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审计促发展与审计自身发展的关系

2024-09-10

谈谈审计促发展与审计自身发展的关系(通用9篇)

篇1:谈谈审计促发展与审计自身发展的关系

审计促发展与审计自身发展不仅关系到审计队伍、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也关系到审计对象的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及国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健康发展。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来理解,审计促发展与审计自身发展既相互区别又互相联系,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

一、审计促发展与审计自身发展相互区别

(一)涵

义不同。审计促发展的主要涵义是审计人员通过各项具体审计工作,发现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解决影响和制约审计对象科学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审计对象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堵塞管理漏洞,完善财务制度,促进反腐倡廉,从而促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审计自身发展的主要涵义则是审计机关通过开展审计文化建设、理论建设、规范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和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政治素质、领导能力和业务水平,培训一大批查核问题能手、分析研究高手和计算机应用强手,增强促进审计对象发展的能力,提高国家经济运行免疫系统的免疫力。

(二)发展方法不同。审计促发展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财政审计、提高财政绩效水平;通过投资审计、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通过惠民事项审计,促进国家惠民政策的落实;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制约和监督权力的运行;通过其他专项审计,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审计自身发展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加强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的审计干部队伍;通过加强法治化建设,提高审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广先进审计技术方法;通过加强理论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通过加强审计文化研究,增强审计事业的发展动力。

(三)侧重点不同。审计促发展的侧重点是通过选准审计突破口、处理好依法审计与支持发展的关系、突破制约审计对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审计对象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而审计自身发展的侧重点是审计机关通过加强教育培训,使审计人员准确把握科学发展的内涵,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服务的水平,并通过审计工作提高审计促发展的能力,它更多地关注审计队伍、审计工作自身的发展。

二、审计促发展与审计自身发展相互联系

(一)审计自身发展是审计促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打铁还须自身硬”,审计自身发展是审计促发展的前提。审计自身发展首先要求审计机关狠抓教育,造就一批适应审计工作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一批审计专家和领军人才。其次要求审计机关在认真学习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查找审计工作中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健全科学管理制度,进一步创新审计体制机制。最后要求审计人员把学习成果带到工作中去,按照“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机制制度和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要求,努力构建政府性资金审计、绩效审计、计算机审计、审计管理和审计队伍培养“五个机制”,促进审计自身发展。

(二)审计促发展是审计自身发展的目的。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既是审计职责,也是审计自身发展的目的。具体而言,一是通过审计自身发展,在审计中关注政府部门和单位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和政府部门的行政效能,明确界定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向审计对象“问责”。二是通过审计自身发展,在审计中关注政府性资金及其他社会公共性资金管理的安全性和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向政府性和公共性资金“问效”。三是通过审计自身发展,在审计中不仅揭露问题,更关注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向体制机制“问因”。四是通过审计自身发展,在审计中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情况,向宏观政府和改革措施“问果”。五是通过审计自身发展,在审计中关注部门和单位内部控制,向规范管理“问计”。

三、审计促发展与审计自身发展相互统一

审计促发展与审计自身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辩证统一。一方面,审计促发展内在包含了审计自身的发展。纵观二十五年的审计发展史,其实就是审计机关促进审计对象的发展史。审计促发展本身就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审计机关、审计人员通过加强审计监督,提供审计服务,促进审计对象的发展,提高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力;二是审计机关在通过本身的监督工作和服务工作,促进审计对象发展的同时,使审计人员的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审计工作环境进一步优化,从“预防、揭露、抵御”三个方面增强了审计工作作为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审计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另一方面,审计机关通过推进自身建设,提高促进审计对象发展的能力,为促进国民经济平衡较快发展、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服务能力。以上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审计机关通过自身的发展,提高促进审计

对象发展的能力,同时通过促使审计对象的发展,促进审计人员和审计工作新的发展,增强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这是一个从自身发展到促进审计对象发展,然后再到审计工作新发展的辩证过程。

因此,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应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提高自身素质,突破旧的束缚审计发展的旧思想、旧方法,以理念创新来带动审计工作创新,以工作创新来优化审计工作环境,从而实现审计工作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篇2:谈谈审计促发展与审计自身发展的关系

全发展、和谐发展。

一、确立审计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服务的新定位,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审计的本质就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免疫系统”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受人民的委托,依法、独立、专门、主动去预防、揭示和查处问题,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安全运行。这一理论创新,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为审计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方向。审计干部要真正领会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科学内涵,确立审计为科学发展服务的新定位,正确处理好依法审计与促进发展的关系,把坚持只要有利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和人民群众能够得到实惠的,予以肯定支持;属于经验不足,探索改革失误的一般性违规,要分析原因,限期改正;属于故意违法违纪,损公肥私,危害、阻碍发展的问题,要坚决依法审计,绝不姑息迁就,为经济和社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努力当好经济“卫士”和决策“谋士”。

二、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发挥审计工作促进科学发展的作用

一是加大财政审计力度,促进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要围绕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突出审计重点,在继续大力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重大损失浪费问题的同时,特别关注屡查屡犯问题;注重整改,通过审计,解决财政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关注改革和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落实。

二是加大民生审计力度,促进社会和谐建设。要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加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审计,确保资金的安排和使用符合党中央的重大决策目标。要围绕推进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住房五大惠民工程,切实加强对关系民生的财政资金的监督,促进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

三是加大效益审计力度,促进节约型社会、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生态文明社会,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具体体现。要继续注意发现和揭露重大损失浪费问题,要注意发现和揭露重大的资源生态破坏或毁损问题,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四是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要以引导和促进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目标,进一步推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责任追究等制度的建立和健全,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自觉性。同时,还要充分关注和稳妥试行“村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巩固基层政权、农村稳定方面发挥作用。

五是加大宏观分析力度,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要以促进规范管理和深化改革为目标,通过揭露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着力反映各种体制性和制度性的缺陷和障碍,切实推进财政体制、金融体制、投融资体制以及国有企业等重点领域的改革步伐,促进宏观调控的加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审计工作,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实现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

一是加强审计科学管理,强化质量控制。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健全落实各项内控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建立科学的审计计划管理体制,增强计划的科学性、严肃性;进一步树立质量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强审计法制建设,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二是科学整合审计资源,提升审计效能。有效整合审计项目,减少重复审计,实现一次审计满足多项需求;在投资项目审计等专业性较强的审计中,择优聘用社会审计和内审机构中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人员参与,提升审计效能;在机关内部实行优化组合,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能。

三是突破传统审计领域,探索创新审计方式。加强审计技术创新,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积极引进现代审计方法;积极实行审计复审制,大胆探索审计项目审理方式;加强审计成果利用的创新,增加审计结果透明度,提高审计成果社会综合利用程度。

篇3:谈谈审计促发展与审计自身发展的关系

(一) 和谐社会政府责任审计的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以社会主义为制度基础的和谐社会, 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司其职, 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 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 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 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 政府起着主导、基础、关键作用, 特别是对政府来说, 必须全面领会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 正确认识在履行职能中存在的问题, 对政府的职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 为构建和谐地方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目前我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殊时期, 强化政府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 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强化政府责任。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全球经济化、政治民主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对政府行为的“责任性”、“可控性”、“透明性”和“服务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政府应转变公共管理的理念, 进一步加快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进程, 以适应社会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同时改进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和效率, 降低政府公共服务的成本。其次, 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也需要强化政府责任。责任是政府依法行政的核心, 没有政府责任, 行政权的运行就没有制约, 公民权的行使就没有保障, 违法行政就不可能受到追究, 依法行政就不可能真正得以推进, 建设和谐社会就无法实现。

(二) 和谐社会构建中政府履责现状分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中政府管理最为关键。近年来, 我国社会出现的不和谐现象, 与政府治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一是一些地方政府在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时不力。据统计, 地方政府真正能不打折扣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占73.83%, 国家的一些政策得不到落实的占5.06%, 落实了没有成效的占12.14%, 走过场敷衍了事的占8.97%。二是地方政府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 重大事项的决策不透明。部分地方领导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利时, 完全按自己的意志办理, 民主决策仅是形式。三是地方政府形式主义现象较突出。地方政府对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应接不暇, 疲于奔命。四是公款出国考察、吃喝严重, 严重影响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另外, 地方政府的各种会议支出也不小。上述现象的产生主要在于对地方政府的权力没有进行有效的制约, 对地方政府履行责任的过程缺乏透明度和制度性监督与约束, 造成政府的角色未能科学合理的定位, 政府的责任未能有效发挥。

二、政府责任审计的必要性

(一) 政府责任审计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目前, 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 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 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 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 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 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 政府应加强自身职责, 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 积极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和谐, 重构社会结构, 完善社会组织, 调整社会关系, 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 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审计机关作为政府责任的问责人, 具有很高的社会威望。审计机关通过对政府部门进行责任审计, 督促政府改进管理, 强化责任意识, 更好地履行政府责任。

(二) 政府责任审计提高政府管理服务“透明度”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 公共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大幅度上升, 公众作为公共资源的所有者, 希望获得政府使用和管理公共资源的效率和效果方面的信息, 而政府机构在加强国民经济管理和控制的同时, 开支也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越来越关注公共资金的支出、投向、效益和效果状况。因此, 审计机关有能力也应该向社会公众提供政府管理资金和资源的有效信息。

(三) 政府责任审计督促政府机构认真履行职责、提高管理效益

政府机构履行法定职责要紧紧围绕法规或其他权力机构确定的目标, 通过政府责任审计为准确确定政府机构管理者职责履行情况和业绩考核提供依据, 为选贤任能制造公平、客观的环境。同时, 通过检查被审计单位管理效益水平, 评价和分析影响整体管理效益的因素, 找出提高政府机构管理效益的途径, 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帮助政府机构不断改进工作, 挖掘潜力, 从而提高其整体管理效益。

(四) 政府责任审计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在现行体制下, 行政部门和行使行政职能的单位权力过大, 不仅拥有对人、财、物的决策权和执行权, 而且拥有监督检查权, 缺乏一套完整、科学、有效的监督体系去制约权力。开展政府责任审计, 有利于揭露有关部门因决策不科学、不民主、不合理或决策失误造成的无效投资及损失浪费等问题, 监督其决策行为;揭露项目概算与实际严重脱节或弄虚作假申报项目、骗取财政资金的情况, 监督政府部门的项目审批工作有无失察、失职的问题;揭露建设领域因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或监管滞后, 造成损失浪费的问题, 监督政府部门的监管行为是否及时有效;揭露个别领导利用权力干预建设的活动, 违反招投标法规的规定, 干预工程承发包等滥用权力的行为;揭露违反人大批准的财政预算安排, 动用公共资金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违规行为, 监督政府领导对公共资金的支配权。

三、政府责任审计的内容

(一) 是否履行政治责任

在审计过程中, 主要审查领导干部是否贯彻落实国家土地政策、环境保护政策、“三农”政策, 有无违反政策造成资源损失、环境污染、群众利益受损的问题;有无擅自决策或决策失误造成资金损失浪费、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其他违法违规问题;关注政府负债尤其是县镇两级负债的规模、结构、成因、偿还能力及风险情况。如果决策失误、行为失当而造成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重大损害, 应当受到行政处罚;如果违反了法规, 还应当承担法律制裁。另外, 还要查看领导干部宏观管理水平和执法执纪能力, 促进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建设;是否坚持“政务公开”, 定期向社会公众提供政府管理资金和资源的有效信息。

(二) 是否履行经济责任

政府颁布的政策、执行法律法规、财政收支、道义劝告等权力行为是否用来调整经济、分配收入、提供与管理公共品、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稳定;有无违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有无不顾当地实际情况, 在政绩观的驱动下建设没有任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造成严重的负债的问题;在任期内, 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如何, 业绩是否真实;重大经济事项、重要财务收支的管理程序是否合规、合法;在财政公共支出安排上, 是否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 有效解决公共支出“越位”与“缺位”的矛盾, 支出安排是否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 是否履行社会责任

实现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工作, 也是政府权力的重要体现。在社会体制转轨期间, 政府是否履行社会责任, 主要审查社会秩序是否稳定、辖区内案件发生率如何;社会的分配是否公平, 有无贫富不均的现象;有无短期化行为, 忽视环境保护;社会医疗保障责任履行情况等。针对市场管理, 政府是否制定相应政策措施禁止垄断、共谋行为, 限制不公正交易、限制企业集中等;是否对自然垄断、公益性领域进行有关进入、退出、价格等方面的直接管理;是否对某些特定产业、衰退产业给予一定支持, 促进其资源转移及生产效率的提高;为促进中小企业的现代化和合理化, 根据有关法规是否对中小企业给予一定的援助;为促进农业发展和保护农民利益, 是否对农产品进行补贴, 是否对农业经营合理化项目进行资助;是否扶持高科技企业发展等。

(四) 是否履行文化责任

政府有权力保证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抵制和打击有害民众心理、道德的不良文化以及阻碍健康文化发展的行为。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 政府是否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领导;是否因地制宜, 切实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规划;是否增加投入, 努力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建设;是否加强管理, 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效用;有无挤占、挪用用于文化、体育事业的经费;有无借助保留历史、文化遗产等进行封建迷信活动。

(五) 是否履行道德责任

政府及其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时必须承担道德上的责任。在审计过程中, 要严惩不良行政道德行为者, 加大惩治腐败行为的力度, 减少不良行政道德, 增大腐败行为的成本, 抑制违法乱纪行为;对行政主体在道德责任方面的奉献精神和行为, 国家和社会是否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回报;单位有无形成自我道德习惯和道德心理的监督机制, 要求行政人员有着至善的道德愿望和道德理想追求, 成为践行优良道德的典范。

和谐社会承载了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工程中, 政府的管理最为关键。加强对政府责任审计, 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正确看待和运用权力, 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关注领导干部执行中央及省级政策的力度、宏观管理水平和执法能力, 促进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建设。只有在有关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和相互制约下, 才能创造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李嘉明、李雷鸣:《政府责任审计初探》,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

篇4:谈谈审计促发展与审计自身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工程审计;发展;问题

工程审计是在规定时间内,运用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理论和工作经验,为建设工程项目决策、实施和管理提供智力服务。审计业属第三产业的智力服务性行业,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包括现代科学理论、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财务、法律、经验和现代科学技术管理办法,遵循“独立、公证、科学、可靠”的行业宗旨,为政府部门和投资者对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审计服务,以提高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

1.工程审计发展近况

进入80年代,中国和各省都成立了工程审计协会,各省工程审计单位挂靠在设计院,一个单位两个牌子,负责项目的机会研究、项目建设书、项目初可研、可研等。工程审计单位在项目前期阶段的工作基本上能进行多方案比选和优化。但由于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一样,对方案的研究有时是按客户要求只做一个方案,再搞一个陪衬方案,就算完成任务。审计人员未发挥出智力服务功能,没有做卅更优的方案来进行比较,失去了审计作用。虽然有些项目可行,但不是最优,这种现象目前比較普遍。

国家发改委颁布了《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并对审计工程师(投资)及执业范围、工程审计公司的资质和执业范围提出明确要求。

1.1审计工程师(投资)的含义

是以建设前期投资审计为主,兼顾经济建设全过程与投资审计相关的业务。在国际上,国外审计工程师是以从事工程审计业务为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的统称,是搞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工作。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和阶段被分由不同的政策部门管理,为避免与国家已经确定的其他执业(监理、造价师等)资格注册制度重复和矛盾,我国在注册工程师名称上专门注上(投资)二字。因此“审计工程师(投资)”的含义为:以建设前期投资审计为主,兼顾经济建设全过程与投资审计相关的业务,并获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工程师(投资)执业资格证书》和《注册资格工程师(投资)注册证》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统称。

1.2审计工程师(投资)的执业范围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审计;行业发展产业政策审计;经济建设专题审计;投资机会研究;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编制;工程项目评估;工程项目融资审计、绩效追踪评价、后评价及培训审计服务;工程项目招投标技术审计;国家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工程审计业务。

1.3审计工程师(投资)的职业道德素质

遵纪守法;诚信、公平、敬业、尽职尽责;廉洁自律,不得索取和收受礼金和其他财物,不谋职务之便;坚持独立、客观、公证;承担能够胜任的任务;尊重同行,公平竞争;防止直接、间接抢别的审计工程师已受托的项目任务;审计工程师(投资)与委托方有利害关系应当回避,委托方有权要求其回避;保守客户的技术和商业秘密;接受国家和行业对本职业道德行为的监督和检查。

1.4工程审计公司(单位)的资质

甲、乙、丙级工程审计单位执业资格证书均由国家计委审定签发。

1.5工程审计合同的执业范围

甲级工程审计单位承担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建设规划或专题审计和大中型基本建设技术改造项目的工程审计业务。乙级工程审计单位可承担所在地区内规划或专题审计和中小型项目的工程审计业务。丙级工程审计单位承担所在区域内的小型项目的工程审计业务。

2.工程审计内容

工程审计内容包括:规划审计和专题研究,项目投资机会研究,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和决策。

2.1投资机会研究阶段审计

投资机会研究也称投资机会鉴别,主要审计内容:分析投资动机、鉴别投资机会、论证投资方向和项目的机会论证分析,重点是投资环境分析。研究方法:靠经验进行粗略地估计,不作详细的分析计算,建设和生产成本的估算主要参考类似项目套算,其精度在±30%左右。

2.2项目建议书阶段审计

项目建议书也称初步可行性研究或预初步可行研究,是在机会研究的基础上,对项目建设方案作进一步市场、目标、效益论证,为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初步判断。判断项目的设想是否有生命力,并提出投资决策的初步意见。主要审计内容:项目目标及功能定位、产品市场研究、规划选址和项目建设方案的构思与论证。研究重点是市场分析,并对项日方案进行初步分析。此阶段的投资估算和成本估算一般采用指标估算法,较粗略,精度在±20%左右。

2.3可行性研究阶段审计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论证内容:投资必要性,技术、财务、组织、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行性,风险因素及对策等,对项目进行深入的技术经济论证,选择最佳方案,确定项目可行与不可行。投资估算精度在±10%左右。

2.4项目评估阶段审计

项目评估是根据客户要求,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目标,对投资项目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判断、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向政府决策部门或投资人提出明确、科学的评估报告。

2.5项目建设准备阶段审计

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融资、工程设备的采购、工程开工准备。

2.6项目实施阶段审计——项目跟踪评价审计

项目跟踪评价也称“中间评价”,指正在建设尚未完工的项目。国际上称为“绩效评价”。这部分工作在我国是由工程监理来完成的,主要完成的工作是“三控两管一协调”。即控制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工程的合同管理和工程信息管理;对工程监理与各有关部门工作的进度、合同争议、设计变更、施工等问题进行协调。

2.7项目建成后的总结与评价审计

主要进行项目竣工验收和项目后评价审计。

2.8项目管理审计

项目管理审计根据项目管理需要,开拓项目管理审计业务。目前国际上已形成的模式有:(1)建没单位自行组织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如基建办、筹建处、指挥部等。(2)委托审计公司协助业主进行管理。由业主与勘察设计、设备供货商、工程承包商签订合同,审计公司协助业主工作,这是国际最通用的形式。(3)股计——采购——建造——交钥匙模式。(4)管理承包模式。(5)建造——营运——移交(BO工)模式。

3.工程审计采购方式

国际工程审计服务采购方式有两种:招标方式和直接委托方式。我国《招投标法》没有对各类建设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前期)的审计服务内容做出必须进行招标的规定。因此,业主可以通过招标方式,也可以通过直接委托方式选聘信誉良好,具有相应技术水平和能力的审计公司完成审计服务。对要求承担严格保密的军事等工程审计可以直接委托。工程审计的采购方式主要以合同协议为约定,根据客户要求,提供服务。

4.项目前期工程审计方法

现代工程审计利用战略分析、市场预测、项目管理、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风险分析、环境评价、方案比选优化和有效信息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分析和评价,对前期工程项目提出可行与不可行论证,给政府和投资人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祥.加强政府投资工程管理的探索.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0,(02):85-89.

[2]郭杰.关于经济复苏背景下我国财政政策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2010,(02):18-26.

[3]宋兵臣.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代建制投资控制管理评价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01):172-173.

[4]易理中.关于基建投资绩效的审计思考——以地方高校为例[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13-117.

篇5:谈谈审计促发展与审计自身发展的关系

1.财务与审计

财务与审计两个工作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其中财务的主要工作通俗讲就是, 企业日常经营的财务收支管理, 属于企业日常经营的业务范围。审计则具有评定和考核的作用, 权属上讲审计工作高于财务工作, 财务工作需要向审计工作负责。审计工作在进行核查财务工作时发现问题, 并提出改善要求或是处罚意见。

1.1传统财务审计的作用

传统财务审计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进行审计, 并根据审计结果得出审计报告。主要的作用为考核受审单位的财务状况, 行政财务审计中针对出现的问题, 则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罚, 严重时甚至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内部审计相对于行政审计更为严格, 但主要是针对账务和支出的审计, 相较于行政审计的行政处罚, 内部审计积极意义更大一些。

2.财务审计

财务审计一般情况下特指两类的审计工作。其中分别为政府主导的行政性审计工作, 以及企业主导的内部审计工作。

2.1企业内部财务审计

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按照企业规定, 对于下属企业或本身进行专业的财务审计。一般情况下企业内部财务审计, 主要有季度性审计和跨年审计两种审计方式。两种财务审计工作中, 基本审计业务都相同主要是通过企业的资金报表、收支证明、发票等财务收据进行审计。其中跨年财务审计会涉及企业全年整体财务状况的分析和评定。

2.2政府财务审计

相较于企业内部财务审计, 政府的财务审计工作带有一定行政指令。企业在接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之后, 然后提供相应的审计资料。主要涉及的审计资料为报税证明、发票开具情况与企业收入等方面的审计。上级主管部门的财务审计人员, 会根据企业提供的审计资料和行政单位的内部登记资料, 进行双向的核对。最后形成审计报告, 审计结束之后审计人员会根据审计结果, 为企业开具审计意见和决定, 以此完成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

3.财务审计与审计业务创新的融合与发展

传统的财务审计和审计业务工作,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人工进行核对报表和书面资料。此种方法在当下的时代发展中, 不足以全面应对企业中的财务审计工作。存在效率低下、出错率高、风险性高等特征。在此种情况下如何加快财务审计与审计业务创新的融合与发展, 也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关注。在此现状下使用网络审计、加强审计人员专业技能等概念也随之提出。

3.1网络审计

区别于传统审计多由人工操作的方式, 网络审计的方法是通过网络软件进行审计工作。此类网络软件经过大量的试验之后投放市场, 并取得了良好的客户体验。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背景下, 网络审计的便利性也大大地提高。财务审计和审计业务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操作, 极大地提升了财务审计工作的效率。

3.2加强审计人员专业技能

财务审计工作是一门既简单又复杂的工作, 在审计工作进行中。审计人员除了必备的财务专业知识外、统计学知识和互联网知识也要达到一定标准。其中涉及数据的统计, 软件的应用。为了保证财务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 政府部门和企业审计部门, 要经常性地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市场中应用率较高的审计软件和常用的专业型软件, 要及时地进行学习。保证审计人员跟进时代发展进程、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审计能力。

3.3改变审计模式

传统的财务审计和审计业务都是根据企业或政府部门规定, 在固定的时间段进行审计工作, 此类工作设计下会涉及较多的问题。如原始账单或报表出现错误, 但因时间久远凭证丢失无法找回, 造成审计中的错误出现。在此情况下, 单日审计的概念被提出来, 单日审计指每天都进行审计工作, 随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正。以此替代固定财务审计, 既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 也方便了政府部门的审计工作。

3.4改变财务审计的作用

提起财务审计和审计业务, 大多数财务人员都会认为财务审计就是找毛病。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时代在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财务审计工作作为企业运营中的一个核心工作, 也需要适应企业的发展。审计人员需要转变思想, 从过去的发现问题提出处罚, 转变到发现问题帮助改善。政府部门也需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以及并联的处理方法进行改善, 不能一直以处罚为主。需要改变其工作思想, 使得财务审计和审计业务工作改变和创新, 达到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的目的。

结束语

时代在发展财务审计与审计业务也需要跟进时代发展的步伐, 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减缓了受审部门与上级部门之间的矛盾。但财务审计与审计业务是一项专业而又严肃的工作, 所以要求财务审计与审计业务在创新的融合发展中, 一定要保证其专业性和准确性, 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无误, 能够为受审单位提供准确的参考标准, 最终促进财务审计与审计业务创新的融合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方优波.财务审计与审计业务创新的融合与发展[J].中国商论, 2015 (30) :11-12.

[2]孙艳华.会计师事务所新业务拓展现状与创新研究[J].财经界, 2015 (15) :207, 209.

[3]唐玉平, 赵凤琴.影响高校内部审计质量因素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 2013, 27 (3) :115-118.

篇6:依法审计助发展关注民生促和谐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审计监督成效显著

(一)突出工作重点,预算执行审计不断深化。在预算执行审计中,按照“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的思路,强化预算强制约束,改进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每年同级审报告受到县人大高度评价,2011—2013年连续三年同级审项目获市级优秀审计项目。针对发现和查出的问题,提出了细化预算、推行部门预算公开、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等方面的审计建议,协助县财政局制定出台了《财政资金管理办法》、《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等制度,有效加强了预算管理,较好地推动了全县财政体制改革进程。

(二)创新方式方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不断加强。我局积极探索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方式方法,按照“明权责、强监督、促发展”的审计思路,本着“谁决策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权责相结合”的原则,首先理清党委政府责任,把握党委职责重在决策和监督,政府职责重在执行和管理。其次做到坚持三项制度:审前公告制。采取张贴公告的形式,公布审计事项、审计纪律和联系方式,接受群众监督;“三责联审”制。建立了与纪检部门、组织部门的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审后问责制。对于审计报告反映的决策、管理方面的问题,由审计联席会议小组书面告知被审计干部,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对问责事项书面答复,加强了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利用。2010年我局率先开展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先后对12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共查出领导干部主管责任违规行为金额890万元,此做法在全市做了经验交流,为全市经济责任同步审提供了参考。

(三)严肃执法,跟踪追查经济犯罪案件线索力度不断加大。我局始终坚持把查处经济领域违法犯罪线索作为提升审计质量的有效抓手,对于审计过程发现的疑点,始终保持高度警觉,敢于重拳出击,查处了一大批经济犯罪案件,形成了强有力的警示和震慑作用。先后向纪检监察部门和司法机关移送案件8件,涉案人员10人,严厉打击了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相继交办了一些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我局能够从维护构建和谐户县的大局出发,及时组织精干力量,先后对村级账务、企业改制等20余事项进行了审计,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稳定了干部职工群众情绪,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有效维护了群众和国家利益。

(五)积极拓宽审计覆盖面,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力度不断加大。我局积极探索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新思路,大胆引进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审计, 制定实施了《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及聘请外部人员参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管理办法》。积极参与政府投资重大项目的前期立项、招投标及竣工验收,促使政府投资项目规范有序运行。积极争取县政府支持,成立了户县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心,并招录和选聘了5名专业人员,审计力量得到加强,审计覆盖面不断扩大,项目数量及核减额都比往年同期有大幅度增长。截止目前,先后审计建设、水利、交通、教育、国土等建设项目资金总额达12.6亿元,核减工程款6961万元,有力地遏制了建筑工程领域高套定额、高估冒算的违规现象,审计效益和权威不断增强。

二、完善机制,加强协调,大力推进审计整改

(一)完善审计整改报告制度。明确被审计单位在收到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在执行期内,以书面形式向审计局报告审计整改落实、审计建议采纳情况及整改效果。对消极应付、整改不力的单位负责人提出处理意见,并在一定范围通报,接受干部群众监督。

(二)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人大督查范围。协调县人大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人大督查范围,出台了《户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对县审计工作及审计整改情况的监督办法》,县人大每年定期通过巡视、调研、质询等形式,对上一年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督查,形成人大监督和审计监督合力。

(三)稳步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制定出台了《户县审计局审计结果公告暂行办法》。截止目前,已向社会公告《廉租房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调查结果》、《就业与再就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调查审计结果》等23项审计结果,接受群众及舆论的监督,社会反响良好。

三、加强教育,科学引领,审计队伍能力素质不断提升

(一)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始终把领导班子建设作为头等大事,组织班子成员参加各类培训、专题讲座,不断强化班子思想政治和理论学习,使班子成员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全面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凡重要事项处理、干部奖惩、评先选优等,召开班子会议集体研究决定。推行“一线工作法”,班子成员带头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指导工作、解决问题,做掌握实情、解决实际问题的典范。

(二)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注重理论学习与夯实作风建设相结合,按照“全员培训”的思路,采取以会代培、以审代培、宣讲辅导、专家讲座等形式,强化培育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先后选派干部参加业务培训达80余人次,邀请市县专家授课30余次。目前3人考取了研究生,2人取得审计师资格,1人取得中级会计师资格,全部通过AO认证资格考试。

(三)强化审计文化建设。出台了《户县审计局规章制度汇编》,构建了一套“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良好机制,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学习。以 “推动审计文化建设,提升审计能力”为主题创建了审计文化墙和审计文化书屋,突出塑造清廉文化,促进审计干部廉洁从审、依法从审。积极响应市局“我倡导我践行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活动,组织局干部自编自演音乐舞蹈快板《我们都是追梦人》,先后在市县演出3场,受到干部群众热烈欢迎,既展现了审计干部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也弘扬了奋发进取的审计精神。

四、创设载体,加强防范,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一)强化制度措施。将反腐倡廉、依法审计,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努力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审前谈话制度,每次实施审计前,主要领导都要和审计组干部廉政谈话,要求依法审计、廉洁审计;坚持公开承诺制,审计组在审计进驻会上公开承诺,严格遵守审计八不准纪律,接受被审计单位监督;坚持审计回访制,每年年底成立回访组,对审计项目整改、审计组成员廉政等情况进行交叉回访,回访结果作为干部评先评优的依据。

(二)加强风险防控。对于易产生腐败的高危区域,制定实施了《审计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廉政风险点预防及控制办法》和《廉政风险点控制示意图》,加强了对权力运行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从源头上防范为审不廉现象的发生。此做法在全市廉政风险点推进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篇7:效益审计与管理诊断的结合与发展

关键词:效益审计,管理诊断,企业审计,管理咨询

效益审计作为一项独立的审计类型提上了工作日程, 并真正成为审计机关全面实践和探索新的业务领域。积极探索效益审计, 必将把审计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目前阶段, 如能将效益审计与发展的相对成熟的企业诊断相结合, 对于拓展效益审计的领域, 更好地达到效益审计的目标, 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一、效益审计作为管理诊断的切入点

效益审计是财务审计的更高层次。效益审计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 通过对财务会计报表资料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分析评价, 获得真实可行的数据、资料, 对被审单位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 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以达到改善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可以说, 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的效益审计所提供的真实可行的数据、资料以及判断, 完全可以作为管理诊断的一部分。管理专家根据效益审计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及其评价结果, 进一步找出企业问题的根源, 提出诊断方案, 从而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效益。从分析寻找问题的要求考虑, 以效益审计作为管理诊断切入形式, 对管理诊断是非常有利的。

从效益审计常用的报表分析法和指标分析法两种基本财务审计分析形式, 可以清楚地看到效益审计在寻找和分析影响效益问题的作用。

1、报表分析法

运用企业的会计报表, 可以通过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增减分析法、平衡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指数分析法、指标评价法、综合评价法等一系列的分析评价方法, 分析被审对象的资产构成、资金构成、资金的流动性, 分析获利能力、成本效益、现金流量、存货、偿债能力等。从而有效地达到分析评价被审计对象的效益, 并指出妨碍和吞噬被审计对象效益的因素和环节。

2、指标分析法

通过对企业关键财务指标的分析, 找出影响效益的问题。比如, 通过盈利比率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通过效率比率分析企业的运营能力;通过杠杆比率分析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通过流动比率分析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通过增长比率分析企业的成长能力等等。根据以上这些财务指标的分析结果, 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 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 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找出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探究其症结所在, 开出诊断药方, 根除病症, 达到改善企业管理水平, 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效益审计为管理诊断提供了重要工具

效益审计以资金支出和成本控制的效益性为重点, 分析判断受诊对象是否更多地降低成本、效益是否得到满意的效果, 检查决策是否正确、管理是否得当、损失浪费是否严重。将效益审计作为工具, 能通过财务分析, 为管理诊断寻找制约受诊对象效益的原因, 揭露受诊对象经营和管理的弊病, 并为谋求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定量的依据。实际上, 在效益审计的基本技术方法中, 其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都可作为管理诊断的重要工具。

1、通过效益审计的定性分析形式, 可作为管理诊断查找问题的基本形式之一

效益审计的定性分析是指在审计调查中的描述性调查、规范性调查和起因调查三种。效益审计依据所选用的审计标准, 通过规范性调查, 对被审单位的经济、效率和效益进行评价, 判断其实际情况是否与其主要的审计目标一致, 再加以必要的分析。描述性调查则有利于进行部门之间的比较, 找出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起因调查便于改进措施的顺利执行。管理诊断完全可以沿用这些调查的审计结果, 开展类似与效益审计的诊断调查。若某一经济活动被评为是浪费资源、生产成本过高、经济效益低下, 那么管理专家就可以根据被审计的这一结果继续下一阶段的诊断。

2、效益审计的定量分析方法, 是管理诊断分析问题的天然工具

如前面提到的量本利分析方法, 不但可以提供产销量与成本和利润的完整关系, 还可以用来分析和讨论经营管理的安全性。

再例如杜邦分析法, 可作为一种反映财务状况全貌的效益审计评价工具。它提供了从基本资产到财务费用到各种比率效率分析的体系, 并最终在净资产收益率上反映了被或受诊对象的效益性。即在杜邦图所表述的每一层次上都可能提供分析评价功能, 同时又能评价财务的总体情况。杜邦分析法作为财务诊断评价的工具, 对管理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管理诊断扩展了效益审计的领域

以上分析可见, 管理诊断完全可以从效益审计开始。此时效益审计不仅可以成为管理诊断的有效切入形式, 还能成为管理诊断的有效工具。同时, 由于管理诊断和效益审计在提高对象效益上的一致性, 在分析查找问题的相似性, 以及管理诊断对效益审计工作的延伸性, 使管理诊断的分析领域有可能成为效益审计的拓展领域。这从管理诊断所分析的基础层、发挥层、结果层上都可以明显的看到这种拓展的可能。

1、在基础层面上

基础层是管理诊断中对受诊对象基本资产、土地建设、设备、人员甚至基本管理制度诊断的分析和评价。基础层实际上可以作为效益审计的一个通行的审计领域。效益审计在基础层面上可以审查总的资产效益、资产结构与效益的关联性。通过分析企业资产的构成情况, 通过企业产出与资产占用额的对比, 评价企业资产利用的效益。通过在管理诊断基础层面上的拓展, 效益审计还可以审查土地建筑、设备、人员的资产和资金的存在和发挥形式, 审查对效益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更广泛和深入地了解企业在资产、人力、制度保障方面存在地问题和尚有的潜力, 从更多方面实现效益审计的效益目标。

2、在发挥层面上

管理诊断在发挥层面上评价的是职能部门的综合及运作能力。效益审计在发挥层面上的拓展, 可以通过对各职能部门运作的特点指标来进行。

生产技术能力方面的效益审计例如生产流程效率方面的审计, 在一般层面上可审查流程的劳动生产力、投入产出比、废品和不良品的损失、质量对效益的影响、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与效益的关系、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和运用在营运折旧方面的变化等等;在较高的层次上, 效益审计可以从财务和会计角度进行生产和技术流程的价值审核, 提出流程的价值审计报告或建议, 从而提高受审对象内部流程和外部流程的价值。使其无论在与内部有更多关联供产销环节, 还是在更广泛的产业行业链上, 都获得更高的效益。

营销方面的效益审计同样, 简单的营销效益审计, 可提供被审对象在定价、销售费用、回款情况、信贷或商誉的运用、办事处营销效果审计、广告费用和效果、销售渠道成本、品牌和无形资产估计等方面的营销效益审计报告;较高级的营销效益审计, 则可从营销方案的审计甚至营销方案策划的角度进行审计。如分析评价和策划市场的产品结构方案、产品的价格结构方案, 进行营销或公关方案的审核或策划, 进行营销规划中预算的审计或策划等等。

组织与人力资源的效益审计首先, 可进行组织的价值审计。即审计组织的运行成本是否与所提供的功能相匹配, 特别是组织功能相互交叉的领域是否耗费了过多的成本。还可由此提供相应的组织功能与所需成本的审计报告;其次, 在人力资源的效益审计方面, 通过一般的劳动工资等统计、人力资源会计资料, 可审计其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效率等等。通过对核心员工的价值评估, 或对一般员工的人力资源开发及能力与岗位的匹配的审计, 还可提供有关人力资源的价值审计报告。

3、在结果层面上

结果层的审计是效益审计的强项。管理诊断在结果层进行分析评价采用的财务指标和方法, 都可为效益审计直接应用。如从比较普遍应用的盈亏平衡分析, 到前面提到的杜邦分析法, 都是财务诊断和效益审计经常使用的工具。而在此方面, 管理诊断能为效益审计提供宽广的范围和领域。例如:采用价值工程 (VE) 方法可为效益审计提供更为高级的价值审计形式;采用计划审评技术 (PERT) 可为效益审计同时提供成本、时间、人力节约和平衡的综合审计形式;采用GE及BCE矩阵法可对现有业务进行投资结构组合合理性的审计;采用平衡记分卡 (BSC) 方法可为效益审计提供从财务为起点的包含业绩和战略价值的审计形式。

从总体上看, 无论效益审计与管理诊断在方法和技术上, 还是在范围和时间上有机结合, 都能使这两种审计和诊断形式产生借鉴和互补。管理诊断可将效益审计作为工具和审核评价受诊对象的规范形式;效益审计可将管理诊断的施诊范畴作为自己发展和延伸领域, 并可将管理诊断大量而又成熟的方法及工具作为效益审计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齐国生, 效益审计内容问题探析, 中国审计[J], 2004 (9) :40-41

[2]、王雷, 审计控制理念效益审计目标的实现, 中国内部审计[J], 2006 (5) :22-24

[3]、梁戈夫, 论管理诊断对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改革与战略[J], 2001 (2) :20-24

篇8:强地勘内部审计 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勘单位;内部审计;可持续发展;审计监督职能;审计环境

当前地勘经济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处于蓄势的“瓶颈期”,也是进入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地勘经济的发展对内部审计要求越来越高,要强化地勘自身“机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内部审计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应该认清地勘单位内部审计面临的困境,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明确内部审计定位,不断创新审计方式,充分发挥其作用,为地勘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一、当前地勘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不完善

受八九十年代地勘经济发展不景气,职工下岗现象普遍等因素的影响,地勘单位大多撤销了内审机构或设独立性缺失的审计室,后期随着经济发展,考虑到内部审计监督的重要作用,各单位又陆续设立了审计部门,配备了兼职审计人员。一般地勘单位都只在财务部门设置兼职的审计岗位,并由财务科长或者主管会计兼任,形成了“自己检查自己的工作”的局面,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

(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地勘单位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足,且多数来自财务部门,缺乏系统的审计专业培训及经济、法律、工程、计算机等技能培训。同时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审计对象多为单位的业务部门,从而怕得罪人,当好好先生;工作不到位,审计报告交上去,是否落实到位就不管了。自2000年中央提出“走出去”战略已有十多年,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进行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开发,呈现出规范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新问题,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内部审计范围太过狭窄,信息化水平不高

地勘单位内部审计大多局限于内部财务收支审计和簡单离任审计,停留在查找财务差错或舞弊阶段,未渗透到地勘经济全程管理。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也简单地通过传统的手工查账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审计软件的作用,导致审计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误差,严重影响审计作用的发挥。

二、明确内部审计的定位,不断创新审计方式

(一)完善内审机构设置,提高内审人员素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已于2014年初起施行,明确了单位负责人应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有效实施。内审部门在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提出改进建议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地勘单位要建立具有独立性的审计机构和监督机制。通过招聘专业审计人员或内外培训等方式,快速提高内部审计队伍的专业素质。

地勘单位管理层应重视和支持审计工作,慎重任免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授予适当的权利并赋予追查异常情况和提出处理建议的权利,确保内审部门独立履行监督职能。

(二)转变思路,强化审计监督职能

内部审计要从传统的差错防弊转向促进地勘单位经营管理水平上来,不断扩大内部审计的范围,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审计。地勘单位内部控制是由治理层、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一个权责明确、监督有力、动态推进的管理过程,关键是对不相容职务分离和关键岗位轮换的控制。内部审计时着重检查地勘单位“内部牵制”制度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

内部审计要做到加强事前审计、注重事中审计、搞好事后审计。在地勘单位经营管理中要搞好订立合同前的审计,充分考虑风险成本,防止因合同条款不明确或存在欺诈性而造成损失;注重项目的事中审计,对项目变更工作量的鉴证和成本控制工作作出准确评价,充分发挥内审作用;搞好项目的事后审计,对经济效益、管理水平等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提出整改意见。以离任审计和效益审计为主线,加大对生产经营过程的审计监督力度。

(三)提高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

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网络、通讯和数据库技术为网络办公系统的构建提供了便利。内部审计工作应该充分利用通讯网络,以内部审计管理软件为支撑,搭建与财务软件、合同和资产管理软件等对接的平台,提高审计时效性,并及时反馈审计结果,促进被审部门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纠正措施。

(四)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

首先、审计人员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和审计纪律,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其次,通过同被审对象的沟通交流,了解被审项目的运作情况,树立宏观意识,掌握全局,制定合理有效的审计方案,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还可借助各种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审计成果,发挥审计监察职能,取得被审对象的认知、理解、支持,自觉接受审计监督,使审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三、依托内控管理,加强内审力度

改变以往内部审计的片面性,以内部控制体系为审计范围,对地勘单位层面控制和经济业务层面控制的重大、关键业务和事项进行内部审计。重点关注经营单位预决算、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情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等关键点,对于授权审批、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财产保护及会计控制等进行审计,尽可能降低各类风险。

为确保内部审计成果得到有效落实,应健全审计整改跟踪机制,通过跟踪检查,使审计发现问题得到全面整改。深入研究问题源头,对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查找制度和机制上存在的缺陷或漏洞,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将审计整改情况列入各部门年度考核中,对整改不及时、不到位,屡查屡犯的部门,按照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内部审计是地勘单位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地勘单位健全管理制度、业务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内部审计其实就是企业经营管理“木桶理论”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地勘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孙本兰(1975-),女,山东威海人,财务副主任,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管理。

篇9:谈谈审计促发展与审计自身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干部作风,干部作风转变,企业自身发展,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切实转变干部作风, 是我党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也是我们催化剂长岭分公司企业自身改革发展稳定的必然要求,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努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切实转变干部作风, 必须成为企业发展的自觉追求, 同时要把市场压力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不竭动力, 把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坚实基础, 把健全的组织和制度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有力保证, 把经济效益完成的好坏作为检验转变干部作风实效的唯一标准, 紧紧围绕企业每一个阶段的中心任务来开展工作, 真正实现干部作风的全面好转。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支懂生产、会经营、善管理、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队伍, 对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努力培养和造就这样一支干部队伍, 应当成为企业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自觉追求。催化剂长岭分公司经过40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国内销售收入最大、生产品种最全、产品覆盖最广的炼油催化剂生产基地, 这一地位的取得, 应当归功于有一支这样的干部队伍。而在催化剂长岭分公司建成投产4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 公司领导又明确指出了要把催化剂长岭分公司建成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型生产基地。这一企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是把催化剂长岭分公司融入经济一体化国际大市场中的必然选择。为实现这一宏大的目标, 公司必须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之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一支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团结进取、勇于创新的企业经营管理队伍。也就是说, 企业发展的战略地位, 对公司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切实转变干部作风, 培养一支适应时代变革和企业发展需要的年轻的优秀的和开拓型的干部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当前, 公司的干部队伍离这一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如:思想观念上的不解放, 不更新, 老思想、老观念多, 不敢想、不尝试、不敢闯, 怕出事、怕出轨、怕麻烦, 等待、观望, 按部就班、稳打稳扎, 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的思想比较浓厚;日常管理存在多头指挥、重复管理, 脱节多、死角多、漏洞多、形式多、管理层次多、办事手续多、推诿扯皮多等;作风上的拖拉、疲沓, 高高在上,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应付了事等等。针对以上问题, 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以干部理论为先导, 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坚持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 努力发挥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三是要坚持以机关作风建设为突破口, 努力塑造机关干部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公仆形象;四是要坚持以干部业绩考核为手段, 努力强化干部“无功便是过的思想观念。

二、市场竞争的压力是转变干部队伍作风提供了不竭的外在动力

加入WTO后, 市场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我国炼油催化剂企业在直接面对国外大公司的竞争中, 怎样求得生存和发展, 压力是巨大的。这种竞争犹如与狼共舞, 其结果是:要么战胜狼, 要么被狼吃掉。公司的回答是:与狼共舞, 迎接市场挑战。既然要“与狼共舞”, 那就首先自己必须成为狼!如果自己不是狼, 那就会被吃掉!也就没有了生存的资格。压力就是动力, 公司是最先感受到这种压力的, 而且也有了多年与之搏击的实战经验, 尽管公司从来没有就认为自己是羊, 把自己摆在弱者的位置上过, 但是市场竞争压力的的确确在刺激着每一个人的神经, 干部和职工队伍还存在许多同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不相适应的地方, 需要去改造和改进, 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转变干部作风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一直以来, 公司就十分注重对干部市场理论和市场形势教育, 多年的实践也证明了一个这样的事实:市场风云变幻, 公司的决策者都能够一切围绕市场转, 一切比照市场算, 一切依据市场断。“外拓市场, 内强管理”、“调品拓市、降价保产、减支保利”、“发展东北市场、巩固华北市场、拓展华南市场、争取西北市场”、“不求最大, 力争最强”、“抓大带小。量体裁衣, 一厂一剂”、“宁可在高水平上踏步, 不要低水平上逐年进步”等都是为适应多变的市场, 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对策的具体做法。国内炼油催化剂市场就像一个做好了的蛋糕, 吃一块少一块, 你不去吃, 别人就会把它全部吃掉。巩固和扩大销售市场, 靠用户找上门, 靠等靠政策是不行的。因此, 干部的思想观念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公司领导带头跑市场, 销售干部和技术服务人员走南闯北就成了很平常的事, 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大大小小的炼油企业, 在外面硬着头皮当“孙子”, 有的同志为了帮助炼油厂用好催化剂, 整周、整月地和炼油厂工人一起倒班, 跟踪服务,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这正是干部作风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转变的具体体现和实际收效。

三、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是转变干部队伍作风坚实的群众基础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密切联系群众, 关心职工群众疾苦, 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我们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具体体现, 也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的基本要求和群众基础。因此, 必须深入抓好“暖人心、得人心、稳人心”的“三心”工程, 坚持把做思想工作与为职工办实事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做好职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 努力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 对职工一些合理要求,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党政工要及时协商, 尽可能地加以解决。在这一点上, 公司一方面通过抓公司、车间、班组三级事务公开和定期召开厂情发布会, 让职工群众了解、监督、参与企业的各级事务, 做企业的主人翁、事务的知情人。另一方面又从实际出发, 根据广大职工群众的反映和呼声, 在深入基层、深入生产一线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切实为职工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 如组织全体职工进行体检, 解决倒班工人吃饭难、喝水难的问题, 解决生产装置人员上厕所难的问题, 解决生产岗位通风散热、防暑降温的问题等。再一方面, 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性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和合理化建议活动, 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调动职工群众参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积极性, 为企业做贡献。还有就是干部密切联系群众, 公司领导带头下基层跟班工作, 生产和设备部门组织专门力量, 下到生产车间现场办公解决生产和设备上的实际问题, 党群系统人员经常深入职工群众调查研究, 与车间干部一起解决职工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 对重点人物进行跟踪帮教。此外, 还坚持不懈地抓好了35岁以下机关工作人员下生产车间跟班工作进行锻炼的制度, 树立了机关为基层服务的意识, 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四、健全的组织和完善的制度是转变干部作风的有力保证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切实转变干部作风, 组织和制度是根本保证。用组织和制度管理人、用组织和制度约束人、用组织和制度培养人、用组织和制度选拔人, 形成一定的规矩, 养成一定的习惯, 才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达到一定的目的。公司又制订和完善了《领导班子集体议事制度》、《党委会议事制度》、《党群中心组学习和干部理论学习实施意见》等制度, 并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经过党政联席会议反复讨论, 有针对性的制订了《关于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的若干实施意见》, 《意见》对两级领导班子成员、机关部室长、各级管理人员的从政从业人员行为做了原则规定, 并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公司领导和党群系统人员下基层过组织生活并联系指导工作制度、机关35岁以下工作人员下基层锻炼制度、“群众接待日”制度、公司领导和部室长下班组过安全活动制度、厂务公开制度、党风廉政制度等一系利规章制度。公司党委还专门组织召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大会和机关部室长会, 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机关自身建设进行了大会动员和工作安排, 并要求机关各部室根据部门实际, 制订本部门转变作风的年度实施意见。机关党支部还根据机关的实际制订了《关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八条规定》, 明确规定机关工作如“八不准, 五做到”, 规范了机关工作人员的从业行为;党委办公和机关党支部密切配合, 从车间职工代表中聘请5名机关作风监督员, 加强了机关、基层的双向检查考核。党委还创造学习条件, 广辟学习阵地, 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 从工作和自身实际出发, 读好几本书, 同时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 定期对有关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避免了搞形式、走过场, 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转变干部作风真正落到了实处。

五、经济效益的好坏是检验转变干部作风实效的唯一标准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转变干部作风能否收到实效, 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 那就是效益目标能不能实现, 方针目标完成情况是好是坏。只有圆满完成公司全年的生产经营目标, 才能说企业干部工作扎实有效, 也就是说,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转变干部作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完成全年效益目标。面对全球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 各炼油企业利润空间的萎缩, 炼油催化剂市场的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同时今年化工原材料价格涨幅之大, 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等诸多减利因素, 裹足不前甚至畏惧退缩是没有出路的, 实现全年利润目标, 是公司自身适应市场竞争, 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的必然要求。因此, 精细管理, 提高质量, 降低成本, 消化减利因素应当成为公司两级领导班子的共识, 也应当成为检验和考核两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工作实效的最终依据。为把降本增效工作落到实处, 公司领导带领由发展部、生产质量部、设备工程部、安环部、人力部、企管等相关部室人员组成的工作组, 对下属11个车间申报的几十个降本增效项目进行了现场调研, 详细了解项目概况和准备情况, 经再三权衡筛选, 初步选定了十多个项目的申报立项, 管理部室与生产车间进行了对口交接工作, 并迅速组织了项目的申报立项, 明确了项目负责人, 建立了项目的实施和考核办法。降本增效活动全方位展开, 迅速形成了高潮。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从机关到车间, 从公司领导到一般干部, 许多同志都摸爬滚打在现场, 与操作工人一起吃在现场、盯在现场、干在现场;有的同志跟着工人师傅们一起倒班, 甚至白班、四点、零点24小时连轴转, 生产现场时时处处都有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在忙碌。基层看机关, 干部看领导。工人看干部, 机关、领导和干部的行动就是无声的指挥和号召, 干部都这样了, 全体职工更没有话说, 队伍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群情振奋, 斗志旺盛, 生产经营喜报频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是一项任道而重远的工作, 需要我们长期抓, 抓长期。只要我们坚持不懈,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正确处理好转变干部作风与企业自身发展的关系。持之以恒地做好各项工作, 不断地总结经验, 真抓实干, 干部队伍作风的转变就不会成一句空话、一场空论。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党的建设》,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年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人民出版社, 1993年

上一篇:今年各大学录取分数线下一篇:具有民族风的流行音乐