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电影感想

2024-05-29

活着电影感想(共9篇)

篇1:活着电影感想

这本书讲述的是老农民福贵遇到一个游客后,叙述自己的一生

富贵,名字富贵,实则命运给予他的是富贵还是灾难,这似乎是一个无从解答的问题,是讽刺还是现实

在他身上真正的展现了命运给予一个人一生的“圆满”,似乎在他一个人的身上承受了所有的灾难。在他还是地主阶段的时候,堵博败光了家产,气死了父亲,对婚姻的不忠,到最后的流落街头,被抓去打仗期间,母亲临死也没能见上最后一面,对于双亲以这样的离恨离开人世,相信这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范围,但是福贵接受了命运的安排。继续为了活着的人而继续活着,他这一生最庆幸的是有一个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的妻子。为他生了一儿一女,由此,命运对他是公平的,在让他失去的同时也得到了人世间最圆满幸福的家庭。以为恶运就此到头。但这似乎只是不幸的开始。女儿因为生病成了聋哑人,福贵再一次的接受了命运的安排,继续为了生活而活着。虽然这期间忍受了各种因为大自然以及这个社会的变迁而带来的种种磨难,但是他们都顽强的一一战胜命运给予的苦难与折磨。

为了活着,可以更坚强,为了活着,他们依然继续保持着最原有的初心,为了活着,忍受着内心的麻木,为了活着……而继续的前行着。命运似乎就是这么任性的无情的在考验着一个人在困难面前所能承受多少的重量才能折腰屈服,妥协,再一次的向富贵伸出了恶运之手-夺走了他最疼爱的儿子。

富贵是绝望的,但并没有为此妥协,努力的前行着,为了活着的人,他有使命,有责任。继续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当他们以为命运就此放弃“光顾”他们的时候,命运再一次带着友善前来关照。这此应该是幸福使者来临吧,当他们以为自己聋哑的女儿要一辈子独守时,命运安排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守护者来守护他们的女儿,这一切似乎真的很完美。完美到不真实。但却又真实的存在,前面有多美好,后面就会有多残酷,本是带着美愿来却又留下满地的心碎而返。女儿难产致死,妻子病情加重也离世,女婿一次意外出工被伤亡,留下的可爱外孙本以为可以相依为命,却也不幸离去,看着至亲至爱的人一个个的先他而去,这份悲伤,这份绝望,普通的人又如何能承受,对福贵而言。他这一生,圆满了。

 

篇2:活着电影感想

温州医学院仁护四班

0919070097 陈

《活着》,一本被人人称道的书,一个经典的电影,印象中好像还有同样吸引人的电视剧。看过书,看过电影,也看过几集的电视剧,相较之我还是比较喜欢原著书的感觉。要真说喜欢好像却又不是,《活着》讲述的故事太过悲伤和残忍,虽没有轰轰烈烈,也没有感情的百转千回,但作者用最平实的语言,冷静的思绪,犹如一个站在另一个世界的旁观者,冷冷的看着主人公在一场场困难中一步步的走来,而这却让人更能感受到一种苍凉。有时候最让人能感受到那份悲伤的不是哭,反而是那清冷的文字下记叙着的让人无法不动容的故事和悲惨经历——只是一个小人物的故事和经历,我想这也是作者的一种成功。《活着》讲述了主人公富贵一生的命运,也讲述了他们一家的命运,从败家便开始了悲苦,看着龙二因为地主一事而被枪毙,似乎又给了他们在败家后的一种安慰,一种希望。但是命运总是浮浮沉沉,在他们刚从前一个悲惨的经历中坚强起来打算迎接生活的时候,下一个打击便又接踵而来,仿佛是让你稍稍喘口气,却只是为了更深地扼住你的喉咙,让你难以呼吸。活着,一个简单的词汇,一种生命的责任,由一场场生活的艰辛组成。“我一个人种五亩地,差点没累死。我从没干过农活,学村里人的样子干活,别说有多慢了。看得见的时候我都在田里,到了天黑,只要有月光,我还要下地。庄稼得赶上季节,错过一个季节就全错过啦。到那时别说是养活一家人,就是龙二的租粮也交不起。俗话说是笨鸟先飞,我还得笨鸟多飞。”人也只有在苦难中才会更快的改变,更快的成长,富贵便是如此,在败家之后,在一无所有的时候,他学会了干活,学会了善待家人,生活似乎更加的充实和有了希望和目标。正如在书中他对自己的叙述那样:“说起来日子过得又苦又累,我心里反倒踏实了。我想着我们徐家也算是有一只小鸡了,照我这么干下去,过不了几年小鸡就会变成鹅,徐家总有一天会重新发起来的。” 还记得在看《活着》电影中的一个镜头,不是很清楚了,但好像是这样的,春生看着一辆车子说:“要是有一天能开上那样的车,少活几年都甘愿。”富贵却说:“不行,我还得回家,家里还有母亲、妻子、孩子,他们都在家等他。”那个时候,虽然是那么简单的语言,却有一种无法言语的期待和幸福。人就是那么一种感情动物,当你有了期望,有了寄托,有了责任,他将指引你一步步坚强的走下去,活下去,不论多么艰难。我想,那个时候家人便是他在战场上活下去的希望吧。而后来,在他们一个个离开后,只剩下他了,又买了一头牛起名叫富贵,而这时,牛便是他的寄托与希望吧,是他继续那孤独的日子的陪伴。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的苦难在《活着》中被表现的淋漓精致,或许有放大,但是那个大环境的现实却是让人无法忽视的,他讲述的不只是富贵的人生,更是在那个大时代背景下中国人生活的艰难和坚强。颠沛流离、忍饥挨饿、社会动荡。。。这一切我们没有经历过的通过富贵的故事一步步的清晰的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看着说是感伤,不如说是感动,就如余华序里说讲的那样:“‘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活着》教我们了解苦难、忍受生活,教我们直面困难,教我们勇敢的活着,有时候活着便是一种幸福。

篇3:活着电影感想

小说《活着》名为“活着”, 但却给读者讲了一个充斥死亡的故事。整部作品从福贵的爹经受不住徐家在自己手里败落变得一无所有的打击而气死开始, 就一直充满腥风血雨。作者用紧凑的笔法为我们接二连三地铺开了10个人物的死亡:福贵的娘、老全、龙二、有庆、春生、凤霞、家珍、二喜以及最后的苦根。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将人生之大不幸集中到一个人身上, 十分极端地为我们作了一个归谬, 即福贵这个经历过家破人亡、枪林弹雨、人性缺失等种种可怖的时代和命运的人依然还能“自鸣得意”地讲述自己的故事, 那我们呢?所以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 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这种将问题推向极端化的思维方式以及近乎绝情的叙述方式毫无疑问让人感到震撼, 因为那是生命的震颤。但是与此同时也更加引起人们的反思:人的一生, 从传统的逻辑上讲就是一条直线, 那么每一分每一秒都是这条直线上的点, 它们是平等的, 没有差别的, 生和死同人生当中的任一时刻一样, 我们都只经历一次。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明白, 但是我们仍然更加在意生和死这两个点, 那是因为我们人为赋予了生和死特殊的含意, 使得这两个点别具一格, 所以自然而然生和死在人们心中就被放大了。生是喜悦的, 因为它代表着新生命的降临, 代表着新一代的希望;而死是丑陋的, 因为我们惧怕它, 因为它离我们太过遥远以至于我们对其一无所知。然而作者却在作品中借福贵之口对生与死进行了解构:福贵说, “我的一双儿女都是死在生孩子上的, 有庆死是别人生孩子, 凤霞死在自己生孩子。”这也就告诉我们, 在作者看来, 人生并非是单一的一条直线, 它实际上是一个圈, 生与死交织着, 两者同样地令人喜悦, 也同样地令人悲伤, 在悲伤中蕴含着喜悦, 在喜悦中孕育着悲伤, 我们为两者付出的感情没有任何差别。所以作者是平和的, 他能冷静地让主人公福贵经历常人所不能经历之痛, 逐渐以一种包容的心胸对待生死, 而读者也在这样一个过程里和福贵一起慢慢走向平和。

有些观点说“福贵对于亲人死亡, 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淡定, 毫无抗争意识”、“这一文化偶像是否也同样代表中国人身上一直难以改变的国民劣根性———麻木、忍受、无抗争”。实则不然, 我们不妨看一看福贵在亲人和朋友死去时的情感状态:

(1) 我爹死后, 我像是染上瘟疫一样浑身无力, 整日坐在茅屋前的地上, 一会眼泪汪汪, 一会唉声叹气。 (父亲死时)

(2) 春生先哭了, 春生一哭我也忍不住哭了。 (战友老全死时)

(3) 我站在门口脑袋一垂, 眼泪便刷刷地流了出来。 (母亲死时)

(4) 我往家里走去时脖子上一阵阵冒冷气。 (地主龙二死时)

(5) 我一下子就看不见医生了, 脑袋里黑乎乎一片, 只有眼泪哗哗地掉出来。 (儿子有庆死时)

(6) 一个人命再大, 要是自己想死, 那就怎么也活不了。我把这话对家珍说了, 家珍听后难受了一天。 (春生死时)

(7) 我站在雪里听着二喜在里面一遍遍叫着凤霞, 心里疼得蹲在了地上。我的心里就跟结了冰似的一阵阵发麻, 我的一双儿女就这样去了, 到了那种时候想哭都没有了眼泪。 (女儿凤霞死时)

(8) 家珍说到下辈子还要做我的女人, 我的眼泪就掉了出来, 掉到了她的脸上。 (家珍死前)

(9) 我一听到二喜出事了被送到医院里, 马上就哭了。 (二喜死时)

(10) 我慌了, 在床上坐下来想了又想, 想到苦根会不会是死了, 这么一想我忍不住哭了起来。 (苦根死时)

从以上十次死亡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 福贵从未麻木过, 他的眼泪是流不尽的大海, 亲人的死会让他痛得潸然泪下, 仇人的死会让他吓得屁滚尿流。死亡是必然事件, 没有人可以逃脱岁月的手掌, 但是何时死如何死是偶然的, 所谓命, 就是对不可知的偶然的结局赋予必然的哲学意义。福贵对命的抗争就是好好活着, 小说中或是借他人之口或是他自己感悟都提到了这一点:“我对自己说:‘这下可要好好活了。’”这是龙二死后福贵说的一段话;“我又放心不下, 对他说:‘春生, 你要答应我活着。’”所以我们看到, 即使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 他也从未想过放弃生命, 依然与他的老牛福贵一起好好地活着。他对死亡并非不畏惧, 而且害怕得要命, 但他只是静静地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从容而淡定, 他甚至为以后埋葬他的人准备了十块钱。因为他知道自己逃脱不了, 所以才更加平和, 敢于直面死亡, 但这绝不是麻木的、无抗争的表现。好好活着, 就是他的抗争, 是一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对命运的抗争!

由此可见, 正如作者在中文版序中说的那样, 这篇文章写的是“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它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 活着就是活着, 不需要任何理由, 活着是一种生存状态, 更是一种超然的生活境界, 好好活着才是人生的王道。

二.电影《活着》

虽然电影《活着》的叙述并不似小说那样深刻地诠释了活着的本质, 但是它却更贴近大众的现实生活。可以说小说《活着》是一位老者回顾一生的感慨, 而电影《活着》则更多地寄托了对下一代能更好地活着的希望, 融入了导演对于怎样活着这一命题的思考。所以我认为, 电影对作品进行了一定的再加工, 但是主体上还是忠于小说的。

电影对小说的忠实不胜枚举。首先在内容情节方面, 福贵输光家产、当兵、有庆被压死、凤霞难产死等等在电影中都有体现, 大体框架是一致的, 此处不作赘述。这里要强调的是, 在故事发展的节奏上, 电影也与小说暗合, 只是小说中故事叙事者福贵被“我”打断在电影中是由音乐来完成的。小说中的二重叙述即“我”的插入在书中一共有4次 (除故事讲述的开始和结束) , 分别在第34页、第67页、第126页和第166页, 与之相对应的情节是家珍被父亲接走, 龙二之死, 有庆之死和家珍之死。这几个情节在全书中起到推动故事发展和人物心理转变的作用, 十分地重要, 而电影中在这几个情节结束时也都响起了由二胡和唢呐演奏的主旋律, 凄婉而悲凉的高亢, 那是一次次生命的呐喊, 是主人公对生活真谛的领悟。可见电影虽然改变了叙述方式, 但是节奏上还是遵循了原著, 这充分说明导演对情节的理解和作者是一致的。

但是电影说到底还是导演对剧本的再创造, 所以它没有完全照搬照抄。电影和小说相比突出了事件背景, 并且把整个故事符号化, 从而削弱了小说的极端性, 使之成为当时背景下一个普通的、正常的、普遍的事件。

某些观点说“电影的政治化取代了小说人性化的叙事”, 不免有些曲解了电影。导演在采访中曾说到, “余华的《活着》实际很荒诞, 而且戏剧性很强, 而我那时正想用最朴实的手法, 以平常人的心态去拍平常人的故事, 以此对自己来一次彻底的‘反动’。”我们不妨从以下两点来剖析这个观点:

第一, 政治背景在电影表现中被突出了, 但这并不是导演要展现的重点。

我们都知道, 电影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种时空艺术。电影区别于单纯的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关键在于它的特殊时空综合性, 即它是一种一维时间二维空间的特殊三维艺术, 也就是说在荧幕这个二维平面上按时间顺序发展的故事投射在我们人脑中形成了三维的空间概念。需要说明的一点是, 这里所说的时空维度是作品存在方式的时空维度, 而不是作品表现的时空维度。这就告诉我们, 电影在场景设置上不可能像小说一样一句话带过, 它需要一定的现场还原才能给接受者直观的印象。《活着》的历史背景本来就比较敏感, 它极易被理解为对大跃进对文革的批判, 所以当导演在电影中明确突出了40年代、50年代、60年代和以后这四个时间段, 就更加容易遭到误读。从其对小说最大的改动部分———结局来看, 电影的结局是福贵、家珍、二喜和馒头三代四人一起吃饭, 这是一个平凡又普通的场景, 然而对于小说里死了所有亲人的福贵独自放着牛的画面来说要温馨得多。同时, 老中青三代人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传递, 尤其是孙子馒头 (苦根) 的存在让我们看到活着的希望, 电影中也多次提到“鸡养大后变成鹅, 鹅养大后变成羊, 羊养大后变成牛”。这告诉我们, “希望”不仅在于我们能活着, 并且能活得更好。电影最后福贵也对馒头这样说:“馒头长大了就不骑牛啦, 就坐火车, 坐飞机, 那时候啊, 日子就越来越好!”由此可知, 导演意在描绘特殊年代下人们的普遍生存状态, 其最终目的还是想让接受者回归到对于生命本质的思考, 感受到生活的希望, 而非简单地向读者介绍一段苦难史, 批判一下政治对人的扼杀。

第二, 小说中对政治背景的描写不可忽略。

相较于电影, 小说中的政治背景似乎是被淡化了, 作者是在平凡朴实地为我们叙述一个自己的故事。可是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 那这个背景的存在与否就不重要了, 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个故事独立出来, 变成一个天煞孤星的顽强奋斗史。然而作者却偏偏要把故事设置在那样一个年代, 可见必定是有其用意的。首先, 那样一个年代是主人公福贵们命运悲剧性的来源。福贵早年被抓壮丁是因为战乱, 在战争中他痛失了战友, 也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他经历了无数劫后余生, 对活着也就有了更加热切的渴盼, 这是很典型的“福贵们”的经历。后来儿子有庆死在给县长女人生孩子抽血上, 医生只说了句“胡闹”就去看县长的女人了, 这带有很明显的中国特色唯官是从的色彩。另外政策的颁布对民众的生活也有着直接影响。福贵去城里看凤霞的时候这样说道, “好在那时是人民公社, 村里人在一起干活, 我用不着焦急。”足以说明福贵也钻了很多制度的空子, 于他自己来说是有利的。但是制度不会一成不变, “我跟苦根在一起过了半年, 村里包产到户了, 日子过起来也就更难。”作者在这里轻描淡写地说日子艰难, 完全是一笔带过, 但是这正是苦根最后被撑死的根本原因所在, 而且前后相似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制度的变迁。可见制度和政策对于靠天吃饭的!再有, 在这样的背景下所造就的如今的福贵更让人顶礼膜拜。50到60年代正是中国最黑暗最难熬的年代, 这样一个年代都能熬过去的人还有什么熬不过去呢?

综上我们应该明白, 电影实质上是对小说的一点补充。小说里向我们展示的活着是无理由的, 是极端的, 但又是质朴的真理;而电影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平常人, 一个普通人, 还应该看到生活中的希望, 那样我们才能活得更好, 所以电影为我们描绘的就是生活在苦难时代的人的生活态度的一个典型, 那就是福贵。

三.结语

同样地描写《活着》, 作家和导演给出两种不同的方式, 但是其终究也只是让我们看到了活着和怎样活着的一种。然而一个个偶然性使得没有两个人能拥有相同的命运, 所以每个人对“活着”的理解都不尽相同。说到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考, 到底要以何种方式、何种态度存世, 还看个人自己的选择。

摘要:余华的《活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活着”本身的故事, 主人公福贵在极端的不幸之下仍然保持着的乐观的生活态度给人带来久久的震撼, 并且长时间地郁结在胸中。而张艺谋的《活着》讲述了特殊年代下人们的普遍生活状态, 意在引发人们对怎样活着, 怎样活得更好这一命题的思考, 相比之下更加贴近生活, 贴近大众。然而无论是余华还是张艺谋的《活着》, 都促使受众思考自己应该以何种方式存世。

关键词:余华,张艺谋,《活着》

参考文献

[1]余华:《活着》, 作家出版社, 2012年8月第三版.

[2]李尔崴:《直面张艺谋》,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2年1月第一版.

[3]黄宇:《如何“活着”——论余华长篇小说人物对“苦难”的抗争意识》,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电影评介》[青年文学家2012年04期].

篇4:微电影《活着》创作手记

我们从拍摄的手法上并没有太多复杂的变化,全程为手持拍摄,也没有用斯坦尼康,轨道等这些辅助设备,这是为了让画面平淡真实,更贴近于现实生活。索尼PMW-EX1R恰恰能做到真实色彩还原,我们要做的就是用这种真实情感来打动更多的人,所以在颜色的处理上我们以墨绿色来作为暗部层次,这样的真实感会更加出众。

拍摄当中在跟高哥(片中主人公:高树权)接触的这段时间里,让我学习了很多,能让我深刻感受到“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句话的含义。他并不消极于生活,而是乐观面对的积极态度,看起来更像是去享受生活。由于我们是在端午节期间拍摄,他的一句“端午节快乐”更让那些买报纸的人心中一暖。

设备运用上我们是以索尼PMW-EX1R加上外接调音麦克。先说音频,对于声音的要求我们选择直采音,嘈杂喧闹的汽笛声迫使我们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音质。拍摄时索尼PMW-EX1R光圈开的不是特别大,原因在于早上的光特别强烈,打在人脸上特别硬,所以我们光圈会在正常曝光的情况下减少1-2挡左右,以解决强烈的光源。

由于是单机位拍摄,所以我们尽量多角度的拍摄,争取达到多机位拍摄的效果。有心的朋友会看到片中基本没有出现虚实对比的变化,只有直接的画面。原因很简单,在我的理解中对于纪录片这样的题材,更多是选用直观镜头,让人理解故事中的情节片段,更能表达故事的内容,而不是为了花哨反复的前虚后实,同样我们结合人物的风格来完善我们的作品。高哥的风格是坦荡坚强,平淡的语言就会深入人心,所以我们的镜头也是一样坦荡直接。

整个片子在夜间拍摄的难度特别大,昏暗的路灯、喧闹的声音,给我们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但是当我们调节机器光圈对比时,发现暗部层次依然有,噪点几乎是为零,这时就体现出设备性能上的优势,这时的光圈上需要增加一挡,但是不要用增益效果,使人物的面部有一些弱光即可,即使是逆光的条件下,也会出现不错的艺术效果。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夜晚高哥的家中,由于家中简朴只有这唯一的一盏白炽灯,大家都知道倘若白平衡调为白色,拍摄出的作品必然会偏蓝,原因在于你调节白平衡的色温,没有达到白炽灯的色温,自然就会偏色,这道理就像是从室外调节的白平衡拿到室内是一样的,肯定偏黄。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不可以用正常白平衡设置进行拍摄,首先你要明白颜色的原理也就是三原色,三基色的基本色调以及互补色。本片中我们将白平衡调节到灰色,因为灰色是综合白与黑的效果,所以拍摄出的效果就会还原出原始的颜色,从而达到我们需要的效果。

篇5:读完活着心得感想

周国平说:一个人要对自我整个人生的目的有明确而坚定的认识,清楚地明白自我究竟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件极难的事。

因为极难,所以,更想明白答案。所以,在看到余华的小说《活着》时,便急迫地读完。

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用一种冷静、平常的笔调,娓娓叙说福贵老人并不平常的一生。

在福贵还是一个阔少时,他夜以继日地吃喝嫖赌,最终在一夜之间由阔少爷变成一名不文的穷光蛋,而他的父亲,在亲手处理掉所有的田产之后,死于由老宅迁入茅屋的当天。破败前的福贵不懂得悲痛,破败后的福贵却没有资格悲痛了,因为他成了佃户,佃种着以往属于自我的五亩田地。此后的日子,他经历了战争,被抓丁到战场而死里逃生;经历了自然灾害年,饱受饥饿的折磨而侥幸活命。他亲手埋葬了自我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年仅七岁的外孙苦根。他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而他却活着,与那头同样叫做福贵的老牛“幸运”地活着。

在旁人眼中,福贵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是对于福贵自我,我觉得他更多的是感受到了幸福(余华语)。

“坐在我对面的这位老人,用这样的语气谈论着十多年前死去的妻子,使我内心涌上一股难言的温情,仿佛是一片青草在风中摇曳,我看到宁静在遥远处波动。”——小说中的描述。

作者余华说:“《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视,他们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他解释:“活着”,作为一个词语,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职责,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忍受,成为生命之予生活的一种状态,是活着的一个必需条件,但忍受,需要力量的支撑、爱的牵引,如果在忍受之中看不到期望,感受不到幸福,那么,这种活着的方式也是不能忍受的。

读过《安妮日记》这本书,书的主人,年仅十三岁的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为逃避纳粹的迫害,同家人一齐,躲避在几间密室里,忍受着名副其实暗无天日的日子,在那种牢狱一样的环境与低沉、紧张的气氛中,仍然坚持读书、记日记,她在日记中写道:“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只要这一切还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她能忍受的力量,来源于她心中的光明。

沈从文先生的笔下、《边城》中的老船夫,“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于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亲人——翠翠”,他能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的力量,来源于他肩上的职责与心中的爱。

而我们,生活在真实社会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在忍受呢?忍受生命的艰难与痛楚,忍受生活的琐碎与平庸,忍受不可推卸的职责与义务,并在忍受的过程中,明了活着的理由,在忍受的过程中,让生命变得有意义。

很欣赏余华说的一段话: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当向人们展示高尚。那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完美,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在这种心态的使然下,他写出了这部小说《活着》,他感到自我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篇6:分析电影《活着》与小说《活着》

《活着》有感

余华的《活着》讲述的是中国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一个地主家庭发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叫福贵和家珍的夫妻。讲述的是纨绔子弟福贵由开始的吃喝玩乐,嗜赌如命,从解放前的富家子弟变成一穷二白的穷人,与在其妻子在困苦中争取生存的空间,经历解放后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文革一家人的经历。这部电影中有很多的细节和剧情让我感悟颇多。首先在影片的开头在那男主人公福贵尚未出场以皮影戏就作为开场白先期出现赌场的背景中,为人生如同一场皮影戏埋下了伏笔。皮影戏和福贵在影幕上反复交相出现,我个人觉得这绝不是为了热闹和玩民俗的把戏,而是张艺谋准确无误地在向观众强调福贵就像那受人控制的皮偶一样,对自己的命运无可奈何。影片前在福贵在输尽家产,为了生活,抛妻弃子,远离家乡,成了巡回皮影戏团的班主时,富贵的一生注定了身不由己,是命运的玩偶。还有就是影片最令我感动的是福贵的妻子家珍对福贵的真诚的生死与共的爱情,在福贵家庭没落时,不离不弃,同呼吸共患难,以及对老人和孩子真诚的爱,有福同享,有难同担,这看似伟大的爱情其实同我们的父辈所经历过的和所拥有的爱情没有区别。还有就是当上区长的春生倒车撞倒了墙,压死了她儿子有庆时,她曾对春生冷言冷语,怒目以待,“死活不让他进门”。但当春生被判为走资派,妻子自杀,旁人疏远并划清界线被弄进牛棚,他不想活下去的时候,她说他还差徐家一条命,劝他不要自寻短见,好好活着。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影片中显然易见。其实影片中还有很多的镜头都很让人感动。我觉得文字影像化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部电影与原著有不少的出入,一方面,小说有一个双重的叙事结构,叙事者是在听一个老人的回忆,这个结构加强了“省视”的意味,既是一个老人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也是一个年青人,一个知识分子对历史的重述与反省。在《电影》中,这种双重叙事结构被取消了,变成了传统的全知全能的叙事方式,来讲述福贵的一生。但这种叙事方式,倒不见就不如小说。虽然对历史的反省,没有通过结构来加以强调,但是影片对于故事的沉痛从容的叙述,本身能够起到这个作用。另一方面电影实际上有一部分与小说不符,就是电影中有庆是被春生撞死的,而小说是有庆学校的校长,也就是春生的女人生小孩难产,需要输血,有庆的血型对,于是被抽成了人干死的。还有就是在小说中凤霞走后三个月家珍也走了。馒头四岁那年二喜死了,是在工地干搬运的时候被两个水泥板子压死的。馒头在后面也死了,最后只剩下了福贵一个人和一头牛,来继续一个“活着”走向生命的尽头,我们可以预知他的最后命运。在电影中,只拍到女儿的死,接下来就是一个添加上去的结尾,就是 影片《活着》。电影洗掉了余华的血腥,电影保留了四个人,或许这也是张艺谋所要表达的一种希望,避免了看到最后一丝希望后的又一次绝望。相较于小说,我比较喜欢电影因为余华小说写的太过血腥已无所谓绝望和希望,富贵对死或者活着已经是毫无知觉,就像是注射了麻药的病人一样对疼痛毫无知觉,让人感觉社会很残忍,生活很残忍,作者很残忍,感觉没有一丁点的晴天,诚然电影中的福贵少了小说中坚韧多了一份苟且,但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珍贵,深深为影片中的福贵感到欣慰。

吕霞 A8 11101089

篇7:读“于娟 活着就是王道”之感想

亲身经历凝成的真情实感文,绝对能启发人,用生命得出的人生至理,无比宝贵也。非常值得一读,强烈向亲朋好友们推荐

原文地址:http://

于娟:一定不要熬夜 第一,我没有遗传; 第二,我的体质很好;

第三,我刚生完孩子喂了一年的母乳;

第四,乳腺癌患者都是45岁以上人群,我那时只有31岁。

我想我之所以患上癌症,肯定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累积的结果(深以为然)。

回想10年来,基本没有12点之前睡过,学习、考GT(GRE和托福考试合称)、考研,同时,网聊、BBS灌水、蹦迪、吃饭、K歌、保龄球,厉害的时候通宵熬夜。

23时至次日3时,是肝脏活动能力最强的时段,也是肝脏最佳的排毒时期,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肝脏受损足以损害全身。所以‘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的说法并不夸张。

感想:

任何单一因素都不是根本原因,各因素综合作用才是真正的原因,真理在于全体。熬夜的有长寿的,抽烟的有长寿的,心情不好的也有长寿的,不运动的还有长寿的,但不能由此即说,抽烟不影响健康(长寿),心情不好不影响长寿,不运动不影响长寿,熬夜不影响长寿,人家这些人这么做依然长寿,是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之体肤受之天,天时地利人和影响之下并非平衡发展,五脏六腑因人而异,某人肝脏很强解毒能力一流,肺也很强不怕烟熏,虽抽烟喝酒两不耽误,但心情愉快(至少善调节)、营养平衡、且注意有氧运动(毛主席八十岁还游泳),只要不是抽烟喝酒太过过量,活得长一点还是可以的,某人肺脏、肝脏较弱,依然和哥们朋友们比着抽烟喝酒,就恐不妙。

这提示我们不要觉得抽烟之人有长寿的我就抽烟,影响健康的因素能避免就避免,毕竟是因素之一,综合因素是根本原因,而综合因素是一个一个细节累积起来的,一根烟也可能会成为透支健康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有,真理在于全体,不仅仅是把所有因素排一起就是抓住全体了,还要注意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这些也是全体的一部分,平等看待各影响因素,区分不了主次,不算抓住全体。平衡营养、有氧运动、心情愉快,对现代人来说,心情愉快倒是个重点,过分压抑自己容易得癌症,过分发脾气容易得心脑血管疾病,实际上都是心身疾病。

《活着就是王道》提示我们重视健康,重视生命,是提醒我们从名利场中跳出来,是要我们重视自然生命,真正重新思索人生的意义,不再做无意义的事情摧残生命,从而快乐的生活,而不是把命看得重于一切,变成贪生怕死,要知道贪生怕死影响心情,可不利于健康。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平衡营养、有氧运动、心情愉快,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是身体健康的保障。五谷为养,我们每天的主食才是最重要的生命能量的来源。珍爱自己的身体,倾听自己身体发出的信号,明白身体需要的调整,保持自我健康,才能关爱他人。现在这个时代,被煽动起来的物欲太多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不要这些东西,照样活得很好。

于娟:我为什么写生命日记博客

这些文字不像我平时行文blog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所以我写这个系列很慢很慢,因为我自认为这些文字比我的博士论文更有价值,比我发表的所有学术文章有读者。我要尽可能控制自己不要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之外,还要系统认真地前后回想分析一遍。现在这个社会上,太多年轻人莫名其妙得了癌症,或者莫名其妙过劳死,而得到的原因往往是所谓的专家或者周围人分析出来的。因为当事人得了这种病,苟活世间的时间很短,没有心思也没有能力去行长文告诫世间男女,过劳死的更不可能跳起来说明原因再躺回棺材去。我作为一个复旦的青年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去做我能做的事,让周围活着的人更好的活下去,否则,刚读了个博士学位就有癌症晚期,翘了还不是保家卫国壮烈牺牲的,这样无异于鸿毛。写这些文字,哪怕一个人收益,我也会让自己觉得,还有点价值。

感想:

我看到我们对生命与死亡都非常迷茫。实际上,我天天看见我们像醉汉一样无知无识地度过我们迷迷茫茫的每一天。我们跟所有人一样,对这样的不幸感慨忧伤痛苦,而且忧伤痛苦之时,我们也自觉悟到了生命至理,从医院出来或刚经历了亲朋好友丧失健康时,这种亲身经历比看到本文更带给我们更震撼,当时我们也会大声疾呼再也不能这样活,谁他妈气我我也不生气了,再不为小事斤斤计较,可不过多长时间,我们就又回到了从前,争权夺利,家长里短,大事小事皆牢骚满腹,大考小考皆焦虑紧张万分,某某驳我面子了,忧郁郁闷什么的又全部回来了(其实,那么郁闷干什么,活着能自由呼吸自由运动本身就是幸福)。很多人认为,为什么看历史,为了以史为鉴。于娟为什么写日记,为了我们以之为鉴。我们真能以之为鉴吗?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回答,以史为鉴是不可能的,因为我发现其实历史没有变化,技术变了,衣服变了,饮食变了,这都是外壳,里面什么都没有变,还是几千年前一套,转来转去该犯的错误还是要犯,该杀的人还是要杀,贪官污吏尔虞我诈还是那一套,争名夺利,贪嗔痴毒,一样不少。

我们的出路在哪里? 这些文字让人受益是于娟的心愿,可是看来简单,实际却非常不易。个人以为需要执行一个严格的计划,才能将我们的心胸稍微开阔一点点,此计划的核心是“让此文能够重复一段时间”,打个比方,第一步转载,第二步设定阅读计划,开始时一周读一遍,一个月后,一个月读一遍,两年后,半年读一遍,第三步,牢骚满腹时、生气时、怨恨时、考试紧张时(看到化疗十四次那么大痛苦都能忍受,考试失败算什么,考试紧张那点痛苦,你也受得了,再加上因为考试紧张影响健康,得不偿失嘛,所以不必紧张)进行阅读。“一切方法发挥作用的根本——切实落实计划(实践)”。

网友:如果只有一个人热衷于追名逐利,那是偶然。但现实中如此多的追名逐利的人脑子都坏掉了,成千上万个脑袋还想不明白一个人在几个月就能想明白的问题吗? 试问,如果于娟不是身患绝症,她的家人,她的父母、丈夫、孩子会真正容许她不做课题不买车买房吗?会容忍她过她的平淡日子不求上进吗?会容忍她趴在街头任人唾弃吗? 正因为于娟患了绝症,所有人对她的期望值降至最低,因此哪怕是正常状态下最不能忍受的情况也会是超预期的,这时所有人也才能接受、允许她感悟到的这种人生态度。在追名逐利的大势下,不追名逐利的人总会被孤立。人的社会性让人总是害怕被孤立的,所以也会身不由己投入大势之中。这种大势不是一本书、一个博客、一个报道可以改变的。你想蜗居吗?地产商会有数不清的办法让蜗居的人被鄙视;你想不买车吗?汽车商有无数的办法让你找不到老婆。有一本书、一个博客、一篇报道是宣传淡薄名利的,但在这本书、这个博客、这篇报道的旁边还有一万本、一万个、一万篇教你追名逐利的书、博客和报道。小小的一个你我能做的了什么呢?也就只能看完这本书后长叹一声吧。

感想: 试问,如果于娟不是身患绝症,她的家人,她的父母、丈夫、孩子会真正容许她不做课题不买车买房吗? ——————————————————————————

为什么身患绝症就容许不买车了?这正是他的家人、父母、丈夫、孩子该思考的,这正说明 成千上万个脑袋未必想明白一个人在几个月就能想明白的问题,没有经历体验得不到真理,哪怕想破脑袋

生病了,健康就重要,不生病健康就不重要,看法只到这个程度,某种意义上确实可以说脑袋坏掉了,当然我承认咱的脑袋也坏着呢,看着文章正维修呢

旁边还有一万本、一万个、一万篇教你追名逐利的书、博客和报道。小小的一个你我能做的了什么呢?也就只能看完这本书后长叹一声吧。

——————————————————————

再多的书教我们争名夺利,咱就要去把脑袋别裤腰带上争名夺利?未必非要跟着他的忽悠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善于调度的话,挣的利未必会少。热衷于买房买车很好,高高兴兴努力工作攒钱买车就是,有目标就很好,但不要焦虑郁闷,没什么用嘛,也不要通宵达旦,伤害身体不值得嘛,还要健康工作三十年呢,两岁的儿子最需要的是妈妈,不是车,二选一的话,脑袋正常的都会选择妈妈在。问题是我们好多人就是脑袋坏掉了一部分,本文就有点点修理的效应,重新让我们认识认识健康的重要性。

真理在于全体,孤立地看问题是不可取的,追名逐利和珍惜健康不仅是对立的也可以是统一的,社会是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我们不得不投入竞争,珍惜生命珍惜到到隐居起来做了和尚道士不对(再说也不需要,只要高高兴兴并注意张驰有度生活习惯,买天买地买空气作为目标也有利于健康也是珍惜生命),但争名夺利走了极端,损害了健康未必就对。留着健康的身体并无坏处。我们终日陷于纷繁的生活,生命该怎样度过往往忘了思考,另一个角度(绝症患者)生命是什么样子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亦应该看看,兼听则明嘛,这样毕竟更全面些。

追名逐利的意义是看得见的,看得见的东西是不需要宣传的,傻子都知道去追;健康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是看不见的,至少在平常是被名利遮蔽的,聪明人都不知道珍惜。越是隐蔽的东西往往越重要,平时不显,不代表就没有威力,一旦状况有变,威力必然显露,躲着不行,你躲不过去,它是客观的。因此你再怎么强调追名逐利的意义、强调不追名琢利娶不了媳妇、交待不了社会,珍惜健康和活着才是王道的意义和真理性也抹杀不了,不顾“活着才是王道的意义和真理性”一味盲干追名逐利走极端,极有可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现在的问题是太多的人不知道“珍惜健康”和“活着才是王道”,追名逐利到了斤斤计较气郁心闷的程度,但凡能认识到一点“珍惜健康”和“活着才是王道”,未必就不可以二者兼顾,追名逐利也不能忘了忘珍惜健康嘛,保持自我健康,才能关爱他人。祝大家都能:放下小利逐大利,健康幸福度人生。

篇8:《活着》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

关键词:《活着》,小说,电影,改编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导演张艺谋的代表作之一。电影和小说的双重成功, 体现出了这部作品的艺术成就和社会影响。小说的作家和电影的导演分别用自己的专长讲述了同一个主题, 并且都取得了成功。然而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样式。小说是使用语言文字来完成对于人物和情节的创作, 而电影是用画面和声音来讲叙故事。所以, 这也决定了在小说到电影的改编过程中, 需要进行的多方面修改。

小说《活着》于电影《活着》在情节的构建上有着不小的差异。作家和导演是通过哪些方面对作品进行了改编而使其均获得成功呢?总的来说, 情节的变动不外乎三个方面, 那就是删、增、改。

一、删

删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主题, 使主要线索更加明晰。小说《活着》是由“我”—一个民歌采集者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情节的。“我”因职业需要, 经常下乡采集民歌, 碰到了形形色色的人, 听到了各种各样的故事, 偶然碰到一名叫福贵的老人, 他幽默的话语, 奇怪的行为引起“我”的好奇, 因而有机会听老人讲述自己一生的经历。在他的讲述过程中, 还穿插了“我”与福贵的对话, “我”与村民们的互动, “我”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感。而“我”这一人物形象在张艺谋的电影中是不存在的, 因此, 凡有“我”参与的一切场景都被删除了。这是电影和小说的本质差异造成的, 小说可以反复被阅读, 而电影则不行, 电影通常被称作“一次过的艺术”。

悬念大师希区柯克认为电影是把平淡无奇的片段切去后的人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原小说中, 开篇余华七千字左右的情节被张艺谋大刀阔斧地删除了。影片一开端就是福贵在乌烟瘴气的赌场与龙二豪赌的场景。另外, 在后续发展中, 原作也有不少情节被删减了, 如因家贫把女儿凤霞送人, 儿子有庆喂羊补贴家用, 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等。删的对象不止有情节, 还包括人物, 因为人物和情节是密不可分的, 在删掉某些情节的同时, 可能也把人物删掉了。有些人物在表现广阔的生活画面的长篇小说中是必要的, 但是在只有两个小时左右的电影中, 就没有他们的位置了。

二、增

增加情节往往是为了影片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在对小说进行改编时, 张艺谋主要采用的是删。唯独古老的民俗艺术皮影戏, 被他增加了分量。一方面, 皮影戏让观众产生了无尽的遐想, 另一方面, 人是玩偶的操纵者, 人却如同玩偶被一种不可知的强大力量所操纵。皮影的寓意与导演所要表述的主题意蕴结合得严丝合缝却又避免了一览无遗之憾, 达到了一切尽在不言中的艺术妙境。

影片里皮影第一次出现是在赌场, 福贵赌输了钱, 为了解乏, 兴高采烈地唱起了皮影, 这时的皮影是福贵的玩物。输光家产之后, 为了生计, 走投无路的福贵操起了皮影这一行当, 走街串巷卖唱挣钱, 由观赏变为表演, 皮影见证了福贵的落魄。随后在国民党军队中, 被拉壮丁时, 靠表演皮影戏使他远离战争的最前线, 避免了充当炮灰的危险, 皮影成了他的护身符。虽然历经九死一生, 福贵也没有抛下这箱皮影, 他始终坚持着一个简单的信念“这是借人家的, 还得还回去, 以后还指着它养家呢”, 并且靠着这箱皮影, 福贵换回了一张全家人的“护身符”―解放军开的参加过革命的证明。这箱代表着福贵希望的皮影最终也没能保住, 在文革破四旧中被付之一炬了。它的最后一次出场是在影片结尾, 尘封己叹的皮影箱被拿来装外孙馒头的小鸡, 福贵一家人生活的希望再次被点燃, 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边吃饭边闲话家常。从某种意义上说, 皮影箱这个道具成了福贵一生苦难命运的象征, 几经坎坷, 只剩下了一个空壳, 也依然盛放着希望, 尽管这希望是那么的微小脆弱。皮影的灯灭影消, 象征了福贵不由自主的人生历程。整部影片以皮影贯穿始终, 显得含蓄蕴藉, 具有十分感人的艺术魅力。在张艺谋的影片中, 皮影戏里的皮偶受人操纵和生活中福贵受命运操纵相互映衬, 演绎了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的境况, 表现了人类如同被操纵的玩偶, 无法抗拒命运的主宰这一主题思想。

三、改

删和增从广义上来说, 也属于改的范畴。而这里所说的改是指对小说中原有情节的改编。小说比较注重生活场景的描写, 而电影则将其作为背景来处理, 而更加凸显对生活场面的描绘。小说中死亡的气氛一直笼罩在读者的心头, 我们不知道下一个死的是谁, 在这种忧虑的气氛中读者感到非常压抑。而在电影中虽然仍是沉闷和阴郁的气氛, 但在这灰色的气氛中还是有一些欢乐明亮的色彩。家珍好像一直比较健康, 虽然福贵曾提到过家珍身体不大好, 但影片中大部分没有显示, 只是最后才见她躺在床上, 并且要吃药, 但看上去精神还是很好。“大锅饭”和自然灾害造成的生活的艰辛, 特别是饥饿的场面也被导演删掉, 代替这些痛苦场面的是喜剧化的表现。有庆要报复欺负姐姐凤霞的小孩儿, 在公社大食堂吃饭的时候将拌满辣椒的面条一声不响地倒在那个小孩的头上。有庆闯祸之后, 那个小孩的父亲很不高兴, 很生气地抓住有庆, 并且责备家珍和福贵不会教育孩子, 当家珍和福贵辩解时, 他甚至说“谁知道你们知道不知道这事就是搞破坏, 就是破坏大食堂。对破坏大食堂就是破坏大跃进, 反正, 孩子干不出这种事来。”这说明导演虽然在表现生活, 但这生活已大异于小说, 而更多涵盖着时代的政治气息, 连小孩打架这种事也要跟政治联系起来。增加的这些细节都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特色。另外与小说里有庆形象相比段, 电影中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更聪明、有正义感又顽皮淘气的可爱男孩, 在这之后有庆的死更能引起观众的巨大同情。

篇9:活着电影感想

《活着》是当代著名作家余华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部中篇小说。作家以朴实无华的现实主义手法,讲述了小人物——福贵曲折的人生经历,悲惨的命运串起了一个个死亡的故事,呈现了半个多世纪动荡不安的历史。1994年,由张艺谋导演的同名电影,在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巨大成功,荣获评委会大奖、人道精神奖和最佳男主角奖。由此《活着》引起国内外影迷的广泛关注,并成为新时期电影的经典之作。

以往对于历史的讲述,更多的是采用书籍、图片和口授等方式,难以体会曾经的鲜活,流逝的时间和严谨的史实,就像一堵冰冷而坚硬的墙将人们阻挡。20世纪以来,电影以其特有的魄力和艺术手法,诠释着波澜壮阔的历史,成为人们记录和解读历史与政治的一种新型工具,电影与历史如此的密不可分。

电影《活着》就为我们呈现了一部血肉丰满,荡气回肠的民族生命史。

一、多舛的命运史

电影《活着》的主人公福贵是位纨绔子弟,没有太多的理想和抱负,只想过安逸日子。然而他的一生就如同一曲咏叹调,经历了太多坎坷,接二连三地失去亲人,每次都给他带来沉重的打击,但是并没有失去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仍然坚强地活着。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死亡就像轻烟似的雾霾笼罩着他,亲人的离去深深地刺痛着他的内心,这种感触来自于电影的讲述:

电影《活着》剧照

福贵这位地主恶少,灯红酒绿,沉溺于赌场,气走老婆,气死老爹,就这样在倾家荡产中拉开了命运的大幕,接下来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天大“玩笑”。在帮一个孩子敲门时,阴差阳错鬼使神差的被抓了壮丁,从此背井离乡,杳无音讯;在战场上,亲眼目睹了牺牲的战兵黑压压一片,战友老全也中弹身亡;死里逃生回到家中,发现老娘思儿过度而病死,女儿因高烧导致聋哑;赌徒龙二因赢得了自己的全部家产,被定为恶霸地主而枪决;刚刚当上区长的春生,几天几夜没有合眼,开车撞到了墙,砸死了儿子有庆;没有了“牛鬼蛇神”的妇产科,小红卫兵们没能留住产后大出血的女儿凤霞;春生被打成走资派,忍受不了折磨而自尽。电影的最后,姥爷福贵背着馒头说:“小鸡长大了是鹅,鹅长大了是羊,羊长大了就是牛。”“牛长大了是什么?”“牛之后,馒头就长大了,日子就会越来越好了……”作品在一老一小相依为命中结束了。

福贵一家人似乎被一双无形又无情的魔掌控制着,主宰着他们的生死,一步步将他们推进了苦难的深渊,真是叫人欲哭无泪、欲喊无声。

活着本是一件多么简单而又容易的事,但对于福贵来说,变得如此奢侈。承受磨难、忍受孤老,拼尽全力才能活下来,但一直都积极乐观,没有放弃生命,用“好好的活着,来对抗死亡”,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和生活的热爱,给人以极大的震撼。作品是以近乎残忍的死亡方式来探求人生价值,诠释生命的真谛。

二、宏大的民族史

电影《活着》用曲折人生的历程来折射出近半个世纪的民族史:

传统的宽宅大院,昏红灯光,女仆将福贵从赌场上背回家,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士兵的尖刀刺破皮影大幕,被抓了壮丁,在血肉横飞的战场上受尽煎熬,之后被解放军解救,临行前一张支援解放军的证明,又成了他日后的护身符,这是解放战争时期;恶霸地主龙二的辉煌与得意,最终也没逃过“五发子弹”。击毙龙二的枪声,犹如打在福贵的身上,吓得魂飞魄散,这是土地改革时期;为了煮一口饭,全家人站岗放哨,那飘出的轻烟,还是没能逃过生产队长和村民的眼睛,这是人民公社时期;镇长带人挨家挨户的收缴钢铁,铁铲、铁勺制造成打蒋介石的飞机、大炮,这是大跃进时期;春生被打成走资派,来到福贵家做了最后的诀别,几个馒头和一缸子开水把王大夫撑晕,凤霞只好遗憾地离去,这是文化大革命时期。

这三四十年的跨越,每一个时间点上都有清晰的参照物,让人一目了然。灾难的始作俑者,正是人们既无兴趣,又无概念,却能把握历史脉搏的——政治运动。当灾难到来时,坚强的人们别无选择,只能以自己的血肉之躯默默地承受着,甚至被吞噬着。无数个福贵的悲剧都源于政治的动荡与高压,它虽不是悲剧的直接制造者,但它却促成了悲剧的发生。生命在政治面前不堪一击,如此脆弱,人们只能在夹缝中苟且偷生。

尽管政治无情,甚至打压人性。但福贵还是冒着极大的风险把撞死儿子的春生请到屋子里,以自己淳朴和宽容化解了多年的恩怨,家珍的一句“记得,还欠我们家一条人命”成为鼓励他活下去的唯一动力。在这凄风苦雨的政治高压下,仍然闪耀人性美和不可泯灭的光芒。在令人窒息的死亡中,看见了一丝希望。

上一篇:“小树苗课堂,一对一帮扶活动”新闻稿下一篇:七年级第二课堂活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