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艺术化

2024-05-25

人生艺术化(精选8篇)

篇1:人生艺术化

人生的艺术和艺术的人生

王光慧文

在我刚刚接触书画传统艺术的时候,曾经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向他请教艺术的真谛。

老艺术家并没有说出什么高深的理论,给我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他说,人生和画画一样,画西洋油画也好,画传统的国画也好,都是在画一幅画。二十岁以前,我们是在为画画做些准备工作,买毛笔,买颜料,买宣纸;二十岁、三十岁的时候,是在对画面进行构思,要对布局进行构思,对用笔方式进行构思,用什么颜料进行构思,甚至是对画面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进行构思;人到了三十、四十岁的时候,要对画面进行勾勒,五十、六十的时候,用颜料对画面进行渲染,七十、八十的时候要对作品进行收拾,就是要进行回顾和修正,等这一切都做完的时候,还要落款签名,还要“啪”的一声盖上印章,这就叫盖棺定论!

呵呵,人生就是这么简单!

看似一个简单的故事,却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其实,人生就是一幅画,人的一生在做一幅画,至于这幅画好与坏,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取决于自己对这幅画的态度,取决于对生命的感悟。真正的艺术是艺术家对生命和艺术的感悟,因此,许多艺术家都是在用自己的一生去追求和创造艺术,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艺术。这样的人生也许是十分的寂寞和清苦的,但是他的生命却和艺术一起得到了永恒和不朽;有的人用艺术去创造人生,在这个到处充满诱惑的世界里,他们会变成诱惑和金钱的奴隶,艺术只是他攫取和满足诱惑的工具,他的艺术比他的生命还要短寿。

人生也是一门艺术,艺术创造辉煌的人生。用自己的生命去创造自己的艺术天地和用艺术去创造自己的生命,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是两种对艺术不同的追求和感悟。

如何画好人生的这幅画和画好艺术的画,都值得我们去认真的思考。

篇2:人生艺术化

主讲:赵国乾

“我们主张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主张对于

人生的严肃主义。”

“伟大的人生

和伟大的艺术

都要同时并有严肃与豁达之胜。”

————朱光潜

慢慢走,欣赏啊!

因为欣赏,所以能拥有出世的心态去更好地投入入世的事业。

因为欣赏,所以私欲摆脱了,情趣丰富了,人生澈悟了。

因为欣赏,所以有了自由自在的生命,真善美浑然一体。

漫慢走,欣赏啊!

以你的执着与真诚面对人生、社会、真理。

以你的严肃与豁达欣赏、创造、超越这个世界。

以你的理想、情趣和智慧构建属于自己的生活世界。

世界多一个欣赏的人,就多一份创造,也就多一份精彩!

——朱光潜

欧洲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宽阔的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一条标语说:“慢慢走,欣赏啊!”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一书最后一章就以这六个字为标题,全书也以这六个字结尾。

朱先生以此奉赠青年朋友们:在这车水马龙的世界生活中,不要像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疾驰而过,而要多多回首流连风景,这样,丰富华严的世界才不会了无生趣。

一、“人生艺术化”理论的提出

二、朱光潜“人生艺术化”的美学思想

三、宗白华“艺术的人生观”

四、生命的意蕴

五、超越日常生活

六、诗意地生存

一、“人生艺术化”理论的提出

20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处于激烈动荡的时期,政治上,变动不居;文化观念上,中西思想激烈碰撞;在美学领域,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丰子恺等美学艺术家引进西方的美学思想,强调艺术的独立和人的自觉,把“人”的问题置于美学的中心,注重审美与人生、审美与生命等问题的阐发。

(一)**的时代背景

20世纪初,一些积极分子毅然走出书斋,拿起战笔,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去,他们针贬时弊,为革命的事业奔走呼号,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就是

典型的代表。

(二)王国维、蔡元培对“人生艺术化”的启发

朱光潜在晚年接受“香港中文大学校刊编者的访问”,谈到自己的美学生涯

时说,“我还受到一些近代中国美学家的影响,主要是蔡元培和王国维”。

二、朱光潜“人生艺术化”的美学思想

在《谈美》的收尾一章中,朱光潜提出了“人生艺术化”的命题,旨在说明人生和艺术的关系。

朱光潜认为,人生是一个多方面的整合体,完满的人生是实用活动、科学活动和美感活动的和谐统一。

人生与艺术有密切的关系:“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

(一)人生的情趣化

朱光潜在很多文章中都谈到情趣的问题,在“人生一情趣—艺术”三者之间,“情趣”是联系“人生”与“艺术”的中介,是“人生艺术化”的中心问题。那如何才能做到人生的情趣化呢?

首先,要处理好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关系,做到以情为主。

其次,情趣是个体生命的体验。

第三,情趣体现为日常生活的诗意化。

(二)超脱的态度

朱光潜认为,要实现人生的情趣化,必须有一种超脱的人生态度。即把世界摆在一定的距离之外去欣赏,这样可以摆脱实际功利的牵绊,达到一种自由洒脱的境界。

首先是取与舍。

其次,在心理上与现实辟开一段距离。

第三,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三)人生的严肃主义

人生艺术化还意味着对人生持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善于生活者则彻底认真,不让一尘一芥妨碍整个生命的和谐”,他们会把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看作是自己人格的表现,因而尽量的追求完满。

三、宗白华“艺术的人生观”

“人生艺术化”可以说是现代唯美主义者的共同主张,他们普遍关注人生与艺术的关系,梁启超的“趣味主义”,吕澈的“艺术的社会”,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化”,宗白华的“艺术的人生观”,还有梁实秋、丰子恺、郁达夫等等,他们普遍关注人生的终极归宿问题,其中以宗白华最具代表性,他与朱光潜一起被称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双峰。

(一)同情的眼光

宗白华认为,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进化发展,是因为它有不息的生命和感情,而同情就是原动力。人以富有诗意的同情心去看待世间万物,把自己的精神、意志贯注其中,就会感到情趣盎然,不会产生无聊之感。

(二)“静照”的境界

所谓“静照”,是指超越利害关系,不付诸意志行动,没有概念参与的直觉活动。

宗先生说:“‘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行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最静默里吐露光辉。”

(三)“超世入世”的人生态度

“超世入世”就是以一种超然旷达的心胸去迎接世界,深入人生。超世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深入;不是为了居高临下,而是为了旷达亲切。

四、“人生艺术化”的审美内涵

(一)世界学术背景中的“人生艺术化”命题

叶朗先生说:“在当今世界存在的众多问题中,有三个问题十分突出,一个是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失衡,一个是人的内心生活的失衡,一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失衡。”

(二)宇宙、社会和器物中的生命意蕴

对于生命意蕴和人生艺术化的关系,我们可以从若干方面来看。

在《艺术与中国社会》一文中,宗白华先生虽然没有使用“生命意蕴”的术语,但是他实际上把生命意蕴分成三个层次。

(三)体味生命意蕴

生命意蕴和人生艺术化的关系还表现为:善于体味生命意蕴的人,必定有更为丰富的情感世界,他的生活也更有情趣。

(四)本色的生活

生命意蕴和人生艺术化的关系也表现为:执着于生命意蕴的人,他的生活必定是本色的生活。本色的生活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它就是艺术化的生活。

五、超越日常生活

清代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曾说过一段极其精彩的活:

“能兴者谓之豪杰。兴者,性之声呼气者也。拖沓委顺,当世之然而然,不然而不然,终日劳而不能度越于禄位田宅妻子之中,数米计薪,日以挫其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其四体而心不灵,惟不兴故也。圣人以诗教以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纳之豪杰而后期之以圣贤,此救人道于乱世之大权也。”(《矣解》)

王夫之描述了两种不同情境:

一个情境呈现为个体眼界狭隘,意志消沉,感觉迟钝,心灵充满暮气,终日斤斤计较,被日常生活的狭隘视野所遮蔽;

另一情境则相反,生气昂然,心胸阔大,敏锐而有豪杰气象。前者更像一个日常生活中被消磨了意志而没有趣味的人,眼前只有柴米油盐禄位田宅;后者则是一个更高的境界,人性被升华了,精神被激活了,人变得富有生气和胸怀,超越了前一境界的种种局限与束缚。

王夫之所说的“兴”,正是审美感兴和体验,所以他讲“圣人以诗教以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并把审美视为一种“救人道”之“大权”。

审美真的是如此功能吗?美学真的有救助人心的潜能吗?

篇3:论林语堂的艺术化人生

一、多元的文化结构

(1) 宗教信仰

在林语堂的文化人生中, 基督教的文化是他最根本的文化元素。

林语堂出身于漳州平和县一个基督教家庭, 他的祖母、父亲都是虔诚的基督信徒。平时生活中, 他们全家会轮流读《圣经》, 跪在凳子上各自祈祷, 家庭的宗教气氛非常浓厚。独特的家庭环境和早期独特的生活经历, 使林语堂与同时代的中国其他文人有很大的不同:西方文化熏陶在先, 中国儒道文化影响却是迟到的。这种文化接受上的逆向影响, 对林语堂未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

林语堂考上了上海圣约翰读大学的神学专业, 他准备在毕业之后当个牧师。但未来并没有如他当初设想的那样展开。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 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人生目标也因此出现了转折。他开始对神学教育中的非理性、非科学的内容怀疑, 对自己的母体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并在上个世纪30年代后宣称自己是基督“异教徒”。[2]由信仰基督走向对人文主义的信仰, 源于林语堂对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人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的不安, 是自己在中国母体文化与西方外文化之间做出的抉择, 他试图找回自己的文化根本, 确立自己中国文人的身份。

到了晚年, 林语堂才认识到, 自己几十年来一直信奉的人文主义不足以抵抗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有了理性, 还必须要有精神的依归。于是, 对林语堂来说, 上帝又失而复得了。

林语堂对基督教文化“接受—放弃—再接受”的历程在中国文人中是独特的, 使得他在看待不同文化和人生哲学方面的眼光独特。

(2) 感悟中国传统文化

30年代后的林语堂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热衷, 并对其文化内涵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与阐释。

他认为, 在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中, 儒家文化起着主导作用, 支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提倡积极有为, 要求人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以伦理为法, 以个人修养为本, 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 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底, 消弭政治与伦理之间的差异。“格物, 致知, 正心, 诚意,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内涵均以道德实践为第一要义, 把人放在一定的伦理关系中进行考察, 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寄托于一整套的道德规范之中。[2]

通过儒家仁、义、礼、智的道德伦理性探寻, 他获知实现人生修齐治平的要义, 并认为孔子的人文主义对于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的哲学家有相当影响, 如莱布尼兹, 伏尔泰及狄德罗等, 这些人信奉科学的进步及建立在理性典型上的人类社会秩序。

与孔子学说的积极人生与功利不同, 道家学说尽管消极遁世, 但它热爱自然, 强调直觉, 给中国文化赋予了浪漫主义色彩, 特别是对中国的书画艺术风格有很大的影响。清逸淡雅的水墨画, 恬淡自然的田野风, 都能看到道家精神的影子。对于社会人来说, 道家的自然无为就像一副镇痛剂抚慰了人的灵魂。在西方, 高度工业化使得人也开始异化, 道家的悠闲的文化正是疗救西方文化危机的良方。

与儒家文化相比, 道家文化对林语堂的人生哲学观影响显然更深。这从他后期的“超政治”“近人生”, 倡“闲适”, 主“性灵”, 尚“自然”, 贵“纯真”等文艺思想及其“生活艺术化”的人生哲学观可见一斑。[3]长篇小说《京华烟云》中的姚思安、姚木兰、孔立夫等小说人物, 他们都信仰道家自然主义, 追求充满诗趣的人生, 其实这也是林语堂所追求的道家思想的人格化。

二、艺术化的人生哲学

从小在温暖的基督教大家庭中成长的林语堂, 自然早早就接受了基督教提倡的宽容、大爱和富于牺牲的精神。在接触了中国的儒、道文化之后, 他发现道家闲适自然的“游戏心态”与儒家积极有为的“工作姿态”其实就是中国思想的阴阳两极, 是人两种并存的生存状态。

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并让林语堂具有一种宽容、调和的文化心态。他将中、西文化置于人生的“场”中, 让文化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进行碰撞、裂变、整合, 形成其独特的文化情怀和审美人生观。

对于人生, 林语堂喜欢“直接拿人生当做课本”。他总是带一些平民色彩, 将对人生的思考杂糅进文人的趣味与理想, 把生活当做人生的目的, 围绕着怎样能更好地享受人生展开他个人的人生哲学思索。

(1) 否定至善, 执着于现实

“人生是残酷的, 政治是污浊的, 商业是卑鄙的”[4]P310, 但是林语堂认为这个世界仍是可爱的, 人不应该抛弃这尘世而妄想寻求人间的“伊甸园”。伊甸园里的人秉持的“至善”观念, 这种神秘思想在实际生活中并无多大意义。他大胆否定至善, 承认人本身就是不完美的矛盾体, 容易犯错误, 有偏见任性又不可预料, 但正因为这有缺陷的本性更显得人和这个世界的可爱。

鲁迅、周作人也否定至善的黄金世界, 主张要积极把握“现在”, 执着于“现实”。但在执着于现实上, 林语堂与二者有很大的区别。鲁迅在把握“现在”时选择了“与黑暗作斗争”, 周作人选择“享受人生、游戏人生”却略带苦涩味道。林语堂既没有鲁迅的力挽狂澜, 也没有周作人的无奈惆怅, 他只是承认一切存在的合理性, 并且爱这搭配可爱的尘世, 快乐地享受人生的每一道风景。[5]

(2) 珍视生, 看淡死

对于生的欲望和对于死的冥想是人类最难摆脱的两大话题。林语堂认为一个人生命长则不过数十年, 如此短暂的生命却有那么多的事情需要做, 有那么多的风景可以欣赏, 怎能轻易舍弃生命。此外, 他从生物科学的角度正视死亡这一必然事实, 认为正是因为死亡的存在生命才显得更加珍贵和美好, 因此要珍视生命, 看淡死亡, 尽享人间乐趣, 不虚度光阴, 做自己想做该做的事情。

那么如何消除对死的恐惧、看淡死亡呢?庄子用“其生若浮, 其死若休”的观点来沟通生死, 掩盖人生的悲凉与短暂, 隐藏着对人的无限性和永恒的激情的追求。孔子把“闻道”与“死”相结合, 把死看成是对一种永恒与绝对的价值理想的肯定与追求, 这种肯定甚至可以用生命来换取。接受过现代自然科学教育的林语堂则以一种满足感来消除对死亡的恐惧, 认为生命越是接近满足状态, 生死冲突就越缓和, 人就越能够以平和的心态迎接死亡, 看淡死亡。这种满足感来自对生命循环的理解, 也来自人一生中各方面的成就感。

(3) 静观人生

静观人生, 即与现实人生保持一定的距离, 旁观人生之美。

浅议美国电影中英雄情结的现实特征

秦宁 (新乡学院河南新乡453000)

摘要:美国电影的把真实性和艺术性统一于影片英雄情结的表达之中, 将个别英雄的克服重大矛盾或困难所付出的积极的巨大得努力的英雄情结, 演释成为具有丰富人性化特征的英雄情结的性格品质, 形成美国式鲜明现实感的总体风格。

关键词:美国电影;英雄情结;现实特征

电影作为影响社会生活的媒介, 体现着社会价值观念和文化信仰。在电影艺术中, 无论是中国电影还是美国电影, 各色各样的英雄人物, 凝结着人们各种各样的英雄情结。英雄情结是人类顽强生命力的展现, 英雄情节的力与美, 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梦想、激励和希望, 是现实的人们所要得到的最为重要的精神寄托。它不一定都是大英雄大人物, 它更是指一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集真善美和百折不挠的理想精神品格的诉求和理想人格的闪现。使现实中的每个人面对失落和不堪, 能够得到慰藉, 从中获得勇气面对现实, 实现超越自己。它既是人们所渴求的精神情结, 英雄情节也是其直接指向大众心理对电影消费的欲望所在。

人们崇拜英雄品质, 需要通过崇拜“英雄”的品质而反过来强化为自己身上的英雄品质, 从而使其内化成为自身固有的品质, 能够去迎战生活的艰难。也正因为如此, 美国电影将完美英雄情结一直为贯穿美国各类题材电影之中的突出的精神价值取向, 并且与生活的社会百态和人情世事相交织, 创造出一种深入到现实和人性层面的、生活化的大众英雄的电影文化价值观, 仿佛英雄无处不在, 仿佛英雄就是身边的普通人。

一、个人价值与英雄情结的结合

美国电影将现实环境中个人价值的体现与英雄情结的表现合二为一, 塑造出真实感很强的很具生活色彩的现实感英雄风格, 这些色彩既反映出崇尚个人和独立, 追求正义和尊严价值观念的心理积淀, 也体现了美国电影英雄情结的一种纪实主义的美学风格。美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 它是一种植根于多个民族文化基础之上, 探索新型民族思想及自我生存的一种独特的拓荒文化, 所以强调个人价值就是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其核心是强调个人奋斗, 崇尚天道酬勤, 追求个人价值的最终实现。C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 美国这一主要谚语就说明了个人价值的主要内涵。

林语堂主张从对人生的迷恋中超拔出来, 在人生面前“做一个旁观者, 静观而微笑”[4]P334, 然后“在那人生舞台闭幕时, 也应该可以心满意足地由座位立起来, 说一声‘这是一处好戏’而走开”。[6]P25

人本性总是向往自由, 追求美, 可却常常陷在种种束缚中, 只有在合适的距离之外, 才能将人生这一对象放置于较大的背景中进行客观的评估, 从而超拔出来获得自由, 欣赏到美。这种“高地人生观”正如王国维所言,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能入亦能出, 既体验到人生的美, 又不陷于人生中的种种诱惑与束缚中。

林语堂追求“既不为名声所累, 又能享受人生”的艺术人生状态。在《京华烟云》中, 姚思安看淡名利, 散财埋名, 过着“半在尘世半为仙”的逍遥自在的人生;姚木兰嫁给自己不爱的人, 婚后生活不如意, 但她能及时调整好心态, 终于获得自己的幸福人生。“既然无可奈何, 那就顺其自然”的心态其实正是林语堂自己超拔于现世的人生态度。

林语堂认为, 生活中应该关心的不是环境本身, 而是我们对于环境的反应。他提倡哲学家式的看待人生方法:“哲学家带着一种如梦初醒的意味。哲学家观察人生, 正如艺术家观察风景一样——是隔着一层纱或者一层烟雾的。”[6]P62

追求个性化的个人价值的实现有其积极的一面, 它调动个人的积极性, 使人的智慧和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从而促进整个民族与国家的振兴和发展。美国电影作为传播美国文化的大众媒介, 在其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上运用电影艺术的表现语言, 宣扬美国式的个人价值取向。在美国电影中, 将这种个人价值的追求同英雄情结相结合, 并将其置于特定历史现实复杂社会秩序的矛盾或困境之中, 在与现实的冲突和矛盾激化的暴力内, 使这种美国式的英雄情结式的个人价值观在其中无限放大, 从而达到动人心魄的震撼效果。在英雄形象的塑造上, 不仅更加体现其历史的真实性, 人物的现实化更加突出地提高了艺术的真实化。这种具有很强现实色彩感的英雄情结, 典型的是风靡一时的西部英雄, 西部影片中的英雄们大都具有一种共同的特质:一个人单枪匹马打天下。绝对自信的独自一人面对困难, 解决问题, 最后功成身退。西部影片成功塑造了令人魂牵梦绕的西部英雄的独特英雄风格, 尽管西部英雄的产生, 是特定历史时期造就的, 这种典型的现实英雄是因为当时的法律不能够保护善良人, 所以孤独的骑士拔刀相助成就了英雄。但这种风格成为代表美国人独立进取, 百折不挠的“牛仔精神”, 是典型的美国式英雄情结。西部英雄成为实现个人价值的精神励志偶像, 为人们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提供了内在动力。

反映一定社会现实的现代版美国影片中的大众普通英雄们, 也同样有着淋漓尽致的现实感和个性精神, 尽管它们都反应的是美国社会制度和法律的不完美, 但它们所演绎的个人精神价值却完美的填补了人们精神和情感的巨大空洞, 并由此实现了西部英雄向现代英雄的转型。诸如《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正是通过塑造普通的平民英雄, 来见证美国当代社会所倡导的实现个人价值的主流观念, 并肯定他们的个人品格及奋斗精神。

二、英雄情结中的乐观精神

电影作为一种媒介, 不是以孤立的、个别作品的形式来记录一段历史或表达某种思想的艺术形式。电影艺术与观众的关系绝不是个人的、单向的孤立模式, 而是一种大众性的、互动性的、可以共同分享的、不同阶层与人群构成的多样化的公共艺术空间。美国电影的这种现实色彩感的英雄情结, 把抽象的英雄概念变奏成为富于生动色彩和乐观的自我激励精神的大众英雄情结,

人生苦乐并非完全由周围的环境或物质条件决定的, 要实现人生的艺术化关键是要学会用艺术、审美的眼光, 发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保持初到人世的新鲜感, 营造美的氛围、雅的情调, 用心体会生活中每一瞬间的幸福。用审美的眼光生活, 生命将更富有诗意, 生活也会成为一种诗意的栖居。

摘要:林语堂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使得其文化结构与人生哲学观与众不同。在其人生艺术化哲学思想中, 人首先应该是珍爱生命、珍爱这个世界的个体, 然后要能超拔于人生的束缚, 与现实人生保持一定距离进行审美观照, 才能发现美, 获得自由的艺术化的人生。

关键词:林语堂,艺术,人生

参考文献

[1]赖勤芳.审美人生的文化皈依——论林语堂“生活艺术论”思想的形成[J].天府新论, 2005 (6)

[2]罗春琼.林语堂的宗教人生[J].天府新论, 2009 (6)

[3]参考李喜华.论道家情怀在林语堂后期文艺思想中的表现[J].现代文学评论, 2009 (5)

[4]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20卷, 吾国吾民[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5]陆梅.试论林语堂的人生哲学[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2 (12)

篇4:艺术就是人生,人生就是艺术

《丰子恺诗画》这一书名有其深意,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有意恢复‘子恺漫画’为‘子恺诗画’”。“漫画”在传统中国画中是指随意、遣兴的小品画,与西方的“卡通”、“讽刺画”意义不同,“子恺漫画”实际上是一种风格独特的水墨减笔画。作者纵横古今,娓娓道来,随着把文人画中人物画的历史发展脉络梳理出来,也就逐渐将丰子恺在其中的位置凸显出来了,并打了一个有意思的比方:“丰子恺注意吸取这一路风俗人物画的风格的同时更注重书法用笔,在笔墨精神上类于八大山人理性、内敛,又饱含深情的书写,使笔墨不专为形象服务,而具有独立价值和精神,可以说其对写意人物画发展的意义类于八大山人对写意花鸟画发展的意义。”这可谓语出惊人,八大山人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杰出而富有创造性的大家,而丰子恺向来只是被看作是“漫画家”,且时常为美术理论家所忽略。然随着全书论述的展开,随着对丰子恺绘画作品全面细致的赏析和评价,我觉得这个比方自有其道理,而对仅仅将丰子恺列为“漫画家”颇感不平。

以往大量研究丰子恺的论著中,虽然几乎都提到了其绘画的诗意,却没有把丰子恺的绘画诗意作为一个单独的课题进行讨论。人们在看画时,也常常会说某某画有诗意,但似乎从未深究过“诗意”为何,此书有意探讨“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诗意,它与通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关又有所不同,用意也不在于论述诗与画的同与不同。关于诗与画的异同,古今中外有过不少的论著,钱钟书就诗与画的不同有过专文论述,他因南宗画与神韵诗在各自领域的不同地位而认为诗画不一律。于此作者凭借多年绘画实践的经验,敢于提出异议,并因循钱说反推出“诗画一律”来,“中国诗歌的语言是汉语语言,绘画的语言则见形见色,较为具象,恰恰是由于中国艺术追求诗意的精神,使得中国画贵在能简,以水墨写意为上。而汉语语言的模糊性、文字的形象化又接近于绘画的水墨语言,中国作诗不仅仅是神韵派讲究‘炼’字,正统派更重于此,杜甫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而中国画的以减笔为上,同样是讲究‘炼’”。作者认为诗意的核心是人情。人情就是人之情志,在于人心之所同然,心与心相通,才有同情。而心相通,诗与画则无不相通。中国诗与中国画都贵在见人品和性情,这正是此书所论述诗意的关键。此书妙在通过对富有诗意的丰子恺诗画的深入研究,揭示他艺术的精神内涵和出色的艺术技巧,从而阐明了诗意是中国画创作和欣赏的核心内容这一原理,使得画论研究不古板抽象,而是生动活泼,有诗意。

此书的研究方法也是紧贴“诗意”精神的。正如作者在《结语》中所言:“本书是在‘易’的精神指导下,对‘诗意’进行多方面阐述,即从‘易简’的一个角度——诗意入手,抓住‘不易’(千古不变)的人情,分析‘变易’的诗意类型,进而揭示‘美之大道’;同时得出丰子恺的绘画同样遵循‘易’之道,即‘易简’的题材和笔墨,‘不易’的人情,‘变易’的风格。由此亦可以看出,中国旧的学术传统中研究方法本身即是内容,二者互为阴阳。而书中所用现代学科理论和一些现代学术用语,不过是方便权宜之计,读者不可不辨。可以说这种研究方法恰是一种‘诗意’的方法。”作者认为通过研究丰子恺,体味其人生与绘画的诗意,从而提高自我修养,如果能潜移默化得以从丰子恺到自身的通变,那是真得学问之道。由于丰子恺长期受儒家文化的浸染,他的佛教观、艺术观复归于儒学。他的一生也是他将艺术理想付诸实践的一生,即儒家所言的“知行合一”。他几十年孜孜研究艺术实践艺术,目的是以此不断提高人格的修养,艺术家伟大人格的形成又使得艺术的高境界成为可能。这样“艺术就是人生,人生就是艺术”,而丰子恺自身的事例恰好进一步论证了马一浮与丰子恺都曾探讨过的命题“艺术就是礼”。从儒、释等传统文化淬炼出来的丰子恺的“诗意温柔敦厚的中和精神”,仍使生活于过度西方化时代的我们为之动容。当我们一页页翻阅时,会发现里面学术性表面潜藏着画家的构图与诗人的流动,书里搭配童心极简的丰子恺插画旁,一字一句浮现着的是作者同样素朴直观的文学风格,心气相通的人格与展现的诗意艺术氛围展露了《丰子恺诗画》的特殊风格,我们在阅读中渐渐回到自己的文化与立足点,就从历史里的丰子恺,他的老师李叔同、马一浮开始,多么恬静诗意的午后阅读。

由于以上我讲的这些原因,张斌的《丰子恺诗画》遂展现了萧乾和我所认识的她画家之外的才华,将绘画的自信,揉合在诗人的细腻笔触和学者论述的严谨之中,这样不可多得的书籍定受读者欢迎,我们由衷赞赏这位后起之秀的成就。

篇5:走向人生艺术化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逃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

——《谈美》

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因为:情趣的活动(表现)是艺术,艺术的活动是创造和欣赏。而情趣的根源是人生。艺术离开了人生便无所谓艺术,人生离开了艺术便无所谓人生。

如何使人生艺术化就通过艺术的创造和欣赏。

创造,乃是完成人生这篇文章,如何作出一篇好文章:首先,要有一种超脱的态度,并懂得文章是完整的有机体,需要完整的人格,其表现便是完美的生活。其次,好文章的要诀是修辞立于其诚,就是流露至性深情。再者,文章要忌滥俗,滥俗就是自己没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蹈矩,是虚伪的表现。也就是强调本色的重要性。

现实生活繁忙的工作是很多人忽略了修身养性。大多人都急功近利。为了生存谈何博爱、平等、真诚、守信„„更不用说人格的完整性。大多都装在浮华虚伪的套子里,几乎忘了何为本色,只是浑浑噩

噩的过活。一味的模仿矫情,总以为生活在被别处,想要逃离。事实上这一切都是畸形的成长,最终是“要走几段路,犯过几个错,才明白自己想要的太多;要恨几个人,伤过几次心,才了解为了爱要怎么做;一座城市,又一个城市,才知道流浪的路多颠簸;一次成功,又一次坎坷,才懂得陶渊明先生的快乐。”

一件有价值的人生艺术品是要在许多次失败和挫折后磨砺而成的,同时也能经受住历史的洗涤和锤炼。

“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欣赏也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既要有严肃主义,又要有豁达之情。如此,便可成就伟大的人生,享受人生的艺术化。

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太快,快餐文化下的人们已经把文学和艺术当做是自己有目的的功利性的能增加谈资的取悦于他人的东西来对待。所以他们讲究快,囫囵吞枣,通俗易学。所以出现很多经典名著速读之类的东西。这也就违背了严肃主义。为了功名利禄,勾心斗角,卑躬屈膝,一点得失就惶惶不可终日,这便是违背了豁达之情。这两种风度也是不艺术不道德的。美是需要严肃地慢慢地欣赏的,因为美是呕心沥血的创造,是细节的感动,是有余味的需要咀嚼的。审美是无功利的,只有无功利的人才能豁达的看待得失,看待人生。

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

无所为,便是超脱之态度,霍达之秉性。为,便是生活之本色,创造之严肃,情趣之丰富。“无所为而为的玩索”便是教我们怎样审视人生,关照人生,进而鼓舞人生,美妙人生。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篇6:人生的艺术化读书笔记

朱光潜的《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一文,让人回味绵长,

他说:人生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晶莹的雪山有着冰清玉洁的美,潺潺的小溪有着清秀自然的美,波澜壮阔的大海有着宽广豪放之美,每一种美都给人不同的震撼。当然,在这个世界里不光有着美丽的风景,同样也有着不同个性、不同气质、不同人格魅力的人。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你会相识、相遇很多的人,不同的人身上有着不同的品质及魅力,身上散发的美也不同,每一种美都有它独特诱人的特点。不管任何时候,都应该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围的人,才会更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作为教师,要扪心自问:我是否能静心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是否能以欣赏的`目光对待教育的对象,是否愿意感受我们现在的这份职业。

一六班在利用课前背诵《论语》,我来到张景阳同学跟前静听,没有声音,“来,我教你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张景阳食指点字,一字一顿,读得很费力,但很认真。

“真好!再来一遍。”

“学而时习之……”三遍过后,张景阳同学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品德活动课上,一五班的孩子们按我的要求专心在第13页的向日葵中填写“我为家人添欢乐”,我走到最后的欧阳逸飞身边,发现他在第7页画画,这是前边一课的内容。他很投入,以至于没有发现我的到来。当他感觉到我在看他的时候,赶忙趴在桌子上捂住自己未完成的图画。我笑着问:“题目要求我们画和家人在一起的情景,你准备画和谁在一起?”“妈妈。”“画得不错,继续吧!”

“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有点绝对,却不无道理。如果不去欣赏,某个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就可能被埋没。当然,转化一名“后进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成功的,他会经常波动,这时,我们需要的是耐心。我们要用放大镜去看待他们的优点,用耐心、爱心去化解他们的缺点,用赏识、鼓励、期待的目光去关注他们的每一个微小的行为。

十中的众多老师们不仅全身心地在投入工作,还在不断地思考着如何优化岗位工作,如何使孩子们更好发展。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丰碑无言!

德育处的老师针对学校卫生顽疾运用多种手段、在多种场合表扬批评、总结教育来唤醒激发老师和学生的卫生意识,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初中毕业班的老师凭着夜里挑灯看剑,清晨闻鸡起舞的精神抓guǎn lǐ、做研究,努力通过科学guǎn lǐ实现今年的超越;参与“三思课堂”示范课的老师研究整合知识点、优化教学设计、精选学习方式已经成为“三思教学”的先行者,开创了广阔的天地;更多的年级guǎn lǐ者埋头于学科教学的同时,埋头于年级工作,在学科领域、在年级范围的工作都颇有成效,

教学一线的老师为了学校的发展、学生的进步更是默默地奉献。开学后的第三周,各处室计划先后出台,要求大家逐一落实,起初,老师们都觉得任务繁多,难以应付,但经过领导的耐心开导,现在,我分明看到老师们都开始梳理自己的工作。常规guǎn lǐ、诚信教育、三思教学、国学背诵……本着“不重复自己,区别于他人”的校训,在班主任和老师中已经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慢慢走,欣赏啊!我们的生活何尝不需要这样呢?时间不能停滞可是我们可以驻足。生活这个词语,我们究竟理解多少其中的含义?也许我们不得而知。但我知道真正的生活一定不是一直拼命地想要获得些什么,或者将自己紧紧地束缚于某些东西之中,亦或是过分地追求完美。

在我们一生中,有很多失败和成功,也许我们还在为一时的成功沾沾自喜;或者又为一次小小的失败懊恼不堪。但是我们到底懂不懂什么才是失败,什么才是成功呢?很多东西都会成为过往云烟,不复存在。今天这个时代,有多少人被名利这些琐碎的东西蒙蔽了双眼?这些人的一生是可悲的,因为他们不懂得生活。名利这些虚浮的东西都不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重心,这些东西只不过让生命失去应有的价值,甚至让我们失去更多可贵的东西。林语堂传承着那一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智慧。

看到“放弃”二字,很多人就蹙紧眉头。我们紧紧抓着一些东西,回首的时候,我们得到了什么?所以有时候放弃是一种智者的表现。对于许多人来说,放弃手中的钱财,功成名就的地位等一些无疑是最艰难的抉择。可是这些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这些似乎看上去是让你的生活富足了,可是你的心却累了。放弃往往比占有会拥有更多。放下了羁绊和痛苦,才会有自由可言。“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先生这样说。亲近大自然,珍惜我们身边的人,安静地阅读一本好书,品尝美味佳肴……得到的就是最简单最质朴的快乐。

这个年纪的我们,没有太多的阅历,生活二字也不会有很多的感悟。但是合上这本书的那一刻,又明白了不少,此时自己的心愈发地澄明。《生活的艺术》仿佛是一束光,指引我们从庸俗到优雅,我们的灵魂从卑微走向高贵,从理智走向情感。

其实无论你现在是以何种生活方式生活着,但是切勿让自己痛苦,挣扎,被牵绊。快乐地度过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幸福,原来在路途的点滴之中;人生的艺术,就在你的欣赏之中。

更多精彩推荐:

篇7:人生的艺术化读后感

过去,我会选择放弃它。都知道结局了,还有什么可努力可期待的呢?人生不就没意义了吗!可读了朱先生的这篇文章后,我动摇了。我的选择是否正确。

记得有句广告词这样说:“人生就像是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时的心情。”也还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是一个20多岁的公司小职员,某天他接到一封神秘的广告单,上面有一个电话号码,拨打这个号码就可以用青春来换的任何结。于是,他拨打了这个号码,用五年时间换来了成为这家公司的经理的结果。不久,他又拨打了号码,用十年时间换到了使公司成为大公司的结果,第三次,他用两年的青春换到了妻子和一个可爱的儿子,当他再次拨打时,对方告诉他,他的可换时间已到尽头,无法再用,这项服务也随之关闭。此时,他已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他放声大哭,妻子问他为何哭,他说,他虚度了一生。妻子说,你的一生很辉煌,何来虚度?他含泪喊道,我的人生没有过程,只有结局,怎么不是虚度啊!”这些又都和朱先生的这篇文章不谋而合。

种种事例都在提醒着我,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篇8:人生艺术化

大学德育作为一门具有强烈时代性和实践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需要教师在不断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上给予不断的改进与提升,同时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所秉承的教育心理、教学态度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德育效果的展现。教师对教材本身的“回味”,对教学内容的“放空”,对教学过程的“栽培”等应该说是大学德育教学有效性实现的逻辑前提———教育要有来自教师的心性追求,要有富有情趣的教学方法的引导,要有教师充满艺术情怀的全程教学欣赏,即大学德育需要诗、情、意的创造和展现,一种艺术化人生的培育。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说大学德育课程的提升不仅是单纯教学方法的探索,其实更多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精神的反映,教师真正热爱所教授的内容并以创作的精神和欣赏的姿态看待课程本身和教学内容,发现课程内容的美,进而以创作者、欣赏者合二为一的身份与眼光展开教学是不仅是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对当前大学德育教育改革再认识的一个基本前提,更是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大学德育有效性的途径之一。

对于教师在教育艺术化的实践体验,朱光潜先生的“人生艺术化”的教育理念非常值得现代教育者有所借鉴。朱光潜教育理念中的唯美情怀虽然不能完全诠释当代大学德育教育的全部内涵,但是他所强调的情趣化培养、艺术化生活的思想———即“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1]以及由此而成的认真、严肃与潇洒、豁达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职业素养在今天更有彰显之意。

一、“人生艺术化”的内涵———至性真情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其教育背景既有着桐城学派的儒雅诗风,又不乏西洋绅士的热情唯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诗论》等文章的发表,使其在青年思想教育方面有着独到的见地———于人的生活情趣为主线把美的欣赏与创造融入到其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当中,使教育内容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游戏、娱乐、读书、行走、锻炼中发现美、培养情趣并由此产生美的联想,从而体会和感受存在物的美感、艺术性以及其所固有的伦理价值。朱光潜的一生教育思想经历过多次转变,而每次的转变都是以一种积极的、热情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实践活动中。他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生艺术化”,即人要在情趣的养成中培养美感的生活态度和积极行为,要用热情去欣赏和创造人生。“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而情感的根源就在于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2]从他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镜像———宇宙空寂的星象与人生世相的交相呼应搭建了艺术与人生的隆重框架,深邃悠远值得敬畏;超脱的情感抒发与本色生活的趣味勾画了人生的华丽,天光云影值得玩索。其“人生艺术化”的教育核心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诗性的欣赏;情趣的养成;美感的联想。

1.诗性的欣赏。朱光潜对中西方传统文化特别是诗歌的造诣非常深厚,醇厚的诗人气质一直贯穿在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中,也使得他一直保持着充沛的教育热情。良好的桐城学派功底和西方美学思想的积淀给予了他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儒雅端庄之气和翩翩绅士之风。娓娓道来中强调着儒学的道义存在,侃侃而谈中讲究真善美的天性使然。他的文章无论是《恻隐之心》、《善恶之心》的救世抨击还是《谈学问》、《谈读书》、《谈人生与我》的教育反省,都是以唤醒人的心灵为主要目标——“仁者必有勇”的悲凉霸气是一种心灵的震撼,“(颜子)在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澄明通达是一种心性的淡然。人们常说一百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百个不同的哈姆雷特,就在于人的心灵活动是丰富的,且是富有创造性的。他认为诗歌是最容易让人心有所感动和产生美感的事物,是平凡生活中人的真实情感的朴素表达。他说,诗与实际的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3]他强调,一首诗对于一个人如果是诗,必须在他的心中起诗的作用,能引起他的“知”和“感”,他必须能欣赏,而欣赏必须早想象中“再造”(recreate),诗人所写的境界,再在诗人所传出的情味中生活一番。所以严格地说,诗只才能在于创造与欣赏的心灵活动中。[4]也正是本着如此之想法,在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中始终伴随着一种朴素的心性培养和塑造。作为教育者,他善于寻找教育的切入点并能够很好地在教育实践中展开,使诗从一种文学创作的形式很好地转化为一种教育手段培育着积极、热情、尚美的心性。他在《诗论》中指出,诗意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说是一种发现,是一种灵感的呈现。也就是在简单的氛围中、在极少的联系中呈现出全画面以及超画面的表现,并伴随有诗意的美,蕴含其中伦理的善以及存在于画面之外的认知的真。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生命。诗的境界在刹那中见终古,在微尘中显大千,在有限中寓无限。[5]诗有情、有意,时时刻刻都在“创化”,情趣与经验不断再造出新的诗———心灵永是光明灿烂的。

2.情趣的养成。《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是朱光潜写给年轻人的系列短文的合集,同时也是他教育思想的集中代表作品。《谈读书》、《谈十字街头》、《谈无言之美》、《谈立志》、《谈处群》、《谈体育》、《谈价值意识》等等文章,简单话题的展开说明的是一个中心内容:对于青年的教育要善于培养情趣,鼓励青年在情趣中锻炼自己的能力。而什么是情趣呢?朱光潜在《诗论》中曾指出,情趣是感受来的,起于自我的,可经历而不可描绘的,意象是关照得来的,起于外物的,有形象可描绘的。[6]“诗的情趣不是生糙自然的情趣,它必定经过一番冷静的关照和熔化洗练的功夫,它须受过阿婆罗的洗礼。一般人和诗人都感受情趣,但是有一个重要分别。一般人感受情趣时便为情趣所羁縻,当其忧喜,若不自胜,忧喜即过,便不复在想象中留一种余波返照。诗人感受情趣之后,却能跳到旁边来,很冷静地把他当作意象来关照玩索。英国诗人华兹华斯(Wordsworth)尝自道经验说:“诗起于经过在沉静中回味来的情绪(emotions recollected in tranquility)。”[7]情趣的意会和经过沉静回味后的情绪展现不仅是文学创造的一种方式,在朱光潜看来同时也是教育的一种方法,即鼓励青年学生去关注自己的生活,关照简单的生活带给人的精神感受,以此促成对生活的热爱与热情。例如他在《论交友》中指出,人是社会动物,读一篇好诗文,看一片好风景,没有一个人在身旁可以告诉他说:“这真好呀!”心里就觉得美中不足。遇到一件大喜事,没有人和你同喜,你的欢喜就要减少七八分;遇到一件大灾难,没有人和你同悲,你的悲痛就增加七八分。人需要朋友,如同人需要泄露秘密,都由于天性中一种压迫力在驱遣。它是一种精神上的饥渴,不满足就可以威胁到生命的健全。[8]朱光潜指出,朋友的乐趣在相同中容易见出,朋友的益处却往往在相异处才能得到。古人所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形容朋友的关系最为恰当。一个不能有诤友的人永远是愚而好自用,在道德学问上都不会有很大的成就。[9]他在《谈学问》一文中也指出,学与问相连,所以学问不只是记忆而必有思想,不只是因袭而必是创造。由记忆生思想,由因袭生创造,犹如吸收食物加以消化之后变为生命的动力。[10]交友、读书、工作、娱乐、休息等等是最简单的生活方式,但这种简单的过程却需要人凭着热爱去发掘其中的情趣所在,需要教育者在不同的教育环节中给予以善导,从而使人生活的有乐趣,也才会有创造。

3.美感的联想。“尚美”及“美感的联想”是朱光潜“人生艺术化”教育实践的主要思想脉络。“尚美”强调情感的培育和付出,“美感的联想”强调美感所具有的“解放”价值———从众多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在情趣中遵循道德,崇尚伦理。他认为,就“用”字的狭义说,美是没有用处的。科学家的目的虽只在辨别真伪,他所得的结果却可效用于人类社会。美的事物如诗文、图画、雕刻、音乐等等都是寒不可以为衣,饥不可以为食的。然则我们又何必讲美呢?人性本来是多方面的,需要也是多方的。真善美三者具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人性中本有饮食欲,渴而无所饮,饥而无所食,固然是一种缺乏;人性中本有求知欲而没有科学的活动,本有美的嗜好而没有美感的活动,也未始不是一种缺乏。真和美德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精神上的饥渴。疾病衰老的身体才没有口腹的饥渴。同理,你遇到一个没有精神饥渴的人或民族,你可以断定他的心灵已到了疾病衰老的状态。[11]他指出,人是一种有机体,好比一棵花草,要根茎枝叶花实都得到平均的和谐的发展,才长得繁茂又生气。理想的教育不是摧残一部分天性而去培养另一部分天性,以致造成畸形的发展,理想的教育是让天性中所有潜蓄力量都得尽发挥,所有的本能都得平均调和发展,以造成一个人。所谓“全人”除体格强壮以外,心理方面真善美的需要必都得到满足。[12]在朱光潜看来,人生的罪孽灾害通常只引起愤恨,悲剧却教我们于罪孽灾祸中见出伟大庄严;丑陋乘讹通常只引起嫌恶,喜剧却教我们在丑陋乘讹中见出新鲜的趣味。[13]他的美学思想以及由此形成的美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使得他的教育活动有着唯美的情怀和热情的豁达,1924年《谈美》一文中朱光潜说到: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14]我是一个“未能免俗”的人,但在玩味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的时候。我能领略到这种趣味,自信颇得力于美学的研究。在这封信里我就想把这一点心得介绍给你,假若你看过之后,看到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的时候,比较从前感觉到较浓厚的趣味,懂得像什么样的经验才是美感的,然后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我的心愿就算达到了。[15]研究朱光潜先生的学术著作,我们不难发现,其“人生艺术化”思想既是他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同时也是他教育实践和教育目的的落脚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是朱光潜最喜欢引用的,在他文章中常常可以看得到。他认为,生活如果没有“活水来”,自然不会有“天光云影”的美好显现。生活就是艺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如同艺术家一样珍视自己作品一样来珍视自己的生活,“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文章求惬心贵当,生活也须求惬心贵当。”[16]

最初看到朱光潜先生的文章时感觉其词颇有超然于人世之风,感慨学者的悠然淡定之气。感觉这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可能付诸于当下的教育过程中。原因在于当今的教育受制于各种客观的条件之下,对于思想道德教育而言更是如此。“犹抱琵笆半遮面”的尴尬不仅使教师远离了它,同样也使学生越来越对思想道德教育本身有了一种“想要说声爱你,却被吹翻在风里”的苦楚。但在仔细品读之后,深感当今纷繁的社会现实与朱光潜时代有着极其的相似,秉承其优良的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探索当今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大学德育的教育改进思路特别是主动分析和剖析教育者因素,掌握教育主动权应该具有良好的时代价值。

1.大学德育的诗意:教师心性的创造。我们常说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差距使教育过程进行的艰难,使教育效果备受争议。这个问题不仅困惑学生,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过程举步维艰。不如我们转换一下思路,我们的教师能否以另一种身份进入翻开我们的教材,以诗人的姿态进入课程呢?从诗人的角度去培育我们的教材,“进则思,出则意”,来创造大学德育的诗意之美。大学德育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法治观念等方面的教育。德育教育的内容统涵思想、道德、心理及法律意识等三个基本方面,看似宏观,但每一个环节都是在具体且细微的情景中完善和提升着个人的素质。从教学实践来看,任何一个教学内容的展现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都是教师在丝缕中织锦,凿顽石于雕刻的过程。如同创作诗歌一样,有进有出,进则为教师以凝练沉静的眼光和胸怀勾画课程内容,以点带面,繁而不乱;出则为以感受体味之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素材,不即不离,杂而有序。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17]

大学德育教育同样如此。教师可以于教学内容的理想境界与亲身实践中体味生活百态,如冬潭积水,冷静沉淀净尽,之后,天光云影,灿然耀目。即教师的每一种表达,每一种情趣流露必定不是生糙自然的展现,定是经过一番冷静的关照和熔化洗练之后的呈现。所以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化繁为简、化象为具的过程都是对课程本身的一种再认识和提高,是一个创造美好、创造意境的过程。这个过程如同作诗一般,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备。“诗起于经过在沉静中回味来的情绪。”[18]法国画家德拉库瓦说:“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非一部书。”[19]如此依然,教师们如何用好手边的教材并作出好的文章,有凭于对课程本身的热爱。因此,大学德育的诗意之美在于教师能以热爱之情、欣赏之态看待大学德育课程,利用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实践经验铺垫教学是根本,沉静回味,心性而为不仅是诗意的表达,同时也该是教师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2.大学德育的情意:教学方法的凝练。德育教育不仅需要教师对于教材内容的再认识和再创造,更需要教师大量的情感传递。大学德育教育的特点表现为:社会性表现强烈,空间衔接性可控性差。社会性即德育教育内容的客观性,在很影响着德育教育的效果;空间衔接性指德育教育内容走出校园之后家庭、社会无法有效衔接的尴尬。因此,就大学德育的社会性、客观性而言,必然存在缺憾,甚至是无可奈何,空间的衔接性则是在对德育教育过程的直接检验。大学德育作为一种显性教育,突出的目的性使得教育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尽如人意甚至是缺陷,体现为教师主攻的个人奋战和学生观景式学习场景。虽然德育教育方法的改革在不断进行着,但是以教师为主导,课堂为主渠道的教育模式并没有改变,因此学生对于道德教育的排斥、冷淡甚至是拒绝并没有因为教师的一堂激情四射的“表演”而有所减退,反而是随着课后周围环境的侵入而越发让学生感觉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有那么一点的不纯粹。而扭转这种现象的方法,教师可以借鉴文学创作中的“谐”的手法,运用幽默方法,留有遗憾甚至是困惑,进而使得德育教育在情感共鸣中得以回味和自省。大学德育的内容取自社会生活,其社会性表现最为丰富。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而言,人的兴趣点的产生不在于你给予多少信息量,而在于人对于学习内容的好奇。对于大学生来讲,对信息不对称的好奇往往超过甚至是替代教师所给予的信息。听到的与看到的有差距甚至是截然相反,不在于我的眼光有问题,而在于你教师给予我的信息是有问题的。

否定的态度影响着教育结果,同时也促使教师认真反省:大学德育教育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应以何种姿态进行大学德育的教育过程?借用朱光潜先生的诗论说法,就是要有所“谐”。“谐”的特色是模棱两可,成为“滑稽”。滑稽是一种盛酒器,酒从一边流出来,又向另一边转注进出,可以终日不歇,酒在“滑稽”里进出也是模棱两可,所以“滑稽”喻“谐”,非常恰当。就谐趣情感而言,它是美感的而不尽是美感的。它是美感的,因为丑拙鄙陋乖讹在为谐的对象时,就是一种情趣饱和独立自足的意象。它不尽是美感的,因为谐的动机都是道德的或是实用的,都是从道德的或是实用的观点,看出人事物态的不圆满,因而表示惊奇和告诫。……谐是人生中一种缺憾,[20]朱光潜在《诗论》中说到:“谐”最富有社会性。……从心理学观点看,谐趣(the sense of humour)是一种最原始的普遍的美感活动。凡是游戏都带有谐趣,凡是谐趣也都带有游戏。谐趣的定义可以说是:以游戏态度,把人事和物态的丑拙鄙陋和乖讹当作一种有趣的意象去欣赏。托尔斯泰以为艺术的功用在传染情感,而所传染的情感应该能团结人与人的关系。他在《无言之美》一文中说到: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假若世界是完美的,人所所过的生活———比好一点,是神仙的生活,比坏一点,就是猪的生活———便呆板单调已极,因为倘如件件都尽美尽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人生对可乐的就是活动所产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世界既完美,我们如何能尝创造成功的快慰?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21]诗的“模棱两可”,在于欢欣与哀怨并行不悖,谐是诗人的本领,能够在丑中见美,在失意中见出安慰。大学德育的“模棱两可”在于喜忧参半的,缺憾存留。社会百态尽不可都如人意,所谓爱之深痛之切,“谐”的根本在于不圆满。故此,在大学德育教育中能够留有余地,以谐趣情意玩笑世事是一种尝试,是一种挑战。

3.大学德育的美意:教育目的的艺术情怀。教师对于教育过程而言实实际上是一名雕刻师,通过自己的心性和情怀塑造着每一个完全不同的生命体验。因此,教师的教育情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己教育过程的实施。大学德育课程不仅以教师对教材诗意般的提炼为基础,亦以适当留白的教育方法为辅助,更应该是以培育审美态度和审美认知为核心的艺术化人生之美。[22]大学德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和提升人的素质,而这种素质提升不在于学生外在的获得了多少课程学分,而在于学生把教育内容内化于己并努力践行的过程,是目的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大学德育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是多学科的交叉建设,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所搭建的平台能够使其立体化的呈现需要桥梁的贯通,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看到而美育是一个非常好的桥梁。席勒曾指出,“美育”的初衷就是通过从事美的教育来挽救被大机器生产所扭曲肢解的人性和片面发展的人类,从而进一步挽救整个人类社会。他强调“道德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23]

上一篇:语文 -《小抄写员》一课下一篇:关于红岭地磅光缆维修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