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发展

2024-08-22

商贸发展(共6篇)

篇1:商贸发展

**县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调研

近年来,**县坚持从县情和行业的实际出发,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市场体系建设初具规模,流通结构明显优化,商贸流通业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

一、发展现状

1、城乡市场日趋繁荣。2013年,全县商贸流通领域企业和个体户**户,其中:企业**户,个体户**户,从业人员

1.82万人,同比增长**%。商业建筑总面积达*万平方米以上,各类城乡市场*个,物流快递达到*家。全县已基本形成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并存、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为主体的多层次、多门类的商品市场体系。

2、开放领域不断拓展。在全县招商引资中,先后引进**、**等多家连锁超市和银座、**等多家连锁餐饮店,修建的时代广场大型商业步行街和**建材灯饰城等大型商贸中心,有力促进了**县商贸流通市场的良性竞争。

3、发展层次加速提升。一方面,连锁经营发展迅速。目前全县连锁超市已达*家,便民店**家。另一方面,现代物流配送方式和相关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和推广。一批现代化、信息化的商业设施正在建设和应用,配送、代理、租赁、1拍卖、典当等经营方式逐步普及,电子订货、网上交易等营销方式初现雏形。

二、主要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比较迅速,但与周边县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重视程度不够。近几年我县对发展工业、建设新农村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而商贸流通业基本处于放任自流、任其发展的状态,没有像支持农业、工业那样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

2、规划引导缺失。全县商贸流通规划还停留在一般性、零散性、滞后性的层面,没有形成一个专门性、系统性、超前性的规划。这种规划引导的缺失,使我县商业网点建设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网点建设随意性大,城市建设与商贸项目开发难以协调。如县城南街农贸市场,由于缺乏科学论证,建起后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3、市场功能单一。**县农副产品丰富,但优质品率、深加工率低,基本只在县内这个小范围内流动;加工制造业薄弱,可向外输出流通的工业产品很少。因此,从总体上说,我县尚属典型的生产生活用品消费型城市,还没有形成辐射功能较强、大进大出的市场流通体系。

4、规模档次较低。我县现有商贸流通设施档次不高,各专业市场的仓储、运输、配套服务功能不完善;商居混杂

严重,资源整合不够,商业利用率低;经营者各自为战,经营的组织化、规范化、集约化程度低。县城内专业市场只有*个,且市场规模小。目前新型业态发展虽快但规模过小,流通领域从设施到管理手段相对落后,流通现代化总体水平还不够高。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把发展商贸流通业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建议成立由政府主导,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县商贸流通业发展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商贸流通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抓紧制定全县商贸流通总体规划,明确商贸流通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举措,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到责任单位。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建立商贸流通业发展政府引导资金,重点解决商贸流通业总量偏小、竞争力弱、体制改革滞后等问题,优先扶持企业新建或扩建物流基地、配送中心、仓储等基础设施,推动全县商贸流通产业的集聚和服务功能的提升。

2、完善基础设施。一方面,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引导一批国内外流通企业进入县工业园区建设物流中心,建立配送网络,增强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等多项功能。另一方面,加快物流信息系统和运输系统建设。建设一批专门网站和门户网站,建立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安全、高效应用系统和数据库,提供迅速、准确、及时、全面的物流

信息服务。加快交通体系建设,完善路网结构,提高货物吞吐能力。

3、提升产业层次。一是着力完善流通网络。在发展壮大超市、专卖店、专业店等新型业态的同时,积极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向电信、旅游、租赁等多种行业拓展,提高连锁经营的总体规模和水平。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积极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二是致力发展电子商务。重点支持苹果、黄花、白瓜籽等加工营销企业开展农特产品网上营销,培育发展电子商务流通市场,科学引导流通企业发展。加强城市物流配送体系研究,规划建设好为各大专业市场开展商品储存、配送、信息化服务的物流园区。

4、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强化市场监管。组建商务综合执法大队,加大依法治商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打击假冒伪劣和商业欺诈,规范商贸流通市场秩序。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广泛吸引外资、内资以及民间资金,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通过外引内联破解商贸流通发展的资金“瓶颈”,提升商贸流通发展的规模、档次和水平。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公招选拔一批、整合调配一批、培训提高一批的办法,建设一支商贸流通管理人才队伍。坚持把

引进资金与引进人才、引进先进管理技术结合起来,不断优化商贸流通经营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结构。

篇2:商贸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自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思想以来,学术界对城乡统筹发展进行了各方面研究。姜作培、季建林(2004)等在《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研究》认为统筹城乡发展应该包括四层含义:一是城乡互通;二是城乡协作;三是城乡协调;四是城乡融合。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七大目标,即努力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城乡人口一体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城乡市场一体化、城乡社会一体化、城乡制度一体化[2]。

商贸流通作为连接小产与消费的桥梁、纽带和国民经济的主要先导产业,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但对于城乡商贸这方面的研究相对减少,学术界普遍关注与城市的商贸流通或者单方面的农村商贸。自2007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重庆市和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同年8月6日,重庆成为首个全国城乡商贸统筹发展试点区以来,部分学者逐渐把目光转向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城乡商贸一体化、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等研究上。

一、城乡商贸统筹的内涵与目标研究

城乡商贸统筹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梁云(2009)认为城乡商贸统筹是指城乡商贸发展的统一筹划、协调运行。其目标取向不是消除城乡市场差异,实现城乡市场一致化、一样化,而是加强城乡商贸的整合和对接,充分发挥城乡双方优势,实现城乡商贸的相互融合与双向互动。城乡商贸统筹实质上是城乡商贸结构的新安排,关键是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建立城乡互通的流通机制与制度,实现城市流通体系与农村流通体系的有机衔接和联动运行,核心是城乡商贸资源的统筹配置,重点是城乡市场的统筹发展,以城乡市场的一体化推动城乡间商品和服务、资源与要素的顺畅流动,使城乡资源通过市场的联结实现共享,实现城乡市场的开放和融合,充分发挥商贸流通的先导性作用,以贸促工、以贸促农、以城带乡、以

乡促城,实现城乡互动发展[2]。

对于城乡商贸统筹在城乡统筹中作用,张智(2009)认为无论是城乡通开或是城乡协作还是城乡协调以及城乡融合,商贸统筹都是其应有之义,它能为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市场一体化、城乡社会一体化等创造条件[3]。

应樱(2011)则认为我国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乡市场充分融合,促进商贸经济实力总体提升的关键,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加强城乡商贸发展的一体化、共同化[4]。

二、我国城乡商贸流通现状研究

(一)我国城乡商贸流通面临的有利环境

通过改革开发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城乡经济都得到了加大发展,城乡商贸流通业也面临这许多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的环境。应樱(2011)认为目前国家高度重视国内贸易工作,而且很多地方有自己城乡商贸发展的优势,商贸流通产业基础较好,另外,商贸流通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较好。这些都给城乡商贸流通提供了有利环境[4]。张如意(2011)则从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形成的外部条件入手,认为我国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的完善,城乡教育差距的正在缩小,为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5]。

(二)我国城乡商贸统筹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乡商贸统筹还处于缓慢发展之中,在推进城乡商贸统筹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黎筠(2009)就重庆的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分析出在推进城乡商贸统筹发展中存在,认识不到位,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乡配套服务及市场管理差异大,城乡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以及城乡商贸流通市场体系规划滞后和政策及保障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6]。张如意(2011)认为我国流通体系中存在农产品流通中农户主体地位缺失,农产品流通成本较高,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设施差、交易方式落后和城乡消费品市场分割等问题

[7]。应樱(2011)指出我国城乡商贸流通统筹仍然面临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研究不够,措施不力,流通规模不大,人均消费水平低,开拓农村市场难度大,城乡物流发展不平衡,市场调控难度增大,商业文

化发展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和矛盾,应当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4]。

任保平(2010)通过对我国城乡市场结构、城乡市场交易额、城乡商贸业态结构、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等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我国在这几个指标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由此造成了城乡商贸流通发展的二元格局。而这种二元格局也正是城乡商贸统筹需要面临的问题[8]。通过实证,任保平分析得到虽然农村的商品市场数目要多于城市商品市场的数目, 但是城市商品市场数目的增长速度要大大超过农村,且农村市场商品数目的年增长速度为负值;城市商品市场交易总额明显高于农村商品市场交易额,而且农村商品市场交易额的增长率明显低于城市交易额的增长率。这充分反映了城市市场的规模、质量都远优于农村市场;在城乡商贸业态结构方面,城市商贸业的业态主流为现代商贸业态,农村地区除经济发达地区外,大多仍未传统业态结构;

卫玲(2011)指出城市农村的商贸流通依然是单向流通,城乡商贸流通二元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9]。

三、我国城乡商贸统筹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基本原则

任保平(2011)指出统筹城乡商贸流通应坚持八大基本原则,即坚持城乡交易效率的提升是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逻辑,资源禀赋条件是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先决条件,专业化市场的发育是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基础,多业联动是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基本路径,农村流通主体的再造是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关键,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出发点,转型与创新是城乡商贸统筹的动力,城乡双向流通是城乡商贸统筹的目标[10]。

(二)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模式

梁云(2009)认为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必须选择有利于城乡商贸融合、互动与互补的发展模式,单纯从城市商贸或单纯从农村商贸发展出发考虑问题都不符合城乡商贸统筹的本质要求。她从统筹发展理论与城乡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模式的5种模式,即城乡市场网络化发展模式,小城镇商业发展模式,供应链网

络连接模式,产业联动模式和龙头企业(市场)带动模式[1]。

任保平(2011)则从市场分割背景下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角度入手,总结了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运行的模式,他认为由于城乡市场的二元分割,城市商贸流通体系与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分离发展,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分离的农村和城市均衡市场,城乡统一的大市场难以形成[11]。因此,要实现城乡商贸流通的统筹,就必须建立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运行模式,这个模式内容包括城乡之间商流的一体化,城乡之间物流的一体化,城乡之间价值流的一体化,城乡之间信息流的一体化。

(三)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对策

黎筠(2009)认为在提高城乡统筹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和加强管理的基础上,要科学规划,完善统筹建设城乡商贸市场,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培育龙头企业(市场),创新商贸业态,引导多元经济主体参与,并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保障体制等策略[6]。

张如意(2011)认为在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市场与政府都要发挥各自的力量,但由于不同领域的特点不同,市场与政府力量的发挥方式并不一样[5]。根据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中产品流通的特点,他提出在农产品流通体系优化方面要培育流通主体,改善农产品流通条件;在城乡消费品市场融合方面必须依靠城市消费品市场对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全面整合,把城市中现有的先进销售方式和服务方式引入农村;在农用物资流通方式创新方面,可以成立农资专业协会,设立连锁农用物资超市以及鼓励企业采取专营专授的方式,直接将产品销售到农村地区,通过减少流通环节防止假冒农用物资的出现。

应樱(2011)提出从加强城乡商贸统筹的基础发展,加大各地重点和特色,精心打造以县域为中心的商业圈,实施振兴“传统品牌”工程,积极推进商贸品牌建设,加强地方商务中心建设,加强商贸人力资源建设,重视商贸文化建设等方面来积极实施城乡商贸发展策略,努力达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4]。

参考文献

篇3:我国商贸物流发展策略分析

我国商贸物流发展现状研究

随着消费市场规模继续扩大, 连锁零售业发展迅猛, 物流的总规模也继续扩大, 零售连锁商贸物流发展态势良好。我国连锁零售业物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重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由于企业规模发展的需要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许多连锁零售业加大了对物的投入, 包括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原有设施的改造等。

2.不断引进新技术, 提高物流技术含量。国内有实力的连锁零售企业, 在物流配送中心设施设备的应用和运营管理中, 纷纷引入先进的技术不断提高效率和水平。配送中心还采用了国内领先的自动化物流设备和技术, 极大地提高了物流作业效率。

3.家电连锁企业加快实施物流战略, 降低物流成本成为家电连锁企业发掘利润的突破口, 苏宁电器是这方面的一个典范。

4.生鲜冷链物流得到重视。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生活的大事, 国家和各级政府非常重视。

5.外资零售企业加快建立自身物流体系。

6.物流形式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我国商贸物流发展遇到的问题

上面已经对我国各行业商贸物流现状进行了分析, 从中可以看到商贸物流的一些发展和不足。总体来说, 我国商贸物流的发展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虽然近年来商贸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 并且流通产业所有制结构调整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但是和商贸业的快速增长态势相比, 与之配套、为其发展提供后劲支持的商贸物流仍处在相对滞后的状态, 主要表现在:

1.物流设施老化, 服务功能单一。我国的大型商贸物流设施大部分建造年代久远, 急待更新改造, 而物流企业效益低微, 难以支付庞大的设施改造费用, 造成相当多数量的设施长期带病运作, 透支自身的使用价值, 给企业带来严重隐患, 并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2.条块分割明显, 管理水平偏低。我国的商贸物流系统零散分布于批发企业、零售企业、物资企业、储运企业等商贸企业, 由于企业的独立核算性质, 造成各分散的物流系统、设备设施等不能相互利用和集中管理, 导致资源闲置和资源浪费同时出现。由于商贸物流的功能单一化, 长期低水平地提供单一的物流服务, 束缚了商贸物流的健康发展。

3.配送中心总体配送比率较低, 商业连锁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从我国现有商业零售企业来看, 除了一些中大型、知名的商业企业以外, 一般的商业连锁企业大都没有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或利用第三方物流中心。有些企业虽然也建立了一些自己的连锁分店, 但实际上经营的商品并没有做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

4.商贸物流设施布局不尽合理。原有物流设施布局比较分散, 在进行物流作业时, 造成设施间的时间、空间转换成本高, 而且由于城市的发展, 一些物流设施的位置已失去原来的优势, 需要进行调整和统筹规划, 在新建设施的布局上也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 缺乏通盘考虑和统一规划, 影响商贸物流整体发展。

5.现代化程度低、信息化水平不高。零点研究集团的一项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实行物流配送的商贸企业中, 有超过58%的企业至今几乎没有采用过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来进行物流作业, 而在已经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物流管理的企业中, 72%的企业仍然以传统手工作业为主, 信息技术只作为其辅助性的管理手段, 商业物流信息技术的采用仍然以互联网、仓库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 (MIS) 等为主, 对于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 (ERP) 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商贸物流发展对策分析

加快企业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普遍来讲, 信息化总体水平还需加强, 一些企业的管理系统还局限于传统的仓库管理软件、财务软件等, 实施ERP管理的企业非常之少, 离“无纸化”办公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因此,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未来要继续加强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目前我国商贸物流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物流企业与商贸企业的信息系统兼容性差, 以至于物流企业不能通过信息网络为商贸企业服务, 无疑增加了服务成本, 这也是商贸企业选择自营物流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物流企业在加强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同时, 应考虑到与所服务的商贸企业信息系统的兼容性, 也要考虑与有关运输管理部门 (铁路、航空、海运) 信息系统的兼容性, 这样既可以提物流企业的服务效率, 又有助于发展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

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拓展物流服务市场

物流企业的流程起于顾客的需要, 终于顾客的满意。物流企业只有了解顾客的期望, 及时掌握顾客的满意水平, 进而动用所拥有的资源, 以最有效的途径满足并超越顾客期望, 获得顾客的忠诚, 这样才能不断拓展市场。因此, 物流企业必须把顾客作为关注的焦点, 加强顾客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

但是, 顾客的需求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商贸企业对物流服务商的要求已经从仅仅对货损率的降低转向对配送准时率、零库存率的要求, 并且希望物流服务商能提供集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这就要求物流企业提升自己的物流水平, 对原有的物流设施设备进行升级, 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随着时间推移, 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 商贸企业的需求还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 物流企业必须动态地聚焦于顾客, 及时掌握变化着的顾客需求, 开展服务为先、增值为本、关系至上的一系列管理创新, 满足顾客需求并使顾客满意, 直到使得顾客忠诚。

发挥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协调作用

对于商贸物流而言,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商贸企业的采购物流, 物流企业要协调好商贸企业与其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二是商贸企业的销售物流, 物流企业要协调好商贸企业与其客户之间的关系。

在这三者的关系中, 物流企业不仅与上游供应商保持紧密的伙伴关系, 而且与商贸企业以及下游的客户联系, 及时了解它们的需求信息, 起着桥梁的作用。

物流企业要提供优质的服务, 并建立全方位的物流服务系统, 使物流企业与客户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商贸企业的产品迅速进入市场, 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为物流企业提供稳定的货源。

加强物流人才的引进和培训

第三方物流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行业, 它强调运用物流专业知识和信息手段来为客户创造价值, 发展第三方物流, 关键是要具备一支优秀的物流管理队伍。

纵观国外物流的发展, 从事物流工作的有关人员都具有较高学历和相关的物流知识。

由于我国现有的物流专业人员绝大多数是从传统的仓储、运输等行业转变过来的, 缺少按照国际规则要求、经过系统学习的专业物流人才, 高、中、低端多层次的物流人才都极为紧缺, 尤其是物流规划咨询人才、外向型国际物流人才, 物流科研人才更为缺乏。物流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物流企业只有改变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的现状, 才能适应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要求。因此, 应该在物流企业内建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在培养人才方面, 既要注重对第三方物流技术、管理知识的培养, 更应该培养他们将这些专门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物流企业的自身宣传

商贸企业是商贸物流的直接服务对象, 商贸物流系统建设和运行能否成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贸企业对物流的认识和利用以及改善物流管理的程度及水平。只有商贸企业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才能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培育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成长并且营造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服务体系。

但是, 目前物流需求客户对物流外包还存在一些障碍, 其中之一是客户对第三方物流缺乏认识, 对现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否降低成本, 能否提供优质服务缺乏信心。

篇4:浅议商贸信息化发展

商贸信息化发展现状

商贸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设施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企业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不断促进贸易的合理性、时效性、反馈性,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商贸信息化使传统交易向现代贸易转化,不断提高贸易的现代化程度,其实质是贸易方式和贸易手段的优化。

企业信息化稳健发展

据有关调查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建立了内部网(Intranet)、外部网(Internet)和企业门户网站,尤其近年来,各类网络的覆盖率和业务应用范围加大,已支持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尤其是企业的管理部门和核心业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给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带来了积极的变化。在商业企业中,办公自动化软件已经普遍使用。一些商业企业也建了自己的网站。调查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促使企业日渐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同时,信息技术的成熟及成本的下降使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我国一大批以国际贸易为主导业务的外向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成绩显著,是行业信息化的典范。在我国,与国际最接轨的外贸公司和外向型企业在中国信息化应用一直是走在最前端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信息技术含量与日俱增,在货物贸易、运输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各个领域都有明显体现。信息化对贸易产生了的极大影响,促进了贸易革命。

物流信息化成为电子商务的必由之路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商业价值不断被发掘,中国淘宝网、当当网、京东商城、卓越亚马逊等B2C电子商务企业呈井喷式发展。电子商务的整个运作过程是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流动过程,其中物流作为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部分,是电子商务生态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假若没有物流做保障,电子商务的线上交易,尤其是网络有形产品的交易就难以成功。目前,物流问题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提高企业自身的物流水平也是电子商务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物流业是电子商务的支点,无论电子商务多有引诱力,没有现代物流体系作支撑,也难以健康成长。鉴于这个原因,淘宝网已经开始搭建物流网络,几乎所有主流B2C企业都在布局物流。但是,目前国内的物流行业整体还处在传统的运营方式层面,行业服务水平整体相对滞后,很难完全满足电子商务公司的个性化需求。国内的大多数电子商务企业都将物流直接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以节省人力、物力。2010年,因为物流问题,多家电子商务公司遭客户投诉。种种问题制约着行业与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

如何提升物流水平?信息化是必由之路。针对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业信息化应用程度相对较低,致使电子商务货物的整个流转过程不透明、不可控,无法满足电子商务企业零库存、订单化生产的要求,中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信息化系统应运而生。

中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信息化系统主要实现物流企业的收货、发货、提货、现金银行对接转存、对业绩量进行统计分析和对物流货物的状态跟踪等功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信息化投入使用后,一方面使所有的订货、发货、配送信息全部实现了电子化,提高了电子商务信息沟通、物流预测、决策方面的准确性;另一方面,配送中心业务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机械化、半自动化、自动化的现代化物流技术的应用,由此提高了现代物流处理技术水平,同时也提高了货物流通的效率和透明度,对提升物流企业运营效率、降低物流企业运营成本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物流,这是当今人们的共识,也是许多电子商务公司在经过多年的探索之后得出来的结论。

信息化在中国港口的应用

港口作为交通枢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联系的纽带。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港口物流的发展影响更大,全球化、信息化和多功能化已成为现代物流企业追求的目标,更是港口物流企业追求的目标,这一切使得电子商务模式下的港口物流信息化发展成为必然。

目前,许多大型的物流企业建立了自己的有效消费者反应系统和零库存管理系统。良好的信息系统能为客户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帮助企业了解客户的需求,赢得客户的信赖和忠诚。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需要依托于现代的信息技术,建立功能完善的港口物流信息系统,提升港口物流的综合竞争力。

在信息化模式下发展港口物流信息化,主要包括网上报关、电子通关、多币制网上支付、数据自动采集、货物信息跟踪查询等。由于中国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起步比较晚,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比较晚,使得港口物流各部门、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的总体发展不平衡,导致信息化应用整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目前,只有少数几个比较先进的港口实现了港口物流的信息化功能,如天津港、上海港和青岛港,中国大部分港口的信息化功能还处于摸索阶段。

与此同时,我国在航运物流集装箱码头的信息技术建设方面成绩显著。从最基本的航运物流无纸化办公到整个作业线的实时管理,从无线通讯到光学字符识别、航运物流射频技术、GPS定位技术,许多刚走出实验室的新技术在航运物流集装箱码头找到了用武之地。航运物流集装箱码头的快猛发展催生了航运物流信息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中国航运物流集装箱码头已经进入数字时代。

按照传统的过关程序,航运物流集装箱必须经过两次报关和两次查检,快的要两天,慢的要三天。其间航运物流集装箱租一天要几百块钱,航运物流集装箱进入园区内的保管费一天也要几百块钱。而航运物流启用电子监管通道和智能卡口系统之后,过关的RFID感应只需要十几秒。第一次报关和查检过后,如果海关没有从数据中心监控到集装箱被打开的异常情况,就可以省略第二次查检的程序,几十分钟就能完成整个过程。此外, 利用中国国际海运网将的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在线服务平台,用户还可以随时了解已装箱的货物位置和安全情况。

港口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航运物流集装箱码头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以先进的航运物流信息技术提升市场竞争力,以航运物流信息化推动港口管理现代化,使航运物流港口组织运行更加高效、业务流程更加顺畅、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可以预见,在未来十年、二十年里,更多有利于提高航运物流集装箱码头效率的新的航运物流信息技术将落户码头,航运物流集装箱码头依靠信息技术产生的效益会越来越大。

商贸信息化发展存在问题

一是商贸信息化建设意识不强,多数中小企业尚未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上认识信息化对于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单纯地认为信息化就是使用网络进行宣传、沟通等,就是使企业业务实现计算机化,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工程。有的甚至认为企业不搞信息化也能照样能发展。从社会环境方面看,信息化建设意识的滞后与各级政府和部门没有适时地推出和推广法规和政策有着一定关系。国家在电子交易的法律保障、支付信用、货物配送、网络安全等方面有待完善,政府及有关中介服务机构信息化培训力度不大、信息服务的覆盖面较小、服务水平有待深入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信息化发展。

二是商贸信息化建设普及不广。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和低级水平,存在着缺乏信息化规划、业务与信息技术结合不紧密、管理经验不足、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在信息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资金、设备、技术、管理、人才、效益等生产力要素方面的诸多限制,对信息化持怀疑态度,保观望状态,很多企业还处在在拥有几台计算机和局域网的低水平发展的起步阶段。尤其是一些民营中小企业,认为家族式管理模式没必要追随信息化的“潮流”;也有企业认为,信息化设备投入大,周期长,产生的效益滞后,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赢利起不到即时作用。从社会人文方面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普及推广与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流程,资金投入,技术选型,人员素质等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尤其是企业领导人对企业信息化实施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由于管理理念,管理思想以及自身的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尽管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对信息化建设逐渐重视,但总体程度仍然不够。

三是商贸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不高。一些商业企业对互联网的理解尚处了解不多、不敢尝试阶段。或没有利用网络资源;或没有在网上开展商务活动;或长时间不更新信息。我国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占投资的比例很低;采用信息化的手段的中小企业所占比例也不高,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阶段,局域网的应用也主要停留在信息共享的层面上,生产控制方面的应用较少。在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中,网上查询、网上发布信息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但是在供应链集成、网上支付、分销渠道等方面的应用还不普遍。

四是商贸信息化缺乏可靠的信息安全技术。伴随着企业基于因特网的商贸行为,网络安全、硬件设备和软件的安全性以及社会诚信等问题日益显现。商业企业的内部都建立有一定规模的局域网,随着企业各项业务的展开,特别是连锁业的发展,企业的很多信息都通过因特网来交流,这一变化使交易注入不确定性因素。企业基于因特网得到的信息可能是不完整的甚至是虚假的,企业通过网络向外发布的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也受到人们的怀疑,同时基于网络的企业信息也为企业人为粉饰其真实信息提供了更大的可塑空间。与此同时,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防范措施还不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也不健全,企业信息容易遭受网上攻击,网络系统故障的概率增加,欺诈行为时常发生。部分企业由于担心系统遭到攻击使商业机密泄露,甚至系统瘫痪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而排斥信息化的普及,进而制约了电子商务、网络支付等交易类应用的发展。

商贸信息化发展应对措施

提高认识,促进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

信息化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要推进商贸信息化建设,各方必须推动企业走信息化发展道路,研究制定通用性强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开拓国际市场,扩大网上交易途径;同时要加快建设国内外企业间大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协助企业建立相对可靠、稳定的贸易供需链,增强企业获得商务信息的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自身应则要从寻找信息化突破口、优化配置信息化资金、转变企业管理模式等问题下好功夫,找好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

加强引导,努力做好服务与协调工作。

要加快商贸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带宽和接入速度,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本;鼓励和支持软件企业的发展,使之更好地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服务;推进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普及教育。

要加快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加强国际间信息化、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法律交流与合作,通过研究制定相应政策,积极支持引导外经贸企业开展国际电子商务。密切跟踪国际上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推动我国企业积极采用世界普遍通行、安全可靠的电子交易方式。

要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对讲信用的企业,要从各方面给予支持;对不讲信用的企业,要通过建立记录体系、公布“黑名单”等方式,加大惩罚力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公平竞争,诚信经营。

全面防范,营造安全的网络经济环境。

信息安全不仅是单一PC的问题,也不仅是服务器或路由器的问题,而是整体网络系统的问题。所以信息安全要考虑整个网络系统,结合网络系统来制定合适的信息安全策略。要提高信息安全技术防范手段,利用防火墙还能实现对数据流的监控、过滤、记录和报告;利用入侵检测系统随时了解网络的运行状况和发生的安全事件,并根据安全事件来调整安全策略和防护手段;同时要改进实时响应和事后恢复的有效性,为定期的安全评估和分析提供依据,从而提高网络安全的整体水平。此外,还要做好信息发布与保密工作。强化信息安全意识,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保密制度和措施,普及安全保密知识,加强信息发布的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妥善处理含保密内容的计算机软件、硬件等所有相关器物,防止人为泄露国家商业秘密,保证国家经济贸易保密信息的安全。

大力培养商贸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推进商贸信息化,人才是根本。人才短缺是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有助于消除企业信息化“软肋”。 企业首先要建立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用人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在收入分配上,要对不可多得的关键人才实行倾斜;要大胆起用那些既精通业务管理又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加强培训,通过加强社会培训、完善就业和在岗培训制度,加快在商贸行业普及信息化知识,培养一大批热心于商贸信息化建设,既善于经营管理、又懂现代信息技术,还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最后,还需加强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加强重点企业信息主管(CIO)队伍建设。只有加快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才能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总之,随着全球网络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商贸信息化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条件,也是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挑战的迫切需要。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后,商贸企业如何利用“信息化”这一利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乘风破浪”,是每一位商贸从业者必须认真面对、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创新的新课题。

篇5:商贸企业建设发展工作措施

区发展“千亿商贸”建设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的有力支撑。目前,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是商贸流通发展的骨干力量。区限上报表单位444个,其中限上企业133家,绝大部分限上报表单位为个体户。今年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幅在同类区县中的排名不升反降,与发展较好的区县差距进一步拉大,这不仅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相适应,更与“双百”大城市目标和要求不相适应。为进一步加快发展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二、发展商贸流通企业主要措施

新居、农民新村建设等项目消费需求量增大的机遇,紧紧抓住城乡统筹推进城市化进程。引进或组建一批商贸流通企业,更好地为统筹城乡发展服务。

特别是餐饮服务业中的限上个体户发展成为企业。将符合条件的限上个体户。

成立独立的销售公司。鼓励支持工业生产企业中的销售部门。

组建或鼓励他成立商贸企业(公司)为农业产业化及农产品商品化提供服务。大力发展农业种养殖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及种养殖大户,通过政府引导。

三、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鼓励政策

其余镇街新办的年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的批发企业,继续贯彻落实市 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 区商贸流通发展优惠政策的通知》 府发〔 〕56号)规定。几江、双福、德感、珞璜地区新办的商贸流通企业优惠政策按照 府发〔 〕56号文件规定实施。年销售额1500万元以上的零售企业,年营业额600万元以上的餐饮住宿企业,年营业额100万元以上的生活服务企业,同等享受 府发〔 〕56号文件优惠政策。商务等部门要加大对 府发〔 〕56号文件内容的宣传和执行力度的推动工作,财政部门要做好资金预算,切实保障 府发〔 〕56号文件的贯彻落实。

特别是餐饮服务业中的限上个体工商户,工商、税务部门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限上个体户转办为企业。要开设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同时享受市微型企业优惠扶持政策。

其税收优惠政策由各园区和镇街自行确定。区内的工业生产企业成立独立的销售公司。

建立健全服务业贷款利率差别化定价机制,金融单位要大力支持商贸流通企业。推动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积极鼓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对中小商贸企业的担保。

对规模不大的部分限上企业可采取委托集中建帐方式,各镇街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企业管理成本。

四、考核与奖惩

与年初各镇街(园区)与区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为基础目标同时考核,年度商务工作考核目标以“限额以上企业增加个数和增长速度”为否决和加分指标。目标责任书与本文不一致的以本文下达的目标为准,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同时对完成任务分三个标准予以奖励,一等奖3万元,二等奖2万元,三等奖1万元。

五、加强组织领导

把发展商贸流通企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的重要性。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局面。区商务局要加强组织协调和指导,工商、税务、统计等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营造良好的氛围,加快推动限上商贸流通企业发展。

篇6:商贸企业发展方式转型工作汇报

一、增加投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是转型的基础

二、提高质量,提供优质服务是转型的主要途径

商务系统管理对象多数为非生产性企业,为消费者提供的大多是非产品而是劳务,因此,我们应该从“软质量”即服务质量方面着手,在流通领域限上商贸企业中广泛开展“服务业岗位练兵”、“服务水平技能比武”、“服务行业服装设计大赛”、“微笑服务”、“百家商店无假货”等系列提高服务质量活动,在全系统牢固树立“顾客即上帝”、“买家即老大”的服务质量意识;在外贸外资企业鼓励科技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积极开展“质量月”、“质量万里行”等活动,切实增强全系统“重质量、讲诚信”的意识,帮助经营者认识到质量关系自身形象,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抓住突出质量问题和薄弱环节,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群众举报监督的作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曝光典型案件,形成全社会“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主要手段是为顾客提供方便舒适购物环境,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品位与质量,具体要求是:一是强化售前服务。售前主要是严把商品入口关,加强商品采购的渠道、价格、质量管理,尽量从大企业、信誉度高的企业等主渠道采购,谨防假冒伪劣和质次价高商品进入柜台。提高采购员的准入门槛,选用一批文化水平高、拒贿反腐、商品常识经验丰富的采购员,确保营销首要环节的健康运行。二是加强售中全面质量管理。大型超市均要成立全面质量管理即QC管理小组,对导购员是否到位进行督促,对柜台服务员是否着装佩戴标号、是否微笑服务和百问不烦等服务态度进行跟踪管理,对仓库库存商品是否到期、是否安全进行核实,对柜台商品是否摆放整齐、是否明码实价、是否适销对路和脱销断档进行检查,对市场反馈信息、顾客意见、举报和投诉进行收集并及时处理。三是加强售后跟踪服务。主要是开展送货上门、售后维修、安装调试等免费服务,让消费者放心消费,同时开展假一罚

十、同类商品比价高退货和购物有奖等优质服务项目兑现活动,让消费者高兴来满意归。四是大力改善购物环境。结合文明城市创建,较大商场、酒店和市场均要标准设计、高规格装潢装饰门面和服务硬件,增加名优名牌商品供应,设立购物公共停车场、照明、娱乐设施和临时休息厅,举办促销演示会和歌舞文娱表演,寓购于乐,购、销双赢。

三、重视人才,自主创新给力是转型的根本保障

如果说增加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和加大公共基本建设力度是外因刺激作用的话,那么,企业内部挖潜改造和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效益才是转型的根本,而创新的主体是各类技术人才。因此,要大力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动员全社会牢固树立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最大生产力等人才观;要将各类高级人才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纳入重点保护对象,特别是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也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既要积极推荐各校优秀毕业生到我市广大中小企业就业,又要积极对企业文化程度低的职工进行义务再教育;加强人力资源工作的研究,通过扩大人才市场容量、完善人才市场设施、提高人才市场交易量等措施,确保我市各类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同时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免费或低费培训,及时为企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搞好职称评定;要为人才的引进、培训、奖励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要增加市人才开发专项基金的额度,并监督有关部门切实全额用于企业人才招聘、慰问、引进等方面上;要及时掌握企业人才需求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协调有关部门解决企业所需的各种人才,对企业有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要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的部分和部分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奖励资金,以及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专项资金,大力奖励有关科技管理人才;积极申报利用科技三项经费,扶持科技人才大搞技术创新,对创造发明要加以保护;允许以技术入股且不受比例限制,给予重要发明一次性奖金或免交所得税;充分用好军地两用人才,将优秀的军转人才推荐给企业;优先提供企业人才的生活娱乐建设用地和公共基础设施,对企业人才相对多和集中的大企业,要主动帮助规划健身房、运动场、图书室、歌舞厅等文体场所,在城市整体规划上,要突出文化特色留住人才。通过各类人才创新发明,抓好品牌孵化。按照“全方位推荐、分层次培育、逐个走访”的实施方法,推进各镇街、行业协会及相关职能部门,每年向培育库推荐全市同行业中具有竞争优势,具有一定规模、成长性良好的3-6家外资外贸企业;在奥美、开元、天元等出口型企业积极推动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引导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围绕市场需求联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开发新产品、开拓新领域。分类推荐伊诺唯盛、鸿新、松懿公司等骨干外资外贸企业 “积极培育、着力扶持、重点推荐”三个层次,搭建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的培养申报梯队,并开展定向培育,做到梯次推进,有序发展。产品主要是在迅达厨具和对苯二酚、医用敷料、食品罐头、电子材料和机械设备上做文章,并以点带面,促进知名商标的申请和应用工作。同时正确引导新兴产业打造区域品牌,分类指导外向型企业开展商标国际注册,并逐步落实责任人,形成重点企业品牌国际化帮扶机制,并鼓励著名商标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通过ISO国际系列认证体系和WTO规则里的单项技术标准,千方百计创更多名牌、出精品、获专利。

四、政策扶持,确保发展后劲是实现转型的落脚点

上一篇:老师的辞职报告怎么写下一篇:食品超市经理竞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