的根部将离开屏蔽管, 连接管部分的空隙将不会被屏蔽, 从而影响到接头的性能, 造成接头在中部击穿;但如果所装接头为热缩型或绕包型结构时, 绝缘端部必须削成锥体, 即制成反应力锥, 同时必须将锥面用砂带抛光, 因为锥面的长度远大于绝缘端部直角边的长度, 故而沿着锥面的切向场强远小于绝缘直角边的切向场强, 沿锥面击穿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从而提高了接头的性能。

2.4 应力管和应力疏散胶的使用。

电缆附件中应力管和应力疏散胶主要用于缓和分散电应力的作用, 应力管和应力疏散胶的材质构成都是由多种高分子材料共混或共聚而成, 一般基材是极性高分子, 再加入高介电常数的填料等等, 这类材料必须按规定使用。

2.5 接地线的引出。

在制作电缆头时, 建议将钢铠和铜屏蔽层分开焊接引出接地, 这样做有利于检测电缆内护层的好坏。在检测电缆护层时, 钢铠与铜屏蔽间通上电压, 如果能承受一定的电压就说明内护层是完好无损。当然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用不着检测电缆内护层, 也可以将钢铠与铜屏蔽层连在一起接地, 我们提倡分开引出后接地。

3 结束语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供电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搞好电力电缆终端头与中间接头的安全可靠运行, 降低事故发生率, 提高供电质量, 这也是我们大家当前共同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电力系统设计手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2]刘介才.工厂供电 (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1996, 5

[3]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2006, 10

[4]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2010, 5

篇4:高压电缆头制作总结

【关键词】10kv高压电缆;中间接头防火盒;性能;研究

前言

中间接头防火盒在10kv高压电缆中的应用主要是起保护作用,一方面保护电缆接头处不被外界损伤,另一方面保证接头位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故障事态扩大化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因此,中间头防火盒应该在防爆、耐热及耐腐方面具有优良性能才能达到其保护作用的目的。对此,中间头防火盒在正式应用于10kv高压电缆中时需要先进行性能检测,以确保其质量,为电缆的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1.中间头防火盒防爆性能研究

防爆试验是中间头防火盒在应用于高压电缆之前需要进行的试验之一,其目的是证明中间头防火盒本身具有防爆能力,不会因为故障问题引发爆炸性事故,从而确保中间头防火盒性能的稳定,为10kv高压电缆的安全使用提供保障。

防爆试验在具体操作时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相对地短路故障防爆检测,二是相间短路故障防爆检测,具体的试验内容与要求如下所示(表1):

表1 防爆试验内容与要求

序号试验项目试验内容要求

01防爆试验单相或相间短路,短路电流有效值20kA以上,持续时间大于1S防爆盒无损伤,并没有着火引燃附近物品

1.1相对地短路故障防爆检测

1.1.1相对地短路故障模拟

对中间头防火盒防爆试验的研究首先需要模拟出中间头防火盒易出现爆炸风险的情况,其中一种情况是相对地短路故障,其具体的故障制作方法如下:

首先,将电缆的外护套和钢铠剥离,采用同安装中间接头一样的工艺手法,同时,还要剥切电缆的绝缘层和导体;其次,压接导体。取铜编织线的一端,将其压入电缆导体内,剩余一段则和铜带或铜铠连接到一起;第三,安装中间接头,安装流程按照常规安装工艺进行。

1.1.2试验过程及结论

防爆试验主要考核事项有两点,一是查看中间头保护盒是否存在坏损,二是查看中间头保护盒是否着火及灭火时间。具体试验方案如下:先根据厂家具体要求进行中间头安装,安装时中间头内部采用单相短路的方式,如果单相短路无法燃弧,则将其改为相间短路,具体做法是将相间用同一的铜线进行连接,然后在防爆盒附近放置纸片;最后,给电缆通电,将其电压控制在10kv,短路电流统一规定为20KA,持续时间大于1S,观察中间头防火盒及放置的纸片的相关情况。

在经过该项试验之后,实验现场的纸片没有燃烧,即中间头保护盒具有防爆能力。此外,中间盒也没有出现燃烧现象,且其内外均没有开裂火其它损坏迹象。

1.2相间短路故障防爆检测

1.2.1相间短路故障模拟

相对地短路故障缺陷如图所示(图1):

如图1所示,相间短路故障缺陷的制作方法如下:首先,同相对地短路短路故障制作方法一样,剥离电缆的相关部件;其次,压接导体时,铜编织线一段压入A相电缆导体中,另一端压入B相电缆导体中,然后用绝缘带将A、B两相的导体隔离;第三,使用铜编织线将A、B两相的铜屏蔽层连接;最后,按照中间头安装工艺完成C相接头的安装。

1.2.2实验过程及结论

相间短路故障防爆检测同相对地短路故障防爆检测的具体操作要求和实验方案相同,考核事项也一样,即检测中间头保护盒在相间短路盒相对地短路状况下的防爆情况,故不再详述。该项检测实验结束以后,被检测的中间头保护盒仍旧没有出现燃烧和坏损,可以判定合格通过该项试验。

2.中间头防火盒燃烧性能研究

2.1氧指数试验

对中间头保护盒进行氧指数试验的依据为GB/T 2406.2-2009《塑料 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 第2部分:室温试验》。试验采用的样品为中间头保护盒外壳,如图2所示。样品材料为均质制品,样品类别为Ⅲ型式样。

试验操作图下:首先将均质样品材料制作成试验样品,氧指数试验主要以燃烧的方式进行,因此制成的样品要在离燃端50mm处的位置画标线;其次,采用A-顶面点燃法来对样品进行试验,最后,记录燃烧的时间及其燃烧长度。

经过该项试验检测得出,中间头保护盒样品的氧指数为29.4%。

2.2燃烧热值的测定

该项测定试验的开展主要依据依据《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燃烧热值的测定》和《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试验采用样品同氧指数试验样品一致,具体试验操作如下:将样品用擦镜纸进行包裹,镶嵌点火丝以后放入氧弹自动量热议当中进行掺烧测定,样品需做2组平行试验,结果取平均值。该项试验的最终结果为试验样品的燃烧热值为0.184MJ/kg,其燃烧性能等级为A1。

2.3燃烧测定

在对中间头外壳材料的氧指数及燃烧定制测定完成之后,可对各厂家中的中间头进行检测,检测,其主要目的是查看其内部燃烧情况,要求达到效果为防爆盒外部温度不得高于95℃。试验的具体操作如下:

①在各厂家中间头内部(连接管处)连接一个统一的电阻丝;

②在各厂家中间头单相通大电流,使电阻丝发热;

③持续两个小时,测试各厂家中间头外壳温度;

④观察是否有内部燃烧现象。

经试验测定,验证防爆盒内部具有一定的耐高温性能,从整体来看防爆盒具有较好的耐热效果,符合质量要求标准。

3.中间头防火盒耐腐蚀性能研究

3.1碱性试验

对中间头防火盒耐腐蚀性能的检测是保证其质量及使用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掌握其耐腐蚀性能也能为日后高压电缆的性能检查提供参考。对中间头耐腐蚀性能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进行酸性试验来进行的,试验主要参考GB23864-2009《防火封堵材料》中耐酸性试验的相关要求。

3.1.1试验过程

第一,准备试验所用样,样品为完整的中间接头保护盒,内部为相应规格电缆,电缆两端断口已进行密封处理。

第二,准备酸性溶液,浓度在3%,试验温度保持在20℃±5℃。

第三,将带有中间接头保护盒的电缆浸入酸性溶液中,确保保护盒最高点的浸入溶液中。

最后,试验时间为3天,3天之后观察中间头保护盒的腐蚀情况。

3.1.2试验结果

3天试验期结束以后,将试验样本取出,发现其盒体外表略有腐蚀痕迹,中间接头保护盒内表面完好,未见腐蚀痕迹。

3.2碱性试验

检测保护盒的耐腐蚀性除了要对其进行酸性试验之外,还要检测其耐碱性。碱性试验中,参考依据、试验过程及要求都与酸性试验相同,只是将3%的酸溶液更换为3%碱溶液,检测3天。最终试验结果证明,碱溶液没有给接头盒外表面造成腐蚀,同样,其内部也完好如初。据此,通过酸碱试验证明,中间头防火盒具能很好的抗腐蚀,且这一作用效果为长期性。

小结

中间头保护盒的高性能是高压电缆安全运行的保证,文中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中间头保护盒的性能进行检测,但是实际操作中,为进一步强化保护盒质量,还需要进行其它方面的性能检测,如防水性能检测等。总之,对中间头防火盒的检测要本着安全至上的原则,实际操作要做到细致、全面,进而保证保护盒真正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韩筱慧.电力电缆中间接头温度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2012

[2]常文治.电力电缆好总监街头典型缺陷局部放电发展过程的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2013

篇5:高压电缆头制作总结

一、目的性:为了防止发生10KV环网柜(分接箱)电缆T型头、10KV电缆中间头由于施

工原因造成的设备故障,提高电缆头制作工艺水平,确保安装质量。

二、考试时间:2012年11月13~19日(上午8:30-12:00,下午2:30-5:30)

备注:每年的考试时间是不定期的,大概两年举办一次培训。

三、关联人:各所属供电局基建部负责人

由公司工程部负责人决定的需参加培训人员。

四、关联地址:汕头供电局带电作业基地,汕头市龙湖区衡山路66号紫虹南街汕头供电局

五、具体流程:

1、由人力部接收来自澄海供电局基建部联系人所转发的广东电网文件《关于举办2012 年汕头供电局10KV电缆T型头、电缆中间头制作安装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

2、人力部进行着手准备报名工作。

1)联系莲上工区工程部负责人确定参加培训人员名单。

2)填写参加培训人员申请登记表,需准备一寸照片2张,学历证明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岗位证书复印件‘即电工进网作业证书’。

3)填写完每位培训人员申请登记表后,对培训人员申请登记表进行扫描,再把登记表扫描件和电子档一起发送给澄海供电局计建部联系人。

4)根据澄海供电局计建部联系人要求再把培训人员申请登记表文本档拿到汕头供电局作业基地上交,并进行缴纳费用,每位培训员500元。

3、培训准备阶段

1、由人力部联系工程部负责人确定培训时间并由其安排人员根据所附文件《10KV冷缩电缆中间接头产品配套》、《10KV冷缩式电缆T型头产品配套》及《配套施工工具》准备好材料并准时参加考试。

4、考试成绩公布后续工作待续中……

5、等成绩出来后由人力部联系工程部负责人通知考试结果,并

5、归档保存相关文件,存档位置:“我的电脑—F盘—上级部门下发文件—供电局—‘2012

年度电缆头、中间头培训’文件夹”。文本档存放于文件柜‘供电局文件’

篇6:高压电缆中间头绝缘故障分析

2010年6月份, 我们系统中一段母线出现接地现象, 此电缆线径为300mm2, 电缆长度170m, 额定电压为26/35k V电压等级的单芯电缆, 经查是系统外线部分电缆中间接头烧坏接地, 确定故障原因后对电缆中间接头进行了重新制作 (电缆附件为3m冷缩中间接头) ;我们都知道电力电缆附件就是改变或者改善电缆由于切割而引起的电场畸变, 最大程度的回复电缆本体的结构及其绝缘水平, 畅通电路, 尽可能的将气泡排除在电场之外, 以使电缆附件的存在不至于在电缆线路中造成危害性的电场突变。在制作3m电缆头过程中因为该电缆运行时间较长, 半导层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 与主绝缘层粘死及难剥离, 采用玻璃一点一点刮除, 造成了电缆主绝缘表面出现严重的不平整现象, 采用砂纸打磨后, 主绝缘上还留有许多不平整面, 在进行冷缩套管固定时, 没有在主绝缘表面涂抹硅脂膏进行填充, 冷缩套管固定完成后按程序完成了剩余工序, 电缆头制作完成。次日, 对新制作的电缆头进行了直流耐压试验, 由于该电缆头处于野外, 前一天晚上刚刚下了一场小雨, 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 当时环境温度28℃, 湿度在80%左右;在对A相电缆进行实验时, 随着电压的升高, 泄露电流值上升较快且不回落, 当试验电压升到71k V时;听到一声清脆的放电声, 直流高压发生器停止工作, 随即对仪器及高压引线进行全面检查, 未发现异常。于是重新进行测试, 当电压升至25k V左右时, 泄露电流高达450μA, 且有上升趋势, 经停机再次检查, 未发现异常, 使用2 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接近于0兆欧, 因为做电缆中间接头之前, 没有对中间接头两端的电缆进行直流高压泄流试验和绝缘电阻测量, 所以无法判断准确的故障点, 经过与工程技术人员商讨, 决定使用电缆故障探测仪进行探测, 使用声纳对整条电缆进行了仔细反复的探测 (电缆敷设附近有铁路, 电缆埋深1m左右) 。最后确定故障点在新作的电缆中间接头上, 协同电缆头制作人员将3m冷缩电缆中间接头铠甲割开, 未发现明显的烧痕, 将电缆全部割开发现了明显的导体与接地之间的放电痕迹。我们与电缆制作人员共同分析, 存在以下3个原因造成这次电缆故障。

1 原因

1) 在制作电缆头中间接头过程中, 因为半导层是使用剥离刮除的, 主绝缘表面存在许多不平整面, 冷缩电缆头时有没有涂抹硅脂膏填充空隙, 致使冷缩套管与主绝缘之间存在许多气泡, 气泡分布在导体与接地体之间;加压后产生电场, 而这些气泡的存在使电场发生严重畸变, 根据放电理论可知:此时的气泡内的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运动, 使气体激发游离, 当电压达到一定值时, 气泡之间互相击穿放电, 在导体与接地之间产生放电通道, 电缆头击穿。

2) 制作该电缆中间接头时下了一场小雨, 电缆头制作在临时搭建的棚子内进行的, 工作现场相对湿度较大, 环境温度为25℃左右, 空气中水分含量较大。当固体表面上形成了薄薄的肉眼难以看到的潮气吸附层时, 就会出现表面电导。而落到介质表面的灰尘颗粒就会有一部分溶解到这一吸附层中, 灰尘的分子在溶解时会产生离子, 所以潮气吸附层通常具有相当大的电导。大多数固体介质都能很好的地吸附潮气, 它们的表面电导率随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大而显著上升的, 由于高压电缆中间头在制作过程中空气湿度相对较大, 半导体屏蔽层在剥落过程中不够均匀, 冷缩套管在套到电缆上时有内部有水珠进入, 在冷缩过程中水珠滴落在主绝缘上, 在导体与接地之间形成了导体。

3) 在电缆半导层剥削过程中, 刀口太深, 在主绝缘上形成一个割槽, 施工人员的双手握住电缆工作时, 污秽物进入主绝缘层的刀口中, 再加上当时空气湿度大, 灰尘在刀口中溶解, 形成导电体, 虽然在电缆制作过程中, 冷缩套管时要对电缆进行清洁, 但只能清洁电缆绝缘层表面的污垢, 却无法将刀口内的灰尘清除, 灰尘形成的导体在清洁剂的作用下还会进一步扩散增大面积。

通过对以上3个原因认真论证, 得出电缆击穿是由原因一和原因二综合形成的, 污垢点在外界电压的作用下成为导体与接地体之间的以水为介质的小电容。我们由流注理论知道, 在外界电离因子作用下, 阴极上会逸出初始电子, 接着便出现向阳极方向发展的电子崩, 这时间隙中的电场发生畸变, 电子崩前方和阴极附近的电场加强了, 随着电子崩的增大, 其前方场强将变得更大, 在阴极附近出现了放电通道---流注, 在其末端处具有注入通道的二次电子崩所留下的剩余正电荷, 这是在流注---阴极间隙中的电场加强了, 出现大量新的电子崩, 流注完全短接了电极间的气隙, “电源---放电通道”回路中的电流急剧上升, 通道中产生火花, 随着电源电压的逐渐升高, 火花会转变为弧光放电, 这样使以水为介质的小电容和被电离的气泡逐个击穿, 最后形成稳固的放电通道,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切开冷缩中间接头时, 能清楚的看到导体与半导层断口之间的明显的放电痕迹。

2 总结

各电缆附件制作人员应当对电缆附件的制作工艺重视起来, 制作人员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证书。并加强对新制作的电缆头的绝缘检测, 做好电缆附件的施工记录和试验记录, 并及时归档备案,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是电缆在供电过程中少出故障, 从而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运行。

摘要:新制作的电力电缆接头故障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由于制作不良、制作过程受潮等都能引发电缆故障, 通过直流耐压试验测量泄漏电流, 发现电缆头制作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关键词:冷缩电缆中间接头,直流耐压试验,绝缘击穿

参考文献

[1]汪日洪主编.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线路.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9, 4.

[2]鲁铁成, 关根志.高电压工程.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10.

上一篇:“三项制度”:新时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庆探索下一篇:海尔集团产品创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