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

2024-08-23

浅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精选6篇)

篇1:浅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

浅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是城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这个部门享有的行政处罚权有一部分是从其他行政机关划拨过来的,如现阶段许多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都集中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对无照商贩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权;环境保护部门的对城市噪声污染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权;公安交警部门的对侵占道路影响交通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权。由于集中了这些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所以,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必然要同这些相关行政机关发生联系,这就产生了同机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问题,协调、配合不好就会影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效率。因此,本文要对协调与配合进行阐述,以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高效能地实施行政执法工作。

一、城管行政执法机关与工商管理机关的协调与配合工商管理与城市管理是密不可分的,从广义的城市管理来讲,城市管理包括工商管理。因此,工商管理部门与城管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十分重要。如果工商管理部门在审批公司、企业的时候,不是从全市一盘棋的角度来看审批配发工商许可,那么,就有可能给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带来困难。本文作者在调研时发现有这样的问题存在,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审批工商营业执照时,不注意审查其营业场所和面积。例如,山东省某市工商局在该市商业中心区批准开业了一家经销道路挖掘机的公司,这个公司租用的营业办公地点是不到20平方米的街面房,由于道路挖掘机体积庞大,根本无法进入该公司营业场所,只好将道路挖掘机摆放在本商业中心的人行道上,占用城市道路经营,既影响市容,同时又影响相邻门门市部的经营,对此,相邻门市部纷纷拨打城管110,强烈要求解决这个问题,城管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人员到现场后,该经销公司负责人却蛮横地说:“挖掘机屋里放不下,不放在人行道上,往哪儿放?我们是合法经营,工商局批准的。如果你们认为占道不行,那么你们找工商局去,谁让工商局批准我们在这营业的。在这营业挖掘机就得放在这儿。”由此可见,该市工商局在审批该企业时没有结合营业项目认真考察营业场地,所以,这样行政审批的结果,就造成了占用城市道路经营的状况,增加了城管行政执法的难度,这件事虽然事后在该市主管市长的协调下得到解决,但这起案件留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无独有偶,在吉林省某市工商局还审批了一个个体工商户在居民住宅楼五楼上开设摩托车修理部,大家想一想,在五楼怎样修摩托车?难道要把摩托车抬到五楼上去修理吗?实际上营业场所不在五楼,而是在该住宅楼楼下的人行道上,还是占道经营,影响市容环境卫生。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我们应当十分注意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友好协作。在行政审批关口就严防占道经营的现象发生,只有注意协调、配合,共同作战,共同管理,才能将城市管理好!

二、城管行政执法机关同公安机关的协调、配合当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还不具有行政强制执行的权利,即使个别城市通过地方性法规授权给了城管行政执法机关行政强制执行的权利,但也离不开公安机关的配合和支持,离开了公安机关的配合与支持,我们有些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就难以进行。实践中有这样一则案件:某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根据某市地方性法规的授权,依法查处了一起违法建筑,要求被处罚人在七日内履行自行拆除其违法建筑的义务,但这个被处罚人在规定的时间拒不拆除其违法建筑,在这种情况下,该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决定运用行政强制手段去拆除违法建筑,然而,在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现场以外情况发现了,被处罚人用梯子将其七、八十岁的父母安排坐在违章建筑上,这两位老人对城管行政执法人员既不打骂,也不实施威胁,怎么办?城管行政执法局的同志打了公安110,请求到现场,以妨碍公务行为要求公安机关将被处罚人及其父母带离现场。公安警察来了一名说:“老头、老太太在房上坐着不能算妨碍公务。”说完开车走了。这样一来,强制执行无法进行了,怎么办。其实,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帮助公安的同志认识什么是“妨碍公务行为”。是不是像老百姓所讲的非得发生流血事件,才算妨碍公务,公安才能管?实际上不是,关于什么是妨碍公务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九条已有明确规定:“有拒绝、妨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这种行为就是妨碍执行公务,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对这种行政违法行为,应当给予15日以下拘留,加之以下罚款或者警告。但许多公安干警对妨碍公务行为的认识有偏差,认为只有发生流血事件才能算是违反治安条例的案件,行政相对人实施暴力或者暴力威胁才能算是妨碍公务。正是由于这样一种认识,常常使公安机关行政不作为,该支持配合的没有给予支持与配合,结果使城管行政执法工作缺少有力的保障。对此问题,我们要引起特别注意,注意在工作中同公安机关多加强联系与沟通,统一认识,协同作战,才能搞好城管行政执法工作。现在有的城市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形式来加强横向协作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三、城管行政执法机关同人民法院的协调与配合 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同时,也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由于人民法院具有这样的性质,所以,他是城管行政执法工作的司法保障,这种保障作用体现在:1.在行政相对人对城管行政执法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时,人民法院能够在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的指导下公开、公平、公正地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以维护法律的尊严;2.在行政相对人拒不执行城管行政执法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时,城管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保证国家利益的实现。由此可见,人民法院对城管行政执法机关的配合与支持,直接关系到城管行政执法工作的成败,所以,我们要想搞好城管行政执法工作,就必须寻求人民法院的支持。江苏省某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当地人民法院的支持下,申请强制执行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例如,在许多城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需要在60天以后,而该城管执法局在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15天后就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受理后马上执行,有力地支持了城管行政执法局的工作,使该局的工作受到市领导及各界的好评。其实,法院在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15天后,进入执行程序,也是有法律根据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第九十四佻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或者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权利人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不予以执行,但不及时执行可能给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先予执行。”可见,本条规定,是行政机关申请先予执行的重要法律依据。因此,我们城管行政执法机关必须要同人民法院搞好协作,在人民法院的大力支持下,搞好城管行政执法工作。

四、城管行政执法机关同新闻媒体的关系

新闻媒体作为大众传播工具,在日益发展的城市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能够帮助城管行政执法部门宣传法律知识,让广大市民遵纪守法;宣传城管行政执法中的好人好事,让广大市民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但是有些城市城管行政执法局的领导不注意同本市或派驻本市的中央或省级新闻机构搞好关系,其结果负面新闻、电视的报道,产生了难以消除的恶劣影响。例如:河北省某市城管行政执法机关本身抓队伍建设就存在一定问题,并且,同该市个新闻单位关系搞得很僵,缺少必要的沟通与联系,结果该市有个某某都市报,经常刊登该市城管行政执法机关的负面报道,动不动就刊登“城管打人啦!”的报道,结果市领导、局领导和广大市民群众都不满意。每年群众“行风评议”均为倒数第一名。我们认为,这与负面报道有直接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讲,一篇负面报道,可以抹杀城管执法半年的功绩,听说现在该市城管行政执法机关同该市新闻媒体的关系略有好转。与此相反,福建省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十分注意同新闻媒体搞好关系,同当地电视台联合举办“城管专栏”栏目,经常报道城管行政执法中的好人好事,特别是重点报道城管为市民办了哪些好事,这样正面宣传报道的结果,使该市广大市民更加了解了城管行政执法的内容、程序,加深了市民与城管行政执法队伍的感情,使城管行政执法队伍得到了广大市民群众的拥护。厦门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在全市行风评议中名列前茅,得分数高过公安和税务等部门,由此可见,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经验,值得学习。

篇2:浅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

(一) 资产预算编制不科学

预算编制不科学,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预算编制准备工作不够充分, 事前缺乏对预算项目的充分调研和论证, 在没有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前提下就随意编制预算。其次, 预算编制严重脱离实际。许多单位由于没有进行前期调研, 根本不了解单位的资产现状, 在编制预算时无视增量资产配置与存量资产的匹配关系, 只讲数量, 不讲质量, 重复建设严重。比如, 有些单位在更新固定资产时, 完全无视现有资产的折旧和使用状况, 盲目编制资产购置预算, 造成财政资金的严重浪费。三是预算内容不够细化, 一些单位预算编制没有具体项目和详细说明, 预算透明度不高。除此之外, 许多单位无法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预算编制, 导致预算内容与项目实际情况发生脱节。

(二) 资产预算约束力偏弱

实践中, 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预算管理意识薄弱的问题。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预算执行情况缺乏足够的关注, 只重形式预算而轻管理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 由于缺乏预算控制机制, 预算执行的约束力偏弱,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变动或调整相当随意。比如某些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 发现项目开支可能会超过预算标准时, 往往不顾预算计划而是强行突破追加预算, 购置费用得不到及时控制, 预算失去了严肃性和可控性。

(三) 预算执行结果缺乏考核

预算执行缺乏分析和考核, 预算项目结束后, 行政事业单位很少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后期的分析和评价。由于缺乏科学的考核意识, 许多单位对预算资金投向是否正确, 资金使用效益如何, 资产购置是否科学, 资产配置或处置是否合理”等预算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没有一个确切的了解, 预算应有作用被削弱。另一方面, 虽然一些单位的确存在相应的预算效果考核评价环节, 但其考核形式远大于内容, 普遍存在着考核指标不明确, 预算执行结果未与相关责任部门或人员的经济责任相挂钩等问题。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

(一) 转变观念, 增强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有关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规章制度, 但是许多的事业单位并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股市管理的重要性。在预算管理的编制和执行过程中仍然受到旧的思维和习惯的影响, 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依然存在。要想改变这种状态,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就要加强意识、转变观念。事业单位领导应当以身作则转变观念, 要清楚地认识到预算管理是建立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好机制和有效办法。作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 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能从总体上提高效益、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只有这样才能为员工提供一个好的榜样。

(二) 采用“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

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是预算管理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因此, 我国在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过程中, 提出以“零基预算”代替旧的预算方法。“零基预算”不考虑往年的数据的影响, 而是鼓励事业单位从实际出发, 根据本单位的年度计划和上级任务等各个开支项目的实际需要对可能发生的需要进行科学的费用发生可能性分析、成本效益分析, 充分做好预算编制的基础工作。

(三) 加大预算执行力度, 建立完善的考评与激励机制

预算编制仅仅是预算管理的一部分, 好的预算编制安排也需要积极地、全面的预算执行来配合。要加强预算执行的管理。财务人员应严格履行《预算法》、《会计法》赋予的职责, 按照上级批复的预算严格执行。对没有列入预算和上级未批复的项目不收工、不结算。年终按要求编制财务决算。年终财务决算作为单位年度预算执行的最终结果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 做到收支数额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要建立预算执行岗位责任制, 在对预算层层分解执行的过程中, 明确责任中心, 将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责任落实到个人。

(四)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控制机制, 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进行有效控制

将预算控制端口前移至预算的编制, 从源头上控制预算基金的投放、使用, 改革预算控制的方法。对项目支出不仅要控制总额, 而且还要细化控制到每一个费用明细, 提高经费管理的透明度, 使项目负责人和财务部随时把握经费使用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 克服经费使用中的盲目性, 有效地控制各项费用相互挤占和超支现象, 提高项目控制的精细化程度。最后, 要建立预算执行岗位责任制。在对预算层层分解执行过程中, 明确责任中心, 将由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发的责任落实到人。

(五)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提高相关人员开展预算工作的积极性

预算执行完毕后, 要分析预算从编制到执行整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实际情况与预算不相符的, 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各责任中心要对考核结果负责, 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始下一轮的预算编制工作;对预算工作, 合理、高效地完成的部门, 应当给予相应的激励措施, 使责权利有机地统一起来, 以提高他们在以后执行预算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篇3:浅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

摘要:城市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城市景观作为城市的视觉形态必然反映出这一动态发展的特征,在其中,局部利益与城市总体利益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主要探讨城市规划与景观环境的配合与协调。

关键词:城市规划;景观环境;协调

当我们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来理解,城市景观就必须保持应有的一致性,城市一旦失去了对局部更新和小范围开发的控制与引导,便意味着城市功能结构和城市景观体系整体性和协调性的丧失。因此,城市的更新与发展必须从城市景观整体性出发,进行控制与引导,保持城市视觉形象的连续性和合理性,真正体现城市应有的价值观[1]。

一、与城市总体相关的景观控制

与城市总体相关的景观控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城市轮廓线的控制、建筑高度分区和景观视线走廊的保护。

城市轮廓线是人们感知城市的一种特殊的视觉形态,在城市轮廓线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建筑物,它和城市特定的地形、绿化、水面组成了丰富的空间轮廓线,每一个富有特色的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城市轮廓线:纽约曼哈顿密集的摩天楼,莫斯科巍峨而绚丽的塔楼,北京舒展而平缓的故宫建筑群和四合院民居,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对城市特征的表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观赏点(线)人们对城市轮廓线的感知与观赏点、观赏路线、观赏距离、观赏方式和观赏心理直接相关,而观赏点、观赏路线是最基本的因素。当人们处于城市外围或进入城市的过程中,城市作为一个整体以远景的方式被观赏,城市轮廓线的“第一眼”将会留下最为强烈的印象,引起人们较多的想象和感受。在城市内部,对城市轮廓线的感知与人们所处的场所直接相关;处于开阔地带,人们可以获得广阔的视野,城市空间轮廓线将呈现出连绵的“画卷”;处于城市街道中,人们对轮廓线的感受因距离、空间尺度而变得更为具体、可触摸,人们随着行进的节奏变化全方位地“体验”城市轮廓线的存在;城市制高点是观赏城市轮廓线的最佳场所,城市制高点超出了城市一般建筑物的高度,能夠以“鸟瞰”的方式去观赏城市的主要建筑物、自然因素的组合关系,视线把城市的重要景观因素组织起来形成“图形”为人们所感知、理解。

(2)轮廓线的组织城市轮廓线存在着“图形与背景”的组织关系,控制与保护城市轮廓线必须确定构成城市轮廓线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为了强调主要因素在城市轮廓线中的主导地位,就必须限制次要因素的扩张。城市轮廓线组织的关键是合理控制建筑物的高度、体量和体形,使主要因素成为城市轮廓线的主体,而次要因素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从城市发展的趋势来看,建筑的高度出现了普遍增高的倾向,在一般城市,量大面广的城市住宅大多达到6层,高度在20~24m,而高层建筑成为当今城市中最活跃的景观因素,对城市轮廓线的影响巨大,在许多城市,已经成为城市轮廓线的关键因素,因此,城市轮廓线的组织必须严格审定高层建筑的选址、高度、体量和造型,应该认真研究高层建筑的分布规律,建立与城市功能相一致的视觉形象和空间轮廓线[2]。

二、城市规划与景观环境的配合与协调

首先,城市空间环境的更新有利于吸引投资。城市外向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吸引外资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吸引投资,要求城市不仅要具有便捷优越的交通、信息、服务设施,还要有优美的城市环境。通过城市空间环境的更新和改造,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质量、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从而吸引国内外企业和投资者,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城市空间环境的更新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当前已经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发展对城市空间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通过发掘文化商业中心的旅游价值,发展历史文化旅游,结合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优化,促进旅游发展。保护、整治、旅游开发相互协调的城市空间环境更新,可以保护并开发更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例如中国沿海城市大连,明确提出通过城市空间环境更新提高国际知名度,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资,促进经贸和旅游的大力发展。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环境整治措施,利用独特的地理景观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吸引国内外游客观光考察和投资,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商贸、金融、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城市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发展商业、旅游业,使大连成为东北亚的购物天堂,旅游业成为大连的主导产业之一[3]。

再次,通过城市空间环境的更新,还可以达到复兴城市活力的目的。在城市中,如果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公共空间环境,那必定是吸引市民和观光客前往的场所,并将成为城市面貌的重要标志之一。环境整治创造了积极的城市公共空间,使物质环境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吸引大量的消费人群,促进商业、娱乐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蓬勃发展。同时,物质环境的不断改善可以极大地增强城市公民的自豪感、荣誉感,进而激发市民的集体认同感,带动城市精神面貌的全面提升[4]。

最后,城市景观视廊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控制或限制与之相关、相邻的建筑物的形态与空间位置,确保城市景观主体构成因素始终作为“图形”而存在。城市景观的展示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城市景观的主体因素作为视觉焦点而存在,在一定范同内,特别是以街道为代表的线形空间中,对人们的活动具有视线引导和空间定位的功能,使人们的活动、视线建立起了明确的方向感,景观视廊的保护就是通过对相关因素进行组织,对视线走廊两侧的建筑物进行形态和尺度方面的限制,使城市景观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和引导性;另一种是城市景观的主体因素作为视觉中心而存在,城市景观作为城市的“风光图片”,人们以静态的方式来感知城市景观,城市景观的组织应该为人们提供最佳的观赏点,从整体出发,协调各构成因素之间的形态组织关系,保证有合理的视角、以良好的“画面感”为人们所感知和理解。

结论

因此,建设结构紧凑、景观优美的城市空间环境,既是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又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孝影,庄树涛. 浅谈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04)

[2] 张秀岩. 论城市规划对环境的影响[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4)

[3] 毛旭东. 简论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

篇4:浅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改革,会计核算

一、行政事业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行政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相关机构的会计核算也已经与部门预算改革相联系,进而保证相关部门资金管理的规范化和透明化。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包括国家拨款、社会捐助以及经营收入,较之前的收入种类相比更加多元化。因此,如何在实际管理中有效地对资金进行管理,解决部门预算和会计核算之间的矛盾以及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各项资金能够用到实处、用到明处,成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工作,协调部门预算与会计核算之间的关联关系, 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的切实推进,成为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协调中的问题

(一)部门预算不够详细准确,且缺乏有效监督

部门预算作为某行政事业单位年度资金管理的统筹规划,对该单位发挥职能作用和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还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由于预算编制流程的复杂性和预算编制内容的专业性等要求,相关部门预算编制略显粗略,编制流程过于简单,编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待提高。其次,预算编制缺乏与实际资金流量的衡量比较。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相关部门仅在以前年度预算基础上做相应调整,并没有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因此造成编制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丧失了预算编制的引导作用,也降低了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再次, 相关部分的财会监管体系不够完善,审计工作不足。实际上,目前就职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财务人员比较少,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专业经验不足,造成了预算编制和管理效率的低下。

(二)会计核算不够清晰,无法适应新制度要求

行政事业单位目前的会计准则和会计科目处理都有了一定的改进,然而关于部门预算的核算还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表现为会计核算的相关科目设置不够清晰,部分科目设置二级科目却并未给出清晰的说明。另一方面表现为事业支出项目中支出科目的核算方法与新制度规定不符。同时会计核算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并不明显,相关的配套体系无法适应新制度的要求,使得相关机构在处理多样化问题中出现会计核算无法准确描述资金管理的情况。

(三)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之间不协调

首先,相关部门预算编制的改革需要反映其资金管理情况,包括资金来源与资金支出,因而也应对相关资金管理事实进行会计核算,并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目前行政管理部门的预算改革和会计核算并未完全遵照该项要求,而是根据预算改革制度进行相关科目核算,而缺乏全面核算的安排,二者的协调性不足。其次,在部门预算中采用的零基预算方法要求根据部门所有相关资金运用的信息进行编制,而新制度下的会计核算却无法完成,给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之间的协调带来障碍。

三、解决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协调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一)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管理水平

有关部门领导应重视部门预算和会计核算的协调工作,在部门预算编制的整个流程中提高部门预算的详细度和准确度,不断加强部门对部门预算管理的监督。第一,单位在加强预算管理的进程中应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并不断借鉴先进单位的优秀做法,力争建立本单位科学合理的预算体系与全面核算相协调。第二,部门预算的编制需要结合单位实际资金管理现状,增加预算的实用性。第三,相关机构应建立对预算实施和管理的监督机制,对部门预算执行进行相应的保障,从而不断提升部门预算的执行效果。

(二)加强会计核算的专业性和系统性

部门预算改革下会计核算的相关科目有了新的规定,然而建立全面核算还需要相关机构的不断努力:第一,应该合理规划单位的各项资金来源和项目支出,在部门预算的基础上对各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严格记录;第二,会计核算人员应提高核算水平的专业性,各项支出和用款需要及时入账, 并将会计核算与预算进行动态的协调。第三,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水平不断规范和完善,是企业建立全面核算系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达到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统一,促使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水平共同升级。

(三)促进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发展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具有非营利的独特性,因此在执行部门预算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需要将财政拨款、社会捐助以及经营收入等各项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规划,严格避免财政赤字,避免可能出现的资金流动问题,使其能够发挥应有的社会服务职能。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部门预算改革,在修改相关规章的过程中,应对相应的会计科目和核算流程进行协调,建立科学有效的预算评价和核算体系,提高部门预算实施能力和编制水平。再次,对于学校等教育单位,应将其预算编制公开化,以方便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能够参与预算执行,并实行有效监督。例如,目前三亚推行预算单位的归口管理,与会计核算站相互对应,打通了财政相关科室与预算部门和会计核算站之间的通道,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水平,提升预算执行的效率,使相关部门会计系统统一预算口径,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相协调。

四、结论

篇5:浅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里, 财务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是其重要的组成内容。它既能对财政资金收支变化予以体现, 还能对国有资产的增减变动和资金物化等情况予以体现, 具有重要作用。因而, 部门预算在资金收支安排的基础之上, 还应该有资产预算, 才是完整科学的整套的财务预算体系。所谓资产预算, 是指资产的配置和构建, 以及处置方面的相关计划或安排。资产预算是事业单位在预算方面的一个重要的组成成分, 既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方向及范围、资金收支规模等方面予以体现之外, 还能切实有效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的收支计划予以反映。

二、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存在的问题

(一) 预算编制的过程简单, 时间短, 质量低

在我国的实际情况中, 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预算编制实际短的问题, 一般只留给预算编制人员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时间如此不充足的情况下, 就使预算编制的质量、数据的准确可靠性没有办法保证, 这样, 对预算的实施监督等方面就更加无可谈起了。因此,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留给预算工作人员以充足的时间来有效行使自身工作。

(二) 对预算执行结果缺乏考核

预算编制尚且匆匆草草完成, 已经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规范。就连预算的结束完成之后, 也不对预算方案进行应该的分析和考核。本身的不科学不合理, 对于“预算资金投向是否正确资金使用效益如何, 资产购置是否科学, 资产配置或处置是否合理”等相关问题的有效处理和解决就更加无从谈起了。另外, 虽然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确有存在预算的考核效果等方面的评价环节, 不过通常是走走过场的形式主义罢了, 既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和准则, 也没有对执行实施及结果的相关责任落实到位。

(三) 财务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素质偏低, 内部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在目前我们行政事业单位里的财务管理人员, 存在素质偏低的问题, 许多人对财务管理知识和《会计法》都认识不全, 甚至许多人是半路出家, 加上培训教育工作及机制不到位, 不仅带来行政预算编制的困难, 同时也阻碍先进管理模式的顺利推进。

(四) 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重要包括资产管理制立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内部牵制稽核制度、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以及内部财务管理体系等等。要是行政预算良好执行, 必须要有规范化的会计工作, 而它又是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完善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为基础的。在我国目前来说, 没有健全的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就算有也是数年前的陈旧制度, 不适应当代的发展需求, 不太完善和健全。也有些部门有健全的制度, 但是名存实亡, 没有执行力, 没有贯彻落实, 起不到应有的工作效果, 只为应付考核需要及上级的检查, 没有一点权威性和严肃性。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协调研究

要对我们行政事业单位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中的核算方法、核算内容进行必要改革和转变, 以适应当前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需求, 并适应政府采购、国库单一帐户、部门预算等方面的要求。对于部门的预算, 需要对所以资金进行涵盖来全面反映部门的所以支出和收入。也因此, 预算会计要以全部的预算资金为对象来真实反映预算的执行情况, 不应遗漏。同时, 基建资金也应该一视同仁编入对部门的预算, 这样, 部门预算就能反映更加真实的综合预算。不过, 基建资金因为其财务的特殊性, 对它进行的预算也会有一些问题的产生, 这就有必要对现行会计制度中增加相对应的会计科目的核算, 并细化预算编制项目, 对收支进行重新分类。

(一) 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

要对预算会计的相关科目进行一些创新的设计和调整。零基预算是指将“基数加增长”之预算编制方法予以取消, 并依照年度事项及各因素造成的轻重缓急来对每一款项和科目的需求进行重新测算, 一切从零开始。因此可以看出, 零基预算方法的采用, 需要预算会计信息调整以适应更多要求, 不仅需要行政事业单位所提供的支流量方面的相关信息, 还要对资产的存量方面信息予以提供, 来满足发展所面对的新的要求和形势。因为国库实行的是单一帐户制度, 对预算资金流转程序有所改变, 就使得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和总预算会计有需要进行必要改革。总预算会计给行政单位所拨经费、总预算会计的收到的资金收入、行政事业单位收到的总预算会计的拨款、行政事业单位上缴预算给总预算会计的内外收入、行政事业单位向下级的拨款经费等业务及其核算都将产生根本或彻底的改变, 也必然给现行的会计基础和制度带来影响和挑战。

因此,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和总预算会计因为国库单一的账户制度实行而都受到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和冲击。政府的采购及其资金运向, 应该是一个重点内容包含在行政预算会计之中的。政府采购的名门繁多的项目衍变而生许多名目繁多的相关资金, 对于这些资金, 应该予以集中和统一, 由财政部门进行管理和支付。这样, 就会有从预算部门到财政部的一个资金流动现象的产生。同时, 也使资金实物与具体的价值流向在预算单位和部门中实行分离。行政事业单位将是所采购物品的流入以及流出单位, 而不再是资金货币的实际进出单位。这种资金物质分离的管理体系和操作办法就需要对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制度进行必要改革。传统和现行的办法是行政事业单位对国家预算经费的领拨和建制, 需要基层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等层层下拨及层层上报这一森严而效率极低的实行办法。实施政府采购制度, 可以对预算和采购的批准项目和实际情况对货物供应商进行直接批款, 不需层层上报下拨的陈旧机制了。这个办法, 可以经本级财政确认按照实际的采购合同直接予以拨款支付, 财政总预算会计就更加方便准确决算。实现政府的新采购制度, 同时也要对相应的制度、部门、结算和入账等情况予以改革和完善以满新的形势需求。对于像采购制度的实施, 还要加强审计监督, 对各种实施情况及资金流向结果予以严格审查核对。

(二) 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首先, 对非税收入收缴管理进行完善深化和改革, 并以此扩大范围来收取更大成果, 票据监管体系的作用要予以加强。第二, 依据《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 并在原有基础上对改革进一步加强, 并将改革的范围扩展开来到所有预算基层单位, 改革预算单位级次, 实施国库集中政府的办法。

(三) 强化预算监督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 我国现行的预算监督机制已经陈旧和过时难以适应当今新的局面和形势的需求, 完善和发展我国的预算监督机制既能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有效利用, 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因为我国陈旧的监督机制以行政监督主导, 即无健全的制度, 也没有什么约束力, 透明度非常低, 因此违法违规的现象大量存在, 且难以进行追究。因此, 在我国当前的新的形势和要求下, 加强预算改革, 强化预算监督, 并加强人民群众对公共治理的监督管理, 是非常重要和意义重大的, 对我国的法制化和民主化有莫大作用。

(四) 加强对预算执行环节的审查监督

加强对预算执行环节的审查监督, 首先, 对于重大投资计划和项目建立科学和完善的相应制度。对于预算中资金的大中型投资项目或计划政府应该及时通报给人大, 并可以驻派项目稽查特派员就项目资金的质量和进度控制、工程概算、工程投招标、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和筹集等方面进行监督和必要管理, 另外, 对于项目工程的效益性、合法性要重点评估并积累经验教训, 工程项目完成以后要能及时予以事后评价。其次, 对于资金的使用及管理, 要建立和完善专门的评价制度, 以使人大在实施好工作的组织之余, 还能大力发挥社会的力量, 将民主党派、纪委、政协以及其他方面的相关专业人士和有志之士吸引进来, 组成评价小组, 对预算资金予以跟踪检查和审计报告, 既对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还能对相关部门的各项意见和决策提供可靠和有利依据。

参考文献

篇6:浅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

一、行政单位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主要矛盾

(一)制度冲突

我国行政单位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是以收付实现制作为运行基础的,而2013年新的《会计准则》要求实行的是权责发生制,导致二者共同存在于行政单位的预算管理中,于是就不可避免的发生冲突。现行的收付实现制对于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无法保证,现有的行政单位预算中的会计核算部分还是停留在对于财政收支信息的核算上,主要内容是核算现有资金收支账目的精确性。对于长期的资金收支缺乏有效的管理,核算往往跟不上进度。这就导致了在我国,关于行政单位资产的账目长期存在信息不真实等一系列问题,根本不能全面反映行政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会计核算也无法准确反映各个部门的资金分配情况。

(二)预算部门对会计项目的设置过于简单

很长时间以来,行政单位预算部门的会计核算一直是使用一般的预算支出项目进行核算的,在会计项目的设置上还相对单一,比较高级的细化项目还比较少,已经无法适应行政单位预算改革的新形势。现在,我国在行政单位预算改革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新规定,并在规定中增加了一些新项目,增加了二级核算明细项目,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了更加细化的三级核算明细项目。然而这些划分还存在一些问题,其划分的标准也并不统一。这样就降低了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而且使得核算显得比较混乱。在新的行政单位的预算改革中,对会计项目的设置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以免现行的会计核算在项目设置中出现的问题。

(三)关于行政单位预算的法律法规落后于会计制度

我国现行的部分会计财务制度已经远远落后于2013年颁布的新的会计准则,无法适应当前的新经济形势,急需制定新的制度与法律法规来解决这些问题。与此同时,我国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还不够高,一些人的业务水平还不够,尤其是在计算机的使用方面,不少人员的水平明显跟不上科技进步的速度,甚至有个别人根本就不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再有,会计人员的选拔与任用还不够规范,这些问题都导致了会计的工作效率比较低,效果也不够好。随着行政单位的预算改革不断深入,对会计人员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挑战。

二、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相协调的策略

(一)跟进制度建设

行政单位的预算改革使得各部门的资金收支核算有了新的基础,比如之前各行政单位留作自用的资金都是由财政直接从国库中支付或授权支付,而不直接拨给行政单位。具体到会计核算的流程中,如果按照旧有的流程处理,就会出现重复计算等情况,导致实际核算中计算得出的结果虚高,无法真实反映行政单位的资产情况。在预算改革之后,我国在预算的会计核算中也采用了权责发生制,当行政单位收到财政部门拨付的款项时,一方面会在账目上体现财政预算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则会表现为费用的增加或者是固定资产的增加。这就有效地规避了这些问题,使预算的会计核算信息更精确。

(二)重新设置预算核算项目

伴随我国行政单位部门获取资金的途径增(下转94页)(上接92页)加,在会计项目核算上,如果还采用旧有的一般预算支出项目进行核算,就不容易弄清楚资金使用的具体状况,无法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在进行行政单位预算改革时,中国行政机构会计部门可以在预算收支中设置第二级或第三级详细会计项目。同时,也可以对预算外资金、基建、会计等所有预算统一核算,扩大中国行政机构会计部门的核算范围,使中国行政机构的会计核算更加准确、规范、统一。将我国行政单位部门预算核算的侧重点放到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上来。充分利用现有的会计资源,使每个预算资金的中国行政部门受到直接监督和管理。如建立中央财政支付系统,使中国行政部门的部门预算会计改变其会计方法和方法。除了加强资金管理控制的使用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对资产的管理和跟踪,尽可能地避免公共部门的赤字,确保公共机构的正常与健康发展。

(三)加快相关法律法规与会计队伍建设

为适应行政预算改革的要求,中国应尽快出台一系列关于预算改革的法律法规。此外,中国还可以制定《金融资本管理条例》等新的法律法规,以满足改革的要求。在中国行政部门制定的预算法律法规中,我们必须考虑近年来的实际情况和会计准则的变化,以更好地促进我国行政部门和部门的预算法规和会计准则的协调和团结。中国行政部门对部门预算会计制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变革,中国制度的进步性与灵活性在新的会计准则中得到彻底体现,使中国行政单位的预算会计制度更加科学规范。最后,我们还应该由预算部门的行政部门对会计程序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会计处理方法的准确性。此外,会计团队的建设还应规范会计人员甄选和任用制度中的行政单位,确保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质量优良。对于会计人员在岗,定期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质量。同时,建立健全会计人员监督管理机制,坚决杜绝不正之风等情况,极少数黑羊坚决清理出会计团队。

三、总结

总体来看,我国的行政单位预算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然而在保障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性等方面,改革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要保证二者的协调性,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比如制度完善、会计队伍建设等。只有这样,才能使行政单位预算改革顺利进行,促使我国的行政单位的预算管理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

摘要:为了对公共财政体系进行深入改革,我国正在加快行政单位预算改革的行动步伐。在我国对行政单位进行预算改革的过程中,保证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之间良好的协调性是重中之重。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二者之间还有一些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地方。只有处理好这些冲突,才能使预算改革的目标真正得以实现。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改革,协调

参考文献

[1]石长青.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发展[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18):62-64.

[2]邓方妩.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J].改革与开放,2016,(4):45-47.

上一篇: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下一篇:关注生命,热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