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

2024-05-09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共6篇)

篇1: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摘 要: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巨大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经验主要体现在:我们党坚持“生命线”地位不动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推进制度化建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运行;注重学科支撑,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发展之路;加强队伍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共产党;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研究总结这些经验,有利于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点和客观规律,有利于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有利于充实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框架,从而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坚持“生命线”地位不动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动摇思想政治教育。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继续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中,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保证了三大运动的顺利进行。在完成遗留军事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中,思想政治教育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思想政治教育都发挥了积极配合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1955年9月,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按语选》中强调“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首次从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方面规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基本内容和主要方法作了深刻阐述,提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过去的思想改造是必要的,收到了积极的效果”。可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大肆宣扬“政治挂帅”、“突出政治”、“政治冲击一切”等唯心史观,“把思想政治工作变成领导者用来对付普通工人、农民、战士和知识分子的一种方法,败坏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声誉”。严重歪曲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因此,任何人为拔高、夸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将反作用误认为决定作用的思想和行为,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拨乱反正,逐步恢复了自身的优良传统,也重新获得了正确的历史和社会定位。1980年8月,邓小平强调:“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重申了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科学论断,充分肯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论断不是“左”的口号,而是科学论断,拨乱反正并不是要否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同样,实现工作重心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纠正过去那种“突出政治”的做法也并不是

否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1983年1月,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制定了《国

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总结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些基本经验,指出加强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保证,肯定思想

政治教育“生命线”的重要论断。不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思想政治教育在积累新经验的同时,也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和困难,而且由于党的某些领导人忽视、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使它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1990年5 月,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研究会第六次年会在广州召开,李瑞环发表了《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问题》的重要讲话,突出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的六个方面,对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

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进行了科学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重新获得了新的生命

力,全国上下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气候”开始形成。

1999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高度重

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2000年6月,中共中央召开思想政治

工作会议,江泽民在会上深刻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

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这一论述深刻揭示

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在对外开放、建立和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体制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

在改革开放事业中的积极作用。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思想政治

教育生命线地位受到影响和挑战。针对这种状况,胡锦涛指出: 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针和政策,同时必须明确,思想

政治教育理论同其他理论一样,也要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能

加强不能削弱;认为“正确认识和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

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从革命、建设到改革的发展历程,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地位的认识出现过“左”

或右的偏差,经历过迂回和曲折。然而,历史和现实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在党的各项事业中,都应有其适当的地位,都应适当强调它的作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的过分强调是不对的;

但没有必要的强调、没有必要的地位,也是不对的。因此,我们要全面、科学、辩证地看待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恰当估价其地位和作用。

二、推进制度化建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运行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始于民主革命时期,但限于战争环境,制度化建设还不健全,有些还带有临时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认真总结了过去制度化建设中的经验与教训,带基本性质的,使其进一步规范;带临时性质的,则依据环境与任务的变更而适时调整,这

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个重要经验。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迅速建立起以政府机构内部和全社会各级党组织为基础的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领导制度,以及覆盖全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

提供了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1949年11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在中央人民政府内部组

织中国共产党党委会的决定》。1951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在全党建立对人民群众的宣传网的决定》,建立了一整套宣传员、报告员制度以及日常工作制度。一个在各级党委领

导下,以报告员和宣传员为骨干,从上到下覆盖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网制度初步

形成。1952年9月,中共中央转发教育部文件,决定在高校设立政治辅导处与辅导员制度,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60年代初期,中共中央又制订了关于农业、工业、商业、教育、文艺、科研等各方面工作条例,为各行各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章立制。但是,由于

长期革命斗争形成的政治经验和惯性力量,使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始终未能摆脱以党的政策和领袖指示为依据、以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为重要特征的传统模式的影响,最终走上了

所谓“思想政治战线革命”的歧途,中断了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1981年6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恢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导。此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目标和要求载入了宪法和党的相关决议,制订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1983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员教育工作的通知》(1983年2月14

日)、《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中共中央于1983年7月1日批转)、《关

于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决定》(中共中央于1983年2月15日批转)、中共中央《关于改

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1987年5月29日)等一系列行业性思想政治工作

法规性文件,全面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的新局面。同时,组建中央思想政治工作

领导小组,作为党直接领导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决策和指挥机构;建立全国及各地方职工思

想政治工作领导机构;成立中国职工思想研究会和各种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学术研究团体

等。

不过,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并非一帆风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改

造思想政治工作”的名义下,全盘否定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与实践、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地位、否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和科学化、以及主张彻底从体制、观念、内容、方式、方法上进行变革的言论一度泛滥,给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带来严重干扰。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认真总结并吸取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

建设的经验教训,整顿和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制度,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和

总体布局,健全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制度。1999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强

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必须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要抓紧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把我们倡导的思想道德原则融于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之中,使自律与他

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各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全面开创了思想政

治教育制度化建设的新局面。十六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为指导,深入落

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 6 ]使思

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三、注重学科支撑,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发展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同时,注重学科支撑,对其进行科学研究,找寻规律,不断创新,使思想政治教育走上科学化发展之路,这是思想

政治教育取得成功的新鲜经验。

1949年10月11日,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最先颁布《各大学、专科学校、文法学院各

系课程暂行规定》,宣布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

学”列为公共必修课,思想政治教育开始有了学科支撑和发展平台。1951年刘少奇在第一

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概念,对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

常化、系统化、科学化和形式多样化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反对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仅仅

局限于对中心工作和时事政策的宣传教育上,主张思想政治教育应具有科学合理的框架和相

对稳定的内容。1952年10月,教育部在总结三年来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

一步规定了各类院校和不同专业开设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的具体要求。这些探索初步奠定了

新中国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雏形,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内容

和课题,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

问题。为使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理论课

题进行深入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问题进行充分讨论。1980年5月,原第一机械工

业部和全国机械工会联合召开了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新命题,并对此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研究设想。1980年8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题为《思

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文章。1982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召开政治理论教育座谈会,一致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1983年7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的《国营企业职工政治

工作纲要(试行)》提出,“筹办以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为目标的政治院校。现有的全国综合性大学、文科院校,各部、委、总局所属的大专院校,有条件的都要增设政治工作

专业或政治工作干部进修班”。为了贯彻落实这一精神,教育部召开了政工专业论证会,确

定学科名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专业名称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初步议定了专业的课

程设置,并决定1984年开始招生,开办本科班、第二学士学位班、大专起点本科班的工作。

1987年5 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示有关院

校创造条件,培养这方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990年、1996年学科评议组正式通过相关

学校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四、加强队伍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抓好队伍建设,培养骨干分子,选拔高素质人才,用高标准要求他们,充分调动政工人

员积极性,实行专兼职人员相结合的运作机制,这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为继续发挥有效的政治宣传和队伍保证,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干部教育和

群众教育的同时,要求建立一支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以适应日益增长的思

想政治教育需求。1951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在全党建立对人民群众的宣传网的决定》。随后,一个由各级党委主管领导,宣传部门负责实施,以党的各级组织为依托,以

报告员和宣传员为核心骨干,包括党的宣传职能部门以及党外群众宣传组织在内的,遍及全

国范围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初步形成。因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素质,成为增强思想

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高素质是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基础和基本前提。1952 年9 月,中共中央发

出《关于培养高等、中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的指示》,决定由教育部负责筹划,在中国人民大学创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班,为全国各高等学校培养一部分政治理论课师

资,从1952年秋天开始招收,首期300名学员,研究期限一至二年。1980年2月,中宣部

和组织部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重新教育干部是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任务,要求扩大师资队伍,适当增加党校和专业干部学校的教学人员比例,补充部分政

治教师和专业教师,在中央和省市一级的党校、干校设师资班,解决师资职称评定以及政治、生活待遇等各方面问题,充分调动政工人员工作积极性。1980年8月,中宣部在《关于三

中全会以来的宣传工作向中央的汇报提纲》中,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根本问题是

要迅速培养和建立一支合格的、强大的、又红又专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各级宣传部门都要

努力培养一批有高度社会主义觉悟、熟悉思想政治工作业务、有专门知识的专家。1982年,全国宣传文教干部座谈会纪要就特别提出:德才相比,更要着重于德,要切实提拔那些党性

强,作风正派,敢于坚持原则的人;要培养善于做宣传文教方面工作的干部,有各种宣传工

作业务专长的干部。

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始设立,开创了以正规化方式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

才的办学模式,逐渐形成了一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队伍。这支队伍分为两个方面:一

是高校以外的社会研究力量,主要分为党政部门系统、企业系统、军队系统三部分。

总之,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总体上来说成就是巨大的,经验

是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是有贡献的,当然也存在缺点与不足。应该采取分析的态

度,简单地肯定与否定都是不对的。如,一味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传统都是好的,都

是优良传统,因而对过去的传统作风,缺乏批判的态度;或对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上曾经积累

起来的许多真正好的经验,真正好的传统,却又被忽视,被抹杀。这两种倾向都是不正确的。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还在继续推进之中,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更复杂、任

务更繁重、工作更艰巨。我们一方面要注重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

验,同时也要继续投身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实践之中,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

面不断改进和创新;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上下工夫,不断总

结经验,发展经验,并借鉴外来经验,在继承中创新,在借鉴中超越,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不断迈上新台阶,进入新境界。

参考文献:

[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 2 ]毛泽东文选(第6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9.449.[ 3 ]毛泽东文选(第7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9.226.[ 4 ]胡耀邦.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问题.198224.[ 5 ]邓小平文选(第2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342,333,348.[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42-643.[ 7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80,381.[ 8 ]王炎著.新中国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史[M ].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343.[ 9 ]王树荫著.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纲(1919-1949)[M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2。

篇2: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

新疆尼勒克县加哈乌拉斯台乡阔克阿尕什村的村民,一提起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生活的变化,就有说不完的开心事: “过去住的是土坯房,走的是黄土路,烧的是柴火,喝的是涝坝水„„现在我们住上了宽敞舒适的安居房,出门就是柏油路,蓝色火焰做饭既干净又省事,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晚上不是看电视上网就是去村图书室‘充电’„„”他们质朴的话语道出了新疆各族群众生活的变迁,折射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新疆的发展成就。今天,绵延千里的天山、辽阔无垠的草原、生机盎然的绿洲,都在向人们深情诉说着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约7.91亿元,提高到2008年的4203.4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166元,提高到2008年的19893元。如今新疆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棉、啤酒花、番茄酱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甜菜生产基地,成为全国石油、天然气主产区和重要的石油战略基地、煤炭基地。在曾经“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的克拉玛依,崛起了现代化的石油之城;发达便捷的交通把边疆与内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截至2008年年底,新疆公路里程达14.7万公里,铁路运营里程近3000公里,民航机场15个,通航里程14.8万公里;西气东输工程宛如一条巨龙绵延数千公里,从塔里木盆地直抵东海之滨,二线工程也在加紧建设;独特的自然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一年吸引着2000多万海内外游客来此观光旅游,使新疆成为西部旅游胜地„„

民生不断改善。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78年到2008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19元增加到11432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19元增加到3503元。扶贫开发深入推进,全区贫困人口由改革开放初的532万减少到253万;医疗卫生服务显著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城乡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普九”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推进,率先对贫困地区中小学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内地新疆高中班和疆内初中班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实施抗震安居工程5年来,新建和改造抗震安居房180多万户,890多万群众受益„„新疆各族人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得到切实贯彻,各民族团结和睦、共同发展。新疆作为民族自治区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各族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少数民族的代表。充分尊重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无论是司法、行政、教育等领域还是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都得到广泛使用。充分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由,新疆现有信教群1000多万人,有宗教场所2.4万余座,其中伊斯兰清真寺2.39万座。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

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有力保护。新中国成立前,新疆没有一个专业文艺团体,没有一座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如今,全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0多个,艺术馆和文化馆100多座,公共图书馆近百座。大力实施“西新工程”,全区广播人口覆盖率、电视人口覆盖率已达93.5%。大力保护少数民族的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曾经湮没于民间,几近失传的维吾尔族“音乐之母”十二木卡姆,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重新焕发出艺术的活力;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哈萨克族的“阿依特斯”等一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项目被列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可以说,新疆60年来的发展在历史上是空前的。这是党中央亲切关怀、全国人民大力支援的结果,是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新疆的发展,每年给新疆巨大的财力支持,现在中央的财政补助超过新疆财政支出的2/3。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并源源不断地为新疆输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赴石河子大学支教、病倒在支教讲台上的北京大学教授孟二冬;扎根新疆43年,在昆仑之巅、90万亩牧场默默行医的姜万富,就是广大援疆干部和支医、支教人员的杰出代表。各兄弟省市也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新疆无私援助,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省市对口支援新疆的各地州市,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篇3: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

中国广播电视科技事业光辉而又曲折的发展之路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大的发展阶段:

1 第一个发展阶段 (1949~1959年) :坚持独立自主、艰苦奋斗, 开创新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三年 (1950~1952年) 国民经济恢复和执行第一个五年 (1953~1957年) 计划时期, 是开创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并奠定基础的时期。建国之初, 中国还没有电视广播, 中央和地方广播基础十分薄弱, 很难承担全国广播宣传任务。这段时间, 广播电视科技事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建设中央台 (包括对外广播) ;加速建设全国有线广播网, 重点是普及农村广播站;开创电视广播事业;广播电视的工程设计、民族工业和科学研究快速起步。

1.1 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事业体制的确立

新中国成立, 原中央广播事业处改为广播事业局。1954年直属国务院领导, 负责领导全国广播事业。建国之初, 鉴于当时苏联和东欧国家广播电视事业是宣传和技术分开的体制影响, 1952年广播事业局向政务院 (国务院前身) 提出, 把技术部门交邮电部领导的建议。但是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 主张广播宣传和技术统一领导, 有利于广播事业的发展而未能同意。1955年, 广播事业局又再次向国务院提出以上建议而未获批准。1956年, 第四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上, 宣传和技术实行统一领导的事业体制才正式确定。从此, 实行以宣传为中心, “三位一体” (宣传、技术、行政) 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事业体制, 建设广播电视事业, 实践证明符合中国国情, 有利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广播电视宣传和技术相伴成长, 走过了一个甲子。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1952年, 为了加强广播电视事业的技术力量, 国家从全国仅有的600名大学无线电专业毕业生中, 分配给广播事业局200多名, 随后又不断地充实大量高素质技术人才, 大多数成为广电科技事业的开拓者和技术带头人。

1.2 集中力量建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包括对外广播)

1949年12月5日, 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新中国成立时, 全国电台共有49座 (不含台湾) , 中央1座, 地方48座, 发射总功率138kW, 基本上是国民党遗留下来的, 发射功率小, 设备落后。中央台从国民党手里接管的双桥发射台, 仅仅只有一部10kW短波发射机和一部100kW中波发射机 (因缺乏大型电子管, 实际发射功率只有10kW) , 播控中心设备也十分简陋。10月1日开国大典, 经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 用碳粒式传声话筒, 电子管增音机用电话线传输到发射台播出, 完成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天安门实况转播。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人民广播事业的发展, 按照集中力量建设中央台的方针, 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950~1952年) 就更新改造了北京、吉林、云南三座广播发射台;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年) 完成后, 又在北京、福建、河南和陕西等地新建了8座广播发射台。全国中短波发射总功率包括苏联和东欧国家援建的发射设备增加到2681kW。1958年, 苏联援助设计设有广播播控中心的北京广播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 广播中心播出的声频质量显著提高, 并成为我国声频技术研究和实验的基地。与此同时, 技术监测和维护保障系统也同步建设, 1955年, 周总理批准的上海第一座大型广播监测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行;1957年, 北京第二座大型广播监测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行。1958年, 技术维护、安全运行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 广播事业局无线处总结出的“高质量、不间断, 既经济、又安全”的12字方针已成为全国广播电台安全播出和质量管理的统一准则。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奋斗, 中央台广播的技术基础已初具规模。

1.3 有线广播网的建设和发展

建国初期, 无线广播节目覆盖率很低, 国产收音机产量很少, 价格也较昂贵, 一般老百姓也买不起, 有线广播网 (站) 的迅速发展, 成为必然趋势。所谓有线广播网 (站) , 它既是县、乡镇、工矿、企业、学校的广播网 (站) , 又是中央和省 (区、市) 广播的转播网 (站) 。

有线广播技术起源于19世纪中期, 20世纪初在苏联有线广播有所发展, 20世纪40年代在我国东北、华北解放区大中城市等地发展较快。建国之后, 我国有线广播网是从发展收音站开始, 1950年, 经政务院批准, 新闻总署发布《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 要求各地普遍建立广播收音站, 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接收无线广播的政令, 收音站的主要任务有三条:抄收记录新闻、介绍和预告广播节目、组织群众收听重要广播节目。收音站深受中国广大农民的欢迎,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收音站就达2万多个, 收音从业人员4万多人。

1952年, 全国第一座以县为区域的广播站——吉林九台县广播站正式开播, 标志我国农村有线广播站的兴起。主要采用与电话线共缆传输定时广播的方式并被迅速推广。解决广大农民能够听到广播的问题党和国家十分重视, 1955年, 毛泽东主持制订的农业发展17条, 第16条规定:“在7年内, 建设有线广播网, 使每个乡和每个合作社都能收听有线广播”, 后被正式列入全国农业发展纲要40条。1955年12月, 第三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 出台了全国农村广播网发展规划和相关扶持政策, 我国农村有线广播网建设获得迅速发展。50年代末, 有线广播站发展到2000多座, 有线广播喇叭近600万只。有线广播网与广播收音站组成了庞大的收音网, 为满足农民听广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4 开创电视广播

按照1954年毛泽东提出“要办电视”, 1956年刘少奇关于“先搞黑白, 但重点发展彩色电视广播”的指示精神, 如何创办我国电视广播当时面临两种选择, 一是依靠苏联帮助建台并提供全套设备, 二是自行研制全套设备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建设电视台的道路, 广播事业局果断选择了后者。

1956年6月, 广播事业局派往捷克斯洛伐克学习电视技术的技术人员学成回国, 由广播事业局、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和北京广播器材厂合作进行技术攻关,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研制出了全套中心设备和电视发射机, 经联调试验成功后, 于1958年5月1日在北京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的前身) 试播成功。从此, 新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诞生, 1958年9月2日正式播出, 标志我国电视广播的开始。黑白电视的开播, 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电视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信心和力量, 推动了地方电视广播的发展。同年10月1日上海电视台开播, 12月20日黑龙江电视台开播, 相继沈阳、长春、天津、成都、南京、太原等大中城市也开始建台开播。我国的电视广播产业也开始兴起。

1960年5月1日, 由广播科学研究所、北京广播器材厂和有关院校合作研制的第一个彩色电视广播试验台在北京建成。后因国民经济困难中断试验。

1.5 广播电视工业、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专业施工起步

我国广播电视工业、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专业施工队伍的发展基本上是建国后从头开始。

1949~1952年, 广播事业局先后在北京、天津、重庆、长春和上海创办了5家广播器材厂, 我国广播电视电子工业开始起步。随着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的发展, 我国广播电视电子工业很快发展成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广播电视系统重装备的工业基础。广播电视事业建设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依靠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建立起来的。

1956年, 国家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 广播事业局成立了广播科学研究所 (广播科学研究院的前身) 筹备处, 1958年10月17日广播科学研究所正式成立。为了填补国家空白, 建所前后即开展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录音磁带等关键技术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至今已发展成为广播电视科技事业的重要技术支撑, 国家级广播电视科学综合型研究院。

1952年, 广播事业局成立基本建设处, 后更名为设计处、设计室, 是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的前身。从早期发射台和“十年大庆”相关工程的设计开始起步, 至今已完成国内绝大部分大中型广播电视工程设计, 是我国广播电视基本建设工程的技术基础, 至今已发展成为面向国内外承揽大型广播影视工程设计的科技型企业。

1951年, 广播事业局成立天线工程队;1956年成立广播设备安装工程队;1958年, 天线工程队与安装工程队合并扩充成立广播设备制造厂 (双桥工厂) , 承担天线、铁塔、录音设备生产, 广播设备安装和天线工程架设任务, 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为迅速改变建国之初广播电视落后面貌、促进广播电视迅速崛起做出了重大贡献。

2 第二个发展阶段 (1960~1977年)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在曲折中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仍有较大发展, 为改革开放后广播电视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0年开始的三年自然灾害和后来的“文化大革命”,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遭受到一定的影响, 如彩色电视广播等延缓了发展进程。但是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要求, 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坚持艰苦奋斗和不懈的努力,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仍有较大发展。广播电视科技事业的主要任务是大规模实施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扩充对国内外广播的发射实力;大力发展农村广播网;兴办彩色电视广播;建设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线路, 扩大广播电视节目覆盖。

2.1 国内外广播的发射能力继续提高

进入60年代, 我国已能依靠自己的广播电视工业和技术力量, 发展广播电视科技事业。按照毛泽东1954年提出的“把地球管起来, 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 1965年题词“努力办好广播, 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的指示精神, 继续大规模实施广播发射台的建设, 一批国产50kW以上大功率中短波发射机投入工程使用, 提高了对国内外广播发射的能力。特别是一批国产500kW以上中短波特大功率发射机, 这在当时来说也是世界最大和先进的发射机, 相继在新疆、云南、江苏、陕西、河北等地发射台投入使用, 我对外广播的发射实力显著加强。据不完全统计, 60年代期间, 我国投入国产大中功率中短波发射机达100多部。

2.2 农村有线广播网的大发展

我国农村有线广播网的创建, 是从利用电话线共缆传输定时广播的方式开始。进入60年代,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农村广播与电话业务的矛盾日益突出。广播线路和通信线路势必分开, 有线广播独立建网势在必行。

60年代初, 部分县有线广播开始建立独立的传输系统, 逐渐脱离电话线路。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反复论证, 1973年, 中央广播事业局正式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 建立有线广播的独立传输系统的方针, 通过地方政府、人民公社和农民群众的共同出资和努力, 广播系统干部和技术人员的艰苦奋斗、开拓进取, 到1976年底, 全国县级广播站增加到2503座, 广播喇叭发展到1亿1300多万只, 全国广播专网建设和改造发展很快。到70年代末, 我国以县广播站为中心, 乡镇广播站为基础, 连接千家万户的有线广播网基本形成。

2.3 战备工程和中波广播网

60年代中期, 我国处于备战时期。从1965年开始至1970年, 按战时要求先后新建了20座发射台, 总发射功率达8015kW, 还有3座战略播控中心。由于这些工程大都是进山隐蔽工程, 场地条件较差, 实际发射效果并不好, 这是历史原因。70年代后期大都转为“平战结合”的发射台投入使用, 增强和扩大了广播覆盖。70年代后, 无线局还组建了一支涵盖车载的播控、微波传递、短波发射、天线和供电等功能, 规模庞大、配备齐全、便于移动的广播战略车队, 在后来的抗震救灾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 为了提高中波广播频谱利用率, 缓解频道拥挤相互干扰的矛盾, 60年代末我国开始中波同步广播技术试验, 70年代广泛推广使用。70年代末, 为中央和每个省分配了中波同步频率, 形成了世界最大的中波同步广播地波覆盖网, 扩大了中波地波的有效覆盖。

2.4 完成了黑白电视向彩色电视广播的过渡

黑白电视广播开播的第二年, 1959年以广播科学研究所为主即开始彩色电视的研究和试验, 当时大多数发达国家彩色电视广播尚处在起步阶段, 由于国民经济暂时困难而停止, 直到60年代末才重新开始研究, 丧失了宝贵的10年发展时间, 加大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1973年5月1日, 采用国内自行研制的中心和发射设备, 在原北京电视台八频道面向北京地区试播成功。利用月坛发射塔 (1968年建成) 广播, 覆盖北京地区。并利用微波线路试传彩色电视信号。1973年10月1日, 北京电视台彩色电视正式播出。同年, 上海、天津、成都也开始试播彩色电视。北京彩色电视开播, 有力推动了地方电视台的建设。1976年底, 全国地方电视台增加到39座, 1kW以上的电视转播台144座。70年代末, 彩色电视在全国各地方电视台全部播出。我国电视广播完成了由黑白向彩色的过渡。

2.5 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线路的建设

50年代, 中央电台完全是通过短波传送, 为各地转播发射台 (包括对外广播发射台) 和有线广播站提供广播节目信号源。但是用短波手段, 传输质量不高, 信号也不稳定。为了提高广播节目的传输质量, 1955年广播事业局计划修建广播节目传输专用微波线路, 工程已开始起动。后因国家决定由邮电部门统一建设全国微波干线, 广播事业局微波工程项目终止。

1971年, 邮电部承担的全国微波干线初步建成, 广播事业局开始租用邮电微波干线向全国20个省 (区) 首府和直辖市传送北京电视台节目。1974年, 中央台对国内外的广播节目信号才利用邮电微波干线传输, 短波传输方式作为备份手段。1976年后, 广播电视节目通过这条微波干线, 也只能从北京传到各省 (区) 首府和直辖市 (西藏、新疆、内蒙、海南除外) 。80年代初, 各省级广播电视部门为了提高和扩大本地区的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质量和覆盖, 开始建设自己的微波干线。

60年代初, 我国调频广播的研究和实验开始起步。1964年5月1日, 广播科学研究所与河北广播事业局合作, 在北京广播大楼十楼建立调频广播试验台, 开始向河北有关市、县传输中央第一套广播节目。1968年8月20日, 广播事业局在山东济南召开调频试验鉴定会, 推广山东泰安高山调频台建设经验, 会议决定利用高山台建设北京至东北、华北、中南和西北方向的调频接力线路, 称为820工程, 用于广大农村有线广播站传输中央台广播节目并兼顾广播覆盖。70年代后, 有24个省 (区) 相继建起本地区内的调频广播传输网, 各地高山调频台的建设, 通过增设电视发射, 中央和部分省台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和覆盖得到明显改善。

篇4:中国60年来重大科学成就

“神舟”邀游太空行——载人航天

探索太空是人类长久的梦想,这个梦想在美国、俄罗斯完成之后,也由中国人完成了。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这枚载人航天工程的“先锋官”,竟是由地面试验用的电性能测试飞船临时改装而成。将初样产品直接当成正样产品使用,在中国航天史上史无前例。

2001年1月10日凌晨,“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飞船在轨飞行近7天后返回地面。“神舟二号”是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它的发射完全是按照载人飞船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的,凡是与航天员生命保障有关的设备,基本上都采用了真实件。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于4月1日返回地面。“神舟三号”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等重要生理活动参数。

2002年12月,“神舟四号”在经受了零下29摄氏度低温的考验后,于30日0时30分成功发射,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神舟五号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3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我国第2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17日凌晨,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神舟六号”进行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完成了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3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3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27日,翟志刚身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嫦娥”欲飞广寒宫——深空探测

月亮曾被人类的神话渲染得无比神秘和美丽。美国科学家登月之后证明这只是一个荒芜的地方,当然也没有广寒宫。为了验证这一切,中国人也要探索月球。

首次载人航天成功后,探月工程成为中国在航天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载人航天距地球飞行的轨道是200~300千米,应用卫星所达到的轨道高度是3万到4万千米,而月球探测所需要的距离近40万千米,这将促进中国航天技术水平的提升,也将深化中国对宇宙空间的认识。中国的探月计划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实施。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11月5日,“嫦娥一号”成功“牵手”月球,成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11月7日,“嫦娥一号”以准确进入200千米使命轨道为标志,完成中国历史上最远的“太空长征”;11月26日,“嫦娥一号”传回的“第一幅月图”完美亮相,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同时,探月工程也必将带动信息、材料、能源、微机电、遥感科学等其他新技术的提高,对于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众星拱月参北斗——人造卫星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人造卫星也不例外。而且中国的几十颗人造卫星更是在探索星空,为民服务。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1年9月20日,中国用一枚火箭发射3颗卫星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上第4个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1984年4月8日,“东方红二号”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发射并定点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能自行研制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两颗“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先后发射成功。1997年6月10日第1颗“风云二号”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同时拥有极轨道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1999年10月14日,中国第1颗“资源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拥有地球资源卫星的国家。2000年10月31日第1颗“北斗一号”导航卫星发射成功,至今已成功发射6颗导航卫星,建成了“北斗一号”区域导航系统,成为世界上第3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至今,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了8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我国研制的14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基本上满足了发射不同轨道、不同用途卫星的要求。迄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117次腾空,将我国自行研制的80多个空间飞行器(包括7艘飞船和1个月球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成功发射了29颗外国制造的卫星。我国独立研制成了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海洋”卫星系列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各类卫星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国防建设等领域,在推动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命天书揭秘密——破译基因图谱

人类既遥望星空,也需要探索自己生命的本质和奥秘。为此,中国参与了人类最重要的探索自身的科学研究,破译自身的生命密码,即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要揭开组成人体10万个基因的30亿个碱基对的秘密。该计划先后有美、英、日、德、法及中国等6个国家、16个实验室及1100名生物科学家、计算机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1999年7月我国在国际人类基因组注册,承担了国际人类基因组大规模测序任务的1%,即3号染色体短臂上3000

万个碱基对的测序任务。

2002年中国科学家又承担了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10%的任务,即构建3号、21号染色体和8号染色体短臂的单体型图。同时,中国还提供一半的亚裔样品。这个计划主要是破解人类基因组序列中的单个碱基差异,了解其在人群中的分布与规律,为发现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及其多态位点提供重要依据。

2007年10月11日,由深圳华厦基因研究院、生物信息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研究所共同绘制的第一个完整中国人基因组图谱(又称“炎黄一号”)宣布完成。这也是第一个亚洲人全基因序列图谱,是用新一代测序技术独立完成的100%中国人基因组图谱。从族群的差异来说,由于完成的中国人的基因组是汉族人的基因组,因而意味着能把这一成果覆盖到中国92%的汉族人口。至少让拥有相同遗传特点的同一族群的人在未来可享有药物治疗和保健的基础。

人类基因组研究至少在疾病治疗方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对于单基因病,如亨廷顿舞蹈病、遗传性结肠癌和乳腺癌等,可采用“定位克隆”和“定位候选克隆”的思路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神经精神类疾病(如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基因疾病则可通过多基因的调控来诊断治疗。

修补生命不是梦——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

生命不只是出生和成长,还有死亡和受伤。对于生命的损伤以及并未达到人类正常寿命的死亡,是可以通过生物医学技术来弥补的,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就是这样一种典型技术,中国人正在这个领域突飞猛进。

干细胞研究和再生医学是生物医学的前沿阵地之一,中国在这一领域有很多成果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国际干细胞研究形成了4大热点,即胚胎干细胞建系及定向诱导成组织细胞的分子机制;成体干细胞横向分化的条件:各种组织成体干细胞库的建立以及临床治疗试验等。

中国研究人员已经能体外克隆出人骨、血液、神经和皮肤等组织,并已经着手克隆血管、食道和膀胱等器官。例如,我国已研发了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己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规范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产品,在修复心肌、再生血管、改善心功能上明显优于骨髓单个核细胞。同时,我国也建立了人类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和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方法,以及建立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的方法,为治疗帕金森氏病、细胞移植和肝病替代治疗提供了基础。同时,我国研究人员从骨髓中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肌腱体外培养,形成有正常功能的肌腱细胞。将这些肌腱细胞植入后腿膝盖部肌腱断裂的小白鼠,能帮助小白鼠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

我国研究人员还利用干细胞在一只身长不足5厘米,体重不过20克的裸鼠背上培育出了1厘米长管状的兔子尿道。我国研究人员还从大鼠的软骨中提取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后,可以形成心肌细胞,植入发生心肌梗塞的大鼠心脏中,显著改善了心脏功能。

这些成果意味着,不久以后,可以利用干细胞克隆生成的器官和组织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脏疾病、帕金森氏病、泌尿系统疾病、老年性痴呆等疾病。

水稻“天书”已破译——水稻基因测序

水稻是人类的重要食粮,世界上有一半的人靠水稻为生,人类在感谢它的同时,更愿意从分子深处了解它的奥秘,于是中国人参与了破译水稻基因组。

2005年8月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了一张水稻全基因组序列完成图,其覆盖率和精确度均远远高于此前发表的草图。这是目前己完成的最精确、最完整的测序工作之一,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科学家完成的又一项重要测序工作。我国科学家(包括台湾地区的科学家)对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的贡献率达20%,写下了绚烂的“中国卷”。国际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始于1998年,由日本、美国、中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此次绘制完成的水稻基因组全图不仅定位了水稻中的3.75万个基因,而且率先在动植物中完成了对着丝粒的测序。除已经完成测序的水稻1、4、10号染色体外,其余染色体的测序分别由日本(5条)、美国(2条)、中国台湾(1条)、法国(1条)完成,印度、韩国、巴西等参与了部分染色体测序工作。

2002年底,科学家们初步绘制完成了水稻基因组草图。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参与了这项国际大型研究工作。在草图的绘制中,中国科学家圆满完成了水稻4号染色体的精细序列测定和分析工作。在接下来的全图绘制中,中方科学家承担并完成了水稻籼、粳两个亚种间全基因组序列的比较及水稻基因组着丝粒序列的分析工作。另外,中方科学家还填补了水稻4号染色体序列的4个物理空缺和近300个序列空缺,使得4号染色体仍然是测序最完整的染色体之一。水稻是迄今第一个被测序的农作物,共有12条染色体,其中蕴藏着高产优质、美味色香以及与抗病抗虫、抗逆等性状相关的遗传信息。解析水稻基因组序列,是改进水稻品质、提高水稻产量的前提和基础。

粮棉生产创奇迹——超级稻和转基因棉

曾有人怀疑:谁来养活中国人。这个问题由一位叫袁隆平的中国科学家作出了回答:靠中国人,首先是靠超级水稻。

中国是世界上首个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的国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这位叫袁隆平的人。杂交稻研究是公认的世界难题,袁隆平的研究相继获得了“二九南1号”、“三系杂交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的成果。2008年10月,超级杂交稻在示范区跃上亩产900千克大关。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超级稻”,从亩产400千克到600千克再到900千克,我国农业创造了世界粮食生产的奇迹——以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目前,中国的杂交水稻已走出国门,为解决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缺粮问题发挥作用。至今,已有东南亚、南亚、南美、非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研究或引种,种植面积达150万公顷,增产效益十分显著,被世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中国人能自己解决吃的问题,同样也能自己解决穿的问题,这首先体现在转基因抗虫棉方面。所谓转基因抗虫棉,就是通过生物技术,把一种细菌的遗传物质(DNA)片段转移到棉花里,让棉花具有一定的抗虫性状。我国是世界产棉和消费大国。20世纪90年代前期,大面积的棉铃虫灾害使得我国一些棉区的棉花亩产降幅达80%。就在棉铃虫肆虐之际,一家跨国公司凭借其领先世界的生物技术,研制出了转基因抗虫棉,并一举占有我国95%的抗虫棉市场份

额。发展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势在必行。我国从1991年开始进行棉花抗虫基因的构建工作,1992年,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研制出单价抗虫基因,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抗虫基因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继而,他们又先后培育成功既抗棉铃虫又抗蚜虫的双抗棉花新品种。采用基因工程和传统杂交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国际上选育成功高产量、高纯度、高效率、大规模、低成本、能够直接应用的转双价抗虫基因的三系杂交抗虫棉sGKz8,整体技术水平居国际领先。如今,我国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在产量、抗性等方面已明显优于美国抗虫棉品种,不仅夺回了70%的市场份额,而且走向了国际市场。

获取资源新途径——动物克隆与转基因技术

人类为了向动植物获取更多的资源,发明了克隆和转基因技术。中国人在这个领域也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克隆(Clone)源于希腊文Klon,原意为用树木的枝条增殖,现指人工诱导下的无性繁殖,即从一个细胞得到两个以上的细胞、细胞群或生物体,由一个亲本系列产生的DNA系列的技术,称之为克隆技术。将一个细胞分裂繁殖一大群细胞,叫一个克隆。1903年开始,克隆技术被引入园艺学,随后逐渐应用到植物学、动物学和医学方面,现已通过无性繁殖方式产生后代,如克隆青蛙、克隆鼠、克隆兔、克隆猴、克隆猪、克隆牛,乃至用体细胞克隆山羊、绵羊。这一尖端生物技术还能挽救濒危动植物,所以克隆技术成为20世纪重大的科技成果之一。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开展了大量的动物胚胎细胞克隆研究工作。1984年3月9日,我国青年学者旭日干与日本学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试管山羊”,1989年,“试管绵羊”被成功培育。1989年8月15日,我国又成功培育出首胎“试管牛”。“试管绵羊”和“试管牛”的成功培育,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法国之后在世界上拥有此项技术的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山东莱阳农学院的克隆牛在国际上首次使用了玻璃化超快速冷冻保存技术;中国农业大学成功地克隆了我国第一头体细胞克隆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了世界首例成年体细胞克隆山羊。动物体细胞克隆大大加速高产牲畜、优质种畜的迅速扩繁。2002年,中国首批本土克隆牛诞生,使中国继日本、新西兰和美国之后,成为第四个克隆牛研究成功的国家,创造了克隆胚胎移植受胎率、妊娠出生率、繁殖成活率和群体规模四项世界第一,成为中国生物工程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在克隆的同时可以引进一些外源性基因称为转基因。我国在转基因动物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如转基因鱼等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转基因奶牛的研究也可望在近期内有突破性进展。一种生长耗料低、肉质好、抗病力强的转基因猪,已由湖北省农科院畜牧所培育成功,其基因导入总效率为2.1%,比国外高出一倍多,超过国际先进水平。2003年10月13日,世界上第一头转人岩藻糖转移酶基因的体细胞克隆牛“岩娃”在其出生地山东省梁山县通过专家鉴定。“岩娃”同时创造了在同一头牛中转有3种(人岩藻糖转移酶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新霉素抗性基因)不同外源性基因的世界先例。

生命进化有新说——澄江动物群研究

人类和生命来自哪里?中国科学家对此作出了某些回答,这就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研究成果。

寒武纪距今5.4亿~5.1亿年,在短短的500万~1000万年时间内,大量生物门类迅速涌现,现今30多个门类那时就涌现出20个。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一直让包括达尔文在内的科学家们困惑不解。在人们普遍认同达尔文进化论的今天,全面揭示并合理解释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真实原因、探索众多动物门类起源的难题,是古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的重要前沿科学领域。自1984年我国学者在云南澄江发现“澄江动物群”以来,深入研究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成为可能,而我国科学家更凭借得天独厚的化石资源优势,取得了突出成就:采集标本10万余件,并对各门类化石进行了化石生物学、功能解剖学、演化生物学、古生态学、古地理学、埋藏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发现并研究了包括脊椎、真节肢、螯肢和甲壳等动物的起源;发现并论证了已知最古老、最原始的脊椎动物昆明鱼和海口鱼,将脊椎动物早期历史往前推进了约5千万年;证实了现生动物门和亚门以及复杂生态体系起源于早寒武纪:提出“广义进化论”,对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激发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一系列的相关成果使得我国科学家在早期生命演化与“寒武纪大爆发”研究领域取得国际领先地位。其中“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研究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全球前10有“曙光”——超级计算机

除了吃穿住等人类的基本需求外,信息摄取和处理也成为人类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标志,中国人研发的超级计算机已进入世界前10名的行列。

2008年8月,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曙光5000”研制成功。“曙光5000”高性能计算机是国家863计划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重大专项支持的研究项目,是面向网络的高性能计算机,同时也是面向信息服务的超级服务器,可以提供多目标的系统服务。“曙光5000”系统峰值运算速度达到每秒230万亿次浮点运算,Linpack(高性能计算领域最出名和使用最广泛的基准测试)运算速度超过每秒160万亿次浮点运算,是目前国内速度最快的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其运算速度全球排名前10。除了超强计算能力,它还拥有全自主、超高密度、超高性价比、超低功耗以及超广泛应用等特点。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能制造和应用超百万亿次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也表明我国生产、应用、维护高性能计算机的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限制与封锁,到跻身世界高性能计算机平台供应商,再到成功地转型商用……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走过了17年的历程。曙光通过他们的信念、通过他们的智慧,让这一切慢慢地成为了自己手中的现实和别人眼中的奇迹。

自主研发中国“芯”——龙芯高级芯片

高性能的计算机是信息技术的核心,而芯片又是计算机的核心。中国的龙芯正是这样一种高级芯片。

龙芯(英语:Loongson)是我国第一款自主开发的高性能通用CPU芯片,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于2002年研制成功。龙芯的特殊性在于它是通用CPU,而不是一般的ASIC芯

片。通用CPU是信息产业的基础部件,是武器装备的核心器件。通用CPU可广泛应用在国防安全、计算机、工业控制、信息家电、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可以说,通用CPU对于信息产业,就像钢铁对于工业,具有基础的支撑作用。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处理器,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是国家的需要、时代的需要,是产业发展的需要。自从2001年初正式开始龙芯处理器的设计以来,龙芯已经走过了8年的历史。龙芯的发展经历技术积累、产业突破、产业积累以及形成体系4个发展阶段。在这8年中。我国从无到有地掌握了高性能处理器的核心技术及其质量设计技术,目前最新设计的龙芯系列处理器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最近流行的四核龙芯3号处理器采用65nm工艺,主频IGHz,晶体管数目达到4,25亿个)。8年来,龙芯系列芯片将我国高性能通用CPU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缩短了15年。龙芯的每一个动作,都成为整个计算机产业关注的焦点。

不尽能源滚滚来——“人造太阳”研制

人类能不能制造一个装置像太阳那样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回答是可能的,中国科学家已经获得初步成功。

“人造太阳”是指基于可控热核聚变反应堆,使其像太阳那样产生巨大的能量,安全可靠而又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能源之需。这一计划的正式名称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ITER),其意义不亚于国际空间站计划和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与美、欧、俄、日、韩、印7方共同参与,并承担10%的任务,从而使该计划成为迄今为止我国参与的最昂贵也最具挑战性的大科学工程国际合作项目。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设的人造太阳——EAST热核聚变装置也于2006年9月首次成功放电,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成并真正运行的“实验型先进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托卡马克是“磁线圈圆环室”的俄文缩写,这是一个由封闭磁场组成的“容器”,用来约束电离子的等离子体。为了达到核聚变所要求的条件,托卡马克已经变为一个高度复杂的装置,要有超大电流、超强磁场、超高温、超低温等极限环境,对工艺和材料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EAST装置有真正意义的全超导和非圆截面特性,更有利于科学家探索等离子体稳态先进运行模式,其工程建设和物理研究将为ITER的建设提供--直接经验和基础。未来的稳态运行的热核聚变反应堆用于商业运行后,所产生的能量够人类用数亿年乃至数十亿年。

上天入水有帮手——机器人技术

让机器人为人类干活再也不是梦想而是现实,中国人现在也圆了这个梦。

我国现有机器人数目与全球相比仅占很小的比例,然而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绩。例如,2006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在中国科技馆新馆奠基典礼上展出了两款仿人机器人,至今许多人还对能微笑、哭泣、愤怒、作思考状的“童童”和能按照要求立刻画出熊猫、小狗、老鼠以及当场为任何人画肖像的“贝奇”记忆犹新。除了仿人领域,机器人还能在探知神秘海底世界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1986年863计划实施之前,我国研制的水下机器人都是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工作深度仅为300米。1997年6月中国第一套6000米水下机器人试验成功,标志着在无缆水下机器人研制方面中国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目前已自主研制出7000米水下机器人,期待能够在海底探测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在我国第24次南极科考中,有了两位特殊的队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空飞行机器人”和“冰雪面移动机器人”,其中低空飞行机器人在150米的高空成功进行了两次15分钟25千米的低空稳定飞行,冰雪面移动机器人成功地进行了机动能力、环境适应能力、防水能力的试验和模拟冰川移动测量等科考任务,它们在南极恶劣的自然和气候条件下能大显身手,这标志着中国极地科考机器人的研究及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纳米描绘新世界——纳米技术研究

纳米是10亿分之一米,相当于4倍原子大小,比单个细菌的长度还要小。这种微观的尺度正在改变着世界。

中国的纳米科技研究与国外几乎同时起步,在核心期刊发表的纳米科技论文总数位居世界前列。例如,有关纳米碳管方面的学术论文排在美、日之后位居世界第三。在纳米碳管的制备方面,1996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发明了控制多层碳管直径和取向的模板生长方法,制备出离散分布、高密度和高强度的定向碳管;1998年合成了世界上最长的纳米碳管,创造了一项“3毫米的世界之最”,这种超长纳米碳管比当时的纳米碳管长度提高1~2个数量级;世界上最细的纳米碳管也制造出来,直径仅为0.33~0.5纳米。在纳米金属材料方面,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纳米金属的奇异性能——超塑延展性,纳米铜在室温下竞可延伸50多倍而“不折不挠”,被誉为本领域的一次突破。在纳米存储技术方面,我国科学家2000年在有机薄膜材料上做出的点阵,信息点直径仅为0.6纳米,较国外报道的研究结果小近一个数量级,是现已实用化的光盘信息存储密度的近百万倍,从而在超高密度信息存储研究上再创世界之最。

中国的科技成就挂一漏万,仅仅上述一些成就已经让我们了解到,科技对于中国人是多么重要,中国的科技有了多么巨大的成就。(文章代码:1602)

篇5: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后共颁布过4部宪法和4部修正案。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从这些明确规定的法条条文的更改和修正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条规定 国家保证优先发展国营经济。第七条规定以发展生产合作为改造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的主要道路。这些规定体现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的明确目标。

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七条规定:在保证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牧区社员可以有少量的自留畜。由于这条宪法的颁布,非公有制经济的生存范围进一步缩小。严重限制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经济方面基本无变化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宪法对于这样农村重大改革突破成果的肯定有利于稳定农村和促进农业发展。第十一条 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宪法开始初步肯定非公有制经济在宪法中地位,对于后来其发展起到了深远的意义。第十五条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这条宪法为以后经济体制转型奠定了基础。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没有做出相关经济内容的修改

1993年修正案第七条规定:宪法第十五条“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条宪法修正的公布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有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体制转轨。1999年《宪法修正案》第六条补充: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则法条的确立使我国经济多元化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蓬勃飞跃起了重要意义。第十五条 宪法第八条第一款:“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生产。”修改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这样的体制更有利于稳定农村和促进农业发展。第十六条 提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条宪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确定,使其迅速发展起来,对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4年宪法修正案增加了一项: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这条修改更进一步的明确了国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为其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篇6: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

国旗下,我感到幸福 曲阜市董庄乡管村小学 胡玉梅(2009.9)

幸福是什么?这是所有人都在苦苦寻找的东西。

或许拥有名车洋房能让人感到幸福。而今,站在五星红旗下,以人民教师的身份,面对着无数双清澈的眼睛,我感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每当清晨,校园里国旗徐徐升起,耳边总会听到1949年天安门城楼上的那一声庄严宣告,脑海中总会浮现1979年慈祥的老人在南海边划下的神奇圈圈。就是在这面五星红旗下,多少中华儿女携手走过风风雨雨,一路兼程披荆斩棘,让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条条铁路贯通山涧。在红旗的指引下,先辈们用热血和汗水换来孩子们脸上甜蜜自信的笑容。在国旗下,看到同学们衣着时尚、举止文明、谈吐优雅、健康向上、神采奕奕,我感到幸福。看,正是这面五星红旗,在北京奥运会广场鸟巢上空冉冉升起。她记载了中国60年的艰苦奋斗,见证了中国60年的辉煌巨变。她向世人展示出巨龙腾飞的凌云之势,让世界重新了解中国,走进中国。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china”等字眼已深入人心,给世界各地打上深深地中国印。国旗下,我为自己是名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而感到幸福。

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那是中华的声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那是你坚忍不拔的性格。即使是无情的地震,肆虐的雪灾,也只能激起你的博爱和坚强。还是在这面五星红旗下,我看到孩子们把手中五元十元的纸币,带着庄严的神情投入捐款箱后如释重负的表情,我感动到落泪。不是因为那首《爱的奉献》营造的氛围,而是我看到了明天的希望,为此我感到幸福。

每当我伫立在国旗下,都会感到肩上沉甸甸的重担。我深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为了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兴旺,国家倾力于教育事业。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在这面国旗下,值2008年教育管理年之际市政府率各级领导到我校视察,为我们配备了崭新的课桌椅、办公设备。看到孩子们在焕然一新的教室里快乐学习,我感到了切切实实的幸福。

有人说,幸福很难寻觅。其实幸福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只要你静静感受,就会被幸福包围。每次听到孩子们亲切的呼唤,看到他们活泼的身影;听到他们朗朗的读书声,看到他们一次次的进步,一天天的长大,心中就溢满了幸福。

国旗下,我倍感幸福。

我幸福,因为我是一名人民教师。

我幸福,因为我挚爱我的教育事业。

上一篇:高效思想政治理论下一篇:人生的命运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