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长篇小说阅读感慨

2024-05-15

活着长篇小说阅读感慨(共11篇)

篇1:活着长篇小说阅读感慨

打开书的第一页,浓浓的乡土味就扑面而来——傍晚到来时,坐在农民的屋前,看着他们将提上来的井水泼在地上,压住蒸腾的尘土,夕阳的光芒在树梢上照射下来,拿一把他们递过来的扇子,尝尝他们盐一样咸的咸菜……非常写实的文字,不假修饰,可是却吸引你在貌似波澜不惊的文字旅行中,继续前行。

本书讲述了主人公福贵,好赌成性,最终将祖业输光而气死了父亲后,沦为靠租地为生的佃农。在给母亲请医生的时候在混乱中被拉了壮丁去打仗,辗转生死回到家乡,母亲已经死了,只剩得妻子家珍带着一双儿女为他守候着家。不幸的是女儿因高烧成为聋哑人,好在一家人总算又团聚了,虽然为吃饱饭发愁,为儿子念书也曾把女儿卖给别人家一阵子,可是一家人你心疼我,我爱护你,也算过了一段略微平静的日子。可惜,在以后几年的日子里,因种种不幸,他先后失去了儿子有庆,女儿凤霞,妻子家珍,女婿二喜,还有可爱的外孙苦根。后来,福贵就只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的活着。

挣扎着读完这本书,静悄悄且无力的倒在床上。整部作品,环绕在我脑海中的,就是一条死亡的线,而福贵,就听天由命的承受着这巨大的苦难,无法想象。面对生命,轻易的一个死字,似乎便完结了平凡人最平凡的一切。但是,余华却是用了最简洁的两个字,让我去感受去思索去回味这沉甸甸的“活着”。活着是什么?活着就是为了看见死亡认识死亡承受死亡吗!在生与死的无常中,我们能抓住的是什么?

至今仍心戚戚然。其实很想和学生谈谈这本书,可是,很怕。怕回味情节,怕思索作品的意义乃至因怕而抗拒理解作者,这是我在初读作品很长一段时间后的感受。可是不得不说,这本书好像被压在心底的某一角落,时不时就会露个头,让我在生活的洪流中,一边经历,一边理解:生活,既是魔鬼,也是天使,表面看起来是一条静静流淌的河,而暗地的波涛汹涌却一刻也不曾停止。

二读《活着》,一蓑烟雨,任平生暑假,流连在书店里,赫然发现在当代文学栏目里,有一个书架全都是余华的作品。《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兄弟》,还有《活着》。站在书架前,突然感受到这位作家确实是拥有独特的陈述方式和笔法,让我在畏惧中产生抗拒,但在心底里对作品产生敬畏之心。不由自主,有了再读《活着》的渴望。

我读到了一个广阔冗长的历史背景:从国民党统治后期到解放战争、土改运动,再到大炼钢铁运动,自然灾害时期,福贵的生存环境无一不是孕育苦难的“熔炉”,从大富大贵到赤贫如洗,各个战争和运动给他带来了窘迫和不幸。

我看到了真情时时刻刻的存在:家珍不离不弃的守候,有庆和苦根的懂事孝顺,凤霞与二喜朴素厚重的爱情,如一股股清凉的小溪,让我们在沉重中感受到轻松,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我悟到了动荡与苦难中,平静与快乐仍是活着的主旋律。凤霞让别人领去才几个月,她就跑了回来。凤霞回来时夜已经深了,我和家珍在床上,听见有人敲门,先是很轻的敲了一下,过了一会又敲了两下。我想是谁呀,这么晚了。爬起来去开门,一开门看到的是凤霞,都忘了她听不到,赶紧叫:“凤霞,快进来。”我这么一叫,家珍一下子从床上下来,没穿鞋就往门口跑。我把凤霞拉进来,家珍一把将她抱过去呜呜地哭了。……凤霞躺下后,睁眼看着睡着的有庆好一会,偷偷笑了一下,才把眼睛闭上。有庆早晨醒来一看到他姐姐,使劲搓眼睛,搓完眼睛看看还是凤霞,衣服不穿就从床上跳下来,张着个嘴一声声喊:“姐姐,姐姐。”随着一家人含着眼泪的笑,我的眼泪也跟着扑簌簌的掉,心里欢喜的不行。活着是一个过程,在累与泪的跋涉中,不离不弃的是温情和微笑,所以,风来,我们可以逆风而行;雨来,我们可以迎雨而笑。风雨之后,潇洒纵横。活着或许不简单,可活着,也不单调。

三读《活着》,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苦根死后的第二年,老人福贵和他从宰牛人手中买下的一头老牛相依为命,老人给老牛起名叫福贵。

每天耕田回家时,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我听到老人对牛说:“今天有庆、二喜都耕了一亩,家珍、凤霞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话还得说回来,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也是尽心尽力了。”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默念着这句话,一缕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霞光在天际渐渐隐去。一个扛着犁耙的老人,拉着牛的缰绳慢慢走去的背影与暮色融为一体。

想起福贵说做人还是平常点好,寿命长。以前觉得福贵既可怜又冷酷还是个糊涂人。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要那么长的命干嘛吗!眼看着一个又一个亲人离自己而去,掏心挖肺的苦楚难道还没有受够,活那么长又有什么用?现在读起此句,虽然忍不住还有凄楚之感,只是内心更多了敬重。所有的痛苦都能扛得起,所有的重压都承受的住,在饱经沧桑百转千回的挣扎后,仍然充满了对活着的期待,仍能够守望着对亲人的怀念而平静的活着,还能用怀念的方式让已经逝去的人长存于世。

我知道,福贵的一生充满血泪悲苦,于苦难中挣扎,于挣扎隐忍,于隐忍中坚强,于坚强中宁静。也许我眼中的他是苦难中的幸存者,相对于其他人,他是不幸的;而对于他自己,他苦熬的一生,或许更多的感受到的是生活的快乐和幸福。我看到的是活着的过程,他则享受的是活着的过程。我用眼,他用心。

读一本书,需要的时间不长,但读懂这本书,我相信还需要岁月的沉淀。

篇2:活着长篇小说阅读感慨

《活着》通过“我”一个收集民谣的年轻人与“福贵”,一位经历过穷困潦倒,生离死别的老人的谈话,道出了主人公“福贵”历尽沧桑的人生故事。故事以描写老人神态动作,以及周边的环境为过渡连接,一个感性的故事倾泻而出。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福贵的一生。在我看来是悲喜交接,沉郁淡忘,最后平淡而终的。生于富贵之家,吃喝玩乐赌嫖无所不做。把百亩良田的家业输掉,从此一败涂地。躲过铲除大地主,战事的厄运。勤勤谨谨,有懂事的儿女一双,温柔贤淑的妻子,困窘也算其乐融融。而命运之神并没有因此降临。一家六口人,前后相继地死去。家珍得软骨症而死,有庆因被过量抽血而死,凤霞难产而死,二喜辛苦劳作意外死在岗位上,而最让人揪心的是福贵抱有唯一希望的外孙,因吃太多的黄豆而撑死了。最后我们看到的陪伴福贵的只有一头跟他一样老,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去的老牛。

诚然福贵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但我不得不为他活着的勇气,活着的坚强致敬。他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一个老人活了大半辈子,亲手埋葬了他挚爱的每一位亲人,然后剩下他自己。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伤痛,而他却可以如此平淡的讲叙他一辈子的故事。陶醉于故事中,像回味着他的一生。那是属于他独特的一生,就算是悲痛也是珍贵的难忘的回忆。他不介意别人知道他的伤痛,因为在他看来那过去的一切都已化为可以美丽的传说。淡淡回味,那就是他无悔的一生。在他挚爱的亲人活着的时候,他深深地爱着他们,他们用他生命的全部,努力着,奋斗着,为了生存,为了他的亲人更好地生活。他没有干过滔天的坏事,甚至小恶也不曾多犯。他不奢求荣华富贵,只求一家人平平安安,永远在一起。命运弄人,他最终没有完成他这一生唯一的愿望。在所有人离他而去以后,或许他的人生不再有什么意义。颓废,绝望这些名词此刻用在他身上再恰当不过。然而,他并没有选择逃避人生,他活着,安然恬静地活着。不为什么,只为好好珍惜上天让他在世上活着的每一天。主人公大悲大喜过后淡然让人肃然起敬。

在我看来,“活着”是那么一个简朴是在而又深沉的词语。特别在我经历过亲人的离逝,看多了离合聚散后。当上帝赋予我们生命时,我们尚不知道何为活着。到我们渐渐成长,我们甚至一度迷糊,轻言生死,不知道为何而活着。而更多的,直到我们死的那天我们也不曾清楚活着为何。不管是浑浑噩噩,还是意气风发,为生活而活着,为自己而活着,为希望而活着。活着很好。死或许可以摆脱一切的痛苦。而只有活着才能真正地体会生活。只有活着才能欣赏初升太阳的美丽。活着是一根连着希望的线。千丝万缕的神经星罗密布,敏感的感知着这世界的苦与乐。而这也就是人生,也便是生活,可以痛并着快乐着。

篇3:活着长篇小说阅读感慨

小说《活着》名为“活着”, 但却给读者讲了一个充斥死亡的故事。整部作品从福贵的爹经受不住徐家在自己手里败落变得一无所有的打击而气死开始, 就一直充满腥风血雨。作者用紧凑的笔法为我们接二连三地铺开了10个人物的死亡:福贵的娘、老全、龙二、有庆、春生、凤霞、家珍、二喜以及最后的苦根。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将人生之大不幸集中到一个人身上, 十分极端地为我们作了一个归谬, 即福贵这个经历过家破人亡、枪林弹雨、人性缺失等种种可怖的时代和命运的人依然还能“自鸣得意”地讲述自己的故事, 那我们呢?所以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 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这种将问题推向极端化的思维方式以及近乎绝情的叙述方式毫无疑问让人感到震撼, 因为那是生命的震颤。但是与此同时也更加引起人们的反思:人的一生, 从传统的逻辑上讲就是一条直线, 那么每一分每一秒都是这条直线上的点, 它们是平等的, 没有差别的, 生和死同人生当中的任一时刻一样, 我们都只经历一次。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明白, 但是我们仍然更加在意生和死这两个点, 那是因为我们人为赋予了生和死特殊的含意, 使得这两个点别具一格, 所以自然而然生和死在人们心中就被放大了。生是喜悦的, 因为它代表着新生命的降临, 代表着新一代的希望;而死是丑陋的, 因为我们惧怕它, 因为它离我们太过遥远以至于我们对其一无所知。然而作者却在作品中借福贵之口对生与死进行了解构:福贵说, “我的一双儿女都是死在生孩子上的, 有庆死是别人生孩子, 凤霞死在自己生孩子。”这也就告诉我们, 在作者看来, 人生并非是单一的一条直线, 它实际上是一个圈, 生与死交织着, 两者同样地令人喜悦, 也同样地令人悲伤, 在悲伤中蕴含着喜悦, 在喜悦中孕育着悲伤, 我们为两者付出的感情没有任何差别。所以作者是平和的, 他能冷静地让主人公福贵经历常人所不能经历之痛, 逐渐以一种包容的心胸对待生死, 而读者也在这样一个过程里和福贵一起慢慢走向平和。

有些观点说“福贵对于亲人死亡, 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淡定, 毫无抗争意识”、“这一文化偶像是否也同样代表中国人身上一直难以改变的国民劣根性———麻木、忍受、无抗争”。实则不然, 我们不妨看一看福贵在亲人和朋友死去时的情感状态:

(1) 我爹死后, 我像是染上瘟疫一样浑身无力, 整日坐在茅屋前的地上, 一会眼泪汪汪, 一会唉声叹气。 (父亲死时)

(2) 春生先哭了, 春生一哭我也忍不住哭了。 (战友老全死时)

(3) 我站在门口脑袋一垂, 眼泪便刷刷地流了出来。 (母亲死时)

(4) 我往家里走去时脖子上一阵阵冒冷气。 (地主龙二死时)

(5) 我一下子就看不见医生了, 脑袋里黑乎乎一片, 只有眼泪哗哗地掉出来。 (儿子有庆死时)

(6) 一个人命再大, 要是自己想死, 那就怎么也活不了。我把这话对家珍说了, 家珍听后难受了一天。 (春生死时)

(7) 我站在雪里听着二喜在里面一遍遍叫着凤霞, 心里疼得蹲在了地上。我的心里就跟结了冰似的一阵阵发麻, 我的一双儿女就这样去了, 到了那种时候想哭都没有了眼泪。 (女儿凤霞死时)

(8) 家珍说到下辈子还要做我的女人, 我的眼泪就掉了出来, 掉到了她的脸上。 (家珍死前)

(9) 我一听到二喜出事了被送到医院里, 马上就哭了。 (二喜死时)

(10) 我慌了, 在床上坐下来想了又想, 想到苦根会不会是死了, 这么一想我忍不住哭了起来。 (苦根死时)

从以上十次死亡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 福贵从未麻木过, 他的眼泪是流不尽的大海, 亲人的死会让他痛得潸然泪下, 仇人的死会让他吓得屁滚尿流。死亡是必然事件, 没有人可以逃脱岁月的手掌, 但是何时死如何死是偶然的, 所谓命, 就是对不可知的偶然的结局赋予必然的哲学意义。福贵对命的抗争就是好好活着, 小说中或是借他人之口或是他自己感悟都提到了这一点:“我对自己说:‘这下可要好好活了。’”这是龙二死后福贵说的一段话;“我又放心不下, 对他说:‘春生, 你要答应我活着。’”所以我们看到, 即使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 他也从未想过放弃生命, 依然与他的老牛福贵一起好好地活着。他对死亡并非不畏惧, 而且害怕得要命, 但他只是静静地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从容而淡定, 他甚至为以后埋葬他的人准备了十块钱。因为他知道自己逃脱不了, 所以才更加平和, 敢于直面死亡, 但这绝不是麻木的、无抗争的表现。好好活着, 就是他的抗争, 是一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对命运的抗争!

由此可见, 正如作者在中文版序中说的那样, 这篇文章写的是“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它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 活着就是活着, 不需要任何理由, 活着是一种生存状态, 更是一种超然的生活境界, 好好活着才是人生的王道。

二.电影《活着》

虽然电影《活着》的叙述并不似小说那样深刻地诠释了活着的本质, 但是它却更贴近大众的现实生活。可以说小说《活着》是一位老者回顾一生的感慨, 而电影《活着》则更多地寄托了对下一代能更好地活着的希望, 融入了导演对于怎样活着这一命题的思考。所以我认为, 电影对作品进行了一定的再加工, 但是主体上还是忠于小说的。

电影对小说的忠实不胜枚举。首先在内容情节方面, 福贵输光家产、当兵、有庆被压死、凤霞难产死等等在电影中都有体现, 大体框架是一致的, 此处不作赘述。这里要强调的是, 在故事发展的节奏上, 电影也与小说暗合, 只是小说中故事叙事者福贵被“我”打断在电影中是由音乐来完成的。小说中的二重叙述即“我”的插入在书中一共有4次 (除故事讲述的开始和结束) , 分别在第34页、第67页、第126页和第166页, 与之相对应的情节是家珍被父亲接走, 龙二之死, 有庆之死和家珍之死。这几个情节在全书中起到推动故事发展和人物心理转变的作用, 十分地重要, 而电影中在这几个情节结束时也都响起了由二胡和唢呐演奏的主旋律, 凄婉而悲凉的高亢, 那是一次次生命的呐喊, 是主人公对生活真谛的领悟。可见电影虽然改变了叙述方式, 但是节奏上还是遵循了原著, 这充分说明导演对情节的理解和作者是一致的。

但是电影说到底还是导演对剧本的再创造, 所以它没有完全照搬照抄。电影和小说相比突出了事件背景, 并且把整个故事符号化, 从而削弱了小说的极端性, 使之成为当时背景下一个普通的、正常的、普遍的事件。

某些观点说“电影的政治化取代了小说人性化的叙事”, 不免有些曲解了电影。导演在采访中曾说到, “余华的《活着》实际很荒诞, 而且戏剧性很强, 而我那时正想用最朴实的手法, 以平常人的心态去拍平常人的故事, 以此对自己来一次彻底的‘反动’。”我们不妨从以下两点来剖析这个观点:

第一, 政治背景在电影表现中被突出了, 但这并不是导演要展现的重点。

我们都知道, 电影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种时空艺术。电影区别于单纯的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关键在于它的特殊时空综合性, 即它是一种一维时间二维空间的特殊三维艺术, 也就是说在荧幕这个二维平面上按时间顺序发展的故事投射在我们人脑中形成了三维的空间概念。需要说明的一点是, 这里所说的时空维度是作品存在方式的时空维度, 而不是作品表现的时空维度。这就告诉我们, 电影在场景设置上不可能像小说一样一句话带过, 它需要一定的现场还原才能给接受者直观的印象。《活着》的历史背景本来就比较敏感, 它极易被理解为对大跃进对文革的批判, 所以当导演在电影中明确突出了40年代、50年代、60年代和以后这四个时间段, 就更加容易遭到误读。从其对小说最大的改动部分———结局来看, 电影的结局是福贵、家珍、二喜和馒头三代四人一起吃饭, 这是一个平凡又普通的场景, 然而对于小说里死了所有亲人的福贵独自放着牛的画面来说要温馨得多。同时, 老中青三代人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传递, 尤其是孙子馒头 (苦根) 的存在让我们看到活着的希望, 电影中也多次提到“鸡养大后变成鹅, 鹅养大后变成羊, 羊养大后变成牛”。这告诉我们, “希望”不仅在于我们能活着, 并且能活得更好。电影最后福贵也对馒头这样说:“馒头长大了就不骑牛啦, 就坐火车, 坐飞机, 那时候啊, 日子就越来越好!”由此可知, 导演意在描绘特殊年代下人们的普遍生存状态, 其最终目的还是想让接受者回归到对于生命本质的思考, 感受到生活的希望, 而非简单地向读者介绍一段苦难史, 批判一下政治对人的扼杀。

第二, 小说中对政治背景的描写不可忽略。

相较于电影, 小说中的政治背景似乎是被淡化了, 作者是在平凡朴实地为我们叙述一个自己的故事。可是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 那这个背景的存在与否就不重要了, 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个故事独立出来, 变成一个天煞孤星的顽强奋斗史。然而作者却偏偏要把故事设置在那样一个年代, 可见必定是有其用意的。首先, 那样一个年代是主人公福贵们命运悲剧性的来源。福贵早年被抓壮丁是因为战乱, 在战争中他痛失了战友, 也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他经历了无数劫后余生, 对活着也就有了更加热切的渴盼, 这是很典型的“福贵们”的经历。后来儿子有庆死在给县长女人生孩子抽血上, 医生只说了句“胡闹”就去看县长的女人了, 这带有很明显的中国特色唯官是从的色彩。另外政策的颁布对民众的生活也有着直接影响。福贵去城里看凤霞的时候这样说道, “好在那时是人民公社, 村里人在一起干活, 我用不着焦急。”足以说明福贵也钻了很多制度的空子, 于他自己来说是有利的。但是制度不会一成不变, “我跟苦根在一起过了半年, 村里包产到户了, 日子过起来也就更难。”作者在这里轻描淡写地说日子艰难, 完全是一笔带过, 但是这正是苦根最后被撑死的根本原因所在, 而且前后相似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制度的变迁。可见制度和政策对于靠天吃饭的!再有, 在这样的背景下所造就的如今的福贵更让人顶礼膜拜。50到60年代正是中国最黑暗最难熬的年代, 这样一个年代都能熬过去的人还有什么熬不过去呢?

综上我们应该明白, 电影实质上是对小说的一点补充。小说里向我们展示的活着是无理由的, 是极端的, 但又是质朴的真理;而电影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平常人, 一个普通人, 还应该看到生活中的希望, 那样我们才能活得更好, 所以电影为我们描绘的就是生活在苦难时代的人的生活态度的一个典型, 那就是福贵。

三.结语

同样地描写《活着》, 作家和导演给出两种不同的方式, 但是其终究也只是让我们看到了活着和怎样活着的一种。然而一个个偶然性使得没有两个人能拥有相同的命运, 所以每个人对“活着”的理解都不尽相同。说到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考, 到底要以何种方式、何种态度存世, 还看个人自己的选择。

摘要:余华的《活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活着”本身的故事, 主人公福贵在极端的不幸之下仍然保持着的乐观的生活态度给人带来久久的震撼, 并且长时间地郁结在胸中。而张艺谋的《活着》讲述了特殊年代下人们的普遍生活状态, 意在引发人们对怎样活着, 怎样活得更好这一命题的思考, 相比之下更加贴近生活, 贴近大众。然而无论是余华还是张艺谋的《活着》, 都促使受众思考自己应该以何种方式存世。

关键词:余华,张艺谋,《活着》

参考文献

[1]余华:《活着》, 作家出版社, 2012年8月第三版.

[2]李尔崴:《直面张艺谋》,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2年1月第一版.

[3]黄宇:《如何“活着”——论余华长篇小说人物对“苦难”的抗争意识》,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电影评介》[青年文学家2012年04期].

篇4:余华小说《活着》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生命意识;小说《活着》;福贵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活着”原本是中国人的一种最朴素的生存愿望,也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生存要求。但是“活着”的背后,又分明地洋溢着一种对生命的感恩,也折射出一种对命运的自然承受。余华正是通过《活着》强调了他“受难”主题中所谓的“人对苦难的承受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活着》,中文版自序,1993年),传达了“活着是生命本身的要求”这一充满苦难意味的存在本相。

在余华《活着》所讲述的这个有血有肉、有泪有笑的故事中,福贵被泪水濡湿的瞳孔中涌动着的是对生活的渴望,至爱被一一夺去,他仍活着,在阳光下歌唱……

这种至亲死别(且在福贵而言是频繁地遭遇)的悲恸常会摧垮人的精神,极端的例子是,古今中外的浪漫故事中爱侣的死亡有时带来决绝的殉情。这或许是一种曾经沧海的不渝,一种至深至美情感宿命的结局,也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坚守,自有凄绝壮烈的美丽。同生共死的情感也许具有人类高贵的精神性超越,但这里面往往有不屈抗争的因素,如梁祝。而在《活着》里面,并没有。而且这时死往往是容易的,活下去成为一种真正的艰难。咀嚼着孤独顽强地活下去,让亲人活在自己心中,也许会显示出更深厚的情感积淀和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更何况,有时活下去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二喜失去凤霞后像丢了魂,能够撑下来全为了苦根。苦根是他活下去的理由,只有看到苦根他才会有点笑脸,为了苦根他更卖力地做活。这也是一种情感的转移,苦根长得越来越像凤霞了,他说“我只有这点想想凤霞的福分。”这样的情感转移总是那么感伤,所以二喜并没能真正解脱出来。福贵就不同,他经历的死别让他更加珍重生命,和仅存的亲人相互支撑着坚强地活下去。而老人因一时疏忽失去了最后一个亲人小苦根之后,再没有希望可以延续,只有一头老牛为伴时,反倒坦然了,进入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个人过了,我总想着自己日子也不长了,谁知一过又过了这些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我也想通了,轮到自己死时,安安心心死就是……

从中我们可以鲜明地感受到:虽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苦难,但福贵却始终坚信:即使生活是最为悲惨的,即使命运是最为残酷的,自己也应该鼓足勇气和拼足力量熬过去,直到人生的最后一刻。

余华还向我们描绘了福贵和他的老牛在田里耕作时充满生趣的情景。他自得其乐,一边犁地一边唱着“皇帝选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的歌谣;他想了一个有趣的驯服老牛的法子,用自己死去亲人的名字来假想其他的耕牛,以激发老牛的活力。与其说他是为了驯服老牛,不如说自己享受着一份兴味并且十分得意,或者说营造了一份与亲人同在的氛围。一个生命力如此丰沛的老人,怎么也不像经历过那么多至亲惨痛死亡的人。小说没有写他太多的内心感受,却让我们陷入深深的思考。

故事似乎很辛酸,但又具有生命的顽强和亲切,看了不由得要思索,甚至哀叹,难以轻松。在这篇小说里,包含着远远比小说本身更重要的东西,它表现的是人的生命状态和人生形态,我们随处可以感到人、时间和命运的巨大力量,正是因为生活多艰,我们不能像春生那样,遇到挫折就自杀,把伤痛尽留家人。福贵历尽沧桑仍有滋有味地活着的意义在于:人生之中,我们应该学习他怎样在血泪之中活下去的力量。这些人物身上并没有太多的奇特之处,或许他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某一位,或许他的人生正是我们不得不过的人生,或许他的悲欢、期望和无奈也和我们一样,从某种角度看故事并不复杂,唯其简单,才更道出了人生的凄凉况味。

《活着》是一次次“含泪的微笑”,无论得与失、生与死、贫穷与富贵,活着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福贵的母亲常对他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福贵的“战友”老全说:“老子死也要活着。”龙二被毙掉后,惊魂未定的福贵说:“这下可要好好活了。”而家珍则说:“我也不想要什么福分,只要求每年都能给你做一双新鞋。”“福贵,我不想死,我想每天都想看到你们。”当春生在“文革”中被折磨得痛苦不堪时,想到了死,家珍说:“春生,你要活着”,福贵说:“你要答应我好好活着。”活着,其实就是普通人心里的一种理念,一种信仰,它是人物内心世界最真挚的话语,是心与心的交汇。《活着》本身讲述的只是处于人类历史长河中生命的一个小小细节而已。活着是人类的普遍现象,更是一种生命的个体化情结。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活法,每人有每人的活法,我们的生活并不总是充满坎坷与苦难的,但也并非到处充满了阳光和鲜花,《活着》只是铺开了一条我们作为人曾经走过的艰辛路子。作为人,我们深知现实是人和历史、理想之间的矛盾体,我们不能忘记人类的历史,不能忘记活着的日子,记住曾经的,实际上就能更好地把握住现在和将来。

参考文献

[1]余华.《活着》,余华作品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2]洪治纲.余华评传[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3]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4]贾艳艳.论余华小说的生存意识[D].开封:河南大学,2002.

[5]夏中义,富华.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J].南宁:南方文坛,2001(4).

篇5:简爱小说读书感慨

《简爱》让我阅读越喜欢,它不催我一滴眼泪,或一丝个性的感动。但那种心里淡淡的愉悦灌入我的身体。像早起喝了一杯纯牛奶,很淡但牛香味久久不散。

回想起来,我真和她读过的那一段时间很像,每一天想的都是那么复杂的东西。呵,多伤神啊,可却从没有停止想过。生命的平淡却所以消失,代之以丰富的东西。很少有人能在心中划下印痕。简爱太冷淡,生活也很灰暗,罗彻斯特便是上帝带给她去改变生命的人。而简爱也在他心中激起永远无法平息的涟漪。我想他们对于彼此而言都太特殊了,以至于一辈子都没办法忘掉或不爱,如果失去了彼此,那该是怎样的荒芜啊。

好在他们有相对愉快的结局,只要两情相悦,还是能够在一齐的,可总感觉作者结局火灾部分的安排有些……,虽然有她的道理。

如果他们没有在一齐会怎样呢?这是不可能的,按照小说的铺垫。现实中就不一样了,就是心灵相通也未必。人的追求多了,欲望也一样。难免最终各奔东西。

篇6:活着长篇小说阅读感慨

这样惊天动地的爱情席卷了当时年轻一代,整个德国沸腾了,一时间,身穿蓝燕尾服、黄背心,脚蹬长统靴的“维特装”成了当时青年男子的时尚,年轻女子则爱穿绿蒂的服式,尤其是她与维特初次见面时的服式:白上衣,袖口和胸襟上系着粉红色的蝴蝶结,社会上甚至出现了维特式的自杀。

我们暂且先不谈自杀是否可取,只谈爱情。有人说那只是单恋,我一开始也这么认为,因为自始至终,夏绿蒂从来没有对维特说过一句我爱你,但是仔细品味她的言行,我相信,她也爱维特,离不开维特,只是她有她的束缚。作为女人,她有一个善良的爱她的丈夫,她也是爱丈夫的,她应该爱她的丈夫。

可是,只有维特才与她志同道合、意气相投,才能达到情感上的交融。她难以抉择,不愿、也没有决心和勇气以牺牲自己的婚姻为代价,投进维特的怀抱,她必须忠于她的丈夫而不是她的情感。

篇7:长篇小说《活着》读后感600字

这本书写得是福贵的一生经历。福贵青年赌博,把家产全部输光了,他爹被她气死了,他家本有两百多亩地,他爹输了一百多亩,他把剩下的给输完了。徐家出了两个败家子,就是他爹和他。后来福贵的妈妈也病死了,福贵中年时儿子因为县长媳妇生孩子大出血,他去献血献得过量,把命搭进去了。福贵老年时,女儿生孩子难产而死,女婿在工地干活被大车压死了,外孙因为家里太穷,平时很难吃饱一顿饭,有一次福贵不知从哪里得了很多豆子,想着这是好东西,就让外孙多吃点,外孙哪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不知是吃的太急还是吃的太饱,外孙终于还是因为“享受”不了这么个好东西,离开了福贵。他的亲人和朋友一个接着一个死去,他的一生不停的经历着和亲人的生离死别,不知道福贵当时是什么样的悲伤。

其实福贵能活着,还得感谢他自己当年和龙二的赌博。因为赌博输了,龙二成了地主,可解放后,龙二就完了,政府没收了他的田地,并把它分给从前的那些佃户,龙二虽然表面是服从了安排,可内心哪里服气,到了年底,龙二背着政府还继续找佃户要租钱,佃户不给就打他们,龙二再厉害也是对抗不了政府的,最后他被枪毙了,人们都说龙二是替福贵死的。没过几年好日子,一年夏天雨下个不停,庄稼被水都冲走了,村民们只能靠吃野菜,树皮,地瓜过日子,可是最后就连树皮都被吃光了,他的亲人还有年村里的人死的死,走的走。最后只剩下福贵和他的牛。

篇8:余华小说《活着》的孤独意识

摘要:余华小说《活着》讲述的是主人公福贵在苦难中生存下来的故事。文章的主旨在于“活著”面临的各种苦难,虽然主人公最后依然“活着”,但是小说中透露出来的孤独感却依然十分明显。本文就余华小说《活着》孤独意识的体现进行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余华小说;《活着》;孤独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 . 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06-01

一、引言

《活着》被认为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作品,作者余华用平淡的文笔讲述了福贵一生为了“活着”而活着的故事。从小说的整体情况来看,文章中的福贵是人生充满痛苦之人,虽然最终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找到了自己的家园,但是却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和朋友[1]。不少读者认为,福贵的“活着”是现实中唯一的光亮,但这也恰好说明,福贵以及小说世界中的孤独意识十分明显。

二、小说内容中体现的孤独意识

余华的作品风格经过了阶段性的变化,在《活着》之前的余华小说基本都是以血腥和暴力的方法进行事件的论述,《活着》这部小说回归现实,因此具有现实意义。但是无论在哪部小说中,余华对于生存的意义一直在进行探寻。小说《活着》中,余华也在探寻生存的意义。福贵的生存意义就在于活着去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在寻求的过程中,他遭遇了各种各样的事情,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落和希望[2]。例如,福贵小时候十分纨绔,不务正业,他父亲因此十分伤心绝望。然后福贵以第一人称说道“我眼睛里酸溜溜的,我知道他不会和我拼命了,可他说的话就像是一把钝刀子在割我的脖子,脖子掉不下来,倒是疼得死去活来”。这是少年福贵第一次感受到失落和伤心,然后他开始真正走向了寻求精神家园的道路。福贵开始想要通过自己的能力来照顾这个家,他想要自己干活了,想着对家珍好了,想要照顾好加重的老人和儿女了。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他所珍视的希望慢慢都变成了绝望,最后他的解决是妻子离开、儿子去世、女儿嫁人难产死了、最后女婿和孙子也死了,只有福贵自己还活着。文中从始至终没有说过福贵的孤独,却让人看到了他心理的孤独和无奈。当所有的亲人离开,福贵说:“看看自己还能活几年,我觉得牛还是要买的。牛是半个人,它能替我干活,闲下来时我也有个伴,心里闷了就和它说说话[3]。”然后福贵买了好些头牛,这些牛的名字就是自己家人的名字,还包括自己的名字。

文章没有提过任何人的孤独感,我们却能够感受到主人公的孤独情感。如果不是太孤独,福贵怎么会将牛的名字取得和自己的家人一样,他让家人以“牛”的形式存活下来,是对家人团聚的渴望,也是内心孤独的具体表现。

三、叙述中的孤独意识

余华在小说当中采用了叙述的手法进行故事的描写,而正是这种叙述者的写作手法,透露出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意识。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余华表示开始使用的叙述方式依然是过去的冷漠式和距离式,也就是说,作者在进行叙述时并没有对文章进行过多的介入,口吻属于客观地看客口吻,但实际上却用这样的方式更加耐人寻味[4]。文中以叙述者角度进行描述的一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出现在乡间歌词的收集情节上。余华这样写道:“我看到老人的脊背和牛背一样黝黑,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将那块古板的田地耕得哗哗翻动,犹如水面上掀起的波浪。随后我听到老人粗哑却令人感动的嗓音,他唱起了旧日的歌谣,先是咿呀啦呀地唱出长长的引子,接着出现了两句歌词———皇帝叫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因为路途遥远,不愿去做皇帝的女婿。老人的自鸣得意让我失声而笑…”这一段想说明的是,皇家女婿的道路是孤独而寂寞的,而我情愿回到现实中;第二处出现在“我请他继续讲述自己,他有些感激地看着我,仿佛是我正在为他做些什么,他因为自己的身世受到别人重视,显示出了喜悦之情。”这里的“他”指的是福贵,叙述者只是让福贵继续讲述自己,他就像“我再为她做什么”一样的感激我,看得出来,已经很久没有人听福贵说话、讲述自己,反衬出福贵内心的孤独;第三部分在文章的结尾,老人再次唱着歌,黑夜降临,土地似乎在召唤自己的儿女。我们知道,不是土地在召唤自己的儿女,是福贵-老人在召唤自己的亲人,从老人的背影中,我们也看到了深深的绝望和孤独。

四、叙述特征中体现的孤独意识

《活着》的创造中,余华不再适用过去小说的叙述方式,而采用的故事情节行的叙述风格。这样的叙述模式下,故事的现实性更强,但是其中隐藏的思想和情感也更加深刻和明显。人们将《活着》进行总结,认为它是“温情的苦难”,因为故事的主人公一生都在追求,但是身边的亲人却一个接一个的离开了自己的生活。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困难,主人公从原来的坚强到最后的“看看自己还能活几年”,说明虽然到最后,福贵还是活着,但是他已经犹如行尸走肉,过着“得过且过、好死不如赖活”的生活[4]。余华在叙述过程中并没有感慨世事的无常,也没有抨击社会的丑恶现状,而是采用安静淡然的方式继续进行描述。但是,也许这种我们看到的淡然和寂静,才是人们内心深处孤独、绝望的最佳体现。余华曾经说过,他一直在找寻身为一名作家的真正意义,然后他角色,作家的生存目的就是将超脱社会现实,理解社会现实,包括的社会善恶的理解。因此余华在小说中并不会抨击社会的丑恶,而是采用了理解的方式,他理解社会的丑恶,理解福贵即使活着也是在残忍的现实中活着,理解福贵的这种情况是一种社会现实。

五、结语

《活着》是余华的转型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余华将孤独意识渗透在每一个小说细节当中,包括小说的内容和结构中,小说的叙述手法中以及小说的叙述特征中。以平淡的口吻进行孤独的描述,是《活着》中孤独意识的主要表现形式,也使得其中的孤独感也更加深刻、具有现实性。

参考文献:

[1]贺常颖,柳芙蓉. 论余华小说中的生命意识——读《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J]. 城市学刊,2015,03:112-117.

[2]黄华莉,靳明全. 《活着》与《挪威的森林》中生死观之比较[J]. 当代文坛,2015,06:75-78.

[3]王祎颜. 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浅析《活着》主人公福贵的生存哲学[J]. 东南传播,2014,05:117-119.

[4]余冰. 救赎路上的灵魂游弋——论余华小说的内在精神力量[J]. 文艺评论,2014,07:92-97.

[5]吕丽. 苦难中的人性之思——余华小说的主题及其精神向度[J]. 学习与探索,2013,06:136-138.

篇9:活着长篇小说阅读感慨

月梦,月魂;尽是虚无。两条线拉着所有人走完了这须臾一生:玉魔,玉殇,玉缘,玉王,玉游,玉劫,玉归,玉别;月冷,月清,月明,月晦,月情,月恋,月落。

……又看了一遍,不知从何说起,那就不说。当然一本书不同的人来看有不同的关注点,我觉得都可。本就一部宏大的作品,哪能让我三言两语就讲完,没有所谓的推荐,想看就自己看,好与不好也无需评判。作品本身是属于作者的。

最凄美的爱情,我只当是讲新月和雁潮。直到最后,新月没有等到她盼望的那个人,终于丢下一切,走了!对这个世界,她留恋也罢,憎恨也罢,永远地离开了!踏着月光下的湖岸小路,楚雁潮独自低首徘徊。一个独往独来的幽灵,一只无伴无依的孤雁。

雁归有时,

潮来有汛,

唯独明月不再升起。

爱就是爱,它是人类的天性,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我因为爱你才爱你,此外没有任何目的!爱,不是猎取和占有对方,而是发自内心的责任感,爱是一生一世的承诺,就像信仰一样永不改变,永不背叛!

如果世间还有真正的爱情,那应该是一尘不染的圣物,是人和人心灵的相互感应,它像无线电波一样在空中自由地飘荡,寻觅‘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知音。

天上,新月朦胧;

地上,琴声缥缈;

篇10:活着长篇小说阅读感慨

契诃夫在大笑。

他笑《变色龙》中那个因狗的身份不同而对狗的态度多次改变的警官奥丘梅洛夫,讽刺的笑声中正揭露了社会中层官员的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狗因人而贵,因为主人的身份高贵,所以连一个普通的小市民都抵不上这条狗的社会现状。

他笑《一个文官的死》中的庶务官切尔维亚科夫为自己可能把吐沫喷到文职将军的脸上而惶恐不安,甚至担心致死的荒唐。展现了俄国官场的弱者们唯唯诺诺,唯强者是尊的奴才心理。

他笑《挂在脖子上的安娜》中那个为了金钱嫁人,出卖一切的穷姑娘阿尼娅。讽刺了那些上流社会的夫妇们互相利用,为金钱、名利不惜向黑暗交出灵魂。

契诃夫把病态的社会现象一再放大,放大到连那些所谓的上层社会人士也为这些以他们为原型的人物忍俊不禁。是什么赋予了契诃夫如此的胆识和智慧?

我从他得另一些文字中又发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契诃夫。《苦恼》中的车夫最大的苦恼就是没人愿意听自己讲述烦恼,乘客总是以各种难听的话骂他甚至打他,最后他只有把一股脑心事全都说给马听。万卡是一个被奴役的小男孩,不满主人的横蛮压榨,只好以天真的笔触给爷爷写请求信,要求爷爷带他脱离魔爪。《苦恼》、《万卡》描写了下层劳苦人民生活的艰辛。在这些故事中,我看不到任何讽刺的痕迹,看到的只有怜悯和同情。

篇11:活着小说电影赏析

《活着》,中国当代文学一部重要作品,《活着》,新中国电影史上难以忽略的“重要作品”。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从余华的写作到张艺谋的再创造,不一样的艺术形式渲染着不一样的精彩。这不仅存在于表面两种艺术形式上的转变,更在于创作中起点与侧重点的不同,以及由此得出的种种差异。

一、从回忆到现实——叙事结构的不同

刚进入电影时就能感觉到电影与小说的明显差异,小说中,作者的叙述角度是客观的,是以回忆与现实交替的双重叙述方式来展开的,整个叙述过程都是以冷静平淡的口吻来进行。而电影的表现方式是主观介入的,对整个故事进行了重构,从诙谐、幽默的角度削减了苦难的沉痛。为增强视觉效果,电影里多次以制造悬念的方式,让结局最后一刻出现。

作者余华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一种性格,在于小说中一切围绕着已经设定的人物性格出发,由此来选择故事。性格的形成离不开岁月的磨难与积淀,因此小说里对事件叙述的具体时间地点是模糊的,我们能了解到的只是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南方的小村。而电影里,导演看重的是“平常人的故事”,精彩的故事性才是电影的起点,再进而转入到人物性格的挖掘。由于影片时长的限制,它更需要明确的时间和地点,才能使虚构的故事更加有声有色。于是小说中模糊的时间感被展现的异常清晰,甚至上升到了时代的高度,从而支撑起人物性格的塑造。

二、从稻田到皮影——人物形象到主题思想的变化

随着电影的发展,我们看到主人公性格,形象的变化。小说里福贵性格直接,明了,有针对性,电影里,葛优塑造了一个聪明机灵,胆小怕事的小人物形象,人物性格非常鲜明。福贵在从小说里种地的农民变成了变成了皮影戏艺人,人物角色的改变,预示了思想主题的改变。

小说里,福贵的亲人一个个都离他而去,命运的作弄构成了他苦难的一生。众多不幸巧合的落在一个人的头上时淋漓尽致的呈现出宿命的味道, 这使故事本身带有很强的反思性,即对生命的意义和命运的考问。在这样一个故事构架中, 我们对于生命所感受到的是, 人的祸与福, 荣与辱, 掌握在毫无道理可言的冥冥之中, 因此除了他的存在以外没有任何价值。命运嘲讽地产生出沉重的悲剧意味,但是通读作品,小说却并不悲观,表达的却是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乐观”可以说是理解余华这部小说的一个关键词, 主人公福贵用一生的时间传达着乐观的生活态度, 感染着他人,让旁人也能因为他乐观淡然的生活态度而为他感到欣慰。福贵就像吹散的蒲公英, 无助而又无所欲地在风中起起伏伏, 一旦着地便会随遇而安, 顽强地生长, 时间则恰似那使蒲公英散落的风, 只是提供偶然的契机,带来严峻与残酷以及温馨与希望。

而在电影里,之所以把主人公改成了皮影艺人,这样的改变是为了展示人的命运就像皮影一样,永远都不受自己控制,而是在外力的控制下过完一生。龙二与福贵遭遇的不同,更加显示了命运的无能为力,正应了中国那句老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对于人物的死,小说中有庆之死是由于人性的卑劣和残忍,只是因为有庆的血型和大出血的县长夫人一样,小小的有庆被无情的抽血至死。看到有庆尸体被放到冰凉的砖床上无人过问,心里一阵阵的悲凉,一条鲜活的生命竟这样被践踏被无视。凤霞的死是由于不可制止的产后出血,没有王教授;老全的死是事出偶然;春生由于文革中的折磨得自尽了,也没有几次三番上福贵家致歉的情节;家珍死于疾病;二喜死于事故;孙子苦根是被豆子撑死的。小说中只有福贵自己活了下来。小说中一以贯之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情绪的张扬,相比电影,人面对的处境似乎更加残酷,但是却有一种远离政治与时代生活的倾向。

而电影却完全不同,电影中人物的死因与时代的作用密不可分, 偶然中带有一定的必然。有庆死于大跃进时期, 是因为疲劳过度才会阴差阳错地在墙边睡着以致丧命。凤霞则是在文革期间医疗条件薄弱死于产后大出血。这样的安排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信性, 从而使电影当中的福贵摆脱了宿命的阴影。影片的结尾不同于小说中亲人相继离世只剩下福贵一人与牛为伴的, 而是一个相对美满温馨的结局———福贵夫妇、女婿二喜以及外孙馒头一家四口其乐融融,这是符合中国传统观念的,是我们都希望看到的圆满的结局。这样的结局无疑使影片整体的悲痛感得到了最大化的缓冲, 使先前所有的悲剧阴影在最后一刻终于消散。只是电影中多了一种向我们的处境发问的执着态度,虽然电影的视角是小人物的,而这些善良的小人物也没有向命运发问的勇气和意识。电影含有黑色幽默的意味,许多情节是喜剧的,但是笑声中是含着眼泪和辛酸的。黑色幽默就意味着反讽和沉重,意味着一种反抗的嘲笑的超越的态度。这段表现大跃进和文革对于家庭影响的部分使电影在关注人物内在精神状态之余进入到对于外部时代因素的反省。电影中以一个个事件的发展,更完整的构建了民间历史观,用人物的死亡凸显了政治的偏离,真实的反应了当时民间的思想动态。

三、从寓言到写实——艺术创作手法的差异

电影始终都是写实的,落脚点始终在人物故事身上,关注的是时代下人的临界反映以及故事本身的起起落落。为了突出影片节奏, 导演舍弃了现实时空与回忆时空交叉的表达方式,选择顺时呈现,并且通过强化时代背景增强故事的逼真与精彩。

在小说中,用的是寓言式的写法,让我们感受到的是福贵的悲惨命运 他的一生及其凄凉, 苦难达到了极致。在这样环境的压抑下,人也慢慢学会忍受,忍受生命赋予的责任,以乐观的心态去承担一切的苦难。

四、从<活着>到<活着>——最后一点感慨

“活着”,对小说作者余华来说,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活着”,在中国的语言里充满力量,不是来在呐喊,进攻,而是忍受,忍受生命赋予的责任。

影片中的福贵常常发出活着的感慨:“我可得活着回去, 老婆孩子比什么都好”, “回去了可得好好活啊”,“春生,你记住,你欠我们加一条命呢,你得好好活着!”愿望单纯,只是希望能够活着。活着, 似乎成为了一种人生使命;家, 俨然是一份精神慰藉!活着是一件看似容易却很复杂的事。生活是一种无奈, 巧合也罢必然也好, 人都是无可奈何。幸福与酸苦交织在一起, 无法分割。皮影这一道具的加入即是如此。它由最初的生存工具变为了人生的依恋, 无法割舍。但即使再舍不得也不能保留, 善良的人们无力抗拒外界的压力。当看着一幅幅的皮影化为灰烬, 一脸的酸楚, 所有的无奈全摆在福贵脸上。即便如此, 他依旧不舍扔掉皮影箱。影片的最后, 福贵将孙子的一窝小鸡放进箱中时又说起了他和有庆说过的那段平凡朴实,又满含辛酸的希望的话:“小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于是小馒头像有庆那样问道,“牛长大了呢?”····

上一篇:企业财务部岗位职责下一篇:1999年至2008年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专业课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