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施工企业党建工作问题的探讨

2024-04-18

关于施工企业党建工作问题的探讨(精选8篇)

篇1:关于施工企业党建工作问题的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关于施工企业党建工作问题的探讨

作者:潘树林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17期

摘 要:目前,搞好施工企业党建工作,是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企业管理的重要保证。本文详细阐述了施工企业党建工作的存在问题和重要性,并提出了施工企业搞好党建工作的方法,为解决施工企业党建工作问题积累了新的借鉴资料。

关键词:施工企业 党建工作 方法

中图分类号:D26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6(b)-0215-0施工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施工企业党建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1)施工单位对党建工作认识上有偏差。不少施工单位不重视党建工作,不支持和尊重党务干部,同级行政干部和党务干部的奖金、工资有不少差距,使得党务干部不用心工作。项目主要领导只注重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认为党建工作是务虚,项目施工生产是务实,“轻党建、重经济”局面普遍存在,使得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不能做到很好融合。甚至不少企业领导认为施工项目部是经济单位,主要是完成施工任务,搞好企业经济利润,没有必要在项目部建立党组织。(2)在市场经济作用下,施工企业主要都是把精力集中在生产经营上,很少重视党建工作,基层党组织建设不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对党建工作的各项规定中党组织职责和任务学习领会不够,工作中不敢抓不敢管,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使得党的政策、路线、方针难以在基层得到落实;企业的主要目标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施工企业行政领导在处于中心地位,不少项目书记有职无权,形同虚设,参与不了决策,无法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造成不少项目管理混乱。(3)一些企业党务工作者缺乏工程项目施工方面的知识,没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对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的深度不够,参与能力和工程管理水平不适应,不能很好把握参与尺度,影响了党组织应有职能的发挥,使得党建工作与项目管理监督,促进、质量、安全、效益、工期上不能紧密结合。一些党务工作者的工作手段和方法简单,工作内容、工作载体缺乏创新,不注重引导职工价值取向,深化企业理念,营造、质量、安全诚信、廉洁等文化氛围,不重视树典型、用典型,不重视树质量样板、抓工程精品的典型,不能反映项目党建工作的特色,对员工吸引力不强;有些党务工作者忙于征地拆迁和对外协调,但策划、检查、指导党建工作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项目党建活动的开展。项目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1)只有搞好施工企业党建工作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施工企业的管理和科技创新,都要依靠靠解放思想。思想政治建设是企业党建的灵魂,通过搞好党建工作,从思想上保证施工企业优质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推进企业发展,使企业树立创新科学发展观念,与时俱进,坚持市场为导向,实现企业对人力、物资、设备、技术和资金等要素的最佳组合,降低施工成本,保证施工工期、质量,提高施工经济效益,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和解决企业改革发展中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最终实现企业长足发展。(2)只有搞好党建工作才能保证施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只有搞好了施工项目党建工作,才能把党组织的各项工作落实到施工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去,才能搞好施工企业建设中的质量、安全、工期问题,提高施工企业人员素质,实现最佳效益目标,才能把党建工作目标、党员责任义务和党组织工作成效纳入项目经营目标,融于项目生产经营任务和项目经营成果考核中去,实现党建工作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充分体现党建工作的政治核心作用。(3)只有搞好党建工作才能施工企业抓好企业的经营管理。只有搞好党建工作,才能确保党组织在施工企业中的政治核心地位和正确的企业发展政治方向;通过正确方针政策、先进思想、爱国主义和党性党风教育等的宣传,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使企业员工爱岗敬业,促进项目工作健康发展;通过党内创先争优、学先进等主题活动的形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先进典型事例引导员工激励自己,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加强项目管理、保障安全生产、维护队伍稳定、加强内部监督提供有力保障,才能协调及控制好工程项目的进度、安全、质量、效益,规范施工企业各项管理。搞好施工企业党建工作的方法

(1)转变观念,重视施工企业的党建工作。搞好施工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切实搞好施工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健全施工企业基层党组织机构。提高施工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选用素质高的人担任项目监理,使党建工作得到项目经理的重视和支持,提高施工单位党务工作人员的待遇,使他们安心重视党建工作。提供党务工作人员的素质,党务工作人员不但要懂得党建工作方面的知识,还有懂得工程施工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施工经验,这样才能对施工生产情况了如指掌,才能看准、吃透施工管理中的问题,才能抓住要处理问题的重点,才能充分发党组织在参与工程项目管理决策的作用。健全完善党建工作机制,保证施工企业党组织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和运行规范要求,健全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党组织生活制度、党课制度规范,严谨规范党建工作制度的落实程序。(2)施工企业的党建工作必须围绕生产经营管理这个中心。施工项目的生产经营管理是项目的中心工作,党总支始终站在政治的高度,把党建工作渗透到日常的施工生产管理中,服务于生产经营。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对党建工作和施工生产进行同考核、同落实、保证党政同心,把项目管理中的难点、重点作为党建工作的覆盖点。党总支成员应参加项目召开的各种会议,如每周安全例会、每季成本分析会,以掌握施工项目安全质量、责任成本情况, 收集项目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做到党政共同参与民主科学决策,共同承担责任,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和落实。搞好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积极做好项目的经营管理、现场服务、职工服务等,努力为施工提供全方位服务,如项目开工时的征地问题, 党总支书记应千方百计与地方有关部门沟通,搞好征地工作;党总支围绕艰巨的施工任务,为充分发挥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步骤、有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特色性强的党建活动, 为施工生产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抓好驻地建设,关爱员工, 以人性化的管理为员工创造一个较为舒适的环境, 激发了广大员工大干苦干、攻克难关的热情;施工受阻时,党总支及时成立科技攻关小组;遇到施工难题时, 党总支找施工人员谈心,为鼓舞士气及时召开动员会等;在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中,党员成为敢于挑战困难,开展以“为党旗添彩,为企业增辉”为主题活动,做到关键工序、重要岗位都有党员发挥作用,达到干群一条心,齐力奋进克险阻;使技术管理人员能集中精力解决施工的质量、安全、管理、进度和创新问题。通过宣传教育和参与监督,敢抓敢管,建立完善党员谈心和学习制度,通过教育和引导,增强党

员、领导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和自律意识,底消除产生腐败的温床,保证施工企业施工过程中“计、财、物”部门干净,员工利益公平,消除各种不利于施工的各种消极因素,营造出团结有力、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3)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创新党建观念,创新党建内容、创新党建机制,创新党建载体,把党建工作融入到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建立奖惩激励制度,搞好党内监督、量化考核,不断拓展党建工作渠道,增强党建工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坚持与时俱进,应紧密围绕施工生产时间,组织开展“创先争优”、“经济技术创新”、“青年突击队”等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职工积极性,使党建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针对生产经营和施工管理难点,开展成本意识、安全质量和效益意识的教育,增强职工的效益、安全、市场、质量、信誉意识。采用贴近群众、实际、和生活的宣传方法,搞好现场思想宣传工作;围绕项目的效益、质量、安全、进度积极开展“党员先锋工程”、“党员先锋岗”以及群众性技术创新等活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关键岗位和重点施工区域开展“红旗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活动,以保证实现项目生产经营目标。搞好施工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树立起正确的进取观、荣辱观、奉献观,把员工个人价值和追求企业和施工项目目标统一起来,增强凝聚力,努力打造企业诚信服务的品牌,提升企业的诚信度和市场履约能力,增强企业竞争能力。(4)党建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于为施工企业营造好的外部环境。党建的思想政治工作应立足于企业职工,使企业职工清楚企业政策、发展前景、困难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体察民情、说服教育、引导等方法落实各项工作,使职工认同和依赖企业, 充分调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党建工作应重点抓好职工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教育,培养职工敢打硬仗的思想作风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顾客至上、公平竞争、诚信为本的思想, 营造出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党建工作应本着尊重、教育、关心、帮助职工,切实保障职工基本权益,诚心诚意为职工办实事的原则,维护和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对涉及职工权益的重大问题通过职代会解决,对难点、热点、重点、敏感性问题,积极采取主动措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保持好企业内部的安定稳定。党建工作应加强与外沟通,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和协调职能,从方便施工、开拓市场的角度主动于当地有关部门沟通,做好当地群众工作,解决施工实际问题,建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和人际关系,不断开拓外部市场。结语

施工企业党建工作肩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是施工企业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搞好施工企业的党建工作,转变观念,重视施工企业的党建工作,必须围绕生产经营管理这个中心,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应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于为施工企业营造好的外部环境,应切实加强和改进项目部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企业改革发展进程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参考文献

[1] 加强企业党建工作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J].企业党建,2005,(08)

[2] 张德山.坚持党建创新夯实执政基础促进企业持续发展[J].企业党建,2005,(07)

[3] 彭建安.改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探索[J].企业党建,2006,(05)

篇2:关于施工企业党建工作问题的探讨

摘要:建筑业是一个危险性高、易发生事故的行业,如何通过做好工程技术工作来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是项目管理中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论述的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技术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工作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等方面问题。关键词:安全生产 项目管理

一、前言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产品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建筑业,特别是施工企业是一个高危险性、事故多发的行业。近年来,建筑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建筑施工现场的诸多不安全因素影响了整个建筑业效益的提高,也是建筑业及建筑施工现场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原因之一。安全管理具有系统性、连续性、技术性等特点,长期以来,建筑业一直是各国职业安全事故率较高的行业之一。由此可见建筑企业安全问题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在我们的施工实践中,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主要表现为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的管理。作为一个工程项目来讲,建设方和监理更关心的是质量进度等,而施工方则更关心的是安全与成本等,当然这几个方面是不能机械地分割,它们是密切相关的。通常说来,项目是以成本核算为中心,但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是保障,严格地说,安全是第一位的,无安全事故就是效益。

二、认识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作为一个工程项目的项目班子成员配备,通常是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小组组长、分管生产的项目副经理为安全生产小组的副组长,具体工作由安全员完成,安全员的配备根据项目大小情况配备的数量不等,而技术经理(或技术负责人)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是处于淡化位置。事实上,工程技术人员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是不可淡化的,一个工程项目的运作,从立项开始,工程技术人员就已经为安全生产做了大量的工作,也为安全生产负起了很大的责任。如投标方案中安全技术措施的方案选择、图纸自审、会审、主要原材料的检验、测(计)量仪器和仪表的报检(审)、开(停)工报告的报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编制(特别是其中安全技术措施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设计、模板支撑系统设计、设备吊装方案、深基坑坑壁支护等)、网络进度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各种安全技术交底、工程质量验收等等,其实,这中间每一项技术工作都和安全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尽职尽责,千方百计消除事故隐患,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这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其中的一个“长”字和一个“常”字,道出了安全工作的经常性,不间断性,也就是说安全工作贯穿于整个项目生产的全过程。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就是几秒钟几分钟的事情,而安全生产工作却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全员参与,全员牢固树立安全观念,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同时,安全工作的全过程都必须有强有力的技术工作支持,事实上工程技术工作的全过程中都包含有安全工作,从本质上讲,技术工作和安全工作是紧密相连的。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安全生产的质量,当我们的建筑产品(半成品)质量缺陷小的时候,就表现为不合格项,或出现质量事故,当不合格项质量缺陷增大或累积迭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质变为安全隐患,甚至酿成安全事故。

前几年,南方某高楼,因为基坑设计与施工方面的技术工作做得不彻底,基坑技术方案没有严格审查,安全措施不全等原因,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整体坍塌事故,这起事故造成了周围建筑下沉,几千万的机械设备埋入深坑,政治影响、社会影响十分恶劣等严重后果。这次事故已经给我们广大的工程技术人员敲响了警钟。大家都知道,深基坑开挖、支护,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边壁支护的设计计算,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应全程进行沉降位移观测,但是在很多施工现场时候,施工技术人员为了省事,往往没有真正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计算或验算,而是根据经验进行指导施工,有的项目的施工方案纯粹是本应付性“资料”,根据不能指导施工,也根本不用它来指导施工。甚至有的工地搭设脚手架完全是由架子工自己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施工,根本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也没有接受安全教育。而另一方面,现在的许多施工企业都已经完全转变为管理型企业,分包单位建制不健全,农民工多,大部分都是临时雇用,农民工的技术素质参差不齐。这样就造成了施工安全技术的严重脱节,安全隐患质变成安全事故早在情理之中了。

从建筑企业现有的管理体制上来看,特别是大的工程项目,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也不可能施工现场每个专业的施工、每道施工工序都完全介入和监督,一般采用层层分包分管的办法,这无疑又涉及到另一个管理问题;从业务工作范围上来看,技术管理工作同安全管理工作业务有完全的融合性。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和安全生产有着同样不可推卸的联系和责任。

三、如何做好安全生产中的技术工作

技术工作与安全生产的联系千丝万缕,如何真正在项目管理与生产过程中处理好技术工作与安全生产的关系,是摆在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做好安全生产中的技术工作,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编制真正能指导施工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技术方案

项目工程技术人员应根据施工现场的自然环境条件、材料机具、劳动力的供应情况、资金状况等,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制定出最经济、最安全的施工技术方案,编制便于指导施工的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和合理的进度计划。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对工人要进行三级教育,施工中应经常深入现场,了解和掌握现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施工方案和施工工法,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对于比较特殊的施工部位,如外架搭设方案、模板支撑加固、吊装施工、深基坑支护以及采用新的施工工法等,必须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计算、分析和论证,制定出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加强检查和验收力度,确保技术上可行、安全上有保障。

2、正确运用施工方案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来指导施工

作为建筑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指导,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时完善和调整有关安全技术措施。在各道工序进行质量验收时,首先要保障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没有安全生产,不搞好工程质量,就无法保证正常的生产,更不要谈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很多技术人员在检查验收时,往往会偏重于有关技术质量指标的检查,这无可厚非,业主和监理最关心的也正是这些方面。而作为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其实更需要注重的恰恰是验收标准中的牢固性、稳定性等安全要求部分。在工序交接时,应明确各个工序的工作职责,要在检查确认的基础上进行对口交接,在中间交接表上也可考虑增加安全施工交接一项,必要时工序交接应邀请安全管理人员参加。要做到“上不清、下不接”。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

了一个很有价值的“十倍”规律:如果上道工序产品质量的缺陷的处理费用为“1”的话,那么等到下一个工序完成时,相应缺陷所须的处理费用就为“10”,依次类推,到再下一道工序完成时,所须的处理费用将达到“100”。并由此兴起了“零缺陷”产品运动。如果我们对每道工序工作在安全方面也这样严格实施的话,安全事故必定会大大降低。

3、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各种常规安全检

安全检查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有的项目领导害怕检查,一到检查,就突击准备,应付、走过场,这其实是一种对安全工作极不负责的举动。事实上,安全生产工作,几天时间是无法突击准备的,必须靠平时的良好的管理和不懈的保持。安全检查其实更是一种手段,我们通过检查来发现问题,寻找对策,解决问题。在检查过程中,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特种设备、特殊场所和特殊施工工序,除安全管理部门的综合性检查外,应组织有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专业性安全检查。检查前应明确检查重点、检查手段和检查方法。如对电气焊机、起重设备、运输车辆、压力容器、易燃易爆场所、高空作业场所、深坑施工场所、临边洞口防护和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等,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处理,并有记录,以确保安全生产。

四、结束语

篇3:关于施工企业党建工作问题的探讨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建筑产品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 建筑业, 特别是施工企业是一个高危险性、事故多发的行业。近年来, 建筑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建筑施工现场的诸多不安全因素影响了整个建筑业效益的提高, 长期以来, 建筑业一直是各国职业安全事故率较高的行业之一。由此可见建筑企业安全问题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在我们的施工实践中, 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主要表现为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的管理。作为一个工程项目来讲, 建设方和监理更关心的是质量进度等, 而施工方则更关心的是安全与成本等, 当然这几个方面是不能机械地分割, 它们是密切相关的。通常说来, 项目是以成本核算为中心, 但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是保障, 严格地说, 安全是第一位的, 无安全事故就是效益。

2 认识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作为一个工程项目的项目班子成员配备, 通常是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小组组长、分管生产的项目副经理为安全生产小组的副组长, 具体工作由安全员完成, 安全员的配备根据项目大小情况配备的数量不等, 而技术经理 (或技术负责人) 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是处于淡化位置。事实上, 工程技术人员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是不可淡化的, 一个工程项目的运作, 从立项开始, 工程技术人员就已经为安全生产做了大量的工作, 也为安全生产负起了很大的责任。如投标方案中安全技术措施的方案选择、图纸自审、会审、主要原材料的检验、测 (计) 量仪器和仪表的年度报检 (审) 、开 (停) 工报告的报批、施工方案 (作业指导书) 的编制 (特别是其中安全技术措施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设计、模板支撑系统设计、设备吊装方案、深基坑坑壁支护等) 、网络进度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各种安全技术交底、工程质量验收等等, 其实, 这中间每一项技术工作都和安全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安全生产, 警钟长鸣, 常抓不懈, 尽职尽责, 千方百计消除事故隐患, 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这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 其中的一个“长”字和一个“常”字, 道出了安全工作的经常性, 不间断性, 也就是说安全工作贯穿于整个项目生产的全过程。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就是几秒钟几分钟的事情, 而安全生产工作却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全员参与, 全员牢固树立安全观念, 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同时, 安全工作的全过程都必须有强有力的技术工作支持, 事实上工程技术工作的全过程中都包含有安全工作, 从本质上讲, 技术工作和安全工作是紧密相连的。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安全生产的质量, 当我们的建筑产品 (半成品) 质量缺陷小的时候, 就表现为不合格项, 或出现质量事故, 当不合格项质量缺陷增大或累积迭加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质变为安全隐患, 甚至酿成安全事故。

去年某市, 因为基坑设计与施工方面的技术工作做得不彻底, 基坑技术方案没有严格审查, 安全措施不全等原因, 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隧道坍塌事故, 产生了十分严重的政治影响、社会影响。这次事故已经给我们广大的工程技术人员敲响了警钟。大家都知道, 深基坑开挖、支护, 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边壁支护的设计计算, 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应全程进行沉降位移观测, 但是在很多施工现场时候, 施工技术人员为了省事, 往往没有真正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计算或验算, 而是根据经验进行指导施工, 有的项目的施工方案纯粹是本应付性“资料”, 根本不能指导施工, 也根本不用它来指导施工。甚至有的工地搭设脚手架完全是由架子工自己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施工, 根本没有受过专业培训, 也没有接受安全教育。而另一方面, 现在的许多施工企业都已经完全转变为管理型企业, 分包单位建制不健全, 农民工多, 大部分都是临时雇用, 农民工的技术素质参差不齐。这样就造成了施工安全技术的严重脱节, 安全隐患质变成安全事故早在情理之中了。

从建筑企业现有的管理体制上来看, 特别是大的工程项目, 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也不可能施工现场每个专业的施工、每道施工工序都完全介入和监督, 一般采用层层分包分管的办法, 这无疑又涉及到另一个管理问题;从业务工作范围上来看, 技术管理工作同安全管理工作业务有完全的融合性。因此, 工程技术人员和安全生产有着同样不可推卸的联系和责任。

3 如何做好安全生产中的技术工作

技术工作与安全生产的联系千丝万缕, 如何真正在项目管理与生产过程中处理好技术工作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是摆在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做好安全生产中的技术工作, 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1 编制真正能指导施工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技术方案

项目工程技术人员应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 制定出最经济、最安全的施工技术方案, 编制便于指导施工的施工组织设计 (作业指导书) 和合理的进度计划。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 对工人要进行三级教育, 施工中应经常深入现场, 了解和掌握现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改进施工方案和施工工法, 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对于比较特殊的施工部位, 必须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计算、分析和论证, 制定出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 并加强检查和验收力度, 确保技术上可行、安全上有保障。

3.2 正确运用施工方案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来指导施工

作为建筑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 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指导, 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 及时完善和调整有关安全技术措施。在各道工序进行质量验收时, 首先要保障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没有安全生产, 不搞好工程质量, 就无法保证正常的生产, 更不要谈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很多技术人员在检查验收时, 往往会偏重于有关技术质量指标的检查, 这无可厚非, 业主和监理最关心的也正是这些方面。而作为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 其实更需要注重的恰恰是验收标准中的牢固性、稳定性等安全要求部分。在工序交接时, 应明确各个工序的工作职责, 要在检查确认的基础上进行对口交接, 在中间交接表上也可考虑增加安全施工交接一项, 必要时工序交接应邀请安全管理人员参加。要做到“上不清、下不接”。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十倍”规律:如果上道工序产品质量的缺陷的处理费用为“1”的话, 那么等到下一个工序完成时, 相应缺陷所须的处理费用就为“10”, 依次类推, 到再下一道工序完成时, 所须的处理费用将达到“100”。并由此兴起了“零缺陷”产品运动。如果我们对每道工序工作在安全方面也这样严格实施的话, 安全事故必定会大大降低。

3.3 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各种常规安全检

安全检查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有的项目领导害怕检查, 一到检查, 就突击准备, 应付、走过场, 这其实是一种对安全工作极不负责的举动。事实上, 安全生产工作, 几天时间是无法突击准备的, 必须靠平时的良好的管理和不懈的保持。安全检查其实更是一种手段, 我们通过检查来发现问题, 寻找对策, 解决问题。在检查过程中, 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特种设备、特殊场所和特殊施工工序, 除安全管理部门的综合性检查外, 应组织有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专业性安全检查。检查前应明确检查重点、检查手段和检查, 以确保安全生产。

结束语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 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直接组织生产、检查生产质量的重要环节, 时刻与安全生产相伴而随, 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观念, 把安全生产工作与工程技术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既要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 也要看到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心头, 做到警钟长鸣, 常抓不懈, 尽职尽责, 千方百计消除事故隐患, 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同时, 结合现场实际, 用科学的方法指导生产, 用技术的措施来控制质量和安全, 杜绝违章指挥、消除违章作业, 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摘要:建筑业是一个危险性高、易发生事故的行业, 如何通过做好工程技术工作来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是项目管理中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论述的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技术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工作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等方面问题。

篇4:关于施工企业党建工作问题的探讨

关键词:政工工作;问题;探讨;企业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能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挑大梁、担重任,关键在于基层工作。尤其是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员工思想多变、多元的特殊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一、企业基层政工存在的问题

1.缺乏稳定性

政工工作对政工人员有着很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工作能力,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坚定的信念。而目前在我国企业的政工人员中很难做到这些存在着从事时间短、经验不足,缺乏磨练,没有形成职业观念等问题是政工队伍建设中缺乏稳定性而带来的严峻挑战之一。

2.政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并不是单一经营,正逐步趋于多样化的经营。这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的动力,但在面对市场带来机遇的同时还要面临的严峻挑战。作为政工人员,应挑起政工工作的重任。但目前我国企业在企业宣传工作、思想教育工作、文化强企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政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而企业要发展,就必须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和和谐发展的强大政治思想后盾,这也给政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工作方式亟待改进

面对科技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传统的政工工作方式正面临着来自各种新进科技技术的挑战,工作方式亟待改进。主要是由于政工人员缺乏专业水平,大都表现在科学文化知识的薄弱、缺乏计算机网络知识以及教育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等,而且其中的原因及其复杂。这是因为多年来,企业政工人员由于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政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偏低,知识结构呈单一、片面现象严重,缺乏科学的政工精神以及法制意识淡薄等原因所造成的。特别是一些高危性企业,具有风险系数高和劳动强度大的特点,给企业的政工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一旦工作方式不合理,就有可能给员工的心灵带来创伤,也有可能危及员工的生命安全。

二、有效开展新时期企业政工工作

1.注重思想教育

提升政工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政工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是其进行政工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作为企业党组织,应与实际紧密结合,注重政工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教育工作,首先进行有关理论政策的教育,把政工人员学习组织起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邓小平理论以及我党的各项政策方针,以提高其认识和分析并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加强其适应经济的改革观、效益观及竞争意识。其次再进行理论信念教育。引领政工人员树立牢固的共产主义目标和远大理想,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经受起改革开放、各种困难与风险及市场经济的考验。再次就应加强党章党性的教育。教育政工人员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时刻放在自己所有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做到有责任、有爱心,忠诚地、全心全意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后就是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督促政工人员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及作风,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2.注重业务培训,提升政3-A员的业务素质

虽然精简政工人员是企业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但是企业还应加强党的政工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发挥政工工作的作用。基于这样的情况,企业政工队伍就必须变得精干而高效。所以,企业应注重政工人员的业务培养,并将其提到企业的议事日程上来,做好组织落实并积极为其创造条件,可以采用请进来、送出去以及岗位培训等多种方式,着力提高政工人员的基础科学文化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注重岗位工作流程业务技能培训,掀起政工人员认真学习和刻苦钻研业务技能的热潮,让政工人员尽可能的掌握至少一门技术,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在企业的重大改革、日常生产经营及管理工作中提升政工人员的业务素质。

3.提升科技技术含量,满足员工的内心需求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面对员工在接受新鲜事物的技术求新欲望的不断加强,政工工作只有加强科技技术含量,以适应员工的求新欲望。既要做到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同步,主动积极借鉴当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将系统工程、目标管理、决策技术、层次分析及需求理论引进政工工作的深处并延伸到各个环节,提高工作实际效率;也要运用现代科技技术进行电化教育,深植企业宣传媒体的交流作用和感染力,创办与企业员工思想相符的专栏专刊,加大沟通交流的渠道,不断满足员工的内心需求。

4.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企业政工队伍建设是个动态过程,需要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有所创新,探索新的管理形式和方式,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一是实行政工人员工作目标管理。要结合企业实际和工作需要,通过政工人员责任区、示范岗等多种形式,给政工人员制定具体可行的工作目标,使政工人员发挥作用。同时,将政工人员工作目标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统一规划之中,与项目管理、企业管理一并考核。二是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定期对政工人员的工作进行评比检查,让政工人员的工作成果摆在桌上、亮在明处,形成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竞争环境。对于长期不发挥作用或发挥作用不好的政工干部,要采取组织措施给予适当处理。三是加强组织群众监督。要开展政工人员定期汇报工作和民主评议政工干部工作,强化对政工人员的监督,将政工人员实现自身价值的取向调整到以组织和群众认可为准的方向上来,促进政工人员在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的实践工作中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结语

篇5:关于餐饮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餐饮企业财务管理一些问题的深入探讨,从分析当前餐饮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讨论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指出企业需要迫切改进的思路,从实际出发提出了系统的整改措施,对于餐饮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餐饮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现状 改进措施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求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根据市场需要决定自身的行为取向,自主安排生产要素的组合,自主组织生产经营的运作,独立承担市场活动的后果,具有独立的财产权利和财产责任。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对于餐饮企业来说,它的财务管理既具有其它企业一样的共性,也具有其特有的个性,因此,分析餐饮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系统的整改措施,对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境况下,对此问题的分析研究更有意义。

一、餐饮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产生和现状

我国的餐饮娱乐业大多是随着改革开放日益发展与壮大起来的。

三十年来,餐饮娱乐业从小到大,从单一到综合,许多今天已经形成规模化经营,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也具有了一定的地位。餐饮企业发展壮大,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及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新的及更高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不但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直接的作用,对于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指的是规定企业财务关系的制度,涉及到财务责任、财务权限、财务利益等方面。它包括投资者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和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体制两部分。早期的餐饮业的没有什么财务管理,财务部门只限于记账、算账、报账工作,随着餐饮业的企业规模扩大,内部功能的提高及各类经营项目增加与完善以及服务质量等要求,对企业财务工作有了一个新的要求,并由以前的只是记账、算账、报账,上升到财务监督,财务管理、财务控制等,总的说来,财务管理受经济管理体制所决定。我国餐饮企业的财务管理,经历了一个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急功近利化。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企业拥有自主的财权,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随着企业的所有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经营管理目标与投资者有着利益关系。目前我国的餐饮业大多数的经营管理体制为私有经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主要反映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同时也兼顾部份其他主体的利益并服从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因而,股东财富最大化成为企业理财的合理目标。不管企业规模的大小,只要是想长期生存并获得发展的企业,都离不开一个明确可行的战略目标。现状却是大部分的企业对战略目标根本没有明确的确定下来,觉得战略目标的感觉是遥不可及,以至企业急功近利,难以达到理想的价值和收益。

(二)财务管理观念落后单一。企业财务管理观念体系由基础观念和业务观念两个层次组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我国餐饮企业已逐步摒弃了传统的理财观念,树立起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理财观念。对财务管理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进行观念的更新。如果不改变观念,即使同样运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仍然没有效果。而观念的更新比起核算方法和模式的改革更为困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餐饮企业管理越来越以财务管理为中心,风险理财已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因此,如何有效防范、抵御各种风险及危机,使企业更好追求创新与发展已成为财务管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餐饮业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彻底。各个行业在开业初期都围绕着规范化、程序化,建立了一系列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企业这些内控制度在财务中不能得到有效执行,有制度无问责,管理不规范。由于传统的财务工作大多局限在记账、算账、报账的平凡工作中,加之领导对财务工作不重视,中高层管理人员不懂财务,财务人员的薪酬待遇低,造成人员更换频繁及不稳定现象,财务人员消极怠工,视制度而不顾,仅限于记账、报账的统计数据的过程中,缺少对供产销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监控,造成成本费用加大,损失浪费严重,财务指标与经营管理指标不匹配,形成了许多的虚假财会信息。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成果,财务指标是财务管理的工具,一些不真实的数据给经营者带来不真实的财务信息,对企业的正确决策带来较大的影响。

(四)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效果不佳,没有与战略很好配合。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企业内部管理的方法,已经或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所采用,但实施效果的现状差强人意。全面预算对企业经营战略来讲是一种工具,这一工具不仅有利于经营战略的实现,而且可以用来检验经营战略的合理性。也就是和是说全面预算与企业战略之间是一种可循环的,双向的配合关系,当全面预算显示不能实现战略目标时,不应只考虑更改预算,在目标不合理的情况下和要适当的调整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效果。

二、餐饮企业财务管理现状改革的迫切性

财务好比企业的心脏,资金好比企业的血液,财务健康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对财务管理有着直接影响的是金融全球化。随着我国逐步放松对外资金融机构准入范围和区域的限制,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必将对我国企业的筹资和投资产生极大的影响,为适应这种金融全球化下对我国财务管理工作的巨大的冲击,使财务管理更加有效率和针对性,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改革。财务管理观念需全面更新,以人为本、注重信息、风险防范及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理念应逐步确立,为达到这种比较理想目标改革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否则,在国际金融大潮的冲击下,我国餐饮企业将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机。

三、针对餐饮企业财务管理现状改进措施

(一)建立、健全及完善各种财务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企业管理的好,离不开各种与其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做好财务工作的前提,必须要建立一整套的财务会计制度,为了适应现代化管理体制的高效化,专业化,管理工作方法的制度化,管理方式的规范,程序化,在对各岗位明确分工的同时,完善各种岗位责任制及各项管理规定。各种岗位责任制及各项管理规定由公司统一制定并颁布实施。

(二)实施财务规范化,程序化管理在健全的财务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下,首先根据财务核算及监督的要求,进行合理的分工,配备相应的人员,进行帐簿核算,实施财务监督。加强财务核算,实施财务计划管理:

(三)统筹兼顾,强化资金、现有资产的管理制定明确的收入资金、请款报销、预付及应收款、固定资产等专项管理制度,严格按制度进行,确保各项资金的有效运用。

(四)完善成本核算及控制体系成本费用控制历来是经营计划的重点,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指标,在成本标准确定的情况下,重点加强对供、产、销各环节费用支出的控制,细化并分析成本费用比例指标完成情况,找出成本费用升降原因,从而使成本费用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五)做好财务分析,及时准确地反映真实情况搞好财务核算,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各种数据,汇总提出各类报表,按规定时间上报各种日报表,月报表,并且根据报表数据,对资产负债情况,资金变动情况,往来帐款情况,收入成本,费用情况,进行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无误的数据。

四、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更加严峻的机遇和挑战。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前提。如果一个企业的资金的运用上,既有效地控制成本支出,又合理地优化资源配置,最终就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现代企业的管理水平。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真正把财务管理作为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运行模式的要求,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使财务工作在促进餐饮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化成:《高级财务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2)沈艺峰:《资本结构理论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年

篇6:关于企业集团成本管理问题的探讨

企业集团化为企业成本领先战略创造了一种有利条件,而要使这种有利条件变成现实,则依赖于企业集团如何在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发挥集团的整体组合优势,制定科学、高效的成本管理系统,特别要考虑企业集团成本管理的特殊性和发挥集团公司在其中的主导作用。

一、企业集团的战略性成本管理

企业集团是一种企业联合组织,随着企业集团规模的不断扩大,集权与分权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集团管理模式的主流。在集权与分权的管理模式下,集团的核心企业成为整个集团的投资决策中心,核心企业的投资决策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集团产品的最终成本水平。因此,战略性成本管理不仅事关企业集团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也是集团核心企业在集团成本管理方面能够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

企业集团的战略性成本管理包括在如下资源配置过程中对成本问题的考虑:

1、集团经营领域的选择。企业集团的经营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企业原有的经营领域。只要这个领域还有发展余地,仍有广阔的市场,则企业集团就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集中力量在这个领域谋求发展。特别是我国的企业集团,一般是以生产名优产品的企业为龙头,联合其他相关的专业化协作厂家为外围组建的。选择核心企业原有的经营领域,可以发挥核心企业在技术上和品牌上的优势,加上各成员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就为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然,由于企业集团是多个企业的联合体,它拥有的经营范围比单个成员企业肯定要大要广,开展多角化经营也是企业集团成长的必然趋势。企业集团在开展多角化经营时必须充分利用企业集团的协同效应,只有这样,成本领先战略才能收到成效。

2、企业集团产品方向的选择。选择产品方向的总的原则是:(1)注重集团中已有的“拳头”产品,尤其是名优产品。这是核心企业或企业集团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发挥集团优势的重要内容。企业集团产品中一定要有名优产品作为支柱,同时要发展成系列,在成员企业之间进行扩散与分工。名优产品的扩散与分工过程,就是将名优产品的性能指标、质量保证体系与先进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扩散过程,使个别企业的优势成为整个集团的优势。从成本管理角度看,在集团内进行名优产品的扩散与分工有利于实施集团的低成本战略。(2)注重选择能发挥集团整体优势而单个企业无法开发与实现的产品。这类产品一般均有很强的竞争力,也不会与其他企业或集团发生很大矛盾。这种优势可以是在资金上、生产规模上,也可以是在技术上或质量上的。由于成本是评价企业工作质量的综合性指标,因此,最终会在成本优势上体现出来,

二、企业集团的成本企画

成本企画20世纪60年代首先由日本丰田集团所采用,80年代趋于成熟并在其他行业推广。它是在企业经营领域和产品方向确定后,针对某种具体产品而提出的。成本企画作为一种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其显著特点是在新产品的设计之前事先制定出目标成本,这一目标成本是产品从设计阶段到推向市场各个阶段所有成本确定的基础。负责成本企画人员首先从预测销售价格中扣除期望利润后“倒挤”出目标成本。接着构想构成产品成本的每一个因素,包括设计、工程、制造、销售等环节,然后再将这些因素进一步分解以便估算每一部分的成本。由此可知,成本是事先限定好了的,制造过程实际消耗乃至顾客的使用成本都不允许超越率先限定的范围。这意味着,把成本思考的立足点从传统的生产现场转移到了成本产生的源头——产品的企画、构想与设计阶段。

从理论上讲,依据成本企画原理采取“倒济法”制定目标成本,并通过目标成本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应该在所有市场经济国家都是有效的。然而,一位欧美的研究者指出:“假如欧美企业也采取日本企业独特的成本管理体系,其结果也许不会像日本企业那样成功”。原因何在?

在日本,像丰田这样的实施成本企画的大公司都与其下包企业建立了独特的长期合作关系,并同某些大公司组成了自己的企业集团。通过这种长期稳固的协作关系,大公司能采取某种强制手段迫使下包企业达到难度极大的降低成本目标。如丰田汽车公司就经常召开其下包企业开会,要求这些企业每月提出2—3项降低原材料或零部件成本的建议,成为丰田公司制定目标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企业集团作为具有共同利益和统一目标的企业联合体,本身就为成本企画的实施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企业集团内部的分工合作,使得大企业能够利用自己技术上的优势,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技术,而中小企业则集中研究某几个零部件,也容易取得突破。其次,在企业集团内部,将原来各企业间的纯市场关系变成了一种准市场关系,成员企业间建立了一种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这就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节约了交易成本。再次,在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企业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后,大企业将许多零部件固定下包给中小企业生产,可以大大降低大企业零部件生产的种类,从而为提高大企业的专业化协作水平和组织大批量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零部件承包给中小企业后,中小企业有了稳定的生产任务,也能按照小而专的方向发展,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为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提供了可能。

三、企业集团的生产组织与协调

篇7:关于施工企业党建工作问题的探讨

摘要:文章主要探讨了电力企业反腐倡廉建设问题。

关键词:电力企业;反腐倡廉;建设

1电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危险诱因分析

党风廉政建设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对电力企业同样产生影响。腐败一般都是以权力与金钱的结合为基础,表现为权力转化为金钱、金钱腐化着权力的逻辑过程,致使经济腐败、组织腐败、生活腐败。

电力公司作为电力企业最基层组织,近年来其腐败现象的发生不仅没有因其规模小而少,尤其是自农网改造、农电体制改革以来,在某些地方甚至呈现上升趋势;发生腐败现象的主体,不仅有领导干部,而且还有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生产营销等关键岗位上的员工。

1、党风廉政建设危险点具有客观实在性。党风廉政建设危险点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论主观上是否认识到,它都会实实在在存在着,而一旦主客观条件具备,它就会由潜在的危险变为现实,即引发腐败行为。

2、党风廉政危险点预控具有复杂性。在现实生活中,腐败行为总是带有一定的隐秘性,因而呈现出复杂性和可变性,这种状况是由于腐败条件的千变万化所决定的,党风廉政建设危险点预控也具有复杂多变性。如不同部门、不同行业腐败行为表现不一,同一部门或行业在不同时期腐败行为表现也有差异。

2供电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现状分析

2.1 供电企业反腐倡廉文化底蕴不足

企业文化直接影响着员工的行为和想法,是企业内涵的一种直接体现,更是一个企业生存并且发展壮大的根本。但是在物质化为主导的今天,面对外来因素的腐蚀,经济的诱惑,供电企业中的一些人以个人利益为重,不考虑企业的得失,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利用自身的职务获取个人的经济利益。

2.2 部分员工没有正确认识腐败的行为

领导干部作为我们企业的负责人同时也作为员工的榜样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和约束,应对腐败违法违纪行为时刻警惕。供电企业当中的一部分领导和员工对于收受礼品、现金的危害并没有一定的认识,他们只是认为这是正常的礼尚往来,并没有被别人发现也并没有涉及到腐败的地步。这是他们对腐败行为没有正确认识的体现,正是这些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

2.3不良市场环境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供电企业也兴建各种大型工程,兴建各种大型工程都是需要庞大的资金,其中一些不法经营者从中看到了商机,不法竞争者主要的手段就是商业贿赂,他们打着各种旗号来腐蚀我们的领导干部和员工。这些不法经营者为了获得商业机会,直接送钱送物已经是非常平常的了,他们假借各种名义对我们的人员进行贿赂,如咨询费、应酬费、奖励、促销卡等。

2.4 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没有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反腐倡廉建设其本质还是对于人的教育。让企业领导和员工充分感受到企业对反腐倡廉工作的决心和狠心。企业也要更加的理解员工,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让其感受到我们供电企业的温暖,让其感觉到我们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我们应该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与其相符的企业文化教育和法律教育。

2电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重点措施探讨

2.1 加强对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宣传

虽然供电企业中存在着一部分的蛀虫,但是供电企业的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总体上看是成功的。我们要加强对反腐倡廉工作的宣传,特别是对一些基层的员工,让其对我国职业道德规范了解更深刻。我们要树立教育的先进模范典型,让其他员工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有目标可寻,也让其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要加强对已查处的腐败典型的宣传,让其意识到腐败的危害不光是对自己,而且对家庭对家人都有危害。

2.2 加大腐败惩处力度

近些年供电企业的腐败案件发生了几起,但是我们企业对其处理秉着人道主义精神并没有从重处罚。供电企业必须要加强对腐败案件的处罚,查处一起严肃处理一起,让员工充分认识到我们企业对于腐败的痛恨和处罚的严厉。只有通过严肃处理腐败典型才能在思想上和心灵上给员工已警醒。

2.3 建立并且完善内部监督考核机制

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对于反腐倡廉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完善的内部监督考核机制可以有效地并且及时的发现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漏洞,这样可以使企业尽量的规避企业管理风险。薪资管理、有效的奖惩管理办法、人力资源管理等等这都属于内部监督考核机制。对于腐败问题的发生,要通过统一的流程和处理办法,严肃处理,使得员工都认识到危害。在严厉处理腐败问题的同时,也要对那些尽心尽力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优秀工作者进行奖励,鼓励员工对供电企业制度提出意见并且对反腐倡廉工作进行监督,这样反腐倡廉工作才能在基层中开展走向普通员工。

2.4 要加强自我约束并开展巡查

对于那些腐败的案例,无一不是其自身觉悟不够高未能禁得起诱惑。首先我们就要加强对员工自身的约束。特别是在一个人独立工作的时候缺少监督,这样我们要更加加强对思想道德的教育。要使其做到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自己的觉悟是不变的,要让其禁得起诱惑。只有让其自身从思想上认识到腐败的危害,那么就会远离腐败。供电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加强其自身的约束和管理。并且要在员工之间开展巡查,对企业内部员工的情况进行全面掌握,这样我们供电企业的反腐倡廉工作才能得到切实可行的落实,而且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2.5 笔者对电力企业反腐倡廉措施分析

一是重点抓好“三重一大”的决策及实施情况、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干部考核评议、人事任免、财务预算、薪酬福利、工程项目承发包、物资采购等情况,以及职工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处理情况。

二是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加强对领导人员、基层供电所(站)负责人和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及时发现、预警、纠正、处置风险行为和事件,形成防控合力,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

三是党政持续齐抓共管、业务部门各司其职,明确相关领导和各级业务部门职责,健全工作机制,突出纠风检查重点。采取常态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实地抽查相结合等方式,开展行风监督检查。

结 语

笔者认为电力企业里没有发生腐败问题,不等同于企业里没有廉政风险。通过大量的案例可以说明,每个有权力的岗位都有可能产生腐败,对于权利的监督、制约,在实践中多少都会存在一些漏洞,所以,只要有管理存在,有权利运行,那么廉政风险就一定是客观存在的。当我们能正确认识廉政风险存在的客观性,看清“廉政风险”的潜在隐患,做好防范措施,牢牢掌握住“事前预防”的主动权,相信一定可以有效预防和遏制腐败问题。我们要正确对待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一些腐败现象,不能以偏概全的否定电力系统为国家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但也不能放松对腐败的预防和惩治,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积极预防腐败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生明.浅析如何在电力企业中开展反腐倡廉建设.[J]2012(04)

篇8:关于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探讨

成本管理是指运用一系列特殊的理论与方法对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耗费行为进行必要的调节和控制, 以期能最有效地控制生产经营过程的耗费水平。一方面, 成本管理既是国家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辅助手段, 也是企业求得发展与生存的基础。另一方面, 成本管理是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 有助于管理者做出合理、有效的预没和决策, 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主要原则

(1) 节约原则, 成本的主要组成是人力、物力、财力三部分, 所以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 也是成本控制的一项最主要的基本原则。 (2) 全面控制原则, 因为项目成本涉及到项目组织中的各个部门、单位和班组的工作业绩, 所以它是一个全员控制的过程。 (3) 动态控制原则, 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进行的管理活动, 要在工、料、机投入到施工过程中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 (4) 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要求把成本控制计划的方针、任务、目的和措施等逐一加以分解, 并落实到各部门、每个人。 (5)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技术人员、业务管理人员以及各单位和生产班组都负有一定的成本控制责任, 同时也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 实行有奖有罚, 可以更好地实现成本管理目的。

三、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要点和方法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主要有单价控制、数量控制、技术控制和加快工程进度四方面。材料单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成本, 无论什么项目, 材料成本都占较大比重, 只有做好材料单价控制, 才能提高成本优势, 增强产品竞争力;在施工过程中, 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控制施工过程材料的用量, 收料时做好质量和数量的验收, 严密施工, 科学管理确保数量不超理论用数量;技术控制是节约成本的有效途径, 这就要求施工管理人员要有丰富的施工经验, 以及对规范的透彻理解;加强施工组织调配, 工程进度加快了, 人工费、机械租费就会相对减少, 各种效率都会提高, 成本自然就会降低。

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完善岗位责任制度和成本管理制度, 实行目标责任考核, 以加强对项目真实成本和可控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二是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方案, 降低工程成本。三是加强项目实施所有合同谈判和签订过程的审计管理, 从源头降低工程成本。四是加强开工前的税收筹划, 节约税收成本。

四、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 对成本管理存在认识误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全过程的管理, 主体是施工组织和直接生产人员, 而不仅限于财务会计人员。到目前为止, 仍有部分人员对成本管理概念认识不清晰, 导致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 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 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和点验、发放工作, 而成本管理只是成本管理部门的事, 好多人抱着与己无关的态度, 给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带来麻烦。

其二, 缺乏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奖励机制和市场应变能力。有的施工企业没有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奖励机制, 很容易打击人员工作积极性, 还会给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既然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差不多, 也没什么明显的处罚或奖励, 大家工作自然都不想上心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施工企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面对市场竞争的沉重压力, 不少企业缺乏市场应变能力。为了包揽业务, 没有做足调查准备工作, 甚至不计成本垫资等等, 这些行为都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 导致大量的无效成本增加, 危及企业的生存发展。

其三, 成本控制工作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很多施工企业没有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以致技术与经济难以有机结合, 将成本与工期, 质量的控制孤立起来, 技术与经济相分离。不能区分工程施工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将一些不能直接列入成本的支出直接列入, 违反成本核算和管理规章制度;材料进出控制不严。材料账目不清晰, 材料采购没有一定的预算, 盲目采购, 检查、验收、领用控制不严;把不好处理的业务费通过虚增成本解决, 用别的形式加以掩盖, 虚增成本, 减少利润;成本核算工作基础薄弱, 没有划清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成本界限, 成本科目混用等等, 没有建立起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 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得不到很落实, 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四, 成本管理方法落后。一方面, 很多施工企业工程完结后成本才被反映出来, 缺乏科学的事前成本预测和决策、严格的事中成本控制以及事后考核分析。这样就不能及时收集、传递、处理、储存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量数据信息, 不能对成本信息做到正确的选择与使用, 不能发现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 导致企业经济效益流失。另一方面, 成本管理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 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电算化程度偏低, 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的运用尚处于初级阶段, 计算机和其他先进管理手段在成本管理中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其五, 项目管理人员对成本控制不够重视, 工作效率不高。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成本在整个经济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抵支和偿债能力, 进而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健康发展。对于目前的施工企业来说, 很多项目经理或管理层对各项成本控制不够重视, 导致项目的利润大打折扣。随着经济发展, 成本管理越来越复杂, 特别是与现代科技紧密相连以后, 成本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水平制约着成本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目前, 虽然有成本管理软件及相关预算软件辅助, 但工作效率仍然不高, 很多施工企业存在人员配置臃肿、业务素质不高的现象, 跟不上项目施工管理的节奏。

五、提高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建议

1. 加强成本管理思想认识, 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企业上至领导层, 下到基层工作人员, 都应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牢固树立起“抓效益必须抓成本”的观念, 把抓成本管理作为长期战略任务, 把成本管理意识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 人人都积极主动参与成本管理工作, 把成本管理落实到工作的每一处。此外, 从整体和长远来看, 提高工程质量与降低工程成本是统一的, 施工企业首先应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加大科技进步与提高工程质量的结合力度, 规范质量管理工作。随后,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正确、及时地做好成本决策、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 尽量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开支, 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2. 做好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

项目工程成本全过程控制主要有工程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和保修阶段的成本控制等, 应采用各种现代化管理手段, 减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损失, 降低项目的施工成本, 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包括 (1) 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有利于降低成本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案和方法, 科学组织和管理施工。 (2) 完善内部定额和内部承包责任制, 降低人工费、机械使用费, 严格材料采购、运输、收发、保管、使用等方面的工作, 减少各环节的损耗的浪费,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 (3) 降低质量成本, 防止质量过剩, 对施工企业而言, 无论是质量不足或过剩, 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 要科学选择产品质量, 做好质量和成本的完美结合。

3. 完善责权利相结合的目标责任成本管理体制

提高项目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成本意识的同时, 还应制定配套的激励机制和奖罚政策, 加强考核兑现的力度, 确保经营决策的正常进行。在下达承包任务时, 不仅将质量、工期、安全等控制指标写入任务书中, 还要把成本控制指标也写入其中, 于完成任务较好的项目部给予合同额一定百分比的奖励, 相反, 对于没有完成任务的项目部, 应查明原因, 并给予一定的处罚。工资资金与考核紧密相连, 不仅可以在企业内部有效引入竞争机制, 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 还有利于企业搜集、积累成本管理的资料, 为企业以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 运用先进、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

为了做好管理工作, 完成成本管理任务, 一方面, 必须做好成本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 如定额管理、原始记录及签证、施工现场的进出料的计量、施工技术等方面。另一方面, 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如计算机网络, 可以使单位内部及时传递成本计划的制定、实现的具体情况, 投入和产出的动向等各种信息, 大大提高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

参考文献

[1]来方明浅谈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3期

上一篇:视图与投影复习课免费下一篇:清秋寒露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