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地方税收发展趋势探析报告

2024-08-23

房地产业地方税收发展趋势探析报告(共5篇)

篇1:房地产业地方税收发展趋势探析报告

一、近年来我市房地产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中心城区房地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房地产业的崛起直接带来了地方税收的高速增长和地方财力的迅速壮大。首先,房地产业是地税增收的重要支撑。数据表明,尤其是2004年和2005年,××中心城区房地产业产生的税收,不仅总量大,占地方税收比重高,而且增长速度快,对地方税收

增收贡献大。2003年,房地产税收总量为1739万元,占地方税收的比重为15.5%;2004年,房地产税收总量为262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7%,占地方税收的比重为19.3%,对地方税收增收的贡献率为37.9%,拉动地方税收增长7.9个百分点;2005年,房地产税收总量为449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7%,占地方税收的比重为27.4%,对地方税收增收的贡献率为65.3%,拉动地方税收增长13.8个百分点。其次,房地产业是财力壮大的重要来源。近三年,××中心城区房地产业上缴地方税收8859万元,占中心城区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17.5%,税收年均增幅达60.9%,高于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幅34.1个百分点。最后,房地产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房地产业的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推动众多产业发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刺激居民相关消费。一般估算,房地产业带动50多个产业部门、几百种产品和服务。市我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其它行业特别是建筑业地方税收的增收。

二、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房地产业发展状况如何,不仅影响到房地产业税收,还将影响到相关产业税收,进而影响到整个地方税收和地方财政收入。××中心城区房地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中心城区房地产业发展的机遇

一是经济发展带来消费结构升级。经济学家认为: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人们消费结构将发生升级,由重视衣、食消费转向谋求住、行条件改善。世界银行研究发现,当人均gdp在300美元至1000美元时,住宅的建设与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并持续到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左右。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地区)的城市化率达到30%以后,城市化进程将大大加快,直到城市化率达到70%左右逐步稳定下来。2005年,我市人均gdp达到840美元,城市化率达到32.5%。我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显示:到2010年人均gdp达到1580美元,城市化率达到40%。由此看来,“十一五”时期,我市正处于消费结构升级时期,房地产业发展将面临一个持续快速发展期,房地产税收也将随之加速增长。

二是人气聚集带来住房需求剧增。到2010年,文秘杂烩网××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将达到30㎡,××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将达到40万人。而2005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为28.4万人,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6.98㎡,××中心城区2010年比2005年净增人口11.6万人,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增加3.02㎡,由此计算,到“十一五”时期,中心城区新增人口住房需求和原住人口改善居住条件两项住房需求量为433.8万㎡。若将城市改造中的拆迁安置需求和投机性的投资需求加以考虑,房地产市场的需求量将更加可观。可见,××中心城区商品房市场需求量潜力巨大,蕴含着巨大的地方税源。

三是房价上升带来利润空间扩大。房价是否合理,我们通常可以使用“房价收入比”这一指标进行测算。房价收入比是指购买一套住宅所需支出的价费与当地一个家庭全体成员年收入之比,当房价收入比在6倍以上时,经济学家认为房价过高,存在“泡沫”。据了解,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房价收入比为3-6倍,发展中国家要高些,一般为4-7倍。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230元,平均每户人口数为3.35人,每户城镇家庭的年收入为27570元。按“十一五”时期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6.98㎡计算,每户城镇居民的住房建筑面积约为120㎡,如商品房销售价格1252元/㎡,则一套面积120㎡住房的购房款约为15万元,是一个家庭年收入的5.4倍。可见,××中心城区房价还有一定上涨空间,房地产企业还有更多利润空间,由此也将促进房地产税收的增长。

(二)××中心城区房地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挑战之一:国家宏观调控,抑制房地产业发展。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加强,房地产开发必将趋缓,房地产业发展必将受到抑制。虽然目前还很难判断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否产生长期效应,但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的即期效应已经显现。2005年××中心城区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02672万元,同比增长10.5%,但房地产投资额仅为62452万元,同比下降8.9%,房地产投资的增幅相对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出现萎缩。由于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影响,投资规模萎缩,××中心城区房地产业难以做大。

挑战之二:经济规律作用,扩散房地产业发展。房地产开发具有地域特性,其发展规律是先集中在中心城区,特别是交通便利、土地价格相对较低的地方,然后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土地价格不断上涨,逐步向土地

价格较低的周边县市扩散。××房地产业也出现了由中心城区向周边县市扩散的趋势:近三年来,××中心城区房地产业税收逐年在下降,而周边县市房地产业税收在逐年上升(具体见附表)。由于房地产投资具有这种独特的扩散性,××中心城区房地产业不能像其它产业那样集中力量做大做强。

2003年——2005年××房地产税收分中心城区和周边县市统计表

单位:万元

房地产税收合计 中心城区 周边县市

税额 比重(%)税额 比重(%)

2003年 4752 1739 36.6 3013 63.42004年 8724 2621 30.0 6103 70.0

2005年 15402 4499 29.2 10903 70.8

挑战之三:地理位置劣势,制约房地产业发展。××中心城区并不是××行政区划中心,行政管理没有优势。丰城、樟树、高安、靖安融入省城南昌消费圈,铜鼓、宜丰、奉新、上高因离××中心城区远也难以融入到同一个消费圈上,所以,××中心城区房地产市场对所属县市没有吸附力。仅仅靠××中心城区居民支撑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发育不完善的市场,××中心城区房地产业难以做大做强做优。

房地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对我市地方税收增长造成很大影响。一是税源不稳定。由于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心城区房地产业未来发展形势不确定,由此带来房地产税源不稳定。二是抗风险能力差。近三年来,地方税收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房地产业税收过快增长之上的增长,2005年××中心城区房地产对地方税收增收的贡献率达到65.3%,房地产税收占地税总收入比例达到27.4%,加上高度关联的建筑安装业税收,比例高达65%以上。一旦房地产业出现较大的波动,地税收入乃至整个财政收入就可能会陷入困境。今年1-10月,××中心城区房地产税收仅增长10.8%,对地方税收增收的贡献率仅为16.1%,拉动地方税收增长2.8个百分点,大大低于前两年,致使××中心城区地方税收增速由2005年的21.2%放缓到今年的17.5%。三是征管难度加大。随着二手房交易的扩大,相关部门如果不严格控管,二手房交易的税收管理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同时,房地产企业土地使用税征收难以到位等。

三、几点建议

为实现××中心城区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地方税收持续、快速、稳定增长,我们要积极规避风险,做到培植税源、巩固税源、实现税源相结合。

建议一:扭牢经济发展“牛鼻子”,培植新的地方税源。经济决定税收,经济发展是地方税收增收的力量源泉。要不断加速扩张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进而培植稳定、可靠的地方税收税源,降低地方税收对房地产业税收的依赖程度,减少地方税收风险。首先,要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促进工业税收快速增长。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推出优质项目、创造优良环境”来引进××境外的战略投资伙伴;要改变过去“重项目、轻税源”的观念,把有没有税收贡献、贡献大小作为衡量招商引资成效的重要标准,力求招引项目税收贡献最大化。其次,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税收份额。第三产业地方税收含量高,把第三产业当作地方税收的主体税源加以培植,能促进地方税收持续稳定增长。为此,要继续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饮食和住宿业等传统行业的发展;要重点扶持法律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行业的发展;要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培植休闲旅游产业,促进休闲服务健康发展。最后,要加速重点企业发展,做大做强支柱税源。推行扶优扶强策略,对市场份额大、销售形势好的企业,在信贷、贴息、土地等方面实行重点倾斜政策,增强企业资本运作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实施投大靠强,推进开放式重组,不断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竞争力。

建议二:把住土地供应“总闸门”,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只有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房地产税收才能稳定增长,地方税源才能更加稳定可靠。一方面,要把好土地供应“总闸门”,促进房地产开发有序进行。土地供应是房地产开发的“总闸门”,对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资料显示,××中心城区尚有未开发的土地8000多亩,其中政府掌控的有6000多亩。由于土地供应的不尽合理,这些尚未开发的积压土地,不但没有形成财富,反而成为政府的包袱。为此,政府应立足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开发、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经营,强力推进房地产业稳定发展。要进一步完善城镇土地储备、开发、经营机制,规范土地交易有形市场,加强对土地一级市场的管理;加大对土地供应的调控力度,实行灵活的土地供应方式,实现土地资源最大效益的优势配置;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居住用地在土地供应中的比例;严格土地转让管理,依法制止炒买炒卖土地行为;加大对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制止囤积土地行为。另一方面,要做强住房消费“助推器”,开拓房地产业消费市场。要完善户籍和流通人口管理办法,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做旺××中心城区人气;适应××中心城“江南生态休闲城市”的定位要求,建设分布合理、配套完善的普通商品住宅,合理发展风格多样、功能完善的中高档商品房;适当开发高档楼盘,满足城区白领精英的住房需求,从而多方式、多层次、多渠道满足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拓宽房地产消费市场。

建议三:用好税收征管“收割机”,确保地税收入颗粒归仓。通过整合现有征管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搞好各征管环节链接,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努力挖掘增收潜力,切实提高房地产业税收的征收率,把经济发展和房地产业发展的成果真实反映到税收收入上来。一是要大力强化税收政策宣传,营造浓厚的纳税氛围。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提高房地产企业纳税遵从度;二是要强化税收征收管理措施,推进税收精细化管理。既要加强日常税收辅导,又要加强税源监控;既要完善“以票控税”,又要加大税收检查力度;三是要建立健全护税协税网络,加强联合控管的力度。密切与土地管理、房产管理等部门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严格执行“先税后证”;四是要加强二手房转让税收管理,使之成为房地产税收新增长点。

篇2:房地产业地方税收发展趋势探析报告

——在党组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学习讨论今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这个《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期望、利益和要求,充分体现了政府恪尽职守、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决不懈怠、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是全面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的行动纲领,也是我们进行税收工作的行动纲领。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这里,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个人学习《报告》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认真解读,深入研究,准确把握方向重点。

纵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我认为可以从三个字来解读:‚稳‛、‚实‛和‚改‛。

稳,一是GDP增长指数比近几年稳。7.5%的GDP预期增长目标,是8年来中国GDP增长目标首次低于8%。《报告》指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调低增长目标,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一低一高,体现了政府稳健的经济政策。二是要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报告》指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从这看出,我国经济是需要较快发展,但必须是在平稳的前提下,而且今年是在扩大内需的方式下求发展,依靠刺激国内消费发展经济,要比依靠国外投资稳定、可靠。三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报告》把稳物价提高到‚这是关系群众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工作‛,说明稳物价已经列入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表明政府对稳物价的决心。四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农业也要稳定发展,这是政府重点工作之一,稳定的扶持政策和稳定的资金投入将使农业得到稳定的发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社会稳定。这就是党和政府的意愿,也是全国人民的意愿。综上几个方面,都表明政府‚稳‛字当头,而这个‚稳‛是通过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得来的‚稳‛,而不是依靠政治或强权来维持‚稳‛。所以这个‚稳‛是长远的,牢靠的。

实,一是实在,报告语言朴实无华,没有口号式话语,引用具体数据和具体事例,不空洞,不浮夸。二是实际,报告靠事实说话,即讲成绩,又谈问题,毫不避讳。三是实惠,即百姓实惠。整个报告始终关注一个主题,那就是民生。创造和谐、幸福社会,提高民众幸福感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和目标。对老百姓来说这就是实惠。

改,一是改革,今年改革‘攻坚’的特点十分鲜明。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首当其冲:完善分税制,健全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稳步推进地方财政预算、决算公开;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及国债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消费税制度;全面深化资源税改革,扩大从价计征范围;深入推进国有控股大型金融机构改革;规范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健全服务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体制机制。二是改善,即改善民生。报告认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报告从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民众的幸福感。

二、认真领会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贯彻落实国家税收政策 一是继续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报告精神,紧跟中央步伐;二是提高认识,更好地发挥税收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作用,我们要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和改进税务工作,为国家税收事业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作贡献;三是要充分发挥税收经济调节的作用。四是要坚持严格执法、规范执法。严厉查处涉税违法犯罪活动,提高税法威慑力,保障国家经济健康稳定发展。通过公正执法、规范执法,创造公平、公开、公正、和谐的税收环境。

三、认清我县严峻的税收形势,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今年税收形势:今年县委县政府下达给我们的税收收入目标是2.55个亿,比去年增长8.7%,增加4千多万元。对完成今年任务,我们不容乐观。我认为有五个因素制约我们税收的增长:一是今年铝行业由于产能过剩,氧化铝出现滞销,这将导致华银铝税收不增反减;二是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推进缓慢,年内新的重大项目立项开工不多;三是税收结构性减免进一步扩大,营业税起征点提高、娱乐业营业税税率调低、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提高等政策调整导致的税收减收将在今年集中体现;四是房地产市场继续低迷;五是政府可拍卖土地逐步减少。

再来看看我们的家底:信息系统上登记的正常企业276户,个体工商1394户。这些正常税源今年给我们带来多少税收?以下是1-3月份数据统计情况。276户企业中1-3月份有税款缴纳的167户(一个季度仅入库几元钱的都算在里面),共入库税款3482.6万元,占总收入的49%。其中,一个季度申报入库1000元(简称千元户)以上的127户,万元户77户,10万元户30户,50万元户9户。1394户个体第一季度有税款入库的仅345户,共申报入库164万元,仅占总收入2.3%。千元户131户,万元户40户,10万元以上的没有。以上数据反应出什么信息呢?就是说,我们正常税源(即看得见,收的着的税源)每个季度只占我们税收收入的50%,另外50%靠临时税收和一次性税收得来的。所以说,形势对我们来说非常严峻。

(二)迅速统一思想,坚定做好组织收入工作的信心

篇3:房地产业地方税收发展趋势探析报告

随着当今互联网、无线通信等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的介入, 大众媒体的传播生态环境已经随着技术的变革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在这张由不同媒体交错而成的大网内,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博弈也在逐渐升级, 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 传统媒体, 尤其是地方电视台究竟会朝着哪一个方向发展, 再次成为了学术界乃至媒体运营者所关心的重要问题。

1 自媒体介绍

1.1 自媒体的界定和主要形式

在克里斯·威理斯 (Chris Willis) 和谢因·波曼 (Shayne Bowman) 两人联合撰写的自媒体研究报告“We Media”中, 对“自媒体”的定义为:“自媒体是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 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自媒体中的“自”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第一, 自主性。每一个人都能够通过自媒体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制造者, 越来越多的政府机关、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也都创建了自己的自媒体, 自主的发布信息, 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互动当中。第二, 自由性。与传统媒体相比, 自媒体是一种更为个性、自由的信息传播的方式, 与大众媒体相比较, 操作较简单、进入门槛较低、相关监管不健全、信息的形式和内容的随意性强等特点。目前, 代表性的自媒体主要的表现形式有:微博、E-mail、博客、QQ等等。

1.2 自媒体的产生和发展

自媒体是基于一定现实基础, 通过一定的技术支撑, 在现实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媒体突破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 以其便捷、高效、省时省力的特性变成了新的交往工具的首选, 它满足了现代人在人际交往中自我展现需求、信息获取需求、学习分享需求、通讯需求等等。

自媒体经过了博客的出现阶段、播客, 拍客应运而生阶段、自媒体的全面扩张阶段等三个阶段。自媒体的出现和繁荣不仅是一种一种对信息环境的革命, 更是一种传播模式、社会交往和社会文化的革命, 其对文化、政治、经济生活都产生一定的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对广大网民的影响;二、对媒介生态环境的影响;三、推动我国民主进程发展;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公平;五、促进经济发展。

1.3 自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发展作用

自媒体和传统的大众媒体相比较具有以下的特点: (一) 自媒体的实现需要借助第三方的平台, 比如:新浪、网易等, 这些都推出了自媒体服务; (二) 自媒体赖以存在的技术依托是网络技术和数字科技, 传统的纸质媒介或口口相传都不属于现代自媒体的范围; (三) 自媒体主体受众是普通组织或大众, 而不是专业意义上的传播机构; (四) 自媒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传播速度和广泛的覆盖面积。从自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来看, 其具有以下特征:首先, 自媒体的种类繁杂、信息数量庞大;其次, 自媒体发布的信息质量相对较低劣。最后, 传播内容由网络上的虚拟信息向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信息转变, 自媒体正由一种信息发布工具发展成为新型的人际交流的工具。

当前, 自媒体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传统媒体的传播内容往往会受到限制, 公开化的程度不高, 而自媒体受限制比较少, 传播起来也很快, 甚至可能对传统媒体的导向都产生影响。例如, 很多传统媒体的传播内容最初都是通过自媒体传播开, 引起人们的关注后, 再由传统媒体进一步深入传播的。以自媒体带动传统媒体的发展是传统媒体发展的必经之路。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更是离不开自媒体, 尤其是地方电视台的发展更需要自媒体这一驱动工具。

1.4 地方电视台的发展

目前, 我国的地方电视业还处于起步、探索、发展的初级阶段, 地方电视栏目的发展日益被市场、体制、运营机制、结构、资本等问题困扰。体制壁垒和政策保护从根本上造成了地方栏目相当低的市场化程度。地方电视台主要还采用制播合一的制作播出体质, 不管是向市场出售的节目, 还是从市场购买的节目数量都很少。只有经过市场的流通和买卖, 才能衡量节目的投入和产出的比, 节目制作者目前成本观念不强的原因也在此。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 在很多方面, 地方电视市场都处于初级阶段。

就地方台电视栏目的大众文化而言, 著名的文化理论家王一川先生给大众文化下的定义为:“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 (机械媒介和电子媒介) 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当然, 任何事物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 就其它方面而言, 自媒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台电视栏目的设置向更高的水平迈进。目前, 大众文化正向着现实实用化、娱乐商业化、平民生活化、信息快捷化的方向发展。在现今社会生活中, 每个人都是角色的复合体, 不同的角色体现了人们广泛的社会交往和复杂的社会关系。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 受众本身曾定义为信息接受者, 然而媒介融合之后, 受众与传播者之间形成的传受关系不再单一, 传统意义上的接受方式越发具有个性化和定制式的特点。受众可能会在同一时间内, 一边浏览着电子书、一边听着摇滚乐、同时和好友视频聊天、在影迷论坛上发帖、还要不停地回复手机短信, 受众同时扮演着观众、听众、读者、参与者、用户等多重角色, 与媒介形成高频率的接触。所以地方电视台的发展必须结合自媒体, 提高观众的参与度, 在栏目的安排上注重多元化。目前有很多地方台电视栏目正在处于细分多元化时期。在自媒体语境下, 如果要使地方电视台栏目赢得更多的受众, 我国的地方电视栏目未来必将朝着细分化、多元化以及品牌化的趋势发展。而作为电视新闻媒体的地方台栏目应在自媒体崛起所带来的新挑战下, 只能拿起手中最锐利的武器——现场直播, 通过业务运作模式和策略上的变革, 探索传统媒体和自媒体的融合之路, 构建自媒体的信息传播平台, 为受众呈现一个更加快速, 更加立体, 更加真实的新闻现场, 从而赢得传统媒体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 地方电视台栏目的效果将会有更大一步的提高。

2 结论

地方电视栏目的发展趋势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栏目的现象, 同时, 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一种文化现象, 由此, 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值得我们进一步地思考和探讨。本文仅仅通过自媒体的发展文化, 简要的对地方电视栏目做了一定的探讨, 并对其未来的设置进行了思考。

参考文献

[2]喻国明.直面数字化:媒介市场新趋势研究[J].国际新闻界, 2006

[3]陈瑞华.信息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53.

[4]范冰.手机实名制, 你赞成吗?[N].解放日报, 2006-03-29.

[5][美]爱德华·赫尔曼、罗伯特·麦克切斯尼著, 甄春亮等译.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义的新传教士[M].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1.

[6][美]W·麦克杜威尔、J·萨瑟兰著, 黄桂萍、杨芳秀译.节目导视与品牌资产研究[M].新闻大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1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原则

1.1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对农村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合理规划

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必须结合农村的实际经济情况、承受能力与自然环境等客观因素, 采取具有优势的光缆开发方式, 通过提高电视信号质量与购买更佳的电视节目来吸引农民入网。

1.2必须联系农村实际发展情况对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发展策略进行相应调整

一方面应该努力的争取地方政府支持, 凭借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共同发展好农村有线电视;另一方面可以适当的取消或调低各种费用, 如入网费、安装费和维护费等, 促进有线电视网络慢慢壮大, 以达到农民利益与经营者利益的双赢。

1.3必须坚持先发展乡镇周边区域, 后发展边远村庄的原则

这是由于乡镇周边区域的经济基础普遍较好, 乡镇有线电视网络容易向周边的村组延伸, 而且投资的成本和后期需要的维护费用也相对较低, 电视信号质量有保证, 也便于统一管理。

2 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缓慢的原因

2.1 安装成本高, 缺乏启动资金

阻碍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线电视网络安装成本过高与农民用户收入偏低形成的矛盾。由于农村地区地理环境复杂, 农户居民点之间较为分散, 有线电视线路进村入户需要很高的成本, 而农民用户的可支配收入较城市用户来说普遍偏低, 经济上无法承受过多的安装费用。另外, 国家对电视网络建设的融资政策管理相当严格, 导致了农村有线电视发展缺乏启

关于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思考

文丨袁勇徐先荣

摘要:当前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网络电视已经逐渐在城市中发展起来, 而与网络电视丰富的资源和相对便宜的价格相比,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有线电视存在的优势必然会渐渐丧失, 因此加快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对有线电视业来说是一个关键的机遇。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70%左右, 且大多数农村的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才开始起步, 面对这样大的消费群体和市场资源, 有线电视网络事业必须紧紧抓住机遇, 才能够在未来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本文分析了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缓慢的原因, 阐述了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需要遵循的原则, 并结合笔者多年实践经验, 就如何加快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发展

摘要:媒介融合将我们带进自媒体时代, 自媒体成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受克里斯·威理斯 (ChrisWillis) 和谢因·波曼的“媒介是人的延伸”观点的启发, 本文提出如何通过自媒体的发展来更好拓展传统媒介的发展并结合自己的看法来阐述地方电视台的自办栏目如何结合自媒体做好舆论监督和宣传。

关键词:自媒体,发展,地方台,栏目设置

参考文献

[1]DAN GILLMOR.We the Media [M].Published by O'ReillyMedia, Inc.2004.

[2]喻国明.直面数字化:媒介市场新趋势研究[J].国际新闻界, 2006 (6) .

[3]陈瑞华.信息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53.

[4]范冰.手机实名制, 你赞成吗?[N].解放日报, 2006-03-29.

[5][美]爱德华·赫尔曼、罗伯特·麦克切斯尼著, 甄春亮等译.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义的新传教士[M].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1.

篇4:房地产业地方税收发展趋势探析报告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回顾即将逝去的2014年,狄更斯这句名言用在IT界再恰当不过。在这一年,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抢尽风头,阿里巴巴、京东纷纷赴美上市;但像索尼这样的老牌企业,却依旧在扭亏为盈的泥泞之路上艰难行走;而微软、SAP、Infor则在2014年进入了人事调整期。总体而言,过去的一年是IT业风起云涌、激情荡漾的一年。

那么,在即将到来的2015年,IT产业又会出现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是新的商机,还是给那些守旧企业敲响了警钟?对于IT从业者,这些变化又意味着什么?是更好的机遇,还是有被淘汰之忧?围绕这这些疑问,计世传媒研究院综合分析了海内外研究机构的多份研究,撰写了这份《IT产业2015年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希望这份报告能为关注中国IT发展的各界人士提供一份比较全面的、前瞻性的参考资料。

该份报告建立在对56份来自于海内外研究机构、企业或者业内专家的预测报告所做的分析之上。我们分析了这56份报告对2015年之后的IT业发展所做的预测,从中提炼出10个焦点问题进行分析: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络安全、可穿戴设备、物联网、3D打印、用户体验、高度集成系统、IT人才资源。这些焦点问题的提取,皆是以海内外研究报告对该问题的关注程度(报告提及次数)为依据。如图1所示。

云市场的价格厮杀将持续

云计算被视为全球IT市场最显著的增长点之一。据Gartner研究数据显示,全球广义云服务市场2013年达到1318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8%,预计2017年将达到2442亿美元,并且未来几年仍将保持15%以上的增长率(见图2)。思科发表的报告预测,未来4年内,云计算将占到全球数据中心流量的76%。

云计算的市场规模虽然庞大,但要打下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却并非易事。研究机构认为,2015年之后的云市场将呈现以下几大特征:

(1)云市场的价格厮杀将持续。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及开发者,云市场在2014年展开了激烈的价格战。阿里云计算宣布对云服务器(ECS)和云数据库(RDS)产品进行全面降价,其中云服务器最高降幅达到25%,云数据库最高降幅20%。阿里云、亚马逊、谷歌全球三大云计算巨头一直进行着此起彼伏的降价。三巨头的价格厮杀下,传统IDC(数据中心)的价格优势逐渐丧失殆尽。

(2)混合云仍是企业采用云服务的主流模式。研究机构Coda Research Consultancy认为,公共云计算应用在中小企业中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大型企业更可能采用混合的和专有的云计算。CRN(中国科研网)预测,到2015年,小企业将花费近1000亿美元在云服务上。

(3)移动分布式云计算或迎来爆炸式发展。IEEE计算机协会认为,移动计算以及云计算正在融合为同一个平台,能提供不受限制的计算资源。在这个新平台上,人们能更方便地同步信息,移动应用将更可靠以及更易于扩展,用户体检也会更加丰富多彩,一大波新式服务正在蓄势待发。

大数据将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支点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BCG(波士顿咨询)今年11月份发布的企业创新力报告显示,大数据、移动将成为企业创新的支点。报告指出,最具创新力的企业更依赖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57%对19%),67%的突破性创新者表示在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方面的投入产生了显著的回报。市场研究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最新发布的报告预计,从2013年到2018年,全球大数据市场将会出现年均26%的增长率,即从今年的148.7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463.4亿美元。在未来几年,大数据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大趋势:

(1)数据分析速度将是下一个热点。IDC预测各大公司将争相开发基于云的、可实时流传输数据的平台。甲骨文认为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不是数据不足,而是匮乏正确的数据。在数据数量和种类都得到广泛重视后,数据处理速度,即收集、分类和分析数据以获得可执行情报的速度,将是下一个热点。中桥国际调研咨询所做的调研表明,国内大企业用户的大数据相关IT投放重点放在数据分析ETL和商业智能上,而中小企业的IT投入重点则在数据仓库和ETL上。(见图3)

(2)大数据将驱动制造迈向智能化。InfoWorld主编Eric Knorr认为,从长远来看,大数据技术将不止限于优化电子商务,而是更加推动各种产业——从制造业到交通运输到电网——的智能发展。比如在德国政府推出的“工业4.0”战略中,通过信息物理系统(CPS)实现工厂/车间的设备传感和控制层的数据与企业信息系统融合,使得生产大数据传到云计算数据中心进行存储、分析,形成决策并反过来指导生产。

(3)数据共享联盟可能出现。如果每一家企业对自己的数据进行分析,相信也能够获得相应的价值,但是如果想获得更多的更大的价值,那么就需要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企业信息共享。上海经信委发表的报告认为,今后可能会呈现一种数据共享的趋势,数据联盟可能出现。

移动互联设备要做好更新换代准备

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据艾瑞网统计,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807.6亿元,增长率达81.2%,预计今明两年将以超过50%的速度增长。GSMA Intelligence预测,通过移动设备上网的用户数量从今天的22亿将会暴增,到2020年达到38亿。这意味着6年的时间里,从今天大约30%的全球人口增长至大约50%——将使其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传播最广泛的技术之一。(见图4)

研究机构普遍认为,移动互联领域将在2015年之后出现如下变化:

(1)亚洲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引领者。根据GSMA Intelligence的预测,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的移动网络用户将从15亿增长至30亿。谷歌今年11月份在台北举办的Mobile First World大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亚太地区智能手机出货量每年为6.737亿,相比之下美洲出货量仅为2.838亿。从整体上看,亚洲已经成为全球移动互联网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中国工信部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已经达到8.72亿,这一数字远超于之前预测的7.1亿,而这一数字中手机网民贡献了5.27亿。

(2)移动互联视频市场的竞争将更为激烈。Facebook、Twitter等在2013年就推出了视频分享功能,微信在9月底推出了包含小视频分享功能的新版本。根据KPCB发布的互联网趋势报告显示,移动互联网用户在移动设备上分享视频的次数、观看的时间都在呈直线增长态势,我们将进入微视频时代。

(3)移动互联设备要做好更新换代准备。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一年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的市场格局基本已经确定,发展走入稳定上升期。而目前市场上的智能设备中,外观时尚是大多数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卖点,但功能方面却基本上还是智能手机的衍生品。因此,诸如可穿戴设备等新兴产品需要尽快找好产品定位,为在智能手机、平板等设备走入瓶颈期时,取代这些产品的地位做准备,实现市场的更新换代。

安全性成为IT界未来几年的要务

在网络与大众的生活越来越息息相关的社会,网络的安全性成为用户选择的重要指标。研究机构普遍认为:

(1)信息安全将成为未来三年的IT要务。KPCB认为信息安全的边界不断扩大,涉及环节越来越多,这对信息安全服务商提出更高要求。Tech Pro Research 今年11月份针对418名企业CXO级别高管和部门级人员进行的调查显示,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将提升IT安全视作未来三年最重要的IT要务。

(2)IT安全市场的规模将达到上百亿美元。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无线网络安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4.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28亿元)。同时,随着无线网络普及,预计到2019年,这一数据将达到15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69.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2.94%。IDC发布的报告也认为,2014年中国IT安全市场的规模将超过20亿美元;2012到2017年,中国IT安全市场的复合增长率为12.2%(如图5所示)。

(3)新类型的黑客攻击方式可能造成严重威胁。英特尔旗下的McAfee实验室发布的报告称,随着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推动所有平台的勒索软件的增长,勒索软件预计将在移动设备上泛滥。攻击者将更积极地利用社交平台攻击消费者的金融和个人信息、知识产权和企业领导者的贸易机密。Gartner公司报告显示,在2011-2016年期间,由网络诈骗、犯罪等行为所导致的财务损失将以每年10%的速度不断增长。

(4)网络安全的专业人才越来越紧俏。在毕马威今年11月份发布的报告称,在过去的两年里 IT 网络安全专员越来越难找,所以越来越多的英国公司开始寻找黑客以及有网络犯罪前科的人来保护他们的网络安全。在本次报告的撰写过程中,毕马威公司对 300 名 IT、HR 专员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53% 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正在考虑聘请黑客来对内部网络进行审查,然后给安全团队提供内部信息以保护网络安全。

可穿戴设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可穿戴设备被不少调研机构誉为“下一个智能手机”,时尚业也是望风而动。从近一年的市场情况来看,可穿戴设备的确抢了不少风头。2014年初,四大会计师事务所Deloitte(德勤)发布调研数据,声称至2014年底,将有1000万台可穿戴设备售出。9月,市场调研机构Juniper则将这一数字提升至2700万台,而到了2017年,总销量可能达到1亿台以上。(见图6所示)

不过,也有机构提出不同的观点:

(1)可穿戴设备的理想虽然很丰满,但现实却依旧骨感。虽然可穿戴设备被认为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可穿戴设备只是“圈内热”,因为绝大部分产品并没有解决用户真正的刚需问题。业内认为,可穿戴设备的规模需要达到千亿级方能引爆市场向规模化发展。市场调研机构ABI Research预计,2018年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约在700亿元~1100亿元左右,保守估计,2019年可穿戴设备市场将达千亿级,成为规模化发展的引爆点。

(2)未来5年,硬件仍将是可穿戴设备市场收入的大头。ON World预计,传感器融合和云连接的可穿戴设备在未来五年内会生成一个500亿美元的产业。五年后,每年将有7亿的可穿戴设备销往全球,市场估值约为474亿美元。在此期间,硬件将是市场收入的大头,但移动App和服务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3)健康类可穿戴设备仍受市场喜爱。虽然ON World预计,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和个人传感器等消费化的可穿戴市场将会在2014年超越那些专用于体育或健身的穿戴设备,并在2018年占总收入的2/3。不过,普华永道在今年10月份发布的针对美国消费者的调查显示,消费者最想从可穿戴设备中获取的数据,前三位都与健康有关:77%希望可穿戴设备帮助他们更好运动,75%希望它可以监测并收集医疗信息,67%希望可穿戴设备能让他们吃得更好。

物联网相关市场高速发展

在无处不在的用户导向型计算设备的驱动下,物联网将继续扩张。综合各家研究机构的观点看,物联网在2015年之后的发展,将表示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物联网设备的增长率将保持在高位。Gartner 预测今明两年互联物品的涨幅将达30%。分析师在今天发布的预测中指出,截止到2015年,物联网设备数量将从38亿飙升至49亿。到2020年,将会有大约250亿部智能装置出现在全球市场(如表1所示)。IDC预计,到2020年,物联网将可创造出300亿个自动连接的终端,来自物联网的总收入将达8.9万亿美元。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的预测显示,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30%,市场前景巨大。

(2)M2M、车联网市场将继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到2013年底,全球M2M连接数达到1.95亿,年复合增长率为38%。目前,全球已有428家移动运营商提供M2M服务。全球车载信息服务市场也非常活跃,成规模的厂商多达数百家,最具代表性的全球化车载信息服务平台如通用的安吉星(OnStar)、丰田的G-book。

(3)与物联网相关半导体市场可能迎来飞速增长。Gartner的研究显示,与物联网相关的处理、感应以及通信半导体元件,将成为整个半导体市场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预计2015年将增长36.2%,而整体市场的增长率仅为5.7%。处理功能将成为物联网“物件类”半导体元件相关营收的最主要来源,2015年营收将达75.8亿美元,感应器的增长则最为强劲,2015年将大幅增长47.5%。其中,在未来十年内,汽车产业将在物联网半导体需求方面持续扮演重要角色,在前15大半导体营收物联网物件中,将有6个来自汽车相关产业。

3D打印逐渐走向成熟

虽然3D打印在2014年并不如想象中那样突飞猛进,据Canalys估计,2014年第一季度,只有26800台3D打印机发货到世界各地。然而,海内外研究机构依旧看好3D打印将在2015年之后飞速发展,见表2所示。原因如下:

(1)3D打印的成本逐步下降并为消费者所接收。Gartner认为,3D打印的成本未来3年将出现下降,促使低价3D打印机市场快速扩张。Canalys的分析表明,2014年有46%的3D打印机被消费者购买,相比2013年(43%)出现上升,这反映出在价格上越来越具有竞争力的3D打印机的普及。(见图7)

(2)未来基于3D打印的应用将不断地增加,诸如惠普等大企业将进入并带动市场增长。英国市场研究公司Juniper Research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市场在5年内会出现增长的拐点,预计到2018年全球家用3D打印机的销售量将超过100万台。IDC认为,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认可并接受3D打印技术带来的成本和生产效益,从 2012 年到 2017 年,全球 3D 打印机市场将出现出货量和销售额的巨大增长。

用户为王时代的来临

在11月份举行的2014中国IT两会暨领袖峰会上,“大产品”这一新概念成为与会互联网商业精英热议的话题。所谓的“大产品”具备以下特点:用户深度参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定制化的智能属性、平台化特性、高度自主控制下的销售渠道、纯熟掌握体验式营销诀窍。而消费者的深度参与,是“大产品”时代的重要特征。海内外研究机构在对2015年之后的IT业趋势预测中,也普遍认为用户体验将是决定企业商业版图的重要因素。

CA Technologies认为,如今,客户就是IT服务所关注的全部。这将给应用程序开发带来巨大的改变,将增加以体验为主导的设计,同时也将使开发运营(DevOps)模式(由开发者和IT运营专家合作加速新业务服务交付的软件开发方法)的发展成为必然。英敏特(Mintel)指出,在2015年,更多的公司将谋求双边互动的沟通方式。创新不再只是自上而下的过程。从概念到产品曾经像单向箭头的推演,而现在这个过程更像一个流程图,每一个节点都可让消费者参与。英敏特的统计显示,在英国,22%的英国啤酒饮用者对参与开发一款手工酿制的啤酒新品感兴趣。超过五分之一(21%)的英国少女希望对新产品的设计贡献自己的创意。Ascend2的调查则显示,42%尚未从事移动营销的企业打算参与移动营销,而提升用户参与是这些企业参与移动营销的主要目的。(见图8)

企业加速布局系统集成市场

2014年全球集成市场并未受市场疲软的大环境影响,反而逆势而上,这种持续增长的趋势将在2015年延续。研究机构普遍认为:

(1)集成系统高速成长的势头将持续。IDC的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全球集成化基础设施与平台市场营收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3.8%、总额达到24亿美元。2014年上半年市场同比增长35.9%,总额达到43亿美元。Oracle、VCE、EMC、Cisco、NetApp等厂商表现出色,IBM则有些差强人意。

(2)Oracle等企业对集成系统的部署加速。据Gartner的调查显示,全球已经有一半企业已部署或正在部署融合基础架构,其中包括打包在一个端到端解决方案中整合的计算、存储、网络和系统管理资源。比如,Oracle正进一步将其企业级应用集成化,推出了ZDLRA(Zero Data Loss Recovery Applicance)集成设备。而戴尔也正在通过未来就绪的IT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解决包括新的融合基础架构、存储解决方案以及针对具体负载的设备等一系列问题。

(3)中国正成为系统集成市场的重要一极。统计资料显示,2012、2013年中国系统集成服务市场规模分别达到419.67、499.06亿元。行业规模的增长一直保持在16~23%之间,显著高于国内GDP的增长率。政府、金融、电信三大行业成为系统集成商重点开拓领域,三大行业占系统集成服务的总比重达到55.1%。见图9所示。

IT人才市场正悄然生变

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变革下,更短的开发时间,更深的用户参与,都在改变着IT专业人才的价值和地位。海内外的研究机构普遍认为,2015年之后的IT人才市场将发生一些重要改变:

(1)物联网的开发研究将越来越受青睐。VisionMobile在10月份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对10000名开发人员的调查中,有17%受访者表示他们投身到了M2M或IoT研究中。VisionMobile估计IoT开发者的数量达3.2亿人。70%IoT开发者在小团队工作,大多数在少于50人的新创公司。(见图10所示)

(2)企业CIO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工作角色。CDI对2015年CIO工作日程的预测显示,到2015年,60%的CIO将使用DevOps作为他们解决移动、云和开源应用速度与扩张的主要工具;到2016年,80%的CIO将提供一个实现创新和改善业务决策的新体系架构。

篇5:房地产业地方税收发展趋势探析报告

1 广西汽车产业概况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是我国内陆与东南亚各国的陆地纽带,广西汽车产业可以辐射至东南亚各国,这为广西汽车市场的发展前景提供了足够的潜力。目前广西拥有“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和“五菱零部件”等众多涉及汽车产业的企业,“十一五”期间,汽车产业成为继食品产业后广西第二个千亿元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广西汽车产业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2010年,广西汽车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262.56亿元,同比增长34.61%,占工业比重达到14%,成为广西3个千亿元产业之一。广西汽车产量从2003年20.9万辆快速增长到2010年的136.61万辆,排全国第7位,占全国的比例也由2003年的4.75%提高到7.48%,成为我国汽车制造大省(区)。目前,广西汽车工业处于全国中等偏上水平,以柳州为中心,玉林、桂林为基地,并辐射南宁的广西汽车工业集群基本建成。

2 汽车行业在广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1 带动工业和国民经济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广西汽车产业在广西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产值对广西GDP贡献越来越大。广西将汽车产业列为优先重点发展的千亿元产业之一,以中型轿车为重点优化整车产品结构,壮大整车生产规模,加快汽车零部件发展。汽车工业所带动的上游产业主要包括林业、黑色金属采选业、有色金属采选业、纺织业、皮革等。消费者购买一辆汽车的价格中,很大一部分支付给金融、保险、产业服务等各种服务业,带动了这些服务业的发展。从汽车的使用过程来看,汽车对公路建设、能源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都会产生巨大需求,从而推动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

2.2 最具增长潜力的支柱产业

伴随着汽车产品向着高级化、多用途、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汽车产值的增长可以超过汽车产品的增长。根据规划,截至2012年,广西汽车工业销售收入突破1 60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50亿元;到2015年,汽车工业销售收入突破2 50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700亿元,汽车整车产量突破180万辆;到2020年,汽车工业销售收入突破5 00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 400亿元,汽车整车产量突破300万辆;建成辐射东盟国家、出口优势明显的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可见,汽车成为广西最具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之一。

2.3 创造大量而广泛的就业机会

汽车的大规模生产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且这种机会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汽车普及率的提高而逐步提高。广西劳动力富余,且第三产业不发达,就业形势严峻,因此汽车产业对于广西多方面扩大就业途径、带动间接就业,特别是服务业就业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2.4 推动新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汽车开发所涉及的新技术的范围、数目、周期和规模,是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汽车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新型钢材、合成橡胶等新型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各种高性能设备、自动化设备、数控机床、自动生产线、电子计算机等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此外,各种先进的配套产品以及电子信息技术在汽车产品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通过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汽车企业已经在发动机管理系统、电喷系统、制动防抱死装置、安全气囊和电动助力转向器等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

3 广西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瓶颈

加入WTO 10多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速度之快令世界震撼,汽车产业焕发出蓬勃生机,产销量呈爆发式增长。广西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薄弱环节到支柱产业,发展道路依然艰难。广西汽车产业增长速度和规模估计不足,带来的后果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未能与汽车产业同步发展,导致城市堵塞严重,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广西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瓶颈不仅在于技术上,还包括零部件产业、新能源发展等。

3.1 对技术创新重视不够

在对外开放之初,广西对合资企业在本地进行研究开发的要求较少,技术创新进展缓慢,在产业发展环境竞争力、产业组织竞争力、产业国际绩效竞争力和产业创新竞争力4个竞争力分析指标中,产业创业竞争力指标进步最低,这是广西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滞后的主要原因。

3.2 汽车零部件产业滞后于整车发展

我国加入WT0之后,零部件产业外商独资的趋势更加明显,而内资零部件企业由于技术能力较弱,只能从事座椅、电池、车轮、保险杠、传动轴和挡风玻璃等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在与整车配套时,只能做二级、三级的配套商,不具备与整车企业进行同步开发的能力,制约了整车企业的技术创新乃至整个汽车工业的发展。广西汽车零部件产业滞后于整车发展,未建立起轿车零部件配套体系,零部件中技术含量和价值相对较高的部分主要依靠区外提供,这影响到广西汽车产业的协调发展与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3.3 新能源汽车发展有待提高

近年来,广西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一定成绩,电池电容纯电动公交车已服务上海世界博览会,微型电动货车已出口美国,油电混合动力总成已配套国内客车企业,微型电动客车、电动社区车、电动乘用车、可再生空气混合动力总成、双燃料发动机、油电混合电磁直耦电拖装置等一批产品已研制成功,部分产品实现批量生产。2010年5月至今,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桂林客车集团公司(简称桂客集团公司)、柳州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柳州五菱)、柳州延龙汽车有限公司(简称柳州延龙)等新能源汽车主要生产企业加快建立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企业标准。目前,桂客集团公司的Q/GK07—03.015—2010、Q/GK07—03.016—2010和柳州五菱的Q/WLSVM J02119—2010、Q/WLSVM J02118—2010等多个新能源汽车企业标准均已制定并备案。桂客集团公司2种型号的纯电动城市客车和柳州五菱3种型号的纯电动仓栅式运输车列入了国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目录,柳州延龙等3家企业8种型号的新能源汽车正在申报国家公告。

尽管目前广西新能源汽车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和关键零部件生产体系,为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并逐步实现批量生产,但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是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广西新能源汽车发展仍存在制约发展的问题,如产品以电动汽车为主,其他新能源汽车发展较慢;产业产值偏小,产业链不完善;新能源汽车应用环境尚不成熟,区内节能及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尚未开展等,只有抓住汽车工业转轨的有利时机,紧跟国内外发展趋势,自主创新,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4 未来广西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展望“十二五”,广西汽车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总体形势依然没有变。因此,广西要抓住新能源汽车创新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在全球开放竞争的大环境下,通过体制、战略和政策的主动调整,努力使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同时将提高广西汽车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作为发展目标。

4.1 大众消费趋向合理

广西汽车产业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程度比较大的地区,城乡之间的差异显著,汽车消费市场纵深很大。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可以通过降低购置环节的税率,清理各种不合理的收费来进一步降低汽车消费的总体税负,改变汽车税费水平过高的局面。随着广西汽车金融政策及相关配套措施的进一步完善,我国汽车金融将稳步发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具备了消费者汽车信贷蓬勃兴起的条件。

从广西汽车消费环境来看,由于对汽车产业增长的速度和规模估计不足,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未能与汽车产业同步发展,南宁、柳州、桂林等城市由于汽车保有量迅速上升,导致交通堵塞严重,汽车消费增长与环境、能源和交通的不相适应日益严重。因此,要重视与汽车产业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对汽车消费行为进行合理引导,鼓励节能环保型汽车消费,解决交通、能源供给、环境压力等问题。

4.2 市场竞争将更加充分

目前,我国汽车市场已经形成了竞争性的市场格局,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由竞争带来的有利态势还会延续下去。未来广西汽车市场将由高速增长转入稳定增长阶段。抢占有限市场资源的竞争将更趋激烈,未来企业的竞争不仅体现为价格竞争,产品质量、创新能力、满足消费者多样性需求将成为竞争的焦点,这些竞争将比通过扩大产量降低车价的内涵更为丰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近年来,广西汽车后服务市场呈现增长率与赢利性齐头并进之势,未来,二手车业务、汽车美容及用品、汽车租赁、快修快保等行业大有发展前途,广西汽车售后服务也将更加完善。“十二五”期间,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从研发阶段进入到产业化阶段,一些汽车企业或新进入者由于把握了机遇、选准了方向,很可能成为市场竞争的赢家,并跻身全国乃至世界一流汽车企业。

4.3 标准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

“十二五”期间,在我国汽车标准法规体系建设取得良好成果的基础上,广西将客观认识所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新挑战,根据我国汽车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广西的具体情况,及时、准确地把握未来汽车标准的主要技术领域和重点研究方向。围绕国家节能减排要求,强化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标准化工作,全面缩小广西各类汽车产品燃料经济性与发达省区乃至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在深入分析和评估广西道路交通、安全、环境等与汽车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广西区情和汽车使用状况的试验循环及评价方法,改进现有汽车标准体系;重点提升商用车及专用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及控制系统、回收利用及再制造等方面的标准,完善汽车安全标准和事故预防等车辆智能技术,带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发展和进步。

4.4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

从产业技术含量和增值能力角度看,汽车产业后起国家的发展大致要经历进口、散件组装、引进技术和规模生产、自主创新并趋于成熟4个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我国汽车产业经历了从引进产品到引进技术,从以提高国产化率为目的的工艺创新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为目的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过程。近年来,广西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由此带来的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远远超出预期。在未来的汽车产业发展中,广西应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政府大力支持、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等多方举措中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4.5 零部件竞争力大幅度提高

由于被置于完全开放的环境下,广西汽车产业除原有的企业规模小、水平低、组织结构及产品结构尚需调整等问题外,又不得不面对国际竞争压力大、国际资本控制力增强、市场拓展困难,以及整车企业在关键技术方面对外依存度增加等问题。作为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关键环节,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将得到大幅度提升。整车企业在产品开发上使用的平台战略、系统化开发、模块化制造、集成化供货逐渐成为广西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趋势。安全技术、电子技术、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将成为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领域,航天、航空、电子信息等技术将应用于汽车关键零部件和总成上。零部件产业的组织结构将发生规模和质的改变,国内零部件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将随着产业的兼并重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集群的发展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4.6 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技术有望突破

当前,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应用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适应市场需求、实现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在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及关键核心部件领域都取得了突破,与国外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化程度差距相对较小,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进入新的高速发展阶段,具备了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

2010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都非常重视,制定了多项扶持政策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并且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加大了投资力度。此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行业标准、产业联盟、企业布局、技术研发等方面也都取得了明显进展。广西汽车工业已突破年产汽车百万辆大关,配套体系较为完善,具有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桂政发[2010]40号)中“以技术创新突破关键技术,以技术改造带动产业体系建设,以自主品牌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出“加快新能源汽车及关键核心部件研发,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促进广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未来,广西将通过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加强新能源汽车自主研发体系建设,加快新能源汽车系列产品研发和配套设施建设,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5 结语

加入WTO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切实履行关税减让,消除贸易壁垒,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改善市场环境,汽车市场越来越开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广西应借助国内外汽车消费市场稳定的良好时机,加大整车关键技术研发,投入足够的资金和人才,并根据广西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面向东南亚市场,打造更加健康、快捷的汽车出口通道。

参考文献

[1]高岩.汽车入世十年:量喜质忧[N].中华工商时报,2011-07 08.

[2]汪春伟.广西汽车业如何实现跨越发展[N].广西日报,2011- 03-05.

[3]林晓怡.加入WTO十年看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J].北方经贸, 2011(10).

上一篇:小学生自我介绍作文精下一篇:财务一体化实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