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解决内讧策略之检讨

2024-08-26

国民党解决内讧策略之检讨(通用4篇)

篇1:国民党解决内讧策略之检讨

国民党解决内讧策略之检讨

最近国民党又陷入内讧,年底县市长选举对于国民党又是一个考验,给人感觉国民党就是一个内讧的党,从早期蒋介石和汪精卫、胡汉民等,到宋楚瑜的出走,新党的出走。如今又面临内讧,甚至出现不惜脱党参选的情况。任何党派都有纷争,但是从来没有国民党这样派系林立,而且在内讧中消弱自己。到底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情况呢?

首先是国民党缺少理想信念。也许有人会说,国民党有孙中山遗训,有三民主义,问题是他们的高层根本就不信,他们的理想教育根本没有效果,所谓的理想信念不过是口号而已。作为党员则没有理想信念,而是为了个人利益而聚集在一起。必须教育全党,不计个人得失,才有整个党的发展,党员才有意义,才有事业。台湾发展到今天,个人需要的不再仅仅局限于个人利益,而是需要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所以我们看到台湾的各种慈善机构可以蓬勃发展,有慈济,还有救灾总队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的境界。遗憾的是国民党总是用利益拉拢人,早期用贿赂手段拉拢各个军阀幕僚,从而解决各个军阀;后来用封官许愿来拉拢部属;再后来更是用利益来平衡派系。为何就不能用理想信念来纯洁政党,来解决纷争。反观他的对手,干部完全做到了能上能下,任何人必须服从党中央的统一部署,没有组织的力量,个人是无法发挥作用的。无论哪个苏区地盘多大,都必须服从党中央的领导。无论是党中央在上海时期,还是党中央在陕北打游击时期,都确保了党中央意志的贯彻和执行。

其次是解决纷争的办法。国民党的一贯做法是赶尽杀绝,力量是有限的,无论如何消灭对方的同时自己也有损失,为何不采取统战呢?我们看到早期有中原大战,反蒋实力和蒋介石本人差不多的情况下,蒋介石还是选择战争来解决争论,其结果是发生了中原大战,彼此都消耗,消耗的是整个国民党的实力,因为这个是国民党内部的战争,更进一步导致了彼此的不信任,就算蒋介石胜利了,其结果还是各个军阀对蒋介石敬而远之,离心离德。再看抗战后,民主党派,尤其民盟本来倾向于国民党,比较国民党代表正统,这个时候国民党需要的是通过统战,拉拢民盟,结果他硬是解散民盟,或者说用暴力解决他的反对派,其结果是把民盟推向了他的对立面。在台湾让宋楚瑜出走,直接导致国民党失去政权,如果这个是李登辉故意的话,那么2004年国亲合作竞选,虽然失败了,这个时候国民党需要的是和亲密党齐心协力来发展,但是国民党选择了赶尽杀绝,终于上亲民党泡沫化。其实本来亲民党的支持率是高于国民党的,亲民党的宽容换来了国民党的残酷。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开始连战没有统一党内思想,延缓了合作;接下来马英九则采取赶尽杀绝的办法来解决掉亲民党,我们知道当时的马英九人气很旺,但是这个并不是孤立自己的理由啊,这让我想起来抗战刚结束时候的蒋介石,那个时候他的势力如日中天,他选择武力解决问题,马英九何尝不如此,这种做法使得自己的威信降低了。现在马英九人气不旺了,他还怎么办呢?其实蒋介石的赶尽杀绝做法,在他实力和对手接近的时候就注定自己失败了,已经无法坚持。反观他大陆时的对手,在民主党派对自己不利的时候,还是耐心的统战;解决党内纷争的时候,选择先妥协,再讨论。如一四方面军的争论,也很危险,但是先讨论,然后争取多数后再解决纷争;文革后,选择否定文革但肯定毛泽东思想,总之采取的是求同存异。

因此解决内讧的办法主要是两条:一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教育要结合实际行动,从而不流于口号;二是用妥协的办法避免分裂,然后通过辩论来达到思想的统一,思想上认同后再清除顽固分子野心家,从而确保力量的不损失。

祝愿中国国民党进步!

篇2: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之魂

五年级 (下册) 教材第88、89页“解决问题的策略 (倒过来推想) ”安排了两道例题.我们教研组教师在讨论这部分教材时, 有教师认为这两道例题的编排顺序似乎颠倒了.理由是例1虽然出示的是果汁变化的直观图, 但题中有甲、乙两个未知量, 且两个未知量都在发生着变化, 题中也没有直接告知两杯里的果汁最后有多少毫升.而例2变化的只是小明一个人的邮票张数, 最后的结果也是已知的, 例2数量关系更简单, 倒过来想的思路更典型, 教学时应该将这两道例题调换使用.当时, 我和其他教师都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 但事后仔细思考, 又有了新的想法.

【初步思考】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 作为小学数学教材中出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其教学显然不同于一般的“奥数”训练.“奥数”训练追求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解题技巧, 而教材中安排“解决问题的策略”, 其宗旨是加强对策略形成过程的体验, 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策略意识”.具体表现为能体会策略的特定价值与意义, 掌握运用策略的基本思路和过程, 能适当地将策略与实际问题匹配, 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获得问题解决后的成功体验, 它更多地强调“过程”的价值和策略的丰富内涵.与此相对应, 教材编排更多地突出了让学生经历策略的形成、体验的过程, 例题是按照“归纳”而非“演绎”的逻辑顺序来编排的.教师在认识教材时, 忽视了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意义的深入理解.

【教学尝试】

一、游戏导入, 激活经验, 感知有些问题可以倒过来推想

游戏:“破译密码”.请学生用1~4四张数字卡片任意组成密码反扣在黑板上, 教师将其中的第一、三张交换位置, 再将第二、四张交换位置后翻开.

提问:你们能发现这名同学设置的密码吗?你是用怎样的方法破译的?

二、分步呈现, 突出特征, 知道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倒过来推想

出示甲、乙两杯不同量的水 (甲杯多, 乙杯少) , 提问:你能说出两杯中各有多少毫升的水吗?

提示:如果这两杯水共400毫升, 你能准确说出两杯中各有多少毫升的水吗?

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说:从甲杯中倒入乙杯40毫升, 现在你看到了什么? (板书: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 现在两杯水同样多.)

提问:现在你能知道原来两杯水各有多少毫升吗?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后, 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和熟悉的方法把思路表达出来.

选择学生中出现的几种典型方式进行展示交流, 如画图法、列表法等.

反思:为什么告诉你两杯水共有400毫升, 你不能知道有多少毫升, 而又告诉你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后同样多, 你就能知道原来两杯水有多少毫升?

引导学生得出:如果知道了两杯水的变化过程和最后的结果这两个条件, 我们就可以运用倒过来推想的办法, 得到原来杯中的水有多少毫升.

三、运用对比, 熟悉策略, 初步学会怎样倒过来推想

找出下面适合用“倒过来推想”策略解决的问题, 并列式计算.

1. 一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出发时有乘客54人, 中途下车12人, 又上车18人, 这时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2. 一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出发后, 中途下车12人, 又上车18人, 这时车上有乘客60人.

这辆公共汽车出发时有乘客多少人?

3. 老师今年的年龄乘2, 再减去6是46, 老师今年多少岁?

在学生汇报后引导归纳:倒过来推想只要按照条件变化, 从最后的结果出发倒回去推算就可以了.

四、强化变式, 优化策略, 知道借助手段倒过来推想

1. 增加变化的步骤, 将例2改编为:

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 今年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10张, 送给小红12张, 送给小平8张后, 还剩52张.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提问:当变化步骤比较多时, 你有什么好办法理清思路? (用摘录条件和问题的方法)

2. 出示“练一练”:

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 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 自己还剩25张.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

提问:你是怎样理解“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的?

小结: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倒过来推想”的策略的.

五、实际应用, 巩固策略, 提升倒过来推想的应用价值

1. 基本题. (题略)

2. 趣味题.

数学诗:《李白喝酒》.李白街上走, 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 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 喝光壶中酒.借问此壶中, 原有多少酒?

【认识与启示】

一、体验策略离不开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

策略的丰富内涵是“镶嵌”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只有在具体解决实际问题时, 学生才能亲身实践如何把现实问题提炼、转化为数学问题, 并在这一过程中全面理解数学策略的内涵.

二、激活学生的经验是获取策略体验的基础

要让学生获得对策略的深层次感悟, 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在导入环节, 我们设计了“破译密码”游戏, 通过简单的游戏动作, 激活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的“可以依次还原”的经验, 为学习“倒过来推想”的解题策略提供体验的“锚桩”.有必要指出的是, 激活经验不是变相告诉, 教学中要警惕名为启发引导, 实为暗示告知的所谓铺垫, 要避免在教学的初始阶段就简单化地直接“点破天机”.

三、“做数学”是体验策略的重要方式

篇3:“齐读”过多之解决策略

一、选准话题,边读边思

对话需要话题。话题的选择对阅读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尤其对改变“齐读”的现状,也是十分必要的。为此,话题选择既要准确,又要集中,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思考性,便于指导学生有效朗读。特别要指出的是,选择话题应因文而异,可以一篇文章围绕一个话题来展开,也可以一个自然段选择一个话题来安排阅读训练。

比如,阅读《小鹰学飞》一文中小鹰学飞的第一个过程:1.课件映示小鹰说的话:“我已经会飞啦!”2.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进行有效朗读,可以以小鹰说的“我已经会飞啦!”作为话题来精心安排阅读训练:(1)小鹰是在什么情况下说:“我已经会飞啦!”这句话的?(它飞到了大树的上面)(2)小鹰说这句话时,心情怎样?(高兴)(3)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高兴地喊起来)(4)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用高兴的语气读)(5)生练读,指名试读。(6)试着用“已经”说一句话。本环节设计,由于话题选择准确,所以,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相当成功。

二、凸显个性。读中感悟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安排学生读、思、悟、说,通过“思”来帮助学生理解,通过“悟”来激发感情,通过“说”来表达感受,最后实现有感情地朗读。当然,有感情朗读的实现靠“齐读”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应以学生个体阅读作保证。例如,指导学生阅读《泉城》一课的第2自然段,可以这样安排:1.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反复多读几遍,想想珍珠泉具有怎样的特点,用“——”画出有关的句子,再读一读。2.读后讨论交流。3.课件映示句子:“泉水从地下往上诵,好像一串串珍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了水面上来。”4.组织学生讨论“涌”字使用的精妙,再播放视频,要求学生根据所看到的珍珠泉的视频,去品读和感受“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等词语的准确运用,体会珍珠泉的神奇。5.引说:如果我们现在与作者一起来到了珍珠泉前,欣赏着珍珠泉的美景,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呢?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6.配上音乐,让学生再自由练习朗读。通过上述安排,学生不仅学会了读,更重要的是在读中学会了思、品、悟、说,读书成效十分明显,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充分彰显。

三、重视延伸,读出真谛

延伸阅读也是个性化阅读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延伸阅读,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充分展示,阅读的效果也可得以显现,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下面以教学《小动物过冬》一课第3自然段为例,看教者是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延伸的:1.自主朗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并了解小燕子是怎么过冬的?联系上下文理解“春暖花开”一词的意思。2.读后检查、交流和讨论。3.引说:燕子是候鸟,冬天飞到南方去过冬,第二年春天再飞回来,我们把这种过冬的方式称作“迁徙”,小朋友还知道哪些鸟也是这样过冬的?指导朗读并相机进行说话训练。4.填空并思考: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知道小动物过冬各有各的方式。第二年春天,小青蛙从——,早早来到约定的地方,等它的好朋友。小蜜蜂从——和青蛙见面了。不久,小燕子——。小动物们又在这里相见了。想象一下,它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5.启发指导训练学生说话,并要求他们课外去搜集其他小动物过冬的知识,准备作进一步交流。本环节教学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兴趣,通过情境的创设和读、说、写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并在享受阅读的同时,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乐于与人交流阅读的感受和想法。这样安排不仅使学生读懂了课文,更重要的是激起了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有了自由朗读的空间,又有了自由表达的机会,让自己的积累丰厚起来,真正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读出了课文的真谛。

篇4:小学数学阅读之误区及解决策略

误区一:数学阅读=教材阅读

现象描述

笔者对所教班级学生的数学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过一次调查统计,发现:只读教材的占90%,其他的也只是看与教材有关的应付考试的数学辅导书。这种情况表明,不少学生都误以为数学阅读就是阅读数学教材。

原因分析

现实中,应试教育和强烈的功利性造成了部分教师和家长对数学阅读需要广泛和多样的认识不足。他们认为,学生只要把数学课本读好就行了,所以,学生接触到的,除了数学教材,就是能“立竿见影”提高成绩的习题式的数学辅导书,学生们埋头在茫茫的题海中,很少能够接触到那些自己真正喜爱的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地介绍数学知识的读物。

解决策略

1. 设立阅读专栏

教师可在班级设立“数学课外书屋”,放一些适合学生看的数学课外读物和报刊,方便学生阅读,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介绍和搜索有利于小学生阅读的网站。在提倡“少做题,精练习”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抽出时间,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读书,从而丰富自己的数学课外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2.开发课程资源

新的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数学阅读专题,可见对数学阅读的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数学阅读实施的基本条件和必要手段。

3.储备阅读资料

现实生活中蕴涵着许多数学问题,但是学生却常常熟视无睹,以至于不能理解相关的数学材料。教师可以在作业中加入“数学预习和复习笔记”,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储备和思考相关的生活材料,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

误区二:数学阅读=解题阅读

现象描述

在有些课堂教学中,总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满黑板地写,只有到做题目时,才指导学生把题目读一读,要求读明白、读准确,而不太强调读出数学意义。学生也普遍养成这样一种不良习惯:做题前,不阅读教材;做题时,将题目粗粗看一遍就解题,将数学课本变成了习题册。这些情况表明,不少教师都把数学阅读误以为就是解题阅读。

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总感觉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弱,自主学习能力差,不敢放手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得新知,课堂上往往是学生听得多、活动多、讨论多、课件多,而阅读得少,忽视了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解决策略

1. 以“纲”导读

以“纲”导读,就是通过构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在阅读时“点击”重点字词,展开分析、研究,与有关概念对话,获得对文本的深层次感悟。

在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还没有完成形成的阶段,可以以教师为主提供构建导读提纲。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能力时,可以逐步放手,引导学生根据阅读需要自拟导读提纲,让学生从依赖自学提纲过渡到不依赖自学提纲,从而真正提高阅读能力。

2. 以“动”带读

以“动”带读,就是让学生边读边做一做、画一画、写一写,去发现、探索、感受、体验文本的意蕴,从而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数学阅读更应如此。

3. 以“议”促读

以“议”促读,就是通过读读议议,对知识的内容、形式和形成过程,从多个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角度展开思考、讨论,以达到内化、深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4. 以“比”引读

以“比”引读是通过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差别,来掌握课本知识,使知识内化的一种读书方法。通过比较,把干扰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中,达到对知识深刻理解的目的。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对知识的易混因素进行辨析分化,克服思维定势,实现学习过程的正迁移。

误区三:数学阅读=课内阅读

现象描述

曾对学生进行了数学阅读状况的问卷调查,问题是:是否喜欢阅读?做数学题(解决问题)一般读几遍题目?课外还进行过哪些数学阅读(不含各类习题书)?第一个问题答案是喜欢阅读的占89%,但主要是偏向故事书、小说等语文方面的。第二个问题,读一遍的占11%,读两遍的占35%,读懂为止的占54%。第三个问题,看过数学课外书(不含各类习题书)的学生仅占10%。不少老师也反映他们对学生的数学阅读指导主要在课内,课外也很少有阅读要求。这表明不少学生甚至于教师都误以为数学的课内阅读就是数学阅读。

原因分析

这种误解在于,忽视了数学阅读应该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它包括课前阅读、课堂阅读和课后阅读。因此,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的往往只是数学教材及相应的习题集,而且常常是在课堂上阅读。

解决策略

1.重视课前阅读

课前应提出明确要求,精心组织、设置一些阅读思考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首先要找到新知识涉及哪些旧知识,读“引子”,读“为什么”,激发自己求知与探索的欲望。其次阅读旧知识,看看是否都已掌握,如果发现有不明白的应马上阅读课本或请教老师和同学。最后要阅读新概念,根据自己的理解记住它的含义,找出不明白的,等待老师的讲解。

2.强化课后阅读

上一篇:小班上学期音乐教案《苹果歌》及教学反思下一篇:中年人怎样学英语有哪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