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构改革的认识

2024-06-07

政府机构改革的认识(通用6篇)

篇1:政府机构改革的认识

谈谈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认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 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已经深深扎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 国家已经从短缺经济进入买方市场, 作为公共关系主体的社会组织中的公益性组织的我国政府机构,需要塑造良好的社会组织形象。

而我国政府机构的设置却仍然沿袭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其职能也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建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上的庞大的政府机构, 由于分工过细, 权力过大, 以致造成了机构臃肿、人员过多、政企不分, 滋生出了官僚主义, 助长了不正之风, 也给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 我国提出了政府机构改革, 正是要破除现行政府机构的种种弊端, 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同时这也是实现我国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机构格局的需要, 是把现行的官本位色彩较强的行政机构变为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的需要, 是一场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意义、政治 意义和社会意义的深刻革命。

近40年来,我们党和政府为建立和完善一个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灵活高效的党政体制,先后进行过6次机构改革, 六次机构改革, 虽然都有一定的成效,却一直未能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主要原因有:政府职能放量扩大,综合经济管理职能、社会工作职能、行业管理职能等等全部集中在政府部门,政府职能的扩展必然带来机构的膨胀;干部人事制度不合理,是造成机构、人员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不科学的政府系统自身的政绩评价机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缺乏对政府系统的行为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的法律机制、财政机制和其他社会机制;政府组织自身的原因。

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是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和组织的总和,是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的总称。公众的数量以及态度,决定着组织生存环境的优劣。正确认识和分析公众,积极地影响公众,争取不同公众对组织的理解与支持,是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任务。我国政府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为了能更好的为人民群众这个公众服务就该界定职能:确定公共事务范围,界定政府总体职能;加强协调和统一,合理安排政府间职能结构;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调整政府部门间职能结构。同时要进行人员分流,精简人员。

信息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的过程。信息传播沟通是连接公共关系主体和客体的纽带,它是公共关系的工作过程,也是公共关系的基本手段。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效果决定着公共关系工作的效果。现在公众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人际传播媒介及其它媒体来了解政府机构作为公共关系的主体的工作效果。我国政府机构改革要顺利进行,并使已有改革成果得到巩固,就必须加强行政立法,实现政府机构职能、编制和工作程序法制化、规范化。而法律建设就是要公众通过信息传播媒介沟通来掌握信息,从而配合、支持、监督政府机构的工作,时的我国政府机构改革顺利进行。

篇2:政府机构改革的认识

2013年03月19日09:29 来源:北京日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对于加快我国经济改革进程有着重要指导意义。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于政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存在一些误识。比如有人认为“政府主导”导致了政企不分、政资不分。这种看法实际上是把“政府主导”与政企不分等问题混淆了。

■所谓经济改革进程“趑趄不前”的病灶,不在于“政府主导”

“政府主导”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的一大推动力,也是东亚经济“崛起”中一大特征。所谓“政府主导”,是指政府主动创导体制改革、培育市场体系,与完善市场法制建设,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城市化)进程,并确保经济得以较快、平稳、均衡地发展。

所谓我国经济改革进程“趑趄不前”,其病灶不在于“政府主导”,而在于“政企不分”和政府未“瘦身”,至于“市场主导”也不应是可取的选项。我国惟一的正确选择,就是实行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实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跟市场经济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结合”,须要政府主导,但非主导一切,而是有界限的。

尽管“政府主导”更加突出了政府的主动性、前导性和服务性,但它仍限于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范围,它不涉入任何经营性领域,这一点非常重要,是任何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它可以弥补“市场失灵”,但决不有损于市场机制发挥其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人指责“政府主导配置社会资源”,这确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是阻碍市场经济建设的严重障碍,但问题不在于“政府主导”,而在于政府“越位”、“越权”,在于“政企分开”尚未彻底贯彻。政府必须忍痛割爱,实行“瘦身”计划,这是加速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政府主导”一般是相对落后国家为追赶先进国家而采取的发展模式

“政府主导”一般是相对落后国家为追赶先进国家借助政府力量而提出的战略思想和发展模式。德国在19世纪初开始工业化,比英、法等国晚了近百年,为了追赶英法,德国历史学派代表人物李斯特提出了国家主义理论以应对英法古典派用“自由放任”理念推行的“世界主义”,主张实现政治统一以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二次大战后,战败的日本和东亚不发达地区大都采用“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先是日本经济崛起,继之“四小龙”腾飞,接着中国和东盟国家也采用“政府主导”战略来推进市场经济建设。国际社会把东亚经济称为“政府主导市场经济”,“政府主导”便成为东亚地区取得经济成功的“秘诀”之一。世界银行在其1993年发表的《东亚经济的奇迹》研究报告中,把东亚经济的崛起归功于政府经济政策的灵活性和主导性。著名日本经济学家青木昌彦在《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中作用》一书中提出所谓“市场增进论”,不把政府和市场视为互相排斥的替代物,而认为政府的作用在于促进或补充民间部门的协调职能,但又不是代替民间(私人)部门。东亚经济的崛起表明,政府主导与市场经济并非不可兼容,运用得当,会成为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一大助力。

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由政府主导、启动和推行的。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经济濒临崩溃,不改革不行,但如何改革?走向何方?要转向市场经济。但市场经济如何建立?国人没有经验。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看,从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到衍生品市场,大约经历了二三百年的历史。每种市场,每种机制、每种制度工具,都不是由某个天才设计诞生的,而是千万群众在经济实践中根据活动的需要而形成协议并共同遵守的,然后形成法规或立法。像当今世人瞩目的纽约证券市场,最早是200年前由24名商人于1792年在曼哈顿南端一棵梧桐树下签订一份定期交换各州政府发行债券的协议开始的,经历千万人长期实践才逐渐形成比较规范的运行、监管机制、制度与规则。而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允许发展中国家先建立一个比较成熟、规范的市场经济再融入世界经济。发展中国家必须在短短几十年内完成发达国家二三百年完成的事,这就必须有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主导着制度创新。在我国,当经济货币化的进程尚未完成时就开始证券、票证化;证券、票证制度尚未发育甚至有关营运法规尚不完善时又开始了期货及衍生品市场——这一切都是在短短几十年内几乎同时出现的。若没有政府主导体制改革,我国不可能在短短数十年实现跨越式制度创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

■政府的主导性应主要表现在前瞻性、战略性、规划性和指导性等方面上

根据东亚国家的经验,“政府主导”一经跟市场经济相结合,必须遵循“以市场机制作为分配社会资源的基础性手段”原则,政府的主导性作用的发展须有明确界限或界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主导性应主要表现在前瞻性、战略性、规划性和指导性等方面上,具体来说:

其一,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制订和牢牢抓好发展战略。根据东亚许多国家的经验,它们的“起飞”,首先应归功于政府具有前瞻性,审时度势,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和当时的国际环境,制订了正确的发展战略并努力贯彻。如上世纪50年代日本政府制订了“贸易立国”战略;60年代韩国制订“出口导向”战略。我国在70年代末制订了“改革开放”战略以及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战略。

其二,政府基于它的前瞻性,应致力于中长期规划的制订。中长期规划是属指导性,决非计划性的或“指令性”的。如“十二五”规划所指出的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缩小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等,都属于今后中长期规划的重点内容。这些规划,是根据中国的发展实际、人民的长远利益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提出的。这类规划只能由政府提出,全国人民共同推动。

其三,宏观调控是政府义不容辞的任务。自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国家干预已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融为一体。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乃是“国家干预”的主要表现。何况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市场机制远不完善,“市场失灵”时有发生,更需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宏观调控虽属短期的,但是确保经济得以较快、平稳、持续的发展所必需的。应强调一点,宏观经济调控权属于中央政府。

其四,制订、推行“产业政策”,重点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国家都十分重视产业政策。它们运用产业政策指导、支持一些大财团和广大私人企业先后大力发展家电、电子、汽车、造船等重点行业,不断推进技术革新,从而引领整个经济“起飞”与发展。但政府只从政策上提供指导和支持,但决不经营产业,而产业政策必须把重点放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或升级上。有的重大科技开发,具有巨大风险性,政府可承担风险投资,一旦开发成功,政府便可将新科技按合理价格转让给企业(国有或私人企业)。

其五,政府须大力建造公共设施和提供各项公共服务,即所谓“筑巢引凤”,为吸引各方企业(本地和外地企业以及外资企业),提供一个安全、便利、公平竞争、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及平台。特别是,在政府主导下,由政府、企业和私人共同致力于建立一个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

篇3:浅谈对政府审计本质的认识

政府审计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 并随着阶级和国家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进步。从政府审计的发展历史来看, 它是社会政治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 是政治统治强而有力的工具。

一、政府审计是社会政治的必然产物

审计制度是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是国家基本政权组织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审计是审计机关代表国家并依靠国家强制力而实施的审计, 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政府审计首先是一种国家权力,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还是西方的国家理论, 都认为国家权力是可以分配或分工行使的, 从而形成国家权力结构, 并在各个方面和层次上又统一, 体现国家主权。古今中外, 大多数国家都设立了政府审计权力, 这种审计权力主要或隶属于立法权或隶属于司法权、行政权、监察权等, 从而形成了政府审计的立法型、司法型、行政型等模式, 立足本国国情, 体现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 并服务于国家政治统治的需要。国家具体权力的确立和行使是由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和需要决定的。政府审计作为国家分配的一种权力, 正是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和需要的产物。

二、政府审计是政治统治的有效工具

从政府审计的历史发展来看, 政府审计随着国家政治的产生而出现, 并随着社会政治的发展而逐步完善, 并成为不同形态的政治统治工具。没有审计制度, 就无法巩固阶级的统治, 巩固专政的意志越强烈, 则贯彻审计制度的要求越强烈。作为政治统治的工具, 政府审计也将上升为对社会物质的深化管理。

从政府审计的现实状况来看, 尽管世界各国的政府审计的体制有所不同, 但实质上所实施的政府审计制度都已成为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 都已成为国家政治统治的有效工具。目前, 世界上185个国家建立了政府审计制度, 开展政府审计工作。世界各国审计机关根据其组织模式可分为四种主要类型:立法型、司法型、行政型和独立型。

三、政府审计本质的实现途径

政府审计的本质是社会政治的产物和工具, 社会政治随着人类社会从低到高的进程不断向前发展, 政府审计本质的实现也是一个与之相伴随的动态历史过程。在民主政治中, 政府审计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和工具;在未来社会中, 阶级和国家必然走向消亡, 原来意义上的政治现象得以升华, 就会转化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以及协调、调整人民内部关系的一般社会现象, 政府审计也将随之从服从、服务于政治统治上升为对社会物质的管理。

(一) 政府审计本质在专制政治中的实现

近、现代社会中, 专制政治已不再占据主导地位, 但某些国家和地区依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专制政治的影响仍或多或少存在, 其政府审计仍然带有浓厚的专制政治色彩, 是维护专制统治的有力工具。专制政治中的政府审计是专制制度下维护最高权力者统治的经济监督机器, 是专制国家政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样的专制政治时代, 政府审计向上负责, 即向最高统治者负责, 而不对广大人民负责, 并代表着专制政治最高统治者对各级政府和官吏进行监督, 忠心服务于专制政治的统治, 是专制政治的必然产物和有效工具。

(二) 政府审计本质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实现

社会主义民主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级的民主, 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要求和属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在人民内部, 是民主和集中的统一, 人民既享受着广泛的民主和自由, 同时又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人民依法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权利。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政府审计获得了很大发展, 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 在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监督体系中的主导力量, 并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保证。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 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为了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 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健全法制和程序规则, 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 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 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落实党内监督条例, 加强民主监督, 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 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这为新时期的政府审计工作作出了科学的部署和指导, 对于加强审计机关党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好文明审计、加强审计队伍素质提升, 特别是加大依法审计和廉洁审计的力度和深度, 增强审计机关的执行力和公信力的同时, 发挥审计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中的作用, 都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三) 政府审计本质在未来社会的深化和实现

随着社会政治本质的升华, 政府审计的本质也将深化。未来的社会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 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在未来虽然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 社会物资充分丰富, 按需分配, 要实现全社会的民主, 依然需要进行“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在未来政治社会管理中, 政府审计本质作为政治的产物和工具, 必然应转变为服务、服从于“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 必将实现从原来意义上满足政治统治的要求, 上升为服务于政治社会管理的需要, 成为维护、实现社会真正平等的手段和工具, 成为民主管理的一种方式, 并处处体现着社会真正民主的根本要求。

四、结论

政府审计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特点。正确把握政府审计的本质, 合理认清政府审计本质的实现, 无论对于政府审计理论研究还是政府审计活动实践,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实践深入发展以及人的认识觉悟的不断提高, 我们更应该继续坚持发展的观点, 在动态发展中正确把握政府审计的本质, 积极推动政府审计本质的动态实现及其深化, 充分发挥政府审计本质理论在指导政府审计理论建设和规范政府审计实践的作用, 大力促进政府审计不断向前发展。

摘要:政府审计的本质决定着政府审计的目标、方法、职能及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正确把握政府审计的本质, 合理认清政府审计本质的实现, 对于政府审计理论研究工作和政府审计实践活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政府审计,政治统治,民主政治

参考文献

[1]项俊波.审计制度是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J].审计研究, 2001 (5) :7-9.

[2]李季泽.论政府审计之界定[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2 (3) :41-48.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4]彭胜华.政府审计本质初探[J].理论与现代化, 2005 (4) :78-81.

[5]项俊波, 文硕, 曹大宽, 王雄.审计史[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 2001.

[6]杨时展.杨时展论文集[C].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7.

篇4:政府机构改革的认识

如何发挥政府的作用,以实现市场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既是当前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中一个重大理论命题,又是一个重大实践探索。

找准问题,开对药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

当前,城市的快速发展与农村相对落后的二元结构的矛盾,从根本上抑制了农村金融的有效需求。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不足,农村金融发展乏力,农村金融无法支撑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金融体制至今不能匹配现代转型的农村社会,这既是城乡二元结构的表现,更是二元结构的原因与症结。我国农村金融的问题是体制与机制并存的问题,也是点与面都有的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中央就“三农”工作发出了17个中央1号文件,每次都提到了农村金融方面的政策,可见党和政府对农村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一是作为“三农”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农村金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凡是某一个问题,普遍地出现,而且是长期解决不了,这就不是一般性的问题,而一定是结构问题、体制问题。二是除了2011年在专门的加强农业水利建设的文件中一般性提到金融支持外,文件还3次专门提到农村金融创新,2次专门提到农村金融改革,5次专门提到农村金融服务,1次明确提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农村金融的创新、改革与服务固然重要,若没有接地气、可操作的措施,和结合遵循我国农村现状、发展规律的管用的办法,文件的要求只能成为政策口号,所以,我们需要的是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第三,农村金融是“三农”工作中最重要的生产与发展要素,实践证明,农村金融是当下“三农”发展的瓶颈,是“三农”中的主要矛盾,它涉及到“三农”的方方面面,是个全局性的问题与任务,如果把农村金融问题仅仅作为解决“三农”中一个措施,从认识和方法的起点就出了偏差,既抓不住农村金融的实质,也无助于最终解决“三农”问题。金融与其他要素紧密相连,农村金融的问题,不仅仅是农村信贷问题,不仅仅是银行的事,还有农业保险、农村土地信托、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培育与健全、农业企业的上市融资等等都是我们面临急需解决的问题,涉及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多个方面。

究竟是投入不足还是需求不足

为了强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支农责任,在多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基础之上,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再次提出,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2010年9月28日,人民银行、银监会还联合出台了专门性《考核办法》,旨在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政府部门作为国家农村金融的制度设计者,其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逻辑是:只要强调银行的支农责任,就能改变农村金融的现状,只要银行把吸收的存款投放当地,就能解决农村资金不足的问题,只要银行增大投入就能解决农村的资金瓶颈问题。

但是在我国农村发展中,是否真的存在银行投入不足?银行是否真的不投入?突出的例子,邮政储蓄机构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分离“邮政”和“储蓄”职能,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建立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机制,把原来农村地区的储蓄机构从“抽水机”变成“蓄水池”,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但是,事实上邮政储蓄银行于2007年3月挂牌成立到2008年年末,邮政储蓄银行有3.7万个营业网点,资产总额达2.2万亿元,而涉农贷款余额仅为92亿元。农村资金外流现象比较突出,至少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县域农村不缺钱,否则就没有钱流出去,二是在该区内农村金融需求或缺乏有效性,或缺乏足够动力调动银行积极性,三是农村不是没有钱而是有钱用不掉;银行不是不愿意投,而是由于没有有效机制相配套,不敢或者说是无法投。农村发展中的金融问题与其说是投入不足,不如说是缺乏有效的金融需求。政府正是应在如何培育、激活有效的农村金融需求上下功夫。

不在土地问题上乱开口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土地制度就是中国一项根本制度,土地问题就是中国一项根本性的问题。在发展农村金融中如何看待土地问题上,应摒弃“土地万能”的思想,我们既不能在土地问题上无所作为,也不能有土地万能的思想,老在土地上做文章。

土地制度既是现行管理农村社会的手段和方法,也是管理农村社会的主要内容,尽管农村土地赋予了经济功能、权利功能、市场功能、治理功能、发展功能等,但是至少现阶段,在主流农村或者说在大部分农村,土地最主要功能还是生活功能、社保功能及其稳定功能,而土地资本化、金融化是以土地权利的自由交易为前提,突出其经济功能中金融作用,可以说目前既没有条件,也可能带来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不然的话,为什么国家法律中对于农村土地、农房担保抵押等限制性的条款一直没有修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指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是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对于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提出要慎重稳妥。其实,这些政策也暗含了现阶段对土地农房金融功能发挥的限制,看出决策者对土地金融功能放开的谨慎。现阶段,慎提农地金融,对于稳定农村现有社会、经济秩序具有积极的意义,不然的话,农民的土地权利还没有在充分保护的现实情况下,农民的土地权利有可能以金融的名义被进一步的剥夺。而且,在实践中,有效盘活农村沉睡资产,除了土地还有其他办法。我市农村金融改革另辟路径,将农村融资抵押物范围由“三权”扩大到整个农村产权。据统计,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全市累计实现农村产权抵押融资539亿元,其中,除发放农地贷款、农房贷款187亿元外,发放其他创新贷款352亿元,约占整个融资的65%。在当下的农村金融的发展与改革中,不注重整体的制度设计,指望把土地金融作为突破口,政府就是放了宏观,拘泥于微观,既帮不了忙,还有可能添乱。

不能一刀切

对于“三农”问题的认识有一个政策演进的过程。国家这么大,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人口环境都不同,经济发展在不同领域存在不同的形态,在不同的时间呈现不同的发展阶段。若采取一刀切的政策与办法,既脱离了现实,也无济于事。

改革开放30年,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社会类型、农村社会结构以及农村经济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纵向看,我国农村有的已进入后工业化的阶段,有的依然是封闭、半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从横向上看,自东向西,农村经济呈现出明显差异的特质。整体上讲,我国农村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东部沿海以及大中城市郊区农村,是发达或相对发达的地区,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并不突出,对应的是“三农”中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问题;二是以国家级、省级贫困县为主体的农村,是不发达或贫困地区,也是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的地区,经济形态依然没有摆脱自给自足的状态,这类人群依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些地区突出的“三农”问题其实质就是农民问题,农民的温饱问题、农民的发展问题,农民权益与保障问题;三是除一、二类外的广大农村,是我国主流农村社会,城乡二元的矛盾比较突出,社会正处于转型与变革,农村面临由传统到现代,农业面临保障与发达、农民从自足到自觉的现代阶段,农村是这些地区最突出的“三农”问题。对应我国农村金融的分类,我以为,第一类地区,应以商业性金融为着力点,解决农村中农业的发展型金融需求;第二类,是个政策性金融或者说叫扶贫性金融问题,重点解决农民的生活保障的问题;第三类,对于中国大部分农村来说,解决的是农村社会生产与再生产需求,更需要的是合作性金融与农村社会的融合。忽视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差异性与特质,出台的政策最终解决不了实质性的问题,既不实际,也不实用。但事实上,各种出台的政策与文件中,并没有细分各地农村呈现的不同发展阶段,也没有兼顾不同农村地区的具体实情,自然就出现政策制定的主观意志与实际客观效果的背离。

不能完全指望商业性金融

在我国农村农民贷款难,为什么?提供足额抵押几乎是取得贷款的唯一渠道,但就普遍而言,农民基本上没有得到银行认可的抵押物。根据现行法律的规定,农民手中承包的土地和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不能抵押,这样农民作为融资主体的能力基本被剥夺。很多农村信用社去农化、商业化、银行化的倾向,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金融问题的严重性。

商业性金融建立在成熟的市场之上,而现阶段农村要素市场的改革还很不成熟,没有健全农村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和资本市场,是无法按市场的方式配置资源,同时,农村中显性风险对冲了商业性金融的发展冲动,农村资产在现行法律制度框架下难以转换成金融性、信用性资产。对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商业性金融解决不了当下农村的问题。

在中国大部分农村仍属于贫困地区,其经济活动所产生的资金流量和经济效益根本无法支撑任何商业性的金融机构的运行,这些地区的农民的资金需求、金融需求正确渠道应来源于政策性的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因为政策性的金融本身不以盈利为目的,合作性金融是与正在勃兴的农村合作经济融为一体。况且,除发达的东部农村及城市的郊区农业外,大部分农村的农业经济仍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解决的是生存,维持的是简单的再生产。带有市场性、商业性的生产,具有规模经济、强大的农业市场主体在广大农村仍为鲜见。这些从根本上就否定了农村对商业性金融的对接通道。商业性金融的逐利属性和通常的风险管理要求,农民没有财产性的担保能力等于否决了自身的金融能力。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强调农贷中担保,实质上是无视农村特殊属性而继续沿袭商业性金融的传统主观思维。只要不改变现在农村仍以商业性金融为主体的格局,只要不改变农村发展现状,只要不改变农村土地管理方式,农村金融中存在的问题就一直存在。

对于农民来说,发展是一种底线公平。如果我们不在制度设计上做文章,用商业化的思维来套现农民农地现实中又得不到实质性的权利,反而会制造新的社会不稳与冲突。政府要做的,就是做合作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强力推动与主导者,在农村形成一个服务农民、完整有效农村金融体系。

篇5:政府机构改革的认识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搞好这次机构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我们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改革精神,对党政机关的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作过局部的微调,在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提高效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对促进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宏观环境的限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无论在机构设置还是在职能配置,有许多方面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

相适应。因此,在自治区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之后,根据自治区的部署,适时推进自治州党政机构改革,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任务。

第一,推进机构改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由于我们现行的政府机构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要求企业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然而,在目前情况下,政府部门有的还在直接管理企业,有的还在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难以确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难以有效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要求政府主要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间接管理,维护公平竞争,为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有效服务。这就需要对属于上层建筑的党政机构进行改革,推进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尽快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第二,推进机构改革是建立现代行政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的客观需要。现代行政管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行政管理机关不仅要求办事高效、运转灵活、行为规范,而且要求职责分工合理、组织结构精干。但是,目前我们的政府机关过多地包揽社会事务,一些应由下级政府和基层管理的事,往往集中在上级机关;—些应由社会中介机构管的事也由各级政府来管,上级机关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影响了基层和各方面积极性的发挥,影响了社会化、市场化机制的形成。而且政府机构设立过多,职责容易交叉,相互制约,办事环节多,工作效率低。一些部门法制意识淡薄,行政随意性较大,存在滥用职权的现象。这种状况很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推进机构改革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我们必须下大气力,对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进行调整和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合理确定政府职能及其组织结构,构建新的政府行政管理系统,使政府部门在政策导向、宏观调控、投资决策、信息服务、国企改革、财政税收、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资金技术引进、人才开发等方面更好地履行职责,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提供优质服务。同时,通过机构改革对人员结构进行调整,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确保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第四,推进机构改革,也是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迫切需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对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和公务员队伍,加强政府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才能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我州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投资硬环境相对较差。

如果政府职能不能尽快转变,行政行为不能尽快规范,办事效率不能尽快提高,就难以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和国际国内大环境的要求,直接影响到我州投资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部门、各单位在这次机构改革中,要进一步研究加入世贸组织后转变职能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政企、政事、政社分开的问题,切实维护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把由社会自我管理和调节的社会性事务,以及辅助性、技术性、服务性的职能真正转移给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把政府职能真正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上来,坚持抓大事、议大事,加强对事关全局重大问题的研究,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五,推进机构改革,对于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总体上讲,我州党政机关干部队伍是好的,始终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恪尽职守,扎实工作,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应当看到,党政机关确实存在着队伍庞大、冗员较多、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存在着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和文化水平不适应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问题;在一些部门和单位还存在着工作作风不扎实、责任心不强、行为不规范、脱离群众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加快推进机构改革,切实解决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形式和工作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增强机关活力,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对于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要求,巩固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成果,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推进自治州机构改革的条件已基本成熟。自治州的经济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政治稳定,干部群众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增强,各方面对机构改革已形成共识,思想准备较为充分。特别是自治区机构改革为我们提供了经验,作出了示范。自治州县级以上机关经过“三讲”教育,县市部门和乡镇机关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广大机关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搞好机构改革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我们一定要抓住当前这个有利时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自治州州直党政机构改革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好,取得实效。

二、切实抓好机构改革方案的落实

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批复的自治州党政机构改革方案,是根据中央关于地方党政机构改革的意见和自治区关于地州市县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结合自治州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的。这次机构改革的主要特点,一是机构调整幅度比较大。二是编制精简比例比较高。三是职能转变任务比较重。各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真负责地抓好机构改革任务的落实,按照“先调整机构、后

分流人员”的原则,做好方案的组织实施工作,确保机构改革任务顺利完成。

(一)做好机构的调整组建工作,转变职能,理顺关系。

根据《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的要求,首先要明确党政机构的设置及各部门的职能,合理调整、界定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尽快完成新组建和撤并机构的调整组建工作。这次机构改革中保留和新组建的部门,要尽快调整和完善组织结构,转变职能,定编定员。总体上,自治州党委机构本着与自治区党委主要工作部门设置大体相对应的原则进行调整。党委系统的机构改革,要从合理调整职能入手,进一步理顺党委部门之间、党委部门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调整相关部门的职能。州人民政府要本着加强综合经济部门和执法监管部门,精减、撤并专业经济管理部门,适当调整社会管理部门和政务部门的原则进行调整,建立与自治区人民政府机构框架相协调的符合巴州实际的政府组织机构。政府部门要按照责权一致的原则,理顺条块及行政层次之间的关系,应该由县(市)行使的权力,要切实下放给他们,并合理界定各部门的职能分工,切实解决职能交叉、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问题。要抓紧完成机构的调整、撤并和组建,尽快理顺组织关系,合理调整和设置内部机构和业务分工。这次机构改革中撤销、合并的单位,要顾全大局,认真做好过渡工作。机构撤并以后,新机制的建立和运转需要一个过程,原有机构和机制短期内还要在一定的领域发挥一定的作用,需要有一个过渡,这期间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全局观念,切实做到思想不散,工作不乱,搞好各项工作的衔接,圆满完成新老交替。

(二)认真做好“三定”工作,努力完成精减任务。

搞好”三定”,是进行人员定岗分流的前提和基础。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落实。“三定”工作要坚持干部标准,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要求,做到因职配人、人尽其才;坚持走群众路线,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加大干部交流和轮岗力度,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建设一支精干、高效、廉洁、勤政,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精简机构和人员是硬指标、硬任务,我们一定要按照自治区的要求,切实完成机构编制的精简任务。

(三)做好人员定岗分流工作。

要着眼于全面提高机关干部的整体素质,通过人员定岗和分流工作,优化组织结构和干部结构。在人员定岗工作中,既要考虑现实工作的需要,又要立足长远,着眼于人才的合理布局,形成各职务层次配置合理、老中青搭配得当、知识与专业结构优化组合的人才梯次配备格局。要抓住这次机构改革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竞争上岗,把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人员分流涉及到广大干部的切身利益,必须认真做好工作,让广大干部各尽所长,各得其所,保持思想稳定。根据自治区关于地州市县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参照“带职分流、定向培训、加强基层、优化结构”的基本原则,从我州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人员分流工作,大体用5年时间逐步完成分流任务,达到精减目标。在具体实施中,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州分流人员的政策规定,做到改革措施和

配套政策同步出台,搞好政策衔接。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富余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本部门、本系统容纳分流人员的能力,切实把分流人员的工资等待遇落到实处。

(四)各级干部要正确对待进退留转。

在机构改革中,如何对待个人进退留转和本部门的归属问题,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能反映一个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以什么样的姿态对待机构改革,是对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考验。广大党员和干部要正确对待名誉、权力、地位和个人得失,经受住进退留转的考验,自觉服从组织安排。领导干部要带头向孔繁森、汪洋湖等先进人物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

观、地位观、利益观,做人民的好公仆。

继续留在原工作岗位和转岗到新的工作岗位上的同志,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加强学习,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自己,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在各自的岗位上敬业奉献,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充足的干劲,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即将转、退的同志,要自觉站好最后一班岗,专心致志地抓好工作,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松、作风不软,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退下来的同志,要保重身体,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继续学习提高,关心自治州各项事业的发展。各有关部门乃至全社会都要关心老同志,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让老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自治州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继续做出贡献。新提拔上来的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大家学习,向老领导、老同志虚心求教,比艰苦奋斗精神、比敬业奉献精神,讲团结、讲风格、树正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工作水平,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岗位,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展开。分流到其它工作环境和岗位上的同志,要自信、自重、自立、自强,把改革既看做是一场挑战,也要看做是一次机遇,发奋图强,刻苦学习,抓紧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在新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三、加强领导,认真完成机构改革任务

这次党政机构改革,既涉及机关职能转变、机构撤并和人员精简,又涉及机关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工作量大,政策性强,要求高。各级党政领导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抓好各项工作,保证机构改革顺利进行。

(一)要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机构改革关系到机关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难免引起人们思想的波动。各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机构改革的全过程。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和干部的头脑。要认真了解、及时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把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州委、州人民政府工作部署上来,引导人们正确对持机构精简、撤并和人员分流,把“三讲”教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的成效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只是简单地开个会,传达一下上级的文件,要与干部职工谈心交心,说明道理,讲清政策,教育大家讲政治、顾大局、讲团结、讲风格,以党和国家的事业为重,正确对待机构撤并、人员去留及个人工作岗位的变化,遵守组织纪律,服从组织安排。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

问题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认真倾听干部职工的呼声,了解干部职工的情绪,关心干部职工的冷暖疾苦,使每个干部职工都能感受到组织的关心爱护。要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决不能因为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而挫伤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影响改革的进程。

(二)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精简人员编制,既是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也是州委、州人民政府对上级党委、政府和全州各族人民的承诺。各部门对精简任务必须坚决完成。编制盘子一经州委、州人民政府确定,就要严格执行,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另一方面,不能在精简了行政编制后,就千方百计地要求增加事业编制。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正确认识和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二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精简与加强的关系。精简和加强二者是辩证统—的。精简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加强的手段也包括精简。新的经济体制的建立,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干部队伍。要达到这个目标,在科技迅猛发展、办公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人海战术”是绝对不行的,关键在于优化人员结构,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减编与减事的关系。以往历次机构改革之所以减而复增,人员精简难以落实到位,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因为政府职能没有转变,管理方式陈旧,事务减不下来,人也难以精简。这次机构改革,各部门一定要将精简人员编制与转变职能结合起来,以职能的转变保证人员编制的精简,以精简人员编制促进职能转变,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

(三)要严肃组织纪律。

构改革是一项原则性、政策性、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各部门必须严格遵守机构改革纪律。凡涉及定岗定员、人员分流、干部任免等重大事项,都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讨论决定。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五不准”,即:不准突击提拔干部;不准突破机构规格任命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不准放宽任职条件任命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不准超职数限额任命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不准自行提高规格、职级或改变名称随意设置职位。要严格遵守国家财经纪律和国有资产管理规定,严禁在机构改革中,巧立名目,违章调度资金、转移资产、私分钱物、大吃大喝、公费旅游,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无论是进退或留转的干部都要严于律己,保持清正廉洁,自觉讲政治、讲正气,过好权力关、金钱关、人情关。要严格保密纪律,做好公文、档案、资料和印章的管理,防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

令畅通,坚决(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制止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对于违法违纪行为,要严肃查处。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人员分流要用五年时间逐步完成,“三定”方案的制订和落实也需要一定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不论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干部,只要不离开岗位就必须安心工作,恪尽职守。要避免因职能转变、人员变动而发生推诿扯皮、不负责任的现象。

篇6:对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的认识

开展对全部政府性资金的绩效审计是加快审计转型的重要抓手。如何在审计中进一步深化对全部政府性资金的审计,同时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对全部政府性资金的论述并在审计中加以检验是审计人员特别是财政审计人员应该多加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一、如何认识全部政府性资金

1.全部政府性资金的定义。全部政府性资金是指以政府的公权力来归集并且政府有权使用或者承担责任的资金。全部政府性资金一般是指政府可用的资金,但它还有全部政府性资金收入、支出、结余等指标。

2.全部政府性资金的分类

(1)按资金的使用性质分,全部政府性资金可分为政府可统筹使用的一般政府性资金、体现政府意图的视同政府性资金和政府承担兜底责任的政府性资金三类。一般政府性资金是指政府凭借公权力征收并由政府统筹使用的资金,如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债务收入等;视同政府性资金是指资金虽未实际流入或流出政府,但该类资金体现了政府对自身资源的让度,体现了政府的意愿,如政府对企业的各类税费减免等;政府承担兜底责任的政府性资金是具有信托性质的资金,如社会保险基金等,这部分资金由公众上缴并委托政府管理,政府无权统筹使用,但当该部分资金不足以满足当期支付时,政府需承担兜底责任。

(2)按资金的管理模式分,全部政府性资金可分为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资金和未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资金两类。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资金目前主要有一般预算资金和基金预算资金。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主要有实施计划管理的预算外资金、专项使用的专项资金(基金)、政府性债务、以及视同政府性资金的税费减免和其他需要由政府承担兜底责任的资金。

(3)按资金的来源种类分,全部政府性资金可分为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其中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工伤保险基金收入、生育保险基金收入和其他社会保险基金收入,该项收入具有信托基金性质,政府无权统筹使用,但政府有承担兜底的责任。另外,非税收入主要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彩票资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其他收入。债务收入在中央是指国内债务收入和国外债务收入,而对地方政府来说,主要是指政府以各种方式筹集的地方政府性债务。

3.为什么目前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未包括国有资产这一块?

我国的预算会计体系由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以及参与预算执行的国库会计、税收征解会计和基本建设拨款会计等组成,因此在概念上大致等同于西方国家的政府会计,而不同于其政府会计中的“预算会计”分支。在我国的预算会计中,虽然财产也占有重要地位,但预算会计的科目体系仍然是以资金为中心设计的,具体地说,它是以收入和支出为中心来建立科目体系的,并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收付实现制的弊端是不能有效提供政府的运行成本、运营绩效和财务状况,特别是资本资产存量和财政长期负债等信息。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政府的国有资产未纳入政府的预算会计核算体系,因此我们研究的全部政府性资金并不包括这些政府所拥有的国有资产。但从本质上说,这些国有资产都是存量全部政府性资金的实体表现形式,当它变现为资金并流入政府可用资金的盘子时,即成为了一部分政府性资金,同样道理财政支出安排投资形成存量资产的,就退出我们的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视野,一般由其它专业审计去监督。

4.以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为主线,并不等于每年对全部政府性资金都要审一遍

摸清全部政府性资金收支规模、结构,是对总体情况把握和审计重点确定的需要,所以

按照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的思路,我们今后在开展预算执行审计、财政决算审计、乡镇财政审计等项目中都要把这项任务作为基础性工作来进行,每年再根据各项资金情况、审计力量、审计时间作出统筹规划,既要突出重点,又要考虑审计面。

二、如何认识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

1.现阶段本级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的范围要求

今年对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要求摸清的收支规模、结构的范围要求,要明确四点:一是对已经纳入预算和虽未能纳入预算但已经通过财政专户核算的预算内外资金全部都要反映。二是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土地出让金是政府的重要收入,一般都已经并入财政统一核算,没有并入的也要求全部并入。三是对于视同政府性资金,是指资金虽未实际流入或流出政府,但该类资金体现了政府对自身资源的让度,体现了政府的意愿,可视同收支实现,如政府对企业的各类税费减免等,需要我们在对财税部门审计中掌握有关数据;另外,政府性债务每年都在查,对政府收支影响比较大,各级领导也很重视,需要我们掌握。四是除此以外的一般性非税收入如没有纳入预算或未通过财政专户核算,无论是滞留于预算单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还是其他凭借部门的行政职能获取的收入,从理论上来说都应属于全部政府性资金范畴,但这项工作是个大工程,几个月时间不可能审计这么多部门,并且也不是一下子能摸清的,是下一步的审计目标,今年为了保持全省口径的统一,同级审全部政府性资金总量汇总表中暂不包括这项内容。但各市县(市、区)审计机关在有关审计项目中涉及该项内容的,仍需要在同级审报告中单独反映:如审计了哪些单位,有多少没有并入财政核算等。

2.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的内容要求

首先要摸清全部政府性资金收支的分布状况及总量规模,对全省县以上政府的财力结构、负债规模、主要专项资金的总体规模和管理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各级政府理财、用财当好参谋,为针对重点问题强化审计监督奠定基础。其次,分析全部政府性资金的结构和主要支出方向,从资金的重点投向上分析公共行政管理体制、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政府职能的转换程度以及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基本职能的状况。第三,审计评价全部政府性资金中重点专项和突出问题的收支管用状况,评价其绩效。在摸清总量结构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安排审计项目,对重点专项进行跟踪促进规范,并对重点专项资金使用的绩效进行评价。第四,分析评价全部政府性资金的变动趋势,包括总体和单项的变动趋势、各种资金之间的关联度、发展所付出的代价、收支的平衡性、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3.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需要把握的几个重点

一是摸清楚总量规模、支出结构。省厅提出今年是“加快审计转型年”,实现转型关健是要实现三个突破,其中第一个突破就是以全部政府性资金为主线开展审计监督,这也是与前几年提出的“审计转轨”在内容上显著不同的地方。省厅提出:今年审计工作特别是预算执行审计中要把摸清全部政府性资金的总量、结构作为各级审计机关的主要任务;各级审计机关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年财政审计首要任务来抓。二是要进一步加强绩效审计的探索,关注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要突出对当地政府性资金支出结构的分析,是不是符合公共财政要求,反映钱是不是用到该用的地方去了,这是大绩效。要通过对各项财政资金管理情况、使用情况的延伸,反映绩效情况。在此基础上要对当地政府全部政府性资金管理和绩效形成一个综合性评价。三是要关注政府负债。吕省长提出:在对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中,还要重视政府性资金的收支平衡问题,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政府负债。各级审计机关在实施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中要注重对各类政府性债务进行调查,特别是要在摸清总量结构和对偿债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分类管理办法。四是要注重宏观层面问题研究,要注重审计建议。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传达的温总理的讲话中提到:加强制度审计,制度体制机

制不改变,问题还是会出来的,审计的最终目的是要从制度和体制上解决问题。李金华审计长在工作报告中提出:审计机关在预算执行审计中,要坚持把揭露问题与规范管理、促进改革结合起来,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和管理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推动职能转变和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吕祖善省长要求各级审计部门务必把查问题、提建议、抓整改、促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审计成果应用,推进体制机制建设,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着重从制度建设和整改规范的角度,更加深入地开展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认真分析解剖原因,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为省委、省政府当好参谋助手。因此,如何从建议上下功夫很重要,特别是涉及到政策层面的建议。在审计中要多研究一些宏观政策层面的问题,从公共财政、和谐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法治浙江、透明(阳光)政府、新农村建设等角度从宏观上挂起钩来,从具体政策上挂起钩来,提出改进建议,只有各地建议切实可行,提高审计报告质量和水平才有基础。

4.需要解决的几个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以前的预算执行审计就是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我们确实一直针对一些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进行了审计,但都是作为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而割裂地来审计和分析的,如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各专项资金收支情况等等,没有从全部政府性资金这个整体上去把握,没有搞清总量规模、收支结构,体现在预算执行两个报告整体性不强、不全面;其它财政收支与预算执行联系程度低,因此还谈不上是对全部政府性资金的审计。如果说已经对全部政府性资金实施审计监督了,那么我们每年同级审必须把全部政府性资金的总量结构、支出方向和重点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等说得明明白白、讲得清清楚楚。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说我们已经落实了对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监督的思路,对地方政府统筹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情况发表意见和提出建议针对性更强。

上一篇:农村新建设调研报告下一篇:男性成功需要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