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就业率高于研究生

2024-05-18

本科生就业率高于研究生(共14篇)

篇1:本科生就业率高于研究生

北京毕业生调查 本科生就业率高于研究生

日前,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基于网络求职环境下的北京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与职业发展调研报告》,报告显示,毕业3年内6.5%的人得到职位晋升,高于全国5.7%的平均水平。

据介绍,该报告通过网络求职环境下北京地区24所高校22400名毕业生的抽样调研及数据分析,客观反映了届至2007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职业发展、行业分布、薪酬水平及职业期望等就业和职业发展状况。数据显示,本市高校毕业生近三年的初次就业率为80.6%,其中文科学生的`就业率略高于理工科,本科生81.4%的就业率略高于研究生76.8%的就业率,

同时,其就业的第一份工作中,教育/培训、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所占比例偏大,分别为5.31%和5.14%;其次为IT服务、计算机软件等。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学生,都对IT服务行业有一定偏好,这说明在北京地区,IT服务行业岗位需求量比较大,留给毕业生的就业机构也比较多。

据告还对晋升率做出统计:6.5%的人在毕业三年内升职。其中,男性、女性的晋升比例分别为7.3%和5.8%。这说明,在职业生涯发展的初级阶段,男性的晋升机会大于女性。而从专业上分析,文科生与理科生的晋升率难分伯仲,分别为6.6%和6.3%。同时,随着学历的提高,晋升率也相应提高。数据显示,研究生学历与本科学历的晋升率分别为7.7%、6.3%。另外,报告还指出,工作经验是能否得到晋升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毕业时间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晋升机会明显增多。数据显示,毕业仅一年的只有2.4%获得晋升,毕业两年的晋升率就升高到7.2%,而毕业3年的更是突飞至15.8%。

篇2:本科生就业率高于研究生

截至9月,广东省九成多高校毕业生已“h”到工。24日,广东省教育厅通报,今年的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为94.65%,与去年同期相比略低。据预计,今年广东省高校应届毕业生共有42.3万人,比去年净增5万人,加上外省到粤求职以及往年暂缓就业的.学生,共计超过65万高校毕业生在广东求职,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据统计,在各层次毕业生中,专科生就业率依然好于本科生和研究生。三类毕业生中,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最低,为90.09%,本科生为93.95%,专科生为95.65%。

按就业类型统计,全省超过31.9万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占全部毕业生的75.44%。

按就业地区流向统计,近82%的专科毕业生在珠三角就业。

篇3:中职就业率高于大学,先别忙喝彩

我们都知道,职业教育与大学教育是两种在层次、模式、目标上都截然不同的教育。前者侧重于通过专业培训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而后者则以思想为重,培养高精尖的科技、思想层面的人才。高等教育的特征就是人文教育,这也正是为何很多西方高校在一些专业冷门且脱离现实所需的情况下,依旧坚持设置的原因。

但在我国,在就业率的片面影响下,中职教育与大学教育的差别与界限日趋模糊,高校“技校化”问题严重。不少大学学味渐淡,一些所谓的“实用技术”堂而皇之地成为一些专业的必修课,甚至还不加区分地与中职、技校比起了“就业率”。这既是对大学存在价值的曲解,同时也势必对我们的求学观造成极大误导。

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超大学生”的情况,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的当前的经济现状和发展模式,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二产业即劳动密集型产业占的比重较大,社会对低层次劳动力的需求极为旺盛,以致出现了技工人数相对不足的情况,即所谓的中职生高就业率。而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及高科技行业发展相对滞后,又使得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相对有限,以致无法消化每年几百万的新增大学毕业生。这就不难解释中职生就业率逆袭大学生这一现象了。

篇4:就业协议高于劳动合同吗?

2000年2月,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郭某与北京市德众万全药物有限公司(简称万全公司)签订《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简称毕业生就业协议),协议约定:郭某愿意到万全公司工作,万全公司同意接收郭某,负责有关接收手续;中国药科大学同意郭某到万全公司工作,并负责列入就业建议计划和派遣。2000年3月6日,万全公司与郭某签订《北京德众万全药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应届生服务期限协议书》(简称服务期限协议),约定:郭某的服务期限为五年,如因违约而未完成服务期限,每相差一年应向万全公司支付违约金1.5万元,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同日,双方又签订《北京德众万全药物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应届生服务期限补充协议》(简称服务期限补充协议),将5年的服务期限变更为不少于3年,并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以郭某报到后与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为准。2000年6月29日郭某与万全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为三年,试用期4-6个月,如郭某困违约而未完成服务期限,每相差一年应向万全公司支付违约金5000元,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2000年9月6日(在试用期内),郭某向万全公司提出辞职。要求公司办理有关手续,公司不同意其辞职,并扣押郭某的档案及户口手续。郭某遂向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公司提出反诉,要求郭某支付违约金4.5万元。仲裁的结果是驳回郭某的申诉请求,支持万全公司的反诉请求。郭某不服,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经过开庭审理,判决解除郭某与万全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万全公司负责为其办理有关手续,驳回万全公司对违约金的请求。

法理评析

本案中,在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后,用人单位和郭某又签订了服务期限协议,约定了5年的服务期限,如郭某违约而未完成服务期限,则每相差一年应支付1.5万元的违约金。后双方又签订补充协议将服务期减为3年。这两份协议均签订于2000年3月6日,在郭某报到之前,属于对毕业生就业协议的补充,是毕业生就业协议的一部分。2000年6月29日,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约定了3年的服务期限。如郭某违约,则每相差一年应支付5000元的违约金。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内,郭某以不适合在该单位工作为由,要求解除合同。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载委员会在裁决书中认定:“郭某是国家招生计划内的毕业研究生,是国家按计划培养的专门人才,根据国家教委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的精神,……毕业生有执行国家就业方针、政策和根据需要为国家服务的义务……所签订的服务期限协议,与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不相抵触,应视为合法有效,……在服务期限未届满的情况下,郭某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应属违反服务期限约定的行为,……应依照双方所签协议给予赔付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可以看出,仲载委认为毕业生就业协议优于劳动合同,从而裁定郭某败诉。我认为,如是裁决有悖法理,也违反了劳动法的有关规定。

首先,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权就毕业生就业协议进行仲載,它的权力仅限于仲裁劳动争议。因为,毕业生就业协议不具有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要条款,不属于劳动合同。其次,郭某申请的是劳动争议仲裁,他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纠纷发生在双方确立劳动关系之后,属于劳动争议,而毕业生就业协议的效力已经终止;并且,毕业生就业协议权利义务的完全履行是双方确立劳动关系的前提。再次,从劳动争议发生的情况来看,解除劳动合同的结果是将郭某的户口、人事档案发往其户籍所在地,从第三人的角度来看,这对于郭某是一种不利的结果。那么,郭某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唯一原因就是他认为自已不适合在用人单位工作。人才合理配置是市场经济的规律,是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的指导方针,特定的人才与适当的职位相结合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根源,人不能尽其才或用人不当是对人才乃至其他资源的最大浪费。因此,郭某解除劳动合同,并非规避法律及国家有关规定的行为,也没有违反毕业生就业协议的后合同义务,对本案的裁决即不能再以毕业生就业协议为基础,而应根据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4-6个月的试用期,郭某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完全符合劳动法的规定及劳动合同的约定。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本案经过开庭审理,依法作出判决:“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服务期限协议与劳动合同相冲突的应以劳动合同为准。……郭某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通知万全公司解除劳动合同。万全公司有协助郭某办理转移挡案户口材料的义务。郭某的诉讼请求,本院应予支持……”我们认为,法院恰当地认定了毕业生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理论延伸

一、毕业生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有很多不同

(一)主体不同

毕业生就业协议的主体有三方: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是人才市场上的平等主体,双方经过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而达成协议。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双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

(二)内容不同

在毕业生就业协议当中,毕业生的义务是向用人单位如实介绍自己的请况,并按时到用人单位报到;用人单位的义务是如实向毕业生介绍自己的情况,负责办理毕业生的有关手续;学校的义务则是负责完成有关的派遣工什。毕业生就业协议是毕业生就业分配的具体体现。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1、劳动期限;2、工作内客;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4、劳动报酬;5、劳动纪律;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三)性质不同

毕业生就业协议属于无名合同,应适用民法、合同法及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分配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规定,协议一经签订,各方应严格履行,任何一方要变动协议,需提前一个月取得另外两方同意,否则按违约处理。劳动合同是有名合同,适用劳动法。双方可以在合同当中约定不超过6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间,任何一方均可随时解除合同。试用期过后,经双方协商一致可解除合同,劳动者也可提前30日单方解除合同,而用人单位只有在发生劳动法规定的特定情况时才有权单方解除合同。

(四)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不同

如因毕业生就业协议发生纠纷,任何一方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不能提起劳动争议仲载。如因劳动合同发生纠纷,任何一方可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是为仲裁前置程序。如当事人就劳动争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毕业生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是前后承接的关系

就一个计划内的高校毕业生而言,一般来说都要首先和用人单位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然后才能签订劳动合同。毕业生就业协议生效后,高校按协议约定办理完派遣手续,毕业生按时到用人单位报到,用人单位及时为毕业生妥善办理户口、人事档案手续,该协议约定的主要义务即得到充分履行。

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双方有义务签订劳动合同,确立一定期限的劳动关系。我们认为:这是毕业生就业协议的后合同义务。虽然协议约定的主要义务已经履行完毕,但各方签订、履行协议的目的是为了使国家培养的人才得到合理安置,也是为了让用人单位引进所需人才。如果毕业生就业协议履行完毕以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仁不再发生劳动关系,那么,当事人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即有规避法律及国家有关规定之嫌,即当事人有可能是利用签订、履行毕业生就业协议以达到其他目的(如落户等)。所以,一般来说,在签订了毕业生就业协仪以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有义务签订劳动合同,确立双方的劳动关系,并且,未经对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单方变更毕业生就业协议所约定的服务期限、工作职位等内容。

鉴于毕业生就业协议约定的主要义务已经履行完毕,约定的服务期限、工作职位等内容均属劳动合同内容,应以劳动合同为准。因此,劳动合同依法生效的同时,毕业生就业协议的效力终止。

三、毕业生就业协议不能取代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确立以后,是否该毕业生就一定要在用人单位工作一定期限呢?如果毕业生就业协议对工作期限有约定,是否一定不能变更呢?对此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虽然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已经有了初步的相互了解,并且正是基于双方互相认可才签订并履行了毕业生就业协议,但是,双方毕竟尚未正式确立劳动关系,双方是否真正能够相互适合尚属未知。因此,劳动法赋予当事人在一定情况下可单方或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这似乎有些矛盾。我们可以根据相关情况来判断当事人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属于规避法律及国家有关规定的行为。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七条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第三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用。

第二十五条、第三十二条规定:在试用期内任何一方均可解除劳动合同而不承担违约责任。

篇5:本科生就业率高于研究生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今日表示,分析创业大学生的结构性特点时,发现本科生创业增速高于专科生、研究生,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进一步促进就业鼓励创业,以稳就业惠民生助发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今日做客 网访谈,介绍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相关情况。

信长星表示,去年人社部等九个部门共同启动了新一轮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从创业能力的培养、工商登记注册、资金和场地支持、创业服务等方面明确相关政策措施,

这个计划实施一年来,对促进大学生创业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人社部依据相关信息做了统计,全国大学生创业人数明显增加,当年在工商部门新登记开业的.大学生将近48万人,比上年度增加12万人,增幅达到33%。

篇6:本科生就业率高于研究生

从20日召开的江苏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日上午,江苏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已达58.74%;6月21日,该省采取省市联动方式,举办大中型企业和科研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进场招聘单位2100多家,提供就业岗位4.7万多个。

据了解,今年江苏省共有高校毕业生45.9万人,比上年增加3万人。此外,还有大量江苏省籍在外省高校读书和外省籍学生到江苏求职,加上往年尚未就业的毕业生,预计实际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超过60万人。该省各地各部门千方百计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不断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着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认真做好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

据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介绍,截至6月19日,该省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为58.74%,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 急求应届大学生个人简历和自荐书`-`要--

★ 应届大学生求职信

★ 应届大学生自我介绍

★ 做好家教要达到的效果

★ 95后眼中的大学生互联网创业

★ 商务英语应届大学生个人简历

★ 应届大学生面试自我介绍

★ 应届大学生面试怎么自我介绍?

★ 应届大学生求职自荐信

篇7:本科生就业率高于研究生

近日,省教育厅发布《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 14)》(以下简称《报告》),记者从中获悉,在外界关注的就业率方面,《报告》介绍,,广东全日制专科毕业生21.21万人,初次就业率为96.96%,高于省内本科生(94.93%)和研究生(93.72%)的初次就业率。

《报告》称,截至20底,广东共有79所独立设置并实际招生的高职院校,其共设置专业2347个,年实际招生专业2220个,全省全日制专科在校生达68.76万人。

在毕业生收入方面,省教育厅在《报告》中指出,在毕业一年后的月收入方面,届广东省高职毕业生与届基本一致。2012届广东省高职毕业生毕业一年后平均月收入为3035元,与2011届(2950元)基本持平;其中有63 .7%的`毕业生一年后月收入集中在1501-3000元区间段。

篇8:本科生就业率高于研究生

7月9日从安徽省教育厅了解到,截至7月1日,安徽省高校超过16万毕业生找到“婆家”,就业率超过75%,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这一数字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7个百分点。

据安徽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毕业生分配办公室)处长燕贵忠介绍,今年安徽共有高校毕业生21.5万人,比增加1.6万人。截至7月1日,安徽省全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5.36%。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72.08%,本科生为77.74%,高职(专科)就业率为73.93%。

篇9:研究生本科生就业层次多存在重合

辽宁高学历者供求局势好转

2011年辽宁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显示,去年,我省高学历者供求局势已有好转。

篇10:本科生就业率高于研究生

“期望值与社会实际需求难以有效对接,是导致他们就业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付出多,研究生总希望找到薪水更高、待遇更好、工作更轻松的职位。不过,事实上,很多研究生并没有显示出比本科生更明显的优势。这无疑带来了研究生就业中的“高不成低不就”。

“本想考上研究生找个好工作,没想到就业反而更难!”在昨日举行的应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上,岛城某高校届硕士毕业生小夏这样告诉记者。三年前,她和同学可以进公办中学,而现在她只能到私立小学“碰碰运气”。

记者了解到,期望值过高、需求增速放缓、企业不再唯学历是举等综合因素造成岛城目前研究生就业难。

分析岛城近两年的就业率,这一“怪现象”也可见端倪:研究生的就业率往往低于本科生、甚至专科生。市人才市场近日发布的行情报告也印证了这一“学历倒挂”的现象。在我市今年三季度的岗位需求中,对研究生学历的需求占0.45%,但求职人员却占到了2.45%,供需比为5.4:1.而该季度总体市场供需比为3.1:1.

“在今年的岗位需求中,对研究生学历的需求占0.45%,本科学历的`占21.76%,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占77.79%.”市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研究生扩招和市场需求增长有限的原因,硕士及以上人才供需比开始走高,以硕士为主的高学历人才就业形势开始显露紧迫端倪。

这位负责人表示,从至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才求职一直处于良好状态,供需比为1:1,然而现在研究生不再是“不愁嫁”,他们和本科生、专科生一样,都要面对现实、调整心态,重新给自己定位。

“研究生传统的就业主渠道吸纳就业的数量也在减少。”岛城一高校就业服务中心白老师告诉记者,作为多年来研究生主要就业领域在高校、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等,但这些用人单位的需求增长速度,与研究生数量增长不匹配。

企业招聘趋于务实,且越来越注意控制用人成本。随着用人观念从“学历型”向“能力型”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盲目追求“人才高消费”,而是在适当的位置用适当的人。在一些方面,本科生和拥有一技之长的专科生更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

岛城一机械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表示,以前他们曾追求高学历人才,招了不少硕士研究生,但工作一段时间后,许多人纷纷另谋高就。“我们主要看谁参加的社会实践多、能力强。而一些技术操作岗位,则倾向于用大专生,因为他们心态更好,愿意到一线工作。”

那么如何解决研究生就业难题?市人力资源市场就业分析师李老师认为,研究生就业找准定位最关键。他建议研究生在注重知识积累的同时,更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高校研究生的培养体制也需要进一步与社会需求接轨。

篇11:本科生就业率高于研究生

据悉,今年全市有毕业生的高校共55所,毕业生总数为16.42万人。截至6月30日,还有约2.4万人没有就业。

就业率与学历层次的分布上,仍然是大专(高职)学生最好找工作,研究生就业比本专科学生都要难。

据统计,今年我市毕业的研究生有1.41万人,就业率为74.28%;本科毕业生有8.37万人,就业率为84.63%;专科(高职)毕业生有6.64万人,就业率为88.81%。

篇12:本科生就业率高于研究生

日前,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及南昌调查队在南昌大学、江西财大、江西农大、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通过走访座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首次对南昌市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调查。

研究生不急于签就业协议

数据显示,四所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略高于往年,同比增长1.5%.而大学生就业签约率与学历呈现“倒挂”的.现象,且四所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仅为71.5%(截至5月31日)。从调查问卷看,研究生学历应届毕业生对找工作的积极性相对不高,观望与等待态度的较多,对职业的期望值也要求较高,他们并不急于签订就业协议。

“由于事业单位和公务员考录工作尚未结束,大学生预征入伍、司法考试、医师考试、公安招考等要到下半年开展,预计到年底四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签约率还会提升。”工作人员称。

公务员仍最受毕业生欢迎

篇13:本科生就业率高于研究生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本科就业前景和研究生就业前景分别如何?]

★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

★ 船舶与海洋工程方向专业基础课教学的思考

★ 海洋工程专业学生求职信

★ 船舶装配与现代电焊简历表格

★ 船舶安全责任书

★ 船舶实习总结

★ 船舶登记管理条例修正

★ 船舶抵押权登记申请书

★ 船舶防火防爆措施

篇14:本科生就业率高于研究生

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20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健康较快发展。国内旅游市场继续较快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小幅下降,出境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和15。7%;入境旅游人数1。29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16。6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5%和增长3。3%;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9818。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0%;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9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4。0%[1]。旅游管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与工商管理并列管理学下的一级学科,有庞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随着国际经济的全球化,旅游业更加繁荣,因此对旅游的管理要求也随之提高,现在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校也很多,对专业能力和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

旅游行业产业链长,涉及范围宽,决定了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多[2],但是高素质、创新型、实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缺口很大,目前我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达800万人,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有200万人,给各大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据教育部高教司公布了两年(2012、年)全国和分省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其中旅游管理等十五个专业就榜上有名、列入其中。据统计,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的行业就业率约在10%~20%之间,5年后行业流失率竟达90%~95%[3]。

1首都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概述

1。1专业概况

首都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依托的旅游管理系是北京地区最早培养旅游管理本科人才的单位之一,是北京市旅游局指定的导游员资格考试培训定点单位,同时也为区县旅游局、旅游企业开展人才培训工作,开创校企联合办学的新模式。

1。2培养目标及要求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旅游管理、旅游规划开发及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城乡企事业单位和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旅游研究、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工作的中高级专门人才;能够胜任旅游资源开发、规划设计、旅游导游、旅游经营管理、旅游职业教育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重点学习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及旅游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受到旅游经营管理、资源规划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研究和资源开发、规划管理的基本技能。

1。3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主要有:管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学导论、旅游资源学、旅游开发与规划、生态旅游、会展旅游、旅游英语、旅游信息系统、旅行社管理、旅游产品设计、饭店管理、财务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心理学、导游学、礼仪学等。实习环节包括:黄山旅游规划与管理实习、旅行社实习、教学实习等。

2研究内容

《首都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情况调查问卷》内容涉及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基本信息、目前就业选择以及课程设置等研究问题。通过对首都师范大学级~级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的调查访问,发放235份调查问卷,回收203份,有效问卷183份得出以下结论。

2。1调查对象在旅游业就职的行业情况

通过调查,旅游行业84人,继续深造读研6人,企事业单位21人,其他行业72人。其中在旅游行业,有旅行社会展、计调、领队、销售、门市、人力等多个岗位,企事业单位包括有学校、政府、公会等文职人员,转为其他行业的有策划、投资顾问、编辑等岗位。

毕业后留在旅游行业的占49%,调查一直坚持在旅游行业发展的原因及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63。3%的被调查者因专业对口选择了坚持在旅游行业发展,而薪酬、个人发展也是较大原因之一,另外还有9人表示是由于旅游行业的稳定以及个人兴趣等因素。

2。2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就业形势的态度

经研究发现对旅游行业发展前景的认知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是否进入旅游行业就业有显著影响[4]。由于近年来中国的旅游行业正处在一个上升发展的时期,政府日益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旅游业的带动的经济作用,因此旅游行业的发展亦得到快速发展,形势较好。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由于旅游行业内人力资源认识的片面,缺乏对大学生进行适合的职业规划等,使得很多学生对于旅游行业的发展并不看好。调查在各行业中就业者的对整体就业形势的认知,具体分布如图1所示。

在被调查的人员中,通过后期的反馈整理发现,其中59。02%的被调查者表示认为就业形势较为正常及乐观,而这一部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主要进入旅游行业就业,另有40。98%认为旅游行业发展前景较为严峻或不清楚的被调查者,主要进入非旅游行业就业。

2。3离职原因

毕业后转为其他行业的占51%,调查转换行业发展的原因及所占比例如表2所示。有67。7%的被调查者表示,鉴于个人发展选择离开旅游行业,而对专业、薪酬的不满也是导致离职的原因。

通过对比两个表的数据可以发现考虑在旅游行业就业的被调查者,进入旅游行业的原因归结为与所学专业相对应,而离开旅游行业则是考虑到个人发展和薪资与预期的差异。

其中51。61%的毕业生是考虑到个人发展而转行,有人表示就业前对行业的认知自认为比较全面,而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理论和实践相差太多了,所做的事都是过于基础的工作,长久下来发现根本不能把握自己的发展状况,从而希望通过改变工作环境与内容。

而薪酬方面,现阶段大学生已经比较能适应社会环境,对入职的薪资不是很苛求,然而进入旅游企业内,本科生和专科生、中专生员工相比,在工作内容、晋升条件上几乎没什么差别。这种情况难免会使在职本科生产生“知识贬值”的想法[5],认为自己的能力没有展现出来,从而转而选择其他职业。

2。4学校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在就业中的应用

2。4。1基础课程

目前首都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所属院系为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在创立之初是依托于地理学科,在师资配备、教学理念、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受制于地理背景[6],在此调查“首师大旅游管理专业你认为不必要的课程”这一问题,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其中旅游生态学、区域分析与规划、自然地理学分别占36。07%、32。79%、29。51%。这几项基于地理背景设置的专业课程,被调查者表示工作中不是很经常能用到,但是同时也有32。79%的人表示,这些是旅游管理的基础学科,可以扩展知识面,有必要在大学期间研习。

2。4。2专业课程

国内很多旅游管理高校专业课程另设有语言类,经济类等,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其他领域课程,在调查“你认为以下哪些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有必要学习的课程”这一问题,具体比例如图3所示。

会议与会展策划、第二外语、旅游企业战略管理位列前三甲,由于可以与其他行业互通,超过50%的被调查者表示希望能够在大学期间学到相应的知识。

2。4。3实践课程

旅游管理是一门典型的应用性专业,各高校在低年级层次的理论学习后,高年级课程则会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而这一些课程在设置方面既强调对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旅游管理本科层次学生就业质量较低与当前本科层次的实践实训课程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密切相关。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展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会展又称MICE(会议Meetings;奖励旅游Incentive;大会Conventions;展览Exhibitions),在贸易往来、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经济合作及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7]。会展所涉猎的不仅是旅游行业,还会关联到广告,公关以及专业的会展策划公司,因此会议与会展策划这一课程有70。49%的被调查者希望学校进行相关的课程安排。主要原因是各行业对会展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会展包括会议、奖励旅游、展览,涉及行业多,同时也需要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的能力。

问题“你认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应设置哪几项”中各项所占比例如图4所示。

实践课程的调查过程中,多数人表示需要将理论知识变成可以操作执行的能力。所列出的旅游行业三大支柱的对应课程,需求也很多。如果说前几项的实践课程在工作中可能会有专门培训,那礼仪和应用语言基本以作为基础的能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直接考察,因此,毕业生表示这两项也是必需的。

2。4。4基础能力

除了专业学科的课程设置外,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学府,在整体的专业教育中也需要对学生的基础素质进行提高,在“大学专业教育中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一问题的结果如图5所示。

分别有78。69%及70。49%的被调查者表示,学校应加强人际交往和组织协作能力、外语和计算机等使用技能这两项。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单纯的依靠学校进行课堂式的教学,恐怕也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只有通过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学习理解,活学活用以便适应自己的工作环境。

2。4。5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因而课程体系设置虽然体现了本科教育对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比例如图6所示。

其中72。13%的被调查者认为校企互动较少,校企互动是指高校同企业在科技研发、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这样的.形势即保证了学生具备从事旅游业基层工作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增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确保就业渠道的畅通。企业员工亦可接受高校的培训或到高校进修,解决了旅游市场专业人才匮乏的难题。67。21%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学校重理论,轻实践。有研究表示大多高校开设的旅游专业比较偏重文化理论知识的培养,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得不到有机的结合。

大量课程重复,设置学科交叉严重。旅游学科课程体系中不同层次课程重复设置的现象比较普遍。一方面在学科专业必修课中旅游学类中又涉及到一级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呈现“大而全”的特点。另一方面学科专业各方向内部及各方向之间课程重复设置,缺乏有效综合[8]。

上一篇:陕西省2016年光伏政策下一篇: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