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综合性实验运行模式探索的论文

2024-06-07

生物工程综合性实验运行模式探索的论文(精选6篇)

篇1:生物工程综合性实验运行模式探索的论文

生物工程综合性实验运行模式探索的论文

1子项目的分解

贯穿的主线确立后接下来就是要有充实主线的子项目的设置。围绕主线的子项目安排一定要科学合理,如何才能做到既丰富了主题又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实验,这就需要我们对每个子项目的内容和步骤以及实验时间必须明确。子项目间的次序确定只要按工艺方向就可以进行。比如:在确立谷氨酸发酵过程系列实验为主线时,我们按发酵工艺过程可以安排四个具体的子项目,分别为:谷氨酸菌种的制备;谷氨酸的中糖发酵及控制;谷氨酸发酵过程还原糖含量的测定;谷氨酸含量的测定与等电点回收。而这些子项目从内容上涵盖了从微生物培养及菌种分离纯化;发酵工程中发酵工艺条件及控制;生化分析中的糖含量测定;谷氨酸测定及等电点沉淀的相关理论。这就明确了在一条主线下面连接的四个分支部分,而其中每一部分又涵盖相关领域的很多实验内容,接下来就是根据实验目标来选择安排具体的内容指标了。

2分析测定指标的选择

对于子项目的充实就是选择合适的分析测定指标。什么是合适的分析测定指标这也需要我们既要考虑到时间的允许还要考虑到实验的可操作性。在做菌种制备时,设置几个指标,分别为培养基成分、菌种形态学指标和残糖含量、OD(在生长过程中,吸光度与菌体浓度成正比)值等分析指标。在做中糖发酵及控制时,分析测定指标为时间、温度、pH、DO值、通风值、OD600等。通过这些具体指标来控制发酵过程,在做还原糖含量测定时,指标是明确了,就一项还原糖含量,最好选择快速测定法,因为它是谷氨酸生产过程中主要的检测控制参数。在做谷氨酸分离纯化是关键指标就是发酵液pH调节,因为等电点回收就是把发酵液调至pH3.22左右,谷氨酸溶解度最小,才能沉淀出谷氨酸。上述指标既能够充分评价四个工艺过程运行情况,也可以充分作为工艺生产过程监控指标,为以后实际生产提供可靠的分析参数。

3测定节点的设置

每个子项目的测定指标明确了之后,在一个长达几十小时的发酵过程中,如何设置测定节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一个发酵周期约为48小时,如何合理地安排测定时间,既要使实验安排在正常工作时间内,也要和发酵工艺过程相吻合,为了兼顾可以做出这样的设置,第一天上午8点开始发酵,并且开始对分析指标进行初始测定,之后每隔四个小时测定一次,总共测13次,其中9次测定的时间均为正常工作时间,另外4次测定需要在夜间完成,可以安排部分同学去完成。如何安排多次的测定任务,主要根据现班级数与班容量来决定,每个班的测定任务大约为6到7次,测定小组的人员为3到4人次,这样就可以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得动手操作的机会。经过合理的时间和任务安排,在所有同学的通力协作下,我们的实验任务才能顺利完成,取得预期成效。以上综合实验需要充分考虑的方面通过下面的汇总表可以充分说明,此外,综合性实验可以在完成综合内容的.情况下涉及很多相关的内容,我们可以综合安排既巩固了分散的内容也有明确的主线贯穿其中,是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也是工厂生产过程的一个缩影,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为学生步入社会进入工厂奠定坚实的实践技能。从效果上优于以往分散的课内实验,从耗时上也大大节省了实验时间,在有效的时间内充分安排了实验内容,减少了不必要的等待过程。从实验量上也能够给更多同学有参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实训。

4结语

总之,综合性实验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整个实验过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主要是从内容安排,时间分配,人员调整,需要做好充分的规划,尤其是要对整个实验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因为实验从一开始就一环紧扣一环,如果在某个过程中出现问题,必须要及时作出应对进行补救,同时还要保证后续的实验过程正常运行。还有就是要注意在把项目列入培养方案之前,需要做预实验,确保实验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还要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这些环节的实施,让每个同学能把所学的零散知识综合起来,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并且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篇2:生物工程综合性实验运行模式探索的论文

大学物理实验运行模式探索与实践

从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目标与特点出发,讨论了计算机网络平台基础上的“少台套,大循环”实验运行模式的特点与优势,论述了这种新模式在培养学生创造性综合能力方面与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效果的`作用,阐述了在大学物理实验中“少台套、大循环”实验教学模式的意义与深远影响.

作 者:边健 Bian Jian 作者单位:合肥学院基础实验与实践教学中心物理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22刊 名:中国电力教育英文刊名: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4关键词:物理实验 少台套 大循环 计算机网络平台

篇3:生物工程综合性实验运行模式探索的论文

我校医学院微生物实验室在学校进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中,与生命科学院的微生物学实验室实现了资源共享,避免了同校不同院系设置相同实验室而造成的资源浪费。重构后实验室运行管理模式若不能紧跟实验室建制及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步伐,必将阻碍实验室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此,近几年来,我们对资源共享下实验室的运行管理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源共享后实验室的现状和呈现的问题

资源共享后微生物实验室面向两院,为多层次、多专业、多课程的实验教学服务。承担了医学院与生命科学院的不同层次(本科、专科)不同专业(护理、口腔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涉及微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及人体寄生虫学领域的诸多课程;同时随着实验教学体系的优化,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增多[4]。实验学生数量大增,开设实验项目繁多,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既有共性或相近的实验项目,又有个性或专业性强的实验项目;既要处理好实验项目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规律又要做到实验资源共享。由此,随着实验室规模与功能的扩大,实验室仪器设备与实验教学任务的增加,在实验室运行管理上呈现出了一些矛盾与问题。

1.1 原管理程序不适应现状,实验场所、仪器设备利用冲突

实验室接受实验教学任务的途径不明确,实验技术人员不能全面及时的掌握实验室在下一学期要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直接影响了实验室整体计划安排、实验耗材的及时申报和实验教学资料的收集。班级数量、实验项目的增多与微生物实验的特殊性(微生物学实验几乎每个实验都涉及微生物培养,培养需要时间、设备、器材,培养箱及培养皿的利用量大且高度频繁),实验室的安排不当将直接导致实验室、实验设备、器材的利用互相冲突,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1.2 低值易耗品和仪器设备难于管理和维护

实验室的高使用率导致不同班级实验时间安排上的紧凑性,实验技术人员不能及时掌握实验器材的使用状况和损坏情况,给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带来了不便,也不利于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和爱护实验室器材。同时还会出现试剂浪费、实验器材混淆等现象,直接影响下一班级实验的顺利进行。使用频率高的仪器,如培养箱、高压灭菌锅、超净台、显微镜等,因使用频率高、使用者面广,不规范操作不注意维护易使仪器部件老化、损坏,导致不能正常运作或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直接影响实验教学质量。

1.3 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增大

由于实验室承担了多层次、多专业、多课程的实验教学,实验项目种类繁多,涉及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尤其是医学院的实验项目,部分实验要用到有致病性的微生物。实验者的覆盖面广,自我防护意识薄弱,不同实验项目、不同实验者交叉进行。资源共享后仪器设备集中,数量增多。众多复杂的因素增加了实验室的安全隐患。

1.4 实验室开放制度难于推行

无论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体制的改革,还是实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微生物实验的特点是前期准备复杂耗时,操作过程相对简单且具重复性,实验结果不能马上观察。学生进实验室后在操作上缺乏主动性,对分放在实验桌上的实验器材束手无策,多数情况下按照教师的分配按部就班的进行实验,思维不够活跃,还易引起实验态度上的不重视不认真。仅凭课内时间,不利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实验室开放的必要性与实验室的利用和管理矛盾突出。

2 资源共享下实验室运行管理模式的探索实践

2.1 科学规划实验室布局,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室内部的合理布局是做好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前提。我们针对学科的性质,根据专业特点对新建的微生物实验室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建有消毒灭菌室、无菌室、培养室、显微镜室等;在学生实验室配有学生专用的物品柜,用于放置一些与本实验无关的书本及换下的衣服等;实验室内配置了挂钟,严禁学生实验过程中用手机看时间;学生实验台以4人为一组,每次实验用品每组一套,微生物实验常用的器具(如酒精灯、接种环等)每人一套。尽管目前实验室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繁重,但由于实验室内布局合理,使实验室在利用率大大提高的同时,也增强了实验室的安全保障。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形成制度化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我们除了根据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制定的实验室系列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管理综合条例、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包括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实验室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办法、玻璃仪器损坏丢失赔偿办法等)、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等)外,根据微生物实验室的专业特点制定了微生物实验室管理制度(如仪器设备使用登记制、学生实验器材领用制、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制度,微生物实验室菌种保存使用制度等)。在建立健全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的同时,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严格执行,实验室管理人员、任教教师、学生互相监督,发现违章违规现象及时纠正处理。从而保证了实验室的安全运作和实验教学的有序进行。

2.2 理顺实验室管理程序,统筹安排实验室利用

实验室根据两学院计划的实验教学课程统一协调实验教学的安排,逐步理顺实验室管理程序,形成规范化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在每学期末实验室根据两学院的实验教学任务书作好下学期实验耗材的申购工作。学期初实验室根据每门课程的实验教学进度表、各班级的课程表及涉及实验课的任课教师的课表、实验内容与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状况等安排实验室的实验课表,实验课表体现具体的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实验班级人数、指导教师等。学生、任教实验课教师、实验室各一份,排好后无特殊情况不作调动,依排定的时间进行。学期末实验室根据实验教学资料及时作好实验教学数据的上报工作。在规范化管理下,实验室及实验仪器设备得以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运行忙而不乱。

2.3 实行实验教学全程管理,实验仪器设备跟踪管理

实验室仪器设备与器材管理的好坏以及实验设备运行情况对高校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资源共享后,实验室仪器数量大增,实验室面向两院使用者面广、仪器设备使用频率高,仪器易损坏、老化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因此,我们注重实验室仪器设备与器材的科学规范化管理,以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效率和共享效益,促使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实验教学全程管理。注重学生的实验室道德规范教育,在加强实验室环境布置,进行规章制度、安全条款的张贴外,重视学生首次进实验室学习微生物实验室制度,要求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增强主人翁精神。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注重学生的规范操作,加强巡视指导。对实验器材严格管理,以往我们对每次学生实验所用的器材都采用按小组分放于实验桌上,这在以前实验室利用循环次数较少的情况下比较可行,但在多层次、多专业、多课程、跨学院的情况下,给实验室的管理和实验器材的维护带来了难度。现在我们对学生实验器材实行领用制,实验课前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领取本次实验器材(附清单),实验结束后归还,如有损坏按学校实验器材损坏赔偿制度执行。如此操作既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也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

实验仪器设备跟踪管理。对实验室的每台仪器设备建立一份档案,首页包括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分类号、购置日期、生产厂家、维修或技术咨询热线等相关信息,次页为操作指南及注意事项,第3页为使用记录,记录使用日期、使用人及使用时仪器运行状况等,第4页为维修记录。档案跟随仪器,凡使用者按操作指南规范操作,并对使用情况登记。实验室管理人员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故障、及时上报维修,并作好相应的记录。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素质,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4 优化实验室开放体系,推行实验项目分类开放

实验室开放是目前高等院校正在探索的一个新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方面有积极的作用[6]。但实行实验室完全开放,在实验场地的利用、实验室管理等方面有很大的难度,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如何推行实验室开放?我们结合实验室的实情提出实验项目分类开放,按教学实验项目和非教学实验项目两类进行不同方式的开放。实践证明此运行形式既可避免实验场地的利用冲突,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构建学生创新实验平台,更能切实发挥实验教学资源的共享效益。

教学实验项目。主要针对在课内来不及完成、没有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或需要进一步加强技能训练的实验内容,面向的对象是本学期在本实验室有教学实验的学生。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情况提出申请,实验室汇总后统一安排。开放时间一般在正常实验教学间隙、正常实验教学任务结束后、学生进行实验考核前集中时间段安排。此类项目开放时间相对集中、开放内容具有针对性。通过此类项目的开放,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非教学实验项目。主要针对学生申报的实验室开放项目、科研课题或参加技能比赛需要强化训练或制作参赛作品等实验内容。此类项目在实验内容上比教学项目要广,要求也更高,有确定的指导教师。在需要进入实验室前进行预约登记,实验室根据整体情况安排时间段。因每个项目涉及人数较少,与学生利用实验室不冲突,开放时间可由实验者根据实验需要决定,如有冲突(主要是实验仪器的利用)协调解决。所有实验者需遵守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此类项目的开放不仅实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开放,还实现了实验内容上的开放。逐步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新模式,推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为学生建立创新性的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结语

研究和探讨实验室的运行管理方式,目的是保障实验教学正常运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创新水平。我们通过合理规划实验室布局、建立健全微生物实验室制度、逐步理顺实验室管理程序、改进实验设备、实验器材的管理办法、优化实验室开放体系等途径建立了资源共享下实验室的运行管理模式,使实验室在科学规范的管理下得以高效、合理、安全的利用,在实现资源共享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又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校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将继续探索和改革实验室运行管理方法,使实验室真正成为培养适应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性人才的摇篮。

摘要: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在培养人才和开发科学技术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高校在实验室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与尝试,对原实验室进行整合重构,促进实验资源的共享。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实验室,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目标。本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资源共享后实验室的现状和呈现的问题,提出规范实验室管理程序、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改进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优化实验室开放体系,建立资源共享下微生物实验室的运行管理模式。

关键词:资源共享,实验室管理,探索

参考文献

[1]夏临华.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8):889-892.

[2]白忠喜,胡卓君.基于资源整合共享的实验室重构及其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8):110-112.

[3]杜建林,麻明友,罗雪梅.实验教学与资源共享的创新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1):1440-1442.

[4]蒋培余.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3):612-613.

[5]高俊敏,袁荣焕,刘元元.加强高校实验仪器设备管理,提高实验设备利用效率[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9):173-175.

篇4:生物工程综合性实验运行模式探索的论文

关键词:基因工程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畜牧兽医学院特色专业建设教学改革项目

中图分类号:C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b)-0000-00

基因工程, 是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综合发展的基础上诞生的一门生物技术科学。[ 1] 而且基因工程实验课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并且理论知识抽象难于理解。改变传统的验证性的实验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2]。本研究对基因工程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式的改革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基因工程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我校的基因工程实验教学上,仪器设备比较先进,实验经费也相对充足,但是实验项目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偏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较少,而且将实验技术割离讲解与操作,学生通常不能很好的理解实验的目的与精髓。教学内容主要包括DNA的提取、PCR、连接、转化、酶切等等,理论课与实验课间隔进行,虽然这种设置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课程设置由于间隔,所以持续时间长,间隔时间长,通常理论与实验课要持续一学期的时间,对老师与学生都造成很大的疲惫感,从而难免会影响学生们的兴趣。而且周期过长,学生也容易使各个实验技术脱节,不能连贯性的掌握基因工程的实验技能。

2 改革基因工程实验教学内容

2.1 优化的课程安排

为避免传统实验教学的缺点,我们改革实验教学特点和课程安排,学生系统的学完理论课程后,利用二~四周的时间集中进行实验教学,学生做出的第一个实验结果第二个实验要用到,保持实验连贯性。

2.2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我们本着基础性、实用性、连贯性、前沿性的原则进行选择。将动物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生的基因工程实验设计为一个综合性的大实验。内容包括分子生物学的上游和下游部分。

上游部分:(1)目的基因的获得:PCR技术及琼脂糖电泳 (2)载体的构建:PCR产物的回收、连接、转化(3)质粒DNA提取(4)酶切及PCR鉴定 southern blotting(5)目的基因表達: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6)SDS-PAGE电泳检测、Western blotting 、双向电泳实验(7)纯化: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实验 (8)蛋白含量的测定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本实验选择的基因及实验方法都紧紧围绕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整个实验让学生对基因工程有一个完整的科学概念,实验内容前后衔接,环环相扣。

2.3 开放实验室,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实验条件与环境是综合性实验正常开设的重要物质保证[3]。吉林大学动物科技实验教学中心是吉林省本科教学示范教学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单位,投资2000万,建设了专门的本科实验教学大楼,内含16个功能齐全的实验室。其中包括分子生物学、蛋白质与酶工程实验室,生物信息学实验教室、符合国家GMP认证的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教室等。并配备各类相关的先进仪器设备。基因工程实验主要在这几个实验室内完成。传统的教学学生上完实验课后即离开。一些技能并没有充分的理解掌握,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将所有实验室24小时对学生开放,并配备有先进的监控设备。学生自主申请,经过仪器培训及考核合格以后,可进入实验室进行综合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及创新性实验。并且对于学生进行的开放性及创新性实验中心每年要进行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对于完成较好的同学给与相应的奖励。对于综合性大实验,集中安排时间进行,并建立完备的考核制度。以保证学生真正的掌握理解基因工程的理论知识及相关的实验技能。

2.4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生物技能大赛,中心集中培训

各类实验技能大赛的举办,也是提高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及理论知识的理解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学生自主报名,然后两人一组,每组配备一套器材。学生自行的刷洗器皿,自行配制试剂,改变了以往全由老师为其准备的方式,使学生对实验的操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然后由老师对学生进行集中讲解,分组练习的方式进行辅导,将每一个技能进行规范。以达到标准。通过类似这样的培训,使学生对实验技能的理解更加深入,对实验的兴趣加深,同时为学生今后进行科研工作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及良好的习惯养成。

3 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

基因工程综合性实验教学经过几年的开展与探索,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学生在几周内进行集中上课,使实验保持了很好的连贯性,这样就迫使学生对每一个实验都认真对待,而且通过连贯性的操作,使学生感觉此种方式更加接近日后的研究工作,因此兴趣大增,积极性提高。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学生参加实验技能大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扩大了中心的知名度,更大的鼓舞了学生的信心,使今后他们将要从事科研工作充满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日后到别科研单位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总之中心通过几年的摸索,基因工程综合性实验的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作出了贡献,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不断的改进,为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吴乃虎.基因工程原理[M] .北京:科学出社,1998.

[2] 邢万金,扈廷茂.本科基因工程大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和体会[J].生物学通报,2007,42(2):48-50.

[3] 曹锦艳,李莉,任林柱等.基因工程实验创新性教学实践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刊,2011,(9):186.

篇5:生物工程综合性实验运行模式探索的论文

[关键词] PBL;教学模式;生物工程;实验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 04-0110-03

生物工程是以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化工、机械和信息等工程技术对遗传物质进行操纵,改变生物的性状,使生物产生对人类有益的代谢产物的一门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以及细胞工程,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本校生物工程专业要求学生通过大学四年培养后,具有扎实的生物学与工程学方面的理论基础、具备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依据生物工程学科的特点及其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是各高等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立足之本。实验教学作为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一般由教师事先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试剂和材料,然后学生依据相应的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且实验内容设置大都属于验证性、演示性或综合性实验,这阻碍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对生物工程的专业实验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针对目前生物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的现状,将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引入到生物工程实验课程体系的教学实践当中,以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为例,探索了PBL教学模式在生物工程专业部分实验课程(包括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反应工程和生物分离工程)教学实践中的组织方式、效果评价和教学意义,并指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PBL教学模式简介

PBL教学是由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提出的教学方法,最初在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首先试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PBL教学提倡教师主导,学生积极参与,共同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学习内容设置到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围绕问题展开主动学习,通过查资料、讨论、归纳、论证等学习过程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理解和掌握课程学习的内容。PBL教学的优点在于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与传统教学相比,PBL教学具有问题基础性、团队协作性、时空开放性、知识探索性、师生互动性等特征。

篇6:生物工程综合性实验运行模式探索的论文

构建基于案例驱动的网络工程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本文针对合格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完善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的案例教学方法,并进一步探讨了构建工程化案例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如何将工程化案例实践教学应用于整个教学过程.

作 者:李芳 夏宇 LI Fang XIA Yu 作者单位:黄石理工学院,湖北,黄石,435003刊 名:计算机教育英文刊名:COMPUTER EDUCATION年,卷(期):2009”"(22)分类号:G642关键词:工程 案例 互动 团队合作

上一篇:高二励志故事:感动自己下一篇: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