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教案

2024-08-31

实用类文本阅读教案(共6篇)

篇1:实用类文本阅读教案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阅读》

教案

【学习目标】

1.整理新闻的基本知识,能够陈述考点要求和解题技巧。2.通过练习,能够说明题型特点。

3.依据典型例题,掌握解题技巧,规范答题格式。4.通过强化练习,能运用解题技巧并做到规范答题。【学习重点难点】

掌握答题方法,规范答题步骤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讨论点拨法。【学

法】:自主学习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印发卷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提问:由提问引出新闻访谈及其设题方向

二、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现代文阅读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而实用类中的新闻阅读属于新设的考试内容,试题的编制、考查角度,还在摸索之中。一般选择内容比较丰富、新闻价值比较突出的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等形式的新闻作品作为考试文本。高考选文要求 1200 字左右,通讯和特写的篇幅比较适合,所以应重点关注。

三、明确目标

四、新课过程 :

1、明确考纲要求:(多媒体显示)

根据考纲的能力要求,新闻阅读主要考查:

①迅速、准确地捕捉基本信息,概括其主要内容;②把握文章结构,分析语言特色;

③分析新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④评价新闻文本的主要观点和作者的基本倾向;⑤对新闻文本的写作意图和实效作出评判;⑥对新闻文本某种特色作深度思考和判断;

⑦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新闻文本的深层意蕴,对文本作多角度多层次解读; ⑧探究新闻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2、【自学指导】(多媒体显示)

(一)新闻的含义

(二)、新闻的基本特征

(三)、新闻的分类

3、整体阅读指导

新闻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根据新闻的特点,我们在复习时按照如下六个步骤进行阅读,基本上就能掌握阅读一篇新闻的要点、方法:第一,看清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第二,抓住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第三,理清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第四,辨析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第五,挖掘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第六,分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4、题型分类指导

以下是根据《考纲》要求,按照考查的不同考点和题型进行具体的方法指导。①、分析综合类,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题型解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主要包括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两个方面。【方法指导】第一步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章层次,把握新闻要点; 第二步看清题目,明确筛选要求。在原文中找准信息范围。

第三步组织答案。一种是直接从原文中摘出信息语句;另一种需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删去细节,或将分散、因为,感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灵魂,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感悟技能,启发、诱导学生感受语言信息材料,领悟语文知识。

本课教学中的不足:应该具体指导学生要善于积累,因为积累是表达联想和感悟的前提。应该在指导答题方法的基础上,明确积累方法。在指导学生有效解读新题型之余,更要注意进一步“授之以渔”,明确答题方法的落实途径,这样,才能在掌握相关联想感悟习题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游刃有余地进行拓展延伸。

篇2:实用类文本阅读教案

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的能力。导语部分一般是判断不错的,这是新闻文体的基本特征,其作用是概括本新闻的要,权,这也是基础知识。结合具体的文本进行分析:开头就点出比赛结果“又输了”,接着.点出原因“依然输给了‘坏运气’”,这就暗示读者该赢的没赢,出了意外,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开头两段语言是充满着惋惜和崇敬之情来记叙奥蒂的失败的,而后文记叙中均贯穿着这种感情,这就自然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答案】属于导语部分。

主要作用有: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本文与其他新闻很不相同的一个地方就是用了较长篇幅写背景材料,本题考查抓住了这个特色。背景材料总是为主要事件 和人物服务的,弄清了这些,将奥蒂前几次坏运气的这些背景材料与此次所要介绍的其人其赛联系起来,考生就可以既扣住事又扣佳人,全面地答题。

【答案】可以让读者全方位了解这位体坛老将的“坏运气”,更深刻理解奥蒂渴望圆梦雅典的迫切心情,突出奥蒂不屈服于命运的性格特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含意的理解。理解句子要找准阐释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片静默”而不是喝倒彩?奥蒂朝起点慢慢走意味着什么?联系上文,知道奥蒂起跑完美,速度惊人,可惜因有人抢跑无效,她自己又没听到犯规的枪声、联系下文,9、10、11段介绍的是背景材料,第12段回到“现在”的“走”,作者对此发出了自己的感慨和议论。将此感慨议论与所考句子时接,答案就有了

【答案】观众以静默的方式表示他们深深的同情。奥蒂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她回到的不只是决赛跑道的起点,也是梦想的起点。

4、【解析】本题是探究题,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该题审题注意不要偏谈了奥林匹克精神,它实际是要求从奥林匹克精神的角度分析奥蒂的英雄形象。弄清了这点,抓原文中对奥蒂评价的相关句子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就可以。

【答案】“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之一。奥蒂的“悲剧命运”令人叹息,但她屡败屡战、不向厄运低头的坚毅与执着,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失败者未必不是英雄,奥蒂虽败犹荣。(意思队即可)课堂评价练习:

1.标题: 最后一站:拉萨(2分)

副标题: 青藏铁路把西藏与现代文明联系在一起(2分)(共4分)2.青藏铁路海拔高,地理环境恶劣,(1分)要克服高原缺氧和永冻土等难题(1分),总造价高,工程历时长(1分)。(共3分)

3.突出青藏铁路建设的难度之大,表明中国政府很早就有建设青藏铁路的打算并一直重视青藏铁路的建设问题。(每个要点2分)

4.这道题应当从青藏铁路给西藏政治、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影响入手回答。(至少要答出三个要点,共6分)

第二课时(传记类)

探究导航

1、【解析】本题考查对实用类文本——传记的读读,涉及筛选信息、分析主要的表现手法等多个考点,能力层级为C级、D级。A项“正是在叶圣陶的鼓动与热心帮助下,1931年8月朱自清才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表述有误,根据原文中“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了《欧游杂记》的”一句可知; C项“《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也曾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表述有误,原文说“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曾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重点是称赞他“那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而没有《中学生》“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这层意思,【答案】AC

2、【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第一问结合原文第一段相关内容儿女们“认真地听父亲讲解”“有时候,也和父亲热烈讨论”和“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儿女们的作文,他也从来不出题目,随他们写去”分别概括出①②点,根据叶圣陶的问话内容及儿女们的表现可以分别概括出③④两点。

第二问应该根据第一段叶圣陶的问话来分析、提炼、概括,如“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问话主要涉及了作文的用词、句式等方面,考查的是关于作文的表达形式的;“原来是怎么想的?到底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问话主要涉及的是作文的思想内容方面。

【答案】第一问:①认真讲解,时或热烈讨论。②不加约束,任其自由发挥。③重视评议,培养写作习惯。④善于启发,诱导深入思考。第二问:①仔细考查作文的表达形式。②详细询问作文的思想内容。

3、【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评价文本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倾向等考点,能力层级为C级、D级。第一问根据原文第二、三段内容,结合 “亲似手足、鼓动、帮助”等关键词语概括出来。

第二问根据文中叶圣陶的散文《与佩弦》中的内容,抓住“兴趣之所至、随意之极致、名誉之心是没有的、利益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无所不领会,如见其肺肝然”等关键词句,就可以概括出来了。

【答案】第一问:①有着几十年亲似手足的友情。②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③互相鼓励和帮助。

第二问:①随兴之所至,无话不说。②没有功利目的,无所顾忌。③心领神会,肝胆相照。

4、【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等探究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孺子牛”比喻心甘情愿为他人服务的人,文中主要有三个方面

体现了叶圣陶“孺子牛”的襟怀:对儿女的教育、和作者及读者的关系、一位年轻编辑的回忆。从这三个方面概括出答案即可。

【答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究分析:①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②对作者、读者精心扶植,热情宽容。③对年轻编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课堂评价练习

1、【答案】因为作者首先是从苏东坡的诗歌和文章中了解他的才华和人品魅力的。

2、【答案】①才华盖世。②性格仁厚、旷达、幽默、儒雅、豪放,富于正义,富于情感。

3、【答案】①写“听不得别人不喜欢苏东坡”既点明题旨,又照应第一段。②写自己愿意嫁给苏东坡,是从侧面衬托苏东坡才华横溢,性格可爱,人品完美。

篇3: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题管窥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题的设问方式解读

1.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如: (2010年全国课标卷) 《杂交水稻之父》请你就对“同行”“尊严”“友谊”三个方面的理解, 任选一个方面, 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看法。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注意选择其中一项, 结合袁隆平与斯瓦米纳森的交往经过, 筛选出文中关于“同行”“尊严”“友谊”的表述, 将这些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答案。

答题策略:

(1) 整体感知, 分析论证。从文本出发, 抓住最能反映主旨的部分进行分析。

(2) 善于分析, 提炼概括。要善于结合文本中关于人物的描写, 发现人物身上体现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3) 善于做个性化解读。我们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文本内容, 即假设自己是多重身份, 然后分别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对文本进行审视, 这样就比较容易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发掘。同时, 还可以联系自己的个人生活经历和体验对文本进行解读, 获得个性化的理解;可以联系文本的时代背景对文本进行解读, 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可以联系现实生活对文本进行解读, 看它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等。

针对尊严可以这样组织:维护尊严, 既要斗争又要有一定的让步。

(1) 斯瓦米纳森曾因为担心“丢份”而“歧视”袁隆平, 当看到他“准备拂袖而去”时就马上让步。

(2) 斯瓦米纳森亲眼看到袁隆平的伟大成果后主动为他正名。

(3) 袁隆平为维护中国科学家的尊严而严正抗议, 斗争到底。

2. 针对文本中的观点, 提出自己的见解

(2011年辽宁卷) 《数学奇才华罗庚》“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真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并流传至今的熟语, 华罗庚却从另一角度翻出新意。对此, 你认为华罗庚的改动有没有道理?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答此题, 首先要明白这些熟语的常用意义, 然后找出华罗庚在文中是如何解读的, 再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谈看法即可。分析时, 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 然后具体展开, 要做到言之成理, 言之有据。

答题策略:

(1) 确定探究的问题。

(2) 提出自己的看法, 并以简明的语言阐述自己的判断依据。

(3) 展示探究的过程。

答题思路:

第一步:表明自己的观点, 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

第二步:分析自己的理由, 句式是“理由是:1……2……3……”, 把理由分点罗列。第三步:可加总结句, 句式“所以或因此……”, 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 可不写总结句。

如答案中的观点: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 但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

(1) 为人做事, 切忌“班门弄斧”;求知问学, “弄斧必到班门”。 (2) 赛场观战, “观棋不语真君子”;乐于助人, “观棋不语非君子”。 (3) 弈棋对决, “落子无悔大丈夫”;知错即改, “落子有悔大丈夫”。

3.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2011年新课标卷) 《下笔不觉师造化》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 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解答这类题目, 应结合题干, 联系全文来组织答案。回答给你什么启示时, 答案中一定要涉及人生态度和对金钱的看法。

答题策略:

(1) 把握评价对象的特点。要把握所评价的人或者事的特征, 这是评价的基础。

(2) 联系作者的情感倾向。把握作者对所评价之人或事的褒贬, 然后据此作出准确的评价。

(3) 联系社会价值评价。要注意人或事所反映出来的思想和价值与社会的主流思想是否相冲突, 与人们最基本的道德观念是否相冲突。

如答案中的观点:恪守传统, 力求雅正, 甘于清寂淡泊, 追寻艺术真谛。

(1) 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

(2) 淡泊名利, 不言阿堵, 保持传统做人本色

(3) 鄙俗趋雅, 不为流俗所动, 寻求华滋浑厚的画风。

二、探究题基本答题规范

做探究题, 总的说来, 要求做到“有观点+有分析”。一般采用这样的句式:比如“我认为……”“我觉得……”分析可以有以下四种形式:

1. 观点+结合文本分析

问题标志:“联系文本, 谈谈你的看法”“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请举例说明”。这种分析过程一方面是摘录或者化用文本的相关字词句, 整合成话, 扣紧观点;另一方面举文本中的事例进行分析, 要注意叙述简洁, 材料与观点相互融合。

2. 一方面的观点 (或有利) +原因分析+另一方面的观点 (或有弊) +原因分析

问题标志:“对于某个观点, 你如何评价”“谈谈你对某个观点的看法”。这种分析过程注意一分为二, 既要肯定其好的一面, 又要提出自己中肯的看法, 有利有弊, 不能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

3. 观点+结合文本分析+结合现实分析

问题标志:“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或“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对某个观点的认识”或“你是××, 你是怎样做的”。

4. 观点+现实事例 (生活实际)

篇4:实用类文本阅读

①彭楚藩(1884~1911),字青云,世居鄂城东门,后迁华容凉亭村。楚藩童年就读于私塾,致力经史,稍长便能以诗文抒发大志。20岁在家乡附近的广福寺教私塾时,阅读过《猛回头》《革命军》等书刊,接受了进步思想。1906年夏,楚藩决意投笔从戎。入伍后,结识了张难先、刘静庵等民主志士,不久,加入革命组织“日知会”。组织被破坏后,刘静庵下狱,楚藩涉嫌被逐出炮队。

②1910年,彭楚藩考入湖北宪兵学校,毕业时充任宪兵,因勤于职守,学术均优,被升为宪兵营正目。时值“文学社”“共进会”在新军中发展,楚藩于1911年初加入“文学社”,曾毅然剪辫,以示革命决心。其时,革命党人欲以“文学社”“共进会”为基础共图大举,可是两组织不易联合,为协调,楚藩又慨然参加“共进会”,以双重会员身份,斡旋于会、社之间,力促其成,因此,被大家举为两组织的宪兵营代表,负责联络纠察。

③1911年6月,“共进会”活动经费奇缺,适逢该会会长刘公携巨款来汉,党人希望他资助革命,但又无法可施。彭楚藩遂自告奋勇,身着宪兵制服访刘:“听说你准备北上捐道台?”刘怫然道:“买官乃家父之意,我不过借此向家中索款资助革命。”彭楚藩伸手道:“目前新军运动成熟,只是缺乏举事资金,既然如此,请把汇票交给我们!”刘不悦:“这笔款子,顶好由我保管。”彭楚藩蓦地站起身,声色俱厉:“‘共进会’已选有管财务的负责人,你却不愿把钱拿出来,难道真要去北京捐道台?那好,这是你的手迹吗?我将持此首告于官。”说着,出示刘从东京“同盟会”抄回的革命方略。刘公无奈,只好尽数拿出银票。

④同年9月的武汉形势,已如箭在弦上。为适应革命的需要,24日,革命党人成立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会上通过了《人事草案》,任楚藩为军务筹备员,决定中秋节湘鄂联合起事。会后,出入楚藩寓所的党人众多,经常通宵达旦地谋划起义的具体方案。后因湖南“准备不足”,起义时间延缓。在举事筹备期间,楚藩利用职事之便,出入敌对营垒,刺探官府诡密。当清吏偶察党情,问及宪兵时,即阴为调护,党人因此少触罗网。

⑤10月9日,孙武在汉口机关检验炸药失慎爆炸。事泄,当场捕去刘公胞弟刘同等多人,党人的名册、旗帜、印信等也均为清方所获。清湖广总督瑞澄得报,立即下令全城戒严,按名捕杀。顿时,城门紧闭,屠手四出,党人同志生命危在旦夕。楚藩得知此事,即赶至武昌小朝街85号军事指挥部商议。蒋翊武主张延迟举事日期。刘复基霍地拔出手枪,愤然道:“不可!现在形势如此危急,你作为总指挥却犹豫不决,难道真个贪生怕死吗?”邓玉麟也焦虑道:“刘同年轻,恐怕一经刑讯,就会尽情吐实,我们就都活不成了。”楚藩轻轻抚拍着蒋翊武的头,戏谑地说:“如不立即下手,我看你这头,怎么保得住?”“你们真以为我怕死吗?大好头颅,同拼一掷!”蒋翊武勃然大怒,遂下令于夜半发动起义。

⑥刚到夜半,清军警破门而入,楚藩从楼窗跳下后,被围在一个巷子里,他身着宪兵服,本可冒充前来拿获党人的清方军警,但他决计与其他同志共存亡,自称革命党人,与刘复基等人一起被捕。

⑦深夜,清督署开庭张灯会审,先提彭楚藩。主审官铁忠见着宪兵服,想到自己的妹夫是宪兵营管带,宪兵营出了革命党,不仅连累妹夫,于自己也不好看,便有意开脱道:“你是宪兵,是去捉革命党的吧?”彭楚藩大笑说:“我就是革命党!”铁忠喝斥道:“你身为宪兵,应知王法受皇室俸禄,应爱护大清,而你竟敢谋反,该当何罪?”楚藩厉声反问:“所谓俸禄,是我汉族同胞的血汗,吃同胞的饭,为同胞报仇,这是理所当然,何罪之有?”其时,他气愤语塞,作手势索来纸笔书供:“自鞑虏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文字兴狱,蓄发罹罪,残暴数百年,与我汉族不共戴天……我黄帝子孙,不忍见民族之沦亡,同伸革命救国之大义,是天经地义,责无旁贷。”铁忠等知不可屈,经禀明瑞,于次日黎明前,将彭楚藩、刘复基和杨洪胜押到督署东辕门内斩首示众。

(长江网2011-05-31)

1. 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彭楚藩早年就读私塾,致力经史,后来受到《猛回头》《革命军》等进步书刊的影响,决定投笔从戎。

B. 彭楚藩起初加入“文学社”,毅然剪辫,以示革命,后慨然参加“共进会”,力图两组织的联合,共图大举。

C. 彭楚藩鉴于“共进会”经费奇缺的现实,把会长刘公买官的把柄作为杀手锏,终于迫使刘公捐款。

D. 彭楚藩作为军务筹备员,经常组织党员通宵达旦地谋划起义的具体方案,为起义的成功助了一臂之力。

2. 请指出文中④画线句“同年9月的武汉形势,已如箭在弦上”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①③⑤三段文字写出了彭楚藩在革命活动中的哪些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革命党人彭楚藩最后英勇就义了,但是我们想想彭楚藩是否还存在另一种出路。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楚河汉街 诗意般的武汉“画廊”

落日余晖下,碧波温柔地荡漾。坐一艘豪华游船的船头,尽览两岸金碧辉煌的风景。武汉,还有哪儿比这里更美轮美奂?中国,又有几个城市,能够媲美这里?在大气中深藏着温柔,在闹市中隐藏着精致。

由大连万达集团投资500亿元,倾力打造的武汉东湖中央商务区之“楚河汉街”部分将于9月30日揭开面纱。

青青杨柳岸,漫步于华丽典雅的民国风情街道上购物,休闲,旅游,放松,惬意。这个国庆佳节,武汉市民将因“楚河汉街”的开街又多了一个精彩无限的好去处。

城中飘玉带 汉街楚河上

一座城,有了水,就有了灵性;有了水,好运就会因水而生。

基于“东沙连通”工程而诞生的楚河,是武昌城里新诞生的一条玉带。由大连万达集团携手世界知名建筑设计师设计的汉街,就位于这楚河的南岸,总长1500米,总面积18万平方米,是一座以文化旅游为核心、兼具商业、美食、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中王国”。

水与街不可分,街在水中……按照规划,楚河两岸将建起滨河景观带,青翠的杨柳拂动盈盈清波,清新的湖风吹拂恋人们的面颊,这里将成为武汉市民最惬意的亲水平台,最适宜于合家欢乐的好去处。

按照设计规划,汉街整体的建筑风格将以20世纪20年代的民国特色为主,红灰相间的清水砖墙依旧,乌漆大门、铜制门环、雕着巴洛克卷涡状山花的门楣,点滴处无不传承着历史的记忆。

但另一方面,令人怀旧的建筑表征之下,建筑体内将又是一番完全现代化的生活场景,舒适、方便、怡然、美丽。

可以想象,楚河就如一段历史的长河。游客乘坐数百万一艘的豪华游艇,从美丽的沙湖驶入碧波荡漾的楚河,就像进入一段怀旧的历史画卷,湖风让人沉醉,古街令人神往。

在汉街购物 体验新时尚

中国古典画作的瑰宝——《清明上河图》向后人展示了一千多年前宋都东京的热闹与繁华。弯弯曲曲的汴河上,船帆如云,汴河的两岸,是繁荣的商家与店铺,日日买卖数千,令人沉醉神往。

9月30日开街的楚河汉街,堪称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这里将为武汉人带来全新的21世纪购物体验,感觉不输千年前。

汉街将汇聚 ZARA、H&M、GAP、MUJI、M&S、UNIQLO、C&A、MAP、UR、依恋TT馆等十大时尚品牌,此外全球知名服装品牌NIKE、MORGAN、DAZZLE、欧时力、PAGEONE、卡宾、CacheCache也将同时进驻。

当然,汉街绝不只是单纯的购物,作为综合的购物体,美食美饮也必不可少。在汉街,世界著名咖啡品牌星巴克,意大利知名浓缩咖啡品牌LAVAZA、Jamicablue将纷纷入驻。此外,还有十多个品牌首次入驻武汉,包括全国有名的鹿港小镇、青花元年等。而周大福集合店、HAMMAN音像、柏斯琴行、90+红酒、论道生活馆等生活精品类品牌,也是首次亮相武汉。

去汉秀剧场 尽享高雅风

在汉街东段,有一座外形酷似中国红灯笼的建筑,这里将被建成为“汉秀”剧场,其设计者马克·菲舍尔,系全球顶尖设计建筑大师,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伦敦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艺术总监,他曾表示:“汉秀剧场的设计灵感,就是来源于中国的红灯笼”。

除了汉秀剧场,在汉街的西段,万达集团还将投资25亿元,建造全球唯一的电影文化主题公园,总建筑面积达8万平方米,其建设设计者仍为马克·菲舍尔,创意来自楚汉文化的精髓——编钟。主题公园共设计有十个电影科技娱乐项目,有4D影院、5D影院、6D影院、互动影院、仿真影院、黑暗骑乘、室内过山车等。该项目汇集全球最新顶尖电影娱乐科技,堪称“室内环球影城”。

在汉街的中部,还有大众戏台,其间点缀着屈原广场、昭君广场、李白广场、岳飞广场、张之洞广场等,通过纪念湖北历史文化名人,来提高楚汉文化的影响力。

住湖滨酒店 小资又惬意

如此典雅华丽的空间,如果只是浮光掠影,未免遗憾。留下来,住一晚,享受一夜的江城夜色,留下一生难忘的回忆,小资一下,也很惬意。

根据设计规划,万达集团将投资35亿元,在东湖之畔、沙湖之滨,打造5座星级酒店,其中包括两座六星级酒店、一座五星级酒店、两座三星级酒店。五座酒店总建筑面积为22万平方米,共1800间舒适、豪华的客房,可满足各类时尚高端商务人士的住宿。

此外,楚河东段还将规划8栋国际级的超高层甲级写字楼,地上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完全按照低碳、智能的标准设计,使武汉商务楼宇水准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

更令人期待的是,万达集团还将在楚河汉街的两旁,规划四个组团,将在这里打造中国最高水平的超高层豪宅。

可以预见的是,这里除了将被打造成“清明上河图”般繁荣购物旅游综合体之外,还将成为武汉新的经济中心,汇聚全国乃至全球的上万精英汇聚在楚河汉街畔,在这里创业,工作,生活,将这里创造成武汉乃至华中地区的“曼哈顿”。

(《楚天金报》2011年09月27日)

5. 这篇通讯除了主标题外,还有四个小标题,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请作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第一节中有一句话:“从美丽的沙湖驶入碧波荡漾的楚河,就像进入一段怀旧的历史画卷,湖风让人沉醉,古街令人神往。”请简要赏析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第二节中,作者为什么要提及《清明上河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第四节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篇5:实用类文本阅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考纲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要求 2.明晰考查范围,弄清考查重点

3.洞悉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干扰项的设置规律 4.掌握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 教学重难点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命题特点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讲练结合、注重规律归纳 教学过程

一、新考纲解读

2007年高考考试说明对选考内容中实用类文本阅读相应的能力层级说明如下: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1.分析综合 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思想(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命题特点

2007年是新课改实验区高考命题的第一年,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实用类文本的概念,强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体现实用性和应用性的特点,使试题进一步贴近生活,引领学生在学习中关注生活,是新课标实验区试卷的显著特色。往年高考对于实用类文本的考查不多,但代表高考命题方向的上海题从03年开始涉及到实用类文本。下面结合高考试题浅略谈谈实用类阅读文本的命题特点。

所选文章在文体上涉及人物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性论文等,体式较多,这自然为命题提供了广阔的天地。07年课改实验区三套卷所选文体各不相同,广东卷《访钢琴演奏家傅聪》是一篇人物访谈,山东卷《梦碎雅典》是一则新闻,海南宁夏卷《叶圣陶在四川》则是一篇人物传记。而04年上海试题“关于报纸广告的调查”是一篇调查报告。从07年高考试题看,实用类文体阅读侧重考查了以下几个方面:

⑴对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考查。山东卷第19题“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需要考生能够掌握新闻的结构特点,明确各部分在新闻中的地位,才能够准确作答。广东卷第19题“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此题看似单纯地考查整合信息的能力,实际上需要考生掌握访谈文本的特征。访谈从形式上看由一问一答连环下去构成一篇文章,但其问答有互动的因素,并且依靠一问一答推动访谈的进行,每组问题一定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把握住访谈的内在思路,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广东卷第20题“傅雷曾对傅聪说:‘做人,才做艺术家。’从全文看,傅聪认为艺术家应该怎样做人?”海南宁夏卷第16题“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解答两题时,要找出作答区间,筛选有效信息,加以整合,分条表述作答。

⑶对写作技法的考查。山东卷第20题“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解答此题,需要明确全文的主旨中心,考虑此部分内容与主旨的关联之处和它对于表现主旨的作用。

⑷含蓄性语句的理解。山东卷第21题“怎样理解‘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需结合语境,理解此句话的意义和蘊含的感情。

⑸段落之中句子的内部层次。海南宁夏卷第17题“和朱自清见面,叶圣陶为什么会感到‘格外高兴’?他们谈心时为什么能达到‘随意之极致’?”此题属分析原因结果类题,把握句子之间的层次关系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⑹开放性问题。此类题在这三套卷中都作了考查,只是每套题切入的角度略有不同。广东卷第21题“根据傅聪的观点,演奏家如何才能使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不断地发展’,‘不断复活、再生、演变’?”山东卷第22题“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对结尾一句的理解”,两题考查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的能力,并要求考生探究文本中的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答案言之成理即可。这些都有利于更准确地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个性思维和探究能力。而海南宁夏卷第18题属评价性题,整体评价叶圣陶这一人物形象,属半开放性题,需要忠实原文,但考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评价。联系上海往年的高考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今后也很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设点考查:理解文中重点词语(语句)的含义,把握文本结构,鉴赏与文本特征有关的技巧方法,理解语言特色,探讨文本的疑难点,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等。

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复习教案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考纲对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阅读的要求 2.明晰考查范围,弄清考查重点

3.洞悉实用类人物传记文本阅读题干扰项的设置规律 4.掌握解答实用类人物传记文本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 教学重难点

实用类人物传记文本阅读的命题特点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讲练结合、注重规律归纳

教学过程

(一)传记的种类:

1、自传:自述生平的文章。可以是生平事迹的实录,也可以具有一定文学性而不同于自传的小说。

2、评传:全面介绍和评论人物思想、生活和贡献的文章,所写对象大多是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其他著名人物。

3、回忆录:

(二)传记的特点:

1、真实性。文学性传记也要达到艺术真实。(史学性和文学性两种,前者强调事实真实可靠;;后者强调在基本事实和骨干情节是真实的基础上可有一些想象和细节虚构。)

2、概括性。(人物及人物事迹要有选择)

3、通俗性。

(三)考点解读:

1、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

2、在阅读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一定深度的思考与判断;

3、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把握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

4、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能分辨所陈述的客观事实与作者个人所持见解、观点之间的区别及联系;

5、理解传记作者对传主及有关事实所作的分析和评价;

6、通过具体分析和深入思考,能对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作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7、对人物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感悟,能正确认识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各种关系对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8、对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以及作者所持的态度作出自己的评论;

9、能够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从正反两个方面接受有益的启示,形成自我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

(四)题型分析:

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主人公的?

2、主人公具有哪些品质特征?

3、理解句子的含意。

4、请问你怎样评价主人公?

5、文章写作上有何特点?效果如何?

(五)备考策略:

(1)了解传记的有关知识,体会传记与小说、散文等文体的不同。

(2)要抓住文章的叙事和描写中所充分展现出来的人物的个性。对文章中写得生动传神的片断,要反复地诵读、深入体会,把握主人公复杂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对一些时间性比较强的人物传记,可以采取列表格的形式,来达到条理明晰的效果。

(3)把握传记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的艺术特色。可以从事件的叙述、人物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加以分析、比较、概括,从总体上把握作品的艺术特色。通过阅读掌握传记写作中选择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体会传记褒贬鲜明、文采斐然的语言特色,吸收有用的表达方式。(4)探究性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大胆质疑,品味选文的写作方法、语言文字、思想情感、谋篇布局等等,如:这篇文章在写法、语言、形象方面有什么特点?如何评价某个人物?对文中的哪些观点赞成或不赞成,为什么?不同人物、文本对某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如何评价?

(六)疑难突破: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必须从把握人物形象入手来分析、欣赏、评价作品。要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把握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对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

1、要对人物事迹进行概括;

2、分析人物精神形成的原因;

3、自己受人物怎样的启迪;

4、对人生的看法的个性化解读;

5、人物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关系等。

(七)方法点拨:

1、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

2、赏析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性格、精神、思想;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手段;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阐述从文学形象中得到的启迪。

(八)专项练习: 篇目一:《罗曼·罗兰》节选

1.请从精神和作品方面对罗曼?罗兰作出精要的概括。(4分)2.根据作者的表述,请你对《约翰?克里斯朵夫》做出评价。(6分)3.请结合文中划线的句子,谈一下你对阅读意义的理解。(2分)篇目二:《传奇女子——林徽因》 4.本文在表达方式或选材上有何特点?请选择一个方面加以简析。5.作者说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6.文中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花”指什么?“树”又指什么?结合文章中林徽因的经历,谈谈她的具体表现。

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复习教案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考纲对实用类文本人物访谈阅读的要求 2.明晰考查范围,弄清考查重点

3.洞悉实用类人物访谈文本阅读题干扰项的设置规律 4.掌握解答实用类人物访谈文本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 教学重难点

实用类人物访谈文本阅读的命题特点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讲练结合、注重规律归纳 教学过程

(一)文体特征:“访谈”主要指的是对个人或某一事件或者某个问题,进行专题性访问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可以是对新闻人物或时尚人物的报道,可以是对某一新闻事件或者历史事件的采访和记录,也可以是对正在发生的或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某种社会问题的访谈。而在这几种类型中,最常见、报道得最多的是人物专访。

其基本特征:(1)针对性。由于访谈主要是通过对一定的对象、一定的事件或一定的问题,在现实的情景中提问的,因此它的针对性是十分明确的。(2)专题性。对要访谈的问题需要经过高度的提炼,突出某一方面的问题,集中在某一个点上,不能求大求全,否则会影响问题的深入,体现不了新闻的价值。专访的问题多半是带有现实意义的,突出了一定的主题思想内容。(3)典型性。访问的对象、设定的问题、谈论的事件当有一定的典型性,也就是说访谈的内容必需具有代表性。它应该是在一定的起点或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对可以成为“话题”的、新鲜的事实的报道,对大众普遍关心的、能引起共鸣的问题而进行的专访。

(二)考点解读:

1.了解访谈基本特征和主要提问方式。

2.考查个性化的阅读思维方式。3.通过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来分析访谈中的思想内容、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三)考查角度:

1、从访谈中的基本形式和基本特征方面质疑。

2、从文本中的某个典型细节质疑。

3、从文本主题思想质疑。

4、从文本所体现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质疑。

(四)方法点拨:

阅读访谈关键是迅速把握访谈的话题、理清访谈的线索、归纳访谈的主要内容、分析访谈的技巧、评价访谈的收效。

1、如何快速准确地把握访谈的主要进程和内容。

(1)迅速通读一遍全文,把握讨论话题、主要进程、关键内容。

(2)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提问者(访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些主要问题;再阅读访谈对象的文字,大致把握其阐述分析。

(3)重点精读一些提问者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

(4)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与其他类型的文章读解分析方法一样。

2、解题窍门

(1)注意文本题目,能利用文本内容和题名挖掘文本的主题思想。

(2)注意采访者提问方式的变化,提问方式的变化往往是采访内容变化的标志。(3)关注访谈文本的针对性,了解典型细节和基本事实的关系。

(4)关注文本中所体现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并对此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注意:有观点、有事实依据、语言通顺。

(5)如何对访谈进行鉴赏评价

“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包括访谈者的观点和访谈对象的观点,必须认真梳理,全面把握其要素和倾向,能找出他们支持自己相关观点的相应材料,分析其逻辑推理的科学性,然后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高考考察一般会以正面的为主。访谈的题材通常都是名人、大事,与当前整个社会或某些阶层息息相关,因此会产生较大的社会价值和影响。阅读时要将视野扩大,将该访谈放到当时社会的大背景中,联系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主流思想文化、各阶层的关注程度来进行对照,然后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阐释。

“文本的某种特色”主要落实于文本的思想情感、文本风格、语言特色、设问技巧等方面。“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首先要能指出这种特色,然后联系文章说一说文章为什么要营造这种特色,还要进一步指出这种特色的好处、效果或不足,如果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就更好。

(6)如何对访谈进行探究。

“不同的角度”可以是正面的角度、反面的角度,当时人的角度、旁观者的角度等等。“不同的层面”指的是文本可达到的层次,如深层、浅层,实用层面、美学层面、哲学层面;可能涉及到的范畴,如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风俗、娱乐、艺术、行文等。“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就是要尽量多从上述角度揭示更多的内容。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就是要分析归纳出提问者和访谈对象(主要是后者)的人生观,探讨他的人生价值,揭示他的这种人生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在当前社会下有什么积极意义。

“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是考查考生的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质疑精神。要善于对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怀疑、对难点尽量依据文章或借助工具书试图解决,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提出补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观点。要注意的是,高考考查一般访谈对象应该是该领域的专家,必有其独到之处,对其观点不要轻易完全否定。

(五)提问方式:

(1)一般提问方法:要么直接问,要么旁敲侧击。可以细分为:

①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进行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②直问:不转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③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④旁问:有意岔开,先谈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

(2)访谈对象的回答有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访谈要及时抓住新情况,调节控制好访谈过程。使访谈访谈顺利、深入地进行下去。

①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②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领域,避免片面性。

③对比:有时侯,访谈对象就某一问题在回答时的陈述不尽相同,如果发现这样的疑点可以进行对比提问。也可以引入一些其他人同一问题的观点进行对比提问。

(六)专项练习:

篇目一:《永恒的骄傲——凤凰台记者鲁豫采访邓稼先夫人许鹿希》

1、“永恒的骄傲”是什么意思?到底指的是谁的骄傲,为什么是永恒的?

2、这篇访谈中鲁豫用了哪些提问方式,有何作用?

3、在第十四节中有一个细节描写,写了邓先生冲进去检查直接从空中掉下来而爆炸的核弹头的情景,它对表现主题非常有价值,而在第三节中,也有一个细节,就是许鹿希讲邓先生小时候蹬门的细节,这个好像没有什么新闻价值,去掉是否能够使内容更加紧凑,主题更突出?

4、虽然邓稼先先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也为我们国家做了很大的贡献,可是邓稼先先生的成就似乎是建立在家庭的痛苦——特别是许鹿希的痛苦上的,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篇目二:《奥斯卡决胜之前采访张艺谋:得失平常心》

5、访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问,那么,这篇访谈在这方面做得如何?

6、你认为张艺谋对电影的评述可能对中国当前电影产生怎样的影响?

7、张艺谋说完最后一段话后,记者没有作任何评论就结束了访谈,你认为有没有必要评论一下?如果不必要,请说明理由。如果必要,请说明理由并说一说你准备如何评论。

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复习教案

(四)教学目标

1.了解考纲对实用类调查报告阅读的要求 2.明晰考查范围,弄清考查重点

3.洞悉实用类调查报告文本阅读题干扰项的设置规律 4.掌握解答实用类人物访谈文本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 教学重难点

实用类调查报告文本阅读的命题特点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讲练结合、注重规律归纳 教学过程

(一)文体特点

1.调查报告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是根据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某一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按调查报告的性质和内容,一般可以划分为综合调查报告、典型调查报告和专案调查报告三类。

2.一般来讲,调查报告的结构,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开头:就调查的一些情况作简要的说明,比如说明调查的目的、对象、经过、时间、方式、方法和结果等。这样做,有利于作者展开和读者理解整个调查报告的内容。还可以在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写一个类似于消息的导语一样的文字,提示一下全篇的主要内容,使读者先形成一个总的印象,以便迅速把握全文的中心。

主体:调查报告中关于事的叙述和议论主要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地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在内容安排上,主要是采取纵式、横式和对比三种结构形式。

①纵式结构。按照调查的顺序、时间的顺序或是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过程来写。这种纵式结构比较简单,适合表达线索单

一、内容集中的报告内容。它的特点是内容连接贯通,结构条理清楚。

②横式结构。可以按调查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加以叙述和说明。这种结构比较常见,它的特点是从几个不同的角度、侧面回答问题,论述比较全面、透彻,适合表述问题比较复杂,内容层次多的报告内容。写作时要注意安排好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清并列、从属、主次关系。

③对比结构。即把两个不同对象加以对比写。从自始至终的对比中让人们认识到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做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结构安排上的对比是为了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对比,使读者在对比中肯定所是,否定所非。

主体部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结构,都应该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密,层层深入,以更好地表现主题。

结尾。可以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也可以是展望未来,提出希望;可是归纳主题,强调意义;也可以没有明显的结尾,全文由总到分,说完了事。结尾要简短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既不可草率从事,也不可画蛇添足。

3.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1)材料真实。报告中所运用的材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确凿无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不能虚构,数字必须准确,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这是调查报告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

(2)对象典型。调查报告反映的对象多种多样:正确的、反面的、现实的、历史的、个人的、单位的等事实都可以作为被调查对象,写进调查报告。但不管从哪方面取材,都必须注意典型性。只有被反映的对象具有典型意义,调查报告才真正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3)叙议结合。调查报告以介绍事实材料为主,运用叙述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发展和结果交待清楚,但它不是运用文学具体描绘和形象刻画,是让读者具体了解经验成功之处或错误失误之处,所以要运用材料叙述来说明问题。为了揭示事物的本质意义,表明作者的主观见解,在叙述的过程中,作者往往要进行一些议论。但这种议论只能是“画龙点睛”的,要恰到好处、点到即止。

(4)针对性强。调查报告反映典型,具有面上的指导作用,因此它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它必须有针对性进行调查研究,对经验或教训作认真细致的分析总结,指导群众去弄清他们都关心的事情或解决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方法点拨:

1.快速准确地把握调查报告的内容。

(1)迅速准确阅读文章第一段(开头部分),把握调查的对象、内容。

(2)阅读全文,了解清楚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注意事件的细节。

(3)重点精读一些调查者总结收集的数据,调查者发表议论的部分,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4)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与其他类型的文章读解分析方法一样。2.注意调查报告中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调查报告是在叙述中把观点表达出来的,即在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得出观点。因此,我们要注意在阅读中把握好文章中的材料与观点的统一问题。

(1)运用一个或几个典型材料说明观点。我们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同时也要注意材料内部的相互逻辑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说明观点。

(2)运用对比的材料来突出观点。这种对比,可以今昔、新旧、正反和成败等的对比。通过不同事物不同方面的对比,能够更好地突出事物特点,更好地划清是非界线,突出观点。对比还可以是具体的事实,也可以是统计数字、百分比。

(3)用精确的数字来直接说明观点。基本统计数字、百分比,都可以反映事物的面貌和实质,可以增强说服力。在运用统计数字说明观点时,要注意它的精确性,要实事求是,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运用时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力戒盲目堆砌数字,淹没观点。

调查报告可以先摆材料后提观点,也可以先提观点再用材料加以说明。有时虽不明显地提出观点,但可以从阐述中看出观点。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一定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的高度统一,以便更好地表现主题。3.调查报告的鉴赏评价。

“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主要是调查者的观点,必须认真梳理,全面把握其要素和倾向,能找出他们支持自己相关观点的相应材料,分析其逻辑推理的科学性,尤其是对调查报告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高考考察一般会以正面的为主。调查报告的题材通常都是针对性极强的,与民生、社情、当前整个社会或某些阶层息息相关,因此会产生较大的社会价值和影响。阅读时要将视野扩大,将文章放到当时社会的大背景中,联系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主流思想文化、各阶层的关注程度来进行对照,然后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阐释。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同“访谈阅读”)4.如何对调查报告进行探究。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同“访谈阅读”)“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就是要分析归纳出调查对象的人生观,探讨他的人生价值,揭示他的这种人生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在当前社会下有什么积极意义。如果是事件调查,则更多应从时代精神的角度进行探究。

“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同“访谈阅读”)要注意的是,调查报告本身是一种极具科学性的文体,它是在事实的基础上得出观点,调查的结果本身就极具科学性,一般不能轻易否定。

对调查报告进行探究,应更多地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运用一些社会学的原理,关注民生、经济,有时可以从自身的角度来对问题进行实例分析。

(三)专题练习: 篇目一:《大学生怎样离校》

1.本文中多次出现的“一屋不扫”一词,具体的内容是指什么?请你简要概括。2.本文作者对大学生应该如何离校经过调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请分点列出。

3.本文就大学生离校时出现的一系列不文明的举动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调查,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有人认为,不管是谁,只要是做出不文明的事,就应该受到惩罚,大学毕业生破坏公物也不能不追究责任;也有人认为,大学生毕业生离校时的不文明现象存在多年,这说明我国的高校在管理上还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请作简要分析。120字左右。

篇目二:《知识与财富决定生活满意度与乐观度》

4.这份调查报告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调查的?是怎样整理、归纳调查所得到的材料的? 5.本文的开头部分为什么要详细说明样本抽查的形式与方法,在数据材料的运用上,本文有什么特点?请你结合文章,进行简要分析。

6.本文在文末得出了调查的结论:知识与财富决定生活满意与乐观度。有人认为这一结论是在对事实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并根据大量的数据分析而得出的,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也有人认为,对生活的满意与乐观度是一个社会综合问题,它应受到诸如经济情况,社会地位,人的心理心态,甚至是社会保障机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从知识与财富入手不能说明问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分析。

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复习教案

(五)教学目标

1.了解考纲对实用类新闻(通讯、特写)阅读的要求 2.明晰考查范围,弄清考查重点

3.洞悉实用类新闻(通讯、特写)文本阅读题干扰项的设置规律 4.掌握解答实用类新闻(通讯、特写)文本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 教学重难点

实用类新闻(通讯、特写)文本阅读的命题特点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讲练结合、注重规律归纳 教学过程

(一)通讯的种类、特点和作用:

1.通讯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深入而又生动形象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等。

(1)人物通讯。是以人物的思想、言行、事迹和命运为报道内容的通讯。人物通讯并非仅仅 是“名人通讯”,报道对象的选择取决于其蕴含的新闻价值,一般来说人物必须具有先进性 或典型性。在取材上可写“全人全貌”,也可截取片断着重写人物的某个侧面或阶段。此两 类一般以人物的“行”为主,而“人物专访”则以写人物的“言”为主。通过记者的专访,记述人物的谈话,从而揭示其精神世界。

(2)事件通讯。是以具典型意义的事件为报道对象的通讯。事件通讯时效 性较强,它围绕中 心事件选材,虽不着力刻画人物,但往往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一群人或一个集体。所以它通过 较为详尽地展示事件的完整过程,挖掘其意义,揭示其本质,进而反映社会风尚,弘扬时代精神。

2.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1)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从内容方面看,消息大多是一事一报,而且只报道新闻事件的大致情况,如果有细节也 是非常少的。而通讯报道的可以是一人一事,也可以涉及众多的人物和事件。同时,通讯十分重视细节的刻划,在一篇通讯中往往有大量的细节,能以小见大,在细微处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形式,一般是指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方式。从结构上看,消息是一种程式化的文体,它的外部结构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组成,标题、导语又都有一些常用的模式。消息的写作,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着固定的模式进行操作,创造性只体现在一些局部性的地方。而通讯则不然,它的写作跟一般的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另外,消息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也都有一定的程式性。在表达方面,消息主要用叙述,别的表 达方式用得很少。在语言上,消息运用词语的直接含义,显得简洁朴素,循规蹈矩。而通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语言常有新颖独特的创造性运用,显得溢光流彩摇曳多姿。这在关于孔 繁森事迹报道的消息和通讯的比较中能够明显见出。

(3)在写作技巧 上,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这里所说的写作技巧,含义较广,包括虚实相衬、对比烘托、铺垫弄引、设置悬念、欲擒故纵、欲露先藏、欲扬先抑、曲径通幽、断续反 跌等多种表现手法,也包括比喻、对偶、排比、夸张、比拟、起兴、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这些手法,消息也是要运用的。但是,由于消息简洁朴实的文体本性所限制,消息对这些手 法是在合适的地方偶尔一用。通讯则不然,为了能够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生动性,它常常综合使用以上多种写作技巧。

(5)风格上,消息朴实,通讯富有文采。手法的不同自然会造成风格的不同。消息一般没有文学性,朴素实用。通讯则有较强的文学性,生动活泼而富于文采。在一期报纸上,只有消息的凝重则不够活泼多样,只有通讯的文采则不够朴素踏实。这两种不同的风格是各有所长的,二者之间的相互映衬和相互补充,使新闻媒体的面貌臻于完美。

3、通讯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新闻细节(2)使新闻具有感染心灵的艺术品格

(3)在消息不能有所作为的地方发挥作用。例如,一个平平常常的劳动者,在平平常常的一天之中度过,这其中有没有新闻呢?按过去的眼光来看,没有新闻,可是在现代记者的眼中,它很可能是有价值的新闻。中央电视台“ 东方时空”栏目中的“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那些出现在其中的普通百姓的普通生活,如果用消息的形式去报道,很可能无话可说——除了琐琐碎碎的细节之外,并没有什么能够惊动世人的“新闻事件”。可是用通讯的形式写出来,就可以是十分动人的。有一些当代的记者,把眼光盯向普通人的生活,有的还整天整天地跟随 卖豆腐的小贩、擦皮鞋的小姑娘、公共汽车的售票员、传呼台的传呼小姐等,跟他们一起劳动一起生活,感受他们的生活艰辛和喜怒哀乐,然后写成通讯发表。这样的新闻有时更为感人。

(二)方法点拨:

1、区分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抓住中心事件,把握人与事的关系。

2、注意通讯的选材特点。点面结合,详略处理,正面侧面等。

3、表达方式的运用。记叙、议论、描写等以及相关修辞的运用。

4、组织材料的常用顺序与方式及行文的结构安排。

(三)专项练习: 篇目一:《20年固守白宫门外,这个女人要干什么?》

1、试分析用“20年固守白宫门外 这个女人要干什么”为题的好处。

2、特写,作为一种新闻体裁它多用描写的表现手法,用画面和行动讲话,极少议论。文中划线句子是怎样体现这一点的?

3、新闻讲求时效性,这篇文章却选取了20年间的事件,这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篇目二:《安徽淮北招商项目接连搁浅 决策为何连连失误》

4、试析本文标题(含小标题)使用上的特点与效果。

5、文中多处简洁的描述,看似平淡却意蕴丰富,启人联想与深思。请对“然而时隔半年,“绿色家园”成了半拉子工程,打基础留下的大坑像是几个深深的问号,至今静静地躺在那里。”、“ 画在纸上的绿色家园”两个句子分别作简要评析。

篇6: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阅读

传记阅读关键词:思路 事迹 性格品质 态度 意图 启示

一、09年新课标《考试大纲》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二、新考纲对传记的阅读要求是:

⑴ 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⑵ 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⑶ 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⑷ 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⑸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

三、传记的文体知识

1、定义:一种对人物(传主)的生平事迹作真实记录的记叙文体。

2、特点:真实与感人。

①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

②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真实是传记的生命。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③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

3、要求:A、叙言录行;B、选材典型; C、重视细节描写。

4、传记的类别

自传——语言或亲切自然或幽默调侃,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 他传——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评传——记叙与议论各半,注意整合评价议论的文字

四、阅读传记作品的要求

1、勾划评价性的语言

2、标注作者引用的事例

3、分析层次,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作传手法

五、传记作品训练有哪些设题方式?

1、结合全文,概括要点。

2、理解重点词或句子的含意。

3、文章写作上有何特点?效果如何?

4、主人公具有哪些品质特征,人物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5、读了此文你有什么感想?传主的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探究)

六、如何阅读传记作品?

1、理清思路,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概括传主事迹成就,分析传主的性情品质。

3、找出作者的评论,分析作者的态度。

4、分析写作特色,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5、个性化解读传主品质,并拓展延伸。

七、传记阅读方法解说

1、如何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注意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

这类题目通常是简答题,要注意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归纳出观点,并举出文中的具体例子加以分析论证。

2、如何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文本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①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②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3、如何对传记进行鉴赏与评价和探究?

学会鉴别传记材料。在阅读时,要注意鉴别材料是否恰当,即作者选取的材料是否能充分表现传主的特点,从这些材料里面是否能得出令人认同的推理、判断或结论。

对传记传主作出评判。一部传记里面既包含传主的立场,包含传记作者的立场,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有自己的立场。读者要学会站在一定的立场上对传主立场、传记作者立场做出适当评判。在阅读中,可以从作者对材料的选择和叙说的方式上来体会作者的观点,然后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作出评论,通过对传记的阅读要认识传主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所产生的正面作用或负面影响,评价其功过得失。这类题目通常是论述题。答题应像写作一篇小的议论文,首先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大胆而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要结合文中的事例、细节加以分析论证,最后再次表明观点。

八、表现手法

1、人称①第一人称(自传)---指文本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方法。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②第三人称(他传)---是指作者以局外人的视点进行叙述的笔法。

作用: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2、顺序:

⑴顺叙---对人物和事件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这种叙述方法能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⑵倒叙---先写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后写事件经过。

作用:这种叙述方法可以造成悬念、埋下伏笔,以吸引读者,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⑶插叙---叙述主要事件时暂时中断线索,插入另一件事。

作用:可以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对主要人物的身份、性格作简要介绍。

3、描写

①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作用:⑴渲染气氛,烘托传主心情; ⑵展示传主性格;⑶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②环境描写: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作用:⑴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增加事情的真实性;⑵渲染气氛,烘托传主的心情;⑶寄托传主的思想感情;⑷反映传主的性格或品质。

③细节描写:指对生活中那些细致而又特别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节所作的特写式描写。

作用:刻画传主的形象,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再现传主所处的典型环境和所表现的典型性格,呈现传主的内心世界,展现传主的精神品质,增强传记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4、修辞

排比:可以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气势或感染力。

引用:①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②传记写作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

③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反复:的作用就是强调、突出重点,抒情感染力强;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5、结构

⑴从选材剪裁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⑵从结构安排角度: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烘托铺垫,前后呼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九、人物传记探究题设题角度:

1、传主人物身上表现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社会影响角度)(篇)

2、传记文本独特的表现技巧和艺术特色;(写作艺术角度)(线)

3、传记文本独特的社会价值。(选材角度)(线)

4、探究文本中的疑点、难点和空白点,提出自己的见解。(点)答题角度:

对人物(高考选材可能是正面人物题材)的探究评价: 辩证分析:

1、主观思想——客观成就

2、先天禀赋——后天历练、个人——时代(集体、祖国)

4、平凡人生(不拔高)—伟大人格(不溢美)对作品艺术和社会功用的探究评价:

A 是否负面?(为人之常情、认知规律)B 是否利于塑造人物形象?

1、联系文体特点(传记的真实性、文学性、概括性、通俗性)

2、联系文本主题分析(写作意图:塑造怎样的人物)

3、联系人物表现分析(如动作、语言、心理等)

上一篇:求职信自我介绍下一篇:国培计划体会:尊重学生 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