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浅析

2024-05-29

唐宋诗词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浅析(精选6篇)

篇1:唐宋诗词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浅析

唐宋诗词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浅析(网友来稿)

海门悦来镇中 崔平

【内容提要】

人文精神生动而独特地反映了每个民族的文化本体和思想本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更凸显出道德至上,关注人性提升、生存价值的特点。在民族文化的精髓--唐宋诗词中,人文内涵含蕴深厚。大师们幽古深沉的人伦情怀,宠辱偕忘的人性生命意识,超然洒脱的人格精神魅力,以及忧国伤时的人生价值追求,无不闪耀着人文的光辉。本文揭示回顾与探寻传统人文精神的意义,试图将潜藏于民族文化沉淀中的传统人文精神激活,使之与现化人文精神相承接。

【关键词】

唐宋诗词    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

人类文化传统中的人文精神,一般来说,是指在有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思考中对人的主体地位、人的存在价值与世俗欲求的肯定与尊重。西方文化中的“人文”显示的是个体本位的底蕴,其肯定人的价值与欲求的世俗生活态度更加凸显。中国文化中的“人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其内涵更多的是人类世界区别于自然世界的法则和秩序。两者都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关怀对象,前者比较突出人的个性、尊严、自由、平等;后者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义务等。人文精神是人类以文明之道大化于天下的生命大智慧,是人类对自身精神的一种自觉养育和维护,是人文知识升华并内化到言行举止的德行。

本文所述的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从人文学科中提升出来的文化精髓、价值观念等等,其涵盖着对人的生存价值、人性的提升,是对人类命运、人类的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等终极关怀的关注。人文精神的核心是爱,具体体现在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

追逆历史,在儒家典籍中,“人文”一词深寓着道德教化的内涵。《易经》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说,其中“人文”喻指人事条理,而“化”则有教化、风化之含意,显露出人伦至上、道德经世之观念的端倪。其“群体本位”的思想取向使它力图将个人的思想与行为、个人的价值与尊严置放在“群体”利益的框架中予以考量,注重人的伦理主体意志的培植,强调个人对“群体”生存、发展的责任。因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儒家的人文精神为华夏民族精神的凝聚与塑造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受其熏陶,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振兴社稷国家,挽救民族危亡,不计个人名利,甚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留下了诸多珍贵的精神遗产。

唐宋经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地位。纵览历史横对现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传统优秀文化,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会虚无,就会异化,人文文化对感情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环境的造就非常重要,它还对启迪思维、培养灵感、孕育创新能力有巨大的作用。所以唐宋诗词在传统人文文化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地位。

首先,诗词是所有文学形式中最美的文学形式,而唐宋诗词体现了我国诗词史上最高成就。诗歌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她以她完美的形式,不朽的艺术审美价值折射出数不胜数的仁人志士的人性之美。诗词的背后有广阔无边的天地,有鲜活生动的形象,有流畅动听的音节,有真挚深刻的情感……可谓美不胜收。

其次,诗词还是最富抒情性的文学形式,对人的情感方面的熏陶是其它文学形式作品所无法比拟的。在吟诵经典诗词中,感情能逐渐获得升华,并逐渐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完善。

再次,诗词语言富有音乐美,余味隽永,通过极精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通过意象的组合反映出思想内涵,感悟诗词的内容、思想、意境及含蓄的语言须调动联想、想象和各种体验,极有创造性地启迪思维,熏陶情感。

二、唐宋诗词与人文内涵

唐宋诗词源远流长。千百年来闪烁着不朽的艺术光芒,古朴雄浑的子昂,清朗雄健的王之涣,闲静谈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抑的杜甫,清扬畅丽的白居易,精巧艳丽的温庭筠,凄婉优柔的李煜,闲雅清婉的李清照,豪放旷达的苏轼,雄放流畅的陆游……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向我们说话,向我们呈现他们整体的人格、气质、风骨,凸现出唐宋诗词在传统人文中的独特魅力,感受灵魂难言的欣悦和洗礼。

(一)人伦情怀体验

“教以人伦”(《孟子q滕文公上》)是儒家人文教育的要求。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华夏民族崇尚友道珍惜人伦形成一种风尚。在唐宋诗词中,这种人伦情怀是一种不但在空间上不分地域,普遍存在的情感,而且在时间上不分古今,十分持久而又十分高尚的情感。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说明只要世界上有真正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存在,那么即使在天涯,也可以互相安慰、互相鼓励,诗人高远的志趣跃然纸上。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和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都显示了友谊的深厚,襟怀的旷达。李白与王昌龄的关系不错,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李白写过一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诗,寄托自己的一往情深:“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生性豪爽,重视友情,留下的诗句还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与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芙蓉楼送辛渐》是这一类诗中的名篇: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作于王昌龄官江宁丞之日,诗人正遭谤议,送挚友远行,其凄切心情可知。临别所嘱,惟以玉壶冰心自明心迹,又是与朋友和亲人们的共勉之词。苏轼的《南乡子送述古》下阕中写词人送走了朋友归来后的感受,“秋雨晴时泪不晴”,词人面对荧荧的灯儿,听窗外绵绵的秋雨,友去的失落感让词人难以自持,恐怕是雨停了,泪水也不会停。在唐宋诗词中,这种人文性的体现并不是客观、静止的,孤立、冷峻的,而是与人文环境互为观照的,动态的探寻的过程,特别是在作品文辞表达上的“意”中体悟出来的,它是智慧的,深层次的,让我们感受到了友情的真诚与恒久。

友情厚重,恋情缠绵。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词人不是停留在抒发愁苦哀怨、离愁别恨上,而是以新颖的立意、高绝的境界,歌颂真挚而忠贞的爱情。词作显示出主人公纯洁高尚的心灵不为邪恶势力所屈服,对爱情真挚而专一的道德情操,也表达了词人的爱情理想。特别是词的下阕写离别,“柔情似水”开惜别之端,把情人相会时那种情意比作悠悠无声的流水,让人格外感到爱情的温柔缱绻。然而“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这将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进一步深化。一个“忍”字把他们那种悲痛欲绝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作者以高尚的精神境界迸发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千古名句,这是对牛郎织女深情的慰勉,歌颂的是地久天长的忠贞爱情,字字珠玑的警策之语,闪耀着人文的熠熠光芒,像这种追求自由,歌颂爱情,体现人性真爱的诗词数不胜数。有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情思的执着深挚;有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恩爱相依,同心相连;有柳永《蝶恋花》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恋情的忠贞不移,一往情深。另外李清照的词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挑选女性怅惘悲愁时所容易联想到的事物,以女性细腻的笔法加以组织,因而别有风致,如:“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丧失亲人的悲哀和理想破灭的失望等等交织而成的。因此,这“愁”往往表现得非常沉痛乃至凄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诗词韵味十足,空灵万分,有一种清高的意趣,一种淡远的情怀,一种幽长、哀怨的音乐美,给人以深邃的情感震撼。

恋情缠绵,亲情更深沉。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慈母的深情厚爱,亲切感人。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传唱至今。苏轼的悼亡妻的一首词《江城子》,尤显感人。“……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直抒生死隔离,思念难忘之情,吐露死者幽冥的凄苦,生者世间的辛酸,情深意挚。

中国文化之所以重视情感,是因为他自觉地意识到,情感是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内在需要,人而无情,不可以为人,但情感是理性的,它提倡高尚的情操、情趣、情怀。唐宋诗词中,洋溢和渗透在其中的浓浓的友情、恋情、亲情,如同醇酿一样,让人沉醉,代代飘香。

(二)人性生命意识

对于中国唐诗宋词的作者来说,文人仕途坎坷不平,但他们无不具有一种深刻的生命意识。他们对生命看得越重,由此导致的痛苦便越深。越是执着于自我,便越是感到难以摆脱自我的焦虑与苦闷。越是痛感于生命中时间的无情,无情的时间便越是给他们的内心以沉重的打击。他们想通过现实中的努力来增加生命的生理时间的有效性,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从挫折中奋起,努力抗争,以自我的顽强拼搏,为生命的发挥效用开拓出一条道路。然而,贬所荒凉,穷山恶水的侵袭,使生命的生理时间可怕地缩短着,加上起复无望,生命耗费于穷山恶水之中,生命的现实时间也在飞速流逝。更主要的是,前途渺茫,打击沉重,壮盛之年就这样缓慢而又迅速地度过,取而代之的是惊心的白发,衰老的心境。

自我生命的被抛弃,被拘囚,乃至逐渐趋于荒废的感觉,始终啃啮着他们的内心。时而被压抑,忧郁所捆,时而又想竭力去挣脱。人的内心是受着怎样的一种折磨与煎熬呢?

苏轼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多次被贬。曾被贬到黄州,密州等地。其间留下不少作品。仔细分析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会发现在苏轼的词中总有一个“从想不开到想开了”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就是受了优美景物的感染与启示,仔细看看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记承天寺夜游》《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等,都是这么个思路。都是一开始忧愤难解,辗转难眠,而后来见到了一个优美的景物,受到感染,摈弃了一切尘累,恢复了内心的淡泊与宁静。《念奴娇》也是一开始就在上下几千年、绵亘数千里的宏大境界上展开,在这样浩渺的时空框架中,发出人生短暂、功名虚幻的感叹,把人生挫折的懊丧引向高远之处,没有被贬斥击倒,表现出旷达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不甘沉沦的高傲性格。

再如,现实挫折把孟浩然“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拦腰截断,诗人深切地感到自我被压抑而无法向外展开,于是转而寻求内心修养的提高与发展。在这个时候,孟浩然所敬慕的陶渊明便成了他新的人生向导,孟浩然追寻先辈足迹,希望通过移情山水,放浪四海,伴花拥石的.隐逸生活,从而达到在自然中恢复真实的自我,并寻找自我超越的努力,这是值得我们钦佩和赞赏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这两句诗里面也有一种极大极深的感情蕴涵着。“他的情与万物的情有一种共鸣”,有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深厚的同情。这首诗表现最高的玄心,亦表现最大的风流。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孟浩然是幸福的,他把自己的人生境界由功利境界化到了天地境界,由我达到了无我,尽管这期间他甘苦备尝,但终于苦尽甘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就是晚年经过酷烈的痛苦煎熬后的孟浩然对美的感觉仍然没有丧失殆尽,例如《宿建德江》“移舟泊烟诸,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日暮时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孤月亲来抚慰漂泊的诗人了,诗人感到了一份难得的亲近。

而在王维诗中,他最爱用“静”“澹”“远”“闲”一类字样,还有“禅”“寂”“空”“无生”等佛家用语,他能够用静定从容的闲适心情,去观察大自然,抒写于笔端,作成绝佳的诗句。王维在诗艺上的成就,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于禅理的玩味与修习。正是由于他常以一位禅者的目光览观万物,才使他的诗有了一种其他诗人所难以企及的静美、澄旷、寂悦。特别是他在描写大自然中一刹那间的纷纭气象,是那样的清净与静谧,禅韵盎然,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等,往往荡涤读者之胸襟,给人以恬澹宁和的无尽遐思。唐宋诗词作品中,古代大师们超然物外,在大自然中寻求慰藉和寄托,达到“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的人性生命与宇宙自然合二为一的境界,无疑是在入世与遁世的矛盾中人性生命意识曲径通幽的显现。

古诗人在归隐被贬的同时,他们没有放弃对人生、历史的思索感悟,这是他们潜在人性生命意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不仅有开阔的视界,而且有一种超时距的跨度,显示出历史、现实、未来在这里的交融。表现刘禹锡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都是名篇。“王F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西塞山怀古》)诗人站在西塞山远眺的感慨,在他心中,是一种永恒与短暂的强烈对比:千帆竞发、铁锁沉江,无论是战降治乱、分裂统一,这一切比起默默无言的大自然来,都不过是过眼烟云,瞬间即逝。“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通过王谢这些士族的旧迹变为寻常百姓家的历史变迁,呈现了人们心灵深处常有的对一切繁华与高贵都会被时间洗刷净尽的叹息。

觉悟了生命的有限性,冷淡了世俗的争竞抢夺,体现的是一种审美化的人生态度,青山绿水,云月花草,呈现出风标情韵,抚慰着当时人的心灵。对自然的赞美,对隐居生活的陶醉和对世道官场的感慨交织在一起,最后达到对自己自由人性的肯定。

从唐宋诗词作品中,我们也应体悟到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受之于父母,更应献之于国家和人民。因此我们是否可以作这样的设想:面对一切的灾难,不必苛求每个人都成为英雄而失去生命,更不要动不动就以生命做抵押,而弃之如敝屣。要有这种意识:生命是人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一定要好好珍惜。

(三)人格精神魅力

任何作家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中,受到时代与社会的深刻影响。然而,任何一位有独特个性的作家,必定努力追求与坚持自己独特的人格。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构成了古诗词的主要内容,他们内心在思想行为上,自信,自许,自怨,自傲,高扬个体意识和主体人格,呈现出一种独来独往,我行我素的精神状态。他们鄙弃流俗,对官场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看得更加清楚,并且采取一种批判抗争和进攻不妥协的态度。就是在心灵倍受摧残,人格蒙受污辱的外力打击下,他们的狂放傲世和抗争精神更加表现得悲壮感人,是一种峻洁,伟岸,挺拔,崇高不可侵犯的阳刚之美。他们用他们的人格给孟子的几句话做了很好的注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读着他们的文字,我们立刻觉得摆脱了鄙俗,懦弱猥琐的庸人心态,以自信的勇气和信心走向悲壮而崇高的人生。

陈子昂轻财好施,慷慨任侠,二十四岁举进士,在朝十余年,多次直言陈事,不得用,辞职还乡。贯穿在陈子昂诗歌中的,是对人格理想的呼唤和塑造。以他的代表作《感遇》三十八首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为例,其基本内容,就是带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充满进取精神的对政治、道德、命运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观照与思考。如果说,在四杰的诗中已经反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生理想,那么,到了陈子昂,这种理想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与充实,更具有崇高之美。

在盛唐诗坛上,有一批位卑而名高的诗人,他们在仕途上落拓不遇,但意气风发的时代精神却激荡着其诗情,使他们的创造才华喷涌而出。尽管他们在题材上各有侧重,在形式上各有擅长,但都能拓展诗境、别开生面,使初唐以来以“风骨”为号召的诗歌审美理想得以血肉丰满地表现。王之涣一生只担任过小官,曾不屑于“屈腰之耻”拂衣去官。他今存诗仅六首,均是绝句精品,如《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在辽阔无垠的画面上,以白日运转、河海奔流为生生不息的世界灌注了无限生气。后两句由实入虚,升华为不懈追求、进取不息的感情境界。通篇对偶而不觉其偶,用笔疏朗而气势恢宏。他的《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边塞诗的名篇,其一云: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苍茫云海中万仞高山围绕一座永无春色的孤城,写出绝域荒寒之苦。但诗中画面雄壮阔大,声调从容豪迈而不落于凄切,仍可见出英雄本色。诗歌因此获得了俊爽的意气和遒壮的风力,这种充满了自信和展望的英雄性格,体现了唐人恢宏的气魄,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的诗歌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诗人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对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感受,把握现实而又不满足于现实,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如果说,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诗风的主要特征,那么,李白是以更富于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李白把济世理想和纵放不羁的个性自由统一起来,以求得圆满的人生。李白的个性之活跃和解放是少有的。 他一生以布衣之身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发出了最响亮的呼声: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的诗歌充满热烈的人生之恋,于旷放中洋溢着童真般的情趣,如:“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他的《行路难》三首之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即使写失路的忧愁,也没有丝毫寒促蹇涩的危苦之词,诗中出现的黄河、太行、海上、日边等意象,以及拔剑四顾的雄姿,扬帆渡海的遐想,都具有着壮美的情采。他永不安于寂寞和孤独,如《月下独酌》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辛弃疾对山河破碎的悲哀,对壮志成空的悲哀;岁月无情地流去,因这种悲哀更显得怵目惊心。然而即使词人在写他的孤独和悲哀,写他的痛苦和眼泪,我们仍然看到他以英雄自许、绝不甘沉没的心灵。而直到他晚年出任镇江知府时,所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仍是一面浩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一面追忆自己青年时代的战斗生涯,表示出不甘衰老、犹有可为的壮烈情怀。他的英雄的豪壮与绝望交织扭结,大起大落,反差强烈,更形成瀑布般的冲击力量。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从开头起,一路写想象中练兵、杀敌的场景与气氛,痛快淋漓,雄壮无比。但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之后,突然接上末句“可怜白发生”,点出那一切都是徒然的梦想,事实是白发无情,壮志成空,犹如一瓢冰水泼在猛火上,令人不由得惊栗震动。唐宋诗词中,不管是那种壮志难酬的孤独,还是仕途坎坷,世人别眼相看的寂寞,无论故国难归的忧怨,还是报国无门的愤郁,都在字里行间闪耀着人格精神魅力,即使时隔千百年,她的光芒依然照彻天宇。

(四)人生价值追求

尽管巍巍的封建政治舞台对广大知识分子充满建功立业不虚此生的诱惑,吸引他们按照儒家设计的人生阶梯奋力攀登,但受儒家入世传统思想的支配,古诗歌作家大多怀抱“济苍生,扶社稷”的伟大志向。他们爱国忧时,关心民生疾苦,即使在失职无位的处境下,他们仍然痴心不改。爱国爱民情思以一种深广的忧患意识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这么说忧国忧民忧时局是他们最可宝贵,也最感人的一种品格。 有“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的李白,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苏轼,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七首》其四)的王昌龄……

杜甫背负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沉重责任感,忠实的描述着时代的面貌和人民内心的悲苦。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和“百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的忧国忧民的深衷。杜甫不仅以儒生自命,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内心之中常常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深入其骨髓、融化到其血液。它使得杜甫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并用感情强烈的诗篇淋漓尽致表达出来,打动与感染读者。特别是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忠爱精神,这几乎成为杜甫一生坚持不辍的创作主题,我们读杜诗、体会儒家的思想意识,似乎儒家倡导的那些只能令人仰望的伦理观念就在身边、就活跃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之中,还可以说就发生在你我他的联系之中。许多人当自己处于不幸时,变得谁都恨,仿佛整个世界都欠他的,甚至要向所有的人报复。杜甫为人正与此相反,他在遭遇苦难时往往能想到比自己更不幸的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句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就是人的善根之所在,人生价值之追求。杜甫把人人皆有、但又不被人们关注的善念--仁爱精神用充满感情的诗句揭示出来、把它固化下来,并传达给后世的读者,用以培植人的善根,使人灵魂得到升华,这是诗不同其他一些揭露性文字意义之所在。因此,杜甫的伟大和杜诗的震撼的力量不单纯在于他对世上苦难的揭露和对苦难制造者的抨击;更在于他歌颂了人性中的善良、美好的一面,并满怀善意地描写它,希望它能发扬光大。

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他留下了一首《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中,他写道:“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是贯穿陆游一生的理想,也是他观察和评价一切的价值标准。从这一标准出发,他激烈地抨击那些苟且偷安之辈和朝廷的妥协求和政策,因为这使得民族的耻辱永远难以洗清,使他的理想一次又一次地破灭。

文天祥在从事复国事业的过程中,是清楚地看到南宋的覆亡无可逆转这一严酷事实的,但同时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人生选择,完成自己的历史责任,宁死不肯屈降。这种精神在今天看来,仍然可以理解为是人性的一种高贵气质的表现。在文天祥的诗中,反复表露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凛然气节,如著名的《正气歌》,以一系列历史人物的事迹赞誉这种“正气”的浩然博大,表明自己要保持人格的完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慷慨地表达出在民族和个人的艰危遭遇时为社稷捐躯的决心。

世间万物中,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感觉到了自身的尊严与价值,在家庭中,我们有了家庭价值;在社会中,我们有了社会的价值。任何一个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或感觉不到自己存活的价值的人,是不幸的,也是痛苦的。唐宋诗词作品正是通过他们独特的艺术构思和思想内涵来体现并提倡他们所尊崇的人生价值追求,以求自我实现,自我完善。

三、传统人文精神的回顾与探寻

人文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生活和人们的心灵之中,是传统社会与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形态。在剥离其形式主义的躯壳和为政治化服务的腐朽儒学的负面影响后,其有机、连续、整体的人文观,自强不息而又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人生意义和理想人格境界之追求等,都有其现实意义,通过创造性地转化,成为滋润现代社会和现代心灵的源头活水。中华五千年文明孕育的人文精神,是我们走在新时代的重要精神资源,是华夏大地、炎黄子孙精神生命的根基。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特别是作为其核心的儒家人文精神,有助于克服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棘手的困境,尤其有利于当代社会爱国奉献、明礼诚信、勤俭自强、团结友善等基本伦理的重建。但是我们遗憾地看到:人文、人类生命史的文化精髓渐渐卷入、流逝在实用主义或可怕的物流之中,古典诗歌早已浓缩成淡淡的身影,在墨香古卷的文字中沉淀下去,痼疾尘封、掩埋。

所以我们不仅要与时俱进跟上历史潮流,坚持历史意识,而且要弘扬传统文化中有生命力而又能够跨越时空的东西,坚持超越意识。这些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人的问题,是人的内在心灵与终极价值的问题。为此,我们需要同传统文化进行对话,同古人进行心灵的沟通,我们探析唐宋诗词等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领悟传统文化的深层底蕴及其“现代性”,立足于人的整体发展、终身发展来反思人文精神的当代意识,让高古的人文精神之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建塑现代人文精神,拥有丰富的精神后花园。

篇2:唐宋诗词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浅析

夜晚与白天一起,共同构成了诗歌的世界。在古代的诗人看来,明月是夜空的女神,是连接天空节律与人间冷暖,沟通理想世界与现实人生的小舟,月的阴晴圆缺,总是对应着诗人的悲欢离合。因此,诗人的静夜之思,总是与明月有着血缘般的联系。月光照亮和辉映着诗人眼中和心里的宇宙,月是诗人的知己,是诗意的化身、是诗思的源泉。月,就是诗。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月是太阴,日是太阳;太阳对应于男性、父亲,月亮对应于女性、母亲。在封建政治与伦理生活中,太阳与君父等等,处于中心和独尊的地位,显得威严、庄重、高高在上而不可亲近。太阳的光焰太强烈、太灼人,而君父的影子太高大、太浓重了,太阳和君父在政治与伦理生活中霸权地位的取得,与其在诗的国度里的隐退之间似乎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诗人们发自内心热情讴歌的往往不是君父,而是母爱;他们的诗笔描绘得最美的似乎不是太阳,而是月亮。而月亮也总是以母性的、柔性的光辉抚慰着诗人寂寞的心,温暖和照耀着诗人的世界。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栏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的这首《寄人》便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这样的思致和情调。张九龄《望月怀远》有云: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此诗是写未梦时,《寄人》则写已梦时,而其情其景都脱胎于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人在天涯,遥夜相思,唯有明月可以相共,唯有梦中可以相逢。因此,明月便常常成为诗人乡情相思、离愁别恨的寄托和象征,成为诗人抒发深切关怀与真诚祝福的表征与触媒。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属于前者,而王昌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则属于后一种情况。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词句更成为千百年来人间最美好的祝愿之辞。

明月既成为亲情友谊、离愁别绪和寂寞情怀的象征,则望月而怀远,见月而伤情,是诗人常见的特有情结。李白《玉阶怨》:王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王建《十五夜望月》有云: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即是睹月而有所思。杜甫身经离乱,对亲人、对故友一往情深,而其思念亲友之诗,每每与月夜相关: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这是想念妻儿之诗;《月夜忆舍弟》中二联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之语;《梦李白》系念流放江南瘴疠地的李白,思而成梦,有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之句。甚至寻访昭君故里,发思古之幽情,也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明月,与诗人一样深沉而多情,温暖着离情与客思,也照亮着离魂返乡的路。正因为如此,姜夔《踏莎行·燕燕轻盈》: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更显得清苦、沉痛和苍凉。连多情的、慈母般的明月都似乎已阅尽沧桑而无动于衷,清冷漠然地旁观人间的离合悲欢,还有什么比这更沉痛的呢?王国维《人间词话》说最爱白石的这两句词,正是因为这样的词境写尽了经历战乱后的词人的沉痛与悲凉。其《扬州慢·淮左名都》: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也是这样类似的写法,无情被写作有情,而有情又复转而为无情,这是愈转愈深的加一倍写法。

嫦娥奔月,月兔捣药,吴刚伐桂,面对皎洁的月光,千古的诗人萌生过多少这样奇异的想象,创造出几多如此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李商隐则由月亮神话别出心裁地幻化出看似热闹中更显清寒如许、凄凉无限的意境: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诗人笔下的月光世界常常是清寒的、凄怨的,而且总是伴随着清怨的音乐之声。王维《新竹诗》云:细枝风响乱,疏影月光寒。岑参《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有月色冷楚城,寒光透霜空之句。王昌龄《巴陵别刘处士》:竹映秋馆深,月寒江风起。柳宗元《新植海石榴》:月寒空阶曙,幽梦采云生。韦应物也有月寒秋竹冷之句。都写出了凄清如许的情韵与色调。王昌龄《从军行》诸作,时或写到明月,而成千古名句,如《出塞》二首其一之秦时明月汉时关。《从军行》七首其

一、其二: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一轮皎洁的明月照耀着从秦汉到今时所有离别的人们,照耀着边关的将士和闺中思妇,也照耀着悠悠羌笛与琵琶的撩乱之音。高适《听张立本女吟》有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之句,钱起《归雁》: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李贺《李凭箜篌引》极写箜篌之音,可以惊天地、泣鬼神,而以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作结,那凄清的月色常常伴着凄怨的乐音。大诗人欧阳修《梦中作》夜凉吹笛千山月一语,真将那月色、将那笛声写绝了,而苏东坡《前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一节,击空明分泝流光一歌,其声呜呜然一段,也将那月、那歌、那箫写得如此空灵、凄怨和动人,明月,成为诗人千古名作的诗心和灵光。

月光下的天空,月光下的大地和海洋,月光下的山河,月光下的明湖、幽涧和清泉,月光下的梅、竹,月光下的霜露,月光下的笛声和醉梦,这一切,构成了诗人的世界。是明月,妆点着诗人的江山,成为千古诗人不绝如缕的灵感和源泉。月出皎兮。皎洁的明月辉映着诗人的诗思和他心目中的女神,赋予她嫦娥仙子般动人的美丽。诗人的明月之诗常常有神来之笔。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月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化无形的无情的月光为有情、有形、有韵律、有动感、有生命的存在。流光一句,把月光写活了,也写足写透了。月华如水,弥满洒落天上人间,与思妇如雪花一样无处不在的忧思正相融浃。宋之问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之句,白居易《忆江南》写道: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其《寄韬光禅师》也有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的诗句。钱易《南部新书》云: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桂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西湖民间故事亦有中秋夜月中桂子落于灵隐寺沙沙有声的传说。这是多么美妙的奇思异想和艺术直觉啊!在诗人仰望星空和月宫的想象与神思中,那月中的阴影仿佛真是桂树,而当此良夜,那月中桂子理应飘落人间天堂而香浮天际、落子有声的。上述诗句把这种直觉式的观照和感悟诗意地传写出来了。

明月催发了多少伟大诗人的诗兴,滋润了他们清风般的诗笔?明月,象艺术女神一样,以灵性的光辉不止一次地照耀着诗人王维的瑶琴和乐思,照耀着他笔下的空谷和山涧,照耀着自开自落的桂花和小鸟绿色的歌吟,照耀着浣纱的少女和她们归去的路径。明月曾伴随着李白的诗酒生涯,其《把酒问月》云: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王夫之《唐诗评选》称此诗于古今为创调。的确,把酒而问月,问月之所由来,问月之所经行,问月之归程,问月之芳邻,问月之所见,问月之所感,句句是问,句句是答,而归结于浩渺的时空和对天上人间的美好愿望。这只能是为谪仙李白所独有的千古一问。苏东坡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诗思得于李白此诗为多。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月下孤斟独饮的寂寞中,却能幻化出对影成三人的热闹场面,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的热闹,更显现了诗人的寂寞和孤独。作为高华绝代、独步天下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心性中必有他所独有而他人无法理解的精神诉求吧?他也必有无以名状的孤独感和寂寞心吧?唯有明月伴随着诗人,照耀和抚慰寂寞的诗人,《静夜思》所描绘的不正是这样的情景吗?传说李白最后是醉中赴水捉月而死的。虽说并不可靠,我们却愿意相信也如此想象诗人最后的归宿。唐代诗歌中,写月的名章迥句可谓俯拾皆是,不胜枚举,凡名家,必有写月的好诗好句。唐代以后,李后主有其不堪回首的如钩的秋月,柳永吟唱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王安石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之句。宋代词史上,吟咏中秋而可称双璧的是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张孝祥同调的《过洞庭》,张词曰: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两词相较,苏子以谪仙人般的想象、哲人的玄思和一往情深、广被天下的赤子之心见长,张词则以驱遣万象、描绘境界的豪迈气概与手笔见长,而意境之清寒高远,心胸之澄明超旷,此其所同也。

唐宋诗人的创作中,咏月写月最好的诗人当推李太白与苏东坡,但最好的月诗则恐怕要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了: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篇3:唐宋诗词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浅析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二字, 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中国,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人文在《易经》中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中国古代的人文, 是指礼教文化, 一方面强调内心修养, 使人成为有德行有善心的人, 另一方面强调掌握礼乐仪文、琴棋书画等文化艺术形式或技能。在西方,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文”指的是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理解力和批判力等理想的人性。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 出现了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思考。

现代学术界把人文精神定义为依靠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 结合生活实际, 通过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批判与超越精神, 以及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批判和思考。它是以对人生价值的终极关怀和现实关切相结合为原则, 以实现完整人性为基础, 以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生活方式, 它对人的生存发展起着定向或定位的作用。作为人文科学的历史教育, 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 是通过授予受教育者的历史知识, 使其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得到发展, 通过历史的熏陶与潜移默化, 提高其自身修养与素质, 学会做人。

二、中学历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历史乃人文之本, 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历史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 更要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文素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 从人的角度重塑历史教学,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历史学是对人类既往生活的记载、认识, 历史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例如从“匈奴未灭, 何以为家”的霍去病到“精忠报国”的岳飞, 从“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历史人物所表现的都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 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历史教学中我们提倡人文精神,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 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 明确了为祖国勤奋学习的目的。

2. 通过祖国悠久文化遗产有关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国家。千百年来, 这些丰富的遗产激励着每一位华夏儿女自强不息、奋勇前进, 是我们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如中国古代的瓷器, 通过对瓷器的学习, 让学生了解精美的瓷器是我们民族的瑰宝, 它能表现出各个历史时期的进程, 反映每一个时期的时代特征。通过启发、诱导, 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审美能力, 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又如唐代妇女多彩多变的服饰, 处处显示出靓丽、浓艳的色彩, 各种造型都很丰满, 雍容之中显示着富庶, 说明这一时期国家经济的繁荣与人民生活的安康。唐代服饰所呈现出的包容、开放、大气、进取的文化精神, 是我们培养人文素养的宝贵财富。通过学习, 学生可以了解到历史之美、文化之美, 使学生从内心确立其对真、善、美价值的追求, 开阔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陶冶学生的人格情操, 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3. 通过历史事件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无限创造力的民族, 在科技、文化等众多领域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历史上通过改革创新而带来了社会大治的史实举不胜举: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以及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加强自己的统治, 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采取的各种政治经济改革措施等。这些改革无一不表现出改革所具有的锐意创新、不墨守成规的改革精神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 这些改革为国家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篇4:浅析民法中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民法;人文精神;权益保护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其是民法保持活力的关键因素。我们要全面厘清人文精神的实质内涵,剖析其与民法的共生发展历程,明确民法中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这样方能为促进民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有益借鉴。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始于文艺复兴时期,其核心在于关心人的需要,弘扬人的理性。人文精神的核心观念有三个:一是人本观念。人本观念简而言之就是以人的存在为衡量社会选择的标尺。人类有追求幸福生活和人格尊严的权利,这种对人之为人的价值追求,提倡的乃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相互包容,关怀的重点在于对现实生活中人本身的全面价值。二是个体观念。个体观念是相对“君本位”观念而言的,要求国家、政府,要尊重个人,要以保护个人权利为目的,反对任何形式的专制主义。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政府权力是人民授予的,假如人民认为有必要,有权随时收回赋予政府的权力。个人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能否得到合法合理的保护是衡量包括组织、社会,乃至政府一切行为的标尺[1]。三是自由观念。在人的权利体系中,自由是最为宝贵的,只有民主的政府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是保护人民自由的政府。当人民的自由得不到保护的时候,政府的权力就应当被取消。自由观念同时是指“每个人”的自由,只有尊重他人的自由,才能有自己的自由,争取自己的自由,决不能损害他人的自由。

二、民法中人文精神溯流

民法中的人文精神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在法治论中都强调法律是理性的命令,法律是神袛和理智的体现,为西方法治之路提供了良好的智慧基础。随后,雅典城邦民主制透射出人类最早的民主曙光,充满了民主与法治精神原创智慧的古希腊法律思想非常鲜明地表现出法律至上、尊重个人权利、尊重人的价值的人文精神[2]。古罗马时期出现了罗马私法,要求只有独立自由的主体,才能成为劳动产品的所有人,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去交换。14世纪,人们发现如果希望得到安宁、幸福的生活,理性地理解和规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政府的关系,需要恢复罗马法里的东西并加以改造这里的罗马法其实主要就是罗马私法,即民法。19世纪,民法获得极大的发展,而这种发展首先表现在对古代民法主体不平等的否认和对所有自然人格的恢复上。如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确立了个人为中心的主体制度。20世纪以来的现代民法,对近代民法确立的抽象人格、契约自由进行了修正,顺应了弱者保护的潮流,注重从经济力量强弱对比的角度进行利益平衡,运用身份、契约两种手段调整民事法律关系。国家借助身份调整民事关系,干预经济力量的自由放任,确立弱者保护思想,实现社会实质正义。总之,现代民法的人文精神始终都是以自由、平等为核心,可以高度概括为完整人性和严格自由主义。

三、人文精神在民法中的体现

1.注重人格权的保护

人格权是社会和个体生存发展的基础,属于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一种基础性权利,其具体包括个体健康、名誉、肖像、隐私等人格利益。20世纪以来,高科技的发展提出了人格权保护的新课题,如对个人生活情报的收集和泄露,对个人身体隐私的窥探、对生命信息和遗传基因的保护、对环境权的保护等。此外,随着法治的进步以及对于公民的人格保护的扩张,出现了许多各种新的人格利益,如对于通过造型艺术获得的形象的保护、对于死者姓名和名誉的保护、对于遗体的保护、对于具有人格纪念意义的物品的保护等都需要在民法的人格权制度中有所反映,这就要求民法必须加强人格权利的保护。在现代民法中,人格权的重要意义日益凸现,其类型与具体内容都得到了极大丰富[3],民法的人格权保护更加明显。

2.注重弱者权益的保护

随着社会经济结構发生巨变,社会组织空前复杂庞大,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对于国家和谐、稳定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民法对此的调整力度也迅速强化。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保护消费者。法国民法承认消费者可享有“直接诉权”,对与其无合同关系的生产者、销售者提起诉讼,德国民法承认了“附保护第三人作用的契约”来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等。另一方面是保护劳动者。如国家规定最低工资标准、资方解除合同的限制及相应的补偿、对格式条款和免责条款的限制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注重权益保护的规范性

现代民法的规范性主要体现为合同管理更加严格。一方面现代民法对合同的形式做出了明确限定,在消费者信贷合同、住房租赁合同、培训合同等中越来越要求采取书面形式,形式上的要求体现了对个人的具体生活利益的关切,充满着人文精神。另一方面现代民法对合同的格式条款管理更加严格,并已成为当代合同法发展的重要趋势。20世纪中叶,各国立法大都高度重视对格式条款的规制,以色列、瑞典、英国、德国等通过单行立法对格式条款施以种种限制。除了上诉两点外,现代民法的规范性还体现为强制缔结。强制缔结即指在特殊情形,个人或企业负有应对方的请求与其订立合同的义务,非有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承诺。如我国《合同法》第289条明确规定“从事公共运输的承运人不得拒绝旅客、托运人通常、合理的运输要求”。

参考文献:

[1]孟庆吉.论现代民法的人文精神与市场经济[J].前沿,2012(1):88-89.

[2]刘耀东,樊志军.民法的人文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2(1):160-167.

[3]袁日新.论民法的人文精神[J].理论界,2007(5):86-87.

作者简介:

篇5:唐宋诗词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浅析

有不少人认为中学语文教育最大的缺陷就是脱离时代,生活在象牙塔内,陈腐保守,不思进取,所以语文教育改革首先要从紧贴时代入手,反映最新的时代浪潮。这是一种非常要命的误解。实质上中学语文教育必须要有专属自己的精神特质,而不是什么形而上的意识形态或形而下的技能技术。这种精神特质便是人文精神。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现状

书籍是引领人类从洪荒到启蒙的捷径。而对今天身在校园的孩子来说,健康的贴近他们心灵的课外书,对他们个人气质、智慧、修养、能力的提高,对他们人文精神的提升,必然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北京青少年读书办公室针对北京部分8岁至16岁孩子的读书情况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3%的孩子有阅读课外书的愿望,77%的孩子喜欢阅读小说类书籍,16%的孩子喜欢诗歌、散文类书籍。但现在孩子手中“课外书”76%都是考试类书籍。

事实上,当前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重的。但可以肯定,学生阅读面的狭窄,阅读层次的浅薄,是学生人文精神匮乏的重要原因。其实,学生人文素养仅仅依靠中学语文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本身,打着深深的知识性、政治性烙印,也比较缺乏人文元素。加上中学语文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被语法、词汇和结构等因素肢解的机械僵化的知识与技术教育,很难给学生带来思想陶冶和人文情怀。

二、什么是人文精神?

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源于古代希腊,是在文艺复兴中同基督神学的斗争中成长起来,形成完整的理论和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因甚少自由的人的观念,人文精神极为淡薄。

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形而上的范畴,一般指的是对人的终极关怀,比如对人的价值、权力、命运等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它是人的灵魂的食粮,没有它,人的灵魂也就不复存在。李政涛曾提出“有灵魂的教育”,他将之解释为: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智慧、美、真、公正、自由、希望和爱,以及建立与此有关的信仰,真正的教育理应成为负载人类终极关怀的有信仰的教育,它的使命是给予并塑造学生的终极价值,使他们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而不只是热爱学习和具有特长的准职业者①。即认为人必须超出现象世界进入实体世界,即从小我成为本体世界之大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精神境界的提高和人格的发展与完善。②这些都是对人文精神的较好阐述。

三、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

语文教育应是美好记忆的传输,它的核心便是人文精神。站在这一个世纪的台阶上,面对新的社会形势,中国的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意识到:该是呼唤人文精神复归的时候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尤其要带着忧患意识身体力行。

1.通过教材引导学生吸纳人文精华。文学宝库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人文世界,这些名著名篇中融会了世态百相,凝聚了人间真情,沉淀了历史精华,囊括了大地沧桑,是人文教育的极好教材,除了课堂的教材外,还要广闻博记,感受语文本色。如今在全国推广的语文新教材给了我们一个机会。长久以来,语文课本被等同于政治普及读物,学生得不到美的享受,自然不感兴趣。而新教材强调选文的作品属性,淡化其应用性、政策阐释性。像全套书中文学作品约占60%,其中高二全是文学作品。第三册甚至一口气选录了32首古今中外的诗歌。学生第一次正式有了文学欣赏的权利,而教师也第一次正式有了从文学角度讲解课文的权利。”③这就意味着我们有了解析人文精神的最好途径

2、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及时地、经常地向中学生推荐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视听材料,让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多民族、多国家的多元文(下转第126页)(上接第124页)化,开拓视野,并在比较、撞击中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培养愿意、乐意接受多元的优秀的文化熏陶的习惯和自觉鉴别精选视听材料的能力。这对于净化中学生的“听”“读”信息源,丰富中学生的“理想世界”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多与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视听信息零距离接触,本质上就是打破时空界限,在与仁人志士、智者哲人、语言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沟通,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使中学生在树立理想和确立人生的起点就站在人文精神的制高点,这对中学生的终生学习与长远发展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3、与时俱进,积极改革中学语文的“教法”与“学法”,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在高中学生中因人制宜、因文制宜、因地制宜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掘教材以及其他教学资源中的人文精神宝藏。中学语文教材选入了对高尚情操的陶冶、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未知世界的探求的美文,它们能启迪学生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给学生的“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以生命的亮色;选入了重在美好人性开发与启蒙的美文,它们能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尊严、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美好,引导学生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选入了优美的神话传奇、寓言、诗歌、科幻作品,它们能激发学生对人类智慧、想像精神的领悟,在给学生以丰富美感享受的同时开发他们的想像力……

当然如何让中学语文教育中失落已久的人文精神复归,这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在观念杂出、变革纷仍的现代社会里保证我们的青少年人格精神的完善健康,这是关系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试从人文精神的原则内涵以及教师的素质进行了初步的论述。粗浅之论,权作引玉之用。真心希望我们语文界更多的专家学者一齐来出谋划策,使人文精神的复归早日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李政涛:《没有灵魂的教育》,《方法》1998年12期。

[2]转引自《人文精神寻踪》,高瑞泉、袁进、张汝伦、李天纲,《读书》1994年4期

篇6:唐宋诗词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浅析

2015年上映的美国影片《荒野猎人》是根据真实的人物故事改编而成。影片叙述了男主人公——皮草猎人休•格拉斯的传奇经历。来自白人世界的格拉斯深爱自己的妻子——一个印第安波尼族的女人,但她却在西部扩张运动中被其他白人所杀害。格拉斯带着自己的混血儿子加入了一个皮草猎人的商队。然而在一次打猎过程中,格拉斯被一头大灰熊重伤,为了不拖累整个商队,队长雇佣了两个人——约翰•菲茨杰拉德和吉姆•布里杰留下来照顾他。但菲茨杰拉德却杀害了格拉斯的儿子,霸占了他的财产,并说服胆小懦弱的布里杰将格拉斯抛弃在荒野中等死。然而格拉斯却凭借顽强的毅力,历经万般痛苦折磨,在荒野中存活下来,并开始了复仇行动。

《荒野猎人》这部影片描述了一个富有英雄主义色彩的杀敌复仇的故事。摄影师利用镜头展现出格拉斯在逃难过程中遭遇的种种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印第安人的追杀、同伴的抛弃背叛、灰熊的袭击、急流悬崖等等,使这部影片看起来像是一部灾难片。但仔细解读,却可以体会到其中深藏的人文主义精神,体现出人类的自我关怀,思考了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关系。

二、《荒野猎人》中反映出的人文精神

(一)男主人公格拉斯在绝境中永不放弃的进取精神

在《荒野猎人》这部电影中,男主人公格拉斯一直在努力地求生存。在影片开始不久,倒霉的格拉斯遇见了身躯庞大的灰熊,摄影师用长达5分钟的镜头真实地拍下了格拉斯在猛兽的撕咬袭击下,虽然毫无还手之力,却一直努力抗争,永不放弃活下去的希望,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随后,格拉斯的儿子被残忍自私的队友菲茨杰拉德杀害,他本人也身受重伤被抛弃荒野,埋在土坑里。然而即使在遭受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打击下,格拉斯也没有放弃生的希望,他顽强地爬出了坟墓,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开始了求生之旅。在没有任何武器的情况下,为了填饱肚子,格拉斯生吃过活鱼以及动物的内脏,这在文明人的眼中显然是野蛮的表现,但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活下去的能量。后来,格拉斯又遭遇了大自然的另一重考验——一场暴风雪袭击了他。为了躲过这一劫,格拉斯掏出了死马的内脏,赤身躲入马腹中取暖。与此同时,他还要躲避印第安人的追杀。但最终格拉斯克服了重重困难,永不放弃,回到了白人聚居地,并为儿子报了仇。这一过程彰显了人类在绝境中勇敢顽强、努力进取的人文精神。

(二)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冲突与和解

影片《荒野猎人》中,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冲突与和解表现在多个方面。影片开始,皮草猎人们利用手中的枪支弹药打破了大自然的宁静美好,为了获取毛皮,他们猎杀了大量的野生动物,这是人类文明与大自然的冲突与对立。还有,在荒野中,他们时时可能遭遇野兽的袭击,还要忍受恶劣的自然环境,生存受到了大自然的严重威胁。此外,影片中皮草猎人们还被大自然的使者——印第安土著居民追杀,而土著居民又在西进运动中被白人大量屠杀灭族,这都体现了文明与自然之间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

然而,当格拉斯被同伴抛弃,面临生死危机时,大自然却如同宽容的母亲一般,为他提供了生存下去的条件,给予了他力量的源泉。首先,在家园被毁,爱妻被杀,儿子遇害,自己又身受重伤之时,摄影师用明亮丰富的色调显示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令格拉斯重拾生存的勇气。随后,大自然用各种方式帮助格拉斯创造出生命的奇迹。在荒野中,格拉斯利用河流、鱼、野牛等获取生存所需的水和食物。当他骑马掉下悬崖时,树丛的缓冲使他活了下来,死马又使他避过了可怕的暴风雪。还有自然的使者——印第安人,也对格拉斯伸出了援助之手。格拉斯在逃生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陌生善良的印第安人。他搭建起棚子,救助了虚弱的格拉斯,两人之间甚至产生了温暖的友情。还有格拉斯死去的印第安妻子,她总是在格拉斯离魂之际,在他耳边细语,“As long as you can still grab a breath,you fight,keep breathing”(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得不战。深呼吸,不要间断,深呼吸。)这使格拉斯获得了有力的支撑,又继续为生存而战。还有另一名印第安女性,她被白人所掳受辱,被格拉斯解救,后来在印第安人与格拉斯正面相遇时,网开一面,并没有杀死他。

三、结语

影片《荒野猎人》与以往美国的西部片有着很大的不同,通过男主人公格拉斯为了生存下去,与同类、与自然的生死搏杀,展现了善与恶、生与死、人类文明和自然地冲突与和解。影片反映出强烈的人文精神,引发观众思考——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应该如何处理和自然的关系,达到两者的和谐共处。

摘要:电影《荒野猎人》是2015年上映并荣获第88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摄影奖的一部美国西部影片。虽然电影中充斥了大量血腥暴力的镜头,但依然无法掩盖其浓郁的人文精神。本文通过对电影内容的深入分析,从影片中男主人公永不放弃的进取精神,和文明与自然的冲突与和解两个方面,探讨了这部电影中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荒野猎人》,积极进取,文明与自然,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庞克.荒野猎人[M].贾令仪,贾文渊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关晶.北美殖民时期主流文学与印第安人形象[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3]赵晖.文明的入侵与野蛮生长——评电影《荒野猎人》[J].电影评介,2016(10).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唐宋诗词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浅析】相关文章:

论唐宋诗词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功能09-11

唐宋诗词05-09

唐宋诗词大纲06-15

唐宋诗词经典范文06-01

唐宋诗词王维剖析07-17

唐宋诗词鉴赏05-15

唐宋诗词研究试题05-20

唐宋诗词的现代意义04-28

趣说唐宋诗词之最07-12

第九讲唐宋爱情诗词08-06

上一篇:诚信,永不凋零的心灵之花(演讲稿)下一篇:开展党建示范点活动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