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2024-05-28

培训总结会议上的讲话(精选6篇)

篇1:培训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在全系统开展的干部政治业务建设培训班,从2月23日开班至现在,共历时七天时间,全系统近240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这次培训总的感到办的很成功,针对性很强,大家反响很好,取得了预期效果,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准备工作扎实。这次培训时间紧、任务重,市局各负责部门坚持早入手、早准备,精心设置培训内容,认真研究服务保障措施,周密安排培训课程,并及时制定下发了培训实施方案。各授课人员按照分类培训的要求,针对岗位业务内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认真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突出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认真编写了培训教材。培训教材我们已经进行了印发,保证了系统工作人员人手一册。二是组织领导严密。各单位对培训工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都能够科学统筹安排工作,妥善处理和解决工学矛盾,按要求组织人员按时参训。各县(市)局每天还安排了一名班子成员带队参加学习,保证了所属人员的参训率和课堂纪律。特别是经开分局,主要领导亲自组织,亲自协调解决培训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为参训人员创造了安心学习的条件和环境。为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局党办坚持通过人员定位管理和全程跟踪录象方式,督促人员按时到课。并在每讲结束后组织进行统一考试,检验培训效果。对录象和考试成绩我们将适时下发各单位,作为年度目标责任制考试的重要内容。三是培训针对性强。这次培训与去年不同的是,我们采取了分类培训方式,根据分管业务设置培训课题,极大增强了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各单位参加培训的同志也都非常珍惜这次培训机会,都把它作为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的难得机遇,自觉排除各种干扰,克服各种困难,聚精会神抓学习,学习氛围非常浓厚,保证了培训工作的全程、全员参与。特别是各单位参训的领导同志都能带头端正学风,虚心求教,全身心投入,切实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是培训工作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这次培训,各城区和开发区分局基本做到了全员培训,但各县(市)局和双阳分局还有部分人员没有参加,各单位要在4月30日前按市局编写的培训教材,以电化教学的形式,按业务类别完成对所有未参加人员的培训。局党办要对这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总结这次培训,我感到主要收获有三点:一是通过学习,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这次培训我们专门请党校教授、市检察院弟处长就实践科学发展观、预防职务犯罪内容进行了专题辅导。通过辅导,增强了大家对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特别是对运用土地这个闸门来卓有成效的参与宏观经济管理,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我们在当前国土资源管理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和作用中,正确把握自己,依法履行职责。特别是在当前系统党风廉政建设面临严峻形势下,对于备受社会关注的国土资源事业而言,更需要坚持不懈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升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这次培训是加强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政治保证。二是通过学习,提高了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这次培训,按照所涉及的国土资源管理业务范围内容,我们组织市局相关业务部门按照所涉及的业务范围,着重讲述了土地利用、土地规划、耕地保护、土地执法监察、矿产资源管理及地籍管理等内容,请市审计局、市财政局领导就财务资金管理进行了授课。通过培训,较好解答了目前各单位业务运转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进一步优化了各岗位干部国土资源管理知识结构,对提高各级干部的能力素质,学会运用新方式、新手段、新措施处理和解决新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问题,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通过学习,增强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紧迫感。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资源需求量不断攀升,国家对国土资源管理的要求越来越严。土地和矿产作为稀缺资源,体现出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土资源部门受各种思想侵蚀干扰的机率不断增加,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之间矛盾的相互交织使国土资源管理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这也使我们国土资源部门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次培训,有助于增强我们各级工作的紧迫感、压力感,进一步凝聚系统干部的工作士气,增强工作劲头,强化抓好工作的责任意识,从而在全系统形成共同干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整体合力,创造齐心协力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今年,我们的工作任务依然很重,要完成六项重点指标:一是计划供地4000公顷;二是新开发整理耕地3000公顷;三是耕地保有量134万公顷;四是收储土地400万平方米,拆迁棚户区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五是力争融资40亿元;六是确保完成城乡土地登记颁证20万册。详细情况还要在近期召开的国土资源工作会上进行部署,今天借这个机会强调四点要求:第一,要竭尽全力保发展。一是要切实保障我市发展用地。预审和征地要在早字上下功夫,列入国家扩大内需的项目和省、市、县(市)三级重点项目,要提早向省厅申请提前开工,保证项目建设工期。要继续坚持工业用地预公告制度。牧业小区生产用地要继续敞开供应,150个重大项目要继续实行科以上干部包保,各单位负责人要主动到项目现场进行服务,及时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用地问题。划拨供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和无籍房审批项目,要直接进入绿色通道办理。要科学把握经营性用地出让节奏,以保持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二是要切实做好规划修编。要将扩(!)大内需项目纳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切实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新增中央投资计划项目的引导作用。各地要根据本地区发展实际,充分论证未来用地需求,在科学划定基本农田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公益项目等用地结构和布局,特别要预留牧业小区项目用地,力求实现最佳安排。三是要坚持节约土地,集约利用,积极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要严格执行市政府提出的关于土地投资强度及建筑容积率的有关规定,从规划、标准、市场配置、评价考核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节约集约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对县(市)、区以下节约集约用地分级考核制度。要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力度,及时收回土地使用权、收缴土地闲置费。加强用地批前审查和批中、批后监管,确保土地供应形成有效供给。四是要进一步落实行政首长耕地保护责任制,进一步加大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力度,重点是做好农安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包装和上报立项,圆满完成国土部开展的市二道区英俊镇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

篇2:培训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校长:崔建民

一.班主任培训会的目的、宗旨(意图)。

二.班主任要虚心学习,努力践行好的经验。

本次班主任培训,张校长组织学习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我校班主任崔丽霞、朱睿芳、一中的聂红梅老师、三中的郭美琼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了自己的一些班级管理经验和做法,班主任们要多研究,多借鉴,把这些管理经验和做法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

三.每位班主任要加强责任,增强使命感,踏实工作,带好自己的班,管好班内的每一位学生,做好本班学生巩固工作。

四.充分认识华润集团三个班新生的特点:

1、年龄接近成人;

2、部分学生在社会上已经呆了二、三年,有一定的社会阅历。

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情况,完成好学校交给的任务,开辟出校企联合办班的新道路。

五.政教处要安排好新学期开学及近一段时期的相关工作。抓住重点,抓出成效。

包括学生军训、学生管理制度的学习、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等。

六.抓好一支学校管理队伍。

政教处工作人员要认真负责,具体落实好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要严格制度,明确责任,对出了问题班级的班主任要严肃处理,严格追究班主任的责任。

新班的班主任,要做好特别辛苦工作2-3个月的思想准备。现在辛苦是为了以后的轻松,所以要求新班班主任军训期间到国庆节前,每天早上6:00到校,晚上10:00离校,全天侯管理学生,政教处要做好对新班班主任考勤的管理。

篇3: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省农村工作会议, 传达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伟平书记对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今天下午, 进行了分组讨论, 各位与会代表积极发言, 热烈讨论, 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会上还对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经过全体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 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大家一致认为, 这次会议有这样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在工作部署上重点突出, 措施具体。伟平书记的重要讲话, 站在全局的高度, 按照中央和省上的有关会议精神, 紧密结合我省实际, 对今年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讲得很全面, 很到位。同时突出强调了要做好的重点工作, 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针对性和指导性很强, 对做好我省农业和农村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二是在形势分析上深刻透彻。既有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所造成冲击和影响的分析, 又有面对冲击和影响的相应对策;既指出了面对挑战所面临的问题, 又提出了面对机遇所采取的措施。三是在会议代表范围上有所扩大。这次会议扩大了参会的范围, 增加了各县县委书记。这个安排, 主要是有利于将中央、省上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直接传达贯彻到基层, 有利于基层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会议精神, 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 大家在很短的时间内, 结合各自的实际, 围绕会议主要文件和会议精神的贯彻, 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认识进一步提高, 任务进一步明确。

下面, 我就贯彻落实好这次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再强调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会议精神, 切实增强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刚刚过去的一年, 全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为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预计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410亿元, 同比增长6.1%。粮食总产达到877万吨, 比上年增加53万吨, 增长6%, 实现连续五年粮食总产、单产双双连续增长, 双双创历史最好水平。农民收入也实现了比较高的增长, 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80元, 比上年增长15%。但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扩散和蔓延, 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不断显现, 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的新的背景下, 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 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深刻领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认真贯彻落实这次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 准确把握形势, 增强危机意识, 充分估计困难, 振奋精神, 坚定信心, 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努力实现农业稳定发展, 农民持续增收, 农村繁荣和谐。

一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委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思想上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 省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通过了《中共甘肃省委实施<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 明确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 提出了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 着力把握“三大战略”思想, 坚持“一个基本思路”, 实施“六大行动”的总体要求;提出了深化农村改革开放、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社会事业的一系列重大任务和重大举措。所有这些, 都是在全面系统总结我省改革开放30年以来农村改革发展经验基础上做出的, 是指导我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行动纲领。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 准确把握, 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思想上来,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省上考虑, 今年第三季度在庆阳市召开土地流转改革现场会, 请有关方面及早做好筹备工作。

二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委对当前农业农村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中央农村工作会上, 回良玉副总理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扩散和蔓延, 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时指出, “当前的挑战非同寻常、实属严峻, 面临的机遇多年未见、实属难得, 明年的任务相当繁重、实属艰巨。”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今年“将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 是三农工作面临调整最大的一年”, 并用“五个堪忧”具体阐述了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冲击和面临的严峻挑战。省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在深入分析省情的基础上, 得出了我省农业农村发展正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 形势“不容乐观”的基本判断。伟平书记也对今年我省农业农村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全面深刻透彻的分析。各地、各部门要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关于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 充分估计农业农村经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克服困难, 迎难而上, 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牢牢掌握农村改革发展的主动权, 奋力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三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委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安排部署上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主题, 全面部署了今年的农村工作, 确定了“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工作重点, 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全省经济工作会议, 提出了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机遇, 紧密结合我省实际, 加大“六大行动”计划实施力度, 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的任务、措施。伟平书记在安排部署今年农业农村工作时明确要求, 要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牢牢把握做好工作的主动权, 集中精力抓好重点工作, 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各地、各部门要准确地把握, 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委的安排部署上来, 求真务实, 真抓实干,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促进全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今年是确保完成“十一五”目标的重要一年, 也是应对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 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有着特殊的重要性。按照伟平书记上午的总体安排部署, 我着重就几项重点工作再强调以下四点。

(一) 从落实“六大行动”入手,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去年, 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680元, 比上年增长15%。尽管是多年未有的高速增长, 但在新的一年, 确保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面临很多压力和挑战。与全国相比, 我省农民收入水平仍然很低, 200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00元, 增加了560元, 我省增加了351元, 虽然是历史上最高的增幅, 但与全国差距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仍然在加剧。与此同时, 随着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就业压力迅速加大, 农民工就业会更加困难, 劳务收入会受到较大影响。工资性劳务收入占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 一些地方占到40%到50%。劳务收入的下降, 必然会对全年农民增收带来新的压力, 增收形势十分严峻。因此, 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要以落实“六大行动”为抓手, 把农民增收作为头等大事继续下大力气抓紧抓好。一是抓好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今年, 要按照“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进一步做大做强马铃薯、果菜、中药材、现代制种、酿造原料等特色优势产业, 新增特色优势作物面积60万亩以上。省级财政今年筹集8500万元, 围绕完善脱毒种薯生产建设这个关键环节, 大力支持扩建原种生产防虫网棚、储藏库、质量监测以及精深加工项目建设, 促进全省马铃薯产业发展, 推进我省由马铃薯生产大省向马铃薯生产强省转变。省上将于近期出台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办法, 准备筹集专项资金, 从良种繁育、无公害栽培、深加工技术开发等方面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要进一步搞好产业布局规划, 加快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 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专业村和专业乡镇, 加快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二是抓好草食畜牧业发展。根据《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发展扶持办法》, 今年全省共筹措草食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1.5亿元, 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 在项目安排上向肉牛、肉羊产业大县倾斜, 重点从品种改良、规范化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防疫体系建设等环节入手, 全面提高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安全水平。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通过提高草食畜牧业规模化生产经营水平、畜禽良种生产与供应能力、畜产品加工能力和质量检测水平, 大力推进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 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800个, 推进草食畜牧业的发展。三是抓好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大力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销售, 扶持培育3~5个农业产业化大型龙头企业, 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在这方面, 省上将于近期出台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办法, 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着力搞好小城镇建设, 支持乡镇企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民群众从事个体经营, 拓展农民就近就业和增收空间。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 培育一批农家乐特色示范村、示范点。四是抓好劳务产业发展。要从农民科技培训、转移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三个层次上全力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继续抓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全年实现农民工技能培训33.1万人, 培训“两后生”2万人。要积极拓宽劳务渠道, 提高组织化程度, 保障农民工权益, 努力实现今年输转450万人, 创劳务收入330亿元的目标。同时, 要注重扩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容量。要积极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予以扶持。五是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国家扶贫标准调整后, 我省扶贫对象将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加之去年有230万农村人口因灾致贫、返贫, 贫困面达36%, 我省面临的扶贫开发任务更为繁重而艰巨。今年, 我们要抓紧开展对全省贫困人口的统计核查, 建档立卡, 确定扶贫对象。同时, 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政策的衔接工作。要完成整村推进500个村, 并以整村推进为基础, 探索“连片开发”的新模式。要做好河西移民的扶贫工作, 认真落实扶持政策, 着力改善安置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真正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二) 从推广农业新技术入手, 稳定发展农业生产。

去年, 我省农业生产获得丰收, 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 这为今年农业生产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但是,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 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大大提高。随着农产品市场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去年国内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 前9个月, 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 从10月份开始, 我省马铃薯、苹果、猪肉、棉花等产品价格下滑, 销售困难。特别是去年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 引发了全社会对食品质量的担忧。这些问题, 都对我们稳定发展农业生产, 规避市场风险, 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 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和市场有效供给。一要大力扶持粮食生产。坚持稳定播种面积, 优化品种结构, 提高单产水平, 强化扶持政策, 落实国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有关政策, 下功夫着力推广先进实用的粮食生产技术, 毫不松懈地抓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要稳定在3800万亩以上。启动实施旱作农业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 努力实现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900万吨。二要加大全膜双垄沟播等实用技术推广力度。今年, 省上筹措1.2亿元资金, 继续在中东部地区41个县实施旱作农业项目, 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500万亩, 增产粮食10亿斤。准备适当时候在顶凌覆膜搞的好的县召开现场会推广经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 力争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2500万亩。同时, 要加大农业科技攻关力度, 重点在良种培育、先进种养技术集成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三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全程监管的要求, 全面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管理,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监管措施, 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突出抓好鲜食农产品、肉类、生鲜乳和禽蛋的质量监管, 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全省农产品综合抽检合格率要提高到98%以上。

(三) 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入手, 切实改善农村民生。去

年我省遭受了比较多的自然灾害, 特别是5·12大地震给我省群众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毁坏, 这使本来就比较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恶化。为此, 我们要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 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改善农村民生, 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改善。一是抓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重点搞好石羊河流域治理、引洮供水工程, 开工建设盐环定扬黄续建工程, 实施2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 加快12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 发展有效灌溉面积20万亩, 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0平方公里。二是加快农田基本建设。要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抓紧做好新增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任务分解、扶持政策研究和项目争取, 在适宜坡改梯的县早日启动这项工程。继续加强农业综合开发, 集中连片推进农村土地整治, 大规模开展中低产田改造, 鼓励农民开展土壤改良,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 提高耕地质量,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三是切实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重点要办好农村“水、电、路、气、房”几件实事。进一步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解决15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沼气26万户, 争取30万户。启动抗震安居工程建设, 力争年内建设40万户抗震安居房。推广秸秆利用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实施农村清洁工程, 新建50个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要加快推进玉米秸秆资源利用工作, 以丰富的玉米秸秆带动草食畜牧业的发展。为推动这项工作, 省上已决定, 今年10月份在平凉召开全省秸秆利用现场会。

(四) 从加大支持保护力度入手, 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农业既是基础产业, 也是弱势产业, 确保农业稳定发展, 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保护和资金投入。一要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去年全省农业四项补贴达19.35亿元, 数额巨大,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央补贴。这些补贴能否落实到每一个农户, 直接关系中央惠农政策的落实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调动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首先要确保中央、省上各项补贴的发放和落实, 要按照去年省上出台的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有关规定, 在3月底前, 全面推进“一册明、一折统”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支付方式改革, 坚持公开公平、规范透明, 集中统一、按时发放, 以人为本、方便高效, 封闭运行、确保安全的原则, 切实保障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同时,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健全农业补贴制度, 扩大范围, 提高标准, 完善办法, 严格落实国家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农民种粮补贴的政策和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政策。二要切实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今年, 省财政将继续加大“三农”投入, 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省级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预算在2008年8.36亿元的基础上, 拟新增1.43亿元, 达到9.79亿元, 增长16.5%。各地也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认真落实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 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规定, 落实好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 城市维护建设税新增部分主要用于乡村建设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政策。三要加强支农资金的整合。近年来, 我省财政支农支出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的发展。但农业投入也存在着结构不够合理、投资渠道分散的问题。因此,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积极稳妥地推进各类支农资金的整合。要在确保资金管理权限不变、补贴政策不变、部门职责不变的前提下, 加强资金整合,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各类金融机构要增强大局意识, 加大农村信贷投入力度。要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 建立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的激励机制, 鼓励县域内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 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 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 积极探索发展多种形式担保的农村信贷产品。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 扩大试点范围、增加险种, 鼓励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 努力规避农业风险。

三、认真传达贯彻会议精神, 确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今年农业农村工作都进行了全面部署, 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把中央、省上会议精神传达下去, 把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实到基层, 推动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

一是认真做好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会议结束后, 请参加会议的同志在全面领会会议精神的基础上, 及时将会议精神向党委、政府和部门做好汇报。各地各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 尽快做好会议精神传达贯彻。

二是认真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 转变工作作风, 强化工作责任, 细化工作措施, 狠抓工作落实。要加强协调配合, 自觉服从服务于中心工作, 齐心协力完成好工作任务。要对落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及时研究, 认真解决, 确保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三是认真搞好各项措施的督促检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的每一项工作任务细化量化, 层层分解, 责任到部门, 落实到人, 并加强督促检查。特别是要突出抓好重大部署、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省上将把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分解到省级责任部门, 明确责任主体, 落实牵头、协办单位, 实行动态考核。要注重督查与调研相结合, 准确掌握工作动态, 注意总结、推广好经验和好做法, 发挥典型引路和教育示范作用, 以点带面, 推动工作落实。

在这里, 我还要强调的是, 要注意抓好当前的几项工作。就是要切实抓好今冬明春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确保不再发生大的火灾。要继续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进一步巩固防控成果。要切实抓好冬春农业生产, 搞好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 大力开展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全力做好农村稳定工作, 及早发现苗头, 妥善化解纠纷, 防止矛盾激化。要安排好农村困难群众, 特别是地震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让他们安全过冬, 安心过年。

同志们!今年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战略部署十分关键的一年, 也是应对金融危机、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 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定信心, 迎难而上, 抢抓机遇, 扎实工作, 为确保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4:培训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经过近两天的紧张工作,已经完成了会议安排的各项议程。会议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领导重视,时机关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对会议作出了重要批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亲自出席会议并讲话。这次会议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闭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之后,职业教育战线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工作会议,也是教育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会前颁布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实施的第一个行动计划。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这次会议,适逢其时,非常重要。二是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延东同志的重要指示和贵仁同志的讲话,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深入的讨论。上海市教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全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和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4个单位分别做了大会发言。北京、天津、辽宁、江苏、湖南、广东、陕西、新疆等地区的8名教师做了教学改革创新经验介绍。此外,还组织考察了上海市6所中等职业学校和4节观摩课,举办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创新展示活动和辽宁省信息化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三是工作高效、覆盖面广。会议期间,召开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宣布成立了43个行业(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举行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开通仪式、职业教育集团签约仪式、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单位授牌仪式,充分利用本次会议平台,高效率完成了多项工作。会议期间举办的有关活动,通过人民网、中国教育在线等网站进行了视频直播,全国各地组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行了收看。从与会人员构成上看,不仅有教育部门负责同志,还有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和研究机构代表,有关地级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部分委员、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来源广泛、代表性强,有利于增进各方面对职业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很好地概括了大家讨论的成果。下面我对会议做个简要总结。

一、回应需求,承载使命,新起点上谋划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这次会议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交流会、部署会,也是在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工作重点战略转移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动员会。会议的召开,主要基于以下三个背景:

第一,现代化进程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进入到新的历史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新的要求。

从宏观领域看,我国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转型的历史任务,经济社会具有五个方面的时代特点:一是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阶段步入集约式经济发展方式阶段。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二是从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时代进入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时代。人口大流动、职业大迁徙已成大趋势,特别是就业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居住地由农村转到城市、最终使农民转变为市民,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三是从低端制造产业时代进入高端制造产业时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业化发展面临新挑战,高端制造产业替代或淘汰低端制造产业成为历史的必然。四是从私人物品短缺时代进入公共物品短缺时代。全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全面快速增长,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五是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阶段。温饱问题等基本需求得到解决,实现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

从教育领域看,我国面临着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任务,具有四个方面的时代特点:一是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代进入“后普九”时代。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解决职业教育这一薄弱环节成为必然。二是从文化扫盲时代进入技能扫盲时代。文化性文盲的问题基本解决,技能性文盲的问题日益凸显。三是从“高中-大学”一元化成才时代进入多元化成才时代。通过普通教育上大学的成长道路面临系统性挑战,多元化质量、多阶段分流、多路径成才,成为政府满足社会多样化学习需求、建立现代国民教育新体系的战略安排。四是从学校教育时代进入全民终身学习时代。有教无类具备了新的历史内涵,农民工转移培训和择业培训需求日益增长,其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和职业道德规范远达不到社会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要求,通过职业教育提高全民受教育年限的任务十分艰巨。

面对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时代特点,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顺应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迫切需求,回应人民群众对多元化、高质量教育服务的强烈诉求,职业教育肩负着五个方面的历史使命:一是肩负着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培养数以亿计有职业道德、有中高级职业技能的劳动者的历史使命。二是肩负着支撑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特别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使命。三是肩负着承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调整教育结构的历史使命。四是肩负着服务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五是肩负着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的历史使命。完成好职业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迫切要求职业教育在保证办学规模的同时,提高办学质量,调整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创新,实现科学发展。

第二,我国教育事业开启了由大到强的新征程

今年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教会和《教育规划纲要》为各级各类教育未来十年的改革和发展明确了战略目标,描绘了宏伟蓝图,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的历史征程。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这一个“主题”、一个“主线”和五个“坚持”不仅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而且为我国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教育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作出了战略部署,并专章阐述了今后10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二是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三是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把大力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作为核心任务。四是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五是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六是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第三,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面临新形势

上一次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工作会后,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2009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近870万,在校生近2200万,办学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标志着国家已经具备了三个方面的基本能力:一是具备了大规模培养数以亿计中高等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能力。二是具备了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能力。三是具备了服务国家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基本能力。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职业教育规模能力大与质量结构不尽合理的矛盾还比较突出,教育质量还有待提高。在教育教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要求还没有很好地落实,有些地方和学校对教学工作重视不够,推进教学改革缺乏主动性,教学工作投入不足,缺乏条件和机制保障。二是素质教育还没有很好地实施,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只注重某一方面技能的培养,忽视基础理论学习;或是偏重于传授知识,忽视技能;或者只培养简单技能、“黑板上的技能”等现象,培养的学生适应职业岗位变化能力不强,继续学习能力不强。三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还没有很好地对接,课程、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没有很好地衔接,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与企业实际有脱节的现象。四是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育人过程存在随意性,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职业教育的形象。五是现代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还没有很好地应用,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

《教育规划纲要》对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有: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照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二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三是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加强涉农专业建设,扩大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四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适应技能型人才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学习要求。推进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五是强化教学保障,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六是以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为基础,对教学改革的新政策、新模式先行先试,形成典型模式和经验,重点突破、以点带面。

二、纲要引领,凝聚共识,明确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

总结归纳大家达成的共识,会议在以下三方面取得重要收获。

第一,认清了形势,提高了认识

延东同志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贵仁同志的讲话,站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高度,全面分析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强调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大部署上来。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迫切需要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必须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之所以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一是职业教育决定着国家和地区产业竞争力,二是职业教育反映了产业的素质和能力,三是职业教育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四是职业教育是调整教育结构的切入点,五是职业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战略突破口。因此,职业教育不仅是教育工作的重点,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通过深入学习领导的讲话,大家提高了对职业教育战略地位、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重要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第二,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

改革发展职业教育,要以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为主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基本要求,实现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当前要重点做好保证规模、提高质量、改革创新和加大投入四项工作。要转变职能、狠抓落实,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科学的作风,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要注重抓统筹,抓重点,抓责任,抓作风。

以提高质量为重点,要求我们切实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由比较多地注重规模扩张,向更加注重内涵发展、质量提高转变。要把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作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目标;把深化校企合作作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点,以校企合作为主线,推进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改革,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把加强专业、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作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主要工作抓手,努力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明确了思路,增强了信心

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首先要坚持职业教育公益性质,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定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属于不同的教育类型,不是不同的教育层次。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要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引领,以满足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突出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强调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要加快在以下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1.改革四个模式。一是改革办学模式。大力推动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化办学,努力实现职业教育的规模化、集团化和园区化发展,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二是改革培养模式。要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来研究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切实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模式,要特别注意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顶岗实习,如设岗见习、找岗实习、顶岗实习、创岗见习等等。三是改革教学模式。改变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普遍推行仿真实训教学和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技能打包教学等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四是改革评价模式。以能力水平和贡献大小为依据,构建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评价模式。

2.创新六个关键环节。一是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环境、实训环境和教室环境。要把工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实现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重点建设科学合理、先进实用、设施配套的现代化技能教室、实训教室和工厂化教学环境。二是创新专业设置。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企业用人需要和国家颁布的职业岗位,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机制,重点建设面向现代农牧业、先进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的精品专业,加强贴近区域产业,尤其是民族文化艺术、民间工艺等领域的特色专业建设。三是创新课程开发。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职业标准,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构建与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课程建设机制。四是创新教材应用。依照国家教学计划,教材内容对接职业岗位标准。针对岗位技能要求的变化,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依托企业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校本教材。五是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方式的工作过程导向。构建网络学习平台,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建立项目库、案例库,增强教学环境和过程的实操性。六是创新管理制度。建立多方参与的理事会、董事会或咨询委员会等决策机制,建立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的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机构,加强学校各项基础制度的建设。

三、创新载体,重在行动,把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任务落到实处

按照《行动计划》的部署,近期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建立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

建立教育与产业的经常性对话协作机制,是提高职业教育科学决策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一是强化部门协调、行业指导。今年1月,教育部成立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这次会上又成立了43个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目的就是要以全指委为载体,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的对话和协作,充分发挥行指委在开展行业人才需求预测、研究制订培养标准、组织行业内的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办学等方面的指导和协调作用。二是搭建对话协作平台。围绕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举办一系列教育与行业的主题对话活动。今年,教育部举办了职业教育与石油化工行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汽车行业以及有色金属行业的5个对话活动。今后还将继续开展分行业的对话。

(二)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合作办学

校企一体合作办学,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有利于营造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环境和育人氛围,实现全过程工学结合。一是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制定《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促进办法》和校企一体合作办学实施方案,遴选1000所学校和3000家企业开展一体化办学实践。二是推进集团化办学。制定《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建设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三是加强和规范学生实习管理。颁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规范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强化企业实习的教育功能。学生实习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要积极稳妥地推行和完善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

(三)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是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二是深入推进德育课课程改革,开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三是按照《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要求,广泛开展班主任培训。四是进一步健全中等职业学校共青团组织,实现“校校有团委,班班有团支部”的目标。五是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六是完善“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组织方式,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

科学设置专业,促使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是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的基础。一是全面实施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规范专业设置。二是开发专业设置标准。针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设置的所有专业,开发321个指导性专业设置标准。三是建设专业设置信息发布平台,开发新专业申报、审批管理系统,建立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就业状况数据库,逐步形成专业设置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和需求预警机制。四是建设国家示范专业点。遴选1500个左右有显著优势和鲜明特色,在本专业领域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专业点,作为国家示范专业点。五是开展面向区域产业的专业改革试点。围绕国家产业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要求,确定100个改革创新重点专业,在全国遴选500个专业点,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学环境、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改革。

(五)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一是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根据新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面向国家产业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民族特色产业等,开发500个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二是指导开展课程创新实践。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核心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三是完善课程建设机制。研究制订具有职教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四是探索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推动课程设置更加符合职业岗位要求。

(六)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材创新

教材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教材建设是保障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一是创新教材管理制度。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时代特征和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管理体系。二是研究制定教材建设管理办法。健全教材开发、遴选、更新机制,完善教材编写、审定机制。三是加强教材编写、审定和出版队伍建设。成立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建立教材编写专家库,建设50个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出版基地。四是以职业标准为依据改革专业课程教材;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基础课程教材;以推动民族传统技艺教育专业化为重点,开发相关课程教材;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更新教材结构和内容;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认知特点,创新教材呈现形式,开发遴选1200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

(七)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立交桥”

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不是“终结教育”,我们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一是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加快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推动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研究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开发课程教学大纲,探索中高职衔接的多种实现形式,加快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三是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的比例,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四是探索中职招生模式改革。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需要,扩大服务面向,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突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考核内容,探索学生综合素质的多种评价方式。五是探索学分积累的多种形式,积极推行学分制等弹性学制,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互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八)建设中等职业教育网络学习平台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驱动力,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共享优质资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性工作。一是开发3个信息化系统。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发布、共享和管理系统,开发面向中职学生和社会人员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开发面向中职教师的教学支持服务系统。二是建设4个中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中心。三是建设300个数字化仿真实训示范教室。

推进上述8项工作,3个方面的保障至关重要:一是办学条件,二是师资队伍,三是教科研。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

第一,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保障。一是支持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提升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水平。积极推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实习实训教学的需要;推动各地紧密结合地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统筹规划,集中力量建设好示范专业实训基地。二是启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优质特色学校、民族特色学校等建设计划,建成一批代表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网络。

第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要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机制,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探索新任教师先完成企业实践再上岗任教的措施;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拓宽“双师型”教师的来源渠道;出台兼职教师聘用政策和管理办法,鼓励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兼职任教,并切实发挥好作用。完善教师资格、职务等管理制度和政策机制,引导教师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创新培养培训模式,扩大培养培训规模。这次会上教育部为10个企业挂牌成立了“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单位”,就是吸引企业参与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重要举措,近期还将继续推进这项工作。

第三,加强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一是积极推动高水平教科研队伍建设,整合和调动全国职业教育教科研的资源和力量,完善工作机制。二是积极组织地方教科研人员开展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组织开展职业学校教师教学竞赛及研讨活动。三是启动中等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四是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引进国外优质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另外,《行动计划》针对10大计划、30个项目,提出了45个科研选题,即将组织实施,大家要积极参与。

篇5:培训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召开全市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动员培训会,目的是对我市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通过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大家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

在为期一天的动员培训会上,市委副书记-------同志作了很好的动员讲话,并对全市农村基层组织的换届选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市人大、纪检、组织、政府的有关领导宣读了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方案,提出了有关纪律要求;市委组织部、民政局的有关同志就依法搞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进行了具体业务指导,他们的发言针对性、操作性和指导性很强,对于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扎扎实实地搞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希望同志们在会议之后,结合实际加以消化,并认真抓好落实,确保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下面,就如何保质保量地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把握工作重点,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

市委决定,今年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将采取统一部署,同步实施的方法。总体安排是这样的:市委对全市村级组织换届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要求作出全面的部署,各乡镇、各村按“先村委会,后支部”的方法开展工作,村级换届选举到4月底前结束。

搞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归根到底是要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在具体工作中,要重点把握三个环节:

1、要正确把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这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是我市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的新形势下进行的,是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全市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正确把握这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

2、要通盘考虑村级领导班子人选。要围绕进一步协调理顺村党组织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关系,更好地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保障和支持村民委员会依法行使职权的要求,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和过细的思想工作,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在推荐选举中通盘考虑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领导班子的人选,力争使选举产生的新一届村级领导班子队伍精干、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普遍提高;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能较好地解决班子自身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成为政治坚定、作风扎实、开拓进取、群众公认、奋发有为的坚强战斗集体。

要抓好舆论导向。要特别注意抓好正面宣传,引导党员群众自觉摆正自己位置,正确对待。在宣传发动的形式上,要着重开好村两委成员会、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宣传重点是“两个明确、四个提倡”。“两个明确”:一是明确“两推一选”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标准条件和方法步骤,使党员群众正确理解、热心支持和积极参与这项工作;二是明确党总支(支部)、村委会成员的标准条件和不宜提名为候选人的范围。“四个提倡”:就是提倡党总支(支部)与村委会交叉兼职、提倡党员通过法定程序当选村民小组长、提倡文化程度较高的优秀年轻党员和妇女进班子,提倡以自荐的形式公开报名竞选村干部。

3、选准配强村党总支(支部)书记。俗话说,“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班子强不强,责任在班长”。村党总支(支部)书记担负着强村富民的重要职责,选得准不准、配得强不强,对一个村的工作影响很大。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认为,村党总支(支部)班子不仅仅是党员队伍的领导者,更应是全体村民的致富带头人,所以村党总支(支部)书记及其一班人的选拔也应该得到全体村民的认可。但长期以来,村级党组织的选举和产生,党外群众“没有说话的份”。因此,如何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创新载体,选拔党和群众都信得过的村支部书记及其一班人,让党员成为千千万万群众满意的“领头雁”,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两推一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党的建设工作的又一次创新和尝试。所谓“两推一选”就是要按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发动全体党员和党外群众民主测评、推荐村党总支(支部)书记和支委成员候选人。乡镇党委根据推荐结果、工作实绩、文化、年龄等方面的要求,经组织考察审定后,列为党总支(支部)委员候选人。再直接进行党内选举,从而能很好地把党的意志和人民的意愿统一起来,进一步激发党员群众的民主意识,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让群众投票参与党组织候选人的推荐,是党的群众路线在选拔使用干部工作上的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参与推荐,选出他们满意的候选人以备党内选举后进入党总支(支部)领导班子,真正体现党的干部要一切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的要求,这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对村干部的年龄、文化结构等作了规定和要求。为此,各乡镇党委要把困难和不确定因素考虑得充分一点,坚持采取多种办法解决村党总支(支部)书记的人选问题。一是从现有村党总支(支部)书记中留用一批;二是从是党员的优秀村委会主任中,依法按章兼任一批;三是从现有的村干部队伍中提任一批;四是从村民年轻的优秀党员中选拔一批。要注重改善班子结构,把那些政治坚定、“双培双带”能力较强、作风公道正派、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年富力强的同志选配到村级领导班子。同时要注意选拔农村妇女干部,新任农村党总支(支部)书记一般要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在村党组织委员会的换届选举中,各乡镇党委要严格按照市委制定的方案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确保“四个到位”,一是调查摸底到位,注重一个“清”字。做到底子清、情况明,这是做好这次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的前提;二是民主推荐到位,注意一个“广”字。要注意吸收各个方面的代表参加,充分注意群众代表的广泛性,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三是组织考察到位,注意一个“细”字。对于党内外推荐出来的人选,要认真细致负责地做好考察工作;四是选举环节到位,注意一个“准”字。选举时,要正确引导,充分发扬民主,选准选好带头人。村党组织班子候选人的确定和会议的召开要严格按照规章要求操作。选举时要注意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体现选举人的意愿。要教育广大党员,坚持党性原则,以党的事业为重,正确行使党员的民主权利。要注意防止各种因素对换届工作的干扰,对一些违法违纪行为,要及时制止,严肃处理。要通过各种手段建设一支“靠得住、有本事、过得硬”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

4、要严格依法搞好选举工作。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量大、程序严、要求高,一定要精心组织、妥善安排,严格按章按法进行选举,防止违反《党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有关法规的现象出现。村党总支(支部)的换届,要按照《党章》、《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的规定和市委《实施意见》要求进行换届选举。村党总支(支部)的换届选举在方法上采取“两推一选”,即:党内民主推荐;群众民主推荐;党内民主选举。方法步骤上大致分准备发动、“两推”、民主选举、建章立制四个阶段进行。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必须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程序和市委《实施意见》的要求,依法进行选举。

二、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这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今年是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开始在全市试行后第一次在全市进行村级换届选举;二是今年是全市部分乡镇实行村级合并后第一次在全市进行村级换届选举,农村许多党员群众包括部分基层干部对“两推一选”、村民直选等做法还了解不够全面。另外,一些地方受传统的影响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非正常因素仍然存在。针对这些情况和问题,各乡镇党委一定要加强调查研究,仔细分析各种矛盾,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确保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1、明确职责,落实责任。这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由市委统一部署,市委组织部和民政局等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做好工作;人大、纪检部门加强监督指导。市委对于这次农村基层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村级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抽派机关领导干部组成指导组,与乡镇办事处党委一起开展具体工作。乡镇办事处党委是直接责任单位,要严格按照市委的要求,认真研究,周密部署,搞好组织实施。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抓重点难点;分管党群工作副书记、组织委员要直接抓;班子成员要分工负责配合抓。各乡镇党委都要建立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对每个村都要派换届选举工作指导组。近期,要做到三个相对集中:精力要相对集中、人员要相对集中、时间要相对集中。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思想不重视、力量不到位、措施不落实,造成不良影响、产生严重后果的有关责任人,要追究工作责任。

2、正确处理加强党的领导与严格依法办事的关系。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要坚持加强党的领导、正确执行政策、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既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群众意愿,严格依照《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章程办事;又要坚持党的领导和党管干部原则,贯彻党的干部路线。那种认为搞了“两推一选”、村民直选,就可以不要党的领导、放弃党的领导或者削弱党的领导的思想是错误的,对换届选举工作也是有害的。实践证明,少数地方换届选举出问题是和当地的党组织不敢于领导、不善于领导密切相关的。同时,要做好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消除党内外同志的顾虑。个别村班子和少数村干部思想不统一,存在三“怕”:一怕失权。认为“两推一选”“公推直选”扩大了选举范围,而自己说了算的“权力”范围缩小了。二怕失位。怕能力强、威信高的同志推选出来后,自己“位子”难保。三怕失职。怕群众大局观念不强,推荐出来人选不合自己的“胃口”,影响工作开展。还有些群众认为是流于形式、走过场等等,为此,我们要求对“两推一选”和村民直选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对现任班子内有关人员做过细思想政治工作,使党员干部思想真正统一到党委的意图上来。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加强党的领导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一是选举工作机构负责人,一般由相应的党组织负责人通过法定程序担任。二是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三是要正确处理组织意图与群众公认的关系。选举实施前,乡镇党委要认真听取群众对村级领导班子人选安排的意见。当组织意图与群众意见不一致时,要实事求是地认真加以分析,属于人选本身有问题的,要果断调整;属于非正常因素干扰群众意见的,要教育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四是切实改进领导方法。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用人观念和用人方法,善于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引导,把组织意图转化为党员群众自觉自愿的行动。

3、统一部署,依法有序推进。这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按照计划和程序安排,时间紧、任务重、操作要求规范,有些工作还是第一次做。因此,在换届选举工作的整体安排上,市委要求统一部署,整体铺开,依法按章选举,稳步有序推进。村民直接选举村委会,可能会带来村党总支(支部)与村委会交叉任职问题。因此在基层组织换届选举中一般要按照“先村民委员会、再党组织”的顺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要严格操作规程,把好时间、程序、推荐、审核、考察关,区别不同情况,妥善处理。

要深入细致地做好稳定工作。在这次换届选举中,有一部分村委会干部将离开工作岗位,思想波动不可避免,因此,乡镇党委要认真细致做好干部的思想稳定工作,化解矛盾,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以满意的善后工作让其愉快地离开岗位,并做好过渡时期的移交工作,保证集体资金不流失,村级档案资料不丢失、确保材级工作的连续性。

4、加强思想作风和制度建设。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结束后,要进一步加强村级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加强日常教育管理,对新上任的村党总支(支部)领导班子成员要进行上岗培训,实行跟踪管理。要建立健全以村两委工作规则、村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落实新一届村级领导班子工作责任制,扎扎实实地推进以“五好”村党总支(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

要以换届选举为契机,整体推进村民自治工作。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不可分割的整体。各乡镇要把村民自治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切实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以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要重视抓好村级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工作,重点抓好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的贯彻落实,确保村民自治深入健康发展。

同志们,这次培训会就要结束了,希望大家回去后,认真学习和领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认真学习和领会这次培训会各位领导的讲话精神。今年是-------市发展史上十分关键的一年,机遇与挑战激励我们朝夕拼搏,奋发有为。我相信,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依靠全市农村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市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一定能够顺利、按时、保质保量地圆满完成。

篇6:培训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按照市纪委常委会的统一部署,派驻机构干部培训工作自4月20日开始,历时10天,先后组织派驻纪检组书记赴外地考察,集中派驻机构干部培训学习,截止今天就要结束了。应当说,这次培训是市级派驻机构实施统一管理后的首次集中学习,也是近年来委局机关举办一次比较系统的学习培训,这对于大家熟悉纪检监察业务,顺利开展好今后工

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段时间,大家态度端正、精力集中、遵守纪律,充分体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刚才,各组书记做了发言,准备充分,体会深刻,认识到位,思路明确,谈得都很好,今后关键是抓好落实。

4月19日召开的市纪委、监察局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工作会议,标志着全市纪检监察工作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跨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派驻机构成立之初,我们就树立了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这种高起点的定位和高标准的要求,也是这次培训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的重要保证。通过十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培训,大家普遍反映收获很大:一是提高了素质能力。大家积极投入到学习培训之中,认真听、认真记,认真思考、相互交流,对纪检监察业务有了进一步了解,从宏观上把握政策法规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二是增强了工作信心。通过学习培训,使派驻机构干部进一步增强了职责意识和角色意识,增强了开展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三是明确了工作思路。大家在学习中思考,在交流中启发,对今后如何开展工作心里敞亮了,方向明确了。四是完善了工作制度。大家学习研究了机关有关制度规定,修订了派驻纪检组、监察室业务工作暂行办法,为今后派驻机构各项工作的规范化运转奠定了基础。总之,这次集中学习培训时间虽短,但成效明显,大家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鼓舞了士气,达到了预期目的。

这次集中学习培训,是对大家的一次充电、一次加油,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工作。我们要以这次集中学习培训为契机,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以坚定的信念、饱满的热情、昂奋的精神,务必做到派驻工作起好步、开好局。下面,我再提以下五个方面的要求:

一要继续加强学习。这次学习培训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大家的任务会很重,工作会很忙,但越是紧张忙碌,越是不能放松和忽视学习。要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需要、一种生活习惯,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要同机关一起执行好周五上午集中学习制度,由于条件所限,各派驻机构干部不能和机关干部一起集中学习,希望各派驻机构要按照机关统一部署,自行组织好本组的集体学习。要继续深入学习政治理论、纪检监察基本知识,尽快掌握了解所监督检查部门单位的业务知识,努力成为纪检监察业务的行家里手,不断增强政策理论水平和执纪执法水平,切实提高依法执纪、依法监督的权威性。

二要准确把握定位。派驻机构的工作是全市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派驻机构和市纪委、监察局机关都要正确处理好“四大关系”。对派驻机构的工作,市纪委常委会将高度关注关心,将其纳入全市反腐倡廉工作的整体中来谋划,站在推动全市反腐倡廉工作全局的角度来开展。近一个时期,市纪委、监察局各常委、各局长要拿出足够的精力,为派驻机构开展工作提供一切便利条件,扶上马带一程,促其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各室要把支持派驻机构工作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全力帮扶,悉心指导。对涉及市直的各项日常工作,要放手交给派驻机构来具体负责,做到指导不包揽;对重大工作,需各室出面组织协调时,也要协同派驻机构一起进行。各派驻机构要定准位、卡好位、站好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市纪委常委会来开展工作,自觉接受机关各室指导推动工作。

三要不断完善制度。我们前期制定的相关制度只是派驻机构工作制度建设的一部分,制度完善对我们派驻机构而言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和不断探索的过程。制度具有长远性、根本性和全局性,制度建设如何,直接决定我们今后的工作开展。有了制度的依据,各项工作的开展才能有板有眼、有章有法,进退有据、有条不紊,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学习培训后,各派驻纪检组要把完善制度、建立机制作为最紧迫任务,抓紧把制度框架搭起来,这是工作有序顺畅开展的前提。要沉下心来认真研究,在吃透中央和省、市委有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着手建立理论学习、工作程序、干部管理、后勤服务等相关细则,理顺工作关系,逐步构建高效统一的工作运行机制,促进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四要搞好部门对接。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各派驻机构从一开始就要做到高度重视。市纪委、监察局的初步想法是,对接要由委局统一进行安排部署。首先,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要认真学习市委、市政府《实施意见》,雷建国书记重要讲话,吃透我代表市纪委常委会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讲的有关要求,消化好外市的经验做法,摸清所监督部门的基本情况,做好对接前的一切有关事项。第二,要具体操作好对接。拟确定由市纪委各副

书记出面对接。对接要确定好所监督检查部门人员的参加范围,讲清对接的内容,成熟一个对接一个。第三,进一步搞好调研工作。对接后,利用一段时间做好深度调研。调研可借助巡视方式进行,要把所监督检查部门单位的工作重点、难点以及廉政风险点了解清楚,为今后开展工作摸清底子。这项工作大约利用两个月时间完成,干部室要抓紧研究制定方案。同时,各派驻机

构要抓紧安排与市纪委、监察局各常委、各局长及各室对接。各常委、各局长及各室要主动地搞好衔接。

五要加强内部管理。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谨、非常严肃的工作,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大家都要做到按规矩办事,按程序办事,特别是涉及信访、案件、审理、执法、纠风等业务性工作,要严格履行有关工作程序。市纪委、监察局《机关管理规章制度汇编》、《派驻机构文电处理等暂行办法》、《派驻机构后勤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制度规定已印发给大家,有关业务的几个规定也正在酝酿研究,待市纪委常委会通过后抓紧下发。对这些制度规定,请各派驻机构认真学习、遵守执行。要严格执行文电、保密、后勤等制度,明确专人负责,与委局机关搞好衔接,做到文电处理流程化、保密工作专业化、后勤保障精细化,实现规范运作、高效运转。同时,各组书记务必要发挥好“班长”作用,担负起“抓班子、带队伍”的重要职责。机关和派驻机构的全体同志都要老实做人、干净干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特别是要执行好培训开班仪式上提出的“五不准”要求,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工作日中午禁酒制度。各派驻机构到部门单位对接时,要一定做到清茶一杯,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和表现赢得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拥护和支持。在这里也明确告诉大家,市纪委、监察局将努力做好大家关心的干部使用和后勤保障工作,为派驻机构工作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同志们,五一放假后,大家就正式进入了新的工作岗位。征途漫漫,成绩属于过去;任重道远,唯有求索不息。希望大家在新的起点上,要有新的作为,创造新的业绩,以优异的成绩掀开新的历史篇章。

上一篇:关于2021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五周年“回头看”经验交流下一篇:幼儿园寒假班开班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