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问题

2024-08-31

我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共8篇)

篇1:我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问题

绵阳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建议

四川农业大学农业高新技术与管理专业张 韬

(指导老师:王华兰 高级农艺师)

摘要:21世纪将是信息农业的时代,农业信息技术将成为实现农业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绵阳市作为西部的科技城,也是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自然条件较好,农作物种类繁多,主要农产品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提高我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使传统农业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提升我市农业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业信息 现状 问题 建议

农业信息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把农业信息当作一项产业来发展。加强农业信息系统建设是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农业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并且具有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受益面广、公共服务性强的特点。需要政府支持与引导,各农业信息使用者共同参与。我市农业系统经过这几年上下的共同努力,市县两级网络硬件配备齐全,局域网、网站均已建成,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以后加速我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本文结合我市农业信息化工作实际就如何继续提高我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做点探讨。

1、我市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现状。

1.1 市局农业网络全面完成。我局于1996年开始与农业部《中国农业信息网》联网收集农业信息,98年拨号上网,联通国际互联网收集信息。2000年10月建成局域网和“绵阳农业网站”。2003年我局又对原局域网进行全面改造,局域网(包括党政网)与互联网物理上完全隔离。与此同时,又对“绵阳农业网”进行了第三次升级改版,改版后的版面更清秀,栏目更多,内容更丰富,网站设有绵阳农业、农业新闻、1

市场信息、农业科技、政策法规、专家在线、农业工作、农业产业化、无公害农产品、劳动力转移等十大栏目。为绵阳市各级行政部门了解农业情况,农业资源,提供了方便,为基层干部与广大农民提供了大量的政策法规,分析预测,价格行情和技术服务信息。从“绵阳农业网”开通以来,据统计,访问者迄今已达10万余人次,“绵阳农业网”建成两年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产生直接、间接经济效益5000万元。同时还建立了内部工作平台,市农业系统邮件服务器,基本实现了局机关与各县(市、区)农业局信息传递自动化、网络化,以及与市委、市府信息的交换和共享。

1.2 市局信息发布渠道比较畅通。目前,我局对外发布信息,集现代信息网络和传统媒介于一体。概括为“两个刊物”和“三大网络”为主体的信息发布与服务体系。“两个刊物”为《农业简报》和《农业信息网刊》。《农业简报》主要面向省农业厅、市委、市府、市级有关单位和各县农业局;《农业信息网刊》主要面向基层农业部门广大领导干部、农技人员。“三大网络”为局局域网,市党政网和国际互联网。在三大网络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拓宽信息收集和发布渠道。一是市局建立了全员信息制,局18个单位为信息站点,初步实现了局内信息资源的整合。二是党政网农业局信息站点,是我局与市委、市府及市级机关信息交流的主渠道。三是互联网“绵阳农业网”站点,是我市与各县(市、区)农业局、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信息交流的主渠道,也是我市农业部门宣传农业政策、传播技术、发布信息的重要窗口。

1.3 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向县、乡、村延伸。我市在搞好市级信息网络建设的同时,加强了县、乡农业信息网络建设。近两年来,我市已投资1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我市9个县(市、区)166个乡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都全部注册了自己的域名,在互联网上开通了农业信息网站并建立了局域网,9个县(市、区)的农业信息网全部托管在市农业局,由市农业局统一管理,统一维护。全市293个乡镇,已有166个乡镇按农业部“五个一”标准落实了办公场所,配备了电脑。9个县(市、区)实现了与166个乡镇以及49个龙头企业、53个专业大户、14个农村

合作及中介组织、11个专业市场的联网。

1.4 农业信息队伍基本健全。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上下相连,左右贯通,初具规模的农业信息服务队伍。全市9个县(市、区)都建立了农业信息机构。市、县农业局信息工作人员共计204人,其中市级6人,县级32人,乡级农业信息人员166人,信息工作人员都具备大、中专以上学历。

1.5 重点推广“一站通”,取得较好成效。我市把推广应用全国农产品供求信息网上联播(简称“一站通”)作为搞好市场信息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去年底开始推广应用“一站通”,我局便专门组织了“一站通”使用培训,受到用户好评。各县(市、区)农业信息站,展开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大力宣传“一站通”的优点,并组织上网注册会员,利用“一站通”平台查询、发布供求信息。一年多来,我市已有县(市、区)农业技术服务机构、镇(乡)农村信息服务站、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种养经营大户等145个单位或个人申请注册用户名和密码380个,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游仙邦田公司在网上发布出售银杏树苗后,江苏一客户就来电来函洽谈,初步达成协议,成交额100多万元,纯利润20多万元。江油西屏乡今年种植西瓜200多万斤,通过“一站通”发布信息后,仅销往成都一公司就达50万斤。“一站通”已成为互联网上人气旺盛的农产品供求大市场,在农产品产、供、销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我市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目前,我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虽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领导对信息工作认识还不到位。我市部分地方对农业信息工作存在着“上面热,下面冷”的问题。县以上各级党政部门重视,但镇乡、村、社、农户由于受环境、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信息化意识不强,一些中小龙头企业也对信息认识不足。

2.2 综合性信息数据库和系统还不够健全。目前市县(区)农业信息网服务的主要内容是提供农业信息的交换与共享。但网上交易的电子农产品市场尚未形成,农业

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尚未起步。绵阳农业综合信息数据库和信息应用系统的建设还不健全,尚未建立英文版本的网站,无法与国际进行信息交流。

2.3 农业信息网络服务延伸还有一定的困难。目前在农村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还很低,受经济条件制约,大多数农村家庭还买不起计算机,农村的大部分地区尚无法接入计算机网络,还无法利用计算机技术,把农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信息传递到农户家中,还存在着“最后一公里”问题。

2.4 农业信息网络人才匮乏。市(县)农业局目前缺乏既懂农业又懂经济,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农业信息人才,乡(镇)由于机构改革,机构和人员的变动,信息员队伍不够稳定,导致信息内容单调,信息产品和技术的实用性差,咨询服务滞后。

3、我市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下一步工作建议。

3.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我市农业与全国形势一样,目前正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型期,农业不但自身面临着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现实压力,同时还要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市场和全球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因此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本出路只能是以科学技术和信息为手段,大幅度提高我市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各级领导一定要提高对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认识,加强领导,由政府牵头,制定绵阳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工作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农业信息收集发布标准与规范,加强对信息化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加大对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坚持边建设边应用,以应用促建设,抓好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2 建立完善农业信息系统建设。建设绵阳市农业综合信息系统,在农产品价格、实用技术、政策法规、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农业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农业、农村经济综合信息数据库,逐步开发农村经济分析预测预警、防灾减灾、地理信息等系统。

3.3 进一步加强对市、县两级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网站作用。目前市、县信息网站基本建成,应充分利用网站加强我市农业的对外宣传,并为广大农业生产者、经营者提供信息服务。进一步丰富网站内容,加强与本市乡镇、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专业大户的联系,搞好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加速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3.4 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解决好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结合“一站通”,进一步利用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技站、农经站,建好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站,不断发展农村信息员。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培训一支既懂农业又懂经济,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信息员队伍,从各种渠道收集、整理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广播、快报、宣传栏等多种方式把信息传递到村,由村传递到农户,解决从乡镇到农民的信息传递问题,即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3.5 建立农产品市场交易的电子商务平台。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形式不断发展,我市农业和国外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增加,欧亚农业合作项目专家2003年已两次来我市考察、调研,建立、实行联合信息系统,开发绵阳的农产品,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建立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和国际农产品生产贸易信息交换系统。

篇2:我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问题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农业不仅要解决全国13亿人吃饭问题,还直接关系着9亿人生活水平和质量,同时农业也为新型工业化源源不断的供应原材料,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平台和空间,可以说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和社会稳定。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仅用占世界22%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70%的人口,而且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民收入快速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水平都大大改善,可以说农业发展使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农业高速增长的背后却是农业资源的大量浪费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这种以资源和生态换取增长的模式是难以持久的,完全不具备可持续性。面对有限的农业资源即将消耗殆尽,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们开始探索现代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而现代可持续生态农业发展,一方面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一方面依靠模式创新。科技进步主要是自然科学范畴,而生产模式创新,当前主要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很大程度上依托农业信息化,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都离不开信息的采集、输送和处理,农业信息化可以带动或推进农业产业化。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网络化、科技化、数字化和知识经济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成为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普遍以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并且已经成为这些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信息化在经济领域、社会管理领域、军事领域的应用,大大拓展了各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使各国发展速度加快,发展质量也大幅度提高。信息化在各个产业领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化农业也已经成为信息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缺少农业信息化的国民经济信息化是不完整的,缺少稳定发展基础的。因而没有农业的信息化就没有整个社会的信息化。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信息化是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强调要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新世纪前 20 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十七大再次强调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2010年国家农业部与中国联通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重点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三大领域开展信息化深层合作,把3G、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通过试点示范,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沈阳作为国家重工业基地,其农村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仍是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

础,在全市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截止2009年末,沈阳仍有252.3万农业人口和141万农村劳动力,分别占全市总人口的37%和20%。而沈阳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资源不足与资源浪费或闲置同时并存,农业科技落后、成果转化率低,生产分散而市场信息不灵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信息不畅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率低,这些深层次矛盾解决的关键就在于农业信息化,而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是农业信息化的保障。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沈阳市已开始积极探索农业信息化之路,着手组建农业信息服务组织,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遇到很多问题,并且与农业信息化先进的发达国家比较,还存在很大差距。本研究旨在对这些经验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构建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推进沈阳市农业信息化提供建议和参考。

1.2.2研究意义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对于发展和完善农业信息化建设、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综合竞争力及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能够增强政府科学决策能力,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通过信息网络的应用,引导农民及时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并进行适度规模化生产经营,逐步实现分散的家庭小生产与国际、国内两个农产品市场的有效对接,从而减小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为政府和农业生产者提供及时、准确而真实地市场信息,可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业市场流通效率;第二,能够用现代科技装备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第三,能够提高农民素质,改变农民的思想文化观念,增加农民收入;四是能够改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因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推进信息技术在农村的普及,需要从事信息技术劳动、智力知识劳动和信息服务的人越来越多,从而改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

用信息技术指导农业,对于快速改造传统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推进农业信息化、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长期持续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必经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对于促进辽宁省的农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宏观面讲,完备而有效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将保障辽宁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有效地进行;将会促进辽宁省农业从高耗、低效型传统农业向低耗、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将发挥“后发优势”,缩小与发达国家在农业生产力和农业技术水平上的差距,并为WTO背景下辽宁省农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提供最强有力的保障。从微观方面讲,有效的农业信息服务对于增加辽宁省农民收入将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当前辽宁省农村一些地方出现的“卖难”问题,有时并不

是农产品绝对过剩,而是信息服务不及时导致错过了最佳销售时机而导致,农业信息服务所提供的市场信息,将能保证农产品购销方面的两畅,从而使农民增加收入;另外,农业信息服务能提供适合辽宁省农民的农业新技术、农业新的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优良农业信息,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从而对农民增收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沈阳市全面贯彻落实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大工作力度,探索实践了形式多样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全方位、多渠道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农业信息。目前,沈阳市共有1451个村,已有1243个村建立了农村信息站,占全市的86%左右。另外,沈阳市率先发布了农业信息化体系地方标准五个,包括信息化体系建设标准20余项。同时,沈阳市又开展了全市农村信息员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广大农民的信息需求,调动了他们应用网络信息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信息人才的素质。

尽管如此,沈阳市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网络成本较高、利用效率低,农民信息意识淡薄,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业信息化人才缺乏,部门联动不畅,信息时效性不足等等。因此,必须及时、充分地消化利用信息化生产力,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加快沈阳市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综上述,在农业信息化取得初步进展的背景下,调查研究沈阳市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信息化服务的现状,深入探讨提升沈阳市农业信息化的途径就成为沈阳市农业信息服务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

1.3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国内外信息化研究动态

信息是反应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特征和变化的知识,是数据加工的结果,信息是有用的数据。信息以物质介质为载体,传递和反映世界各种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征。信息论及数字通信时代的奠基人克劳德.香农(C.E.Shannon,美国,1948)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孙小礼等-2000)。控制论创始人美国维纳(N.Wiener,美国,1948)认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所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内容的名称”。我国学者黄学忠认为“信息是客观世界事物和特征的反映”(乌家培-1993)。忠义信认为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是指事物运动的状态以及它的状态改变的方式;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是指主体所感知或者主体所表达的事物运动的状态以及状态变化的方式(忠义信-1995)。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一个日本学者提出来的,之后传到西方,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信息化的概念在西方开始普遍使用。信息化是指发展和培育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过程。信息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表示的是社会整体及各个领域的信息获取、处理、传递、利用的能力和水平。信息化是全面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态系统过程。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信息产业内部建设,而是信息产业与其它众多产业结合,是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不断加以应用,并逐渐发挥重要作用的过程。信息化几乎与所有行业都密切相关,农业领域有农业信息化,工业进步需

要工业信息化,国防也要实现国防信息化。1994年美国提出了建立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战略思想,同年欧盟也正式公布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和实现欧洲“信息社会”的长远发展计划。可以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率先进入了信息化社会(石丽琴-2004)。自90年代中期因特网普及以来,信息化发展极为迅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发达国家移动互联网普及又迎来,信息化迎来新的发展高潮。我国信息化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目前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1.3.2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以信息技术发展为基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和形成可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计算机农业科学计算、农业数据处理和农业数据库开发、知识的处理、自动控制的研究与开发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在这三个时期,各国介入发展的时间并不相同,各个国家农业发展的实际也有较大差异,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农业信息化特点。美国以政府为主体五大信息机构为主线,形成国家、地区、州三级农业信息网同时构建了庞大、完整、规范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形成了完整、健全、规范的信息体系和信息制度(范凤翠-2006)。在法国表现为不同的农业信息化利用方式共同发展,多元化信息服务主体共存局面(崔国胜等-2004)。而在德国,信息技术一直是德国政府发展科学技术的重点领域,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农业新技术、德国农业信息技术得到普及并向农业全面信息化迈进。

与欧美发达国家比较,亚洲农业信息化起步较晚,相对落后,但近些年发展迅速。日本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并建立了完善的农业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经营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应用,农业效益大幅提升。日本非常重视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与应用,发达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使日本的农业获得了极高的劳动生产率(杨艺-2005)。印度采取公私共享的合作模式,在基础设施很不完善的条件下,实现广大农民真正享受信息服务,而且注重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加强对农民的培训,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通过多种方式互补,保证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印度很重视进行广泛国际交流合作,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合作建立印度亚洲多媒体实验室致力于探索低成本易推广的信息系统、农村软件、实现数字农村等。韩国农业信息化施行了一种被称为“追赶型”的模式,学习和借鉴了发达国家的经验,实现信息技术的农业领域应用,重点强调信息技术在农业部门的应用实效。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农业信息资源现状、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和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李应博-2006)。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从总体上讲,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和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中存在着重视不够,口头上和文件里重视,但真正的投入有限,农业信息化服务的人才很少(董国英-2008)。从信息传输渠道方面看,乡镇这一级是阻碍农业信息传输的瓶颈,构建基于基层乡(镇)的农业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乡(镇)信息中心、村信息站、上级主管部门、涉农机构、科研院所以及若干个信息员,组成以乡镇农业信息服务和数据采集为核心,以信息采集、综合上传和服务农户为目标的有效信息管理系统;从信息服务组织机构看,造成农户获取信息的障碍主要是由于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组织机构建设滞后,信息资源缺乏、可靠性差,信息传递渠道不畅,农户的实际收入水平低等因素(刘韬-2006);从农业信息供需方面看,我国农业信息供需不平衡,其主要矛盾为农业信息类别、农业信息流通渠道、农业信息市场化运作要求和用户市场意识淡薄(卓文飞-2007)。

1.3.3国内外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研究动态

在发达国家,把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作为农业发展一个重要的支撑系统。普遍采取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农业信息立法,加大国际合作,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有力的措施建设(郭作玉-2006)。美国不仅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的市场信息网络,还建立功能完善的农业信息体系组织机构,专门负责农业信息化服务,还健全了全国农业信息体系发展的政策法规(胡笑梅-2007),使农业信息化有了政策保障。日本建立了完善的农业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发挥民间在提供市场信息方面的作用,并重视计算机在农村的普及与应用(庄传礼-2006)。法国形成政府、民间、大学等多元化、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格局和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主体,信息服务主体包括国家农业部门、农业商会、各级各类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及各种农业行业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民间信息媒体和各种农产品生产合作社以及互助社等。虽然欧盟官方机构是农业信息服务的主体,除了官方的信息服务外,农业协会(包括行业组织、农业商会)、期货市场和保险机构提供的信息服务也占很大一部分,是欧盟防范农业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智盛-2006)。此外,韩国作为农业信息化起步较晚的国家,采取了农业信息化的“追赶型”模式,注重信息技术应用的实效。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信息系统,农业电子商务也极为发达。利用多媒体远程咨询系统培训农民,进行田间演示教学,由专家现场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易法敏-2008)。

国内有关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家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发展战略研究和地方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方面(李应博-2005),例如中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发展战略研究(张玉香-2005),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选择,网络环境下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赵永胜-2004),北京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张俊峰-2003),广州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模式研究(韩方珍等-2005)等。孙素芬(2006)从信息服务资源系统建设、信息服务传输系统建设、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以及信息服务组织管理系统建设四个方面对北京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践进行了阐述。李晓(2007)在分析四川省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应重视建立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加工与处理系统、信息发布与应用系统。

1.4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信息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有关理论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主,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沈阳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发展现状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沈阳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实证分析法:通过实地调研及资料收集对区域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构建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提出其问题所在。

(2)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基于发展现状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篇3:我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问题

关键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问题,对策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 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提供服务的各类机构和个人所形成的网络。其内容十分宽泛, 包括物资供应、生产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 以及农产品的运输、加工、贮藏、销售等各个方面。当前, 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 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也是各类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我们面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利条件, 同时又面临新旧体制交替、市场激烈竞争和农民需求增加的严峻挑战。在新的宏观发展背景下, 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服务业发展速度缓慢而且滞后, 农八师是新疆兵团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 本文通过对农八师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 探寻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对策。

1 农八师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1.1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八师现有耕地面积20.11万hm2, 土壤类型多, 土壤质地良好;辖区内水源主要有5条河流, 建成总库容5.4亿m3的10座水库。十一五时期, 师市累计投资27.83亿元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不仅完成了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防洪抗旱等重点工程建设, 而且实施了治碱改土、增水节水、培肥地力、良种繁育和农机具更新改造, 极大地巩固和改善了农业的生产条件,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到“十一五”末, 垦区节水滴灌面积达到17.4万hm2节水滴灌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小麦、棉花、玉米、葡萄、番茄及林业各个领域, 成为全国最大的节水滴灌示范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累计推广面积41.18万hm2, 提高了科学施肥水平, 有效的控制了因施肥不当对农业环境影响的负面效应。此外, “十一五”期间, 农林牧局还完成了3400余户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 并在121团、西部牧业各建大中型沼气一个等。可见, 农八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1.2 农业机械化服务建设

截至2010年末, 农八师农机总动力67.5万kw, 大中型拖拉机6500台, 其中, 从事农田作业的大中型拖拉机3500台, 从事农田作业大中型拖拉机主要配套农具16000台架, 机车农具配套比为1:4.9。实现机械采棉9.2万hm2, 机采棉平均等级3.2级, 棉花采摘成本较手采每亩减少230元。主要概况:其一, 精量播种全面推广。仅2010年全师投入棉花精量播种机1560台, 棉花一穴一粒精量点播面积就达4.24万hm2。其二, 机采棉综合技术集成科技推广。截至2010年, 农八师不断深入机械化采棉综合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 组织引进、购买采棉机389台, 建成机采棉清理加工生产线52条, 累计完成机械采收面积18.3万hm2, 成为全国最大的机采棉示范区, 实现节本增效4.12亿元, 系统地组织了采棉机、机采棉加工设备的引进与国产机采棉加工装备的优化, 对配套的重大技术及关键装备进行了试验、研发, 编制了6项技术规范,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棉花收获机械化技术体系, 为今后机采棉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其三, 联合研发研制。自2008年经两年不懈努力, 与山东福田雷沃拖拉机厂合作研制成功并填补国内空白的TD750H型高地隙拖拉机, 推广该机具500余台, 受到广大职工好评;2007年与南昌旋耕机厂合作开发了锤刀式秸秆切碎还机, 推广该机型400余台, 累计作业面积7.33万hm2;与江苏南通黄海药械厂合作, 联合研制了3WG-800型风送式打药机, 进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目录, 售价和维修费仅分别为进口机型的1/3、1/5, 成功推广该机90余台, 使葡萄植保作业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农八师科技人员自主知识产权的“滚筒式地膜回收机”、“葡萄埋藤机”和“防挂式吊杆喷头”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其中:防挂式吊杆喷头经相关部门测定, 用该装置喷施脱叶剂, 棉花脱叶率达95%以上, 已累计改装1150台, 作业面积15.33万hm2;80余台埋藤机参加了2010年秋季埋藤作业, 累计节约3.1万个人工, 节约成本376万元;滚筒式地膜回收机集扎膜、自动脱膜、搂膜于一体, 已在2011年春季全面投入生产, 清除残膜对土地污染。

1.3 农业科技服务建设

科技服务在农八师农业增长中所占份额仅占28%左右, 每年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中约2/3没有得到很好推广应用, 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的潜力还很大, 因此, 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走产业化之路是提高科技活动效益、增强科研院 (所) 自身活力、保持农八师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 农八师各农场在贯彻国家有关政策的同时, 进一步加强了农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改善农技推广服务队伍结构, 培育推广了一批名优品种并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 引进开发了一大批国内外新品种和新技术, 基本满足了肥药供应、农机作业、病虫草害和动植物疫病防治、技能培训、信息发布、产品销售需要等服务, 提高了农业服务能力, 为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农工收入不断增加、农场经济协调发展和农业基本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4 农业物流服务建设

当前, 农八师的农业生产经营依然是以团场为法人单位, 采用连队组织规模生产与职工承包土地相结合的经营管理模式, 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西红柿、甜菜等。农产品生产种植由团场指定, 大多数生产资料均由团部统一采购、发放和使用, 农资发放和农产品采摘中的运输、仓储均由团场统一管理运作。但团场物流的市场化水平不高, 物流专业化程度有限, 信息化基础较为薄弱,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化尚未形成, 连锁经营还有待进一步推进。相对于其种植及产值的巨大规模, 兵团乃至整个新疆的农产品资本市场尤其是期货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 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对于高效、快捷的信息服务以及安全、多元的农产品交易流通服务的有效需求。以最主要的农产品棉花为例, 自2004年6月郑棉期货开设以来, 内地很多涉棉企业纷纷入市, 充分利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赚取可观经济效益, 但从新疆现状来看, 虽然已有四家期货经纪公司积极从事和宣传期货业务, 已初步形成一整套棉花中转储备体系和销售网络, 但广大棉农及涉棉企业仍缺乏有效了解和参与, 棉花产销相关制度建设与措施仍亟待完善。

1.5 农产品安全与质量检测服务建设

自2007年, 农八师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制定规划, 采取各项督查、治源、减排措施, 全面开展产品质量整治工作。一是全面开展了农业投入品安全整治监测工作。农八师现有30家饲料企业、120余家饲料兽药经营企业、130家市区各农资经销店、143家奶站、177个养殖场户、12个西部农资公司农资库房。每年, 农林牧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开展全师范围的饲料、兽药及兽药残留、农资打假和奶站10余次重点督查、随机抽查和自查, 累计达时间150余天, 并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回访制度。二是全面推进农产品认证和检测体系建设。成功助推4家企业成为创建单位, 并通过大量申报工作, 使得121团、142团被国家列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截至目前, 各龙头企业、专业协会、重点团场 (镇) 获得国家无公害种植业基地、无公害畜牧业生产基地 (包括水产品基地) 认定总面积1.63万hm2, 21个品种农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认证, 获得了“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推广与监管示范县”荣誉称号。同时, 在完善牛奶第三方监测站建设外, 农八师正在积极筹建农八师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

2 农八师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服务网络不健全, 服务供给不充足

一是生产资料供应服务不完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网点主要集中在县及部分乡镇, 村级供应网点少;农资的仓储设施条件欠佳, 主要生产资料的前期储备不足;技术人员配备不齐, 农资售后服务不及时。二是涉农信息服务不到位。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中, 涉农部门重硬件建设、轻信息资源开发的问题比较突出, 信息资源开发不足, 信息搜集整理能力不强, 信息服务缺乏综合集成和有效分析。涉农网站专业性、时效性、实用性不强, 信息质量不高, 没能形成统一的、专业性的信息提供、发布和反馈平台。

2.2 农业科技服务水平较低

随着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日益增强以及创新方式的转变, 农业科技创新已成为制约农八师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过多年努力, 科技创新的大力推广已使农八师贫困团场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显著改善, 职工科学文化素质普遍提高, 但由于环境、政策与体制等制约, 尤其是科技素质、科技运用的不均衡分布以及科技创新资金管理不善等因素, 农八师农业科技服务水平依然偏低。

2.3 农产品交易流通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物流服务专业化程度低, 物流成本高。首先, 僵化的农资和农产品统购统销使得农户对市场信息了解不够, 多数团场通过农资公司提供物流服务, 服务专业化程度低、服务内容不够全面。其次, 兵团农业生产资料的配送和产品的仓储、运输成本很高, 成为限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物流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 在团场现行经营管理模式下, 农户和团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利益冲突, 物流各环节控制权的争夺是双方博弈的焦点, 未能有效整合大量个体运输户等分散资源, 以及农资和农产品经营权的团场行政计划控制严重制约着物流运作的效率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形成和发展。

2.4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需求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增加, 环保、健康理念日益增强。据调查, 约88%的农民表示比较关心或十分关心农产品质量安全, 只有12%的农户从不关心。尤其对自己出售或食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性更加关注, 超过70%的农户表示尽量少喷打农药。但是农八师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较少, 且检查方法为抽检, 难以完全保证农八师农产品的安全。

3 推动农八师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3.1 健全服务网络, 增强服务能力

一是完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合理布局供应网络, 增加供应网点, 使农资供应向团场连队延伸, 减少农民购买时的交通运输成本。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 增强农资储备能力, 改善储存条件, 增加连锁配送的物流设施, 增加检测等方面的设备, 确保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期前储备的需要, 保证货源供应及售后服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调动全社会的力量, 积极创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 拓宽合作组织内部的服务功能和领域。二是加强信息服务。整合信息资源, 强化涉农部门之间农业基础信息及时交换和共享, 使发布的信息有针对性、真实性和时效性, 实现需求与服务的对接, 构建服务便捷、功能完善的农业信息网络。三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鼓励农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种植大户购置大中型农机具和高档农机产品等。

3.2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 农八师农业科技服务主要是围绕大农业生产, 已初步形成以产前、产中、产后和综合技术咨询服务为主的四种类型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但由于技术开发、科技服务以及区域发展的不均衡,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新疆兵团农科院以及“2ll”工程高校石河子大学即在农八师, 承科研便利, 农作物品种引育和畜禽品种培育与改良技术优势显著, 但由于产后服务中围绕农产品加工、贮运和保鲜等技术的开发利用还涉及食品、纺织、酿造、饲料加工等行业技术以及农业产业化组织研究的发展程度, 农产品附加值潜力尚未充分发掘, 因此, 还应着力加强农业科研体系建设, 确保基础研究的正常进行, 并注重将成果的应用研究及时推向农户、推向市场, 形成科研与产业化互相推动的良性循环。

3.3 健全农产品交易流通服务体系

农八师应相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有利条件有三:一是师团及工商企业具有较完备的、上规模的国有运输、仓储、物资商业、装卸、包装、加工等与发展物流业相关的基础设施及装备;二是拥有大批科技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管理人员和职工队伍、逐步健全和完善的信息网络体系已为农八师现代物流的发展奠定初步基础;三是兵团作为“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 准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和高度协调能力以及企业化经营的市场基础有利于建立相对统一、组织严密、运行体系完备的管理体系。

3.4 加强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服务建设

要在重点地区、品种、环节和企业, 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实行农药、兽药专营和添加剂规范使用制度, 实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试点。继续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 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 依法保护农产品注册商标、地理标志和知名品牌。严格执行转基因食品、液态奶等农产品标识制度。加强农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启动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加强对农资生产经营和农村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 探索建立农八师农资流通企业信用档案制度和质量保障赔偿机制。

参考文献

[1]孔祥智、徐珍源、史冰清, 当前我国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J].江汉论坛, 2009 (5) .

[2]中共吉林省党校, 吉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探析[J].长白学刊, 2010 (4) .

[3]胡宜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服务业发展刍议:以农八师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5) .

[4]宋洪远,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中国流通经济[J].2010 (6) .

[5]刘贤双等, 重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J].南方农业, 2010 (1) .

篇4:我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问题

关键词:农业高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93-2

管理学的某些组织认为学习是一个过程,它是持续不断的进步,所有关系的基础则是大众的合作。各院校应该以知识管理为核心,建设资源共享的信息服务体系成为高校在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必须要完成的使命。

1团队合作精神的建立是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

体系的发展需要合适的组织、存在和发展。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和员工的努力工作密不可分。上至中央下至各省市,各大图书馆都在寻求一种联盟的方式来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这样不但能节约成本,更能有效的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也符合经济学的得奖最大化原则。各大图书馆要想实现目的,就必须在各组织间建立信任的机制,完成承诺兑现。可以考虑深入的交流,各关系馆之间,各馆员之间尽可能的形成一种互惠互利的双赢关系,以此鼓励资源共享团队中的成员馆提出本身期望,同时依据社会环境的现实,用团队合作的精神来建立一个信息服务的有效体系。

图书馆在提供信息共享的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机构强调团队的合作意识,机构中个体能力日渐弱化,团队合作才是最后的出路。“集体英雄主义”是现代趋势。任何组织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必有其核心竞争能力。在组织中,员工团队的“集体荣誉感”和“组织创新”是“比较竞争优势”的基石。现代高校图书馆员的工作模式是解决技术问题以及提供各种高层次服务,这些工作有时也依赖虚拟工作团队。个人的能力是集体力量的有机组合,所以高校图书馆应有意识建立的这样的共同体之间,使成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提高,将个体有机结合,把团队凝练成一支能战斗、会创新的信息服务团队。

2建立沟通渠道是建设信息服务体系的必要保障

建设一个综合的信息服务体系要求有开放的沟通渠道,打破有形无形的界限,促进思想交流。一般而言,主要通过三种信息渠道进行交流:首先是纵向信息的交流,主要是上下级之间的组织指挥链进行工作,保证上级领导和下属成员之间的信息畅通;其次是横向信息的交流,团队与团队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同一层次进行的沟通,核心目的是系统之间做到相互协调,互相配合有所了解;第三有别于上两种沟通,可称为斜向信息沟通,即跨系统、跨层次人员之间的交流。因此,一方面,各高校通过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建立一个有利于学习和交流的基础设施网络平台,以充分利用组织内部以及外部大量可编码的知识,使体系的建立与知识的创新建立在高效的信息网络基础上;另一方面,各高校通过变革传统的垂直式组织结构为扁平式组织结构,在成员之间建立一种水平链接,提供一个平等的开放式坏境,使各高校组织内部高层管理者和下属之间可以坦诚沟通,相互学习,共享知识,加速信息体系建设过程中知识的纵向沟通和横向交流。

3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信息服务体系稳健发展

各信息服务体系分支的高校应建立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各体系建设成员的学习和创新给予支持和奖励,保证体系建设持续健康有序地进行。比如实行合理的分配制度;从组织目标和个人能力兴趣出发,制定与实施符合信息服务体系的一系列政策,持续地调动积极主动性;完善考评体系,把培训的成效与绩效考评结合起来,作为今后聘任晋升的重要依据。

3.1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所谓的公平竞争环境,就是指在人才培养、考核、职称评审、技术级别晋升等有关问题上,对每个人才都一视同仁,平等竞争,成功的机会均等。人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是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建设创新型图书馆,要形成鼓励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

3.2充分考虑个体差异

图书馆要根据人才的不同类型和特点制定激励制度,而且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个体差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知,人们一般有五个层次的需求,这五种需求按次序逐级上升,下一级需求基本满足以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变成了行动的主要动力。不同需求的成员之间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励,同理,不同的价值观和奋斗目标也要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做到这些才能有的放矢,获得理想的激励效果。

3.3精神激励制度的完善

自身物质利益得到满足后,更高层次的超越和自我完善会成为下一阶段的目标。对青年人而言,培训激励最有效,原因无外是青年人有进取心。另外培训能提高目标实现的能力,想要承担更大的责任、更富挑战性的工作,培训是最有效的方法。这也为个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图书馆界已经把培训做为正式的奖励表彰馆员。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展现创新人员积极向上的工作风貌。同时,创新也有失败,这也要有激励,这种激励比成功激励更鼓舞人心。任何一个组织在21世纪都要寻求不断创新,创新一定有风险成本,不是所有的创新都成功。这时,创新失败的鼓励就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这种激励政策要明确许多因素,如次数、时间、经费等超出范围的失败则是不允许的,需要受到惩罚。

4个人综合素质提升有利于高校信息服务体系的良好运行

综合素质的提升依赖于不终身学习、终身教育。这是现在大众的共识,它构成了学习型社会的基础。用各种激励手段,刺激组织中的个人积极开展如持续学习、团队学习、全过程学习,竞赛学习等等多元化的学习,这必有利于农业高校图书馆系统的信息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推动员工高效不断学习的机制,能保证图书馆馆员知识的主动获取,进修各专业知识,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这不仅实现馆员的个体素质提升,还将推动各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得到正面的改变。这也必然使图书馆的信息体系的综合服务水平有大幅度的上升。这是一条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的最有效的方法。

5结语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农业高校图书馆的成员,如果不思考其组织是否经得起时代的考验,是否能跟上科技进步的脚步,那必将被时代所抛弃。要想维持竞争优势,组织成功的前提有效就必须保证持续学习。建立学习型图书馆,才能面对社会环境的变迁,跟上科技进步的发展。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才能得以保证。

参考文献

[1]肖珑.数字化服务环境,发展趋势及其建设[EB/OL]. http://www.chinalabs.net/.

[2] http://162.105.138.137/portal/index.jsp[EB/OL]. 2007-04-02.

[3]刘炜,葛秋妍.从Web2.0到图书馆2.0:服务因用户而变[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9):8-12.

[4]刘青华.信息构建与信息素质指南网站建设初探[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2):66-69.

篇5:我市强化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

发布日期:2010-7-19 作者: 责任编辑:nyzk 点击率:371 来源:市能源站

农村沼气的效益能否正常发挥,关键在于管理。近年来,我市以方便群众使用沼气为出发点,坚持“政府引导、多元参与、方式多样”和“服务专业化、运作市场化、管理物业化”的原则,逐步建立以市、县区、乡镇农村能源服务站为支撑、乡村服务网点为基础、农民服务人员为骨干的沼气服务体系,将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成建池、安装、维修、管理、采购、供应一条龙服务能力的经济服务实体,为沼气用户提供优质、规范、高效、安全的服务,不断巩固沼气建设成果,从根本上促进了农村沼气建设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家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以户用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在我市得到迅速发展。至2010年6月底,全市已建成户用沼气池14.35万座,占总农户数的9.1%。全市农村沼气村数为2093个,农村沼气村数的覆盖率是67.06%。建立县、乡、村服务网点365个,沼气村服务网点覆盖率为17%。

二、主要做法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三分建七分管”,这句话道出了沼气管理的重要性。我们通过经常性的宣传,提高领导和群众对发展沼气服务网点、强化沼气使用管理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推动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二)制定方案,明确目标

我市制定并印发了《信阳市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明确提出了我市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各级职责、运行机制、服务模式、服务内容、保障措施等。明确提出通过几年建设在全市形成上下贯通、左右相连、专群结合、功能齐全、运转高效、服务优质的农村沼气服务体系。

(三)因地制宜,建立模式

我市因地制宜采取的主要模式:一是依托型服务模式。即依托当地农村能源推广机构建立。二是专业合作社模式。由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沼气服务组织,按照“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和“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制订沼气合作社章程及相关的管理制度,明确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三是市场化服务模式。由集体或个人成立沼气服务企业,实行“有偿服务、自负盈亏”。

(四)严格管理,确保质量

一是实行准入制度,坚持持证上岗,未获得国家沼气生产工职业资质的人员不得上岗;二是坚持质量验收制度。乡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完成后,对照建设标准进行验收。

(五)加强培训,稳定队伍

近几年,我们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和其他方式,大力培训沼气生产工和后续管理人员,目前全市已累计培训沼气生产和服务人员3500多人。通过培训,使其掌握了沼气生产和服务技能,具备了服务于农村沼气建设的手段,从而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农村沼气建设和服务队伍。

三、服务效果

经过几年努力,我市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市大部分沼气乡、村的服务网络。服务网点建设较好的地方,沼气池修建、配件更换、进出料、综合利用、技术指导等管理服务及时有效,有的地方实现了物业化管理。通过强化服务,使全市沼气池平均使用寿命达到15年以上,沼气池使用率达80%以上,“三沼”综合利用率达60%以上。

新县积极推进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目前已建设完成1个县级沼气服务中心,3个沼气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乡级沼气服务网点,30个村级沼气服务站。全县沼气服使用率保持在90%左右,用户满意率达95%以上。

潢川县传流店乡农村沼气服务站创办较早,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办公服务场所60平方米,仓库100平方米,分网点2个,技术人员5人,施工人员53人,服务面包车、抽渣车、农用车5辆,模具15套,维修安装工具多套,各类沼气配套产品齐全,服务效果显著。

四、存在问题

1、市、县区、乡镇、村四级服务网络尚不健全,总体上网点少,服务设备不足,服务手段有限,缺乏服务长效机制。

2、一些县区业务部门技术力量薄弱,管护任务面宽、量大,乡镇干部身兼数职,村一级组织不健全,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

3、一些地方服务体系建设刚起步,资金缺乏,管理不善,尚没有形成适合当地情况的服务模式,运行不畅,服务不力,效果不好。

五、今后打算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沼气网点建设摆在与沼气建设同等重要位置,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保证沼气事业的健康发展。

2、完善模式,强化监管。因地制宜,建立完善服务模式。与网点签订服务委托合同,制定管理制度,确保服务效果。

3、抓好培训,确保质量。加强培训,提高网点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4、多方扶持,完善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帮扶措施,支持多种机制介入服务体系建设。

篇6:浅谈我市老年人服务体系建设

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43万,占总人口的11.3%,已经达到老龄化地区的标准,急需加快老年人服务体系建设,事实上我市一直有展开对于老年人服务体系的建设,但由于我国老年人服务体系一直只定义于单一的政府职能体系,其本身有着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对于老年人服务效果普遍不显著。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针对性不强。老人的最显著特征是老化,包括生理老化,心理老化,社会互动的老化。是社会的特殊群体,我市的老人服务的相关部门在服务工作中并没有充分体现对老龄化人群的针对性照顾。

第二点,跟踪不及时,不到位。这是我国对于老年人服务最普遍的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及时,就是服务没有实效,这不仅是国家资源的浪费,于当代人而言,对老人对社会也是我们不负责任的表现。这并不是政府的相关部门不作为,而是上面笔者谈到的,其本身的局限性以及老人的社会互动老化这一特征。我国现行的老年人服务职能部门主要以行政帮助为主,根本没有相当数量的工作人员来及时跟踪到位。再加上老人本身的社会互动能力的退化甚至消失,导致服务低效。

第三点,服务体系不够专业化。我们的老人服务由古至今从未中断,其主要维系的动力是社会道德,并没有明文做出规定。这就导致这一服务体系的模糊性,基础物资的标准,精神文化设施与人口数量的比例标准,地区老人服务的高成效标准,都可以通过专业的社会调查做出整理,笔者大胆倡导我惠民之州做出表率,让惠民之州更加名副其实。

2012年3月13日下午,在惠州市政府行政中心三号楼5楼会议室举行了2012年惠州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开洲、市政府副市长黄树正、市民政局局长陈伟良、市社工委专职委员陈惠强、市编办主任朱毅凡等各级领导参加了会议并就如何加强惠州市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提出了切实的安排和建议。

社会工作在国内是一种新型职业,其主要的社会职能是让政府关于社会服务的政策更有效地实施进展,是桥梁,也是得力助手。老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专业社会工作人员运用老年学的相关知识,以老年人及其相关人员和体系为工作对象,帮助老年人,特别是处于困境的老年人,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使老年人有更好的社会能力。

就老人服务而言,联合社会工作机构恰好可以弥补上述三点不足。事实上,完善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就是社会工作应运而生的根本原因。政府的社会服务政策联合专业社工的工作方式正是我国当下大力推广普及的“惠民”好方法。

篇7:我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问题

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袁秋红

摘要:农村信息化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致富及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重要方面。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多方参与、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从农村信息服务组织体系、信息资源、服务模式建设等方面,分析了湖北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问题,并就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对策性措施。

关键词: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现状;对策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愈加高度关注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动态,力图提高农村的信息化水平。在国务院《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提高信息技术服务“三农”水平,加速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壮大涉农电子产品和信息服务产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对于强化政府服务功能、为“三农”提供切实服务,建设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湖北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湖北作为农业大省,其农村信息化程度将直接左右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以及中央“中部崛起”政策的贯彻力度。经过多年的建设,湖北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在我国中部地区甚至全国有一定地位。现已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信息平台建设、信息资源整合、信息产品开发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

1.1构建了“省—市—县—乡—村”的多级农村信息服务组织体系

在湖北省委和省政府的领导下,构建了“省—市—县—乡—村”的信息服务组织机构。建设了17个市州农村信息服务中心,32个县级农村信息服务中心,300个乡镇信息服务站和1000个村级信息服务点。建立了包含科研院所、涉农企业等的湖北农村信息采集体系,建设了省级以及市县级的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开辟特色专业服务,建立网上农业“专家大院”,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建设新型农村技术服务体系。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的农业专家和信息员队伍。

1.2搭建了多形式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和系统建设

湖北省搭建了多渠道、多形式的“省—市—县—乡—村”五级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建立起以电话、广播、电视、专刊、Internet网络等多终端设备形式应用为基础的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了一批多介质的农村信息资源数据库。并建有多个大型农村信息网站,包括湖北新农村科技培训网、中国油菜网、中国马铃薯网等。提供农产品供求、农业政策、医疗及就业等信息服务。

近年来通过国家项目的实施及湖北省农村信息需求,引进开发了一批现代农村关键信息技术。如农产品产销对接系统、基层政务管理系统、3S及农业生产要素管理系统等,这些信息技术已经投入基层应用。

1.3形成了多样化、实用性强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

一方面,湖北省综合运用热线电话、电脑、信息机、广播、电视等多途径、多形式创新信息

服务模式,建设农村信息化产业村、信息化产业镇,培育了诸如咸安、华容、当阳等一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典型县市,极大促进了信息技术在农村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提升了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利用能力。

另一方面,面临着信息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创新发展思路,将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与农业产业链紧密结合起来。培育了“农技专家+热线+农户”、“农业企业+短信+农户”、“科研院所+网络平台+基地”等多元化、多簇点的信息服务模式。

1.4培育了农村信息服务运行的长效机制

在全省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渠道投入”的信息服务机制。每年从财政事业经费中设立农村信息化专项经费,直接推动了湖北省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促进了湖北农村信息化服务行业的水平提升。全省农村信息服务建设年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

2湖北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村信息资源应用性较差

目前农业及涉农部门都拥有各自信息资源,但由于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统筹协调管理机制,信息共享程度低。造成信息资源浪费大,难以整合统一,制约了信息资源效用的发挥,急需联合各涉农部门确立覆盖全省的“共建、共享、联合、竞争”的信息资源建设机制。

2.2农村信息服务基础设施薄弱

近几年虽然湖北省政府和通信企业比较重视农村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目前省内农民拥有计算机的比率仍然很低,电视和广播仍然是当前农民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计算机网络和传统媒体在推进农村信息化的过程中还没有实现扬长避短,良性互动优势互补。

2.3基层信息服务人员素质不高

严重缺乏既懂农业技术知识,叉懂经营和现代通讯、网络技术的综合性人才,从数量上看,目前,省市县农村信息工作人员和乡、村信息员有5000多人,不到全省村数量的五分之一,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由于对信息业务知识和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系统培训不够,开展信息服务能力弱,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服务需要。

2.4信息服务市场发育不健全

一方面市场服务主体不明确,开展个性化、有效的信息服务能力明显不足;另一方面信息服务的客体信息意识淡薄、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低,信息转化为经济要素的环境还不成熟,信息服务的市场化机制短期内难以完善起来。

3湖北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

目前,结合湖北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应以信息技术的集成与应用为核心手段,创新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机制,最终达到服务内容多元化、服务载体多样化、服务主体社会化的格局,构建高效沟通信息供需之间的服务体系。

3.1整合资源,加强农村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省级涉农信息资源共享联盟。依托省、市级各涉农部门现

有的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建立起全省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兼具教学、科研、开发功能的联合、高效的农村信息管理和协调的体系,建立涉农部门信息支持协作机制。同时拓宽渠道,优化信息采集手段,提高信息采集水平。引进先进信息管理技术,加强同国际相关组织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3.2加强专业信息服务机构建设和信息人才队伍培养

提高农村信息服务整体水平,深化信息服务机构改革和加强信息服务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为此,积极建立健全信息服务机构,并使其具体化、实体化,赋予其规划、协调和规范信息市场权力的基础上,积极促进其与市场接轨,成为信息市场的主导力量。此外,还需造就一批有信息搜集识别、加工与应用、预测分析能力的信息人才。一是着重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二是优化人才使用环境,加强与农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

3.3创新农村信息服务机制,完善服务模式

在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只有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转变服务机制,深化服务质量,才能更好地为农民服务。信息服务必须将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引入公司化的激励约束机制,才能应对信息需求市场的变化,开发出更好地信息服务产品。在政府有关部门予以一定扶持和政策支持的有利环境下,不断拓宽农村信息服务的新途径和新方法,鼓励企事业单位、企业参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公共网络进一步向农村延伸。

参考文献

[1]

[2].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对策研究[J].老区建设,2008,(10):17-19.,郭琪.我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运行环境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09,(8):53-55.[3]

篇8:我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问题

关键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议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于保障和实现基层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丰富城乡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提高广大市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提升城乡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实现经济繁荣生活富裕风尚文明的美丽沙河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 在沙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沙河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全面推进, 取得了一定成绩。日前, 我们对沙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丰富基层文化活动, 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当前沙河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 的主要问题

(一) 基层对文化工作重视不够, 投入不足。调研中了解到, 当前, 文化工作“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基层普遍存在。乡镇政府没有把对文化建设的投入 (人员工资除外) 纳入财政预算, 甚至有些经济欠发达乡镇对文化建设基本无投入, 致使文化工作举步维艰。其原因, 一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尽管基层党委、政府在认识上对文化建设很重视, 但因为财力薄弱, 无力投入; 二是基层负责同志长期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虽然财政有钱, 但是不愿意投入;三是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 所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难以落实, 对文化建设没有一个有力的制约措施。

(二) 乡镇、农村两级文化阵地设施建设滞后。从乡镇来看,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开展科技讲座、扫盲教育、法制宣传、文艺辅导、文艺汇演、游戏娱乐以及农民学习文化、学习科学的课堂, 也是推广科学技术、带领农民致富的重要阵地, 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的情况是虽然大部分乡镇设立了文化站, 可是缺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所必需的设施和场所, 又不方便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消费, 普遍存在着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即使那些有独立场所的文化站, 其设施、设备以及投入等也与综合文化站的要求相差很远。从实际效用看, 相当多的基层文化设施建成后, 由于管理人员、经费难到位, 不能有效运行, 只满足了“有”, 未解决“用”的问题, 以至于被群众戏称为“开关中心”, 少部分还被挪作他用。农家书屋的藏书数量不少, 但普遍缺乏图书更新经费, 可读性不高, 有的图书灰尘满面, 少人借阅。

(三) 基层文化工作队伍薄弱, 工作不专一。乡镇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员中普遍学历偏低、专业不对口、有文艺特长的不足半数, 既懂专业、又懂管理或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十分稀缺, 而且仅有的这些人中兼职过多, 不够稳定。不少乡镇的文化站人员, 不仅要从事文化事业, 而且兼任乡镇党政办、社会事业办、驻村指导员、会计、出纳等等大量超出业务所及的工作。由于兼职过多, 文化工作只能应付而已。

(四) 投资主体单一, 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目前, 沙河市基层文化项目建设资金的投入, 主要是依靠国家、省补助资金和政府的有限投入, 社会力量投资还处于空白, 多元、稳定的投入机制还未形成。一条腿走路的现象致使文化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二、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措施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指出, 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全面推进沙河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 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划。根据十八大要求, 沙河市应该出台一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规划。建议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 发改、财政、建设、教育、民政、文化、体育、广电等部门协作, 各乡镇政府配合, 对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科学规划, 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责任, 从改善基层文化设施入手, 有计划、有步骤的推动全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到2015基本实现每个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每个村有村级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的目标, 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二) 建议建立刚性的稳定的基层文化投入机制。要强化审计监督, 保证资金的足额到位。市乡两级财政投入要向基层、薄弱地区和薄弱点倾斜。同时在文化发展基金中要切出专门用于基层文化服务的专项, 重点用于基层文化活动的扶持、业余文化团队的建设、基层文化工作队伍运行费支出等。在新社区建设规划中, 要明确公共文化活动功能区域的落实;在建设用地指标的安排上, 也要有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方面的专项资金。多渠道筹集资金, 大力鼓励民资兴办公共文化服务实体。

上一篇:栏目《美食美客》策划案下一篇:农工党福州市委会领导一行到我司参观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