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愈演愈烈

2024-04-09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愈演愈烈(精选9篇)

篇1: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愈演愈烈

近年来,各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愈演愈烈。有调查显示,部分小学九成以上新生都在幼儿园阶段学习过小学课程。幼儿园这种“超前教育”不仅对幼儿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也阻碍了国家推进素质教育的努力。

笔者了解到,目前绝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和部分公办幼儿园,均普遍开设了“幼小衔接班”、“学前专业班”、“特长班”等,幼儿教育“小学化”已经成为常态。北京某双语幼儿园针对幼儿开设了包括剑桥少儿英语、拼音识字、超级心算、幼小衔接等十多门课程。老师要求幼儿上课必须挺直腰板端坐、双手放在背后,上课不许插嘴等。

对于家长而言,尽管不愿意看到考学竞争压力蔓延到幼教,不赞同幼儿园实行“小学化”教育,想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但在现有升学、考试体制下却也无可奈何。小学招生考试已经直接形成了幼教“小学化”导向。《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幼儿入校“免试、就近入学”,但部分名校招生中附加考试面试并按成绩分班。这种压力下,幼儿不得不提前接受小学阶段教育。四川某小学对今年200多名一年级入校新生摸底发现,全年级91%的学生学过英语;70%的学生已经完成一年级上学期要求的一半识字率;部分学生学习过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

目前,很多幼儿园存在公开或隐性的过度营利追求,没有把幼儿的全面发展作为办园的第一宗旨。利用家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及望子成龙的心理,采取能够让家长迅速看到成果的课程内容,以达到多收儿童和多收费的目的。

处在监管空白的幼教“小学化”,忽视3~6岁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与学龄儿童的明显差别。幼儿学习太多小学知识、过度开发智力潜能,非常容易导致幼儿产生厌学情绪。而不规范的“小学化”教育,在导致小学阶段学生之间知识差异拉大、扰乱正常教学进度的同时,使得部分小学生形成不规范的书写、拼音等习惯,往往难以纠正。还有部分小学生因为相关知识在幼儿园学过,上课不爱听讲。

超前幼教最严重的问题,还是拔苗助长危害幼儿身心。这样的幼教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对幼儿进行“小学化”教育如同“变相体罚”,对幼儿身心危害很大。幼儿园超前教育占用了幼儿游戏、探究、交往、锻炼、个性发展及自由的时间,将这一年龄最需要发展与培养的东西丢掉了。如此以孩子的认知发展取代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以某一方面的发展取代全面发展,这个代价太大了。

篇2: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愈演愈烈

【摘要】:在知识经济浪潮的推动下,幼儿早期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幼儿园作为儿童进入社会后接触的第一个正式的教育机构,它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日后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已是当代基础教育中的一大疾患,这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模式,只会阻碍幼儿的发展。本文就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原因、危害和应对措施进行论述,以期幼儿园教育能够走上正轨。

【作者单位】: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第二幼儿园

吴艳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危害 应对措施

在知识经济浪潮的推动下,幼儿早期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从幼儿的入园率和幼教机构的数量便可得知,我国幼儿教育正向前不断迈进。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的根基部分,是儿童迈出家庭生活,进入社会后接触的第一个正式的教育机构,它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日后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和采取了一系列的行政手段明令禁止。虽然在行政手段上明令禁止,但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和比较复杂的原因,实际上却禁而不止,如何改变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状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对策,尚未探索出从根本上控制和扭转这种现象的有效对策。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和预计的研究突破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国外不存在,据好孩子育儿网转载的人民日报记者调查文章,天津、贵州、哈尔滨、珠海等地均出现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拔苗助长式的“填鸭”教育、各种名目繁多的专项技能训练受到家长追捧,家长的一些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要求,驱动一些幼儿园以所谓专项、特长教育,代替幼儿园的全人教育,严重危害幼儿的游戏权、发展权,危害幼儿的身心健康,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这种有悖于学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现象已引起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也有人士深入调查分析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产生的不良后果,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3.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4.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5.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6.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7.拔苗助长,对幼儿入小学后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中央民族大学的张云蕾以吉林省地区部分幼儿园为个案做了调查研究,写成论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

1.学前幼儿:系指在课题研究基地中学习的四周岁至七周岁之间的学龄前幼儿。

2.幼儿教育:系指狭义的幼儿教育,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

3.小学化倾向:包括三种现象:一是指一些幼儿园为了适应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二是指教师不了解学前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采取小学化的教学模式对幼儿施加教育的行为;三是指并非以游戏为基本教学方式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中,而是以所谓的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方式的教育模式。

4.解决对策:系指为了解决某一特定的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手段、方法、途径、方式、策略等的总和。

研究中重点关注教师和幼儿,以人为本,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育过程,关注教师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及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要处理好教师、幼儿和教育的关系。研究中还需关注教育策略,即教师为实施的教育方案而发生在幼儿园的一系列行为。研究中也要关注评估策略,它主要是对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教育过程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制定出完善的幼儿园评估策略与方案,主要涉及对幼儿的评估和对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评估。

(二)研究思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带动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转变家长、校园长教育观念,树立正确育人观、儿童观;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减轻幼儿学习负担,还幼儿快乐童年,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三)研究的目标:我们选择该研究课题的意图,在于通过研究找出不同的学前教育机构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各自不同的原因和共性的原因。针对具体问题,探索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在研究实践中对教师的教育行为予以指导、帮助和协调,在研究实践中促使校(园)长教育理念转变,对家长的成材观念和育子观念加以引导,对社会大环境施以积极有效的影响,从而削弱本地区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逐步使幼儿教育步入适合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游戏化轨道。

(四)研究的重点:

通过课题研究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转变家长的育子观念和成才观念,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勤于动手动脑,快乐有效学习,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变小学化教学模式为游戏化教学模式,使教育情况发生变化,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五)研究的价值:

本课题试图通过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惠农区实际的师资培训的新路子,解决各研究基地存在的实际问题,为教师提供一个专业提升发展的平台,减轻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扭转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对社会大环境施以积极有效的影响。一旦研究成功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为转变幼儿教育小学化提供可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为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子。可以用几个有利于对本课题的研究价值给予概括。

1.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专业教师队伍的成长;

2.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3.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促进幼儿的和谐全面发展;

4.有利于转变校长、教师和家长观念,还幼儿快乐的童年;

5.有利于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

(六)课题选题的意义

旨在通过开展该课题的研究,呼吁社会和家长重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通过研究找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对策来扭转育英私立幼儿园这一禁而不止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选择该研究课题,对于找出我地区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根源并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还幼儿教育一片健康发展的蓝天意义重大。时下时髦的一句话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对学前幼儿不当的教育方法和超出其年龄的超负荷的小学化教育却恰恰与这个初衷相违背,其结果将会导致“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此,从学前教育现状和实际出发,从基层做起,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切实找出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有效方法和最佳、最便捷的方法与策略。

三、研究的方法。

在研究中课题组将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记录分析法、实践探索法、观摩交流学习法、经验介绍法等展开对课题的研究。

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在行动中研究行动,要求各课题研究成员有明确的目的,有具体的计划,控制研究过程,收集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加工、提炼,形成研究成果。

2.文献研究法:通过在网上、书刊上查阅相关文献,提高理论认识,吸取有效经验方法,促进研究。

3.观察研究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研究对象(幼儿、教师)进行观察,典型群体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多种感官参与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从而收集真实、准确、有代表性的信息。

4.合作研究:强调组员之间的合作学习、合作研究,通过共同参与,彼此沟通,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超前化的起因

随着儿童观和教育观的改进,学前教育的小学化超前化已成为幼儿教育改革中不可不去的刺。可要剔出这颗已入骨的剌却是件不容易的事。特别是对于处在农村的幼儿园,因留守老人及儿童过多,而他们对于新知识,新方法的接受力较弱,面对着那些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却难以运用。如,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教育应该是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可家长们每天放学都会不厌其烦的问教师“我的孩子在学校为什么没写字?”“你们什么时候才会教他(她)写字?”“我们送他是来读书的,不是来玩的!”“孩子完不成作业别让他回家!”,我曾在手工课上教幼儿折一件玩具风车,为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就请幼儿折好后拿回家给家长看,并告诉他们说父母一定会因为这件什物是你折的而感到高兴,也请家长对你动手力及模仿做评价,或是提建议,也便于让我们以后做得更好;第二天早上,我找了个小朋友,请他说说昨天把作品拿给家长看后家长的反映,及自己听到家长评价后的感受,那个孩子跟我说:“老师,我奶奶和妈妈当时就把风车扔在垃圾桶里了,说我在学校不好好的读书写字,却去做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想孩子听了这句话后不光否定了孩子劳动成果,就连作为老师的我都很无语。作为家长,特别是那些留守的爷爷奶奶们,他们不认为与人交往交流是幼儿该学的,不认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该幼儿养成的,不认为孩子有好奇心及探究欲望是好的,不认为发展幼儿的认识能力是不可缺的,不认为孩子建康的生活态度和心理健康起关键性作用;更不知道培养孩子主动学,快乐学的优势。他们只关注孩子今天在学校里写了什么字,做了些如1+2=3的数学题,只知道他家的小孩因参加某活动污了一身衣;只知道他的小孩跟人有点摩擦我必须出头,只知道他又因调皮把什么弄坏了等等。当下,随着外出人口的增多,农村人口不断的流失,为了仅有的生源,作为农村的幼儿教师不得不做出以家长的观念为主的观念转变。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超前化。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超前化的弊端

作为教师的我们都知道。因为孩子出生家庭因素及幼儿成长社会环境不统一,导致了我们孩子入园前期幼儿的身心发展不统一,这就使我们必须要允许孩子的个体差异。同时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有他们自己的独特喜好,我们更不能用一把尺子的同一尺度去衡量他们,要因人施教,引导他们全面发展的同时并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教师的我们更知道学前教育小学化,超前化,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及幼儿升入小学一年级后因为自我满足心态将不利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将来的成长。你想,如果孩子在学前教育阶段就硬性的学了小学时的知识,到升小一年级后,他将会因为老师所说所讲的知识他都知道而不以为然,就会出现教师与学生各做各事(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玩)的这种状况,使他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可是在学前期所储备的知识毕竟有限,等他的这些储备知识一用完,而他却并未获得良的学习习惯,那这个孩子将来的如何去面对那更深一层的知识?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没有了学习兴趣,他在别人学习的时间会干些什么?在父母忙着生计,爷爷奶奶只管温饱时候,又有谁又来关心他们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我们都知识催熟的水果外表鲜艳,可时间一久就会腐烂。而催熟的孩子有多少后劲?有没有同时滋生出其他被忽略的隐患?急功近利地提前灌输知识和训练技能会有哪些问题?首先,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训练,孩子被迫付出的努力太大,使孩子牺牲了个性多方面发展的机会;再说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和所运用的强制性方法对孩子的影响,孩子被压抑的兴趣和紧张焦虑的心情,久而久之将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健康;所以,请我们的家长朋友们给孩子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能自由的并富有个性的发展,别让孩子在学前教育时期就背上那沉重的识文写字的担子。而这样一种以断送孩子以后为代价的提前发展是不值得的。

三,正确认识儿童观,教育观

孩子在学前期时,作为成人的我们对待幼儿教育时,只要多开展寓教于乐的幼儿教育活动,多创设有利于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环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倾听、激发幼儿学习的动机。并对他们在活动中的需要及时适当地做出反应;找机会参与到儿童活动之中,形成合作探究式的互动;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对儿童的每一次发展和进步都做出积极的反映,看到他们的闪光点,不吝啬表扬,努力使每个幼儿获得满足与成功,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并对儿童的学习活动提出合理的要求和适当的干预,让他们在活动中了解社会规则,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重视活活动的过程,让幼儿能够活动中获取社会经验,而不是活动的结果。更要善于发现教育机会,做积极的正面引导。作为成人的我们只需做好幼儿教育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而不是每天要求学生去写几个字,让孩子只知道机械的重复或者模仿,而不是学习探索与创新。我们教育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是否调动了儿童活动的积极性;再找时间与小学教师多联系,做到不超前教育,但也不滞后教育,真正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上小学后既不茫然也不会因超前而产生自我满足的心理。只要我们的教育“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就是好的学前教育。可怎么样才能让广大的家长朋友知道这新的教育观?又如何能转变这种观念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第一,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要坚持新的儿童观及教育观。并多做学前儿童观与学前教育观的宣传。一切为了孩子的将来,不再让家长做幼儿教育观念的主导者。

第二,请家长也与小学部教师多联系,明确幼儿园与小教部的目标差异,让孩子知道孩子在上小学时我们孩子所学的知识不会超前也不会滞后。

第三,争取让更多的家长,特别是农村家长了解现代幼儿教育的观念,了解学前教育小学化,超前化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危害。

万丈高楼平地起,平地还需好基石。请各位老师及家长为了孩子的将来,正确对待学前教育,坚决抵制学前教育的小学化超前化。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第二幼儿园

吴艳

电话:***

篇3: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愈演愈烈

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 许多幼儿园教育呈现“小学化”倾向不仅表现在教育目标“小学化”上, 整个教学, 包括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幼儿评价等都趋于“小学化”, 这不仅束缚了幼儿思维的拓展, 对幼儿的健康发展也十分不利。

一、教育目标趋于小学化, 轻保重教现象突出

幼儿的身心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生活上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 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也有限, 玩是他们的天性。幼儿园的功能是对幼儿进行保育, 主要是保, 在做好保的工作的基础上, 对幼儿进行教育, 完善幼儿的性格, 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而目前, 很多幼儿园不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特别是对中班和大班的幼儿, 标榜幼小无缝衔接, 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 轻视对幼儿的保, 注重对他们的教。其最突出的表现是要求幼儿学拼音、识字, 学习珠算、英语等, 产生的不良后果之一是幼儿抵触幼儿园, 不愿去幼儿园。

二、课程设置趋于小学化, 轻舞蹈绘画重英语珠心算

现在很多幼儿园打着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招牌, 开设了英语和珠心算课程, 要求幼儿家长选择幼儿上与否, 如果选择上, 就要另交钱;如果不上, 在其他幼儿上该课程的时候, 幼儿就要自己到其他教室玩, 幼儿教师不管不顾。很多家长迫于无奈, 也为了不使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选择上这样的课程。还有很多幼儿园, 教师为了方便教育, 也为了未来的招生, 开设小学的简单课程, 如拼音、汉字、计算、古诗等。而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舞蹈、绘画、游戏等课程, 因为教学难度相对大, 教学效果不怎么明显, 加之拥有这方面才能的教师缺乏, 幼儿园安排的教学时间很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幼儿玩的天性, 使幼儿整天忙于知识的生硬学习, 在幼儿园搞得疲惫不堪。

三、教学过程趋于小学化, 轻能力培养重知识传递

幼儿园教学应该以游戏、活动等方式进行。然而, 目前很多幼儿园不仅教授幼儿简单的小学课程, 就是教学过程也趋于“小学化”, 即多数教师在讲解内容时采用灌输的方式。如在教幼儿识字时, 教师把要认识的字用识字卡展示出来或写在黑板上, 教给幼儿字的读音, 领着幼儿反复读;然后在黑板上画出田字格, 领着幼儿按字的笔画顺序一笔一画地写;之后讲解字的意义, 进行组词、造句。再之后, 教师指导幼儿拼音汉字、连带组成的词语反复书写, 课堂结束时还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接着进行练习。这一教学过程一点幼儿教学的影子也没有, 完全是小学的教学过程。幼儿在本该玩的年纪成了学习的机器, 不仅学到的知识很难内化, 过段时间就会遗忘, 而且幼儿在玩中发展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机会也丧失了, 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 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

四、行为规范趋于小学化, 轻自由玩耍重规范约束

当前, 由于师资匮乏, 不少幼儿园在制定规章制度及幼儿行为规范时, 显得力量不足, 既缺乏对当地当时幼儿教育发展情况的调查, 也缺乏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研究, 大多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而有的幼儿园则为了教职员工有规章制度可循、幼儿有行为规范约束, 干脆直接拿过小学的规章制度和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来, 规范教职员工和幼儿的行为。

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套用小学的问题不大, 有不合理的地方, 教师可以及时提出, 进行修改完善。而拿小学生的行为规范约束幼儿园的幼儿, 却是值得商榷的。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在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玩, 在玩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完善性格。幼儿教师直接套用小学生的行为规范, 要求幼儿在上课时认真听讲, 不能心不在焉, 不允许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更不允许在教师讲课时插嘴。在批评幼儿时, 幼儿不能辩解, 更不能顶嘴;幼儿在听讲时要端坐, 不能东倒西歪, 不能随便走动, 不能做小动作, 有问题要举手示意, 得到允许后才可行动;幼儿课间不准大声喊叫、不能奔跑跳跃, 没有教师的允许不能做游戏、玩玩具, 等等。有的教师为了维持课堂秩序, 对不遵守“纪律”的幼儿严厉批评, 严重者罚幼儿在教室后面或教室外站着。近来还时常曝出幼儿教师扇打幼儿、罚幼儿下跪等行为。这不仅体现出幼儿教师的素质亟待提高, 也反映出幼儿教育的诸多弊端。幼儿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 很难健康、快乐地成长, 性格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出现缺陷。

五、教学评价趋于小学化, 轻态度情感重知识掌握

对幼儿进行教学评价, 目的是引领幼儿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情感、形成优良行为习惯、完善性格品质。而当前很多幼儿园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越来越趋于小学化, 注重幼儿知识的掌握程度、智力的发展水平, 在和家长的交流中, 也多是告诉家长幼儿一天中学习了什么知识, 幼儿掌握的程度如何, 要家长在家多督促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对于幼儿来说, 学习多少知识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能力, 要能在玩游戏、做活动中善于发现, 积极探究, 主动学习, 培养态度和情感。因此, 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 不能只盯着幼儿掌握了多少知识, 更应该注重对幼儿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情感做出评价。

当前, 一部分幼儿园为了吸引幼儿入园, 打出了各种特色教育招牌, 如双语教育、艺术教育、珠心算等。为了突出这些“特色”, 教师也多是对这些课程做教学评价, 根据幼儿达到的水平, 划分等级, 进行一刀切的方式, 一级一级运用固定的评价话术, 对幼儿对进行评价。而从这些评价中, 看不到幼儿的个人特点、能力水平以及情感态度, 也看不到教师对幼儿进一步发展给出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只是为了评价而评价, 结果是评价流于形式, 没有实效性。

综上所述, 目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象越来越突出, 其中有幼儿园自身发展现状的根源, 也有家长受社会上功利化影响的缘由, 但归根到底还是整个教育体制的问题。假使没有高考这个指挥棒, 假使没有重点普通学校之分, 假使各校的师资不分伯仲, 学生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学习压力, 幼儿也不必肩负努力进重点小学的重任, 幼儿园教育就可以由着幼儿的天性, 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开始更多的舞蹈、音乐、绘画等课程, 使幼儿在玩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完善品格。但无论如何, 幼儿园教育还是应该回归本位, 只有幼儿身心得到了健康发展, 才能在未来的学习中展现应有的才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2001.

[2]张云蕾.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06.

篇4: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愈演愈烈

小学化” 倾向的有效路径。[关键词] ; 现象;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不适合儿童身心成长发育规律的教育方法,将幼儿放入与小学相同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中,对儿童进行与小学相同的管理和教学,虽然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儿童更早的接受知识,但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到了消极的影响,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阻碍,这种扭曲的教学方式与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有一定的关系,为了给儿童良好的成长环境,建设儿童应有的幼儿园教学体系,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展开讨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出现的原因探究

1.1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

我国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由来已久,但该现象却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消除,这与当前所实行的应试教育体系有一定的关系,应试教育通过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想品质,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书面成绩,幼儿园与家长都将升学率作为幼儿园教育当中的首要内容,加重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忽视了幼儿的正常生理与心理发展。造成当前的教育模式变成了幼儿园学习是为了入好的小学,入好的小学是为了入好的初中,入好的初中是为了入好的高中。这种教学目标一直延续下去,对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

1.2家长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

近年来在家长当中流行一些观念如“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出名要趁早”等,都将家长引导进一个误区,就是孩子的知识学习时间越早越好,才能不被其他的孩子所赶超,这种攀比、赶超心理将幼儿园教育逐步的引导至错误的体系当中,许多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会按照幼儿园的教学特点进行选择,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多学些知识”,这导致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将越来越多的小学知識内容放入到日常教学当中,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现象愈加严重。

1.3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低

我国的幼儿园教学当中较为明显和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幼儿园教师流动性强、专业化水平较低,当前我国许多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够,幼师的培训与教育制度存在一定的欠缺,导致许多幼师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不足以进行日常工作,而一些具有小学教育资格的教师在转向幼儿园教育培训过程中,也没有达到相应的合格标准,教师的教育方法与教学理念依旧以小学教育理念为中心。我国当前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普遍以中专学历为主,部分教师通过在职学习提高到了大专和本科学习,但整体素质并未得到巨大的改善。再加上幼儿园教师的流动性强,也使得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十分严重。

二、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对策探究

2.1加强政策监管

针对应试教育下的教育体系,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十分严重的问题,首先政府应加强监管的力度,制定相应的监管政策,通过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监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从制度上对幼儿园教育进行去“小学化”工作。首先,政府可以加强对幼小衔接的监管,规范幼儿园以及小学的办学行为,对幼儿园的班额、教学内容等进行监管,避免幼儿园教学内容的“小学化”现象。而对于小学方面,则要严格的禁止小学入学前的考试,禁止对幼儿园升小学的儿童进行“幼升小”试题的加试,避免幼儿园“小学化”的进一步扩张。

2.2树立科学发展观

针对幼儿园教育出现失调,幼儿园教师普遍职业水平不足的问题,需要在幼儿园内部进行科学发展观的建立。幼儿园应充分的认识到以质量求生存的正确发展观,对幼儿园幼儿进行符合其身心发展的教育教学。建立主要以“游戏化教学”为主的教学体系的应用,充分塑造幼儿园的个性化形象,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亲子活动,使家长和儿童能够参与进日常教学当中。幼儿园教师应加强对自身的职业素养与专业素质建设。主要进行弹琴、唱歌、跳舞、绘画等技能的培养,积极的进行在职学历的学习,帮助教师从整体上提升自身的学历水平与职业素养,针对当前“小学化”问题十分严重的现状,积极的组织教师进行国家政策的学习,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教育理念。

2.3形成科学的育儿观

针对当前家长的教育误区,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家长应充分的认识到幼儿园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儿童获得智力的发展、坚强的意志、美好的品德、以及人际关系的发展等多种为未来学习与工作有直接发展需求的“软知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恰恰使儿童失去了获得这些知识的能力与机会,对儿童未来的发展与成长会造成不可磨灭的消极影响。家长应充分的认识到幼儿园教育当中的“游戏教育”不是单纯的玩,而是又教育意义的“游戏学习”。家长应在理解和领会了幼儿园教育目标后,主动的为子女选择游戏化教学的幼儿园,帮助儿童获得更为立体、丰富的知识,与社会各界一起共同抵制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需要加以改变和禁止。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其中政府、幼儿园以及家长的工作尤为重要,需要三方共同的努力,才能从根本上找回幼儿园教育的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程秀兰.多学科视野中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透视[J].教育研究,2014,09(09):69-76.

篇5:幼儿园小学化教育现象纪实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基本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第五条

“应当遵循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育于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我国第一部关于学前教育的地方法规《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

2005年3月31日的《中国教育报》头版的“今日关注”栏目文章是《幼儿园居然办起小学“模拟课堂”——望子成龙岂能拔苗助长》。该文披露,天津地区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部分幼儿园甚至频频引入小学教材,办起标准的小学“模拟”课堂。

在一个月前的全国两会上,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对目前国内不少地区存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深表担忧,幼教业内人士也纷纷发出整治小学化幼教的呼吁。

其实,一些基本而明显的道理,我们早就并不陌生:幼儿教育不是简单的智力开发,幼儿教学也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科学的幼儿教育应该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健全的人格、扎实的身体基础、良好的性格行为习惯都应该从小着手培养,幼儿教育应该偏重这些方面,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然而,时至今日,许多家长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纷纷提前开始为孩子恶补拼音、写字、算术,一些幼儿园也为了盈利也纷纷打出各种特色班的招牌以吸引生源„„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在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蔓延着,并似有愈演愈烈之势„„

各地小学化幼教巡视

哈尔滨:幼教小学化家长叫苦不迭

某幼儿园的一块小黑板上,写着幼儿们周末应完成的作业:抄写古诗“静夜思”三遍并背诵、默写汉语拼音字母、家长出20道退位减法题„„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取消学前班、杜绝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但哈尔滨市不少幼儿园仍然我行我素,幼儿园的孩子过早背起了沉甸甸的书包。

据了解,目前哈尔滨市相当多幼儿园,像小学一样排座位,上40分钟的大课,毕业前要求孩子学会百以内加减法、会认上千个汉字、熟练掌握拼音„„这种小学化教育使幼儿们不堪重负,家长们也对此怨声载道。广州:幼儿变成“小学生”

本该唱歌、跳舞、游戏的幼儿却在埋头苦学英语、语文、数学,如今广州部分幼儿园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教育专家担心这不仅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甚至还可能因过早的学业负担而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据了解,目前广州部分幼儿园中班、大班都开设了数学课、英语课,有的幼儿园大班甚至还开设了小学一年级课程。这些幼儿园的孩子白天要上小学里才有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程,放学了还要做老师布置的一堆作业,到了月底各班老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测验。“感觉现在的幼儿都变成了小学生。”

上海:幼儿园也要考试

近日,一位年轻的母亲向记者诉苦,说现在幼儿园也要考试。几天前,她6岁的儿子哭着拿出一张55分的数学试卷让她签字,说是不及格的小朋友都要把试卷拿回家让家长签字。儿子还转述了老师的话:“老师说幼儿园考试就不及格,将来上学也会是差生。”

据媒体了解,到像这样举行考试的幼儿园上海不在少数,有一部分幼儿园的中班和大班都在像小学那样比较正规地上课。尤其是数学和外语教学中,一些老师甚至将小学课本当成小朋友们上课的教科书。部分开设小学化课程的幼儿园指出,超前教育孩子是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不少家长希望我们教孩子一些小学课本上的内容,认为这样会使“孩子将来上学后对课程不陌生,比同龄的孩子有学习优势”。

贵阳:迎合家长需求 开设小学教程

就读于贵阳市区一家幼儿园的玲玲,生活被母亲安排得满满的,每星期一、三、五学画画,二、四学书法,星期天还要去学声乐,当然,玲玲在幼儿园还要认汉字、背唐诗、学算术。孩子累,父母也不轻松,除去每年近万元的育儿费用,“每天的生活就像打仗”,背着画板、乐器接送娃娃,甚至还要“在下班之后跟孩子一起学习。”

据了解,贵州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的进步主要体现在认了多少字、会背多少诗、十分钟内可以做多少算术题等方面。于是当地不少幼儿园就迎合父母的要求,教孩子认字、背诗、做算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最刺激家长神经的一句话,也成了众多幼儿园开展、众多家长接受小学式教学的最佳借口。由此,幼教“小学化”现象在贵阳悄然出现,并愈演愈烈。

银川:小学化幼教弊病重重

据新华网银川报道,该地孩子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许多家长就已经开始为孩子“恶补”拼音、写字、算术,而且家长之间还互相交流、切磋,不甘落后。于是,许多幼儿园也“盯”上了家长的腰包,纷纷打出各种特色班的招牌,吸引生源。如此循环,这种将幼儿园的教学模式“小学”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银川,“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给幼儿带来的消极影响已经比较明显。比如孩子因学习的压力而少有了天真、烂漫与快乐;孩子原本带有时年特征的认知过程被严重破坏,导致孩子的“知识消化不良”,到上小学时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许多孩子在疲于学习中抹杀了自己的想像力,长期处在机械读、写、背的学习状态中;甚至有些孩子还出现不同程度的自闭症。

呼和浩特:小学化特长班成招牌

近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许多家长提前几年将识字、算术作为幼儿培养的重点内容。一些幼儿园为此纷纷打出特色班、兴趣班的招牌,教授幼儿语文算术等小学一年级课程。幼儿早期教育出现了小学化倾向,甚至陷入了应试教育的窠臼。”

据当地记者调查,呼市市区有过半私立幼儿园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赛罕区的一家私立幼儿园设施十分简陋,空间狭窄,孩子们几乎没有什么游戏场地,却办得却红红火火,因为该园“开办的特长班多”。有很多家长愿意选择私立幼儿园,原因之一就是孩子在公办幼儿园学不到多少“应试文化知识”。于是,各种特长班便成了私立幼儿园招生时吸引生源的招牌,孩子们过早地踏进了应试教育的大门。

园长之声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一家私立幼儿园园长,对此表现得非常无奈。她说:“我们也知道做游戏应该是幼儿园的基本教学内容,但是,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做游戏多了,认字识数少了,就会有家长找上门来提意见,搞得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只能开一些特长班,让孩子多学习知识,否则幼儿园生源就会下降。”

广州市某省一级幼儿园的园长分析认为,幼儿教育之所以出现小学化现象与一些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是分不开的。很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更加注重哪所幼儿园学到知识多,就把小孩送到哪所幼儿园去。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民办幼儿园和许多自负盈亏或承包性质的公办幼儿园为了招徕生源、多赚钱,便一味迎合家长的心理,不顾幼儿的接受能力而开设一些不该开设的课程。

黑龙江省级示范幼儿园南岗区第二幼儿园陈殿玲园长说,幼儿园学小学课程绝对是有害的。高质量幼儿教育关注的应该是幼儿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其目的是要培养身心健康,具有探索精神、创造力、社会交往能力、艺术表现力的孩子,绝不仅仅是背几首诗、算几道题那么简单。许多孩子入学时学科知识“丰富”,并非天生早慧,而是在幼儿园接受了机械记忆训练死记硬背的结果,由于忽视孩子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些孩子往往短暂的领先后,就“泯然众人”了,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给以后的人生留下阴影。而正规幼儿园也教孩子一些基本知识,但会让孩子在游戏中进入,在无意识中学习。实践证明,在小学课堂上爱发言、爱参与、有后劲的常常是没有盲目进行超前教育的孩子。

银川市第一幼儿园园长王玉义认为,教育是有规律的,比如教育大纲规定幼儿早期教育达到的目标为“幼儿在各种游戏中欢度幸福童年”。当孩子对汉字、诗词还没有感兴趣的时候就强行让他们学,一旦到孩子上了小学真正开始接触这些知识的时候,就开始厌倦,提早学习严重挫伤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专家言论:

针对全国不少地区幼教小学化现象,幼儿教育专家们普遍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幼儿园里这种对知识的强化灌输和强制学习的做法淡化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部分幼儿对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害怕乃至恐惧,并由此产生了厌学情绪。据了解,全国30个省市的调查都表明,在小学一年级儿童中就已有35%左右不喜欢语文,40%左右不喜欢数学。这正是那些短视的、急功近利的“教育”结下的苦果。

另外,部分幼儿园教师在传授知识上不一定正确和准确,使得幼儿到了小学便会先入为主,很难纠正。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室谷立芳老师认为,幼儿园开设小学课程表面上看是向小学靠拢,让孩子早起步、早领先,实际是一种“近得利”的短视行为,是违背幼儿自身发展规律的拔苗之举。她认为儿童的发展必须在适宜的生理成熟度的基础上,进行适时训练,不能随意逾越其认知发展阶段。儿童最初的学习方式几乎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玩,玩童才是健康儿童。幼儿园要教育幼儿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使其能一生持续地学习、有质量地生活。这种“隐形教育”远远比单纯的认几个字、会做几道题的“显性教育”重要得多。

对此,华东师大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小学化”教育模式不仅会增添幼儿的心理压力,同时也束缚了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现在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在幼儿教育上的体现就是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拥有自由想象的空间和健康、轻松的心理状态。幼儿园应该培养孩子乐于动手动脑的习惯,使孩子有自己的兴趣,而不应该一味地让孩子学习书本。

华中师范大学教科所孙明重教授则说:“不顾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一味拔苗助长,盲目攀高,只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长期的、大量的、枯燥的训练,使幼儿失去了天性和兴趣,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不少孩子在压力下过于自闭、独处,以后就会恶性循环,更加不愿与别人交流。有的孩子则以自我为中心,经不起挫折、批评,将来一旦遇到挫折就可能改变一生。

令人担忧的三大危害

部分幼儿教育专家对各地幼儿进行成长跟踪和调查,他们分析发现,这种急功近利的小学化教育,至少造成三个方面的危害。

1.损害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园的“小学化”教育模式不仅会给幼儿增添沉重的心理压力,同时也束缚了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在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过程中,素质教育在幼儿教育上的体现是培养孩子的兴趣,比如识字只要孩子会“识”即可,不要盲目地教孩子“写”,以免教育不当让孩子生厌,要让孩子拥有自由想象的空间和健康、轻松的心理状态。

2.错过幼儿教育“关键期”

从事幼儿教育研究、教学以及管理20多年的幼教专家朱继红认为,幼儿园应该成为孩子们的乐园,“玩”应该是他们在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在玩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具备坚韧的品质和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是幼教要完成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以后才不会惧怕上学。

朱继红表示,家长们挖空心思地选择幼儿园,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多学一点知识,殊不知单调的学习往往会适得其反,让孩子错过了一些受教育的“关键期”,如3岁前是训练口语的关键期,结果被英语、算术过多地挤占了,会阻碍孩子的全面发展。

3.扰乱小学教学秩序

由于各个幼儿园不同程度地提前进行小学化教育,造成小学入校新生基础参差不齐,让小学一年级老师难以教学。照顾基础低的吧,学过的学生根本就不想学;迁就基础高的吧,没学过的学生又听不懂。这种情况常使小学教师无所适从。让这些小学教师更为苦恼的是,因为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的种种不同,造成教学不到位,使一些孩子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写字姿势不正确、拼音教学不规范等等,而这些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这可是要影响孩子的一生的。

这些幼儿园里 “小学化”教育遗留下的后果,给小学老师教学带来诸多不便,严重扰乱了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最终受害的还是那些孩子们。

篇6: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愈演愈烈

一、农村民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 一) 教学形式和内容上,以课堂教学取代游戏作为主要手段农村民办幼儿园把幼儿当作小学生来对待,保教活动被以智育为主的教学活动所取代,用小学教育教学观念来教育幼儿,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有的幼儿园还安排了满满的分科模式的课程表,采取小学分科教学模式,幼儿回到家后还要完成书写作业,失去了游戏、自由活动、体育锻炼乃至休息时间,快乐的童年生活被大量的学业负担填满。

在课程资源的利用方面,也多是小学的教学内容,片面追求知识的数量和难度。如开设各种兴趣班、技能特色班,开设算术、拼音及英语课程,占用大量的时间教授这些小学化的知识,教授孩子加减法、拼音书写、英语记诵等,轻视了作为幼儿园基本活动和幼儿必需的游戏活动。另外,教学方法也有小学化倾向,有的教师教幼儿认识生字,要求必须达到一定数量; 有的教师要求每一个幼儿背诵加法口诀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等等。长此以往,幼儿探索的兴趣、学习的热情和创造的能力也会被挤压地荡然无存,也违背了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是启蒙性的要求,忽视了对儿童基本的生活常识、行为习惯、情感与社会性的教育。

( 二) 在每日生活上,幼儿行为用小学制度来管理

有的幼儿园借用小学的纪律管理规范,要求幼儿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在教师的允许下进行,过分强调纪律与常规。另外,对幼儿的评价也是简单机械,有的幼儿园和教师对幼儿的作业打分并评定等级,有的还进行期末考试,将成绩排名并通知家长。这种借用小学统一评价标准的做法严重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幼儿的每日活动基本上是以集体班级教学为中心安排和组织的,教学活动和特长活动时间占了一半,幼儿生活、游戏活动时间少得可怜,幼儿的生活被严重的异化。

( 三) 幼儿园课程大拼盘,过度开发早期专业特长

一些办园条件较好、规模较大的民办幼儿园开办了各类特色特长班,幼儿除了每天上、下午的教育活动外,还要进行英语、钢琴、绘画、舞蹈等多种兴趣班活动,一天的生活十分忙碌和疲惫。然而有的兴趣特长班“拔苗助长”,不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和年龄阶段,幼儿进行的.专门训练虽然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却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二、农村民办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原因探析

为什么农村民办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如此普遍并屡禁不止? 原因有理论、观念方面也有实践、操作方面。观念层面主要是传统的人才观、儿童观、教育观依然残留在现代人的思想里,没有尊重儿童自身的身心特点,对幼儿教育规律及幼小衔接缺乏正确的认识。另外,我国的应试教育仍然是以“高考”为指挥棒,在这种模式下,我们的考试制度和升学制度仍然是知识至上,也导致了家长观念中“望子成龙”的功利倾向,在这种观念和应试的“指挥棒”下,小学教育逐步向幼儿阶段延伸,幼儿园成了小学的预备班,这种低龄化的趋向导致幼儿园“小学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在实际操作层面,幼儿教育仍未收到教育行政部门足够的重视。幼儿教育未真正纳入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计划。加上近年来,我国幼儿园的办园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为了提高收益和招生吸引力,迎合家长的功利心态,各种小学化课程和特色班便应运而生,全然不顾幼儿的身心特点和需要,再加上监管不力,导致了小学化现象在农村民办园肆虐盛行。

三、农村民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对策浅析

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已有学者做过很多研究,如危害幼儿的生长发育,使幼儿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制约智力的发展及束缚儿童个性、社会性的形成和发展等,在此不再赘述。本文将提出相关对策针克服小学化现象愈演愈烈。它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通力合作。

( 一) 幼儿园要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与教育水平,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儿童观是教育观的基础,只有树立了科学的儿童观,才能搞好幼儿教育。现代的儿童观是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为前提的,真正把儿童当成一个主体性的人来对待,而不是我们成人传授知识的工具和容器。幼儿园教育要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就要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幼儿教师要真正了解和尊重儿童,转变忽视儿童自身需求的传统教育观念,摆脱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错误思想,真正摸透幼儿教育的规律,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幼儿园还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在各年龄班都要贯彻衔接的思想,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对大班幼儿更要做好专门的教育工作,进行有意识的入学教育。有条件的民办幼儿园还要努力改善办园条件和环境,积累和创造丰富的教育资源。另外,要解决幼教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问题,就需要加强对幼儿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培训。幼儿教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直接影响幼儿教育的质量,其教育行为也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密不可分。因此,幼儿保教队伍的优良素质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幼教师资培养方面,要不断提高幼儿教师教育技能,深入研究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园各领域教学规律,使幼儿园教师在幼教实践中,能把握好幼儿教育的规律及幼儿心理特点,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教育,避免小学化现象蔓延。

( 二) 做好家长工作,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水平

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功利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要使目前的小学化倾向得以改观,需要引导家长淡化甚至改变教育的功利心态,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要使家长、社会和幼儿园达成对幼儿教育的共识,就要利用大众传播媒体、幼教专家讲座等形式向家长广泛宣传幼儿教育规律,让家长树立长远眼光和科学的教育观念,同时各级部门要充分组织各种形式的家长教育活动,普及科学的教育态度和方法,使广大幼儿家长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特征,尊重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切忌“拔苗助长”。

( 三) 要加大各级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力度

篇7: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愈演愈烈

督查和整改情况汇报

东岳中心幼儿园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思想,为保障幼儿健康成长,规范办园行为,注重保育教育工作,针对我镇学前教育存在的小学化现象进行督查和整改,现将整改情况做出汇报。

一、做好社会宣传工作,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普及了科学的学教教育理念。

通过社会调查、入园指导、家长会,发放宣传单、举办育儿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了所在地家长的教育观念,赢得了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针对不足年龄接受义务教育的幼儿,做好家长思想工作,让孩子仍继续接受学前教育。

二、提高幼儿园办学条件,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保障了幼儿发展。

提供丰富的游戏场地和游戏材料,足够的户外活动和区域活动空间,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尤其是半成品材料的投放,不仅丰富幼儿的想象力还达到了一物多用的效果。

三、对于农村幼儿园存在的大班额现象,加以严格控制。

争取多开班、标准额来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良好的关注、照顾和教育,纠正存在的大班额现象。

四、坚持保教结合原则,始终以游戏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游戏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通过游戏感知外部世界,提高儿童的自我认识和社会性。从小班到大班都始终贯彻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同时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定了保教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注重幼儿的养成教育,培养其良好的人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五、针对幼儿家庭作业布置问题进行的整改。

以前幼儿教师会根据家长的要求适当布置一下家庭作业,通过督查和整改,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认识到这是违背幼儿发展规律的,从而更加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

六、组织教师学习培训,提高了专业素质和保教能力。

学前教育在飞速发展,这就要求幼儿教师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人才。

七、把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长期贯彻下去,杜绝小学化现象。

篇8: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愈演愈烈

一、农村民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 一) 教学形式和内容上, 以课堂教学取代游戏作为主要手段

农村民办幼儿园把幼儿当作小学生来对待, 保教活动被以智育为主的教学活动所取代, 用小学教育教学观念来教育幼儿, 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有的幼儿园还安排了满满的分科模式的课程表, 采取小学分科教学模式, 幼儿回到家后还要完成书写作业, 失去了游戏、自由活动、体育锻炼乃至休息时间, 快乐的童年生活被大量的学业负担填满。

在课程资源的利用方面, 也多是小学的教学内容, 片面追求知识的数量和难度。如开设各种兴趣班、技能特色班, 开设算术、拼音及英语课程, 占用大量的时间教授这些小学化的知识, 教授孩子加减法、拼音书写、英语记诵等, 轻视了作为幼儿园基本活动和幼儿必需的游戏活动。另外, 教学方法也有小学化倾向, 有的教师教幼儿认识生字, 要求必须达到一定数量; 有的教师要求每一个幼儿背诵加法口诀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等等。长此以往, 幼儿探索的兴趣、学习的热情和创造的能力也会被挤压地荡然无存, 也违背了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是启蒙性的要求, 忽视了对儿童基本的生活常识、行为习惯、情感与社会性的教育。

( 二) 在每日生活上, 幼儿行为用小学制度来管理

有的幼儿园借用小学的纪律管理规范, 要求幼儿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在教师的允许下进行, 过分强调纪律与常规。另外, 对幼儿的评价也是简单机械, 有的幼儿园和教师对幼儿的作业打分并评定等级, 有的还进行期末考试, 将成绩排名并通知家长。这种借用小学统一评价标准的做法严重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幼儿的每日活动基本上是以集体班级教学为中心安排和组织的, 教学活动和特长活动时间占了一半, 幼儿生活、游戏活动时间少得可怜, 幼儿的生活被严重的异化。

( 三) 幼儿园课程大拼盘, 过度开发早期专业特长

一些办园条件较好、规模较大的民办幼儿园开办了各类特色特长班, 幼儿除了每天上、下午的教育活动外, 还要进行英语、钢琴、绘画、舞蹈等多种兴趣班活动, 一天的生活十分忙碌和疲惫。然而有的兴趣特长班 “拔苗助长”, 不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和年龄阶段, 幼儿进行的专门训练虽然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 却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二、农村民办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原因探析

为什么农村民办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如此普遍并屡禁不止? 原因有理论、观念方面也有实践、操作方面。观念层面主要是传统的人才观、儿童观、教育观依然残留在现代人的思想里, 没有尊重儿童自身的身心特点, 对幼儿教育规律及幼小衔接缺乏正确的认识。另外, 我国的应试教育仍然是以 “高考”为指挥棒, 在这种模式下, 我们的考试制度和升学制度仍然是知识至上, 也导致了家长观念中“望子成龙”的功利倾向, 在这种观念和应试的 “指挥棒”下, 小学教育逐步向幼儿阶段延伸, 幼儿园成了小学的预备班, 这种低龄化的趋向导致幼儿园 “小学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在实际操作层面, 幼儿教育仍未收到教育行政部门足够的重视。幼儿教育未真正纳入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计划。加上近年来, 我国幼儿园的办园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 为了提高收益和招生吸引力, 迎合家长的功利心态, 各种小学化课程和特色班便应运而生, 全然不顾幼儿的身心特点和需要, 再加上监管不力, 导致了小学化现象在农村民办园肆虐盛行。

三、农村民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对策浅析

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已有学者做过很多研究, 如危害幼儿的生长发育, 使幼儿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制约智力的发展及束缚儿童个性、社会性的形成和发展等, 在此不再赘述。本文将提出相关对策针克服小学化现象愈演愈烈。它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通力合作。

( 一) 幼儿园要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与教育水平, 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儿童观是教育观的基础, 只有树立了科学的儿童观, 才能搞好幼儿教育。现代的儿童观是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为前提的, 真正把儿童当成一个主体性的人来对待, 而不是我们成人传授知识的工具和容器。幼儿园教育要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就要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幼儿教师要真正了解和尊重儿童, 转变忽视儿童自身需求的传统教育观念, 摆脱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错误思想, 真正摸透幼儿教育的规律, 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幼儿园还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在各年龄班都要贯彻衔接的思想, 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对大班幼儿更要做好专门的教育工作, 进行有意识的入学教育。有条件的民办幼儿园还要努力改善办园条件和环境, 积累和创造丰富的教育资源。

另外, 要解决幼教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问题, 就需要加强对幼儿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培训。幼儿教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直接影响幼儿教育的质量, 其教育行为也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密不可分。因此, 幼儿保教队伍的优良素质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幼教师资培养方面, 要不断提高幼儿教师教育技能, 深入研究幼儿园课程与幼儿园各领域教学规律, 使幼儿园教师在幼教实践中, 能把握好幼儿教育的规律及幼儿心理特点, 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 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教育, 避免小学化现象蔓延。

( 二) 做好家长工作, 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水平

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功利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要使目前的小学化倾向得以改观, 需要引导家长淡化甚至改变教育的功利心态,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要使家长、社会和幼儿园达成对幼儿教育的共识, 就要利用大众传播媒体、幼教专家讲座等形式向家长广泛宣传幼儿教育规律, 让家长树立长远眼光和科学的教育观念, 同时各级部门要充分组织各种形式的家长教育活动, 普及科学的教育态度和方法, 使广大幼儿家长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特征, 尊重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切忌 “拔苗助长”。

( 三) 要加大各级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力度

政府职能部门要切实发挥作用, 深化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引导社会观念转变。应加大对幼儿教育宗旨的宣传, 通过协调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媒介在宣传幼儿教育意义和目的方面的作用, 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水平, 改变对幼儿园和儿童单一的评价标准, 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成才。

应该加强幼教督导机构的作用, 加大对幼儿园的检查力度, 健全幼教监督机制。要督促幼儿园按照 《纲要》所规定的五个领域来进行教育活动, 一旦发现存在 “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要加大惩罚力度, 要求幼儿园切实按照幼儿教育的规律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确保孩子的游戏活动和各种自由活动, 端正办园理念和宗旨。在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予以指导时应加强对幼儿园领导及教师的考核, 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素质, 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工作, 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摘要:本文剖析了农村民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探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民办幼儿园,小学化现象

参考文献

[1]郭宏宇.多重视角下的县域民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研究[D].

[2]李兵.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 2007年第8期.

[3]朱迪.浅谈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9, 第23卷第2期.

篇9: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辨析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小学化 辨析

目前有很多幼儿园都开办了“学前班”。专业人士介绍,幼儿园按孩子从3周岁到6周岁分别开设小班、中班、大班和学前班是形势需要,但现在入学年龄已经提前到了6周岁,幼儿园在大班的下半年适当地搞些“幼小衔接”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设学前班。现在的问题是,家长们常以能让孩子认多少字、会多少数以内的运算,来衡量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好坏,导致很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而将小班提前到3周岁以前,生生“挤”出个“学前班”来。

一、概念辨析

幼儿教育小学化,字面上很好理解,就是把幼儿当小学生来进行教育,但实践中有不同层面的表现。

有的小学化侧重于课程内容的小学化,如开设各种各样的技能特色班、兴趣班,要求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学习读写算;有的小学化侧重于对幼儿的行为要求及幼儿教育形式的小学化。如把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搬来,往幼儿身上套,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坐得端端正正,手脚有一定的放法,不许离开座位,不经允许不能上厕所,不能随意喝水;教学的形式则完全是满堂灌,缺少教具,缺少图案、色彩,没有幼儿喜欢的游戏,课后还有一堆作业等等。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完全违背了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宗旨,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一)扼杀幼儿天性,严重损害幼儿身心健康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说得严重点,这种教育模式是对幼儿人性的粗暴践踏,对幼儿生理和心理的一种摧残,将会严重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严重影响幼儿心理的正常发展,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与社会要求相脱节,不符合新世纪用人的需要

在幼儿教育小学化这种教育模式下“培育”出来的幼儿,或是幼年老成式的“小老头”,或是俯首贴耳的“小绵羊”,或是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没有朝气,没有活力,没有开拓性和创造精神,难以承担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因此可以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与社会的用人需求是格格不入的。

(三)与小学教育相脱节,对小学教育形成负面影响

首先,幼儿园对知识的强化灌输和强制学习的做法淡化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败坏了幼儿学习的胃口,使部分幼儿对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害怕乃至恐惧,厌学情绪由此而生;其次,由于幼儿园抢学了小学低年级的部分知识,幼儿到了小学上这些课程的时候,容易因为“我已懂”而不专心听课,不认真学习,反而会使部分幼儿养成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等不良学习态度;第三,由于幼儿园缺乏专科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一定正确和准确,如不正确、不准确,幼儿到了小学便会先入为主,很难纠正,反而误人子弟。第四,幼儿园开设的一些课程未能与小学课程相衔接,如英语,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的学校并不普遍,即使幼儿园英语学得再好,到了小学三年级、四年级开设英语课的时候,原来在幼儿园所学的英语知识早就忘光了,其实并未能对幼儿的英语学习产生基础性作用或促进作用。

三、对策浅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阶段性,阶段与阶段之间不仅有量的差异,也有质的差异。每个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同的水平,有着不同的主要活动形式。幼儿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活泼好动,好奇好问,思维形象具体,个性初步形成……适宜的幼儿教育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应根据幼兒的年龄特征来安排。而幼儿教育小学化恰恰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它是利用幼儿的可塑性和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强行灌输给幼儿一些知识和技能,它更多地关注那些外显的短期效果,忽视了那些内在的、使幼儿具有发展潜力的素质的培养,扼制了幼儿潜能的自由、充分发挥,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发展都是不利的。

但要完全克服和清除幼教领域的小学化现象,需要全社会的的力量支持,并且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一)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指导、监督和管理的力度

政府职能部门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对引导社会观念转变、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巨大作用。对各级幼儿教育领导机构,不仅不能撤消,还要使之更健全、规范。幼儿教育管理部门要对市场经济下幼儿教育机构进行充分的调研,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一系列幼儿教育法规和管理文件,尤其是《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结合当地具体实际,科学地制定当地幼儿教育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与各有关部门协调,加强对各类幼儿教育机构的管理;负责对各类幼儿教育机构的业务指导,建立督导和评估监测制度;组织培养、培训各类幼儿园园长、教师,建立园长、教师的考核的资格审定制度;办好示范园和骨干园;指导幼儿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促进幼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从管理上紧缩小学化存在的空间。

(二)加强宣传,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上一篇:烤箱做生日蛋糕的方法下一篇:水泥购销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