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救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024-05-24

防汛救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7篇)

篇1:防汛救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暴雨如注,洪水凶猛。连日来,我国多地遭遇大范围长时间的强降雨,致使江河湖库水位迅速上涨,部分河流出现超警洪水,局部地区洪涝地质灾害严重,给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影响。在抗洪抢险进入关键时刻,只有发扬战疫精神,闻“汛”而动,采取硬核措施,才能打赢抗洪抢险这场硬仗。

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上下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闻令而动、逆行而上、勇于斗争、敢于担当,英勇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各条战线,书写了尽锐出战、迎难而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义无反顾、舍己为人,顽强拼搏、勇于奉献,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精神,生动诠释了中国精神的时代内涵,汇集了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疫情防控常态化,汛情抢险又来到。经历疫情防控大战的考验,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又一次站在艰难险阻面前。历经磨难更坚强,饱尝艰辛尤刚毅。面对波涛汹涌的洪水,应对严峻的防汛抗洪任务,唯有发扬伟大的战疫精神,迅速行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冲锋在前线,战斗在前沿,才能为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坚固的堤坝,着力打赢防汛救灾的攻坚战。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战疫期间广大医护人员奋不顾身同时间赛跑、坚守一线与病魔较量的精神,激励着党员干部在抗洪抢险中不畏困难、坚韧不拔、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敢于与洪水赛跑,善于与洪魔斗争,在狂风暴雨中树立吹不到的鲜红旗帜,在急流险滩中挺起压不弯的坚实臂膀,以战疫精神筑起洪水冲不垮的“铜墙铁壁”。

正如战疫一线党旗红那样,抗洪抢险同样需要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汛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号角。面对严峻的汛情,各地要发挥党建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坚持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个干部就是一个标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做到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组织筑牢堤防、挺立旗帜;哪里最危急,哪里就有党员奋勇冲锋、无私奉献;哪里群众最需要,哪里就有干部靠前指挥、守土尽责,让党旗在抗洪抢险一线高高飘扬,使党员干部成为抵御洪水的中流砥柱。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是战疫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抗洪抢险的根本遵循。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以对人民群众极度负责的精神,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心头、扛在肩上。坚持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践行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及时转移被困群众,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维护好生产生活秩序,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以实际行动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暴雨激流冲在前,洪峰浪尖显担当。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战疫精神来战洪灾,始终成为抢险救灾的中坚力量,切实发挥主心骨作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确保如期实现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目标。

篇2:防汛救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抗击洪灾,重建家园,党政齐抓,全民参与。7月30日,东垆乡党委政府组织召开抗灾自救动员大会,拿出八条具体措施,号召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积极投身于抗灾自救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减轻人民群众的损失,尽快带领受灾群众恢复生产。动员会上,参会人员进行了捐款献爱心活动,乡党委书记__、乡长__带头各自捐款500元,在他们的带动下,当场收到捐款9000余元。在“对口”帮扶中,北曹村当即拿出2014元支援坑北村;乡联校捐出2014元用于被毁校舍建设;乡财政所所长梁小景拿出500元,交到了牛皋村支部书记手中。

7月31日,全乡抗灾自救动员会后,乡机关干部和乡直单位负责人及大学生村干部在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带领下,利用周末时间,顶烈日,冒酷暑,来到遭受暴雨袭击,受灾最严重的村庄帮助群众铲淤泥,运砖石,拉土方,整理巷道。泥巴沾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衫,但他们精神抖擞,干劲冲天。

篇3:防汛救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一、内容编排用心——呈现军民深情与改革答卷

从7月3日至7月13日,军报共发表反映军队抗洪抢险活动的新闻56篇(幅),其中版面头条7个,专题版面2个,图片28幅,充分体现了我军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重视和众志成城迎战洪魔的坚强决心。灾情发生后,我军官兵迅即奔赴各个抗洪一线,一时间洪水肆虐之地处处涌动抗击洪魔的绿色背影。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是人民子弟兵出征的号角。军报将军爱民、民拥军的感人场景细致刻画出来,表现出新时期军民深情的动人场景。例如,7月7日“洪水中的‘生命之舟’”组图,真实呈现了官兵抢救人民群众的感人画面;7月11日《为了人民不畏艰难困苦》一文喊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响亮口号;7月12日《人民厚爱,一往无前的力量源泉》叫响了人民厚爱是官兵攻坚克难、一往无前的力量源泉。

这次防汛救灾行动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意义:它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启动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第一次较大规模的非战争军事行动。我军能否在新的领导指挥体制下高效顺畅开展救援行动,国人期许,世界关注。为回应这些关切,军报7月6日刊发的《部队专业救援力量迎战洪峰》、7月8日刊发的《在抗洪战场交出合格答卷》以及7月11日刊发的《救灾部队多点同步展开救援》等文章,专门介绍了不同隶属关系部队在新的领导指挥体制下高效协同、共抗灾害的情况,展现了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显著成效。

二、媒体定位准确——兼顾信息发布与舆论宣传

军报是中央军委机关报,是党在军队的喉舌,是我党我军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在报道军队抗洪抢险活动时,军报始终立足自身定位,将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坚持党性原则有机结合,兼顾新闻传播中的信息发布功能和舆论宣传作用,有效引导了正确的舆论走向,推动了抗洪抢险工作的开展。在介绍抗洪抢险情况时,军报注重新闻时效性,编排了9篇综合消息,将各个抗洪一线的主要情况进行整合提炼,力求在有限的版面安排中向读者更多介绍灾情和救灾进程,第一时间传递救灾信息,满足读者对权威信息的需求,体现出军报权威信息的发布功能。

同时,军报也将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作为重要内容,先后在头版位置刊发《在抗洪战场交出满意答卷》《不忘初心,风口浪尖显本色》《连续作战,尽展钢铁意志》《为了人民,不畏艰难困苦》《人民厚爱,一往无前的力量源泉》等综合性通讯,共同构成“防汛救灾部队坚决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见闻录”系列文章,5篇重量级通讯构成和谱写了人民子弟兵响应号令、冲锋在前的壮阔画面,也有效引导了抗洪工作的舆论导向。

三、理念创新多样——增强报道的可读性和感召力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传播环境的变化,信息传播形式方法的创新对传播效果的影响越来越大。习主席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稿件选择和编排中,军报注重报道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报道的可读性和感召力,直击读者情感“软肋”和心灵“痛点”。7月6日2版《寻找那双大脚》一文,配图是一名战士因长时间站在水中而泡白发皱的双脚。这幅特写照片虽然所占版面不大,但其产生的视觉冲击力却使人为之震撼,为之动容。军报在报道时并没有因其“有伤大雅”而弃之不用,反而将其置于头条的重要位置,充分体现了军报在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中的创新意识。这一图片的巨大影响也使其成为子弟兵抗洪抢险的经典画面和生动缩影,与2013年抗击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中取得良好舆论效果的“四个睡着的士兵”有异曲同工之妙。7月12日的通讯组稿打出“温情牌”,表现抗洪战场上人性的光辉和真情的温度,使读者心中感受到一股暖意。7月13日《青春方阵》版别出心裁地推出“抗洪一线,追踪一则‘美丽的谎言’”专题,以一名参加抗洪抢险,却害怕母亲担心而撒谎的年轻军人写给母亲的一封信为中心展开,从母亲、战友和第三者的视角表现青年官兵面对危难时的热血与担当,用全新的形式反映90后官兵抗洪抢险的心路历程,读罢为之动容。

四、报道视角全面——全方位展现官兵的英勇事迹

习主席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指出,要多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官兵,了解第一手材料;要善于观察,在众多材料中发现好材料,找到反映时代精神、反映官兵面貌、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材料。在这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家园的伟大实践中,无数官兵英勇奋战,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人物和事迹。军报在报道中要注重视角的全面性,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认真筛选典型素材,力求全方位立体化展现官兵抢险救灾中的英勇事迹和我军良好形象。在头版和2版头条的重要位置,定时推出宏观呈现军队抢险救灾情况的综合消息和综合性通讯;在组稿和专题中,从微观层面多角度展示防汛救灾中的典型对象,如南京秦淮河的“沙袋哥”,安徽含山县的“父子兵”,还有中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的孪生兄弟等。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使得抗洪官兵的形象生动而立体,展现了人民军队的良好形象。

此外,军报还将视角投向几个特殊群体:7月7日2版头条《30小时,万人大转移》和7月8日刊发的《有这样一副“硬脊梁”》表现了“是兵又不是兵”的民兵预备役人员英勇抗击洪水的坚强决心;7月13日刊发的《重披战袍为人民》一文中的转业待安置副旅长王竹鸿是“曾经是兵”的退役复转军人的鲜活代表;7月9日《预征青年抢险救灾》一文和《未披战袍先参战》展现了“即将当兵”的预征青年渴望为国效力的急迫心情。军报还在7月11日的国防后备军版面以《战洪魔,后备军勇争先》为专题,全面报道了民兵预备役、复转军人和应征青年抗洪勇争先的感人事迹,实现了对抢险官兵的全方位展现。

摘要:以《解放军报》为代表的军队媒体是军队对外宣传的主阵地,其发布的新闻稿件由于独家性和权威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在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抢险救灾活动由于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是备受关注。本文对2016年7月《解放军报》防汛救灾报道进行总结和评析。

篇4:防汛救灾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志愿者组织也说,政府有更好的救援装备和能力。

在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的几小时内,救援人员就已迅速调动,携带充足的救灾物资前往灾区。这其中包括军队、武警、国家地震局、民政部、公安部和政府支持的慈善组织的队伍。军队比2008年5月时准备更充分。

新华社报道说,近7500名解放军官兵和武警已前往灾区,另有超过一万人待命。

正在检查部队工作的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马晓天得知雅安发生地震后,马上在邛崃紧急开设空军部队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投入救灾指挥工作。空军驻四川航空兵某师已派出直升机赴灾区侦察灾情。

许多民航航班受命运送救灾物资。中国红十字会已向灾区调拨两批救灾物资,其中包括1700顶帐篷。

志愿者组织说,中央和地方政府自5年前的汶川地震之后在对自然灾害的应急准备和反应方面已经有了很大进步。

安泽国际(中国)救援协会成都分支机构的唐瑜(音)说,有数支志愿者队伍正在前往雅安。“当天的情况表明,由政府主导救援工作是最好的,因为他们有资源和调动能力,假如他们能够有效利用的话,”唐瑜说,“像我们这样的非政府机构只能协助政府的行动,因为我们的人力和资源有限”。

盘点解放军在雅安地震后出动的先进特种装备

四川雅安4月20日发生7.0级地震,解放军多个军兵种在第一时间向震区派遣救援力量,作为最具战斗力的国家强力机器,成为了抗震救灾的骨干力量。尤其是在面对震区断水、断交通和断通讯的考验时,解放军会动用哪些特种装备予以应对,本报就此展开一番盘点。

无人机、卫星充当“鹰眼”

据报道,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后,第13集团军某特战旅侦察分队旋即携带无人机、战场电视等新型信息装备迅疾出动,搭乘直升机直抵震中区太平镇,为指挥部传回实时情报信息,为救援分队科学高效搜救提供详尽数据。灾后第二日凌晨,该分队成功从灾区12个不同方位进行无人机航飞和战场电视传输,共获得重灾区震后高分辨率航拍影像图数十张,覆盖区域达到10余平方公里,有效帮助抗震救灾指挥部进行救灾力量分配等工作。

从公开信息看,解放军基层部队已列装多款战役战术用途的无人机,它们在理论上都能应用到抗震救灾方面。像中国官方军媒曾披露解放军一种“口袋式”无人机,其翼展只有几十厘米,头部安装有发动机,腹部安装着一台小型摄像机,因为采用复合型材料,重量不足3公斤,它不受季节影响,可在前方无遮拦的任何场地发射,能够深入道路断绝的地方实施全方位实时空中侦察。有分析认为,解放军可能在救灾过程中投入这种“零距离”起飞模式的便捷无人侦察器材。

除了“口袋式”无人机,解放军还可能动用更为高级的滑轨起飞式大型无人机,其工作距离、探测范围、探测精度无疑更胜一筹,尤其能在救援直升机的作业高度上方,利用其配备的高分辨率的光电摄像器材,长时间盘旋滞空监控灾情,或者可携带通信中继器材,为灾区与救灾中心串连起通信渠道。其实,震区上空的“鹰眼”除了军用无人机,还包括紧急启动的多颗侦察卫星。据报道,国防科工局在震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紧急启动我国实践九号A星、资源三号、资源一号02C星、环境一号A/B星等5颗卫星担负雅安地区遥感数据成像任务。

军用直升机搭建“生命之舟”

在山区进行救灾行动中,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能够进行垂直起降的大、中型军用运输直升机就成了救护伤者和运送重要物资所依赖的最主要空运平台,可以说是解放军官兵在空中搭起的“生命之舟”。在这次雅安救灾中,成都军区的陆航部队出动了多架米-171直升机昼夜不停从事灾区物资空投和伤员运送工作。

米-171直升机是俄罗斯在前苏联米-17“河马”战术运输直升机基础上升级而来的新式中型军用运输直升机。这种直升机拥有坚固的机体结构、动力充沛的发动机和可靠的电子装备,特别是俄罗斯喀山公司为中国生产的米-17V5直升机使用了全新的VK-2500发动机,十分适合在川西、西藏这样的高海拔地区执行任务。据悉,解放军现役的米17V5拥有全新设计的驾驶舱,增添了和驾驶设备相融合的夜视仪,能清晰地显示数字地图,极大地方便了夜航。

破障救生设备临危受命

据报道,解放军及武警部队的专业救援及后勤保障单位已奔赴救灾一线。由视频画面可知,其所用的破拆、搜救等破障救生专用设备业已装备到连排级别。例如,某连级规模的救援分队就展示了搜索音响探知器、伸缩梯、万能搬送具、构造物探知器等,而排级小分队则有小型削岩机、背负式灭火器、吊钩和钢索、作业照明具等,能在道路受阻的情况下,在较短时间内赶到现场施救。需要指出的是,解放军特战部队完全能配合专业救灾队伍行动,他们长年从事钻隙渗透、独立作战训练,具有立体化、全天候行动特性,其战场感知、前进观测、目标定位、同步情报传输、特种通联、地空导引等作战能力,很容易就可转用于救灾工作。解放军和武警有着破除障碍物的特种工具,从经过精密设计的撬棍到电锯,从类似重棰的撞门器到爆炸索。其中,国产的“天斧”破门弹可谓是最高效的一种,这种破门弹看上去非常像长杆穿甲弹弹芯,它有一个细长的长杆,后面是装有炸药的弹体,该弹采用尾翼稳定,分为枪发式和遥控式。枪发式破门弹通常套在自动步枪的枪口上发射。据了解,世界上只有以色列和中国研制了这种破门弹。

另外,有消息显示,参与救灾的解放军成都军区的特战部队曾参加过2008年汶川大地震灾后的抢险救灾工作,有着丰富的救灾工作经验。近年来,这支“尖刀”部队先后装备了先进的国产“北斗”双频卫星定位系统、精准的数字电子地图、卫星电话、星光夜视镜、热成像仪、穿透式人体活动探测雷达,以及越障探测机器人等一系列可单兵携带的先进导航、定位、通信、探测和救援装备,能在道路不畅的重灾地区充分发挥灾情感知、前进观测、目标定位、同步情报传输、特种通联、地空导引等重要作用。此外,特战部队装备的激光测距望远镜、红外求生信号灯、锚钩抛绳枪、四轮全地形车、战术背心、求生装备、多用途刀具等特战装备也对进入重灾区抢险救灾颇有助力。

野战后勤装备保障民生

为了让灾区群众及时就医、喝上放心水、吃热乎饭,以及及时采取各种措施防范大灾后出现大疫,近年来解放军装备的一系列先进野战装备将发挥作用。

野战医疗方舱构建起灾区的一线手术室。该野战医疗方舱的信息化程度很高,方舱内安装有卫星通信设备,可连接全军远程会诊中心网络进行远程的医疗保障。具体来说,在灾区的野战医疗方舱能将各种检查单和医学影像照片传到系统上,专家们将治疗方案传输到野战方舱。这样,灾区的伤员能躺在帐篷里得到全军最权威专家的诊治。据悉,凭借第二代野战医疗方舱可在战场上进行复杂的开颅手术。

野战净水车让灾民喝上干净水。据了解,成都军区已调派数十辆野战净水供水车赶赴了雅安灾区。这些野战净水供水车中安装有两级精密过滤器、高压泵、净水罐等高科技设备,集净化、矿化、磁化、消毒、除色去味等功能于一体,可将包括脏水、河水、泥水等在内的几乎所有水源,直接过滤成纯净水供灾民和抗灾部队饮用。

为了让受灾民众吃到热乎饭,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已向灾区调派了一大批的新型野战炊事车。这种“战时流动厨房”约30分钟就可将300余人用餐的主副食烹饪和包装完毕。

大灾之后,除了及时安置好受灾群众,另一件大事就要是迅速防范灾后大疫的发生。目前,解放军救灾部队已开始在雅安进行防疫工作。解放军的防疫装备品种繁多,既有小型便携装备,又有大型机动车辆装备。其中我军装备的单兵用检验箱包括食品理化检验箱、水质理化检验箱、生化检验箱、核生化事故应急药箱等。

(本报综合报道)

篇5:防汛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抗洪抢险突击队和救灾志愿服务队:抢险重建排头兵

受灾第一时间,宁晋县迅速组织全县党员干部1700余人,组建了16支抗洪抢险突击队和15支救灾志愿服务队。16支抗洪抢险突击队分赴受灾严重乡镇,投入加固堤坝、转移群众、封堵决口等工作,共运送救灾编织袋67万条、钢管400根、木桩2700根、沙子2100方、救生衣1442件,协调大型车辆235台次,解救遇险群众14批54名。15支救灾志愿服务队迅速赶赴宁晋一中、六中、七中、实验中学等安置点开展救助服务,累计分发食物6万余件、饮用水3万余箱,妥善安置受灾群众5.97万人。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突击队和服务队一起深入受灾镇村,清扫街道,修缮房屋,进行防疫消毒,分发种子、农药等物资,帮助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

北鱼乡党委书记王军辉:堤坝上持续奋战六天五夜

由于上游水库泄洪,泜河堤坝相继出现两处决口,分别宽42米和12米,导致多个村庄被水淹浸。宁晋北鱼乡党委书记王军辉坚持在泜河堤坝上持续奋战六天五夜,指挥乡村两级干部和广大群众1000余人,填装运送沙袋21000余袋、土石3000余方、水泥120余吨,打入木桩和钢管1000余根,实现了两个大决口的顺利合龙。王军辉因长时间强烈日晒,皮肤大面积严重晒伤。

东沙良村党支部书记张四辈:不堵住决口,决不下堤

7月19日晚,宁晋北河庄镇东沙良村党支部书记张四辈在大雨中指挥抗洪、安抚群众、夜巡北沙河,力争最大限度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7月20日清晨,在堤坝决口后,按照前期精心设计的预案,张四辈组织村干部分期、分批、有序转移村民。由于转移及时,东沙良村没有一名群众被困。7月21日清晨,张四辈带领全村300多名干部群众封堵决口。由于决口长15米,水深5米,机械用不上,他第一个带头背沙包,“不堵住决口,决不下堤”。在张四辈的带动下,大家同心协力下水、扛袋、砸桩,7月25日决口封堵成功。而这时,张四辈的脚因长期泡在水里严重红肿。

郭家台村古稀党员黄为子:年龄最大,干活最卖力

7月19日晚,亲历过洪水的宁晋郭家台村71岁“老先进”黄为子意识到洪灾危机,冒雨叩开村支部书记家的大门,提议组织群众及时撤退,为抗洪救灾争取了宝贵时间。在郭家台村河堤溃口被淹后,黄为子连续三天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扛沙袋、传沙包,一个人搬一整根木桩,作为抗洪一线年龄最大的一员,他干起来比年轻人还卖力。7月24日,郭家台村两个大决口封堵成功。如今,这位古稀老人依然坚守在河堤上进行河堤加固工作。

滞洪区的大学生村官:坚守抗洪救灾一线

从7月19日晨至今,他们一直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宁晋河渠镇内章村“铁人村官”杨亮,河堤决口后,仍坚持在镇政府下发完11个村的转移通知,当时洪水已经涨过了他的腰。在和妻子作了“这可能是最后一次给你发视频”的诀别后,他带领镇政府4名被困女同志爬上房顶,最终被消防官兵顺利救下。得救后,他又赶赴救灾一线,负责为5个堤口、余人提供后勤保障。

巾帼不让须眉,宁晋北河庄镇作为受灾比较严重的乡镇,4名女大学生村官靳月晓、白洁、靳玉、刁培培,在全部男同志奔赴一线后,认真做好24小时电话值守工作,组织群众进行撤离,扛抬救援物资,尽最大努力为前线做好后方保障。

贾家口镇抗洪救灾“红色基金”捐款超121万元

宁晋贾家口镇党委、镇政府在兄弟乡镇受灾后,迅速号召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及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捐款,支援灾区,设立了贾家口镇抗洪救灾“红色基金”。一周时间,贾家口镇向灾区捐款超121万元,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

篇6:防汛救灾先进事迹作文

片段一: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奋战的身影。大队55岁的老民警胡毅接到紧急出动的命令后,放下身患癌症需时刻照顾的妻子,迅速会同分局应急分队赶赴现场。在风雨交迫中,他不怕辛苦,不顾安危,连续10多小时和同志们一起装填装运送沙袋,奋力修补防洪堤缺口。晚上,他又顾不上休息,又在河堤上反复巡察,发现数处险情及时排除。

片段二:放下小家,为了大家。由于洪水来势凶猛,洪水随时都有越过防洪堤的危险。面对昼夜温差大、持续降雨、道路泥泞、河水冰冷等恶劣环境的严峻考验。治安中队长张军华接到通知时,正在医院陪护住院治疗的妻子。他来不及照顾,迅速集结,坚守阵地。顾不上全身湿透和疲惫填装运送沙袋,奋力修补防洪堤缺口。渴了喝上几口矿泉水,饿了找干粮充饥,简单充饥后,他又不顾疲劳,继续巡查,将所有可能发生漫堤、管涌的路段逐一排查,防止突发地质灾害从而危及安全。等到人员交接时,他才发现长时间的劳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复发,腰已经直不起来了。

篇7:抗洪防汛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7.16”特大洪灾中,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镇反应迅速,决策果断,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迅速投入抢险工作,很快顺利有效地控制了险情,谱写了一曲众志成城的抗洪赞歌,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在这次抗洪抢险中,涌现了很多动人的英雄故事,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工作的赤胆忠心和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

李新彦,男,宝轮镇龙鑫公司一名普通的职员,在抗洪救灾中他是不怕困难、顽强拼搏、不畏艰险的先进典型,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坚韧不拔”的伟大抗洪精神。

7月16日上午11时,暴雨中洪水渐涨,在河岸围观的几百群众似乎并没有意思到洪魔正在逼近,眼看汹涌的洪水掀起一次次浪潮,极易可能吞噬群众的生命,险情就是命令,正在值班的李新彦发现险情后,立即组织公司的两名职工向群众喊话,群众并没有意识到危险,没有主动的配合,当发现洪水已冲垮了上游的河堤,源源不断的涌向河堤内时,惊恐万分的群众争先恐后的向岸边涌去,极易将河堤边的群众挤向滔滔的洪水中,“大家不要急,一个一个得过去”“让小孩子和老人走前面”“照顾一下那位大爷”……。他一边向群众喊话一边让自己站在险要的地方保护着群众安全上岸,大雨还在继续,水位还在上涨,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让每一个群众都安全的转移。通过两个多小时的喊话,终于将群众安全的转移,他的声音变的沙哑了,雨水已经打湿透-1-

了他的衣服,此时洪水已经击垮了几处河堤,淹没了石桥村外的大片土地,但没有一人受困。

龙鑫公司组织了一支抗洪救灾队伍,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排查隐患、疏通道路、疏散群众,他一直跟随着这支队伍奔波,冒着大雨,他湿透的衣服一直紧紧的贴在身上,但是他没有叫一声苦,喊一声累,一直坚持在抗洪救灾一线。

7月16日晚上8时,位于石桥村的采砂场上17名工人被洪水围困,险情就是命令,得知这一情况后他马不停蹄地赶赴现场,此时镇党委、政府领导已经谋划了营救方案,时间就是生命,得知在施展营救工作的过程中将要把河岸的绳子送至河对岸的时候他主动请缨,带头跳入齐腰深的水中,此时水位还在不停的上涨,已经高达1米2左右,他的身体随着一个个洪浪起伏,经过十多分钟的拼搏他终于将救助的绳子送到了围困人员手中,帮助一个个围困人员安全脱离险境,当成功的解救了围困人员后他是最后上岸,此时已是凌晨2点,他又拖着疲倦的身子随同公司的抗洪抢险应急队投入到昼夜的巡逻执勤中。

灾后防疫工作迫在眉睫,位于我镇石桥村的东林、瑞昌两家养殖公司在洪灾中淹埋了许多家禽,而到两家公司的道路不同程度的受洪水破坏,洪水退却后道路上滞留了许多大石块及淤泥,给我们的消杀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得知这一情况后李新彦立即组织石桥沙场的几名工人展开清理道路工作,被洪水冲起来的粪便已臭气熏天,在炎炎烈日下他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2-

但他没有半句怨言,更没有退缩,将一块块石头移走,将道路上的粪便进行了清理,防疫工作得到了有序开展,确保了大灾之后无疫情发生。

他,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司职工,但他却真诚、执着,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为我镇抗洪救灾史上增光添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他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

抗洪防汛救灾先进事迹材料3篇2

受强降雨影响,洪河分洪道水位急剧上涨,汛情就是命令,县包段郢乡防汛工作组、县旅游局长_同志得知汛情后,她不顾自己的安危,于7月4日冒着大雨连夜赶往所包防汛堤段,积极投入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她所包的堤段是一级河左堤和右堤,全长10500米,她到乡后就迅速赶往大堤上查看水情,有的同志看她是个女同志,水情大,就让她别去了,但她仍然坚持冒着大雨,赤脚蹭着泥泞到堤上查看。巡堤以来,她和其他男同志一样日夜坚守在大堤上,每天步行10多华里把所包大堤巡查一遍,不放过一丝疑点。下乡防汛对她来说是第一次,身上被蚊虫叮咬的都是浓泡,白天一身汗,夜晚一身泥,脚上还磨出了许多血泡,她从不叫苦叫累。

防汛期间,中间有两天天气好转,水位稍有上止回落,同时她家里有急事曾几次打电话要她回去一趟,但她对指挥部的人说:“防汛如打仗,上级没有通知撤退,我决不能擅自离开自己的战斗岗位,否则就是失职”。

7月8日夜,分洪道左堤马坡段出现较大的雨淋沟,对大堤的安全是一个隐患,乡指挥部及时派人前去处理。_虽不是此段堤防的承包人,但她听说后也立即赶往现场,并和民工们一起装填泥浆,还连续扛了十多袋五、六十斤重的泥袋。她坚持和民工们奋战了四个小时至次日零晨3点多,终于把雨淋沟填实了,消除影响大堤安全隐患。

7月14日,_又接到县防汛指挥部命令,立即赶赴蒙洼蓄洪区,几个外国记者在采访时由于风大天黑,小船被困在深水区,因语言不通,急需会英语的人员前去营救。她又是县外事办主任,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接到通知后,她带上救生衣,乘上小木船前去营救,她虽包点在洪洼,蒙洼接待任务重,她又主动请缨,到防汛最重的灾区协助县防汛指挥部服务外事接待工作。在蒙洼前线,有位记者劳累过度,生病了,_又主动陪着他去医院看病、拿药,看着他吊水,即使工作那么忙,她也不忘她的本职工作,她从互联网上为_一中聘请两名外语教师来义务教学20天,7月18日是外教luanne的生日,那天晚上她又赶回去为她过个生日,luanne感动热泪盈眶,说:“这是我几十年来最感动、最有意义的一个生日”。总之,外事无小事,流利的英语,不卑不亢的作风更是令人惊叹,哪里需要她不到哪里去,不愧为帼女杰!

抗洪防汛救灾先进事迹材料3篇3

XX,简单而朴实的名字,真实而血性的汉子,一副瘦弱的身躯。然而,在这看似单薄的身子骨里面,却积聚着惊人的力量,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这位朴实的村主任,两个孩子的父亲,面对肆虐的洪水,临危不惧,一马当前,第一个发现并报告灾情,救起数十个人,赋予了他生命新的内容。

突如其来的洪灾

8月28日深夜,XX普降大到暴雨,短短几个小时内,降雨量高达130毫米,我镇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洪水自XX流域急速而下,瞬间,平时处于低洼地带的山水沟路段变成了湍急的河流。XX村大部分农田被淹,奔腾的洪水冲击着村庄和田地。电停了,只能听到哗哗的雨声和暴雨中人们焦急的呼喊声;通信网络断了,呼叫救援却无法与外界联络;桥断了,外部的救援到不了灾区,一时间,这里成了一个孤岛,无奈之中,受灾的人们只好挤在村委会和学校。29日傍晚,暴雨仍然在继续,没有半点要停止的迹象,许多老百姓的房子开始坍塌,墙壁在慢慢瓦解。这场暴雨来势之凶、持续时间之久、降雨量之大百年未遇,许多老百姓已经意识到如果不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后果将不堪设想。

雨夜中的救人英雄

“你们快跑,水已经从后面山上下来了。”8月28日晚10:40,XX村村主任XX顾不得穿上衣服,一边对站在里屋舍不得东西的媳妇吼,一边夺门而出,朝地势最低的XX大院奔去。此刻,电已经停了,只有身体感觉到水在慢慢的上涨。一路上,他不停的呼喊着,叫上他的一个外甥,直奔XX大院。当他们感到时,大门已经被水冲掉了,水已经没过膝盖。他们直奔里屋,朝他们吼着赶快撤离,凭着感觉,他拉起在床上的XX,顾不得他的疼痛(后来才知当时夏的腿部已被倒塌的墙壁砸伤),背上他就朝村委会跑去,刚出大门不远,“轰隆”一声,房子就塌了。然后,他马上打了县110指挥中心和镇政府的电话,报告情况,镇长XX马上前往XX。紧接着,他们朝后山的XX家赶去,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了XX的家里,万幸,他们成功救出了一家四口人。随后,他把三组的村民都安全转移后,正准备去四组时,发现通往公路的桥也断了,此刻,他又和镇政府联系,说路上水太深,已经分不清楚哪里是路哪里是水,要增援的人小心,可是由于移动信号已经中断,我们也无法和前去的镇长联系上。无奈,XX组建临时的救援队,翻过村后的大山,沿着河道,朝四组、一组而去。当天晚上,他们在黑夜中徒步而行20公里,共转移群众300多人。

灾后重建中的模范

几天的暴雨让XX村变成了另外一种景象:桥梁被毁,公路塌方,交通瘫痪;电线刮断,光缆被毁,通讯中断。受灾的群众被集中安置在村委会和学校。在后期的灾后重建工作中,XX真正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主动联系,积极为受伤灾民医治,不等镇政府出面,自己把XX等四名重伤的村民送往县医院救治;积极组织群众,不计报酬,自雇铲车,清理后山山体滑坡,三天时间共清理1000多方;积极配合镇政府,做好群众工作,确保社会稳定,并积极和XX高速公路协调指挥部进行协商,化解矛盾,稳定村民情绪,保证了高速路建设顺利进行;积极配合镇土管、卫生、民政部门,做好灾民新建房屋屋基选址、疫病控制、民政救济等工作,在XX村灾后重建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

我们问他:“当时你家里也涨水了,为什么马上想到他人?”

他说:“当时镇上的领导都被断桥阻在外边。村里面年轻人都在外边,剩下的老的老,小的小,我不去救谁去呢。”

“他平时就一副热心肠,我们家的东西都被冲走了,房子虽然没倒,但剩下个空架子,家里还有老人和小孩,我们也难啊!”一直在旁边默默站着的XX的妻子缓缓说道。他马上打断他妻子的话,“有困难我们自己可以解决,我一个村主任,做事要首先考虑群众。”

上一篇:开学第一课家长的感言下一篇:防汛防泥石流演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