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职场法则:升职还是离职这是个问题

2024-05-28

外企职场法则:升职还是离职这是个问题(通用7篇)

篇1:外企职场法则:升职还是离职这是个问题

外企职场法则:升职还是离职这是个问题

职场上你跑得快过“米娅”、“杜拉拉”吗?

外企职场法则

职场就是这么残酷,尤其是在外企。Up or out(不升职就离职),据说是外企白领职场生涯的写照。就像那本很红的关于杜拉拉的职场小说,就很直白地叫做《杜拉拉升职记》,最近本报连载的职场小说《米娅,快跑》也可谓是一本“职场升职胜经”。为了剖析“杜拉拉”、“米娅”们的职场人生,我们特约了《米娅,快跑》的作者秦与希与读者分享他们的升职秘诀。

什么时候能跳槽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艰难时刻呢?在公司没有升职的期望,不跳槽就没有新的机会;但是,如果没有升到一定的职位,跳槽也不可能取得一个理想的“转会费”。在小说中,米娅曾经奉劝苏不要感情用事,一定要从项目经理熬到市场经理之后才能考虑跳槽的事。所以,对于不太如意的职场人士来说,你只能忍。记住小说中米娅的那段专栏:如果你是一株还来不及开花的水仙,你一定一定不能放弃。不能因为被当作葱而郁郁寡欢。因为如果你郁闷而死,你的墓志铭上也只会写着:“这里埋着一棵不香的葱。”你一定要努力成长,不能跟葱一般见识。一旦水仙的叶子长得更为茂盛时,人们就明白你不是用来炝锅的,会开始琢磨拿你当个绿色的摆设。

在外企,不仅仅是境况不如意的人才考虑跳槽,那些成功人士有时也会对自己的“成功”产生质疑。秦与希说,吸引成功人士跳槽的,不应该仅仅是头衔或是金钱。因为头衔是最不靠谱的东西,一个director(总监),在法国企业是很了不得的职务,在另外一个企业可能是管不了几个人的一个小头目;而薪酬,也不是最关键的东西,1999年的时候麦肯锡咨询公司有那么多顾问放弃10万美元的年薪跳槽到刚起步的互联网公司,他们更看好的是成长空间。

总而言之,秦与希认为外企成功人士考虑跳槽的时刻应该有3个指标:1 在现在的公司,不能再学到新的东西;对于工作的过程和结果再也不兴奋了;对于公司和老板没有割舍不下的情谊。因为职场中,90%的快乐取决于你有怎样一个老板,有知遇之恩的、亦师亦友的老板是不能放弃的。

不升值就离职

Up or out(不升职就离职),这句简短的话真是概括出了部分外企的个人发展生涯。秦与希说,在外企,升职不仅仅像其他企业一样意味着将获取更高的工资、更大的权限;还意味着如果不能升职,你就得走人。

在大多数外企,崇尚的是“内部提升制”,除了技术和政府公关人员,公司中高层都是从基层提拔起来的,极少在外面招聘管理和市场人才。

公司鼓励升职,金字塔式的升职结构,越到高层,淘汰率越高。这种淘汰率是一种严格的配额,公司每年会对员工进行评价,划分1、2、3、4四个级别,被评上“3”就很危险,评上“4”就得走人。淘汰之后,下一个层次的人又补上来。

这个过程很残酷,“四大”会计事务所每四年一个周期就像割韭菜一样,新人进来,旧人不堪一同入职的人当了自己的上司而离职;在外语培训机构,那些课程代表每个月的任务向上加码,收入和职位逐渐往上升,有一天社会关系用尽,业绩没有起色时,也就是被公司解聘的时候了。

公司文化淘汰异质者

秦与希强调,这些被淘汰的,不一定是能力不行的,却一定是与公司文化不符合的。她说当时与她一起进那个知名快销企业最早被淘汰出公司的,现在反倒是同年入职的朋友中最富裕的。

外企的白领一般都比较自负,当看到自己的评估不是那么好看时,不会消极等待HR将他们扫地出门。这些人他们平时也会留一些后路,往往手上都有几个猎头的offer,他们会在评估公布之前先跳槽。

那些知名的外企的企业文化都很强,所有异质的个体最终都会被公司排斥出去,直到把公司员工都塑造成一个模子造出来的。秦与希说,大的外企都是校园招聘为主,他们需要找没工作经验的学生,给他们“洗脑”,通过培训把他们塑造成公司想要的人;而招聘时,HR也会首选与自己作风相近的学生,而不一定是最优秀的学生。秦与希说,“当时我们北大的学生会主席一开始就被他们淘汰了,他可要比我优秀。”

在找工作时,一般要做心理测评,有经验的人会提醒你,一定不要选正常人选的选项,外企要的都是“偏执狂”。的确,要不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格鲁夫怎么会写这样一本书——《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呢。

记者手记

关于《米娅,快跑》的八卦

记者采访了作者秦与希职场方面的内容后,实在忍不住想询问一下小说中的感情戏。尤其觉得吴寒和米娅最后走到一起,这个结果太雷人、太突兀了。不禁问道:“与希,吴寒是你丈夫的原型吗?”秦与希的回答是:吴寒不是她丈夫的原型。

绝大多数读者都来信强烈反对吴寒和米娅最后走到一起。而且秦与希她自己也不太喜欢吴寒这个人物。秦与希说小说的原本是讲米娅和Leon好了,可“罪魁祸首”是出版社的策划人,他认为米娅不能太“狗屎运”了,职场上又有人提携,情场上又有人爱。策划人评价:“初稿的爱情太过于寡淡!”强烈建议拆散Leon和米娅。记者问Leon到底喜欢谁,跟谁结婚了?秦与希说,Leon没有结婚,他从来不跟别人提他的私生活,连她都不知道。

秦与希本来“宁为玉碎”,让米娅继续单身,可是策划人坚决不同意让米娅做“剩女”,小说结尾硬是让米娅和吴寒在了一起。

但是,秦与希说,“我也是有保留的,我只说他们在一起,没有说他们结婚;如果写续集,我一定会拆散他们,让米娅和Leon继续好。”可见秦与希如果有续集能够满足我们对于童话故事“王子公主最终生活在一起了”的期待。

篇2:外企职场法则:升职还是离职这是个问题

1、不止让老板看你的业绩,更要看到你的责任心。

我曾经有一位同事,做业务多年,在业绩表现上均超越公司配额的要求,只是公司每次在考虑升迁时,他却常被忽略,他很苦恼。其实这位同事专业能力不错,但对于同事的求助总不甚关心,对于上司交办的事,也总讨价还价,长期下来,同事或上司有任何事情,渐渐地都习惯忽略他。

许多人经常感叹自己的能力并不输给获得升职加薪的同事,但总觉得好运似乎就是差临门一脚。“让老板看见你”,不只是看见你的业绩,更包含了你对上司与同事间的责任心,你是否是个以团队为重而非一个自扫门前雪的人。不少人对于老板交办很多杂事表示反感,会觉得“当初录取我时,也没说要帮老板订机票、汇账款、打字、打文件”,因此而萌生退意。但如果我们能够正面思考,这些都是证明自己责任心的时机。

法则

2、时时与老板沟通,恰到好处地宣传自己。

我们一直认为,只要本本分分地做好本职工作,就一定会被看到,被重用。但是也还有另外一句话:“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记得读《杜拉拉升职记》,杜拉拉工作开展得顺风顺水的时候却不招领导待见,甚至成了出气筒,更别说提拔升迁了。面对这种情况杜拉拉的方法是:时时与老板沟通。我自己总结了几点:

首先,把每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安排都做成清晰简明的表格,发送给老板,告诉他如果有意见,请在某某日前反馈,不然就照计划走——这个过程主要是让老板对工作量有个概念。其次,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然后挑一个老板比较清醒而不烦躁的时候,单独讨论某个有难度的关键点,然后拿出几个方案,分析优劣给他听,让他很容易选择其中一个。这样可以让老板对工作困难出现的频率和我们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技巧有比较好的认识。第三,重要项目实施过程中,主动地在重要阶段给老板一些信息,过程再顺利,也要让他知道进程,结果也及时地通知老板。

法则

3、不抱怨,横向发展

有时候,你觉得自己该做得都做了,但还是没有升职,不免会有些抱怨。但我建议一定不要抱怨。抱怨没有用,还会影响你将来的发展,有可能下次有升迁机会还没你的份儿。冷静地评估一下自己,也评估一下你在目前这个部门、甚至是这个公司是否有机会升迁。如果在本部门没有机会升职,不妨考虑横向发展。其他部门的工作经验可以使你获得新技能,开拓新视野。

“埋头苦干”不如“抬头成功”

我在一家500强企业做《工作情商》培训,休息时一位学员轻声问:“最近部门有管理职空缺,我自认平时工作最卖力,但领导却把位子给了一位业务平平的同事,这已是第二次没升我了,很郁闷!”

想升职,仅仅work hard还不够,必须还要work smart,才能在老板心中为自己塑造出“可升之才”的亮丽形象。美国某知名顾问公司的研究,职场成功的关键包括“PIE”三大要素:专业表现(Performance)、个人形象(Image)、能见度(Exposure)。想升职的你,请赶快丢弃只会“埋头苦干”的过时态度,开始学习“抬头成功” 的聪明诀窍。

法则

4、展现专业领导能力

自己手上的工作有完美演出,当然是专业能力的一大展示,不过请别乐昏了头,觉得升途就此一片光明,在老板心中,这只意味着你“适得其所”,超级合适待在这位子上,呵呵!所以该做升职决定时,怎会忍心移动你?

因此,想升职的你应展示自己有驾驭领导职位的能力,才能如愿以偿。而老板在考虑升谁时,除了业务水平,更会估量谁“看起来”像个领导,以及“做起来”是个领导。我以前共事过的一位男同事,以衣着随意邋遢闻名,不论人事如何变动,他老兄仍原地不动。后来经人提醒,他开始穿西装,改头换面后让人刮目相看,自己说话也更有信心,表现愈来愈出色的他下一年就升为小组负责人了。所以请别忘了先调整自身形象,让人一想到称职领导者,就会联想到你的身影。

同时,你也得多展现领导管理的才华。多方合作时的协调沟通能力,遇到阻力时的创意解决问题功力,高压下的冷静以对定力,以及挫折后的乐观积极活力,都是你足以胜任领导的最佳说明。一位企业老总曾告诉我,他选副手时在两个候选人中考量了许久,最后提拔了两人中学历较低的一位,理由是“他很稳,得人缘,说话大家会听,至于实际操作技术差些也不是问题,他能让别人去做好就成!”

法则

5、提升“职场能见度”

从工作情商的角度而言,经营职场能见度不是爱出风头的负面表现,而是职场情商高手负责任的标准动作。让老板时不时收悉自己的工作价值,提供“我办事您放心”的情绪服务,正能体现你无可取代的专业价值。怎么做,才能提升职场能见度呢?

定时提供工作汇报

经常性地向老板汇报工作,既可展现你的努力和能力,还能及时求得他的指教,不断修正方向,以减少失误。所以,定期做工作报表,抄送重要的工作邮件等,都会是好的做法。法则

6、会议中积极谏言

若你的开会哲学是“人到心不到,心到口不到”,呵呵,那就错失了绝佳的自我展示机会!领导召集开会,当然期望借用员工脑力,所以建议你千万别谦逊低调,既然受邀开会,就一定要有所贡献。

你担心风头太健,惹人讨厌?别急,只要方法对,就不会有副作用。

情商高手的发言秘诀是,先肯定之前发言者的讲话内容,然后从“帮助对方成功”的角度,委婉地说出你的建议。比如:“我觉得XX的这个提案非常棒,能起到效率提升的作用,为了让这个想法实施得更好,我有一些初步意见,请大家参考指正。”如此一来,大家就知道你在为提案人出谋划策,也会让收到反馈的同仁及领导心存感激而印象深刻。必要时,你也可以主动请缨,揽一些责任上身,顺便亮出你的能力:“我之前做过类似的项目,如果需要我可以提供协助。”

如果遇到老板的赞赏,高情商的你一定不忘把功劳归诸团队的共同努力,顺便提一下自己的贡献,同事感激你,也就来不及起醋意啦!

法则

7、私人场合无痕邀功

和领导的每一次私下“偶遇”,例如电梯里的照面、或是餐厅中的排队,都是你沟通的大好机会。你可以随口说起:“我上周末碰到XX部门的同事,跟他说明了我们项目的状况,得到他的大力支持。”即使在老板看不到的地方,你也在利用一切机会为工作努力,领导怎能不对你心生好感?在专业上尽心尽力,并成功地塑造自己的领导形象,再加上亮眼的能见度,下一个让老板迫不及待升职的对象,就非你莫属!

你真的想升职吗?

——检视自己的自限思维

加拿大著名的职业生命教练克理斯多福-孟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总是得不到你想要的,也可能是因为你并不真的想要它。你真的想升职吗?还是只是当看到别人升迁眼红而已?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真的想当将军。表面上,人人都想升职加薪,但是潜意识可能暗藏着很多限制性思维。比如,升职就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我觉得自己很难承担;升职就是要先讨好老板,我做不来;升职就等于把自己推到领导的位置,我害怕自己不能服众;升职,就意味着我要成为女强人,女强人没人爱这些潜意识的思维模式会与你想升职的愿望制衡,让你一直处于“想升职,却不能升职”的尴尬境地。

检视这些自限性思维,然后重新建立一个与你的愿望相一致的思想。比如你可以这样想:人人都有无限可能性,如果让我当上主管,我相信自己能做好。打好思维基础,接下来的就只是方法而已。

心理延伸:

篇3:外企职场法则:升职还是离职这是个问题

我想答案肯定是清楚且一致的:有益在先, 有趣为辅, 益趣相成, 其利共现。

在这样一种共识之下, 我们再来思考、讨论语文选修课的开设问题, 似乎变得容易和简单, 那就是:利用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开设与学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相结合、与学生的语文实际相结合, 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人文性) 的同时, 更多满足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之需的实用技能 (工具性) 类课程, 应该是一种不错的思路。

具体说来, 可从以下四个角度去实践和尝试。

一、开设补充和深化必修教学所需的知识拓展类课程

浙江省必修教材采用的是苏教版的教材, 对于这套教材的优劣好差, 许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多有分析和论述, 无须我再说些什么。不过, 其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存在的明显缺陷———重人文精神而轻知识能力, 则是需要我们去努力弥补的。如很多该教该学的名篇佳文、文学文化常识、语法、文言基础知识等等, 在苏教版教材中要么点到为止, 要么量少面窄, 要么避而不选, 这些都需要我们去补教, 所谓“堤内损失堤外补”。我们过去的做法是, 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考要求, 自行取舍教材中的文章, 同时补教上述缺失内容, 以应对课时不够的问题。而在目前的情况下, 我们是不是可以将这块补教的内容放到选修课来上, 利用选修课开设一些对必修教学起到补充、巩固、深化作用的知识拓展类课程。

比如, 开设“戏剧欣赏课”。整个必修教材只选录了《长亭送别》和《雷雨 (节选) 》两篇作品, 这对于学习和了解中国古代、现代戏曲的有关知识, 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可以通过开设这方面的选修课, 来补充和深化相关知识。

又如, 开设以巩固和提高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与能力的选修课。在苏教版教材中, 既没有汉语语法知识的相关内容, 也没有文言基础知识的相关内容, 而这两块内容, 恰恰是高中必学必需的内容, 否则是无法应对高考的。又如浙江省为配合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而推出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允许学生有两次考试的机会, 且可以自行选择和决定考试的时间。但目前的现实是, 参加首考后, 一半甚至大半的学生得了A, 那么余下的不是A的学生如何复习, 再参加第二次考试?我们不可能在课堂上统一给这些学生复习了, 时间也不允许。这成了当前令人头痛的问题。那么, 我们可不可以利用选修的形式, 来组织这些学生进行复习备考呢?这是目前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途径了。更令人焦虑的是, 从北京、上海等地的高考改革看, 都是减英语增语文, 浙江省的高考改革估计也是这样的趋势。如果语文从150分增加到180分, 那么分数的增加意味着考试内容的增加, 考试内容的增加意味着教学内容的增加。在目前教学课时不变的情况下, 假如不在选修课上做文章, 那是很难应对高考改革的。

二、开设培养和提高学生应有的语文知识与素养的文学文化类课程

作为一个高中学生, 在他毕业之时, 应该具备怎样的语文知识与素养?《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中有如下论述:

选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 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 培养科学精神, 提高文化修养。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关注当代文化生活, 能通过多种途径, 开展文化专题研讨。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

这是“选修模块”部分中关于《〈论语〉选读》“教学目标”的第一点表述, 这样的目标共有四点。我想, 不用我多列举, 大家都能清晰感知一个高中学生所应具备的语文知识和素养应该达到何种程度。如果加上“必修模块”和“外国小说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那么, 其所应具备的知识体系的庞大也是可想而知了。

这样说来, 光靠必修教材中的一些内容, 是远远不能达成上述目标体系和能力层级的。因此, 开设旨在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与素养的选修课程, 并且与高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这应该是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事。我想, 新课改推出“知识拓展类”选修课, 也应该是出于这种现实考虑。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 也应该是大有市场的。因为目前的尴尬是, 学生普遍性地重理轻文, 语文一直在被冷落、被边缘化。学生宁可埋头做题, 也不愿阅读写作。如果我们再不利用选修课来挽救语文的地位, 收复已经被人占领的土地, 那么, 我们的日子一定会更难过。

比如, 我们可以开设“走进经典”系列的选修课, 诸如“散文名篇选读”“唐诗选读”“宋词欣赏”“名家小说品读”“戏曲欣赏”之类的侧重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课程。当然, 选题、范围等还可以再细化些, 比如“唐诗选读”可以按体例分“边塞诗欣赏”“怀才不遇诗欣赏”“咏物诗欣赏”“羁旅诗欣赏”“怀古诗欣赏”等等, 也可按时代分“汉魏乐府诗选读”“唐诗选读”“宋诗选读”“元明清诗选读”等。我想, 这方面的选修课, 应是我们的首选和学生的必学。唯有如此, 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文理兼备, 全面发展”, 有语文味。

三、开设满足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必备的实用技能类课程

从客观而理性的角度讲, 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学, 我们还是停留在应试的层面上。所谓的素质教育, 也无非是侧重培养了几个写作有特长、阅读有兴趣的真正爱语文的学生。我们都知道工具性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在于它具有听、说、读、写等基本功能, 这些功能对一个人的成长、工作、生活、交际……起着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生活离不开语文, 语文为人生服务。但目前的现状是,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几乎不进行听说读写方面的教学和训练, 我们只是围着高考转, 忙于做题讲题, 哪会将时间浪费在与高考无关的“听说读写”上呢?这样的结果是, 几乎没有学生会“听”, 少有几个能“说”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说话) , 难得一些愿“读”, 唯有的是为了高考而不得不“写”。

举个最简单且普遍性的例子, 我们的学生连常用的请假条都写不好, 不知格式, 不懂表达。其他如申请书、借条、总结、调查报告、新闻报道等等这些实用类文体写作, 那更是知之者凤毛, 能写者麟角了。再如演讲、辩论、朗诵等说的能力, 也是少有人重视和训练。

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我们的学生只会读书, 缺少动手, 更没有课堂以外生活之中的锻炼机会和实践经历。须知,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可惜他们只有两点一线的生活, 且都是养在温室中的花朵, 除了学习, 还是学习。他们未能在生活的土壤中汲取语文的养料, 也不经历风吹雨淋、冰刀霜剑。因为父母舍不得, 现实条件也不允许。

那么, 我们可不可以用选修课的形式, 教授一些学生今后工作与生活必需的语文基本技能?或者给他们一个锻炼和实践的舞台呢?比如开设“常用文体写作”选修课, 普及一些实用文体的写作知识;开设“新闻采访与写作”选修课, 为那些将来从事新闻相关行业的学生打些基础;开设“影视文学欣赏”“戏曲表演欣赏”等的选修课, 为将来有志于从事影视表演艺术的学生做些铺垫;再比如, 开设“演讲赛”“辩论会”“诗朗诵”“歌友会”等活动型选修课,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与表演能力……

窃以为, 语文选修课不仅要开设知识拓展类的课程, 也要开设职业技能类的课程。我们要本着“以生为本, 重视实用, 立足长远”的思路, 切切实实地教授一些对学生今后生活、工作有帮助的语文技能, 真正达成“求真知, 觅真理, 做真人”的育人目标, 奠实一个人的成长基石。

四、开设结合和利用学校自身特点与优势的个性化课程

正如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个性特点, 每个学校也有每个学校的个性特色。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 会慢慢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也会积淀丰富的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比如学校所处城市的人文历史, 曾在学校工作过的前辈伟人, 现已毕业并取得卓越成就的杰出学子, 甚至包括校园内精心布局的一山一水, 一草一木……都可以作为语文选修课“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优质教学资源。

所以, 我们可以从学校自身的特色出发,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开发、利用学校的这些特色资源:占有、挑选、创造, 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个性化样本课程。

比如, 绍兴市第一中学和鲁迅中学可以考虑开设与鲁迅相关的校本课程, 因为这两个学校都与鲁迅有着这样那样的渊源关系, 我们是不是可以开设“鲁迅思想研究”“鲁迅经典选读”等课程。二三十年代的春晖中学, 云集了一大批当时的文化名流, 为一时之盛。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开设“白马湖畔的大师们”系列校本课程, 比如“朱自清散文名篇欣赏”“丰子恺漫画艺术欣赏”等。新昌因为山美水美, 是古代诗人心目中的游赏胜地, 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那么新昌中学是不是可以开设以“浙东唐诗之路”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比如“唐诗之路在新昌”“浙东唐诗欣赏”等。我想, 只要我们肯动脑筋, 善于发现, 勤于创造, 在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面, 一定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篇4:外企职场法则:升职还是离职这是个问题

鱼与熊掌 到底吃哪样

外企光鲜亮丽,事业单位安稳,好比鱼与熊掌,孰是孰非,真的很难决定。有困惑很正常,但别让这困惑持续太久。思考的时候,我总是会问自己“想那么多有用吗?”,所以请把该想的和想得到的用张纸列下来,给每个问题找个答案,然后给自己设定一个“思考”的最后期限,比如一个月,在期限到来之前做出一个选择。

外企的薪水目前是事业单位的两倍,按照你的年龄,看来还算不错,未来几年还会有所增长;不过老公的收入不错,你也不缺钱花;如果家庭生活在经济上没有太大的压力,那么薪水看来或许不是我们需要讨论的重点。

家庭与工作,外企白领也可兼顾

作为外企的行政主管确实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比不上事业单位清闲。或许,是否可以考虑再努力一点点,争取在生小孩之前升到一定的管理平台,比如部门经理。如果上了台阶,或许事情会比以往更多,但是你可以通过团队的力量和发挥管理的艺术,培养核心员工帮你处理部门内部的事情,你要做的就是“运筹帷幄”,把所有的工作在白天的8小时之内完成,下班之后和周末多花时间来陪家人和孩子。

所谓“外企女人过了35岁容易前途茫然”,这是个片面的结论,不是对于每个人都一样,你现在才29岁,离35岁还有6年的时间,只要用心工作,认真规划,好好把握住这6年时间,在外企还是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老公和家人固然希望你能多出时间来照顾家庭和孩子。但从你自己的角度来讲,也要考虑哪个更有利于小孩长大后你重回职场,哪个更有利于你的下一步发展。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含金量不会很高,不利于专业知识的提高。在外企的话踏踏实实地干,你起码能积累到专业的技能。不过事业单位人际关系相对复杂,特别是各种裙带关系,这种复杂的环境有助于你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相时而动 选适合自己的工作

选择一份工作的时候,我觉得选择一份文化背景和自己本身契合的工作是最重要的,契合度越高,你越能轻松地应对,花更少的时间,能做出更多的业绩。用TVB体造句就是:“做工作呢,最最要紧的就是开心啦。”你觉得自己是个简单、不喜欢办公室政治的人。进了事业单位,假如人际关系复杂,你能否适应?需要你做出调整,你是否愿意?会不会开心?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放心大胆地做出选择。

编制只是神话 清闲也未必清闲

“目前还没有编制,过几年才有编制”,这几年同样意味着不确定性。假如这几年里,单位出现人事斗争,或者国家政策有变动,那受伤害的首先是没有编制的员工,如果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那可以选择事业单位。

篇5:百兆还是千兆?这是个问题

测试环境

为了模拟真实的使用环境,我们使用了两台电脑。一台通过千兆网卡连接到路由器,另一台则通过无线网络与路由器相连。为了分别模拟使用百兆网络和使用千兆网络配合802.11n无线网络工作的情况,我们使用了两款无线路由器,这两款无线路由器都来自Linksys,型号分别为WRT160N和WRT320N。从规格表上看,这两款机型的区别就在于一个采用百兆网络,而另一个则能够支持千兆桌面连接。在无线连接方面,两款路由器的规格完全相同。为了避免由于兼容性的问题而影响无线网络的传输速率,我们使用同样出自linksys的WUSB300N无线网卡。

测试方法

我们用两台电脑和一台无线路由器所搭建的测试环境中包括一段有线网络和一段无线网络。既然是测试有线网络对无线网络的影响,那么我们的数据传输理应通过两端网络,从电脑A到达电脑B。使用测试软件,我们可以容易的得知两台电脑之间的传输速率。我们打算先用只支持百兆以太网WRT160N做一次测试,再用能够支持千兆网络WRT320N跑一次,这样我们就分别取得了百兆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搭配802.11n无线网络工作的测试数据,将两次测试所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就能得出结论了。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无线网络的速度,我们没有为路由器设置加密模式,附近也没有可搜索出的其它无线网络存在。

我们使用的测试软件是在网络性能测试中常用的NetlQ Chariot 5.4,这款软件通过在测试终端中传输指定的脚本来获得任意两台终端之间的传输速率,这样的方式与我们平时使用网络的方式非常接近。为了更真实的模拟实际使用状况,我们的每次测试都使用两个传输进程。一个从测试终端A到测试终端B,另一个则相反。此外,考虑到家庭网络经常会传输较大的文件,我们也选用了耗时较长的高性能测试脚本进行测试。

测试过程

我们首先使用支持百兆以太网络和802.11n的WRT160n搭建起整个测试环境。这个环境中包含一段百兆有线网络和一段运行在802.11n网络规范下的无线网络。这时Windows系统所显示的连接速率是144Mbps,已经高于有线网络100Mbps的连接速度了。但从测试软件给出的数据我们看到,传输速率有较大的起伏波动,上行的传输速率最高时能够达到55Mbps,但在2分40秒的测试中也多次低至40Mbps以下,最低时甚至不到37Mbps。下行进程的最高速率能够超过22Mbps但多数时候在13~14之间徘徊。此外我们还注意到,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的两条曲线呈反比关系当上行速率下降时,下行速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反之亦然。这说明总传输速率已经受到了限制,上下行之间的速率分配显得比较紧张。我们注意到,上下行的两个进程的总速率最大没有超过74Mbps,对于百兆以太网络,这已经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了。

除了用测试软件进行测试外,我们也很想知道网络的实际运行效果。于是我们尝试将一个5.09GB大小的文件从测试机A复制到测试机B。我们当然知道,大多数用户很少传输如此庞大的单个文件,我们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文件尺寸完全是出于方便计时的考虑。从放开鼠标右键到文件复制完成,Windows那一贯不精确的计时系统告诉我们需要25分钟,而秒表测出的实际时间为24分19秒40。接下来我们换用支持千兆桌面交换的WRT320n无线路由器。无线部分的连接速率Windows仍然报告为144Mbps,但有线网络已经清楚的告诉我们,当前的连接速率是1.0Gbps了。这时,上行速率稳定在20Mbps上下,波动很少,而下行速率则在38Mbps附近徘徊。相比使用百兆网络时的情况,使用千兆网络时的传输速率反而降低了,但速率的波动比较稳定。在图标上,无论上行进程还是下行进程都只有两次明显的速率下降,而且这两次下降都是上下行同步进行的,看上去更像是传输收到干扰所导致的。不过,上下行两个进程的最高总速率降低至61Mbps的现象似乎意味着,在使用千兆有线网络搭配802.11n无线网络的时候,传输速率反而有所下降?

我们的疑问正好可以从实际文件传输测试中获得证实。还是原来那个5.09GB的文件,从我们放开鼠标的时候开始,WindOWS就给出了20分钟的预计完成时间,这已经比上次测试时要好一些了。最终,秒表记录了19分25秒84的记录。事实证明,采用千兆有线网络来配合802.11n,比采用百兆网络时的传输速率要提升20%左右。

结论:

如果仅从测试软件所得出的数据来看,无论是使用百兆有线网络还是千兆有线网络,802.11n的传输速率都相差无几,只不过使用百兆网络的时候,由于有线网络的速度已经接近极限,会出现稳定性差,传输速率波动的问题。但在实际使用时,这样的情况会影响数据包的完整,使传输数据的实际速率下降。这在我们的文件传输测试中也得以证实。当然,我们所使用的测试样本较为极端。并非日常使用中所常见的状况,因此在日常使用中,现有的802.11n无线网络产品在两种有线网络上的差异并非特别明显。

篇6:吃还是不吃,这是个问题

林林总总的忠告是试图劝服你:日常被人丢弃的东西恰恰有益于健康。

媒体上的文字影像大可视若无睹,但是,当这些所谓告诫传播开来,并且不断从周围的朋友、亲人那里反馈到耳边,变成了诲人不倦的带着友情亲情的叮咛和劝告,“把苹果皮削了是不好的,果皮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CDE ”,“鱼鳞不要扔掉啊,电视上说……”,我不觉得这会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

把苹果皮削了是不好的,果皮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CDE”,“鱼鳞不要扔掉啊,电视上说……”,我不觉得这会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

于是乎,苹果皮、鱼鳞、精米被碾掉了的外层,共同构成了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句:吃,还是不吃(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把属于文学范畴的哈姆雷特问句置于经济学的视野之下观之,吃还是不吃,其实就是一个成本和收益的比较选择问题。

刚开始的时候,大部分人吃苹果时候可能会选择削了果皮再吃,做鱼会刮弃鱼鳞,会喜欢吃碾磨过的精米,他们的这些选择主要是口感上的考虑。而忽然冒出来的那些营养学家们,提供了一些额外的信息:人们遗弃的那些东西,果皮,鱼鳞,其实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他们的语气充满着对人们买椟还珠的叹息。

而实际上,这些营养学家提供的信息并不如他们认为的那样有用。这里并非是否认他们的专业知识,而是说,他们只是从他们专业上提供了部分信息。他们提供的这些资讯,就如金融人士对你说金钱是很有用的东西,可以从市场上选购到你所需的东西,可以让你过着舒服的生活。但是,他们没告诉你获取金钱所需作出的努力。

因此,当你对着面前的一条鱼发愁着,想着营养学家们的忠告,因而左右为难考虑是否要刮弃鱼鳞的时候,不妨思考一下,鱼鳞对你口感影响的大小,那一点点所谓的卵磷脂对你来说的重要性,吃鱼鳞不小心被粘在喉咙所造成痛苦损失的几率。有人说,鱼鳞应该另外专门烹调,刮下后之后洗净、捣碎,以文火熬成胶状,食用时加辣椒、生姜、葱、盐、酒等作料,可作美食。这种情况,你又得考虑那条鱼的几片鳞是否值得花费不少的时间,一身腥臭大费周章去捣鼓一番了,还不能忽略了灯油火蜡的费用。

更重要一点是,鱼鳞、苹果皮这些表层物质是直接和外界接触的,你要考虑其安全性。鱼鳞容易藏污纳垢,水污染物可以积聚在表面。苹果皮也一样,平时喷洒的农药很可能有残留。网络时代,验证这点很容易,我不费吹灰之力就从网络搜索到。《北京青年报》刊载过的报道说,根据一位血液病专家的临床经验,在他收治的白血病患者中,许多人来自盛产苹果的农村。这些患者大部分自家中都种有苹果树,平时都是随手摘下一个苹果就吃,很少有洗净、削皮的习惯,而滞留在苹果表皮的化肥农药正是导致白血病的重要诱因之一。

篇7:租房还是买房,这是个问题

进入2007年,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以一种无所畏惧、义无反顾的姿态勇攀高峰。不用说城市里的低收入人群早已望楼兴叹,就是有着殷实收入的白领心里也在犯嘀咕:倾全家之力,在城市的郊区买一套每平米万元的房子,值吗?

在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这其实并不成为一个问题:买不起,就租呗!但在住房自有率全世界最高的中国,问题就复杂化了。毕竟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农民意识根深蒂固,赚了钱就建房置业是天经地义的。于是,一方面是力不从心,一方面又跃跃欲试。到底是租房还是买房?什么情况下租房什么情况下买房?这种哈姆雷特式的诘问存在很多人的心中。《钱经》也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只能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来做一衡量。是买还是租,最终还是由你决定。

定量分析

买房租房,哪个更划算?

买房和租房在价格上具有可比性吗?因为一个是拥有自己的东西,另一个是在用别人的东西。但如果你不仅把房子当成是大宗消费品而是一种资产时,对其价格的看法就有了另一种角度。

众所周知,股票等金融资产的价格总是上下波动的,于是人们寄希望自己能够做到低买高卖。房产作为一种资产也有同样的规律,从长时期来看围绕一个平衡点往复震荡。只是国内很多城市人只感受到“涨”而没有经历过“跌”,可是如果关心一下国外的、乃至中国香港、北海等城市的房产市场,就会发现在一个长时间跨度内价格上下波动很正常。显然,如果你能在房价高悬时期租房住,而在价格下跌后买房,那就是很明智的理财决策。

租售比,也就是租金与售价的比例,是衡量房产投资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有点类似于股票的市盈率,市盈率太高的股票不能碰,同样,售价高于租价太多倍的房产不能买。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发布的《2007房地产蓝皮书: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4》显示,2006年我国部分大城市二手房的“租售比”已超过国际警戒线。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中心城区的“租售比”已经高达1:270至1:400,而国际警戒线不到1:200。

当然我们不能总拿国际标准说事,毕竟中国国情不同。不过当你在偏远郊区置业的房贷月供负担很重,而且远高于在城区租同等条件住房的租金时,会不会也要考虑:这房买得值吗?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案例对买房和租房成本进行定量比较分析,仅供参考。

程奇峰先生现年30岁,是一家建筑公司的设计师,平时月工资约5000元,主要收入要靠业务提成奖励,基本上是每个季度以业务奖金形式兑现他的提成收入,以程先生的技能及多年来的业绩看,他一般每个季度的奖励约为1 0000元,年终还可有一笔额外的10000元综合奖励,年收入大约为11万元。

程先生的太太是一家外贸公司的会计,月工资约4000元,年底有一份双薪奖励,年收入约为52000元。两人年家庭工资收入16.2万元。

假设程先生需要第二套房产,为享受相同品质的生活,有两个选择,其一是购买位于清河颐清家园125平米的三房两厅,每平米8000元;其二是租住一套同小区125平米的三房两厅,月租3800元。

参照下面的数据:房贷利率6.39%,通胀率3%,租房押金为三个月租金,房屋年物业成本为10000元。

(一)每年的房屋使用成本分析

租屋年成本=押金×存款利率+年租金

故程先生目前的租房年成本为:

3500×3×1.8%+3500×12=42189元

购房年成本:

再买一套住房,属于程先生的第二套住房,将不再享受房贷优惠利率,贷款利率6.39%(房贷新政实施前),而且房贷时最多只能贷款7成,即70万,贷款20年。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月还款额5174元。如果月供存入银行,还会产生活期存款收益0.56%(税后)。

购房年成本=自备款×定期利率(加息前)+月供投资成本+物业成本=300000×1.8%+62247+10000=77647元

因此,从当前的房屋使用成本角度来说,租房的成本要低于购房,此外,由于程先生按揭两套房产,将有一套房产不享受优惠利率。这样每年月供负担为62088元,占家庭总收入的38%。程先生本人认为这个财务负担比较重,同时期家庭其他财务需要如生育等将受到影响。所以,从使用成本分析角度看:租房是不错的选择。但是38%的负担率还属于可以接受的范畴,最终的决定还要取决于其他方面的比较结果。

(二)租房和买房的投资成本分析

如果程先生采用购房方式,则总成本为包括首付和装修40万元资金的使用成本、20年贷款期支付的利息成本以及装修成本。

如果程先生采用租房方式,则20年期间缴纳的房租为1149057元(假设在20年期间房租年均增长率为3%)。

由于节省了贷款的首付款及装修费,这笔40万元的资金投资于一只安全性和收益性均较好的债券型基金,假设该基金年均回报4%,则这笔钱20年后变为876449元。

可见,如果选择购买新房,程先生的财务结果是:

1、损失40万元的机会增值额为:876449元

2、支付贷款月供额合计:1241760元

5、无需支付房租的机会成本,如果每年房租4.2万元用于投资4%收益的债券基金,20年后的收至为1250679元。

这就意味着两项投资的比较差额为:

1241760+876449-1250679=867530元

即程先生如果选择购房投资方式,他要比租房多承担的财务成本为867530元,但是他获得了一套房产,要衡量哪种投资方式更划算,关键就在于评估所买的房产在20年后的价值,如果超过87万元,则买房划算,如果房产不仅不增值,还随着房子的老化折旧而不断贬值,则租房显然更划算。

综合比较后,理财规划师认为,作为北京未来的中心发展区域和高科技园区,程先生计划购买的位于清河颐清家园的高尚住宅未来应有较好的升值空间,虽然由于房地产发展泡沫和国家宏观调控,在未来三两年内房价应该不会再大涨,但是下跌的可能性也较小,假设该房产在未来20年内年均升值2%,则20年后增值为1485947元。

假设届时房龄已有20年,折旧减值40%,则房产价值仍有:1485947×60%=891568元,仍然高于87万的差额。而且清河颐清家园这个位置实现年均增长2%的难度不大。

综合以上比较分析,建议程先生买房,而不是租房。

如果房价涨上去怎么办?

买房还是租房,也要动态地来看。照现在这架势,可能程先生还在犹豫中,房价就又涨了几千元。房价涨上去后,是买房还是租

房?就不好说了,我们还是要算一算:

如果房价涨到12000元/平方米

当房价涨到12000元/平方米,程先生是选择买房还是租房。如果想要使买房的财务成本与租房相当,则对该房产未来20年的年均升值幅度要求将提高:

房价每平米12000元,则房价为150万元。

首付款为:150万×30%=45万元,加上装修款共计首期投资55万元,月供额为7760元。

总付贷款本息额为:7760×240=1862400元

购买房首付款及装修款55万元的机会损失值,预计年收益4%,20年后为1205117元

故程先生买房的总成本为:

1862400+1205117=3067517元

买房与租房成本之间的差额为:

3067517-1250679=1816858元

再按20年后房子折旧四成计,

得出1816858/60%=3028063元

也就是说,如果现在该房的价格为每平米1.2万元,则只有当该房产20年后值303万,即在未来20年房价年均增长3.57%,才能使买房与租房的财务价值相当。

显然,房价要实现20年年均增长3.57%比年均增长2%的难度要大得多,程先生需要认真衡量一下买房和租房哪个更划算了。

下面,我们再看看房价上涨为11000元/平方米和10000元/平方米的情况(如下表):

综合比较上面三种方案,该房20年后价值达到303万和269万有较大难度,但达到227万元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我们建议,综合分析买房和购房的经济成本,房屋单价超过10000元,房总价超过125万情况下,应考虑租房或减少购房面积:低于10000元,房总价低于125万,考虑买房。

一场关于买房租房的中国式辩论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大致判断出买房和租房哪种选择更划算,但这种定量分析还远远不够。一方面是因为定量分析中的很多预测数据未必真实,比如20年里的房贷利率不会变吗?通货膨胀率能维持在现有水平吗?难道其他投资机会的年均回报只有4%?另一方面,我们在做投资理财决策时,绝对不会仅依靠冷冰冰的数据,很多情感上的因素始终左右着你:当你的家庭增添了小孩后,你还忍心让她们住在租的房子里吗?把钱交给房东是不是比交给银行让你更不舒服呢?

于是,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关于该买房还是租房的争论,下面截取一对夫妻(张先生与江女士)就这个问题的一段对话。这是一场典型的中国式辩论,它可能就发生在你的身边甚至你身上——

房价还能涨多久?

江女士:亲爱的,这个周末有房交会,我们去看看吧?

张先生:干嘛?你要买房?

江女士:是呀,现在房价一个劲的涨,再不买就没有万元以下的房子了。买不起了。

张先生:正是因为房价涨得太快,太不正常,所以现在买房太傻了。

江女士:这话是什么道理,难道你认为房价会跌?我告诉你吧,房价一直会涨下去,不可能跌下去。

张先生:说说理由。

江女士:很简单呀。你看看身边什么东西不在涨。房子、股票甚至猪肉,因为人们手上的钱太多了,这些钱存在银行里是亏的,必须拿出来买各种资产,房子是最好的保值资产了。

张先生:你说的没错,现在确实是流通中的钱太多了,专业上的说法叫流动性膨胀。但我觉得这种现象最多能够持续5年,5年之后必然会发生根本性的扭转。当没有那么多钱去争着购买这些资产,它们的价格必然会降下来。而房产和股票不同,它是一种长期资产,当你在未来20~30年内一边还贷一边持有它时,它的价值却在缩水。而相应的负债也就是房贷的压力则越来越大,因为钱变得更值钱了。

想一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那几年,国内出现通货紧缩,当时是什么感觉?不就是各种商品的价格走低,而企业赚钱也特别不容易,个人收入很难提高。如果几年后也出现这种状况,咱们就要用稀缺的、更有价值的钱去还现在虚高的债务,这不是太傻了吗?

江女士:几年后钱会变得稀缺、升值,我才不信呢。

张先生:完全可能呀。国内流动性膨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外贸顺差过大造成的。按人民币现在的升值速度,你相信5年后还存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吗?外贸顺差还会扩大、外汇储备还会增加吗?到那时说不定人民币都要和美元脱钩了呢,美元这几年的泛滥一定要付出代价的。

江女士:别卖弄那些理论了,有什么用呀!你看看身边的人,不都在买房吗。你那些朋友不都买房了吗,而且他们的房子都升值了,都赚钱了。

张先生:说的好。我身边的朋友确实大多数都买房了,但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他们居然没有一个是用自己的钱交的首付款,都是父母的钱或者借的钱!你不还跟我讲过,你的一个同学的父母居然从外面借钱为她买房。这说明这些购房者透支了个人乃至整个家庭的信用,房子已经消灭了很多家庭的购买力,房产需求在某一个节点上将剧降。另外你说房子升值了,赚钱了,这句话我咋没听懂。

江女士:你装糊涂呀,房价从50万涨到70万,那还没赚钱呀。

张先生:但是房子得卖出去才能赚钱呀。就像我们买了房,你敢卖出去吗?房价涨这么快,卖完后得的钱可能都不够买旧房的了。除非你不再买房了,转而投向股票、基金,可我觉得你还是想有一套自己的住房呀。

就算我们是炒房的,买房就是为了卖出去赚钱,但现在事实上是有价无市。前几天你在房产中介也看到了,挂了那么多房源就是没人买。结果你登记个电话这两天就被打爆了,房产中介也着急呀,成交量萎缩这么厉害,他们怎么赚钱呀。你看现在大街上到处是房产中介展露房源信息的,如果这个市场活跃、房子好卖。他们用这么玩命推销吗?股市暴跌的前兆不是股价有多高,而是成交量萎缩,房子也一样。

江女士:卖不出好价钱,可以出租呀,你看我们每个月都要给房东送钱。

张先生:问题就在这儿。房价一路暴涨,租金涨幅度非常小,因此更要继续租房住。

买房、租房,哪个更舒适

江女士:租房!你还要租多久呀?难道一直这么租下去?

张先生:看如今房价这种走势,至少再租5年,或者更长时间。

江女士:天啊!我可不愿意每个月眼睁睁的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交到别人手上去。

张先生:但买房之后你不也要把钱交给银行吗?结果是一样的。而且现在房价暴涨,租金涨得很慢,月供款比房租还要高。

江女士:那能一样吗?买了房之后房子就是你的了,你还月供是为自己的东西付钱,不是白白地送给别人。

张先生:但你算过没有,如果让月供款和租金相当,至少要贷款30年,而且首付要支出一大笔钱。30年后,房子得折旧成什么样,你难道还真愿意住有30年房龄的老房子

吗?而把首付款用作投资升值,等房价降下来就可以买到又好又便宜的新房子了。

江女士:鬼才相信房价会降下来呢。不管怎么说,有了自己的房子才有了家的感觉,租房住就像是寄人篱下。

张先生:不会吧。我怎么觉得租房才有一种当家作主的感觉呢,你看房东对我们多热情呀,生怕我们不长期租他的房子。而你也听说过很多业主和开发商发生冲突甚至流血事件。购房者面对开发商成了弱势群体,租房住却没有这种感觉,因为租房选择的余地更大,更灵活。特别是在大城市里工作最怕上班的地方离家远,租房就不会有这个担忧。

其实任何商品都一样,当生产商的利润太高,钱太好赚,就不在乎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现在房子这种商品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质量比以前盖的房子要差,物业服务也不好,因为他们不在平消费者。但以后这种情况肯定会发生变化,因为开发商的钱不好赚了,你何必急着在高价位买质量差的东西呢?

江女士:可如果是自己的房子,你可以任意处置,想怎么装修就怎么装修,还可以把家人接来一起住。

张先生:这确实是买房子为数不多的几点优势。我们装修时可以买几幅画挂在墙上,说不定过几年还能升值。艺术品投资可比房产投资更有机会。

不过我觉得租房住也一样也可以把家人接过来一起住呀,前几天不就把你家人接过来玩了两个月,挺开心的吗。后来他们还是急着要走,说大城市噪音高、污染大,对于住惯了宁静小城镇的人来说不习惯。其实大城市确实不适合养老,我们老了之后最好也不要住在大城市,选择一个环境好的小城市,那样生活质量会更高些。

江女士:你什么意思?你想一辈子不买房了?

张先生:房子可以买,但现在时机肯定不合适,从供求力量变化上就能看出来。你没发现这两年房产的供应量急剧减少吗?一是因为政府害怕房价跌下来,二是开发商捂盘。过两年供应量一定会上去,但需求肯定会减少,因为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了,生育高峰出生的一代人基本完成了购房置业。

上一篇:三进两联一交友发言稿下一篇:做好妇联系统调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