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修辞现象及其教学策略

2024-08-28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修辞现象及其教学策略(精选5篇)

篇1: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修辞现象及其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修辞现象及其教学策略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 孟令全

一、修辞与小学语文教学

(一)修辞和语文教学有着天然的联系。修辞学到大学才被正式列为一门课程,中学虽然学一点修辞,略知皮毛而已,小学则不知这皮毛为何物。这样说来,学习修辞,似乎是中学的事,大学的事,与小学不沾边,或关系不大。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修辞似乎与小学语文教学关系不大,但是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特别是在中高年级的语文课本中,修辞现象多如牛毛,凡为专家和多数人已认可的修辞格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大都出现过。

何谓修辞?修者,修饰、选择也;辞者,语辞、文辞也。所谓语辞,即口头语言;所谓文辞,即书面语言。故修辞是对语辞、文辞进行修饰和选择的一种语言行为、语言现象,是一种言语活动的方式。研究修辞这种语言行为、语言现象,这种言语活动方式的学科被称之为修辞学。由此观之,修辞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因此修辞学属语言学的范畴,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修辞学和语音学、语义学、词汇学、语法学研究的对象都是语言,虽然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研究语言,虽然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相同的研究对象,说明这些学科之间肯定存在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并以它们自身的语音规律、语义规律、词汇规律、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共同阐发着语言的规律。

小学语文这门课程是干什么的呢?如作简而明的回答,曰:是学语言的。既然是学语言的,就和语言学有关。而且涉及到语言学的各个领域。如和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文字学、修辞学都密切相关。若再问,学习语言具体指的是什么呢?答曰:具体指两方面,一是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语言,二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此二者构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先讲语言理解的问题。对语言的理解,由于人们的需求和目的的不同,实际上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就一般而言,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基本上是对语言所表达意义的理解,主要是对语言内容信息的提取。但是,语文教学中对语言的理解,就比一般意义上对语言的理解要复杂多了,它要在理解语言的过程中识字,了解某些语言知识,形成比较敏锐的语感,它还要在理解语言的同时积累语言和学习运用语言。这样说来,语文教学中对语言的理解,它所关注的就不仅仅是语言所提供的有关内容的信息,它还应该关注语言本身,关注有关语言形式的信息,语言的审美信息,语言知识的信息。要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言语的表达效果,并适度地了解语言的一些表达方式和体会语言的美。特别是对那些经过修辞的言语,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这些言语是在文从字顺的基础上对语言更高层次的运用;它更讲究表达效果,力求最佳表达效果,在准确表达内容的同时,更注重表达的形式,争取做到内容与形式比较完美的统一。比如,在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中有这样一句话,‚正像人们说得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是说西沙群岛海里的鱼很多。显然,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式,更为明显的是:‚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表达效果要比‚西沙群岛的海里的鱼很多‛好得多。这正如人是马,衣是鞍。一个人穿一身款式陈旧、面料低廉、色调单

一、做工粗糙、且不合身的衣服,与穿一身款式新颖、面料考究、色调和谐、做工精细且得体的衣服,给人的感觉会一样吗?更何况衣着装束是极富个性的事情。如果一个人的着装能将自己的身材相貌的优点加以最大化的扩张,那就说明这个人不仅会穿,穿得明白;而且穿得很美,能穿出个性化。一个人能穿出美,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在美的基础上又能穿出特点来,应该说是近乎完美了。‚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作者选用夸张的手法,目的无非是故意通过‚言过其实‛、‚夸大其词‛以收到‚鱼多‛的更佳的表达效果。这一表达效果之好可以从两方面去概括,一是最大限度地突出了‚鱼多‛的特征,并将‚鱼多‛这一对读者并无多大情趣的事情说得蛮有情趣;二是将‚鱼多‛这个带有概括、抽象化的所指形象化了,‚海‛的一半是多少,想来想去,虽然依旧是深不见底、辽阔无边,毕竟还是有‚形‛可想,有‚象‛可现;于是,由于这句话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就使那本来索然无味的‚鱼多‛之意变得令人回味不绝,且不由得生出许许多多的联想和想象。但是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时,仅让学生知道这句话是讲鱼多之意就似乎‚OK‛了,至于这句话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说的好处是什么,这句话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其表达效果如何,就不再过问了。对这样一个美好的句子,学生的理解只落下一点可怜巴巴的语义,这哪里是在学习语文,简直连一般意义上的阅读都不如。当然需要声明的是,这里绝对不是要求教师去给学生大讲什么夸张修辞的概念、理论,而是要求教师结合具体的言语和语境,引导学生具体地理解这样的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及其表达效果。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是否可看到语文教学和修辞之间的密切关系呢?

下面我们再谈语言的运用。从某种意义上讲,运用语言要比理解语言更难,特别是书面语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对理解语言的要求要高于、要大于对运用语言的要求和范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所谓运用语言,有位语言学家曾经说过,小学作文不要求生动,不讲修辞。这位语言学家的意见是对的。也就是说,小学生的的作文,或者说对语言的运用,只要求作到比较准确、通顺即可。这是对运用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和最低的标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做到(虽然对小学生来说并不容易做到)。如要求小学生在表达时运用修辞方法显然是不现实的,是强人所难,是拔苗助长。因此,在小学阶段,对语言理解的要求要高于要广于对语言运用的要求,具体点说,对语言的理解既要理解语言的意义,还要适当地理解语言的形式;但是对语言的运用,则不作形式上的要求,语言运用的训练略微滞后语言理解的训练,这符合人们学习语言的规律,虽然理解和运用不是一法,但多少也有一些取法乎上,仅得其中的意思。如果对语言的理解仅停留在对非修辞语言的理解上,怕在运用时连文从字顺都做不到。

(二)语言的精华与语言智慧的结晶,最可宝贵的教学资源与不可或缺的营养。

小学语文课本所编选的课文,是言语的海洋。各种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言语,丰富多彩,应有尽有。那些经过选词、炼句,使用了修辞手法的言语,是语言中的精华,这些言语,或经过千锤百炼,或妙手偶得,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些言语是语文教学中最可宝贵的资源。很多修辞家将修辞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消极修辞,一类为积极修辞。这样的分法歧义较多。为了说明问题,这里也不妨从修辞的角度将言语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修辞言语,这类言语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使用了修辞格的言语,另一类为在选词、炼句上比较讲究、有特色的,但谈不上什么修辞格的言语;另一类则是非修辞言语。这两类言语的特点很多。比如,非修辞的言语,一般说来是符合语法规则,正确无误的言语;准确、通顺、简练、得体是这类言语最突出的的特点。在课文《日月潭》里有这样一句话‚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这句话很通顺,很简练,语义也很明确。这句话向读者提供的信息是:

1、湖的名称;

2、湖所在地点;

3、湖的性状,是台湾省最大的湖。这句话没用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可算作非修辞性的言语,句型为陈述,是语法中所讲的常用的判断句。这样句子在低年级的课文中应属多数,到了高年级这类句子虽然还不少,但训练的价值已经不大。至于修辞言语,还要在准确、通顺、简练、得体等特点的基础上,加上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性、富有感染力、富有感情色彩、富有美感等特点,如均衡美、对称美、变化美、侧重美、联系美、音韵美、含蓄美、幽默美等。因此,美应该是积极修辞言语的一大特点。如果说语法是语言的法律,并如语言世界的警察,对语言起着规范和纠错的作用;那么修辞就是言语的化妆师、美容师,对语言起着整容和美化的作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千古名句,说其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怕不为过分。此言流传至今而不衰,主要得益于它的表现形式的完美,正是那巧妙工整的对仗才使它独领风骚,千古不朽,成为言语中的典范。这些经过修辞的些言语又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且是复合维生素,它是滋养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营养成分,合理吸收、消化这些营养,充分开掘、利用这些资源,使学生真正获取这些财富,对于提高学生分辨、识别、理解、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说明问题,下面仅就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修辞现象(不含篇章修辞)作一简单例举,这些例子只是课文中修辞现象的九牛一毛。这些修辞现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选词、炼句富有特色的、却谈不上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的言语;二是使用了修辞格的言语。

选词、炼句富有特色的言语

1、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燕子》

2、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

3、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美丽的小兴安岭》

4、在维也纳散步可要小心,别踩着地上的音符。《维也纳圆舞曲》

5、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珍珠鸟》

6、我无限钟情于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汉字,并震惊于它的无限活力和奇特的魅力。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7、批评、讪笑、诽谤的石头,有时正是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台阶。《鞋匠的儿子》

8、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熄灭。《我的战友邱少云》

9、听完这句话,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童年的发现》

10、我站在骆驼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冬阳〃童年〃骆驼队》 使用修辞格的言语

1、比喻

依据联想和想象,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喻。在文学作品中,比喻可以形传神;在政论文中,可使道理浅显易明。比喻是一种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方法。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

(2)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观潮》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说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比拟可以寓情于物,借物抒情。

(1)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金色的草地》

(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桥》(3)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桥流水人家》

3、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本来的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借代可使语言形象鲜明,变化说法,避免语言直白,还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十里长街送总理》

(2)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布满墨绿色的斑纹,呼扇着翅膀缓缓上升。《放风筝》

(3)他开始教化‚星期五‛。‚星期五‛很快成为他的好帮手。《鲁滨孙飘流记》

4、夸张

用远远超过客观现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事物的某一特点的修辞方法。夸张既可以对事物夸大升级,也可对事物缩小降级。夸张可以渲染气氛,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语势,加强幽默感。

(1)那当然,‚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可爱的草塘》

(2)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趵突泉》

(3)女人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古井》

5、拈连

利用上下文语义的关联,把适用于彼事物的词语顺势拈来巧妙地连用到此事物上的一种修辞方法。拈连可以使语言新颖、独特,活泼、自然,往往可以从事物的表面引到事物的实质。

(1)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窃读记》

(2)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十里长街送总理》

(3)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你的纸上来啦!‛

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鱼游到了纸上》

6、移就

两项事物相关联,叙述中将原描写此一事物的修饰语移来描写另一事物的性状的修辞方法。移就可以把人物的感情渗透到景色之中,使人感到情景交融,增强语言的抒情气氛。

(1)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阵暖暖的叮咛。《听听,秋的声音》(2)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林海》(3)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7、转品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临时改变一个词的词性,而活用为另一类词的修辞方法。转品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含蓄、凝炼,还可以使句式整齐匀称,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1)我想让母亲尝尝鲜,她一定会高兴的。《荔枝》

(2)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荔枝》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州》

8、对偶

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以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排在一起,表示相反、相关或相连意思的修辞方法。对偶给人的美是多方面的:音韵美,节奏美,均衡美,对称美。

(1)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开国大典》

(2)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辉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9、排比

用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和句子接连说

出来的修辞方法。排比给人以气势畅达,节奏鲜明,情感炽热之感。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山水》

(2)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我的‚长生果‛》

(3)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

10、回环

利用词序回环往复,表现两种事物或事理的相互关系的一种修辞方法。回环虽然在意义上前后没有什么改变,却不给人重复之感,强调的作用显而易见。

(1)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桂林山水》

(2)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保住了这片土。

《青山不老》

(3)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1、层递

用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的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事物性状的大小、长短、高低、轻重、深浅等方面的层层递升或递降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层次之效果是层层强化,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1)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

《走遍天下书为旅》

(2)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落花生》

(3)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可爱的草塘》

12、双关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利用言语的音义关系,表面上说的是一种意义,实际上说的是另一种意义,使要说的具有双重意义的修辞方法。双关可以使语义含蓄,其传递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1)你想四周为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3)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白杨》

13、婉曲

不直说,或闪烁其词、或拐弯抹角,用委婉含蓄的话暗示自己要说的本意的修辞方法。婉曲以模糊代替直言,给人以含蓄与深沉之美感。

(1)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他投进了漳河。

《西门豹》

(2)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秋天的怀念》(3)随后,她给我读了纸条上的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用心灵去倾听》

14、衬托

为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的、相关的或相反的事物作背景加以烘托的一种修辞方法。将人、物、事放在特定的背景下,情景交融,这背景也就有了情。(1)湛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一个是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少年闰土》

(2)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

《卖火柴的小女孩》

(3)刚进院里,以墙绿葱葱的爬强虎扑入眼帘。夏天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了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15、对照

把两种相互对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并列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的一种修辞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发现差别,各自的特征便都得到了强调。

(1)步子虽然很小很小,作用却很大很大。《和时间赛跑》

(2)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晏子使楚》

(3)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为人民服务》

16、迭现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一系列画面、一个个镜头、一串串形象描写出来的一种修辞方法。迭现可以使形象鲜明,如历历在目,既增强视觉形象,又能增强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的感受力。

(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少年闰土》

(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朴翅膀。

《鸟的天堂》

(3)它们翻滚着,缠绕着,拥挤着,厮咬着,昂首甩尾,腾空而起,一路挟雷裹电,咆哮而来。《黄河魂》

17、摹绘

把人或事物的声音、颜色、情状如实地摹写出来的一种修辞方法。具体化、形象化、鲜明化,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增强语言艺术的感染力。(1)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弹奏着乐曲。《笋芽》

(2)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笋芽》

(3)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颜色。《山雨》

18、反复

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句子或句群的一种修辞方法。运用反复可以加强语势,抒发强烈情感,分清文章脉络、层此,增强语言节奏感。

(1)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

(2)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再见了,亲人》

(3)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趵突泉》

19、设问

提出问题,以引起人们地注意和思索,接着自己回答问题,或问而不答的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可以突出文章的主题,强调某种观点,抒发某种感情,渲染气氛,加强语势,使文章生动活泼,波澜起伏。

(1)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花钟》

(2)但是懒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枯萎了呢?《桃花心木》

(3)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请形呢?《假如没有灰尘》

20、反问

是一种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用疑问的形式表示明确的意思,文而不答,答案寓于反问之中的一种修辞方法。反问可增强语言的力量,把确定的意思表达得更加鲜明,不容臵疑。

(1)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再见了,亲人》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好》

(3)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穷人》

21、舛互

对事物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看似悖于事理实则符合常情。舛互的作用在于强调近乎矛盾对立之中的某一方面,使之更为醒目、突出,以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草原》

(2)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臶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开国大典》

以上所举的例子,仅是课文中的一部分。却足以使人感到其沉甸甸的分量。这是一笔多么丰富的资源和多么宝贵的财富啊!

随着年级的增高和所接触文体、语体的增多,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所面对的语言形式也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不断地增多,而且增速比较快的是那些特殊的、经过了修辞锤炼的言语。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因为学生不能总停留在记叙平白、形式简单的语言的学习中。面对那些使用了修辞手法的言语,有关修辞的一些问题也就摆在了语文教学的面前。对词汇、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知识及其有关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如何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加以体现,它们在语文教学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一直争论不休。过去,有关修辞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曾出现过被强调过头的现象,今天,我以为又出现了被淡化过头的现象。不管承认不承认,也不管敢不敢面对,有关修辞的内容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内部的事情,这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事实。面对这样的事实,脱离小学生的实际提出过高的要求固然不可取,采取躲闪回避或臵之不理的态度和做法也不可取,而在语文教学中反对谈修辞问题则更不可取。

(三)语文教学的闪光之亮点、魅力之所在,大有可为之舞台。

语文教学内容纷繁复杂,上出高水平、高质量的语文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各种类型的课,如识字课、汉语拼音课、阅读课、习作课,虽然各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的麻烦,但难处最多的、麻烦最大的怕是阅读课。阅读课难上,上好阅读课更难,阅读教学见真功。一位语文教师的真功夫,会尽显于他的阅读教学中。在阅读课上,完全可以看出一位语文教师语言文字的修养,看出他的文化底蕴,看出他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可以说,凡成功的语文教师,都在阅读教学上有着自己的绝技和高着;凡在阅读教学上取得成功的教师,都比较重视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凡善于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教师,都能在理解语言的内容与形式上做到比较恰当、适度的结合与统一,他们是指导学生理解语言的行家里手。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言语,比如那些在课文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言语、那些含义深刻的言语、特别是那些既是关键的、又是含义深刻的、同时又使用了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极佳的言语,是阅读教学的比较要紧之处。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阅读教学能否取得成功,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质量的高低。

请看下面两个句子。

1、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了梦乡。《槐乡的孩子》

2、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希望的田野上》

上面的两个句子都使用了修辞方法,其方法叫做‚移就‛。移就是一种修辞格,且被经常使用。这种修辞方式就是把描写甲事物性质状态的词,移来修饰和描写乙事物。

第一个句子中‚甜蜜‛本来是描述食品味道的词,但是在此处移来形容并不具备味道特点的人的表情,微笑是没有味道的。‚甜蜜的微笑‛就形成了反常的组合。但这种反常又使人感到合情合理。从这句话里,读者可以感受到一抹浓浓的感情色彩,联系课文的内容,乡村的孩子们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利用假期去采槐米,换取上学的钱,劳动是辛苦的,收获却是幸福的。因此,孩子们劳苦一天后,在睡梦中脸上都会挂着甜蜜的微笑。这句话既描写了孩子们热爱劳动并从劳动中获得幸福的感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劳动的赞美之情。

第二个句子中的‚希望‛与‚田野‛也是一种反常的组合,正常情况下,希望是不能修饰田野的。但是读者却能从这种反常中感受到一种新颖的美。农民在田野里播种,在田野里收获,田野里寄托着他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希冀,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正是这种反常的组合,这样的修辞方式,才使读者产生了如此的遐想。

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句子的时候,完全不必给学生讲什么移就的概念,也不必讲什么移就的类型及其修辞功能。虽然不讲,但是在上述的理解中,学生已经能朦胧感到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这种语言现象之所以特殊,就特殊在句子中的某些词语反常的组和上,这种反常的组合,是句子的突出特点,也就是句子的形式。因为有了这样反常的组合,而使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变得形象了,富有感情了,富有感染力了;更有味道、更有嚼头了。学生也会因此建立起对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词语反常组合的形式)加以关注的意识。在今后的阅读中,学生就会从这种反常的组合中读出句子所蕴含的意味,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同时,不知不觉就体会到了这种句子的形式。今天学生读懂了‚甜蜜的微笑‛、‚希望的田野‛,明天,他们在读‚金色的童年‛、‚绿色的回忆‛、‚欢乐的篝火‛、‚多情的月光‛、‚燃烧的激情‛、‚腥风、苦雨、愁云、怒发‛时,也就不会感到陌生和不可理解了。但是,学生的这些理解,光靠他们自己去揣摩、体味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点。教师的引导和指点是学生理解过程的关键。首先教师应该对这类句子的意思和形式有着比较透彻的理解,有着比较敏锐的感受能力;再者还应该有着比较强的指导学生了解这些句子形式特点的意识。

那些经过修辞的言语,大部分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精雕细刻、千锤百炼后而创造出的语言珍品。这些语言珍品会使人赏心悦目,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这些语言珍品一般都会引发读者的思考,在字里行间留给读者思考的余地以及思维补充的空间;读着这些语言珍品,如品珍馐佳肴,如饮酽茗美酒,耐人寻味。引导学生全面理解这些堪称经典的言语,绝非是阅读教学的调味品,也并非什么锦上添花,而是阅读教学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为名符其实的、最务正业、最为扎实、最具学科特点的语文教学;也是阅读教学中最为精彩、最为生动、活泼的环节;是阅读教学最富有魅力之所在,高超的语文教师,往往会在这一广阔的、大有可为的天地里,在他所站立的三尺讲台上,大显身手,创造和导演出一幕幕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活剧。

综上所述,修辞和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掘这份丰富的资源,利用这份宝贵的财富,对于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具有其他教学资源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运用了修辞方法的言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意义的层面上,还应该适度、恰当地引导理解言语的表达方式,这对还语文之本,归语文之真,返语文之道,务语文之正业亦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修辞与表达效果

(一)什么是语言的表达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说:‚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第三学段中,又说:‚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这两句话中,出现了两个概念,一是‚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一是‚表达效果‛。这是在以往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从未出现过的新的概念。这两个概念至今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翻了一些对课标诠释和解读的书,尚未发现哪位新课标的制定者或传播者对此二概念有所阐述,或许是因为忙于解读那些高深莫测的理念,无闲暇顾及这些鸡零狗碎的小玩意。但是不管怎么说,能在课程标准有关阅读教学的要求里提出这样的概念,应该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和‚表达效果‛这两个概念的意义在本质上其实没有什么区别。为了说明问题,将其合二而一,只说‚表达效果‛。

什么是表达效果呢?

表达效果,是说人与人之间在进行言语活动的时候,说写者,这里不妨称之为言语的主体,力图使自己说的或写的言语能够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使听读者,这里不妨将其称为言语的客体,能够充分地、准确地理解客体所传之情,所达之意;主体和客体之间在言语中介的作用下,相互达到最充分的沟通和理解,应该说,这样的言语就是表达效果比较好的言语。说得再具体一点,主体为了能够更准确地、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他除了要将自己所要表达的题旨想透彻、想清楚之外,还要精心选择更恰当、更得体、更适合于语言环境的言语来承载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努力使言语的内容与形式能够达到比较完美的结合与统一,这样的言语才有可能产生比较好的表达效果。为什么说才有可能,而不说肯定呢?因为影响语言表达效果的因素太多。人的各种背景,如:地域、国家、民族、社会制度、立场、观点、思想方法、知识层次、文化修养、语言习惯乃至于性别、年龄是不尽相同的,这些因素会使主体和客体在言语交际时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会使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受产生差异性;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有时会统一,有时会不一致。对同一句话,就可能出现极端对立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种现象不足为怪,因为对语言的理解本身就是一件个性化极强的事情。比如曹植的七步诗,有谁能说不是诗中精品呢?有谁能不为曹子建出神入化的才思击节赞赏呢?有谁能不为七步诗的表达效果拍案叫绝呢?回答曰:‚有。‛这个人就是曹子建的手足──曹丕。因这首诗,引起了曹丕对曹植进一步的猜忌和迫害。对曹丕,七步诗的表达效果可以说再糟糕不过了。这里我们不想过多的去讨论对语言效果的评价问题,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况复和小学语文教学关系不大,只是想说明,小学语文课文中的那些要求学生体会表达效果好的言语是经过时间考验和实践证明了,的确是表达效果好的语言,这些言语不存在着表达效果究竟好还是不好的争议,只要求学生认真去体会就是了,并从中学会一些理解体会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对这些语言的敏锐感受能力。自然,表达效果好的言语应该是那些内容与形式结合得比较完美的语言;仅内容好,形式不好;或者仅形式好,内容不好都谈不上好的表达效果,表达效果=好的内容+好的语言形式。如果把表达效果列成上面的算式,显然,算式右面‚好的内容‛与‚好的形式‛两项都不能丢,丢掉其中任何一项,这个算式就不能成立。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当然也必须顾及到这两项。仅从内容或仅从形式上去体会都是片面的,此两项皆不可偏废。偏废其中的一项,都不能真正体会到语言的表达效果,只有把体会内容和体会形式结合起来,才是完整地‚体会语言表达效果‛。但是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语文教师往往不自觉地将这一道最简单的加法算术题算错,经常使阅读教学处在跛脚瘸腿的状态中。阅读教学的质量之所以不尽如人意,我想大概长期和计算这样一道简单的加法题目有误,和阅读教学不能如腿脚健康人那样行走、奔跑有关。

请看下面的句子。

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个句子在散文《山雨》中。句子所指是雨中山林的颜色,并写了颜色的形态:是绿的,是流动的,写雨如诗、如画,如歌,表达了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这句话的意思并不高深,其义也不觉有什么新鲜感。但是这意思一般的句子,为什么会给人表达效果不错、不一般的感觉呢?主要原因是这句话好的语言方式在起作用。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作者在这句话中使用了恰当的修辞方法。恰当的修辞,使语言变得形象、生动、活泼起来;使语言有了比较丰富的感情色彩;读起来使人有兴味,感到有情趣。

这句话使用的是拈连的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利用上下文语义的关联,把适用于彼事物的词语顺势拈来巧妙地连用到此事物上;拈连可以使语言新颖、独特,活泼、自然,往往可以从事物的表面引到事物的实质。

由于风和雨的原因,风、雨中的绿色便有了动感。因此说,‚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如果说绿色在雨雾中流动尚属搭配正常,那么绿色流进眼睛、流进心胸的搭配就属异常了。没有前面的绿色在雨雾中流动,单说绿色流进眼睛、流进心胸是令人无法理解的。因为现实生活中的颜色不会动,更谈不上流进人的眼睛和心胸,但是由于句子的前面说了绿色在雨雾中流动,这就为后面的流进眼睛、流进心胸做好了铺垫,于是作者由一个‚流‛,顺手拈来了绿色流进了眼睛和流进了心胸。‚流进眼睛‛和‚流进心胸‛并非是使眼绿、使心绿,而是雨中的绿色的美,如俗话所说──入眼、养眼;使人心情舒畅、心胸开阔。于是,读者便从这表面上无‚美‛无‚情‛的文辞中,体会到了言外之意和辞外之情。自然,这样的语言也就有了较好的表达效果。下面的两个句子同样使用了拈连的修辞方法。

‚我轻轻地挥手,告别山里的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山中访友》

‚清晨,枯草上凝着霜花,一位老大娘肩着竹耙,从古道上走来了。她搂起茅草,搂起豆茬,搂起少吃缺烧的日子‛。(王兆军《沙净天》)

句子中的‚带回月色‛和‚搂起日子‛显得别致新颖,既是作者丰富的想象,也会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再请看下面的句子: 翠鸟蹬开桅杆,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这句话在课文《翠鸟》中,联系上下文,这句话是讲翠鸟捉鱼的速度极快,从翠鸟飞行快,善捕鱼之侧面,表达了对翠鸟的喜爱之情;这句话使用了衬托的修辞方法。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的、相关的或相反的事物作背景加以烘托的一种修辞方法。将人、物、事放在特定的背景下,情景交融,这背景也就有了情。

这句话为了表现翠鸟捉鱼迅速,将其放在水面和芦苇这一特定的背景下,借水面和芦苇的动静进一步衬托和突出了翠鸟捕鱼动作之迅速。读者是如何通过背景的衬托,进一步体会到翠鸟动作之快的呢?翠鸟体态小巧玲珑,动作虽快,但不会大,大了会惊动鱼。轻微的动作不会使苇杆和水面出现太大的动静,苇杆的晃动和水波的荡漾在很短的时间内即会消失。但就在这很短的时间内,翠鸟已经飞远了。这句话朴实而直白,却给人朴实中见光彩,直白中含深沉之感。正是衬托这样的修辞方法才使这个句子产生了这样的表达效果。课文中还有不少这样的句子,不妨再举几例。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十里长街送总理》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件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隔板上闪闪发亮。《穷人》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七颗钻石》

下面的句子是两个诗句。

换一个工地,就搬一次家,带走的是荒凉,留下的是繁华。

这是诗歌《帐篷》结尾两个诗句。这两个诗句既是对全诗的总结,也是对建筑工人的赞美。这两个诗句使用了转品的修辞方法。根据表达的需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临时改变某一类词的词性而活用成另一类词的修辞方法,叫做转品。转品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含蓄、凝炼,还可以使句式整齐匀称,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根据表达的需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临时改变某一类词的词性而活用成另一类词的修辞方法。

诗句中‚荒凉‛和‚繁华‛都是形容词,是一对形容环境的反义词。实际上带走的是‚荒凉的景象‛,留下的是‚繁华的景象‛。‚荒凉的景象‛和‚繁华的景象‛是以名词为中心的定中短语。作者将名词短语在这里活用为形容词,使用的是转品的的修辞方法。因为使用了这样的修辞方法,一下子就使这句话富有了诗意,有了新鲜感,含义愈加丰富,有了细细咀嚼的味道,语言显得非常新颖、别致。试想一下,如果作者用了‚带走的是荒凉的景象‛,‚留下的是‚繁华的城镇街道‛,这样的句子哪里还有一点诗意?其表达效果简直与原作有着天壤之别。

再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说何时照我还‛。‚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以上诗句中加点的词原为形容词,都被活用为动词。这样的用法,使人感到诗人用词无与伦比的简练与精当。

有人说,逻辑是讲话语内容对不对,语法是讲用词造句通不通,修辞是讲话语表达得好不好。又说,同样的语句,从它的结构规律着眼,是语法的事,从它所表达的思维方法着眼,是逻辑的事,至于从表达效果着眼,便是修辞的事了。

从上面的例句和说法来看,语法和逻辑可以使言语达到最基本的的表达效果,但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言语的表达效果就要靠修辞了,修辞功能的本质就是要使语言具有较强的表达功能,即较显著的表达效果。修辞与表达效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当然,修辞不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唯一的原因,但是,恰当的修辞方法,必然会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却是毫无疑义的。

语言的表达效果主要表现在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深刻性、有力性等方面。修辞为什么能够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呢?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是同义的选择,意思是说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方式来表达。修辞则是选择表达效果更好的方式。比如《丰碑》中‚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这句话用了反问的手法,结合语境,将这句话改为陈述句:‚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胜利必定属于这样的队伍。‛意思没变,表达方式变了,比较一下,显然,在这里用反问的形式,比用陈述的句式表达效果要好得多,即更富有激情,更有震撼力,更有感染力。

第二是修辞不采用抽象化、概念化的表达方式,采用的是形象的、具体的、情感的表达方式。比如,《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中‚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这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热爱大地‛是一种比较抽象化的情感。这里将‚热爱大地‛的情感比作‚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就把这种较为抽象的情感具体化了,形象化了,可感化了。母亲的胸怀,伟大的母爱,婴儿的眷恋,都可以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都可以使人产生可感的具体的形象。比如《彩色的翅膀》中‚他们在岩石下、小路旁、垒出一块块‘海岛田’,把从家乡带来的蔬菜种子,连同自己建岛爱岛的深情一起播种下去‛。这个句子使用了拈连的手法,把种菜本身并无什么情感的农事活动感情化了。有人说修辞之味始于情,情为修辞之本,情真而意切,情深而意远;情动于中而形于辞,辞由情而发,情愈信而辞愈巧、愈美。这话算是说到了修辞的根本。

下面的句子分别用了层递,借代,比喻的修辞方法。

1、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和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圆明园的毁灭》

这句话从园内的东西到侵略者的行为都进行了层层递进、步步升级的描写,东西先是手能拿的,比较小的、轻的;然后就是手拿不动的,比较大的、重的;最后是无法移动的。侵略者的行为是先写手拿,再写搬运,最后是破坏、毁掉。从中可以看出侵略者的贪婪、野蛮的丑恶嘴脸;可以看出圆明园被洗劫一空、被毁坏殆尽,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帝国主义滔天罪行的揭露与控诉的强烈愤慨之情。

2、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手术台就是阵地》

阵地本是战士做战的场地;将手术台说成阵地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自然工作在手术台边的医生也就成了战士。战斗没有结束的时候,战士是不能擅离阵地的,伤病员没有救治完,意味着战斗没有结束,因此白求恩讲自己不能离开阵地,表达了他那种只要还有一个伤病员,就坚决不下手术台的决心。

3、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古井》

这句话赞美了家乡的古井像恩重如山的慈母,给乡亲们带来的福祉。

以上三句话情真意切,或强烈、或温柔,因为这样的修辞,因此达到了这样的表达效果。我们常说‚情味‛,‚情趣‛,原来这‚趣‛与‚味‛皆与情有关,皆源于一个情字。

第三修辞可以突破某些语法规则,修辞学十分重视语言的变异和创新,变异,只要不出大格,往往可以避免和克服语言的呆板,显示语言的活泼和自然。比如‚读点鲁迅‛,‚他很青春‛、‚小伙子很帅‛、‚剪头‛、‚吃了两碗‛、‚喝了两杯‛。这些句子如果用语法规则去衡量,都有毛病,但是如果结合具体的语境,可知这里的‚鲁迅‛指的不是鲁迅这个人,而是鲁迅的著作;借鲁迅之名而代鲁迅的著作,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总之,修辞使语言充满了魅力,充满了情趣,充满了美感。这魅力、这情趣与美感,便是语言的表达效果。

(二)课程标准提出体会言语表达效果的要求,是一大进步。

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提出体会表达效果的要求,应该说是一大进步。因为在以往的教学大纲里,对语言,强调的是从意义、内容层面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讲思想教育,讲人文内涵,讲对词语和句子意义的理解,讲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讲归纳中心思想,讲体会课文的感情,就是不讲或很少涉及语言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方式,不讲或很少涉及文章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方式。句子的意思、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文章的感情都属于内容的范畴。

语文阅读教学只局限理解语言表达的意思,只讲文章的内容,全面吗?

当然,理解意思,理解内容这是阅读必须达到的目标。否则读了一篇文章,连对文章的内容和言语的意思都糊里糊涂、不明不白,岂非咄咄怪事。

过去的阅读教学,无论是教学的指导思想还是教学实践,无论是教学的目标还是教学的评价,无论是所花费的精力和所占用的时间,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方面,都占有绝对的比重;把理解课文内容当作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和头等大事,甚至当作阅读教学的全部,这在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和语文教师的意识里已经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理解课文的内容在阅读教学中究竟应该占有何等地位和多大的比重,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

夏沔尊先生1936年10月在《中学生》杂志上发表的《学习国文的着眼点》一文中说:

‚我们学习国文所当注重的,并不是事情、道理、东西或事情的本身,应该是各种表现方式和法则‛。

又说:‚学习国文,应该着眼在文字的形式上,不应该着眼在内容上‛。

还说:‚学习国文,目的就在学得用文字来表现的方法,他们只着眼于别人所表现着的内容本身,不去留心表现的文字形式,结果当然是徒劳无功的。‛ 最后说:‚我的话完了,今天说了不少的话,最重要的只有一句,就是说,学习国文应该着眼在文字形式方面‛。

夏沔尊先生的话说得直白通透,他强调语文阅读应该更多地关注语言文字的形式,对内容的理解是次要的、是第二位的。他在70年前的观点,和我们今天的做法恰恰相反,是他陈腐,还是我们进步了,目前,大概还很难说清楚。

课文的内容可以说无所不包,政治经济、伦理修身、社会发展、天文地理、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人文自然,古今中外,几乎都涉及到了,人类各种文化现象在语文课文中几乎都有所体现。这些内容明显的特点是庞、杂、浅。学生在读着这些内容庞杂、浅显的课文时,他们受到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及如何做人的教育……他们从课文中知道了将相和、武松打虎,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的故事……他们知道了李白、杜甫,知道了曹雪芹、关汉卿,知道了鲁迅、巴金,知道了托尔斯泰、马克〃吐温……他们感受了小兴安岭的四季美景,知道西沙群岛的海里鱼特别的多,了解了有关计算机和航天器的知识……课文的内容使他们的心灵受到启迪、震撼,得到净化。应该说,上述部分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附加部分;也是阅读教学所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和所应取得的教学结果。但是这样的目标,这样的结果,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和最重要的教学结果吗?如果是,难道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不比语文课讲思想教育更在行吗?难道历史、社会自然科学课不比阅读课讲这些内容更专业吗?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这个舞台,经常让一些客串的角色所占据,而语言训练这个主角却被挤到舞台的犄角旮旯。岂非亦咄咄怪事!有一次听一位教师讲托尔斯泰的《穷人》。教师在引导学生详尽地理解课文内容之后,问:‚桑娜是怎样的一个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个问题本身无可指摘,通过这个问题,桑娜善良、纯朴、乐于助人的美好形象可能会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但是作者的环境的衬托以及那些描写桑娜心理活动时所使用的高超的语言是否给学生留下了印象,老师没有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未涉及。教学中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对桑娜这个人物形象的体会和感受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教学到此便终止,学生只记住了课文的内容,只对桑娜的形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教学便基本上失却了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便丢失了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穷人》这篇课文,学生读后,其内容固然应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课文的语言和篇章的表达特点,应该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从学习语文角度讲,后者印象的价值比前者印象的价值更为宝贵。正如夏沔尊先生所说:‚文字语言具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要想离开内容去注意它的形式,多少需要有冷静的头脑。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内容更不同,总算是依照了儿童生活情形编造的,内容的吸引力更大,更容易叫读的人忽略形式方面。‛《学习国文的着眼点》。夏沔尊先生的这些话与课程标准中‚体会表达效果‛的提法有共同之处。课标提出‚体会表达效果‛,就是提醒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被课文的内容所打动时,不可久恋沉湎其中而不能自拔,还应头脑冷静跳将出来,引导学生体会言语的表达特点,表达方式、表达效果。

比如,《再见了,亲人》中的一句话‚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体现了小金花和志愿军叔叔依依惜别的情感。既然写依依惜别的情感,为什么还要写小金花的刚强啊?刚强的人是轻易不会流泪的,原来作者使用了对照的方法,用妈妈牺牲时都没有掉泪与和志愿军叔叔分别时掉泪相对照,则突出了感情的深厚。表达效果自然比只写流泪要好得多。我以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理解课文的内容与理解课文的表达形式(包括语言的形式和篇章的形式)相比,理解形式比理解内容更为重要。因为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不同于一般意义的阅读;语文阅读教学课不同于政治思想品德课,不同于社会、科学课,因为语文课最根本的目的是学会使用语言。

三、指导学生理解语言表达效果的策略 课程标准提出了体会语言表达效果的要求,虽然‚表达效果‛并非什么创新概念,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尚属第一次提出;又因为体会表达效果如上文所述既要体会言语内容方面的表达效果,又要体会言语形式方面的表达效果;还因为修辞是直接研究言语表达效果的;因此,指导学生理解言语的表达效果,就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需加研究、需加解决的问题。

(一)明确体会言语表达效果的教学要求,正确处理体会表达效果和了有关解修辞知识的关系。

课程标准讲:‚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和修辞知识教学‛;又说:‚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严格说来,小学阶段不应该讲语法和修辞知识。上述要求是对中学语文教学而言的。小学不讲修辞,但是在课文当中又存在着大量的修辞现象,存在着大量的经过修辞的言语,这些言语都称得上是表达效果好的言语。面对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这些语言中的珍品,难道我们可以弃之不顾或臵之不理吗?如果‚顾‛了,如果‚理‛了,却不能讲有关的知识,即讲亦难,不讲亦难;教不是,不教亦不是。这就将体会语言表达效果的教学臵于一种十分尴尬和两难的境地,面对如何指导学生体会言语的表达效果的问题,就出现了两个‚客观存在‛之间的矛盾:一个客观存在是课文中存在着大量的修辞现象,所谓修辞现象就是修辞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具体的语文现象,具体点说就是文章中那些经过修辞的言语;另一个客观存在就是小学生尚不具备系统地学习修辞学理论的条件。引导学生了解修辞现象和了解修辞学知识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即如何让学生既完整地体会到了言语的表达效果,同时又不涉及或很少涉及修辞的理论,这确乎是两难之事。

我想首先要明确目的和要求。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言语的表达效果,目的是提高学生辨词析句、理解欣赏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语言积累;而不是进行系统修辞知识的讲授,不应该把这些言语作为修辞知识教育的例句;更不应该把有关修辞的知识作为考试的内容。

对小学生来说,有无必要系统地学习有关修辞的知识,我以为是没有必要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从认知能力,从语言发展的水平,从知识的储备和生活经验来看,小学生还不具备系统理解修辞学知识的条件。因此,就修辞知识而言,讲不如不讲,多讲不如少讲,深讲不如浅讲;讲多了讲深了反而添乱。因为修辞学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许多问题修辞学专家还在争论不休。举个简单的例子。《小狮子爱尔莎》中有这样一句话‚它好像觉察到了什么似的,用它那光滑的身子一个劲蹭我‛。这个句子虽然使用了‚好像……似的‛,但不是比喻句。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花了大量的时间,要学生分辨这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教师讲了许多关于比喻手法的知识,如比喻的概念和特点,比喻的类型,比喻的修辞功能等,学生争来争去,依然莫衷一是。其实学生即使争论清楚了是不是比喻句又有多大意义呢?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对小学生来说,实在没有必要去讲这些修辞知识。你不讲,他会自然而然的、不受似懂非懂的理论干扰去体会这样的句子的表达效果;你讲了,他似懂非懂、甚至全然不懂,理解起来起来,反倒踌躇。修辞学,与具体的修辞现象不是一回事,它是从具体的修辞现象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法则和规律,让初学语文的小学生学习修辞学的理论,是强人所难,欲速不达之举;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是从实用的角度为语言下的定义。因此,小学所设语文课多是从语言的实用价值方面考虑的。而涉及语言更深层面的理论问题,如语言学中的词汇学、语音学、语法学、文字学、修辞学等有关内容,在解放后逐次颁布的和编写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以及小学语文课本中,呈逐步减少乃至全无的状况。目前,中小学就本族语言的学习,只设语文课程,而不设什么语言学或文学课程。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学曾经设臵过《汉语》和《文学》课程,但这样将语文教材分而设之的局面短命得如昙花一现,没有多久便消声匿迹了。了解工具的原理,又能熟练地使用工具,这当然是一种理想的境界。比如,会使用计算机,又会维修计算机,还懂得计算机的原理。这是一种多么完美的结合呀!然而和计算机天天打交道的人,又有几个人能做到这种结合呢?根据需要或因为其他条件的限制,对某种工具,只会使用,不明原理,或略知一二,或浅尝辄止,可能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固然很好,但是对只需要知其然,而不需要知其所以然的人来说,知其然就够了,再让他知其所以然,其所以然就可能成为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

不对学生进行修辞学知识的系统教授,是不是就意味着不能对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简单的修辞的知识呢?我以为这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回避的问题。因为语文教学会涉及到一些语文基础知识。比如识字、写字。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字形,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简单的给学生讲一点有关汉字的造字方法,一些有关笔顺、笔画、部首、偏旁方面的知识是必要的;比如有关词的知识。为了培养学生辨析词义和积累词语的能力,可以讲一点特殊的构词方式。如词的重叠,由两个语义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成语、词的多义、反义、近意、褒贬义等。为了使学生准确地遣词造句,理解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及表达效果,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也可以给学生讲一点最基本的语法常识和修辞常识,但讲这些常识,必须结合课文中具体的语言现象,就事论事,就句论句,从感性上使学生初步了解:比如这些词是表示事物名称的,那些词是表示动作的;这个句子是完整的,那个句子词序颠倒了;这个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那个句子把植物当作人来写了(比拟);这两个句子字数相等,句子中的词语两两相对让人感到整齐均衡(对偶),那三个句子(或三个以上)在形式上相似、意义上相近(排比)等。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语言现象,给学生渗透一些词汇、语法、修辞的简单常识,这对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有益无害的,不应该笼统地加以反对。

在教学中,大胆地让学生直面一些修辞现象,认识一些修辞现象,了解这些修辞现象的形式,积累这些修辞现象,而不把课文中某些使用了修辞手段的句子作为讲修辞学知识的例句,如涉及到一些修辞学的知识,要力求讲得更浅显、更感性一些。比如《草原》中‚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这在修辞中叫做舛互。舛互这种修辞方法是指对事物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看似悖于事理实则符合常情。舛互的作用在于强调近乎矛盾对立之中的某一方面,使之更为醒目、突出,以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不了解舛互这种修辞方法,就有可能误认为它是个病句。既然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看不见,哪里还有什么小鸟?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的表达效果,难道能大讲舛互的含义及特点,舛互的类型,舛互的修辞功能吗?又是全部、又是部分,又是肯定、又是否定,又是矛盾、又是对立;学生哪里能听得懂,这样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此句话完全可以从它的看似像个病句,实则正确的特点出发,再联系上下文,使学生体会到老舍先生写这样几只忽飞忽落的小鸟,是为了突出草原当时的安静,否则在热闹喧嚣之中,谁还能注意到那几只小鸟呢?况且又是忽飞忽落的小鸟!在此之后,还可以举些例子,如‚全班同学都来了,就某某没来‛。在《斗笠》这篇课文里有这样一句话‚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你便把故乡戴在头上‛。这个句子使用了拈连修辞手法。斗笠戴在头上,属正常搭配;故乡戴在头上就不合乎常理了;但是有前面斗笠戴在头上的引领,再加上联系下文,就使人感到将故乡戴在头上与前面的衔接是多么的巧妙。斗笠戴在头上,可以遮风挡雨,不受风雨的侵害;故乡戴在头上,使人永远不忘故乡的养育之恩,不忘故乡的父老乡亲,不忘故乡融融的乡情,不忘故乡的山山水水,不忘故乡淳朴的民风民俗和做人之本。这样一句字面并不复杂的言语就使人产生无限的联想和想象,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就凝聚浓缩在这简单的话语中。这样的一句话,可以起到几句、十几句话的作用,可见这种修辞手法可使语言经济、凝炼。在上面所举的例中可以看出中,我们可以完全不讲有关拈连修辞的理论,也可以比较完整地体会到言语的表达效果。在上述体会中,既有对内容的理解,也有对形式的体会,同时更由于对形式的体会,才进一步体会到这个句子美好的表达效果。在上述体会中,没有将此句作为例句而大讲修辞知识,也没有要求学生仿照句子说或写句子,即所谓的拓展延伸,但是,学生理解语言的水平却又上了一层楼。

(二)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不应脱离题旨和语境。

有人担心,你在这里大讲语言的表达效果,会不会在教学当中出现肢解课文,致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支离破碎、不得要领的理解呢?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原因如下:

文章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直接或间接,都从正面或从侧面体现着中心意思。中心思想或明或暗体现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内容的本质概括,是对文章内容整体的抽象,也是作者通过文章内容所要表达的本质意义。作者对中心意思的表达以及读者对中心意思的理解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是对课文中的词句段进行具体的感知和分析,并进行综合概括后得出的结论,因此,对文章词句的分析和理解是理解文章中心意思必不可少的过程,是

篇2: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修辞现象及其教学策略

1、比喻

依据联想和想象,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喻。在文学作品中,比喻可以形传神;在政论文中,可使道理浅显易明。比喻是一种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方法。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2)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观潮》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说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比拟可以寓情于物,借物抒情。(1)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金色的草地》

(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桥》

(3)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桥流水人家》

3、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本来的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借代可使语言形象鲜明,变化说法,避免语言直白,还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十里长街送总理》

(2)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布满墨绿色的斑纹,呼扇着翅膀缓缓上升。《放风筝》

(3)他开始教化“星期五”。“星期五”很快成为他的好帮手。《鲁滨孙飘流记》

4、夸张

用远远超过客观现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事物的某一特点的修辞方法。夸张既可以对事物夸大升级,也可对事物缩小降级。夸张可以渲染气氛,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语势,加强幽默感。

(1)那当然,“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可爱的草塘》

(2)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趵突泉》(3)女人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古井》

5、拈连

利用上下文语义的关联,把适用于彼事物的词语顺势拈来巧妙地连用到此事物上的一种修辞方法。拈连可以使语言新颖、独特,活泼、自然,往往可以从事物的表面引到事物的实质。

(1)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窃读记》

(2)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十里长街送总理》

(3)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你的纸上来啦!”

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鱼游到了纸上》

6、移就

两项事物相关联,叙述中将原描写此一事物的修饰语移来描写另一事物的性状的修辞方法。移就可以把人物的感情渗透到景色之中,使人感到情景交融,增强语言的抒情气氛。

(1)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阵暖暖的叮咛。《听听,秋的声音》

(2)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 《 林海》

(3)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7、转品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临时改变一个词的词性,而活用为另一类词的修辞方法。转品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含蓄、凝炼,还可以使句式整齐匀称,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1)我想让母亲尝尝鲜,她一定会高兴的。《荔枝》

(2)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荔枝》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州》

8、对偶

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以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排在一起,表示相反、相关或相连意思的修辞方法。对偶给人的美是多方面的:音韵美,节奏美,均衡美,对称美。

(1)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开国大典》

(2)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辉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9、排比

用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和句子接连说

出来的修辞方法。排比给人以气势畅达,节奏鲜明,情感炽热之感。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山水》

(2)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我的“长生果”》

(3)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

10、回环

利用词序回环往复,表现两种事物或事理的相互关系的一种修辞方法。回环虽然在意义上前后没有什么改变,却不给人重复之感,强调的作用显而易见。

(1)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桂林山水》

(2)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保住了这片土。

《青山不老》

(3)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1、层递

用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的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事物性状的大小、长短、高低、轻重、深浅等方面的层层递升或递降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层次之效果是层层强化,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1)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 ······ 《走遍天下书为旅》

(2)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落花生》

(3)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可爱的草塘》

12、双关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利用言语的音义关系,表面上说的是一种意义,实际上说的是另一种意义,使要说的具有双重意义的修辞方法。双关可以使语义含蓄,其传递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1)你想四周为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什么都没有了——所有*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3)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白杨》

13、婉曲

不直说,或闪烁其词、或拐弯抹角,用委婉含蓄的话暗示自己要说的本意的修辞方法。婉曲以模糊代替直言,给人以含蓄与深沉之美感。

(1)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他投进了漳河。

《西门豹》

(2)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秋天的怀念》

(3)随后,她给我读了纸条上的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用心灵去倾听》

14、衬托

为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的、相关的或相反的事物作背景加以烘托的一种修辞方法。将人、物、事放在特定的背景下,情景交融,这背景也就有了情。

(1)湛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一个是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少年闰土》

(2)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

《卖火柴的小女孩》

(3)刚进院里,以墙绿葱葱的爬强虎扑入眼帘。夏天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了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15、对照 把两 种相互对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并列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的一种修辞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发现差别,各自的特征便都得到了强调。

(1)步子虽然很小很小,作用却很大很大。《和时间赛跑》

(2)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晏子使楚》

(3)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为人民服务》

16、迭现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一系列画面、一个个镜头、一串串形象描写出来的一种修辞方法。迭现可以使形象鲜明,如历历在目,既增强视觉形象,又能增强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的感受力。

(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少年闰土》

(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朴翅膀。

《鸟的天堂》

(3)它们翻滚着,缠绕着,拥挤着,厮咬着,昂首甩尾,腾空而起,一路挟雷裹电,咆哮而来。《黄河魂》

17、摹绘

把人或事物的声音、颜色、情状如实地摹写出来的一种修辞方法。具体化、形象化、鲜明化,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增强语言艺术的感染力。

(1)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弹奏着乐曲。《笋芽》

(2)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 《笋芽》

(3)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颜色。《山雨》

18、反复

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句子或句群的一种修辞方法。运用反复可以加强语势,抒发强烈情感,分清文章脉络、层此,增强语言节奏感。

(1)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

(2)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再见了,亲人》

(3)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趵突泉》

19、设问 提出问题,以引起人们地注意和思索,接着自己回答问题,或问而不答的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可以突出文章的主题,强调某种观点,抒发某种感情,渲染气氛,加强语势,使文章生动活泼,波澜起伏。

(1)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花钟》

(2)但是懒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枯萎了呢? 《桃花心木 》

(3)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请形呢? 《假如没有灰尘》 20、反问

是一种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用疑问的形式表示明确的意思,文而不答,答案寓于反问之中的一种修辞方法。反问可增强语言的力量,把确定的意思表达得更加鲜明,不容置疑。

(1)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再见了,亲人》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好》

(3)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穷人》 21舛互

对事物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看似悖于事理实则符合常情。舛互的作用在于强调近乎矛盾对立之中的某一方面,使之更为醒目、突出,以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草原》

篇3: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修辞现象及其教学策略

一、生命:高中语文课本人文建构的第一个维度

笔者从以下三方面具体阐述:

第一, “生命”作为人文建构第一个维度的原因。在语文教学中提倡实施生命教育, 是因为语文本身就包含着生命的因素。首先, 语文是人的符号本质的对象化。其次, 从语言学科的现象来看, 顾名思义, 语文的教学对象是语言文字。汉语是一种意合文字, 汉语文化是一种意合文化, 它的特点在于重视心灵的体验和感悟, 在感悟中直接把握事物的意义。离开了体验, 离开了感悟, 就背离了汉语言的特点, 语文学习就不能实现。语文教育工作者理应要还原她, 走近她, 拥有她, 以人的全部精神去领悟, 全部生命去体验, 全部智慧去整合, 继而形成精神构建、人格构建、生命构建, 使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最佳发展境界。

第二, 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蕴含的生命教育的内容。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模块的构成有几大关键词, 名列首位的就是“灵魂”。“大而言之, 育人是整个教科书, 也是模块的灵魂。各个专题则是以人文话题领起。”“必修部分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立人’, 体现立体感。”[2] (P38) 专题以人文话题统领, 又熔铸着人文精神, 选择重点指向适合高中生成长需要、体现生命精神、传承人类文明、持续起着完善人格作用的命题。从这一点来说, 苏教版课本的确是将生命教育放在首位, 一段段, 一篇篇, 生命的钻石在闪烁着迷人的光芒。笔者粗浅地将课文中有此内容的文章分为以下几类:1.珍爱生命;2.磨炼生命;3.善待生命;4.欣赏生命。如“磨炼生命”, 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中提醒学生要懂得“直面人生”, 学会在生命屡遭摧残与践踏时, 勇敢地承受苦难, 体会“苦难有非凡的意义, 生命有崛起的尊严“的真义。面对凄冷的风雨, 屈原奔走呼号, “虽九死其犹未悔”;司马迁勇敢地扼住命运的咽喉, “受极刑而无愠色”, 坚强地活下来, “著此书, 藏之名山, 传之其人, 通邑大都”, 并以此“偿前辱之责, 虽万被戮, 岂有悔哉”。培根的《论厄运》告诉我们“好的运气令人羡慕, 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超越自然的奇迹, 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周国平的哲理散文《直面苦难》诠释了“坚强”的内涵:“人在自然悲剧面前, 应该坚强挺住, 维护自己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这种坚强是战胜了软弱而挺起的坚强”。阅读了这样的文本, 年轻的学生会从他人的经历中得到自己的人生感悟:人正因历经苦难而让生命坚实丰盈。

第三, 教学设计策略———创设“对话型”课堂, 实现生命成长。笔者认为, “对话型”阅读教学以“课堂”为特殊的空间, 以文本为凭借, 师生均以主体的身份 (师为教的主体, 生为学的主体, 合称为双主体) 参与交谈和交流的一种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质的教学方式。它不仅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观点、主张的对话、交流, 而且指学生与作者、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心灵、情感的对话交流。就学生与作者、学生与作品间的对话交流而言, 笔者认为可从五个层面进行操作:1.创设情境, 让学生勇于与文本对话;2.课堂提问, 让学生善于与文本对话;3.激发兴趣, 让学生乐于与文本对话;4.学会质疑, 让学生勤于与文本对话。5.适时引导, 让学生精于与文本对话。由上可见, 课堂所展现的精彩瞬间, 正是学生独立的人格, 自由的意志, 丰富的内心世界, 舒展生命的活力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的精妙体现, 正是学生细细体会、领略、发掘和创造而产生的人生顿悟。

二、情感:高中语文课本人文建构的第二个维度

笔者从以下三方面来具体阐述:

第一, “情感”作为人文建构第二个维度的原因。语文与其它人文课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情感性, 这一特性决定了它是实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渠道。语文课程情感育人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学生对课本即作品的阅读欣赏来实现的。语文课本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智能教学和情感陶冶的载体。语文有自身的教育内容和规律, 它把汇聚人类情感的经典文本传递给学生。无论是孔子的大同世界还是老子的小国寡民;无论是王摩诘的空灵山水还是沈从文的纯朴人性;无论是王实甫及第中的大团圆还是曹禺雷雨中的大毁灭;无论是陶渊明的平淡恬静还是辛弃疾的愤懑抑郁;无论是冰心的细腻柔婉还是郭沫若的雄浑奔放;无论是鲁迅的冷峻深刻还是余秋雨的戏谑调侃, 都能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 引起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

第二, 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蕴含的情感教育的内容。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独树大旗, 体现了“回归情感世界”的理念, “情感主题”成为新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上的价值取向。可以这样说, 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 无论是优美的短章小诗, 还是严谨的长篇华文, 都是教师进行情感教育的有利凭借。可分为以下几类:1.至真的亲情;2.至美的爱情;3.至诚的友情;4.其他丰富的情感。如“其他丰富的情感”, 有对人类的悲悯之心, 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对国家的忠诚之心, 对民族的热爱之情;对故土“杏花、春雨”的依恋之情, 对老师的感恩之心;对青年男女美好爱情的祝福之情, 对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叹息之感;对自身得不到世人理解的失落之情, 对逍遥于“无穷”的憧憬之心;对好友离世的痛彻之情, 对国破家亡的无奈之心;有历史变迁的感慨, “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寂, “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凄苦, “不自由, 毋宁死”的悲壮, “昨夜雨疏风骤”的伤感, 仕途坎坷的悲哀, 爱人离去的失意, 春秋代序的怅惘……当作家的情操和作品的精神以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渗入学生的灵魂深处时, 他们也就能建立起健康的道德感与审美感, 树立起高尚的人格。

第三, 教学设计策略———创设“体验型”课堂, 让感悟走向深刻。笔者认为, 体验型学习不仅对学生的感性学习有帮助, 而且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故可从以下六个层次进行操作:1.以摹读求体验, 以声品情。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模仿生活中的人物原汁原味地诵读, 力求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作品中流露的情感, 以得到最直接的情感体验, 进而感悟人生的价值, 完善自我的价值观。2.以视听求体验, 以画动情。多媒体可以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将语文教学中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的内容、难以描述的意境等呈现在学生面前, 达到形象、生动、有趣的效果。这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以游戏求体验, 以玩促情。苏教版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可以采取心理游戏的体验方式, 如教学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 就可以设计盲写的体验方式, 这次游戏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同情心, 使之对残疾人的态度有了深刻的变化, 更为重要的, 是懂得了珍爱自己的生

WENJIAOZILIAO

命, 并对给予自己健康的上苍怀有感恩意识。4.以联想求体验, 以想激情。即对课文略写部分进行扩充想象, 结合文学作品的“空白”艺术进行适当补白, 利用诗歌创作跳跃性的特点进行细节描写训练, 结合课文某个细节创设情境、链接生活, 让学生在例举中感悟、表达中述情等等。5.以表演求体验, 以演悟情。苏教版教材中有一些课文可以采取表演体验的学习方式, 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文, 本身就是莎翁的经典戏剧, 表演性很强。因而表演方式可以说是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情感、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鉴赏能力的最佳途径。6.以思考求体验, 以问引情。设置具有广阔性、深刻性、批判性的问题, 让学生在辩论中扩展理性思维的空间, 在思考中求得崭新的人生体验, 是体验型课堂教学策略的重要手段。如《十八岁和其他》, 笔者结合文本内容设计了如下问题:诸如面对步入十八岁的孩子, 作者的心情怎样?文中哪些语句表明了他的心情?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 谈谈你读书的苦与乐, 想想它们一定对立吗?为什么?这些问题既源于文本, 又链接学生的生活, 促使他们以思考求体验, 得到对亲情的深刻感悟。

三、民族:高中语文课本人文建构的第三个维度

笔者从以下三方面来具体阐述:

第一, “民族”作为人文建构第三个维度的原因。任何个体都从属于他的民族, 其精神气质必须以其民族性为前提。在教育领域, 必须有一个学科承载起完善与提升民族人格这个伟大使命。在所有学科中, 语文的民族性是最强的, 唯有语文能担当起这个任务, 语文也必须担当起这个任务才成其为语文。我们应该把语文定义为一个民族的人学, 让它承载本民族的文化传承, 涵盖本民族的思想内涵。教育成功与否, 应该看培养出来的人是否具有本国本民族特色, 在我国, 即是否“中国人”。此处, 中国人不仅是国籍概念, 更是民族概念。如果中国的学生都能通过教育让自己“中国人”身份鲜明地表露出来, 这样的教育就是成功的。语文课程和语文教科书应当有这样的意义。汉语是川流不息的生命, 在这条生命的河流中, 我们的生命形态理应是“中国特色”的。

第二, 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蕴含的民族观念的内容。可分为以下两类内容:1.民族精神。首先要爱国爱家:苏教版必修三的“祖国土”专题系统地传达了这一要求。如祖国北方原本充满了生命的绿色与炫目的光辉, 而在诗人艾青眼中却是一片暗淡的灰黄。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着中国, 使中华民族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但艾青相信, “只要用这言语与姿态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 相信这样一个古老而坚强的民族永远不会灭亡”, 浸润着对这块神圣土地的深沉而执着的爱。其次要学习古人的高尚气节和忧国忧民之志。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用文本诠释了古人的气节之美与忧国忧民之志:如屈原的《离骚》书写着他同腐朽没落的贵族政治集团作斗争的顽强精神, 坚持理想宁死不屈的坚定意志, 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 眷恋祖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义思想。其他诸如辛弃疾以廉颇自比, 表达年纪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文天祥以磁针南指比喻自己国难当头时锐身自任的气概、坚贞不渝的节操和以死报国的决心……这些都让缺少阅历的高中生们在狭小的课堂里感受着先祖们的伟大民族精神, 虽不能“行万里路”, 却在“读万卷书”中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2.民族文化。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名家辈出, 佳篇如林, 让学生在诗海词林里漫步, 陶冶性情, 提高精神素养, 拥有审美的享受和再创造的愉悦:“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透着唐代大诗人李白冲天的豪情;“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流出了杜甫隐隐的同情之心;还有宋代著名的诗人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人的满腔爱国热忱, 至死不渝的爱国情结, 以及民族英雄岳飞的一曲“怒发冲冠”, 至今还使每个中华儿女为之振奋。诗人们以其诗心圣情, 演绎着一幕幕活的社会剧, 把他们对现实的感悟, 对社会的困惑, 以诗的形式流出, 让无数的学生来吟咏、享受、审美、想像和再创造, 感悟出古人的智慧和襟怀、文化心态和思维方式, 也让民族文化在语文课本中绽放, 吐露芬芳。

第三, 教学设计策略———创设探究型课堂, 激发民族情感。对于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体现民族性的文本, 笔者认为创设探究型课堂是一条高效之路。探究型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 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入探究式课堂。具体分为以下几点:1.激趣引题, 自学探究。2.解疑引导, 合作探究。3.总结方法, 实践探究。4.激励评价, 深入探究。以第4点而言, 这一阶段既要总结前三步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 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 又要得出结论, 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综上, 探究型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 归根到底是由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决定的, 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沉闷的现状, 让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 不要设框框捆绑住学生的手脚, 每步探究都应敢于让学生尝试, 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 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 并且持之以恒, 相信必定可以使探究型课堂教学进入理想的境界。

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以专题版块组元, 以人文话题统领, 为高中语文课堂带来一缕清新之风, 带来生机与活力。笔者才疏学浅, 以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必修课本为主要研究对象, 仅从生命、情感、民族这三个维度探讨其人文建构以及相应的教学设计策略, 期望借这样一个研究语文课本的新视角和切入点, 探索语文课本的人文教育使命。

参考文献

[1]张中原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P78.

篇4: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修辞现象及其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修辞教学 现状 策略

1、初中语文修辞教学的现状

1.1修辞概念理解不全面

修辞的概念老师们没有全面理解,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能很好的掌握修辞运用技巧,修辞指的就是依据题目所知的意思,对语言材料进行筛选,充分表达想要说明的事物,让语言尽可能的灵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对修辞的理解普片比较狭窄,很多老师在教学中把修辞教学简单的理解为比喻和夸张等常见的修辞格式,对修辞进行更广泛性的理解,同时老师注重学生对修辞的运用,追求表面的运用,忽视学生对修辞的进一步的理解。

1.2初中语文教材修辞内容零散

在语文教材中,主要就是对修辞知识的简单介绍,编入一些基本的修辞法,对一些简单的修辞方法进行学习。例如,在初一的教材中,出现修辞的运用练习主要就是在对课文学习之后,仿照课文的例子进行造句。教材在安排这些教学修辞的时候,教学中修辞教学只是对照课文部分知识安排一些问题,对于一些修辞练习比较零散,一些修辞学习的分量也比较少,对内容安排上也有很多不合理,没有很好体现出知识的阶梯性和能力训练的层递性。考试说明已经明确的词句选择、语言的清晰得体等相关的修辞训练内容,在教材里还是涉及得太少。

1.3教师的修辞教学意识淡薄

初中语文教师在对修辞教学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老师对修辞教学的意识比较薄弱。老师在对学生教学中必须要选充实自身知识,老师自身专业知识不足,那么自然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从而影响学生整体发展。很多教师在对修辞的意识中,没有把修辞教学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老师主要就是修辞格式的辨别的教学,而很限制了学生语文能力全面的发展。我们在将修辞知识教给学生同时还要将修辞教学贯穿在学生表达训练中,注重学生自身的学习,提高学生对修辞知识的运用,结合鲜活生动的生活实际来进行修辞训练。

2、解决策略.

2.1.在课文教学中融入修辞教学内容

现行初中教材所编选的篇目大多是名家名篇,可以在语言材料方面为我们的修辞教学展示典型例子。

例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小品文,字数不多,仅有85字,但却包含了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远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想与步于中庭”――这是记叙的内容。“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是描写的文字。而这些,都是为后文的议论和抒情做铺垫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文章的文眼是“闲人”,这两个字所表达的情感复杂而又微妙。苏轼称自己为“闲人”,既有被贬的悲戚,又有漫步月下的喜悦,且后者才是主要的,体现出苏轼在坎坷的人生路上豁达开阔的胸怀。

2.2.修辞教学与写作密切结合

学生的写作要具备一种可贵的品质,那就是修辞诚实,目的是达到作文的真、善、美。修辞必须讲究实事求是,富有真情实感,矫揉造作不足取。

例如,如果一个学生由不喜欢语文而变得喜欢,由不喜欢读书而变得喜欢,那么,这就是教师的成就。一名学生2014年新年给他的老师寄了一张贺卡,上边写道:“敬爱的严老师:您既是我的老师,更是我的挚友和旗帜。因为您的课堂,我的心灵得到升华;因为您的鞭策,我的人生增添光彩。春天是花儿开放的季节,但却离不开您的栽培,您的汗水已经化作我脸上的笑容。祝您新年快乐,一生平安。”这段文字,语言连贯得体,措词严谨准确,修辞自然巧妙,关键是文字透露出的真诚与热忱、激情与淳朴令人感动。学生完全理解老师修辞教学的用心,并运用到实践中,教师应该心满意足了。

2.3.通过实践提高修辞能力

修辞教学不能只凭教师讲,还要加强学生练。俗话说:“熟能生巧。”而熟必须通过练才能获得,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来设计一些说写训练,这些训练必须结合学生课内、课外的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学生的说写能力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例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设计各种各样的口语训练。写一则公益广告,提倡人们喝白开水。学生会写出:多喝白开水,走上健康路。一些记叙文或小说,故事情节突出,教师让学生在读完课文后对其中的故事情节进行复述,像《斑羚飞度》《走一步,再走一步》等。教师让学生开辩论会,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像《我看克隆》《上网的利与弊》等。教师让学生交流阅读体会,一位学生在读完《繁星·春水》以后,激情发言:“这本书对我的触动很深。这是冰心奶奶用心灵写出来的一本著作,其语言纯美精致,特别是一些激情澎湃的诗句,讴歌了母爱的伟大,使我想起了我的妈妈。妈妈将我养大,又精心培育我,教育我成人。妈妈,是我人生路上的明灯;妈妈,是我学习路上的桥梁。我爱我的妈妈,是因为《繁星·春水》让我更理解她;我爱我的妈妈,是因为《繁星·春水》让我更景仰她……”

2.4.修辞教学要注意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基石。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学习修辞,自觉学习修辞,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愉悦,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一些具体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过年时,一些与“福”“余”有关的年画比较好卖,像那些画有蝙蝠、鱼的年画就是,因为大家看中的是它们的谐音,认为这些能够趋吉避凶。这是一种双关修辞,在生活中深受人们的喜爱。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写在汽车尾部的“我怕羞”三个字,就运用了双关修辞,它表面上是说对于接吻感到羞怯,而内里的意思则是“我怕修理”。还有联想电脑的广告词: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这里的双关也非常巧妙,且一石二鸟,一方面商家的目的达到了,另一方面又使生活增添了无穷趣味。

【参考文献】

[1]方静.浅析初中语文修辞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学研究.2014:(3)

[2]闫春晖.初中语文修辞教学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5月

[3]刘凤玲.修辞学与语文教学[J].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

篇5: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修辞现象及其教学策略

一、科普说明文教学内容的设计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科普说明文承载着传播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科普说明文的能力等诸多的功能, 因此, 可以设计教学内容如下:

1. 普及科学知识,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科普文凭借着生动活泼的文字给小学生讲述了一个个科学故事, 让他们了解科普知识, 增长见识, 感受到科学的无处不在。如《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介绍了人类在飞机、轮船、建筑设计等方面向生物学习的例子, 具体说明了人类以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师, 向大自然学习的收获。通过本课的学习, 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仿生学方面的知识, 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2. 了解说明方法, 品析语言文字, 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一篇篇科普文, 都是图文并茂、文质兼美的文章。如《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课在介绍国际互联网时, 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 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识显得具体、通俗。在课堂上, 若能引领孩子进行细细品味, 了解科普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文字的独特之处, 就会提升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 提高阅读这一类文章的能力。

3. 揣摩表达顺序, 理清文章脉络, 习得表情达意的逻辑性

科普说明文的语言确切、简洁、通俗, 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在每个句子的内部甚至句与句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教学时, 要引导学生认识语句之间逻辑关系的严密。如《神奇的克隆》一文, 中心突出, 条理清楚。按照“什么是克隆→分类举例说明克隆的情形→克隆造福人类→前景诱人”的顺序铺排展开。克隆是全文的中心, 神奇是全文的关键。通过致力于从整体和局部上梳理和把握说明文的内在逻辑结构, 对学生今后有条理地表达大有裨益, 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依托。

4. 进行有效拓展, 加深理解文本, 实现科普读物的课内外结合

由于篇幅的限制, 科普说明文所介绍的知识往往是有限的, 为了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适度的拓展是需要的。如教学《变色龙》这篇课文, 课前教师可布置给学生阅读有关变色龙的资料, 从书籍、杂志、报纸多种途径摘抄、剪贴文字和图画。教学时, 教师在原有课文提供的信息基础上, 可以呈现另外一些信息———变色龙的活动图片和视频,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变色龙的外形、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等。学完这课后, 可组织学生阅读其他更多的动物文章, 去了解其他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等。这样的适度拓展, 既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又培养了课外阅读的习惯。

二、科普说明文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 科普说明文除了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恰当、合理之外, 还要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弄懂文章中涉及的科学知识, 理顺文章的写作思路, 领悟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之处, 提高学生的书面写作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因此, 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很重要, 笔者认为科普说明文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 重视读

古往今来, 人们对读书都有一种坚信不疑的信念, 那就是“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叶老曾经说过“好文章是读出来的, 美文尤需美读”, 可见“读”的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读是传统, 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精华, 是帮助学生品味语言、打好语言功底的最好方法之一。尽管科普说明文的语言和文体不如文学性的作品那样有感染力, 但作为一篇文章, 哪怕叙述再客观, 文字再严谨科学, 也会包括作者的情感, 因此, 在教学中着力去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 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 再通过朗读传递作者透过文字想要表达的情感。教师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读的问题。

(1) 读懂科学与知识

科普文章中往往会有许多术语, 读起来会很拗口, 内容也难以理解。阅读教学时更要以读为主, 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 对课文内容逐步感知、理解、消化、吸收,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例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课文的第一小节, 围绕“孪生兄弟”展开。正因为四个“同样”, 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 并由此推测, “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 这是全文的核心问题。在教学时, 就应该抓住这四个“同样”, 让学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挑战读、师生读、齐读等各种各样的读书方式, 走进文本, 读通读顺课文, 读懂科学与知识, 为品读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读出准确与生动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课文第一节引出了本文所要介绍的中心问题“火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的推测。余下的课文则进行了细致的论述。在第二节中, 作者通过“干涸的河床”、“火星岩石的钻孔分析”, 证实了火星有水的推断。它在告诉学生, 无论是推测还是推断都要靠科学事实来证明, 仅靠推断是远远不够的, 这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态度。教师在教学中, 应该敏锐地抓住“推测”与“推断”, 让学生把“推测”和“推断”调换一下, 读一读, 再说一说觉得怎样, 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不难发现:火星和地球上有没有水和生命, 是人们根据火星和地球的相似点进行的一种想象、估计;而用推断, 是因为在做钻孔分析之前, 科学家就已经发现了火星河床, 所以, 科学家们的判断就更加肯定。抓住这些关键句和关键词进行朗读训练, 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体会到语言的准确与生动。

(3) 读出趣味与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学习说明文时能抓住要点, 了解说明方法。在团队教研时, 组内成员也一致认为要关注这一点。但仔细分析, 《课标》提到了“说明方法”, 但只是“了解”, 并不是“理解”!这个词语非常关键!显然了解的要求比较低, 理解的要求比较高。我们总习惯地以为, 教一篇说明文, 就得讲透说明的方法, 否则就没有紧扣文本的特点, 就没有完成教学目标, 不符合课标精神。这样一来, 本来就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和思维发散点的说明文, 就被大家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框框。这样的课堂, 学习缺乏兴趣, 文字缺乏魅力, 科学缺乏生命……

有位教师在教学《埃及的金字塔》时, 在师生交流中自然而然地渗透了说明的方法教学, 效果就比较好。

生:我是从“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这句话知道的。

师:我注意到了你把“146米”、“40层”这两个数字读得很重, 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两个数字准确地写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同时也比较了摩天大厦的高度, 让我们感觉到它很高。

师:也就是说, 作者既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金字塔的高度, 又和大厦进行了对比, 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吧?你知道吗?这两种说明方法, 分别叫做列数字和作比较。

在这里, 教师不是刻意地去讲说明文中的说明方法, 而是引领学生饶有兴致地去阅读文本, 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反复对话中心领神会, 对说明方法有所领悟、有所习得。这样的教学立足点在于让他们感性地“悟得”与“习得”, 怎么悟?通过朗读让他们朦胧地感受说明方法, 并通过品析词句, 让他们形象地感受说明方法。

2. 巧妙写

在教学中, 如果我们只是单纯把课文知识介绍给学生, 学生就会因为通过文本阅读便可直接获知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如果能巧妙地把“写”挤进课堂, 使学生在二度感知文本的同时进行个性化创造, 学生既可以掌握知识, 又能在充满语文味的写、说课堂中轻松穿行, 自然是兴趣高涨、兴致盎然。这样, 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文基本功, 而且有利于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1) 抄

每学期, 学校都会为学生订阅《习字册》, 如在教学《大自然的文字》时, 《习字册》上选用了这样一段话供学生抄写:“云, 也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炎热的夏季, 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 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 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了。飞行员知道, 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 应该离它远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飞行, 它会把飞机毁掉。”教学的同时, 不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话抄一抄, 一边抄, 一边做批注, 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性。

(2) 仿

仿写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手段, 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写作, 而且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习作的兴趣, 甚至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在教学《恐龙》这篇文章时, 可先让学生比较“雷龙是个庞然大物。”“雷龙是个庞然大物, 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 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 好似雷鸣一般。”这两句话, 体会第二个句子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雷龙是个庞然大物, 让学生估算雷龙的实际重量 (大象的重量一般是4~6吨, 雷龙的重量可达到30吨左右) , 调动学生积极想象雷龙走动时发出的声音, 具体感受雷龙是个庞然大物。通过反复朗读, 体会作者运用作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能让大家感到形象、具体、生动。最后, 引导学生仿照课文写雷龙的方法, 用几句话来描写生活中自己喜欢的一些小动物, 如狗、猫等。

(3) 改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 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改写成一篇以第一人称方式叙述的《新型玻璃的自述》, 在阅读和写作之间架起了桥梁。然后, 于老师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写的《新型玻璃的自述》, 让学生在获取科学知识的同时, 深入感知文本, 体验到“干瘪生硬”的说明文同样需要巧妙的架构和生动的语言。由此可见, 适当的改写训练可以让学生在二度对话文本中, 加深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4) 补

补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非常重要, 也非常有效。在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补写文中省略的部分, 可以是省略号省去的部分, 也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续写。如在教学《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文时, 当学习到“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 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补写练习:“想象一下, 未来的餐桌上会出现哪些来自海洋的高蛋白食品呢?”当学习到“在海底建设城市, 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 也都将要由幻想变成现实”, 可以启发学生补写“这座海底城市会是什么样的?”请抓住一个方面写一段话。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科普说明性文章大多语言直白, 浅显易懂, 在教学时不妨留出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尤其是练笔实践, 让学生在动笔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诱导说

阅读教学时,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 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 让他们感到进行阅读是解决新问题、获取新知识的需要, 从而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激活探究思维。只有在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里, 学生才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 他们的探究激情才能被激发。

吕淑湘先生说过:“如果说一种教法是一把钥匙, 那么, 在各种教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 他的名字叫做‘活’”。成功教师的课堂教学之所以有效, 就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是的, 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文本, 立足以学生为本, 灵活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科普说明文的教学才会变得和那些记叙性的美文一样, 充满夺目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孙建龙.实践取向小学教师教育教程.语文教学案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2]张祖庆.例谈科普说明文语感训练要义.小学教学参考 (语文版) , 2005 (12) .

[3]赵雪琴.有效把握, 上好科普说明文.教育科研论坛, 2009 (5) .

[4]洪爱娟.小学语文教材中科普文的价值取向与教学策略探寻.语文教学通讯 (小学刊) , 2010 (5) .

上一篇:内江市医疗保险管理局关于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政策问答下一篇:营商优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