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散文雪赏析

2024-09-10

鲁迅散文雪赏析(共11篇)

篇1:鲁迅散文雪赏析

1.鲁迅《雪》赏析

2.《雪》鲁迅——赏析

3.鲁迅的《药》赏析

4.雪鲁迅

5.鲁迅《野草》赏析

6.鲁迅简介

7.鲁迅一生简介

8.《药》 鲁迅(包括赏析)

9.鲁迅作品《故乡》赏析

10.鲁迅的《药》原文

篇2:鲁迅散文雪赏析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篇, 但与《野草》中的大部分篇目不同,不是用奇倔的意象和象征的语言表现作者的孤独前行与反抗绝望,而是用较有华彩的语言对照“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花”,在“江南的雪”中又有自然的雪景与人工的雪景的对照,直到篇末才写到“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灵”,才隐约透露出《野草》那种“荷戟独彷徨”的韵调。 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雪》是一首动人的咏雪诗,是一幅美妙多姿的雪景图,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它是鲁迅《野草》集里的佳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每当诵读它的时候,总觉得是一种强烈的美的`享受。 这篇优美的散文,是鲁迅1925年元月创作的。作者以生花的彩笔,描绘了“江南”和“朔方”迥然不同的雪景,表现了对明媚春天的无限向往,对美好事物的缅怀,以及对冷酷现实奋勇抗争的精神。 当时,鲁迅战斗在帝国主义卵翼下的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在南方热气腾腾的大好革命形势推动下,北方反帝反封建的烈火愈烧愈旺。尽管这时作者亲身经历了五四新文化统一战线的分化,有时不免产生“两间余一卒,荷戟独旁徨”的孤独之感,但是他的主导精神却是积极向上、奋勇前进的。正是在这种心境下,鲁迅写了这篇战斗的、优美的借景抒情的散文。 借助丰富的想象,作者首先描绘了一幅分外妖娆的“江南雪景图”。生动,美丽,洋溢着诗情画意,耐人寻味。

篇3:浅析鲁迅散文诗《雪》的精神价值

《雪》是鲁迅《野草》集中抒情很强的象征意义的散文诗。 它是将自己的主观感情隐藏在雪、雨意象的背后, 使得文章优美, 隽永, 意味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赞美了朔方雪顽强战斗的精神。

(一) “可是”一词第一次再现了鲁迅精神

文章除了写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 还写到意象雨。作者没有直接写江南的雪, 而是用“暖国的雨”作引子。这确实符合读者的感受, 江南情景首先会让读者想到雨, 而且, 还会赋予江南雨浪漫主义的色彩, 甚至浮想联翩。但是, 作者没有给读者这样的预设。相反, 第一句就把读者震慑住了, 他说暖国的雨是单调的, 不幸的。这种情怀从何而来呢?对生长在江南的作者难道不喜欢雨吗?他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要告诉读者的是他的精神世界。他认为, “雨从来没有变过坚硬的灿烂的雪”。与单调、不幸的雨相比, 雪更加滋润美艳。因此, 他更加喜欢的是江南的雪, 至少努力、 奋斗过的雪才是作者最怀念, 最感动的。“可是”一词让我们发现了鲁迅的感情更加倾向雨江南的雪, 也体现了作者的战斗精神。

(二) “但是”一词第二次再现了鲁迅精神

文章的前三段作者以饱满的语言较长篇幅描绘了江南雪的秀美, 后三段作者以激昂的语言较短篇幅描绘了朔方雪的壮美。作者首先用了两个奇妙的比喻写出了江南雪的滋润美艳和活力。然后通过想象和回忆描绘了一幅冬花雪野图: 用各种花草衬托出了雪的滋润美艳, 用花草的颜色衬托出了雪的洁白;用蜜蜂的忙碌衬托出了雪的活力。最后加上一个温情的雪罗汉, 作者告诉读者的是他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 是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但是”这个有力的转折词, 作者的感情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江南的雪滋润美艳, 温馨感人, 却失去了永恒的价值。雪人最终消融了也象征着美好事物不是永恒不变的, 那么, 还是坚硬、顽强的北方的雪更加惹作者喜爱。由此可以看出, 鲁迅先生的精神已经随着朔方雪在战斗着和奋飞着了。

(三) “精魂”一词第三次再现了鲁迅精神

诗最大的特点是韵律美和节奏美。它指的就是言之长短, 声之高低。文章最后两段简短而且有力, 如果说前面江南雪的描写是优雅舒缓, 那么后面朔方雪的描写是铿锵有力。如果说前面江南雪表达了作者的喜爱, 那后面朔方雪表达了作者的赞美。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想象丰富。正如毕加索所认为, 他不是按所看到的样子表现事物, 而是按他想象的样子来表现它。鲁迅先生把自己想象成了在整个北方的天宇下孤独的战斗着。“五四”运动过后, 政治气候低潮中的年轻人处于消沉时期。瞿秋白在《新青年》上说: “鲁迅先生虽然独自呐喊着, 只有空洞的回音”。[1] 鲁迅先生孤独战斗的心境就表现在了这篇散文诗中, 也是对青年的 “勉励”之情。“死掉的雨”, 是作者自身已近迟暮年纪, 青春隐逝, 但是他的精神仍然顽强地与黑暗残酷的现实做着斗争。不屈服, 不放弃, 才是鲁迅先生坚守的生命哲学。“精魂” 不仅是坚强的雪, 而且是鲁迅的精神。

二、鲁迅精神对当代中学生的启示意义

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诗有散文抒情的情怀, 也有诗一般想象的翅膀。李欧梵先生认为, 《野草》这个集子中“写得最好的写得最好的抒情诗篇或许是《雪》, 这里抒情场面围绕着南方和北方两种雪的对比而给以启示:雪的两种形象, 成为诗人往昔青年时代和当前的他的隐喻”[2]。有生命力的作品不仅语言文字优美, 表现手法多样, 更重要的是要凝结成作者思想的结晶, 要表现作者灵魂的诉求。这么精致深刻的美文对中学生学习有着很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 中学生应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

首先是积累的重要性。从鲁迅先生的日记记载可知, 在一九二四年的最后两天, 北京下了一场大雪, 第二天放晴, 但刮着大风。元旦这一天他写下了散文诗《希望》, 表达自身的孤独寂寞, 挣扎于绝望和希望的矛盾情感中。一月十八日他才写下这篇《雪》, 鲜明有力地表达了要坚决战斗的信念。从鲁迅写作的过程可以看出, 他是经过十几天的观察和思考才构思出了这篇文章。在同一时期的早些时候, 鲁迅小说《在酒楼上》也有相似的描写江南雪景的文字, 在这篇《雪》 中经过深度加工, 再次重塑, 才有了这篇文章的精巧和明丽。

其次是真情实感表达的重要性。语言是为了让我们表达思想感情, 写作技巧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 而不是为了运用它而去表达。所以, 表达技巧是为语言服务的, 是让语言更加鲜活, 更加生动。所以, 如果初中生想要在考场上写出一篇好文章, 平时的积累是重要的。这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一致的, 不同阶段的学生写作水平都应达到一定的标准。细心观察生活, 才会有写作素材;勤于练习随笔, 才会有写作语言;多加思考人生, 才会有写作灵感。眼、手、 心一起用到, 才能练就一身写作本领。

(二) 中学生应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中鲁迅精神三次再现的过程, 从行文结构上看, 是作者感情的层层递进:由暖国的雨到江南的雪再到朔方的雪。 鲁迅赞美北方雪的壮美, 也表达了对江南雪美好的向往。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鲁迅先生是那么普普通通的一个人, 每天初了接待访客就是写作。然而, 他又是不平凡的, 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他还坚持翻译和创作。他的精神告诉读者: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野草》 这本散文集是鲁迅先生生命哲学的体现。无论哪一篇, 都彰显了他顽强战斗的情怀。对中学生来说, 鲁迅的作品未必适合每个人的口味, 但是鲁迅的精神是可以作为指引生活的明灯。尽管他拒绝当导师, 因为他没有为大众指明一条光明大道。但是无论走那一条路, 是大路还是小路, 是平坦的路还是崎岖的路。走这个过程是重要的, 态度是重要的, 人生观价值观是重要的。鲁迅先生为我们提供了态度的选择:积极向上, 昂扬奋斗;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引:希望常在, 美好的世界就在前方。

摘要:初中语文教材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均选编了《雪》。与鲁迅其他作品相比, 这是他少有的温情之作。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诗, 文中三次展现了鲁迅顽强战斗的精神。它不仅在写作技巧和方法方面对中学生有重要的学习价值, 而且对当下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也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鲁迅,人生观,精神价值

参考文献

[1]安永兴著.中学鲁迅作品讲解[M].重庆出版社出版.1986.10.

[2]孙玉石著.现实的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09

篇4:对鲁迅先生《雪》的赏析

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各地的雪和雨给人的感受是有差别的。作为一个在南方长大的人,童年的鲁迅自然对暖国的雪和雨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而对于一个多年在北方生活的人,成年的鲁迅对北方的雨和雪又有自己的不同感受和品味。

一、江南雪:虽美,但短暂

文章一上来并没有写雪,而是从江南的雨写起:“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这是自然之实,但是作者带着一定的感情色彩来写,流露出对江南雨一丝一缕的遗憾,还有一点点抱怨和不满。对于冰冷的、坚硬的雪花,作者好像充满了期待。

虽然变不成梦中的雪,但江南的雪也有自己的魅力,作者自然流露出了赞美和喜爱之情——“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鲁迅对江南雪的赞美多么直接,多么慷慨!可见欣赏之意,热爱之情。鲁迅先生的比喻更是奇妙,贴切,精彩!江南的雪美,和着早春的美景,雪后的江南简直就是一副奇妙的画,一首绝妙的诗。

美和艳,是江南雪的突出特点。江南的雪自然给喜爱大自然的孩子们带来了无限欢乐。江南的雪不够刚,不够厚,不够硬,虽美,像处子的皮肤,但毕竟太薄太嫩,经不起日晒,经不起风吹。对这种柔弱之美,作者虽然欣赏,但是并不眷恋。江南的雪就像江南的水一样,柔柔的,纤纤的,太媚、太艳、太女人气。她不能给人斗志,不能给人力量,不能给人勇气和胆量,她给予人的是一种担心和后怕,是一种瞬间就可能消逝的美丽。

像一个柔弱的处子,虽然滋润美艳,但是毕竟太柔弱,太纤弱,没有力量,没有硬度,经不起折磨,经不起考验,经不起摔打。江南的雪骨子里就没有那种刚性和雄性。因为没有力度,没有厚度,没有冷度,所以很容易失去自我,很容易消逝,无论如何你也挽不住,留不住,她瞬间就会消失,不知不觉就没有了。这种昙花一现的美,人们除了惋惜之外,还有什么呢?尽管人们喜欢,尽管人们热爱,可是那遗憾往往更让人牵肠挂肚。

二、朔方的雪:蓬勃昂扬,敢于献身

江南的冬天冷不起来,硬不起来,缺少冬天的真正滋味兒,所以对江南的雨,不抱希望,没有过多的奢望,除了遗憾之外,连幻想都没有。

朔方的雪,狂野、奔放,有一种北方男子汉的品格和精神,给人一种雄性的力量:“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这是朔方的雪,这是给与了我们无限幻想的雪。这雪不惧怕,不含糊,不胆怯,不妥协,不忍让,勇敢顽强,她有韧性,有信心,有勇气,有斗志,有一股特别的雄性之美。

在狂风面前,如果像南方的雪那样,就不知被吹到哪里,吹成什么样子,就不知变成了什么。朔方的雪之美,美在坚强,美在顽强,美在抗争,美在力量,美在蓬勃地奋飞,美在不停地旋转,美在向上的升腾。

“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就是一个斗士,他不自卑,不畏惧,不退缩,敢于斗争,勇于斗争。他的性格成就了他的追求和梦想,他眼中的北方的雪,就是一种不屈服的斗士,鲁迅读懂了北方的雪,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找到了知音,产生了共鸣。这雪不就是在战斗的鲁迅吗?

北国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是雨的化身。雨死了,是为了变成坚硬的雪。雨必须死掉,也只有死掉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和狂风斗争,才能用自己坚硬的躯体和黑暗斗争、抗争。这是雨的追求,这是雨的理想,这也是革命家的鲁迅的追求。不惧黑暗,敢于牺牲自我,“粉身碎骨浑不怕”,这就是鲁迅,这就是没有奴颜媚骨的鲁迅。这雪,就是鲁迅,就是像鲁迅一样冲在斗争前沿的广大战士。

牺牲自己,这个代价太大了。可是雨不怕,不犹豫,不畏惧,不留恋。所以,雨死了,慷慨地死了,变成了美丽的雪,变成了顽强的雪。雪是雨的魂,是雨的魄,是雨的灵魂,是雨的精魂。不怕死,也是雨的精魂。雨化成了雪,雪在替雨战斗。雨没有死,雨依然在战斗,只不过变了形式,变身成了坚硬的雪而已。雨的生命在延续,雨的灵魂在雪身上。这是北方的雨,和永远也变不成雪的南方的雨不同。空中飘飞的不是雪,是雨的精魂,是雨的替身。

作者,这哪里是赞美雪,而是在赞美北国的雨。北国的雨比暖国的雨,幸运,有福气,能够变成坚硬的雪,而不是变成瞬间就消逝的雪,该是多么幸福,多么荣幸。

作者喜欢北国的雪,也喜欢北国的雨。喜欢雪的雄性、坚硬和顽强。作者渴望成为坚硬的雪,渴望成为一种能够奋飞的雪。这北方的雪,完全是在恶劣的环境下逼迫而成的。北方的环境特别恶劣,如果没有特别的能力,是很难生存下去的。那严寒,那狂风,那一切的一切都会毁灭人,都在摧残人。雨不得不变成雪,就像南方的雨不能变成坚硬的雪一样,北方的雪想有一点温柔,有一点美艳,那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刚烈,只能坚硬,只能顽强抗争,只能献身自己。作者对雪的赞美,就是对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赞美。

篇5:鲁迅散文诗《雪》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为明朗的一篇。它的景物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文章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并在对比中体现出作者的倾向。江南的雪是美的,但它是温润的美,相比而言,最值得称赞的还是在孤单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通过两个地区的雪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冷酷黑暗的社会强烈的不满和无比愤慨的感情,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赞颂和同黑暗势力作坚决斗争的革命情怀。这一情感取向,阅读时需要仔细辨析。鲁迅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例如,在描写完江南的雪之后,用了一个峻急的“但是”,转入对“朔方的雪”的描述。看似并不需要转折,可加上这个“但是”之后,情感的倾向性更加明显了。这一点需细细体会。

篇6:鲁迅散文三篇赏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概括: 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赏析:作者以如诗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这个世界是由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部分组成的。先是百草园,那里有的是自然的形态、自然的情调、自然的声音,萌发起孩子无限兴趣,勾起无穷联想。那是一个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可以无拘无束地尽情欢笑的儿童乐园。接着是三味书屋,那儿的况味就完全不同了。那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日常课程安排得十分刻板,每天只能专门攻读经书,儿童在那里要受到规矩的束缚。但当我们读这篇作品时,谁都会感受到,在那枯燥乏味的书塾里,却也有一股亲切的气氛在流动。这就是儿童的谐趣。

《社戏》

概括:本文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

赏析:本文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现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藤野先生》

概括:文章记述了作者在留学日本仙台时,与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中的几件事,赞扬藤野先生生活简朴,用心治学,关心学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精神,表达了对他的尊敬与怀念之情。

篇7:余秋雨散文《阳关雪》赏析

余秋雨《阳关雪》原文

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场而不在文,他们作为文人的一面,在官场也是无足观的。但是事情又很怪异,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游。

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冽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寺。我的周围,人头济济,差不多绝大多数人的心头,都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人们来寻景,更来寻诗。这些诗,他们在孩提时代就能背诵。孩子们的想象,诚恳而逼真。因此,这些城,这些楼,这些寺,早在心头自行搭建。待到年长,当他们刚刚意识到有足够脚力的时候,也就给自己负上了一笔沉重的宿债,焦渴地企盼着对诗境实地的踏访。为童年,为历史,为许多无法言传的原因。有时候,这种焦渴,简直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对离散的亲人的查访。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

今天,我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出发前曾在下榻的县城向老者打听,回答是:“路又远,也没什么好看的,倒是有一些文人辛辛苦苦找去。”老者抬头看天,又说:“这雪一时下不停,别去受这个苦了。”我向他鞠了一躬,转身钻进雪里。

一走出小小的县城,便是沙漠。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皱折也找不到。在别地赶路,总要每一段为自己找一个目标,盯着一棵树,赶过去,然后再盯着一块石头,赶过去。在这里,睁疼了眼也看不见一个目标,哪怕是一片枯叶,一个黑点。于是,只好抬起头来看天。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儿也没有被吞食,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

天竟晴了,风也停了,阳光很好。没想到沙漠中的雪化得这样快,才片刻,地上已见斑斑沙底,却不见湿痕。天边渐渐飘出几缕烟迹,并不动,却在加深,疑惑半晌,才发现,那是刚刚化雪的山脊。

地上的凹凸已成了一种令人惊骇的铺陈,只可能有一种理解:那全是远年的坟堆。

这里离县城已经很远,不大会成为城里人的丧葬之地。这些坟堆被风雪所蚀,因年岁而坍,枯瘦萧条,显然从未有人祭扫。它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排列得又是那么密呢?只可能有一种理解:这里是古战场。

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我相信,死者临亡时都是面向朔北敌阵的;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

这繁星般的沙堆,不知有没有换来史官们的半行墨迹?史官们把卷帙一片片翻过,于是,这块土地也有了一层层的沉埋。堆积如山的二十五史,写在这个荒原上的篇页还算是比较光彩的,因为这儿毕竟是历代王国的边远地带,长久担负着保卫华夏疆域的使命。所以,这些沙堆还站立得较为自在,这些篇页也还能哗哗作响。就像于寒单调的土地一样,出现在西北边陲的历史命题也比较单纯。在中原内地就不同了,山重水复、花草掩荫,岁月的迷宫会让最清醒的头脑胀得发昏,晨钟暮鼓的音响总是那样的诡秘和乖戾。那儿,没有这么大大咧咧铺张开的沙堆,一切都在重重美景中发闷,无数不知为何而死的怨魂,只能悲愤懊丧地深潜地底。不像这儿,能够袒露出一帙风干的青史,让我用20世纪的脚步去匆匆抚摩。

远处已有树影。急步赶去,树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登上一个坡,猛一抬头,看见不远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凭直觉确信,这便是阳关了。

树愈来意多,开始有房舍出现。这是对的,重要关隘所在,屯扎兵马之地,不能没有这一些。转几个弯,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处寻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阳关古址”四字。

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面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冻红了的。呵一口热气到手掌,捂住双耳用力蹦跳几下,才定下心来睁眼。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天际。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

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一饮而尽的。

这便是唐人风范。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这种风范,在李白、高适、岑参那里,焕发得越加豪迈。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魔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唐人造像中的微笑,只会更沉着、更安详。在欧洲,这些艺术家们翻天覆地地闹腾了好一阵子,固执地要把微笑输送进历史的魂魄。谁都能计算,他们的事情发生在唐代之后多少年。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阳关的风雪,竟越见凄迷。

王维诗画皆称一绝,莱辛等西方哲人反复论述过的诗与画的界线,在他是可以随脚出入的。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历史老人凛然肃然,扭过头去,颤巍巍地重又迈向三皇五帝的宗谱。这里,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对美有太深的寄托。

于是,九州的画风随之黯然。阳关,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西出阳关的文人还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滴官逐臣。

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

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既然一个民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

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

余秋雨《阳关雪》赏析

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想必早已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这部散文集也确实汇聚了他很大的心血,这部散文集中的每篇文章都是余秋雨亲身的游历之作。当然之所以成为经典,并不是因为类似于游记的散文给我们描述了中国壮美的河川大山,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而是向我们揭示了更深一层的含义,余先生在每游过一个胜地之后都会向我们展现那里不为人知的一面,并以犀利的笔触,客观的评价,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读过《文化苦旅》之后,发现自己喜欢的文章有很多,《阳关雪》就是其中的一篇。这篇文章写的十分的洒脱,以一个文人的视角抒发了对古代文人墨客的景仰和慨叹之情。王维的《渭城曲》描写的就是阳关的情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正是这首诗激起了余秋雨去寻找阳关遗址的热情。

他在出发之前,向住在阳关附近的老人仔细询问过。但老人给他的答复只是那个地方没什么好看的、也很难找,平时是很少有人去的,只是一些文人会辛辛苦苦的到那里去缅怀一下古迹。而且现在又在下雪,去那里是很受苦的。可余秋雨还是义无反顾地钻进雪里,冲着阳关的方向走去。老人是不可能体会到余先生作为一个文人墨客对圣地的崇拜之情的,所以老人的劝阻也不能单纯的说成今人对古人的漠然,只是他与余先生所处的精神境界不同罢了。当然,余先生去那里不单单是寻找一下王维当年送别友人的足迹,他还要把自己的感情用笔墨的形式记录下来,创造出一种与古人不同的意境。

来到阳关旧址,他完全被那种壮阔、雄浑的景象所触动,写下了“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这样的描写给人无限的遐想,也唤起人们对阳关的向往。阳关的天气也是变化无常,不一会儿雪就停了,天阳也出来了,更广阔的画面呈现在余先生的眼前,经过一番察看,他认定阳关这里曾经是个古战场。不知有多少士兵在这里奋力厮杀,倒在血泊中,他们没有在历史上哪怕留下一个名字,但他们的坟冢将会作为历史的驻脚永远不会磨灭。

他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前行,脑中不知不觉的就浮现出了外国作家艾略特的《荒原》,这片现在荒芜的土地,曾经就是几个国家的边疆要塞,重要关隘,兵家必争之地,这里记录了很多感人至深的事情,“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但却都随着一阵阵烟尘渐渐远去。余先生以一个20世纪文人的情怀在缅怀这片土地。他继续走着,终于看到了刻有“阳关古址”的石碑,今日的阳关已是面目全非了,只剩下一个破旧的烽火台,和几座坍塌的城墙,他登上这片土地的制高点,感受着西北风的浩荡与凛冽。此时他又想起了王维,开始了他的深刻思考。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并不受到当权者的重视,就连王维那样诗画一绝的人,也只是在宫廷里被当作“玩物”来消遣,并不会得到重用。中国的文化在唐朝时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但这种高潮并没有延续下去,而是渐渐地衰落,像李白,杜甫那样的伟大人物也是在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度过余生的。中国的帝王并不懂的保护文化,让它长久的传承并发扬光大,而是在不断的压抑那些才情万丈的文人墨客,使他们成为了边缘人物,可有可无,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反观欧洲的文艺复兴不知要比唐朝晚了多少年,但他们的文化得到了重视,得到了发扬光大,以至于比中国落后几千年的欧洲文明现在发展的光辉灿烂,艺术之都、文化之都,这些原本属于中国的荣耀,早已被欧洲夺去。

余先生在这里抒发的是一种对民族精神的失望之情,中国的艺术家们要比外国的艺术家们悲惨很多,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真正的被重视过。即使是盛唐时期的艺术家们,境遇也没有很大的改观。难道当权者不知道文化是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吗?余秋雨在这里只能是流露出一种叹然的心情,“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的确,阳关的坍弛,不仅是城墙堡垒的坍弛,也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垮坍。

恐怕以后再也不会有王维那么温厚的语句来描写阳关了,有的只是一些文人笔下对它唏嘘感慨的描写。阳关的雪逐渐迷离了人们的视线,雪虽然会停,可是恐怕再也找不回以前的阳关了。余先生最后以这句“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结尾,已是流露出了一种无奈的心情。

这篇文章确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不仅会品读到历史的沧桑,也会理解到古迹背后那些不为人知一面,读过之后定会从中汲取到充足的养分。

余秋雨简介

其文化散文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大陆最畅销书籍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台湾、香港等地也有很大影响。海内外读者高度评价他集“深度研究、亲历考察、有效传播”于一身,以整整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为守护和解读中华文化作出了先于他人的杰出贡献。

为了寻找中华文化的灵魂,他在长期钻研典籍后离开书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辞职远行,考察并阐释了大量中华文化的遗迹。他所发现并写到的地点,后来大多成为海内外民众争相游观的热点。在这过程中,他因创造了“文化大散文”的崭新文体而开启一代文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晚期开始,为了对中华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他又考察了欧洲九十六座城市,这种空前规模的文化考察通过全球电视直播感动了世界。

篇8:鲁迅《雪》的三种生命形态

一开始先略写暖国的雨, 首先写他“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意思说他从来没有变成朔方的雪花。接着写“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并且反问“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意思就是说博识的人们认为暖国的雨从来没有成为朔方的雪, 这种生命形态是单调的、不幸的, 然而他自己是否也意识到了这种不幸呢?如果他自己意识到了这种不幸, 那么暖国的雨对自己的生命状态还是有理性认识的;反之, 暖国的雨恐怕是不幸中的不幸了。文章开篇, 首先写出了一种单调的不幸的生命形态, 和朔方雪的生命形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时也引出了下文。

接下来用“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来概括江南雪的特点。“可是”是从上文“单调”转折过来的, 江南的雪是不单调的, 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滋润美丽鲜艳到极点了。然后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处子的皮肤”来形象生动地加以描写, 少女的皮肤白晳光泽, 柔嫩细腻, 是美的。然而用“极壮健”一词来修饰“处子”恐怕就不是一种美了。朱自清先生在《春》中用“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来形容春天的力量, 此处用一个非常男性化的词形容女子, 其讽刺意味已露, 前边再加一个“极”字, 其妖冶病态与可笑则历历在目, 这里面包含了一种强烈的讽刺意味。既然是如此“滋润美艳之至”的雪, 那必然是讨人喜欢的, 于是有了一幅冬花雪野图, 有了孩子们来塑雪罗汉。这里色彩缤纷, 热闹非凡, 特别是“血红”、“白中隐青”、“深黄”等浓艳的词语, 的确是够艳丽的了。蜜蜂不是来采蜜的, 而是忙碌地飞着, 嗡嗡地闹着, 只是热闹罢了。接下来, 用“很洁白, 很明艳”“整个地闪闪地生光”“目光灼灼, 嘴唇通红”等艳丽的词语来写罗汉的形象, 仍具有江南雪“滋润美艳”的特点。对罗汉的态度, 鲁迅先生也用含蓄的笔加以讽刺。请注意“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 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 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 很明艳, 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 整个地闪闪地生光。”此处罗汉虽不称其为罗汉, 却无知地、自以为是的“闪闪地生光”。等着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以后, “这回确是”了, “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也就”“坐”的言外之意是也就只能坐在那里, 是不可能象朔方的雪花一样蓬勃奋飞的, 讽刺可谓含而不露。“目光灼灼”本来形容明亮, 有神, 此处再加上“通红”给我们一种俗而艳的感受, 恐怕就是一种讽刺了。这“滋润美艳之至”的江南的雪的结局又是如何呢?“第二天还有”、“但”、“独自”写出了江南的雪被人所抛弃。“又来”、“又使”、“连续”、“又使”这些词语写出了“滋润美艳之至”的江南雪最终消失的命运。

接下来用“但是”一词来转折, 充分表明了鲁迅先生感情的倾向性。同时, 我们联系前边的“可是”很明显地感受到把“朔方的雪”与“江南的雪”、“暖国的雨”对比的意味。在描写朔方的雪时, 处处和江南的雪对比着来写。“却永远如粉如沙, 他们决不粘连”, 正和江南雪的“滋润美艳之至”形成了截然相反的情景, “撒在屋上, 地上, 枯草上”与“冬花雪野图”的色彩缤纷, 热闹非凡是多么不同。“就是这样”将此四字放在这句话的最后, 无疑是对变成“如粉如沙”已经失去了雨的特质的“死掉的雨”的肯定与礼赞, 同时也包含了对江南的雪的“滋润美艳之至”的妖冶形态的讽刺。“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 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只因朔方的雪太过冷峻, 人们是宁愿居屋烤火也不愿意亲近的, 不会有孩子来塑雪罗汉, 注定他只能是孤独, 注定他不会有冬花雪野图, 不会有蜜蜂来凑热闹。接下来, 用礼赞式的、诗一般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朔方的雪”的伟岸形象, 具有一种雄浑壮丽的意境美。

篇9:鲁迅《雪》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雪》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以心灵之声为专题,意欲通过本文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多侧面去分析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为了实现教材编者的意图,本案例力图创设开放、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把学生的个性阅读理解当作一种课程资源来加以充分开发和利用,引导学生充分地谈感受,议寓意,说理解,析语言,展示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理解,多角度感知散文诗的描绘的意境,理解课文的所寄寓的思想,赏析作品精美的语言,深入领会散文诗《雪》的丰富内涵。

二、教学设计意图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优美的抒情篇章之一,文章篇幅虽然不长,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照描绘了“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两幅雪景图,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往事和现实的种种复杂感情,情感委婉含蓄,寓意隐晦深邃。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三、突出教学的几个重点

1、注重基本功训练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四大基本功,所以在设计本课的时候,我仍然把训练学生这四方面的能力放为重点: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文章内容,学会去听别人的发言,学会从读中领悟文章的内含。当然,鲁迅的文章向来是比较难以理解的,采取小组合作讨论、教师适当引导的学习方式易于同学们集体智慧的开发。由于学生阅历的因素,鲁迅的语言让学生独自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整体上还算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学习对比手法

作者在这篇文章当中写了江南雪与朔方的雪,那么作者是怎样对它们进行各自的描绘的呢?又是怎样地把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本人提出相关的一些问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是柔美的,北国的雪“随着旋风蓬勃奋飞”,是壮美的。我简要分析作者运用以物衬物和比喻的方法,写江南雪的美丽轻柔,令人喜爱,雪中“血红的山茶”“深黄的腊梅”“冷绿的杂草”,这丰富的色彩衬托了雪的美丽,“处子的皮肤”(解释“处子”:少女)又恰到好处的比喻了江南雪的轻柔,正因为如此,使作者似乎看到一点春意,所以作者说“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这些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江南雪的喜爱。由几位同学再分别朗诵这段文字,相互比较,谁读出了江南雪的轻柔美丽。

“作者写北国的雪就不同了”(过渡),由学生朗诵写北国雪的段落,点划写雪的关键词句:如粉如沙蓬勃的奋飞,灿灿的生光,包藏火焰的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然后让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讨论,明确作者以饱满的热情,用激情的笔调描写北国雪的猛烈狂放,振奋着人的精神。如果说作者写江南的雪,表达了对江南雪“美艳之至”的喜欢,那么写北国的雪,就是对北国雪“旋转而且升腾”之雄伟姿态的赞美了。

3、拓展析疑,揭示文章主旨

研读课文最后一段:有人说,理解了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也就理解了这篇文章的主旨。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北方的雪的喜爱之情。雨是雪的初始阶段,雪是雨的升华。作者赞颂朔方的飞雪是“雨的精魂”,也就是说它仍然保持了雨的自由活泼的精神,这个结尾耐人寻味。

教师应该有乐观的人性观,善意的看待和评价学生的天性和行为,对每一学生的发展充满信心。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爱”和“鼓励”,需要一座架在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信任、相互欣赏的桥梁。

泰戈尔曾在他的《飞鸟集》里让瀑布自己说道:“虽然……渴者只要少许的水便够了,但我却很愉快地给予了我全部的水。”这就是瀑布的精神:爱——慷慨、热烈、忘我!我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心教育,给学生以爱心、耐心、诚心,是一种真实的感情,是一种发自内心对祖国下一代的无私的爱。它不是做给学生看的,更不是做给领导看的。做教师应该真心实意地为孩子的成长着想,要深入他们的内心,理解他们的难处,与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

3、微笑比发怒更有效

有些老师当学生出错的时候,总喜欢严厉地批评,结果学生不高兴,自己心里更难受。微笑教育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发怒、责备会使学生产生排斥、抵抗的心理。我们在课堂上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以赞赏的眼光激励学生,他们的心里会充满幸福与喜悦,表现得很兴奋;我们指责、挖苦、嘲讽学生,则无疑是给他们心灵的天空蒙上一片沉重的乌云。老师带着真诚的微笑去鼓励学生,使学生感到教师平易近人,对老师产生一种亲切的信任感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听课便觉得轻松愉快,师生配合默契,从而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微笑的老师,不仅是指教师面带微笑,更多的是指教师由从心底对学生的爱而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尊重、鼓励、宽容……而学生,在教师的爱的滋润下勃勃生长,自信、大胆、永远微笑……

微笑能以柔克刚,起到“滴水穿石”的功效。对一些有意惹是生非的学生,老师不要急于找他们“磨嘴皮”,也不要急于采取“围、追、堵、截”的办法,更不要“请”出各路“诸侯”来助战,而是要冷静地观察,耐心地等待,当发现这类学生有“闪光点”时,就恰到好处地表扬他,恰如其分向他提出希望,并始终以亲切的微笑关注他,在这种微笑力量的感召下,“问题学生”粗野的“刚性”将被“柔化”。

老师的微笑是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愿每一位老师都学会微笑,每一天都能问问自己:“你今天对学生微笑了吗?”

篇10:鲁迅《雪》教学反思

刘斯斯

一、因材施教定目标

鲁迅的文章一向以晦涩难懂而让学生望而却步,因而在设计《雪》这堂课的时候,我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降低对文章背景内涵的解读,而更多的注重从文本本身出发,更倾向于学生对文本“语文”味的解读——通过语言的品析来解读作者的情感。

因此,《雪》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设定于此: •

1、熟读课文,赏析雪景特点 •

2、精读课文,品析作者情感 二、四环节教学主旋律

四环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但关注小组活动,也更加倾向于学生的个体学习。我这节课结合了小组合作与个人检测两种形式,通过合作学习掌握文章主体,结合当堂练习检测学习成果。一课一练,一堂一过关,更加贴合我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

基于此种情况,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1、明确目标,激情导入

以本册书中的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导入,引导学生走进雪的世界。

2、设臵情境,自主学习

语文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对文本的解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读”课文。因而我首先让学生“问读”——即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因而我设臵了两个主要问题:(1)文章的题目是《雪》,在文中作者写到了哪些地方的雪?(2)我读出了江南的(朔方)雪具有———————特点,表现在:————————————(语言)

学生可以采用自由朗读,合作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对文本语言的赏析,来初步解读鲁迅笔下的雪具有什么特点。

3、学生通过展示学习成果来达到学习共享、提高的目的。学生通过分析文本语言从而把握课文内容,这种能力的训练也将对今后现代文的阅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在点评学生的过程中,我又生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占用两个自然段的篇幅来描写雪景。从而激发学生对作者情感的解读。

4、当堂检测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已有一定的掌握,因而我设计的当堂检测的题目不但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加关涉的是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当堂检测的题目设臵如下: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字词

2、在作者的笔下,这两幅雪景图都很美,你觉得作者更喜欢哪一幅雪景图?你从文中哪些文字中可以看出来,作者为什么会喜欢这一幅图?

问题2的设臵仍然立足于文本语言而深入至作者情感,可以说是引导学生进一步的赏析文章。

课后作业的设臵则针对的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让学生通过积累有关雪的名句达到知识与美的共享,阅读与写作的交融。

三、教学相长促提升

1、在设计本课时,我的初衷是通过对语言的品析来达到对文章整体把握的目的,然而由于对四环节课型的生疏,我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学生的自我能力的检测上,反而忽略了最基本的语言点。如“滋润美艳”的解读,如色彩的分析。这都是江南雪的重要特点,也是鲁迅语言的丰富之处,我都做了轻处理,而没有重点解读。

篇11:鲁迅《雪》原文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注释: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六日《语丝》周刊第十一期。

②暖国 指我国南方气候温暖的地区。

③宝珠山茶 据《广群芳谱》卷四十一载:“宝珠山茶,千叶含苞,历几月而放,殷红若丹,最可爱。”

上一篇:领导准备度下一篇:百合花开阅读训练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